播下梦想的种子

2024-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播下梦想的种子(精选12篇)

播下梦想的种子 篇1

每个人都是农民,都会在心中种下许多美好的愿望与希望。我也种下了,种的是千千万万个音符——我要当一名歌唱家。

我从小就有这么一颗音乐的种子,埋藏在心田中,而原因却有些令人发笑:外婆从小抚养我长大,每当我哭的时候他就唱歌给我听,可能是因为总是跑调吧,我每一次都会被逗笑。长大了一些时,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唱歌,矫正奶奶跑掉的问题,教会家里其他的音盲。

我一直在因为这个梦想,不断学习,经常要去参加比赛。

每个星期,我都会去三个不同的老师那儿学习声乐:侯老师是我从小的启蒙老师,她是一位花腔女高音,最了解我的长处、短处,很会为我选适合我的歌曲。但是她的强项——花腔,我没法学,当不能学一个老师的精髓时,我感觉自己走到了瓶颈期。于是,又找到了朱老师。朱老师是位男老师,声音浑厚有质感,我特别崇拜,他一阵见血指出我的问题所在——气息。朱老师传给我的秘诀就是——“要像拉大号一样沉住气。”哈,我仿佛一下子开窍了,双腿稍分开,重心下移,下面锁住,感觉声音源源不断地往上冲,“mima——mi——ma——mimam——i”。另一位汪老师是少年宫的优秀老师,因为是小组授课,汪老师特别注重整体节目的呈现效果,节奏与表情很要紧,从而有幸加入温州市少儿男生合唱团……

正是这样,我才得以成长。可是到了难度更高的比赛时,上帝像是跟我开玩笑一样,每次都将我拒绝在比赛晋级大门之外!我一次次跌倒,但又一次次爬起来。那是因为我相信,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相信可怕的雷电,会磨练我成长!我坚定固执地继续着我的音乐道路。

一次省级声乐比赛中,我拿到了金奖!这一成绩让我感到:种下的种子,经过干旱、风雨的洗礼,最终还是大丰收。我似乎忘了先前无限的艰辛。

我的种子悄悄吐出了嫩绿的小芽,看见了——比土壤中一片漆黑,美丽多了的风景,感受着阳光的拥抱和春风的轻抚。

播下梦想的种子 篇2

为了体现人性化管理, 学校从去年开始, 为每一个老师在过生日时都送上一个生日蛋糕。我登记的生日日期是10月5日, 那天刚好碰上国庆假期, 所以我的蛋糕会在国庆假期前一天送过来给我。那天下午最后一节刚好是我的班队课, 既然放假前的课堂总是不大好上课, 我想干脆就跟孩子一起来分享生日蛋糕吧, 既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又可以教孩子学会如何分享, 最后还能为以后小组合作时的位置安排作个铺垫, 可谓一举多得。

下午第一节课后, 我提着蛋糕去了课室。孩子们一看到我手中的蛋糕马上就兴奋了, 有的孩子问:“老师, 这蛋糕是谁的呀?”也有的问:“老师, 今天谁生日呀?”面对孩子们的疑惑和兴奋, 我一概不作答。等他们慢慢平静下来后, 我只说了一句:“孩子们, 先去洗个手吧。”所有孩子都非常兴奋地跑出去洗手了。等他们回来后铃声也响起了, 这一刻孩子们都非常自觉, 按照平时的要求在座位上坐好, 安静地等待着老师上课。当第二次铃声响起时, 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坐端正, 等待老师上课。

我第一句话就告诉孩子们, 今天是李老师的生日, 底下马上有孩子说:“老师, 祝你生日快乐!”接着很多孩子跟着说, 虽然不整齐但是能听到所有孩子都在说这句话。我说:“要不, 大家一起祝我生日快乐, 怎样?”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出了:“老师生日快乐!”我微笑着接受他们的祝福, 接下来, 我就开始严肃起来, 说:“刚刚当我把蛋糕拿进教室的时候, 有些同学在大声喧哗, 甚至我还隐约听到吵闹声。李老师在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是不是不应该把蛋糕拿到教室里来呢?我甚至想找班长帮我把蛋糕拿回办公室了。”学生突然鸦雀无声, 我从学生的脸上看到了失落, 他们可能为刚刚的行为愧疚了。这时我话语一转:“不过……铃声响起的时候, 所有的同学很快回到了座位, 并且安静地等待上课, 做得非常好!”这时, 我看到了孩子们眼睛闪着亮光。我接着说:“老师看到了你们的表现, 我应该与你们分享蛋糕。”孩子们发出了欢呼的声音。

接下来, 为了能让孩子更好地体会分享, 我让他们四人为一个小组, 前面的两位孩子转过椅子坐着。等所有孩子都分好小组坐好后, 就开始发手套、切蛋糕、送蛋糕、吃蛋糕。在这过程中有些小组非常文明地分享着, 个别小组就会听到打小报告的声音了:“老师, 他吃了好大块。”“老师, 他吃了好多。”孩子毕竟是孩子, 就是这么可爱。最后, 我让孩子们把垃圾收拾到垃圾桶, 然后让他们恢复了原来的位置。并问:“孩子们, 能帮李老师实现一个愿望吗?”孩子又一次洪亮地回答:“能。”“老师的愿望就在这里了”, 我指着我们教室布置中贴在墙壁上的《我们的约定》, 孩子们看着我的手势把一个个约定读了起来。

播下和平的种子 篇3

近年来的研究,有两方面的证据表明,如果母亲在妊娠期受到虐待或长期的压抑、愤怒,必然影响孕妇的内分泌,因而也影响到胎儿。第一方面的证据是,在妊娠中期胎儿已有记忆。胎教研究者证明胎儿听了音乐可以产生记忆,出生后再听到此音乐表现高兴。同样原理,胎儿也可以记住母亲因所受到虐待而产生的恶劣情绪,它深深地印入胎儿的大脑中,并将影响孩子未来的行为。孩子出生以后,如果和母亲一同受虐待,受歧视,也会有同样的结果。

第二方面的证据是,在妊娠期,母亲血液内的各种变化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长期抑郁的母亲所生小儿长大以后也表现抑郁甚至对世界、对自己都缺少信心,因而自杀倾向性也较明显。因此,研究者将胎儿在孕期受家庭暴力虐待视为少年犯罪、成人施暴等的根源之一。

什么叫家庭暴力呢?

结合我国的情况可以这样认为:家庭成员之间,主要是夫妻间、成人与儿童和老年人间、手足同辈之间所发生的暴力。暴力由两方面人组成,一方面是施暴者,另一方面为受害者。施暴的方式主要可分为用打、踢、推搡等暴力手段造成的躯体伤害;用骂、恐吓、要挟、威胁、经济控制等手段,造成的精神伤害和性的强暴等三种类型。

从国外资料看,家庭暴力多发生在夫妻间或成人与儿童之间。受害者多为弱势人群,以妇女、少儿、老年人为多。

据调查,美国家庭暴力的发生率较高。1992年有7%的妇女(3900万人)被其配偶或伴侣施暴,每年还有300万儿童受虐待。1991年美国司法部估计,95%的家庭暴力是男打女。我国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庭暴力的发生率约在20%左右,其中80%是男打女。在北京被调查人中,23%的丈夫承认打过妻子;被调查的韩国妇女中,有38%的人称,近年被其配偶打过;被调查的日本妇女中,有59%的人说被她们的伴侣躯体虐待过。

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家庭暴力一向被认为是家中的“隐私”,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因此,许多受害者常常是逆来顺受。此外,事情如果捅出去,也许会加剧家庭的矛盾,造成家庭破裂。一些人考虑到孩子,认为还是让孩子生活在完整的家庭为好;也有的妇女一旦离婚就可能生活上无着落,甚至没有住处;还有的人怕社会的不理解等等。这种受害者的忧虑与姑息致使家庭暴力猖狂至今。施暴者反复施暴,不仅不负任何责任,还使受害者听从施暴者的摆布。受害人即使受了伤,也隐瞒原因去求医。据美国有的门诊部报告:8%~26%的患者是因家庭暴力造成的,不仅有内外科,也有妇产科、精神科等病人。受害者的孩子也因受恐吓、压抑而表现身心异常,发育受限。

家庭暴力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播下理想的种子作文 篇4

理想是伟大的,人类因理想而伟大。理想是一颗播种希望的种子,一开始虽小,但经过雨水的滋润,阳光的照耀,种子就茁壮成长。而这颗种子经过阳光的折射,会散发出无限的阳光。哦,理想是动力,如果有了理想,就会有奋斗的目标。从而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想当一名给予人帮助的慈善家,让大家都过上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生活;有的人想当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为天下所有人解除病痛;有的.人想当一名鲁迅一样伟大的作家,写出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好文章……,而我想当一名授予人知识的教师,培养出一批批栋梁之才。

我知道教师是一个辛苦而神圣的职业。有的人说老师是勤奋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如果有一天我当上了教师,我将会带领着学生们走进知识的世界,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人生蕴含的哲理。我会让他们在瓜果飘香的果园里,领略生活的奥秘,用丰富多彩的知识开通孩子们心灵的世界,让他们不再厌恶语文、数学、英语,让他们愉快地走进语文的乐园,数学的海洋,英语的世界。我会用心对待他们,用心跟他们交流,不让他们跟老师之间有距离感。为此,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平时的生活中为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和汗水,用汗水浇灌理想。也许实现理想的道路坎坎坷坷,但只要有勇气面对这些曲折,那么就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用辛勤的劳动播下美的种子 篇5

他们其貌不扬,整天与垃圾打交道,他们的工作单调乏味,收入一般。但就是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们一干就是十几年、几十年,他们用辛勤的劳动播下美的种子。请向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作者致敬!

每天,他都准时推着板车,车上放着几个大口袋,在小区的每个角落、每片草坪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还不懂事的我觉得他很脏,甚至有些厌恶他,每次看他走近,我都躲得远远的。

有一天中午,我坐在小区的长椅上休息,远远地看到他推着板车走来,我赶紧撤离。没走多远,我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喊:“小姑娘!”我回头一看,原来是那位打扫卫生的爷爷。

“你的水杯忘拿了。”他笑眯眯地把水杯递给我。那一刻,我羞得面红耳赤,傲慢和偏见竟让我变得如此渺小。是啊,如果没有他的“脏兮兮”,怎么会有小区的干净与整洁?他脸上的汗水和微笑,原来是那么可爱。

有人说,绽放的桃花最美,有人说,婷婷的少女最美,但我觉得,辛勤的劳动者才是最美的。就像这位不知姓名、在小区里一直忙碌着的爷爷,他的劳动就像在播种,在我们的心里播下美的种子,最终他收获的是我们对他的尊重与理解。

播下希望的种子作文600字 篇6

现在,同学们面对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你们在想什么呢?作为一名学生,如何使自己成为家庭的好孩子、学校的好学生、社会的好儿童呢?将来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把自己塑造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的、能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合格人才呢?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提出新学期的希望和要求:

首先,要学会做人。同学们要按照中学生守则,学会关心他人,互助友爱,文明礼貌,不讲脏话,争做一个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第二,要学会学习。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培养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课堂上专心听讲,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应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以求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第三,要拥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特长,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成绩达到“更高、更好、更上一层楼”。

第四,要团结友爱,遵纪守法。同学们要为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要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团队精神,文明礼貌,团结互助,争做学校的好学生。

第五,要讲卫生、讲文明。爱我校园从我做起,坚持每天打扫卫生,保持校园的清洁,做到不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买零食,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美丽的校园。

播下梦想的种子 篇7

“上所施, 下所效”, 贾树军带头尽孝唤起了员工的共鸣。

百善孝为先

鑫华新坐落在107国道旁, 占地面积300亩, 资产2.1亿, 员工2000人, 专门生产锅炉, 在当地是一家很有名气的企业。如果不走进它的大门, 也看不出里面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当置身于企业内部, 就会立即为企业里的氛围所吸引。这里不仅环境整洁、秩序井然, 而且员工非常有礼貌。他们每天第一次见面时, 都要相互行90度鞠躬礼。

董事长贾树军出生在普通的农民家庭, 与传统文化结缘, 是经过他接触过的一位智者指导, 认识到改变自己与企业的精神困境就要学传统文化。《弟子规》是清代士大夫李毓秀根据《论语》编写而成的启蒙读物, 书中列出了为人子弟待人接物、处世求学应有的礼仪规范。贾树军读罢此书, 陷入了沉思。他感悟到, 孝心不仅是修身之始, 是家和之源, 而且是立企之根, 是兴业之基。如果孝心得以不断扩展, 那么收获的将是更大范围的和谐。

董事长贾树军 (左一) 与员工一起就餐

贾树军说:“在学习传统文化之前, 我觉得自己是企业的老板, 这个企业就全是我的。而学习之后, 我的心门就打开了, 自私自利之心削弱了, 懂得了为他人着想, 社会责任感也被唤醒。”贾树军觉得,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不只是一种理想, “为人民服务”也不只是一句口号, 自己要自觉担负起培育新型员工、建设和谐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于是, 他选择了以“孝”作为切入口, 尝试走一条用先贤智慧培育员工、以传统文化促进企业和谐的发展之路。

上行下效

2005年底, 贾树军宣布, 每天上班后, 全体员工用一小时时间诵读《弟子规》, 一个月之内要全部会背诵。此举一出, 遇到了不小的抵触。当时鑫华新的订单源源不断, 产品供不应求。有人就说, 学习这个有什么用?还不如多干点活儿, 真是劳民伤财!

但是, 贾树军毫不动摇。他深知, 要想使大家明白这个道理, 只有自己带头认真学习。他把《弟子规》刻成光盘, 有空就听、就背。在职工大会上, 他第一个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并且当众表示:“我对母亲未能尽孝, 这事我做错了。”不仅如此, 他开始了尽孝的行动。晚上回家, 他不但陪父亲说说话, 还主动给父亲洗脚, 然后再安顿老人睡下。父亲一时不习惯儿子和自己这么亲近, 但他坚持做下来, 也就逐渐接受了。以前, 贾树军给岳父岳母拜年时, 只是一般地问候一下。后来, 他把问候改成了实实在在的叩头, 感动得老人流下了热泪。

“上所施, 下所效”, 贾树军带头尽孝唤起了员工的共鸣。一个月后, 员工们开始轮流上台交流学习《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大家自觉检讨以往孝心的不足, 相互启发对尽孝的认识。接着, 贾树军就把“陪父母说说话”、“给父母洗洗脚”变成了全体员工的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员工家庭和睦, 也促进了企业同事间的和睦。

在交流学习体会时, 贾树军曾坦言:我以前自私自大, 对不如意的员工动辄就开除, 还认为“不怕找不到干活的人”。现在, 我认识到, 高境界的老板应该爱员工。员工来到企业, 除了挣钱, 还需要理解和尊重, 需要成长和发展。员工在企业得到了爱, 有了归属感, 企业才会好, 社会也才会好。

爱的延展

几年来, 鑫华新没有开除过员工, 员工偶尔做错了事, 顶多是“记过”, 但要到传统文化小组去学习、认识错误。2010年, 鑫华新创立了爱心基金会, 不论员工谁家有大事小情, 也不论是员工本人还是其父母、子女、公婆、岳父母, 基金会都会热情帮助。每周一的清晨, 鑫华新的领导班子都会带头打扫厂区卫生。而这样做的目的, 重在扫除领导班子高傲、怠慢等内心的垃圾。后来, 员工们也加入了这个队伍, 打扫的范围还从厂区扩展到了公园、公路。再后来, 领导班子又带头擦洗厕所便桶, 员工们更是积极踊跃地跟着干起来了。

如今, 尽管行业竞争激烈, 但鑫华新的产品仍供不应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 很多工人主动要求加班。贾树军说:“以前不少员工上班就是为了养家糊口, 现在很多员工已经认识到, 要更好地为企业做事、为社会做事。”40岁的质检科科长翁双喜说:“在这里, 我学会了感恩, 学会了用做人的方法做事, 把一颗诚敬负责的心放进了自己的产品里, 这是我们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方式——凡是人, 皆须爱。”

采访中, 记者目睹了鑫华新员工的就餐仪式。用餐时间一到, 近千名员工们有秩序地进入餐厅坐好。随着主持人口令, 全体起立, 集体朗诵感恩词:“感谢国家培养护佑,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感谢老师辛勤教导, 感谢农夫辛勤劳作, 感谢所有的人。”然后, 大家依次打饭。吃完, 每个人都把餐具放回原处, 盘子里没有剩菜剩饭。

据贾树军介绍, 鑫华新几乎把更多的年利润用在了传播传统文化和支持公益事业上。石家庄春燕公司董事长李风林说:“从某种角度讲, 我们公司和鑫华新是竞争对手, 但他们的大门一直向我们敞开。现在, 不少企业只注重技能培训, 忽略思想教育。鑫华新的经验告诉我们, 二者不可偏废, 而且只有思想教育搞好了, 技能才会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因此, 我多次参观考察他们厂, 现在我也开始组织干部员工学习观看传统文化光盘了。”2013年, 共有3700多人先后到鑫华新参观学习。沧州南皮经销商范中德说:“和鑫华新打交道这些年, 真的感觉他们就像自家人一样。他们每年都对我们经销商进行传统文化培训, 鑫华新的货也确实好卖。跟他们合作, 我心里感觉很踏实。”

2 010年1月2日, 鑫华新开办了一家快餐店, 取名“慈兴斋”, 全天免费向公众提供素食, 为的是帮助生活特别困难的人群。开张以后, 每天有将近200人前来就餐, 多一半是需要照顾的老人。贾树军感叹道:“他们到慈兴斋来吃饭, 是看得起我们鑫华新, 是给我们一个行善积德的机会, 我们真该感激他们呀!”慈兴斋的名声一传开, 不少人往店里送粮、送油, 关爱特困人群逐渐成了当地的风尚。接着, 鑫华新又在公司附近的罗家营村建设“孝心村”, 发起了“十大孝子孝媳”评选活动, 办起了儿童夏令营, 出资建立了传统文化试点小学。另外, 还协助高碑店电视台办起了传统文化频道, 针对企业免费开办传统文化培训班。

现在的贾树军, 朴素低调、平和谦逊。他对记者说:“凡是有利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事, 我都乐意去做。”

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 鑫华新的实践应当对我们有所启示。

播下科学的种子 篇8

科学DV的沃土——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

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开始于2010年,已成功举办2届,是开展青少年科学DV活动的平台。我第一次接触青少年科学DV活动,是在2009年12月郑州举办的首届全国青少年科学DV活动骨干辅导教师培训班上。初次接触,我就像发现了一座宝藏,从此便被深深吸引,并连续参加了首届和第2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我指导学生的科学DV作品《蚊虫最爱什么色?》和《原住鱼死因探秘》分获首届和第2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一等奖和特等奖。如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已成为科学DV活动的沃土,这项新颖的活动的影响日益扩大,也越来越受到广大青少年的欢迎和喜爱。

选题如播种,播什么种要根据土壤的特点来确定,在进行科学DV选题时,只有全面了解了这项活动的宗旨和要求,认真研读每年的活动文件,才能把握科学DV活动的正确方向,也才能在青少年中开展好这项活动。可以说,科学是青少年科学DV活动的灵魂,科学DV活动播下的应该是科学的种子。

那么该如何指导青少年进行科学DV的选题?科学DV选题的具体范围是什么?选题方法和原则怎样呢?

凡能探究,皆可DV

科学DV活动就是使用DV技术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科学DV的选题范围其实十分宽泛,不仅可以把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地理、气候、宇宙、环境等学科的现象和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同样也可以研究安全、防灾、交通、考古、民族、美术、工艺、医疗、福利、老龄化、民族文化等人文科学,甚至是民俗庆典等社会科学的问题,可以说凡能探究,皆可DV。

下面我结合首届和第2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获一等奖及特等奖的49部科学DV作品的选题,分析科学DV选题的具体范围和优秀选题的共同特点。

借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的分类方法,我将科学DV作品分为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物理与化学)、地理与环境、技术与设计、其他等5个大类。

首届和第2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获得一等奖和特等奖的科学DV作品共计49项,其中生命科学22项,占44.9%;地理与环境11项,占22.4%;物质科学6项,占12.2%;技术与设计6项,占12.2%;其他4项,占8.2%。

通过对近两届的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科学DV作品的选题分析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科学DV作品的选题来源十分丰富,既涉及生物、物理、化学、地理等中小学自然科学学科,也包含环境保护、社会调查、发明创造、建筑历史等领域,可谓来源丰富。

(2)科学DV作品中生命科学的选题占比近一半,大多数选题均源自学生的生活、贴近自然,优秀作品的选题具有探究主题鲜明、研究结果科学实用的特点,例如《打造沙漠绿洲》模拟探究了“尿不湿”在沙漠水土保持中的作用,为沙漠治理提出了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措施。

(3)部分作品的选题涉及的并非单一学科领域的知识,而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例如《Vc+果汁=中毒!?》,看似生物学的问题,但却使用了化学实验的方法,进行原理解释。

综上所述,科学DV的选题范围十分宽泛,不仅包括自然科学领域也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优秀科学DV的选题具有源自生活、贴近自然、生动有趣、科学实用的特点,作为青少年科学DV活动的辅导教师,在指导学生确定选题范围时,要准确把握这一特点,尊重学生兴趣,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从身边的世界选择科学问题进行拍摄和研究。

启迪智慧自主选题

科学DV活动是一项科学探究和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活动。学生是这项活动的主体,好的选题首先一定是适合学生的选题,在进行科学DV的选题时,应坚持“自主选题”的原则。作为辅导教师只要善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他们创新的潜力就会迸发出来!

20lO年首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上,我的学生在现场多媒体制作比赛中,制作了宣传短片《地球的心跳》并获得了最佳创意奖,这部作品是这样选题的。

首先我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什么是宣传片?什么样的宣传片最打动人心?孩子们通过两个问题的思考,一致认为主题鲜明、制作精美、创意独特的宣传片最打动人心,并认同创意和主题是宣传片的灵魂。

我让学生结合“低碳生活”的主题,思考如何制作新颖独特、有创意的短片。开始时,孩子们担心自己水平有限,无法实现想法,思维总受到限制。我引导孩子们,抛开技术问题,想法才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只要你有好的创意,要实现它总会有多种方法,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孩子们从低碳生活想到了二氧化碳,想到了呼吸困难,想到了把地球比喻成人,面对日益增多的二氧化碳,地球的呼吸困难,心跳急促……于是一个用拟人手法呼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地球环境的创意应运而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学DV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相信你的学生,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学会自主选题。

为了提高学生自主选题的效果和质量,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选题时间和科学的选题方法,为此,我给学生提出了5点具体要求:①准备一个课题专用本子;②随时记下感到疑惑的问题;③每天强制自己记下至少3个问题;④1周后反思,看看哪些问题有价值;⑤将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转变成课题。

那么该如何才能选出好课题呢?我们下期“专栏”继续聊!

我与科学DV

我们在准备这次实验时约定:不管怎样,4个字——坚持到底。

这次是我们第一次实实在在地去发现一个问题,然后对它进行探究,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对我们来说是难得的一次实践过程,它培养了我们的严谨态度,对我们的学习很有帮助。

我们学会了更多地去观察世界。以前我们只想着学习的事情,只顾着纸上谈兵,自从参加了这次活动后,我们学会了怎么去发现问题,学会了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对问题进一步探究。这个过程让我们感受到了知识的伟大,感受到了知识被实际的运用起来时是那么的快乐。

因为是第一次自己动手进行探究,所以进展很不顺利,第一次实验也很不科学。不过,我们及时得到了老师的帮助,很多专业上的问题与老师商量后重新进行实验。

第二次实验我们就显得熟练和专业了很多,实验出来的结果真是一场飞跃。我们发现,“舍得”这个词很有创意——舍在前,得在后。因为舍去了第一次不好的作品,所以我们得到了第二次更加好的作品。现在再细细品味下泰戈尔那句话:“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泪了,你将错过月亮、星星。”如果我们不肯放弃第一次实验的内容,我们将会失去更多。虽然再做第二次实验艰辛苦,但我们收获了更多的甜蜜。三个人变得更加团结,各自的任性也收敛了很多。我们也首想要放弃过,也抱怨过,但那些消极的情绪很快被打消掉了,因为当一个人消极了还有两个人在她身边,这就是团队的力量。毕竟约定好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坚持到底。

《播下爱的种子》读后感 篇9

————读《播下爱的种子》有感

今天,翻开12期的《红蕾 教育文摘》,一篇名为《播下爱的种子》的文章映入眼帘,读罢,感受颇深。

这是一个懂得理性爱孩子的父亲。爱孩子,就要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爱的种子;期望有一个“人皆平等”的世界,就要从每个人自己做起,就要教孩子从小懂得尊重他人。

这个小故事还告诉我们:孩子终身难忘的,往往不是父母或老师的某一次长篇训话,而是一次真实的经历。

“说教”与“身教”和”和“体验”相比,后者更具有教育的力量,然而,教师往往过于重视自己身份中的那个“教”字,二忽视了去为学生创造亲身体验的环境。

说教也是很多父母管用的一种教育方式,父母对子女的说教都是处于对孩子的负责任和善意的提醒。说教从字面上理解为——说服教育,就是用讲道理、摆事实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如果父母的说教能够让孩子接受,就说明这种方式起到了教育的效果。可是,有的父母认为说教就是对孩子所犯的错误进行长篇大论的批判和指责,并且会把孩子以前的陈年旧账、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不厌其烦的对孩子说个没完没了。那么,这种形式的说服教育就会无形中转变成另一种方式——唠叨,从说教到唠叨,在性质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言传身教”中的语言只是一种传递,身体力行才是一种教授和培育。对于父母来说,对孩子说一千边,不如实实在在的做一件事,哪怕这件事小到微乎其微,孩子是沿着父母的脚印向前走的,而不是听着父母的说教成长起来的。对于孩子来说,动手的能力会促进孩子的各种能力的发展,孩子也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只有通过动手才能够促进大脑的发育,才能够挖掘孩子的内在潜力。体验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够让孩子通过体验来了解不同角色的不同概念,他才会懂得去体谅他人,学会爱与被爱。

在家庭的环境中,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多创造体验的环境和条件,让孩子能够亲身去经历一些事情,去做一些事情。比如让孩子做一些适合的家务活,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尽量的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完成,利用周六和周日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体验式的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能够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

人生的经验,大多不是来自于书本,而是来自实践,来自亲身体验。家长对孩子“这不能碰那不能惹”的约束,远不如让孩子亲身体验令其信服;家长对孩子千遍万遍的理论说教,远不如放手让孩子摔一次小小的跟头印象深刻。因为摔过跤,孩子会记住身上的伤疤,今后的人生之旅才会走得更加平安、踏实而坚定。要是小时候的道路走得太平坦,当他们长大了再“摔跤”,往往会造成严重“骨折”,想爬起来就十分困难了。

小学生开学作文:播下理想的种子 篇10

贝贝和欢欢都有自己的理想。贝贝想拥有成片的庄稼,那样它就永远有吃不完的食粮了。而欢欢却盼望自己拥有一栋大房子,那样它就不用再为变天而发愁了。可是,怎样才干实现自己的理想呢?经过沉思熟虑,它俩决议去寻找人们传说中的理想老人。到那里去找实现理想的种子。可是,说着容易做着难。到哪里去找理想老人呢?

经多方探听,它们终于得知消息:在遥远的东方,有个理想岛,在理想岛上住着一位白胡子老爷爷 ,他就是理想老人。他有许多颗理想的种子。但是,他只送给每人一颗种子。否则,自己的理想就不能够实现。但是到理想岛的路却是十分艰巨,而且还要走七七四十九天才干达到。

有了确实的消息,它们俩就动身了。路上果然困难 重重,经历了千难万险,在走过了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它们终于达到了理想岛,见到了梦寐以求的理想老人。

到了理想老人的家,贝贝和欢欢阐明来意。理想老人一口答应,即刻从口袋中拿出两颗理想的种子递于它俩。它们千恩万谢之后,就离开了理想老人的家。

一年后,理想老人突然来到了贝贝和欢欢的家。它要察看理想的种子是否帮贝贝和欢欢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理想老人发现它俩还住在那个放弃的小木屋内。但不同的是,不远处已经有大片的庄稼正在茂盛地生长。贝贝正在那里为庄稼锄草、捉虫呢,汗水直流它也不休息。理想老人问:“贝贝,你的理想种子呢?”“我已经把它种在这片地里了。到秋后,这里将收获 许多食粮,吃也吃不完。如果我明年接着种下去,那就永远也吃不完了。到那时,我将把更多的没有东西吃的小朋友 都接来,和我一起劳动,一起玩耍,一起分享食物,那该有多快乐 呀!”贝贝的脸上充斥着无限的憧憬。理想老人知道,贝贝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了。

理想老人又来到欢欢的小木屋前,他发现,欢欢正坐在门前的凳子上望着一个俏丽的盒子发呆呢!理想老人问:“欢欢,你在干什么?”

“我在盼着理想的种子帮我实现自己的欲望呢!”

“它帮你实现欲望了吗?”

“没有!我把它放在一个精巧的盒子里,天天都看着它,盼着他,盼望它能帮我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我还是住在这个破小房子里。唉!”

理想老人说:“孩子 ,理想的种子是要种下的,你要付出自己的劳动和汗水,用自己的爱去呵护它,它才会生根、发芽、开花、成果,最终辅助你实现自己的欲望的。孩子,愿你理想成真!再见!”说完,理想老人就不见了。

及早播下语言文明的种子 篇11

见面相互问 “早”、“好”!要人帮助先说“请”,

告别分手讲 “再见”。向人道歉 “对不起”!

助人常说 “没关系”! -------

这是我小班每周必唱的礼貌用语歌。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在幼儿阶段,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培养幼儿语言文明有那么重要吗?我认为很重要。如今我国的独生子女居多,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他们如同温室里的花朵,家庭中的皇帝和小公主,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或他人的帮助漠然视之,而对父母或他人的过失却出言不逊。在学校、在家里,也许你能听到这些语言:“你给我滚” “闭嘴” “摔坏了又怎样”“你他妈的”-----正是因为这些不文明、甚至粗鲁的语言,常常会引起孩子之间的争吵,甚至大打出手。也许你还能听到父母亲的这些埋怨:奶奶要回老家,5岁的儿子都不会说声 “再见”;在路上碰到邻居熟人,他也从来不主动问候。

其实,说话文明有礼,是我们心灵美的表现,是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文明用语是打开心扉的一把钥匙,是人与人交流思想的窗口,是人与人沟通感情的桥梁,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它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日常生活中,一句不文明的语言,轻则伤和气,重则伤感情。所以,我认为,在培养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及早抓好幼儿语言文明的教育,并逐步养成语言文明的良好习惯。在这里,谈几点做法与体会。

一、以身作则-------语言文明的潜移默化

老师和父母都是幼儿最亲近最信赖的人老师和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幼儿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对幼儿进行语言文明的教育和培养必须以身作则,从自我做起,从教育者做起,既要注重言传也要注重身教,要用自己的正确言行去感染、影响幼儿。首先做到不讲粗话脏话,要用规范、文明的 语言和孩子交往。特别是老师的语言,由于其教育者的特殊地位不但是幼儿语言学习的榜样,而且还客观的指导着幼儿的认识和表达的角度方式。因此,作为教师一方面必须尽量提高自身的语言文明修养,对幼儿语言学习产生良好的影响。在和孩子们相处时,“你能帮老师吗”“你做得真好""真是太感谢你了"----这是我常常表达的语言。一方面还必须做好家长的疏导与配合提高家长对自身使用文明语言的必要性和目的性的认识,增强家长使用文明语言的意识。这样家长与老师形成共识,步调一致,让幼儿在规范、文明的良好语言环境中得到潜移默化,受到熏陶。

二、及时纠正--------语言文明的认识消除

作为老师和家长要做到及时纠正幼儿的不文明的语言,将不文明的语言消除在萌芽状态。 当幼儿偶尔讲粗俗的话,并对别的小朋友这么说时,我们要立即帮助幼儿明辨是非,并明确告诉幼儿小朋友说脏话不乖,说脏话不文明,老师不喜欢,爸爸妈妈也不喜欢,让幼儿改用文明语言,及时纠正,使幼儿对语言文明有深刻的印象。

当然,作为教师,更应该采用多种方式让幼儿从思想上意识到语言文明的重要性。去年,我班上有个王悦的孩子,小时在街上混大的,爱讲粗话脏话,别的小朋友既怕他又讨厌他。针对这种情况,我耐心地给他讲道理,对他承诺,这星期如果小朋友告你的状不超过三次,我就奖励你一朵小红花。这一招还挺灵,慢慢地王悦的粗话脏话减少了,小朋友的告状没了。同时,每个月我还让小朋友自己评比出班上最讲文明有礼貌的孩子。或者这方面有进步的孩子。

三、创设情境------语言文明的体验实践

从幼儿思维的特点来看,幼儿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而形象思维处于主导地位的时期,他们主要是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进行思维,直接理解明显地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必须借助直观形象的支持才能获得认识。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以引导幼儿的感知为基础,运用直观手段,通过声像、实物及表演各种手段,精心创设形象具体的教学情景,引导幼儿从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和语言实践,从而学习、巩固、深化知识与认识,逐步达到培养幼儿语言文明习惯的教学目的。

例如,我执教小班语言游戏《我们有礼貌》时,我设计了“燕子姐姐飞来送信”这一情境。由一位老师扮演“燕子姐姐”,我本身扮演“鸭妈妈”。通过“燕子姐姐” 与“鸭妈妈”的文明 对话,给幼儿一个规范文明语言的样式,让幼儿初步学习、感知“您好”、“谢谢”、“对不起” 、“再见”等常用的礼貌用语。同时,也使幼儿初步明白了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该用什么语言。

接着又设计了“鸭妈妈”带“鸭宝宝”“给鸡阿姨送信”和“探望生病的熊伯伯”两个情境表演,由两位幼儿分别扮演“鸡阿姨”和“熊伯伯”,其余幼儿扮“鸭宝宝”。

情境表演之前,先让“鸭宝宝”们说说:①到了鸡阿姨家门口,该怎么做?”(轻轻敲门);②鸡阿姨开了门,我们要说什么?(鸡阿姨您好);③ 我们帮助鸡阿姨做了事,鸡阿姨要说什么?(谢谢你们)我们要说什么?(不用谢);④我们要走了,对鸡阿姨说什么?(鸡阿姨再见),鸡阿姨也应该说什么?(鸭宝宝再见)。

弄清楚怎么做、怎么说之后,再让幼儿“去鸡阿姨家”,开始具体实践文明语言的使用表演。最后,再次通过“探望生病的熊伯伯”这一情境表演得以复习巩固。这样,幼儿不但学得很有趣味,兴致勃勃,而且也学得快,印象深,记得牢。

创设情境不仅可以利用教材,也体现在幼儿日常相处中。平时,有的小朋友忘了带笔或其他东西,别的小朋友马上会说:我有,借给你吧!我抓住这一闪光点,及时表扬了这名幼儿,还让借东西的小朋友不要忘了使用礼貌用语,让全班小朋友受到感染,养成乐于助人、有礼貌的好孩子。有时,布置几个善于表演的幼儿演小品,内容是什么?就是再现一些孩子们存在的一些语言不文明的现象,让全班幼儿从他人的表演中,反思自己做得好不好。

播下梦想的种子 篇12

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符号是文化的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而规范,即行为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则是文化的主要内容。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是人类文化中的核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用“语文养成教育”倡导者赵克明老师的观点来表达,就是要为学生 “打好精神的底子”。

为什么提倡在语文教育中给学生播下人文的种子呢?这是因为现实世界让我这位有30年教龄的语文教师心情太沉重。

其一,社会道德滑坡,人们对道德底线失去了敬畏。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不同的道德观、多元的价值观交织碰撞,人们的心理稍显混乱。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18路人漠视小悦悦的生命”“医患矛盾频发”等恶性事件足以表明,社会诚信的缺失与道德的滑坡到了相对严重的地步。“不道德行为比道德行为获利更多,且不会受到惩戒”的潜规则,给公众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到处衍生。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 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因此,人文种子的播种显得尤为重要。

其二,学校急功近利,教育只注重成绩而轻视品行。当前学校教育过度注重知识传授,轻忽人的德行的培养。学校教育理念落后,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只注重眼前和个人利益,而不顾学生的长远利益,甚至敢于冒险,置学生的生命健康于不顾,加班加点补课,眼睛只盯着优秀生、升学率,将后进生弃于角落。有的学校将教师的业绩与学生成绩直接挂钩,分数决定了对教师的评价和奖惩,促成了教师心态的恶化。有的学校不惜一切代价去抢优秀的生源,指望3年后这些生源升入名校来抬高自己学校的身价,优秀生源等于质量,质量就是牌子,牌子响了就意味着金钱。急功近利无以复加。所以,人文文化传播的重要性非同小可,不可小觑。

其三,教师心态失衡,心中天平向利益倾斜严重。由于受到社会转型时期的影响, 有些教师刚树立的一些新的观念如开拓进取、 按劳取酬、等价交换与社会上的消极腐败现象如唯利是图、权钱交易等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再加上教育内外部改革制度的不配套, 造成教育劳动的评估片面,高要求与低收入反差现象的形成等导致了教师心态失衡,功利浮躁,缺少“身正为范”的自觉自律,政治学习冷淡,不读书,不看报,对物质利益过分重视,动辄就是“这个班可以加,钱给多少”。语文教育中播种人文种子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其四,学生心灵污染,各种不良思想在心中滋生。也许出生的时候,每个人的心灵都是干净的。但是当孩子睁开眼睛以后,社会环境在不断地给他们灌输这个世界里面的不洁信息,如果你没有及时清理,那么越积越厚,便造成了心灵污染。当看到小学生也开始学着大人为了竞选班干部请客送礼;当买手机遇到假货,买服装遇到冒牌,吃的是地沟油,喝的是“防腐剂”;当路人看到摔倒的老人无动于衷,匆忙走开;当网络上各种低俗文化大行其道,暴力审美恣意盛行;当名人为了金钱毫无道德底线的虚假广告到处流行,学生的心灵是不是被浮躁的社会污染得太厉害了,从而渐渐失去应有的良心。他们梦想一夜成名、不劳而获,他们追求享乐、 鄙视劳动,有的甚至大学毕业还一味“啃老”,甚至连学习都成了他们的负担了……人文种子的播种不得不为!

语文教育中如何给学生播下人文的种子, 让每位学生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对得起国家和社会,让每一位学生具有自尊心、 感恩心、进取心、宽容心、责任心、诚信心、 悲悯心(大爱心),成为健康的人、善良的人、优秀的人,成为对自己负责、对家庭担当、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应该研究的课题。语文课程的人文基因是其它课程特别是非人文课程不可比拟的, 她的人文色彩是中华民族特定时代的人类文化思想与审美风尚的浓缩,也是课文作者的道德品质、精神操守、人格志向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明精神的全部生活痕迹的珍藏以及再现。在学生心中播下人文的种子,语文教育大有可为,不妨从“六让”入手。

1. 让学生尊重个体的差异。大思想家卢梭在《忏悔录》中说:“大自然塑造了一个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这句话揭示了一条永恒的真理,即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我们语文老师不仅自己应当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当作教育最珍贵的财富,还应该在学生的心中根植一种理念——每一位生命都是不同的个体,我们应该尊重不同的个体差异。语文教师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每一个个体都是发展的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不同的个体都具有巨大发展潜能,都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我们都是独特的人,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性,有着丰富的个性和完整性,是多元化的存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命运,与所在的环境有极大的关系。 所以,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要真正转变观念,关注身边每一个人的内在生命,拓展其精神空间,承认其个体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这样,我们走向社会就不会专制,倡导民主;反对封闭僵化,倡导开放自由。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老师才能利用好、处理好不同个体突发的生成资源,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是“有思想”的语文、“有情感”的语文、“有生活”的语文、 “有差异”的语文。

2. 让学生把握道德的观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代先贤不仅以其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实践了他们关怀人生、关注社会的人生理想,而且以强烈的人文关怀写下了精彩深刻的策论警语,表现了丰富的民族智慧,积聚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孔子和孟子的文章,这就是我们进行道德修养教育的好材料。在当代,道德滑坡、信仰危机、理想破灭是我们面对的最严重的问题。 我们完全可以从孔孟学说中得到一些可供利用的资源,在学生心中植入人文的基因。例如,记录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论语》处处都在讨论伦理道德观念。孔子提出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学习 《论语》时,我们可以联系生活,让学生谈谈在现今社会中孔子思想推广的深远意义; 《孟子》教学传授给学生以“仁、义、礼、 智”,在《鱼我所欲也》提出“舍生取义”, 志在培养浩然正气的“大丈夫”;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在历史上有深远影响,至今仍然为人们追慕。这些道德精神和人文观念,正是今天我们学生应该追求的道德目标,它的积极意义在于鼓励人们的独立意志、气节操守和牺牲精神,强调个体的人格尊严和信念尊严。总之,贯穿在语文课文文本中的儒家道德观或其它受儒家影响的道德观,都是一种积极的人生哲学。注重植入语文文本中的道德观念是有助于建设学生的精神文明,有助于学生把握道德观念。

3. 让学生发现生命的魅力。生命魅力的发现,源于我们语文课中的生命教育,这是我们语文教育中播种人文种子的重中之重。 生命教育是一种触及心灵和感动灵魂的教育, 学生只有体会到课文文本中人物的喜怒哀乐, 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生命哲理。阅读经典作品的过程是一种间接的生命体验,优秀的语文教师将会引领学生同作者或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通过情感的体验和想象,使这些承载人类优秀文化和探索生命意义的文学经典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力量,从而挖掘学生的生命潜力,发现不同生命的魅力。

课文中有直接阐释生命、呼唤热爱生命、 敬畏生命的文章,我们要利用课堂教学机会端正学生对生命认识的态度。从中体会生命的伟大、生命的可贵、生命的可敬,体会人类生命的意义。例如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故乡》、《孔乙己》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上,而要上升到尊重生命的伦理层面:孔乙己的死既是封建制度对他的迫害,“短衣帮”对他的嘲笑和冷漠也是他走向死亡的催化剂,从而教育学生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因为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其魅力。再如学习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要引导学生学习海伦·凯勒坚强地面对生命过程中的艰难坎坷,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虽然身体残疾,她却没有丝毫的恐惧、凄凉、悲哀,依然微笑着面对厄运,依然微笑着迎接每一个灿烂的朝阳,彰显着令人膜拜的生命韧性!学习《秋天的怀念》时,应深入文本,认真朗读、品味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语句,领悟文中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让学生感受珍爱生命的美丽。当我们感受到夏蝉那知知不休的鸣叫时,却无法想象“它等了17年, 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 它的生命就完结了。”这是蝉的生命历程, 也是蝉的生命魅力。“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这些生命可谓魅力无限。

4. 让学生张扬生命的个性。 语文学习中的写作既是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体现,也是我们在学生心中播下人文的种子的一种重要渠道。学生根据自身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 会对生活中的现象有着独特的生命体验。这种生命体验如果转化为文字,就是对生命的感悟,也是对生命个性的一种张扬。

余秋雨先生曾说:“作文训练,说到底, 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和沟通的训练。”他这个关于作文训练的定义,让我们重构“生命式”的写作教学,以此来张扬学生生命的个性,因为“生命式”的写作是一种生命的倾诉、生命表达,是适应生命冲动的需要, 是自由的抒写自己的生活,倾诉生命情感, 表达生命意志,释放生命张力。

生命个性是一个广泛的题材,它可以是自己的生命状态,也可以是周围的生存环境, 还可以是那些自然界小生命的生命过程。我们可以借助关注这些问题来引入生命个性, 促使自己思考生命价值,从中体会生命的伟大、生命的可贵,体会人生存的意义。这样, 我们既实现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也张扬了学生的生命个性,又拓宽了学生的作文题材, 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5. 让学生升华精神的境界。 语文教育有着极大的拓展空间,许多文学家都具有同样的悲悯情怀和崇高精神。古代的屈原、司马迁、杜甫、范仲淹……现代的鲁迅、闻一多、 冰心、巴金……国外的安徒生、高尔基、海明威都是如此。他们的作品都是升华学生精神境界的典型材料。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 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学生在和作者的谈话中,会感受到作者的精神意志。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感悟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懈追求;可以让学生感受保尔·柯察金“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的坚定信念;让学生感受贝多芬“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坚强意志。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影视作品,如《肖申克的救赎》《当幸福来敲门》 《放牛班的春天》等,都是非常好的播种人文种子的教育素材。

在初中的文言文中表现崇高精神的内容不少。如有的重义轻利,有的赤胆忠心。《孟子二章》中的《鱼我所欲也》明确提出了 “舍生取义”的崇高思想;《出师表》中,诸葛亮的耿耿忠心感人至深;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也足”的感人诗篇;著名文学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幸福观等等,这对学生,特别是对价值观念尚未成熟的初中学生而言更有教育意义, 让他们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

6. 让学生涵养健康的审美。语文课文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熔铸着中华民族的精魂。它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审美熏陶, 无论是在语言习得还是道德塑造,都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它可以涵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语文教育中,涵养学生健康的审美, 就要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美需要以情感为媒介,教学更需要以情感为纽带。在具体的学习中, 教师要将这条纽带抛向学生,把作者、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世界串联起来,创造出一种和谐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

如在学习林嗣环的《口技》时,文中再现了一个四口之家在夜间先睡后醒、醒而又睡的情形和一场火灾的场面的口技表演精妙绝伦。口技是一项精妙的民间技艺,语文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领会其背后的文化含义,才能体味赞叹民间技艺的神奇和高超,折服于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才能感觉她是美的。

在语文学习中,可依据文体特点,挖掘课文语言特色,带领学生吟咏诵读,品味揣摩,让学生陶醉于课文的文辞之美、音韵之美,节奏之美,达到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涵养审美情趣。

上一篇: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表下一篇: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