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岗位

2024-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岗位(通用8篇)

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岗位 篇1

实习要求:了解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实习生在备课,编写教案,课外辅导,批改作业,考试,听课,评课,教学总结等方面得到全面严格的训练。完成至少四学时的教案编写;讲课4-8学时,除讲课时间外,还应根据指导老师的要求在班级里进行辅导,答疑和批改作业等。

实习主要内容及进度安排:

第一周:在校听实习讲座,小组间成员进行试讲评课和总结

第二周:进入实习学校高一年级各班听课、评课,批改作业

第三、四周:听课,备课,评改教案,完善教案,讲课

第五、六周:监考,改卷,评卷,听课

第七、八、九周:听课,评课,完善教案,教学总结

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岗位 篇2

一、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岗位见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学校建立专业对口的实习基地困难

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招生数量众多, 找能够容纳数量多且专业对口的校外实习基地实属困难, 找到愿意推进岗位见习项目且质量较高的公司就更为困难, 再加上会计专业岗位的特殊性, 即使是大型企业, 公司能够提供的实习岗位也会受到限制。在与中华职业学院合作的48家企业中发现, 与会计专业对口的企业少之又少, 由于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 而学生到会计部门去见习, 由于不熟悉业务未能给企业带来效益, 反而给企业增加工作量, 企业不愿让学生知晓其商业秘密, 所以在见习期间, 学生大部分从事一些体力活动, 专业性差, 更谈不上轮岗, 使得岗位见习效果大打折扣。

(二) 岗位见习过程中学生管理难度大

经过在校的三年学习, 很多学生不愿接受学校安排的与专业不对口实习单位的岗位安排。对2011级273名会计专业学生岗位见习进行调研, 调查结果显示, 85% 以上的学生不愿意参加学校安排的集中见习, 而是选择分散见习。在工资待遇方面, 见习月工资在1000元左右, 也是导致学生不愿意参加集中实习的原因之一, 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的见习单位较为分散, 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教师难以对学生的见习及生活状况进行充分掌握, 给学校跟踪管理见习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其次, 学校投入的经费与师资不足, 学校配备一名教师指导将近300名学生的岗位见习, 难以对其进行全面掌控, 再加上这些老师在校本身就承担了教学或管理任务, 使得对实习学生的监管缺乏足够的力度, 安全问题难以得到保障。

(三) 大多学生岗位见习流于形式

岗位见习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是强化校外实践教学, 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见习,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和职场环境, 缩小与企业实际需要的差距, 逐步实现“准职业人”向“职业人”的转变, 为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因此, 学院在大三学年的第二学期安排了岗位见习, 虽然要求学生在假期里进行见习, 但有些学生未能意识到见习的重要性或者由于就业压力 (比如考研究生, 公务员, 事业单位等) , 大四毕业论文的压力等在家专心复习、准备, 联系单位的积极性不高, 单纯为了见习成绩通过亲戚朋友联系了和自己专业无关的实习单位出具相应的证明, 随便填写一下见习手册敷衍了事, 本来是想让学生通过在单位的岗位见习对毕业论文的选题及“真题真做”奠定一定的基础, 结果事与愿违。

(四) 学生岗位见习的评价标准欠妥

学生的岗位见习成绩认定标准为:平时成绩30% , 基本成绩50% , 比赛加分20% 。在见习过程中, 学院处于较被动的状态, 好多学生根本就没有去见习, 找个熟人随便给个成绩, 大部分还是满分, 在见习成果汇报的时候,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演讲, 剩余学生混水摸鱼, 这样, 其他学生的岗位见习成绩在评定时较困难, 在整个见习过程中也没有教师一直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 很难评出等级判断学生的见习质量。

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岗位见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 积极开拓专业对口的见习单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始终坚持依托行业、校所合作的专业建设理念。政策上鼓励和支持职业教育, 建立地方行业协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 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和会计专业相关的协会的作用。第一, 行业协会可以给学院提高技术上的支持, 同样, 协会促使会员单位和职业学院建立合作关系, 拓展学生的见习单位, 提高见习单位的质量, 而参加岗位见习的单位可以统一由单位归属的行业协会以及学校进行监管。提高学生岗位见习专业对口度, 这样也就减少了学生申请分散见习的人数, 确保了对见习学生的监管质量。

(二) 加大岗位见习的组织及管理力度

岗位见习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而言, 是一项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积累实际经验的重要举措。为取得良好的岗位见习效果, 做好见习组织及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高职院校针对当前在管理会计专业岗位见习存在的问题, 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及改善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置专业对口的见习岗位, 加大资金及师资力量的投入力度, 根据专业人数安排专职人员对学生的岗位见习进行全面负责管理, 每位专职人员可以指导和监控几个单位的学生, 实行有效的巡回指导, 企业导师和校内实践指导老师定期进行交流, 并形成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同时也向学院相关部门及时汇报, 确保学校能及时了解学生见习的状况和效果。学校要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两方指导教师的评价制度, 给予一定的约束和激励。

(三) 树立主动为企业服务的理念

没有企业的主动性参与, 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最终只能流于形式。因此,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要做到主动为企业服务。一是通过灵活调整学生在学校教育的时间, 为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在业务高峰期提供人力支持;二是利用学校各类专业人才优势, 协助企业进行财务咨询、纳税筹划等业务;三是使企业全方位融入教育教学过程。如通过安排企业专家的讲座和参观活动, 使学生对专业形成初步认识, 安排企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课程, 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安排企业专检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 提前让学生感知职场氛围, 最后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岗位见习, 一来企业导师和学生会有个大概的提前了解, 增强企业职业导师的责任心, 二来学生提前接触了企业的业务, 提前了解了职业道德, 不会轻易泄漏商业机密, 在正式进入顶岗实习期间更容易上手, 也不会轻易不声不响的离职。

(四) 建立完善岗位见习考评制度

学生岗位见习的考核评价, 需要建立合理量化、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考评制度可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制定并共同执行, 双方成绩的权重应协调, 既要结合企业的评价, 企业指导教师要有一定的责任心, 在考核过程中应以企业按职业标准考评为主, 可按工作成果和见习汇报综合考虑, 经过严格考核后, 颁发岗位见习合格证书, 在适当的情况下, 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 又要结合学院实践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填写的实习手册给予一定的成绩, 增强评价过程的严肃性和评价结果的权威性, 从而促进使学生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增强就业竞争力。

三、结论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岗位见习是学生学习专业课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 是会计实践教学当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学习环节。然而,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依然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对学生的见习效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做好会计岗位见习工作, 是目前会计专业岗位见习当务之急。

摘要: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培养高质量的学生, 而真正高质量的学生应该是以客户需求为目标, 培养被需要的学生, 是高职院校的责任, 而岗位见习, 仍是不可替代的培养方式, 而会计又是一个非常讲究实际经验和专业技巧的职业, 因此, 为得到较好的发展, 就需要不断积累工作经验, 实现自身专业技巧与素质的提升。无可置疑, 岗位见习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意义非比寻常。基于此, 本文就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岗位见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职本科,会计专业,岗位见习,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1]朱萍萍.提高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质量对策研究[J].

[2]陈丹.基于会计专业特点的高职顶岗实习教学改革思路[J].

[3]王忠孝, 刘鹏.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篇3

关键词:物流管理;培养目标;师资;教材;实训

一、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目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和加入WTO,物流业得到蓬勃发展,从而导致对物流人才需求的大幅度增长。现在物流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 类紧缺人才之一。到2006年底,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达到了600万人。如上海世博会,需要物流人才至少在2万名左右,但现在上海市能胜任这一岗位的物流人才还不到1000名。多数大型的物流企业领导都在为招揽人才大伤脑筋。如广东最大的物流企业宝供,由于公司正处于向供应链转型期间,迫切需求大量的高素质、高学历的管理人才,但市场上这类人才很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指出,现在物流专业人才奇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已成为各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

物流管理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它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所以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物流人才层次如表1所示:

二、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三大特色。根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三个特色:一是姓“技”,培养物流战线一线管理和操作者;二是姓“管”,培养能在物流环境中取得成功的与规划、组织、以及个人特征相关的技能。三是国际化,培养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懂物流管理国际惯例,能适应经济国际化要求的物流人才。

2.课程体系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素质教育体系。让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多课程少课时”为原则,相对较宽、较浅;专业课则相对较窄、较专、突出职业针对性。以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具有较强的职业应变能力。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实行弹性化教学。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偏好及学习能力情况,也可根据就业市场的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学习。例如,学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通过选择不同的课程调节物流技术课程和管理学课程的比例,对于想将来从事以技术为主的学生,技术课程与管理课程的比例设为4:1比较合适,对于从事管理为主的学生,技术课程与管理课程的比例设为2:3比较合适。

3.实践教学改革争取实现三大突破。为了加快实践教学改革步伐,要积极努力,争取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在构建实践教学模式上有所突破,建立“岗位――任务”实践教学模式。所谓 “岗位—-任务”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根据北美国家职业教育流行的CBE 理论及DACUM 方法的原理,将实际工作中某个岗位应具备的能力分解成若干个任务进行针对训练,学生通过对各项任务的逐一训练和掌握,从而具备或形成该岗位所需的实践能力。其具体的思路为:首先根据经验丰富的物流师对岗位所进行的分析,将物流管理的某岗位能力分解成若干个任务(技能) ,每项任务还可拆分为更具体的操作单元。任务分解时要说明各项技能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明确学生应当掌握什么技能,形成什么能力;其次,根据具体的操作单元开发相应的学习指导书、学习教材及音像教学资料;最后,在训练方法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起指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具备某种行业或岗位所需的技能。

二是在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有大的突破。要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充分听取校外专业指导委员会及专业人士的意见,特别是向用人单位了解、调查各种职业岗位对知识结构的实际要求,明确各方面知识所占的比例,形成一门或几门能反映物流管理专业特色并符合实际要求的课程,并以此来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的份量。对多数专业课程,特别是一些物流管理应用软件的课程,如配送管理软件、运输调度软件等,应尽量采用实践教学与理论讲授各占一半,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强化训练;在课程结构调整上,应按职业岗位的技能需求来重新组合课程,可将课程主要分为基础课和职业技能课。职业技能课程宜采用模块化结构,按照岗位任务要求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内在的逻辑关系,整合成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打破学科课程知识化、系统化的倾向,积极实施课程的整合。

三是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有所突破,建立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实习基地要有明确的定位,要集中资金,加大投入。此外,还要十分重视和定位技能训练的项目及内容、训练方法和考核标准,以便使学生在踏上就业岗位时具备较为熟练的实践技能;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一比较艰巨的工作,应积极探索以下三种类型的校外实训基地:(1)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的联系,建立“协作型”校外实训基地。(2)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构建“合作制”校外实训基地。(3)通过创办经济实体,建立“自主管理型”校外实训基地。

4.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要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主题。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是专业改革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主题,依据学院师资队伍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积极和稳妥地推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在考核方法上,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出发点,构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理论课程采用笔试与口试、开卷与闭卷等多种评价方法;实践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物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5.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提高“三师型”教师比例。我国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师资主要是从其他专业转型过来的,本身需要知识结构的调整和理论更新,师资匮乏严重制约了物流人才教育和培养的规模和质量。

三、结束语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一定要采取“厚基础,宽口径”的模式,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高,能在多个物流职业岗位工作。实现既满足社会物流需求的多样性,又保持学校物流教育的相对稳定性。

要实现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有三点要特别引起关注:一是专业教师的培养很重要。可以在专业教学改革中适当引进双语课程及国外的评估机制,方便学习国际最新物流知识,提升教学质量的层次。二是实践性教学应以校内实训为主。因为校内通过模拟物流平台,才能让学生学到系统的物流知识。三是教材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统编的优质教材还不多,这就意味着要结合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好讲义、自编教材的编写工作。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史新平,陈培毓,袁尚文.香港物流本科教育及培训课程的概况与发展[J]. 第四届全国高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2004,8:25-58.

[2]沈杰.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7:38-40.

[3]BrittaGammelgaard, Paul D. Larson. Logistics skills and competencies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2001,22(2): 27-50.

[4]王健.现代物流概念的比较研究[J].发展研究,2005,1:59-61.

Scheme for Teaching Reform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for Undergraduate Course

Gu Shuhong

College of Economy Management ,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master scheme for teaching reform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for undergraduate course. the article specifies the course’s objectives, curriculum system, practice-oriented teaching, methods of teaching and cultivate of teaching faculty. It also raises issues such as teaching faculty, teaching materials, and skill training with regard to the skill requirements of logistics professionals.

Key words: Logistics Management;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faculty; teaching materials; skill training

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岗位 篇4

为了深入贯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以及教育部批准的《关于广播电视大学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精神,切实搞好物流管理类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开放教育试点工作,确保教学质量,结合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关于试点电大开展物流管理本科开放教育的条件

1.必须树立开放意识。试点电大的主要领导要对开放教育有足够的认识,要具有长远的发展意识和足够的投入,能够自觉地与普通高校和其他试点电大密切合作;教学和教学管理人员应对《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有正确的认识,按照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要求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从事教学与管理。

2.具备良好的办学条件。首先是现代远程教育方面的硬件支持条件,包括视听教室、多媒体教室、网络和计算机教室、讨论和辅导教室、实验或实习基地等;其次是要有教学管理的软件支持条件,包括一定数量的专职管理人员、比较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与办法、根据中央电大的要求配备教务管理软件、与中央电大及其他试点电大之间保持畅通的信息沟通。

3.具备较高水平和相当数量的师资队伍。参加试点的省级电大至少应具有3名以上物流管理或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或从事3年以上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专职教师,从事教学、教学辅导、作业批改、考试组织和毕业作业指导工作;有一名教师接受过网络和课件开发、多媒体教材建设培训。专职教师应在教学和教学管理中通过各种途径进修提高,鼓励通过远程教育方式进修提高,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达到相当于硕士研究生水平。

4.具有充足的生源。试点电大应对当地生源作详细调查,掌握本专业潜在生源的规模和文化素质。

二、学习者资格

1.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开放教育试点的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系列高等专科以上学历者。

2.具有国民教育高等专科以上学历者凭有效毕业证件和成绩单免试验证注册入学,注册工作根据广播电视大学本科开放教育试点实施办法办理。不招收非国民教育系列的毕业生。

三、关于补修课程

为了顺利实现物流管理专业专科与本科开放教育的有机衔接,部分专业的专科毕业生需要补修一定的课程,作为进入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段的基础性铺垫。

1.补修要求

(1)物流管理类各专业专科毕业生无需补修。

(2)其他各专业的毕业生需补修《管理学基础》、《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方法》、《物流学概论》三门课程,作为进入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段学习的基础。

2.补修的方式

(1)由试点电大组织注册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学习方式可采取自学、收看音像教材、少量面授辅导并结合作业和课堂讨论的形式。考核方式可采取平时作业、课程论文、考查等形式。

(2)所有补修的课程中央电大提供统一的文字教材和其他辅助教学媒体。

(3)补修课程除为学习本科课程打下一个基础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适应开放教育的学习方式。

3.补修课程的方法

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是集中补,即由试点电大集中一段时间组织统一安排学生补习。二是分散补,即由学生根据物流管理专科教学安排,自行补修,直到补修完规定的课程为止。

4.关于补修课程的教学教务管理执行中央电大“电大教(2005)138号”文件。

5.关于免补课程。补修学生中,凡修过补修课程中任何一门并合格者,只要所修课程的教学要求不低于本方案要求,经试点电大验看成绩单或相应的证件并将证明复印件存档备案,该门课程可免补。

四、免修课程及学分计算和替换

具体办法请参阅“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教学教务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

五、教学过程监控

1.指导思想。各试点电大应遵循“贯彻教育方针、更新思想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这一高教改革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强化全国电大一盘棋意识,在试点过程中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做好物流管理本科开放教育工作。

2.教学计划(专业规则)。各试点电大应根据中央电大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做好实施性教学计划,并送中央电大备案;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要协助中央电大收集有关教学计划试用情况的信息,以便为教学计划的改革和完善做准备。

为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建议各地电大在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将《经济数学基础3》列入省级电大的必修课,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总结该课程在管理类学生中的教学规律,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3.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方案。中央电大为了做好物流管理专业开放教育试点工作,统一确定统设必修课程和部分统设服务课程教学大纲,解决课程之间的衔接和分工问题。试点电大要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制定教学实施方案。

4.多种教学媒体。加强“多种媒体相互配合的以文字教材为主的教材体系”的建设。开放教育要研究多种教学媒体,充分利用面授辅导、电子邮件、电话答疑、双向电视、网上讨论、直播课堂和语音信箱等多种手段为教学服务,完善教学支持服务。

5.教学组织。试点电大的课程负责教师要在注册学生中组建学习小组,以便定期组织学生学习讨论,负责教学答疑、检查并批改作业、组织实习、实验和社会调查等教学活动。

6.考试模式和评价机制。根据物流管理本科开放教育教学计划,凡参加中央电大考试的课程都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构成。两类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及考核方式执行该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必修课和限选课的形成性考核册由中央电大统一布置,成绩由课程辅导教师评定,省级电大审核,中央电大不定期抽查。各试点电大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要按时收缴并批改作业,作业批改情况要有详细记录。必修课的考试由中央电大统一组织,中央电大提供统一命题及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

各试点电大应对各门课程的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对于成绩异常情况应认真总结分析并及时与中央电大沟通。平时作业成绩与考试成绩之间存在一定必然联系,对于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要认真研究。

7.交流总结。中央电大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巡教和巡考、召开教学研讨会等途径,收集反馈信息,研究并解决教学过程中随时出现的实际问题,指导教学工作。

六、教学与研究

1.教学总结。各试点电大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要注意收集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定期将解答结果、教学中的体会以及对某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索等提交中央电大,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中央电大将定期对优秀稿件进行表彰。

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岗位 篇5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无论在数量上、解决就业方面、还是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都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中小企业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与此相应的广钢企业物流战略与管理也开始受到重视。研究广钢企业物流的重要性,对经济的稳定发展十分重要。

一、广钢企业物流的运作现状

(一)物流研究缺乏综合性

长期以来业内有一个统一口径,也就是物流理论发展的导向偏差是影响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目前我国物流现状,我认为广钢在物流研究方面上缺乏综合性,不论是物流战略规划还是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都片面地强调物流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使物流系统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物流供给结构上的不合理现象十分突出,物流失去了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优势。

除此之外,广钢物流理论研究还存在可操作性不强问题。这是因为存在着严重的“重宏观、轻微观”倾向,没有准确地认识物流,物流理念的滞后性,对物流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些都使得物流理论研究未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理论源于实践,反过来才能指导实践的发展。但从国外引进物流观念的过程中,实践的步伐相对滞后,所以部分理论研究长期缺乏实践的支撑,导致理论实践严重脱节,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物流业发展的盲目性。物流研究应高度重视企业物流。

(二)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手段

大家知道在生产企业中,物流成本是除原材料成本之外最大的成本支出项目,因此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对于物流成本的关心日渐浓厚,并在物流管理的实践中把降低物流成本作为首要任务。从另一个角度讲,企业物流管理也是从对物流成本的关心开始的。同时,成本控制是企业构筑有效物流体制和供应链体制的关键要素,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永恒的课题。为了对物流成本实施有效的管理,我认为要达到降低物流成本,必须对物流成本的概念和范围有一个明确地把握,按照不同活动领域,不同作业环节分析物流成本的内容,思考降低成本的方法和途径。

(三)企业缺乏“第三利润源”的理念

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据有关专家统计分析,商品成本中约有80-90%是流通成本,而流通成本中又有80%为物流成本,物流占商品成本的64%以上。商品从开始生产到最终用户所需的时间,加工仅需5%,而其余95%均用于物流环节。如何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由此,现代物流被誉为“第三利润源”。

现在,在广州街头,经常可以看到车身上标有“宅急送”字样的白色面包车呼啸而过;在南海市,农民将他们养的观赏鱼装上飞机,四十小时后就已经在美国市场销售;在深圳机场,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正在建立它的第一支波音747货机队。这一切的背后,都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正在迅速崛起的“现代物流”。与沿海一些省市相比,广钢的物流业从总体上来说,仍然处于传统的阶段,很多的观念还落后于时代,还把物流业当作是仓库加车队的代名词。其实,仓储和运输只是现代物流中最基本的两个内容,现代物流几乎涉及企业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而且在企业成本降低上起到决定性作用。1

(四)企业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

质量、成本、速度虽然本身的技术含量不高,但是它们都需要企业整体的协调运作才能够实现,因此其变化速度实际上相当慢,从而成为企业竞争的直接持续优势。战略实际上是一个企业实现整体核心竞争力提高、超越竞争对手的路径选择和商业竞争制高点的占领。没有一个企业可以同时在所有方面实现竞争力的提高。一个人只能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企业也一样。对企业战略的理解,企业占领商业竞争制高点的判断,需要投资者对商业竞争的普遍原理和核心竞争力具有良好的理解。在和企业家沟通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新技术、新市场中的特定商业竞争制高点和核心竞争力具有良好的理解。

二、广钢企业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广钢企业物流观念薄弱,企业中物流管理的地位较低

在我国企业总体来看,广钢企业的物流观念仍然薄弱。首先对物流的内涵和作用认识不够,将物流等同于一般的运输、仓储和搬运等,没有认识到现代物流的发展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性作用。其次,对专业物流的有效需求不足,仍然热衷于自营物流,虽然也会向运输公司购买运输服务或向仓储企业购买仓储服务,但这些都只限于一次性和临时性的、分散的物流服务,本质上仍是追求企业内部生产与流通的“小而全”,主观上排斥社会化物流方式的选择。

(二)物流整体规划不合理,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较差

首先,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物流结构有很多不合理之处,因而使现有的各项物流设施不能充分发挥综合效益,不能保证物流整体效益最佳。其次,物流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分段管理,相互协调配合差。再次,物流信息不透明不利于物流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和整合,严重制约着在经济合理进行物流的整体统筹和规划,影响了物流的系统性和统一性。

(三)广钢企业的物流功能及管理不完善

广钢企业在主观认识上的不够和客观条件上的不足,致使企业物流的专业功能及管理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的物理衔接与信息衔接脱节;物流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效率低,如对采购的市场信息、供货人信息、供货质量信息、供应的生产波动、物资消耗及供应规律、库存中各种物资的历史分布等物流的基础数据和信息归纳、整理不善;库存管理控制达不到最佳状态,不能根据市场变化、交通及气候的影响和企业生产波动来柔性控制库存。

(四)广钢企业物流管理和经营人才缺乏

物流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技术,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这就要求物流管理人员不但要熟悉企业整个工艺流程,而且要精通物流管理技术,掌握企业内物流以及向外延伸的整条供应链的管理等综合知识。由于长期以来,广钢对物流的重视不够,对物流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很少,所以很少有人对物流知识有比较深湛的理解,对国际物理发展的现状更是知之甚少,使得现在具备综合物流知识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不能满足企业物流现代化的需要。

三、广钢企业物流的发展对策

(一)广钢企业应充分认识发展物流的紧迫性

我国中小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日益要求中小企业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发展物流。中小企业一向是市场的灵活的反应者,几乎在大企业实施物流战略的同时,也对物流的战略积极的反应,也同样采用物流战略来提

高自身的竞争力。经济贸易的高速发展,促使物流服务逐渐成为了中国企业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强势介入,物流业已经显示出其强劲的动力和蕴藏的无限商机,广钢企业如果不趁国家振兴物流产业,物流市场竞争还不算很激烈的时候介入物流领域,并在短期内占领一定市场份额的话,那么,我们的物流业面对同行潮水般攻势的时候,将处于绝对的劣势。再过几年,我国的广钢企业就根本不再拥有发展物流的点滴优势。

(二)广钢企业应从战略角度认识物流的重要性

物流战略已经成为很多大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广钢企业还没有意识到物流战略的重要性以及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广钢企业必须重视自身物流系统的建设,将物流系统的建设上升到战略角度!事实上,企业物流成本是除了原材料成本外的最大的成本项目,而我国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30%-40%,鲜活产品占60%左右甚至更多,而有效的物流管理可以节省15%-30%物流成本,并且大大减少库存和运输成本,而国外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广钢企业本身在技术上和产品质量都不及大企业,但广钢企业在产品价格上和对市场需求反应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将广钢企业物流上升到战略高度,利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将在节省产品成本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

广钢企业发展物流一定要做好战略制定,必须突破地域、行业的局限性,以全国甚至全球为着眼点。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在具体战略的选择上,首先应该以本地域为主要拓展市场,获得本地竞争优势,再辐射全国,并放眼全球。

(三)广钢企业应重视物流系统的全面改造

广钢企业在发展物流过程中必须制定详细的物流重组长期实施计划、发展策略,从物流业务流程、组织机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等方面去进行物流重组,逐步实现企业物流向供应链管理的横向一体化,降低供应链各个环节如生产、库存、运输等方面的成本,最终给客户带来更大的效益而进行密切合作。同时,物流是企业市场营销的基础,企业经营者在作物流决策时,应该把物流系统与营销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战略高度去权衡物流运营成本与市场拓展需要、物流顾客服务的特殊要求之间的动态平衡,而不仅仅局限于解决流程再造、压缩成本、加强培训等投入产出的管理问题、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四)广钢企业发展物流应与提高服务水平相结合广钢企业发展物流必须从服务角度出发,必须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树立客户需求至上的理念。这就要求广钢企业改变以前以规模效益获得经济效益的主要思想,而应该建立适合于需求多样化的新的服务,甚至实现客户化定制物流服务广钢企业发展物流一定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物流服务!

(五)广钢企业应导入先进物流管理理念

由于中国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发展物流的重要性,因此广钢企业发展物流必须导入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竞争中保持不败!导入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运作驱动的方法,包括物流运作、资金运作及市场运作。物流运作就是在物流的每个环节中,提高物流运作的速度,使得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进入消费者手中的时间最短。加速物流运作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完善的销售、采购网络,依靠先进的预测方法进行预测,达到准确预测、尽量减小库存,甚至实现零库存。物流运作的加快,必然带动资金运作的加速,从而可以大大减小资金的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达到减小成本、增加利润的目的。由于资金运作的加快,成本的降低,使得产品的竞争

能力增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这就是市场运作。

(六)广钢企业应重视物流观念的变革

广钢企业发展物流必须重视物流观念的变革,必须在思想上来一场深刻的革命,在物流管理观念上实现变革。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广钢企业必须真正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把物流运作管理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形成经营优势的战略内容进行研究和决策,彻底改变过去只重市场促销而忽视物流管理的状况,建立现代物流管理的新模式。

其次,广钢企业必须重视供应链管理思想,把物流运作建成一个以满足经营需要为目标的供应链体系,发展自身的供应链联盟才能够增强自身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第三,广钢企业必须建立绿色物流观念,顺应绿色潮流,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企业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逐步树立第三方物流观念,根据物流资源状况,优化配置方式,实现物流功能一体化和物流配送市场化,不断提高物流效益。

第五,必须重视开拓新的服务模式。发展物流本身就是一种服务,而关于服务模式的创新,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尽量满足客户个性化的服务。广钢企业只有重视开拓新的服务模式,才更能够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能力,也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七)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

由于市场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发展,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越来越依靠物流配送体系解决时间和空间的供求矛盾来满足消费需要。离开了现代物流就没有真正的服务质量,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而这些都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物流从业人员来实现。广钢企业发展物流必须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只有拥有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实现迅速提升品牌形象,赢取市场消费者赞赏,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为此,广钢企业必须大力培育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加强与管理咨询公司的通力合作,积极参加物流操作示范区,培养技术骨干,并努力在物流方向建立人员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加强理论与实际工作者的广泛交流,加强对发达国家物流管理先进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开辟独立的科研课题,提高科研水平和培养科研人才,为物流的发展提高理论支撑程度。

(八)与其它中小企业形成战略联盟

物流联盟就是以自身为核心,联合其他企业以及第三物流机构,将众多的中小企业以契约方式形成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集约化物流伙伴关系。这些中小企业同处商业行业,水平一体化物流管理可使同一行业中多个中小企业在物流方面合作,使分散物流获得规模经济和物流效率。从企业经济效益上看,由于通过物流战略联盟使众多中小企业的集约化运作,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从社会效益来看,由于采用第三方物流机构作为同盟,统筹规划、统一实施,减少了社会物流过程的重复劳动。当然,不同商品的物流过程不仅在空间上是矛盾的,可能在时间上也是有差异的。企业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机构的集约化处理,来解决这些矛盾和差异。而且,联盟成员共担风险,降低了风险与不确定性;还可以从第三方物流机构得到过剩的物流能力与较强的物流管理能力。现代市场竞争的激烈已经迫使企业发展自身的战略联盟。

(九)引进专业物流管理咨询公司

广钢企业发展物流要想成功地进入一个新的市场领域,或者在现有市场的基

础上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扩大市场份额,由于企业自身专业力量的不足,因而就可以借助相关的管理顾问公司或者相关研究机构来制定企业科学的物流战略规划、实施战略和管理体系,不仅要透彻地了解先进的物流企业是怎么做的,更要了解它们为什么那么做,在做的过程中,它们的物流服务理念是怎样变化的,是怎样与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相衔接的。很多企业在采用物流技术和新管理方式前都进行过有关咨询活动,尤其是管理咨询最多。广钢企业只有充分利用专业管理顾问公司的优势能力,才能够更快捷地搭建先进的物流系统及管理平台,才能够全面提升企业物流运作与管理的整体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广钢企业的物流管理仍处在较低水平,有待进一步完善空间,只有充分认识国际经济的发展规律,结合本国实际制定对策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物流产业取得优势,也只有这样广钢企业才能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最终克服困难战胜各种各样的危机,为中小企业的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夏文汇,《现代物流管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

[2]王方华吕魏主编.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3]王杨,《中小物流企业发展问题研究》,管理科学研究,2006年

[4] 王宇露,《新形势下中小物流企业人才战略的思考》,现代物流,2007年

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岗位 篇6

物流管理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简历表格

个人基本简历
姓名: 应届毕业生求职网 国籍: 中国 照片
性别: 民族: 汉族
目前所在地: 陕西 户口所在地: 陕西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3岁
联系电话: XXXXXXXXXXX 电子邮箱: XXX@yjbys.com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行业: 金融保险、证券、期货、批发、零售、物流仓储
工作年限: 0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时间: 随时
月薪要求: 面议 希望工作地区: 陕西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XX大学
最高学历: 本科 毕业时间: -06
所学专业一: 物流管理 所学专业二:  
专业描述: 供应链管理、物资采购与仓储管理、电子商务、高级物流学、物流工程学、物流营销学、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国际贸易与物流、物流经济学、特种货物运输、国际货代与报关实务现代经济学、工程经济学、运输经济学、现代经济学、经济法、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运筹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学、基础会计学、国际贸易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汽车运用基础、运输组织学、集装箱运输学、生产运作管理、系统工程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 优秀
 
详细个人自传
  性格踏实肯干,有极强的责任心和上进心,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团队合作意识强。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快速学习能力,能够轻松的处理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关系。精力充沛,能很快适应新环境并能够承受压力。自我要求严格,不断挑战自我,力求全面发展!
 

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岗位 篇7

1 我国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状况

我国现有物流人员基本上是由原来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等专业人员改变而来,知识结构不适应现代物流要求,特别是了解市场信息、熟悉物流方案、能捕捉业务信息、拓展业务渠道、设计最佳服务方案、提供优质服务并为企业带来客户和业务的开拓型物流人才相当缺乏;此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际贸易,懂得相关的国际物流系统化运作的管理人才,外贸物流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将更为紧俏。

2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核心竞争能力结构分析

通过对我国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物流人才应该是高素质、高技能,既掌握现代物流专业知识,又具有物流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只有明确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设置出满足物流人才市场需要的课程体系,从而使学生真正能学有所用,企业与社会都从中受益。

对于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来说,能力=专业品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本文认为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核心竞争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社会能力、行为能力、专业知识能力。以下是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核心竞争能力的构成图。

3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

为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在大力发展物流管理本科教育时,如何设计出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具有系统化、创新性特点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出满足市场需要,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学生重要前提与保证。

学生要拥有核心竞争能力,离不开其接受培养的知识结构。具体来说,知识结构表现为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学生核心竞争能力所需要的知识结构表,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看出,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作必要的细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随着物流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而逐年进行调整改进,同时教材体系知识结构也应根据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竞争能力培养目标作相应的改革调整。

4 小结

为了科学合理地制定出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从以上基本的物流学科界定出发,结合市场对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需求,确定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所有知识点。以知识点的划分为基础,将内容紧密联系的知识点,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知识单元或知识模块;将相关的知识单元或知识模块根据其功能归属,合并在一起,组成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根据专业办学目标定位的需要,将相关的课程组合到一起,构成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从而达到培养出真正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社会与各类相关企业所需要的物流人才。

摘要:本文在对我国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核心竞争能力结构层次,提出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核心竞争能力培养的知识结构。

关键词: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核心竞争能力,结构层次,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高本河.我国物流学科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5):23-25.

[2]文广,王辉,等.基于能力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8(7):34-36.

[3]张守德.我国物流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8(5):46-48.

[4]白世贞,陈化飞.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研究[J].商业研究,2004(20):50-52.

[5]王忠伟,庞燕.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12):34-37.

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岗位 篇8

关键词:酒店管理; 洛桑模式;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00-001

酒店管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酒店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但在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相比较传统的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本科培养模式显然问题更多,最突出的表现即过于重视学术性教育,忽略实践性教学,这与本科酒店管理教育培养“中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的目标相悖而行,同时也不能为酒店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一、现行酒店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大多是各门课程的简单堆砌,呈现“多而散”的特点,没有形成系统性,而且理论课程过多,实践课程较少,课程的讲解并未与实践相结合,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2.实践环节设置不合理

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环节设置时间较短,且被分散到各个学期,使学生无法通过实习熟练掌握某一具体岗位的技能。而酒店方面考虑到人力资源的连续性,还要求学生实习较长时间,通常在半年以上。这就构成了教学要求与酒店行业运营要求之间的矛盾,使得实践课程的设置形同虚设,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3.“双师型”教师缺乏

由于教师没有实践经验,导致其教学内容脱离行业实际,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懂理论,碰到实际问题却束手无策,难以适应酒店工作的需要。

二、“洛桑模式”的介绍

要解决以上问题,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借鉴,它的成功做法就是产教结合、学以致用,把学校的学科型教育转变为适应酒店的技术应用型教育。具体表现如下:

1.实习时间

在就读期间,学生每学完一个门类的课程,就要进行6个月的实习,通过实践巩固理论学习的成果,在实践中接触管理事物,培养管理意识,然后再回到学校进行理论学习,这个制度贯穿于学生在校几年的学习之中。

2.课程设置

在构建课程体系方面,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教学课程一般分为三类:理论课、实践课和语言课。课程体系既有行业定向性,同时还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理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实践教学则重在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实践课分为操作性的练习课、模拟性的分析课、研究性的调查课。语言课则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

3.师资要求

教师从酒店中来,再回到酒店中去,是洛桑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典型经验。洛桑教师的职业运行模式是“教室—酒店或集团公司—教室”模式。这样周而复始,教师不脱离经营管理实践教学,始终与行业接轨,保证了“洛桑模式”的生命力。

三、洛桑模式对我国酒店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1.课程体系的设置

针对酒店管理本科教学“多而散”的专业课程设置,构建“酒店服务管理”+“酒店经营管理”两大课程体系,学生在学习完酒店服务管理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再学习酒店经营管理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站在管理者角度宏观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把职业证书考试内容纳入课堂教学中,实行“课证融合”的双证制度。

2.实践教学的发展

改变传统的最后一学期集中实习的模式,构建“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螺旋式教学法,即学生先在校学习一年半的理论知识,再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服务技能实训,再回校学习一年半的管理知识,最后半年再到企业进行半年的管理技能实训,这种学制使理论与实践得到很好的统一。

3.教学方法的创新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摒弃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将项目教学法运用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现代企业的工作领域和具体工作任务设计项目课程和教学模块,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关联性,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的相关性。

4.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了避免理论教学与酒店实践脱轨,教师除了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外,还应借鉴洛桑教师的职业运行模式,即教室—酒店(或集团公司)—教室。每隔两、三年,教师必须回到企业进行实践,唯有这样周而复始,才能使得教学始终与行业接轨,能最终实现酒店教育引领酒店业发展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方芳.酒店管理专业“阶梯式”培养模式初探[J]商业经济,2011(11):44-45

[2]问建军,汶录凤,刘联党.实施“新洛桑”人才模式探索顶岗实习运行机制[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67-70

上一篇:初中物理《功》教案下一篇:区优师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