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的反义词是什么
关键词:虚邪,虚风,大风灾害,暗物质,气象医学
虚邪也称虚风, 首见于《内经》, 论述颇多。后世的学者却没有充分把握住其中灾害性大风的关键点, 因而对虚风的理解谬之千里, 导致《内经》反复强调的、具有极强实践和预防意义的虚邪理论日趋埋没。笔者将结合气象医学等学科, 就《内经》中虚风的实质作一符合其原貌的全新阐述。
1 虚风是以大风为主的灾害性综合气象因素
1.1 虚邪必须是8级以上的灾害性大风
《灵枢·九宫八风》中有“所谓有变者, 太一居五宫之日, 病风折树木, 扬沙石……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 主生, 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 伤人者也”。所居之乡即是天文黄道上冬至等节气对着太阳的方位, 后人在探讨虚邪时多以风向的非时之气带过其与一般风邪的区别, 却恰恰忽视了《内经》在风力上对虚风还有严格的界定。《灵枢·岁露论》:“虚邪之风……诸所谓风者, 皆发屋, 折树木, 扬沙石, 起毫毛, 发腠理者也。”其中, “诸所谓风者, 皆发屋”等与上文的“病风折树木, 扬沙石”一起严格规定了虚风的风力应该造成的破坏性物象, 而此物象和风力是严格对应的, 这绝非古人对虚邪对人体伤害力大的比喻, 而是虚风这种灾害性气象所必须达到的风力条件。把《内经》所描述的物象与气象学的蒲福风力等级表逐一对照, 很显然, 虚风的风力至少要达到8级 (折毀小树枝、人向前行感觉阻力甚大、风速是62~74Km/h) 甚至9级 (草屋遭受破坏、大树枝可折断、风速是75~88Km/h) 以上, 虽然气象学上一般将平均风速达到6级 (10.8~13.8m/s) 以上的风, 统称为大风。因大风多具有灾害性, 所以大风预报是预报的重点, 一般农业上主要预防的还是8级以上大风, 正是《内经》特指的可造成“所谓有 (灾) 变者的病风”, 而《内经》在描述虚风时也顺便提到了对农业的危害。后世的学者正因为没有充分把握住灾害性大风的这个关键点, 所以对虚风的理解谬之千里。
1.2 灾害性大风易引起暴病卒死
当虚风这种反季节8级灾害大风出现时, 其强对流天气会引起气温、湿度、气压等可影响健康的气象因子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变化。这些灾害性天气对疾病, 特别是对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较大, 尤其是当气温骤降、气压上升的冷空气活动时可使脑卒中发病率及死亡率急剧上升[1,2,3]。这正是虚邪在合适的条件下令人“暴病卒死”的真正外在气象原因, 无怪“圣人日避虚邪之道, 如避矢石然”;而且风速的大小与冠心病的发作有关, 风速≥4m/s的天气中冠心病的日平均发病数是风速<4m/s天气时的1.44倍[4]。而虚风的8级风速至少≥17.2m/s。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病原体也可在因虚风导致的某些特定天气条件下大量生存繁殖, 致使疾病产生或广泛流行。但不能就此说虚邪就是直接造成瘟疫流行的菌毒, 只能说是虚风造就了合适流行的气象条件, 大灾后多有大疫就是对这种灾害性气候导致瘟疫的真实写照。
2 虚风可一过性污染大气
《灵枢·刺节真邪论》曰:“虚邪之中人也……为骨痹……为痈……发为偏枯, 虚邪之入于身也深……久留而内著……为骨蚀……为筋溜……为肠溜……为昔瘤……为骨疽……为肉疽……其发无常处, 而有常名也。”虚邪可致各处发病, 且症状均属深重, 再加上《灵枢·百病始生》里虚邪所致的“积”症, 颇似后世的肿瘤甚至癌症, 故古人定是有所发现才作如此描述。
现在我们都知道大气的污染颗粒不但能导致心肺疾病的死亡率上升, 还因其上附有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毒物可导致癌变, 特别是肺癌。环境污染也可致癌, 但是《内经》时代却没有如此严重的工业污染, 有的只是土壤中的重金属自然污染源、扬尘和极轻微的人为污染。《内经》在定义虚邪的风力时反复用了“扬沙石”的物象, 颇像我国近年来常发的沙尘暴。尽管沙尘暴对环境、人们的健康及日常行为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5], 但目前尚未有资料表明沙尘暴高发区高发某种肿瘤。不能说《内经》里的虚风每次必伴有沙尘暴, 但从其“扬沙石”的物象描述中可看出至少也是浮尘或扬沙天气了。这至少提醒我们, 作为8级大风的虚风完全可轻而易举地把土壤中的重金属、扬尘等污染因素送入大气, 造成古代洁净大气的一过性自然污染, 但这种一年就1~2次, 甚至几年才1次的一过性自然污染, 对其中的暴露人群可能根本就没有致癌作用。这提示我们虚邪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致癌原理, 不过现今的虚邪理论一定要加入大气污染学和环境毒理学。
3 虚邪中的暗物质是致癌的重要原因
以上是从“形”的角度, 即西医可理解的气温、气压、风速等普通物质 (即明物质) 的方面讨论虚邪, 但《内经》始终是以形气神三位一体、阴阳一体来认识世界的。近几年科学界公认的最重大的突破无疑是发现宇宙的绝大部分是由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的, 即宇宙中仅有5%是普通 (明) 物质, 其余30%是暗物质, 65%是暗能量, 也就是说世界至少还有95%以上的领域未被现代科学所知。现今, 不但有很多中医业内人士认识到气和经络就是暗物质, 暗物质和中医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6~8], 就连我国著名的航空动力学家高歌也认为经络之气就是暗物质[9], 而去年美国杰出的医学家、遗传科学家Francis Collins教授更是认为目前尚未发现的其它遗传因子可能就位于基因组的暗物质中[10]。
《素问·五运行大论》曰:“七耀维虚……虚者, 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 犹根本与枝叶也, 仰观其象, 虽远可知也……地为人之下, 太虚之中者也。”宇宙间充满了常人不可见的精元之气, 其主体可能就是运动模式和气体差不多的暗物质[8], 这才是《内经》中“虚”的最基本含义。《灵枢·九宫八风》有“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 乃能病人”, 表明虚邪是来自“虚之乡”的物质, 即天赤道上代表太虚中外太空的8个方位, 就像太空中的许多射线等明物质可置人于死地一样, 宇宙中无所不在的暗物质也并非都是对人体有利的, 经过太阳和地球的重重作用, 仍有部分对人体有害的明暗物质会来到大气层内, 人体经络内的暗物质时刻和外界对人体有利的暗物质保持平衡交换, 而皮肤对有害的明、暗物质都有防御作用。
在正常的环境中, 健康的人体足可抵御四面八方有害暗物质的侵袭, 为什么反着太阳方位的8级大风即为伤人的虚风呢?这是因为引力只是中微子v0与核子 (或夸可) 通过z0玻色子弱作用的统计平均结果, 即真空涨落产生的虚中微子流从四面八方射向地球时, 被太阳中的原子散射 (碰撞) 挡住了一部分, 从太阳方向来的中微子流压力就会小于其它方向[11]。这提示了反着太阳方向来的其它暗物质压力可能要大于来自太阳一方的, 再加上8级虚风以62~74Km的时速又施加了一个同方向的极大助力, 此时若再遇到内外虚损的不利因素, 暗物质就可突破皮肤的防线长驱直入。因此, 《灵枢·刺节真邪》有云:“真气者……正气者, 正风也, 从一方来, 又非虚风也。邪气者, 虚风之贼伤人也, 其中人也深, 不能自去。正风者, 其中人也浅, 合而自去, 其气来柔弱, 不能胜真气, 故自去。”我们从上文可明确看出正风、虚风的最大区别是中人的深浅及气的柔弱, 这些恰恰都是力度的强弱所决定的, 而力度是物质起作用的重要属性, 也是目前科学界对暗物质的属性唯一能肯定和明确的。
这种被8级大风强行送入人体的暗物质, 就如同科学家认为的暗物质在星体最初形成对普通物质有凝聚的重要作用一样, 过度发挥了“形气相感而万物生”的作用, 通过改变基因而疯狂生长。究其原因是气的实质是比基因更微观、更基本的暗物质, 癌细胞疯狂生长的根本物质性主要原因就是其系统内温性暗物质 (春生之气) 太旺, 不能被凉金之气克制所致[8]。肢体若被冻伤、烧伤甚至致残, 除了应激反应或继发感染外, 很少有像寒热等虚邪可从皮毛渐入到脏腑致人重病、长达数年都可为相对独立的病理因素, 它并不遵守明物质的热力学平衡原理, 甚至可成为引发肿瘤的根本原因。暗物质也可能是引起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不明原因疾病的外在病因, 是西医尚未有所发现的重要病因。
4 结语
笔者只是回归了虚风的实质至少是8级以上大风为主引起的灾害性气象的显性综合因素, 至于其分解到各个气象因子对人体的具体作用机理, 已有许多专业人士在研究。其阴性暗物质的一面是西医尚未认识到的致癌的重要原因 (目前已有所关注) , 关键是中医能否从其暗物质的一面入手并有重大突破。如果说《内经》是用当时最先进的天文学、气象学原理在探讨医学, 形成之初就是天人合一的气象医学, 那么灾害性的虚邪便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了。我们可以在现代气象医学中补进大气污染和环境毒理学的内容, 以完善中医古籍在此明物质领域认识的短处和盲点, 使之更加丰富, 然其最精华的部分就是西医尚未认识到的暗物质本质, 是中医超越西医的独特面。用《内经》的深邃思想引领医学乃至科学取得突破性的发展[8], 可扬中医气之长, 避其明物质之短。至于古人为何长于对暗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比暗物质本身更复杂深刻的论题, 因主题和篇幅有限, 笔者当另文阐述。
参考文献
[1]陆晨.疾病发病与特殊天气过程的相关特征[J].气象科技, 2004, 32 (6) :430-433.
[2]周晓平, 杨进.脑卒中发生的时气节律及其气象医学原理探讨[J].中医杂志, 2006, 47 (6) :403-405.
[3]CHEN GH, ZHANG YH, SONG G X, et al.Is diurnal temperature range a risk factor for acute stroke death[J].Int J Cardiol, 2007, 116 (3) :408-409.
[4]赵素萍, 范惠洁, 王秋芳, 等.气象因素对北京顺义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0, 8 (1) :7-8, 31.
[5]耿红, 孟紫强.沙尘暴对健康的影响及沙尘暴PM2.5对肺泡巨噬细胞的损伤[D].太原:山西大学, 1-31-63.
[6]冯前进, 刘润兰.阴阳说:从宇宙暗物质的发现到生命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 7 (3) :8.
[7]王亨飞, 秦钟, 杨柯.“暗物质”激发理论初探[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4, 21 (3) :6-7.
[8]秦玉革.经络及气的主体实质是暗物质[J].中国针灸, 2007, 27 (1) :104-108.
[9]高歌.蓝星科技畅想[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8:78-92.
[10]余国膺译.心血管病学中的个体化基因组学[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学杂志, 2009, 23 (1) :42.
根据中国首届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建设高层论坛公布的数据,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占中国GDP的6%。仅2004年全国就发生各类突发事件561万起,造成21万人死亡、175万人受伤。
针对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为了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效率、减少损失、建成全国性应急联动系统,我国已要求市、县级公安部门2006年年底必须全部实现110、119、122“三台合一”,无论是遭受不法侵害,还是遇到火灾、交通事故,公众可以首先拨打110,再由公安机关统一调配警力。此外,包括北京在内的众多地方政府出台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运输、物资、资金、人员救援等方面,有了充分的准备和物质保障。
不过,虽然政府在硬件上的投入不断加大、保险系统不断完善,但作为减少灾害损失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公共安全教育却不尽如人意。教育部日前发布的《幼儿园、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管理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资源普遍缺乏、时间不足、预防演习少。近六成的教师报告每学期对学生开展主题安全教育的时间累计在10课时以下,不到四成的教师及五成半左右的学生报告学校从未开展过预防灾害的演习活动。公共安全教育的缺乏导致了许多灾害后果的加重,九江地震后,湖北发生的学校踩踏惨剧就是例证。
安全教育的落后,首先导致的是公众安全意识的缺乏。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在安全方面的硬件设施,已与欧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但公众的安全意识却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例如,在日本东京,如果超市的员工发现货架中一瓶矿泉水被拧开了盖子,就会马上报警,首先抵达现场的不是身着制服的警员,而是便衣警员。他们会封锁现场,并对水当场化验。这种安全意识,无疑值得借鉴。
安全教育落后,也导致安全知识缺乏。有关部门曾专项调查7至10岁的学龄儿童 ,当问及“如果你遇到洪水、火灾或者是地震,大人又不在身边怎么办”时,“拼命跑”、“喊救命”是孩子们普遍的回答。在日本,由于其国民具有极强 的防灾意识和抗灾能力,在今年8月16日发生于宫城县的7.2级强烈地震中,仅有61人受伤,却无一人死亡。
威胁
指用武力、权势胁迫;使遭遇危险。语出《史记·刺客列传》:“ 秦地徧天下,威胁韩、魏、赵 氏。”
近义词:胁迫、要挟、恐吓
反义词:安慰、安抚、宽慰
造句:面对歹徒的持刀威胁,他毫无惧色。敌人威胁利诱,想使革命者投降,只能是徒劳的。经常在学校周围威胁小同学的那几个社会青年被派出所拘留了,这个消息真是大快人心啊!军民团结奋战,终于战胜了洪峰的威胁,保住了家园。倔强的弟弟即使面对大孩子的威胁也从不示弱。森林不断地减少,已经威胁到了动物们的生存。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关键时刻,解放军战士来到了抗洪抢险第一线。坚强的江姐不畏惧敌人的吓唬与威胁。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江姐报以蔑视的冷笑。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水灾之后,各种疾病流行,严重威胁着灾区人民的健康。革命志士没有被敌人的威胁吓倒。敌人的威胁利诱,软硬兼施,都丝毫不能动摇刘胡兰的坚强意志。你不但不自己做,还来网上搜,甚至还威胁我。面对持枪歹徒的威胁,他面不改色地大声斥责,毫不畏惧,表现出共产党人义薄云天的英雄气概。不管敌人怎样威胁利诱,软硬兼施,方志敏同志始终不屈,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不怕威胁利诱,表现了共产党人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来参与每位香港市民应尽本分保护环境,坐言起行,请设法拯救香港备受威胁的自然宝库及生境,为下一代缔造生生不息的地球。近年来网络公司崛起的速度锐不可当,已威胁到许多传统企业的生存。在敌人的威胁利诱面前,贪生怕死的叛徒出卖了组织和同志。这两支队伍联合作战,珠联璧合,能给敌人威胁。河水渐渐地涨上来了,威胁着我们。敌人见利诱不成,便露出了他们的狰狞面目,用枪毙来威胁革命者。面对敌人威胁恫吓,秋瑾面不改色。朱诺和密涅瓦恼羞成怒,威胁要和他算账。面对强敌的威胁,三军将士庄严得向军旗宣誓:“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我全军将士车无退表,严阵以待。”。右翼的敌人已经是强弩之末,不能再威胁我们的阵地了。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无动于中呢?他们一会儿恳求,一会儿威胁,但这一切看来都没有用。尽管资本家采取威胁利诱、软硬兼施等办法,但工人们仍然坚持继续罢工,并表示不答应条件决不复工。图穷匕首见,劝说无用,敌人便露出了狰狞面目进行威胁。
歹徒手握着炸弹的遥控器,威胁警方要和人质同归于尽。
人们注意到,环境污染正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大型制药公司曾经对仿制药业务嗤之以鼻,但仿制药对其利润的威胁迫使他们对此重新考虑。
对中国来说,迫在眉睫的威胁是什么?
尽管不法分子用尽各种方法威胁利诱,但他仍拒绝同流合污。
那一瞬间,没有人动作,然后,似乎这个女人的威胁解除了某种把众食客按在座位上的看不见的锁链一般,大家纷纷跳起来,开始拼命朝着饭店的出口抱头鼠窜。
他可能受到威胁,所以说了这些言不由衷的话。
这两支队伍联合作战,真是珠联璧合,一定能给敌人很大威胁。
面对强敌的威胁,我们决不做贪生怕死之徒。
他常要长途跋涉地远征,吃定量配给的军粮,要风餐露宿,还要面对战争和死亡的威胁。
麻木的反义词 :
激动、敏感、清醒
用麻木造句:
1、经历了许多的变故,他变得有些麻木。
2、由于神经受到压迫,他的双腿变麻木了。
3、在雪地上站久了,他的双腿麻木了。
4、寒冬腊月,边防战士的手脚都冻麻木了。
5、有些干部只顾谋私利,对群众的疾苦麻木不仁。
6、我最后一次见到祥林嫂时,她已完全麻木。
7、鲁迅有感于中国人民愚昧和麻木,很需要做发聋振聩的启蒙工作,于是他放弃学医,改用笔来战斗。
8、阿Q是个充满精神胜利的善于自欺欺人的麻木又糊涂的小百姓。
9、对这种麻木不仁的人,求也是白求,他不会同情你的。
10、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之后,她对任何事物都采取麻木不仁的态度。
11、严阵以待的反义词是麻木不仁、麻痹大意。
12、这样的做法未必就是冷酷无情或麻木不仁。
13、他们丧失梦想、百无聊赖、理想匮乏,进而对生活日渐麻木。
14、这不是为麻木不仁做的理由。
15、你如此麻木不仁地对待老病缠身的母亲,简直禽兽不如。
16、灾区死伤那么严重,还是有些人麻木不仁,不闻不问。
17、暪喝杯浓茶兴奋一下已经麻木了的神经。
18、我想给母亲一个拥抱,可是我麻木的身体已经不知如何是好。
19、政府对群眾困难显示这种麻木不仁的态度,真令人气愤。
20、小李对刚才发生的事漠不关心,真是麻木不仁。
21、政府对群众困难显示这种麻木不仁的态度,真令人气愤。
22、面对如此巍侗的情况,他依然麻木不仁,真令人着急。
23、他对外界事物麻木不仁。
24、身为主管,怎能对部属的疾苦如此麻木不仁呢?
25、不知什么原因,我们不少人现在变得越来越麻木,对他人的不幸漠不关心。
26、灾情如此严重,那些富翁仍不肯解囊救济,真是麻木不仁。
27、他脸上那麻木的神情已经告诉了人们一切。
28、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他依然麻木不仁,真令人着急。
28、造句网尽量原创和收集高质量句子,使您在造句的同时,还能学到有用的知识.29、祖母坐在一个靠近她床的松软的大椅子里,无精打采地坐着,闭着眼睛,嘴巴麻木地张开着。
粗心的`意思是指心思很粗糙、一点儿也不细腻,容易忽略一些事情,表示做事说话不谨慎、不小心。
造句:正是因为你的粗心,才导致这次行动的失败。
2、大意
大意的本意是指大概的意思,基本的意义。还可以表示为不经意、不仔细、疏忽。
造句:行走在独木桥上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可大意,否则会掉下万丈悬崖。
3、疏忽
疏忽是指因为粗心大意而忽视了什么,有忽略、不留意的意思,还可以表示轻率、不随意。
【注视解释】:集中目光看:注视着远方。
近义词:凝视 凝望
反义词:漠视 忽视 无视
相似词:赌注 投注 注入 注册 注定 注射 注意 注明
注视造句
一、正步走的.时候,眼睛要注视着前方。
二、他用那鄙视的目光,注视着这个无耻之徒。
三、老师用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使我感到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四、?望台上,边防战士警惕地注视着前方。
五、妈妈用温和的目光注视着我和妹妹。
六、观众们都凝神注视着舞台上杂技演员的表演。[源自造句网]
七、灯下,他凝神地注视着桌子上的一张照片。
八、值班警察警惕地注视着窗外发生的一切。
九、海防战士警惕地瞭望着广阔的海面,注视着海面上的动静。
十、观众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魔术师的表演,希望能看出点破绽。
十一、奶奶面容沉静,注视着远方,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中。
十二、他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窗外的陌生人。
十三、我还是经常斜靠在开满鲜花的山岗上,痴痴地注视着生养我的乌珠穆沁大草原。
十四、实弹射击时,我屏气凝神地注视着靶心。
十五、我军密切注视着敌人的动静。
十六、他先冷眼旁观,注视一切,准备伺机而动。
十七、世界人民都密切注视着中东和巴尔干半岛的情况。
十八、领导一面讲话,一面注视着众人。
【记载】
唐・韩《惆怅》诗:“朗月清风难惬意,词人绝色多伤离。”元・刘祁《归潜志》卷四:“太尉赠以白金百星,其人犹不惬意而去。”明・顾炎武《答曾庭闻书》:“《日知录》三十卷已行其八,而尚未惬意。”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一章:“谈起这一切,小契是多么地惬意啊!”
浩然《艳阳天》第七三章:“你看他多神气,多惬意!”袁鹰《领路人颂》:“人们都说乘轮船是惬意的旅行。”丰子恺《竹影》:“唉,你们惬意得很!这椅子给我坐的?”
一、【反义词】
痛苦、难过
二、【基本解释】
[释义]
(形)满意,称心,舒服。
[构成]
动宾式:惬|意
[例句]
她惬意地听着音乐。(作状语)
三、【英文翻译】
1.be pleased; be satisfied
四、【短语造句】
1. 早上空气清新,倒也惬意。
2. 在岸上是挺惬意的,他心想。
3. 有私人盥洗室是再惬意不过的。
4. 那是一种惬意的报复。
5. 我说咖啡将使我感到非常惬意。
6. 威洛比相当惬意地离开了美国。
7. 这种感觉是挺惬意的。
8. “惬意”这个词儿是不是贴切?
9. 试想,他的新生活是多么惬意啊。
10. 他的妻子很惬意。
五、【详细解释】
◎ 惬意 qièyì
[be pleased;be satisfied] 称心
天下莫不惬意。――《后汉书・杨彪传》
(1).称心,满意。 唐 韩 《惆怅》诗:“朗月清风难芤猓词人~色多伤离。”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四:“太尉赠以白金百星,其人犹不芤舛去。” 清 顾炎武 《答曾庭闻书》:“《日知h》三十卷已行其八,而尚未芤狻!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一章:“谈起这一切, 小契 是多末地惬意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