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案

2024-1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案(精选8篇)

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案 篇1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县2011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要点》和《**县2011年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艾工委各成员单位:

根据《**县委 **县人民政府关于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打一场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的决定》(*委发[***]**号)和《**县艾滋病防治五年规划(路线图)》(*委发[****]**号),结合****年艾滋病防治目标考核结果,现将《**县****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要点》和《**县****年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 1:《**县****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要点》

2:《**县****年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案》

****年**月**日

主题词: 艾滋病 防治 工作要点 方案

抄 送:

2011年4月18日印

(共印:80份)附件1 **县2011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要点

根据《**县委 **县人民政府关于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打一场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的决定》和《**县艾滋病防治五年规划(路线图)》,结合****年艾滋病防治目标考核结果,拟定****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要点。

一、掌握形势,理清思路

(一)各乡镇及艾工委成员单位应全面收集当地疫情形势、流行危险因素、防治资源和工作薄弱环节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科学研判防治形势,理清防治工作思路,确定工作重点和符合当地和部门工作实际的防治策略。

(二)各乡镇和艾工委成员单位要积极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专业防治机构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

二、完善防治工作机制,形成合力

(一)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乡镇和艾工委成员单位‚一把手‛为防艾工作第一责任人;实行防艾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落实县→乡(镇)→村→组→户四级目标管理责任制。

(二)县防艾办要充分发挥在艾滋病防治中的组织、协调、管理和督导检查作用,定期召集艾工委成员单位开会和研究工作,加强信息收集和交流,督促成员单位制定工作计划、履行防艾职责。(三)认真落实《**县艾滋病防治‚七大工程,一批中心‛》等艾滋病防治措施,全面推广我县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积极推动将艾滋病防治纳入基层常规管理工作,组织、引导社区居委会、乡镇、农村村委会开展综合防治。

(四)上级与下级之间、行政与专业机构之间、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取得共识,形成合力。

三、加强能力建设,提高防治水平

(一)根据疫情和流行危险因素增设和调整监测点,完善我县艾滋病监测体系。

疾控中心要加强对全县防艾工作的现场技术指导和检查督导。做好现场调查工作的质量控制,加强数据收集、分析、利用。

(二)卫生部门要加强检测网络的管理。开展CD4检测、抗病毒载量检测工作。在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艾滋病检测点,用快速诊断试剂检测。

(三)卫生部门负责对乡镇艾滋病防治管理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轮训,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开展监测、检测、干预、治疗等领域的逐级培训,提高防治专业队伍能力。

四、加强健康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一)各级要继续开展艾滋病防治政策、知识巡讲活动。

(二)各级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经常化、制度化,继续深入开展‚六大活动‛和妇女‚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城乡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三)针对性做好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和学校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扩大公共、娱乐场所宣传覆盖面。

五、突出重点,加大防治工作力度

(一)加强对疫情严重地区的支持和督导,建立艾工委成员单位与乡镇对口联系工作机制,健全部门与乡镇互动机制。

(二)各单位要建立健全防治工作机制和目标管理机制。

(三)结合《‘七大工程一批中心’工作计划》和《‘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全面提升防治能力。

1、依托项目和省、州、县的支持,县医院艾滋病检测中心和治疗中心,积极协调各乡镇、县疾控中心开展工作;

2、配合公安部门对贩毒吸毒和卖淫嫖娼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艾滋病传播,积极推广美沙酮维持治疗延伸点,扩大干预覆盖面。

3、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加大对住院、门诊病人检测工作力度,积极发现感染者。

4、探索推广适合**实际的艾滋病防治‚人盯人‛工作模式。把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管理落实到乡、村、组,由村、组干部分片包干,落实责任,确保已发现的感染者都能随访、检测、治疗;

5、积极开展CD4检测,将符合条件的病人纳入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

6、加强各类防治信息的收集、统计和分析,按照要求及时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和艾滋病各防治领域相关信息。

(四)加大重点人群的综合防治

公安、卫生等部门要积极协调和建立完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机制。加强沟通,完成当年新入戒毒所、看守所人员的检测、宣传教育和干预,对符合条件的病人及时提供抗病毒治疗,健全监管场所信息收集机制,并及时将出所后的感染者转介到户籍所在地的医疗卫生单位。

六、突破难点,全面提升防治考核指标

(一)加大感染者和病人发现力度

1、提高自愿咨询检测质量,乡镇卫生院在疾控中心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咨询、宣传和转介。

2、积极推行主动检测,扩大检测面。按照有关规定对新婚人群、住院分娩孕产妇、手术病人、输血患者、性病病人、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征入伍青年、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献血人员和高危人群等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二)提高随访干预率

1、健全覆盖乡镇的艾滋病疫情管理随访网络,充分调动当地政府和乡镇卫生院的积极性,以当地政府为主体,落实感染者和病人随访责任。

2、加强感染者配偶、特别是单阳家庭的管理,定期对配

偶进行随访、检测和干预,避免配偶感染。

(三)提高吸毒、暗娼等高危人群干预覆盖率,减少脱失率

1、依托美沙酮门诊、延伸服药点和清洁针具交换点,尽可能地将吸毒人员纳入美沙酮维持治疗范围。开展艾滋病防治干预等综合服务,提高干预质量,减少脱失率。

2、积极开展安全套推广工程,实施安全套推广‚送上门‛策略,针对高危人群、感染者配偶开展安全套推广使用等综合干预工作。

(四)提高住院分娩率。扩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覆盖面,加大孕产妇的检测力度,提高阳性孕产妇干预面和预防母婴阻断率,有效减少新生儿感染。

(五)提高抗病毒治疗人数

县医院负责抗病毒治疗的临床诊疗和抗病毒治疗药物储备、发放工作,提高抗病毒治疗的可及性和规范性,各级政府要负责对符合治疗病人的宣传动员,让符合条件的病人尽早、尽快纳入治疗。

七、整合资源,发挥效益

要加强资源整合能力,对各种渠道来源的防治经费进行统筹和合理安排、有效利用防治经费,发挥资金最大使用效益,避免重复、浪费。卫生行政部门、**项目办要加强对全县的统筹管理和分类指导;要按照项目要求完成项目工作任务,率先完成有关艾滋病综合防治考核指标,并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防治模式,打造亮点和特色。

附件2

**县2011年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案

**县是**个艾滋病防治工作重点之一,在省、**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艾滋病防治监测系统覆盖全县,落实了艾滋病县乡两级管理和行业内系统管理,把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综合管理任务下放到了乡镇一级,艾滋病防治工作形成了科学、规范、有序的局面。**县***特点决定了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的一面,在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大局面前,**县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支持和参与。

一、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

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和《***艾滋病防治管理办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健全‚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和支持力度,针对**县艾滋病疫情特点,以‚百千万工程‛、‚七大工程一批中心‛为工作重点,争取在3-5年的时间内,基本控制艾滋病流行势头,有效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

(二)目标

1、工作机制:县对乡镇政府实行艾滋病防治工作目标管理,对防治不力、成效不佳的追究责任。

2、能力建设:乡镇卫生院开展艾滋病快速检测;**支禁毒防艾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工作;每乡镇配备2-3名专职公共卫生医生,每村至少配备2名村医生。

3、健康教育:在开展全民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针对高危、重点人群开展宣传教育,城、乡居民,流动人口、高危人群、农村亚高危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达90%、80%、85%、95%和90%。

4、控制源头:对贩毒吸毒和卖淫嫖娼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艾滋病传播,杜绝因输血传播艾滋病。

5、扩大干预:扩大美沙酮维持治疗、针具交换、安全套推广使用等有效干预措施覆盖面,美沙酮维持治疗点维持治疗年保持率达70%;有效干预措施覆盖80%以上的主要高危人群和流动人口。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率达90%以上。

6、强化发现:县医院住院和门诊病人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分别大于90%和70%,乡卫生院观察输液病人和门诊病人检测率分别大于70%和50%。感染者/病人的非阳性配偶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不低于75%。

7、加强随访:完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工作。当年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流调率不低于95%;所有现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干预率不低于70%,CD4检测率不低于70%;建立完善本地感染者和病人档案。

8、全面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人8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抗病毒治疗12个月病人依然坚持治疗的比例不低于85%。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80%以上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艾滋病致孤儿童100%免费接受义务教育。60%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救助或开展生产自救。

二、工作原则

(一)以**县艾滋病防治的《**县落实***艾滋病防治》《**县落实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实施方案》、***为工作蓝本。

(二)注重整合现有资源,合理分配使用中央财政、省财政、地方财政和***等项目资源。

(三)注重工作能力的建设。

(四)注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信息收集、报送,以及防治效果的评估。

三、工作措施

(一)工作机制

1、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组织机构建设,完善艾滋病防治组织架构。

2、通过签订《艾滋病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落实与各乡镇和单位的责任。组织对***个乡(镇)及县艾工委成员单位的考核评估。对考核评估的后两名实行红黄牌警告制度。

(二)能力建设

1、加强领导干部培训***年继续开展全县干部的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县委党校将艾滋病防治培训纳入所有培训班中,课时保证4-6个学时。

2、全县禁毒防艾工作队在***年开展走村入户的禁毒防艾工作,入户覆盖率达到95%以上,受毒品和艾滋病影响家庭入户访问率达100%,民政等相关部门要对困难人群进行扶贫救助。

3、加强对乡村医生的管理,保障乡村医生发挥其作用。

5、人员培训

(1)举办艾滋病国家17项考核指标培训班一期,计划培训人员***人。

(2)举办艾滋病综合防治能力管理培训班一期,计划培训人员**人。

(三)大众宣传

1、广播电影电视,在县有线电视台每周至少播放两次艾滋病宣传公益广告和宣传片。

2、结合‚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艾滋病日‛举办两期大型的艾滋病宣传活动。

3、以乡为单位,每个乡至少有5副艾滋病宣传标语。

4、开发制作适合本土文化的艾滋病宣传展板和系列宣传单。

5、由县妇联组织开展农村妇女‚面对面‛健康教育。

6、开展艾滋病宣传‚六大活动‛并按时间要求完成任务。

7、由工会牵头开展农民工宣传活动。

8、青少年健康教育

(1)县教育局负责,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其中小学四年级以上到初中,每个学期课时不少于6学时,高中不少于4个学时。

(2)发展同伴教育者,开展校外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四)行为干预

1、预防经血传播

(1)美沙酮维持治疗。在原有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基础上,在吸毒人员集中的乡镇美沙酮延伸治疗点,提高美沙酮的覆盖面和可及性。

(2)吸毒人群健康教育和针具交换。在没有设立美沙酮延伸治疗点的乡镇开展针具交换工作,全县共设立针具交换点*个、发展同伴教育者,利用同伴开展吸毒人群的健康教育和针具交换工作。(3)每月一次,定期开展戒毒所、看守所强制戒毒、羁押人员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新入所人员的HIV检测工作。

(4)临床安全用血:全县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用血(含血浆)100%由凉山州中心血站提供。

2、预防经性传播

(1)由高危人群干预队对辖区内高危场所每月开展一次健康教育和安全套推广工作,重点突出低档暗娼的干预。

(2)由文化、公安、旅游牵头,负责全县宾馆、旅店摆放安全套工作。

(3)由公安、卫生、文化、旅游牵头,年内召开2次业主管理及培训会。

(4)根据摸底调查,选择同伴教育者开展低档暗娼的干预工作。

3、预防经母婴传播

(1)加大孕产妇筛查力度,住院分娩孕产妇HIV检测比例要达到95%以上。要结合计生三查开展HIV检测。建立激励机制,动员乡、村、组干部发现和报告孕产妇并组织到当地乡(镇)卫生院接受HIV快速检测。对确认妇女建立阳性育龄妇女档案。

(2)对发现的阳性孕产妇100%提供检测后咨询,85%以上采取阻断措施。(3)阳性妇女分娩婴儿药物阻断率达到85%以上,分娩后医学随访达到85%以上。

(五)综合管理

制定出台《**县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县乡两级管理方案》和《评估方案》,全面推行县乡两级管理。感染者和病人实行属地化管理,由当地乡镇政府、乡镇卫生院负责管理。

(六)检测检测

全县所有中心卫生院设立规范的自愿咨询和主动检测点,开展艾滋病常规检测。

四、经费安排

(一)中央经费主要用于大众宣传、预防经血传播、预防经性传播、预防母婴传播,感染者和病人综合管理、监测检测。

(二)省财政主要用于安排能力建设、病毒载量检测试剂、宣传、评估督导。

(三)中医药治疗按照中央财政补助地方项目执行。

(四)中国红丝带基金会提供预防母婴传播、鼓励住院分娩物资(奶粉),帮助**县村卫生室建设。

(五)地方财政预算主要用于大众宣传、督导检查,‚禁毒防艾‛工作队和防艾办、防治中心的日常工作经费。

五、保障和评估

(一)**县人民政府负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实施。对**个乡(镇)和县级艾工委成员单位实行目标管理。

(二)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地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并接受**、县的艾滋病考核评估。

(三)合理安排省州县财政经费、**项目经费,保障经费投入的合理、安全。防止和避免重复投入。

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案 篇2

2009年11月23日, 卫生部陈竺部长在出席第五届中国艾滋病防治国际合作项目经验交流会上强调, 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经济发展不平衡, 特定人群和部分重点地区已经出现艾滋病高流行态势, 疫情正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 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09年10月31日, 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319877例, 其中艾滋病病人102323例;报告死亡49845例。卫生部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2009年艾滋病疫情的联合评估结果显示, 截至2009年底, 估计中国目前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人 (56~92万人) , 其中, 艾滋病病人为10.5万人 (9.7~11.2万人) ;估计2009年当年新发艾滋病感染者4.8万人 (4.1~5.5万人) 。防治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案 篇3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官网日前发布消息称,该校科学家参加的国际研究小组使用新方法,让深藏不露的艾滋病病毒更易现形。

艾滋病至今没有根治办法,原因之一是艾滋病病毒能与人体DNA结合,长时间在DNA中以休眠状态潜伏,借此躲避人体免疫系统和治疗药物的攻击。一旦时机成熟,比如强化治疗暂停,隐藏的病毒就迅速活跃,并导致症状重新出现。

此前科学家已发现,艾滋病病毒实现潜伏得益于人体内名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的蛋白酶,这种蛋白酶对染色体的结构修饰和基因表达调控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从理论上可以推测,“HDAC抑制剂”有可能干扰艾滋病病毒的潜伏,使其现形。

在此次研究中,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克斯滕·凯尔奇参与的国际研究小组使用抗肿瘤药罗米地辛进行测试。科学家共选择了6名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10年左右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平均年龄为56岁。测试过程中,连续3周给感染者每周注射1次罗米地辛。然后,持续跟踪观察其身体状况。结果发现,隐藏在患者DNA中的艾滋病病毒确实现形了。有关研究论文已刊登在新一期学术刊物《科学公共图书馆病原体》上。

凯尔奇说,下一步研究将把罗米地辛治疗与其他艾滋病干预治疗措施结合起来,观察传统方法对于艾滋病病毒的治疗效果。但现阶段,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仍须坚持传统疗法治疗。

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案 篇4

当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相当严峻,艾滋病的流行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我县自2001年报告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至2009年4月底以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53例。今年我县被确立为湖南省第二批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为落实国务院《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确定的目标和要求,根据县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部署,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卫生部《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及《道县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实施规划》要求,结合我乡疫情、重点人群的分布以及防治工作的需要,全面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减少艾滋病的发病率,控制性病的发病率,提高艾滋病病人人生活质量,降低艾滋病等性病的危害。

二、工作目标

1、提高健康教育水平,全乡群众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其中14~49岁妇女及青少年知晓率分别达90%以上;高危人群知晓率达到90%以上;艾滋病病人及家庭成员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

2、配合卫生、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掌握我乡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建立性病诊疗服务网络,提供规范的性病诊疗服务。

3、配合卫生部门对辖区内群众开展有关艾滋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预防和治疗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

4、发展有关艾滋病防治的公益事业,配合民政部门做好艾滋病人的生活救济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成立艾滋病综合防治委员会,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乡政府乡长唐忠同志任主任,乡政协联工委主任刘跃胜同志、乡政府副乡长陈万明同志任副主任,乡党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乡卫生院院长冯庚成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在县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委员会及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实施全乡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

(二)发动群众,加强宣传教育,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

1、充分利用集镇和各村广播进行宣传

利用广播定期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活动,常年定期播放艾滋病防治节目,播放频率为每月至少一次,每年不少于12次。

2、发放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

全乡每年开展两次针对大众人群且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好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

在人口较集中的地区张贴艾滋病防治宣传画,在集镇醒目位置设置艾滋病防治知识大型宣传栏。在各村组书写艾滋病防治标语,在各村及乡中学、中心小学开展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建立责任制,做到宣传材料有人管,深入到户有人去,认真做好记录,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认真给予解答。

3、加强娱乐场所宣传教育及安全套的使用推广

在乡政府领导下,计生部门、卫生院负责组织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参加艾滋病预防教育和安全套使用培训活动,开展服务对象教育活动,娱乐场所服务人员要为服务对象提供咨询、答疑,宣传艾滋病相关知识,促进安全套使用,减少高危性行为。

(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缔暗娼,降低毒品危害

积极配合公安、派出所在严厉打击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支持和协助工商、计生、卫生等部门在娱乐场所放置安全套、张贴宣传画,减少高危性的发生行为。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规范辖区内性病门诊诊疗活动,建立规范便捷的性病诊疗网络,提供规范的性病诊疗服务。

积极配合公安、派出所依法打击毒品犯罪活动,拒绝毒品,降低毒品危害,控制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因素。

(四)做好辖区内艾滋病病人的医疗救治和社会保障工作

建立艾滋病病人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对辖区内艾滋病病人管理,对艾滋病病人进行摸底、登记、造册。做到病人有登记,病情有记载,随访有记录。一旦辖区内发现艾滋病病人,主动督导居家治疗艾滋病病人服药,定期对病人进行随访,了解发病及服药情况,遇疑难病症及时汇报。

协助民政、教育、农业等部门和妇联、共青团等团体,做好艾滋病人的生活救济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对生活困难的病人提供相应救助和关怀,采取收养、寄养等多种方式,使艾滋病孤儿得到生活救助和免费完成义务教育。结合本地实际,发展有关艾滋病防治的公益事业,支持、引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开展生产自救、互助互济。

道县审章塘瑶族乡艾滋病综合防治委员会

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案 篇5

(2010—2014年)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艾滋病防治工作,有效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切实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决定》(桂发„2010‟1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原则,切实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全面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深入,持续开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10个防治艾滋病专项工程,在提高防治保障能力、提高宣传教育广泛性及有效性、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防治、完善救治服务体系、健全关怀救治措施等五方面实现新突破。围绕减少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降低病死率、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的“两降一升”总体目标;到2014年,全县新报告感染者年增长率控制在15%以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病死率控制在3/100人/年以下。

三、工作步骤

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分五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0年7—8月,起草、印发专项工程方案,落实责任,全面启动攻坚工程。

第二阶段:2010年8月—2012年6月,全面实施攻坚工程。第三阶段:2012年7—8月进行中期自查评估迎接上级评估。第四阶段:2012年9月—2014年12月,深入实施攻坚工程。第五阶段: 2015年1—2月,进行终期考核验收。

四、工作任务和责任

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包括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依法治理性与毒品传播艾滋病、预防艾滋病推广使用安全套、防治艾滋病健康干预与传染源管理、艾滋病监测能力建设、艾滋病医疗救治、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监管场所防治艾滋病、艾滋病社会救助、防治艾滋病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等10个专项工程。

(一)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1.工作内容。

宣传艾滋病防治法律法规,艾滋病危害性和预防知识,艾滋病检测、治疗等服务信息,公民防治艾滋病责任,社会关爱,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

2.工作方式。

采用各种形式(电视、有线广播、报纸、流动宣传车、固定宣传专栏、黑板报、墙报、专题讲座、培训、有奖抢答、印制发放宣传资料图片、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等)开展有力的宣传活动。

(1)对全县100%在职干部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

(2)针对艾滋病的发病情况,重点对高危行为人群、重点人群、流动人口开展宣传教育,提高针对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到2014年,高危行为人群、重点人群、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95%、85%和85%以上。

(3)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对初中、高中、职中、进修生进行教育,保证初中6课时、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4-6课时。利用青少年宫和三江县职业技术学校等机构,加强对校外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到2014年,校内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8%以上,校外青少年达到80%以上。

(4)充分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农贸集市、节假日等机会,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对全民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普及防治知识;着重抓好社区和农村基层宣传教育

工作,做到乡乡有音像宣传品,村村有宣传挂图,户户有宣传手册;到2014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90%、80%以上。

3.部门责任

县委宣传部负责牵头组织制定和实施《三江县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各有关部门共同协作,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开展工作。

县卫生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艾滋病防治信息和技术指导,编制宣传教育和培训资料,配合有关部门培训宣传教育骨干。

县广播电视局负责指导督促各乡(镇)广播站播放艾滋病防治知识(含县本级)。

县教育局负责组织全县高中、职中、初中、进修等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

县公安局负责结合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和禁毒工作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县工商局负责娱乐场所和服务场所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工作。

县建设局将艾滋病防治知识作为建筑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组织做好建设工地从业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工作,督促企业结合技能安全等培训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县人社、农业、人口计生、工商、工会等部门负责流动人口、农村人口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

县交通局负责旅客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

(二)依法治理性与毒品传播艾滋病工程。1.工作内容。

打击卖淫嫖娼、吸毒、贩毒等违法行为,净化社会环境。2.工作方式

强化旅馆和娱乐服务场所监督管理,开展高危人群及管理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依法查处违法犯罪行为。阻断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到2014年,实现旅馆和娱乐服务场所规范化管理。

严厉打击贩毒活动,积极开展创建“无毒乡镇”活动;开展针对吸毒人员的清洁针具交换及美沙酮药物治疗工作,阻断艾滋病经共用注射器吸毒途径传播。到2014年,力求保持“无毒县”称号,有效的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覆盖90%以上的吸毒人群。

3.部门责任。

县公安局负责牵头组织制定和实施《三江县依法治理性与毒品传播艾滋病工程实施方案》,卫生、教育、司法、人社、人口计生、广电、工商、食品药品监管、旅游等部门协作,各负其责开展工作。

(三)预防艾滋病推广使用安全套工程。1.工作内容。

在全县范围内建立方便快捷的安全套供应网络,推广100%使用安全套,做好艾滋病高危行为人群的行为干预工作,阻断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到2014年,公共服务场所安全套或宣传材料放置率达95%以上,高危行为人群安全套使用率达90%以上。

2.工作方式。

以市场运作为主,政府免费发放为辅,在全县范围推广使用安全套,同时突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

3.部门责任。

县人口计生局负责牵头组织制定和实施《三江县预防艾滋病推广使用安全套专项工程实施方案》,充分利用人口计生宣传和技术网络,组织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推广使用安全套。各有关职能部门协作,各负其责开展工作。

县公安局负责安全套推广使用政策环境支持。

县卫生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为性病诊疗机构就诊者、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及其配偶提供免费安全套;开展场所内高危人

群促进安全套使用的行为干预,为相关部门实施公共场所预防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县工商局负责督促检查相关场所业主推广使用安全套,鼓励投放安全套防治艾滋病的公益广告。

宣传、教育、交通、文化、广电、食品药品监管、旅游、铁路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配合,推广使用安全套。

县内各娱乐场所业主和经营管理者负责在本场所放置安全套和宣传材料;组织本场所从业人员参加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支持相关部门进入本场所推广使用安全套。

(四)防治艾滋病健康干预与传染源管理工程。

1.工作内容。

提高高危行为干预工作的覆盖面和质量,加强性病诊疗规范化管理,完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管理服务体系。到2014年,暗娼最近一次商业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达90%以上,男男同性性行为者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达90%以上,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的比例控制在15%以下;完成1个性病规范化门诊建设,建立县、乡两级性病规范化门诊服务体系,对性病规范化门诊从业人员提供100%专业培训;医疗卫生机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率、免疫功能检测率及非艾滋病阳性配偶或固定性伴的艾滋病抗体检测率分别达80%、70%、60%以上。

2.部门责任。

县卫生局负责牵头组织制定和实施《三江县防治艾滋病健康干预与传染源管理工程实施方案》。教育、公安、农业、司法、建设、工商、食品药品监管、旅游等部门共同协作,各负其责开展工作。

(五)艾滋病监测能力建设工程。

1.工作内容。

加强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及监测体系建设,系统开展行为学监测、高危人群规模测算、咨询检测工作,加强艾滋病网络实验室管理和

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提高艾滋病监测检测能力及可及性。到2014年,建立3个艾滋病病毒检测筛查实验室,90%以上的乡镇有艾滋病检测点,所有县级以上医疗、妇幼保健机构主动提供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

2.部门责任。

县卫生局负责牵头组织制定和实施《三江县艾滋病监测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公安、司法、人口计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协作,各负其责开展工作。

(六)艾滋病医疗救治工程。

1.工作内容。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医疗救助服务网络,加强艾滋病临床治疗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艾滋病转诊转治、监督服药、随访服务制度。到2014年,设立1个县级艾滋病临床治疗关怀中心。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抗病毒治疗达85%以上。

2.部门责任。

县卫生局负责牵头组织制定和实施《三江县艾滋病医疗救治工程实施方案》。公安、科技、民政、司法、人社、人口计生等部门协作,各负其责开展工作。

(七)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程。

1.工作内容。

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纳入妇幼保健和生殖健康服务内容,为孕产妇、婚前保健人群提供艾滋病咨询和检测服务,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服务;为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提供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提倡人工喂养,加强儿童随访服务。到2014年,医疗保健机构专业人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培训覆盖率达90%以上,孕产妇咨询覆盖率达90%以上,病毒抗体检测率达80%以上,— 6 —

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艾滋病病毒抗体全程检测率达90%以上,产妇及其所生婴儿免费抗病毒药物服用率达90%以上。

2.部门责任。

县卫生局负责牵头组织制定和实施《三江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程实施方案》。

(八)监管场所防治艾滋病工程。

1.工作内容。

开展监管场所医务人员和民警培训,加强监管场所艾滋病疫情监测和检测工作;建立和完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管理、艾滋病病人治疗、感染者和病人转介及后续服务机制。到2014年,监管场所医务人员和民警培训率分别达100%、90%以上,新收服刑人员、劳教人员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100%;新收服刑人员、劳教人员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艾滋病高危行为人员入监所3个月内接受艾滋病筛查率达100%;符合且自愿参加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被监管人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率达90%以上;处于治疗阶段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解教、刑满释放或保外就医时,关押单位与其户籍或暂住地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点转介率达100%。

2.部门责任。

县司法局负责牵头组织制定和实施《三江县监管场所防治艾滋病工程实施方案》,县卫生局提供技术支持。

(九)艾滋病社会救助工程。

1.工作内容。

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庭和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纳入救济救助范围;落实艾滋病致困人员医疗救助政策,适当减免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特殊诊断和治疗药品费用;探索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社会救助与关怀模式,改善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其家

庭生产生活质量;建立艾滋病致困人员社会救助和关怀体系,提供社会救助与关怀服务。到2014年,100%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80%以上的生活困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庭得到社会救助。

2.部门责任。

县民政局负责牵头组织制定和实施《三江县艾滋病社会救助工程实施方案》,教育、公安、司法、人社、建设、卫生、人口计生等部门协作,各负其责开展工作。

(十)防治艾滋病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工程。

1.工作内容。

建立艾滋病防治科研协作机制,加强科研支撑条件和平台建设,开展艾滋病防治技术研究,促进防治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和转化。

2.部门责任。

县科技局负责牵头组织和实施《三江县防治艾滋病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工程实施方案》,县卫生局配合。

五、保障措施

为顺利实施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要建立健全领导、责任、经费保障、基础设施保障、督导考核等工作机制。

(一)加强领导。自治县成立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县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的领导。

(二)明确责任。各牵头单位要高度重视,按照工作分工,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工程实施方案,将工作任务逐项、逐条细化量化,明确责任,限时、保质完成各项指标。相关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协作,密切配合,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三)设置机构、保障经费。从2010年起,建立健全全县艾滋病防治机构,县防治艾滋病办公室实体化,按区、市要求配备专职行政管理人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独立的艾滋病防治科,按要求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乡镇卫生院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团队中指定1名以上人员负责辖区内艾滋病防治业务。从2010年起,县财政

按人口总数人均不低于1元的标准配套艾滋病防治经费,纳入县本级财政预算,并视工作发展需要逐年提高投入。专项经费用于采取各种综合干预措施,如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综合示范区建设、安全套推广、针具交换、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预防母婴传播、感染者管理、病人免费抗病毒治疗等。各部门要根据攻坚工程项目建设和工作需要,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投入一定比例的经费,确保本系统本部门防治艾滋病工作顺利开展。财政部门组织制定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会同攻坚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经费安排,审计部门要加强专项经费的审计监督。

(四)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广西艾滋病综合防治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争取与自治区有关部门实施区县共建,推进艾滋病综合防治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艾滋病治疗关怀、健康促进、监测检测、性病规范化防治等方面的能力。

(五)督导考核。自治县防治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建立督导评估体系,组织多部门定期开展联合督导评估,及时通报督导评估结果。县委宣传部、教育局、科技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建设局、卫生局、人口计生局等部门要加强对本县对口部门的督促与指导,切实落实部门职责。要把攻坚指标完成情况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行政问责。对工作成效突出的,给予表彰。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当、玩忽职守造成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和责任人的责任。

主题词:卫生

疾病

方案

通知

抄送: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法院、县检察院。

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5月24日印发

艾滋病防治工作汇报 篇6

近年来,我街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强领导,广泛深入宣传,加强特殊人群艾滋病预防管理,重点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工作,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切实加强对防治艾滋病工作的领导

我街非常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定了防治艾滋病工作方案和计划,成立了遏制与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小组,明确职责,协调各方面力量,狠抓落实,做到领导到位、投入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扎扎实实地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

二、多种形式宣传艾滋病知识,提高群众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

我街采取了多种形式宣传艾滋病知识,健全婚育学校(分校)、“三栏”的计划生育宣传阵地建设,结合育玲群众“五期”教育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教育,印发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各种生殖健康、艾滋病预防小册子送到社区、进家庭,通过出动宣传车、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使群众方便、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生殖健康和艾滋病预防知识。居民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达到80%。

三、优化服务环境,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生殖健康服务

我街加大了对服务网络建设的力度,改建或扩建计划生育服务站所,改善服务环境,全力推进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生殖健[-http://找文章,到]康服务。一是积极开展育龄妇女的“三查一服务”。根据育龄人群“五期”的不同需求,定期组织生殖健康检查,为所有已婚育龄妇女建立生殖保健档案,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送医下社区”,为已婚育龄妇女提供生殖保健咨询和妇女常见病普查普治服务。二是把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工作作为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的重要内容。积极做好调查、预查、筛查和干预工作。三是结合开展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宣传安全套避孕和预防艾滋病的双重作用,积极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免费发放避孕药具。

四、重点关注特殊人群艾滋病预防,实行分类管理

针对特殊人群预防艾滋病工作难度大,我街大力创新工作机制,对特殊人群进行分类管理。一是对HIV感染者,倡导注重他们道德,尊重和保护HIV感染和AIDS病人的权益;二是对吸毒群体,配合戒毒所、性病防治所等相关部门,做好吸毒者及其家属的宣传教育工作;三是对流动人口群体,积极推广使用安全套,控制艾滋病性接触传播。在人口流动量大的居委会、超市发放安全套,拓宽了群众的取“套”途径,方便群众。四是对青少年群体,在学校开展青春健康教育,通过生殖健康讲座和同伴教育等形式,使青少年作为重点人群获得比一般人群更多的有关HIV/AIDS预防知识。

我街在艾滋病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1.部门配合不够。艾滋病预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是各部门紧密配合的社会工程,在工作中我们与宣传和教育部门配合较多,但与卫生、工商、劳动部门配合较少。今后我们要加强与各部门各方面协调。

2.工作经费不足。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而街道工作本身任务重,工作量大,经费紧,为后续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

3.整体素质不高。社区居委会缺乏开展艾滋病宣传咨询活动的专业人员,社区居委会一级的计生专干身兼数职,工作繁重,多数人缺乏必要的医学专业知识,影响基层开展艾滋病宣传咨询服务的质量。

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案 篇7

1 健全管理体制

当今, 世界各国艾滋病防治经验及流行态势表明, 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是一项刻不容缓、复杂而长期的艰巨任务, 需要全社会参与实施综合治理。健全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管理体制, 从领导方面入手, 加强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工作的领导, 加大防治经费投入, 由政府主导, 部门合作, 真正的使各级政府把艾滋病的防治工作纳入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规划及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成立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 制订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年度工作计划, 要设置负责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管理工作部门和专 (兼) 职人员, 成立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队, 在各乡镇成立防治艾滋病工作小组, 负责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管理工作, 使上级下达的工作得到切实的开展和落实。

2 加强综合治理

2.1 加强艾滋病的宣教工作

这是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 不良的行为和缺乏预防知识是造成艾滋病传播流行的社会因素。有相当一部分高危人群对AIDS相关知识比较缺乏, 方位意识差, 据相关报道表明, 某地区美容美发人员知道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由性交感染AIDS的危险性的只达65.6%。对共用剃须刀、牙刷可能感染AIDS的人数只达到49.8%[2]。这充分表明在高危人群中全方位、分层次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 提高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 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此外, 营业性娱乐场所、服务场所、流动人口聚集的场所开展艾滋病和性病的预防教育, 对外出务工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的进行艾滋病知识普及的宣传教育工作, 动员全社会参与。

2.2 开展高危人群抗体筛查

由专业人员组成艾滋病高危人员干预工作队, 定期进行艾滋病高危人群的抗体筛查, 深入社区、娱乐场所及流动人口聚集地进行现场采样, 是防治艾滋病的最有效的手段。筛查的内容包括HIV抗体初筛、确认、感染者CD4计数和病毒载量、丙肝和梅毒检测等, 具体做法为对高危人群 (性病门诊病人、吸毒人员、可疑病人等) 进行监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 试验进行初筛, 阴性者定为阴性, 阳性者送至高一级的艾滋病检测中心确认[3]。该项工作的开展可以及时发现HIV感染者, 了解某个地区艾滋病的患病情况, 传播方式、流行特征, 为及时展开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3 对高危人群进行检测和调查

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对性病、艾滋病的高危人群进行检测, 保证高危场所的HIV筛查, HIV自愿咨询检测, 安全套的推广使用的易获得性以及四免一关怀等工作措施的落实。通过行为的干预, 改变他们的危险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尽量消除传播HIV的条件, 实现综合治理。同时, 对高危人群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开展调查研究, 明确本地和相邻地区艾滋病、性病流行与危险因素的情况 (如吸毒人群、卖淫者及流动人口等) , 开展对娱乐场所服务小姐和吸毒人群血清抗体监测及高危行为干预, 及时准确地掌握目标人群相关危险因素的现状, 以及加强预防、控制、监督和监测的能力, 调整和制定干预措施, 促进防治工作的开展。

3 完善艾滋病咨询体系

目前的艾滋病防治体系, 是一个由检测监测、行为干预、治疗关怀、宣传教育共同组成的防治体系, 自愿咨询与检测是沟通管理与咨询者之间的桥梁, 是早期发现感染者的关键措施之一。我国自2004年启动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但就目前而言还处于一个低效运转的状态, 进一步完善艾滋病咨询体系建设, 扩大自愿咨询检测覆盖面, 鼓励个人自愿进行HIV抗体检测, 有利于确定艾滋病的传染源, 从而有利于发挥整个艾滋病防治体系的作用。

4 结语

人们对艾滋病预防的认识、自我保护意识、预防方法的正确掌握, 是决定其感染危险性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健全管理体制、加强综合治理、完善咨询体系三个方面对加强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作出了探讨, 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的措施的实行, 增加提高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的认识, 改变他们不健康的生活行为, 以其降低艾滋病的发病率, 增强社会抵御艾滋病传染的能力, 减轻其对人们健康、国民经济和社会防治的阻碍。

参考文献

[1]关喆, 白春玉, 张迪.高危人群艾滋病防治干预前后效果比较[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5, 11 (6) :412~414.

[2]李端, 闰水平, 张景霞.商洛市高危人群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J].职业健康与教育, 2008, 24 (9) :861~863.

艾滋病防治新进展 篇8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成果可喜

“十二五”期间,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10个省(区)在组织管理、临床救治、病人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进展。试点省(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数累计24 706人。

10个省(区)明确了工作职责和运行机制,制订并逐步完善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及相关管理制度。在医疗科研、病人管理、临床检测等方面促进中西医资源共享,探索了中西医协同治疗艾滋病的管理模式。如河南、广东、广西等省(区)建立了统一组织领导、统一病例筛选、统一督导检查的中西医临床救治机制。

在临床救治方面,各省(区)完善了临床救治网络,根据艾滋病患者分布和治疗需求情况,设立了126个中医药治疗点,依托省级中医临床救治专家组,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临床实践指导和技术能力培训,共举办培训班101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4 650人次。完善了中医临床技术方案,实行统一技术方案指导下的个性化辨证论治,专家通过巡诊为每一位患者辨证开具和调整处方,基层医务人员根据处方定期将煎煮好的中药汤剂送到患者手中,最大限度确保了服药安全。云南、安徽、四川、河南、广西、湖南等省(区)针对外出打工人员,研制了携带方便的中药院内制剂,受到患者欢迎。

以患者为中心,多样形式的管理与服务模式已趋成熟。河南、安徽省采取专家定点定期巡诊、基层中医医师提供治疗等方式,对因有偿供血感染艾滋病范围相对集中的农村患者提供中医药服务。广东省中医药部门与司法部门密切合作,在当地监狱为300多名艾滋病人员进行中医药治疗。云南省在强制戒毒所为吸毒感染艾滋病人员进行治疗,摸索了适合吸毒群体的诊疗管理模式。

各省(区)坚持以临床研究为主带动基础研究、药物研发、疗效评价研究和标准化研究,参加和主持了160余项厅局级以上课题。10个省(区)中有8个作为临床科研协作组牵头单位,分别对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相关常见病症总结归纳,形成了中医诊疗方案。运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数据信息采集软件,进行系统分析和临床验证。河南、广西、云南、湖北等省(区)获得厅局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2项、国家发明专利16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800余篇。

各地在防治艾滋病工作中注重国内外医学合作。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纽约阿尔巴尼医学院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与美国、泰国有关机构在中药、壮药联合抗病毒治疗方面开展研究;河南、云南、广西、广东等省(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专家组专家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艾滋病防治学术交流,推介中医临床防治理论、方法和成效。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抗HIV新药克envoya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5年11月6日报道,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抗艾滋病毒(HIV)新药——克envoya,新药中含有一种强大的抗病毒药物——替诺福韦(tenofovir),这种新型的抑制剂进入人体细胞,可有效减缓体内病毒复制。

克envoya由吉里德科技公司研制及销售。获批前,吉利德进行了4次临床试验,共有3 171名艾滋病患者参与。在临床试验中,艾滋病患者被随机分配成两组,一组服用克envoya,另一组服用获FDA批准的其他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结果显示,克envoya有效降低了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血液中艾滋病病毒的数量,提高了血清脂质——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数量。

每日服用一片克envoya即可抑制体内HIV-1。新药目前适用于两类艾滋病患者:⑴12岁及以上和体重超过35公斤(约77磅),未接受过艾滋病病毒治疗的儿童;⑵ HIV处于抑制状态的成年患者。但需肾功能受到严重损害的患者禁用。

克envoya减少了药物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且能够改善肾功能和减轻骨质疏松问题。但需引起注意的是,服用克envoya可能会导致血液中乳酸的大量积累和严重的肝脏问题,两者都可能危及生命。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会有恶心现象;严重的副作用包括引发肾脏问题、骨密度下降、免疫系统改变和脂肪重新分配等。

(摘自环球网)

科学家联手研发新型艾滋病疫苗获进展

通过生物矿化技术,科学家们研发了一种能逃避体内预存抗体的增强型疫苗,为包括HIV疫苗在内的疫苗优化与改造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基于该项技术研发的HIV疫苗目前已通过动物实验,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材料科学国际权威期刊《先进材料》上。

人类自1981年发现艾滋病,1983年分离到HIV并证实它是致病病毒以来,全世界的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如何研发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30多年以来,科学界进行了近200种艾滋病疫苗的初期临床试验,但多以失败告终。

2000年,美国默克公司研发了一种基于腺病毒载体的艾滋病疫苗,曾被行内专家认为最有希望成功,并在全球多地开展了多达6 000人的试验,但是2007年中期发现该疫苗没有取得保护效果。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增强型疫苗的第一发明人陈凌说:“失败的原因可能包括多个因素,但其中之一可能就是由于大多数人体内存在抗腺病毒中和抗体,它能‘中和’作为艾滋病疫苗的腺病毒载体,令疫苗失效。很有必要寻找能提高腺病毒载体疫苗有效性的方法。”

腺病毒已被广泛作为重组基因治疗和疫苗载体,包括用于研发新型的艾滋病疫苗和埃博拉疫苗。在浙江大学唐睿康教授的实验室,针对携带艾滋病抗原的腺病毒载体进行了改造。从事这项研究的王晓雨博士介绍说:“我们尝试用生物矿化的方法,给疫苗‘穿上’一层磷酸钙的薄膜外衣,这样,腺病毒载体就无法被体内的免疫预存识别,以此提升疫苗的性能。”这种方法被称为病毒仿生矿化技术。

“‘武装’过的疫苗犹如把疫苗装进了‘特洛伊木马’,它可有效地突破机体内针对腺病毒本身的中和抗体的防线,成功进入细胞城堡内部。”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孙彩军博士说,一旦疫苗进入细胞城堡里面后,在体内溶酶体的酸性环境下,疫苗很快就从“木马”中破壳而出,并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应答。

如果没有这层外衣,腺病毒载体疫苗就如同在密布着抗腺病毒中和抗体的环境中裸奔,绝大部分疫苗在接触到细胞之前就被那些中和抗体中和掉,无法表达抗原和诱发免疫应答。

改造后的疫苗在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进行了动物实验。“我们发现,经病毒仿生矿化技术处理后的疫苗,在小鼠体内能激发更有效的免疫应答,显著地提高了HIV疫苗的免疫效果。”孙彩军说。

为了寻找到最终有效的HIV 疫苗,目前大多数科研工作者认为应该尝试多种不同类型的疫苗联合使用以期找到最佳组合。陈凌说: “这项最新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生学的体内预存抗体规避策略,从材料学的角度为疫苗的优化和改造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但目前还是一个新概念,其实用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摘自《人民日报》 )

上一篇:物业维修下一篇:城西小学政风行风建设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