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的文言文翻译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湖心亭看雪》的文言文翻译(共15篇)

《湖心亭看雪》的文言文翻译 篇1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湖中人鸟声俱绝()(2)上下一白()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4)及下船()

【小题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小题3】如何理解文末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分)

答案

【小题1】(1)消失(2)全(3)尽力(4)等到

【小题2】湖上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小题3】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恰是对作者最确切的评价,引用舟子的话一是对痴字的称赏,再则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一的含义,及的翻译。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翻译这一句时要注意 惟和粒字。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从知音的角度阐述即可。

《湖心亭看雪》的文言文翻译 篇2

●巧用幽默的语言, 拉近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

幽默的语言, 如夏日的凉风会让课堂立即变得轻松活跃。但是如何运用幽默的语言还要有分寸。这一点儿丛老师做的较好。如开头处:“穿越到380年前, 去追踪张岱的西湖之行。”再如翻译课文部分, “现在我们已经穿越到明末清初年间, 不懂文言文, 和古人的沟通恐怕也要有障碍吧?”由此引入翻译环节;再如“相当于我们拿着电热煲, 还得穿着貂皮”一句是对“拥毳衣炉火”的现代版解读;对于金陵人的畅饮的解读, “不留电话, 不留QQ, 没有任何联系方式既率性又忧郁的离去。”这几处教学语言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幽默又不失严谨, 让学生轻松地跟进教师的教学思路。妙处还在于前后语言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如导入环节的“追踪”与后面的“报道”“穿越”等词语的运用浑然一体, 这样运用使幽默的语言抛出时不会显得突兀, 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当然, 这需要教师在备课中精心设计, 学会妙用幽默的语言, 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构建有效的活动, 激发求知热情

多数文言文课堂教学活动单一, 学生面对重复的背诵很难有持久的学习热情。我们要精心设计一些教学活动, 让文言文课堂由枯燥的翻译背诵走向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由单一的思维重复活动走向多元的思维发散活动。教学活动必须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性问题, 生发出几个问题, 注意每个问题必须是为达成中心问题而服务的, 而且每个问题是递进的关系。这样在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连续的, 通过几个悬念性的问题探究, 不断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完《湖心亭看雪》后的一幕 篇3

没人提问,我便祭出语文课代表这面大旗:课代表,你有问题吗?

甜甜的女生,圆圆的脸,小巧的金丝眼镜架在肉肉的鼻梁上,蛮可爱的,愣在那儿,使劲地咬下嘴唇:相公真痴吗?

一阵哄堂大笑。

“不只是痴,更是傻,还有点二。”体育委员,快人快语,“雪天,不在家,到野外,做驴友,一傻;独自一人,没有伙伴,没有安全保障,二傻;茫茫黑夜,夜色已深,二十点左右,可能迷路,三傻;雪中漫步,与不相识者‘同饮’,四傻;饮酒也罢,不胜酒力,还‘强饮三大白’,五傻。难怪舟子曰‘相公痴’。”有条有理,层次分明,不疾不徐。

教室里一片沉寂,没有任何多余的声响,只有翻动字典、书籍的声音。我开始还在教室里不断踱步的,嗒嗒嗒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此时,我也不敢造次,立在原地一动不动,生怕做一个破坏者。

“错,不是傻,而是钟情,痴情,忘情,忘我。大雪三日,在北方不奇,奇的是在南方的西湖,谁不向往钟情奇景,世间奇伟瑰怪常在于险远;文人,尤其是大文人,往往都有一种宇宙孤独感,总想象天地人合一的绝美胜景,因而才有‘独往湖心亭看雪’的冲动,有些东西是不能与人分享的,特别是超尘脱俗的幸福孤独,无法与君说,这种痴情、忘情、忘我是拒绝他人叨扰的。”政治课代表不容置疑地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想张岱,面对此湖、此雪、此天、此地,一定是百感交集,问天地苍穹,茫茫黑夜,皑皑白雪,我在何处,我似何物,何物似我。也许,我们真的难以进入作者的内心,只是在掰着手指也数得过来的有限文字间自娱自乐而已。”

同学们默不作声,我也沉默。短短的古文,竟引发了学生这么多的思考,也许这些跟考试无关,也许这些跟老师的说教无关,安静的文字里,有火热的跳动的心,有温暖的情怀,不可预约的精彩,流淌成课堂独特的风景。

“老师,我们曾经学过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敬亭山即是李白,李白即是敬亭山,彼此实在难分。这里被雪覆盖的湖光山色,何尝不是作者张岱的化身、象征?”

我默默颔首,遥想万世师表孔子曾说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孩子们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念头是不是都在走向心之高山,是不是都在对我们以一颗澄明诗心成全学生的深情回报?束缚让学生不自由,更让学生看不到原本就存在的美好颜色。如果我们想让学生登上生命的高处,我们就该还学生以生命的自由。

“老师,”我猛一惊,“老师,唐代的庞居士曾对着漫天飞舞的大雪生发感慨‘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意思是好雪片片在眼前飘落,你就心情地领纳天地间的潇洒风光吧。雪者,洁也,让人走向明净,走向幽深,走向香界,走向没有纷扰的佛国。”历史课代表淡淡地说着。

“老师,我也说几句。”一副高僧相的朱涛站了起来,光光的头,浓浓的眉,肥肥的耳,“我妈妈曾告诉我,雪就是空,是不加装饰的本色世界,是无尘土的净界。”同学们笑了起来,我用食指轻按下唇,示意让人家说下去。我知道,朱涛同学的妈妈是个云游四方的人,她常到北京、河南、浙江等地的寺庵做义工、听讲、做佛事。

“老师,老师——”朱涛满脸通红,也许是同学打断了他的思絮,打乱了他的思维,出现了迟滞。

我右手五指并拢,掌心向下,示意他轻轻坐下。

“画家文徵明说‘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笔作出山水以自如有,然多写雪景,盖欲假此以寄其岁寒明洁之意耳。’张岱借雪明心,借雪写意,雪早就成了生命的清供。在禅宗中,雪意味着大智慧,百丈怀海禅师说‘雪山喻大涅槃’,大涅槃,即根本的超越。张岱大雪之夜,一人独往,也许就是为了永远的根本超越吧。生命的清供,不在案头,不在天地一事一物一时,而在永远。相公之痴,是真痴,不是伪痴。人生痴到如此,也算作神了。”

我不知道胡言乱语了什么,学生竟也一言不语。

生命的清供,清供的生命。

湖心亭看雪第二段翻译 篇4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

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俩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接连下了好几天,湖中行人,各种飞鸟的声音都消散了。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扁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观赏雪景。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倒影,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米粒般的.俩三个人罢了。

我到了湖心亭上,有俩个人铺着毡相对而坐,一个孩童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那俩个人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他们)邀请我一同喝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后告辞。(我)问他们的姓氏,原来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湖心亭看雪更的意思 篇5

二OO四年版:“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定,完了,结束。”

二OO五年版:“指凌晨时分……”。

二OO六年版:“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查阅《辞源》、《辞海》等辞书,均无“更定”这个词条,于是引发了探究“更定”几何的兴致。

最先想起《孔雀东南飞》中“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一句,《辞源》对“人定”的释义为“夜深人静之时”。《古今诗选》注“人定初”为“人刚刚安静下来的时候”。推理过去,“更定”不就是“人定”了吗?不过,又显然还缺少说服力。

翻阅《象器笺》读到一段话:“僧寺于初更五点后,经少时,鸣钟十八下,名为‘定钟’,又名十八钟,正当亥时。凡坐禅至定钟而止。”《海录碎事》亦载柳公绰每日与子弟论文,至人定钟鸣,始就寝。可见,“人定钟”就是“定钟”,从亥时相当于如今北京时间的夜间九时至十一时来看,僧人们的“定钟”就如同我们学校下晚自习熄灯就寝的信号。由此观之,“定”的“结束”之意,不是指五更的结束,而是指五更这段时间的正式来临,亦即起更已毕。

《湖心亭看雪》译注辨析 篇6

一、“拿”应怎样解释?

课文把“拿”解释为“撑、划”, 似有不妥, 因为文末出现了“舟子”。这就不免让人生疑:既然有了船夫, 作者还用得着亲自划船吗?更何况是在天寒地冻的“更定”之时, 实在让人难以置信。那么, 作者到底是不是“独”往湖心亭看雪而且亲手划船呢?对此, 教参在“问题研究”部分如是解释:“这里并不是作者的疏忽, 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 芸芸众生不可为伍, 比如舟子, 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 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笔者认为, 这种解释很可能是受了张岱“性情”一说的影响, 先入为主, 是未加深思熟虑的主观猜测, 经不起推敲。为什么他要在这天寒地冻的“更定”时分, 带上一两个舟子去湖心亭, 而偏又把舟子撂在一旁, 亲自划船呢?这不是在折腾舟子吗?完全可以让他们在家歇息或睡个好觉呀!难道这样就能显示出他的“高洁”、“孤傲”吗?更有意思的是许多教辅用书上的译文:“……我划着一条小船, 独自去湖心亭看雪……到我下船的时候, 替我驾船的船夫嘟哝着说……”译文前后矛盾, 读来如鲠在喉。有的老师为了避免这种矛盾, 就想当然地把“拿”译为“弄”或“租”, 与课文注释相差甚远。

那么, “拿”到底作何解?笔者查阅了《湖心亭看雪》的不同版本, “拿”有的版本作“挐”, 注释为“nú, 撑船”。笔者就“挐”字查阅了《辞海》两种版本, 分别注释如下:

挐 (一) (rú如, 又读nú奴) (1) 纷乱。《淮南子·览冥训》:“美人挐手墨面而不容。” (2) 姓。战国时魏有挐薄。 (二) (ráo饶) 通“桡”。船桨。《庄子·渔父》:“方将杖挐而引其船。” (三) “拿”的异体字。[见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 (缩印本) 1452页]

挐 (一) (rú如, 又读nú奴) (1) 纷乱。《淮南子·览冥训》:“美人挐手墨面而不容。” (2) 杂糅。《楚辞·招魂》:“稻粢麦, 挐黄粱些。” (3) 姓。战国时魏有挐薄。 (二) (ráo饶) 通“桡”。船桨。《庄子·渔父》:“方将杖挐而引其船。” (三) “拿”的异体字。[见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3808页]

两种版本的《辞海》读nú音时, 义项中并没有“撑船”的意思。两种版本的《辞海》都有“ (二) (ráo饶) 通‘桡’。船桨。《庄子·渔父》:‘方将杖挐而引其船。’”名词“船桨”可以活用为动词“用船桨划” (用“撑”和“桨”不搭配, 不准确) 。两种版本都有“拿”的异体字这种义项, 有的教材上就是“拿”字, 但把“拿”解释为“撑、划”很勉强。结合语境综合分析, 我认为正确的书写及解释应为:“挐”, (ráo) , 通“桡”, 船桨。活用作动词, 划 (船) 。或者直接写成“桡”, 再解释。

二、“舟子”到底是谁?

前文笔者已说过, 在那种情况下, 张岱带着舟子而又亲自划船令人费解, 况且许多译文前后矛盾, 那么, “舟子”的问题就浮出了水面。笔者认为, 舟子确实存在, 但不是张岱的船夫, 而是金陵人那边的船夫, 文末一句完全可以这样翻译:“等 (我) 下船时, 他 (金陵人) 的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 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呢!’”这话应该是那边的舟子对那位金陵人说的。这样一来, 前面所说的那种自相矛盾没有了, 也显得合情合理。从行文来看, 上文有:“见余, 大喜 (应为金陵人) 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里写道:“及 (余) 下船, 舟子 (金陵人的) 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在这里, 张岱完全是个被动者, 或者说是个被对方欣赏的对象, 从对方刚见到他时的大喜与感慨, 到下船时对方舟子的嘟哝, 张岱的“痴”不是借对方的反应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了么?相反, 如果舟子是张岱的, 最后一句的语意重心显然是落脚在了金陵人身上, 既冲淡了张岱之“痴”, 又与上文不协调。

这里又引出了第三个问题。

三、“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底怎样理解?

先看教参“课文研讨”一段内容:“此时湖上冰花弥漫,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一片混沌。惟有雪光能带来亮色, 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没有丝毫的怀疑, 只有美丽的赞颂!于是便有了下面的译文:“这时湖面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 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 白茫茫一片。湖上 (比较清晰的) 影子, 只有 (淡淡的) 一道长堤的痕迹, 一点湖心亭的轮廓, 和我的一叶小舟, 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稍作分析可知, 张岱是在自己的船上远眺湖中雪景的, 正因如此, 他才能看到“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但是他能在自己的船上看自己的船如“一芥”, 船中人影“两三粒”吗?难道他是站在别的地方看的不成?前面的解释实在有悖常理。笔者认为, “长堤”、“湖心亭”、“余舟”、“舟中人”皆为作者远眺所致, 这一组形象呈由大到小的递减趋势, “余舟”应解释为“剩下的一条船” (“余”在文言文中有“剩下的”这种义项, 如《桃花源记》中的“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可以想见, 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西湖即使是在冰天雪地的大白天也一定会招徕不少坐船游览的文人雅士, 但到了“更定” (“更定”应为晚上八点钟左右, 详见张斗和老师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8年第5期的《“更定”辨析》) 之时, 却只剩下一条船了, 而且还能看到船里的两三粒人影!从后面的情节来看, 在亭中邂逅的那三位很可能就是坐在这条船上的“两三粒”, 他们是怎么到湖心亭的?坐船过来的呀!再者, 后文写亭中相遇时, 对方“见余大喜”, 却丝毫未提我的惊讶, 为什么?因为我早就知道湖中有人呀!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篇7

《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之一,本单元都是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知识积累。单元教学要求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描写雪景的小品文,出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之手。文中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勾勒了一个亦真亦幻、凄清淡雅的雪世界。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既有独自赏雪的孤寂,又有偶遇知音的欣喜,还交杂着作为亡国遗民的痛心与无奈,而更让读者感同身受的是作者的那份“痴情”、“痴性”,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

作为本单元最后一篇文言文,本文在前几篇文章的基础上起着深化勾连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这实际上指明了文言文教学的方向和预期的学生习得。《湖心亭看雪》作为一篇情、景、事交融的优美散文(小品文、游记),无论是从语言上还是写法上都有可供八年级学生借鉴的地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任务和本课内容及学情,本节课的预期学习效果应体现在以下四点:

1、利用注释或工具书,借助旧知,疏通文意。(理解写的是什么)

2、理解白描手法及融情于景于事的写作特色,并说出其作用。(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3、感悟作者的雅趣和孤高自赏的情怀。(情感目标)

4、用普通话准确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技能性、积累性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情感是通过语言表达的。本文语言简洁雅致,特别是白描手法及融情于景于事写作方法的运用更使得文章言简而意丰。在慢慢地“咬文嚼字”过程中“感悟古汉语语言的魅力,并引领学生走进一类特殊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感受一种别样的审美情趣和孤傲高洁的情感”,应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但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而且多直线思维,还不能全面看问题,因此,品悟文字的精妙和把握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并不是一件易事,这就可能成为他们学习的难点。

四、教学整体思路

本节课以“读”贯穿整节课堂,采用“一线串珠”式方法,设计“导读——译读——疑读——研读——品读——背读——延读”七个环节,层序递进。预期在“品读”环节达到课堂教学高潮。

五、教法

1、诵读法:以“读”作为教学的抓手,由最初的“范读”到最后的“延读”,“读”是整堂课的主线,通过“默读、齐读、寻读、自由读、想象性朗读、虚拟性朗读、创造性朗读”等多种方式,在读中寻找疑问,在读中解决疑点,在读中品味语言,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了解写法。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2、疑读法:本节课牢固树立问题探究意识,一方面师生围绕问题进行对话,层层深入,深化思维;另一方面,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反复回扣文本、研读文本、感悟语言、品味语言、揣摩语言、领悟内涵、感受情感的过程。因为问题具有定向、整合、导学、引思的功能,从本质上说:是问题驱动了本节课堂教学。

六、学法

1、朗读法:教学中将朗读贯彻到课堂始终,引导学生在朗读、品味、思考的过程中品析词语、体验情感。

2、质疑法:课堂思维从学生开始,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主动发现问题。

3、去字法:从字词的删减入手,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反复品味语言,通过句子前后变化的对比,去想象、去思考、去体味语言的妙处。

4、补白法:通过移情式的体验,想象补白文本以外的内涵,体会作者微妙而复杂的情感。

七、教学内容及步骤

1、导读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前几天我们欣赏了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三峡美景;品味了清澄明澈、静谧美好的承天寺月色;还观看了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山水之旅让我们受益匪浅。现在继续我们的快乐之旅,我们到杭州西湖,随张岱去《湖心亭看雪》,看看今天又将有怎样的收获。

说明:导语重在营造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本文导语设计把学习过程比作“愉快的山水之旅”,一方面回顾旧知,一方面又引出新的未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他们的求知兴趣。

2、译读

1、教师伴竹笛曲《别样的乡愁》范读,学生听读,尽可能随着行踪的变化、景物的呈现,想象并进入所营造的情境之中。

2、指导学生自读:

第一遍:重在整体感知,注意语音(正确、流畅)。第二遍:重在体味情感,注意语流(节奏、停顿、快慢)。第三遍:重在进入情境,注意语气(轻重、抑扬、抒情性)。

3、疏通文意:

①自读:参照脚注、利用工具书、回顾旧知、结合语境、自我揣摩。

②同桌间讨论交流,质疑解难,教师巡视指导。

③学生齐读课文。

说明: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有别,必须重视它的文体特点和字面教学。只有疏通文句,才能深入了解文言字词知识,更好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字面教学是个基础,既不能简单感知一下文本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又不能牵着学生走“串讲包办”的老路。这里主要通过反复诵读、自主思考、合作攻关来疏通文意,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提醒。“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理解其内容”是《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这既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

3、疑读

学生默读课文,标出有疑问的地方,小组长归类后把问题写在纸条上交给教师。

综合各组的问题,教师选出如下有代表性问题:

①为什么作者在初更时分驾舟游西湖?

②湖上长堤、湖心亭、小舟,在作者笔下为何是“一痕”、“一点”又“一芥”?

③开头说“独往湖心亭”,后来又写道“舟中人两三粒”,是不是矛盾?

④本文题目为《湖心亭看雪》,为何第2段却详写湖心亭的奇遇?

⑤“问其姓氏”,“客”却未答姓氏,仅写其籍贯及来由,这是为什么?

⑥舟子用“痴”字来形容作者,这个“痴”字有什么含义?

说明: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吕叔湘说:“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们动脑筋,这是根本。”学习文言文,能读懂仅仅是初步要求,还应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发现问题,主动质疑,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产生疑问后,先是学生用递纸条的方式呈现疑问,教师再掌握情况,从中筛选共性、有价值的问题以供研究、探讨。这里的放手让学生自已主动发现问题,摒弃了“请君入瓮”式的预设框框,学生不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思考。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4、研读

1、因为部分问题在理解上有些难度,这时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解决疑难。

2、教师相机点拨、指导。(这些问题中①、③、⑥相对容易些,②、④、⑤有一定难度)

3、研读后明确。

说明:因为疑读过程中呈现的问题难易有层次,所以有些问题就需要合作攻关,充分发挥团队力量,集思广益。教师把归纳好的问题分成几个部分交给各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个问题,让学生先在组内发表各自意见,进行分析讨论,再依次上台讲解本组同学对此问题的看法。在学生合作交流、释疑解难的过程中,会产生智慧的火花,会尝到探究的乐趣。还有些问题学生可能会仅限于表层,不能深入理解,如问题②和④、⑤,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首席”的作用,“穿针引线”,适时地启发、点拨,或纠错匡正,或指明方向,讲在疑难处,讲在最需要讲处。

5、品读

对学生没有提到的问题及易忽视的精彩语句,要引导他们在反复朗读中进行思考、品析、品味、品评。

1、用“去字法”品精美语言:

①古人讲“惜墨如金”,“天与云与山与水”拖沓,“与”字啰嗦,不如“天、云、山、水”简洁,你们说呢?

②如果把“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删掉好不好?为什么?

2、用“寻句法”、“补白法”品孤傲情感: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中往往蕴含着作者情感。快速浏览课文,以“我从文中处,理解了作者的心情”为题发言。

3、本文是如何融情于景于事的?(注意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融情于景的段落思考)

说明:文言文的语言很精练,语意很含蓄,有的还显得朦胧。而学生的视野毕竟有限,在疑读过程中一些有价值的核心问题他们并不一定能发现,如精彩语句妙处、语句背后蕴含的深意等。所以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有启发性、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有价值的问题,一是用“去字法”品精美语言;二是用“寻句法”、“补白法”品情感;三是理解融情于景于事的写法。在师生共同诵读、品味、探究中,细细咀嚼文中精妙的语言,慢慢体味其独特情感,并从中悟出融情于景于事的作用。这个环节尤为重要,学生的思考、品评、感悟;教师的引导、点拨、明确都在这里显现,随着学生的奇思妙语涌现和个性化的素材生成,情感一步步得到共鸣,课堂教学也在这里达到高潮。

6、背读

指导学生抓关键词,熟读以达到背诵。

说明:屏幕出示有关课文理解的文字,让学生依据提示背诵。

7、延读

介绍相关书籍张岱《西湖寻梦》、张京元《湖心亭小记》、余秋雨《西湖梦》及网站http://www.chinaedu.com/ http://www.yuwen123.com/,对疑读部分未解决的问题,课外延伸解答。

作业:用白描的手法写自已的同桌。

说明:课堂上学生因个性阅读,所以产生的问题不只“疑读”部分出现的那些,教师手中还有一些写在纸条上的疑问课堂上没有得到解答,课下就作为作业让学生结合相关的资料去解答。另外,学以致用,尝试白描手法的运用。

湖心亭看雪 篇8

明确:(展示板书)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地点――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

三.品读赏析

(一)看雪的时间――更定时分,冬天的凌晨,这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冷到什么程度呢?――“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

这个时候,别人都在干嘛?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个时间去赏雪?这说明了他怎样的志趣?他到底要赏什么?(他追求的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他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反映他拥有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

(二)人物――作者是一个人去赏雪的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可是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又说是“独往湖心亭看雪”呢?(他为什么不把舟子拉上一块看呢?――他认为舟子看不懂。)这个“独”字反映出他怎样的个性特点?――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

舟子不懂他的那份超脱世俗的情趣,那有人能懂吗?――有,湖心亭对坐饮酒观雪的两个金陵人能懂。

作者是怎么介绍这两个人的?一起读出来。

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两人的名字写出来,而只写出他们“是金陵人,客此”?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客此”,说明这两人也不是杭州人,都跟作者一样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有同样的情趣,有同样的遭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金陵人”,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知道明朝开国时定都哪里吗?(明朝开国之初的五十三年(1368~14)建都在长江下游的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留都。)作者点出“金陵人”,暗示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

文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表现他的故国之思,找一找是哪句?如何体现的?――崇祯五年十二月。纪年的方法多种,如年号纪年、干支纪年、公元纪年。他偏偏选用明朝的年号纪年,身在清朝还念念不忘明朝时候的事情。

3.事件――看雪。作者一大清早跑到西湖来赏雪。作者看到了怎么样的雪景?

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齐读。请同学起来翻译一下。

明确:“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①诵读。

②雪后奇景的赏析(讨论:这段景物描写的特点?)

A.写景的顺序。共两句话。概括一下,第一句是对什么进行描写?第二句又是对什么进行描写?这是从整体到局部地描写。

在整体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上到下的顺序。

在局部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

B.修辞――夸张,排比,比喻(“一芥”,一根小草)。

C.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哪些词语体现作者抓住了景物特征?“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D.思考:作者还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来写景?看谁预习得最仔细。

明确:白描。什么是白描?(习题一・2)

白描――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法就是白描。

(抓住事物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用词较少,没有华丽的辞藻)

诵读“白描”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那怎么理解“白描“的手法呢?你们可曾听过这样两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描”就是――“淡妆”。

四.迁移训练

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淡妆”,哪些是“浓抹”。如:

①“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②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 (√)

③那乌鸦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⑤两岸连山 (√)

⑥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

⑦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豪雄 (×)

⑧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

⑨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月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

练笔:写两段描写文字,一段“淡妆”,一段“浓抹”。师点评。(提示:可以写人物肖像,可以写景物;可以写学校的花坛,可以写街上的小景;可以写花草,可以写树木;可以写春天的景色,也可以写冬天的景色。)

同学们理解了白描的手法,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课文这段景物描写,别看它只有短短的两句话,实际上却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起来回顾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文章写了什么事?――到湖心亭看雪。看到了什么景?――雪景。你从这些写景叙事的文字中读出了怎样的感情?――故国之思(思念)、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偶遇知音之乐(愉悦)、孤独落寞的伤感(伤感)之情。此正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

写景、叙事、抒情融于一炉,这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王君《》湖心亭看雪 篇9

师: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

(生兴致勃勃背诵“孤山寺北贾亭西”,背诵“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点评:三言两语的导入,留下了悬念】

师:请一位同学朗诵全文,同学们仔细听,粗步感知一下课文内容。(生陈熙之读,很有感情,师生简评。)

师:再请一位同学读一遍。这次朗读的要求高了一点儿:这篇短文中啊,作者犯了一个颇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请你把它找出来。(生惊诧好奇)(一同学举手要求读,也还不错。)

生:老师,我找出来了,文中开头是说“独往湖心亭”,应该是一个人,可是后文又出现了一个舟子在说话。

生:还不仅有舟子呢,前文还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底是多少人啊,这几处都是矛盾的。

师:同学们好敏锐!名篇名作怎么可以前后矛盾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和张岱商量一下让他改改?

生:我建议先不急,等咱们深入钻研了课文再作定夺,说不定这其中另有奥妙呢!(大部分同学表示同意)

师:来,我们一起来再齐诵一遍,这次要求更高了。文中啊有一个词语可以形象地概括出张岱的形象,请你找出来。

(生齐读,老师适时多次幽默提醒:没有陈熙之读得好。学生会意,迅速主动调整。)生:老师,我找出来了,这个字是“痴”。(学生纷纷表示赞成,老师板书“痴”)

【点评:三次朗读,次次要求不一样,抓矛盾是为下文留下伏笔,抓“痴”是抓全文切入点。三次朗读为学生深入入文本作了准备。】

师:“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讲啊? 生:傻,笨!

生:呆。反正就是行为举止不同常人。

师:对,这个张岱啊,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呆人。大家再自由读两遍,咱们讨论一下,他哪些地方表现出特别的呆气了。(生自由朗读,讨论,纷纷举手。)

生:“是夜更定”,他居然在凌晨的时候去看雪,真不可思议!生:还自称是一个人驾船去的,胆子可真大。(众笑)

生:还不是一个普通的冬天的凌晨,是“大雪三日,西湖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的。师:你把这句子有感情地,稍微夸张地读一遍。

(生动情读,有意识地夸大处理了“大”字和“绝”字,师生颔首。)

;师:想想,三天大雪之后的情景? 师:什么声音都没有。师:用一个成语表达如何? 生(想了想):万籁俱寂。师:这是从哪个感觉器官来描写的? 生:听觉。

师:能从其他角度来写吗?

生:湖上白茫茫的一片,白得刺人的眼睛,人呵出的气,到空中马上就被凝固了,耳边是呼呼的风声,空气都是冰凉 的。

师:想象得还可以。也能用一成语来表达吗? 生:天寒地冻。

师:好。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里,你会在家干什么? 生:烤火。

生:缩在被窝里看书睡觉。生:喝热茶热咖啡聊天。

师:可是张岱,居然在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里凌晨时分跑到湖上去看雪,你看他,是不是有些“怪异”啊?

生:就是,痴人首先是行为痴。(众笑)师:妙!(板书:行痴)

生:还有老师,你看张岱,他眼中的西湖雪景我觉得也挺异的。师:你有感情地读一遍,说说异在哪儿?(生读,还挺有感情。但是抓耳搔腮说不出来)师:来,咱们一起读这两句,细细体会一下。(生读,摇头晃脑的,有些韵味儿)

生:这幅图嘛,反正就是觉得很不一样,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的。(众笑)

师:不着急,我来帮你。老师觉得呀,这一句问题也挺多的。你看“天与云与山与水”多拖沓啊,古人不是说要惜墨如金吗?一连用了四个“与”,我看一个都不用也行。生:不行,老师。

师:为什么不行?你看我读。(师去掉四个“与”,很认真地读了)生:效果不对了。

师:哪点不对,你得说服我。(大家仿佛表达不出来一样)

师:那我们对比读一读。先去掉“与”读一遍,然后再把原文读一遍。(生对比读了一遍)

生:哦,老师,我感觉出来了,这四个“与”并不多余,它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和在了一起,如果去掉,好像它们就有界限似的。

生:四个“与”字就造成了一种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有这四个“与”,后文的“上下一白”才显得更有气势。

师:好样的,有眼光!来,咱们读出天地苍茫的景象。(生拖长音调读,摇头晃脑,韵味儿十足)师:还有一

个地方,老师不解啊。你说文中那些量词怎么这么怪啊?明明应该是这样的嘛: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湖中人两三个而已。生:不好,显得好大哟!

师:大有什么不好吗?看得更清楚有什么不好吗?

生:前面的大和后面的小形成鲜明对比,这样才“异”嘛!(众笑)

师:哼,不仅是量词有问题,我还觉得顺序也有问题呢,如果我来写就这样安排“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你看,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清晰,符合人的心理要求嘛!生:不好,味道全没有了。师:啥味道?

生:好像作者要把自己融和进苍茫宇宙的那种味道。师(惊喜的):漂亮!咱们读读最后一句,把那个“而已”的味道读出来。(生反复读“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教师反复指导“而已”的读法)师:感觉到这“而已”的言外之意了吗?

生:景啊,人啊,不过是这沧海一粟罢了,在苍茫天地中,他们都似有似无,“天人合一”了!

(师生惊喜,热烈鼓掌)

师:哦,这同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痴人眼中有痴景,是因为有个“天人合一”,融入宇宙的愿望啊!(师板书“痴景”)

【点评:一翻虚拟假设性的对话,一步步引导学生品味痴人之“痴景”,读得细腻读得丰满,读出了内涵读出了妙处。】

生:老师,如此安静的环境,后文突然又写喝酒聊天什么的,是不是意境全破坏了? 师:问得好。说不定这后边还藏着关于“痴人”的秘密呢!咱们先到对话中去找。来,请一同学读读“大喜”一句。

(一生起,读得回肠荡气,神态语气俱佳)

师:客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此人”是哪种人,咱们用文言文说出来。生:湖中焉得有此雅兴之人。生:湖中焉得有此豪情之人。生:湖中此人,知音也!

生:志同道合,三生有幸!(众笑)师:如果张岱要回答,用文言如何回答? 生(抱拳):彼此彼此!(众大笑)生(抱拳鞠躬):幸会幸会!(众笑)

师:是啊,酒逢知己千杯少啊,可是,老师有一疑问啊: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是金陵人,客此”,然后不留地址,不留电话不留E-mail,这段奇遇,是不是张岱处理得太草率了。(众笑)

生:应该是故意的吧。正如舟子所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文中三人都是痴人,何需留名,一留反而就俗了。

生:我想起《还珠格格》中的一个细节,小燕子的哥哥才出现时,尔康他们问他姓名,他不答,只说“一箫一剑走天涯”。(众笑)师:这样看来,张岱追求的人 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啊?

生:他不愿和人深交,他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

生:他只愿融入自然中,和自然为友,而不愿进入世俗的生活。

师:我们现在来看最初我们发现的那个矛盾,是张岱数不清楚人数吗?是张岱一不小心犯了一个可笑的错误吗?

生:我懂了,根本就不是失误,根本就是因为他“眼中无人”,知音尚且不顾,何况舟子。(生鼓掌)

师:那他的眼中只有什么呢?

生:只有自己的心,只有自然,他是属于自然的。

师:哦,同学们一点拨,老师懂了。世上居然有如此痴人,视世俗世界而不顾,一心要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可是张岱笔下的自然如此清冷,如此浩大,如此孤独,这其中会不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舟子说他痴,他会辩解吗? 生:不会。师:为何?

生:舟子没有文化,不可能懂他。师:当时他会是怎样的表现?

生:他一言不发,摇着头,脸上有一丝琢磨不透的微笑。

生:他一脸端庄而严肃,眼睛如深潭般深邃。在又起的漫天大雪中凌寒独立,一言不发。(生鼓掌)

师:此时此刻,他心里会说什么呢?(生蹙眉思考)

师:开始上课时,老师说张岱心中有寒冰,同学们,找找这个迷,就在全文第一句第一个词语,还有注释一。(生急看,恍然大悟)

生:他想:你怎知我心!大明已亡,我岂可因那繁华红尘忘记故国? 生:他想:我无力改变这天下,那我就在这山水之间来度过余生罢。

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张岱,绝不媚俗失节,一湖寒冰,就是我的志向。(生鼓掌)师:

同学们,老师非常佩服你们。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透过痴行痴景触摸到了并且走进了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生板书“痴心”)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啊,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他们在现实中透不过气来了,于是,他们只有在大自然中来伸一伸他们要被压垮了的腰杆,在大自然中来深深地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不仅仅是寄情于山水,而且是寄情于阔大宁静清寒灵动之山水。他们在这片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归依,寻找心智的独一。同学们,正如那位同学所说,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凝寒独立是其人格。让我们回顾大家非常熟悉的柳宗元的那首《江雪》。(师生齐诵《江雪》)

师:同学们,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一名诗,送给大家,你们再细细去品张岱之痴吧: 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在动情的朗读中结束全文)

> 【点评:巧设情景,让学生过了一把应用文言文的瘾。痕迹不露的引导、巧妙自然的回扣、水到渠成的点睛都让人感觉酣畅淋漓。】

【教学感言】王君

上完《湖心亭看雪》,我回味无穷:短文长教,简文丰教真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啊!

这份美好,诞生于以下“突破”。

以“读”突破。从最开始的全文朗读到重点句子的品味读,“读”是整堂课的主线。在读中寻找疑问,在读中解决疑点,在读中体会心情,在读中丰满人物。“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读”中自有山重水复疑无路,“读”中自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读出了兴趣,读出了韵味儿,读出了精神,读出了灵魂。“读”是主旋律,“读”也成了文言课堂最大的亮点。

以“用”突破。第一自然段的成语概括和想象不用说了。第二自然段的解读方法的设计颇费了一番心思。如何在“读”的基础上有所深化,从而推动课堂教学,又掀起学生的第二轮的学习兴趣呢?因地制宜应用文言的方法效果不错。学生用得兴高采烈,老师导得轻松自如。“读”中“用”,“用”中“读”,既“读”又“用”,相得益彰。文言之学习,成了一种有趣的尝试。这样的课堂,怎么可能不风起云涌呢?

感到不满足的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有好些处还开始于老师预先设计好的的“导”,如果能彻底地实现课堂思维从学生始,那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啊!

【课例点评】(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方鸣)

文言文到底该如何教?这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焦点。通过王君老师的《湖心亭看雪》,我们似乎可以作一些有益的思考。

第一,文言文也需要定位。就《湖心亭看雪》而言,这篇明末清初的文章在语言上几无难点,而作者高超的素描技巧及其景中情事中情却引人玩味,耐人琢磨。所以,本堂课教师要作的是引导学生走进一类特殊的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感受一种别样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抉择。

第二,本文的一大亮点是老师的引导很到位。教师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课堂上没有教师的作为,就是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本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一大难点,因此,教师的“导”显得十分重要。课堂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诱导学生在讨论中提升层次和境界。几个设疑,深入浅出,非常圆满地突破了难点,解决了问题,“得来全不费功夫”,显出了王老师驾驭教材的功底。

第三,教师重视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并善于运用阅读期待来推进学生的探究性阅读。例王君老师的导入:“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呢,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走进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这里故意设置一个悬念,让学生进入阅读期待,产生阅读文本的愿望,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了起来。实录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整个阅读教学就是在不断地解决旧的阅读期待和产生新的阅读期待的过程中完成的,而解决阅读期待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第四,就学习文言文而言,朗读毫无疑

问地应该也必须成为解读文言文的最重要的一把钥匙。在这个方面王君老师做得很好。整个教学的三个板块都是由“读”引领的。围绕着解读痴人之“痴行痴景痴心”,王君老师采取了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内核。这其中有想象性朗读,有虚拟性朗读,有创造性朗读;有集体读,有个人读、自由读;有朗读,还有诵读,整个教学过程的推进和难点的突破都是以“读”为载体完成的。从这个教例我们可以看出,只要应用灵活恰当,朗读完全是有能力承担起解读文言的重担的。

第五,文言文和现代文的教学并非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同为语言教学,它们之间在许多方面是可以相互对话互为启示的。在王君老师的这一教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寻找巧妙切入点作为主问题提挈全课,设置非常之问激活学生思维,以联想想象拓展学生情感张力,以多样朗读搭建理解桥梁,点题追求水到渠成戛然而止余音绕梁。文言文教学和现代文教学心心相印,相得益彰。

因为品读细腻,所以整堂课情趣盎然,让人回味的地方颇多。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就文本特点来看,《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山水小品文,也是一篇游记,教学中主要把握住一个关键点:作者如何把叙事、写景、抒情有机结合到一起的。围绕着这个关键点来设置教学目标。对于作者精神世界的理解,考虑到学生年龄和经历,不宜讲得过深,淡淡的哀愁点到即可。另外,文言文年代久远,学生不易理解。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想要了解内涵还是要多读。下面是笔者所设置的学习目标。

《湖心亭看雪》学习目标:

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积累文言词句。

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白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了解文章所叙之事,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淡淡的哀愁)。

二、自主先学任务单的制订

“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主先学,不但要先学,还要“学进去”。为了让学生真正学进去,在课前会下发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单上的任务不是习题,也不只是简单的基础知识,而是能体现课堂教学流程的任务序列。有了这一系列任务,学生就能在课前先思考问题、查阅资料,更能提高课堂效率。此外,在任务单的最后添加一项“知识储备”(关于作者简介及文章中所描述的湖心亭介绍)提供关于本课的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自主先学。

《湖心亭看雪》自主学习任务单:

熟读课文,读准字音和断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完成自学收获中的译字译句。

文章写了什么事(按照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几个要素来叙述)?

划出文中的写景句。运用修辞手法扩写这两个句子,与原文对比,体会表达效果的异同。

阅读“知识储备”,通过对课文具体词、句的赏析,说说张岱心情变化的过程,体会他的情感。

将你不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地方标注出来,课堂上共同解决。

三、教师过渡语的使用

“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虽强调学生讲,但也给老师留了十几分钟“讲”的时间。讲的少了就不能讲废话,要简洁精练。

在由“齐读”向“小组讨论”过渡时,笔者要求学生在读书上齐心协力,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断句准确。点评学生齐读的同时,也过渡到了下一个环节,给学生们鼓劲。

在由叙事向写景过渡时,教师则提醒学生思考本文除了叙事,还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这不但完成了过渡,更复习了5种表达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逻辑性、更有条理。

为了让检测反馈更真实的体现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检测用的题目是当堂下发的。不但有题目,还有分值(满分40,及格24分),使学习效果一目了然。学生完成后组内交换批改更保证了成绩的真实性。

四、小结反思的创新

“以学为主”模式中为了让学生讲出来,教师不只在交流展示环节为他们提供平台,也可把小结反思环节当作很好的阵地。

在《湖心亭看雪》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进行总结,说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妙:“这节课,我们展示了自己课前学习的译字译句,纠正了自己的错误,了解了课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融汇到一起的写法,还知道了什么叫做白描,知道了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山水之痴的雅趣、遗世独立的情怀和故国之思的淡淡哀愁。”

五、幻灯片的制作和使用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已经成为时下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湖心亭看雪》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投影重点字句让学生来交流展示,投影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利用电子白板在幻灯片上圈点勾画。另外,教师还可寻找能体现文章的整体情感基调和主要内容的背景图,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感悟文本。

六、板书的设计

“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遵循一切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为主的原则,教师应该做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强化引导并不断反思,摸索出教学行走的最佳路径。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篇11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品读课文,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解读作者的精神世界,理解他孤高自赏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

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三、教学难点

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浙江杭州被称作“人间天堂”,那里的西湖自古以来就令无数的文人墨客情有独钟、魂牵梦萦,并为它写下了无数的名篇佳句。 我们先来欣赏两首古诗: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屏幕显示)。西湖很美,是吧?但有人说: 西湖的雪景才是最美的。今天,我们就跟随张岱去领略一番湖心亭的雪景。(板书课题:湖心亭看雪张岱)

(二)简介作者

1. 师:你了解张岱吗?哪里告诉你了?(肯定学生预习时能注意到课下注释)(屏幕显示;勾画要点。由“明亡后不仕”引出他的“故国之思”。)

2.作者在两部作品的题目中反复用到了哪个字?(“梦”)(用多媒体显示两首有关西湖的、学生又比较熟悉的古诗,让他们对西湖有个感性的认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白雪覆盖的西湖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带着这份好奇走进课文。)

(屏幕显示全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尽量读准字音、把握停顿。(让其他学生听后给予指正,师引导明确。)

2.强调难点字词的音、形、义。(屏幕显示)崇祯、桡、毳衣、雾凇沆砀、芥、毡、焉得、强饮、痴(强调后师范读课文)。

3.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力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精彩赏析

1. 引导学生从文中分别找出表现“隆冬”“雪夜”“独往” 的句子。(强调:“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联想到哪句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二者写作角度的区别:前者从听觉来写,后者从视觉来写。)

2.也许,张岱早已料到,此时的西湖肯定会有一番别样的景致。 他到底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呢?请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雾凇……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真是一幅奇景。咱们也来好好欣赏欣赏吧。作者极言宇宙之大,又极言人之渺小,请想象一下,此时此地的他会有怎样的感觉?(孤寂落寞到这儿字里行间已有淡淡的哀愁流露出来)(板书:孤寂落寞);

3.张岱没料到,今晚还会有一次巧遇来暂时缓解他的孤寂落寞。(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1)指导本段的朗读(结合“大喜”“喃喃”具体指导“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两句话的朗读。)

(2)前一句是早在亭上的人说的,他们“大喜”,“我”也喜吗?根据何在?(“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强”:尽力,不能喝而尽力喝。是啊,天涯遇知音,怎能不喝?酒逢知己千杯少,怎能不尽力而为……?可见,他的心情也是“喜”的。自己的“喜” 不直说,却说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喜”,有技巧!

4.理解到这儿,我们已迈进了张岱的精神世界。接下来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索。

(1)(屏幕显示:关于张岱的资料——明亡前的与明亡后的。) 结合资料了解张岱对西湖的爱。

(2)结合资料了解张岱对故国的哀,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表达这种感情的语句。

a.“崇祯五年十二月。”(这是明朝皇帝的年号,而本文写于明亡后清朝时。实际上,张岱在作品中凡是写到昔日游玩的内容时, 大多标明朝纪年,以此表示不忘故国。)

b. 引导学生从文中看似前后矛盾的句子中去探寻他的故国之思:理解“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另一句:“独往湖心亭看雪”。

五、课堂小结(结合板书)

师:如果张岱没有隆重冬雪夜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痴行,就不会欣赏到奇绝妙绝、令他痴迷不已的雪景,就不会流露出他那超凡脱俗的雅趣,更不会有一次喜出望外的巧遇,我们也就无缘知道他酒后才问友人姓氏的痴言,而所有这些“痴”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巧妙含蓄地抒发他那腔与日俱增的爱国痴情、表达那颗永不变更的痴心!所以,文中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都是为了抒情!我们再来看看张岱的作品、好好了解一下他这个人。最后作业包括:收集有关“西湖”与描写“冬雪”的诗歌。练习背诵、默写课文。

(屏幕显示:关于张岱与《陶庵梦忆》)

师:现在让我们当一回张岱,满怀着对西湖的爱、对故国的哀来饱含深情地朗读一遍课文。(齐读课文)

六、作业

1. 收集有关“西湖”与描写“冬雪”的诗歌。

2. 练习背诵、默写课文。

摘要:《湖心亭看雪》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过程等环节要挖掘出蕴含在教学中的广博的民族文化与丰富的人文精神,注重给予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引导,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责任感,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湖心亭看雪》教案 篇12

能够直接表明张岱不善饮酒的是《龙山雪》的一段文字:“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欲之,竟不得醉。”⑤天寒地冻,以酒御寒,理应多喝一些,而张岱却是“勉强”举大觥敌寒,居然没有喝醉,想必作者本人也很奇怪自己的超水平发挥,所以用了“竟不得醉”的表述。看来张岱的确不是一个善饮之人了。

(一)课文中的语境

那么,这样一个不善饮酒之人在文中的“强饮”就可以完全理解为“勉强地饮下”吗?我们还可以就这一词语出现的语境进行分析。

课文共两个自然段,在第一段“赏奇景”中,作者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西湖雪景,在景中也可看到作者已将烦心琐事抛于“雾凇沆砀”之外,才能寂静中稍带惊喜的心境绘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样一幅唯美的水墨画。

第二段 “遇知音”中,本来是“独往湖心亭看雪”,不料亭上已有人先到了。在更定之时,“人、鸟声俱绝”的湖心亭上不期而遇,有了赏雪时的惊喜心情作为基础,此时作者又惊又喜是不难想像的,作者写道“见余,大喜曰:‘湖上焉得更有此人!”让亭中人说话,反客为主,不仅写出了亭中人的惊喜,同时也表露了作者的心声,视对方为有同样生活情趣的知己,所以才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亭中人的惊喜之情。亭中人因意外惊喜“拉余同饮”;作者也因这异外的惊喜才“强饮三大白”。一个“强”字,传达出作者的兴致之高。本来不会喝酒,但因这意外的相逢又不可不喝,双方真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在这样的氛围中,把“强饮”译为“勉强地饮下”,理解为“被动的、没办法地饮下”就不符合作者情感的表达了。

究竟“勉强”为何意,《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为“能力不够,还尽力做”或“不是甘心情愿但努力地做”。张岱的确不擅长饮酒,但有遇到知己的惊喜之情确实想表达出来,即使能力不够,还要尽力地做。因此以“尽力地饮下”解释“强饮”,自然贴切,顺理成章。

解读湖心亭看雪 篇13

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崇祯”是明朝的年号,开篇就敷上了一层怀旧的色彩。“十二月”,正是寒冬时节,为后文“大雪”埋下伏笔。“大雪三日”,写雪的来势之猛、持续时间之长。“湖中人鸟声俱绝”不从视觉写雪之大,而从听觉的角度写出湖山封冻,人与鸟俱噤声不出,“绝”字传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从听觉和心理的角度表现了大雪的威严,也为后文遇见金陵客的意外与惊奇作了铺垫。“是日”即三日之后,“更定”即黎明破晓之时。他所以一定要在大雪三日之后、黎明破晓之时,“独往湖心亭看雪”,必是既不欲见人,又不欲人见。

“拿一小舟”之“一”看似累赘,实际却与后文的“独”、“惟”及几个“一”字互为呼应,创造了一种清灵纯净的意境。“拥毳衣炉火”,以御寒之物衬雪地之寒,也表现了作者的特立独行、任性风雅。“雾凇沆砀”写湖中水气凝成的冰花一片弥漫,天地间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有了一种动态的融合美,描绘了一幅水墨模糊的雪夜山水图。若只说“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则显得缺少生命的活气与远近高低的层次。天、云是上面的,山、水是下面的,“上下一白”浑茫难辨,足见其大;“湖上影子”依稀可辨,足见其小。相形之下,大者更大,小者更小。作者在由面到点的观察景物的同时,似也蕴含有渺然人生如同沧海一粟之感慨。

“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这句话中的几个“一”字,虽与“上下一白”的“一”字用法不同,却巧妙地将一个微观而丰富的世界置于宏观而简洁的背景之中,共同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同时,作者精心锤炼的“痕”、“点”、“芥”、“粒”这几个量词也是极富形象性和层次感的:有远近、有高低、有浓淡、有疏密、有大小。随着视线的移动,景物也渐渐变化,由大到小,由小到微小,衬托出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展现出一个微妙而灵动的意境。“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实则以意观景,并非以眼所见。因作者自己就在船上,以眼而察则不可能达到这种远观的视觉效果,以意观之,则虚实相生,有一种“心游万仞、精鹜八极”的超脱与空灵。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且是两人,酒炉已沸,可见早就来了。“见余,大喜”,此处妙在作者对自己见到他们的惊奇避而不谈,而从对方的角度写出雪中相逢、巧遇知己的惊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表现了他们相互之间的赏识,有一种人生难得一知音的感慨。欣喜之余,“拉余同饮”。“强饮三大白”的“强饮”,是说本不能饮,但在此时、对此景、逢此人,不得不饮。为了不辜负自然的美景,为了不辜负知己的盛情,勉力而为,痛饮三大杯。至此,读者方在冷色调的景中感受到了一点暖色调的情。临别问起对方姓氏(先饮后问,性情中人),才知是金陵人客居于此,原来和作者一样,同是异乡人,也是有着相同性情志趣的清雅脱俗之人。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此处写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我们似乎能够看见舟子那喃喃自语、大惑不解的神情,令人回味。这是对全文的绝妙点染,“更有”并非减损作者的“痴”,而是以同调来作陪衬,更加突出作者的“痴”。“痴”在一般世俗上的意义,并非一个褒义词,但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常会把“痴”理解成一种执着专注的追求达到了浑然忘我的那种最高境界,例如“如醉如痴”、“不痴不迷不成才”、“天道酬痴”等等。舟子的话并非有意要说给作者听,而是如前面金陵客“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一样,纯属有感而发,脱口而出。这两句话都用了一个“更”字,表达了一种由衷的感叹,只不过金陵客的感叹是由于惊喜若狂,而舟子的感叹是由于百思不解。

《湖心亭看雪》我们看到了什么 篇14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感情,复杂情怀

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该如何解读小品文?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既要披文入情, 也要知人论世。以《湖心亭看雪》为例, 这篇小品文仅仅159个字, 非常有趣的是这篇短文有写景、有叙事、有议论, 可是没有一句抒情。那么透过简单的文字,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作者刻意蕴藏着哪些情感?

一、凄凉的感情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记》。是张岱在明亡入山之后的作品。张岱出身于官宦之家, 生活在明清交替的时代。明亡以前, 虽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但是由于宦官擅权, 奸臣当道, 特务横行, 党争酷烈, 张岱一直是才高命蹇, 没有博得半点功名。正是世道的黑暗, 命运的乖蹇, 抑郁不得志的张岱反对程朱“存天理, 灭人欲”的理学的矫情饰性, 主张童心本真, 率性而行。追求个性解放:或纵欲于声色, 或纵情于山水。以有癖、有疵, 有深情, 有真气, 有与众不同的个性, 有傲世刺世的锋芒, 形成了狂狷不羁的特点。

明亡之后, 满清入主, 社稷倾复, 民生涂炭, 家道破败, 张岱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沧桑巨变, 甚至在年过半百之后只能“避迹山居, 所存者, 破床碎几, 折鼎病琴, 与残书数帙, 缺砚一方而已, 布衣蔬食, 常至断炊。” (《自为墓志铭》) 再回首熟悉的故国家园已成旧梦, 再回首曾经的风月繁华已成烟云。这是怎样的一种哀痛!可是张岱不能直抒胸臆, 不能恣意愤懑, 他还不想自寻死路, 不想自投文字狱的罗网。只能借助这山水风月曲折表达自己对故国的思念, 对人生沧桑的感慨。

《湖心亭看雪》就是这样的代表作, 这篇短文既有作者早年傲世独立、狂狷不羁的影子, 更融入了如今时过境迁、沧桑巨变的感伤。纵观全文, 无论是前半部的白描山水, 还是后半部的湖心亭奇遇, 都透露出这种复杂的情感, 以致全文始终都有一种淡淡的凄凉感情, 但是又“哀而不伤”。

二.孤独渺小的人生感慨

陋居山林, 而再回首当年休闲遣性的生活, 虽然景物相同、事件相同, 但是物是人非, 情感肯定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景是昨日之景, 情非昨日之情。窘困落魄的张岱再次回忆崇祯五年十二月西湖湖心亭赏雪的情景, 肯定是心境大不相同。当年是锦衣玉食, 追求的是桀骜不驯的个性, 不免有“天地之间我独大”的自负和狂妄。“而今识尽愁滋味”, 再回首不免感叹人生渺小, 天地悠悠!所以作者在前半部的山水白描之中着力突出了宇宙之大———“上下一白”, 衬托出人的渺小———唯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这种极其强烈的对比正是作者无奈、无助的心境体现。

这种心境非独张岱一人独有。“乌台诗案”后, 劫后余生被贬黄州的苏轼不是也曾借客之口表达“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的悲怆和无奈吗?其实人们常常在经历了一些刻骨铭心的痛苦和灾难之后, 都会产生一种孤独、渺小、无力的感受。

三.知音难觅、世事难料的复杂情怀

风花雪月, 自古是文人墨客的生活调料。赏雪更是文人雅士的一大癖好, 这从古人留下的大量咏雪诗文中可以看到。可是张岱的赏雪绝对与众不同。首先我们看看他赏雪的时间选择———“是日更定”。关于更定的解释有两种:一说是初更结束, 晚上八九点;一说是五更开始, 即凌晨四五点 (我更倾向于后者的解释) 。不管是哪种解释, 有一点可以确定, 张岱去赏雪的时间肯定是晚上。晚上赏雪其目的应该不是标新立异, 恐怕是不愿与世俗之人同流吧!再看看赏雪的地点———湖心亭, “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苦于严寒, 能够有闲情逸致出来赏雪的人本来就不多, 可是张岱偏偏还要选择人迹罕至的湖心亭, 这份刻意的追求, 这种特立独行, 正是他内心孤傲的体现。

张岱《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篇15

当代作家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一文中写到:“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这就是[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一个画轴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本课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把握文意。(重点)

2.反复诵读,赏析西湖雪景,了解白描手法。(重点)

3.感悟作者超凡脱俗、思念故国的情怀。(难点)

学法指导:

宋代朱熹: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教学板块:

【熟读——走进文本】

一、读准字音

1.学生范读(检查预习)

2.强调字音(读准、读对,强调字音和书写)

读音:崇祯 (zhēn) 是日更定 (gēng) 余挐一小舟 (ná) 拥毳衣炉火 (cuì) 雾凇 (sōng)

沆砀 (hàng dàng) 长堤 (dī) 一芥 (jiè) 铺毡 (zhān) 更有此人 (gèng) 余强饮三大白 (qiǎng) 喃喃 (nán)

书写强调:毳、凇

3.全班齐读(读好,初步整体感知)

二、疏通文义

1.自主学习,小组互助,质疑问难(翻译疏通课文,不好解决的小组讨论和拿到课堂上)

2.过关抢答(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子翻译的讲解与巩固)

一词多义:

上下一白:全 长堤一痕:一道 更有此人:还 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是日更定矣:这 是金陵人:判断动词

重点句翻译:

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哪能。更,还。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

人呢!”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莫:不要。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

3.听读视频,加深对课文文意的整体把握。

概括总结本文大意:独往西湖赏雪景,湖心亭上遇知音。

【精思——赏景悟情】

三、赏析雪景

1.找出文中的写景句并赏析,分析雪景句的特点或感受。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而已。

比如,环境的肃杀、空阔;天、云、水三景物连在一起浑然天成;描摹景物的简单、突出特点,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张岱眼中的雪景不同于一般的雪景,用一个字概括特点可为“奇”。

2.白描写作手法

概念: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举例:写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秋思》)

写人:鲁迅先生写长妈妈睡觉摆成一个“大”字。(《阿长与〈山海经〉》)

作者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西湖奇美的雪景,并展现在我们面前。张岱笔下奇美的雪景如何读出?注意读出宽阔的气势——“与”“一白”重音,读出感慨人生渺小、淡淡的孤独——“而已”拖音。

四、感悟情怀

1.思考探究:写出如此奇景的张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用文中一个字概括。

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痴的表现,为何痴?

大雪天独自一人夜赏雪景,异于常人;看到奇美雪景,不禁沉醉其中;遇到金陵知己,强饮三大杯。

体现张岱痴迷山水、超凡脱俗的名士风度。

鲁迅先生曾说,魏晋时政治之诡谲,四海之骚然造成了魏晋多名士。历史上汉末到魏晋,社会混乱而痛苦的历史事实让当时的名士苟全性命于乱世,超凡脱俗不为流俗。如“竹林七贤”的酣饮醉谈,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和梦里那个桃花源。张岱的“痴”确实与他的人生遭遇有很大关系!

知人论世: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碟庵居士,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官宦之家,清兵南下灭亡明朝,他不仕,入山隐居、著书。课文选自作者晚年作品《陶庵梦忆》,当时明朝已亡。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且有一个细节: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已到清朝,他为什么还用明朝年号崇祯来纪年呢?明亡以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避居山中,生活异常清苦,但他发誓不向清廷妥协。

明白了张岱为什么独往湖心亭看雪,为什么他眼中的雪景与众不同,为什么流露出痴迷山水、超凡脱俗的名气风度,因为他心中有故国之思。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联系他的人生际遇,他的这篇作品让人体会到隐约蒙着一层淡淡的怀念和伤感。

一首诗总结全文,结束本节课。“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无论我们如何解读张岱和他的作品,或许只有张岱自己能品悟真正的味道吧。带着你对张岱的理解,配乐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拓展练习:

上联:痴人张岱湖心亭看雪寄痴心

下联:闲人苏轼承天寺赏月抒闲情

课下作业:

课外推荐阅读张岱其他作品《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板书:

湖心亭看雪

张岱

熟读 精思

毳、凇 景——奇 人——痴

参考文献:

屈万琼.《湖心亭看雪》案例简析[J].文学教育:上,2013(10).

上一篇:银河补习班电影五年级观后感下一篇:专业中英文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