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比赛内容

2024-07-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书法比赛内容

小学书法比赛内容 篇1

从20世纪末期开始, 世界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开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到目前为止, 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基础教育信息化在基础设施方面, 从无到有, 信息化硬件支撑起来的校园信息化环境进步巨大;在基础教育信息资源方面,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教学资源网和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和应用日益广泛;在基础教育信息素养方面, 信息技术课在各地中小学的不断普及, 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了很大提高。然而,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这两方面因为受教师个人能力素质、学科特点、教学媒体和学生等多因素的影响, 使得信息技术整合教学领域成为目前基础教育信息化最具研究价值的方向。本文从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中信息化行为的特点这一角度出发, 通过分析比较教师信息化教学行为存在的差异性, 借此反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

二、研究目的、对象和方法

本文筛选出近年来来自全国19个省、直辖市的优秀中小学教师参加省级以上教学比赛的54个获奖课堂实录案例作为观察研究的样本, 通过分析课堂上教师各类行为出现的次数、累计持续的时间和信息技术应用的目的、方式, 对教师的行为进行量化分析, 旨在发现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在具体应用中的问题, 寻找其中的规律性, 为中小学信息化发展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本课题采用内容分析法, 对教师课堂中各类行为出现的次数、累计持续时间等信息进行分类统计, 收集数据, 梳理问题, 进行分析研究。

三、研究过程

1. 分析内容说明

为得到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信息, 本文编制了《中小学教师课堂信息化教学行为分析类目表》。表格中教师行为被划分成文字投影、图表投影、图像投影、播放音频、播放视频、播放动画、其他等7种信息化行为和语言讲授、板书、问答、组织讨论、实物演示、布置任务、巡视指导、评价反馈、其他等9种非信息化行为。同时将45分钟的课堂按照每3分钟为一个频段, 划分成1~3、4~6、7~9……共15个相等的时间单元, 分别统计每个时间单元内教师各类行为出现的次数、累计持续的时间及信息技术应用的目的和方式。其中, 信息技术应用目的分为辅助讲解、创设情境、指导活动、提问/布置任务、评价反馈和其他等六种, 记录时分别用英文字母A、B、C、D、E、F、来替代表示;信息技术应用方式分为演示型 (指单向传递信息用于辅助讲解或理解) 、交流型 (指用于师生交流, 如设问、布置活动等) 、检测型 (指用于对学生进行检测和评价反馈, 如呈现练习题、呈现评价量表、布置作业等) 和其他四种, 记录时用英文字母A、B、C、D、来表示。

另外, 表格还详细记录了每位教师授课的学科、学段、年级、教师年龄 (分青年、中年、老年) 和性别等个人信息以及所参加的比赛的名称、获奖等级、参赛时间、授课选题、授课环境、多媒体设备等辅助信息。

通过观看课堂实录, 对16种行为在每一时间单元出现的频次、累计持续时间、信息化行为应用的目的和方式等信息分别进行记录, 最终汇总统计出每种行为在一堂课中出现总次数和总时间。最后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梳理、比较, 分析研究出其中存在的差异和规律性。

2. 样本情况

本文从互联网上选取了来自19个省、直辖市的54个参加省级以上教学比赛获得二等奖及以上的优秀课堂实录作为研究样本, 授课教师的授课水平相当。54个现场教学课堂实录全部是在多媒体教室或者配备计算机、投影仪、幕布等多媒体演示设备的实验室进行, 授课环境没有明显差异。

54个课堂实录样本中, 小学学段的样本共25个, 占样本总数的47%;初中学段的样本共12个, 占样本总数的22%;高中学段的样本17个, 占样本总数的31%。文科课堂实录共33个, 占样本总数的61%;理科课堂实录共21个, 占样本总数的39%。

授课教师中, 男教师22个, 占总数的41%;女教师共32个, 占总数的59%。青年教师38个, 占总数的70%;中年教师16个, 占总数的30%。

54个样本分别来自全国19个省、直辖市, 其中, 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样本29个, 占样本总数的54%;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样本25个, 占样本总数的46%。

四、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横纵两个方向的分析, 我们对当前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有了大致了解。研究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应用的总体情况、不同学段在信息化教学上存在的差异、不同学科在信息化教学上存在的差异以及不同年龄、地区的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存在的差异。

1. 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表1和表2可以看出, 54个样本中, 教师在一堂课中的信息化行为出现的平均次数为14.1次, 平均累计时间达到了17.3分钟, 而非信息化行为出现的平均次数为55.0次, 平均累计时间达到37.8分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化行为显示出了较高的频度, 累计时间占到课堂总时长的38%左右, 这表明教师已经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来运用。然而与非信息化行为相比, 后者出现的频度明显要高, 累计持续时间占到课堂总时长的84%左右, 说明当前的课堂教学仍然以传统的语言讲授等非信息化行为为主,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辅助作用。在7种信息化行为中, 文字投影、图像投影和动画投影出现频次较多。

注1:信息化行为应用目的:A.辅助讲解B.创设情境C.指导活动D.提问/布置任务E.评价反馈F.其他注2:信息化行为应用方式:A.演示型 (指单向传递信息用于辅助讲解或理解) B.交流型 (指用于师生交流, 如设问、布置活动等) C.检测型 (指用于对学生进行检测和评价反馈, 如呈现练习题、呈现评价量表、布置作业等) D.其他

如图1所示, 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多以辅助讲解、提问/布置任务为目的, 较少用于创设情境、指导活动和评价反馈, 而在方式上则多选择演示型, 少量使用交流型和检测型。

2. 不同学段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行为差异

通过分析发现, 就信息化行为而言, 中学教师在文字投影、图表投影、图像投影、视频播放等信息化行为中显示出了更高的频度, 持续的时间也更长, 小学教师则更多地使用动画辅助教学。就非信息化行为来说, 中学教师相对小学教师进行了更多次和更长时间的语言讲授和板书, 而小学教师则更倾向于问答、组织讨论、布置任务, 并给予学生更多的评价反馈, 这就意味着小学教师与学生进行了更多次的对话和交互, 课堂氛围更活泼, 课堂组织相对更具机动性。这是由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的。

3. 不同学科教师的信息化行为存在的差异

总的来说, 理科教师的信息化行为出现的频度更高, 时间更长,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层次较文科教师高。由于理科教师向学生传达的是客观精准、逻辑性强的信息, 所以, 他们需要更多次地更长时地使用文字、图表、图像、动画多种媒体来辅助语言讲授、板书等非信息化行为, 帮助学生理解信息。而文科教师仍然较多地借助书本进行教学, 且文科知识带有主观性、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和想象力的特点, 使得文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选择进行高频度的问答、组织讨论、布置任务等活动, 这表明, 文科教师在课堂时间的分配上, 侧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4. 教师年龄对信息化教学行为的影响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青年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 综合使用文字、图像、视频、动画等信息形式, 选择的信息载体更多样更协调, 而中年教师则以文字投影为主。在非信息化行为中, 青年教师进行问答、组织讨论、布置任务、巡视指导和评价反馈的频次和时间都要高于中年教师, 中年教师则在语言讲授和板书上的频度和持续时间明显高于青年教师。这表明, 相对于青年教师, 中年教师更倾向于传统的“以教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方式, 并主要选择文字这一单一的传统的信息载体, 只在必要时辅以其他载体形式。而青年教师在课堂中对教学环节出现的频次和时间的分配相较中年教师来说更均匀, 对信息载体的选择更多样, 更能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结构。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青年教师更依赖于教学媒体以支撑整堂课的进行;中年教师因其稳固、系统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对课堂的掌控力较强, 因此, 课堂中由教师来掌握的时间较多, 依赖学生完成的时间较少。

5. 信息化教学的地区差异

就总体而言,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教师表现出来的信息化行为在次数和持续时间上要高于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教师, 但在行为种类的选择上, 欠发达地区教师也注意到了文字、图表、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这说明在多媒体授课环境相等的条件下, 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教师也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也能够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起来。

五、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比较,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中小学教师已经能够将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

中小学教师普遍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了较高频次和较长时间的信息化行为, 能够有意识地运用不同的教学资源支持不同的教学活动, 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配合非信息化行为, 用以达到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的教与学要求, 追求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 促进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2. 中小学教师的课堂信息化行为表现受学段和学科的特点影响

中学生和小学生在认知方式上的差异以及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行为上的选择。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 教师需要较多地借助动画等载体来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帮助学生理解和创造。而中学生已经可以进行逻辑思维, 教师则更多使用文字、图表等抽象的载体形式。同时, 文理科由于各自不同的学科特点, 对教师的行为选择也发挥着重要影响, 如文科老师更多地播放音频用以朗读, 而理科老师需要用动画模拟实验操作。

3. 中青年教师在信息化行为表现中存在较大差异

中年教师倾向于使用文字投影辅助语言讲授, 其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中心”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青年教师则更注重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和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

六、问题与对策

1. 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整合, 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效

当前课堂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仍然局限于“使用了多少信息技术”、“开展了多少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活动”的思路, 对“信息技术在多大程度、哪些方面优化了我们的教学, 改变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哪些效果是不用信息技术就带不来的”等等关注不够, 当前的整合课充其量只能说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一种浅层次整合, 所以, 使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要重视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效果, 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整合。

2.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作用, 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是要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 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 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当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信息化行为, 对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 没有触动到课堂教学结构问题, 因而传统的师生关系、师生的地位难以改变, 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无从发挥。教师不能单纯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它, 应该深入思考怎样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结构的变革, 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七、结束语

总之, 当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仍然处于浅层次的运用, 要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与学科教学的深度整合还有一段距离。教师应更加注重信息技术在哪些方面优化了教学过程, 以及怎样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结构的变革。不应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成为“花架子”。

参考文献

[1]王珠珠, 刘雍潜, 黄荣怀, 赵国栋, 李龙.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J].中国电化教育, 2005, (10) :25.

[2]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 2011, (1) :2.

[3]吴娟, 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 2006, (10) :71.

难忘的书法比赛 篇2

记得那是三年级的时候,自幼学习书法的我在一次书法比赛中报了名。经过一周的强化练习,我终于在周六胸有成竹地奔向了比赛场地——少年宫。

穿过狭长的通道,我到了赛场,面对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我的心里像揣了一只小兔子一样,怦怦乱跳,心想如果写错字怎么办,额头上不禁渗出了密密的汗珠。正在此时,评委们走上台来,用浑厚而和蔼的声音说:“同学们,大家在参赛时不要紧张,就当这是一次普通的练兵。”我深吸了一口气,轻轻地对自己说:“不害怕!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天就是我崭露头角的时机了,我一定能成功。”心情缓和下来后,我立即拿起毛笔,蘸饱墨汁,抬起有些微微发抖的右手,一提气,一个完美的“宝”字马上就跃然纸上了。紧接着,看着评委们慈祥和赞许的目光,我一鼓作气,写下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千古佳句。当我把这幅作品交给评委老师时,评委老师连连夸奖,我的嘴角荡漾起了自豪的微笑。

成绩很快就公布了,我得了二等奖。喜悦和兴奋的感觉涌上心头,我体会到了付出努力后得到回报的激动。

小学书法比赛活动方案 篇3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展现我校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鼓励学生写一手好字。通过开展书法比赛活动,激发同学们对书法的兴趣,传承我国文字文化,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并通过此活动互相促进交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根据学校“中学生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为重点的精神,经学校批准,我校语文组决定于本月举办学生书法比赛。

二、活动对象:九年级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20xx年11月26日

四、比赛地点:各班教室。

五、比赛方式:每位参赛选手,用我校统一印制的专用稿纸创作作品。

按比赛规定的书写内容创作。

六、比赛程序:

(一)活动第一阶段(20xx年9月13日11月26日)活动内容: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以各班为单位练习。

(二)活动第二阶段(11月26日下午第二节课)活动内容:.全年级进行统一现场比赛,选手自带笔墨,组委会提供纸张,且不得使用私自备用纸,如在比赛过程中纸张破损或涂改可向负责老师申请再提供1张纸,如再有破损或涂改则不再提供纸张。参赛作品中纸张涂改严重或撕损者视退出比赛。.现场比赛总时间为40分钟,比赛时间到时未完成作品视为自动弃权。

七、书写规则及要求:

(一)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书体自选一种。

(二)现场比赛用纸,纸张由学校统一提供。钢笔等文具自备。

(三)要求作品要求整洁、美观、大方,使用规范汉字,提倡写简化字,不得有错字、别字。不漏字添字,不涂改。

八、评选办法:

(一)学校成立评委小组,对参赛作品进行认真评选。以总分高低评出名次。

(二)评奖以班级为单位,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

九、评委成员:

张友柏靳士清曹敦玉尚山武冯娟娟姜萍

十、作品展示:月份将对学生获奖作品进行展示。

十一、评分标准(100分制):

1、字体架构(共30分)

A、25—30分B、15—25分C、5—15分2、笔画(共30分)

A、25—30分B、15—25分C、5—15分3、美观(共30分)

A、25—30分B、15—25分C、5—15分4、页面整洁(共10分)

写书法比赛的小学作文 篇4

中午,我迅速地跑回了家,垂头丧气地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爸爸。爸爸说道:“这是一件好事啊,为什么不高兴呢?”“因为我没有练习,所以很担心写不好。”我很扫兴地说道。“你可以这时候练呀!我还可以给你指教指教呢!”爸爸打趣道。“好!”听了爸爸的话,我眉开眼笑,坚定地说道。

于是,我狼吞虎咽地吃过午饭,找来宣纸、毛笔和墨水,把纸铺在桌上,用墨水瓶把宣纸压住,使它不挪动位置,再用墨水将毛笔浸湿。一切就绪,我提起笔想了想,随便写了一首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这一写,我像一个“光杆司令”,写得东倒西歪,乱七八糟,横没有顿笔,竖一点大一点小,钩像画的似的……这时,我只好去搬“救兵”——爸爸。我用恳求的目光望着爸爸,说:“请帮我指点一下迷津,好吗?”“真是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哎,这次就帮你一把吧!”爸爸打趣道。

“这一横一定要平,起笔、收笔要顿笔,但又要向上倾斜,中间可以细一点……”“这一点写得好,这个字结构不错,这一竖要再长点……”爸爸一边耐心地给我讲解要领,一边表扬我,还给我指出不足之处。我听得心服口服,连连点头,并按照爸爸的指点,潜心练习,写出来的字确实不同凡响,比先前好看多了。

下午,我早早地来到学校,等待比赛。2:30时,比赛准时开始,我按照爸爸传授的“独门秘笈”,一丝不苟地写下来,一会儿便写完了,可还是有不好的地方,比如说:山的一竖没顿笔,尽的“头”大了、“脚小了”……正当我回味每个字的不足时,该交作品了,可我还没有写名字,于是匆匆忙忙地赶了一个,便交上去了。

小学硬笔书法比赛活动方案 篇5

一、比赛目的:

为检验开学以来写字课的效果,进一步引起学生对书写的高度重视,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引导学生把汉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美观,让学生从小就练就一手好字,受益终生。特举办本届书法比赛。

二、比赛要求:

1、参赛对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2、参赛字体:硬笔楷体。

3、参赛要求:一至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三至五年级学生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内容:古诗一首(内容自定),在参赛纸的下方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参赛作品的卷面须整洁,无折皱、不卷曲。每班交作品8件,须在10月19日12:00前交语文教研组长。

三、比赛方式:

1、全员参与。

2、比赛时间:10月19日下午第四节课。

3、比赛地点:各班教室。

四、奖项设立:

一至三年级: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四至五年级:

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

五、评委:

组 长:胡华清

小学硬笔书法比赛活动方案

一、比赛目的:

为检验开学以来写字课的效果,进一步引起学生对书写的高度重视,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引导学生把汉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美观,让学生从小就练就一手好字,受益终生。特举办本届书法比赛。

二、比赛要求:

1、参赛对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2、参赛字体:硬笔楷体。

3、参赛要求:一至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三至五年级学生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内容:古诗一首(内容自定),在参赛纸的下方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参赛作品的卷面须整洁,无折皱、不卷曲。每班交作品8件,须在5月25日12:00前交语文教研组长。

三、比赛方式:

1、全员参与。

2、比赛时间:5月25日下午第四节课。

3、比赛地点:各班教室。

四、奖项设立:

一至三年级: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四至五年级:

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

小学书法教材编写原则初探 篇6

关键词:小学书法,教材,编写

2013年1月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基教二[2013]1号, 以下简称《纲要》) 中, 对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书法教学用书的编写提出了六条主要的指导性意见:其一, 与现行语文及艺术类课程标准相符合的原则;其二, 体现书法教育的基础性、实践性、阶段性和规范性;其三,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其四, 书写练习与书法审美、书法文化结合;其五, 容量适当、难易适度、循序渐进;其六,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六条建议虽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但是表述较为笼统, 缺乏操作性, 也没能具体区分小学、初中、高中教材在编写原则上的差异。因此, 作者结合长期对小学书法教育的调研了解, 认为编写小学书法教材应遵循适宜性、规范性、规律性、系统性、直观性和趣味性等主要原则, 才能真正使教材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 又保证提高小学书法教育整体的质量。

一、适宜性原则

早在春秋时期, 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对于小学年龄阶段的书法教育来说, 无论是开展教学还是编写教材, 都必须深入研究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习惯,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发展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 儿童的身心发展、智力发展的每个阶段, 都有自己观察、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看, 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 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 时空知觉还很模糊, 无意记忆占优势, 形象思维较发展, 他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能力, 从低级到高级是系统有序逐渐发展的”。[1]根据以上认识, 在编写教材时应充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应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 安排难度适宜的教学内容。儿童的小肌肉运动能力、空间知觉能力还处于发展期。一些教学研究成果也表明, 对于7~10岁的儿童来说, 要他们用毛笔准确表达出较为细微的用笔动作, 把握相对复杂的结构特征, 都是非常困难的。[2]所以, 在选择教材内容时, 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来安排难度适宜的内容, 体现难易变化的阶梯性。

第二, 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来设计教学活动。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看, 低年级儿童仍以形象思维来认识事物为主。西方心理学专家皮亚杰就认为, 5~6岁的儿童还不能形成对空间位置与数量之间关系的准确认识;到7~11岁时, 其抽象思维才开始发展, 能够感知到物体的大小、距离、方向、角度、平行和长度等几何问题, 但仍处在不完善的阶段。所以, 教材编写时应根据小学生对点画特征、结构疏密、字形正斜、章法布局尚不具备良好的敏感度和把握能力的这一特点, 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 多设计一些有诸如量一量、比一比、画字形外框、九宫格找点、添补笔画等直观体验性强的教学活动, 来加深他们对书法的理解。从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来看, 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所以, 教材应充分考虑便于教学的原则, 尽量不要让儿童整堂课都在练字或都在听教师讲, 在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活动的安排上, 应充分调动儿童的视觉、听觉、动觉等各种感官, 让小学书法教学做到听、说、看、练、思的结合。

第三, 教材还应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儿童的审美观和成年人有着很大的差异, 所以, 教材编写者和美术编辑应结合儿童的审美情趣, 配上大量的卡通形象和色彩鲜明的图片, 使书籍装帧符合儿童的审美习惯, 不但能使教材能符合儿童的接受习惯, 而且还能激发他们学习书法的兴趣。

二、规范性原则

小学生处于识字、认字阶段, 字帖中的不规范用字无疑会对他们正确使用汉字造成影响, 所以, 选用范字、例字时还必须做到美观、实用、规范相结合。

第一, 应选择书写规范的字例。小学生正处于识字、认字阶段, 而传统的碑帖使用的是繁体字、异体字, 甚至是错别字。对于这些不规范用字的现象, 在选择范字、例字时, 应当尽量避免, 即使要使用繁体字, 也应该用规范的简化字予以标明。

第二, 应选择端正美观的正书为范本。从小学生的审美习惯看, 端正、规矩的楷书和隶书, 比起相对潦草的行书或草书更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和掌握。所以, 在编选教材范本时, 一定要选择用笔相对简单、结构匀称、字态端庄的书体作为范本。

第三, 要做到笔顺的规范。笔顺是小学生写字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掌握正确的笔顺规律对于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但从书法创作的角度看, 一些书法家为了字形的美观或书写时的连贯, 常会形成一些自己的笔顺习惯。对此, 《纲要》指出:“ (笔顺的) 基本规则适用于绝大部分汉字的书写, 有少数汉字的书写笔顺不尽一致, 教师可以灵活把握。行书、草书的书写笔顺变化较多, 但也有规律可循, 教学中需结合经典碑帖予以指导。”所以, 在书法教材编写时, 也应把握遵守规范, 适当灵活的原则。

第四, 要注意专业术语、笔画名称、部首名称使用上的规范性。在书法发展过程中, 历史上形成了许多叫法不尽相同的书法词汇, 仅“结构”一词, 就有“结体”“结字”“字法”等同义词汇, 而一些书法教材不太注意用词的规范性, 甚至对书家的姓名也有名、字、号并用的情况 (如苏轼、苏东坡、苏子瞻等) 。在笔画名称和部首称谓上, 这种不规范使用词汇的情况更是多见, 不但影响了书法教材的规范性、权威性, 导致学生概念模糊, 而且还严重影响了书法教材和语文教材的配套性。所以, 讲求名称、术语的规范性, 也是书法教材编写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

第五, 要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性。我国的文字书写顺序经历了竖行到横行、左行到右行的转变, 在古代文献和碑帖中的行文习惯和今天有着显著不同。此外, 文体不同, 书写格式也有着较大的差别。在教材编写过程中, 对于那些和今天行文习惯、书写格式不一样的古代碑帖图版, 应向小学生介绍讲解相关知识, 让学生既能了解古代的书写习惯, 又能根据今天的习惯来安排自己的书写格式。

三、规律性原则

从小学书法课程安排每周1~2节的实际情况出发, 能否利用极少的课程教学时间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对教材编写者和书法教师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我们认为, 能否在书法教材中体现出规律性, 使学生获得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迁移的能力, 将会决定小学书法教学的最终效果。

第一, 应符合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教材编写应遵循从易到难、从局部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从单一的动作到复杂连贯的动作、从模仿到独立书写的学习顺序。

第二, 应体现书法理论知识的规律性。笔法、结构、章法是小学书法教学中的核心内容, 有着极为严密的体系和庞大的知识量。仅以楷书笔法学习为例, “撇”就有“长撇”“短撇”“兰叶撇”“竖撇”“斜撇”“平撇”“回锋撇”等多种写法, 如果采用一一讲解、逐字练习的教学方式, 书法课堂的课时量是绝对不够的。从结构的学习来看, 历史上虽然不乏对楷书结构的系统总结, 如隋代智果的《心成颂》、唐代欧阳询的《结字三十六法》、明代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清代黄自元的《楷书结构九十二法》等, 但是如果按照类似的体系来安排教材内容, 则显得过于繁琐细碎, 不但不便于课堂教学实践, 甚至还会使学生形成僵化的思维定势。所以, 小学书法教材在编写时应尽量避免在内容上的贪多求全, 应做到提纲挈领, 体现规律性, 培养小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在教材中, 应以基本技能和知识为主线, 讲清楚基本方法和原理, 使学生学会基本规律和变化方法。

第三, 应遵循技能习得的一般规律。现代书法教学研究表明, 书法技能形成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认知定向、初步掌握技能和熟练掌握技能三个阶段。[3]要真正使学生进入熟练掌握技能的第三阶段, 首先应该做到技能训练与培养观察能力的有机结合。观察范本 (读帖) 既是书法学习的第一步, 也是整个书法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大量的教学实践也表明, 能否使学生养成既能把握整体, 又能细心分析细节的观察习惯, 会直接影响书法教学的最终效果。所以, 在教材中, 既需要有较大比重的实际书写训练, 还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他们良好的观察习惯, 使书法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也即体系性, 对任何一套教材来说, 都应是必备的基本条件。然而, 对于学科发展相对滞后、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教学实践还不够充分的书法教育来说, 要在书法教材中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系统性还有一定的难度。此外, 这种难度还体现在:首先, 从书法学习观念来说, 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套能够达成共识的、相对完备的教学体系。仅从入门书体来看, 就有唐楷入门、隶书入门、魏碑入门、篆书入门、赵体 (或行楷) 入门等观点。其次, 对教学侧重点、教学内容的次序安排仍存在着众说纷纭的情况。再次, 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正式的全国性小学书法教材, 这使得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难以获得可供借鉴的系统范式。

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 小学书法教材的系统性应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上:第一, 要与初中、高中书法教材配套, 形成技法、理论上的体系性, 使学生获得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贯穿到各个阶段的书法学习当中。第二, 小学教材各年级之间的教学内容要能衔接, 形成有连贯性、完整性的系统。第三, 每一册教材的框架结构、章节安排、栏目设置应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 以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总之, 小学书法教材的体系性仍处于探索阶段, 还需要经过多年的实际应用, 不断总结研究, 才能使之不断完善, 形成真正科学、合理、严密的体系。

五、直观性原则

人的学习活动总是从感性认识开始, 逐渐才发展到理性认识的。

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 直观的方法对小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都非常有效。直观性的原则要求教材能通过各种直观手段, 不断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审美感受和直接经验, 使之先形成直观形象, 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消化最终形成一种归纳能力, 最终使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解掌握的转变。所以, 在编写教材时, 语言应尽量做到通俗易懂、简洁明了, 避免过多的理论灌输, 尽量少用专业术语;应尽可能多配图例, 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适应小学生的认知习惯;应使用与小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事物, 通过“类比”的方式, 引导他们发挥想象, 使笔画、结构的形态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形象, 使他们获得更加直观的认识, 加深理解 (如在讲“之”字时, 提示同学们是不是像小船在海上航行, 又像一只白天鹅在戏水) ;此外, 附上技法示范光盘以及和教学配套的挂图、卡片、书法欣赏视频、PPT课件等辅助材料, 也是实现教学内容直观性的重要途径。

六、趣味性原则

小学生的活动目的性相对较弱, 他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出发点往往出于兴趣。所以, 兴趣对小学生学习有着十分突出的推动作用, 是“推动小学生学习的一个最现实、最积极、最活跃、最突出的因素”。[4]

从小学生恒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做事情凭兴趣等突出特点出发, 要提高小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在教材中应充分体现趣味性。而要体现书法教学的趣味性, 关键在于能否从丰富的书法文化资源中, 在教学中设计一些丰富多彩、趣味性强的游戏活动, 达到丰富小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让他们在边玩边学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书法学习的无穷乐趣。

此外, 小学生对口诀、顺口溜特别敏感, 所以在编写教材时, 应尽可能将一些技法规律或要点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或歌谣, 让学生在快乐的吟唱中掌握书写技巧。除此之外, 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听书法家故事、调查当地著名书法作品、为自己设计漂亮的签名等活动, 不但能让学生体会到书法艺术带来的视觉享受和精神熏陶, 而且还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到丰富多彩的书法活动当中, 做到寓教于乐, 使小学生真正喜欢上书法。

总之, 小学书法教材绝不能局限于枯燥的知识点介绍和乏味的写字训练, 应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充分发掘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并把这种好奇心转化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所提出的六条原则, 只是小学书法教材编写时应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小学书法教材的编写绝非看起来那么简单, 要真正编写出既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又符合书法教学规律的优秀教材, 还有很多值得大家深入探讨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3]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小学写字教学手册[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

[2]陈文瑞.小学书法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0.

小学书法比赛内容 篇7

近日,江西省妇联召开全省“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现场推进会,总结3年来全省“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工作情况和经验,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江西省“平安家庭”创建工作,以推进平安建设、服务社会和谐为根本,创新了工作思路;以夯实工作根基、建立长效机制为任务,创实了活动基础;以把“平安家庭”创建打造成平安建设的品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服务社会稳定大局的品牌为目标,创响了活动品牌;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服务群众为要求,创优了活动服务。

会议交流了全省“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工作经验。为进一步推进全省“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各地将进一步增强做好“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强化“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服务大局的自觉意识,在增强创建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使“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更有地方特色;在提高家庭成员法律素质和增强平安意识上下功夫,不断扩大创建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上海 浦东新区诞生首个家庭博客沙龙

2007年底,上海市浦东新区妇联协同浦东新区文明办、社发局和东方网联合举办了“寻常人家寻常事,非常感动非常情”家庭博客大赛,借助这样一个平台,3000多户浦东家庭在东方网上建立了家庭博客,尽情地在博客的世界里演绎和谐社区的精彩。近日,在新区妇联的扶持和指导下,首个家庭博客沙龙在浦东成立了。

博友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追求家庭和谐成长、社会和谐发展走到了一起,沙龙的成立为博友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互相学习,促进共同成长的舞台。

沙龙成立后,在新区妇联的指导下,会不定期地推出一些网上(网下)的活动,让每一个沙龙成员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边成长,边积淀心得收获,并将自己富有建设性的心得思考通过博客发表出来;同时,沙龙成员回到自己的社区后,会在街道镇妇联帮助指导下,将自己的社区博客圈搞活,把浦东新区的“社区博客圈”打造成新区百万家庭的“网上精神家园”。

北京 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颁奖会

10月2日,“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颁奖会暨十四届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礼堂举行。全国妇

联书记处书记张世平、全国妇联儿童部长邓丽、教育部体卫艺司艺术处处长万丽君、奥组委新闻宣传中心王永东副处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党总支书记吴震启、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田伯平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颁奖会。

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办,中国儿童中心期刊总社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以“奥林匹克之美”为主题,从“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不同角度表现奥林匹克的魅力,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同学们紧紧围绕着奥运主题,用“我参与,我快乐”的心态,描写奥运,体验奥运,创作了一幅幅令人赞叹的作品。

组委会特别邀请了来自四川重灾区都江堰市美术教研员、新建小学学生及老师,代表灾区的师生来北京参加颁奖会及游览北京活动,感受社会、领导、组委会对灾区儿童的关爱。

书法晋级比赛小学三年级作文 篇8

上个星期天,我手提文房四宝高高兴兴去少年文化宫参加书法晋级比赛。

当我走进少年文化宫的时候就看见许许多多的`家长、同学、老师都在做比赛的准备工作,当铃声一响起,同学们走进教室,手拿准考证放在桌角上,老师宣布比赛开始,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立刻只听到写字声和“沙沙沙……”的磨墨声,当时,我心里十分紧张。这时,老师看见提示:同学们不要紧张,时间很充足,渐渐地我心里平静下来了。同学们在自己的纸上认认真真小心翼翼书写规定的诗句“玄北酒丞云……”这首唐诗,我写呀!写呀!不小心连写错了两张纸,这也许是我太紧张的原因吧!我平静下来,再写了两张最好的,比赛结束了,当我把书法作品交给老师的时候,老师摸摸我的头,望了我一眼说:“好样的!不错。”

小学书法比赛内容 篇9

书法是中国人献给世界的最美丽、最迷人的礼物。这是庞中华的经历了20多年的硬笔书法文化传播后发出的呼唤。通过书法艺术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同时通过书法学习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及良好的品德意志。

为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同时也为了检验学生天天练字的效果,于5月3日我校开展了“我是书法家”硬笔书法比赛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各班进行班级比赛初选出十份再参加校级比赛。以年级组为单位评比,自定书写内容。硬笔书法比赛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练字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使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通过这次比赛,活跃了校园文化,增强了同学们的激情和热情。同学们对练习书法有浓厚的兴趣,孩子们练习书法后,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审美意识,而且成绩明显提升。从比赛反馈的情况来看,我们今后要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

一、进步

1.学生的结构感有了一定的强化,尤其是独体字及左右结构的字写得较合理

2.字形挺拔,笔画流畅,有的还能写出笔锋,颇具书法韵味。3.整幅作品布局合理,美观大方。

4.作品书写中大部分学生能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干净,很多学生都努力一次写对。

二、不足

1.部分年级学生书写中笔画的衔接不够严谨,各部分的位置安排不合理。

2.今后练字前,老师要先指导学生对该字的字形、间架结构进行仔细观察、辨认,然后对难写易错的笔顺作重点提示,最后学生才胸有成竹地书写。

3.部分学生章法落款不规范。

通过本次比赛活动,同学们提高了对正确、美观书写的认识,明确了正确、美观的书写对学习、生活的重要作用,增强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甚至掀起了师生对书写正确、美观汉字的积极性,许多学生表示,从此后要天天练字,使自己的书写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当代小学书法教育教学体系构想 篇10

关键词:书法教学,小学生,现状分析,可行性策略

汉字的发展见证了中国五千年文化文明史, 而书法是汉字在漫长岁月中的发展产物, 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精髓。书法艺术的学习是艰辛而漫长的, 需要时间和毅力的考验。在小学生书法教学研究中, 通过有效的教育方法, 将书法文化转化成教学知识来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丰富的书法艺术内涵, 加强小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

一、分析小学生书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学校的评估标准不利于书法教学的发展

在对教师进行的教学评估中, 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将书法教学列入到评估标准中来, 因此很多教师根本不会注重学生的书法教育。学生只要把字写正确, 在考试中能够得分是如今存于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致观点。于是大多数学校都取替了书法课, 汉字书写的好与坏不再是老师和学生关注的方向。

2. 教育管理部门没有将书法教学放在教育理念内。

由于教育管理部门制定的教研标准, 并没有将书写教学放入在内, 因此教师按照教研的标准给学生传授知识, 对自身的书法水平没有进行严格的要求, 也制约了教师书法水平的提高。

3. 教师自身的书法基本功差。

书法的基本功底要求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完全掌握, 对偏旁部首和字体结构之间的比例要合理搭配。很多教师不具备良好的书法基本功, 因此不能对学生的书法进行正确的指导和示范。由于学生没有掌握书法的基本要领, 养成了随心所欲的书写习惯, 长久发展下去, 书写出来的汉字丑陋不堪, 如果没有在小学时代将学生的书法功底培养出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 这种书法缺陷将很难改正。当走向工作岗位上, 写一手好字就好比一个人的门面, 是一个人自身文化修养最直接的体现。

4. 电子教学的应用也为教师的书法功底差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借口。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小学生书法基本功底的培养十分的重视, 在《小学生语文教学标准》中, 着力强调加大力度培养小学生的书法水平, 要求小学课堂要设立书法课, 而在每天的语文课上, 教师也要抽出十分钟时间来对学生的书写能力进一步的加强指导。可见在当前的义务教育阶段, 我国教育管理部门要提高学生书法水平的决心。

二、小学书法教学实施构想

1. 提高认识

针对教育管理部门、教研部门、学校领导以及教师就书法教育加强正确的认识, 使其充分意识到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

书法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我国民族文化和智慧的象征。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汉语在国际经济交流中的应用也日益频繁, 汉语的全球化升温, 必将导致汉字在国际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汉字的博大精深是世界其它任何语言都无法比拟的。汉字的结构设计中充满着艺术美, 如果我们不学习书法, 不练习书写汉字, 就不能领会到汉字中蕴含的艺术美。于此同时, 书法练习还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 能够提高自身的意志力和心理承受力。练习书法能够加强学生严格谨慎、踏踏实实的生活态度, 磨练持之以恒的意志力, 养成有始有终的做事方式。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由此可见, 书法练习是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最佳途径。

2. 齐抓共管

教育管理部门、基层领导和老师应当把书法教育作为一门课程, 对其进行高度重视, 将书法和教学一齐抓起实现共同管理。

首先, 教育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机制对书法教学进行考核和激励, 只有这样, 才会使学校领导和教师充分认识到书法教学的重要性, 并将书法教学安排到日常工作日程上来。

其次, 教研部门应该加强对书法的教学研究和培训力度 (1) 加大力度进行书法研究, 营造出良好的书法教学环境。 (2) 加大力度培养教师的书写水平, 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书法能力。 (3) 有助于教研部门、学校和老师充分认识到书法教学的重要意义, 让教师在心理上重视书法教学的培养。 (4) 教师要自觉加强书法练习, 以此来加强对书法教学的指导能力。 (5) 可定期设立一些书法展示活动或书法比赛, 促进教师提供书法水平。

最后, 学校要积极开展书法教学课程, 有效落实书法教学的教育方针了。教师岗位责任书的考评中, 应该将书法教育加入其中, 并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来考核和激励书法教育。学校应该营造出一个书法练习的学习环境, 使书法教学更加的制度化和经常化。尤其是小学语文老师, 更应该对书法水平进行严格的要求。在校园里开展书法展览和比赛等, 增强教师和学生对书法练习的积极态度。为书法教育建立档案管理, 记录教师辅导学生进行书法练习的经验和方法, 为今后学校的书法教学提供参考价值。

3. 因材施教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练习之前, 要对学生的书写规律做进一步的了解, 通过遵循学生在书写中的具体问题, 进行有的放矢。

对于学生的书法教学必须从基本功抓起, 为学生今后的书法练习打好基础。学生在书法练习中, 要先对汉字的结构进行分析, 通过对汉字结构的审美能力判定汉字的书写方式。教师要起到模范示范作用。在对学生的作业修改和审批中, 展示给学生一个标准的汉字批阅, 时间长了学生也会被这种标准的汉字写法所熏陶。培养学生的书法爱好, 保证足够的书法练习时间和练习频率, 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三、结语

书法练习不能一口吃个胖子, 它是一个时间的积累过程, 需要勤奋努力的练习书法才能达到一个好的书法水平。因此, 老师和家长要进行密切的配合, 保证学生在课内和校外都能够做到提笔就练字, 有助于学生书写能力的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衡士玉.关于幼师书法教学的几点看法[J].成功 (教育) , 2010 (01) .

[2]戴永芳.浅谈多媒体网络技术在书法教学中的运用[J].昌吉学院学报, 2009 (03) .

小学生书法比赛活动策划方案 篇11

为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写字技能,提升小学生的写字素养,更好的促进写字教学,经研究决定举行写字比赛。具体安排如下:

一、比赛要求:

1、参赛范围: 低年级组一、二年级(铅笔字);中年级组三、四年级(钢笔字);高年级组五、六年级(毛笔字)。

3、比赛时间、地点:3月26日下午1:30--2:30 各班教室

4、参赛对象:全体学生。(请自带语文课本)

5、比赛规则:所有参赛选手在30分钟内书写。内容为这学期使用的语文课本中的生字。字体为楷书,要求书写工整准确,卷面整洁。在文章末尾注明参赛者所在班级和姓名。

6、阅卷:一、二年级语文老师阅中年级,三、四年级语文老师阅高年级,五、六年级语文老师阅低年级。

二、评分标准(共计10分)

1. 坐姿、握笔姿势正确(2分)

2.书写规范正确:笔顺正确(1分,每错一处扣0.2分)无错别字、漏字、多写字(1.5分每错一处扣0.2分)有一定速度(0.5分)

3.书写美观:端正平衡结构合理(1.5分)、大小匀称,字距行距合理排列整齐(1分)、整洁无涂改(1分,每错一处扣0.2分)、笔画有力笔法熟练(1.5分)

三、奖励、展览

1、学生书法比赛分别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小学书法比赛内容 篇12

一、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我校学生的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练字兴趣,进一步普及规范汉字的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让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经学校研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硬笔书法比赛,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

2、评委小组:

组长:***

成员:***

三、活动时间:2013年12月12日下午第二三节课

四、活动地点:高年级在实验教室,低年级在一年级教室

五、实施方案:

1、参评对象:一至五年级学生。

2、学具准备:,铅笔(一、二年级)钢笔(三至五年级)

3、展评要求:纸面整洁,规范正确,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字体端正,美观适中。

①作品用纸由学校准备。

②书写字体为硬笔楷体。

③要求书写正确,不能有错别字、不规范的简化字或添字、漏字。

4、各个年级在人人参赛的基础上组织班级竞赛,每个班级选出相应数目的学生进行参赛,选拔出优秀选手参加校级比赛。

各班参赛名额如下:

一年级15人 二年级15人

三年级两个班各7人

四年级 10人 五年级 10人

5、评比要求,本次比赛采取100分制,其中:工整匀称(35分);大小适中(35);无错别字(20分);卷面整洁(10分),错别字、涂改一 个字扣1分。

六:奖项设计:

低年级组一等奖 6人 二等奖 10人 三等奖 14人

高年级组一等奖 8人 二等奖 12人 三等奖 14人

小学书法比赛内容 篇13

一、农村小学书法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存在的弊端

(一) 书法文化的传播不足

很多情况下, 我国大部分的农村都缺乏对小学书法教学文化的传播与引导, 使得这些农村地区的小学生以及教师都不具备书法文化的底蕴。虽然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 但是对于农村地区的文化传播还处在比较落后的阶段, 特别是书法文化领域。由于农村地区信息不发达, 与外界的沟通也较为缺乏, 再加上农村多为农业劳作人员, 基础知识和文化根基本来就弱, 致使书法文化难以在小学书法教学中融入, 形成教育体系。

(二) 教师素质能力不够

正是因为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落后的情况, 所以大多数的小学教师不具备书法教学能力, 或者勉强拥有一点较为浅薄的书法能力。这当中还包括许多自身根本没有书法能力的教师, 硬着头皮开展书法教学。教师没有得到专业书法知识的培训, 很多教师甚至不知道如何展开书法教学, 这使得农村小学书法教学无法实现高效课堂, 故而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有效学到书法的相关知识。

(三) 相关教学设备缺乏

农村教育落后还体现在相关教学设备设施比较缺失这方面, 就针对书法教学来说, 更是如此。由于教育资金不充足, 社会各界对农村教育事业的关注度不够, 导致农村小学教育环境较为恶劣, 相关教学设备更是缺乏。就书法教学而言, 首先没有充足的书法教材, 其次缺少书法必须用具, 然后再加上整体教学环境比较简陋, 使其无法展开实质性的书法教学。

二、农村小学书法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意义

(一) 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打造高效课堂, 不仅有助于农村小学书法教学,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展书法教学,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 塑造一种自主学习的心态, 并借由其完善农村教学的多元化, 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培养发展。针对书法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 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能力, 正是为了全面提升农村小学教学质量, 实现教育革新的目标。

(二) 提升农村小学生的全面素质

农村小学书法教学打造出高效课堂, 其另一个主要的意义就是全面提升农村小学生的素质。书法对于我国来说, 已是有几千年的历史, 是我国文化发展传承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教育领域里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故此, 打造高效课堂, 落实农村小学书法教学, 提升教学质量, 是有利于文化传承的。而学生们借由这些传承的文化, 可以领悟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 以便成为国家未来建设的基石。

三、农村小学书法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 提高重视, 关注农村教育事业

想要打造高效课堂, 完善农村小学书法教学事业, 不仅相关教育部门要对其予以重视, 且社会各界人士都应给予必要的帮助。对于教育部门而言, 应该看到目前农村教育相关设施设备的缺乏状况, 针对这种情况及时予以资金补助, 支持农村小学的教育建设。同时, 构建严格的监管体系, 确保教育辅助资金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资助能够落实到农村教育事业上。

例如, 每年定期审核农村小学教育机构的实际情况, 包括相关教学设备是否有损耗缺失现象, 查明情况后给予及时处理。

(二) 加大对教师的培养

打造农村小学书法教学的高效课堂, 其首要基础就是师资力量, 没有好的老师, 就教不出优秀的学生。只有培养出优质的教师, 才能高效完成课堂教学, 从而完善农村小学的书法教学任务。

例如, 相关村支部可组织小学书法教师定期进城进行书法学习与进修, 可以利用每个寒假和暑假, 从中抽取时间来完成这项措施。定期安排书法教师去往更好的地方学习借鉴书法教学方式, 然后把学到的教育方法系统化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方式能极大提升农村小学书法教师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 使得课堂教学实现高效化, 最终提高农村小学书法教学质量。

(三) 让书法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处在幼年时期的小学生, 内心是充满好奇与幻想的, 这在农村小学中更是如此, 所以农村小学书法教师需要看到并利用好这一点来展开书法教学。运用这一个小学生的特性可以很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从而构建一个十分活跃高效的课堂教学气氛, 有助于书法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 在书法教学课堂中, 借助平时生活中的任何事物, 比如玉米、山水、花鸟树木等作为教学的题材, 让学生抱着对生活的了解和对自然的幻想, 参与到书法学习之中。

四、结束语

教育重在革新, 对农村的教育事业更是要花费心思和力气, 农村小学书法教学高效课堂的打造对整体教育事业起着重要作用。因此, 应该重视农村小学书法教学, 采取合理措施完善书法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目标, 以期对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家城, 武有能, 等.书法教学中的笔法教学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1:116-117.

[2]巩秀香.小学书法高效课堂教学的探讨[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2, 10:54-56.

上一篇:抓住机遇,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下一篇: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