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词语义辨析

2024-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位词语义辨析(精选4篇)

方位词语义辨析 篇1

方位词语义辨析

方位词“上下前后左右”始于对人体以及其他自然物或人造物在部位上作三维划分,它们构成微观定位体系.这种定位属于规约定位,也是绝对定位.当把微观定位体系中的“上下前后左右”从微观物体上延伸出去,用以对宏观空间位置以及其他物体的方位或部位进行定位时,此定位属于现行定位.在现行定位中,受主体位置、朝向变化制约的,为相对定位,具有指示性,所用方位词为指示语;不受主体位置朝向变化制约的,为绝对定位,无指示性,所用方位词不是指示语.

作 者:孙蕾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成都,610064刊 名:外语学刊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年,卷(期):2005“”(4)分类号:H030关键词:指示 相对定位 绝对定位 宏观定位 微观定位 规约定位 现行定位

方位词语义辨析 篇2

本文普通话儿童是指儿童的输入输出语言均为普通话,但不排除儿童的输入语言有少量的方言。本文个案的普通话儿童Y6个月前生活在西南官话方言区,输入语言是西南官话,但母亲与之交流的语言是普通话,6个月之后长期生活在北京,输入语言是普通话、少量的北京话和西南官话,所以该儿童在词汇上有北京或西南官话的词汇。本文的语料来源于对该普通话女性儿童个案的连续追踪调查,以该儿童为期一年半(12~30个月)的语料为基础,时间从2007年2月13日到2008年8月13日,采取每天记日记和定期录音录像的方式对该儿童的自发性言语进行记录,探索个案的普通话儿童在自发性言语中,其方位词语义表现出来的发展规律。

本文探讨的方位词指的是现代汉语口语中的10个方位词“上、下、前、后、外、里、中间、旁、左、右”及其复合形式。这些词能够跟在NP后与之构成一个表示空间方位关系的短语,在汉语中它们的虚化程度已经很高,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来说,是较为典型的名源后置词,所以在现代汉语语法系统里被认为是名词的一个次类。(刘丹青,2004)

本文个案18个月的语料显示,现代汉语口语中的10个方位词都已出现,但是不同的词发展得并不均衡,不仅表现在10个方位词出现的数量不均衡,还表现在它们各自的语义发展不均衡。在数量方面,10个方位词共出现311次,其中“上”类155次,“下”类62次,“里”类61次,“外”类8次,“后”类11次,“前”类8次,“中”类4次,“旁”类1次,“左、右”共1次;在语义发展方面,“上、下、前、后、外、里、中间”的空间语义都非常准确,能运用于合适的语境中,但是都还仅限于空间域,还没有向其他范畴域进行隐喻;而“旁、左、右”只出现了机械模仿的凝固组合的语形,还不能准确地使用其空间语义(1)。

根据这10个方位词及其复合形式在语料中的始现时间(2),可以大致得出这10个方位词的习得顺序。我们认为,考虑这10个方位词习得的顺序,不能将这个词出现的时间作为习得这个词的时间,而应该以它们开始被作为后置方位词使用的时间为准。综合考虑它们的发展概貌,本文个案的方位词习得顺序是(>读作“先于”):

“里”类>“上”类>“下”类>“后”类>“中”类>“前”类>“外”类>“旁”类>左、右

二方位词的语义发展概貌

(一)“上”的发展

“上”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义是表示空间方位的,以背离地球引力的方向为上,另外在空间义的基础上,通过隐喻的方式表示非空间引申义和时间意义。方经民(2000)通过考察听话人的语义解释几率,认为汉语的“N上”在表示事物空间方位处所时,“上”的义项受位置参照点的空间特征影响,形成一个理解的优选序列:

主要承附面>顶部表面>>上方空间

“>”表示左边义项的解释几率高于右边义项,“>>”表示左边义项的解释几率远远高于右边义项。紧靠“>”左边的义项是无标志的,“>”右边是有标志的,越往右标志越多,因此,“上”最靠左边的义项“主要承附面”是“上”的原型义项。如“黑板上”,从理论上看,可有“主要承附面”(老师在黑板上写字)、“顶部表面”(黑板上落了一层灰)、“上方空间”(黑板上挂了一条标语)三种解释,但在没有语境干扰的情况下,听话人在语言上首先联想到的恐怕是“主要承附面”。所以,我们认为,汉语“N上”的原型义项应该是表示“平面附着”的,非附着义应该是非原型义项。

在Y18个月的语料中,“N上”一共出现了81次,其中“地上”16次,“床上”10次,其他“N上”都是1~4次,N按习得顺序排列如下:

19~21个月:地、手、楼、床

21~23个月:身、嘴巴、拼图

23~24个月:凳子、书、被子、上面(火车上铺)、上面(山坡上)、上面

24~28个月:高上、上边、电脑、沙发、鞋子、衣服、桥、树、腿、桌子、头、袜子、上面(包装袋上的字)、脚

28~30个月:楼顶、上面(笔的上半部分)、公共汽车、上边(蚊帐顶上)、牙齿、背、月亮、遥控器

语料显示,Y23个月之前使用的N比较固定,从比例上看,N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具有明显平面特征的事物,如“地、床、手、拼图”,从23个月开始,“N上”中的N开始多样化,但在24个月之前的N也都是具有明显平面特征的事物,“N上”表示的都是平面附着义。这种平面附着义都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不会随着观察者自身的视角变化而变化,所以也不需要加入观察者的视角。近24个月时出现非附着义的“上面”,如23;23(3)“上面有衣服”(火车上铺放的衣服)、23;27“小狗在上面吃草呢”(看见马路旁的小坡上有一只小狗)、24;13“高上”,这些非附着义的“上”都加入了Y自己的视角,是在其平视线之上的位置,这表明Y开始在“上”的原型义项上添加新的义项,即非接触性离析状态的“上”,也表明汉语“上”的语义特点开始影响Y的“上”语义建构。23;30“小狗在上面,小老鼠在下面”、24;19“上边是穿帽子”(穿衣拼图)、24;24“不是穿下边的,是穿上边的”(拼图娃娃的衣服)表明Y开始加入所观察的客体对象的视角,有了与“下”处于相对位置的“上”的概念。从28个月开始出现表示客体对象自身构成的“上部”的语义,如28;03“我拿上面”(拿笔)。

因此,我们可以说,Y的“上”语义发展的顺序是:平面附着>非接触性离析>本身属性(原型>边缘)。

这个顺序表明了Y对“上”的意义习得顺序是由原型到非原型的,原型扩大到边缘要受到本民族语言的影响。因为不同民族语言对于同一空间概念的处理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同民族语言形式的语义体系是不同的,儿童对空间关系的认知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受到本民族语言的影响,逐渐形成本民族语言的语义系统。

(二)“下”的发展

方经民(2000)的研究表明,“N下”理解的优选系列是:下方空间>下方附近>地面下,所以“下”的原型义项是下方空间。本文个案“下”的发展与“上”类似,其发展过程也是从原型义项逐渐过渡到边缘义项,发展的时间也大致相同。Y23个月之前,“N下”中的N限于“床、桌子”两个词,是“下”的原型义项,而且体现不出观察者的视角;从23;05“下边有人”(从楼上往下看雪)开始以自己的平视线为判断标准,表明“下方附近”,到24个月后,就能够站在客体的角度来判断相对位置的上下了,如:24;24“不是穿下边的,是穿上边的”(拼图娃娃的衣服)、25;15“这下边还有一个”(玩具上的不同颜色的圈儿)、25;23“妈妈下面是舅舅,哥哥下面是奶奶”(认知亲属的图片);25;05“下边也写一写(看妈妈的日记本下边还是空白)”出现了客体本身属性的“下”。因此,“下”的语义发展顺序也是:下方空间>下方附近>本身属性(原型>边缘)。而且,“上、下”的观察角度发展的过程也是一样的,都是:客观现象>自我视角>客体视角。

王祥荣(2000)认为,儿童是在不断的模仿练习中,运用一定的语言加工能力对输入的各种样例进行初步的比较概括,发现成人在用“上”“下”类方位词表示物体的位置时总伴随着一个明显突出的支撑平面(如“桌面”“板凳面”等),这可能就是儿童理解上下方位的原型参照。

(三)“里、外”的发展

跨语言材料证明,“里”是儿童掌握较早的空间概念。E.Clark(1973)、Johnston&Slobin(1979)、Slobin(1982)以及张仁俊(1985)、孔令达(2002)等都认为“里”是较早掌握的空间概念。E.Clark(1973)的实验表明,儿童在认知空间关系时有“趋里”和“趋上”倾向,即不管指示语是什么,只要给出的两个物体有一个是容器,便会把另一个物体装进这个容器里。Y的认知日记也证明了这一点,在13;08去早教中心接受生理和智力的检查时,医生面前的桌子上摆了一个盒子和几块积木,在父母和医生没有任何指令性语言的情况下,Y抓起积木就往盒子里装。所以,容器的概念应该是儿童在12、13个月之前就已经掌握的空间关系。容器的空间关系对于儿童来说也是最好理解的,在掌握了大量表示有容器形状或功能的物体的名词后,在这些名词后加“里”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所以在一开始就出现了N的多样化。

19~23个月的语料显示,“N里”中的N都是全封闭或三面封闭具有容器功能的事物,如“电梯、兜、车、茶叶筒、盆子、箱子、盒子、袋子、嘴”等,也有一些虽然没有容器功能,但在儿童认知中被视为容器的事物,如“电视、手、花、草、电脑”等;25;06出现“里边是缘缘尿尿的盆”(沙发底下放着尿盆),虽然指称一个只有一面封闭的物体,但是在认知上是把沙发外边缘作为界限,到墙的范围为里,说明Y在建立“里”表示界限的义项,26;28“这个门里边是妈妈”(妈妈在卧室,Y在外面)、27;15“小熊坐里边”(妈妈坐书桌前,宝宝要把小熊放到妈妈腿上)、27;19“小熊猫趴里面”(小熊猫玩具脸冲沙发里),这些语例表明Y开始能够表达任意事物为界限的相对位置的“里”了。

“外”在语料中出现了8次,实际上只出现了“外面”,而且是没有名词参照点的表达,但是默认的容器参照点是“屋子”。26;25第一次出现:“妈妈,你到外面看缘缘拼的桌子”(妈妈在卧室,宝宝拽到客厅),参照点是“卧室”这个屋子。27;14“今天晚上在外面说叔叔”(在院子里叫叔叔),27;16“外面有风,不能出去玩哟”,27;23“Y:我要喇叭花。妈妈:喇叭花在哪儿?Y:外面。妈妈:哪个外面?Y:新楼那外面。”这几例中的“外面”参照点是“自己的家”这个屋子,27;23一句最能说明情况,“新楼那”应该是对“外面”的解释,“新楼那”和“外面”应该是同义结构,而不是“外面”的参照点,参照点仍然是“自己的家”这个屋子。所以从上述分析来说,“外面”的语形发展也经历了一个凝固结构的过程。28、29两个月出现了4例,有2例也是以“自己的家”这个屋子为参照点:28;14“外面下雨所以不能去玩了”和29;00“妈妈你回家拿相机,我在外面等着你”,但是29;00“外面有蚊子”(蚊帐外面)表明Y开始建立起以“容器”这个比“屋子”抽象的概念为参照点来理解和运用“外”,虽然在语形上一样,但是语义理解已大有不同。因此,“外”在语料中还没有发展出“界限”的义项,只是经历了一个从“自己的家”这个容器到其他容器状事物的范围之外的过程。

汉语的“里”和“外”表示辐辏方向,其基本方向含义是以向心、封闭方向为“里”,以离心、开放方向为“外”。“里、外”的原型义项跟“上、下”一样都是表示空间方位的,但是“里、外”的原型义项有两个:界限和具体范围,如“白线里、门里”是表示界限的,“碗里、屋里、车里”表示具体范围,“里”的边缘义项是群体范围和抽象范围,表示群体范围的如“人堆里”,表示抽象范围的如“想法里”,“外”没有表示抽象范围的义项。(方经民,2000)这表明,在成人语言中,“里、外”都有两个原型义项,这两个原型义项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也有先后顺序。

因此,从儿童“里、外”的语料发展来看,“里、外”的原型义项应该是三维空间的范围,其语义发展顺序也是从原型逐渐到边缘的过程。

(四)“前、后、中”的发展

汉语“前”的基本方向义指的是人或事物面向的位置或方向,“后”是与之相对的位置和方向。除此以外,汉语的“前、后”可以表示事物本身有前后之分的前后位置,如“房前/后、车前/后、电视机前/后”等,这是把人体的前后之分移植到其他物体上,也可以表示本身无前后之分而以观察者视角确定的前后位置,如“树前/后、杯子前、桌子前”等。因此,汉语的“前、后”根据参照点的属性不同而有不同的语义,有时候汉语的“N前”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和参照点的属性有不同的位置,如“车前”可以表达“车内空间的前一部分”(车前是驾驶室),也可以表达“车头”(车前有一个红旗标志),还可以表达“车头的前方”(车前出现了一只小狗),甚至还可以表达“车的侧边”(远远看去,车前有个人在走动)(4)。所以,汉语的“前、后”是用简约的表达方式表达多样的语义。与汉语不同的是,英语的“前、后”表达有不同的分工,除了front、back之外,还有before、ahead、forth、forward、backward、behind、after等,ahead、forth、forwar、backward通常表示动态的行进过程,before、ahead、front、behind通常表示静态的相对位置关系(赵娟、傅惠生,2003)。

从跨语言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成果来看,英语的front、back有两种用法,一种是表示物体自身有前后之分的backf和frontf,这种空间关系是拓扑概念中的临近关系;一种是表示物体自身无前后之分而以观察者视角来区分前后的back和front,这种空间关系是投射概念,是随着观察者的视角变化而变化的,而且还要考虑观察者、参照物、目标物三者的位置,所以在认知上更困难,因此它们的习得顺序是backf/frontf>back/front(Slobin,1982),也就是固有属性>自我视角。

本文语料中,Y在27个月之前的“前”都是以“前面”的形式出现,表示的都是Y自己面对的前面的位置,从27个月开始出现以有生命的别人和动物为参照点的表达,且出现了参照点;“后”的发展除了一例故事书中的句子外,在29个月之前出现的“后面”都是以自身或别的有生命的动物背对的方向作为确定后方位的标准,到29个月才出现自身有前后之分的物体做参照点。所以,与英语儿童的习得情况不同,汉语儿童的“前、后”习得顺序是自我视角>客体视角>客观属性。

这种习得状况跟汉语的“前、后”和英语的front、back的原型义项有关,汉语“前、后”的原型义项是表示人或事物面向或背向的位置、方向,而英语的front、back都是可以用作名词的,表示事物的前部、后部,其原型义项是表示自身有前后之分的前部和后部。所以说,英语和普通话儿童的“前、后”语义习得受到本民族语言语义原型的影响。

“中”类方位词在Y18个月的语料中只出现了“中间”,这是因为“中间”比“中”在汉语的句法使用上更加自由。“中间”在汉语中的原型义项应该有两个,一是指与两端等距离的位置或在两端的距离以内,二是指与周围等距离的位置或在周围的界限以内,不同的参照物有不同的含义(吕叔湘,1999)。Y的语料表明,“中间”仅仅表示第一个义项,还没有出现表示界限内的义项,更没有出现抽象的意义。“中间”的这两个义项在英语中分别用between和among表示,英语儿童的between习得要比among早,这是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先发展的应该是理解起来比较简单的两端距离含义,后发展的是界限含义。

三方位词语义发展的规律和原则

(一)原型义项的习得早于边缘义项

前述可知,方位词在语义上的发展规律是原型义项的习得早于边缘义项,而且这种习得顺序同成人语言中的语义理解优先序列基本一致。相同空间概念体现在不同民族语言中的原型是不同的,儿童在语言习得早期就体现出本民族语言的影响,其语义范畴表现出与成人系统很大的相似性。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原型”的含义。张敏(1998)强调:“尽管‘原型’一词有时被用来指范畴内的最佳成员或典型代表,但其更确切的意思是指作为范畴核心的图式化的心理表征,或者说是一种认知参照点。在这个意义上,最佳成员只是原型的例示。”因此,原型应该是一种图式化的认知参照点,而并不是仅仅指典型成员。

基于原型是一种图式化的认知参照点,我们认为,儿童的凝固组合其实是儿童掌握的原型图式,比如“小白兔”就是儿童接受的兔子的原型,所以迁移到黑色的兔子身上,就会出现“黑色的小白兔”的说法;自己的“小手”是“手”的原型图式,所以迁移到爸爸妈妈的手,就会出现“这么大的小手”的说法;“床上、地上、床下、桌子下”等凝固组合正是“上、下”的原型空间关系,儿童对“上、下、里、外”等方位词标记的附着、包含等空间关系的习得也是从原型开始的。

不同民族语言的原型义项大都是基本层次概念,在语言中往往是使用较多的,也往往是输入语中频率最高的,所以儿童在语言习得时掌握得最早(详见张敏,1998)。因此,儿童首先是接受成人语言输入中同一语言环境出现频率高的语言形式,由于成人考虑儿童的认知接受和理解程度,这一语言环境往往是语言形式运用的典型语言环境。掌握了原型和原型的使用环境之后,随着儿童认知的发展和成人输入的逐渐复杂,语言形式所运用的语言环境由典型逐渐到多样化,词语的语义也由原型逐渐向边缘的方向发展,直到与成人语义系统重合。

张积家(2005)在总结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是双向的。一方面,认知影响语言;另一方面,语言是认知的中介和工具,它必然对认知产生重要的影响。语言影响认知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语言标记影响认知;二是通过范畴和原型影响认知;三是通过参考框架、图形—背景、部分凸显等方式影响认知。其中语言中的范畴和原型给认知结果的编码施加了某种限制,人对刺激图形的记忆会朝所给予的名称方向变化。

Caroll,J.B.(1977,转引自张积家,2005)认为,儿童习得语言以前,就通过和环境接触获得了辨认物体的能力。儿童发现有些东西在不同环境中反复出现,于是就有了概念,即感知不变式(perceptual invariants)。这些感知不变式所代表的经验划分有时符合自然法则,有时会受制于环境,仅是表面现象,未必科学。例如,儿童会把体积和重量联系起来,因为他经常看到的情况是大的东西重,小的东西轻。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可部分地理解为感知不变式加标记的过程。在多数情况下,语言标记和儿童所获得的感知不变式一致。但也有这样的情况,语言标记帮助儿童注意到一些新概念;或者语言标记和儿童以前获得的概念不符,这时儿童就慢慢学会用语言改变他对经验的划分。既然不同语言对经验的编码方式不同,语言使用者就倾向于按他们的语言所提供的范畴去区别和辨认经验,从而影响他们的认知和行为。因此,说某一种语言的人常常会忽略说另一种语言的人所经常注意的那些差异。这并不是说他们意识不到这些差异的存在。使用任何语言的人都可以辨认和谈论这些差异,所不同的只是在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里显得不突出而已。

因此,不同民族语言中的原型图式会对儿童语言从原型到边缘的发展有所限制,促使儿童的语义系统往本民族语言的成人系统发展。

(二)内在参考框架的习得早于相对参考框架和绝对参考框架

在上面的观察视角发展论述中,Y的方位词发展规律是先发展不随视角变化而变化的拓扑空间概念,即客观现象,然后是把自己作为参照物的视角,即自我视角,再是把自己的视角放在别人或玩具身上,以他们的视角来观察,即客体视角,最后才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综合考虑Y的这几个空间方位标记观察视角的发展,我们认为,Y的观察视角遵循的发展顺序连续统为:

客观现象>自我视角>客体视角>固有属性

王祥荣(2000)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个发展顺序,他认为,一岁末的儿童已能把自己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来,产生了自我意识,受“自我中心化”的影响,儿童在进行方位辨别时是首先选择自身作为参照基准的。

Levinson(2003)认为,人类的语言中有两种空间参照系统:1)非参照系统或不使用坐标系的参照系;2)参照系统或使用坐标系的参照系。非参照系统包括地名、指示和拓扑三类系统;参照系统包括二维参照系和三维参照系,其中二维参照系包括内在参考框架、绝对参考框架和相对参考框架,内在参考框架和绝对参考框架是二向的空间关系,都只涉及到参照物和目标物的空间方位关系,而相对参考框架是三向的空间关系,涉及到观察者、目标物和参照物三者的空间方位关系。

不同的语言选择不同的参考框架,但是内在参考框架和绝对参考框架可以单独出现,而相对参考框架却不能单独出现。在语言空间的表述上,内在参考框架被认为是基本参考框架,在人类语言空间描述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相对参考框架被看作是由内在参考框架派生出来的,延伸或者补充了内在参考框架,当某一语言使用了相对参考框架,就意味着它也使用了内在参考框架,而内在参考框架所表示的空间概念是由拓扑概念发展而来的。

如果用Levinson的空间参照系统来考察Y的观察视角发展,我们认为客观现象的描述就是拓扑空间概念,是不随着观察者的视角变化而变化的,是属于非参照系统;而自我视角是Y以自己本身作为参照物来判断目标物的空间方位,客体视角是以别人或者玩具动物(在Y看来都是有生命的)作为参照来判断目标物的空间方位而自己并不出现,所以也都是属于二向的空间关系,应该属于内在参考框架;物体的固有属性也属于内在参考框架。因此,Y的观察视角发展应该是内在参考框架最先习得。

这种习得顺序与Levinson(2003)的研究结果一致,他认为,儿童习得三种参考框架的顺序跟本民族语言对三种参考框架的选择是有关系的,一般来说,印欧语系语言的儿童大都最早习得内在参考框架,最后习得相对参考框架,因为相对参考框架涉及到三向空间关系,要比内在空间关系和绝对空间关系更复杂。

本文个案的习得还表现出一个特点,就是表示物体本身组成部分的“上、下、前、后”比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的“上、下、前、后”晚出现。

(三)语义范畴的习得早于语言形式

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对各种事物的性质、特点等有所感知,有所认识,形成各种各样的范畴,如“空间”“时间”“数量”等等这些“认知范畴”,认知范畴的语言化,便形成各种各样的语义范畴。(李宇明,2000)

范畴和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首要对象。在语言里,范畴化首先指的是人们运用语言将其所处的世界进行分类的过程:语言形式的意义形成及人们对它的认识正是人们对所处的世界进行范畴化的结果;语言本身也是这世界的一部分,也可以被语言学家有意识地分类。所以,语言范畴化有两层含义:一是语言使用者通过语言把非语言的世界作为客体进行分类,一是语言学家把语言本身作为客体进行分类。认知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在颜色词、亲属词、空间表达、时间表达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范畴并非是对客观现实的被动反应,它是通过我们的身体及心智对真实世界的特性进行能动处理的结果。(张敏,1998)

儿童进入客观世界伊始,外部世界纷繁多样令他们目不暇接,融入外部环境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环境进行逐步的认知,儿童在生理逐渐成熟的同时对世界的认知也在逐步发展,他们在不断地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辨别不同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似与相反,从而有了最初的分类意识,在不断接触外部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或修正最初的分类意识,进而形成概念。研究表明,认知发展阶段跟语言发展阶段有着很紧密的联系,这些在前语言阶段的认知成果在语言产生之后会在语言中得以体现。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儿童认知世界的过程中,语言起着特殊而又异常重要的作用。语言范畴化首先指的是人们运用语言将其所处的世界进行分类的过程,说明人们认识世界是要利用语言,要受到不同民族语言对世界认知的不同分类机制影响。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了本民族人们的认知成果和认知习惯,而不同民族的思维习惯有共性也有个性,所以不同民族语言在表达相同的认知范畴时也是有共性和个性的。儿童在语言产生之后,在学习使用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同时,也处在利用语言将其所处的世界进行分类的过程之中,也就是说,不同民族语言对客观世界所作的不同分类会影响儿童的认知。

语言范畴化从建立语言中的语义范畴开始,如空间范畴、时间范畴,儿童语言中的语义范畴与成人语言中的语义范畴不同,成人语言中的语义范畴是走“归纳”的路子,即概括在语义上有共同语义特征的成员组成语义范畴,而“儿童的语义范畴是走‘演绎’的路子,范畴与范畴中的成员是同步发展的”,“在儿童语言习得早期,范畴成员可能只有一个代表整个范畴,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通过逐步认知该成员与其他成员的共同与不同的语义特征来扩大语义范畴,最终形成与成人语言系统相吻合的语义范畴”(柯航,个人交流)。如Y在建立时间范畴时,先是用“今天”来表示自己对时间的认识,然后逐步在时间语义范畴里加入“昨天、明天”等词,这些成员都是先机械地使用一段时间的语音形式,然后认识到它们之间的语义联系和区别,才能够进行正确的运用。

Y在14;20学会走路后,对上下台阶很感兴趣,就有了表达“上”的愿望,但在上台阶的时候往往说“下”。这是因为“下”的语形出现得比“上”早,早在13;11时成人就经常跟Y说“小耗子上灯台”的儿歌,其中有一句“偷油吃,下不来”,在儿歌不断的重复下,Y一听到“小耗子上灯台”,就接着说“下”,在14;19和15;13独词句阶段都出现了“下”(不想让抱着要下地)和“下,下”(想从餐桌椅里出来),加上她住在十二楼,表达“下”的语境要比“上”多,所以“下”是Y先学会的表示自身位移动作的语言表达方式,当学会走路自己上台阶时,就自然地用早已学会的“下”来表示自身身体位移的“上”的概念。这说明,儿童是先建立某一范畴的概念,由于语言表达有限,就只能用先习得的某一个具体的词来代替这个范畴概念,儿童先习得的代表某一范畴的具体语词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儿童词语用错的情况会有所不同。

在本文语料中,空间方位词“左、右”仅有语形出现,而且经常是无条件的自由变换,Y并不能正确判断“左、右”方位,但是语形的出现却意味着她对“旁边”这个方位可以进行下位划分有了认识,即建立了“旁边”的下位语义范畴。因为汉语的“旁”从说话人的角度看去,“N旁”的目标应该是在参照物的左右而非前后(董为光,2006)。事实证明,在“左、右”习得之前,Y对“旁”的认识已经很成熟。

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这种对范畴的模糊意识是有所选择的,也就是说,儿童语义范畴最开始出现的典型代表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有条件的。

首先,这个典型代表应该是成人语言输入中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应该属于认知语言学上的基本层次概念的词。研究表明(Matthews,D.etc,2005),语言处理机制的输入频率会影响儿童的语言习得,不同民族语言中相同语义范畴的代表词语是不同的,造成输入频率的不同,因此,不同民族语言的儿童所选择的相同语义范畴的典型代表应该是不同的。如Levinson(2003)的研究表明,在Tzeltal语中(一种玛雅语言,南美洲一些印第安部落的人使用),除非两个物体连在一起,其他情境中都使用绝对参考框架来表示事物的空间关系,北称“downhill”,南称“uphill”,所以对于Tzeltal语儿童来说,uphill和downhill应该是基本层次概念的词,它们的出现频率较高,儿童自然先习得。

其次,这个典型代表是儿童该语义范畴发展的起点。如“今天”作为时间范畴的典型代表,表明儿童对时间的认识是从现在开始,向过去和未来延伸,这是符合认知规律的,时间概念的“现在”触手可及,相对“过去”和“未来”在认知和理解上要容易一些。这也在英语儿童的时态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证实,英语儿童的时态发展是先出现现在时,然后是过去时,最后是将来时,过去时之所以比将来容易些,是因为过去是经历过的事情,仍保留在记忆中,而将来则毫无体验,因而捉摸不定(靳洪刚,1997)。朱曼殊(1990)的研究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她认为,3~4岁的儿童可以理解“先”“后”“同时”,4~5岁的儿童能够理解“昨天”“今天”“明天”及其先后顺序,而对于一天之内的时段,如“早上”“中午”“下午”等词及其顺序则要推迟一年,而“今年”“明年”等时段较长的词则要到6~6岁半才能理解。

方位词语义辨析 篇3

关键词:方位词 原型范畴 隐喻 跨文化教学

0 引言

在认识语法的研究中,物质的空间关系是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因为人类生而俱有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功能来感知世界万物,具有理解并描绘实体空间方位有关系的能力。在英语中,常借用下列介词描绘实体各种动态和静态的三维空间关系:

1 表示相对方位的方位词

in front of,before,under,below,underneath,beneath,the back of,behind,beside,next to,by,over,above,far away from,far from,close to,near,at the top of,at the highest point of,between.

“方位关系的认识,可以涉及两类物质实体的概念:一个是我们认识的客体,它应该是我们注意的焦点;另一个是帮助我们确定聚集实体方位的背景参照体(称作方位体)。”(程琪龙,2006:111)而Langacher用动体trajector和界标landmark表示两个参与者之间的方位关系。动体是关系结构中的主体,其空间方位通过界标的参照而予以确定。例如:

Look at the pretty house in the picture.An old woman is seated in an armchair in front of the house.A cat is sleeping under the chair.There’s a big apple tree at the back of the house.A bird is fling over the big tree and another bird is at the top of the house.A woman is watering flowers in the garden close to the house and a little girl is beside her,picking roses.在一幅图片中有树、房子、花园、车子、小鸟、坐在椅子上的老太太、在花园里浇水的妇人,在椅子下躺着睡觉的猫的生活场景。要描绘这些场景,我们要借助不少方位词来确定这些主体或我们视觉焦点的位置,以及各个主体之间的方位关系。在上述这段话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house这个单词,虽然客体之间有时作为参照。浇水的妇人是以房子为参照,而小女孩是以其母亲为参照。但总体上是以房子为参照的,因为房子在图片中体积最大,最容易发现。其他物体可以通过距离房子的方位线索找到。因此,焦点与参照物的关系参照物在不同的情景中会有变化。

2 表示绝对方位的方位词,以地球为参照物

north,northwest,northeast,south,southwest,southeast,east south

例如:the far south 南极

south by east 南偏东

这组方位词表示的方位的参照物恒定不变,其中有一个固定的参照物:地球。因此一般意义上的东、南、西、北则不需要参照物,只需要知道场景中的视点方向即可。再看下列句子:

Spain is in the south of Europe.西班牙在欧洲的南部。

Mexico is to the south of the U.S.A.墨西哥在美国之南。

Viet Nam is on the south of China.越南在中国的南面。

虽然句中也出现具体的参照物,但另外一个不可缺少的隐性的参照物始终存在,起着指南针的作用。

3 绝对方位词,以人体为参照物

left,right,upper left,upper right,middle left,mid-central,middle right.

例如:

①His left arm was broken.他的左臂断了。

②He knocked down his opponent with a powerful left.他一记有力的左手拳将对手击倒。

③The sender’s address is written on the upper left-hand corner.写信人的地址位于左上角。

此三句中可以明显从人的左手衍生出一个与人手无关的词组(upper left-hand corner)。看以下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出下例客体的方位与听者或述者直接相关: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1980)的观点,方位隐喻来源于直接的身体体验(physical contact),体验基础可以很容易地在我们社会物质化的环境之中找到“我们直立的身体姿态与向前行进的典型性特征就与不同的空间方位和方向所赋予的联想有很大的关系”[1]

4 方位词的空间原型意义的隐喻性拓展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和现象都有其特性,人们根据这些特性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即范畴化的过程categorization.(曾传禄,2005 )。ROSCH建立了基本范畴和原型理论,并提出了基本范畴等级效应和原型效应prototype effect。Taylor,J.(1989)认为原型经常用来指范畴内的最佳成员或典型代表,但原型更确切地含义是指作为范畴核心的图式化的心理表征,是范畴化的认识参照点,其最佳成员只是原型的个例。

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是可以扩展。一个范畴内可以有一个中心,即原型,也可以有多个原型构成一个中心义项群。语义范畴围绕原型意义向外扩展,形成放射形结构,抽象程度也不断提高。方位词的空间意义随着人们认识能力发展而不断受到拓展,从空间域投射到抽象域。人们借助特定的空间关系来表现抽象的逻辑思维如:原因、方式、目的等。试看下列方位词的隐喻。

①There is a jug on the table.桌上放着一个罐子。

②The carpet on the floor isn’t fashionable.这块地毯过时了。

例1中,罐子是焦点,桌子是参照物主位体;例2中毯子是焦点,地板是方位体。这两例中客体和参照物都呈上体位和下体位关系,存在支撑力。on隐含“依托、支撑”的关系。

③The election campaign can count on the public support.选举活动要信赖公众的支持。

④Most cars run on petrol.多数汽车用汽油开动。

例3中,公众的支持(参照物方位体)支撑着选举活动(焦点);例4中,汽油(参照物)是汽车(焦点)动力的支撑。从以上四例中,可以看出on在某物之上的空间意义投射到生活的各种事态之中,引申为“依赖、依靠等”。

又如:

⑤The water flows under the bridge.水在桥下流过。

⑥We work under an experienced engineer. 我们在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手下工作。例5中under表示空间位置“在...下面;在...底下”,在例6中,under隐喻为“地位、等级比……低”。

5 结论

正如莱考夫 (Lakoff,1999)指出的: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为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是隐喻方式的”。方位隐喻(Orientation Metaphor)是以空间概念为始发域(Source domain)向其他认知域或目标域(target domain)进行映射(map)进而获得引申和抽象意义的认知过程。方位隐喻把一些空间关系和性状投射到非空间的关系和性状上,不仅能使抽象和未知的概念具体和熟知,而且能启迪读者的想象力,在不相容的事物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的关联。

参考文献:

[1]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Lakoff,G&M.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M].NewYork:BasicBooks,1999.

[3]Taylor,J.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Oxford:Clarendon Press,1989.

[4]程琪龙.概念框架和认知[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曾传禄.方位隐喻的认知分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1.

方位词语义辨析 篇4

1、From表起始点

The sun emerged from behind the cloud.太阳从云朵后钻出。

She began to walk away from him.她开始离他而去。

We are from Germany.我们来自德国。

A letter from my younger sister我妹妹来的信

2、From表来源

例如:“Come and help me, ”he shouted from the next room.译文:“来帮助我, ”他从隔壁房间叫。本句译文的“从”明显是由from来的。实际按中文习惯, 应译为:“来帮帮我, ”他在隔壁房间里喊道。那么, 英语为什么用from而不用in呢?这是因为英语是从声音的角度考虑的, 是“从”隔壁房间传过来的, 汉语着眼的则是人说话的地方。

若进行引申, from常用来表示制造某物的材料 (常指从外表看不出原材料的) , 如:Flour is made from wheat.面粉由小麦制成。

Steel Is made from iron.钢是由铁炼成的。

3、From表距离

例如:It’s 60 kilometers from this city to that.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距离60公里。

由空间意义引申出来, from还可表示幅度或范围,

如:The temperature varies from 38 degrees to minus 10.温度在38度到零下10之间变化。

The prices range from$10 to$500.价格从10美元到500美元不等。

4、From表原因

如:My shoes are all wet from the heavy rain.

这里, the heavy rain是造成wet shoes的原因, 其隐含之意有来源的意思, 故使用了from。

再如:Sweating from the effort, I laid the hammer aside.由于用力出了许多汗, 我把锤子搁在了一旁。

5、From表"防止"、"阻止"、"阻碍"

如:prevent sb.from doing sth.“阻止某人做某事”的用法, 此外, from表该意义时, 还常构成下列表达形式:

keep/stop sb.from doing sth.阻止某人做某事

hinder/prohibit sb.from doing sth.妨碍/禁止某人做某事

dissuade sb.from doing sth.劝阻某人不去做某事

6、From表纯粹的分离, 作”分开”、”分离”、”隔开”、”离开”解, 常构成下列表达形式:

如:Stay from bare wire, please.请勿靠近裸露的电线。

separate the good from the evil把好的和坏的分开

part from a friend断交

flee from prison逃离监狱

7、From表”消失”、”消除”, 作此意时经常跟disappear, remove等动词搭配:

The plane soon disappeared from sight.飞机很快消失不见了。

After hearing this, the smile fled from her face.听到这里, 她的笑容立即消失了。

Let us remove all doubts from our minds.让我们消除相互间的猜疑吧。

8、From与tell, know, distinguish, differ等词语搭配表示”区别”:

Chinese differs from Japanese in many ways.汉语和日语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

It’s not easy to tell a true friend from a false one.辨别真假朋友不是件容易的事。

You must learn to distinguish good from evil.你必须学会辨别事情的好坏。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 介词from具有强大的语义功能, 正确地使用英语介词会使句子结构简单、意义明确而且符合语言习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介词的确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语言现象, 因此介词的重要性要求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与掌握, 介词运用上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又要求我们在学习与掌握介词的过程中必须抱着慎之又慎态度认真。经常对这些我们常用的小词加以认真分析和梳理, 有助于我们准确地理解各种表达, 领略语言艺术, 还可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敦金:《英美惯用法词典》,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8年。

[2]杨莉藜:《英语介词语义源流》, 《外语研究》, 1997年第51期。

【方位词语义辨析】推荐阅读:

如何培养全方位人才07-03

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05-25

上一篇:关于购置复印机的请示下一篇:脑科医院下半年工作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