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

2024-1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精选11篇)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 篇1

一、提高自身修养,博取家长信任。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师先受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强师德修养。师德修养最可贵的就是为人师表,乐于奉献。教师的为人师表不仅感化学生的心灵,而且还通过学生作用于感化家庭和社会。在与家长的接触中,要始终让家长能感受到:你是“一个教师,是多么高尚的人”。作为一名班主任,在与每一位家长的谈话中,一定要能反映或体现我们老师对学生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把他的孩子交给你教育能令他感觉放心、安心。作为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平时应该多多观察孩子、关心孩子,善于打开孩子的“心锁”。

二、平等对待家长,树立公正形象。

由于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状况的不同,我们作为班主任的不能人为地把学生和家长分成三六九等。特别是碰到处理学生问题且涉及到双方家长,班主任在接待家长时绝不能带着世俗的功利色彩,以貌取人,以职取人,以财取人。班主任应一碗水端平,亲切热情、礼貌待人,讲究谈话的内容、方法和语气。班主任“为人师表”,是学生效仿的榜样,是学生的一面镜子。班主任的理论水平、道德修养、处事原则等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反之,则会给学校、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给学生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进而转化为对社会的失望,严重影响他们日后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信任尊重家长,做到胸襟开阔。

尊重家长、善待家长,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班主任要意识到每位家长都希望有个引以为荣的子女,都那么要强、爱面子。班主任绝不能“越位”地训斥家长,“居高临下”地说:我要你怎么做,你应该怎么做。不能一见面就告状,埋怨数落家长。结果,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干。教育是理性的行为,与家长的沟通更需要互相尊重、理性和智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家长会)当学生有错时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但要理解家长的难处,不能训斥家长,不能把学生的错误转嫁给家长。要尊重家长的情感,对家长做到温和有礼,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对于学生的学习,不给家长增加负担,但必要的检查还是应该的。不歧视差生家长,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家长如果针对班主任的工作提出意见,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做到宽容大度,胸襟开阔。只有这样,以情动人,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达到同家长互相交流共同配合的目的。

四、听取家长意见,共商育人良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最初打开学生智慧心灵重要的一环。学校教育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一般来说,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了如指掌,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在家里的情况。利用家访、家长会和电话经常同家长联系,对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进而管理好班集体有很大的帮助。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 篇2

一、沟通之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与家长沟通之前, 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准备, 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 要明确沟通的目的和内容。

与家长沟通之前, 班主任一定要想明白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要与家长进行沟通?问题真的严重到了非要和家长沟通才能解决吗?通过沟通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有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想明白了这些问题, 班主任与家长见面时才能有条不紊地交换意见, 从而实现预定的计划。

2. 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之前, 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要通过与学生谈话深入了解其父母的性格、爱好, 对孩子的期望值等;其次要根据所掌握的情况, 具体设计沟通方式和方法;最后还要对沟通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的情况, 提前做出设想, 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应对策略, 避免沟通失败。

3. 详细掌握学生的在校动态。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之前要将学生在校的情况了解清楚, 尤其是对违纪学生的处理情况。班主任一定要对违纪事件作深入调查, 是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还是学生本身的问题?抑或是家庭教育的失误?针对这些问题, 自己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或建议?只有做到这些, 我们才能在随后与家长的沟通中有的放矢, 灵活自如, 进而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4. 选择时机, 事先约定。

很多时候, 班主任之所以还没有切入正题就被家长拒之门外, 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热情不高或沟通技巧不过关, 也不是因为家长不愿意与老师交流, 而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恰当的沟通时间。例如, 当家长正忙得不可开交时, 或者正赶上家长情绪低落的时候, 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沟通一般都不会达到预期的沟通效果。所以,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之前, 应先间接地向学生了解其家中的情况, 然后通过电话或其他形式与家长“预约”后再进行沟通。这样, 家长就可以在自己最宽松的时间全身心地与老师进行沟通。

二、讲究交流的策略和艺术

每个家长的脾气和处事方式都不相同, 有的家长喜欢多听孩子的缺点, 有的家长则无法接受老师批评自己的孩子, 如何巧妙而不生硬地说服家长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工作, 需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1. 先求同, 后论异。

与家长交流之前, 班主任一定要先把“门”打开, 消除他们的抵触心理, 与他们取得某些共识。不然, 如果对方排斥你, 让你连“门”都进不了, 就什么也没法谈了。所以, 每次交流之前, 班主任可以适当地先从家长的立场出发, 肯定对方一些正确和有益的做法, 然后再适时地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拿出来, 同时以善意的姿态引导他们理性的思考, 委婉地指出其客观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一般就能达到“入耳、入脑和入心”的效果, 即使是平时一些谈不拢的事情, 现在也会很容易“达成共识”。

2. 理性说服与感性说服相结合。

理性说服就是充分地摆事实、讲道理, 进行科学分析;感性说服就是用情感煽动, 让人激动起来, 用情感来感动人。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运用时要因人而异。文化程度低的人容易受情感的影响, 宜侧重于情感说服;文化程度高的人受情感的影响较小, 应侧重于理性说服。但最好的说服方法是晓之以理和动之以情, 把理性说服和感性说服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3. 先声夺人。

谈话的开头是整个交流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班主任的话语能不能一开始就抓住家长的心, 往往决定着整个谈话的成功与否。一个成功的“开场白”能有效地缩短班主任与家长的心理距离, 使家长迅速安静下来, 理性地沿着班主任的思路进行思考。因此, 班主任要精心设计谈话的开头语, 给家长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开场白要言简意赅、引人入胜、先声夺人并力争扣人心弦。只有这样, 班主任才能够吸引住家长的注意力, 牢牢地把握谈话的主动权。

4. 以退为进, 勇于负责。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 尽管我们尽了心也尽了力, 但孩子还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甚至还会发生伤害事件。伤害事件出现后, 当事孩子的家长心里肯定不好受, 情绪波动也会比较大, 难免会有一些不理智的言行, 甚至会迁怒到学校、班主任和其他老师身上。此时, 班主任要多宽容、多谅解和多包涵, 要在耐心倾听家长倒苦水的同时, 主动承担起监管不力、跟踪失察之责, 从而使家长感到老师是担当和负责的。这时候, 即使家长心中有什么不满, 也会主动自我克制。当家长意识到自己行为不妥的时候, 教师再从关切的角度引导他们理性地思考, 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从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

三、通过多种途径与家长展开交流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班主任工作也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但现实中我们不可能时时和事事都要求家长到学校交流, 也不可能时时和事事都家访。那么, 我们该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

1. 主动家访。

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 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都了如指掌, 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此, 每次接到新班以后, 我都会及时地对班级的每一个孩子进行一次家访。家访中我会主动向家长介绍学校历史、班级情况、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要求和期望、需要家长与学校配合的一些事情等, 有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家长传授一些教育孩子的方式或方法。另外, 我们还能在家访中完善学生的信息, 主要包括学生的家庭住址、身高、体重、视力情况和性格特征, 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等。通过这些信息, 我们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并制定出恰当的教育方案和措施。

2. 定期召开家长会。

部分班主任的惯性思维是:只要学生不出现大问题, 就不告知家长。只有当一个学生逐渐蜕变为教师眼中的“屡教不改”后, 我们才会通知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对策。但是, 这时候家长多半会接受不了孩子“变坏”的现实, 会质问班主任为什么我的孩子会变成这样?为什么不早通知我们?现在你们管不了, 想推卸责任了才想起我们家长, 没那么容易。其结果是学生家长与教师互相抱怨, 陷入关系危机, 还有极少数的家长甚至对教师恶语相加, 大打出手。这不仅有违我们教育的初衷, 而且还会使教育的环境更加恶化, 从而不利于问题学生的转化。所以, 班主任应把家长工作做在前面, 定期召开家长会, 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和在校表现情况, 以便家长能及时、全面和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并积极地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之中。

3. 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

一年级孩子上下学一般都是由家长或监护人接送, 这段时间正是班主任与家长交流的良机。每天放学前, 我都会对每个学生一天的表现进行一次梳理, 以便在放学后能及时地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梳理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学生今天有什么特别的表现?学生在课堂上或课间有无违纪现象?学生今天有哪些做法是好的, 哪些做法是欠考虑的, 哪些方面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对其加以引导的?

4. 书信交流。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班主任在每次上学或放学时不可能与所有的家长都进行交流和沟通。为了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 我班设立了“日常表现回馈制”。每天放学前, 我都会将自己梳理的学生表现情况加以记录, 然后由学生将各自的“日常表现回馈单”带回家, 让他们进行独立地反思。在反思过程中, 孩子们必须就自己的问题向家长做出必要地解释:这些问题是个人有意为之, 还是无心之错;针对这些问题, 自己将采取什么措施进行改正。

5. 电话或短信沟通。

其实,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不一定非要面对面坐下来, 一本正经地交谈, 抽空给家长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也是不错的方法。为了方便和家长联系, 每次接到新班后我都会及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知学生家长, 同时也会及时收集好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 并将所有学生家长的姓名及电话号码都存在我的手机里。对于一些简单的、一说就明白的问题, 我一般都会用电话或短信与家长进行沟通。如, 哪位同学迟到、缺课或身体不舒服, 抑或哪位同学取得一定的进步或有突出表现时, 我都会及时给家长打个电话。

6. 设立学生家长QQ群。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 拥有电脑的家庭越来越多, 网络就成了班主任和家长沟通的一个新渠道。为了能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和在校表现情况, 每次接手新班之后, 我就会开通“相约热线”———家长QQ群, 然后告知家长如果他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登录家长QQ群, 在每周一和周五晚上的19:00~21:00之间与我进行在线交流。用QQ和家长沟通, 不仅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等, 同时也可以让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 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另外, 通过QQ进行沟通还可以让教师听到家长的心里话,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校合力。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 篇3

关键词:班主任;家长;学校;沟通

一、学会赏识,拉近心的距离

我带上一届高一时,班上有个学生叫张磊,该学生上课不守纪律,经常迟到,同老师顶嘴,不交作业,颇令老师头痛。经过观察,我觉得他头脑机敏,而且他的物理动手能力强,英语基础也不错,他的问题主要是学习习惯不好。为此我特意安排了一次家访。当天,我拿着他的英语和物理试卷上了门。谈话一开始,我就充分肯定了张磊的优点,并且告诉他,这次月考,他的物理和英语成绩相当优秀。家长虽然表面上谦虚,但看得出很开心,尤其是张磊的妈妈眼角眉梢都透着喜气。爸爸说:“张磊上中学以来,从来就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也被老师给训怕了,认为他不务正业,学习也没指望了,真没想到他还是能学好的。”谈话的气氛融洽了,我顺势提出塑造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家长愉快地表示一定要配合老师,督促孩子完成每天的作业。后来,张磊很快改正了自己的缺点。学期期末考试中,他的成绩名列班级第八名,高中毕业当年考上了重点高校。可见,赏识既能拉近班主任同家长的距离,使班主任赢得家长的信赖和配合,又能在学生身上产生积极的“期待效应”,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不竭的动力。

二、善于倾听,此时无声胜有声

多数班主任在约见家长时,说的多,听的少,只顾自己痛快,对家长进行一番数落。情绪发泄完了自己累了,家长的耳朵也塞满了,家长原先准备的话却还没有说出来,只好闷在心里,回去再拿孩子撒气。这样的谈话其效果可想而知。不妨换个方式,班主任做个听众如何呢?叶玲是我班的一名优等生,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她郁郁寡欢,上课老走神。我首先找她谈心,了解到其父近来迷恋麻将,为此父母经常吵架。得知此情,我觉得有必要和她家长谈谈。这天下午放学时,叶玲爸爸刚好来到学校,我请他到办公室坐下,当时办公室没有其他人。我没有直截了当地指责他的赌博行为,因为这是他的家庭内政,而是向他简单介绍了叶玲近来的反常表现,然后以询问的眼光等待他的回答。叶玲父亲是一个坦诚的人,他坦白了自己的赌博以及夫妻不和睦的情况,脸上现出愧疚的表情,并表示今后绝不再打麻将。后来,叶玲上课专心了,成绩又上去了,微笑又常挂在她的脸上。

三、以诚相待,打动家长的心

与家长沟通,要讲究一个“诚”字,不要把自己的威严带到家长面前,而应把自己当做家长的朋友,这样与家长谈话就变得容易了。千万不要板起面孔“教育”家长或“指示”家长应该怎样做,否则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有一年,班上有一个无心向学、爱打架的学生在上数学课时因捣乱而被数学老师批评,他趁机发难。平时就宠惯了他的家长,此次在他的无理取闹之下,打算来学校评理,数学老师担心把事情闹大,要求我来调解。刚好那天发生一件意外的事,该生以前与一些社会闲杂青年有过节,放学后被几个手持木棍的闲杂青年打伤。此时,我和数学老师刚好赶到,数学老师不顾危险,严厉斥责闲杂青年,并及时将学生送往医院,一直等到家长赶来。学生及家长被老师的拳拳诚心所感动。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下,学生终于明白,自己的无理取闹是不正确的。事实证明,教师的诚意比讲一万句道理更能感动学生。

四、与家长沟通要讲究语言艺术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都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护短”的粗鲁家长,这时班任任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一些学生在学校做错事后是不会向家长坦白的,反而说是别人的错,老师又如何袒护那些同学,这往往引起家长的误解。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询意见的态度,与学生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我成功地处理过一件因学生之间的小纠纷造成家长不满的事情。有一次,平时总爱生事的学生小军与平时表现不错的赵鹏打架,我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严厉批评了小军。当时他只顾哭,一副很委屈的样子。后来,有一个看到事情全过程的女生把事实真相告诉了我。原来是赵鹏把小军推撞到了讲台上,当时小军骂了他一句,却招来赵鹏的一顿拳头。于是我找小军谈心,并向他道歉,认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怎料赵鹏告诉家长,说小军无端骂他,他才打了他一下,老师却偏袒小军。家长听后觉得老师无理,便气冲冲地来到学校,要求老师公平地处理这件事。我完全没料到事情竟然弄得如此复杂。我和颜悦色地接待了赵鹏家长,先表扬了赵鹏在学校的出色表现,以缓和气氛,然后轻描淡写地讲了那件事情的真相,简单分析了两个学生的过错,并小心地表明了事情只是起因于两个学生之间发生的小误会。这时,家长也觉得是个小误会,只是赵鹏过分夸大,自己也不应如此袒护孩子并向我表示了道歉。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 篇4

——谈如何与家长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李镇西老师曾经说过,没有合格的家长,就没有完整的优质教育。班主任除了教育学生,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影响家长。从某种意义说,只有影响了家长,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才能真正成功。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工作,成了我们一份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我们来说,这的确不容易。毕竟一个班级几十位孩子,上百位家长,众口难调。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要不断提高处理问题的层次与境界,切实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把孩子教育好。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抓住第一次与家长见面的机会,力争给家长留下良好的印象。应该说,与大部分家长的第一次见面,就是第一次家长会。现在我也是学生家长了,更有深刻体会,家长的心情大都是一样的,都想借此尽可能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以便确信自己的孩子是否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因此,接班后的第一次家长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家长会上要达到两个目的:

1、让家长信服自己。为此,就该精心准备,把自己对本班学生的教育和教学设想、计划以及准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告诉家长,并简洁明了地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每人每星期坚持写一篇周记;每人带一本课外书(可交换阅读)坚持每天抽时间阅读……等等。并且,讲话做到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具有号召力和鼓动性,让家长对自己所说的话深信不疑,给家长一份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孩子的老师是一位好老师,只有家长足够的信任了自己,他们才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配合了。

2、让家长敢于接近自己。于是,说话的时候就应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表情,让家长感觉亲切、随和而又热情,并给家长留下联系电话,交给他们与你的沟通方式,电话或写反馈单,希望多与家长一起共商育人良策,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这样,就会让家长觉得自己是个可信任而又平易近人的人,为以后与家长的沟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其次,营造宽松的气氛,以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谈。

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愉快

地与自己合作。有些家长,与老师交谈会感到拘束、不自在,怕见老师,因此,我就

注意营造轻松的气氛,让他们写出来我看,用文字交流,效果不错;积极接纳每一位 家长,把家长当作是自己的朋友,多倾听家长的话,引导家长提出宝贵建议,答应家

长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事一定会尽力而为,如果不能办到的我也坦然相告,争取家长的谅解。在与家长提出共同促进孩子发展的措施时,采用商量的口吻,征求家长的意见,常用的句式是“您看这样行不行”、“您觉得这样好不好”等。这样,让家长感觉到得到老 师的尊重,更从感情上也拉近了距离,与家长的谈话自然就轻松多了,家长也就会经

常愿意主动和我联系和沟通了。

(三)充分了解学生,与家长谈及孩子的缺点时注意方式方法。

老师与家长的谈话都是为了孩子,作为老师,我们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如:孩子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特长和爱好、优点和缺点等等。因此,我和家长谈及孩子的发展情况时是比较具体的,从不笼统、模糊和泛泛而谈,没把握和不准确的不说,让家长感到我对孩子的关心和重视,感觉到我工作的细致、认真和负责。而且,我与家长交流时,对孩子的评价也是客观而全面的,既肯定孩子的优点与进步,也真诚地提出其不足之处及改进办法。在谈到孩子的缺点时,我也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区别对待,与很熟悉的家长我就说得直率一些;而有些家长自尊心强的,会把谈孩子的缺点视为对自己的批评而感到有压力的,我就说得委婉一些,注意家长的可接受性,同时也表达对家长心情的理解,以心换心,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就可以达到共同解决孩子问题的目的了。

(四)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和修养都不同,因此,我就根 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

如:

1、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我就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2、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如,我班有个男孩子,家住市区,由于家里还有弟弟妹妹,所以住宿,调皮,下课打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属于那种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孩子。而家长因为无暇顾及他,感觉欠孩子的,对他就比较溺爱,又错也不批评。面对这种情况,我在跟家长沟通时,首先对家长的心思表示理解,其次跟家长分析在学校里良好同学关系的重要,在和谐中他会更加健康快乐的 成长,先说服了家长;再跟该学生交流时,我先肯定他的优点,循序渐进的引导他认识自己目前的不足和同学们对他的态度,然后跟他说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建议他用用好换好。在我耐心的引导下,孩子和家长都接受并采纳了我的建议,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班里的同学慢慢喜欢他了,说他像变了一个人,并且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家长很开心对老师表示感谢。

3、对于那些对孩子放任不管,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我就多报喜,少报忧,满足家长欣赏孩子优点的荣誉感,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从而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开始主动关心孩子,主动与子女沟通,与学校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4、对于后进生或是认为自己对孩子已经管不了的家长。如:我班有几个学生,家长第一次见我就说:“老师,我这孩子总是被老师投诉的对象,我管不了也不想管了,你帮我看严点吧。”这种情况,我就尽量挖掘其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适时地每次说一点,语气委婉,并提出改正孩子缺点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只有这样,家长就会主动地与我交流孩子的情况,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的工作了。

5、对于有些气势汹汹蛮不讲理的家长,特别是有些提出一些不符合教育行为及规律的观点和要求,或是不理解学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沉住气,先让家长说完,发完脾气和牢骚,“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然后对家长的这种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再耐心地以平静的语气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对错,以理服人并体现出自己的宽容大度,赢得家长的好感,从而得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如:我班曾有个家长,因为自己孩子的宿舍一年级安排在一楼,二年级安排在三楼,就打电话给我说:“你们学校怎么搞的,交同样的钱,别的孩子就在一楼二楼,我的孩子就住这么高,我每次来上去多累啊,我要向校长投诉,你们校长的电话是多少?……”其实,这是很小的事情,但家长不理解就很大意见。我先听她说完,并对她既要工作又这么远来看孩子还要上这么多层楼确实很累表示理解,然后再耐心解释学校为什么这样安排,还有,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个锻炼身体的机会……等等。这样,家长终于理解而不再投诉了。

只要我们老师把自己对学生的那份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觉得你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孩子,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成为一个优秀学生,并以平常人的心态,用朋友的方式与家长交谈,就一定能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的。

老师们,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是在摸索中成长,在成长中摸索,班主任工作既有规律可循,但又没有固定的模式。凭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我愿 “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 篇5

有人把塑造学生的工作比喻为塑造一块大理石,认为有六个雕塑家共同雕着这块大理石,其中主要的两个就是家长和教师,而第一位则是家长。因为学生除了学校生活外,家庭生活时间是最长的。学生的健康成长除了学校(特别是班主任)的思想教育之外,家长的熏陶与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老师是暂时的,家长却是终身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的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必须讲究语言艺术。

1、对于有教养的家长,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家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有些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的措施是很好的。

2、对于溺爱型的家长,交谈时,首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的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指出学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使对方从心理上能接纳意见。同时恳切地指出溺爱对孩子的危害,耐心的热情的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子女,让家长如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千万不能因溺爱而隐瞒孩子的过失。

3、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长,班主任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家长意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改变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教育孩子的活动。同时要委婉的说出放任不管对孩子的影响,使家长明白,孩子生长在一个缺乏爱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从而增强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程度,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感情,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4、对于后进生的家长,班主任要让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班主任最头痛的是面对“后进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的失望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量挖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但一次不能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孩子很笨,没药可”这样的话。再说到孩子的优点是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缺点是语气要委婉,这样就会让家长对孩子有信心。只要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记录 篇6

班主任:付雯雯

刘辉,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父亲是工人,母亲为超市售货员。刘辉的智力水平属于中上等,二年级时学习成绩在班里还属于中等偏上,但进入三年级后,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期中测验两门主课均不及格。刘辉的性格比较外向,嘴很甜,人乖巧,有人缘,虽不是班里的少先队干部,但在朋友圈中说话有人听。刘辉一家原住在闹市区,后因住房拆迁,搬到城郊新建的开发小区。由于小区的建设不配套,因此小区内便逐渐形成了一个农贸市场。在农贸市场中,有附近的农民前来经商者,也有一些小区的居民加入到个体业余经商的队伍中。刘辉的父亲便是其中一员。刘辉的父亲主要经营时鲜蔬菜。从市区批发市场购进赶鲜的高档菜,在小区农贸市场出售。遵父母之命,刘辉近半年来下午放学后也常帮助爸爸卖菜。如果儿子表现好,生意做得也称心,父亲就给儿子以奖赏,或给买点好吃的东西,或给点零花钱。久而久之,刘辉对帮助爸爸摆摊卖菜产生了兴趣,而对学习的兴趣则越来越下降。刘辉的母亲对孩子也十分放纵,她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晚上吃过晚饭后,为图家中清静,经常催着孩子出去找同学玩,10点钟以前不要孩子进家门。鉴于以上一些原因,刘辉的厌学情绪愈益增长,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他甚至对同学说:“学习什么,真没劲,还不如跟我爸爸跑跑腿,要吃有吃,要钱给钱,那多够味!”

刘辉的厌学症无疑是家庭不良因素影响的结果。父亲工余经商捞外块,把孩子也拉上了,还不时有所奖赏,予以“积极强化”;母亲图清闲,晚上10点之前不让孩子进家门;父母都很少把孩子的学习放在心上。处于这样的一种家庭氛围,在孩子看来,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反正爸爸妈妈不计较这个,只要乖乖听话,让父母高兴就行。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大。父母的主导倾向是什么,对孩子有何期望和要求,往往是孩子愿不愿意学习和怎样去学习的指示器。因此,娇治刘辉的厌学症,关键要从改变家庭环境入手,帮助刘辉的家长切实认清教育子女学习的意义和责任。

辅导方法: 1、厌学的倾向表现在刘辉身上,但其直接原因却在于家长的“模型示范”和放纵自流。因此,学校应同家长取得联系,全面介绍和分析刘辉近来的

学习变化,充分肯定其优点和长处,委婉地指出由于家庭的影响而导致孩子厌学的情况,晓之以理,融之以情,力求引起家长的重视和警惕。 2、教师抓住刘辉这一典型事例在全班进行教育,但不要点名公开批评。可以少先队队会的方式,引导同学们围绕“重钱轻学”的问题进行讨论,使大家明确少先队员到底应该怎么办?是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还是学不学无所谓,有钱吃喝自在就行?这不仅对刘辉是一种教育,而且对激发全班同学的学习动机也有积极意义。 3、适当组织几名学习好的同学或班干部定期到刘辉家中帮助他补习功课。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给刘辉以具体的帮助和监督,另一方面也是对家长的暗中提醒和促进。在采取这种措施之前,事先征得家长的同意。如果刘辉的家长不同意这样做,则不勉强。 4、与家长沟通与协调。 ①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刘辉的家庭情况及其在家的表现。 ②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李刚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

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艺术 篇7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 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 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有时我们甚至会遇到一些粗鲁的家长, 那就要求我们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

1、对于有教养的家长, 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 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的措施, 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 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 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 和学生家长一起, 同心协力, 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有些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其实是很有一套的, 于是我就萌生了通过这些家长来激发其他家长的家教兴趣的想法, 在一次家长会上我专门开辟时间让他们就自己的家教经验给其他家长做报告,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对于溺爱型的家长, 交谈时, 更应先肯定学生的长处, 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 然后再适时指出学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 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 使对方在心理上能接纳你的意见。同时, 也要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 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子女, 启发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情况, 千万不要袒护自己的子女, 因溺爱而隐瞒子女的过失。

3、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长, 班主任要多报喜, 少报忧, 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 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 改变对子女放任不管的态度, 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同时, 还要委婉地向家长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的影响, 使家长明白, 孩子生长在一个缺乏爱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 从而增强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程度, 加强家长与子女间的感情, 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

4、对于后进生的家长, 我们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班主任最感头痛的是面对“后进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 无话可说;面对家长失望的叹息, 无言以对。对于“后进生”, 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否定学生, 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 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 看到孩子的进步, 看到希望。对孩子的缺点, 不能不说, 不要一次说得太多, 不能言过其实, 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这样的话。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 而在说学生缺点, 语气要舒缓婉转, 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 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 配合老师的工作。班上有些学生的父母开学好几个月后被我请到学校来交流, 碰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啊, 我们不是不想和你交换意见, 孩子成绩太差, 我们做父母的实在不好意思来找你啊。”我说我是一直不赞同父母这么说的, 孩子成绩不理想原因很多, 可能是小学的学习习惯没养好, 也可能是其他生理或者心理方面的原因, 在我们老师的眼里所有学生都是很可爱的, 他的身上也同样有很多可爱之处, 例如在学校的运动会上有些学生就为班级赢得了很多的荣誉。相反的, 基础差的学生还更需要我们老师、家长的关心, 希望我们能加强沟通与交流, 能让你的孩子早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把成绩赶上去。从此那些家长来学校和我交流的机会明显多了。

5、对于气势汹汹的家长, 我们要以理服人。教师碰到气势汹汹的家长往往也会热血冲头, 碰到这种家长我们一定要沉得住气才行。碰到此类家长, 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带微笑。在人际交往中, 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 它就像巨大的磁铁吸引铁片一样让人无法拒绝。班主任在面对家长的指责时, 要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和家长争执, 更不要挖苦讽刺学生而伤及家长, 脸上要充满微笑, 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 都能轻易渡过, 赢得家长的好感, 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 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 篇8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家长;沟通;不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146-01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对班主任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班主任必须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也要求做好教育教学的工作,更应该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即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了解,以便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

一、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中所存在的问题

1、沟通方法过于单一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方法就是电话沟通,其他方式沟通较少,造成这一情况追根究底有以下原因:第一:由于班上学生较多,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对每位学生进行家访。第二:教师的教学内容过于繁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这就导致教师想了解学生的情况只能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沟通方法过于单一。教师应该知道要了解学生不应该只局限于学生在校的表现,而是应该观察学生在家庭与生活的表现,方能准确知道学生的发展情况。要想更好的了解学生,教师理应开展家访活动,或者可以建QQ群以及微信群,以便于更好的与家长进行沟通,更好全方位的了解学生。

2、沟通内容相对比较单薄

由于我国大部分的教师都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盲目的认为主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算完成教学任务,家长亦是如此,只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完全忽略了学生的非智力发展。从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出,虽然教师与家长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而且对孩子的品德发展、生活习惯以及兴趣爱好都有所关注,但关注点不高,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达到总数据的84%。在新课程中明确指出:我国的应试教育应该逐渐转化为素质教育,不要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判断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而是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品德素质以及科学文化素质等等。一般来说,家长与班主任沟通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询问学生的成绩如何,学生是否认真听讲,而教师亦是如此,只会向家长询问学生是否完成家庭作业等等。由此可看,家长与班主任还是倾向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忽略了学生的非智力发展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教师与家长必须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教育观念,全力的实施素质教育,从各个角度去挖掘学生的潜能,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并放大。

二、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更新教学观念,全力实施素质教育

在传统沟通活动的过程中,家长与班主任的沟通内容不外乎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学生是否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等等,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只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更有可能是学生会对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在与家长在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把沟通内容延伸到家庭教育观念上,转变家长的教育思想,全力实施素质教育。

2、班主任与家长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

由于小学生还是处于一个活泼乱动且智力刚刚发展的阶段,所以,教师及家长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千万不能把自身想法强加到学生身上,而是应该把每位学生都当做是一个未打磨的晶石,还应该学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并且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采取合适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

3、采取灵活多样的沟通方式,提高沟通灵活性

就上文内容可以看出:面对面的谈话与电话沟通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使用最为频繁的两种方法,但在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单单的只是靠这两种沟通方式,略显单一。为了更好的与家长进行沟通,全方面的了解学生,班主任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的家长与学生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适当采用书面沟通方法。众所周知,书面沟通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一种以文字为媒介的信息传递方式,该方式最大的优点就在于不用受空间的限制,比口头沟通更为正式,有效。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在这个信息网络十分发达的阶段,人们已经很少用书信来进行沟通,特别是小学班主任,因学生的年龄较小,琐碎事情较多,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用书信与家长沟通,不能让家长更好的沟通。所以,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只需要几分钟简单扼要的介绍学生一天在校情况,需要家长注意的地方,从而增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该沟通方式不可能要求班主任定期对每位学生运用,只针对比较特殊的学生。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只要班主任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就可以增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以便于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生活环境,从而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许海香.小学低年级家校沟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2] 纪 阳.小学低年级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篇9

教育是家长与学校的联合教育,两者缺一不可。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成为连接学校与学生家长的重要桥梁。所以,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才能为家长所理解和鼎力支持,正所谓“能此者大道坦然,不能此者孤帆片舟”。那么,到底该怎样沟通呢?我个人认为沟通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表达。在表达当中首要的问题就是和谁表达,也就是沟通的对象是谁。每个家庭各有不同,学生家长的知识结构、职业类别、性格气质、修养程度等都参差不齐。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进行调查分析,对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年龄、家教思想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对待不同层次的家长,就要有针对性的沟通预案,适当采取相应的沟通方式和沟通内容,以下就针对这几种类型谈谈我个人的理解:

“护短性”的家长:这类家长爱自己的孩子胜过一切,他们不希望老师过多地去批评自己的孩子,很多老师都不愿意面对这种家长,但是作为班主任必须面对各类家长,那么,针对这类家长,我们还是要尽量积极的去面对,而不是去逃避,为了工作,适当放下恩怨,主动进行家访,真诚的推心置腹的把自己的出发点、目的和孩子的表现和家长进行有效地沟通,同时也和他们说清楚,如果对孩子的问题不管会出现的后果,让他们感受到你是为他们的孩子的成长好才管的,力争让他们理解你。当然你要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条理清晰、目的明确、论据充分、值得信服,在这沟通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表示出对其孩子的真正关心。

“后进生”的家长:这类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差,不愿面对老师更不会来开家长会,针对这类家长,我想最好的方式就是放下老师的架子,主动去拜访家长,用真诚的心去沟通,大家的共同目标都是孩子,我相信,这种方式会让家长有所感悟去面对孩子是“后进生”的事实,共同帮助孩子;有些家长可能还会有“差就差了吧,混个毕业证就算了”的这种想法,这类家长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想办法让他们打消这种念头,另外,可以向他们说说孩子的优点,使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与老师一起帮助孩子取得进步。

“放任型”的家长:这类家长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由推托教育子女的责任,尤其是一些学习不上不下的中等生的家长,这些中等生家长的想法是,反正孩子也没啥大出息,只要不学坏、不出格就行。再加上这些家长忙于单位工作、忙于打拼挣钱,而孩子日渐长大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他们虽同居一处,相互之间交流却越来越少。(班主任

)家长无心去注意孩子的学习情况及心理感受,彼此缺少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更缺少相互的理解。针对这类家长,我们要经常去走访,可以建议他们多与自己的孩子交流,试着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更重要的是要想办法是家长能够坐下来去倾听自己孩子的心声,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内心,去了解自己的孩子,从思想上改变自己的想法,同老师、孩子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溺爱型”的家长:很大程度上,我认为这类家长与护短性家长有些类似,溺爱型家长一般不对孩子提具体的要求,也不对孩子做具体的限制。对孩子的要求环境比较宽松、自由。父母对孩子要求没有什么事必须去做和什么事一定要做的,只是随孩子们任意发展,没有一个目标。这是一种要追求孩子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孩子的个性潜力的教育方式。他们对自己孩子要求太低,甚至没有要求,那么孩子们就很难有一个正确的合理的目标,就更谈不上达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了。所以孩子对学习和工作成绩的要求也低,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太令人满意了。针对这类家长,首先要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影响深远,做父母的不能太溺爱孩子,须知温室中长不出参天树,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与这类家长交谈时,首先要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适当的指出学生的不足,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是对方在心理上能接纳你的意见,同时也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的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配合性”的家长:这类家长应该是所有老师都想面对的一类家长吧,这类家长把孩子的学习看得很重要,也很尊重老师,相信老师,与老师配合,是孩子在各方面取的发展。针对这类家长,我们可以固定的交流沟通,全面把握孩子的成长状况,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这得确保家长是理智型的,不会打骂孩子),共同促进孩子的进步。

谈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篇10

关爱一线通工作总结

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有感情会思想的青少年。而作为班主任除了和学生相处外,免不了要与学生家长打交道。通过关爱一线通这种沟通方式,把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更好地对孩子共同施教。

班主任工作,单靠班主任一人的孤军奋战,难免势单力薄,形成教育集体,更重要的是争取家长的协助。如果说学校教育是核心,社会教育是补充的话,那么家庭教育是“基础”,这“基础”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所以务必争取家长的协助。

第一,争取家长的信任。

信任,需要互相之间的了解,家长都希望班主任是一位有经验、能带好学生的班主任。学生是家长了解班主任的桥梁。得到学生的信赖,就容易取得家长的信任。要得到学生的信赖,就要以身作则,做好班级工作,树立起班主任的美好形象。

第二,沟通与家长联系。

班主任与家长联系有多种方法。其一,家访。家访是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和健康状况的很重要的工作。学生往往是误以为家访为告状行动,要进行家访首先应通知学生,避免挫伤他们的感情。其二,开好家长会议。家长会议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部署、班级计划,还可以互通情报,双方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情况,以便更好地相互配合,在会上让各个家长交流情报,达到相互取长补短,以利于更好地培育学生。

第三,尊重家长。

许多家长非常重视自己孩子受教育的状况,他们在各方面都想知道情况,并相应地作出一些评价。作为班主任,对家长的一些批评建议,哪怕是与事实有出入的,也要虚心听取,冷静分析,定期收集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如对孩子的愿望、学校收费问题、班级座席问题、家庭所遇到的困难等等,都能提出来,共同想办法解决。

总之,班主任与家长配合得好,班主任能够了解学生课后在家的表现,家长也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双方互相沟通,双管齐下,不但能使班主任更有效地管理班级而且能够保证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起来。

关爱一线通工作总结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 篇11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家长;沟通技巧

一、坦诚相待,将心比心

真诚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法则,班主任与家长之间也是一样。班主任要让家长明白自己的初衷是为了孩子的发展而考虑,并且在沟通过程中不忘初心,表现出对家长充分的尊重,无关家长的年龄、职业和社会地位,每一名家长和老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只有双方达成了共识,才能更好地展开交流。很多家长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顾虑,怯于袒露真情实感,教师要多加引导,只有家长这股强大的力量的注入,教师工作才能更加顺利。

二、善于倾听,消除戒备心理

倾听是一门艺术,有些老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情绪易激动,滔滔不绝,像批评学生一样批评家长,显然是不正确的。善于沟通的老师应该是善于倾听的老师,家长们拥有的社会经验和育儿经验并不比老师少,也有著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因此,教师要善于倾听家长的意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要善于从家长的身上汲取养料,毕竟学生在学校表现出来的只是人格的一部分,家长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

三、注重表达技巧,化腐朽为神奇

语言是一门艺术,作为教师,更应该把这种艺术发挥到极致,应用到教学工作之中,让语言不再伤害学生。在学生出现旷课、打架等违纪情况时,教师往往要将家长请到学校来,即使是在盛怒之下,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措辞。作为班主任,可能已经是第无数次遇到这样令人焦头烂额的学生,可是每个孩子却都是父母的掌中宝。没有哪位家长喜欢听老师对孩子的指责,因此班主任要注重自己的表达方式,充分了解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循序渐进,使自己的意见得到更好的接受,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总之,教师要以诚相待,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相信广大家长也能够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参考文献:

尹亚辉.小学阶段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技巧[J].信息教研周刊,2011(12).

上一篇:党员关于禁赌心得下一篇:党总支选举大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