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生书写情况调查报告

2024-1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学生书写情况调查报告(精选8篇)

小学学生书写情况调查报告 篇1

小学生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要正确,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小学低、中年级学生书写情况调查报告。可要达到这个标准,没有好的方法指导,的确有些难。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了解本校学生在书写方面存在哪些不足?以及找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

二、调查对象

老县镇中心小学一至四年级346人,现有学生大多数都是农村留守儿童,多半由年迈的老人照顾,或是寄养在亲戚家。学生的学习情况参差不齐,且家中学习的环境也有所不同。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设计《学生书写情况问卷调查表》,发放给学生。调查我校低、中年级学生的书写情况。

2、抽查作业法

从这三百多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00本作业进行研究讨论。

3、现场观察法

在学生写字的自然状态下,经过仔细观察,对学生各种错误的执笔姿势以及写字的姿势加以归纳分类。

四、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总结,我发现在346名小学生中间存在许多不良习惯,主要问题如下:

(一)、写字的姿势不正确。

通过观察,我发现很多孩子书写时坐得东倒西歪,作业本斜着放,左手不放在作业本上,而是放在桌子里,低年级的学生甚至是跪在凳子上写字……

(二)握笔的姿势不对

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是将食指弯曲,让食指的指甲背压住笔杆,再用大拇指紧紧包住,握紧了拳头写字。因为用这种执笔法写字,不仅样子难看,而且费力,速度慢,还阻挡视线。执笔掌虚指实,手指才能在一定范围内任意挥写;握紧拳头写字,力集中在掌上,书写时笔就难以舒展,写字自然就很累且慢了,此外,少数学生执笔时,手腕向外翻出,手心向内,其状如同画素描中的线条一样,力不在指上、掌上,而在向外翻出的腕上,调查报告《小学低、中年级学生书写情况调查报告》。如此写出的字,特别难看。

(三)回家后书写的条件有限

由于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很多都是租住在学校附近,家庭条件有限,很多孩子没有自己学习的书桌,他们写作业要么趴在床上,要么就趴在椅子上,导致孩子们的书写很糟糕。

(四)家长对孩子的书写重视程度不够。

调查显示大部分家长自身对写字的一般常识了解不够,对正确的执笔姿势没有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书写水平不满意,导致他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指导自己的孩子写好字。

五、应对的策略

1、重视正确写字姿势的养成

教师应强化这方面的训练,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写字的姿势,让学生记住顺口溜,头正,肩平,臂张,脚分开,“三个一”要求记心上。这里的“三个一”是指笔尖离手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子离桌一拳。利用教学课件让学生对照检查自己的姿势,逐渐形成习惯。正确的姿势一旦形成,会使学生受益一生。

2、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督促子女养成正确的写字、执笔姿势

利用家长会给家长传达正确的书写姿势,并要求家长能给孩子提供专门写字的场所以及书桌,并监督孩子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3、营造良好的班级写字氛围,引导学生互帮互学

可以把班里写字好、姿势又规范的学生作为榜样,让他们去当小老师,动员全班的力量对同学的写字姿势进行监督。教师要经常进行“看谁写的好,看谁姿势正确,看谁进步快”的写字比赛,使学生人人争当上游。

通过调查,我认为小学生的写字现状很令人担忧。学生在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上存有很严重的问题,许多孩子不仅因此无法写出正确美观的汉字,身体发育也受到了制约,长期以往身体几近畸形。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小学生很小就会使用电脑,用电脑打字、发邮件成为潮流趋势,学生动笔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所以汉字书写已经成为关乎文化传承的重大课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让孩子拿起笔,认真书写,写好汉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小学学生书写情况调查报告 篇2

一、书写现状

从表中可以看出:高考书写量呈递增态势, 这对现代中小学生的书写速度和书写质量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 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呈现有所削弱的趋势。文字交流被弱化以后, 学生失掉了一块书写训练阵地。

现在, 学生的书写状况怎样?存在一些什么问题?笔者在一线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得出的结论是:不好认、不好看、速度慢。简而言之, “差和慢”。

中小学生的书写, 老师和家长大都不满意。2009年, 在全国七个省 (市) 进行的一项关于汉字书写水平的调查显示, 接受问卷调查的3 000多名教师中, 有60%的人认为现在学生的书写水平下降或者是明显下降。[2]虽然教师、学生、家长都知道书写的重要性和现实的严峻性, 但由于情况复杂, 原因多样, 也只好任其发展而致积重难返了。

二、问题成因

1. 书写“差”的成因

表2是笔者于2007年在某校四年制初一和三年制初一采集的调查数据。其中, “优秀作品”的标准严格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的相关学段执行, 四年制初一要求:“用硬笔书写楷书, 行款整齐, 有一定速度”;三年制初一要求“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的基础上, 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 提高书写速度”。[3]

数据表明:“双姿”问题, 成了中小学生书写的难题, 是写字教学的“顽症”。姿势有问题, 写出的汉字自然也有缺陷, 连工整都达不到了, 美观更是侈谈。

下面就坐姿、执笔姿势、训练及其他问题, 分别进行论述。

(1) 坐姿问题

书写钢笔字 (含铅笔、中性笔、圆珠笔等硬笔) 应保持正确的身姿。一般说来, 书写毛笔字所讲究的头正、身直、胸舒、臂开、足安五点, 也适用于钢笔字的书写。“头正”, 就是头部端正, 不左右歪斜, 稍微向前些, 双眼之间如果画一条线的话, 这条线要和桌子成平行线。这样, 视线正, 下笔才能看得准, 有利于把字写端正, 还可以防止损伤视力。“身直”, 就是身子要坐端正, 两肩齐平, 腰部挺起。这样, 能保持精神振奋。另外, 胸部不要紧贴桌边, 以免妨碍呼吸。“臂开”, 就是两臂自然撑开, 右手执笔, 左手按纸, 成均衡之势。这样, 写字时挥笔自如, 横易平, 竖易直, 撇捺也容易展开。“足安”, 就是两脚要自然地放平、踏实, 不要交叉、蜷腿和翘脚尖。这样, 身体稳定, 不至因摇晃而影响写字。[4]

正确的坐姿, 解决了书写的稳定性和舒适性问题, 防止姿势不稳造成文字变形, 为书写加速提供支持。现以口诀辅助记忆:

写字讲坐姿, 心手眼相系。

头正并直身, 胸舒兼满气。

臂展又足安, 字字俱俊逸。

形成学生坐姿不当的原因, 主要有:

第一, 对中小学生 (或幼儿园孩子) 的第一次书写坐姿指导不正确, 或者没有逐一落实, 导致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坐姿要求。首因效应告诉我们: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 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孩子第一次提笔写字可能是在幼儿园里, 或者在家中, 或者在学校里, 如果当时没有人给予正确的指导和严格的要求, 第一次写字的姿势出了错, 后来就会不断出错, 积习难改了。

第二, 学生课桌与椅子 (包括家中的写字台) 的自适性差, 桌椅的高度比例和学生的身高与坐高比例失调。学生只能靠偏头扭腰来增加身体的舒适度, 长期下来, 既写不好字, 也坐坏了身体。时下家居设计的“人体工程学”理论, 注重一切为人服务, 带给个体方便、舒适与健康。这一“人性化”理论, 应早日走进学校教室和学生书房。

第三, 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5]学生负担本已够重, 书写慢的学生负担就更重了。长期疲劳作业, 动作变形, 体质变差。长久保持同一姿势, 容易疲倦, 即使是正确姿势也会变形。繁重的作业, 还衍生出两样副产品:批量生产近视, 无情抹杀兴趣。

工作需要舒适的环境, 高效率以身体的良好感受为基础, 书写也如此。

(2) 执笔问题

执笔之法, 对于书写者来说, 至关重要。晋卫夫人《笔阵图》云:“凡学书字, 先学执笔。”执笔合宜, 适合书写要求, 适应书写运笔规律, 就能写出好字, 否则相反。[6]

“执笔不得法, 字就写不好。执笔不要太松, 也不要太紧。太松了笔管容易掉落, 太紧了笔管会颤抖。”[7]这段话, 意思非常明确:执笔是有严格要求的, 不能随意而为。这个要求, 老师要知道, 便于传授;家长也要知道, 便于辅导与纠正。

1809年, 美国人沃特曼发明了钢笔以后, 以此为代表的硬笔逐渐占据书写市场。硬笔的执笔姿势研究更是百花齐放。经过实践检验, “五指执笔法” (一说“三指执笔法”, 笔者认可前者) 得到世人的认同, 要领是:大拇指与食指前面捏;中指第一关节后面抵;从三方面控制住笔杆, 三指力量连同掌力, 腕力一起运笔。无名指和小指一齐弯曲上靠中指, 下触指面, 成为笔杆底座, 增加平稳度。笔杆上贴虎口, 中由三指握紧, 下由无名指、小指构成底座固定, 就上下落实, 松紧适中, 稳当妥贴。左手要轻抚书写纸面。[4]

讲究执笔是为了解决对书写工具的控制和灵活使用问题, 技巧在五指配合上, 各就各位, 各执其事, 配合好则效率高。手指要着实, 则执笔沉着稳定;手掌要空虚, 则运笔便易灵活。明丰道生《笔诀》云:“虚掌实指者, 指不实, 则颤掣无准, 掌不虚, 则窒碍无势。”[6]现以下面的口诀来帮助记忆:

执钢笔, 五指用。拇指摁, 四指并。

中指承, 食指贴。掌虚空, 用自如。

指运笔, 字俊美。指尖笔, 一厘米。

无名指, 挤中间。左手并, 抚纸面。

为获得直观认识, 现以下图来说明执笔姿势。标准的执笔姿势, [7]从正面和背面看, 都符合“五指执笔法”的各项要求 (如图1) 。最常见的错误执笔姿势, [4]主要有三种 (如图2) 。

需要说明的是, 笔管与纸面的角度应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之内。大致说来:笔管与纸面的角度在40~50度之间;写四毫米以下的小字, 笔斜至70~75度之间。总原则是:字越小, 笔管距纸面角度越大 (即越接近90度) ;字越大, 笔管距纸面角度越小。如图3。

造成执笔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孩子第一次使用硬笔时缺乏指导。在入校前, 部分家长不懂“对知识与技能, 第一次教授都必须正确”的道理, 随意给孩子铅笔, 任其涂鸦, 顺其自然, 导致错误强化, 成为恶习。再或者就是家长根本不知道正确的执笔姿势, 以己之昏昏, 怎能使人昭昭?孩子入幼儿园或小学以后, 教师也忽视了执笔环节的培训;虽然进行了准确教授, 却没有持之以恒地检查、纠错, 得过且过。

正确使用工具, 效率则高;正确执笔, 手上的控制性增强, 眼高手高, 反之则低。放眼当下学生的执笔姿势, 花样百出:捉笔式, 伸指式, 紧缩式, 拿拈式, 拳头式, 毛笔式, 细描式……林林总总的错误姿势, 严重影响学生高质量的学习与成长。

另有两个细节, 不可忽视。执笔时, 指尖距笔尖要足够一厘米, 教师和家长要强化。指尖距笔尖过短, 书写范围变窄;指尖距笔尖过长, 书写的灵活性变差。右手腕应当伸直, 诸如折腕、倒腕、内扣、外翻等姿势, 均不利于灵活运笔。

(3) 训练问题

这里的“训练”指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措施进行教育和培养, 以提高书写技能。调查发现, 家庭和学校在这里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是缺少训练。一部分学生除完成作业写字以外, 再不提笔。他们缺乏每日的习字任务, 哪怕是三行五行;教师没有提供书写专用的格子 (如中考或高考0.9×0.9M M2的正方格) ;更没有谁要求学生准备字帖。加之“七无”盛行, 让写好字成了一句空话。这“七无”, 具体说来, 一无计划, 家长与教师思想上不重视, 没有训练计划、学期安排和学年安排;二无字帖, 学习目标缺乏, 没有样板引路, 写字全靠原创;三无程序, 如何训练茫茫然, 未按描、摹、临、背四程序逐步铺开;四无时间, 没有安排专有时段, 习字课登不上大雅之堂, 只能课外进行;五无要求, 横平竖直、掌握重心、注意匀称等要求没有宣讲;六无评价, 光说不练, 光练不评, 光评不奖, 缺少强化;七无执行, 优不奖, 劣不诫, 写好写差一个样。

古语说:“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习字训练也是如此。

其次教师示范性不够。书写量大的文科教师, 板书下笔随意, 字迹潦草, 横竖不拘, 大小不等;作业批语更是龙飞凤舞、墨点金钩。教师给学生的唯一示范力量减弱了。

再次由于学生过度劳累, 放弃质量保数量。作业多了, 负担重了, 只能提速, 牺牲书写质量, 完成必交作业。

(4) 其他问题

一是笔的问题。笔杆太粗, 笔太重, 尤其是金属笔。小手捉大笔, 纤手抓粗杆, 控制性变差, 书写不灵活。

二是在进入小学以前, 学书法选择了不适合的字体, 如隶书、魏碑一类讲究“做和招式”的字体, 导致运笔时间过长, 降低了速度。

三是钢笔的笔尖使用不当。学生不知道根据字的大小和书写材料, 调整钢笔的中锋、侧锋或背锋, 来适应书写要求。

2. 书写“慢”的成因

(1) 习字过大。字写得越大越费时, 在不影响美观辨认的情况下, 字适中, 速度越快。这跟造房子一样, 建大房子耗时必长, 建小房子则工期较短。字越大, 效率越低;适中的字, 效率高。考试属于限定时间的书面表达, 要调整字的大小, 适应考试需要。

(2) 笔的选择与书写者的生理发展进程不匹配。手掌大小, 手指长短, 力气大小, 都应成为选笔的参考因素。“笔”实质是一种工具, 最终要以操作灵活, 使用方便为原则。

(3) 不会行楷。现行课标对学生的字体要求是:前六年写正楷, 后六年写行楷。学生没有练过行楷, 不会写规范、通行的连笔画, 只好中规中矩, 一笔一画, 速度当然会低了。

(4) 笔顺不当。不讲笔顺, 除了易写错字之外, 前字与后字的连接也会不通畅。

(5) 执笔力度有偏差。执笔过紧, 太费力, 容易劳累;执笔过松, 移动缓慢, 效率下降。

(6) 注意的品质不佳。注意力集中, 看一段写一段, 速度快;注意力不集中, 看一词写一词。

(7) 性格拖拉, 作风疲沓。

三、对策

书写以“心手一致”为原则, 宗旨是把思考成果及智慧成果最大化地表达出来。在指导书写过程中, 需要家长与学校联手, 做好以下工作:

1. 正确选择书写工具

在选择书写工具时, 要综合考虑笔的重量 (过重不易掌控) 、长度 (过长易挡视线, 学生避让则形成不当姿势) 、质量 (质量不好, 耐磨性差, 或易断) 、笔管大小 (过大执笔不稳, 过小掌不空) 、笔尖粗细 (过细损视力, 过粗易污团) 、墨水的颜色及浓淡 (初学钢笔, 建议选纯蓝或蓝墨墨水, 碳素易污卷面。墨水过浓, 易泥笔致下水不畅;墨水过淡, 字迹斑驳) 。值得指出的是, 现在一部分城市 (如四川绵阳) 对书写工具有明文规定, 要求中考答题只能用0.5m m的签字笔。对此, 部分教师不知这条规定是出于“技术”考量 (黑白分明, 增强对比度) , 不能取代《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书写工具的明确要求, 而急功近利地“对接”中考, 这是不妥的。

2. 有效指导首次习字

第一次写字时, 家长、教师要对他们的“双姿”指导及时到位, 跟踪到底, 争取良好的书写开端。

3. 分类对待书写纠偏

部分学生, 只要还能学着正确执笔, 就一定要持续纠偏。按斯金纳的强化模式进行纠错, 采用“人盯人”战术, 21天能见效果;如果能坚持三个月, 还可能成为一生的好习惯。对于右手因为长期的错误执笔姿势已造成骨骼畸形的学生, 只须提醒他们, 注意提高汉字书写的可辨认度并适当提速就可以了。

4. 巩固强化时刻不懈

要关注学生书写全程, 随时强调正确姿势, 教师要课课提醒, 家长天天提示。

5. 板书批语重视示范

教师的板书要做规划, 考虑下笔位置、首行空格、单字大小和横竖分布, 做学生的书写表率;在作业本上下批语时, 教师更要注重示范, 切忌随意。榜样的力量, 在于潜移默化, 通过长时间的浸润, 获得认同并引发积极模仿。

6. 学生脱离格子答题的时候, 要向其讲解“行款”知识, 通俗地讲明“成行成列”能使汉字美观的道理

摸清了现状, 清楚了成因, 掌握了对策, 我们的书写教育就有了奋斗方向。其实, 书写只不过是一门手艺, 目标明确, 方法得当, 训练足够, 我们的书写教育就一定会迎来一片灿烂的晴空。

此文系中国教育学会2011年度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三等奖获奖论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1-8-26.

[2]周辉霞.教育部调查显示六成教师认为学生书写水平下降[N].长沙晚报, 2009-12-14.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8][11]张效民, 李晏平.实用汉字书法教程[M].四川∶语文知识报编辑部, 1987.

[5]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O 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0-7-29.

[6][9]李萍.书法经纬[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3.

小学学生书写情况调查报告 篇3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发现,现在课外书对我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了。我们到底还要不要读课外书?我们的读书情况如何?在妈妈的带领下,我在小区中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内容及数据分析

我根据小学生课外书阅读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你是否喜欢阅读?(2)你在读课外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3)平时读的课外书中种类最多的是什么类的书?(4)课外书的来源?

1.小学生喜不喜欢课外书

从我调查的情况来看,有95%的同学选择了喜欢读课外书,只有5%的同学选择了不喜欢,选择不喜欢的同学都是语文成绩极差的。“为什么喜欢读课外书?读课外书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大部分同学的回答比较含糊,大部分是“多读课外书有利于学习,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等,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读课外书同样是学习。其实,健康有益的课外书也能像语文、数学书一样增长我们的知识。如果把学习比做吃饭,语文、数学等学校里学习的科目是主食,课外阅读应该是副食了,我们难道能只要“主食”,不要课外阅读这一“副食”吗?

2.同学们不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我发现同学们不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是:看电视比读课外书有劲;没有课外书可读;老师没有要求;家长不给钱买课外书。

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小学生放学后做完作业就是看电视,对热播的电视剧如数家珍,但是有益的课外书却看得甚少。有37%的同学认为“看电视比看书来得有劲”,有45%的同学说自己家中没有适合自己的课外书,家里基本没有书,有书的同学也反应家中大多是幼儿读物及小学生作文、奥数之类的教辅用书……从中,可以看出中高年级往往看重的是学生在校的成绩,一般不重视课外阅读。

3.课外书来源渠道

从我的调查情况来看,从学校图书室借书的占40%,同学相互借阅的占30%,家长买的占21%,学校中订的报刊杂志占9%。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课外书阅读不够重视,没有主动给孩子买书的习惯,更不可能在孩子的阅读上进行有益的指导。大部分同学的课外书主要来自于学校的图书馆与同学处借的。但是,学校图书馆书籍也有限。同学互相借书,往往属于口袋书,没有多大好处。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4.同学们对课外书的涉猎

调查结果表明,同学们所读课外书籍涉及面较广,有小说、散文、诗歌、科普、科普读物、报刊等。但结构不合理,小说类占65%,诗歌占5%,科普读物占10%,报刊杂志占20%。从阅读情况来看,小说类偏多,占总量的65%。同学们的读书随意性强,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碰上什么就读什么。我认为小学生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论

小学学生书写情况调查报告 篇4

养研究”

结题报告

所属实验区(直属校)蒙自市草坝镇中心学校

实验校 大落就小学

执笔人姓名

王丽青

联系电话

***

邮编 661101 E-mail 704905361@qq.com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1、课题界定

农村小学:教育资源落后,家长意识淡薄。规范:规范姿势、规范笔画、规范笔顺。

书写能力:在长时期里逐渐形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令人满意的、好的写字习惯。

培养: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进行教育和训练;使其成长。农村三年级学生钢笔字规范书写能力培养:指在小学三年级阶段通过一定的目的长期地进行教育和训练书写,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汉字的习惯,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的汉字,逐步做到规范、端正、整洁、行款整齐和美观,并具有一定的速度。

2、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原因

现在的小学生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普遍不正确,这样就导致很多的学生写的字歪歪扭扭,潦潦草草,大小不匀。长此以往,便会养成不良的书写习惯,就会出现近视、斜肩、驼背、脊椎弯曲等现象,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影响他们的一生。而现在的课堂教学很少有关这方面的训练,只是平时偶尔提醒一下,没有一套系统的训练方法,学校对写字教学也不重视。三年级是刚开始学习写钢笔字的阶段,要想培养孩子的书写能力,入门时的教学显得异常重要。因此,培养学生规范书写钢笔字的能力刻不容缓。正确、工整、认真地书写,既有利于完成高质量的作业,增强学习信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更有助于培养他们做事耐心细致、有恒心、有毅力的品格。

书写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不仅能体现出一个 2 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也在日后的学习、就业和工作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对学生的检测中,学生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成绩,所以小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非常重要。加上现在信息化社会的来临、电脑的普及,很多学生从刚开始学习就步入了少纸、无纸时代。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已经注意到,字写得不好看的小学生已经占现在的多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与写字”部分对小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分学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学生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学生能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预期目标

课题目的:

(1)通过课题的研究,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全面提高并规范学生的书写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具体:良好的写姿:头正、身平、臂开、脚平。良好的握笔姿势:掌虚、指实;手指离笔尖一寸、眼睛离纸面一尺、胸桌距离一拳。规范内容:基本笔画规范、笔顺规范、结构规范等。心意纯静、专心致志。)(2)通过对正确书写习惯的研究,发现和总结一套有经验的方法。

课题预期目标:

(1)提高学生书写兴趣和规范书写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整体提高学生书写水平。

(2)参加研究的教师科研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有与研究内容相关的论文、研究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等在校级以上交流或发表。

4、本课题参加的实验为三年级,共2个实验班,一共80人,老师7 3 人,实验起止时间为2013年10月-2015年11月,历时2年。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2、人本教育理论。教育的本质在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地、积极地、主动地、活泼地发展。

3、在当今课改的大浪潮中有很多教师已经或正在研究规范小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多的研究报告、论著诞生,但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在实际教学与家庭教育中,普遍忽视、轻视写字教学,缺乏对学生写字方法与技巧的指导,作业量过多,学生忙于赶作业,无暇顾及书写质量,忽视学生写字技能的训练,学生普遍都存在着写字习惯差,坐姿、执笔方法不正确,字迹潦草,行款不整齐,卷面不整洁,学生作业书写不规范等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1、课题研究的内容

(1)三年级学生钢笔字规范书写能力培养的方法。(2)小学生书写能力培养的好途径。

(3)矫正小学生错误的握笔方法和写字姿势,让学生正确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结构的书写要求。

2、课题研究原则(1)主体性原则:书写能力的培养要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

(2)层次性原则:在进行书写能力培养时,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3)循序渐进原则:书写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4)激励性原则:研究中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眼光看待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用“正强化”理论,鼓励并强化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

3、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小学写字教学理论与实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等相关文献的研究,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

(2)个案观察研究法。通过此方法了解平时没有良好书写习惯的学生数量以及研究前后的变化。

(3)调查分析法。对学生书写能力养成教育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作相应的调查结果分析。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对比,依据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反思与总结。

4、课题研究措施: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长:陆春桃

(负责课题统筹、规划、计划、管理)

副组长:李繁春

雷国华

王丽青

陆秀琼(负责课题试验的具体 5 实施和研究)

资料小组:课题组其他成员(负责进行问卷设计、数据整理和分析、校本教材资料整理等)(2)成立书法兴趣小组

学校在各班选拔的基础上,选取一些对书法热爱和感兴趣的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每周三下午课后,进行训练、辅导、评讲。这样,兴趣小组的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这部分学生的写字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这些学生在班级中又能起到“以点带面”的积极示范作用,同时也让这些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提高了全校学生的写字能力。

通过兴趣小组活动对学生书写作品对比展示、讲故事、编儿歌和顺口溜、赏析名家书法作品,激发学生写一手好汉字的愿望和兴趣,培养“提笔即练字”和认真书写的意识。

(3)教师示范指导,引领学生提高写字能力,快速掌握写字的要领与方法

教师通过正确、专业的示范,为学生正确、规范的写字作了良好的开端。我们要求教师写规范字,能用钢笔进行范写。不仅是写字课上的例字范写,还有课堂板书、批改作业等,都要做到字迹清楚、正确、工整。只有这样,才能起到示范作用。平时的课堂板书,批改作业,教师展示给学生的都是一个个端端正正、十分标准的写字姿势。教师加强平时作业书写的要求、指导,进行良好的作业书写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师要求学生每天坚持用5—10分钟练字,每天写好3个字; 而且每周至少开设一节专门的写字课,进行写字指导、练习和交流。

教师用儿歌、顺口溜,榜样激励等方法,强化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纠正不良的写字姿势,指导运笔技巧,培养学生按正确笔顺书写的习惯。

学生在掌握了写字的要领以后,需要反复的练习,练中学,学中练,逐步掌握书写的规律,力求使每个学生不仅把字写对,而且规范、端正,进而达到整洁、美观。通过教师细致而耐心的指导,学生能掌握写字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写字能力。(4)利用各种比赛,促进学生书写习惯的养成

学校课题组结合“明德儿童创意智能竞赛”“草坝中心学校书法比赛”等活动,相应地开展了各类书法大赛,一方面检验了学生写字的效果,另一方面又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学生在这些“写字舞台”上,向全校师生展示自己的写字能力,展示写字成果,激发全校学生的写字热情,促进学生以“榜样”为力量,努力写字,刻苦练字,人人都写一手好字。

(5)通过校本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书写修养,深入开展写字教研

学校加大写字教学的研究力度,定期开展写字研讨课教研活动。老师积极认真参加书法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书法修养,以身作责,言传身教。比如:学校在每学期开展教师基本功比赛“三字”比赛,师生同台书法展示等。

(6)注重个案研究,以点带面,寻求有效策略

我们在三年级两个班中挑选了10名学生开展实验。课题试验以 问卷调查为主,每班老师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试验对象,在学校课题组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各试验老师按要求进行分析、记录和指导。课题组定期进行交流、汇报,以及讨论相关策略,并撰写了调查报告报告。在总结经验和规律的基础上,以点带面推及到整个试验班。试验研究不仅纠正了个案中的学生的不良书写行为,也促进了其他同学努力养成良好的作业书写习惯,取得较好的效果。(7)家校合作,促进良好书写习惯养成的可持续性

我们采用了家校合作学习的形式,通过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家长会、校内外墙报、校园网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使家长从思想上重视孩子的书写习惯,从自己做起,做好榜样,耐心指导小孩的作业书写;对小孩作业的书写进行监督和指导;大力配合学校和老师开展相关的作业书写评价活动。

四、课题研究成果与结论

1、课题研究成果

(1)绝大多数的学生掌握了汉字各种笔画、笔顺、结构的书写方法,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能写出一手端正规范、结构均匀、整洁美观的汉字。很多学生在学校举行的各类书法比赛中成绩喜人。(2)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研究实践,我校涌现了一批肯钻研,积极投身书法教学的教师队伍,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科研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增强。几乎全部教师都有能力承担班级硬笔书写的教学。教师有多篇书法教学论文、案例在市、县论文评比中获奖,多位教师在各级书法比赛中获奖。通过本课题研究,教师工作热情高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涌现了一批兢兢业业、勤奋工作的老 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这种风气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位学生。

(3)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和谐发展。

①通过书法教学,使学生认识书法、欣赏书法,培养传承祖国文化的责任感;学生学习了书法的技能技巧,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和书写能力;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和拓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②在教学中充分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其它学科的学习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营造一种和谐发展、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③注重文化涵量,多形式多角度增加课外知识,把写字训练整合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强化执笔和坐姿训练,预防近视眼和保障身体健美,把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工作落到实处。

④学校通过大面积张挂学生的书写作品,开展班级书写比赛、书写之星评选等活动,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大大地提高我校学生的集体感和荣誉感,有利于班风、学风和校风的建设。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效果显著,使学生受益、教师进步、学校发展,社会满意。学生不仅写字有了明显进步,德智体各方面的素质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2、课题研究结论

通过本次课题的研究,培养了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具备一定的书写能力,能写出一手端正规范、结构均匀、整洁美 观的汉字。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品格,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3、思考与展望

经过二年的深入研究,对于《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钢笔字规范书写能力的培养的研究》这个课题,我们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要求和训练,让学生掌握书写的技巧,养成“提笔就是练字时”的习惯。因此,课题的结题,并不意味着研究的结束,而应该是研究的一个新的起点。希望得到专家、领导的不吝赐教,使本课题研究得到提升,逐渐完美,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透视》 方斐卿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3)《小学写字教学理论与实践》 杨献荣 著(4)小学语文教学网

(5)《小学语文教学》

山西教育报刊社

小学学生书写情况调查报告 篇5

问卷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汉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字,汉字书写既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又有艺术性、文化性的特点。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是每个中国公民最基本的素质。写字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本功,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被大家所认识。《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各阶段目标中都对写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可见,写字是小学语文综合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书写姿势又是学生写字能力得以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尽管各学校普遍加强了写字教学,然而许多学生却未能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和熟练的书写技能。这也许书写姿势太基础了,太常见了,我们教师往往就忽视了它的重要性,以至于写字教学的状况和效果仍然令人担忧。而且,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又使现在的小学生刚开始学习就步入了少纸、无纸时代。种种原因,使小学生在汉字书写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诸如:执笔方法不科学,坐姿不正确,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家长不够重视等等。

鉴于书写姿势的基础性、重要性,我们将开展写字情况的调查,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错误书写姿势的主要表现,便于采取有效对策,提高学生书写姿势的正确率,提高语文写字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写字能力的发展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养成。

二、调查内容:

调查我校学生写字执笔姿势的现状。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设计《小学生书写情况问卷调查》。

2、现场调查法

在各班进行调查:在学生写字的自然状态下,经过仔细观察,对学生各种错误的执笔姿势加以归纳分类,制定标准化的观察记录表,多次观察后加以记录,收集学生执笔姿势状况的资料。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学生执笔坐姿错误率很高

抽查结果显示学生执笔姿势和坐姿错误率高打74.3%和57.9%,学生错误执笔姿势和坐姿的主要表现形式依次是手指屈卷掌心、执笔太低、手指抓抱笔杆、手腕扭曲、执笔太竖、头趴太低、身体离桌子太近、学生执笔的错误和坐姿表现形式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的,而是几种一起出现的。

调查中还发现学生执笔的正确率并未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提高。这说明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没有注重写字姿势的教育,没有一贯的要求去指导学生的执笔坐姿。而学生由于要写大量的作业,为了追求速度,无暇顾及写字姿势正确与否,以致有些正确的姿势也开始慢慢变型。小学生要养成正确的执笔姿势需老师、家长、学生共同的努力。

五、应对策略:

造成目前小学写字教学现状是谁之过?自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小学教育责无旁贷。不管学龄前的家庭教育,还是幼儿教育曾为写字教学带来了多大的障碍和麻烦,小学教育都有义务,有责任做好此项工作。任何教师都不能推卸责任。在我国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写字课的改进迫在眉睫。如何让这些喜欢写字的学生从小写好字,会写字,达到新课标中对写字的要求呢?在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的意见:

1、明确写字训练的意义。

应试教育的观念在教师、家长头脑中还占有一席之地,与考试关系不密切的东西常常被忽视。而写字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手、脑协调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升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和人文素质提高的有力手段,我国著名书法教育家郭沫若就对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的问题题词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面对现实中电脑录入对写字的冲击,我们更应该加深认识写字训练的意义,使我们的学生全面发展。

2、提高师资水平。

师资水平决定着写字课的发展,选择、培养合格的写字教师应从教师书写水平、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三方面入手。特别是语文教师,具备写字教学能力,并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是提高写字教学质量的保障。

鉴于目前大量的语文教师自身写字水平有待提高,又缺少对写字教学的了解,不会指导,甚至进行错误指导的现象,我们认为,首先应在师范学校中增设写字课和写字教学教材教法的学习,并把它作为合格毕业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对于大量在岗教师,应加大继续教育力度。特别是语文教师应进行全员教学培训,一方面学习硬笔、手笔写字技巧,提高自身写字水平,另一方面是学习相关写字、书法知识和教法,提高教学水平。另外,对于青年教师,应和电脑使用一样,进行写字水平(硬笔字和毛笔字)考核,作为上岗、晋级的标准。

3、摸索有效的写字教学方法

写字教学要重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严格要求学生写字时做好姿势正确,用以往枯燥无味的口头说教来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写字姿势已太失效了。写字教学也应进行整合创设佳境。(1)与体育整合。现在许多老师在孩子们动笔前先做写字操:“身正、背直、臂张、足安、提笔;一尺、一寸、一拳,动笔”。(2)与音乐整合。在学生开始写字时教师又为学生配上优美的音乐。这是写字教学与健身与音乐的和谐整合,是学生的身心的和谐发展,是美的陶冶。(3)与幽默整合。教师幽默的语言也是写字教学最廉价便捷的良方。如我发现学生在执笔中,“一寸”做得特别差,他们总爱把大拇指压在食指上。一开始我一个一个手把手地去帮助这些学生纠正,可一会儿学生的老毛病犯了。我灵机一动,有幽默的语言提醒学生:同学们请注意,大拇指可别欺负食指了。边说边做手势给学生看。在笑声中学生很自觉地把拇指收了回来。后来我时时用各种幽默的话语提醒学生。当某些学生写字离桌面太低时我又说:“看,老师的金棒要准备圈住谁了。(即把这位学生“定住”让其他学生来评)。学生还是挺喜欢老师这一招的。一听到这话会主动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如果说幽默是一种好品质,我觉得在课堂上我们老师应该有这种品质,这一品质也能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习,在愉快中纠正不良习惯,同时能学会幽默,快乐人生。

知道正确规范地书写。我在教学中与学生一同归纳出写好字的“三看”是这样的:一看书中的范字(写正确);二看老师的范写,抓主笔,抓关键笔划(写规范);三看书中的田字格(写好看)。并且在书写中要求学生做好“三步一回头”,及时纠正错别字。按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进步很快,我坚持让学生按这“三看”要求做,养成习惯,真正把字写好。同时通过这样一步步,认认真真的写字,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们知道我们这样写字,也这样做人、做事。

4、选择优秀教材。

要想提高学生写字水平,适合的教材是前提。现在教材繁多,选择也大多是根据教师本人喜好,标准不一,使用效果也有待进一步跟踪、研究。因此当务之急,各校要结合自身实际,选用或组织本校教师自编一套有效、实用的系统教材。

5、改进写字教学评价 写字教学的评价要有利于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写字、书法的兴趣;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具有基本规范的写字技能。对小学低年级的写字评价,特别要关注认真书写态度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注意学生对基本笔画、汉字基本结构的掌握,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对高年级学生的书写评价,既要关注其书写规范和流利程度,也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化审美趣味。应该通过发挥性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自信心,要特别防止用大量、重复抄字的惩罚性做法对待学生。一般情况下,不应要求学生背记文字、书法的知识。全体学生的写字习惯,基本的写字技能,应成为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的一个方面。

小学生早餐情况调查报告 篇6

课题名称:涉及学科:教育学 信息技术

学 校:蓟县第一小学

班 级:五年级七班

授课教师:刘晓光

授课时间:2014年4月

研究性学习学生活动方案

关于小学生早餐情况的调查研究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国办学校,一直都很重视研究性学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一直担任研究性学习教学任务,多年的教学经历使我认识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因此我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进入了心理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增多,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思维更活跃了,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以具体形象思维为基础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不仅思维品质有所发展,同时辩证思维开始萌芽。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方面还需进一步指导和锻炼。

二、课题确定背景

早餐问题是小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被忽视的问题。早餐问题表现在大部分同学不知道如何合理地选择与搭配早餐,很多同学长期就吃一种类型的早餐,偏食严重。还有的同学不吃早餐。科学研究证明,不吃早餐或早餐吃不好危害极大。长期不吃早餐会导致身体营养摄入不足,影响身体发育;直接导致了小学生肥胖率的提高;不吃早餐还可能诱发胆结石,胃炎,贫血等多种疾病。

针对这些,作为教师和班主任,我有义务有责任在这方面带着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同学们早餐的用餐情况,也希望能从中看到问题,并提出好的建议,使大家都能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把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培养他们对自己健康,对他人健康认真负责任的态度及社会责任感。这有利于他们人生的发展。于是我利用班会课时间,请同学们讨论第三节课部分同学无精打采,答非所问的原因引出早餐问题。适时建议同学把早餐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我的建议得到同学的热烈响应。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来了解早餐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早餐观念,大力提倡科学合理的营养早餐,培养青少年儿童良好的早餐饮食习惯,建立终生的良好早餐行为,使他们拥有健康的体魄,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同时让学生能够了解和体验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学习掌握问卷调查、资料搜集、归纳信息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和社会交往、沟通表达、协作分工能力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借助图书和网络查找学习资源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感受学习方式、学习理念所带来的喜悦。树立新型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题研究的条件及时间

为更好的开展本次“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如多媒体教室,图书馆供学生查阅资料,配备相关的教学设备供学生使用。同时提供照相机录像机等供学生使用,这样为学生顺利开展研究提供了绿色通道。

活动时间:六周五、课题研究内容

1.学生吃早餐的情况调查。

2.早餐对身体的影响。

3.科学合理搭配营养健康的早餐。

4.早餐怎样吃才算是吃得很好。

六、课题研究目的(一)知识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小学生早餐情况及早餐对身体的影响。

2.知道早餐到底怎样的搭配才是科学合理的及怎样才算是吃好早餐。

3.学会合理搭配营养的早餐。

4.学会运用问卷法、访谈法及网上等搜集查阅资料。

(二)能力目标:

1.学生学会了解别人的优点自由组合研究小组,明确分工,相互合作学习。

2.了解和体验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学会采用多种方法收集、筛选、整理资料,处理信息,如到图书馆查阅文献,上网搜集,问卷调查,访谈法调查,整理数据咨询老师等。

3.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循环,初步懂得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最后以写出研究报告,制作幻灯片,表演等形式来展示活动成果。

(三)情感目标:

1.懂得养成吃早餐习惯的重要性,培养了良好的终身的早餐习惯。

2.体验参与的乐趣,学会与同学相处,与人交流,相互合作,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

3.培养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勇于创新的能力;培养审美能力和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健康认真负责的态度及社会责任感。

七、研究方法

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法,上网搜集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查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比较分析等方法。

八、活动过程

此次活动分为主题确定、活动策划、活动实施、活动交流展示和总结反思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题确定阶段(第一周--主要任务:组织同学展开讨论,选择确定主题,确定活动目标。)

1.学生集体讨论选题并确定课题。利用班会课时间,同学们讨论第三节课部分同学无精打采,答非所问的原因引出早餐问题。教师适时建议同学把早餐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同学们热烈响应。经过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立了这一课题。课题确立后利用头脑风暴方法提出子课题,经过讨论筛选,确定子课题。

2.采取学生自由结组原则分组并自主选举组长,教师根据学生各方面能力适当调配。每组承担一个子课题,共同完成研究任务。我及时召开组长会议,强调任务及纪律。

子课题如下:

第一组 学生吃早餐的情况调查。

第二组 早餐对身体的影响。

第三组 科学合理搭配营养健康的早餐。

第四组 早餐怎样吃才算是吃得很好。

全班分组如下:

小组长

组员

任务

李杪玉

李昊阳 潘宣呈 刘云杰 吴迪 张洋 亢国胜 李佳苗 高艺洋 许可

学生吃早餐的情况调查

李祎瞳

王语嫣 高奉玉 陈宣 李硕 马扬

王锦程 周婉珊 史方杰 李菁

早餐对身体的影响

李莹

邢雨欣 孟梓莘 杜梦瑶 崔哲轩 郝伽仪 张欣茹 贾敏康 方佐庭 王靖壹

科学合理搭配营养健康的早餐

陈明萱

许天云 魏天植 徐一正 赵新鹏 徐晨曦 李想 陈梓钊 刘新洋 庞宇航

早餐怎样吃才算是吃得很好

第二阶段:活动策划阶段(第二周--主要任务:确定人员分工,制定研究计划,做好活动准备)

第一步 学生观看案例及几份其他专题小组活动计划范例,认识到从事一项研究活动,盲目是行不通的,必须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第二步 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共同讨论决定个人的任务并填好小组活动计划表。

小组活动计划表

组 名

承担任务

组 长

成 员

辅导员

所需设备

活动目标

研究方式

预期成果

汇报形式

主要活动步骤

及时间安排

第三步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如何进行自我评价,如何评价别人,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重过程评价不偏重于结果。

第四步 学生完成活动计划后小组间展开交流,相互提出建议,教师适时指导,对共性问题及时做好指导。

第五步 通过指导,第一组同学主要采取调查问卷和访谈法来了解学生的早餐情况。

第二组主要采用网络搜集,图书馆查阅文献等方式了解早餐对身体的影响。

第三组主要通过采用网络搜集,图书馆查阅文献,访谈法等来解决什么样的早餐才是营养合理科学的。

第四组网上搜集资料图书馆查阅文献等来分析解决怎样才算是吃好早餐。

第三阶段(第3-5周--主要任务:各小组分头实施研究计划,搜集资料开展研究,完成研究任务。)

第一步 利用研学课的时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研究方法。重点学习调查问卷设计格式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访谈要提前预约,要准备好访谈提纲,要讲明自己想要的信息,要做好记录等。同学们掌握好基本的方法后,再分头搜索所需信息并填好活动记录。

第二步 学生充分利用课下及研学课时间,采用多种方法,搜集所需信息资料。

学生采取的主要方法有:上网搜集资料说明信息;查找图书资料,阅读有关信息;实地考察,采访;进行问卷调查等。

在这一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做好活动记录,详细记录获得信息。并进行小组评价及自我评价的填写,组长定期汇报各组课题实施进展情况;教师深入课题组,学生提出遇到的困难和需求,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并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定期准备阶段性成果汇报,自主选出优秀组,小组间由组长带领进行组间互访,互学习,相互督促,共同进步,激发研究的热情。

在活动过程中,组长起积极的带头作用,负起责任,时刻提醒组员注意安全。

第三步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写好调查报告、采访实录,整理好搜集到的信息,并做好信息整理。

首先确定信息是否有价值,舍弃与任务无关的或关系不大的信息,舍弃重复的信息。

其次做好整理和分类,可以先按内容分类,在按照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分类。接着做好排序,把同一类别的信息按一定的顺序排序。

最后做好归纳,概括出基本观点。

第四阶段:成果汇报阶段(第6周-主要任务:讨论如何把本组的研究成果有条理的,有重点的,连贯的,以多种形式展示出来)

分为两步:

第一步 各小组分别整理研究成果,确定本组汇报内容、顺序方式,确定汇报分工,撰写汇报串词,分组进行演练。

第二步 同学自主选举主持人,集中演示汇报研究成果。

各小组形式大致是:

1.各组组长首先发言,介绍本组选择的课题,人员分工采用的研究方法,取得的研究成果等。

2.组员从不同的方面介绍研究成果。汇报的形式可能有:朗读文本,播放幻灯片、展示图片小品表演等。

3.请老师或其他组同学对汇报的内容提出问题或进行评价。

4.组长对本组活动过程做自我评价并请老师或同学评价。

第五阶段:总结与反思阶段

肯定学生的精彩表现,对他们在研究性学习中材料的选取到内容的整理及汇报过程中的精彩表现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以激发学生兴趣,激发他们再研究的欲望。

研究成果的收获:

在师生共同努力情况下,我们利用六周的时间,经过同学的周密计划与严格实施,使本次“研究性学习”达到预期效果如下:

1.学生了解了为什么吃早餐及早餐的重要性。知道了什么养的早餐搭配是合理健康的。

2.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宽自己的知识。

小学学生书写情况调查报告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抚州市区内3所小学, 在每所小学一~六年级各随机抽取2个班, 共计2 089名, 其中男生1 140名, 女生949名;年龄为5~14岁。

1.2 方法

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定性查蛔虫卵。

2 结果

抚州市城区3所小学学生粪检阳性151名, 蛔虫感染率为7.23%。其中男生粪检阳性83名, 感染率为7.28%;女生粪检阳性68名, 感染率为7.16%,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1, P>0.05) 。5~6, 7, 8, 9, 10, 11, 12, 13~14岁年龄段小学生蛔虫感染率分别为5.74% (17/296) , 8.52% (27/317) , 10.59% (34/321) , 8.36% (27/323) , 7.36% (19/258) , 5.98% (15/251) , 4.07% (10/246) , 2.60% (2/77) 。不同年龄段小学生蛔虫感染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χ2=14.52, P<0.05) 。在8岁之前, 随着年龄的增长, 蛔虫感染率升高;在8岁之后, 随着年龄的增长, 蛔虫感染率下降。

3 讨论

我国蛔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2,3], 健康教育、社会经济因素与蛔虫感染有密切的关系[4,5]。调查表明, 抚州市城区小学生蛔虫感染率为7.23%, 低于我国人群蛔虫感染率 (12.72%) , 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抚州市城区小学生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 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的要求, 加强领导, 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意识。 (2) 抚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较快,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居住的环境条件大为改善, 小学生娱乐活动丰富, 席地玩泥沙等不卫生的娱乐活动减少。 (3) 抚州市城区小学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检查和驱虫治疗, 多数家长也不定期给小学生服用驱虫药。

不同年龄段小学生蛔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文献报道[6,7]相符。8岁组小学生蛔虫感染率最高, 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 蛔虫感染率下降。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受教育越多, 掌握的卫生知识也越多, 一些不良卫生习惯有所改变, 因此感染率有所下降。

卫生部《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指出, 在我国14岁以下儿童中, 约4 825万儿童感染土源性线虫, 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卫生防疫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 加强配合, 做好防治管理工作;学校还要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 定期检查, 服药驱虫, 使蛔虫等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进一步下降, 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晶星.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95.

[2]霍永韬, 邓勇, 张焕鹏, 等.陕西省蛔虫感染现状评价.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8, 19 (4) :244-245.

[3]曹汉钧, 孙凤华, 钱益新, 等.江苏省农村人群蛔虫感染变化及影响因素.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7, 19 (2) :139-142.

[4]魏伟, 张天成.云贵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蛔虫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6 (24) :83-84.

[5]蒋诗国, 罗飞, 肖邦忠, 等.2007年重庆市土源性寄生虫监测结果分析.热带医学杂志, 2008, 8 (12) :1278-1281.

[6]费玉玲, 徐枫, 王振平.丰县城乡中小学生蛔虫感染情况调查.中国校医, 2006, 20 (5) :522-523.

左权县县城小学生龋齿情况调查 篇8

【关键词】小学生;龋齿;患病率

【中图分类号】R7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060-2

龋齿是人类常见的多发病和慢性病,目前已被WHO列为继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之后的第三大重点防治疾病[1]。儿童青少年是龋齿多发人群,教育部和卫生部把防治学生龋齿列为《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中重点防治的学生常见病之一。要求各地加强对学生龋齿患病情况的监测,有效地开展防治工作,为此,我们于2006~2008连续三年对左权县城的小学生进行了龋齿患病情况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左权县县城4所小学1-6年级7-11岁的在校生,男生5537人,女生4849人,共计10386人,进行龋齿患病情况的检查。

1.2方法由专业的口腔医生,使用平面口镜按相限顺序逐牙检查,恒牙、乳牙同时检查。对牙齿的点隙窝沟龋好发部位要在口镜的发射引导下用探针作重点,必须探针后方可作出诊断[2]。

1.3诊断标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龋病诊断标准[3]分为无龋、龋齿(D)d、龋失牙(M)m和已充填牙(F)f。(1)无龋:无一个牙曾因龋齿做过充填,也无患龋迹象的为无龋牙。(2)龋牙(D)d:凡牙齿的窝沟或光滑面的病损有底部软化;釉质潜在的损害或壁部软化时,诊断为龋齿。牙齿上有暂时填充物或有永久填充物,同时又有一处以上龋损的牙,按龋齿计。仅存在可疑现象者不诊断为龋齿。(3)龋失牙(M)m:因龋已拨除的牙。(4)已充填牙(F)f:有一个或多个充填物且无原发或继发龋者。

2结果

表1 左权县2004-2006年县城男、女小学生龋齿患病率比较

性别体检人数合计患病率

患病人数未患病人数

男生24043133553743.42

女生21682681484944.71

合计457258141038644.02

X2=1.75450.1

表2 左权县2004-2006年小学生不同年龄组龋齿患病率比较

年龄体检人数合计患病率

患病人数未患病人数

71018760177857.25

810481069211749.25

99491113206246.02

109721206217844.63

115851666225125.99

合计581445721038642.30

X2=1055.2176P<0.005有显著性差异

表3 左权县不同年份(2006-2008)小学生龋齿患病率比较

年份体检人数合计患病率

未患病人数患病人数

2006年17141481319546.35

2007年19131460337343.28

2008年21871631381842.72

合计581445721038644.02

X2=11.4246P<0.005有显著性差异

表1:2006-2008年共体检小学生10386人,其中男生5537人中有3133人患有龋齿,患病率为43.42%,女生4849人中有2681人患有龋齿,患病率44.71,男生低于女生,无显著性差异。

表2:体检的10386小学生中,7岁1778人,57.25患病率,8岁2117人,患病率49.25,9岁2062人,患病率46.02,10岁2178人,患病率44.63,11岁2251人患病率25.99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龋齿患病率不断下降,P<0.005,有显著性差异。

表3:2006-2008年体检人数分别为3095、3373、3818人,患龋齿人数为1481,1460、1631人,患病率为46.35%、43.28%、42.72%,P<0.005有显著性差异。

3讨论

龋齿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3],它的发生是由细菌(主要是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糖类食物和牙齿抗龋能力3个因素综合作用,随着牙齿萌出的时间而形成的。儿童时期的零食和甜食不断,刷牙效果不好,而且牙不痛不就医的陋习导致了龋齿的患病率平均为44.02%。但

(1)随着年龄的增长,乳牙和年轻恒牙的结构和钙化程度逐渐成熟,釉质和牙本质的致密度增高,抗龋性增强,而且年龄越大孩子已逐渐养成早、晚刷牙,饭后嗽口的良好习惯,而且刷牙效果越来越好。

(2)儿童乳牙不断被恒牙替换也是造成龋齿随年龄下降的直接原因。

(3)通过家长督促、学校教育学生饮食结构不断趋于合理,零食、甜食逐渐减少,而富含磷、钙、维生素的豆制品、海带、鱼肝等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不断增加,这对牙齿的发育及钙化都有很大好处,加之一些粗糙的富含纤维性质的食物,可以促进牙面清洁,为抗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建议

口腔保健宣传教育工作是降低龋齿发病率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各级卫生、教育部门,学生和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做到齐抓共管,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牙防知识,使小学生养成口腔卫生习惯,学会正确刷牙以减少病原刺激物,防止菌斑形成;提倡使用含氟牙膏,合理营养,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吃甜食和零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防患于未然,降低小学生的龋齿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叶广俊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业版社,1997:62-63.

[2] 白呼群主编.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统计年报表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34-36.

上一篇:2007年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下一篇:机械专业求职面试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