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报告

2024-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校本培训报告(共9篇)

校本培训报告 篇1

——校本培训自查总结报告

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形势呼唤着新的教育。近年来,我校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坚持把教师的校本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努力使学校成为专业化教师发展的基地、名师成长的摇篮。

一、领导重视,分工明确

为了使继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成立了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起草制订了学校远、中、近期(五年规划及每年、每学期)的校本培训实施方案、计划及管理制度,定期指导、检查校本培训活动开展情况,并及时小结、改进。校长陈卉芬亲自担任组长,教学副校长及教导处负责培训人为副组长,协助校长抓好教师培训工作,教导处其他成员及各教研组长任组员,负责安排校本培训的具体内容和日程,组织开展各项培训活动,资料归档等。

领导的重视、明确的分工,使校本培训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有力保证了校本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制定计划,组织实施

在计划中,突出确定了培训的内容和操作的具体方法。围绕教育观念的更新,以优化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为重点,以专题讲座、交流研讨、案例分析、互评反思、教育教学活动为主要培训形式。并在实施中做到了“五个落实”:即①有统一的学习时间②固定的培训地点③专门的负责人员④每项

培训必须有内容、目标、效果及学习材料⑤每位教师培训后有学习笔记、培训体会、教学案例。

三、集中培训,共同提高

在培训中对所有教师提出要求。

(一)全员性培训做到“五个结合”

1.实施“读名著,学名师”工程,同教学实践相结合学校每学期要求每位教师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名著”,做到边学习、边理解、边应用。教师们通过学习,结合实际写出 了各种《案例》和《学习随感或反思》,每个《案例》大都能抓住典型事例,《案例分析》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学习随感或反思》既有理论,又有感有发,自学笔记详实、具体,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2.综合素质培训和师德建设相结合在培训中,我校注意把培训工作同师德建结合起来。一是抓学习,采用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教师的师德理论培训;二是抓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师德演讲、为学生献爱心、组织教师观看专家和先进人物做报告、视频等。同时,制定了师德评估细则,坚持每学期进行自评、学生评、互评和总评,并和优秀教师评选挂钩。四是树典型。经过评估,树立师德典型,使教师学有样板。

3.综合素质培训和新课改相结合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师素质的综合展现,为了把培训工作落实处,我校以新课改为中心,坚持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利用每双周一下午第三节课后为业务学习时间,学校组织教师通过看光盘、看视频、听讲座、学习典型课例,引导教师进行积极地探讨。坚持开展每学期进行的 “五个一”评选活动(每人设计一篇优秀教案,上一节素质教育创新课,承担一项科研课题,写一篇科研论文,出一份体现新理念的试卷),并结合自学的教育书籍,在课堂教学上进行运用,听课教师依据创新课堂教学评析标准填写评价,进行互评反思,共同解决课改中的困惑。在此基础上,我校还派出大量教师到省、市、区内开展优质课观摩活动,进行课堂升华,找出课堂闪光点,推广典型课堂经验。积极组织推荐教师参加各级教学大赛,涌现出一批在市级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得好成绩的优秀青年教师,特别是2008年,我校徐丽、胡国文、陈中苗、易莉霞、黄丽、王正国、付琴、胡震宇等9位老师获得很好成绩,胡国文、胡震宇、刘立波获得区“教坛能手”、“教坛新秀”荣誉称号;2009年徐丽老师在武汉市小学综合实践学科评优课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010年付琴、付如萍、易莉霞老师在省级说课、教学竞赛中分别获得二、三等奖,2012年江夏区“课内比教学”我校刘秀娟、邬吉会、王正国老师分别获得二等奖,易莉霞、胡国文、徐丽分别获得三等奖等,教师教学技能水平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整体从而使我校的术科教学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浓郁的教研氛围,调动了教师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有了不同程度地提高,有力地推进了教改的进程。

4.综合技能培训与教育科研相结合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在培训工作中,我们把培训的内容同本校承担的教研课题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上优质课、示范课、研讨课、说课、评课等)。80%的教师投入到了课题研究中,加大了教育科研力度。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断增强,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多位教师的论文分别在国家、省、市、区级获奖。

5.综合素质培训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近几年我校加大了对现代教育设备的投入,构建了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并采用集体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目前,我校50岁以下的教师均会使用课件上课、上网查阅资料,70%的教师会自己制作课件。我校教师在电教活动中,电教论文获奖率逐渐攀升。

(二)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1.听示范课;2.与骨干教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3.上互动课。即把这一层次的教师组织在一起进行听课、说课、评课、反思,对每一个细节进行自评、交流、讨论,使每一次上课都有新的进步。经过培训,这些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三)骨干教师培训走培研结合之路

骨干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又是一项复杂而难度大的工程,为了在培训中做到因人而异,各得其所,使其不断提高,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

四、建立机制,科学评估

为了加强培训的管理工作,我们建立了“校本培训制度”、“校本培训登记考勤制”,详实地记录了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并把教师完成继续教育情况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之中,对师德不达标的教师在综合评优中采取“一票否决”。对于在培训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教师,学校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五、规范管理,成绩显著

我校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在不断吸收先进学校的经验和自身的不断探索下,校本培训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教师受训率达100%。2000年我校被授予湖北省50强学校;02年被评为省教改学校和教改实验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单位;05年我校被市教育工会授予“教书育人示范岗”学校;06年被评为“区语言文字示范校”;09年学校被评为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和“武汉市首批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同年被评为“湖北省语言文字示范校”;2012年3月我校被区语委评为“语言文字先进集体”;“十一五”期间我校均被区教育局评为“教科研先进单位”;2011年我校被评为区“江夏区校本培训示范校”等荣誉。教师学生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现在我校有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区十大名师1人,区级学科带头人3人,区优秀青年教师4人,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勇于创新、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新世纪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此项工作中我们将站在时代的前列,下大力气把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工作引向深入,为振兴教育、为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的创新型教师续谱新篇!

校本培训报告 篇2

1.培训计划简单化

个别学校的领导对教师校本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没有很好地学习和领会校本培训的文件精神, 没有把校本培训与教育教学计划同步规划, 从而使校本培训活动不能成为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虽然也制订了校本培训活动计划, 但是, 在培训管理中忽视过程监督, 使一些活动流于形式, 培训实效性不甚理想。

2.培训模式单一化

有些学校仅开展了一些教研活动, 培训模式仍然是“听课——评课”的传统形式, 缺乏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相结合的培训途径, 忽视教师专业成长规律, 培训内容不能满足教师需求;有些学校虽然要求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和案例, 也是应付检查, 教师临时突击补充材料, 有的还留有网上下载的痕迹。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缺乏过程性资料, 没有问题意识, 达不到活动的目的。

3.培训活动随意化

有些学校校本培训学年计划没有结合学校发展需求, 缺乏对学校现实条件的客观分析, 培训计划模糊, 活动目的性、操作性不强, 造成培训活动随意性, 活动结束后也没有很好反馈总结。问卷调查表明, 大多数教师认为学校的校本培训对自己教育教学的帮助不大, 对学校开展的校本培训满意率较低。

4.培训内容功利化

往往将教师发展的重心放在知识和技能上, 而忽视了对教师教育人格的塑造, 例如教师的情感、责任心、态度和价值观培训较少, 因而对教师外在的要求很难内化为其自身的需要。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校本培训效果的低效状态, 如何改变这种状态, 我们就必须理清教师作为成人学习的特点、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使培训者具备教师教育的理念, 只有这样才会有助于提高校本培训的有效性。

二、有效性校本培训的理论支撑

1.成人教育理论

教师具有丰富多样的、人格化的、充满个性化的经验, 这是教师在培训中所独有的教育资源, 对在校本培训中的学习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成人教育理论告诉我们, 成人对于为什么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什么、如何监控学习过程、对于学习的效果如何进行评价等方面, 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做出评判。[1] 因此, 在校本培训中, 我们应该尊重教师的经验。尊重教师的经验, 在一定的意义上, 就意味着尊重他们的人格, 尊重他们个体的价值, 这是校本培训能够充满生命力之所在。

2.资源共享理论

参与培训的过程就是一个对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索和寻求解答的过程[1] 。不同经历和背景的教师在不同的实际工作中, 形成了自己对不同问题的看法, 这是校本培训中的重要的学习资源。因此, 在校本培训中, 教师的学习应是一种交往式的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 应该挖掘教师在自己职业生涯成长中所积累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及处理许多疑难问题的智慧, 使这些经验、智慧以及教训不仅为教师独享, 更为重要的是让所有参与培训的教师能够在学习中分享和共享, 从中吸纳对自己受益的方面。

3.教师专业成长阶段理论

教师专业成长是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一名成熟的教师需要长期的专业培养和训练, 通常要经过三个时期: 一是职前学习期, 主要是学习学科知识和教育原理; 二是初职时期, 需2~3 年, 在学校中经过老教师的指导和实践锻炼, 逐渐融入教师的角色; 三是成熟阶段, 需要3~5年, 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 不断反思, 逐渐熟练地掌握了教育教学的技能和技巧, 成为一名成熟的优秀教师。因此, 校本培训要尊重教师发展的不同水平、个性特点、职责需要, 对教师分层分类开展指导和培训, 使教师培训的内容与专业发展规律相吻合。

三、有效性校本培训活动的设计

1.培训内容个性化

在开展校本培训设计的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领导小组的作用, 了解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实际, 明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目标, 制订校本培训整体方案, 落实校本培训具体活动, 评估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实际效果。要注意到不同类型教师的不同培训需求, 通过征询、访谈或观察等多种方法征求教师意见, 力求整个校本培训方案成为学校发展和全体教师认可的一种“共同远景”, 然后再转化成正式培训计划和内容, 使培训真正满足学校及教师发展的需要。

2.培训形式开放化

在校本培训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采取灵活多变的教与学的方式, 例如小组交流合作式、专家讲座式、案例学习式、课题研究式、自学与导学式相结合等等。培训中要注意教师间、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 要注意校际之间的共同培训与学习;要注意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 加强与省市名校、高等院校的合作与交流, 建立教师空间课堂, 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

3.培训评价人文化

学校要对教师的培训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 提高培训质量, 对按质按量完成校本培训的教师要给予肯定、鼓励和表彰, 同等条件下, 要在评优、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对教师的培训学习实施目标管理, 采取学分制, 纳入年终考核内容, 与奖惩挂钩。对在培训中学习进步大的教师, 建立“希望之星”教师专业成长袋, 优先提拔使用, 训用结合。

4.成果转化群体化

学校要定期指导青年教师制订生涯发展规划, 使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和学校的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创造条件, 通过网络、板报、教师校本培训园地等形式展现教师在校本培训、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的可喜成绩, 使教师看到自己参加校本培训后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 促进教师更进一步认识到参加校本培训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 从而主动积极地参加校本培训学习,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鼓励骨干校长、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教师校本培训中, 充分发挥他们的表率和辐射作用, 进而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校本培训报告 篇3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动机;效果

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并逐渐开始实践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改革目标,学者们展开了对教师教育一体化多视角、多层次、多方面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读研期间,在参与导师课题“文化视野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机制创新研究”资料搜集时,笔者意识到,出于培训成本、管理等方面的考虑,校本培训越来越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得到了践行。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县内的中小学教师,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编制出《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及其效果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指导语,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和界定校本培训的概念。第二部分为基本情况的调查,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教龄、所教学科等基本情况。第三部分为问卷的问题,包含对调查者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及其效果反馈等内容。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和目的性抽样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250 份,回收问卷225 份,回收率为90%。其中有效问卷217 份,有效率为80.8%。

校本培训就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的规划指导下,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由学校发起组织的一种教师的在职培训形式。学校教研组的活动、听课评课、专家讲座、师徒制、集体备课等这些都属于校本培训。接下来主要对被调查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形式、参与动机以及所取得的效果的反馈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找出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与校本培训效果之间的关系。

一、影响教师校本培训效果的因素分析

从上述表1可以看出,被调查教师认为培训内容和参与动机是影响自身校本培训效果的量大重要因素,此外培训目标、师资水平、培训方式对校本培训效果的影响较大,考核方式、培训管理、培训环境等因素也会对校本培训的效果产生影响。

二、被调查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分析

学者们在分析影响教师校本培训效果的因素时,一般将其分为教师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心理学相关理论指出内部持久的积极动机,可以维持一个人积极的行为。此处分析时,也将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被调查教师在参与校本培训时,出于提高自身素养的内部动机的比例明显高于外部学校、社会等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们在参与校本培训时,越来越注重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但也有社会和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参加培训的动机成分。

此部分通过对教师自身参与校本培训所取得的效果反馈的分析,看教师们在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方面与通过校本培训所取得的效果的自我评价上是否存在一致性,进而推断出那些动机影响教师的校本培训的效果。

从表2可以看出,教师们认为通过校本培训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内容主要是教育理论知识、教学技能技巧、学科前沿知识、师德几方面,而且多数教师认为理论知识的培训效果要好于实践经验的培训,这和我国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现实是分不开的。被调查的教师们一致认为通过校本培训自己取得收获比较大的方面主要是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掌握了一些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师德和政治素质等方面。这和之前教师们出于提高自身能力、素质而参加校本培训的内部动机是一致的。

从上表我们可以教师们普遍认为校本培训的内容只有一部分能应用于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内容还不到60%,也就是教师们认为校本培训的一些内容对于自己日常的工作作用不大。但是迫于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和外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压力,还是得落实校本培训。

三、思考和建议

从上述的分析中,笔者发现,被调查教师在参与校本培训时,出于提高自身素养的内部动机的比例明显高于外部学校、社会等对教师的要求。在其反馈的校本培训的收获当中,被调查的教师们一致认为通过校本培训自己取得收获比较大的方面主要是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掌握了一些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师德和政治素质等方面。也就是,教师和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与其所取得的效果具有一致性,当教师们是出于内部自身发展需要去参与校本培训时,往往获得的是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而当他们出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压力去参加校本培训时,往往获得的是一些外部考核的达标。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内部的持久的、积极的校本培训参与动机,更有利于教师在校本培训中取得自身提高与发展的效果,而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外部动机也不可忽视,因为教师也是社会和学校中的一员,理应受到学校和社会规范的影响。

此外,教师在参加校本培训之前也要对自己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进行分析,自我制定一个完整的校本培训计划,在校本培训过程中和结束时,理性地分析自身的收获与不足,积极归因,为接下来的一次次的校本培训做好扎实的基础。**县教师的校本培训是民族地区教师校本培训的一个缩影表明,校本培训作为一种教师在职培训的新形式,还处在不断地摸索和完善当中,我们应该理性认识校本培训,鼓励教师们积极地参与校本培训。

参考文献:

[1]关楠楠.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效果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校本培训验收自查报告 篇4

烈山区二实小

在“备好课”这轮校本培训工作中,我校积极贯彻国家和省、市有关教师继续教育的文件精神,认真落实有关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的通知,以“备好课”为校本培训为主要内容,使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得到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教师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现将我校校本培训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学习,统一思想,转变观念。

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省市区有关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文件精神,开展学习、讨论,使教师们充分明确继续教育的终身性、紧迫性、重要性,意识到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政治、业务水平,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明确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1、为切实做好我校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第二实验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领导组和校本培训工作组。

(一)、培训领导组

长:刘靖军

成员:闵凡连

张琛

(二)培训工作组

长:吕延龄

成员:郝学华

陈斌

谢马婷

杨德伟

李为琴

贾晓玲

2、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方案,确定培训目标,分年实施。

三、措施激励,制度保证,经费落实。

1、健全管理制度。切实可行的制度,是继续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在制度建设上,领导小组认真学习贯彻省、市、区有关文件,结合学校实际,引入激励机制,将继续教育工作与教师年度考核、调资晋级、评优选先等挂钩。根据分级管理、分层实施的原则,制订完

善了一系列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管理制度,如:考勤制度、培训制度、登记制度、奖惩制度,学时审核制度,这些制度有力地保障了继续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2、管理规范有序。登记审核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资料表册及时上报,每个教师每学年的继续教育学时都达到或超过了规定要求。认真做好继续教育档案的收集、归档、装订,资料做到较科学规范、完整。

3、加大经费投入,保证了培训经费、培训教材的落实。为切实做好本次校本培训工作,为教师的培训提供一定的经费,为每位教师买了培训教材和相应的工具,同时对考核达标的教师实行奖励。

四、“教、修、研”相结合的多途径、全方位开展好校本培训

(一)、以备好课基本功为基本要求,努力提高教师职业素质。

1、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教师的基本功是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自培活动中,要求培训教师有计划、有反思、有重点读书笔记,形成书面材料。

2、以比赛带动培训。组织教师的教学设计比赛,课堂教学比赛。

(二)、以研促培,教研结合,促进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

教科研工作,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进行教、修、研相结合实研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坚持组织开展校级公开课、竞赛课、教案竞赛、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专题讲座。

(三)、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利用校本培训对我校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现在我校全体教师都能操作电脑,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中青年教师能够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存在问题

1、我们在开展各项活动时,有个别教师出现应付了事的现象,没有认真对待。

2、在培训中,有的教师过于重视教学工作,偶尔忽视校本培训,缺少力度。

3、有些活动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

4、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弱。特别是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计算机与学科教学之间的整合仍旧是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

5、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对于校本培训的管理工作、档案建设工作有了一定认识。但需加强电子档案建设工作。

六、今后努力方向与措施

1、加强领导监督,定时定量地检查每周、每月布置的各项工作。

2、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各类考评方案,对广大教师进行量化考评,学期末、年终公开考评结果。

3、穿插不定期的抽查形式,发现问题,及时例会说明。

我们要在以后的校本培训中,吸取以前的好的经验,总结不足的地方,进行好上好课的校本培训。

烈山区二实小教研室

2009年10月

校本培训验收自查报告

烈山区二实小

宽坪中学校本培训报告 篇5

请 示 报 告

各级主管部门:

为切实加强教师的学习理念,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活跃学校学习氛围,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结合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特向贵局提出如下培训报告:

(1)2014年4月12日全天由旷光军组织培训《有效教学理论》的基本理论,核定8个学时。

(2)2014年4月13日及19日全天由袁国儒组织培训《有效教学理论》的“反思意识”与“教学设计”,,核定16学时。

(3)2014年4月20日全天由张勇组织培训《有效教学理论》的有效教学的三大理论基础,核定8学时。

(4)2014年4月26日全天由张凤刚组织培训《有效教学理论》的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核定8学时。

总培训五天,学时核定为40学时,望各级主管部门审批为谢!

特此报告

思南县宽坪初级中学

什邡市校本培训指导总结报告 篇6

(第一期)

四川什邡市教科所胡传禄

“灾区教师培训项目”是中居电教馆与联合国儿基会合作,由西北师大具体实施,对四川和赶肃五个地震极生灾区小学教师开展全员培训的一个项目。共对教学技能的八个模块进行培训。首先对各学校的骨干教师进行培训,然后再由这批教师对本校教师开展全员的校本培训。什邡市教育局根据项目组的意见,由信息技术装备中心具体负责,成立了校本培训指导小组,我负责对国人小学和北师附校进行指导。指导内容:指导学校完成“培训小组成员名单,培训方案、校本培训学员名单、培训小结表和培训总结报告表”;指导学员完成培训网络注册;指导学校开展培训工作;总结培训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等。

现将到校指导的情况总结如下:

学校都成立了校本培训小组,由参加署期培训的骨干教师分别本校的教师开展培训指导。资源教师经过署期的培训后,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校本培训手册》,“预备模块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平台的使用”、“模块一课堂观察与评价|”和“模块二 有效的课堂导入”的文字教程,反复观看《有交教学交互电视培训——老师教学能力培训课程》电视片,理论指导实践,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进行反思,找出自己的差距,提升教学能力。指导开展校本培训。

具体负责指导的学校培训情况

我分别于11月2日——4日和11月24、25日对具负责的两所学校进行指导。

国小学现有64名在职老师,学校组织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手册》,“预备模块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平台的使用”、“模块一课堂观察与评价|”和“模块二 有效的课堂导入”的文字教程的学习,组织指导全体学员注册学习,学校组织学员利用课余时间上网进行学习,并进行严格考勤,完成规定的全部作业任务,其中学员模块一的学习得分最低分为65分,最高分为97分;模块二的学习得分最低分为61分,最高分为95分。该校教师基本完成了规定的学习任务,且学习成绩显著。

北师附校现有70名在职老师,学校组织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手册》,“预备模块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平台的使用”、“模块一课堂观察与评价|”和“模块二 有效的课堂导入”的文字教程的学习,组织指导全体学员注册学习,学校组织学员利用课余时间上网进行学习,并进行严格考勤,完成规定的作业任务,截止11月25日下午,其中学员模块一的学习得分最低分为19.5分,最高分为73.21分;模块二的学习得分最低分为54分,最高分为72分。该校教师基本完成了学习任务,但且学习成绩不够显著。已与该校领导和培训指导老师共同商定,对完成作业不理想的老师,再次利用业余时间上网学习,争取两个模块的完成作业的成绩都在60分以上。

一、培训中的典型事例:

1、学校将本次培训列入议事日程,由副校长具体分管,在学校教学工作会上反复强调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组织到位,参加过德阳市级培训的骨干教师在本次培训中,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积极认真指导本校的培训活动.3、参加培训的教师学习培训自觉性高,积极主动性强,经常抢占多媒体教室座位。

4、学习进步快:多数教师通过本次培训,基本能掌握预备模块的基本知识,能完成上网注册学习,学会模块一和二的基本教学技能。

5、老师完成作业认真,回答问题基本是通过自己动手,一丝不苟完成每一个问题。

6、学校将学员的学习成绩进行统计,并在集中学习时向学员公布,促进全体学员努力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A、培训时间紧,教学任务重,难集中精力学习;

B、培训指导教师的任务重,学校规模大的,一名指导老师要负责20多名老师的指导工作;

C、有的学校还没有网络教室,学习难度大,只能在办公室或其他地方上网学习。

D、培训信息量大,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接受能力低,消化

慢,一些教师上网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三、对今后培训的建议:

1、年龄偏大的老师,男老师50岁、女老师48岁以上的暂不参加“灾区教师培训项目”培训;

2、成绩不够理想的教师利用培训网络关闭之前(12月31日),再次上网学习,快速阅读文字和视频资料,参加班级讨论,多跟帖。让模块一和二的学习得分达60分以上。

在后续的培训中,首先注重对资源教师的培训,让参加培训的资源老师培训学习到位,同时加强领导和指导,培训形式多样化,对完成学习作业有困难的老师,采取一帮一的形式帮助指导,促进培训质量的整体提高。

让校本培训“活”起来 篇7

目前, 在校本培训过程中, 培训模式、途径、手段、管理以及评价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有的形同虚设, 有的走过场应付检查, 有的违背教师的需求、背叛教师的意愿搞“以我为中心”的校本培训, 结果培训者累, 教师们不买帐, 怎么办?就此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建立校本培训机构, 完善培训制度

1. 建立校本培训机构

目前, 多数中小学仅有一名教师兼管校本培训工作, 校本培训无组织机构。有的学校只重视对校本培训意义的宣传, 忽视对校本培训的管理和研究。如何使校本培训真正促进学校与教师的发展, 建立培训的组织管理机构与培训指导机构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 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校本培训指导中心, 负责校本培训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保证校本培训时间、地点、人员和培训内容的落实。校本培训管理包括调查教师需求、确定培训内容、选择培训方式、制定计划及培训制度、进行成果汇报、评估培训效果等一系列复杂工作。

2. 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切实可行、能激励教师主动参与的考核评价体系, 是确保校本培训质量和水准的关键。学校制定的教师校本培训评价标准, 应从评价培训效果出发, 着重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全面评价, 针对教师发展阶段进行全程评价。要注意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发展, 评价中要强调教师的主动参与, 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尊重教师的个性和专业价值。在一种富有人情味的、温馨的氛围中, 充分调动教师持续学习、主动提高的积极性, 将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表现及成绩作为个人晋升、评优和选派人员外出学习的参考条件。使教师既是评价的客体, 又是评价的主体;既是评价的接受者, 又是评价的参与者。

二、制定校本培训计划

首先, 根据当前社会对教师素质的需求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 以全面育人、张扬个性为主导, 设置相应培训内容, 采取切实可行的培训形式。其次, 立足教师队伍现状, 根据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所教学科等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再次, 根据教师个人培训需求来制定培训计划。教师对自己需要什么最清楚, 所以应以教师为主体, 制定培训计划, 设计培训方案。鉴于学科内容不同及教师个人情况和需求的差异, 制定培训计划要坚持与教师的培训要求相结合, 考虑他们原有的特色、教育水平、能力和实绩, 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条件, 以解决本校教师专业中存在的问题, 促进学校的发展。

三、采取多种培训形式, 使校本培训充满生机和活力

学校的发展需要多样化的教师, 其所拥有的优秀教师不可能千人一面, 他们身上应既体现出学校的共性, 又体现出自己有别于他人的个性。多元化、个性化及学科不同性质要求决定了培训形式的多样化。

1. 集中培训

此形式适用于通用性知识的学习, 如新理念、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教育理论以及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可请专家做报告, 与专家对话, 帮助教师明确教育发展趋势, 树立创新意识, 增强教育改革创新的使命感, 激励教师主动参与培训。学校每学期可举办1~2次全校性的专题报告会。

2. 课堂观摩

所谓课堂观摩, 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实况, 让教师亲临现场观看、学习、交流、借鉴, 以开阔教师的眼界, 使之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教学技能。这是校本培训一种常见的培训方式。可以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使用:一是教师外出学习后进行课堂观摩教学;二是围绕每学期教研的重点推出课堂观摩教学。[1]开观摩课之前, 学校要确定观摩问题, 向执教者讲清楚观摩课的意图, 要求并参与执教者的教学设计活动。听课过程中, 做好听课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教学过程、听后启示、不同观点、反思等。课后, 执教者与教师们共同对观摩课进行求真务实的讨论交流, 自由争鸣, 沟通观点, 相互切磋。同时教师还可对他人的实际教育行为、教育观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讨, 在交流中发现问题, 学会研究方法。

3. 师徒结对

学校专门为青年教师指定教学业务精良、指导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导师”, 按就近、方便、学科对口的原则, 采取导师带徒、全程指导的方法, 由一位导师带2~3名徒弟重点帮教, 注重对学徒的教材、教法、备课、上课、评课、说课、学生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辅导。学校规定师与徒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定期进行检查总结。对于认真履行师徒义务的指导教师, 学校要给予表彰、奖励;对于认真学习、善于反思、快速成长并在教育教学上形成特色的青年教师, 学校要大张旗鼓地表扬, 并尽可能多地提供展示平台。

4. 专家引领教育科研

针对教师教学中的问题, 对教师进行相关教育理论、科研方法的培训。组织教师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收集起来, 分类整理, 然后逐一进行讨论, 筛选出共性的问题, 转入课题研究。在课题的选择、设计、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中, 教师要主动参与并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从而不断提高在教育教学中开展科研活动的兴趣和能力, 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校本培训中与专门研究人员的合作问题, 应特别注意。教师要增强自主和批判意识, 积极主动探索和思考, 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 通过大量的实践反思和专家的指导、点拨, 提高科研能力, 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这样既能以教师的学习和培训促进教科研的深入发展, 又能以教科研的开展推动教师主动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接受培训。

5. 教育会诊

教育会诊是一种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审议或共同“诊断”, 帮助教师解决问题、提升教育智慧的培训方式。教育会诊最常用的是案例会诊和现场会诊两种形式。案例会诊将教师培训内容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 经过教师或培训者讲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自己触动较大的典型事件, 然后培训者和教师一起对鲜活的实例进行分析、讨论、评价, 最后筛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现场会诊就是培训者以教师所在的班级为课堂, 通过听课、参观或观察等方式深入教育现场, 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讨论、做出判断。[2]培训者要针对具体情况对教师的发言进行及时点评。由于每位教师的背景、个性特点、知识结构不同, 看问题的角度不一, 自然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展示出他们的亮点, 这些亮点汇集起来就形成了灿烂的教育教学之花。

6. 以赛促培

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技能比赛活动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如针对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举行教案设计、说课评课、编制试卷或教学技能竞赛, 组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比武等;根据教学需要, 进行“三笔一画”、演讲等比赛。通过比赛, 促进教师的学、练、思, 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由要我培训变我要培训。

7. 网络信息交流

教师通过搜集网络信息资源, 进行自主学习与交流, 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学校通过校园网定期发布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信息, 发布本校的优质资源, 教师通过网络搜集整理信息、评价加工信息, 并将自己的学习体会以信息形式发布, 实现教师间的网络信息交流。网络信息交流培训, 可使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具有前瞻性。[3]培训中遇到的问题, 也可到其他网站去检索资料, 在教师间进行交流, 实现资源共享。

8. 派教师进修学习

通过了解发现, 教师们普遍希望走出校门, 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启迪自我。虽说是校本培训, 也不必完全限于本校, 也该走出去, 向外校取经。虽然活动场所延伸到了校外, 但校本培训的性质并未发生改变。目前, 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于提高, 科研型名优师数量尤其不足, 仅靠本校教师来指导新教师往往会遇到不少困难, 同时还会出现“近亲繁殖”发育不良的现象, 因此, 外出培训、交流学习是必要的。

9. 校际合作交流

校际合作交流培训是学校与学校之间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互学互助的教师培训活动。校际合作的对象既有当地学校之间的校际合作, 又有不同地域之间的校际合作。主要采用以下培训方式。第一, 送教代培。通过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培养锻炼骨干教师, 同时也为合作学校送去新理念、新方法。第二, 借岗锻炼。主要采用派学校行政领导、教研组长到合作培训学校支教的办法, 借合作学校的岗位来锻炼学校的教师。第三, 专题研讨。与合作培训学校就某一专题共同进行研讨, 以达到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第四, 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学校与合作培训学校合作申报各级课题, 开展研究, 以课题研究形式带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校际交流可以让学校与学校之间互通有无, 取长补短, 共享学习资源。

当然, 以上校本培训的形式仅是举例, 随着培训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与研究, 还会发现更多更好的培训形式供培训者采用。为保证校本培训的可持续发展, 使校本培训“活”起来, 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 我们还要不断探索和进取。

参考文献

[1]黄宪友.论校本培训方式的发展与创新[J].教育科学论坛.2006 (6) .

[2]刘玉凤.教师实践性智慧提升的校本培训模式探讨[J].理论观察.2006 (3) .

校本培训的文化视角 篇8

文化是“组织成员分享的,无意识运行的,在一个基本的方式下定义的,对自己组织的观点和对它的环境的更深层次的假设和信仰”。因此,文化对人的感染是深远的、持续的,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校本培训文化也是如此,一旦形成,便具有强大的惯性与感召力,将在根本上促进教师完成“要我培训”到“我要培训”的转变,使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校的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从内涵上看,校本培训文化主要体现在“共同的发展愿景、开放的反思环境、合作的团队精神、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竞争氛围、开明的管理风格、创新的造血功能”等方向上。

一、 和谐、开放的管理文化

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背景下的校本培训,要着力于建设一种“和谐、开放”的管理文化,减轻“压力”与“阻力”,形成“引力”与“动力”,以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让规划引领发展

校本培训不仅仅是一个过程,更是一个系统,因此,学校有必要构建一整套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保障校本培训健康开展。从教师培训的动因分析,校本培训的管理重心应落在引导上。学校和教师都要从各自的层面上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科学思考,制定整体规划和阶段计划。学校要对本校教师专业水平划分层次,采取分层培训、分类指导、分步提高的方式。这样,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状况和发展目标以及如何行动就有了一定的理性思考,改变以前那种朦胧自发的状态。同时,建立“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档案袋”。档案袋是一种代表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历程、现状和未来倾向等情况的资料集。不仅承载着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而且也为教师对专业成长过程进行系统细致的反思提供依据和工具,这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的有效手段和模式。

2.让评价趋向多元

现代教育评价理论认为,客观、公正、及时的评价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呈正相关。因此,学校要探索校本培训的多元评价体系,激发教师内在情感、意志、态度,以提高他们参与培训、提升素质的积极性与成就感,最终达到“自找压力、自定目标、自我塑造、自主管理、自由发展”的积极状态。在评价的方式上,可通过自我评价,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获得前进的动力;可通过互动评价,达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互动发展;可通过领导评价,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可通过专家评价,指明自己的发展方向等。在评价中,教师与同事之间、教师与校长之间、教师与专家之间合作交流,分享交流经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样的评价过程,实际上也是对教师进行帮助和指导、协助教师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超越自我和实现其理想生命状态的生成过程。

二、 自主、合作的学习文化

“走向学习的培训才是真正意义的培训”,构建学习型组织,构建学习文化是校本培训的根本使命。学校要为校本培训营造宽松、互动的学习环境,搭建对话、交流的学习平台,培育自主、合作的学习文化,创造良好的学校生存和教师发展环境。

1.让学习成为习惯

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制定学习制度和读书行动计划,开办学校教育书店,举办读书沙龙,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全员培训和理论与素质考试,建设“书香校园”,引领教师与书籍为伴,与大师对话,“让读书成为习惯”,使教师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原理之上。另一方面,加强实践学习。采取案例研读、观摩研讨、微格教学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引导教师进行基于案例的情境学习、基于问题的行动学习、基于经验的反思学习、基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让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和教学实践中增长教育智慧,使教师的发展建立在“实践文化”的基础之上。

2.让互助成就共赢

一方面,要开展教师互助。教师互助合作是校本培训的标志和灵魂,旨在形成学校学习合作文化。学校作为民主、开放的学习化组织,十分需要教师集体内部的专业争论和合作研究,只有教师集体参与研究,才能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共同体,形成教师通力合作的研究氛围和教师之间积极合作的伙伴关系,才能构建一种新的促进教师合作和发展的研究文化,形成一种共同的教师生活方式。当前尤其要加强教师在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互动、交流、对话、协作等,通过同伴互助,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政和孤立无援的现象,加强彼此之间的专业切磋和协调合作,共享经验,共同成长。另一方面,要建立校际交流。校际间的交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校际间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差的学校得到较快发展,提高不同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水平。即使处在相同发展水平的学校,不同学校之间也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校际的教师交流也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通过校际交流,教师接触不同的学校文化、教学情景,融合不同的教育教学思想,这对于丰富教师经验,提高教师素质是非常有效的途径。校际交流的主要形式有选送教师外出参观、取经、参加学术交流和教研活动。请校外教育专家、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来校作报告等。

三、 反思、创新的研究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课程改革的成功最终需要学校文化建设的依托。反思加创新的研究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新的学校研究文化既是课程改革深化的要求,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对课程改革和实施具有根本性的保障作用。

1.让反思生成智慧

美国教育家杜威于1933年在其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提出:“反省的思维的功能,在于将经验得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这需要教师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成为反思型、智慧型教师。反思性教学为教师理解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如果教师的课程与教学行为成为一种反思性的实践,那么也就意味着教师变革了传统的课程实践模式,成为了反思性的课程实践者。首先是写反思日记。这是一种很好的实施办法。教师在具体执教过程中往往难以完全体现出教案中的设计构想,这其中的原因是需要及时反思和探究的。在一课时或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教师写下教学的心得体会,列出当日教学中所遇到的或所看到的成功及不成功的教学事件,以及是哪些原因造成的,事件中包含着哪些理论,如何改进等等,并与其他教师共同分析。其次是参与行动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敏锐地提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之展开调查研究。教师可充分运用观察、谈话、测验、调查问卷、查文献等多种方法,并通过课内、课外活动,作业批改,座谈会等多种渠道,对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认知方式等多方面情况进行了解和研究,逐步地减少对教学工作认知上的偏差。行动研究不仅在改善教学环境方面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在整个学校教师中间形成一种调查研究的氛围。让教师通过对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经验的描述和分析,形成反思,内化理念,生成智慧。

2.让创新伴随成长

创新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素质。面对这个越来越需要创新的时代,创新型教师是未来教师的主流。而只有研究型的教师才能胜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因此,学校要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形成教师的科研文化,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创新型”转化。首先要鼓励教师敢于创新。在校本培训中,学校引导教师确立起“科研先导”的意识,鼓励教师自觉地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思考、分析、研究;不固执己见、不故步自封,勇于自我否定,善于吐故纳新。同时,学校要为教师的“创新”提供开放、宽松的管理空间,允许失败,立足长远。其次要引导教师善于创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很大的变化,给教师的创新性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怎样开发校本课程,如何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在大班额情况下如何照顾学生的差异,怎样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怎样教好综合课程,在新课改中教师角色有哪些变化等等,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教师去探索、去研究。在校本培训中,应该鼓励教师用自己的方式处理教学问题,不要盲目崇拜,盲目套用,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能力,严谨笃学,与时俱进。

校本培训报告 篇9

文昌中心小学是所百年老校,地处旧城区,与区直学校相近,在职教师38人,中级职称22人,大专以上学历25人。近几年来,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面对办学水平、师资、生源的差距,学校以校本培训为基本方式,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锻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教科研为重点,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区前列。

本次自评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由各项负责人、培训老师为成员的自评工作小组,认真学习了市教育局关于评选首批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的文件精神,按照评价标准找差距,补不足,最后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自评成绩为131分。

一、近两年的主要成绩

1、狠抓落实,强化管理,保障校本培训高质量、高效率的开展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由一名领导专项负责,依据学校实情,校委会制订了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对承担培训的骨干教师做了重点培养;为保障校本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学校先后制订了校本培训学习与考核制度,修改了教科研管理制度、学校量化赋分方案,与教师的奖惩、聘任、考核直接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积极性。

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培训条件,开发培训资源。学校先后投入3万余元,充实了阅览室、图书室,建立起了校园网。每学期购置达万元教育图书、刊物及电教音像资料,以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借阅学习;积极争取进修学校、区直学

校的优质资源,培训教师。

2、以“(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教师成长”为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实施了教师成长记录——我的发展规划,每学年进行两次学校校委会诊断,提出目标和要求,不断促进教师学习、反思;实施了“名师工程”及“青蓝工程”,按照标准,对名师重点培养对象,对导师及徒弟定期进行指导、培训、考查,并带动整个教师队伍快速成长。特别是每学期的立标创优活动,成为教师展现个人教学风采,教研组展示团队精神,学校展示成果的舞台。无庸读书,营建学习反思型教研组。自去年,学校开展了“名著伴我成长”读书交流系列活动;“我的教育故事——教师工作论坛”,“我的工作——领导工作漫谈”等活动,老师们掀起了学名师、看名著的高潮,特别是每周两次的读书心得,记录了教师教育思想,人生态世的升华,行为、观念的进步。重视教科研能力的培养,舍得投资;不放弃任何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组织领导、教师外地学习,会后进行总结,上好移植课,做好移植报告,达到1人学习全体受益的效果;同时千方百计请名家、名师到校指导学习,实施名师对话与交流。

3、强化专项培训,促进教师不断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近几年,先后对全体教师组织教育科研基本功培训,常用信息技术基本功培训;新课程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师德培训。每学期把握一个重点,通过一项技能,每年一度对教师业务技能进行比赛,开展大比武活动,这是对教师培训的一次大检阅,其成绩直接记录个人档案,做为聘任的依据。对青年教师进行了班主任工作培训,对不合格者晋级、聘任一票否决。同时,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部署,对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作了继续学习,根据人事部门的要求进行了考核。

4、经过全体教师努力,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近几年,有1名教师获省优秀园丁称号,1名干部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有6人次获得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有3名教师获得国家级科技实践活动辅导奖,小班化教学、古诗文诵读2个市级课题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关注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课题获得省一等奖、国家级三等奖,济南日报等进行了报道。“(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教师成长”的校本培训框架基本形成,为其他学校提供了经验。

二、有关问题及改进措施

1、问题:做为一个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校本培训经费明显不足,教学设施还有一定的差距,师资培训水平,领导管理水平均有待于提高。

2、措施。更新观念,继续加强校本培训的力度。一是争取资金,加大投入,提高校本培训的条件,二是以教科研为第一推动力,科研兴教。以自为主,同时做好上挂横联这篇文章。三是重点抓好承担培训任的骨干教师的培养,提高管理者水平,出名师,出骨干,出能手。

上一篇:环保局整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台州环保局下一篇: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