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文翻译(精选8篇)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英语词汇
中国小吃
Stinky tofu臭豆腐
Mapo tofu salted Sichuan style 麻婆豆腐 Chinese style baked roll烧饼
Fried bread stick /twisted cruller油条 Soybean porridge豆浆 Boiled dumpling 水饺 Small steamed bun 小笼包
Plain wheat roll /steamed bun 馒头
Spicy hot pot /Sichuan hot pot 麻辣火锅 Rice 饭团
Scallion cake 葱油饼 Sliced noodles 刀削面 Cold noodles 两面
Fried rice noodles 炒米粉 Dried tofu 豆腐干 Hard boiled egg 卤蛋 100-year egg 皮蛋
Salted duck egg 咸鸭蛋 Tea egg 茶蛋
Sesame paste 芝麻糊 Bean paste cake 绿豆糕
Fried dough twist /heam flower 麻花 Chestnut roasted with sugar 糖炒栗子 Plum juice 酸梅汤 Milk tea 奶茶 Black tea 红茶
Almond junket 杏仁豆腐
Tsung-tse 粽子
Mid-autumn festival /moon-festival 中秋节 Sachet 香包 Moon cake 月饼
Teachers’ day 教师节 Winter solstice 冬至 Vernal equinox 春分 Summer begins 立夏 Autumn begins 立秋 Leap year 闰年
中国古典文学
The analects of confucious 论语
The book of Odes/the book of poetry 诗经 Shi shuo hsin Yu 世说新语
The legend of defication 封神榜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三国演义 Pilgrimage to the west 西游记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红楼梦 The Golden lotus 金瓶梅 All men are brothers 水浒传 The west chamber 西厢记
The four collections of books 四库全书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Blasted该死的 真他妈的 Bleeding 烦人的 令人讨厌的 Blooming 可恶的太他妈的 Dammed 该死的 烦人的 Flaming 该死的非常的 Bastard 杂种 狗东西 Buggar 畜生兔崽子 Bitch 贱货骚货
Son of a bitch 小人可恶的家伙 Turd令人讨厌的家伙臭大粪Arse 令人讨厌的家伙 Arsehole 愚蠢 蠢货
Balls /crap /bullshit /fart 屁话 放屁 Cock /prick /tool /cunt胡说 Shit 讨厌 烦人操
中国节日及传统
Lunar calendar 农历 New year’s day 元旦
Lunar new year /Chinese new year 农历新年 Spring festival 春节
Lunar new year’s even reunion 年夜饭 Chinese new year cake 年糕 Red envelope /a cash gift 红包 Latern festival 元宵节 Rice dumpling 汤圆
Tomb sweeping day 清明节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节
Bugger /sod 王八羔子兔崽子
俗语谚语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Absence of mind心不在焉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
Add oil to the flames火上浇油
Add insult to injury雪上加霜 All at sea不知所措 All ears洗耳恭听
All Greek to me一窍不通
All is not gold that glitters发光的不一定都是金子
A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his net
捡到篮里的都是菜(意为来者不拒)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牙还牙
A leopard can not change his sports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An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hours in the evening一日之计在于晨
(as)broad as it is long半斤八两
As close as a clam一毛不拔,守口如瓶
As you brew ,so shall you drink自作自受
At a respectful distance敬而远之
At the sign of the horn戴绿帽子
At the world’s end天涯海角
Attack is the best form of defence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Better a glorious death than a shameful life宁为玉碎,为瓦全
Badger game美人计
Bay the moon异想天开
Be all mouths and trousers光打雷不下雨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A bow bent too much will break欲速则不达
Business is business公事公办
Can not sea Beyond the length of his nose鼠目寸光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对牛弹琴
A cat on hot bricks 热锅上的蚂蚁 Chop and change朝三暮四
Circumstances alter cases此一时,一时
Clean hand wants no washing清者自清
Cock is bold in his own dunghill窝里横
Cogito ergo sum我思故我在Come –day-go-day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Comparisons are odious/odorous人比人,气死人
Constant dropping will wear a stone水滴石穿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不要以貌取人 Cry wolf狼来了
Custom is second nature习惯成自然
Die is cast /thrown木已成舟
Dig a well at a river画蛇添足
Do as you would be done by
Dog that fetches will carry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Don’t wake a sleep dog不要惹是生非
Don’t put off still tomorrow what should be done today
今日事,今日毕 Donkey’s years猴年马月
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金家银家不如自己的破家
Empty hand is no lure fools a hawk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Enough is as good as feast知足者常乐
Everything can find its way船到桥头自然直
Fair without but foal/false within金玉其外,絮其中
He laughs best who later last最后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
He that lives with cripples learns to limp近朱者赤,墨者黑
His bark is worse than his bite刀子嘴豆付心
It is a foolish sheep that make the Wolf his confessor
兔子不吃窝边草
It is easy to be wise after the event时候诸葛人人会
It is the first step that costs万事开头难
It is the thought that counts礼轻人意重
Joys shared with others are enjoyed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Kick down the ladder过河拆桥
Kiss the child for the nurse’s sake醉翁之意不在酒
Kill t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
Laughter is the best medicine笑一笑,十年少
Let beggars match with beggars 龙配龙,凤配凤
Like begets like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Like cures like以毒攻毒
Like father, 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Live and learn活到老,学到老 Love is blind情人眼里出西施
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
Love will find a way精诚所至,石为开
Man purpose,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事在天
Man’s extremity is god’s opportunity车到山前必有路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人多力量大
Misery loves company同病相怜
No pains ,no gains不劳则无获
Nothing is impossible to a willing heart/mind有志者事竟成One bitten, twice shy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烦
Play both ends against the Middle河蚌相争,渔翁得利 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
Seeing is believing百闻不如一见
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说曹操曹操到 Time flies时光飞逝
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还有希望
Turn somebody’s battery against himself以其人之矛攻其盾
What can you expect from a got but a grount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When the cat’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What’s done by night appears by day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Word is spoken is past recalling一言既出,马难追 We only live once人生在世须尽欢
文化是一极其复杂的概念,内涵极其丰富,几乎包含了物质和精神的每一个方面。单从结构上分析,文化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物质文化、公共文化、心理文化。文化结构中的物质文化和公共文化通常被称作表层文化,而心理文化则被称为内涵文化,同时,心理文化不仅是文化的精髓,它还统治着物质文化和公共文化。
(一)西方关于文化结构的理论
尽管大量关于文化的定义已经给出,但什么是文化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Kroeber和Kluckhohn给出了文化的定义:
Cultureconsistsof patterns, explicit animplicit of andforbehavioracquiredandtransmittedby symbols, constituting the distinctive achievement of human groups, including their embodiment in artifacts;the essential core of culture consists of traditional ideas and especially the attached values.Culture system may, on the one hand, be considered as products of action, on the other hand, as conditioning elements of futureaction (Katan, 1999:16)
Trompenaars在其“RidingtheWavwsofCulture”一书中提出了关于文化三层的模式(Trompenaars, 1993:22-23):外层(人工制品)是最可见的一层,他将这一层称为显性层,制度的制定、法律和政治制度也归于这一层;中间层介于准则和价值之间;最后一层是核心,它是不可见的,Trompenaars称之为“隐性”,这是文化的核心。
(二)关于文化结构的中国理论
文化结构的理论在中国经两个著名的学者进一步发展。梁漱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终身致力于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在《中西方文化与心理学》一书中,梁漱溟讨论了文化的三个方面:物质生活,人类生存所需的所有物质资料;社会生活,如宗教、哲学、科学与艺术。庞濮,著名文化研究者,给出了“文化结构”这一名词。在《文化与民族及时代的关系》一书中,他解释了文化结构的含义:外层的物质;核心的心理;中间层是两者的结合,物质方面的意识,如理论、系统以及行为。
二、翻译方法
文化及其结构的复杂性导致了翻译中文化因素翻译的复杂性,文化误译、文化切割是文化因素翻译中出现的两个主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解决这两个问题。
(一)解释
解释意味着译者向读者解释原文的中文化因素。当源文化因素不能用其他语言表达时,译者不应当将原文的格式强加于译文,否则将会歪曲原文意思。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通过改变原文的格式以达到翻译的真实与有效。一方面,如果译文文化中没有原文中涉及的相同的对象或事件且与译者联想的意思不同,如果原文作者没有使用源文化中的重要的文化因素以便创造艺术形象,这样译者可以使用“解释”的译法以便达到向读者转移文化因素的积极作用。
(二)详述
详述作为一种解释方法,意思是通过提供必需的解释性词语消除使读者困惑的隐性含义。正如我们先前提及,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他们各自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以至于许多思想、惯用法在母语中很容易理解,而当文章被翻译后就很难让其他国家的人理解。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类思想、惯用法,译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原文加以详述。
(赵辛楣)一肚皮的酒,几乎全化成酸醋———(钱钟书,《围城》)
汉语中,“醋”有另外一个含义“嫉妒”,而在英语中,“醋”是坏脾气、性格不好等的隐含之意。在这一译文中,“in his jealousy”的翻译借用了详述翻译方法,帮助读者理解中国文化。
(三)注释
注释,脚注或尾注,都可以用于解释某些特定文化特点,这些文化特点包含太多的难以向读者揭示的文化内涵或文化形象。注释有助于帮助译者将源文化的文化信息减少到最低程度,且有助于读者在最大程度上增加对译文的理解。
———咱们靠的是实力,不是位置。展品不行,坐在8888洽谈室里谈也不行。(张欣,《首席》)
对一个企业家的事业而言,带有8888数字的房间号将是一个极其顺利的房间,因为8被视为一个吉利数字。这一迷信来源于8的发音,8与发财的“发”同音。
(四)改写
改写, 即“the re-expression of something written or said in different words, especially words that are easier to understand” (Longman’sDictionaryofContemporaryEnglish) .
改写作为翻译的一种解释方法,是将原文的观点与体现的精神转移到译文中。这一方法常用于成语、隐喻的翻译。
不到黄河心不死,在失败中重新站起来。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 中国人将其视作“母亲河”, 汉语中有很多关于她的文化积淀的成语, 这些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是很难于理解的。如果“不到黄河”被译为“untilonereachestheYellowRiver”, 读者对这样的译文是很难理解的。因此我们将其译改译为“until allisover”.
三、结论
文化翻译是文化交流的基本翻译过程,它尽可能再现了原文的意识内涵与格式,尽可能多的保留了原文的文体风格。文化翻译应遵循以下规则: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 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 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 This is why I am afraid, 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
【普通版】
你说你爱雨,但当细雨飘洒时你却撑开了伞;你说你爱太阳,但当它当空时你却看见了阳光下的暗影;你说你爱风,但当它轻拂时你却紧紧地关上了自己的窗子;你说你也爱我,而我却为此烦忧。
【文艺版】
你说烟雨微芒,兰亭远望;后来轻揽婆娑,深遮霓裳。你说春光烂漫,绿袖红香;后来内掩西楼,静立卿旁。你说软风轻拂,醉卧思量;后来紧掩门窗,漫帐成殇。你说情丝柔肠,如何相忘;我却眼波微转,兀自成霜。
【诗经版】
子言慕雨,启伞避之。子言好阳,寻荫拒之。子言喜风,阖户离之。子言偕老,吾所畏之。
【离骚版】
君乐雨兮启伞枝,君乐昼兮林蔽日,君乐风兮栏帐起,君乐吾兮吾噬。
【七言绝句版】
恋雨却怕绣衣湿,
喜日偏向树下倚。
欲风总把绮窗关,
叫奴如何心付伊。
【吴语版】
弄刚欢喜落雨,落雨了么搞布洋塞;欢喜塔漾么又谱捏色;欢喜西剥风么又要丫起来;弄刚欢喜唔么,搓色唔霉头。
【女汉子版】
你有本事爱雨天,你有本事别打伞啊!
你有本事爱阳光,你有本事别乘凉啊!!
你有本事爱吹风,你有本事别关窗啊!!!
你有本事说爱我,你有本事捡肥皂啊!!!!
【七律压轴版】
江南三月雨微茫,罗伞叠烟湿幽香。
夏日微醺正可人,却傍佳木趁阴凉。
霜风清和更初霁,轻蹙蛾眉锁朱窗。
怜卿一片相思意,犹恐流年拆鸳鸯。
目前所在: 番禺区 年 龄: 22
户口所在: 广州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诚信徽章: 未申请 体 重:
人才测评: 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俄语翻译:
工作年限: 1 职 称:
求职类型: 兼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2000--3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工作经历杜布纳某工厂 起止年月:2010-03-01 ~ 至今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机械/机电/设备/重工
担任职位: 中俄翻译
工作描述: 表现优秀,获得认可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毕业院校: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最高学历: 本科 获得学位: 学士 毕业日期: 2011-06-01
专 业 一: 经济与贸易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语言能力外语: 俄语 优秀 粤语水平: 精通
其它外语能力: 英语 优秀
国语水平: 精通
关键词:商标,跨文化交际,翻译策略,翻译方法
1 商标及商标翻译释义
商标 (trademark) 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 用于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 由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的, 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在市场营销中, 商标是一种重要的促销手段和工具, 对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经济社会, 为了开拓海外市场, 树立品牌的全球形象, 越来越多的企业十分重视商标名称的翻译, 以助商品在世界市场上打响[1]。
理想的商标不但要有识别性这一基本特征, 还应该具有简洁明白、通俗易懂、寓意美好、符合消费者心理等特点。因此, 商标承载着企业的无形资产, 是企业综合信息传递的媒介, 是企业品牌战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因此, 翻译商标时要遵循目标语国家的商标法律, 尊重异国的文化差异及消费心理, 把握商品定位, 突出重点特征, 灵活翻译。
商标翻译不只是由源语到目的语的简单替换, 是为两种语言建立再现的关系, 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是一种语言、文化及艺术的再创作的过程。要想把商标这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精炼浓缩的特殊艺术语言准确地在目的语再现, 力求达到音意俱佳, 实现与原商标同样的促销效果, 并非易事, 因此商标翻译要融合不同翻译理论, 了解各种翻译技巧, 运用多种构词方法, 仔细斟酌, 灵活翻译。
2 中文商标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2.1 融合不同翻译理论, 合理翻译商标
翻译理论或标准有很多, 商标翻译研究以“功能对等”论、“目的论”、“关联理论”为主。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指出, 翻译商标时要追求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对等值, 即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2], 也就是说, 翻译中文商标时要努力在译语中找到恰当的词语, 再现中文商标优秀的文化内涵, 展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精髓。“目的论”强调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是目的, 即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 译者要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 发挥主动性, 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3]。“关联理论”重视语境的重要性, 认为翻译包括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两次“明示-推理”交际活动[4], 因此商标翻译要努力使译语消费者以最小的认知处理获取商标最大的内涵信息, 实现商家、译者、译语消费者之间在认知语境和交际语境的最佳关联。
2.2 了解各种翻译技巧, 巧妙翻译商标
常用的商标翻译的方法有音译、直译、意译、音义结合译、零翻译、臆造, 具体使用什么方法翻译, 要以翻译理论作指导, 巧妙翻译商标, 各种翻译都有许多成功的例子。
一是音译。即根据商标的发音或谐音翻译, 保留原商标的音韵。如海尔Haier (与higher谐音) 、香格里拉“SHANGRI-LA”、茅台“Moutai”等, 音译时需要注意不要按照汉语拼音死译, 要结合英汉两种发音对拼写进行灵活改动, 如“新科“不是译成“xinke”, 而是译作“Shinco”;鄂尔多斯不是译为“eerduosi”, 而是译为“Erdos”;容声不是译为“Rongsheng”, 而是译为译为“Ronshen”。总之, 好读好听才好记, 印象才深。因此, 商标的拼写应尽可能具有英语特色, 发音也不会引起不良联想。
二是直译。就是直接翻译成英语中相对应的词汇, 多用于含意确切并在两种语言文化中均有良好联想意义的商标的翻译, 如“永久”、“双喜”可以直译为“forever”、“double happiness”。但是, 商标“白象”如果直译为“white elephant”, 有“无用的东西”之意, 显然不妥。
三是意译。直译商标时如果与译语文化冲突或达不到预期效果就可以考虑意译, 如“玉兔”直译为“jade rabbit”, 在异国消费者脑海中只会是由玉石雕琢而成的普通兔子, 而“Moon Rabbit”会有浪漫诗意的意境[5]。
四是音意结合译。此即部分根据声音、部分根据意义混合翻译, 或者说兼顾发音与意义的翻译, 借以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 这种翻译比较巧妙, 对译者要求也较高, 如Flyco飞科 (意译+音译) 、lucky (乐凯) 、Stone (四通) 、Youngor (雅戈尔) 等。
五是臆想创造译。就是译者根据商标名称和特点, 兼顾文化差异, 突破常规臆造一个让人耳目一新、与众不同的商标词, 也就是说, 这个单词在使用前并不存在。用这样方法翻译的英文商标有crest佳洁士、rejoice (飘柔) 等, 翻译中文商标同样可以自造出音形义俱佳的商标名称, 如字母数字组合译, 增减译等。
六是零翻译[6]。就是不去翻译, 直接运用原文。经常用于不可译或不需要翻译, 如简短的字母或数字商标TCL、999。这些商标可以很好地保持原商标在世界的影响, 减少消费者对商标识别的努力, 又如, 英文商标Zippo、iphone等引进我国后均采用了零翻译的新型翻译方式。
2.3 运用多种构词方法, 创新翻译商标
词汇的构成方法——词缀法、合成法、拼缀法、缩略法等是分析商标词的构成特点, 创造性翻译商标的必需知识。商标词虽然是商标名称, 属于专有名词, 但是不必限于名词, 如美国商标simply enjoy, 也不要局限于字母的组合, 可以和数字、符号组合, 如3M、SK-II等。商标词不要只依靠字典英语, 要根据构词法臆造商标名, 臆造词是彰显商标独特性的构词方法, 如日本商标SONY (来自sonny一词) 、美国Yoplait奶酪等, 我国的苏泊尔Supor (与super谐音) 、索芙特softto等都是创新词汇。在商标翻译过程中, 正确的变异和积极的加工往往能妙笔生花[7]。
一是词缀法。就是在某个词前后加词缀构成不同的词汇, 如七匹狼中SEPTWOLVES、小护士Mini-nurse中没有用seven和little等词而是用sept-、mini-分别表示“七”、“小”之意。
二是合成法。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合成一新的词汇, 如“铁人”商标IRONMAN在美国和俄罗斯等8个国家成功实现国际注册, 蜂花洗发水Bee&Flower使人感觉芳香宜人, 长城商标Great Wall对外国人来说很容易留下深刻印象, 肤美灵Skinice体现了护肤品的特色。
三是拼缀法。即将两个或多个词进行裁剪与拼凑。这种方法非常有创造性, 尤其当原商标较长时, 不修剪或拼接, 对于外国消费者来说, 发音不顺口或不利于记忆, 如著名商标Microsoft (MICROcomputer SOFTware) 、Motorola (motor+rola) , 我国商标lenovo是由legend和拉丁词novo拼凑而成, Hisense由High和sense拼成。这种做法有利于外国消费者上口发音和记忆。对于原文太长的商标, 可以做一定的修剪或拼接再选词。
四是缩略法。国际著名商标中缩略词也很普遍, 可以用人名、地名或组织名称进行首字母缩略或剪短某个词来做商标, 如著名商标CK (Calvin Klein) 、DHL (Dakey、Hiublom与Lynn) 、Yahoo! (Yet Another Hierarchically Offi cious Oracle) 等;同样, 我国的YD牌柴油机也在不少国家成功注册, 纳迪亚n+a服饰同时注册了中英文商标。
2.4 全面权衡翻译效果, 等效翻译商标
译无定法, 不同的理论视角下对同一个商标的翻译结果不同, 商标翻译要全面权衡翻译效果, 力争翻译出商业价值、文化价值兼具的商标。比方说在中国的文化中, 龙象征着威严、吉祥、强大和神圣, 而在西方的文化中, dragon是邪恶的怪物, 所以龙≠dragon, 因此有些翻译避开此词, 用tiger代替, 或者用拼音long, 但是作为龙的传人有责任向世界传播中国的龙文化, “为龙正名”, 树立正面的国家形象, 因为龙文化是中国特有的, 不能用其他动物代替, 而拼音long在英语里发音和龙不同, 并且含义是“长”的意思, 综合考虑, 中国龙译为Loong[8]最为恰当。又如商标“五羊”, 有的音译为WuYang, 有的直译为Five goats或Five Raims, 其中goat, ram因为在英语中含有贬义所以不妥, 可以换成美国商标中常出现的有良好内涵的Reebok“非洲羚羊”或Gazelle“小羚羊”, 也有文章建议意译为“seven dogs”[9], 因为美国商标中数字7和狗都有良好引申意义, 单独看来可能是一个很不错的商标, 但笔者觉得不能真正体现原商标的真正内涵, 因为五羊是广州的一个标志性雕塑, 是广州的一张名片, 非常有地方特色。又如商标“红豆”有多种翻译, hongdou、red beans、red berries、xiangsidou, 最终红豆集团把自己的英文商标定为HOdo, 为产品的国际营销提供了重要保证。
3 结语
商标的译名对商品在对外贸易中的命运至关重要, 它既是产品质量和形象的象征, 又是宝贵的知识产权和企业财富, 尤其在品牌意识深入人心的时代, 商标名称的好坏关系到一个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 商标的翻译应该仔细斟酌, 精益求精, 一个好的商品加上一个贴切的译名, 必将锦上添花, 提升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 翻译商标要遵循商标翻译原则, 综合运用各种翻译方法, 充分发挥译者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独出心裁地进行文化创意[10], 借以翻译出既能传达产品本身所蕴含的各种价值, 又能音译俱佳的特色商标名称。
参考文献
[1]杨英法.文化图强正相宜——兼论邯郸市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径[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7.
[2]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3]叶玲, 唐述宗.从目的论角度解析严复和林纾的翻译策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122.
[4]李寅, 罗选民.关联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1) :40~42.
[5]刘洋, 班荣学.功能对等理论对商标翻译的解释力——从美学与文化视角切入[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7, (6) :48.
[6]黄秋风.商标零翻译, 译者基于文本功能的积极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4) :114~116.
[7]梁志坚.中文商标英译探微[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1, (5) :124~125.
[8]关世杰.跨文化传播学视角中“龙”与“dragon”的互译问题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关系[J].对外大传播, 2007, (10) :32~34.
《人民日报》消息,现在,许多外语词直接嵌入中文,使得中文失去了纯洁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外语中文译写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黄友义说,国际惯例对外语词都是“化用”的,而不是直接嵌入。比如,中文“土豪”一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被译为“Tuhao”;“中国航天员”的英文新词taikonaut就是用中文拼音“taikong(太空)”和英文“astronaut(宇航员)”合成的,发音有点像“太空人”,它也被收进了《牛津简明英语辞典》(第11版)等主流英文词典里。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语国家等都是将外语词“化”为自己民族语言的一部分之后再使用的。黄友义强调,将外语词“化”为中文使用关乎国家、民族的尊严,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他反对把外来语直接“塞”进中文中,认为这种做法不代表开放程度,也不代表国际意识,只能说明我们不负责任、对汉语不尊重。应该制止这种现象,应该经常不断地提出这类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重视。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谁也不可能不吸收外来语。黄友义认为,吸收应该采取认真、仔细和主动的态度,让外来语成为自己语言的一部分,从而丰富我们的语言。具体而言,外语词“化”为中文有两个途径,一是按照意思译为中文,比如将英文“plane”译为飞机;二是按照读音翻译,比如将英文“jeep”译为吉普车。许多科技外语词往往直接书写,捷足先登,比如“PM2.5”等。尽管我们发布了“PM2.5”的规范汉语为“细颗粒物”,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endprint
March Xth , XX
Dear Sir or Madam:
This confirms that Mr.XXXX, Passport number XXXXXXXXX, The Graphic Designer in our company, salary is RMB XXXX.He will go to France and Italy for travel on April XXXX, totally XX days.He will stand all the cost for this journey.We guarantee that after journey, he will come back on schedule and resume his position in our company.Please pass the application freely.Yours sincerely,Add:
Company:
Manager:
Tel:
Signed by:
March Xth,XXXX
工作证明
2011年3月1日
致领事馆签证官阁下:
兹有我公司XX先生,护照号码为XXXXXXXXX,担任我公司平面设计人员,月薪XXXX元。欲于XXXX年X月因旅游前往法国和意大利,为期约XX天。
此次所需费用由其本人承担。我公司保证其遵守贵国的法律法规,按时回国并仍担任原职务。请贵领事馆给予签证的方便。
公司地址:
公司名称:
总 经 理:
联系电话:
证明人:
关键词:显化 文化层面 《菜根谭》
一、引 言
在翻译的百科辞典里面,英国翻译家Mona Baker最早提出了“翻译普遍性”(translational universals)。所谓翻译普遍性,是指在译文而非原文中展现出来的典型特征,这种特征不是特有语言系统相互影响的结果。显化是法国学者Vinary和Darbelnet在1958年提出的,因受当时视野格局所限,显化只被认为是一种形式上的技巧。在20世纪80年代,Blum-Kulka提出显化的假设,将其看做是翻译文本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策略。而柰达认为显化是一种翻译的添加,差不多每个重组的原语表达都会有词汇的添加。20世纪90年代,House进一步提出将译文分成显化翻译和隐化翻译两种。(陈吉荣,2013)翻译显化概念明确了再现原文内容与风格的具体方法。显化在典籍翻译中的体现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文言文相对于现代白话文,是言简意赅的,要先转换成白话文,译者根据这个译文来进行翻译。而这两次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的转换,将拉伸译文的长度。因为虚词和连接词的增加,以及文化在两种语言间的传导,必然导致译者对于译文的谨慎和斟酌。
那么,在具体的典籍翻译过程中,显化的应用是否有规律可循呢?产生显化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用具体的实例来论证。本文以《菜根谭》的两个英文译本为例,分析和阐述英译过程中典籍中文化因素的处理方式。
二、《菜根谭》的文化因素
《菜根谭》是中国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著名语录体著作,作者是洪应明,汇儒、佛、道三派于一炉,句式对仗整齐、声调铿锵有力、意蕴优美清新。该书自问世以来,广为流传,经久不衰。该书虽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在重刊《菜根谭》序中,称书中有“其间有持身语,有涉世语,有隐逸语,有显达语,有迁善语,有介节语,有仁语,有义语,有禅语,有趣语,有学道语,有见道语”,涉及人生的根本问题,如生死观、修身养性、向学之道、为官持家等等,无所不及。此书虽在本土湮灭不闻,却东渡日本,影响极广。有学者统计,自明治四十年(1907年)到大正四年(1916年)的9年间,《菜根谭》就出版了25次之多,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催生了前所未有的《菜根谭》热。日本工商界人士普遍认为《菜根谭》一书所阐述的思想意趣,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对企业管理、用人制度、业务营销、市场开拓及企业员工的自身修养等等,皆能起到警策的作用(府建明,2009),热潮也同样引起了中国各界对于这本书的重视,各出版社除了将《菜根谭》原版出版外,还将其新编成《禅说菜根谭》、《佛光菜根谭》、《儒解菜根谭》等版本,或辅以插图,或辅以中国古代的名人故事,增加趣味性的同时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典籍中的文化因素,例如人名、标题内涵、人物背景以及隐喻等等必然包含其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第一步就是准确地理解清楚原文的意义,否则就违背了作为语际交流的目的。那么仅仅表达意义,就成为了译者必须应用显化的原因吗?笔者认为,在表达文化元素时,要使译文读者贴近原文读者。因为双方不在同一个文化背景之中,拥有众多的不共享信息,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读者可以隐而不表的信息,必须对译文读者说明,讲清楚。翻译的显化,可以说是指在文法上、形式上、内涵和方式上更倾向于明晰化的翻译。翻译的隐化,就是根据译入语的语言文化规则,隐去或者是淡化原文中的某些语言与文化成分。(陈吉荣,2013)笔者选择了《菜根谭》的四个译本进行比较,它们是:蒋坚松译的1999年译本,简称蒋译本;英国人保罗怀特译的2003年译本,简称怀特译本;布莱恩布鲁雅在2006年的译本,简称布鲁雅译本,周文标译的2008译本。本文将从宗教、地名等两个角度对比分析典籍英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处理方式。
三、文化因素的显化应用处理方式
首先,《菜根谭》是集儒、释、道于一书的清言集,所涉及的三教的宗教信仰上的词汇比较突出,对于天地、主宰、佛、道等词汇,译者之间所选择的手段也是不尽相同。
例1:人定胜天,志一动气,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铸。
Since man can prevail over Nature,with a firm will and devotion,a man of virtue can certainly build up his strength and refuse to be moulded by the forces that created the Universe.(怀特译本,2003:42)
Man can conquer nature,and single-mindedness can change ones temperament:the junzi will not be moulded by the Creator.(蒋译本,2001:119)
A focused person transcends fate;a concentrated will stirs one's energy;for a gentleman is not restrained by the mould of the creator. (布鲁雅译本,2006:15)
原文中的“造化”是指造物主,或者是创造者。蒋译本和布鲁雅译本都用的creator这样的诠释,译文读者很容易和基督教信仰中的上帝联系起来,天和创造者之间是文化上的对等,相对于基督教的一神论,中国的多神论给译者带来很大的选择上的困难。怀特译本就在译文里添加了解释说明的定语,进一步阐释了造物主,即创造宇宙的力量,使文化因素得到充分的显化。接下来,再试举一个有关佛教和道教的例子。endprint
例2: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
Real faith and genuine rules of conduct can be found in the home and in everyday life.(怀特译本,2003:21)
With a true Buddha in the family,and a true Tao in daily life,people will be sincere and amiable,kind of face and polite of speech.(蒋译本,2001:111)
原文中的“佛”和”道”是佛教和道教的特有词汇,在这句话中是来强调规则准则的重要性,两个译者的选择却泾渭分明。从对原文理解来看,“真佛”和“真道”分别指的是信仰和真理,作者借用佛教和道家的名词来强调原则和信仰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蒋译本中,译者将其直译为“Buddha”和“Tao”,然而读者未必明了佛和道德意思,核心意思疏忽传递,往往使读者不解,甚至是误解。怀特译本中,虽没有传递宗教的信息,却传递了原文的核心意思,更加易于读者理解。Blum-Kulka在2001年曾经提出文本指向和读者指向的两种显化,例2中的两个译本分别诠释了两种显化在实际翻译过程中。
其次,《菜根谭》中的人名、地名也使得译文读者不知所云,究根溯源,是因为这些人名和地名对于中国人而言,家喻户晓,而对于目的语读者,却是“瓶颈”。所以,显化策略可以将译文就近译入语读者,更好地阐释原文的精意。“镜湖”和“灞桥”,出现在《菜根谭》中,译者们的选择从两个角度呈现了应用显化的必要性。
例3:诗思在灞陵桥上,微吟就,林岫便已浩然;野兴在镜湖曲边,独往时,山川自相映发。
Poetic inspiration wells from an enchanting natural spot like Baling Bridge where people bid farewell to departing friends.The moment one murmurs a few lines,the forests and gullies already present a spectacular sight.The yearning for travel comes about in a magnificent setting like those of Jinghu Lake or the Qu River.When you go there all alone,you will find the surrounding green hills mirrored in the emerald water——and everything there becomes intoxicating.(怀特译本,2001:301)
The sentimental Baling Bridge where the ancients saw off friends is a source of poetic inspiration:the moment a poem is composed,forests and mountains seem invested with the poetic spirit;the picturesque Lake Mirror and River Que are a place of rustic charm:when one sets foot there alone,one will find the mountains and waters vividly set off each other.(蒋译本,2001:259)
此例中提及的”灞陵桥”,富含中国式离别的文化元素。灞陵桥,相传为三国时关羽挑袍辞曹之处,在原文读者中,颇为熟悉。然而对于译文读者而言,若是没有译者在翻译文本里添加定语从句,解释背景知识,读者就很难理解。并且,前两位译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显化“灞陵桥”,对于“镜湖”却选择隐化策略。不同的是,周译本中,译者选择的显化策略是直译加注,用中英双语分别解释了“灞陵桥”和“镜湖”,增加了篇幅,同时也给读者更多了解典籍中文化因素的知识。
四、文化因素的显化原则之原因
文化因素的显化策略,结合上文的英译的实例,可以从个体和总体两个视角进行分析。笔者首先从个体的差异入手,分析不同译者选择显化策略的原因,然后总体上分析显化原则的普遍性。
(一)个体显化原则的分析
译者是否选择应用显化策略,或译者选择不同的显化策略,都是根据译者自己对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困难的预设。针对不同的文化策略,同一个译者有时会采取显化原则,有时却采用隐化策略。译本之间的差异,体现了翻译策略的灵活性。自然,四位译者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和英国,所受之教育、文化背景、学习汉语的程度,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出版社和赞助人都会对译者的翻译活动产生影响,比如布鲁雅的译本,因为该译本并不是独立出版,是与蔡志忠的漫画一同出版,确切地说,布鲁雅的译本是在漫画的侧边,整本书的主体仍是漫画。这样排版自然给布鲁雅的译本带来篇幅上面的限制,也使得他的译本成为四个译本中显化策略应用最少的一个版本。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正是漫画存在的本身将原文的意味更加直接、更加直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另外,应该说,其他三个译者的翻译版本,为译语读者传递了丰富的知识和文化。蒋版本在显化策略应用上,相对于其他三个版本而言,多一些;并且因为蒋译本是第一个英译本,简洁并且质量可靠。此外,蒋译本还大量应用释义和注释等显化策略来加深文化的传播。以此相对的怀特译本,是大中华文库系列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化向外宣传的努力,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大多是依照原文的白话文为蓝本,应用显化策略居中;周译本不但翻译了原文的所有的标题,而且将文化因素加中英双语的注释。过度显化策略,在典籍英译中是恰当的,可以加深文化传播的信号。endprint
(二)总体显化原则的普遍性
从整体看,译者对翻译过程中的显化原则的使用是非常清楚的。首先,在义务性显化上的体现。《菜根谭》是语录体文言文,语言精练,内容松散,又因为汉语本身意合语言的特点,使得原文本身常常缺少主语和省略宾语,句法层面上,汉语的有形标记不够突出。相反,英语是形合语言,语法逻辑严谨,各部分及各从句之间关系严密。故而,在英译过程中,译者必然要进行语法显化。例如,添加主语、补充宾语,适当给出连接的逻辑关系。这样,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遵守义务性显化。
其次,从语用显化上看,《菜根谭》中人名、地名、及中国特有之物品的显化,表层上是对内容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深层上是突出了人物背景、典籍出处和宗教因素对语用显化的影响。语用显化,在功能上来讲,是为了让目的语读者能够全面了解文本传递的信息。译者,除了遵循显化概念中要求的再现原文,更将文化因素纳入考虑范畴,从总体上应用显化原则。以此来看,显化应用的普遍性是因为文化等语言外的因素,译者在处理上述提到的文化因素时,如若应用隐化策略将文化成分淡化处理,想必目的语读者的接受程度肯定受到影响,最终导致整个翻译活动的失败。故而,总体上,译者选择显化的因素,应包含翻译材料特点、译者本身对于文化因素的把控、以及目的语读者接受程度和阅读需求等诸多方面。
五、总结
显化策略,在典籍英译上,是译者之间不约而同的选择。典籍中的文化因素,要根据译者的处理方式,即显化或隐化,来区分翻译的方向,评估一个翻译的优劣。当然并不是说,过度显化的翻译就一定胜过应用隐化策略的翻译。决定典籍英译的成败,更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目的语读者的欢迎程度。
(基金项目:本文由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2013年度院级科研立项项目资助,项目名称为《菜根谭》英译显化研究,项目号为2013yjyb18。)
参考文献:
[1]蔡志忠,Brian Bruya译.菜根谭[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6.
[2]陈吉荣.论典籍英译中文化因素的显化与隐化[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1):72-77.
[3]郭著章.读《菜根谭》及其两种英译本[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48-51.
[4]洪应明著,周文标译.菜根谭(The Roots of Wisdom)[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洪应明著,保罗·怀特英译,姜汉忠今译.Tending the Roots of Wisdom[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6]洪应明著,蒋坚松译,胡如虹今译.菜根谭:英汉对照 文白对照[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经典中文翻译】推荐阅读:
中文经典简历07-04
中文翻译英文07-18
翻译人员中文简历01-27
英语名言(含中文翻译)10-20
中文名的翻译10-21
stand的中文翻译01-26
中文谚语的英文翻译09-09
工程项目管理中文翻译09-30
英语四级段落翻译中文12-24
俄罗斯语翻译成中文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