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五小行业整治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村五小行业整治(精选4篇)

村五小行业整治 篇1

“五小”行业是群众关心的热点,社会关注的焦点,是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工作的难点。我所面对难题,立足于规范,着眼于创新,认真开展服务,以攻坚克难的务实精神全力破解“五小”行业整治难题。

一、多措并举、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通过开展 “拉网式”摸底调查,建立监管台帐,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逐户上门与各“五小”行业单位签订“整改责任书”,明确工作要求和整改时限,要求业主信守承诺,认真梳理存在问题,积极落实整改措施。

二、结合实际、重点攻坚、逐一突破。深入“五小”行业单位,主动了解其需求,积极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认真做好指导督促,指出存在问题,明确整改意见,对屡教不改的单位,加大监督力度,采取有力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监管工作中的难题、顽症。注重扶植引导基础条件较好的“五小”行业单位提升卫生水平,积极培育行业单位建设成达标示范单位,努力打造 “五小”行业新亮点。

三、诚心服务、积极沟通、提高效率。结合日常监管,积极向业主宣传整治意义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充分调动业主的参与意识,努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管理相对人”的服务理念,为“五小”行业单位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制作卫生监督信息公示牌,向相关单位免费发放并安装上墙,彻底解决了制度规范上墙问题。

村五小行业整治 篇2

—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

各位领导大家好!

受肖向前院长的委托向各位领导汇报创建省级卫生城镇中我院所做的相关工作。

在镇党委、镇政府、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市爱卫办、市卫生监督所、市疾控中心的悉心指导下,我院防保科脚踏实地,以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积极投入到创建活动中,围绕江苏省卫生城镇达标要求做好 “五小行业”整治、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与控制三大任务,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五小行业”整治情况

自创建动员大会以来,我院全体防保人员按照政府确定的重点路段、重点行业和重点单位,逐一落实责任,组织突击整治。我们虽然知道创建省级卫生城镇是政府领导下的全体镇区人民参与的大事,不是靠几个部门能完成的工程。但我们能立足防保职能对照创建卫生城镇标准进行督查。

重点路段为东进东路和东进中路,东进路段共有餐饮、公共卫生单位87家,从业人数340人。其中舞厅2家,从业人数4人;浴室4家,从业人数39人;理发店6家,从业人数11人;旅馆3家,从业人数3人;餐饮店、糕点房45家,从业人数188人;超市、食品商店22家,从业人数77人;药店5家,从业人数18人。经过前一阶段的工作,目前东进路卫生许可证领证率达100%,从-1-

业人员健康证领证率达95%,培训率达90%,基本达到市卫生局和镇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重点行业分别为:为群烧饼店城黄路店、天勇永进烧饼店、东进浴室、金元浴场、阿斌理发店、时尚芭莎理发店、桥缘宾馆、楼外楼宾馆、倍尔餐厅、怪味鲜食品有限公司、久崇天大酒店、锦绣园大酒店,美味鲜菜馆、文明路菜场、华联超市、苏果超市、镇政府食堂、市二院食堂、二氧化碳厂食堂、黄桥初中食堂、黄中分校食堂、东街小学食堂、。

重点单位分别为:黄桥自来水厂、黄桥大剧院、东进纪念馆、黄桥汽车站、纷华面粉公司、金太阳奶业公司。

与镇政府领导及市卫生监督所协商,拟将上述单位和行业作为“五小行业”必查,共二十八家,截止3月18日下午,我院与市卫生监督所对重点路段、重点行业、重点单位联合执法检查八次,我院防保科进行了若干次的自查,投入创建中一万余元。“五小行业”的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重点路段东进路沿线,一些单位普遍存在着从业人员体检人数不足、卫生设施不到位、卫生管理不规范、卫生状况不如人意的现象。如东进纪念塔周边聚集着烧饼店、日杂店、小吃店,他们都不能提供肉油、肉松、面粉等制作原料的证件,索证意识淡薄,室内布局简单,设施简陋,墙壁、地面、案板油腻污秽,无“四防”设施,包装物标识不全,更突出的是,这些店的业主对创卫态度冷漠,工作比较被动。一些“五小行业”经营者以个人利益为重,不服从防保部门管理,甚至损人利己,加工销售的功能区混乱,室外杂物成堆,污水遍地。甚至有的店家在门口将

大塑料盆中的污水直接泼向马路,有的加工场所还养有大狼狗,走来蹿去,可以直接吃到产品或原料。还有一些个体工商户占道经营并污染环境。如镇区内绝大多数包子店、小蒸汽灶普遍建在人行道上,流入地面的油迹、污水又没有及时清理,严重影响交通秩序和大环境。用桶炉作烘烤设施的烧饼店,都将桶炉支在路边,炉灰、煤烟直接影响环境卫生,就以上有关问题我院防保科已督促过多次但还是我行我素未进行整改。

2、被列为必查单位的如大剧院、东进纪念馆、汽车站、怪味鲜、自来水厂、二氧化碳厂、纷华面粉公司、金太阳奶业公司、桥缘宾馆、锦绣园大酒店、美味鲜菜馆、政府食堂、各单位食堂、学校食堂等经与镇政府和卫生监督所协商由市卫生监督所负责整治,我院防保科对以上有关单位及周边“五小行业”也进行了常规性督查和相关软件资料的核查。

3、卫生制度方面多数单位拿不出相关的文字资料,为扭转这一局面,受政府委托卫生监督所配合,我院防保科代各食品经营单位制作了一批图文并茂的印刷品,将于检查前夕由我院防保科人员统一按成本价销售发放给相关单位。

4、到目前为止,尚有部分食品和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因在检测费缴纳问题上与市疾控中心存在争议,致使卫生许可证未能及时年检。如天外天酒楼、百吉面包房、麦香园面包房、东进浴室、金元浴室等,昨天上午由卫生监督所牵头,部分商家已落实到位,我院与市疾控中心在联系中力争近期落实此类矛盾。

(二)健康教育情况

1、由于近几年健康教育工作未认真对待没有落实到位,按照

创建要求,我们需要补充大量资料、开展大量工作。近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已完成了近三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前两年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编写了社区健康教育的相关讲座、板报、橱窗宣传资料,撰写了学校、农村、社区、企业和医院健康教育规范,编制了相关健康教育档案目录,全镇健康教育资料正在紧张地编撰和整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基层的培训工作尚未进行,对社区、学校、农村和企业的指导还要在讲求实效上下功夫。

2、我们将努力完成政府和医院的所有健康教育资料,并对学校、企业、社区、农村的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技术指导,由于前几年健康教育工作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各行业、各部门需要补充的资料很多,我们不可能包办基层的健康教育资料,请镇政府做好协调工作,各相关单位最好明确专人与我院防保科对接,共同做好健康教育的软件资料工作。经与市疾控中心协商拟在社区、学校、工厂各搞一个试点,如前进村、黄桥初中、华诚机电。疾控中心、我院防保科与上述部门协同搞好健康教育资料,其他单位可参照执行。

3、镇区主干道、汽车站、大剧院等主要公共场所、银杏二区以及部分必查的单位和学校的宣传橱窗应尽快到位,橱窗宣传资料底稿由我院防保科提供,确保创建验收前投入使用。

(三)疾病预防与控制情况

1、对照创建工作计划,我们已完成了2006年、2007年《传染病管理》、《儿童免疫规划》相关档案资料和基础台帐,2008年相关资料也在抓紧归档。今年1—2月份,我们完成了适龄儿童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接种1500人次。本月下旬,我们还将完成2600

人次的水痘疫苗接种工作。各类台帐齐全,确保验收通过。遵照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今年5月1日起,我镇将有11种预防用生物制品对儿童实施免费接种。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2、医院内部的大环境已正在进行整改,污水处理系统运转正常、各类资料齐全。医疗废弃物处理按照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已落实到位做到一次性毁型,登记手续齐全、转运手续完备。医院食堂配餐间设施正在抓紧整改,力争近期完工,通过监督所的验收。

(四)有待商议的问题

因公园施工,设臵其中的晓弘小吃、丁辉小吃、德元小吃、胖胖小吃、健健小吃、马家夜宵、马骏小吃、公园楼上小吃等8家小吃店均停业,无法联系开展创建卫生城镇的相关工作,公园竣工后,正值创建验收工作开始,这些单位将恢复经营,他们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现象将影响创建验收。建议政府通过公园和各业主取得联系,与我院防保科接洽,我们会提出要求,抓紧整改,确保创建工作不留空白。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五小行业工作总结 篇3

工作总结

根据《槚山乡“五小”行业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精神,为了改变我乡“五小”行业现状,规范“五小”行业的经营行为,保障食品消费安全,从6月1日开始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五小”行业的专项整治活动,现将整治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 科学安排

6月1日乡三创四化办、食品药品安监站等召开了专题会议,学习传达了《槚山乡“五小”行业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精神,成立了“五小”行业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王飞任组长,三创四化办工作人员为成员。并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制定了槚山乡“五小”行业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计划,明确了各部门工作职责、各阶段的工作重点以及工作要求和主要措施。

二、广泛宣传 摸底清查

6月10日开始对街道小作坊、小饮食店、小商店、小理发店进行了摸底清查,建立基本情况台帐,并逐一上门进行宣传发动,特别是对一批无照、无证的店铺,就如何改善条件、达到开办的标准进行了具体的讲解。

三、强化监管 集中整治

2010.8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篇4

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2010年8月26日)

赵洪祝

同志们:

这次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暨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现场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进一步研究部署“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切实推进全省美丽乡村建设。会议期间,大家参观了宁波市村庄整治和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现场,有关市县和单位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各地要紧密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对农村改革发展的推动作用

今年是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第8年和全面开展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第2年。近年来,我们根据农民群众对改善农村民生的紧迫要求和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把推进村庄整治建设与开展农房改造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开展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有机结合起来,统一思想认识,出台政策举措,加大工作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改革发展。

(一)农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我们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机遇,从我省防灾减灾和改善农村民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把推进“强塘固房”工程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建设统一到保增长、促民生之中,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强化政策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分类指导推进,切实加大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力度。2009年,全省实施农村住房改造建设项目1530个,改造建设农村住房31.8万户,其中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3万多户,缓解了多年来农村“建房难”问题,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

(二)农村环境质量不断提高。我们以推进“道路硬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和村庄绿化”五大项目作为重点,按照“点面结合、整镇推进,城乡联动、区域一体”的思路,强力推进连线成片的村庄整治建设。各地开展了建设“美丽乡村”、“清洁乡村”、“幸福乡村”、“生态家园”等行动,动员群众投身农村环境整治和美好家园建设。到2009年底,全省开展村庄整治的行政村已占行政村总数的60%,实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行政村占83%;已进行村庄整治的行政村中,开展污水治理的农户占68%,完成卫生厕所改造的农户占92%,村容村貌、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三)农村人口集聚不断推进。我们按照“发展中心村、控制一般村、搬迁高山村和萎缩空心村”的要求,把培育中心村作为全面提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战略重点,通过村庄撤并、异地搬迁、集体土地置换、宅基地互换、土地综合整治等途径,引导农民向城镇和中心村集聚,有效地提高了建设用地的节约利用水平和公共服务的共享程度。嘉兴市今年以来已集聚10513户,其中集聚到新市镇7516户、中心村2997户,拆迁房屋占地11309亩,复垦建设用地4382亩。目前,全省绝大多数市县基本完成了中心村布局规划,一大批中心村已成为农村人口的重要集聚点。全省11个市和三分之二的县(市)出台了扶持中心镇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心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得到强化,农村新社区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四)农村投资消费不断扩大。我们坚持把扩大农村内需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把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和农房改造建设作为扩大农村内需的重点,有效地拉动了农村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农村内需的拉动为我省经济持续发展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作出了重要贡献。8年来,各级财政、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各方投入村庄整治建设的资金达到900亿元以上。去年,全省投入农房改造建设资金630多亿元。

(五)农村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我们注重在村庄整治建设中深化城乡配套改革,促进硬件与软件的齐头并进。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全面深化,农村宅基地产权登记取得阶段性进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宅基地异地流转和整理复垦等改革稳妥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加快推进,“丰收—小额贷款卡”、“金穗惠农卡”等农户授信小额信贷普遍开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内设资金互助社等改革扎实推进,林权、滩涂海域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抵押贷款试点等工作成效明显。一批县市建立了政府和社会各方入股的新农村建设投融资公司。

(六)“三农”工作合力不断增强。村庄整治建设和农房改造建设的开展,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抓“三农”工作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具体抓手,起到了整合资源、凝聚力量的作用,形成了党委、政府积极推动,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建设格局。特别是省级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时充分考虑“三农”发展,在安排项目、投入资金时自觉向农村倾斜。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工程建设的认知度逐年提高,建设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高涨。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村庄整治建设和农房改造建设仍任重道远,还有一些体制制约和薄弱环节需要研究解决。一是人口布局散、自然村落多、村庄规模小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住宅用地浪费多、公共服务效率低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二是农村产权制度、宅基地制度、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还有待于深入推进,村庄撤并、人口集聚的体制制约仍比较突出。三是农村公共设施管理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还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四是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工商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全面认识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当前,我省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已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变化,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客观要求。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要按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把建设生态文明与建设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把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区域配置与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镇集聚有机统一起来,将农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让全体农民充分共享现代文明,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进一步提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水平的总导向,努力构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安康、生态文明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一)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城乡联动,既要从污染源头上加强治理,又要从生态源头上加强保护。我省人地关系紧张,改革开放以来走了一条特殊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农村既是生态涵养区域,也是污染产生区域,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应把农村作为重点。建设美丽乡村是我省在农村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行动,也应成为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这些年来,安吉等地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建设生态文明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把建设新农村与建设生态文明高度统一起来,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这些地方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重要内容和导向。

(二)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是全面提升村庄整治建设和农房改造建设水平的内在要求。随着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城乡发展的不断融合,农民群众对村庄整治建设和农房改造建设的要求,已经从过去希望有宽敞的个人住房、洁净的村庄环境提升为希望有优质的公共服务、良好的生态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和农房改造建设中,既要促进农村人口集聚,以全面提高公共服务的共享程度,又要开展连线成片整治,以整体提高生态环境的建设水平。同时,随着村庄整治建设的深入推进,今后需要整治建设的村庄中,山区村庄的比重会越来越高。山区村庄的整治更加需要凸显生态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而那些生存条件差、人口规模小的村庄则应整体搬迁。建设美丽乡村,既是对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也是为提升村庄整治建设和农房改造建设水平明确导向。其目的就在于全面提升村庄整治建设和农民住房改造建设的水平,拓展村庄整治建设的内涵和领域,以更加美好的愿望、更有针对性的思路和更为切实有力的举措,来推进村庄整治和农民住房改造建设,从而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是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发展生态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任务。在这方面,我们面临的任务还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一方面,我省是资源小省,土地、水资源等制约日益明显,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联合国确定的警戒线和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区域性水质性缺水问题较为严重;另一方面,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目前总体上还较为粗放,资源利用率不高,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也较为严重,一些地方工业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整治,河网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也比较严重。这种状况如果不加快改变,城乡经济社会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是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支撑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推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要素,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有利于兼顾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

(四)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是全面构建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重要途径。形成公平公正和开放互通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是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和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些年来,我省在构建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尚未根本消除,特别是资源要素向“三农”倾斜配置的机制尚不健全,农村人口进城落户的制度安排尚未形成。建设美丽乡村既需要资源要素向农村区域倾斜配置,也需要农村人口向中心村、中心镇加快集聚。这就要求我们把协调推进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途径,把城市与乡村作为有机整体,加快形成以大中城市为龙头、小城市和中心镇为纽带、中心村为基础的城乡规划建设和人口布局的新格局,加快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城乡公共服务全面共享的新体制。

三、以全面提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农房改造建设水平为抓手,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协调推进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以全面提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农房改造建设水平为抓手,建立健全资源要素向农村区域倾斜配置机制和农村人口向中心村、中心镇有序集聚机制,一手抓连线成片整治建设,一手抓农村人口集中居住,着力打造“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加快推进中心村中心镇建设,努力彰显规划科学布局美。农村人口和村庄集聚是当今农村一场伟大而深刻的社会变迁,而中心村中心镇是农村人口的主要载体,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标志。要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把促进农村人口和村庄向中心村中心镇集聚作为全面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的战略重点。一是完善村镇布局规划。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城乡布局规划,明确县市域中心镇中心村的数量与定点。抓住县市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有利机遇,搞好村镇布局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机衔接。二是推进土地整理置换。这是优化村镇布局和促进人口集聚的有效机制。要把土地整治试点与中心村中心镇培育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先复垦后使用、增减挂钩、平衡有余”的原则,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整理复垦后的新增耕地指标优先用于满足农村人口和村庄集聚需要。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农户通过宅基地调整、互换和跨村跨乡镇建房,通过货币补偿、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等途径,加快农村人口集聚。三是促进农村人口集聚。以优化农村人口和村庄布局为基本导向,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为基本载体,着力推进农村人口和村庄向中心村集聚,力争到2012年全省建成1200个左右中心村。采取农房建设空间管制、宅基地整理置换、村庄撤并等办法,积极引导农民到中心村中心镇集中建房购房。全面提升中心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力争在现有基础上培育200个左右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经济实力强和带动能力强的中心镇,省政府将就此出台专门的政策。四是引导农民集中建房。把中心村中心镇作为推进农房改造建设的主要载体,统筹实施镇域住房改造建设项目。全面提升农民建房水平,结合中心村中心镇培育、自然村撤并、异地搬迁和小城镇建设等,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房改造建设,提倡建设公寓式住宅,推行建设联立式住宅,控制建设独立式住宅。强化建房监管服务,注重农村建筑与浙江元素、当地文化、自然生态的和谐,鼓励农民采用新型墙体材料、新型装修材料和新型能源,加强农村建筑工匠管理,优化完善村庄规划和农房建筑设计,加强农房改造建设质量安全监理,防止和杜绝“豆腐渣”工程。五是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以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为导向,推进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功能齐全的村务活动、医疗卫生、警务治安、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放心购物、幼儿教育等服务场所,增强对农村人口集聚的吸引力。

(二)深入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努力彰显村容整洁环境美。建设美丽乡村首先要打造优美环境。要按照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农村的要求,以“道路硬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和村庄绿化”五大项目为重点,在继续推进村庄整治扩面的同时,把力气更多地用在全面提升整治建设水平上。一是全面完成预定目标。第二轮“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时,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到2012年要使我省绝大部分村庄环境得到较好整治,农村“脏乱差”状况得到全面改观。各地要按照这一部署,切实加大整治推进力度。今年要按照确保建设进度、工程质量和村庄覆盖面、群众受益面“四到位”的要求,全面完成3000个村庄“五大项目”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二是着力推进连片整治。按照“统一规划、联合整治,城乡联动、区域一体”的要求,编制区域一体化的村庄整治建设规划,加大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综合整治力度,提高整乡整镇的整治比例,着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风景线。三是扎实推进分类整治。按照“重点培育中心村、全面整治保留村、科学保护特色村和合理整治撤并村”的要求,深入推进村庄分类整治。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尚未整治的村庄,要根据其地理位置、人口规模和集体经济实力,开展分类整治,对那些处于萎缩状态的偏远小村不宜再去整治,而应引导其异地搬迁重建,相关的村庄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可用到重建地的相应项目上来。四是大力开展村庄绿化。围绕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和景观面貌,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以增加绿量为重点,建设一批有特色、效果好的森林村庄。五是加快建设公共设施。按照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深入推进公交、电力、通信、供水等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各地要针对当前一些地方反映的农村公共设施运行中管理难、负担重等问题,按照“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探索建立“政府补一点、集体拿一点、群众出一点”的筹资运行机制,确保村庄整治成果得以持续,真正让群众长期受益。

(三)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努力彰显创业增收生活美。发展农村生态经济,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也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带来新的机遇。要把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与提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农房改造建设水平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编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规划,着力构建高效生态的农村产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一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既可以增加市场有效供给,又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一举多得。要按照经济生态化、生产园区化、产品标准化的要求,以粮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作制度创新,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科技化、生态化水平。二是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要把发展生态旅游业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农村山水资源、田园景观、地域文化和人文传统,加快把“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培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的大产业。三是大力打造农民创业就业平台。把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农房改造建设与促进农民创业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农民创业就业平台建设和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促进来料加工业、家庭工业、社区服务业加快发展和乡镇企业转型升级,让更多农民就地就近实现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四是大力发展集体物业经济。把中心村中心镇建设、村庄整治建设与发展村级集体物业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宅基地整理复垦带来的收益,规划建设一批集体物业,为村级集体经济营造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下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改善欠发达地区群众生活的问题。应当说,目前全省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明显,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低收入群众增收致富任务依然十分繁重。我们必须动员全省各方面的力量,在保持原有帮扶政策措施不变的基础上,结合“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认真研究新一轮帮扶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当前,要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对若干重点欠发达县实施特别扶持。对此,省委、省政府已作专题研究,还将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具体部署。希望欠发达地区抓住机遇,振奋精神,着眼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民生水平、增强内生功能,把省里的帮扶项目与建设美丽乡村结合起来,着力推动特色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城乡人口布局加快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加快改善、绿色城镇和美丽乡村加快建设,构建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

(四)积极推进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努力彰显乡风文明素质美。生态是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培育生态文化。要把建设农村生态文化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以提高农民的生态文明素养为核心,推进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树立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一是全面提升农民生态文明意识。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牢固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维方式和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增强生态环保的意识和责任,激发农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切实保护特色文化村。目前保留下来的特色文化村落大多是生态与文化有机结合的典范,既体现人与社会和谐的建筑文化,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要把保护利用特色文化村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编制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为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同时,要提炼特色文化村的生态文化,在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农房改造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吸收和弘扬生态文化。三是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深入开展文明清洁户示范评选等群众性的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农民使用生态产品、发展生态消费。结合农村实际,加强农村生态文化设施建设,提倡健康文明的娱乐方式。四是深入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在继续深入开展农民技能培训的同时,围绕全面提高农民的精神文明素质、生态文明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法制观念教育,不断增强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责任,全面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四、切实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领导

从这些年实践来看,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和农房改造建设,一靠农民自愿自觉、发挥主体作用;二靠党政加强领导、发挥主导作用。应当说,农民群众对这方面建设是衷心拥护和热情欢迎的,这为我们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必须看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毕竟是一项公共工程,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作用,更需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我们一定要继续保持热情和干劲,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切实做到工作力度不降、政策扶持不减、党政领导加强。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基础上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涉及的领域更广,工作的系统性和综合性也更强。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把这项工作纳入“十二五”规划,着力加以推进。要继续发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综合协调和牵头作用,把各地各有关部门正在开展的生态县建设、生态乡村创建、中心村中心镇培育、异地搬迁、“强塘固房”等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工作上统筹安排,相关资金按照“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统筹使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的原则,在县一级进行整合、统筹使用。要切实强化考评激励,把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列入全省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综合考评范围。

(二)切实强化综合协调。部门合作共建、社会共同参与是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优势和特色。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要继续保持这一特色和优势。各级各相关部门都要根据自身的职能,切实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力度,推进部门工作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做到“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到哪里,相关部门的服务和资金配套就跟到那里”。要在政策上扶持美丽乡村建设,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大力激励村庄和宅基地整理复垦。要简化审批手续,降低相关规费。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鼓励农户投工投劳参与建设。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捐资,增强共建共享美丽乡村的合力。

(三)切实推进改革创新。创新体制机制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大动力。要积极推进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借鉴嘉兴“两分两换”的经验,引导农民通过宅基地有偿退出、宅基地跨村跨镇置换、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等途径,实现向城镇和中心村集聚。要积极探索户籍制度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联动改革,引导农民在保留土地承包、山林承包、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等集体经济权益的同时,将户籍迁移至居住地,享有与居住地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权益。要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培育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稳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试点,加快扩大“丰收—小额贷款卡”、“金穗惠农卡”地域覆盖和人群覆盖,鼓励地方政府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构建融资平台。要积极探索农村新社区运行和管理机制,加强多个行政村集聚的农村新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中心建设,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要高度重视村庄合并后村级集体资产的有机融合,建立产权界定清晰、股权量化合理、经营机制灵活、资产保值增值的集体资产管理新体制。

(四)切实加大投入力度。美丽乡村建设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各级政府要切实增加投入,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撑、引导和保障作用。欠发达地区是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对象。要进一步完善省对市县的财政体制,加大省对欠发达地区特别是生态敏感地区的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力度,增强市县特别是欠发达市县的财政保障能力,提高市县财政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财政投入总体水平。要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各类民间资本以不同方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健康领域教案《多吃蔬菜身体棒》及教学反思下一篇:小学生暑期日记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