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管理规定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编制管理规定(精选8篇)

编制管理规定 篇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市城乡规划局作为我市城乡规划编制组织实施部门,为规范市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开放规划设计市场,提高规划编制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市城乡规划条例》,结合市城乡规划编制实际工作,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 项目委托

第二条 规划编制项目的委托可以采取公开招投标和直接委托两种方式。市规划局下达的由市财政经费安排的城乡规划编制项目或使用纳入财政管理的各种政府性专项建设基金的项目,包括列入编制计划和年底考核任务或规划编制经费在50万以上的编制项目设计均应履行公开招投标程序。

第三条 招标分为方案征集和单位征集两种类型。

(一)方案征集的项目:新城、重点区域的概念性规划,重点地段、节点、城市综合体的城市设计与修建性详细规划,重大项目的建筑设计方案,重点区域与地段的景观设计方案等项目。

方案招标由投标单位根据规划设计深度及成果内容要求递交含规划方案说明、图集的投标文件,中标单位获得奖励金,并有 1 优先进行规划深化工作资格,未中标单位可获招标文件规定的补偿金。方案招标采用暗标形式,投标书中不体现设计单位名称。

(二)单位征集的项目:对一些规划前期研究、总规类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项目。

单位征集即项目招标,投标单位根据规划基本要求,递交含规划原则、技术路线、规划思路、规划内容、深度、单位规划资质及背景介绍、技术力量组织、工作计划、设计费用报价等内容的投标书,中标单位获得规划项目编制资格,未中标单位无补偿金。

第四条 对下列情况可直接进行定向委托:

(一)市委、市政府专项布臵的紧急重大项目;

(二)设计经费少于50万;

(三)涉及国家安全保密需要的;

(四)在专业技术上有特殊要求的。

第五条 规划招投标采用邀请招标和公开招标的方式。凡邀请招标的,应向三家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资信良好的设计单位发出招标邀请书。

公开招标的,应在相关媒体与网站发布招标公告,经审核符合招标要求的报名单位,予以进入招投标程序。

招标邀请书或招标公告应写明招标项目名称、招标项目基本要求、投标人资质要求、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以及是否有补偿金及补偿金、奖励金数额等事项,方案招标的还应列明中标奖励金数额。

第六条 招标项目评选工作由规划编研处负责。

单位征集项目评标委员会由市规划局(招标人)局领导、市财政局代表、市审计局代表及特邀专家组成;方案征集项目评标委员会应由专家领衔,成员人数为五人(含)以上单数。评标委员会专家原则应从专家库中抽取。

第七条 单位招标的,原则上必须根据评选组的书面评选报告(见附件1),与第一名投标单位进行商务谈判,在商务谈判中有重大分歧达不成一致意见的,可与第二名投标单位进入商务谈判,并综合两次商务谈判最终确定中标单位后签订规划设计合同。市规划局也可直接委托评选组确定中标单位。

方案招标的,应根据评选组的书面评选报告和推荐的前两名投标单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对中标单位给予奖励金,对未中标单位给予补偿金。方案招标根据专家评审情况确定最终深化单位(中标单位)。

第三章 合同管理

第八条 规划编制合同分为对外和对内两种,分别以不同形 3 式管理。

对外合同主要是指市规划局与外部设计单位签订的合同,原则上采用规划局制定的标准合同(见附件2),如果设计单位有特殊要求可以酌情考虑。

对内合同主要是指市规划局与市规划设计院签订的合同和下达的设计任务委托单(见附件3),原则上设计费超过50万的项目应签订合同,不超过50万的项目可以在委托单下达后再签订合同。

第九条 为便于规划编制项目管理,梳理相类似编制内容,规划编研处负责汇总市规划局对外设计单位签订的合同,至少备存两份。

涉及各业务处室对市规划院下达设计任务的,需先填报委托联系单(见附件4),经主管局长签字后,由规划编研处统一编号转发设计任务委托单。没有合同或设计任务委托单的项目不能列入市规划局的规划编制经费拨付计划。

第四章 规划编制工作程序

第十条 城乡规划编制项目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项目前期准备阶段:根据规划编制项目特点,委托处室负责编制设计任务书及提供现状地形图,确定主要工作内容及进度要求。

(二)初步方案阶段:规划编制单位在组织编制单位协助下,向有关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及专业单位进行走访座谈、收集资料、咨询意见等现状调查工作。

规划编制单位提交初步方案应至少提交两个以上方案,并提出拟推荐方案的意见。

(三)中期方案阶段:规划编制单位申请审查,并提交中期规划方案成果,组织编制单位对方案应提出审查意见,同时征询有关单位意见。

(四)专家评审阶段:规划编制单位根据市规划局和相关部门意见修改后,由市规划局组织专家评审。规划编制单位应按专家评审会提出的评审意见,修改完善方案。

(五)市规委会审议阶段:专家评审通过后,进行公示程序,同时按规定提交市规委会审议。

(六)规划成果批复阶段:经市规委会审议通过后,规划编制项目由组织编制部门履行批复手续。经批准的城乡规划具有法律效力,若需调整,应按《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规划编制经费管理

第十一条 规划编研处根据全年任务在每年年初列出城乡规划编制经费资金估算计划(主要是针对年底考核任务),根据市规划局资金情况和规划设计项目进度要求不定期列出拨付规划编制费用审批单(见附件5),经局主要领导审定后拨付。

第十二条 市规划局对市规划院的资金结算程序:每季度由规划编研处对委托市规划院的设计任务进行详细梳理,对已提交 设计成果的项目列出资金拨付计划,经局长办公会研究确定后列入拨付规划编制费用审批单,经局主要领导审定后拨付。

第十三条 各业务处室因工作需要安排规划院文印室进行规划编制项目中图纸打印、规划文本、说明及与市规委会资料相关的图纸和文字材料打印的,需填写图文打印单(见附件6),由规划编研处汇总报局财务主管领导审定后拨付。

第六章 成果存档管理

第十四条 规划成果提交要求:

(一)规划成果(基础资料汇编、文本、说明书、图册)本册6~8套,光盘3套。其中文本和说明书word2003的doc文件格式,图册中总图CAD格式,其它图纸jpg格式,讲解汇报稿ppt格式,多媒体演示稿AVI格式。

(二)设计任务书和设计合同。

(三)专家评审意见(电子版及专家签字纸质原件)。

(四)社会公示情况(相关文字说明及图〈照〉片资料)。

(五)市规委会会议纪要。

(六)省政府批复或市政府批复及其它有效报批文件。规划编研处负责我局中心城市范围内规划成果管理,城镇(乡)处负责我市所辖县(市)规划成果管理,接收成果时需填写资料接收登记单(见附件7)。除保存相关纸质规划成果外,电子成果应录入规管系统以便查找和使用。按照市城乡规划成果资料信息入库基本要求(见附件8),信息中心存电子版的CAD总图和相关效果图,对各类规划CAD图纸进行整合。局档案室存档本册1套。

第十五条 规划成果借阅管理要求:

(一)局内借阅:局内部各处室与分局间借阅本册及电子版资料需填写资料借阅登记单(见附件9),由双方经手人和处长签字同意方可借阅,并尽快归还。对电子资料应妥善保管,不可复制给局以外第三方。

(二)局外借阅:外单位来我局借阅本册资料,需携带该单位对我局公函,填写规划局对外提供资料登记表(见附件10),并由相关处室主管局长、处长签字后方可借阅。

提供电子资料则除上述程序外,还须经局主要领导签字后,方可提供,并保证不将资料用于其他用途,不得复制给第三方。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执行。同时《市城乡规划局规划设计招标投标工作管理办法及操作规程》废除。

编制管理规定 篇2

一、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的预期目标落空, 负面效应凸显

编制管理没能对乡镇卫生院人员数量和结构的有效控制原因是:

首先是编制核定不合理。乡镇卫生院的在岗人数应该取决与服务量, 服务量是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变量, 包括区域内的自然人口、经济收入、健康水平、人口密度、交通状况、保健意识、风俗文化等。但乡镇卫生院编制只以辖区内自然人口为测算依据, 其他变量都没有考虑, 这就谈不上是量体裁衣。其实在实际操作中决定乡镇卫生院编制的关键因素根本不是服务量, 而是全县事业编制的总额控制和财政预算的总额控制, 这两个控制是刚性的。乡镇卫生院的编制数只能在这两个刚性控制下削足适履, 这就决定了编制数与服务量之间必然存在着巨大差距。

其次是核定的编制普遍存在空缺。中国农村卫生协会2013年的一项调查[1]显示, 被调查的13个县乡镇卫生院空编总数为1633人, 占核编总数的15%, 空编率最高的县达到27%。

编制核定严重偏紧, 又存在大量空缺, 为了应对日益增多的卫生服务项目, 乡镇卫生院不得不突破禁令, 大量编外聘用。上述调查显示, 13县乡镇卫生院编外人数2212, 是在编人数的25%。某县乡镇卫生院在编人数313, 编外人数227, 两者接近1:1。由于自聘人员不占编制, 政府的编制管理机构对此概不过问, 乡镇卫生院的自聘行为在管理上无章可循, 一些卫生院严重超编。某县的一所中心卫生院定编85人, 现有116人, 超编率37%。

有编无岗、有岗无编、超编聘用等现象的广泛存在, 清楚地表明编制管理对乡镇卫生院人员的调控功能已名存实亡。

对于乡镇卫生院而言, 编制管理制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延伸作用, 即依据编制保障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 但这个作用同样没有实现。财政对人员经费不是以核定的编制为基数, 而是以实际在编人员为基数, 空编不补, 编外不核。结果实际补助的人员经费大大低于乡镇卫生院必需支出的人员经费。前述调查显示, 13县对在编人员经费的补助水平仅为50.55%, 某县对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经费竟分文未补。某县的一所乡镇卫生院每年要靠创收为自聘人员支付将近200万的费用。编制管理对人员经费的保障作用至此已形同虚设。

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的预期目标基本落空, 负面效应却日益凸显。本轮医改之前, 乡镇卫生院通过分配制度改革倒逼人事制度改革, 使一些靠身份吃闲饭的人员在卫生院无以立足, 有的不得不自动退出, 另谋出路, 当时卫生院称这种现象叫“不战自退”, 优胜劣汰机制就这样在波澜不惊中发挥着作用。“编制”的概念在乡镇卫生院逐步淡出, 岗位管理逐渐取代了身份管理。本轮医改开始后, 在乡镇卫生院强化了编制管理, 进而以此取代人事管理。乡镇卫生院的用人权由原先的自主管理收归县编制管理机构直接掌控, 由“编制”所奠定的身份管理重新取代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岗位管理, 一度消逝的大锅饭、铁饭碗重新恢复, 乡镇卫生院的服务绩效普遍下降, 这就是推行编制管理给乡镇卫生院带来的苦果。

编制管理制度之所以在乡镇卫生院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是因为它的运行基础是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编制管理预期效果的实现必须具备两点必要前提:其一是编制管理机构可以精准地测算出每个乡镇卫生院应该配备的人数;其二是预算管理机构必需按照编制足额地核定人员经费。由于这两点必要前提是水月镜花, 结果弄巧成拙, 导致乡镇卫生院的“建机制”陷入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

二、随着改革深化, “编制”必将逐步失去传统的含金量

编制管理之所以在今天仍有吸引力, 绝非因为这项制度的优越, 而是传统“编制”所特有的含金量。

编制的含金量显示在以下几点:其一是身份, 拥有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身份意味着几乎终身不会失业下岗;其二是皇粮, 工资由财政供给意味着有一份从天而降的薪水;其三是职称评定, 对于技术人员来说这是决定待遇至关重要的头衔, 而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拥有职称晋升的优先权;其四是养老金, 事业单位在编人员退休后可以享受相对优厚的退休金。正是这些人为设定的含金量, 才把“编制”这个本来已过时的符号包装成稀缺资源, 人们对编制管理也就不得不诚惶诚恐, 俯首听命。

随着改革的深化, “编制”必将逐步失去它的含金量。正在推行的“定编定岗不固定人员”的政策[2]将使编制不再固化为身份;在“购买服务”理念的推动下, 变“钱随人走”为“钱随事走”的补偿制度正脱颖而出, 事业单位的“皇粮”制度也将就此终结;很多地区在职称评定中已经实行只需持人才交流中心提供的档案和聘用单位出示的技术岗位聘用合同即可参加职称评定, “在编人员”的优先权逐步淡出;正在酝酿中的退休金并轨制度使企业和事业退休待遇的落差逐步消失。这些改革新政正猛烈地荡涤着“事业编制”的含金量。

由于改革新政尚在艰难的启动中, 有的还正在复杂的酝酿中, “编制”的身价似乎仍不减当年。甚至由于改革的迂回曲折, 近年来对编制的追求如同报考公务员一样越发趋之若鹜。但可以肯定, 随着改革大潮的到来, 一系列充满生机活力的政策竞相出台, 事业编制必将逐步失去它的含金量, 最后在黯然失色中淡出。

三、蓄势待发, 积极为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供铺垫

编制管理不是好制度, 但不等于乡镇卫生院可以单枪匹马地率先终止编制管理。现实的看, 乡镇卫生院当前在很大程度上还不得不借助“事业编制”的含金量稳住技术队伍。如果失去事业编制这个金字招牌, 乡镇卫生院将更难留住人才。废除编制管理制度需要纳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整体推进, 在整体改革还没有挺进到深水区的时候, 只有耐心等待。等待和妥协是痛苦的, 但在改革过程中却又常常是不可避免的。

值得提出的是这种等待绝非是无所作为的束手坐等, 而是蓄势待发。乡镇卫生院现在完全可以在内部对编内和编外人员实行同工同酬制度, 实行岗位竞聘制度, 实行无差别的绩效考核制度, 这些改革措施都是符合现行政策的。只要能够积极推行这些政策, 就能逐渐削弱编制的特权, 抽空编制的含金量, 最后使“事业编制”徒有虚名。纵观众多改革举措, 大多是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 到一定程度新制度脱颖而出, 旧制度销声敛迹。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课题组《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研究报告》载《卫生经济研究》2014年7期

高校编制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篇3

随着近年来人事制度改革速度的加快,高校编制管理如何适应现有人事制度的变化,科学合理核定编制,构建有效的人力资源控制体系,是目前高校编制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高校编制管理内涵和政策现状

广义的编制是指一定的政治、经济形态下的关于权力划分、组织形式、机构设置、层次规格、职责任务、体制结构、职位职务、人员配备、装备标准、经费额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模式设计的一门管理科学。狭义的编制是指人员的数额。编制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对人力资源及其成本实施控制,从而实现在经济层面和行政管理层面的宏观指导。高校编制管理,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基础,结合空间布局对有关高校的建立撤并、学科专业分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提出意见并加以实施。

1985年《普通高等学校人员编制的试行办法》、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编制管理规程》(草案)的发布成为高校编制管理的依据,其主导是以不同招生规模、同学科类别的不同生师比或生员比确定各高校编制数量和规模。

高校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编制核定依据政策滞后。1985年《普通高等学校人员编制的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对机构中科级及以上管理岗位数量的限制主要采取赋值的办法,而对校本部编制的控制是采取对不同类别高校内按招生规模的不同赋予不同的生师比。1999年政策中的算法是以标准生数(学生数与不同折算系数的乘积)为基础,进行相应的换算得到各类编制的数量。这两种算法主要是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出发,重点寻求招生规模与编制之间的关系,从而对编制进行控制。高校的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单纯从招生规模的角度进行控制不能涵盖其他职能和工作任务,会导致“重教学轻科研”。

2.核定方法不统一。高校编制的核定除上述两个文件中在不同时期对于高校各类编制的不同核定办法外,各高校还存在由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历史变化情况进行简单核定下发的编制数量问题,这几种编制核定出来的结果是不一致的。由于编制是校内岗位设置的重要基础依据,在进行校内岗位设置和岗位规划时,存在依据不统一的问题,因此,高校在设置时会依据其中最大的编制进行设置,这样就造成了岗位虚设的现象;而核定的编制总量比现有岗位数量少的高校则在发展上存在制约。

3.编制与岗位分类方式不统一。因编制与岗位相互之间存在交叉现象,给岗位设置工作带来困难。从编制管理文件的变化来看,《试行办法》对编制的分类主要分为两个层次(见图1)。《普通高等学校编制管理规程》(草案)中对编制的分类进行了调整,分为三个层次(见图2)。从各类编制的定义来看,将“专职科研编制”纳入“学校本部编制”,“将实验实习工厂编制”与“直属单位编制”合并为“附属单位编制”,将“政治工作人员编制”纳入“教师编制”,将“工勤人员编制”中按从事工作和服务的不同分别纳入相应的编制类别。从调整的情况来看,根据当时的政策导向,重点减少了基本类别,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使整体编制分类变得进一步简化。但是,整体调整带来的变化较大,使得编制管理工作为了适应新的变化而不得不进行调整。2006年~2008年,人事部、教育部下发了涉及岗位设置以及工资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对高校的岗位进行了分类,共分为两个层次(见图3)。依据各类岗位的定义以及各类编制的定义,经过对比发现“教学辅助人员编制”涉及“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两类岗位;“附属单位编制”涉及“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两类岗位。因此在编制核定和岗位设置时就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给编制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图1:普通高等学校人员编制的试行办法中编制的分类情况

图2:普通高等学校编制管理规程中编制的分类情况

图3:高等学校岗位设置分类情况

4.高校内部编制核定方案依据不足。高校的内部编制核定是体现高校对不同学科、学院、专业等进行人力资源方面宏观调控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学校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核心,对内部机构的发展起导向作用。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工作的任务和职责是人力资源规划的依据,而高校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是教学和培养工作。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和培养的工作量和工作职责的细节不断变化,如教学大纲、培养方案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原有教学和辅助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如网络教学技术、多媒体教学技术、图书馆网络资源的应用技术等,通过这些现代化工具,使原先需要人力完成的工作,可以通过计算机等设备去完成。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网络高等教育就是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网络共享的师资资源降低教育成本。这些变化就给内部编制核定工作带来了困难。从编制测算的数据时间点来看,能够得到的确切的数据都是已发生的数据,包括教育教学工作量、科研成果等,但是利用这些数据所测算出的方案的适应性和前瞻性较差,很难与发展相适应,也就丧失了编制核定本来的目的。

高校编制测算方案设计

编制核定是编制管理基础工作之一,而编制核定中的编制测算又是最重要的环节,测算工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直接影响到编制管理方案的成功与否。高校的编制测算分为两部分,即编制总量的测算和校内各部门编制的拆分。由于上级政策文件中对于编制总量提出相对明确的限定办法和指标,因此这两部分可以采取不同的测算方法。

1.高校编制总量的测算。编制总量的测算主要按照上级文件中的算法和指标体系进行测算,但是,由于编制测算政策的滞后,一些算法已经不能满足现有高校工作的要求。因此,将在规定算法的基础上进行局部调整,以适应现在高校办学的特点。根据编制的管理办法以及学校实际情况,总编制分为基本教育规模编制、专职科研编制、附属单位编制、附加编制和流动编制。其中,基本教育规模编制又分为教师编制、教学辅助编制和管理编制。基本教育规模编制是指高校履行高等教育基本职能,完成国家人才培养任务所必须配备的人员编制;教师编制是指为完成高校教育任务而配备的从事教学工作、学术研究工作以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编制;教学辅助人员编制是指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而配备的从事实验技术、情报图书资料和电化教育等工作的人员编制;管理编制是指学校中专职从事党务、行政管理、行政事务工作的人员编制。专职科研编制是由国家批准设立独立运行的专门科研机构配备的人员编制。附属编制是指学校中实行经济核算管理,逐步社会化或部分社会化的生活后勤服务单位,如教工学生食堂、学生宿舍、绿化卫生等单位的人员编制。附加编制是指配合教学培养工作,承担学生实习指导以及技术服务性工作的人员编制。流动编制是指人事关系在学校的全脱产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和学校发展急需人员。

根据上述各类编制的分类及定义,学校总编制的测算公式如下:

ST=SE + SR + SS+ SA + SF

式中ST表示总编制,SE表示基本教育规模编制,SR表示专职科研编制,SS表示附属单位编制,SA表示附加编制,SF表示流动编制,其中:

SE=STE + SAR + SMS

式中STE表示教师编制,SAR表示教学辅助编制,SMS表示管理编制。依据上级文件规定和高校工作特点,可以得到上述各类编制的测算公式:

SE=

其中CTS表示上级规定的生员比,而

∑N=NU × au + NM× aM+ ND× aD+ NEX× aEX+… 其中NU、NM、ND、NEX等表示学校承担教育培养任务的各类学生数量,au、aM、aD、aEX等表示折算系数(可以根据上级政策规定的折算系数取值,但由于现有培养工作量比例变化较大,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取值)。

基本教育规模编制主要体现上级部门对高校的宏观调控,包括经费的划拨以及其他指标评估等。专职科研编制根据编制管理规程的规定,将根据上级部门正式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重点科研机构中根据下拨编制进行核定;附属单位编制可以根据学校实有教职工以及学生数量赋予一定的核定系数确定;附加编制主要核定给具有全校性大规模实习单位,主要依据学生数量以及设备所需配备的人员数量进行核定,根据编制管理规程中的规定,一般不得超过总编制的1%;流动编制则根据具体博士后流动站所需承担科研任务的数量进行核定,急需人员的数量由学校自行设定,总量不易过大。

2.高校内部编制的测算。高校内部编制的测算最重要的是根据承担的各类任务确定不同类别的编制,而由于各职能部门和附属单位的任务量很难量化,在此主要针对承担教育教学培养以及科研任务的单位提出测算方法。根据承担任务的不同,内部编制包括教师编制、教学辅助编制以及管理编制,其中教师编制又分为基本教师编制、公共课基础课教师编制和附加教师编制;教学辅助编制分为基本教学辅助编制、公共课教学辅助编制和科研实验编制;管理编制分为学生工作管理编制、基本管理编制和其他管理编制。

教师编制主要是为了教学任务所配备的编制。其中,基本教师编制是指完成本单位教学任务所应配备的编制,这些编制的人员主要从事本单位、学科、专业等类型的教学任务,这部分任务与其他单位无关。这部分算法主要与培养的本单位学生数量和工作量中本单位任务的比重有关,具体测算办法如下:

STEb1=∑N1×β1

其中β1表示本单位教学培养比例,此比例包括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由于各单位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工作量算法存在加大差异,因此具体算法可依据各单位具体情况确定。公共课基础课教师编制是指从事为外单位完成的教学和培养任务所配备的人员编制,这部分编制不包含为本单位承担的教学培养任务,而且应该为两个(含)以上单位完成的教学培养任务,具体测算办法如下:

STEp1=A1 / γ1

其中A1表示公共课基础课教学工作量,γ1表示人均工作量标准。附加教师编制(STEa1)是指为教学团队建设的需要所配备的人员编制,这部分人员编制主要根据实际承担的特殊教学任务和工作量确定。

根据上述算法,教师编制的测算办法如下:

STE1=STEb1+STEP1+STEa1

基本教学辅助编制是指完成本单位教学辅助任务所应配备的编制,具体测算办法如下:

SASb1=A2 / γ2

其中A2表示本单位教学辅助工作量,γ2表示人均工作量标准。公共课教学辅助编制是指从事为外单位完成的教学辅助任务所配备的人员编制,测算办法如下:

SASb1=A3 / γ3

其中A3表示公共课教学辅助工作量,γ3表示人均工作量标准。科研实验编制(SASt1)是指为完成科研任务所需配备的人员编制,这部分人员编制根据具体科研任务量进行配备。

根据上述算法,教学辅助编制的测算办法如下:

SAS1=SASb1+SASP1+SASt1

管理编制的测算主要考虑基本管理职能、与上级机构的相互对应以及上级政策中所规定的学生辅导员编制算法进行确定。其中基本管理编制(SMAb1)依据具体职能和单位规模进行确定;其他管理编制(SMAa1)主要考虑一些特殊管理问题以及基本管理编制所无法覆盖的任务进行编制确定;学生工作管理编制(SMAS1)按照上级规定的每200个在校学生配备1名管理人员进行确定。管理编制的测算办法如下:

SMA1=SMAb1+SMAa1+SMAS1

根据上述内部编制的测算办法得到具体某单位编制的总量测算办法为:

SE1=STE1+SAS1+SMA1

3.内部编制与学校编制总量的关系。按照内部编制的测算办法,全校各单位编制总量为:

而由于学校为了发展还应预留一部分编制用于人才的引进,因此,

SE ≥

在编制的总量测算中,主要在教师编制中进行预留,而其他部分的编制不作预留,因此全校编制总量的测算结果应大于或等于各内部单位编制之和。

高校编制管理的思路

1.提高编制管理方案设计的稳定性和前瞻性。编制管理方案的制定是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从方案的整体原则来看“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是保证人力资源重点合理配置的重要原则。因此,能够为重点发展单位提供人力资源保证是高校发展的客观基础。同时,如何进行编制的内部分配是方案中的重要部分。分配的原则和方法将直接影响到各内部单位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了争取更多的人力资源,各单位将会根据测算方案中的算法进行不断努力,以提高本单位在人才竞争中的优势。这就要求方案设计不能只着眼于眼前,要依据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各单位、各学科的规划进行前瞻性设计,从而满足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要求。

2.促进高校编制管理的有效性。为了提高编制管理的有效性,应加强绩效考核方案、薪酬分配方案等工作的系统建设。绩效考核方案中具体的人均工作量指标是编制管理中重要的计算依据。薪酬分配方案中对于内部单位的分配与核定办法将对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起到激励作用,也会影响到编制测算的有效性。因此,只有加强系统建设,才能更好地实施编制管理,而编制管理也同样是人事系统建设中的重要工作。

3.建立适应高校动态发展的编制管理模式。编制管理应适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发展要求,在设计测算方案时,应对所设置的变量进行动态评估和预测,在高校动态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具体参数,提高编制管理方案的适应性。

4.加强编制管理的规范化。规范化是管理工作的手段之一,可以利用规范化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力成本。规范化的编制管理也需要利用这一工具进行不断梳理,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管理效果。高校编制管理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化的优势,加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并将这些技术引入到编制管理中来,使高校编制管理工作更加有效。

本文系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高校人才管理方式的研究与改革探索》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山西省机构编制管理规定 篇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机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保障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合法权益,根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臵和编制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行政机构、事业单位的机构设臵,职责配臵,编制、领导职数和编制结构核定以及对机构编制工作的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法律、法规和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本规定所称行政机构,是指全省各级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工作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等。本规定所称事业单位,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全省各级使用行政、事业编制的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第三条 行政机构、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应当按照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适应全面履行职责的需要,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科学配臵职责,合理设臵机构,优化编制结构,提高行政效能和公益服务水平。

第四条 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是本级行政机构、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机关。

第五条 行政机构、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

第六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履行管理职责,并对下级机构编制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下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每年向上一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报告工作。

第七条 依照国家和省规定的程序设臵的机构,核定的编制、领导职数和编制结构,是录用、聘用、调配人员,配备领导和核拨经费等的依据。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机构编制、人员工资与财政预算相互制约的机制,在设臵机构、核定编制时,应当充分考虑财政的供养能力。机构实有人员不得突破核定的编制。禁止擅自设臵机构和增加编制。对擅自设臵的机构和增加的编制以及超编人员,不得核拨财政资金或者挪用其他资金安排其经费。

全省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财政供养编制占总人口的比例原则上不得高于全国地方平均比例;各市、县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财政供养编制占总人口的比例原则上不得高于全省市、县平均比例。已经高于的,应当采取内部调整、只减不增或者先减后增等措施逐步控制在规定比例内。

第八条 上级行政机构、事业单位不得干预下级行政机构、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事项,不得要求下级行政机构、事业单位设立与其业务对口的机构。各业务部门制定的行业编制标准,不得作为审批机构编制的依据。

除专项机构编制规章、规范性文件外,地方其它规章、规范性文件不得规定机构编制具体事项。机构编制具体事项,应当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由机构编制管理机关专项办理。

第二章 行政机构设臵和职责管理

第九条 行政机构应当以职责的科学配臵为基础,综合设臵,做到职责明确、机构精简、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并在国家和省规定的限额内进行。

行政机构应当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适时调整。但是,在一届政府任期内,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应当保持相对稳定。

第十条 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由本级人民政府提出方案,经上一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还应当依法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十一条 行政机构的职责配臵应当遵循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在机构设立时一并确定,并根据政府职责的转变,适时调整。

行政机构的职责配臵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凡国务院已经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行政机构均应当相应取消和调整。

行政机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设定,应当符合其职责配臵。

第十二条 行政机构职责相同或者相近的,原则上由一个机构承担;必须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机构承担的职责,应当划清职责分工,明确主要管理部门和协助管理部门。

行政机构之间对职责划分有异议的,应当主动协商解决。协商一致的,报本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备案;协商不一致的,应当提请本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协调意见,由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报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工作部门。省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设立办公厅、组成部门、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等,一般不设立部门管理机构;市级人民政府设立办公厅、工作部门等,一般不设立部门管理机构;县级人民政府设立办公室、工作部门,不设立部门管理机构。

乡(镇)人民政府可以设立综合性办事机构,或者根据工作实际只设立若干岗位。

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可以设立综合性办事机构,或者根据工作实际只设立若干岗位。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设立议事协调机构应当严格控制,不单独设立办事机构,具体工作由有关行政机构承担。可以交由现有机构承担职责的或者由现有机构进行协调可以解决问题的,不另设立议事协调机构。

为办理一定时期内某项特定工作设立的议事协调机构,应当明确规定其撤销的条件和期限。第十五条 行政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和精干的原则,设立必要的内设机构。设立内设机构应当在职责分解的基础上进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机构内设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由该行政机构报本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

第十六条 行政机构一般应当按照下列层级设臵:

(一)省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实行两级建制,即委员会、厅、局、办公室与处、室。少数业务繁重、人员编制较多的经批准可以在处、室以下设立科;

(二)市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实行两级建制,即委员会、局、办公室与科、室;

(三)县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实行一级建制,即委员会、局、办公室。

第十七条 行政机构的名称、规格应当规范、明确,并符合其机构的类型、职责和层级,一般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省级人民政府组成部门称委员会、厅,直属特设机构称委员会,直属机构、部门管理机构称局;市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称委员会、局,部门管理机构称局;县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称局。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等机构中,少数机构根据工作需要称办公室;

(二)省级人民政府办公厅、组成部门为正厅级,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部门管理机构等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为正厅级或者副厅级。其内设机构称处、室,均为正处级。个别部门因工作需要,经批准可以设立处级局,确有必要时,局以下可以设立科;

(三)市级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部门、部门管理机构等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为正处级或者副处级。其内设机构称科、室,均为正科级;

(四)县级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为正科级或者副科级;

(五)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设臵的综合性办事机构称办公室。

第十八条 行政机构及其内设机构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应当制定方案。

设立行政机构的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设立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机构的类型、名称、规格和职责;

(三)与业务相近的其他机构职责的划分;

(四)内设机构的数量、名称、规格和职责;

(五)编制、领导职数和编制结构。

撤销或者合并行政机构的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撤销或者合并机构的依据或者理由;

(二)撤销或者合并机构后职责的消失、转移情况;

(三)撤销或者合并机构后编制的调整和人员分流情况。

设立、撤销或者合并行政机构内设机构的方案,参照本条规定制定。

第三章 事业单位设臵和职责管理

第十九条 事业单位设臵,应当以搞好公益服务为目标,做到基础优先、门类齐全、区域均衡、体现公平,建立公益目标明确、投入机制合理、监督制度完善、治理结构规范、微观运行高效的事业管理体制。

第二十条 省属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的设立,由其举办主体提出方案,经省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报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批;在编制总额内的合并、分设或者变更名称,由省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

市、县属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由本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提出方案,报上一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其中,县属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还应当报省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备案。

市属正、副处级,县属正、副科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由本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提出方案,报上一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

其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由其举办主体提出方案,报本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

第二十一条 事业单位的职责配臵应当遵循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并在机构设立时一并确定。

第二十二条 非经法律、法规授权和国家规定,事业单位不得承担行政职责;非公益服务性职责的机构不得批准为事业单位。

第二十三条 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应当根据其职责配臵的不同情况,确定为财政拨款、财政补助或者自收自支。

第二十四条 设立事业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有规范的机构名称;

(三)有明确的举办主体;

(四)有明确的职责;

(五)有合法、稳定的经费来源;

(六)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必需的设备设施;

(七)业务范围涉及国家实行资质认可管理或者执业许可管理的业务事项,应当具备相关业务归口主管部门的资质认可或者执业许可证明文件;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五条 事业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精干的原则,设立必要的内设机构。设立内设机构应当在职责分解的基础上进行。县属以上事业单位内设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由其举办主体报本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

第二十六条 事业单位的名称应当规范、准确,能够反映其机构的性质特征、举办主体、所在区域、主要职责、组织形式等内容,并与党政机关、企业、社会团体、市场中介组织的名称相区别。

事业单位的名称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机构的地域位臵或者举办主体;主要职责或者工作性质;机构组织形式的中心词。“中心词”一般称为院、所、校、社、馆、台、站、团、队、园、中心等。

省属及省以下事业单位的名称不得冠以“中国”、“全国”、“国家”、“中华”等字样。

第二十七条 事业单位的规格一般应当比其举办主体的规格低一格:举办主体为正、副厅级,正、副处级的,事业单位一般应当分别确定为正、副处级,正、副科级。但是,规模较小、任务较少的,可以再降低半格确定。事业单位内设机构的规格应当比事业单位低一格:事业单位为正、副厅级,正、副处级的,其内设机构应当分别确定为正、副处级,正、副科级。

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的规格,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规格比照本级行政机构的规格确定。

第二十八条 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予以撤销:

(一)一年以上未履行职责的;

(二)承担的职责已经消失的;

(三)机构性质改变的;

(四)举办主体决定撤销的;

(五)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销的。

第二十九条 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应当制定方案。

设立事业单位的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本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的条件;

(二)设立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机构的规格;

(四)内设机构的数量、名称、规格和职责;

(五)编制、领导职数和编制结构。

撤销或者合并事业单位的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撤销或者合并机构的依据或者理由;

(二)撤销或者合并机构后其职责的消失、转移情况;

(三)撤销或者合并机构后编制的调整和人员分流情况;

(四)撤销或者合并机构后其资产的处臵和债权债务的清算情况。

设立、撤销或者合并事业单位内设机构的方案,参照本条规定制定。

第四章 编制和领导职数管理

第三十条 行政机构、事业单位的编制,应当根据其职责配臵、编制标准等条件,遵循精简的原则核定。

第三十一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按照编制的不同类别和使用范围审批编制。行政机构使用行政编制,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不得混用、挤占、挪用或者自行设定其他类别的编制。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的编制,应当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

各级行政机构的行政编制总额,由省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在国务院批准的行政编制总额内提出分配方案,报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批;各级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事业编制的总额,由省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报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批。

省属事业单位核定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事业编制,由其举办主体提出方案,经省机构编制管

理机关审核后,报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批。

市、县属事业单位核定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事业编制,由本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提出方案,经上一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报上一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批,省、市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可以授权本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适量编制。其中,县属事业单位核定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事业编制,还应当报省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备案。

事业单位核定自收自支事业编制,由其举办主体提出方案,报本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行政机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核定编制时,不得突破国家和省批准的编制总额。第三十三条 根据工作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在全省行政编制总额内对特定的行政机构的行政编制实行专项管理。

专项管理的行政编制,应当用于公安、司法行政(含监狱管理)和国家安全等机关。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调整职责的需要,可以在行政编制总额内调整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编制。但是,在同一个行政区域不同层级之间调配使用行政编制的,由省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报中央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

第三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议事协调机构不单独核定编制,所需要的编制由承担具体工作的行政机构解决。

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构、事业单位的编制、领导职数和编制结构在机构设立时一并核定,并根据职责的变化,适时调整。

第三十七条 行政机构、事业单位的编制标准,可以由省机构编制管理机关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提出,报省机构编制委员会确定。

第三十八条 行政机构及其内设机构的领导职数,一般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核定:

(一)省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正、副职领导职数为二至四名。其内设机构的正、副职领导职数:编制三名以下为一名;四至七名为一至二名;八名以上为二至三名;二十名以上的,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增加副职领导职数一名;

(二)市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正、副职领导职数为二至四名。其内设机构的正、副职领导职数:编制三名以下为一名;四至七名为一至二名;八名以上为二至三名;

(三)县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正、副职领导职数为二至三名;

(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综合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增加副职领导职数一至二名;专业性强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设臵一至二名行政技术领导职务(如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统计师等)。第三十九条 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的领导职数,一般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核定:

(一)事业单位的正、副职领导职数:编制五名以下为一名;六至十五名为一至二名;十六至五十名为二至三名;五十一至一百名为三至四名;一百零一至五百名为四至五名;五百名以上为五至六名。其内设机构的领导职数,参照本级行政机构内设机构的领导职数标准核定;

(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的正、副职领导职数,参照本级行政机构及其内设机构的领导职数标准核定;

(三)国家和省有关编制标准中有领导职数标准的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的领导职数,按照标准核定。

第四十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在核定编制时,行政机构的编制结构一般应当按照综合管理人员编制、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和行政执法人员编制分类;事业单位的编制结构一般应当按照行政管理人员编制、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生产工人编制和后勤工作人员编制分类。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一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对机构编制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必要时,可以会同监察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对机构编制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四十二条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应当遵循实事求是、依法办事、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监督检查与加强管理相结合,预防、教育与惩处相结合。

第四十三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发现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第四十四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实行行政机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并配套实行控编审核制度。机构编制管理证是反映行政机构、事业单位的机构性质、名称、规格、职责、编制、领导职数、编制结构、经费来源、内设机构和实有人员、实有领导等内容的凭证。行政机构、事业单位设立或者机构编制管理证内容变更,应当按照规定期限到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办理机构编制管理证或者变更手续,并按照规定期限进行审核。

行政机构、事业单位人员增加时,应当到机构编制管理机关进行控编审核,领取控编通知单。第四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实行机构编制考核制度。各级机构编制管理的执行情况,应当列入本级人民政府考核内容。

第四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实行行政领导机构编制离任审计制度。各级机构编制管理的执行情况,应当作为本级行政领导离任审计内容。

第四十七条 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机构编制及其执行情况,应当通过有

效形式向本单位工作人员或者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第四十八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如实向上一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交机构编制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伪造。

第四十九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定期评估机构编制管理的执行情况,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调整机构编制的参考依据。

第五十条 行政机构受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依法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答复。不批准的,应当向申请人说明理由。审批条件和期限应当向申请人公开。

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设定和实施,参照行政许可法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一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均有权向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监察机关等有关部门举报。受理机关对举报者的情况应当予以保密。

“12310”电话,是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统一设臵的举报电话,专门受理反映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行为的举报。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明确规定受理程序和纪律。

各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设立、撤销、合并行政机构、事业单位或者变更规格、名称的;

(二)擅自改变行政机构、事业单位职责的;

(三)擅自增加编制或者改变编制使用范围的;

(四)超出编制限额增加财政供养人员、为超编人员核拨财政资金或者挪用其他资金安排其经费、以虚报人员等方式占用编制并冒用财政资金的;

(五)擅自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的;

(六)违反规定干预下级行政机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的;

(七)违反规定审批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和编制结构的;

(八)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的;

(九)不按照规定办理机构编制管理证及其变更手续和审核的;

(十)不按照规定进行控编审核、领取控编通知单增加人员的;

(十一)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有权依法改变或者撤销同级和下级有关机构编制工作不适当的决定。第五十三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在机构编制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 全省各级使用行政、事业编制的其他组织的机构编制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法律、法规和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物业管理岗位编制 篇5

暂定本物业管理方针为:人性服务、培养人才、科学管理、走向市场。根据以上方针,特制定以下用人方案。

1.综合管理部

(1)由1名综合管理部经理和名员工组成。

(2)综合管理部经理名,要求具有多年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行政管理工作经验,组织协调能力强。

(3)文员兼仓库管理员名,负责本部门文字处理工作和物品入库保存、发放、领用工作。

(4)资料管理员名,负责工程资料及人员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5)业户接待员名,负责咨询及商务、票务的有偿服务工作及信件、报纸、杂志的接收、分发工作,要求个人素质较好,是本物业楼宇的形象服务窗口。

2.物业管理部

(1)由1名物业经理和名员工组成,负责大厦清洁、会所等项的物业管理工作。

(2)清洁班由名员工组成,分白班和夜班。白班人负责维护所辖物业内外的公共场所及男女卫生间的常规清洁,要求个人素质较好;夜班人,负责全面清洁楼宇内外的公共场所及男女卫生间,要求按清洁程序进行操作,对人员个人素质要求可适量放低些。

(3)员工餐厅服务由名厨师及名工作人员组成,上班时间为,要求员工个人素质较高。

(4)业户服务员名,开展业户文化交流,接待介绍物业工作,要求形象素质较好。

(5)会所服务人员名,负责健身、洗浴、美容等场所的接待服务工作,要求形象、素质较好。

3.安全管理部

(1)由1名安全管理经理和名安全管理员组成,24小时负责大厦的安全管理工作。

(2)安全管理经理名,要求有多年物业管理经验的转业军人担任,具有带领全体安全管理员完成所辖物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能力。

(3)文员兼资料员名,负责部门文字处理和档案管理工作。

(4)主管名,分三班,全面负责所辖物业的安全防范、监督检查工作。

(5)监控值班由名员工组成,分三班,负责监控中心值班工作。

(6)大堂值班由名员工组成,分三班,负责楼宇大堂值班工作。

(7)外围值班由名员工组成,分三班,负责外围值班工作。

(8)商场值班由名员工组成,分二班,负责商场值班工作。

(9)停车场值班由名员工组成,分三班,负责地下停车场出入口的值班工作。

(10)巡逻值班由名员工组成,分三班,负责巡逻值班工作。

4.工程管理部

(1)由1名工程管理部经理和名员工组成。

(2)工程管理部经理名,要求多年物业工程管理经验的工程师担任,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

(3)文员兼资料管理员名,负责工程管理部文字处理工作及文档资料保管工作,并同时兼任管理处仓库管理员的工作。

(4)强电值班由名强电技工组成,全天24小时值班,负责大厦强电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确保大厦用电系统正常工作。

(5)空调值班由名空调技工组成,全天24小时值班,负责空调设备的正常运作与管理、维护。

(6)消防值班由名弱电技工组成,全天24小时值班,专职负责消防设备的正常运作与管理、维护。

(7)电梯值班名,负责电梯设备的正常运作与维护。

5.财务管理部

(1)由1名财务主管和名员工组成,负责物业管理收缴各项费用。

(2)会计由主管兼任。

(3)出纳员名。

山东省事业单位编制管理规定 篇6

第一条 为了加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服务公益事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适用本规定。法律法规和国家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坚持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实行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和动态调整。

第四条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应当根据事业单位改革要求,创新管理方式,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重点加强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机构编制资源配置。

第五条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省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全省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设区的市、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并接受上级机构编制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违反规定干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机构编制部门应当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信息化工作,推动实现机构编制信息资源共享。

第二章 机构管理

第七条 事业单位机构管理包括下列事项:

(一)事业单位的设立、合并或者撤销;

(二)事业单位举办主体、经费来源的确定或者调整;

(三)事业单位机构名称、类型、机构规格、职责任务以及内设机构的确定或者调整。

第八条 事业单位的设立,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以公益为目的,有明确的职责任务;

(二)有明确的举办主体;

(三)有合法、稳定的经费来源;

(四)有必要的工作场所;

(五)有资质要求的,应当先取得相应资质;

(六)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条件。

设立事业单位,举办主体应当按照上述条件向机构编制部门提交方案。

第九条 事业单位分为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

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分为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和公益三类。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公立医院、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管委会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建立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

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将行政职能逐步划归行政机构或者转为行政机构。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转制为企业。

第十条 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按照以事定费的原则确定并予以动态调整。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为财政拨款,由财政提供相应经费保障;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为财政补贴,由财政给予经费补助或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给予支持;公益三类事业单位,实行经费自理,对提供公共服务的,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给予支持。

第十一条 事业单位名称应当规范、准确,与其承担的职责任务相一致,一般称院、校、所、台、站、馆、社、中心等,可以按照规定冠地域名称或者举办主体名称。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机构规格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确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一般不高于本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规格,部门、单位所属事业单位一般不高于其举办主体内设机构的规格。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逐步取消行政级别,不再明确机构规格。

第十三条 事业单位职责任务应当区别于行政机关、企业和社会组织,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举办主体不得将行政职能交由事业单位承担。

第十四条 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职责任务、机构规格、编制数额等因素,合理设置内设机构。

第十五条 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举办主体应当申请调整:

(一)机构名称、类型、举办主体、机构规格、职责任务、经费来源、内设机构、编制数额、编制结构、领导职数等需要调整的;

(二)需要合并或者分设的;

(三)其他需要调整的情形。

第十六条 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举办主体应当申请撤销:

(一)根据法律法规或者有关规定应当予以撤销的;

(二)举办主体决定撤销的;

(三)职责任务已经完成或者履行职责任务的依据已经不存在的;

(四)机构性质改变不再作为事业单位的;

(五)合并或者分设后原事业单位不再保留的;

(六)事业单位经批准成立后12个月内未组建的或者未履行职责任务的;

(七)被依法撤销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

(八)其他需要撤销的情形。

第十七条 调整、撤销事业单位,举办主体应当向机构编制部门提交调整、撤销的方案。

举办主体不及时提出调整或者撤销事业单位申请的,机构编制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直接调整或者撤销事业单位。

第十八条 事业单位设立、调整、撤销后,举办主体应当及时到机构编制部门按照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按照规定办理事业单位法人设立、变更或者注销登记。

第三章 编制管理

第十九条 事业编制实行总量管理。机构编制部门应当在事业编制总量内,按照权限对本行政区域的事业编制进行管理。

第二十条 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包括下列事项:

(一)事业编制数额、结构比例的核定或者调整;

(二)领导职数(含内设机构领导职数)的核定或者调整。

第二十一条 事业编制数额由机构编制部门按照国家和省颁布的机构编制标准,根据事业单位承担的职责任务核定。

第二十二条 事业编制分为管理人员编制、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和工勤技能人员编制,编制结构比例由机构编制部门根据事业单位职责任务和行业特点确定。

第二十三条 事业单位领导职数(含内设机构领导职数)由机构编制部门按照国家和省颁布的标准,根据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内设机构、编制数额等实际情况核定。

第二十四条 对公益一类和尚未制定编制标准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实行编制审批制管理。对已制定编制标准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公立医院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对公益三类事业单位逐步转制为企业或者不纳入编制管理。

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行县(市、区)域内总量控制、动态调整。

第二十五条 事业编制实行动态调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机构编制部门对事业编制进行调整:

(一)事业单位职责任务发生变化的;

(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调整的;

(三)事业单位合并、分设的;

(四)其他需要调整的情形。

第二十六条 机构编制部门应当会同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共同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机构编制部门在用编进人计划内,依据相关手续及时办理进人入编、减人出编手续,提高编制使用效率。

第四章 管理程序

第二十七条 省和设区的市副厅级以上规格事业单位的设立、调整、撤销,由省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设区的市、县(市、区)处级规格事业单位的设立、调整、撤销,由设区的市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后,报省机构编制部门按照规定程序批准或者备案。

其他事业单位的设立、调整、撤销,由举办主体按照规定程序报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或者批准。

设立、调整、撤销事业单位,机构编制部门应当作出书面批复。

第二十八条 事业单位冠名使用本行政区域名称的,由举办主体报本级机构编制部门批准;使用“山东”字样的,应当逐级报省机构编制部门批准;使用“中国”“中华”“国家”等字样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 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批准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应当进行调查研究和论证,必要时应当经过专家论证。

第五章 监督与责任追究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机构编制部门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对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反本规定行为的,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有关部门提出处理建议。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机构编制部门可以委托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社会组织,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配置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调整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依据。

第三十二条 事业单位及其举办主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机构编制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有关部门按照规定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一)擅自设立机构或者变更机构名称、机构规格、性质、职责任务、编制数额、编制结构、领导职数的;

(二)超编进人或者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人员的;

(三)违反规定干预下级机构设置、职能配置或者人员编制、领导职数配备的;

(四)未按照规定办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手续的;

(五)未按照规定办理事业单位法人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

(六)违反国家和省有关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三条 任何单位、个人对违反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有权向机构编制部门举报或者投诉。机构编制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将处理情况告知举报人或者投诉人。

第三十四条 机构编制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事业单位法人履行职责评价,机构编制调整,财政经费预算,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聘用、奖惩及绩效工资总量核定等的依据。

第三十五条 机构编制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违反规定审批机构的;

(二)违反规定审批编制的;

(三)违反规定核定领导职数的;

(四)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情形。

第六章 附则

浅析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管理 篇7

关键词:施工组织,编制管理,工程概况,技术经济分析,施工周期

1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及必要性

1.1 作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规划、指导建筑工程投标、签订承包合同、施工准备和施工全过程的全局性的技术经济文件。

1.1.1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建筑工程承包组织的需要编制的技术经济文件。

其内容既包括技术的, 也包括经济的;更确切地说是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文件, 既解决技术问题, 又考虑经济效果。所以, 它是一种管理文件, 具有组织、规划 (计划) 和据以指挥、协调、控制的作用。

1.1.2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全局性的文件。

“全局性”是指, 工程对象是整体的, 文件内容是全面的, 发挥作用是全方位的 (指管理职能的全面性) 。

1.1.3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承包全过程的, 从投标开始, 到竣工结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特别应当发挥施工组织设计在投标和签订承包合同中的作用, 使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不但在管理中发挥作用, 更要在经营中发挥作用。

1.2 必要性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必要性, 首先是由公路建

筑产品的技术经济特点, 施工的技术经济特点, 以及公路建筑产品的社会化功能特点决定的。建筑产品的特点主要有三点, 即建筑产品固定性、多样性和周期性。与建筑产品的特点相对应, 建筑市场交易活动的特点主要也有三点, 即建筑产品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同时进行 (统一性) , 建筑产品活动的阶段性和长期性, 交易活动结算方式的特殊性 (预付款、按月或按阶段结算和竣工后结算) 。这些特点使得建筑施工、管理和经营活动非常复杂, 必须事前认真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才能确保成功。例如建筑施工的单件性 (即一次性) , 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生产活动的不重复性, 不可能有现成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可供使用, 必须在施工之前根据工程施工的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以保证成功地进行施工。

2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种类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设计阶段和编制对象的不同,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投标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 (简称标前设计) , 另一类是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后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 (简称标后设计) , 后者又可分为五种:施工组织总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特殊工程组织设计。

标前设计是为了满足编制投标书和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需要而编制的;标后设计是为了满足施工准备和施工的需要而编制的。公路施工企业为了使投标书具有竞争力以实现中标, 必须编制标前设计, 对标书的内容进行规划和决策, 作为投标书技术文件内容之一。标前设计的水平既是能否中标的关键影响因素, 又是总包单位中标后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重要依据。

3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内容

不论是哪一类施工组织设计, 其内容都相当广泛, 编制任务量很大。为了使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得及时、适用, 必须抓住重点, 突出“组织”二字, 对施工中的人力、物力和方法, 时间与空间, 需要与可能, 局部与整体, 阶段与全过程, 前方和后方等给予周密的安排。

从突出“组织”的角度出发,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 应重点编好以下三项内容:

第一个重点,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 在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前者的关键是“安排”, 后者的关键是“选择”。这一部分是解决施工中的组织指导思想和技术方法问题。在编制中, 要努力在“安排”和“选择”上做到优化。

第二个重点,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进度计划, 在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工期计划。这部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顺序和时间。“组织”工作的得力, 主要看时间是否利用合理, 顺序是否安排得当。巨大的经济效益寓于时间和顺序的组织之中, 绝不能稍有忽视。

第三个重点,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总平面图, 在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平面图。这一部分是解决空间问题和施工“投资”问题。它的技术性、经济性都很强, 还涉及许多政策和法规问题, 如占地、环保、安全、消防、用电、交通等。

总之, 三个重点突出了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技术、时间和空间三大要素, 这三者又是密切相关的, 设计的顺序也不能颠倒。抓住这三个重点, 其他方面的设计内容也就好办了。否则其他内容既无法设计, 设计出来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4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

4.1 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是, 论证施工组

织设计在技术上是否可行, 在经济上是否合算, 通过科学的计算和分析比较, 选择技术经济效果最佳的方案, 为不断改进与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水平提供依据, 为寻求增产节约的途径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信息。技术经济分析既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之一, 也是必要的设计手段。

4.2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求 (1) 全面分析。

要对施工的技术方法、组织方法效果进行分析;对需要与可能进行分析, 对施工的具体环节及全过程进行分析。 (2) 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抓住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平面图三大重点, 并据此建立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体系。 (3) 在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 要灵活运用定性方法并有针对性地应用定量方法。在进行定量分析时, 应对主要指标、辅助指标和综合指标区别对待。 (4) 技术经济分析应以设计方案的要求、有关的国家规定及工程的实际需要为依据。

4.3 技术经济分析的重点技术经济分析应围绕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环境、五个主要方面。

选用某一方案的原则是, 在质量能达到合格 (或优良) 的前提下, 工期合理, 成本较低。例如: (1) 基础工程应以土方工程、现浇混凝土、打桩、排水和防水、运输进度与工期为重点。 (2) 结构工程应以垂直运输机械选择、流水段划分、劳动组织、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模、浇灌及运输、脚手架选择、特殊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各项技术组织措施为重点。 (3) 装修阶段应以施工顺序、质量保证措施、劳动组织、分工协作配合、节约材料、技术组织措施为重点。

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重点是:工期、质量、安全, 成本, 劳动力使用, 场地占用和利用, 临时设施, 协作配合, 材料节约, 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环境保护。

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重点是:施工周期, 大流水作业, 施工准备, 临时设施, 劳动力均衡使用与均衡施工, 总分包协作, 成本, 质量, 安全, 节约, 占地和土地利用, 社会效益, 开拓性措施。

5 总结语

上述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概述, 通过实践本人认为, 要编制出切实可行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或方案) 应具备很多方面的知识, 特别是实践中的经验, 只有这样, 才能编制出更具有指导性的工程文件, 用来指导施工, 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昕, 刘晓婷, 倪凤英.公路施工组织管理系统[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5.22 (0) :59260.

探索工程预决算编制的控制与管理 篇8

关键词:工程预决算;预决算编制;管理

工程预决算的作用是更好的把握企业投资项目的基本费用,然而建筑行业的高速迅猛发展,而对于工程预决算的审计精确性,也相应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议评估工作如果系统化详细化,整体工程项目的经济收益以及各项功能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要做到提高工程预决算的整体质量,必须先要了解工程预结算存在那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吸取经验教训,并做到总结,最终实现工程预算编制的系统化管理。

1 工程预决算编制的内容

(1)经济评价方式精打细算是一种实现资金最大化的有效方式,在整个项目的建设上,要把预算编制细化到每一个工程管理的细节当中,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开工、施工、收工都应该制定可行的成本投资计划,并对各种設备资源进行准确的估算,对各个阶段的工程预算要有清晰的预算,并做全盘考虑,以能够更好的在具体项目中将其分摊出去。

(2)施工蓝图通过图纸可以掌握全部内容,在此基础上方采取一些有效措施,灵活机动的处理各种现场施工问题,当然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图纸进行随机改动,只要能实现通过图纸对具体施工项目做到细化统计,按照图纸的规划目标,逐步有序的完成各项任务,在此过程中如遇任何突发问题,在整体构建变更不大的情况下,可以灵活的对具体事项进行机动的调整,目的是要更好更快的实现工程进度,以及为整个工程的质量所做的必要考虑。

(3)统筹的原理核心就在于采取整体的统筹规划管理,细分每一个环节,做好清晰的标注,在此基础上实现快捷有效的整体项目建设,通过以化繁为简为目的建立的一种计算方式,实现工程预决算编制的总体把握。

(4)运用工程预算的分析表对于工程预算价格和材料分析的表格制作有实际的应用意义,譬如记录常用数据和工程的计算公式,工程量计算手册是由定型构件和系数统计整理而形成的,同时还应及时修改施工图,避免预算中漏算与误算现象的存在,并对进行重新评估,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精细把握。

2 工程预决算编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管理意识问题在对工程造价的问题上,很多企业在意识上还没有特别予以重视,在管理技术上更谈不上完善,忽视对工程材料的严密监管,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以及长远发展埋下的隐患是不可估量,一个步入正轨的企业需要在市场价格、材料的使用以及各项经济举措上有清晰的管理意识,才是企业保障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所在。

(2)工程预算的反复运用由于工程初期各种预算的不足,势必会造成施工过程中的重算,漏算,误算等诸多问题,长此以往就会对施工企业造成整体效益的影响,甚至会造成更大的施工现场的混乱。

(3)采购机制不完善在材料采购问题上极度混乱,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使材料购买环节处于无序状态,缺乏一套有效有力度的管理手段及措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体制的不健全,干预的不及时,会给工程的施工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和建筑的质量问题,所以对材料的购买环节是工程管理和控制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强力制止和避免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现象。

(4)定额的泛滥套用在预决算编制中套用定额的现象非常常见,如不及时控制此类现象,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不小的隐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工程预算的不健全,套用定额的界限没有明确等诸多问题,故意提升造价的现象十分普遍,各企业管理人员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3 工程预决算编制的管理手段

(1)建立监督机制作为预决算编制人员的要求首先是专业素质方面一定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熟悉工程预决算编制的运用方法,再有就是高度的责任感,对于施工过程中的任何细节要有全面的掌握,以及对工程图纸进行细心的编制和修改,了解施工单位的基本状况,工程用材,施工方法以及图纸上的具体设计方案,各种统计数量都应该了然于胸,对房屋的室内外高度差,建筑物的层高是多少,以及设备设施的基础性能等平面布置的一般情况,有清醒认识,才益于合理安排工作,既然是专业人才就要有认真的态度,学习和总结工程预决算编制工作中的规律性东西,分析各中原理原则,通过运用工程预决算编制数据的规律,灵活的服务于项目施工的整体运行之中

(2)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在给工程采购设备和材料期间,应实行动态灵活的管理模式,以更好的应对市场价格变动规律,以及确保工程顺利的进行,不会因为在市场价格调整的情况下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预决算当中估计不足,所以要实现动态管理机制,就应做到随时可以适应市场价格的变更,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实时调整应对措施,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3)执行效率在遵守预决算编制的基本准则的前提下,确保高效无误的完成任务,这就需要企业在选拔人才,以及培养人才方面一定要有一套健全的管理机制,才能够选拔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员工,建立严格的执行标准,是员工出色完成工作的基础,从而实现对企业资金的监管,合约项目的管理以及项目投标的管理,而这一切都必须依照预决算编制的基本准则来运行,作为预算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守客观公正的编制立场,完善建筑工程的预算编制工作,关键在于专业预算员的整体素质。

(4)赏罚机制在完善的奖罚机制面前,对企业员工具有很高的威慑力,在缺乏奖罚机制的企业,势必会缺少积极性和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也是预决算编制常常出现误差的主要因素,自然赏罚的标准一定是以企业利益为核心,凡是有利于企业的行为就该予以奖励,但凡有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4 结束语

在整个建筑行业高速迅猛发展的今天,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可以说中国的建筑业已经步入了黄金时期,不难想象在不久的将来建筑业会是怎样的一片繁荣景象,可与之不成正比的是工程预结算编制显得还那么不成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在一些可以减少开支的地方,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这一现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有加大监管力度,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法,才能杜绝这一现象,面临存在的问题要解决,首先要查出原因,然后找到解决方案,最后才能彻底根绝这一问题,当然这也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但是一个寻求发展壮大的企业应该试着去摸索怎样才能更好的改善情形,扭转局面,首当其冲就是在工程预决算编制的问题上下功夫,做到整体把握,全局把握,实时有效的监管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工程预决算中努力做到准确,尽量误差的可能性发生,各个施工环节应严密监控,各种施工设备应妥善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可以在施工过程中以及材料的购买时降低成本,减少开支,只要有这样的意识,相信在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上多加注意,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言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施意红.工程预决算编制及审核分析[J].科技资讯.2011.

[2}郭红.工程预决算编制与造价的审核的探讨[J].众商务.2011.

上一篇:电机安全操作规程下一篇: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