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评价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议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评价(共10篇)

小议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评价 篇1

刘桂清 滦南县第三中学

小议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评价

在现今社会大开放的时代,中小学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可谓是公众焦点之一。为了适应新时期教育的需求,国家大力推行基础课程改革,语言新课程标准的研制和实施,为当前语文教育构建了新的目标体系。此目标体系总结了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借鉴吸收了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的新成果,更顾及了现代我国语文教育的现状及社会对未来人们个性发展的要求。

目标体系的变化,势必带来语文教育任务的变更,新的任务需要采用语文教学新策略来完成,而“教学评价则是现代教学的决策手段”,研究、探讨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评价标准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语文教育任务的再认识

新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引用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的观点来概括就是:“语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

比较过去侧重于工具任务的一面,无疑课程改革侧重了语文功能的开发,体现出四个变化:一是由工具性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变化。二是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的地位,三是强调审美与人文素养的熏陶与感染,改变了灌输意识。四是培养适应现代需求的多种语文能力。举阅读为例,要求学生能关注自然和命运,关注作品中人物的命运与喜怒哀乐,要从作品中获得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向往、追求美好理想等。选文注重时代性、实用性、广泛性,注重关心当代文化的变革和发展。提倡多种阅读方式,如独立阅读、自由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等。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要求 课堂是进行教学的主阵地,是完成教育任务的核心环节。新的语文教育任务,需要我们教师明晓新课程标准赋予的课堂新要求,这样才能很好地操作并完成它。分析、研究新课程标准,不难发现其对语文课堂大致有如下要求: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教师执教的基本理念。2、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3、注重学生语言积累、整体把握文本及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4、注重写作、阅读与口语交际技能的训练,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5、营造开放的,师生互动、真诚投入的教与学的氛围。6、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

7、注重师生情感世界的融通,强化教师以人格感化学生的意识。8、注重学生能力的迁移与创造意识的培养。

三、建立动态的、发展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标准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会带来语文课堂改革的新局面,如何看待,准确评价课堂效果,关键在于我们以怎样的原则与标准去衡量。而原则与标准的确立又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任务及课堂要求,针对上文对新课程标准语文教育工作者任务和课堂要求的理解,我以为宜确定动态的、发展的,注重质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标准。

总之,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的自在内涵,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语文的现代意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突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考虑学生语言和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风筝》

一、教学内容分析:

《风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最纯美的感情,鲁迅的《风筝》就是在温馨与和美中,在矛盾与冲突中展现浓浓的兄弟之情。它讲述的是“我”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细读作品,作者的立意既有鲁迅的兄弟之情,也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更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所以本文的重点难点定为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二、学生学情分析:

《风筝》面对的是一群成长在无忧无虑的20世纪九十年代的少男少女,在他们认为亲情就是温柔的话语,是细心的呵护,是鼓励与支持,是牵挂与思念;再说,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所以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篇通过矛盾与冲突展现亲情的文章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另外,还考虑到刚进初中的学生对难学课文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产生学习疲劳,且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所以教师必须做到兼顾全体,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灵活安排教学过程。

三、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学习必须强调和协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因而我从三方面拟定了本文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按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积累“虐杀、苦心孤诣”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2)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式地探讨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亲情的含义,感受文中浓浓的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2.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重点放在对“精神虐杀”一幕的理解以及多角度体验文章主旨上;将有创意地理解作品中作者的“悲哀”之情作为教学的难点。

3.课时安排及目标内容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思想的深邃,选材的精巧,结构的别致,加上语言运用的高超艺术功力,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我在教学上安排两节课的时间,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文中重点词语,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提出疑难问题;第二课时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疑难问题和理解主旨。

课前准备: 学生:

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并制成问题卡片。

②从网上或图书馆查阅鲁迅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作品及风格,制成卡片,准备交流。③预习课后练习一、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教师:

①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包括风筝的图片、歌曲。

②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及疑难问题,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③问题情境的设计尽可能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四、选择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及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料。

五、选择教学策略:

1、整体设计思想:依总-分-总的思路安排教学步骤。先整体感知课文,再探究一个个局部性的疑难问题,最后进一步理解全文主旨。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与作品对话、与学生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体现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变一言堂为众言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等等。

2、教学方法的确定:针对本篇课文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组合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激情引趣,朗读法感知文本,圈画法品味重要词句,创设问题情境法来启迪思考;“自主质疑、合作探究、讨论表演”等多种训练手段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或方法:

首先,从质疑开始。这篇课文难点较多,正是探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要让学生预习时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先把问题统统提出来,再整理一下,有步骤地探究。

其次,引导学生联系语境探究疑难。有些句子之所以难懂,是因为跟常情不合,但是联系语境便能解读。

最后,设置一个典型环节——合作表演。这篇课文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主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除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还创设了一个与作品中与人物对话的活动。

4、本设计的特色或亮点:

(1)新课的导入:如歌曲导入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2)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开放性、体现层次性,采用整体分解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局部作品的思想情感,再在此基础上归纳主旨。

(3)典型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进入文本,充分解读,或完成角色互换,直白内心。如合作表演时,要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走入情境,体验情感,采取学生与作者对话的表演方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交流、表达,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品。

(1)播放歌曲:由歌曲《三月三》引入:“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电脑课件展示,有声有形,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

(2)互谈感受:前后左右自由互谈儿时放风筝或玩其它游戏的情景和感受。

(3)引入正课:风筝或其它游戏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如果有人剥夺你游戏的权利,你会有什么感受呢?今天我们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误解与冲突。那么,就先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吧。(投影课题并出示目标:见课件)

(4)了解鲁迅及作品:课件展示鲁迅生平、作品;学生自由朗读,并对照卡片做笔记。

(二)整体感知,朗读思考。(1)检查预习,订正字词。(见课件)

(2)听读课文并感知(课件展示,课文配乐配图朗读。)

a.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b.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可从“我”的角度,也可从小兄弟的角度谈。)

学生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再启发提问。)

[教师小结]:通过阅读,我们感悟到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我们要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

(因是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1)师生共读。(提问暗示:作者是如何根据“我”的情感经历安排文章结构的?)

(2)讨论明确:看风筝——忆风筝——议风筝。

(板书)

(三)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1)学生与作品对话:在预习提问的前提下,看看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以四人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问题卡片,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质疑,准备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

(投影仪展示学生的问题卡片。)

(2)学生与学生对话: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下节课每组选派一名中心发言人陈述本组讨论结果,不同意见或尚未解决的难题可在老师的启发下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答案不必强求一致,学生可保留自己的观点,尊重其独特理解与感受。)

(四)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网上搜索并阅读《风筝》赏析作品。(2)准备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品味语句。

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对课文主体内容再次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交流探究。

师生与作品对话:

(1)师范读1、2自然段,生思考 [问题情境一]:

1、“我” 见到风筝为什么会产生“惊异和悲哀”的心情?(联系下文)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多角度探究)

[讨论明确1]:故乡放风筝的季节是早春二月,而在北京,冬季尚未过去,就放风筝,所以“我”感到惊异;同时,我见到风筝,不由想起自己少年时虐杀小兄弟精神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所以心头又不禁感到悲哀。

[讨论明确2]: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2)指名朗读课文(3—4段),四人小组讨论下列[问题情境二]:

1、“我”和小兄弟对待放风筝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板书] “我”:嫌恶

小兄弟:喜欢

2、从哪些神态、语言、行动可以看出小兄弟确实很喜欢放风筝?(在课文中分别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出来),并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

——天真、活泼、聪明。

3、我为什么会认为爱放风筝就没出息呢,这种观点是与生俱来的吗?(学生各抒己见)

[讨论明确3]:从刚才同学们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对兄弟十分爱护并且严格要求的兄长,同时也是一个受旧思想、旧观念影响和毒害的人。

(3)自由朗读第5—11段。思考[问题情境三]:

1、“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这件事做错了吗?我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做错了?

答案在第几段?(划出并自读之。)

2、“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作者为什么说“不幸”?(自主探究,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联系“惩罚”一词,就比较清楚了,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3、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明确后在书上划出,这是本文重点,可让学生自由感悟。)

[教师小结]: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不准儿童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的天性。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他的合理的愿望,只是因为有悖于大人们的“信条”,就不能发展,就得不到实现,甚至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其中包含着某种具有悲剧意味的东西。被糟践的虽然只是一只风筝,可是同时受到伤害的却是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作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是非常深刻的。

4、作者为什么总想补过?兄弟已全然忘却,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呢?

(提示学生结合语境思考与讨论。)

[教师小结]:作者的为人严肃认真,富有自省精神。因为始终没能得到弟弟的宽恕,设想的补过的方法均行不通,作者感到很沉重。更因为自己对弟弟“精神虐杀”式的管束,而弟弟却毫无抗争,逆来顺受,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作者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4)[问题情境四]:末段的语句如何理解?(集体朗读)

(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可以适当提示背景资料。)

[讨论明确]:“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出乎意料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而不得。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

(二)体验反思,合作表演。

学生与作者对话:

(1)假如你处在作者这个位置,你会如何做?找同桌同学表演,分别扮演“我”和小兄弟。

(2)想象虚拟空间,穿越历史,通过与文中人物对话,加深主题的理解。

(三)深入理解,感悟主旨。师生与作者对话:

(1)讨论:请四人小组讨论,从你对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尝试归纳出本文的主旨。(提示:在整体感知与局部探究的基础上,对主题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

(2)让学生自主品析、研讨主旨,自己去发现并分析鉴赏,老师当好穿插引导的中介,并站

在学生的角度参与活动。对他们的见解,合理的予以肯定,精彩有创意的予以表扬。

(3)主题讨论提示:

1、可以从手足情(兄弟之情)的角度来谈;

2、可以从鲁迅先生表现于文章中的精神方面来谈;

3、可以从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来谈;

4、可以从“我”对放风筝前后看法不同的原因来谈。

(4)主题探究提示:

1、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出“我”对小兄弟浓烈的兄长之爱,歌颂了兄弟情深。

2、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了鲁迅先生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3、通过回忆幼时粗暴地禁止小兄弟放风筝,到了中年时补过已晚的事实,说明我们应注重游戏对于儿童的重要作用,并批判了落后的儿童教育思想。

4、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补过兄弟二人不同的表现,说明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不干出违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对自己的正当的权利也应该去捍卫。

(四)课堂总结,提出希望。教师与学生对话:

(1)文章中心的两个要点:

忏悔:我对弟弟的“精神的虐杀”——自我谴责。说明“我”对弟弟的自省。(板书)悲哀:弟弟自甘受辱、受辱而不知、全然忘却。也说明 弟弟和“我”的亲情。(板书)(2)教师总结:《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通过学习课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复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感情更真挚、美好,思想更丰富、深刻。

(五)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1)与本文对比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小议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评价 篇2

一、评价的目的要明确

在课堂教学中, 不管采用哪种评价方式, 不管是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 还是针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 都要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以激励为主, 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 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 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调动所有的学生关注评价、参与评价, 使学生在评价中交流, 在交流中学习, 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评价的观念要“刷新”

1. 重视发展, 淡化甄别与选拔, 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 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转而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随着课程功能的转变, 评价的功能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评价不只是进行甄别、选拔, 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2. 重视综合评价, 关注个体差异, 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 在关注学业成绩的同时, 人们开始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 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 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考查和综合评价, 同时也实现了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 由“重他评”走向“重自评”, 实现评价主体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即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 以学生的“自评”为主, 结合“他评”, 鼓励社会成员及学生家长以适当的形式, 同教师一道参与各种方式的评价, 使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的一种手段。

三、评价的方式要多样

1.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新课标指出:“教师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 采用激励性的语言, 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那么, 怎样才能做到教师评价语言具有激励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 用激情满怀的话语激励人。情绪、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应用激情满怀的话语激励学生, 即用赞扬、简短、恰当的语言给予评价, 如“你的想法最有创意”“你读得太有感情了”等, 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学习的乐趣。

(2) 用机智风趣的语言鼓舞人。机智风趣的评价语言, 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赞许, 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效果。

(3) 用对比的方式鼓励人。对比, 能激发起学生内在的自我意识力量, 教师应挖掘对比中的激励性, 给学生以获取成功的力量。

2. 学生间相互评价。

学生互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非常频繁, 小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去评价别人, 而这种互评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 改正不足, 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勇敢的品质, 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从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当然, 评价不仅是一种感悟文章思想内容的手段, 是一种口语交际的训练形式, 其实也是一个教给学生学习做人的机会。比如说, 评价时要先说优点, 再委婉地提出改进的方法, 要学会尊重别人等等。

小议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评价 篇3

【关键词】新课标标准 小学英语课堂 有效教学

引言

小学英语教学在总体英语教学中具备必不可少的影响,而且,兴趣属于促进学习的主要动力,是学生学习的力量源,同时也是最好的导师。所以,研究与寻求如何刺激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式是目前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小学生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来说,要是对此类课程具有较大的兴趣,就会乐意接受,而且不管是否困难,都会有很大的热情,进而使得学习效果获得较大的提升。

一、對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新课程标准在客观的角度来看,要求教师积极指引学生综合、主动及自由的发展。所以英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增强自身的语言技能,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英语教学纲要作用下的课堂教学和课程规范提倡的课程实行具有较大的关联和差异。

1.小学英语教学纲要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学纲要作为引导小学英语教学、语言资料选取、考核学生成绩和编撰英语教科书的基础根据。第一,遵照英语教学规则,将思想培育与语言教学相结合;第二,掌握好语言能力与语言基本知识间的联系,创建多方面的途径来培育学生利用英语实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第三,展开多方面的整合培训,尤其注重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第四,掌握好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联系;第五,充分展现老师引导作用,全面的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兴趣性;第六,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积极展开实践活动;第七,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全面且合理运用教学工具以及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建优质的英语学习环境。

2.我国英语课程标准对课程施行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与课堂评估等方面课堂标准制定了十分详细的规章制度。而课堂标准针对课堂高效实行着重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面向所有学生,为学生综合发展与不断进步奠立优质的基础;第二,注重学生情感的培育,创建活跃、轻松且趣味的教学气氛;第三,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渠道,积极培育学生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第四,增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引,为其后续的学习奠立优质的基础;第五,拓宽学生文化眼界,培养学生扩跨越文化交流与沟通的能力;第六,运用创新性的教育方式,拓展学生英语应用与学习的途径;第七,创建活跃且趣味性强的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第八,持续创新知识结构,使其符合当代社会快速进步对英语教学的需求。

二、对比英语教学大纲要求的课堂教学和英语课程标准提倡的课程实行

就课堂教学步骤上而言,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给出的着力点具有差异性,就教学上来说,新课程提倡活动教学,并且支持在实际生活中的利用,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学生的整体语言利用水平。不管老师利用哪种教学方式,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准则展开制度与组织教学活动。

三、把握课程标准脉搏,实现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建议

1.制造合理的教学气氛,使得学生与英语近距离接触。要想充分激起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性,老师则必须要积极为学生创建轻松、愉快且趣味性较强的英语学习情境,营建具备诚挚接受与积极进取为特点的课堂英语教学气氛,让学生了解到自身在集体中具有的价值。可采用这些方法来营建优质的英语教学气氛;第一,民主性实行英语教学,完善教学组织;第二,提升整体的素养,完善教学艺术;第三,重视情感的培育,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2.设计严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严谨的教学方式,为达成英语高效教学目的的主要保障。所以,老师在制定英语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务必要以老师为引导,学生为主要,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作为主要的目标,保证做好:第一,将知识理解与能力培养的关联处理完善。教学方式的设计务必要探析英语教学材料中的相关因素,贯彻英语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要求,将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与英语基本知识的把握相融合在一起,充分实现在指引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二,把握好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关联。

3.培育学生高效学习英语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占据主体的地位,高效的教学形式最后是由学生的学习成果的有效率来体现。老师务必要使学生明白科学且合理的学习方式的主要性,要让学生真正懂得善学与巧学以及乐学的根本含义,要想实现这点就务必要掌握游侠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窍门,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与合作日益增多,英语作为国际使用最频繁的语言,在这些对外贸易和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人们也慢慢地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国也把英语教育纳入到公民素质教育中来,并将其摆在义务教育的重要地位。小学英语教育在整个英语教育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要研究和探索怎样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热情。

参考文献:

[1]严巧.英语教师课堂管理方式与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关系探讨[J].校园英语(上旬),2014,(10):87-87.

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素质评价 篇4

新课程改革要求每个教育工作者改变过去那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转向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我们知道,过去的教育体制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侧重于知识结果的传授,学生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以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新课程改革,成为历史的必然。

在新课程改革中,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成为推行新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重视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的评价,要建立起学生素质水平评价手册,并充分利用好学生素质水平评价手册,将评价手册与分数或等级评定结合起来,完善学生成长过程的记录。这是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较简便易操作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学生在升入中学(小学也可以实行)后,将每学期的评价内容认真充实,在学期末由评价委员会根据学生的学期表现分类、分项赋值,将所有8个学期的分数或等级累加起来,按百分数计入到升学成绩中,将升学文化课及特长、实验等项分数也按一定比例,二者相加即为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成绩,作为录取学生的主要依据。这样做的好处是: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自始而终地贯穿起来,既有对素质的评价,又有对能力的认定,避免了只凭升学考试一张卷决定命运的弊端,学生对平日的各项活动也能积极参加,又便于教师有效组织。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篇5

《中学语文教学》上曾辟专栏讨论“语文到底姓什么”的问题。语文课到底怎么上,这已是个普遍性的问题,反映出转型期的语文教学的困惑。体现新大纲精神的语文新教材较之此前的语文教材确有很大的改进,这是语文教改的重要一环。课程改革牵动着课堂教学,文学教育的侧重,对教育教学的多个方面都产生了冲击,而课堂教学首当其冲。目前,语文课堂教学还有许多矛盾没有解决,表现出转型期语文教学的特点,这也可能是人们产生困惑的原因。这套教材在江苏推行已五年多,根据几年来的实践,我认为语文教学存在下列几对矛盾。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

新大纲是二者并重的,似乎不存在矛盾,但是在“工具论”的影响下的“双基”并重,以及后来强调能力训练,使得语文课日趋枯燥,美文受到肢解,成了鸡零狗碎。人文性在人们呼唤中走进教材,走进课堂。文学作品成了课堂教学的大餐。一时间,课型纷呈,调查课、表演课、影视欣赏课、阅读汇报课等等,令人眼花缭乱。正如有的老师说的:如果你是电脑高手,语文课上就会有很多的动画展示;如果你是影迷,语文课就可能欣赏经典电影;如果你长于表演,你的学生就会经常改编课本剧。语文课上成什么样都可以,所有的创新都会被认为正当,所有的指责都会被“人文”一词轻轻挡回。

二、教师观念、素养与教学实践的矛盾

教师观念滞后的,与新教材不大合拍,面对新教材有时不知从何下手;思想上能接受新教材的,课堂往往具有开放性,可这样的课堂对教师的素养要求很高,时间长了,老师便会产生“水之积也不厚”的空虚。教惯了一种教材,忽而使用另一种教材,除了适应,知识结构中的弱项还得弥补。文学素养提高了,老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才会相应增强。课堂教学中新教材的特点体现不够与教师的观念、素养有一定的关系,有时是不愿体现,有时是力不从心。

三、文化熏陶与急功近利的矛盾

新教材增加了不少文言文和大量的文学作品,老师注意挖掘选文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但学生不大领情,较多的文言文背诵任务使其头痛,而背诵又不能让他们直接在考试中提高得分率,于是他们开始怀疑教材编者的意图和老师教法的得当。无论是培养能力还是文化熏陶,都不是短期见效的事。尽管我们说趁早背上几十篇文章将使他们终生受用,学生对这样的预约大多仍是不感兴趣,毕竟他们太关心分数了。课堂教学不得不照顾学生的想法,况且学校也是在意每次的考试成绩的。

四、增大阅读量与课业负担的矛盾

《语文读本》作为新教材文化熏陶与急功近利的矛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增大学生阅读量、拓宽其视野、培养其自学能力的。实际情形怎样呢?学生很少有时间去读。语文能力的提高是离不开学生大量、自主的阅读的。沉重的课业负担大大地压缩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就尽力在课堂上解决一切问题,课堂教学又怎堪重负?升学压力笼罩着每一所学校,学生成天埋头在各科作业中,即便是高一高二的同学也并不轻松,这是学生的实际状况。我曾作过问卷调查,很多学生明白增大阅读量的重要性,有的要求经常上阅览室。但他们能够自由阅读的时间太少了,只要坐在教室,就不得不做作业,他们想在语文课上获得短暂的自由。有的学生因为语文见效慢,舍不得在上面花时间,甚至放弃了语文学习,说什么“我宁愿拿20分的语文分换取10分的物理分”。

五、教材体系与考试模式的矛盾

新教材是在新大纲的主导下编写的,着眼于语文能力与素养的提高,六册书形成一个较为严整的体系,确实有较强的实用性。但平时的阶段测试,也与现行高考试卷形式相同,学生就难以应付了。学的与考的不尽一致,学生在阶段测试中经常失利,就很容易忽视课文阅读和课堂教学。从第三册语文课本来看,前三个单元全为诗歌,古今中外,范围很广,学起来当有兴趣。但考试怎么考?堂堂学诗歌,测试时则全面考查,教学与测试关系不大,学生要在课堂学习和考试分数两方面作一选择,他会怎么倾斜呢?当学校拿这样的分数来评价老师的教学效果,老师又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当然,新教材的使用与高考之间是不应存在矛盾的,但如果平时没有有效手段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又如何面对高考呢?

小议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评价 篇6

一、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分析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为中心,主要看的是讲得如何。主要有这样的条款: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教材掌握如何、教法运用是否灵活、教态是否自然。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板书是否工整等,这些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看教师把教材教得如何,很少甚至没有涉及到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这种课堂教学评价难于把握,多数的评价只是印象分数,它不能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许多所谓的公开课。优质课成为表演课、作秀课,远离了教育的宗旨。创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和急迫。

二、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想

可以把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即学生学习状态评价、教师教学行为评价、教师基本功评价。

(一)学生学习状态评价

这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分为三个方面。

1、学生的参与状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出来,学生参与教学中的数量、广度、深度是衡量主体地位发挥的重要标志。就数量而言,要看学生参与的人数及时间的数量;就广度而言,要看是否各个层面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即全程参与问题;就深度而言,学生参与的是表面的问题还是深层次曲门已是主动还是被动地参与。

2、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学会倾听;是否善于交流、交谈;能不能独立思考;能不能发现问题;能不能从多角度解决问题;针对问题的回答能不能进行自我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得到关注;学生的回答错误或提出的异议有没有人指责,正确的是否得到肯定性、鼓励性的评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否能够彼此交流和分享见解。

3、学生的达成状态。学生是否掌握了新知识并纳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使其融会贯通;学生在获得新知识时是否积极主动地跟进、共鸣、投入;学生的技能是否得以训练或提高;学生的情感是否得到积极的引导;学生学习有困难时是否得到了帮助;学生取得成功的时候是否得到鼓励;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有变化;学生的求知欲是否增强;学生是否更喜欢老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不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是发展与超越;它在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之时,以更多的要求也关注教师的教。

1、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否明确,三个维度的目标落实的状况如何。

2、教师的权威活动时间是否尽可能压缩极威活动时间指教师独自讲述或占用的时间)。

3、教师是否能够恰当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个挑战性的教学情境。是否能用审视

探究的目光来对待教材,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认同或标新立异。

4、教师是否提出了高质量的思考题,是否正确、及时地评价学生的回答。

5、及时调控课堂,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要从多个角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把学生的困难、问题和经验当做课堂教学的生长点,同时给学生自尊、自信,让学生越来越爱学。

(三)教师基础功评价

教师的基本功仍然是一堂好课的重要因素,因此评价课堂教学必须对教师基本功的发挥进行评价。

教师的姿态表情要乐观且具有感染力;语言清晰流畅,使用普通话;板书概括性、条理性较强,电教手段的运用和实验演示熟练准确;手势、站位及走动适中。

新的教学评价体系的三个部分,其权重可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占60%,教师的教学行为占25%,教师的基本功占15%。

小议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评价 篇7

一、中学生知识贫乏、视野狭窄的原因

1. 不得当的阅读倾向。

我曾经调查学生喜欢读哪些种类的书。一部分学生喜欢四大古典名著、现代散文、科幻小说、童话、漫画;而大部分学生将目光投向了言情、武侠小说;时下风靡的网络小说也大有席卷校园之势, 很多学生一看即上瘾, 认为中外名著不如那些读物能让他们轻松愉悦地打发时间。这种不得当的阅读倾向使得学生们的阅读面越来越狭窄。

2. 似有若无的阅读计划。

在调查中, 有的学生曾经制定过较合理的阅读计划, 一开始也确实按照自己的计划向前推进, 但由于学习压力的加大, 能用来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 因此, 他们渐渐地放弃了计划, 往往只凭个人所好, 学习之余, 有时心血来潮, 有时借以度日, 有时随波逐流, 有什么书看什么书, 看到哪算哪。这样一来, 计划对他们来说便失去了意义, 阅读的结果也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3. 有读无记的阅读习惯。

大部分学生因学习紧张, 整天只围绕教科书转, 埋头于各种作业、练习中。阅读时间的不能保证也导致他们只满足于书中的情节和对内容的大致了解, 在读书时不能做到眼、脑、手并用, 读时知其意, 事后却不得其旨。当他们提笔撰文需要旁征博引时, 只能是搜肠刮肚, 甚至束手无策。我班有一男生, 周记、作文数次不交, 问及原因, 他说他也读书, 只是读书时只看看, 遇到好词好句好段, 从没想过用笔记下来, 更别说用心用脑去对待了, 每次作文都实在写不出。

二、引导学生加强阅读的对策

面对如此现状, 当务之急应该是迅速采取对策, 改变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 让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充溢他们的头脑, 点亮他们的文章。

1. 设立明确的阅读目标。

教育部颁布的最新教育大纲, 明确规定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多种文学名著和中学古诗词背诵篇目, 并规定了阅读总量, 而《语文新课程标准》也规定了中学生诵读的篇目。这说明读书是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主要途径, 教师正确地指导学生的阅读对健全学生的心灵和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 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基于此, 我在每学期开学初就带领学生设立本学期的阅读目标, 小到每天的阅读, 大到一学期的阅读, 很细心地与他们一起制定阅读篇目、阅读量。有了明确的目标, 学生们都阅读得很起劲。

2. 开具阅读书目, 明辨读物种类。

很多学生课外阅读的随意和无序, 缘于他们不知道有什么书可读, 也不知道应该读什么书。面对当前纷繁的出版物, 他们确实不知如何选择。其实, 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好书颇多。这个时候, 教师便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们开具书目, 明辨读物种类。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给他们开具的书目有:一为名著类的, 如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国古代四大讽刺小说、高尔基三部曲等;二为杂志类读物, 如《读者》《青年月刊》《杂文选刊》《微型小说选》《视野》《海外文摘》等;三为报纸类读物, 如《语文报》《杂文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等;四为名人传记类读物, 如《名人传》、《苏东坡传》等;还有一些时代读物也在所开之列。这样一来, 读物的种类也就清楚了, 流行读物、与学习有关的读物、休闲读物等摆在学生的面前, 他们各取所需, 广泛涉猎, 撷取的知识越来越多, 知识面也越来越广了。

3. 开辟多种阅读途径。

在阅读过程中, 我发现有些学生容易疲倦, 失去阅读兴趣, 经过交流, 原来是我给他们的阅读途径太单一了。因此我便着手发掘多种阅读途径, 让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地方获取知识。第一, 鼓励学生自己研读, 对适合自己的书目, 或买或借, 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上“啃”下来;第二, 在每节课前开设五分钟演讲读书活动, 让学生把自己读到的好东西奉献给大家;第三, 把学生带进阅览室, 充分利用阅览室的有利条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第四, 开设读书汇报课, 每周固定两节课, 互相交流, 探讨读书心得, 培养读书兴趣;第五, 我自己课下收集美文, 或印发、或诵读, 扩充学生阅读量。多种途径的开创, 使得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越来越高了。

4. 组织摘记和练笔工作。

俗语说光说不练不是行家, 我认为光看不摘不记也无收益。为培养学生对生活和报刊时文的敏感性, 我在每学期开学初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摘记本, 要求他们或摘下阅读时获取的优美文段、具哲理有警策意义的语句;或从日常的普遍现象中悟出生活的哲理, 记下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点滴感受。随着学生认识领域和阅读领域的扩大, 他们的感觉愈益灵敏丰富, 摘记本成了他们观照自我和社会的万花筒, 他们渴望捕捉精彩时文来充实自己, 因而他们的目光自然而然专注于各类读物, 及时准确地从各类时文中捕捉灵感。

5. 引导个性阅读。

中学生个性差异, 因而阅读时也有不同选择, 有人爱读文学方面的书, 有人爱读政治类的, 有人爱读军事类的, 有人爱读历史类的, 等等。如果强行规定阅读篇目, 势必会影响他们的阅读兴趣。要想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率, 就应该有针对性、有侧重、有计划地分别引导, 对基础扎实、各方面发展平衡的学生, 引导他们在自己的爱好方面, 再多读一些书, 争取新的超越;对发展不平衡、有严重知识倾斜的学生, 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阅读虽不感兴趣但有重要作用的读物, 争取全面发展。这样一来, 整个课外阅读的质量就提高了。

小议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评价 篇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堂应重视朗读教学,提出以读代讲、借读解疑、重读悟情的看法,强调把时间充分让给学生去读,通过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还语文课堂充分的“语文味”。本文立足于自身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对朗读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朗读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一种手段

“读”是我国传统教学特别强调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古往今来,对“读”的推崇与肯定无过其他。读是理解读物内容,吸收语言资料,表述内心世界不可逾越的途径。因此我认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不仅是一项技能技巧,更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活动。朗读技巧的习得、掌握和运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地训练,才能熟能生巧。为了避免单调、枯燥,朗读新式应尽量多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强化读的环节,可以把学生带入到文本的情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

二、朗读教学的具体方式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和技巧,在课堂中被广泛的运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教师的范读。范读是最好的朗读指导,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把范读作为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有较强的模仿性。教师的范读读得好,学生会自然的加以品味、体验、模仿,久而久之,教师的朗读能力会逐渐地转化成学生自身的能力。

(二)表演式朗读。表演式朗读有两种:一是分角色表演式朗读。这种形式最适合一些童话故事。如《狐狸和乌鸦》等课文。二是动作表演式朗读。即让学生边读边做动作,使很多简单易懂的课文不需教师过多地讲解就能理解;一些难理解的课文采用这种朗读方式也变得好理解了。

(三)竞赛式朗读。学生都喜欢参加竞赛,而且都希望自己在竞赛中获胜。因此,我在班上开展“谁是朗读大王”比赛活动,评出“朗读大王”。在准备、比赛、评价的过程中,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极大地调动了他们朗读的积极性。

(四)配乐朗读。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强烈的审美共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朗读课文时,创设情境,播放与文本内容相适应的背景音乐。例如:朗读豪迈奔放的课文《长征》,配上一首雄壮激越的《解放军进行曲》。以此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以情激情,感染学生。

三、朗读教学的艺术再创造

前面是朗读教学中的一些主要教学形式,通过这些方式方法基本上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实现教学目标。但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向更深、更宽、更高的学习目标要求发展,实现与老师的互动,则需老师付出更多的智慧,精心设计问题、注重情感交流,将教师的示范指导和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纠正、自我创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以读促想。想象和联想是形象思维的主要形式。应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这样,学生对于作品思想内容的把握就会更加深入,对于文章语言表达形式的领会更加深刻,就会从中受到真的启迪、善的教化、美的熏陶。如教学《春雨沙沙》一课时,利用投影,让学生想着去感受柳枝的轻柔、桃花的娇媚、田野的碧绿、小朋友的可爱、春雨的润物细无声……学生们从心灵上受到感染,读时就特别入情入境,从读书声中找到了春天的影子、春雨的力量,绘声绘色地读出春天的美丽,进而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学生读出了味道,受益匪浅。

(二)以读代讲。一堂语文课,我们不妨拿出五分之二的时间来“读”,让语文课书声琅琅。如果是语言精炼、文笔优美的散文、诗词等,时间还可适当延长。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我是这样设计朗读教学过程的:第一遍读,让学生从读中了解内容梗概,获得整体感知,弄懂在阅读中遇到的生字新词。第二遍读,主要是从读中去理解课文;第三遍读,则是让学生仔细揣摩,既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更深入理解,也是对语言文字的反复玩味,主要通过对朗读中轻重缓急、虚实浓淡的体会来紧扣语言文字。

(三)借读解疑。在语文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总要设计一系列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既繁琐又枯燥无味。如果能让学生凭借读去解决问题,进而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中心思想,那么,学生学起来也就轻松得多了。

小议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评价 篇9

实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实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深圳市福田区岗厦小学特级教师陈金才 课堂教学改革在任何时候都应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当前,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如何进行?笔者想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课堂教学的三个层次 对当前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为考试而教的课堂。特点是:题海战术,支离破碎。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组织教学工作的着眼点是为了考试。“考点”决定课堂教学中的“教点”和“学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目标是要把考试可能考到的内容教到位。因此,课堂设计没有了整体感,显得很零碎。有一位教师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当学生读到:“哎呀!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他的棉衣已经烧着……”这真是万分危急的时刻!学生的朗读也正进入状态,教师却突然叫学生停下,提出一个问题:“着”有四种读音,你们知道吗?……一下子课堂教学就变得索然无味了。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样的课堂教学弊端很多,但仍有不少教师不愿抛弃这陈旧的套路,因为在考试改革没有太大作为的情况下,这样的课堂,“应考”的效果确实还不错。 第二个层次: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教的课堂。特点是:缺乏情趣,效率不高。当前,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处于这个层次上。本来,加强“双基”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致力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是无可厚非的。可是,我们的老师把目光仅仅只盯在知识和能力上。他们把学生当成“容器”,而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给学生太大的压力,太窄的空间,太少的自由。因此,在这样的课堂里常常是缺乏情趣,缺乏生机,学生学得很累,而教学的效果却并不高。 第三个层次:为发展而教的课堂。特点是: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重视与学生情感的沟通。他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样的课堂,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是一致的。许多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是这个层次的典范。 仔细分析特级教师、优秀教师成功的课堂教学范例,之所以能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除了他们精湛的教学技艺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他们的课堂教学目标定位与一般的课堂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标准,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新课程标准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实施的,“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目标也应致力于学生的发展,致力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学科素养又可分为四个方面的素养:基础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信息素养。 1、 基础素养:指本学科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2、 人文素养;主要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这是新课程标准所特别强调的,也是过去的课堂教学中重视不够的。 3、 科学素养:主要指过程和方法等方面。这是时代的新要求,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4、 信息素养;狭义的理解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广义的理解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通过听、读、思、辨等过程搜集和处理课堂信息的能力。 其中“基础素养”是各学科所特有的,而“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信息素养”是各学科所共有的,且在内涵上有一致性。学生各门学科的“学科素养”提高了,综合素养也必然提高。 三、综合运用多种课堂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以下几种课堂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 1、 正确理解“主导”与“主体”的含义。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这两句口号,我们喊了许多年,至今越来越多的教师提出质疑:教师和学生一个是“主导”一个是“主体”,究竟谁更重要?到底怎么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其实,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误解了这两句话。这里的“主导”和“主体”是不同范畴内的两个不同的概念。 (1)、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来看,教师和学生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在这组矛盾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师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决定着班级风气的优劣……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是“主导”。教师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对自身教学工作的反思,要形成这样的常规思维模式:当我们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时,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在教师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我们教师自身的发展。 (2)、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在这个运动的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自始自终成为主角,而不是教师的“自我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同样需要形成这样的常规思维模式: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学生身上打主意。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尽量地让学生去思、去做、去发展。 2、 转变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很多,但总体上可分为两类:接受性学习方式;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这两类学习方式无所谓谁更重要,各有优劣,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目的,适用不同的学习方式。由于受传统的影响,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还伴随有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这就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应大力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可以抓住以下两个重点。 (1)、鼓励学生质疑。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同样一个问题,是教师提出还是学生提出,价值大不一样。要把课堂教学的起点放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上。我们所倡导的启发式教学,教师的“启”不是在于向学生提问题,而是重在启发学生自己提问题。 (2)、让学生去尝试。教师要常常这样想也应该常常这样做:我不讲,先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学生尝试的过程,就是一个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即使结果是失败的,但过程也是有价值的。 3、 处理好基础知识的教学。 这里所讲的知识是一个扩大了的概念,它包括三种:一是概念;二是原理,即概念之间的联系;三是策略,指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要展示知识的全过程,除了要搞清楚知识本身(回答:我是谁?)外,还要揭示知识的形成(回答:我从哪里来?),知识的应用(回答:我到哪里去?) 知识教学要力求深入浅出。要做到深入浅出,必须贯彻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原则:联系旧知,联系生活。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的真功夫就在于能用很浅近的方式揭示较深奥的内容。他们往往都能很巧妙的在新旧知识之间,在知识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贯通的桥梁。 4、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是暂时的、变化的、零碎的,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却是持久的,影响学生终身的`。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因为学生答错一个知识点而大发脾气,说过激的话,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损害师生之间的情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甚至从此不再喜欢学这门功课。这是典型的因小失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高度重视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要将知识作为一个载体,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求知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真正将“教书”的过程变为“育人”的过程。 5、 加强课堂教学的综合性。 加强课堂教学的综合性的过程,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过程。加强课堂教学综合性的渠道主要有两条: 一是加强学科内教学内容的融合。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前后联系,做好归类、合并工作,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 一是加强学科间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促进学生的融会贯通,有利于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多维的思维方式。 6、 有效地向课外扩展。 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课外学习的空间是无限的,时间是终身的。我们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将课堂学习作为一个示例,然后积极地向课外扩展,真正的做到让学生的“功”形成于课外。 课堂教学如何向课外扩展? (1) 维持良好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起的学习兴趣延续到课外去,并不断地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使这种兴趣得以巩固和升华。如果学生在课余时间仍很迷恋这门学科的学习,那么教师的教学一定是成功的。 (2) 训练坚定的毅力。学习的过程并不全是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有困难,也有挫折。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坚定的意志,让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3) 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显著特点是自主性、综合性、开放性。课外学习的广阔空间,灵活的时间更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选题,自主展开学习过程,自主总结学习成果。这是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具体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议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评价 篇1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界普遍认识到:阅读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阅读对于积累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写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就要求我们转变以往的阅读教学观念,倡导自主性探究性的阅读教学。从开放式的课外阅读和重感悟、轻解剖的课内阅读入手,把师生从传输细致、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求深求透、丝丝入扣的课堂模式中解救出来。我认为阅读教学可以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由朗读,自由感知。

阅读文章之后,首先要求学生谈谈自己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以往,在学生朗读或默读前总布置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这种方法固然有它的优点,但它有时却限制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剥夺了学生自由感知的权利,阅读教学有时应该返璞归真,追求本色的东西。阅读首先是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对话,然后是学生之间就作品所进行的对话,教师参与后,则是学生、教师就作品所进行的对话。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一位教师教学《陌上桑》一课,学生在读完课文之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畅所欲言,有谈对罗敷印象的,有谈对使君印象的,有感受写作方法的等等,课堂气氛很活跃。

二、欣赏品味,合作探究。

为了让探究性的阅读涉及到全班每个同学,可以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

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品味课文的写作方法、语言文字、思想情感、谋篇布局等等。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个性的反应,如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映,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映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一位教师在教学郭沫若的《雷电颂》、鲁迅的《雪》时,对小组的学习设计这样的问题:这篇文章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你认为这篇文章在写作上对你有什么启发?你认为作品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学生也可以不按上述问题思考,可以提出自己独特的欣赏角度。这个流程很注重开掘学生独特的个人体验,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让学生能够“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新课标的这些话给了我们语文老师一个全新的定位,那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获取最真实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商讨式、征询式的“话语”模式,关注的是“你怎么理解的”“说说你的理由”“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等等,在这种“话语”情境中,“目中有人”,学生作为“你”而凸显出来,对问题可以做出不同的解读。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我感”和“亲历感”。这样,学生的生活体验、独特感受受到了充分的尊重。

对于不同的课文,探究学习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不必面面俱到。有的经典文本可以就文本本身进行深入的研习,将之作为学生写作的范文,可以在写作方法、重要字句上认真研讨。比如可以让学生找出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词句,加以推敲。作家都善于锤炼语言,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让学生自发的关注经典的词句,能养成锤炼语言的习惯,从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有的文章语言很浅显,但是主题却对学生很有启发,能够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那么探究的重点就可以放在主题的讨论上。在探究文章的主题时,不但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而且有的文章还可以作深化、延伸的探究。比如说《紫藤萝瀑布》、《组歌》,可以让学生在文本的启发下去体悟人生。这种探究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比较阅读中让学生探究文本。比如,学过《雷电颂》之后,可以让学生比较《天上的街市》《静夜》,让学生体会本文的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

在课堂中,我们可能是大义凛然的闻一多,也可能是充满悔意的小弗郎士;我可能是浪漫奔放的李白,也可能是忧国忧民的杜甫。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种特定的情境,进入一种忘我的艺术境界,将作品的艺术情思、艺术形象再现给学生时,师生之间就会实现认知与情感的自然融合。如教学生学习《乡愁》时让学生谈谈离愁别绪,积累古诗文中离别的佳句;学习《春》时让学生回味春天,用语言和画面描绘春天等等。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社戏》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戏不好看,那请想想“我”热衷看戏的真实原因可能是什么?问题一出来,答案可谓层出不穷,有的说是热衷自由,有的说是追求刺激,有的说是赏夜景,有的说是看热闹……教师对这些答案给了肯定、给了鼓励、也给了引导,最后明确看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的是看戏的那一份轻松、那一份自由、那一份友爱、那一份美丽。学生在畅所欲言中得到了尊重、得到了认同、得到了提高。

三、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善悟。

2011年版课标大段补充了不同学段的具体评价要点:“第一学段侧重考察学生能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第二学段侧重考察在阅读全文基础上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细致阅读,具体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语言;第三、第四学段,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课标对四个学段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内容,是为了让老师们强化认识文学作品教学与评价的核心内容,深刻认识“感受、体验、领悟”等心理活动在文学作品阅读中的重要地位,不以过于抽象琐碎的分析,扭曲了文学阅读应有的状态;进而明确“感受”等心理活动涉及的对象,即:形象、情感、语言。这三者,本是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也应该是文学阅读与文学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

课堂实践中,要在读中精思、悟神、明旨,这样读书才能读出书中之味。要知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好文章不悟不明其美。在阅读精典之作,范文美文时,指导学生不能停留在浅层基础上,不能浅尝辄止,要深入进去,多问几个为什么。读文章要仔细体味、品评、鉴赏,也就是要象佛家那样善“悟”。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可通过学生给词语的炼字写批注的方法,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要求学生写批注前,教师先给出示范(“ 小山上卧着点雪的“卧”字字的鉴赏示例),非常具体地指导学生写作方法:要么联想,要么想象。联想,是调动读者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想象,是在头脑中再造形象、体会情感的心理活动。

四、教学应授之以“渔”。

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读的过程获取了信息,还须“练”达到反馈矫正的目的,如何导思,才能有价值的练呢?《济南的冬天》一文语言优美,课文中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于是就要根据课后题设计一个大问题,精读课文,具体说说作者为什么把济南的冬天的景色描绘得如此动人?结合课后题,圈画评点,做读书笔记,查工具书,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体会到本文的语言美,老师因势利导使学生练的过程中掌握了学法,在培养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这遵循了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于是,学生犹如顺藤摸瓜,从不同角度说出自己的观点。学生说的精彩,角度新颖,从不同角度谈及自己的看法,真正达到了说的目的,锻炼了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课堂教学精讲多练,是导思行之有效的的方法,精讲多练是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颇具实效的方法,也是教给学生阅读、写作技巧,使其“自能读书,自能写文”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核心是启发。其中“启”是前提;“发”是结果,即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自己探究出答案。

五、多角度、有创意阅读

课标高度强调“多角度、有创意阅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同时提醒“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这正反两句话,正揭示了“阅读对话”的基本原则:既要激活读者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观念,读出自己的心得看法,甚至可以反思质疑;也要尊重文本的基本规定,防止“微言大义”(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架空分析”(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阅读对话,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是文本规定性与读者开放性的辩证统一。

六、倡导创新,激发学生探究的精神。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名族的灵魂”(江泽民语)。在阅读教学中,一个教师,如果总是像传统的做法那样,把结论甚至是教参上现成的结论交给学生,或者总是偏于技巧的训练,势必导致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空,独立研究问题的习惯,个性不能充分发展,创新自然就是一句空话。我认为教师的责任在于运用各种方法、手段“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可以活跃心灵以及充满智慧与人类经验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个体潜能才会得以充分发挥。

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独立探究,主动融合,自我反思,与作者作倾心的精神对话。这样,必然伴随着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思想碰撞进而杂入个体经验的重组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这种见解,往往是独特的,具有开创性的,因而也是最有价值的。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具有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研讨的平等思想和态度,不断修炼自己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艺术功力。

七、注重朗读教学

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作为目的,要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作为手段,它是促进学生细读文本、深入理解、体验情感、揣摩语言的有效策略。“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句话出现在小学到初中四个学段中,初中与小学的微妙区别在于:小学阶段要求的是“朗读课文”,初中阶段去掉了“课文”二字。这意味着,初中学生要在朗读能力上有所飞跃,而不只是朗读课文。

朗读,是小学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教学形式。到了初中,其地位大为削弱。初中的一些课堂上,讲解分析和肢解式琐碎提问占据了过多时间,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读和朗读时间,急于让学生“掌握”课文分析的若干结论,忽略了通过朗读体味文章情感、形象和语言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强调初中阅读课上加强朗读的内容。

朗读训练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比如内部技巧的“情景再现、逻辑层次、感情基调”,外部技巧的“重音、停连、语气、节奏”。“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评价建议”也指出:“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语气等方面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八、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不仅仅是学习各门功课的基础,更是一种伴人终生的气质修养乃至境界,“教学建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科学正以空前的速度向前发展,但不可能经常把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和规律写进中学教学大纲中来。所以,阅读科学读物就成了现代学校教学过程的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广泛阅读。应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中外名著,时文名篇,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创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无米下锅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当然,读书还有

一个方法问题。培根说:“有的知识只需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需读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引导学生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达成课改目标的重要一环,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

另外,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许多学生之所以提起笔来言之无物,不仅仅在于自身阅历不够,还在于他们读书看报太少。随着学生阅读面的扩大,信息量的增加,知识学养、审美愉悦、性灵陶冶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写作上的“蓄势”自然也准备就绪。并且,“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随着写作兴趣的激发,又会使这些学生加倍感受到知识储备的不足,这又反过来促使他们在阅览时高度专注厚积薄发的精神,这种双向的努力,无疑构成了一个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良性循环。

上一篇:美术第五课教案下一篇:机电一体化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