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舞曲教学设计(推荐9篇)
我们民乐队的学生,对民乐方面的了解掌握有一定基础,学生在音乐方面有着爱好,对学习民乐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所以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对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采茶舞曲》创作于1958年,原为越剧现代戏《雨前曲》的主题歌。后来,根据这首歌又创作了歌舞曲《采茶舞曲》,因而得以广泛传唱。曾被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开播时的“起始曲”,长期为浙江歌舞团、中央歌舞剧院表演的保留节目。这首歌糅进了越剧唱腔的音调,流畅而柔美。歌曲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整首曲子旋律清新优美,节奏活泼明快,结构方整对称,具有鲜明的舞曲风格和特点。歌曲的前四句歌词以赞美江南的景色及茶乡西湖的新气象为主,音乐优美婉转,细腻中带有轻巧。后六句以活泼、明快、清新的旋律来表现劳动的景象,反映采茶姑娘的愉快、幸福心情。
本课通过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运用演示法、对比法、创造情境法、鼓励法、提问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运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增加直观性,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聆听、感受、思考、讨论、体验与演唱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教材分析】《青春舞曲》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 全曲节奏轻快、跳跃、充满活力, 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模拟手鼓演奏的风格。曲调上下流动, 偶有跳跃, 显得十分欢快流畅。这首歌的歌词用富于哲理的现实生活告诉年轻人:青春一去不复返, 我们应该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这首歌曲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流行, 所以学生对这首歌曲并不陌生, 学习起来相对比较简单, 但也有一定的弊端, 就是由于平时的学习过于随意, 因此有很多地方需要改正, 相对新学歌曲来说, 花费时间会较多。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口风琴的辅助自主学唱歌曲。
2.能够用自然、活泼、圆润的声音背唱歌曲。
3.能够了解青春一去不复返, 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4.能够了解新疆民歌具有舞蹈性的风格特点并积极参与歌曲的舞蹈活动。
【教学重点】
1.利用口风琴辅助学会歌曲。
2.感受歌曲的风格, 能根据歌曲的情绪速度, 让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来表现, 并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教学难点】附点十六分音符的准确歌唱;歌曲风格特点的准确体验。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节奏卡、口风琴、打击乐器、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音乐问好
师:1 2 3 4 5-|生:i 5 0 i 5 0|5 4 3 2 1-||
同学们好!您好您好李老师您好!
师:请同学们抬起笑肌, 扬起眉毛, 与我的口风琴比美! (老师用口风琴伴奏问好)
二、节奏游戏
1.口风琴模奏。
师:同学们, 看谁有一双灵敏的耳朵和一双灵巧的小手, 能把老师拍出的节奏在口风琴上用第一手位的第二个手指模仿出来?
【设计意图】此三条节奏已涵盖歌曲的所有, 用口风琴模奏既是节奏训练, 又是歌曲学习, 还是班级口风琴练习的好素材, 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2.学习新的节奏型:×·×××。
(老师在黑板上粘贴节奏卡:××××××××·××××××·×××××)
师:今天来了一位新的朋友, 看谁最先找到它? (×·×××) 它长得像谁? (××××) 谁能开动脑筋准确地跟它打招呼?
【设计意图】这一系列的探究性问题, 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 ××××是相等时值的, 而×·×××是前长后短的附点节奏, 个别聪明的学生还探究出是“×·×××”的紧缩版, 使音乐知识的学习生动有趣, 不再枯燥。
3.游戏———抢凳子。
在台前整齐摆放四张板凳, 八人一组, 每人抽取一张节奏卡, 老师拍读四张节奏卡的长度两次。拿到相应节奏卡的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按顺序坐在板凳上, 没有抢到的或错抢的学生用口风琴二手位任意指法弹奏此节奏组合。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个游戏, 既可以很好地锻炼节奏, 也可以让学生集中精神地随着课堂走, 还可以熟悉口风琴的指法, 一举三得。
三、快乐口风琴 (点弹法)
师:请听标准音6, 老师写什么就请你唱什么。 (老师一个一个地写出音符, 注意每次的顺序不能一样, 要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动脑动口)
板书:1 2 3 4 5 6 7 i
找到一手位 (C调) 和二手位 (F调) 管辖的音符, 要求右手放在二手位上, 四指弹黑键, 左手三、二、一指对应一手位的1 2 3音。
1.全班集体弹奏, 老师点到哪个音就弹到哪个音。
2.一个小组弹奏, 另外几个小组随着老师的点弹, 听着口风琴弹奏歌唱谱子, 每个小组轮换弹奏一次。
【设计意图】点弹法是音乐课中学习口风琴的好办法, 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手、脑功能, 非常直观, 学生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弹奏了歌谱, 既提高了口风琴演奏技能, 又学习了歌曲。
四、学唱歌曲
1.配典型律动听唱。
师:老师昨天跟舞蹈老师学了几个非常有特色的舞蹈动作, 同学们看看是哪个地方的? (老师把最具新疆特色的翻腕、托帽、点肩、移颈, 编成四拍子律动)
师:请同学们用你们喜欢的一组动作随音乐律动。
2.配打击乐器听唱。
师:谁能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呢?请一个同学到台前伴奏。其他同学随他作伴奏手势。 (建议:X---)
师:谁能用铃鼓为歌曲伴奏呢?请一个同学到台前伴奏。其他同学随他作伴奏手势。 (建议:0X 0X 0X 0X)
师:谁能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呢?请一个同学到台前伴奏。其他同学随他作伴奏手势。 (建议:XX XX XX XX)
【设计意图】学生用听唱法学会歌曲的同时, 还学会用打击乐器伴奏, 使歌唱教学变得简单了。有的学生不甘心从头到尾一样的伴奏音型, 往往在特别之处自主创造出具有智慧的节奏音型, 让音乐有了变化, 使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3.深情歌唱。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新疆民歌《青春舞曲》!请听范唱。
(以上各项活动都围绕歌曲进行, 学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听会了歌曲)
师:同学们, 你们觉得最有特色的是哪一句?有疑问吗? (“别得那哟哟”这一句是衬词, 本身是没有什么意思的, 但有了它就能够更好地烘托气氛, 让歌曲更加有风味) 我们来唱唱这一句, 唱的时候, 一定要得意一点, 注意眼神, 老师示范。
师: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动作边唱边律动, 衬托出青春的气息。 (两生相对捻指抖肩的律动伴唱, 正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唱得很带劲)
学生随着范唱、钢琴伴奏、伴奏带完整歌唱, 老师随时调整气息、声音位置、歌唱状态等。
五、卡拉OK擂台赛
1.分组练习。分成八人小组, 每组的小组长负责按个人特点分配任务, 推荐本组的卡拉OK歌王歌后。 (老师到各组指导, 如:每组可挑选几名口风琴吹得好的学生伴奏, 也可用打击乐器伴奏。注意提醒学生唱歌的状态和位置, 表情丰富)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擂台赛。通过老师点评、学生之间的点评, 教育学生如何当好演员、如何做一名文明的观众, 极其重要。在表演以后老师常常鼓励学生互相握手、拥抱, 以示合作的成功并表达对同学的感谢。
六、拓展———欣赏不同版本的《青春舞曲》
师:这么好听的一首歌曲, 谁写的呢?王洛宾, 他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号称西部歌王, 一生有700多首作品;他的歌曲很多都流传很广, 许多歌手都竞相演唱。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另外两种唱法的《青春舞曲》,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首先我们来欣赏罗大佑演唱的摇滚版的《青春舞曲》;然后再听一段黑鸭子组合的小合唱。
师:同学们可以自由组合, 唱出自己的风格。
七、总结
师:老师在这节课当中收获到了快乐, 你们收获到了什么呢?从这首歌曲当中你们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师:看来大家今天的收获还真不少!我相信只要大家珍惜时间, 努力学习,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有越来越多的收获。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 请同学们随着欢快的音乐把我们的快乐带出教室, 带回你们的家!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并明白青春一去不复返, 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让学生能够在玩得尽兴的同时, 还有些回味。
【课后反思】通过学习本课, 学生对新疆歌舞特色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中我运用口风琴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 学生比较喜欢。同时利用口风琴的辅助, 让歌曲学习在节奏上和旋律上得到了满足。
1.在课程设计中, 我利用口风琴的辅助, 让学生从节奏上、旋律上都进行了充分的练习, 基本做到了学生自主学习, 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参与活动。
2.在难点的解决上, 我也是利用口风琴的指法、手位等不断变换来熟悉节奏;还设计了抢板凳的游戏, 让学生对难点节奏反复练习, 因此掌握得比较扎实。
3.分组自主学习这一环节, 学生很喜欢, 每个学生都很认真地在学习, 真正成为了自己学习的主人;经过老师的检验, 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一个环节在以后的音乐课上应加强细化。
4.在歌曲演唱方面, 我尽量从声音的规范、感情、力度、速度几个方面来感染学生, 力求让这首歌曲的演唱收到最理想的效果。
5.完整表现歌曲的时候, 气氛还没有达到顶点, 老师应该继续调动情绪, 再来一遍, 效果会更好。
【教学点评】李陈陈老师是福田区口风琴特色教师工作室的优秀成员, 她教学基本功扎实, 教学方法生动灵活, 敢于尝新, 勇于创新, 她的录像课曾获福田区一等奖。本课的主要特点———
1.充分发挥口风琴的辅助教学作用, 精心、巧妙地设计了口风琴与歌唱教学的有机结合, 使学生的节奏、音准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口风琴点弹法更是精彩呈现了歌曲旋律学习的简易高效, 能使学生直观地把眼、口、手、脑联通起来, 专注于弹琴, 在不知不觉中弹会歌谱, 丰富了教学内容, 培养了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习效率。
2.节奏游戏 (抢凳子) 设计新颖, 扣人心弦。学生在紧张刺激的游戏中真正体验到快乐参与、自主探究的精神。而卡啦OK擂台赛则是学生自信表演的乐园。作为歌唱教学, 榜样示范、让学生模仿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卡啦OK擂台赛的教学环节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独立登台, 展示自我, 是发现、培养艺术人才的好办法。
3.紧紧围绕“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的教学理念, 采用多种形式的听唱法教学歌曲。教师结合翻腕、托帽、移颈、点肩等动作, 编排了四拍富于特色的新疆舞律动, 学生和着歌曲尽情舞动, 颇感情趣, 尤其是“两生相对捻指抖肩”配合“别得那哟哟”的边唱边律动, 学生唱得起劲, 舞出青春的活力, 正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青春舞曲》是初中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曲目,教材编写此曲的意图是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青春的活力,启发学生珍惜青春的美好时光。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体会歌曲如何通过音乐来表现青春,用自己的声音或者动作,配上饱满的热情,表现充满活力的、张扬的青春。学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歌词,关注该音乐欢快、清新、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特点,让学生在聆听、分析和欣赏歌曲时,充分感受歌曲的特点。
我是教龄十几年的音乐教师了,对于《青春舞曲》这首脍炙人口的新疆民歌,几乎不用教,学生基本就会唱了。但我对于怎样深入挖掘,引导学生深层次地感受这部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意境,充满了困惑。一直以来,我的教学方法就是要求学生能背能唱,了解时光飞逝,要加倍珍惜时间,知道这是一首新疆民歌就可以了。但这并不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音乐教学的定位,使我陷入了音乐教学模式的瓶颈。
最近,我听了区里某老师上的《青春舞曲》后豁然开朗。她从学生发声演唱的角度及新疆民歌的节奏训练方面对这节课进行了全新的设计,让学生在探求新鲜感的同时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进而主动去了解未知。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一个个充满活力、感受青春的张扬。
现在再次教授《青春舞曲》时,我重新调整了教学重点,希望学生能够在欢快的音乐氛围及音乐实践中感受歌曲的风格,深刻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以下是本节课重新设计后的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感受新疆民歌的表达特点,能够用自然清晰的声音发声,用开朗活泼的情绪背唱《青春舞曲》。
2.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青春舞曲》伴奏,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3.了解王洛宾的主要作品及相关的新疆民歌。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在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歌曲的情绪及风格,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编力。
难点:学生自编打击乐器,为《青春舞曲》伴奏(形式自由,可以拍打身体的某部分,也可以利用教室中的资源,如书本等。)
【教学过程】
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相关的背景知识来进行歌曲特点的学习。了解新疆民歌的表达特点时,要结合新疆的风土人情与类型歌曲的学唱及表现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另外,所有的文化介绍要紧扣音乐这一主线,形式上采取多种方式,如,影视欣赏、老师介绍或同学探讨等等。
教学设计方面,将课程分为三个板块:歌曲背景介绍、学习新歌、歌曲拓展。其中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青春舞曲》伴奏放在第二个环节,学习新歌时配以打击乐,第三个环节涉及较少。
【教学感悟】
这堂课借鉴其他老师的方法,采用练习发声保持演唱状态的方式,练习简单的新疆民歌节奏,用眼睛看、嘴巴唱、手脚敲击等全身心互动法来学习。本课的教学遵循由简单到困难再到进行综合的模式,逐步学习此曲。这样就避免了以前教学过程中将感受、体验歌曲情感作为一个独立的环节安排到歌曲学习的最后阶段。这样的安排比较切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并消化歌曲。学习歌谱时,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先从节奏入手,有效可行。通过这次尝试,我对多媒体课件的操作进一步熟练,学生也逐步适应这种教学方式。我把学生对美的体验加入声光电的立体感受中,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初中生生活经验不足但自我意识增强,他们常常不能满足于教师和教科书中固有的内容,仅仅通过背唱歌词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喜欢提出一些新想法,喜欢独立地寻求和探索。这次的《青春舞曲》虽然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但是加上全身心的感官互动,让学生在无形中体会到音乐的美妙、自我创新突破的快感,变得更加活泼和自信。
这节课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首先,我突破了以往循规蹈矩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这也为我今后的音乐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次,令我感受最深的是音乐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要上好一堂创新的、能够吸引学生的音乐课,需要教师自己主动去探索、发现、深挖细究,在细微处进行延伸和拓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就要求教师细心、用心地去研读歌曲,善于从寻常中搜集整理细微的点,最终把这些细微的、零散无序的点结合在一起,为己所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这对老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老师的素质提高了,课堂的质量也就随之提高了。这也是我今后要不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婧.青春舞曲[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5):460.
[2]赵伟刚.让歌声伴着音乐飞扬:数字化声音编辑教学设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01):36-38.
欣赏“采茶舞曲”“采茶灯”
教学目标:
1.充分感受《采茶舞曲》“采茶灯”的音乐风格,通过演唱、竖笛吹奏等形式学习歌曲,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2.通过对本校学生获奖舞蹈的观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3.通过对音乐创编过程的情感体验,激发对音乐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
通过教师引导、示范,体验歌曲情绪,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自如地投入到实践和创作中去,体会舞蹈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师、生在《采茶灯》的音乐声中进教室。2.观看我校获奖舞蹈。
师:音乐与舞蹈是一对孪生姐妹,我国很多民族能歌善舞,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舞蹈,创编舞蹈。
二、解难、创编:, 1.复习:
师弹奏《采茶舞曲》旋律。
生分组演唱、吹奏《采茶舞曲》,体会多种表现形式的不同情绪。师:把认为自己唱得最好的乐句展现给同学们。(掌声)学生自主演唱。2.难点解决:
师:把自己认为难唱的乐句提出来。生提难点(基本上是最末两句)师用范唱对比进行纠正。生练习、纠正、巩固。3.律动创编:
1)师:“请找出歌词中能用动作表示的‘实’的词,进行律动创编”。
2017.3.1 最新版
生回答,“采茶”、“秧”、“水”。2)小组活动。
唱一唱、编一编、演一演。3)创编。
把歌曲分成三部分,小组抽签。签上标明创编内容及动作提示,进行舞蹈创编。教师巡视,对技能薄弱组重点指导,并充作组内成员参与表演。1-4乐段,溪水清清溪水长——妹妹呀东山西山采茶忙。
动作提示:溪水、转圈、下蹲看两岸风光、分组交换采茶插秧动作、擦汗。5-6乐段,插秧插的喜洋洋——采的茶来满山香。动作提示:1)采茶的不同位置、速度变化。2)队形变换:背靠背,转圈 7-9乐段,手采香茶——采茶姑娘
动作提示:采茶、手拿斗笠,手脚协调地走、向远处招手(踮脚)4.造型:蹲、站立 5.表情微笑。
三、交流、体验: 1.小组汇报表演。比一比,评出星级队。
2.补充、完善舞曲动作,师生合作互动,吹、奏、唱、演表现歌曲情境。3.观看我校历年来的舞蹈获奖作品。
4.学生用简洁的一句话,谈创作乐趣和感受,体会创作乐趣。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步舞曲》
教材简析:
教学思路:
德国诗人和音乐理论家舒伯特曾经说过:“人的心同时也是大音乐家的共鸣板,如果心不起作用,那么音乐家永远也无法创造出伟大的东西。” 在《小步舞曲》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综合课型的教学形式,充分运用节奏、发声、唱歌、欣赏、律动等音乐要素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紧紧围绕3/4拍节奏的强弱和巴赫的《小步舞曲》做文章,环环相扣,带领学生饶有兴致地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本课内容丰富,知识量较大,各种活动的意图十分明确,能抓住节奏、旋律主要的东西为 “切入点”,加强学生对3/4拍强弱的体验,了解巴赫生平、巴赫的代表作及小步舞曲的一般特点,会唱歌曲,实现了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愿意了解德国音乐家巴赫和小步舞曲的相关知识,扩宽音乐视野,为更好地学习歌曲服务。
2、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步舞曲》,体验歌曲丰富的情内涵。
3、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特点,能按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表现歌曲轻盈典雅的韵律,感受歌曲带来的愉快心情。
4、收集相同乐曲不同的演绎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巴赫及其作品的体验和感受,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活动重点与难点:
1、愿意了解德国音乐家巴赫和小步舞曲的相关知识,扩宽音乐视野,为更好地学习歌曲服务。
2、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步舞曲》,体验歌曲丰富的情感内涵。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钢琴。
2、课前收集小步舞曲音乐知识,在排练此曲前已对此曲进行了视唱练习。活动过程:
一、引入
导语:同学们,伴随着一曲令人身心愉悦的旋律,又开始了我们愉快的音乐课。课前老师布置了关于收集小步舞曲音乐知识的作业,想必大家一定完成得很好了吧?那么我们请各个组的代表上来展示你们的成果。首先我们用掌声有请第一小组的代表。
(课件:用大事年鉴表的方式介绍一组德国各时期的音乐家)
(学生:大家好,我们小组根据老师布置的问题??)
(师:他的介绍是不是很精彩呀?让我们一目了然地知道了德国各个时期的
音乐家??,老师想问问大家,在这些音乐家中你们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能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吗?)学生议论。
(师:对!喜欢一个音乐家自然有喜欢的理由。接下来请第二组的代表上台来。掌声。)
(课件:推荐一组小步舞曲作品,重点聆听其中三首小步舞曲的片段)(师:哇!太美了。音乐把我们带进了小步舞曲美妙的意境之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教材推荐巴赫的小步舞曲。
二、新课
导语:要想真正了解巴赫就要从了解他的音乐开始,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巴赫,走进他的小步舞曲。
1、聆听歌曲范唱(课件:音频)
(师: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情不自禁的唱起来,这样,我们先来演唱、体验这首歌曲。)(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要求:请同学们在演唱中特别要关注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
2、学唱歌谱(老师右手弹奏单旋律,唱两遍,慢、快各一遍)
强调:准确唱好歌曲中的各种装饰符号和变化音记号。
(师:巴赫的这首小步舞曲就是因为有了这些神奇的变化音和装饰符号,才具有他的风格和特点。如果没有了这些微妙的符号,那就不是巴赫的音乐了,这也正是老师喜欢巴赫和他的音乐的原因。)
3、完整哼唱歌谱,老师伴奏,按照正常速度演唱旋律。
4、唱歌词,要求三拍子节奏的强弱规律要在歌声中体现出来
5、明确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
(师:通过欣赏和演唱小步舞曲,那大家能否来归纳一下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
(课件:小步舞曲音乐特点)
起源:法国民间一种宫廷礼仪舞蹈节拍:三拍子
强弱规律:强 弱 弱速度:中庸风格:典雅高贵
为小步舞所写的乐曲就叫小步舞曲,小步舞曲是一种起源于西欧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原是法国的土风舞蹈,十七世纪中叶,大约1650年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速度中庸。
(师:明确了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再次演唱的时候,可以把我们以往学习音乐的经验迁移到这里,用我们的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来!让我们来当一回宫廷里的舞者和乐手,把男孩子的绅士风度,女孩子的典雅高
贵融入音乐中,边唱边律动??)
6、体态律动--表现歌曲轻盈典雅的节奏和律动美感。
三、走进音乐家
导语:我们很享受这首小步舞曲,大家是不是想进一步了解写这首小步舞曲的作曲家巴赫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家。
(课件:音乐家之父-巴赫
1685年出生于德国,他是伟大作曲家,古典音乐大师,同时又是演奏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有室内乐、协奏曲、古钢琴曲和管风琴曲,这首歌是根据《巴
(师:巴赫一生写过很多首小步舞曲,而教材上推荐的这一首,不仅是巴赫小步舞曲中比较着名的一首,而且是巴赫全部作品中较为流行的通俗作品。)
四、拓展延伸:欣赏相同的作品,不同演绎形式的小步舞曲。
(师:巴赫这首经典的小步舞曲,至今仍保持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以至人们用不同的形式演绎它,也就出现了我们看到许多不同的版本,今天老师特别向大家推荐一个最新、最流行、最合你们欣赏口味的现代版的小步舞曲,一起来欣赏。)
(课件:欣赏安又琪和忠格尔加演唱的小步舞曲)
(师:怎么样?精彩吗?)
五、课堂小结
结束语:同学们,音乐总是用时间流逝的方式告诉我们什么是美,今天的课,我们感受到了小步舞曲清新典雅的旋律,灵活精巧的节奏,惟妙惟肖的视听效果,我们充分享受了音乐带给大家的快乐。同学们,让我们记住巴赫,记住他的小步舞曲。(点击歌曲范唱)下课!篇二:《小步舞曲》教案01 小步舞曲
教学内容
1、认识:小步舞曲。
2、欣赏《小步舞曲》。
3、了解比捷。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能在欣赏《小步舞曲》中,感知乐曲婉转如歌和活泼跳跃两个不同段落主题所表现的情绪以及乐曲的演奏形式。
(二)学生能乐于参与欣赏、演唱、演奏、律动等活动,并且与同伴交流实践后的感受和见解,分享学习过程中的快乐。
(三)通过音乐的欣赏以及学习和理解,希望能够对西方的音乐有更多的掌握。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自主学习、体验与合作学习等方式,在信息交流、听、唱、奏、演等多种实践活动中初步认识“小步舞曲”这一体裁及其音乐风格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
能用歌唱、演奏、舞蹈、指挥等方式表现乐曲《小步舞曲》。
教学重点
欣赏《小步舞曲》,感知乐曲的内涵。了解比捷,了解西方音乐
教学难点
能用歌唱、舞蹈、演奏等手段表现自己对音乐心情的体验。
教学准备
一、教具准备:打击乐器、口风琴、钢琴、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预习:自主查寻、收集关于“小步舞曲”的资料信息。
教学过程
一、边欣赏音乐边介绍比捷及其求学之路。
通过背景音乐和文字说明,使同学们掌握一些有关西方音乐的文化。
二、初步了解小步舞曲
通过文字叙述,简单了解小步舞曲。
三、讲述《小步舞曲》的音乐内容
对节奏、速度、力度、节拍以及体裁进行了解。
四、结合谱例分段学习《小步舞曲》
1、学习乐曲a’段
2、学习乐曲b段
说明:利用形象、直观的图式辅助以及一系列贴近学生思维逻辑的问答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乐段情绪,并能用指挥、伴奏等方式表现该乐段。
3、完整欣赏《小步舞曲》
说明:学生在完整欣赏乐曲时能够巩固乐曲主题的记忆,并且听辨、感受乐曲两个不同主题情绪,培养学生独立的音乐感受和见解。
五、视频欣赏
说明:通过视屏欣赏,使同学们以一个更直观的郊区去理解和学习作品,并使同学对作品有更深刻的记忆。引起学生共鸣,领悟音乐的美感,愉悦身心,获取乐趣,从而激起学习的情趣。
六、回答问题以及小组探讨问题
说明:拓展质疑,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篇三:小步舞曲教案
《小步舞曲》教案
教学内容: 1.唱歌《小步舞曲》高声部。2.介绍音乐家:巴赫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小步舞曲》高声部,能表现出小步舞曲的风格特点。2.背唱歌曲主旋律。
3.知道音乐家——巴赫的相关知识。4.学跳小步舞。
教学重点:
1.背唱歌曲《小步舞曲》高声部 2.知道音乐家——巴赫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1.演唱歌曲《小步舞曲》的高声部,能表现出小步舞曲的风格特点。2.随音乐进行歌表演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上节课所欣赏的莫扎特的《小步舞曲》,复习小步舞曲的风格特点。2.观看视频《皇后小步舞》了解小步舞曲。3.介绍巴赫
4.欣赏巴赫两部《小步舞曲》
由第二首《小步舞曲》导入本课。
二、学习歌曲
1.聆听《小步舞曲》
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愉悦)2.有节奏的读歌词 3.视唱曲谱
4.学生自主填歌词,如有错误,及时纠正 5.学生完整表现歌曲 6.处理歌曲
按照这首歌曲的情绪演唱
7.巩固歌曲(师生接唱,男女生比赛唱等)8.背唱歌曲
三、小步舞的学习 1.基本动作教学。
2.学生边唱边加入动作。
年级:七年级下册
教材:人音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歌曲《青春舞曲》。
2、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歌曲感知音乐并结合维吾尔族服装、乐器、舞蹈动作,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能力。
2、通过学习歌曲,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知道珍惜光阴。
过程与方法:
1、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2、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教学重点:体会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理解歌曲的欢快情绪,锻炼对节奏及新疆民族舞蹈动作的创编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运用拍手的方式,活跃学习气氛。
导语:同学们好!伴随着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到了音乐课堂。谁能听出来我刚才播放的是哪个名族的音乐吗?(生:新疆)很好!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她物产丰富,而文化艺术更是历史悠久。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新疆去听一听,看一看。(播放新疆图片,配《青春舞曲》为背景音乐)
二、学习与感受
1、随乐学唱
(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现在我们一起听赏这首歌。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各有什么特点?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播放《青春舞曲》,学生听完后讨论、回答)
(大屏幕出示: 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情绪――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活力)
(2)再次播放音乐学生加深认识。
(3)学生跟多媒体用“da”音模唱。
(4)学生用正确的演唱情绪完整连唱,教师纠错。
师:请同学们运用正确的呼吸,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把这首歌完整唱一遍好吗?能唱出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活力的情绪吗?
2、节奏练习及创编
(1)教师出示歌曲的节奏型。学生依据教师的提示分别拍击节奏并且边唱边伴奏。
(2)打击乐伴奏
(学生分组自编节奏,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随乐舞蹈
师: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只要你踏上这辽阔的土地,就会被那悠扬的歌声和那翩翩的舞姿所陶醉。那么你们知道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一些基本动作吗?想跟老师一起学学吗?
(播放《青春舞曲》伴奏,教师示范动作)
师:请几位同学跟老师一起做好吗?(带动学生,活跃课堂气氛)
师:同学们跳得棒极了,你们能把舞蹈动作带入歌曲中吗?
4、完整展示
将学生分成三个组,演唱组、打击乐组、舞蹈组同时完成《青春舞曲》的表演。
三、小结
“从热闹到安静, 从强势牵引到放手自主, 从教课文到教阅读”, 这“三变”正是我在磨课过程中所追求的理想课堂。
一、期待“安静”
说到“安静”, 就会想起课堂的热闹。曾几何时, 学生动情朗读, 积极讨论, 侃侃而谈等形式让课堂气氛尤为热闹。课堂上, 教师、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状态, 直至课的结束仍意犹未尽。课堂缺失了一份“安静”———静静读书, 静静倾听, 静静思考, 静静书写。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是一篇优美的文章。怎样将音乐融入课堂, 让学生学得轻松曾是我开始时的追求。回想自己头几次试教, 课堂上也曾如此热闹。
但是热闹的背后, 学生又能得到什么呢?面对这样的困惑, 我开始追寻“安静”的课堂。
于是, 赛课中学生静静地读课文, 静静地填表格, 静静地在黑板上书写, 静静地在课文旁写批注, 轻轻地和同桌互评, 静静地修改自己的批注。课堂上多了份安静, 而这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灵敏的寂静”。
二、体现“生本”
相信“生本”课堂是每位教师的理想境界。可理想和现实总有很大距离。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教师出口成章, 口若悬河;教学一环扣一环, 丝丝入扣;学生巧妙配合, 被动参与
……
“要让学生真读、真思、真议、真练, 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这句话就像衡量“生本”课堂的一个标准, 指引着我的课堂教学方向。
1援解决自己的问题
且看教学片段:
师:今天, 我们学习的课文是———
生:“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师:读了课题, 你想了解什么?
生:圆舞曲是一种什么舞蹈?
生:维也纳在哪里?
生:圆舞曲是怎样的舞曲?
生:维也纳有什么特色?
师:除了借助词语来提问, 我们将课题连起来看看, 还可以怎样提问?
生:维也纳生活和圆舞曲有什么联系?
师: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 梳理一下, 有这样几个:维也纳在哪里?圆舞曲是什么?维也纳生活和圆舞曲有什么联系? (教师边总结边将学生提的第三个问题打入ppt中)
师:同学们, 前两个问题很简单, 我们来“过目不忘”———
(ppt出示资料“维也纳”、“圆舞曲”资料, 学生快速默读。)
师: (ppt再回到第三个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学习课文, 怎么学呢?老师想给大家几个建议。第一个建议: (边说边在黑板上板书“1”) 快速读课文, 读完后想想, 围绕圆舞曲, 围绕音乐, 课文写了维也纳生活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提问是一个重要的阅读能力。本节课, 针对课题质疑, 我将学生所提问题现场梳理。简单的问题直接解决;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在ppt屏幕中现场输入, 作为这堂课的“主线”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提问不再是一种形式, 自己学习, 自己解决!课堂学习的主体得到充分尊重, 充分体现。
2援展示思维的过程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真读、真思、真议、真练”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的学习活动。在这些活动中, 留下学生思考的痕迹, 展现其思维过程, 也是“生本”课堂的重要表现。且看教学片段。
(初读课文后, 学生思考:围绕“圆舞曲”、围绕“音乐”, 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
师:好, 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来, 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生:这篇课文写了维也纳的鸟叫声、鲜花、街道、小酒馆。
师: (边说边将“鸟叫、鲜花、街道、酒馆”四词打入ppt表格中) 这位同学真厉害, 概括得既全面又简洁。不过同学们再想想, 围绕音乐, 围绕圆舞曲我们又该怎样概括呢?比如说“鸟叫”这部分———
生:鸟儿们合唱。
师:不错, 写出了鸟叫和音乐之间的关系。 (边说边将“鸟儿们合唱”打入ppt表格中)
生:鸟叫是“免费音乐会”。
师:可以更简洁一些。
生:免费音乐会。
师:够简洁! (边说边将“免费音乐会”打入ppt表格中)
师: (指着ppt中的词语) 同学们, 这些词不仅简洁, 而且写出了鸟叫和音乐之间、圆舞曲之间的关系。就这样, 花儿、街道、酒馆又可以怎样概括?快速浏览课文, 想一想, 填到表格中。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后填写表格。教师随机指导, 并选择学生将自己的概括写到黑板上。)
师: (开心地指着黑板上的词语) 同学们, 看黑板, 收获真多!先要表扬这位同学字写得非常端正, 表扬你!
师: (指着板书) 不过, 这里有一个词我们可以改一下。
生:“畅流如水的街道”可以改成“畅如流水的街道”。
师:是呀, 这样就通顺了! (边说边在黑板上用修改符号修改)
师: (指着学生的板书) 来, 我们一起来读读———
(学生齐读自己写的板书:免费音乐会芬芳的钢琴音乐与花花的巢穴弯曲的街道地上的音符畅如流水的街道酒馆音乐会)
师:这么多好词, 你最喜欢哪一个?
生:我最喜欢“芬芳的钢琴”。因为它让我感受到钢琴和鲜花都很美!
师:太棒了。所以说这是最好的概括。
生:我喜欢“地上的音符”, 维也纳的路上居然有音符在跳动, 太神奇了。
师:是呀, 你的概括很有想象力!
师:这里有个词———“弯曲的街道”, 它怎么也会是音乐?
生:我好像看到一个小女孩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走着, 边走边在蹦蹦跳跳地采着野花。
师:哈, 你就是那个小女孩。此时, 你正在享受维也纳的音乐吧?
(生开心一笑)
生:弯弯曲曲的街道, 就像乐谱中的五线谱, 所以我们能感受到音乐。
师:哈, 在维也纳边走路, 边能踩出美妙的音乐!这真是太美妙、太享受、太诗意了!
师:同学们, 看来我们只要留心, 维也纳处处是音乐, 你听———
(播放“鸟叫”音乐, 引读学生写板书。)
师:清晨, 我们可以听到———免费音乐会。
师:在公园, 可以看到———芬芳的钢琴, 音乐与花, 花的巢穴。
师:在弯曲的街道, 甚至可以捡到———地上的音符。
师:在城郊, 我们能见识到———酒馆音乐会。
这个片段中, 学生呈现了两种概括方式。一种仅以简洁的词语概括———鸟叫, 花儿, 街道, 酒馆;另一种概括不仅简洁, 还写出了维也纳生活和音乐之间的关系, 如免费音乐会, 鸟儿们合唱等。学生在比较之后, 按第二种要求再思考, 再概括。这里, 教师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先引导学生发现两种概括的不同之处, 再把思维成果记录在表格中或展现在黑板上, 最后一起赏析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把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有充分表达思想、展示思维、展示成果的过程。学生在概括填表, 赏析分享中获取知识, 提升能力, 体验主动参与的快乐。
三、关注“语言”
在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中, 多次提到了“语言文字运用”。在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下面结合几个片段谈谈如何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
1援欣赏选材特点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选材独特。作者冯骥才用充满生活气息的材料表达了“音乐是维也纳人灵魂之所在”这一主旨, 同时用极富想象、情趣盎然的笔调, 生动地描写了维也纳人的生活时时、处处都洋溢着音乐的气息。
记得最初几次试教时尝试以“联想”与“写实”为重点展开教学。学生通过读课文, 充分感受第1~4节中联想的表现方法, 然后再自学“花儿”、“街道”两部分内容, 再次赏析作者怎样用联想的表达方法将文章写生动。最后和第8自然段的“酒馆”一段进行比较, 感受“联想”和“写实”不同的描写方法。
此外, 在试教中, 我还尝试让学生分类摘录课文第1~4节中描写不同声音的词。且看教学片段。
(学生读课文第1~4节)
师:作者真厉害, 一口气能用这么多词来表达音乐。可是把这么多词记在心里还真有难度。如果把它们按一定类别归类记下来, 可能会方便些。比如我先摘录“宛如花腔女高音”, 你觉得和它类似的还有哪些?
师:同学们积累的这组词有什么特点呢?
(根据学生回答打入:联想)
师:这只是分类的一种方法, 还可以怎样分呢?选择你喜欢的一类摘录到练习纸上。
(学生把喜欢的词语按一定类别摘录在练习纸上, 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适时追问:请问你交流的这些词是按什么归类的?)
师:这些词我们不仅要摘在练习纸上, 更要记在心上。当我们在阅读中遇到值得积累的词语时, 你可以像刚才一样, 将它们归类摘录。这样不仅可以记得更牢, 更准确, 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
每篇文章值得学习的表达方法肯定有很多, 但在特定的学段中, 肯定有一处是最具特点、最打动学生、最适合学生学习的表达方法。《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是五年级下册的选学课文, 作者冯骥才在选材上别具匠心。学生去发现、欣赏文本的选材之妙, 最能体现五年级学生的年段学习特点。
教学中分两个板块进行赏析。首先是“免费音乐会”中, 通过比较, 先造成思维冲突, 从而感受作者为什么选取“奇怪鸟叫声”作为写作材料。其次, 围绕“维也纳生活和圆舞曲有什么联系?”这个主问题, 学生用和“音乐”有关的词概括维也纳生活的四个场景, 反复赏读。最后还通过维也纳“音乐风光图”与课文的选材进行对比, 再一次感受作者选材之独特。且看教学片段。
师:音乐, 在维也纳无处不在。它可以是闻名世界的国家歌剧院, 可以是让人痴迷的金色大厅, 可以是让人期待的新年音乐会, 可以是让人仰望的音乐家。 (ppt配乐播放相关图片)
师:在维也纳, 音乐还可以是———
(学生在教师的串读下再读自己的板书)
生:免费音乐会。
师:可以是———
生:芬芳的钢琴, 音乐与花, 花的巢穴。
师:可以是———
生:弯曲的街道, 地上的音符, 畅如流水的街道。
师:也可以是———
生:酒馆音乐会。
师:这一切构成了我们心中独有的音乐篇章, 那就是———
生: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每篇文章, 每位教师都有不一样的解读, 也可以选取不一样的角度进行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要铭记两点:我要面对的是哪个学段的学生?本文独一无二的文本特点又是什么?记住这两点, 就能找到最适合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教学手段。
2援学用批注表达
我们知道, 写和说不一样。它是思维的固化, 是慢慢激活、梳理语义网络的过程。在教学中, 通过教师示范, 学生尝试, 交流互评, 重新修改等方式, 学生在学写批注的过程中, 感受体会, 学会欣赏, 学会表达。这是多种语文能力综合提升的过程, 也是真实体现亦学亦导的过程。且看教学片段。
师:太美妙了。同学们, 作者写花腔女高音———婉转、嘹亮、悠长, 这悦耳的鸟叫声, 我们可以理解。可作者还写了有人磕牙, 老人叹息, 很像猫叫。这些奇怪的鸟叫声怎么也成了音乐呢? (ppt演示词语从句中“抓”下来)
生:因为这些奇怪的鸟叫声是作者想象中的音乐。
师:还有吗?
生:因为音乐和鸟叫声一样, 都是变化无穷的。
师:音乐不仅变化无穷, 也是丰富———
生:丰富多彩!
生:因为鸟的叫声丰富多彩, 然后作者根据鸟的叫声想象出美妙的音乐。
师:你能读懂作者用“想象”来描写, 真不错。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我选一条记录下来和大家继续分享。 (教师将学生的回答整理后打入ppt中:音乐是丰富多彩的, 奇怪的鸟叫声也能成为音乐的一部分。)
师:来一起读读———
(学生齐读自己的阅读体会)
师:同学们, 我们一起欣赏了一场免费音乐会。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奇怪的鸟叫声在作者笔下也成了美妙的音乐, 成了独具特色的写作素材。接下来, 我想给大家的建议是: (边指板书中“音乐与花”、“地上的音符”、“酒馆音乐会”, 边板书“3”。) 在这三部分中选择一个读读, 想想哪些描写和音乐、圆舞曲有关系?把你的体会写在旁边。
(学生写体会, 教师随机指导。)
师:同学们读得认真, 写得专注。这样吧, 把你的体会先在同桌间互相交流、互相点评。注意:评价时先说说好的, 再提点小建议。
(学生在同桌间互相交流, 互相点评。点评之后再修改自己的批注。)
公墓,倾盆大雨。
黑西装,黑领带,男人站在墓碑前。面无表情。
“一旦让我开始,我就不会停止。”
[一]
马寻走下楼。重复他每天的工作,拿报纸。他是个整天无所事事的人,倒不是什么小混混。马寻不用工作。每个月靠着他父母留下的三套房产过日子,他自己住一套。剩下两套出租。拿着每月不菲的租金,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他把报纸扔在沙发上,显然他对报纸不感兴趣。让他感兴趣的是手里的信封。这是一个空白信封,没有贴邮票。没有写地址,收信人,寄信人。马寻取出信纸。这是一张打印纸,被对折了三次,信件原文如下:
您好:
在下不知道您是先生或是小姐,就不用称谓。请恕在下冒昧。在下有求于您,当然这是有报酬的。相信您已经看到信封里的伍佰元了。如果您愿意继续帮忙,在下将再付给您一千元作为酬谢。如果您不愿意这伍佰元就当是送给您的礼物,请您忘了它。
在下有一封信放在C保险公司的7号储物柜的15号箱里,如果您愿意,请您今天下午6点以前取出信封按照上面的地址送到收信人的手里,储物柜里用另一个信封装着酬金。储物柜的密码是0056845452谢谢您对在下的帮助。
此致
敬礼。
马寻把信放在茶几上,看着手里五张崭新的百元大钞,他微微一笑。这肯定是个有钱人,自己不方便出面,所以出点钱,找个人帮自己送信。反正自己下午也没什么事。就当助人为乐。信上说还有一千块酬劳。那也算值了。
[二]
现在是五月末,天气已经渐渐炎热。马寻正前往他的目的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离他家并不远所以不需要坐车。
大厅里的安静间接证明着当前保险业的不景气。马寻站在储物柜前皱着眉头。这里只有1到6号储物柜,没有信封上说的7号,这让马寻百思不得其解,明明信封上说是C保险公司7号储物柜而这里却没有。难道是自己看错了?或许7号柜在其他地方?马寻吹了口气。走到咨询台前。想问问7号储物柜的所在之处。可咨询台的小姐却告诉他这里没有7号柜。但也给了他另一个答案——也许是7号和1号弄混了,因为7和1无论是在读法还是在写法上都大同小异。在多看了几眼漂亮的咨询台小姐后,马寻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1号储物柜前。输入密码,15号箱真的打开了。马寻拿出箱子里的东西,是两个信封。正如马寻所料,一个信封里装着10张崭新的百元大钞,而另一个信封上写着一个地址,这正是马寻的下一个目的地——花园路109号。
从保险公司到花园路马寻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收信人是谁,好在答案马上就要揭晓。最后一声门铃响过后。厚重的防盗门被打开,一位老太太站在了门口。马寻说明来意后把信递给老人,老人从口袋拿出眼镜带上仔细看了看信封,确认地址后,向马寻道谢。走进屋子。而马寻的送信任务也到此结束。
[三]
黑暗降临,让人联想到什么?犯罪,绝望,死亡……
马寻坐在电脑前,望着银白色的电脑屏幕,屏幕上显示着一幅视频画面,从画面的分辨率来看应该是摄像头及时拍摄。接着,画面中出现了一个女人,她坐在沙发上左手拿着一杯橙汁细细的品味。马寻的嘴角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笑。他是个有偷窥癖的人,喜欢在黑暗的角落里观察别人的一举一动。在他的心里这比AV更刺激。所以在他所出租的两套公寓里都亲自装上了摄像头。不过就在前几天他又亲自去把其中一套公寓的摄像头拆了。原因很简单,因为里面住着一个男的而且经常不回家。
现在,他静静的在观察另一栋公寓里的住户,林芯。她是一个南方的女孩,有着一张清秀的面容和银铃般的声音。半年前租下了房子。通过半年马寻已经对她“了如指掌”。这得多亏了他安装的摄像头。有时候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喜欢这样做,只知道这能让他的心理得到满足,也许这就是“喜欢”。
夜深了,林芯早已入睡。马寻关上电脑,继续过着他慵懒,富足的生活。
[四]
时光一刻也不停止,转眼一个月过去了。夜晚,马寻打开电脑,做着他喜欢的事。林芯租住的公寓里一共有3个摄像头,分别在客厅,卧室和卫生间。每个都安装在极其隐蔽的地方很难被发现。马寻打开视频,屏幕显示却是漆黑一片,林芯还没有回来。马寻在黑暗中静静的等待,这让他更加觉得刺激。
15分钟后,客厅里的灯亮了,马寻开始了他的“观察”。林芯走到了屏幕的中央,和她一起的还有一个男人。穿着黑西装,他背对着摄像头好像在跟林芯说着什么。
又过了几分钟,林芯和那个男人在客厅里跳起舞来。从舞步判断他们跳的是圆舞曲。林芯的舞步有些生疏,应该是刚刚学会。而那个男人好像知道有摄像头似的。总是背对摄像头。这一切都通过摄像头展现在马寻的眼前。这让他很期待下文,拥抱,亲吻…… 马寻在脑海里幻想着即将发生的事。
可是,幻想总是和现实相差很远,马寻没有看到他想看到的,他看到了那个男人用绳子紧紧的勒住了林芯的脖子,林芯在痛苦的挣扎。1秒……2秒……最后失去了知觉。随后男人把林芯吊在了天花板上。
马寻成为了这场谋杀的唯一目击者。
[五]
他坐在那里,似乎在回忆着刚刚发生的一切。在他出租的公寓里,发生了一起谋杀。林芯死了,被人用绳子残忍的勒死在客厅,马寻安装在客厅的摄像头清楚的记录了整个过程。
凶手在杀死她之后又用绳子把她吊在了天花板上,伪装成自杀,然后的离开现场。只是,马寻注意到凶手没有摆上垫脚的东西,可能是因为紧张忘记了。
报警,这是马寻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词语。他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拿在手里,却始终没有拨打报警电话,他犹豫了。他的家离林芯租住的公寓有十几分钟的路程,如果现在报警,警方调查起来,他在出租公寓安装摄像头的事就会大白于天下。到时候不但自己的名声会毁于一旦,而且他的公寓也不会有人再租。他将失去現在富足的生活。
去现场,拆除摄像头。马寻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他走的这条路行人很少,这让马寻更加紧张。几分钟前他目睹了一起谋杀的全过程,现在他要去谋杀现场拆除摄像头已避免警方的调查。虽然这很危险但和他以后的生活相比马寻决定冒险一试。
站在林芯租住的公寓门口,马寻能感觉到自己的额头在往外冒着冷汗。他闭上双眼努力的控制着自己的紧张情绪。几分钟后,他拿出钥匙插入锁眼。
[六]
推开门,屋里很暗没有开灯,马寻走了进去。带上手套关上门打开灯。走过过道,他看见了一具挂在天花板上的尸体。林芯的尸体被绳子勒住脖子绳子被系在吊扇的钩子上。很难想象几十分钟前她还在这里跳着圆舞曲。那对由于受到挤压而突出的双眼直直的瞪着马寻,仿佛马寻是杀死她的凶手。
马寻感到了恐惧,前所未有的恐惧。他闭上眼睛,不敢靠近尸体半步。黑暗中,他看见了林芯在跳舞,跳的是圆舞曲,她的舞姿很优美,像一个优秀的舞蹈家。
“来呀……来呀……吻我……强奸我……你不是一直想这样做吗?现在我就在这里……来呀……来呀……”林芯好像在呼唤着他内心的欲望。
马寻得承认一直以来林芯就是他性幻想的对象,她有着几乎完美的身材,漂亮的面容,足可以让任何一个男人产生欲望。他不止一次梦到过他与林芯激情缠绵的画面。
课题:《青春舞曲》 课型:综合型
设计理念:本课所学内容《青春舞曲》是初二学年第七册教材规定的内容,是对新疆文化进行了解的一课内容。西部歌王——王洛宾做为一名为新疆民歌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对西部民歌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对他进行教全面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民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而且由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竖笛的演奏技巧,可以用竖笛练习吹奏歌曲的旋律。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和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对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少数民族音乐与中原音乐文化之间的联系,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时间活动。
(2)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珍惜短暂的青春时光、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确立目标努力学习。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
(2)能够用器乐吹奏《青春舞曲》
过程与方法:讨论法、讲述法、游戏竞赛相结合等方法。
1、创设有关新疆的情境,使学生耳濡目染的接受新疆文化的熏陶。
2、用竞赛法、兴趣引导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学内容:
一、演唱《青春舞曲》,了解西部歌王——王洛宾。
二、用器乐演奏《青春舞曲》 教学重点:能够自然、优美的演唱歌曲、了解新疆音乐文化特色。教学难点:能在短时间内用竖笛演奏《青春舞曲》
教
具:多媒体、电子琴、小黑板
学情分析:
《青春舞曲》这首歌曲,在13册教材中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内容,学生喜欢这样有地方特色,有很活泼、欢快的作品。但是,初三学生与初一、二学生生理心理更加成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有明显变化,但同志们和我的感觉是一样的,就是大多数初三学生交往的愿望增强,但参与意识较弱,老师问的问题即便会答也不愿意举手和老师配合,所以本节课我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有的学生正值变声期,注意嗓音保护。
教学流程:
(一)导言:新疆各民族民间歌曲的蕴藏量异常丰富,早在20世纪30年代,不少音乐家就对新疆民歌进行了收集、整理、改编,并将其介绍到了国内外。我曾经见到一本专门收集、整理的 新疆各民族民歌,它里面包含维吾尔族等12个民族的3793首新疆歌曲,基本上反映了新疆各民族民间歌曲的全貌。那现在我就先来检查一下上节课给你们留的作业,看看你们收集了哪些新疆歌曲?说出这些歌的名字并唱给同学们听听!
(二)“赛歌大会”
(三)介绍“西部歌王”——王洛宾
著名作曲家王洛宾1913年生于北京,从事音乐创作60多年。一首《在那遥远的地方》使王洛宾享誉海内外,被世界著名歌唱家罗伯逊作为保留曲目唱遍全世界,并被巴黎音乐学院编入音乐教材,这首歌和《半个月亮爬上来》被选入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著作。他创作、整理、翻译改编了各民族的民歌七百多首,被海内外称为“西部民歌之父”。可以说世界上凡有华人的地方都传唱着他的作品,他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和他的歌将永远被载入中国艺术史册。
(四)学习歌曲《青春舞曲》
1、教师范唱
2、随琴哼唱
3、齐唱
4、轮唱
(五)介绍新疆风土人情、人文地理
(六)竖笛吹奏《青春舞曲》
(七)板书设计:
演唱《青春舞曲》
维吾尔族民歌
王洛宾
编曲
(八)总结:《青春舞曲》这首歌的歌词用富于哲理的生活现实告诉年轻人:有些事物可以失而复得,有些事物却是一去不复返的,而人的青春正像那鸟儿一样,飞去后即不再回头,这首词虽没有什么明确的警句格言,但它却真挚地警示着年轻人: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在这里,我真诚的希望同学们能在短暂的年轻时代谱写出你人生最辉煌的乐章!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哈市九十九中学
【采茶舞曲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采茶舞曲》音乐教案06-29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06-21
新疆舞曲教学设计12-29
音乐青春舞曲教学设计10-28
《青春舞曲》教学案例11-16
采茶作文800字11-21
采茶小学生作文07-16
我学会了采茶作文10-30
青年友谊圆舞曲教案教学反思10-17
小学生叙事作文:采茶那天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