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全套教案(精选7篇)
第一课 病 毒
教学目标:
1、能提出与病毒相关的问题;
2、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
3、能制作有关病毒的剪贴报.4、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教学准备:有关病毒的资料。了解有关病毒的有关知识。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提问: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二)、新授
1、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2.学生讨论,指名回答.3.教师讲解.4.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5.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6.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7.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8.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三)、拓展延伸(网上学习)
1、教师讲述:关于病毒,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回去以后在网上自主学习。
2、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
3、课后作业:
(1)回去查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2)利用作文、图画或小报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第二课 细 菌
教学目的:
1、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2、使学生了解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重点: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和生命活动的特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细菌在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显微镜,三种类型的细菌的永久涂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观察、讲述与谈话相结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出示醋和小孩得痢疾的图片)
请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玻片标本。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各自的观察结果。
(由演示实验入手,发挥高倍显微镜的作用,巡视并注意指导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对显微镜使用方法不熟练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二,(通过多媒体展示细菌的横向分裂过程,如果环境条件适宜,细菌20多分钟就可以分裂一次。按照这样的速度来推算,一个细菌一昼夜可以繁殖72代,共繁殖出40多万亿亿个细菌,折合重量达4000吨。)
师:我们家庭中使用的冰箱就是通过降低温度抑制细菌的繁殖,从而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师:大家回忆一下绿色植物的营养方式是什么? 生:自养。三.(展示水绵图)大家想想细菌和水绵的营养方式是否一样?
生:不一样,水绵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细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是靠摄取现成的营养来生活。
师:同样是摄取营养,痢疾杆菌生活在人体肠道引起痢疾,枯草杆菌却使枯草腐烂,如果将两者的生活环境改变一下,那么它们是否还能生存? 生:能,因为细菌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生:能,因为细菌适应环境能力强。
师:不能,因为痢疾杆菌只能寄生在生物体内,而枯草杆菌只能寄生在死了的生物体内。师:枯草杆菌生活在动植物遗体中并获得营养,我们称之为腐生。现在,同学们总结一下细菌包括哪两种异养方式? 生:寄生、腐生。
师:细菌用手摸不着,用眼看不见,我们无法了解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但是同学们真的很聪明,一想到身边的有关细菌的例子,就能理解细菌的生活习性,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师:每年地球上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每时每刻都产生出大量的尸体、枯枝落叶和粪便垃圾。可是地球并没有像我们想像那样“垃圾”堆积如山,想一想,这些东西最终都到哪里去了呢?
生:地球上一些细菌和真菌都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师:一提到细菌就感到害怕和厌烦。这种观点全面吗? 生:不全面。
4.现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细菌和人类的关系呢?
生:细菌对我们是有好处的,比如,有些细菌能帮我们清垃圾,乳酸菌能制酸牛奶,醋酸杆菌能制醋。
生:枯草杆菌能分解枯草。
生:我认为细菌多数还是有害的,如,大肠杆菌能使人得肠道病,痢疾杆菌使人得痢疾,肺炎菌使人得肺炎,结核菌使人得结核病。四.既然大家各持已见,到底细菌对人类和自然界有什么意义呢?不如我们把讨论留到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以“我看细菌”、“细菌的功与过”、“小议细菌”等为题写一篇小文章,字数不限,大家看如何?
第三课馒头发霉了
教学目标:
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上的霉,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件。*
2、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的方法。教学重、难点: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教学准备:
发霉的馒头、显微镜。教学过程:
一、认识和观察馒头或其他物体上的霉及其形态。
学生用眼去观察馒头上的霉,观察没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回忆以前见过的霉。
知道学生用显微镜观察霉的形态。
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话好图,并对颜色进行描述。
二、了解霉的功与过
让学生了解人类对霉的利用,然后指出没给人类和动物带来的危害。描述抗生素的诞生情况。
三、探究合适霉生长的环境条件。
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推测物体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
交代实验的方法,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的条件进行对比实验。
四、了解防止事物发霉和物体发霉的办法几依据。
夏天食物最容易发霉,大人们一般怎么做防止事物的发霉。
指导学生认识真空包装防止事物发霉。
指导学生认识太阳晒防止物品发霉。
指导学生认识利用干燥剂方式食品的发霉。
五、巩固学习:
电冰箱能保鲜食物,是什么原因? 物体在什么环境下容易发霉。
第四课 食用菌
一、教学目标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2.知道单细胞真菌的结构。3.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4.了解识别有毒蘑菇的有关知识.5.了解蘑菇生长需要的条件.二、教学策略
真菌一节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仅了解真菌的结构,更重要的是要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同时了解一些食 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
在进行有关各种各样的真菌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交流一下他们对真菌的了解。虽然蘑菇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但是学生可能没有仔细观察过它们,因此教师要利用观察与思考活动,引导学生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观察这些真菌,说出单细胞真菌的结构。三.教学重点: 知道真菌的结构,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四.教学准备: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五.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思考:蘑菇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生活?(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观察蘑菇.二.蘑菇分为哪几部分?(地下菌丝, 菌丝,柄, 菌褶,菌盖.)是怎样吸收营养的? 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有哪些? 四.如何识别有毒蘑菇?(毒蘑菇与食用蘑菇,在形态特征上往往只有很微小的差异,不少种类还需要借助于显微镜观察其孢子的大小、颜色、表面特征,并参阅有关的科学资料进行核 3 对,才能确定是否有毒。
有的人认为,毒蘑菇色泽鲜艳,外形美观,具有麻、辣、酸、苦的味道,有的毒蘑菇有乳汁,毒蘑菇子实体受伤后伤面变色。这些经验有其可取之处,但也不是任何一种毒蘑菇都具有这样的特征。例如,多种牛肝菌的伤面常常变色,松乳菇具有乳汁,然而它们都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有些毒蘑菇吃起来味道也是很鲜美的。
有人说毒蘑菇能使银器变黑,毒蘑菇不容易生蛆长虫,这些说法都是不确切的。事实上,很多种毒蘑菇遇到银器并不变黑,有毒的豹斑毒伞往往会生蛆长虫。
总之,要想用一两个性状来概括蘑菇是否有毒,目前还做不到。因此,在野外采集食用蘑菇时,一定要细心辨别。对于不能识别的蘑菇,应该向当地有经验的群众请教。)五.了解蘑菇生长需要的条件.观察与思考
1.腐烂柑橘皮上的青霉呈青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扫帚状;面包片上的曲霉呈黄、黑、褐或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放射状。青霉和曲霉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多细胞真菌,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它们都能产生孢子。
2.在夏季或秋季的清晨或雨后,在潮湿的树干或草地上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
3.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在营养方式上的共同特点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1.霉菌是靠孢子进行繁殖的,孢子很轻,可以在空气中飘荡。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或皮鞋给孢子的萌发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营养物质,所以容易生长霉菌。
2.检查家里储存粮食的地方是否通风,环境是否干燥,存放衣物的衣柜是否受潮。在晴好的天气里,晾晒粮食和衣物,防止霉菌的生长。
3.蘑菇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潮湿的环境和丰富的有机物。所以在养殖食用蘑菇时,一方面要保持养殖场所的清洁、温度和潮湿;另一方面要提供蘑菇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
第五课 蜡烛的变化
教学目标:
1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2、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教学准备:
各色蜡烛、酒精灯、烧杯、抹布、蒸发皿、火柴、生鸡蛋、白醋、可乐罐、锤子、澄清石灰水、吸管、碱快、白糖。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大自然中物质千变万化,像小苗出土了,叶子变色了,小狗长大了,这些变化,我们用眼睛可以看见;但有些变化,我们用肉眼不能直接看见,你能举出生活中物质变化的例子吗?
2、学生发言。
3、同学们讲了许多有生命的物质变化,没有生命的物质会不会变化呢?如果有,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出示蜡烛)看!这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蜡烛的变化。
二、研究蜡烛的变化 第一个实验
1、仔细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尽可能多地说出蜡烛的特点。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3.汇报交流。第二个实验
1、谈话:你们加热过蜡烛吗?会发生什么变化?冷却后呢? 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2、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各色蜡烛、酒精灯、烧杯、抹布、蒸发皿、火柴。
3、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给蜡烛加热和冷却,并仔细观察现象记录下来?
4、小组讨论组装实验。
教师带领学生实验验证。第一个实验:把蜡块放在铁片上加热,观察变化;离开火焰冷却,观察又有什么变化。
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
6、各组汇报,要求用自己的话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蜡烛加热时,由固体(蜡块)变成能流动的液体(蜡油),停止加热,冷却后,流动的液体又慢慢地变成了有一定形状的固体。第三个实验
1、下面我们把蜡烛燃烧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1)指导学生观察30页燃烧蜡烛的三幅图的实验方法。(2)师操作示范,提出实验注意事项及要求。学生分组实验 2.,并记录。
3.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4.讨论:加热蜡烛和燃烧蜡烛都让蜡烛发生了变化,这两种变化相同吗?你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你的说法?
蜡烛被加热时,仅仅是外形和状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物质;蜡烛燃烧时,不但外形和状态发生了变化,而且变成了一些新的物质。
5.小结:在自然界中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
三、通过寻找证据,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
1、谈话:生活中物质变化的现象很多,看看31页都有哪些现象?
2、讨论交流这些现象各属于哪一类变化?你的证据是什么?
3、小组讨论并填写书73页表格,汇报。
4、小结:在观察一种物质的变化是属于哪类变化时,最主要的是观察它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可以从变化中产生发光发热、沉淀、变色等现象中证明。
四、巩固练习
第六课 食盐和水泥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作实验记录;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2、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3、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准备:
学生依据活动准备中的要求,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准备材料:杯子、筷子、食盐、火柴、水泥、盘子、小勺、锤子等。为了课堂上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也要相应准备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水泥块等物品以及各种物质变化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活动过程:
主要包括两个活动。
活动一:我们来观察食盐和水泥的变化。可以分成三个环节。
一是观察食盐和水泥的变化。
首先教科书提供了一幅探究示意图,意图是提示探究食盐变化方法。一位学生在搅拌水中的食盐,说:“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目的是提示学生结合已有的溶解知识认识食盐的变化。食盐在水中看不到了,说明它的颗粒大小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一位学生说:“溶解的食盐还会再看到吗?”目的是提示学生从能否恢复食盐原状来思考,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证明。一位学生在用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坩埚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说:“你看……”目的是提示学生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教科书所设计的探究方法只是一种指向,目的是提示学生可以自由设计探究方法,探究食盐的变化,而不要受教科书的限制。
其次教科书又通过一幅探究示意图,提示探究水泥变化方法。一位学生说:“水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目的是提示学生,在认识食盐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探究问题,展开新的探究活动。一位学生在用杯子向盘子里倒水(盘子里有水泥),说:“我们试一试。”
目的是提示学生自由设计探究方法,探究水泥的变化。教科书提示的探究方法是:通过加水的方法使水泥发生变化。借助探究食盐的方法思考:水泥还能恢复原状吗?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证明。
二是认识其他物质的变化。教科书提供了两组物质变化的示意图,目的是提示学生认识生活中更多的类似食盐和水泥这样的变化。
第一组图片包括玻璃和水的变化。玻璃的变化由三副图片:碎玻璃、玻璃熔化炉、玻璃制品组成。图片与图片之间分别用箭头相连接,目的是提示学生认识到玻璃也可以像食盐那样,改变形态后还可以恢复原状。水的变化中,通过箭头提示学生水可以改变形态为水蒸气或冰,水蒸气或冰又可以恢复到水的形态。
第二组图片包括六种物质的变化,分别是花生到花生油的变化、种子发芽的变化、西瓜到西瓜汁的变化、泥土到砖块的变化、树到椅子的变化。这些图片的设置目的是提示学生进一步探究生活中更多类似水泥变化的事例。
教科书设计的这些物质的变化只是一种指向,目的是提示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多种物质的变化入手,探究类似食盐和水泥的变化特征。三是归纳。教科书呈现了一幅学生交流的情景图片,目的是提示学生从能否恢复物质原状的角度来分析,寻找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归纳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与不可 6 逆变化。“食盐、玻璃等物质都可以恢复原来的样子。”“这是一种可逆的变化。”提示学生通过食盐、水、玻璃等物质的变化认识可逆变化。“像水泥这样的变化呢?”“我知道……” 提示学生通过水泥、木头、种子等物质的变化认识不可逆变化。活动二: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的利弊。
教科书提供了三幅图片,分别森林大火、污染的水域、废品收购站,意图是通过对图片内容的分析,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利弊。森林大火是一种不可逆的变化,提示学生认识到一些不可逆变化带给人类的将是无法挽回的损失;污染的水域是一种可逆的变化,提示学生认识到虽然是一种可逆的变化,但如果想使污染的水恢复到原状却需要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废品收购站的图片提示学生认识到很多物质是可以发生可逆变化的,我们可以合理的使用它们,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图片内容只是一种指向,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交流,充分认识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带给人们的利弊。自由活动:
教科书以“自制胶水”为主题,分步展示了制作“胶水”的过程,提示学生可以利用脱脂牛奶、醋、小苏打等自制胶水。通过制作,丰富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拓展活动:
教科书提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现象?”的探究内容,提示学生课下进一步探究物质的变化,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把探究延伸到课外。
第七课 铁生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金属有生锈的现象;
2、以铁生锈为例,说出金属生锈的原因;
3、说出一些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用实验方法研究金属生锈的原因。情感目标:激发爱护金属制品的思想情感。
二、课文重难点:
重点: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难点:金属生锈的原因。
三、课前准备:
锈铁块、铜绿以及一些不锈钢制品,课前一星期布置学生预做铁钉生锈的实验。
四、教学过程
1、许多金属都会生锈。
(1)在我们身边有哪些金属生锈的现象?(2)会生锈的这些东西是什么材料做的? 归纳:铁生锈这锈叫做铁锈。(3)还有什么金属会生锈?
通过观察铜上面绿色的物质,得出“铜绿”是铜生锈形成。(4)那么,铝、铅等金属会不会生锈呢? 归纳:许多金属都会生锈。
2、金属为什么会生锈?
(1)出示生锈的铁钉,问:铁钉上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生锈?(学生讨论)(2)教师归纳小结得出:锈是金属在空气中发生氧化作用的结果。
(3)学生观察自己面前的潮湿试管中的铁钉和比较干燥试管中的铁钉,两个铁钉有什么区别?
7(4)说明了什么呢?
(5)日常生活中什么金属最容易生锈?铁锈有什么特点?
3、怎样防止金属生锈?(1)怎样才能防止生锈呢?(2)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金属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金属的外面加一层保护层;金属与空气隔绝;在一种金属中加入另处一些金属制成不易生锈的合金。
(3)出示一些用合金作的制品让学生观察。
4、布置作业
8、牛奶的变化
教学目标:
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体思路;能利用简单表格整理有关实验数据;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得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的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认识牛奶常见的变化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活动准备:
搜集和整理一些典型的有关牛奶变化和引用牛奶方面需要注意问题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喝牛奶吗?你知道为什么要喝牛奶吗?(学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与牛奶有关的知识,看一看牛奶和一些物质混合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二)过程
1.牛奶的变化
(1)提出问题:在牛奶中加入橘子汁、苹果汁、砂糖、食盐、咖啡、醋、酱油、味精、啤酒、白酒,会有什么变化?
(2)小组制定实验方案(可选择2—4种物质加入牛奶)
(3)小组实施探究。将活动中观察到的发现及时记录在表格中(4)汇报交流
2.牛奶的变化与生活关系
(1)学生展示交流搜集到的资料(2)教师补充牛奶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自由活动
1.学生用脱脂牛奶制作胶水
2.学生试验自己制作的胶水的效果
(四)拓展活动
课后学生根据教材图示做酸奶引用
9、静止和运动 教学目标:
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简单器材 作简单的模拟实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3.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录像(播放一组录像:校园内学生活动录像和人们乘坐公共汽车情景录像)板书课题。二.猜想假设:
1.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
(以人们乘坐公共汽车情景图为例)
三、制定方案:
设计模拟实验,验证猜想与认识。
模拟“乘客与行人”的实验,进一步体验并描述运动与静止。⑵描述运动和静止。①出示课件:游人坐过山车图,商场内顾客乘电梯上下楼图,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图,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行轨道图。
②仔细观察图中的物体,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
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可鼓励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在班内发表自己的见解。四.实施探究:
(以游人做过山车为例)五.展示交流:
1.教师谈话:生活中,你们还见过类似的运动和静止的例子吗?(学生彼此交流自己的看法。)……
师:是啊,描述物体运动或静止时,首先要选择好参照物,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静止情况也会不同。同学们如果感兴趣,课下可以继续探究生活中有关运动和静止的问题。2.回顾全课,评价总结。
谈话:这节课同学们对运动和静止进行了认真研究,真不简单!你们能不能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纷纷谈这节课自己的感受。)六.拓展创新
谈话:课下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同步卫星的运行情
10、距离和时间
教学目标:
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的记录。
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关心新科技等社会问题。
3、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教学准备:
小车、卷尺、测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
谈话: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12秒,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28分钟,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二)探究活动
1.到室外测量并做好记录:小组内百米跑的成绩或赛车测量记录表
2.分析: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把时间和距离的关系表示出来。
3.分析图表并描述物体运动中的变化,小组间交流。
4.根据测量图表进行预测,然后再实际测量,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三)拓展活动
根据自己5秒钟走的距离和从家到学校用的时间,估计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11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认识物体的惯性;能通过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了解生活中更多的惯性现象;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积极主动地与同学进行合作;愿与他人交流;乐于用学到的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杂技“打鸡蛋”,请同学们仔细欣赏。(玻璃烧杯上放一个硬纸板,板上放着一个正对着杯口的鸡蛋,猛抽硬纸板,鸡蛋落入杯中。)在表演前,请大家猜测一下,如果我把纸板抽出,鸡蛋会怎样?
(二)猜想假设,小组自行探究:
1、静止物体的特性。
谈话:刚才同学们看了杂技表演,我看同学们都非常感兴趣,这样的杂技你们想不想学呢?好,那么我们先来练习一下基本功。用棋子压住纸条的一端,然后迅速抽去棋子下面的纸条,棋子会不会跟着纸条一起运动?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其它棋子保持静止不动.谈话:这一次,同学们都做得很成功,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出现上面这些情况吗?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静止的物体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特性。
2、运动物体的特性
谈话:那么运动着的物体有没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特性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作出假设:运动的物体可能也有保持原来运动的特性。谈话:你能不能利用桌上的材料把你的想法证明给我看呢? 学生动手做,教师巡视。谈话:你是怎麽做的?你发现了什么?小木块为什么会向前倒?小球为什么会继续滚下去?你能否解释蕴含在这些现象里的科学道理?
学生交流:运动着的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特性。
3、师生小结: 谈话:你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前面活动中我们的所得?
交流:物体有保持静止或运动状态的属性,这就叫做惯性。所有的物体都有惯性。
四、实施探究:体验惯性的大小
谈话:你们了解这些知识以后,就可以正式学习“打鸡蛋”的杂技了。但是初学乍练,我们不能用鸡蛋,就用你们桌上材料试一下吧。(用较重的如钩码等,较轻的如鸡毛、棉花等)学生试做,教师巡视。
请学生谈练习“打鸡蛋”杂技时的体会。
五、展示交流:
1、学生汇报。
2、讨论交流并小结:(1、)物体具有保持他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2、)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特有的性质。(3、)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轻重有关系。物体重惯性大,物体轻惯性小。
六、拓展创新:
教师播放一段有关汽车开车或刹车的视频。
七.巩固拓展 : 学生交流活动中的惯性-
12、物体的运动方式 教学目标:
1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
会分析描述物体运动时同时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
3能够知道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各种运动方式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会分析描述物体运动时同时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
能够知道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各种运动方式的特点 教学准备:
风车、摆的装置、积木和带斜坡的物体、皮球,学生书面汇报材料每组一份,共四份。教学过程:
一、导 课
1、师:“同学们,你们好!戴老师很高兴能给××班的同学上节课,课前我想给同学们看段录像,想看吗?”(课件展示)
2、师:“同学们知道这个栏目吗?这是少儿频道的智慧树栏目,栏目中有一个„科学泡泡‟的环节,同学们知道是讲什么的吗?”
二、新 授
1、认识四种运动的方式
师:“现在,戴老师也想在班上举办一个„科学泡泡‟栏目,你们愿意参加吗?”(课件展示)师:“今天科学泡泡栏目要研究的内容是„运动的方式‟。(板书课题)现在进入栏目动手动脑环节(放课件),老师给你们准备了4样物品,你们要使它们动起来,注意玩的时候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放课件)
现在各小组组长上来抽取记录单,并且看看自己抽到什么物品,再领取相应的物品。生:开始分组活动 玩:拍皮球
玩摆的装置
把木头从斜坡上滑下来
吹风车叶片 师:各小组长带上你们的物体上来逐一演示给全班同学看,同学们仔细观察记住每组物体的运动路线,看看它们运动的路线是否一样? 生:学生操作
师:提问全班同学这些物体运动起来的路线是否一样? 生:不一样
师:来看看他们各组画的图,这4种物体分别呈现了不同的运动路线(轨迹),其实它们的运动分别代表了运动的4种类型,像拍皮球这样物体是来回做直线运动的运动方式叫往复运动。像这样物体来回摇摆时做的运动叫摆动;像这样物体围绕中心点做圆周运动的运动方式叫旋转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运动方式叫直线运动。(逐一讲述,逐一放课件并板书)。师:下面我们来找找往复运动和摆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放课件)生:汇报
共同点:来回运动
不同点:往复运动轨迹是直线 摆动运动轨迹是弧线
师:好极了,下面老师请你们看几个图示,猜猜图示相对应的运动方式并且把它贴在运动方式下方。(放课件)师: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已经知道运动的四种方式,现在来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呈现了直线运动方式的,哪些呈现了往复运动方式的,哪些呈现了摆动的,哪些呈现了旋转运动方式的? 生:汇报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现在老师举个例子你们说说在这个运动中呈现了什么运动方式?(教师玩滚球)生:汇报 师:在这个物体运动师既有旋转运动又有直线运动,而你们玩的那些物体只有一种运动方式,说明什么?是不是物体的运动只能有一种运动方式呢? 生:不是
师:老师刚才玩的是滚球,你们玩的是拍球,拍球是往复动,滚球是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为什么同样的物体运动时会表现出不同的运动方式呢? 生:因为使它运动的方法不同。
师:是的,用不同的方法使它运动,那么表现出来的运动方式也不同。
2、巩固
师:今天同学们学的很好,也很多,下面我们一起看一段录像回顾以下本节课的内容。生:看录像
三、结束全课
师:今天很高兴能给你们上课,最后布置一个课后练习,边看边思考,课后记录下来,请看一段录像(放录像)
13、动物的运动
教学目标:
1、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2、能想办法解决在观察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3、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
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能想办法解决在观察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
1、影像资料:多种动物的运动方式。
2、盘子、墨水、放大镜、条形透明玻璃片。
3、空地一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教师:在前面的两课的学习当中,我们学习了动物的生活环境、食物等,那么动物要生存,要生活,还必须要干什么呢?
学生齐答:还要运动。
教师:对,如果不运动的话,它们就没有食物吃,就没有水喝。所以要运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研究动物是怎样运动的?(板书课题:动物怎样运动)
二、深入探究
1、观察各种各样的动物是怎样运动的。
(1)最好选用动态影像资料观察。
教师播放各种各样的动物运动资料。
(2)学生交流:从影片中你观察到,各种动物是怎样运动的?
学生分组交流。集体汇报。
(3)教师引导概括。
教师:谁能向大家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一些动物,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学生1:有腹部贴在地面。
教师:这叫爬行。
学生2:有用自己的腿走动的。比如狗。
教师:这叫行走。
学生3:有的动物用腿的时候还奔跑。
学生4:还有的动物可以腾空跳跃。
……
教师:刚才大家说的很好,动物的运动方式有爬行、行走、奔跑、跳跃、飞行、和游泳等等多种。
2、探究为什么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各不相同
教师:为什么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各不相同?请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他们各自的运动方式和什么有关?
学生: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
教师:对,和他们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
3、室外观察
教师带领学生在室外准备的场地,观察事先准备的小动物。(要注意安全,不要使被观察动物受到惊吓。)
三、交流小结
学生根据观察事实进行交流讨论,形成统一认识。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前节课的观察成果
二、探究活动
1、观察猫和狗的运动方式
播放视频资料:猫狗的运动
学生交流。
2、自由观察蜗牛的运动。
三、拓展
教师:动物还有那些运动方式呢?希望大家在课余时间能够留心观察。
四、小结
教师:在本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和周围的同学共同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3、动物怎样运动
动物的运动方式有:爬行、行走、奔跑、跳跃、飞行、和游泳等。
猫的运动:
狗的运动:
蜗牛的运动:白天与黑夜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通过研究昼夜的变化,认识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日出或日落的挂图。
2、注明地球、月球旋转轨道和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挂图或反映地球、月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录像带。
3、三球仪。
4、转椅一把。
四、教学过程:
1、谈话: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白天就到来了,人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学习;太阳从西方落下,黑夜就降临大地。请同学们观察这幅日出、日落图,结合平时的了解想一想:每天,我们看到太阳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
2、提问:
(1)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上出了什么现象?(2)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有什么规律?
3、谈话: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上的昼夜就交替着循环出现,那么是什么原因引导了 地球昼夜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1)谈话:科学家们很早以前便对昼夜变化这一自然现象进行了研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1页。(2)提问:
①“太阳中心说”是谁提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公转和自转的?
(3)谈话:地球绕着太阳旋转,月球绕着地球旋转,它们在宇宙中的相对应位置及地球、月球的旋转情况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地球、月球在宇宙中围绕着太阳旋转的有关录像)闭着眼睛想一想茫茫的宇宙之中地球绕着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转的情形。(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运动,月球绕着地球运动。那么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是由什么运动造成的呢?
教师演示三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月球的运动情况。(2)提问:从三球仪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地球在绕太阳转动的同时还进行着什么样的运动?(3)讨论:你认为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是由于什么运动造成的?
(4)谈话:我们每天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说是地球在运动?下面我们通过一些活动弄清这个问题。
(5)分组活动,一个同学坐在转椅上,另一个同学使转椅转动。思考:
①坐在转椅子不动时,看到周围的物体怎样? ②转动转椅,你看到周围的物体是怎样的?
③坐在转动的转椅里,你看到的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转椅的转动方向有什么关系? ④坐在转椅上,从左向右转动,你周围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6)分组讨论:
①我们知道,地球以外的月球、星星等天体,每天都有东升西落的现象,这说明什么?(地球自西向东运动)②由此可以推测,我们在地球上的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在作什么样的转动而形成的?
(7)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这个分析是正确的。现在人们可以乘火箭、航天飞机离开地球,从宇宙空间观察地球,看到地球确实在转动。地球是个球体,中间是赤道,两端分别南极和北极,穿过地球南北极的一条假想的直线叫地轴。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转动着。(8)谈话: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那么昼夜现象又是由什么引起的呢?我们用下面的模拟实验来说明这个问题。(9)分组实验并思考:
①“地球上”的哪个部分被“太阳”照亮?哪个部分未被“太阳光”照亮? ②这两个部分分别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③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插小红旗的地方什么时候是白天?什么时候是黑夜?白天、黑夜是否交替出现? ④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⑤你认为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五.小结:我们每天看到太阳自东向西运动,实际上是地球自西向东对着太阳自转。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一次昼夜变化的时间也就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15.昼夜与生物
一、教学目的:
1.能发现生物行为的变化是有规律的。2.有兴趣研究生物昼夜行为变化规律。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发现生物行为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难点:研究生物昼夜行为变化规律
三、教学准备: 各种生物变化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活动1 完成没有画完的画 活动目标:
1.能通过查阅各类资料,举例说明昼夜变化对动植物有什么影响。2.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示自己的分析结果。实施建议:
1.本活动建议用25~30分钟的时间完成。2.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示意图,了解图中的生物行为与昼夜变化的关系。如:一些小鸟、蝴蝶喜欢在白天活动;猫头鹰、蛾子却喜欢在夜间活动。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列举更多的例子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下来。绘画时需要注意:一是首先要判断自己发现的实例属于喜欢在白天活动的,还是喜欢在夜间活动,分别画在左栏和右栏中;二是要尽量形象地表现动物或植物的活动或休息状态。此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绘画和想像能力。
3.教材中的图为强调白天和黑夜的对比,显得过高过窄。教师要允许学生在自备画纸上绘制,也可用示意图的上面部分。
4.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画向同学展示,并用简练的语言做必要的说明。活动2 对
昼夜行为变化的研究 活动目标:
1.能选择一种动植物,探究其行为变化与昼夜的关系。2.能尝试用两种方法对同一种动植物的行为进行研究。3.在研究时愿意与同学分工合作。
4.意识到青少年要保证足够睡眠时间的重要性。
5.关注人类在农业生产中是如何利用生物昼夜节律的。实施建议:
1.本活动可在课上布置,小组内分工明确后在课下完成,完成后在课上交流总结。
2.本活动重在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活动要求不宜过高,更不能求全,只要学生略有发现即可。如学生可以只研究猫眼的瞳孔在白天黑夜是怎样不断变化的。
3.研究方法、成果形式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鼓励学生尝试查找资料、现场观察或请教咨询的方法,要求不可过高。
4.鼓励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新的发现等。
5.“科学在线”相当于对学生探究活动成果的总结和提升。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命活动与昼夜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在农业生产中是如何利用生物昼夜节律的,以及在利用过程中科学技术是如何发挥重要作用的。拓展活动 如果没有昼夜变化,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呢
五.归纳总结
16、四季更替
学目标: 1·知道四季的不同特征。·2知道气象部门对四季的判别标准。3·知道四季循环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4·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为一年。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回忆太阳高度与气温的关系。太阳高度大时气温高,太阳高度小时气温低。教学准备:
蜡烛,用乒乓球、铁丝制成的小地球仪。课时安排:1 教学流程:
授课有五个步骤: 1.四季变化的教学
2.先启发学生回忆太阳高度与气温的关系。3.教师可利用地球仪演示四季变化的成因。
4.关于地球公转的周期,可以引导学生从“一年循环一次”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关于地球的公转的方向,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相对运动原理,从星座逐渐西移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关于地轴是倾斜的,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直接告诉学生;关于地轴倾斜方向不变,除利用图示说明,还可结合北极星在一年中总是固定的方向来说明。在研究太阳高度的周期变化与地轴倾斜方向不变的关系时,除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还可以让学生亲自试一试,如果地轴是直立的(把小地球仪的轴改成与桌面垂直),或倾斜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再推着地球仪围绕蜡烛转圈,一年中的太阳高度还会不会发生如我们平常所观察到的那样的变化,以便从反面更深入地证明这个问题。
5.想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可以做一个四季盒,用纸板和胶带将塑料盒隔成四格,把每格分别标上春、夏、秋、冬。接下来到室外,看一看,你周围的事物,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会使你想到某个季节,然后把那个东西放在那个季节的格子里。例如一片落叶或许让你想到秋天,而一片花瓣会让你想到春天,如果那个东西太大了,不能放在格子里(如头戴羊毛帽子的玩具使你想到冬天),那么可以把它记在一张纸条上,再把纸条放入四季盒的一个小格里,结果哪一格子最先填满,表示现在很可能就是那个季节。总结
(1)什么是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什么现象?(2)什么是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什么现象?(3)一天24小时是根据什么定的?
(4)在地球公转一周的过程中,同时自转多少周?(5)为什么一年有365天?
观察与思考: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南天的星座(猎户座或其他任意一个星座)在天空中的方位有什么变化?(随着日期的推移,自东向西移动。)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这是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与周围星座相互运动的现象。)
17、弯弯的月亮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2、连续观察月亮一个月,给月亮记日记。
3、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做记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描述一个月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的形状和位置的变化;一天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的位置变化。通过交流要达到以下共识:在一天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是弧线自东向西移动,这是教学难点。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月亮的图片和影片、模拟月相变化实验。课时安排:1 教学流程
1、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1)组织学生画出记忆中月亮的形状。(2)展示画像,指导学生认识月相的形成。
(3)评议画像:指出哪些画像和生活中的月亮形状的相近。
(4)讨论:得出“这些看见的月亮部分是太阳光照射到的部分”的结论。(5)欣赏关于月亮的影片和图片并讲解。
(6)布置学生对月相进行观察,分组连续观察和记录三、四和五月的月相;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做记录。
2、探究月相的变化规律(1)组织学生交流月相日记。(2)小组内部交流,按照日期排
3、指导学生认识特殊月相。
4、组织学生讨论月相变化规律。
5、组织学生做模拟月相变化实验。
6、对照图片或画像辨认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等月相。
7、讨论,并初步得出结论。
8、学生动手做一个月的月相卡,证明结论是否正确。
9、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18、日食和月食
教学目标:
1、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或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或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观察到日食(或月食)
现象。
2、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及相关知识。教学重难点:
探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有层次的,探究日食的成因是重点,在探究日食的成因中根据事实材料推测分析是谁挡住了太阳光是难点。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文字、图片或声像资料。2.月相形成的实验材料。3.CAI课件:
①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情境动画。②日食和月食发生时三球位置示意图。课时安排:1 教学流程:
1.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1)播放日食发生的过程录像或课件或观察图片。(2)讨论:日食发生过程有什么特点?
(3)教师补充日食发生过程的一些其他事实性资料。(4)整理小结:日食发生过程中的一些特点。2.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
(1)提出问题:日食发生的原因是什么?(2)教师讲述古代人们对日食发生的认识。(3)推测日食发生的原因。
(4)如何用模拟实验来证实我们的推测?实验怎样做?需要什么材料?(5)小组制定模拟实验计划。
(6)预测: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才能说明日食发生了?(7)小组实验。
(8)实验后的交流:模拟实验是如何做的?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发生了日食?这时地、月、日三者的位置是怎样的?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发生日食? 3.日食的成因。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日食的形成原因。
(2)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图,让学生讲解日食的成因。(3)交流:你们从图中还有什么发现?
(4)根据自己对日食成因的分析,推断日食发生的农历时间,并对照事实加以证实。4.月食的成因。
(1)推测月食发生的原因。(2)用模拟实验加以证实。(3)画出月食成因示意图。
(4)根据示意图说说月食的成因。
(5)讨论:为什么说月食发生的机会比日食要多一些?月食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
19、登上月球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通过网上阅读、观察、讨论等认识月球,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及月球的认识;激发网上阅读、讨论、想象等多种方法收集信息的态度与能力;
3、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及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难点:增强对月球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及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月球探秘网页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探究。
1、谈话: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从古代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人类幻想登月,到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成功登上了月球,并拍摄了许多照片(多媒体课件展示)。到1972年12月,人类先后6次登上月球进行了探索研究,月球是我们人类的邻居,美丽而又神秘,你最想了解哪些有关月球的知识?(学生质疑)
2、这节课,请你做一个月球探险家,去探索月球的无穷奥秘?
(二)、网上阅读,自主探究。
1、引导讨论,提示学法。
你想通过哪些方法来探索有关月球的知识?
2、分组自学,指导探究。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学法获取有关月球的知识。网址:界牌中心校网站中的月球探秘
3、组织讨论,课内交流。
学生打开相关网页介绍有关月球的知识(自己知道的),教师利用投影展示。课文重点知识:
(1)月球是个球体,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约384000千米。(2)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
(3)月球不会发光,我们所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4)月面高低不平,表面像铺上了一层细细的粉末。
(5)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风、雨,是一个寂静、干旱、黑暗的世界。(6)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120℃,晚上可降到零下180℃以下。(7)月球引力小,只相当于地球的六分之一,人在上面轻飘飘的。(8)没有植物、动物,没有生命。
4、在进行了一番探索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5、我们虽然已经知道了月球的一些知识,但人类并没有停止对月球的探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月球将会有新的发现,科学家已经设想在月球上建立人类生活基地(出示图片),如果让你设计,你看需要哪些设施(要适应月球上的自然环境)。
6、如果那一天实现了,请你想一想,未来的月球将会是什么样的?
(三)、总结探究,延伸课外。
1、同学们想的很好,我想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此时,你能用一两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吗?
2、科学的探索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个未能解开的难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我们要好好学习,认真探索,一步一步开启科学知识的大门。
3、作业:课后上网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把所掌握的知识用网页、幻灯片等形式反映出来,下节课举行一个月球探秘展示评比活动
20、蚯蚓找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动物的生存和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三种鸟的身体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关系的研究,认识动物身体的某些形态特征,总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二.重难点:
重点:认识动物身体的某些形态特征,总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难点:知道动物的生存和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教具准备:
有关动物生活与环境的挂图或投影片。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谈话:动物的生存是否需要一些基本的条件呢?动物和环境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板书课题)
1、指导学生认识适于蚯蚓生活的环境
(1)提问:你在什么地方容易捉到蚯蚓?这说明蚯蚓可能喜欢什么样的环境?(2)讨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蚯蚓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3)汇报设计方案。(让学生充分发言,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引导学生逐渐将方案完善起来)
(4)谈话:现在请同学们按刚才设计的方案来研究蚯蚓喜欢在什么环境中生活。(5)分组实验1:蚯蚓对明暗环境的反应。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提问:蚯蚓适宜在黑暗的环境还是在明亮的环境中生活? 小结: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
(6)分组实验2: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取实验1用过的纸盒,将盒盖和铺在盒底的湿布拿掉,在盒的左边放干土,右边放湿土,干、湿土中间留下一段距离(约3厘米),把蚯蚓放在干湿土之间,观察蚯蚓往哪边爬。学生分组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提问: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泥土中。
(7)谈话: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你认为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8)师生小结: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认识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1)学生看图片:课本4页插图或复制的投影片。
(2)提问:图中有哪些动物?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环境里?(3)讨论: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
(4)小结:各种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离开周围的环境,动物将不能生存。
3、认识三种鸟的形态结构与它的生活环境总是相适应的。((1)观察丹顶鹤适于在水中捕食的形态结构特点。①出示鹤的投影片或卡片。
②观察:丹顶鹤的喙、足、爪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与它必须在水中捕食有什么关系? ③师生小结:丹顶鹤的喙又长又大,便于在浅水中捕食鱼虾和软体动物。它的脚趾都长得特别长,适宜生活在沼泽地带,能行走自如,不致陷于泥泞中。(2)观察鸵鸟适于沙漠奔跑等形态结构特点。①出示鸵鸟的投影片或卡片。
②观察:鸵鸟的喙、腿、脚趾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③师生小结:鸵鸟的喙一般长而扁平,上喙比下喙长,适于摄取植物性食物。两腿长而粗壮,趾间有蹼,脚下面长有肉垫,便于在沙漠中快速奔跑。
(3)谈话:通过以上的观察、讨论和分析,你认为鸟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1(4)学生讨论,并汇报。
(6)小结:鸟的形态结构及其身体器官的特殊构造总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4、指导学生用研究鸟的方法研究其他动物的生存与环境的关系。
谈话: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总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其他动物的生存是否也和环境相适应呢?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说明吗?
5.小结:同学们的发言充分说明了动物的生存总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譬如:鱼类的身体表面有鳞片,体呈纺锤形,用鳃呼吸,大量产卵,用鳍游泳等这些特点都是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再如:青蛙的头呈三角形,趾间有蹼,腹部白色,皮肤有黏液,这都是与水中和陆地生活相适应的,而后肢长大,前肢短小又是与陆上跳跃相适应的;宽大的口腔,舌跟前位是和捕食活的昆虫相适应。
21、变色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各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3.锻炼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学习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各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难点:动物的自我保护是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动物捕食的录像。讨论:这是动物的什么现象?
2.师:难道这些小动物心甘情愿作为别人的美餐吗?它们会怎么做?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动物是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好吗?(板书课题:动物的自我保护)
二、学习新课:
(出示书上“阅读”部分内容)思考:为什么两组蝗虫的“命运”绝然不同。
师:好,大家已经对《动物星球》探索了二十分钟,现在展示自己成果的时间到了,请你把自己的最新发现介绍给大家?
(请几位有不同发现的同学分别上教师电脑,使用网络广播形式,边操作电脑,边进行介绍,使得介绍更加清晰生动。其他同学还可以向他们提问。)
师: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现在我们知道其它动物也都有自我保护的方法,而且种类繁多。你们还想知道更多有关动物的知识吗? 生:想!
师:那可以课后继续在《动物星球》上研究,也可以进入《动物星球》上的“时空隧道”到其它动物网站去探索。
三、巩固练习:
1、请学生进入“考考你”的网页,完成三个关于动物自我保护的选择题。
2、师:现在你们知道两组蝗虫的“命运”为什么不同了吗?
3、全班评选出一个“达尔文研究小组”,并发给他们课前准备好的证书。
四、布置作业:
师:通过这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各种动物在自然界都会遇到敌害,凡是能生存下来的都有保护自己的本领。请大家课后再深入地研究一两种动物自我保护的特点。
22、植物向那里长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植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2.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初步学会说明“植物生活需要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3.发展学生质疑和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用差异法判明事物因果关系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认识各种植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里。难点:认识黄豆或其它植物的生存环境。
三、教学准备:
黄豆、暗盒、小烧杯、餐巾纸等
四、教学过程: 导入
问:你都知道或种植过什么植物,能否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学生介绍自己知道或种植过什么植物。
二、学习新课 活动
(一)指导学生认识植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出示一些植物挂图或图片(可把一些图片存到软盘中,投到屏幕上)。思考:
1.柑橘树生长在什么地方?(我国南方)苹果树生长在什么地方?(我国北方)在北方有柑橘树吗?南方有苹果树吗?我国南北自然条件有什么不同?
2.仙人掌生长在什么地方?(沙漠)莲(荷花)生长在什么地方?(河湖、池塘里)把仙人掌种在水里、把莲种在沙漠中行吗?沙漠与池塘、河湖的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
3.月季花种在什么地方生长得好?(向阳地方)玉簪种在什么地方生长得好?(背阴地方)这两个地方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 t
讨论: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
教师小结:根据以上讨论,我们知道各种植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植物的生活环境包括阳光、温度、水等。阳光、温度、水等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但是各种植物对阳光、温度、水的需要并不完全相同。例如有的植物喜光,有的植物喜阴;有的植物喜水,有的植物喜干;有的植物喜暖,有的植物喜寒。活动
(二)指导学生认识绿豆或其它生长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实验l--绿豆或其它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实验2--绿豆或其它生长与水的关系
学生根据课前的实验,进行汇报 实验报告 实验用具 实验过程
师生小结绿豆或其它生长需要的环境条件。活动
(三)指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植物
出示挂图或图片热带森林、沙漠植物、沼泽植物。思考:
1.图中是什么自然环境?
沙漠、池塘、热带森林、沼泽。
2.沙漠、池塘、热带森林、沼泽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干旱、少雨)
干旱、少雨;水多;炎热、多雨;泥泞、多水。
3.在沙漠中、池塘中、热带森林中、沼泽中有什么特有的植物?
仙人掌、骆驼刺等耐旱植物;莲、水草、浮萍等喜水植物;高大、茂密、长绿的植物;多是喜水的草类植物。
讲解:因为各种植物都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所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植物。
观看植物的适应性的资料片,并由教师和学生介绍相关的资料。巩固应用
1.植物生长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各种植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23、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一、教学目标:
1.懂得食物链的含义,了解生物防治技术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自然界中生物都要从食物中获得能量 难点:认识什么叫做食物链和食物网。
三、教学准备:
有关食物链中的植物、动物的投影片或挂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动物和植物的生活环境包括哪些方面?植物的生活为什么离不开阳光?
2、植物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来制造食物,动物又是怎样来获取食物的?
3、动植物为什么必须获取食物?
4、讲述:动植物从“食物”中获得它们生存所需要的能量,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学习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食物链。
(1)提问:要研究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你认为应从哪几方面来研究?(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也可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图中的动植物谁吃了谁?
(3)学生叙述后,你能按照谁被谁吃的关系顺序填写课文中的空格吗?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强调指出要按照谁被谁吃的关系描述。
(4)讨论:这五种动、植物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食物关系,连结在一起像什么?你能根据它们的形状取一个形象的名字吗?
(5)讲解:像稻谷被蝗虫吃,蝗虫被青蛙吃,青蛙被蛇吃,蛇被鹰吃这样的食物关系,把植物与动物连结起来,形成一个链条,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食物链。(板书课题)(6)学生分组讨论:一条食物链通常是从什么开始,到什么终上?(7)师生小结:食物链通常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2、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食物网。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也可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观察:图中有哪些生物?
24(2)讲述:利用食物链的知识,你能将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用箭头表示出来吗?注意画的时候要完整,即从植物开始到肉食动物结束。(3)小组讨论:研究画图,写出食物链。
(4)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在投影上画箭头表示,并且检查每条食物链画得是否完整,是否合理。
(5)提问:数一数,我们一共画了多少条食物链?
(6)找一找,这些食物链中,哪些生物能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哪些动物能吃不同的食物?这些食物链之间的关系怎样?
(7)观察投影,并提问: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相互联结,像什么样子?
五.小结:多种生物在取食关系上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多种食物链相互交错,相互联结,形成网状的结构,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食物网
24、珍稀动植物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动植物,以及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3.向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动植物
难点:通过认识珍稀的动植物,查找相关资料,使学生从中体会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查找资料。
录相机、展台、VCD机等
四、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认识几种珍稀的动植物。
教师活动:讲述:我国动、植物种类很多,其中有些是非常珍贵、稀少的动植物,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2.提问:你们知道在我国,哪些是珍稀的动植物吗?
谈话:你们刚才说的这些珍稀的动植物,有的书上有一些简单介绍,有的没有。同学们,你们查找到它们相关的资料吗?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给同学们介绍一些珍稀动物或植物。老师在前面准备了录相机、VCD机、实物展台等,如果有相关的音像资料,也可以放给同学们看。
3.组织同学汇报,学生汇报时,师生可及时点评,对汇报有新意的组给予鼓励、表扬。认识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学生活动:
⑴ 学生课前准备好查到的资料。
⑵ 学生思考后回答:大熊猫、扬子鳄……
⑶ 合作:小组同学共同准备,最后派1~2名代表来汇报。
学生代表小组汇报,如有相关音像资料的可请老师帮助播放。评价:
能介绍一些珍稀的动植物
4、认识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
在我们生活中,在自己的身边,你知道哪些珍稀的动植物?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 设置情境:假如我们这个地方飞来一只受了伤的珍稀鸟类,你应该怎么办?
5.讨论:
小组讨论:例如,正义路两旁的银杏树,就是一?活化石",非常珍贵。(如何 保护,只要学生说得合理即可)
五.教师归纳总结 生物的启示 一.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仿生,了解仿生的过程。
二.教学准备:分组研究材料:鲜葱叶、韭菜叶,纸、双面胶、围棋子、剪刀。三.教学过程:
1.导入:这节课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好不好? 播放水立方图片。!(播放蜂窝图,)有相似的地方吗?
师:原来,每个小蜂窝形状是六边形的!其实相互挤在一起的水泡也是六边形的。师:由此我们知道了,鸟巢和水立方分别模仿鸟窝、蜂巢的构造来建造的。
师:看来,动物的本领真不小,它们在很多方面给人类一些启示,人们根据这些启示可以做许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生物的启示。(板书课题:生物的启示)2.活动:观察葱叶
师小结:大家都认为葱叶承受力大是因为它是筒形的,对吗? 师:这样吧,我们把葱叶剪开,在试一试!要注意安全!学生操作。师:在每个组的桌子上我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同学们先利用这些材料在小组里讨论出实验方案。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
3.师:请同学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在研究筒形纸与平面纸哪个承受力大时,我们经历了哪几个步骤?
板书:葱叶性能——制作模型——模型验证——得出结论
课件:(鱼——船、锯齿形的草叶——锯、鸟——飞机、雷达——蝙蝠,蜻蜓——直升机,人——机器人,变色龙——迷彩服,鱼——船,壁虎的脚——吸盘,鸡蛋——薄壳结构屋顶,昆虫复眼——多镜头照相机和多镜头摄像机,电脑——人脑)4.师:我们先是通过观察发现了生物的一些特性,然后又建立了模型对这些特性进行验证,并且根据验证的结果开发了一些产品,这样一个过程就叫仿生。(板书:“仿生”写在课题下面,用括号括起来)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影片好吗?看看这个影片讲的是谁的故事? 5.(播放《蜘蛛侠》片段)
对于三年级生物单元的教学, 笔者认为应该让科学课堂植根生活, 把握生命教育的活动的点、线、面、体.
一、开展零距离观察, 调动科学课堂兴奋点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 “在生活里找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 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 才能显示成效.三年级是小学《科学》课初始阶段, 小学生对这门新课极感兴趣.
教材中, 很多科学探究都是通过观察实践来进行, 如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等, 再联系课内所获知识, 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教室外面, 与所观察研究的对象零距离接触, 开展研究活动.
科学课的观察活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感知活动的观察, 要求观察者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感知.二是作为科学方法的观察, 要求观察者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 想各种办法进行观察, 其中包括运用工具进行观察.如果观察大树,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来到室外, 来到大树下, 让学生在与大树的近距离接触中, 通过多种手段、方法开展观察活动.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绳子测量树的粗细, 用放大镜观察在树下活动的虫子, 还要用文字、图画记录观察到的事实, 收集实物标本, 拓印树皮图案等等.
对蜗牛的观察, 我首先指导学生开展寻找蜗牛的活动.学生们在寻找时发现:蜗牛都是在比较潮湿、阴凉的地方找到的;或者待在比较嫩的叶上, 叶子上还有缺损.这些来自于自然生态的问题, 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回到教室后, 我们同样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对蜗牛进行研究, 如用放大镜观察蜗牛身体的构造, 用尺量一量蜗牛的大小, 甚至用电子秤称量一下蜗牛的体重等.
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 他们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实验, 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习用感官进行观察, 用简图进行记录和描述, 用维恩图帮助整理概念之间的关系.
走进自然的怀抱, 让学生开展零距离的观察, 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奋点, 而且能让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获得刻骨铭心的探究经历, 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观察活动中去.
二、创设情境实验, 架设活力课堂中轴线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教学做是一件事, 而不是三件事”.这些话语的核心意思是强调“做中学”.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 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创设有情境的实验, 是激发和诱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有效手段.什么是有情境的实验?我想应该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生活单元的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实验“情境”因素, 营造“生态场”, 让学生来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
在研究蜗牛的运动方式时, 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用旧光盘、笔芯、明胶片、钢丝等材料自制的“蜗牛竞技场”, 让孩子们观察蜗牛在“竞技场”上的表现.教室里顿时热闹开来:有组织蜗牛赛跑的, 有让蜗牛走钢丝的, 有让蜗牛爬竿的……十多分钟“玩”下来, 孩子们意犹未尽, 汇报时的收获自然也是精彩的:孩子们已经会用“爬”、“慢”等词汇描述蜗牛的运动;知道蜗牛是用腹足作波浪形前进的;在爬行过程中有粘液留下的痕迹……
在认识蚂蚁的身体时, 我给每组学生提供了一角、五角、一元的硬币各一个, 从网线的内芯剪了八断长短不一的细电线, 让每组学生用这些材料来拼一拼蚂蚁的身体, 然后进行交流, 相互纠错.通过拼图的游戏来组织课堂, 每位同学对蚂蚁头、胸、腹的大小比例, 三对足以及触角的生长位置就不会忘记了.同时, 又把枯燥、平淡的交流活动变得活泼生动, 富有情趣.
在教师指导下, 对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的一系列观察活动经历, 对学生在课外、校外的自发观察认识活动施加了积极的影响.创设情境实验, 放手让学生“玩”, 则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玩”中感悟生命之奇妙.
三、组织实地考察, 弥补课堂教学不足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 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在生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结果, 更重要的是经历了求证的过程, 懂得了方法, 这是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 因此生活才是教育第一课堂.实地考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通过调查能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调查, 也是让学生进行“生态体验”的有效平台.
如教学《水生植物》一课时, 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边上的小河边去看看, 了解一些常见水生植物, 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态体验机会.让学生亲自看看, 整个河道基本都被水花生覆盖, 就像一片草坪, 河的两边也全都堆满了厚厚的水花生, 已经看不见河水;只有被围栏围起来的地方, 有少许的浮萍, 但是水底下看起来却是黑压压的, 一点儿也不清澈.看到这样的情景, 学生自然会想, 这些植物有哪些好处、哪些危害呢?
考察活动中, 我们还可以找找周围有没有水葫芦、金鱼藻等其他水生植物, 然后各小组收集一些水生植物装在保鲜塑料袋中, 带回教室进行观察、研究.这样的活动, 才能触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体验科学探究的“科学味”.
科学源于生活, 生活蕴含科学.把生活科学带入课堂, 是一种比较适合现代孩子的学习方式.孩子们会感受到科学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觉得科学其实就融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让学生们进社区、进工厂、进农村———与社会交往, 与自然接触, 与人交流, 在这样很现实、很客观的互动中, 懂得了许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 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探究空间.
四、建设生态场馆, 关爱生命资源联合体
“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所以教育之“育”应当从尊重生命开始, 使人性向善, 使人胸襟开阔, 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科学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 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合进行科学探究的生态环境, 利用有限的资源和教材的特点, 开发学生身边的环境, 把各个环境中的一些生态化资源与科学结合起来, 同时对学生进行感悟生命、关爱生命的教育.
如上了《蚯蚓》一课, 我在实验室里开辟一角, 放上一个小水缸, 成立了一个管理小组, 让同学们为蚯蚓建立了一个家———栖息地.学生们亲手为蚯蚓建立栖息地, 并不断地给予照料, 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有机联系, 从而大大激发他们保护生态的意识.学生们通过对小动物生活环境的布置, 既运用了所学的知识, 使知识在体验中得到了升华, 又产生了某些情感, 特别是增强了对生物生存环境的高度关注.
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在班级中建立一个生物角, 让学生把一些花草等植物带到教室里, 把家里饲养的小金鱼带到教室里;在校园里开辟一个小小植物园, 带领学生亲自种植一些花草, 并进行管理维护;在校园里种几棵桑树, 方便学生采桑养蚕.蚕是学生们容易亲近、愿意亲近的小生命.当学生们用心去呵护蚕宝宝、养育蚕宝宝的时候, 其意义早就不是单纯的养蚕了;当学生们通过蚕来体味生命存在的时候, 珍爱生命的教育也就孕育其中了.
通过开展小种植、养殖活动, 学生可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动植物的生长规律, 体会生命科学的奇妙.当然, 教师要对学生的观察记录进行精心指导, 必要时作示范.这部分活动大多是由学生课外完成的, 培养他们自觉地长期观察记录生长变化的兴趣尤为重要.
一、从细节入手——常规要求
习惯的养成从细节开始,细节其实是一种功夫,这种功夫是靠常规工作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
科学上的研究要求在三年级开学第一节科学课上就开始了。
1.分组、选课代表
课堂上,教师常常会有这种苦恼:教师一个人,学生有四十多人,如何能关注到全体呢?开学第一节科学课上把全班学生分组,以小组作为一个团体,教师就需要关注各个小组,这样在数量上就减少许多,方便探究活动的组织和评价。分组后对每组每个学生按照一定顺序编号。对于每个小组的组长采取轮流担当方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体验和锻炼。指出小组长职责:带领小组同学讨论、实验;负责收发科学书;实验器材的领取、整理上交。课代表是教师的小助手,起着重要作用,可以选择学生们信任的孩子,一般选择两个,方便任务的分工与合作。
2.说明准备要求
课前准备。每节科学课上课前,准备好笔袋带到实验室,放在桌肚里,用的时候拿出来,用完放回去,请学生按照要求做一做。小组长将实验册发给组员,给自己的实验册写上编号,按照几组/几号,如第一小组总共有5人,实验册分别是一/1、一/2、一/3、一/4、一/5。
3.制订课堂常规
就如何上好科学课这个话题,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引导学生共同制定和完善以下一些课堂常规:
上课坐姿要端正,不随便说笑,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听讲不仅是倾听教师的提问,边听边想,还要倾听同学的发言,记住他人讲话的要点,不打断同学的发言,等他人讲完后,再举手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或评价他人发言并进行补充。
勇于发言。发言前先举手,得到同意后起立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表述能有序完整。
小组讨论。由组长组织,每个人积极参与,一般按组内号码顺序开始说,如果1号组员讲不出,可以让2号组员开始,依次讲下去,如果后面的组员发现自己想讲的已经讲过了,可以说:“我同意×××的说法。”
动手操作。实验器材领取后,如果每个人都有机会操作,就按照号码顺序进行,如果不能,则由组长安排,不争不抢,合作完成。操作中细心观察,认真记录。
汇报交流。小组讨论或操作后都需要汇报,小组内推选出代表汇报,或者由组长进行汇报。
学生对于这么多课堂常规要求较难记住,为便于记忆编成顺口溜: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勇于发言,善于倾听;动手操作,不争不抢;小组活动,高效完成。
二、从大处着眼——评价激励
大处着眼是要带着发展的眼光看待。小学科学教学的评价是一种多元的激励性评价。通过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学习始终保有愉悦的情感体验。
1.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
科学课的学习非常强调同学之间的合作,因此,合作常规也是学生必须养成的。合作对于现在是独生子女的学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三年级刚开始科学课的学习,这时是训练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期。
每节课对上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合作高效、汇报条理清晰的小组进行表扬,以加星的形式记录表扬次数,每个月按照累积星星数量评出金牌、银牌、铜牌,给小组颁发小奖状。这样一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协调分工,明确自己的任务。虽然科学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是不同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学生之间就会形成彼此尊重、平等互助、友好交流的氛围,大家一起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我在课堂中常常善用的评价激励语,如,“××小组的同学眼睛一直盯着老师,他们听得很认真!”“你们小组想法很特别,为你们的认真交流点赞!”。还有,“你们发现得真多!观察真仔细!”“你们小组真爱思考!”“你们小组合作得真好!”等等。对于学生的回答,如果不恰当,可以说:“请再思考一下。”“让我们听听其他人的想法。”总之,教师都应及时做出评价。除了激励语言,还有肢体语言,如一个充满赞扬的眼神,一个表扬的轻轻手势,一个加以肯定的点头或眼神都能使学生课堂上的精神状态与众不同,甚至对他们一生都会有影响。
2.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自我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修正,以达到自我进步的目的。学生在科学课学习活动中,自己认为在准备、纪律、发言、合作方面有突出表现,就可以在自己实验册的评价栏对应项加一颗星,每周评价一次。学期末分项统计。
小组内成员相互评价可以相互提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每月组织一次相互交流的内容,尽量给出一定的评价时间,创造让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机会。学期结束时结合学生互评,综合记录学生的学业水平。这些工作,完全可以让学生来操作,既方便,又真实。从实践看,实行这种激励性评价,学生心中就会始终涌动一种精神力量,谁也不会自甘落后。
三、结束语
利用评价去调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并逐渐在评价中学会科学的态度,形成积极的、良性的研究习惯。
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养成良好研究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发挥科学探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1)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中间物质──rna的基本单位、化学组成和种类,以及它与dna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异同;
(2)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
(3)比较转录和翻译的异同;
(4)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反密码子;
(5)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教学重难点
(1)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
(2)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反密码子;
(3)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以图解方法解决。
3.教学建议
结合教材有关转录和翻译的图解或模型动画演示。
4.课时安排
3 课时
5.教学过程
学习
阶段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
活动 教学
意图
导学
引入课题
学生自学
教师指导
学生自学
教师讲解
思考讨论
教师讲解
思考讨论
与生活联系,激发学习和探究知识的兴趣
教师导学
设置问题情境 播放2分钟《侏罗纪公园》电影。
提问:电影中的科学家是怎么使已灭绝的动物复活的?
(回答:复活的恐龙是科学家利用提取恐龙的dna培育繁殖而来的。)
教师引导:基因就像一张蓝图,生物体就是根据这张蓝图用蛋白质构建起来的。
思考:基因(dna)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的,在细胞核的基因如何控制在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的合成呢?
教师指出:在dna和蛋白质之间,有一种中间物质──rna充当信使。
复习旧知:两种核酸(dna和rna)在化学元素、基本单位、化学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区别
(列表,阅读课文10分种,学生填写)
一、细胞中的两种核酸的比较
dna rna
组成元素 c、h、o、n、p
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4种) 核糖核苷酸(4种)
化学组成 一分子磷酸
脱氧核糖
a、t、c、g 一分子磷酸
核糖
a、u、c、g
结构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一般单链结构
功能 编码复制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合成 传递遗传信息,并通过蛋白质表达出来
分布 细胞核的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 细胞质的核糖体
另外,教师补充:rna的在细胞中有三种:
mrna(信使rna),trna(专运rna),rrna(核糖体rna)。
设问:dna→rna→蛋白质之间的关联?(学生阅读课文10分钟,小组发言。)
二、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
(一)转录:图示p63图4-4以dna为模板转录rna的图解。利用视频:显示转录过程。
1.定义:转录是在细胞核内进行的,是以dna双链中的一条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
2.过程:细胞中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与供转录用的dna的一条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依次连接,形成一个mrna分子。
3.小结:
场所:细胞核;
模板:dna解旋,以其中一条有意义链为模板;
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a、u、c、g);
合成产物:单链的mrna(信使rna);所需酶:rna聚合酶。
设问:dna的碱基与rna的碱基如何互补配对?
(二)翻译:图示p64图4-6蛋白质合成示意图。
1.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区分:
密码子: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
反密码子:每个trna上的三个碱基,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trna(转运rna)的特点:象三叶草的叶形,一端是3个碱基,另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如图)。
思考:mrna的4种碱基如何决定20种氨基酸?
推理:1种碱基决定1种氨基酸?(不可能)
2个碱基决定1种氨基酸?(16种组合方式也不能决定20种氨基酸,不行。)
提出:mrna上每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
小结:64种密码:61个编码控制20种氨基酸合成,另外3个(uag、uaa、uga)不编码任何氨基酸,而是合成蛋白质的终止信号又称终止密码。反密码子:61种trna。
游戏:请学生看图,想象一下核糖体这个生产车间是如何工作的?能否做一个模型显示出来?
2、翻译:
利用视频:显示翻译过程。
(1)定义: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过程: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第一个携带氨基酸的trna的碱基与mrna的碱基互补配对,进入位点1。第二个携带氨基酸的trna的碱基与mrna的碱基互补配对,进入位点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第一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转移到位点2的trna上。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位点1的trna离开核糖体,位点2的trna进入位点1,第三个携带氨基酸的trna的碱基与mrna的碱基互补配对,进入位点2,继续肽链的合成,直到读取到mrna的终止密码为止。一个mrna分子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肽链合成后,从核糖体与mrna的复合物上脱落离,经过盘曲和折叠等方式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分子。
(3)小结:
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
模板:以mrna为模板;
原料:20种氨基酸(由trna搬运);
合成: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肽链。
设问:已知mrna的碱基序列是a u g g a a g c a u g u c c g a g c a a g c c g,这mrna上有多少个密码子?写出相应的反密码子,并根据密码子表,列出相应的氨基酸序列。
利用视频:显示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转录和翻译过程)
再次总结:
(三)比较复制,转录和翻译三个过程的差异:
dna复制 转录 翻译
场所 细胞核 细胞核 核糖体
模板 dna双链 dna一条链 mrna
原料 4种脱氧核苷酸 4种核糖核苷酸 20种氨基酸
合成 dna分子 mrna 肽链
特点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 一个mrna分子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结合
(四)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计算:
思考:dna的碱基、mrna的碱基与氨基酸个数的关系?
小结:
dna的碱基数:m rna的碱基数:蛋白质的氨基酸数= 6:3:1
反馈练习 学生观看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思考:有中间物质传递信息。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填写表。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小组讨论。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
学生跟随教师讲解,理解翻译的过程。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观看。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以小组发言。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蚕的幼虫生长过程中伴随着眠和蜕皮现象。
2.知道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
3.知道蚕的身体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
4.知道蚕的幼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有口、眼、足、气门等结构,与取食、运动、呼吸等功能相适应。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查阅资料和积累经验,掌握正确的养蚕方法。
2.能用文字和图画描述幼蚕的形态特征。
3.会借助尺子、放大镜等工具观察幼蚕的生长变化。
4.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推测幼蚕身体变化及生命活动现象。
科学态度目标
1.对养蚕活动及研究蚕的生长变化保持浓厚的兴趣。
2.能够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3.能够理解坚持做好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能体会动物健康生活需要适宜的环境,人类行为影响动物生存。
2.知道蚕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到人类生活与动物息息相关。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交流养蚕过程中的新发现,观察蚕幼虫的生命活动。
难点:认识蚕幼虫的身体结构及对应的功能。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4龄期的幼蚕、桑叶、棉签、放大镜、尺子、蚕的幼虫生命活动观察记录表、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蚕吐丝结茧的视频、给蚕结茧用的小架子或小格子、教学课件。
聚焦
1.引入:(教学提示:提前通知学生把自己养的蚕连同蚕房及桑叶一起带到学校。)同学们饲养的蚕宝宝现在长得怎么样了?(预设:长大了;长得白白胖胖的。)
2.布置任务: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请相邻小组之间互相观察对方养的蚕,看看哪一组的蚕长得好,并交流养蚕的成功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
聚焦
3.提问:大家还记得刚出生的蚕的幼虫是什么样的吗?(预设:黑色的,小小的,像蚂蚁一样,身上有很多细毛)
4.揭题: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大的蚕。(板书:蚕长大了)
【设计意图】
通过互相观察养的蚕并交流养蚕经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养蚕方法。引入幼虫的概念,使学生将生活词汇转换成科学词汇。再引导学生回顾刚出生的蚁蚕的样子,并提问“长大的蚕又是怎样的”,激发学生探索长大的蚕的兴趣,同时揭示本课主题。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观察蚕的幼虫的生命活动现象
1.过渡: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有哪些生命活动呢?它们的“家”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
2.活动:指导学生分组观察蚕和蚕生活的蚕房,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中。(教学提示:以学生带来的蚕和蚕房作为观察对象,若一组带来多份蚕和蚕房,可选择生长状况最好、接近4龄期的蚕进行观察;若学生养的蚕不够,教师需准备一些供观察的蚕。)
3.提问:我们怎么知道蚕还活着呢?(预设:蚕在动;蚕在吃东西;蚕在排便;……)这一次看到的和上一次有什么不一样?(预设:身体更大一些,颜色更白一些,周围的丝更多一些。)
4.追问:为了让蚕健康地生长,我们应该保证蚕的哪些生命需求呢?(预设:及时更换新鲜、晾干的桑叶,定期清理残叶和粪便,保持蚕房干净卫生。)
5.讲解:蚕的生长需要进食和排便,因此需要定期清理蚕房以保持卫生。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个过程叫蜕皮。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4次皮。蚕每蜕一次皮增加一龄,5龄蚕开始吐丝结茧。
探索二:观察并描述蚕的幼虫的外部形态特征
1.过渡:我们刚才观察了蚕的幼虫的生命活动现象,接下来,我们就来观察它们的外部形态特征吧!
2.活动:指导学生用肉眼观察蚕的幼虫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它的食物,并提醒学生蚕的幼虫非常柔弱,不能用手触摸。
3.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预设:蚕的幼虫是白色的,形状是圆圆胖胖的,约5厘米长,它吃的桑叶都留下弧形的咬痕。)
4.布置任务:蚕的幼虫身体呈圆筒形,包括头、胸、腹三部分。那么,蚕的各个部分具体是怎样的呢?请大家用放大镜继续观察,并将观察结果用画图的方式记录到学生活动手册中。
5.提问:这次,你们又观察到了什么?(预设:蚕的头部有嘴巴,可以吃桑叶;蚕的身体有很多节,有几节上长了脚,可以帮助爬行;蚕的身体两侧有小黑点;……)
6.讲解:(教学提示:出示蚕的身体结构图。)蚕的头部有口,主要作用是取食;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每节有一对胸足,主要用于协助蚕进食;腹部由10个体节组成,有4对腹足,主要作用是运动;身体两侧的小黑点叫气门,主要作用是呼吸。
7.提问:大家试着用棉签轻轻触碰蚕身体的各个部分,它有什么反应?(预设:蚕会躲避棉签的刺激。)
8.讲解:蚕的头部还有眼,它是用眼和皮肤等器官来感知环境的。
【设计意图】
先从多个方面观察蚕的幼虫的生命活动现象,帮助学生构建对蚕的幼虫的生活习性的认知。再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细节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蚕的幼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帮助学生了解蚕的幼虫并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提升研究动物外部形态特征的能力。
研讨汇报
拓展与小结
1.过渡:蜕完皮的蚕下一阶段会怎样呢?(教学提示:播放蚕吐丝结茧的视频。)
2.讲解:蚕蜕皮4次后再经过约一个星期的时间就不再吃桑叶,身体变得发黄发亮,并开始寻找吐丝结茧的地方。如果熟蚕没有合适的地方来结茧,就容易出现丝中毒而死亡的情况。
3.布置任务:为了让蚕更好地吐丝结茧,请大家利用课后时间在蚕房中搭建一些小架子或用纸做些小格子,为蚕结茧做准备。然后观察蚕吐丝的过程,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教学提示:出示做好的小架子或小格子,演示制作方法,并提醒学生将具有即将结茧特征的蚕放到架子上或格子上。)
【设计意图】
告知学生准备开始结茧的蚕的特征,并指导学生为蚕制作结茧的小架子或小格子,帮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以便及时观察和记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生在第1课就启动了蚕的饲养活动。通过一段时间对蚕宝宝的照顾,以及观察记录活动,学生对自己饲养的蚕有了一定的感情,对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也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本课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养蚕经验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组织学生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先用肉眼观察蚕的颜色、形状、大小,认识蚕的头、胸、腹三部分结构,然后用放大镜重点观察蚕吃东西用的口器、运动用的腹足和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气门),从而建构对蚕的外部形态的认知。最后针对前面的观察活动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基于观察记录的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形成对蚕的幼虫的生命需求、生命活动现象及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
课后作业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金鱼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金鱼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2、过程与方法
● 观察鱼的身体各个部分的特征以及鱼的捕食、鱼的呼吸等特点,● 学会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培养观察能力以及小组协作能力,● 培养喜爱小动物、爱护小动物的感情,● 培养用实验证据证明猜想的态度。教学重点】
● 观察金鱼的结构和生活习性。【教学难点】
● 学生有想法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 小组准备:金鱼、方形水槽(每小组三个)、鱼食(少量)、黑墨水、经过处理的注射器、鱼网、观察记录表。【教学过程】课前交流
同学们好!很高兴又和三(X)班的孩子们见面了,欢迎大家来到陈老师的科学乐园!凡是来这做客的孩子啊,陈老师都会送给他们三个智慧锦囊,今天也不例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多媒体展示)大家能做到吗?(学生回答)那让我们带锦囊开始今天的科学探究之旅吧!(上课礼仪)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学生回答)师: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学生汇报)师:你为什么喜欢它?(学生说理由)
师:陈老师啊也有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它很想和XX班的孩子们成为朋友,大家想认识他吗?(学生回答)
师:那我要看看谁是咱们班最聪明的孩子,能根据陈老师的提示,猜出这种小动物。【多媒体出示】
(注:在提示的过程中,孩子可以随时的进行回答,直至回答正确为止)
师:回答正确,的确是金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和研究金鱼,看看谁能发现它更多的秘密。(板书:观察金鱼)
二、初步认识金鱼
师:金鱼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实在很早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用野生的鲫鱼培育出了颜色鲜艳、形态各异的金鱼,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吧!【多媒体展示】
师:看到这么多漂亮的、活灵活现的金鱼,你有什么感受呢?(学生回答)那大家想不想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它呢?(学生回答)
三、观察金鱼 师:今天,陈老师为每个组的同学们也准备了金鱼,而且我还打算进行一场比赛,比什么呢?【多媒体出示】为了让大家更好的进行观察,陈老师给大家一点点小小的提示【多媒体出示】大家明白了吗?(学生回答)师:那现在大家就按比赛要求进行观察吧!各个小组的实验记录员别忘了把你们组员的发现记录在实验记录表。现在请各个小组的实验操作员到实验器材区领取金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实验)
师:在刚刚的观察中,我发现大家都非常的认真,(特别表扬在观察中突出的一两组)哪个组先来汇报呢?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补充评价)师:听了这几个组的汇报,大家觉得哪个组的观察顺序最合理?那哪个组使用的观察方法最多呢?那又是哪个组的收获最大呢?(老师和学生一起评价)
师小结:其实任何物体都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观察,这样才会在观察的时候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从而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
1、金鱼形态结构的观察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金鱼的身体分为几个部分?(学生汇报)那你能不能把这些部分指出来?
【多媒体出示一张金鱼的图片,让学生指出金鱼的头、躯干、尾】 师:那金鱼又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呢?自在的游动呢? 学生思考、讨论、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并板书)
师追问: 金鱼有什么独特的结构能让自己在水里自由 学生思考、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并板书)
师小结:通过观察和讨论我们知道了,鱼鳞能起到保护金鱼的作用,鱼鳍能划水和保持平衡从而让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动。其实,小动物的形态结构充满了着智慧,人们甚至将这些形态结构上的优点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多媒体展示潜水艇、船桨、铠甲的图片】
2、金鱼捕食活动的观察
师:金鱼有了独特的结构能让自己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动,但想要健康的生活下去,还需要哪些条件呢?(学生回答)师:那我们先来研究金鱼的捕食吧!那我们应该怎样给金鱼喂食呢?(学生汇报)师:老师这里准备了鱼食,我是把这些鱼食一起放进去呢?还是一粒一粒的放?(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师追问:这样给金鱼喂食有什么好处呢? 师:那大家现在知道要怎样给金鱼喂食了吗?下面请大家结合陈老师的小提示动手给金鱼喂食,看看金鱼是怎样吃食的?(学生给金鱼喂食)
师:金鱼是怎样吃食的?(学生描述)你能表演一下吗?(教师鼓励)师:鱼是这样吃鱼食的吗?有谁比他观察得更仔细,模仿得更像呢?(学生表演)师小结:只要大家认真观察,相信大家都能成为最佳的模仿者。
3、金鱼呼吸活动的观察
师:在刚才观察中陈老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金鱼在不吃食物的时候,嘴巴也在不停的吞咽,那是在干什么呢?(学生汇报)
师追问:① 你用什么方法证明金鱼嘴巴不停的吞咽是在呼吸呢? ② 金鱼不停的喝水,肚子难道不会撑破吗?
师:有了猜测、有了想法,我们要怎样来证明这些猜测和想法呢?(学生回答:做实验)
师:那让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观察一下,相信大家就会明白了。【教师播放视频资料】
师:为了让同学们们看得更清楚,每个小组都要进行实验,在实验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观察一定要仔细。【多媒体出示实验要求】
(学生小组进行实验,进一步观察,实验不成功就再做一遍)师:在实验的时大家看见了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学生回答)师小结:金鱼嘴不停的吞咽主要是在吸收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当水流过金鱼的鳃部,鱼鳃就能利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而体内的废气就会随着水排出体外。(板书)
五、我的收获
师:今天我们观察、研究了金鱼,大家表现得非常的出色。那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学生汇报)
六、教师总结
看来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少啊!其实,科学探究不仅能在课堂上来完成,还能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我们可以把这些金鱼放到教室的生物角,陈老师希望大家能好好的照顾它们,利用课余时间继续观察、继续研究,去发现更多生命中的智慧和奥秘!大家说好吗?但是别忘了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哦!到时候咱们一起来比一比谁的观察日记写得最精彩。很开心和大家度过了愉快的四十分钟,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棒!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七、下课礼仪
【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单】
观察记录表:观察金鱼,我们的发现
想一想:我们都可以用什么方法,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观察金鱼? 小提示:
1、金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一、开放式教学的实施背景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推进, 对于教育改革的要求越来越高, 人们越来越重视开放式教学在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并且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我国教育改革者树立创新意识, 革新教学理念, 改进教学方法, 使开放式教学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实施开放式教学, 改变了以往应试教育模式, 打破了传统教学观念, 是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开放式教学就是在我国创新教育的背景下实施教育改革的一种措施, 旨在培养小学生的感知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性等。
二、小学三年级采用开放式教学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1.教学中选题要科学合理。教学关键是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能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知识, 因此, 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进行科学合理的选题, 保障学生的学习专注度,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但在教学开展中, 部分教师提出的开放式问题不够全面, 造成问题的缺陷性或者没有深度, 同时问题的提出较随意, 违背开放式教学的初衷。因此, 教师在小学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 同时正确理解开放式教学的定义和原则, 设计出符合教学需要的问题。
2.要重视教学目标的作用。相对传统教学方式而言, 传统教学目的改变很大, 其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问题的提出”这一原则展开, 同时在教学中注重教学目标的设定, 为了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 通常会选择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作为问题探讨的对象, 包括概念、原理、解题方法等, 然后通过问题的设置阐述探讨, 从而达到开放式教学的目的。
3.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开放式教学开展的前提, 是整个教学系统的重要环节, 虽然开放式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不能忽视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在教学中, 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和总结者, 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点和难点, 同时帮助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因此在开放式教学中, 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 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4.开放式教学的关键是解决问题。小学三年级科学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关键是解决问题, 鉴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科学问题的一般过程是学习、研究和应用的过程。当然, 我们不能否认解决问题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在小学三年级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三、实施开放式教学的策略
1.开放式教学要发挥学生的民主性。在小学三年级科学开放式教学过程中, 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的角色应该由以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开放式问题的指导者, 从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以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 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想法。当然, 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合理, 教师应当给予肯定。即使存在一些不足, 教师也应该耐心对待, 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给予学生修改意见。因此,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中应用开放式教学法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民主性。
2.开放式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不管哪种教学模式, 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 开放式教学也不例外。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 因此, 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地交流、讨论、质疑和解疑。同时, 给予学生足够的发问权利和表达权利, 提高学生在开放式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因此, 开放式教学应该尽可能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3.开放式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合作性。合作性是开放式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 尤其在课堂小组合作中, 学生不断交流重点、疑点和难点, 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同时, 小组间也要协助合作, 共同解决教学问题。当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 教师可以适当指点, 引导学生互动交流, 制订合作计划, 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合作的能力。可见以学生为主体, 体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性是开放式教学的实际要求。
4.开放式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开放式教学途径是由学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和交流等, 不断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从而自己解决问题。因此, 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 学生应该敢于提问, 这是培养创造性的前提。教师还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 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从而在开放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5.开放式教学要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在小学三年级应用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 课堂教学过程是动态发展的, 因此, 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一般会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不断调整。这样会打乱教师事先拟定的教学计划,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进度, 可见, 开放式教学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要求更高, 教师应该不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开展动态性教学。
【三年级科学全套教案】推荐阅读:
三年级科学教案10-23
三年级科学上教案06-27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资料07-18
浙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11-07
三年级科学上册 鸡教案 鄂教版11-11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蚂蚁》教案10-04
三年级科学上册玩小车第二课时教案07-24
三年级科学下册 我们的身体1教案 青岛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