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妇女权益事迹(精选7篇)
妇女法律援助工作是党和政府法律援助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中原的重要举措之一。妇女法律援助不仅为贫弱妇女伸张正义,维护法律的尊严,更重要的在于通过办理妇女法律援助案件,对维护我区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一、妇女儿童法律援助案件逐年增长,工作成果显著近年来,我区的法律援助工作在为妇女儿童维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办理妇女维权案件在逐年增加,仅2014年就为妇女提供法律援助195件、占全年案件总数的22%。在妇女维权案件中:主要集中在离婚、劳动争议、房屋纠份、抚养和人身损害赔偿上,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离婚案件及房屋纠份上。
二、改进方法,注重实效,积极做好妇女法律援助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区法律援助中心不断加强与妇联、残联、团委的协作,加强宣传,大力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进学校、进厂企活动,通过深入基层、社区、农村群众进行有关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知识宣传,举办法律知识讲座、通过耐心细致的讲解,消除了他们认识上的模糊,减少了他们思想上的顾虑,使他们敢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例: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女职工邓江玉,从2010年起因养劳保险、社会保险、劳动报酬争议来要求法律援助,援助中心及时派能力强,有耐心的律师代理了她的案件,案件都得到了胜诉,判决得到了13余万元的经济赔偿。通过宣传,广大妇女学法守法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明显增强。二是开辟妇女维权绿色通道。针对侵害妇女婚姻家庭权益案件、未成年人追索抚养费案件及房屋纠份案件;在这些案件受理方面,尽量简化程序,缩短受案时间,并在特殊情况下优先办理;在民事诉讼代理中,加强援助律师诉前、诉中调解、和解工作。在案件的处理方式上,对属于婚姻家庭内部矛盾致使侵害妇女权益及侵害未成年人抚养教育权益的,充分发挥援助职能,从维护亲情出发,耐心细致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化解纠纷,及时息诉。对于少数经调解顽固不化者及严重侵害案件,坚决支持他们诉讼。例:孙红涛因家庭暴力要求离婚纠一案,就是典型的家庭暴力案件。孙红涛的丈夫白二磊,经常毒打妻子孙红涛,2012年4月份,孙红涛再次遭到丈夫白二磊的毒打,妻子在万般无奈下,报警求助,针对这种恶劣的家庭暴力案,我们坚持决支持孙红涛与其丈夫白二磊离婚。三是建立健全维权机构,保障妇女诉权。为保证依法维护妇女权益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切实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培育和谐的社会关系,区法律援助中心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以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要求为前提,在区妇联、残联、区工会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援助工作站是配合区法律援助中心对符合条件的妇女提供法律援助和指导基层妇女法律援助工作以及通过法律咨询、调查取证、调解纠纷、代理诉讼等方式,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女性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维护弱势群体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的基层法律援助组织。四是拓宽法律援助服务渠道。加大对全区12个街道法律援助受理点及149个村(社区)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开展工作的指导力度,健全了区、街道、村(社区)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明确专人负责接待、答复有关妇女的来电、来访,同时加强与工、青、妇、残联、团委等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与配合,使需要帮助的妇女及时得到法律援助。
三、强化措施,切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进一步提高开展妇女法律援助工作的认识,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实现法律援助形式的多样化,为受害妇女群众撑起法律的保护伞,进一步推动我区法律援助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增强广大妇女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首先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纳入“五五”普法内容。其次是在职工密集型企业、农民工集中地、侵权案件多发地开展集中法制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法律援助12348服务热线等作用,及时为妇女答疑解惑。五是积极参与区政府及依法治区组织的各种法制主题活动,开展全方位的法律咨询及法律宣传。
3、加大办案力度。一是建立妇女维权绿色通道,对区妇联介绍过来的妇女维权案件,第一时间内提供法律援助,二是以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及女农民工,适当放宽援助条件,及时提供法律援助。
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了不是由最强大的群体所具有的实力决定的, 而是由最弱的群体决定的, 弱势群体的权益得到的保障, 才能更好地促进国家共同发展。权益的维护是否得当、是否全面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明理性的充分展示, 如果只注重经济的发展, 忽视的法制建设、忽视人群的维护, 国家也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存在价值。妇女同男子都一样拥有能够改变世界的能力与智慧, 应当享有与男子的同等的权利才能使社会全体上下齐心;儿童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接班人, 他们的权益得到保护是形成健康身心的重要措施, 直接影响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效。以下我们就对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维护的相关问题展开论述。
一、现阶段, 妇女权益维护的相关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摆脱了封建社会性质, 也结束了男尊女卑的社会等级划分, 但不得不说, 传统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仍对很多人产生着不小的影响, 为革除这种思想, 国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对男尊女的被思想予以打击, 对男女平等的思想大加宣传, 包括在生育问题上也是打出口号“生男生女都一样”, 关于妇女权益维护的法律的完善则是国家在妇女权益维护方面采取的最大、最有效的举措, 以《妇女权益保障法》 (以下简称条文) 作核心, 以各类行政法规、单行条例和政府章程为辅助的妇女权益维护体系基本形成, 但随着时代的演进, 一些新的关于妇女权益维护措施在实际落实中不到位的问题开始显现。
(一) 男子和妇女在应聘工作时遭遇不平等的对待, 这种不平等的对待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 在招聘时, 有的公司企业会在招聘启事中明确提出“该工作仅限于男子”等要求, 将妇女排斥在此项工作之外, 使妇女无法获得和男子进行同一项工作的机会。第二个方面, 男子和妇女在开展同一项工作时, 获得的劳动报酬不同男子的工资高于女子。以上所列举的两个方面在生活中属于常见现象, 尽管在条文的二十三条和二十四条中明确规定“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和岗位外, 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并要求“实行男女同工同酬”, 但在实际生活中仍旧没有被完全的落实。这就需要国家加强关于就业的法律规定的法律宣传, 提高公司企业包括应聘者的法律意识, 减少和公平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使人民具有法律维权意识, 维护自己平等就业的权利, 共同努力, 维护在妇女就业层面上的公平。
(二) 妇女的社会保障权益受到侵犯是妇女权益没有得到很好维护的另一个突出体现, 条文第二十八条提出妇女享有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卫生保健等权益, 这些权益在法律上是有明文规定的, 当妇女进入有“五险一金”规定的公司企业工作之后, 这些权利就从社会负责转化为公司企业负责, 而有的公司就没有将妇女这些保障权利落实, 造成了妇女在工作期间的社会保障权利缺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种是公司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对法律规定不熟悉, 一种则是公司利用员工对法律条文的不熟悉, 刻意忽视法律条文对妇女社会保障权益的法律定性要求以保证公司的利益。
(三) 接受教育的妇女在全国妇女中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接受教育的男子在全国男子中所占的比例。这种现象在农村是相当明显的, 农村的对外交流较少, 思想落后、信息闭塞、教育环境差, 再加之农村传统思想中的“重男轻女”、“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的影响, 是很多农村的家长认为女子不需要接受教育, 女子接受教育就是在浪费时间、金钱, 直接剥夺了女子上学的权利, 男子接受教育并考学则相当与古代的登科中举, 是光宗耀祖的, 因而就造成了男子、妇女受教育局面的严重失衡, 为真正落实条文第十八条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履行保障适龄女性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国家就要对提高妇女受教育水平的重要性加以阐述, 加大宣传力度, 为农村家庭提供相应的上学补助, 加大在义务教育上的教育支出, 并及时对妇女受教育情况信息进行收集, 加以监督催促。
(四) 妇女经常遭受家庭暴力的虐待和性骚扰的侵犯, 使妇女的人身健康和安全受到威胁。在条文第三十八条和第四十条中的相关规定是“禁止用迷信、暴力等手段残害妇女”“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 这类权益的侵犯无疑是最令妇女烦扰的方面, 同样也是对妇女身心造成最大伤害的方面。在这一方面, 国家应加大惩罚力度, 加强警示力度, 以儆效尤。
二、现阶段, 儿童权益维护的相关问题
儿童权益保护的主要法律章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以下简称保护法) , 保护法中涉及到了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全方位的权益保护规定, 但同妇女权益保护的大致情况类似, 都在落实中有所不足。
(一) 在家庭保护章节中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这就对儿童在家庭中的人身健康作出了法律上的规定。在过去, 家庭暴力通常是指以拳脚相加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热暴力”, 现在暴力的含义有所扩展, 也就是以不理不睬为表现形式的“冷暴力”。家长或是过于严格对儿童用暴力的形式施加压力, 或是过于松懈对儿童不闻不问, 使儿童无法得到心灵上的抚慰, 心灵受到打击。这就需要家长提高教育水平, 用正确的方法来教育儿童, 不能只关注学习成就的取得, 更要注重儿童的心理变化, 响应保护法对儿童家庭保护的规定。
(二) 在学校中最为引发争议的问题就是学校是否应当对学生实行体罚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对此, 保护法中规定“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这项规定对学生在学校的人格尊严做出了保护, 而要真正使学生得到应有的保护, 就需要学校的配合。学校要认真落实保护法的规定, 通过说理教育来自纠正学生的错误做法, 要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尊严。
(三) 社会中对儿童的保护就是精神上的保护, 主要是不能让一些不良的思想影响到儿童的心灵, 保护法中提出“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这就需要国家加大对只顾盈利不辜法律规定的商家的惩罚力度, 在行业中引以为戒, 充分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
妇女和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弱, 属于弱势群体的范畴, 国家在立法保护中应当略有倾向、有所侧重, 关注妇女儿童的权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集中最广大群众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最大程度地保证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不仅要在法律中规定妇女和儿童平等的享受权利, 更要使这种法律意识深入人心, 成为社会群体的自觉意识。
参考文献
[1]迟玉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J].改革与开放, 2012 (08) .
[2]张瑞萍.从教育入手维护妇女合法权益[J].中国妇运, 2013 (05) .
关键词:婚姻法;离婚;经济帮助制度
当婚姻不再是不可解除的神圣契约,当离婚已经因“离婚自由”之共识而变得容易。如果离婚使婚姻中的一方(一般为女方)遭受经济上的重创,以至于成为社会的负担,法律便不能无视此种不公,必须设计相关的救济机制给予弱者妥贴的保护。而我国现行的相关制度,并不足以使婚姻中的弱势一方摆脱离婚后生活上之不安。此种情状之下,法律所致力追求的公平与正义何在? 将视线移出国门,我们发现,在英美国家发展得比较成熟的离婚扶养费制度与我国的“经济帮助”条款表述着相同的衡平理念,却有着更为健全的具体操作规则。相比之下,它们显然更有力地维护着婚姻家庭领域的公平与正义。
一、对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的理解
离婚经济帮助制度是指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的帮助。这是法律为弱势一方提供法律救助的手段,离婚经济帮助制度是我国传统的离婚救济方式,已实行多年,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理解:
(一)“一方生活困难”的含义及判断标准。关于如何判断离婚时夫妻一方是否属于婚姻法第42条规定的生活困难问题,《解释一》规定为必须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的情况,即为绝对困难。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第一,对于生活困难者的生活状况是以离婚时的情况进行判决。第二,是否需要提供帮助,关键是看一方是否真的是生活困难以及对方是否有能力进行帮助。
(二)请求提供经济帮助的方式。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的,另一方应当以个人所有的财产进行帮助,可以是金钱形式,也可以是住房形式等。
(三)请求经济帮助的主体。请求经济帮助的主体只能是离婚案件的一方当事人。
二、实施离婚经济帮助的现实意义
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一旦离婚后,这种基于夫妻关系的扶养义务便不复存在,那么,离婚后一方对另一方的经济帮助有何意义呢?
首先,近年来我国经济有了飞跃性发展,夫妻双方个人拥有财产贫富不均,实施经济帮助,可消除弱势一方对离婚后经济上的担忧,真正实现婚姻自由。其次,女性在经济地位上难以与男性相抗衡,且婚后要承担较多的家务劳动,失去更多的就业机会,离婚后将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在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有条件的一方给予其经济帮助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途径。第三,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的确立,将加大离婚成本,使一些视婚姻为儿戏的人慎重对待婚姻,有助于维护婚姻的稳定。第四,假如离婚时一方患病在身,或单方抚养子,或无房居住的,生活之贫困可想而知,法律规定给予一定的救济,保护了贫困一方的合法权益,实现了权利平等。
三、离婚经济帮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离婚经济帮助的履行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一方必须有存在法定范围的困难;二是实施帮助的一方有承担能力;三是必须在离婚时提出。笔者曾代理了许多离婚案件,发现该制度在实践中运用得很少。究其原因,发现该制度本身均存在着诸多问题:
第一、离婚经济帮助制度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法院没有法定的裁判标准,导致法律适用的不统一;第二、经济帮助的条件过于苛刻,请求经济帮助的时间限制过严,判断是否需要帮助的标准太低。第三、经济帮助协议中的完全自由主义不利于保护弱者利益;第四、經济帮助的数额、期限以及方式不具体;第五、经济帮助费用执行的保障措施存在不足,一些当事人的离婚经济帮助费难以得到执行;第六、没有规定变更和终止离婚经济帮助的法定情形。第七、当事人请求帮助的比例较低。第八、住房帮助的规定难以落实。假如拥有住房所有权的一方千方百计不让对方居住,那这种帮助等于形同虚设。第九、金钱帮助数额偏低,仅具有安慰性质。第十、对于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未要求离婚经济帮助,但其生活又确实困难的,能否依职权直接判决另一方给予经济帮助?婚姻法中规定不太明确。
四、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的重构
对离婚经济帮助制度重构,是在新时期下保护妇女权益之必要。
(一)应采用相对困难论,如果由于离婚导致一方生活水平有明显降低,可以由当事人提出请求或法官以职权判决给予经济帮助。
(二)经济帮助的方式应灵活多样,可以在婚姻法中增加扶养费给付制度。
(三)对无房居住的困难一方应视情况,以房屋予以帮助。
(四)应明确规定离婚经济帮助的提起方式。
(五)重视妇女因在婚姻中因传统地位所导致的天然劣势及特有困难。
(六)应规定夫妻相互有提供真实财产信息的义务。
(七)借鉴国外立法之长,完善我国婚姻法。
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尤其是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中坚力量。我校共有教职工325人,其中女教工229人,平均年龄37岁。她们是长春外国语学校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我校能成为吉林省示范性高中,升学率连年飙升,她们功不可没。
我校工会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成立女工委员会,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齐抓共管,真抓实干,妇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引路人”。
工会充分发挥了工会女工委员会的协调、指导、推动、督促作用,通过积极主动工作,不仅受到了学校员工的一致好评,而且推动了教育教学工作的跨步前进,真正成为女教工们的引路人。每逢三八妇女节,都组织系列活动。如女教师基本功大赛,请校外妇女工作专家做有关维权报告,组织女教工开展文体活动。
二、加大女干部培养,做好“贴心人”。
我校现有校级女领导1人,中层女干部21人,占干部总数的60%以上,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不断增强女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工作水平,工会积极开展了岗位培训,创先争优及岗位竞聘等各项工作,组织并带领女员工积极参与学校管理,鼓励她们为两个文明建设作贡献,在学校发展中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
三、开展法制宣传,当好“知心人”。
工会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在全校营造尊重妇女、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和谐氛围。每年出一期板报,宣传有关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内容;每年都组织全体女教工听校外律师法律讲座,让全体女工知法,懂法,运用法律维权。认真开展法律无偿援助工作,切实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以部门为单位,开通部门博客,校长信箱等平台,用“热心、耐心、细心、爱心”来疏导化解女教工工作中的不解和疑惑,较好地维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
四、打造“真爱”工程,成为“一家人”。1.关注女教工身体健康。力促“快乐人”。
学校开展消防演习活动,请专业消防人员手把手教女员工如何佩戴消防帽,使用消防器材。工会成立了兴趣小组,组织女教工习练广场舞、学习太极拳、练书法、摄影等活动。女员工参与率达到了90%。每年组织女教工免费体检一次,对于大病住院的女教工给予物质和精神慰问。在保障教工身体健康的同时,各类活动既起到了较大的鼓舞激励作用,又增强了女教工的责任意识,大大的促进了教工快乐工作的积极氛围。
2.关注女教工心灵健康,当好“娘家人”。
工会关注到女员工生活的方方面面。针对刚入岗的女教工,家庭住址远离学校的安排独身宿舍住宿,解决上班问题;积极推荐并组织她们参与学校与其它单位联办的“青年员工联谊活动”,积极解决婚恋问题;针对已育教工,学校给予产假;针对哺乳期的教工,学校每天给
予哺乳假;针对教工生日,不但为教工免费准备了生日长寿面,还号召各部门为自己的教工过生日,送上祝福。工会还利用QQ群,开办了农副食品购物信息平台,为广大女教工家务助力。全方位的关注,让工会成为员工贴心的“娘家人”。
五、做有责任的学校,当好有良心的“社会人”。
工会组织青年员工每年会前往“长春市孤儿学校”,为那里的孩子们送上自己的爱心。在各类灾害面前,学校也是第一时间扶困济贫,关注弱势。
几年来,我校工会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各项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要鼓足干劲,团结一心,务实创新,努力开创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的新局面!
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是依法治国、维护社会稳定及促进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妇联的基本职能。二○○五年维权是以两规为主线,以上级《信访维权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为准则,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开展的系列。
一、高度重视,切实将维权摆在议事日程。
区妇联高度重视维权,始终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方针,把代表维护妇女权益作为重要职责和不可替代的,为维权的正常开展和不断创新提供人、财、物的支持。
⒈重视对基层妇联维权干部的培训。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我们认为,要维护好妇女的合法权益,维权干部要基本通晓法律法规,才能担当起这一重任。因此,上半年我们共举办了两期法律法规培训。月日,妇联主办了新一届社区妇联主席培训班,进行《新婚姻法》辅导。全区共个街道、个社区、个行政村多人参加了学习培训,女律师邵燕以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与理论相结合,分析并指出了妇女群众在受到外来侵害时,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社区妇联主席感到茅塞顿开且深受启发,当场她们就将自己日常中遇到的困惑、疑问提出,与律师作了交流探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月上旬,我们又与区司法局有针对性的在全区联合举办了一期旨在提高妇女维权干部的维权能力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有关法律法规,使大家掌握了不少维权知识和维权手段,为今后维权的开展创造了一个前提条件。
⒉开展多项维权,使其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月日,区妇联组织并指导基层进行了一万份《妇女法》常识问卷竞答,通过这种方式在全区家庭进行了一次生动的普法教育;月日为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维权意识,扩大社会宣传面,区妇联积极参与了省、市、区三级妇女儿童委员会在鼓楼广场联合举办的“宣传法律知识、服务妇女群众、促进男女平等”为主题的大型广场宣传咨询服务活动;针对流动人口增多且权益容易受到伤害的情况,区妇联结合本地特点,从基层抓起,要求居委会对每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登记,向每位外来妇女发放维权卡并为外来妇女儿童提供维权法律服务;为了解外来流动女性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我们在全区开展了“农村妇女融入城市文明程度状况”的调研。听取了外来打工妹来南京落脚谋生、创业发展的酸甜苦辣,为今后更有效地对她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找到了一扇开启之门;我们还建立了陪审员制度,所有的维权女干部都参与陪审员的,目的是让她们在陪审的过程中了解情况,针对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同时也提高了妇女干部的维权能力和自身素质。
二、借助社会力量、整合社区资源。
面对新的历史时期妇女权益保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区妇联解放思想,组织指导基层开展了有特色有成效的维权。三月份以来新街口街道、梅园街道、玄武湖街道、红山街道为了提高维权中的调解能力全面构建“大调解”机制,对社区多位人民调解员进行了业务培训,针对如何适应新时期的人民调解,讲授了人民调解员的方式、程序、制度,人民调解基本法律知识,调解过程中注意事项和调解技巧,以及诉讼的流程和诉状的格式等。丹凤街街道与南京电视台《东升》在唱经楼小区联合举办“维权社区行”活动,使维权意识和法律知识普及活动深入社区,服务基层,受到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红山街道免费为社区家庭聘请法律顾问、免费为辖区内外来人员创业者配备法律顾问的,目前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做好新时期外来人员管理服务的一面旗帜,首开了全国先例。为把家庭矛盾等消灭在萌芽状态,红山街道的维权干部们放弃所有周六晚上的休息时间,与区有关职能部门联手开办了“法律服务夜市”,他们提出的口号是“你下班我上班,你困难我帮助”,解决了很多问题,受到了居民群众和外来人口的一致好评。他们为了维护外来务工妇女的合法权益,每年都要为流动人口妇女进行免费体检。今年上半年,又为流动人口妇女免费体检人,用去检查费用元。后宰门街道成立了后宰门希望工程社区援助站。援助站的志愿者对受援助青少年每周一次定期进行一对一义务家教,并逐步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维权、心理疏导、文体活动、特色兴趣培养等都一一列入到援助项目中。锁金村街道举办了法律进社区活动并成立了“助残法律维权站”。使残疾人法律援助走进了家门,同时她们还利用法律咨询热线开展专题法律咨询,解答残疾人提出的有关法律问题,切实维护和保障了残疾妇女的合法权益。
三、妇女维权从传统转向理性
信访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我们共受理来信、来访、来电咨询等几百人次(其中包括男性公民),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加,尤其是电话咨询大大增加。主要原因:一是通过近年来多种形式
的宣传活动和培训,增强了妇女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开始从传统的委曲求全转向理性维权,能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利用电话咨询作为获得法律帮助最便利最快捷的途径,使需要帮助的问题能及时有效地获得帮助,并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个人隐私,也避免了面对面时产生的尴尬局面。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进行分析,在今年上半年受理的案件中,婚姻家庭类案件仍居首位,但案件的类型由被动地反映、哭诉为主,转向离婚咨询、离婚后的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等主动寻求法律帮助为主,说明妇女群众寻求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在逐年增强。特别是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在有关单位和新闻媒体的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妇女群众意识到自己在婚姻中的合法权益,开始倾向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能够较理智客观地对待离婚,懂得了要摆脱不幸的婚姻,必须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的道理。
四、下半年的主要
⒈进一步做好信访接待,严格建立接待登记制度,做到真情接待、真心帮助、真正解决。
⒉进一步完善区、街、居三级维权网络建设,使维权由原来的上访为主,变为下访为主,尽量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⒊不定期的与有关司法部门进行沟通,交流情况,使维权处处有人管,件件有人抓,宗宗有落实,做到疏而不漏。
⒋在去年全市创建“零家庭暴力社区”示范点的基础上,月份在全区各街道全面推开“零家庭暴力社区”的创建,要求每个街道至少有一个社委会创建试点,做到创建一个成熟一个,成熟一个挂牌一个。使社区达到夫妻互爱、家庭互敬、邻里互助、社区互帮、文明祥和这样一种局面。的宣传活动和培训,增强了妇女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开始从传统的委曲求全转向理性维权,能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利用电话咨询作为获得法律帮助最便利最快捷的途径,使需要帮助的问题能及时有效地获得帮助,并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个人隐私,也避免了面对面时产生的尴尬局面。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进行分析,在今年上半年受理的案件中,婚姻家庭类案件仍居首位,但案件的类型由被动地反映、哭诉为主,转向离婚咨询、离婚后的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等主动寻求法律帮助为主,说明妇女群众寻求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在逐年增强。特别是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在有关单位和新闻媒体的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妇女群众意识到自己在婚姻中的合法权益,开始倾向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能够较理智客观地对待离婚,懂得了要摆脱不幸的婚姻,必须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的道理。
四、下半年的主要
⒈进一步做好信访接待,严格建立接待登记制度,做到真情接待、真心帮助、真正解决。
⒉进一步完善区、街、居三级维权网络建设,使维权由原来的上访为主,变为下访为主,尽量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⒊不定期的与有关司法部门进行沟通,交流情况,使维权处处有人管,件件有人抓,宗宗有落实,做到疏而不漏。
市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协调小组在这里召开会议,主要是总结近年来我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情况,研究维权工作热点、难点问题,探讨维权工作的新举措和表彰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出席这次会议的市领导有:xxx,xxx,xxx,让我们以热烈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下面,依序进行会议的各项议程。
一、首先,请市妇联主席xxx同志讲话
(xxx讲话)-----
二、下面,进行会议的第二项议程,表彰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首先,请xxx宣读表彰决定
(xxx同志宣读表彰决定)------
下面进行颁奖,分三批进行
第一批:请被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集体的xxxxxxxxxxxxxxxxxx各派一名代表上台领奖。
(第一批颁奖)---------
第二批:请被评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个人的xxxxxxxxx同志上台领奖。
(第二批颁奖)------
三、下面,进行会议的第三项议程,请先进典型代表作经验介绍,顺序如下:—xxx—xxx—xxx
首先,请xxx代表上台发言
(xxx发言)-----
请xxx上台发言
(xxx发言)-----
请xxx上台发言
(xxx发言)------
四、下面进行会议的第四项议程,是自由发言的时间,请大家就维权工作热点、难点问题提了工作意见和建议。
(自由发言)-----
五、下面,进行会议的最后一项议程,请市xxx同志讲话
(xxx讲话)------
同志们,在今天的会上,xxx作了妇女维权工作的专题报告,表彰了一批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先进典型,部分先进典型代表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大家还就给权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xxx同志在百忙中抽空参加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xxx在讲话中,就如何进一步推进维权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几点重要指示,请大家会后一定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关键词:离婚妇女;权益保障;离婚救济制度
一、我国离婚妇女生活相对贫困化及其产生的法律因素
1.我国离婚妇女的生活现状
据民政部发布数据统计,2004年,我国的离婚率仅为1.28‰,2010年突破2‰,到2013年,已经高达2.6‰,这十年来我国离婚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在离婚的妇女中,只有3.5%的女性可以靠自己的收入过上较为富足的生活,其余的离异女性则受到住房问题与子女抚养问题的困扰,农村离异女性还受到土地问题甚至温饱问题的困扰。总之,绝大部分的离异女性处于贫困状态,生活的相当艰难。
2.影响离婚妇女生活相对贫困化的法律因素分析
离婚妇女权益保障缺失的法律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虽然我国立法对离婚妇女的权益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已具人性化、系统化,但仍有相当大的待完善空间;对离婚妇女的权益保障机制仍不健全,尤其在司法过程中妇女离婚时的财产保障往往被忽视;妇女自身仍未走出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的误区,缺乏自力救济的意识,不愿将所谓的家事对簿公堂或严厉地惩罚对方。
二、我国离婚妇女权益保障制度的不足
1.经济帮助的规定过于原则,不便执行
《婚姻法》虽明确规定了归夫或妻一方所有的个人财产的范围,但在目前主要由男方准备婚姻住房,女方准备婚后使用的电器、细软的现实情况下,不利于对女方权益的保护,特别是,离婚后女方取得财产依当地生活水平无法维持基本生活,而本人又无其它收入来源的,就必须依靠另一方的经济帮助。
2.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形同虚设
《婚姻法》规定的家务劳动补偿制度是以“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为前提。目前我国夫妻愿意约定实行分别财产制的数量极其稀少,据调查,城市中仅有2.7%,农村中仅有1.1%的夫妻有采取分别财产制的愿望,导致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形同虚设。 [1]
3.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内容设置不完善
离婚损害赔偿的规定在立法技术上仍有商讨之处。在《婚姻法》中规定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人“无过错方”的提法是否准确,因为在婚姻关系中,没有绝对的无过错方。二是该条所列举的四种过错不足以涵盖所有对婚姻当事人造成的严重伤害的行为。
三、对我国离婚妇女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
1.完善离婚法律救济方式的探讨
(1)经济帮助。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规定:离婚时一方具有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以个人所有的财产进行帮助,并强调离婚后一方无房居住属于生活困难,另一方应当予以帮助。但是法规未明确是以何种形式予以帮助,是临时居住权、还是长期居住权、还是彻底将房屋的所有权都转移给生活困难者。因此,笔者建议将经济帮助条款修改为:离婚时,一方确有困难的,另一方应从其个人财产中予以适当的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离婚时,无房居住的一方对婚姻住房有居住权;离婚时,一方无房居住的,有房居住的另一方应给予必要的帮助。[2]
(2)家务劳动补偿。家務劳动补偿可以用离婚补偿制度代替,即离婚时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支付一定的财产,以弥补对方因离婚而遭受的损失,支付标准以维持婚姻存续期间的生活水准为参照,但仅限于必要的生活水准。在离婚补偿制度下,请求权人无须负担对他们来说几乎是难以取得的他方有过错的证据责任,只要负责举证离婚使自己的生活水平下降或遭受了某种损害即可,是否应当给予补偿,则由法官根据具体情节裁判。
(3)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设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使无过错方在离婚时得到物质上的补偿,充分体现了婚姻法对受害一方的关注和保护,具有填补精神损害,抚慰受害方、制裁过错方的功能。但婚姻法中所规定的离婚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是过错原则,且为限定过错,法条所列举的过错范围过窄,不足以涵盖所有对婚姻当事人造成严重伤害的行为,应该采取列举性规定与概括性规定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在列举性规定之后增加一个概括性规定:“其他导致离婚的重大过错”,由法官根据自由裁量权决定是否应当对受害方予以损害赔偿。
2.建立离婚自由衡平机制
(1)对离婚自由的适当限制。在一定条件下对离婚自由予以适当的限制,可以防止当事人的草率离婚,可以对特别困难的一方提供保护。把离婚限定在合理的难度内,在平衡个人选择权利的自由时,也会使更多的人愿意对家庭投入较多时间和精力,以共享婚姻中的可期待利益,最终实现巩固婚姻关系的目的。具体可以在离婚诉讼中规定和解期间,给当事人一段考虑的时间,避免草率离婚;在离婚条件上附加严酷条款,对离婚时正处于困难境地的一方当事人和未成年子女予以保护;在行政程序离婚中规定限制条款。
(2)在离婚财产分割方法上体现正义理念。依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婚后所得的共同财产离婚时适用均等分割原则,以及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照顾无过错方等原则。尽管对夫妻共同财产平等分割的原则隐含着保护无社会工作、承担主要家务劳动一方的利益的理念,但这只是肯定了家务劳动的价值,仅是对家务劳动付出的回报,从事家务劳动一方减损的人力资本并没有得到补偿,更无法分享因其贡献而提高了人力资本一方的预期利益,违背了公平、正义的理念。在实行无过错离婚理由的制度下,为了鼓励夫妻为提高整个家庭的利益做出牺牲,应该把因这些牺牲而导致的人力资本的变化及其所产生的预期利益作为婚内财产的一种形式在离婚时进行公平的分割。
(3)通过离婚救济保障正义理念的实现。离婚救济制度是法律为离婚过程中权利受到损害的一方提供的权利救济方式,其目的在于保障离婚自由的同时要实现保护弱者利益的社会正义。在实行无过错离婚主义同时,法律对于在婚姻中由于另一方的过错而受到伤害或因离婚而遭受损失或离婚后将面临巨大生活压力的弱势一方应给予相应的救济,以慰抚其精神,尽可能减少离婚事件给当事人的生活以及社会安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离婚救济制度通过损害赔偿强制过错方补偿无过错方的损害,通过离婚扶养费、补偿费和经济帮助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离婚时的弱势一方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保障离婚自由的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巫昌祯,夏吟兰·《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之我见[J]·政法论坛,2003(2)
【维护妇女权益事迹】推荐阅读:
维护员工权益的部门05-28
维护煤矿职工合法权益11-10
如何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06-06
315权益维护主题班会教案07-26
关注食品安全 维护健康权益10-14
城郊妇女土地权益保护及对策10-20
女职工特殊权益保障维护工作的调研报告05-29
秩序维护员的先进事迹11-09
妇女创业先进事迹材料11-15
妇女干部三八红旗手先进事迹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