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报告单管理制度(精选12篇)
1、检验报告单必须按检验要求逐项填写清楚,使用统一的法定计量单位,数据准确,书写规范,填写后核对,不涂改,不破损,不污染。
2、阳性与阴性结果的书写,必须清楚,以免错误。如报告定性结果时:阳性加用 “+”表示,阴性加用 “-””表示,未查者可用“/”表示。
3、报告单必须有检验者审核签字(全名)和签发日期,急诊报告应注明标本采集(收到)及发出报告时间。实习进修生做的检验报告单需经带教人员审签后方可发出。法定传染病和有特殊意义的检验报告(如疑为HIV-Ab阳性的)应由本专业组负责人会签。
4、当日完成的检验报告单按门诊与住院分好,住院验单每天下午4点钟前由专人分送各科室。单位体检验单由体检中心(医务科)统一回收。
5、急诊检验报告时间:临床项目≤30分钟出报告,生化、免疫项目≤2小时出报告;平诊项目一般收取标本当天下午4:00前发出报告;某些特殊项目另作安近排(如:凝为HIV阳性标本、乙肝三对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检验科未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期间的100例患者资料 (对照组) ;再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检验科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期间的100例患者资料 (研究组) 。对照组:男67例, 女33例, 年龄为18~72岁, 平均 (45.25±11.47) 岁;研究组:男65例, 女35例, 年龄为19~71岁, 平均 (45.61±11.92) 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院期间该院检验科未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研究组在院期间该院已开始实行该制度, 其内容如下。
1.2.1 建立危急值项目表。
基于卫生部颁布的相关制度与参考依据, 结合该院检验科的实际情况, 通过统计分析, 制定表1。
1.2.2 规范危急值报告流程。
检验人员一旦发现相关指标出现危急值, 便要对临床或检验过程中出现的可疑异常进行详细的检查, 同时还要对危急值进行复查, 确保无误后才可上报结果, 做好相应的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和性别, 床号和病案号, 检查日期、检验项目、检查结果及复查结果, 报告人及其相关信息等。医护人员在接到报告后于30 min内做好相应的处理、登记与复查, 若检查结果与患者实际情况不符则予以重新检查。
1.3 观察指标
(1) 医疗事故发生率、医患纠纷发生率; (2) 患者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用n/%表示, 用χ2检验。若P<0.05, 则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的医患纠纷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 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 (P<0.05, 表2) 。
3 讨论
危急值是一种于20世纪末传入我国的先进医学概念, 于世界范围内均有广泛的应用。危急值特指患者处于危急生命状态时出现的异常检验指标, 通过危急值的报警可以使医师准确获知患者的最佳急救时机[2]。事实上, 危急值并非是固定的, 而是由卫生部颁布的参考依据以及实施危急制度的医院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3]。检验科立足于制定的危急值标准, 在危急值出现后及时迅速地将检验结果反馈给医师, 医师将根据检验结果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予以及时处理。危急值报告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仅可以提高检验科的专业检验水平与检验人员的责任心, 还能加强检验科与临床人员的沟通协作, 促进质量管理的规范化, 从而有效减少医疗事故与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这些在本研究结果可以得到验证, 即:研究组医疗事故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分别为4%和3%, 满意度高达93%, 远远优于对照组的19%、16%、55%。综上所述, 将危急值报告制度应用于检验科的质量管理, 可以有效降低医患纠纷与医疗事故的发生几率, 患者普遍感到满意, 故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究危急值报告制度于检验科的质量管理模式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检验科未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期间的100例患者资料 (对照组) ;再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检验科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后的100例患者资料 (研究组) 。对比两组的医疗事故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在医疗事故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上均要少于对照组, 在满意度上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提高检验科的质量管理效果, 临床价值鲜明。
关键词:质量管理,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医患纠纷,医疗事故
参考文献
[1]宋世平, 陈建魁, 马红雨, 等.应用危急值报告制度促进检验科质量管理[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 (20) :2519-2521.
[2]杨洪广.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 9 (5) :70-71.
[关键词] 检验结果;危急值;产科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3-0090-02
临床实验室的工作目标是向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信息和数据[1],这不仅是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也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检验结果危急值是直接关系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监测指标,对指导临床急诊、急救的作用不言而喻,报告制度的建立、管理和有效运作是其发挥作用的有力保障。本文就危急值报告管理在产科急救中的应用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8年5月22日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的5 525例孕产妇作为实验组,期间报告危急值83例次,发生母婴急救者52例;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入住我院的5 012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期间发生母婴急救者90例。两组患者均为随机入住本院,在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具可比性。检验危急值项目见表1,83例危急值项目分布与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见表2,危急值报告管理实施前后比较见表3。
1.2方法
1.2.1危急值项目的建立 检验科会同医务科,充分听取各临床科室的意见和建议后,在参考文献[2]的基础上根据本院开展项目和服务对象共制定了13个临床检验危急值项目,见表1。
1.2.2危急值报告流程 检验科工作人员发现检验结果达到危急值时,立即向科主任或所在室业务主管报告,经复查和审核后确定为危急值,即刻电话通知病区管床医生,同时在反馈登记本记录危急值项目、初检结果、复检结果、报告人、审核人、报告时间、被反馈科室名称、电话接听者姓名、反馈时间等信息。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简明统计分析软件14.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3。从表2可以看出,产妇的危急值结果在血液分析项目中出现频率最高,低值倾向明显,电解质(钾)次之,凝血功能项目(PT、APTT)虽然出现频率低,但其结果对产科病人意义重大。4例危急值中,其中1例死亡,足以彰显其在产科急诊项目中的重要地位。Rh(D)阴性血型的产妇虽然在结果上不表现危急值征象,给予报告关注利于产科统筹考虑待产妇状况合理预案,尤其在用血安全上予以保障。HGB、PLT报告例次多,与待产妇孕期贫血以及严重程度、其他病理改变等关系密切,是产妇安全分娩的高危因素。表3显示,实验组较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医疗干预的时间缩短,母婴急救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医患纠纷率显著下降,急救成功率提高,说明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和规范管理在产科急救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3 讨论
产妇的安危关乎两代人的健康和生命,产科的高风险不仅来自生产过程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也来自急救绿色通道的运行畅通度和各种支持系统的保障能力及医疗技术水平的高低。检验结果危急值报告制度及相关流程的建立和实施,使这种保障系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经过几年的运行,对高危产妇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其中1例DIC产妇因这种报告系统的有效运行得以早期识别并成功施救,发生的母婴不良事件和医患纠纷也为改进完善这一管理体系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教训。
检验人员在判断检验结果是否危急值时,要正确认识危急值、医学决定水平、生物参考区间三者之间的关系[3]。合理设置适合本院不同目标人群的危急值项目和危急值是正确实施这一制度的重点和核心,项目设置过多临床医生对危急值的关注度降低,过少满足不了临床救治需求;设定范围过小会导致过度反应,浪费资源,过大会导致系统的灵敏度下降反应迟钝,延误病人最佳抢救时机,失去报告意义。因此医院应根据自身规模、专科特色等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的危急值项目及范围,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2]。危急值项目设置数量和危急值界值的认定将是今后亟待解决和规范的关键问题[4]。
危急值报告的快速反应联动机制能否在检验医师、护士和经管医生、病人之间畅通无阻,以最便捷最快速最安全的途径进行实时精准传递,报告方式的改变刻不容缓。传统的单一电话通知途径已经不能满足急诊急救的需要,特别是门诊病人的危急值反馈漏洞需要高度关注。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和检验科的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以及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无线短信平台等网络技术[5],构建相应的程序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自动判断符合规则定义的危急值,然后通过网络信道和短信信道,将相应的信息直接发送到医生工作站或医生的手机或病人及其家属的手机,能够克服电话报告的多种缺点,更加方便、快捷,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
齐子芳等[6]报道65例临床生化检验假危急值全部由分析前干扰因素所致,给危急值的正确识别敲响了警钟。因此,甄别真假危急值对临床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超过报告危急值本身,要求检验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程,规范做好检验前中后的全程质量控制,尤其要保证标本采集的质量,避免不合格标本进入检验环节。同时要关注患者本人的生理病理因素,和临床医护人员密切联系沟通交流,积累实践经验,持续改进制度和流程,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勇军,费春荣,李文新. 持续质量改进在临床实验室危急值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2007,22(3):370-372.
[2] 邱骏,顾国浩,王雪明,等. 生命危急值报告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2008,26(6):412-413.
[3] 刘月皎,魏源华. 危急值的建立与临床应用[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3):277.
[4] 何有琴,刘岩,程艳敏. “危急值”报告制应用于医疗质量管理中的研究进展[J]. 卫生软科学,2009,23(02):144.
[5] 郑君德,陈涛,刘汉欣,等. 推行信息化危急值快速回报,保障患者安全[J]. 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9,7(2):15.
[6] 齐子芳,任更朴,刘淑会. 65例临床生化检验假危急值原因分析[J].检验医学,2010,25(9):711,714.
1.检验科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本人或发现人员及时登记所发生之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等,并及时组织讨论。
2.发生差错或医疗事故后科室应及时报告医务部、院领导;立即采取措施抢救病人,对重大事故应做好善后工作。
3.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检验试剂应妥善保管封存,血液标本应保留三天,不得擅自涂改和销毁各种记录。
检验科杜绝医疗事故和应对纠纷,根本上应从自身做起,规范实验室的管理、提高检验质量、增加服务内容和改善服务态度,而不是消极应对。实验室的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本文仅就检验结果、结果的报告、报告单以及结果的登记诸方面进行初步的讨论。
一、检验项目的准入
1、基本项目
指检测方法可靠、临床意义明确的检验项目。卫生部规定淘汰的项目及方法不得应用于临床。开展收费的临床检验科室(检验科及临床实验室)应经过省、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评审,获得执业许可。检验人员必须是医学院校检验专业或相近专业毕业并取得专业技术职称者、有卫生主管部门颁发的上岗证。
2、特殊项目
实验室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并经省、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一定的条件包括人员(培训合格、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并持证上岗)、环境设施及仪器设备符合有关规定、试剂等有批准文号且效期符合规定、有标准操作程序(SOP)及QC、参加室间质评且合格、有良好的记录措施及客户服务体系。特殊项目如临床基因诊断、性病及HIV 检测等。
3、新项目
指临床未用过的新开发的检验项目。研发单位需报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经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方法学及临床评价后才可以应用于临床。评价内容有方法学原理、试剂组成与性能、操作流程、相关仪器设备及环境设施、参考值、临床意义、应用价值及收费价格等。二.正确、合理设置检验项目
同级医院的检查项目应尽可能统一,同时制定实验室管理规范,对检验人员的资质、仪器设备的基本要求等作出详细的规定,并以此作为标准评定实验室。合格的实验室的检验报告至少可在全市“通行”,患者不必再做重复检查。如此可减少因各实验室开展项目的多少不同而造成的不必要的纠纷;避免了多做不必要的检验项目而增加病人的负担以及因少做项目而影响病情的诊治甚至漏诊延误病情。三.检验申请单
检验申请单及报告单应符合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检验申请单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眉栏项目不得遗漏,送检标本名称、检验目的明确并签全名或盖印章。如遇原始检验申请单送检过程中损坏,检验人员重新开具检验单时应附上原始检验单。急诊检验应在申请单右上角标明“急”字,送检标本所贴号码应与申请单上号码一致。四.检验报告单
检验报告单应包含如下信息:实验室名称、标本的唯一性编号、日期、检测项目及其结果与参考值、实验室声明,如“本结果仅对该标本负责”。检验报告单要有中文名称和正常参考值,书写应规范、方便病人看懂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单的报告日期要求按照年、月、日报告,急诊及重要的报告的时间应具体到时、分。实行签名审查制,谁操作谁签名。检查者及审核者都必须签全名。所有报告必须经过审核方可发出。实习生、见习期工作人员无报告权。不得用热敏打印机打印报告。定量检验结果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定性检测结果必须以中文形式的“阴性”或“阳性”报告,不得以各种阴、阳性符号如“+”、“-”、“+/-”等报告。血型检测结果必须用“A”、“B”、“AB”和“O”型以及Rh血型阳性等专用印章报告或用中文按此格式直接打印报告。同一标本复查检验2次以上者,应注明复查次数;生命紧急值应及时通知临床医师并在报告单上注明被通知人及通知时间;重要报告应及时与经治医师联系。所有报告的原始数据及申请单保留2年以上。五.结果登记
检验结果的登记至少要保留2年。结果的登记要求项目齐全,应包括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及床号、标本的唯一性编号、临床诊断、检验结果以及责任者签名。如用光盘或软盘保存结果,每天应打印清单,该清单应包括上述除检验结果以外的所有内容。六.以信息化带动医院管理的现代化
有条件的医院、科室应逐步建立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实现信息化管理,可以规范检验申请单和报告单,避免人工书写出现错误及不规范的检验报告单。检验科应在发出检验报告单的同时保留检验申请单。检验申请单和报告单的格式与内容可参照《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
七.检查与督促
1.原始记录
(1)原始记录应由检测员如实填写,不得由他人代笔;
(2)原始记录应采用规定表格在现场填写,不得事后补填;
(3)原始记录应字迹清晰,数据正确,内容完整,不得随意涂改;
(4)原始记录需要修改时,应按下述规定进行:
a)用两条横线划去需要修改的部分;
b)若是原始内容有误,应将正确的内容填写在横线的上方;
c)若是要填写复测结果,应将新的结果填写在横线的下文;
d)在修改处填写更改人签名。
(5)原始记录有相关负责人复核,作为编写检测报告的依据;
(6)原始记录应由专人整理,随同检测报告按时装订成册,存档备查。原始记录应至少保存5年。
2.检测报告
(1)检测报告单应采用规定表格,以原始记录为准,如实填写,不得随意更改或涂写;
(2)检测报告单应打印清晰,内容完整;结论确切,全部数据单位均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3)检测报告单应与原始记录一同交由相关负责人审核并签字后,才可生效;
(4)对有异议的检测报告单,应按有关规定由质量负责人及时组织处理;
关键词:质量,判定,检测,体系完备
1 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简述
质量检验报告是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的“特殊”产品,它是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以先进、完善的设备和技术人员专业、精湛的技术为基础,以现行有效的标准、检测方法为手段,对所检产品进行科学、公正评价的结果。它是一种可以直接反应检测结果和结论的文件,能准确客观地反映所检产品的质量信息,并对客户委托的产品所进行检验所得到结果的信息文本。通常是由独立于供需双方的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完成。
2 案例报告分析
某知名品牌化肥企业生产的农用化肥磷酸二铵,由经销商送检产品一份,现场填写样品委托受理确认单,填写内容为:外包装标识:传统料浆法,总养分N-P-K18-46-0,产品等级:合格品;现场送样数量为1kg,检验依据为磷酸二铵国家标准GB10205-2009,对待检样品进行流转检测,样品检测实测值对比,见表1。
由于该样品“总养分、总氮、有效磷质量分数实测值”均大于等于“优等品”标准要求值,但”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比”低于标准要求值,该产品检验检测报告结果以“优等品”等级进行判定,出具检验报告综合判定结论为“水溶磷占有效磷百分比项目不符合产品标准要求规定”,当场送样经销商对检验报告判定结果提出了异议,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对该样品检验报告结论重新审定,希望检验检测机构按照样品标识“合格品”等级进行“符合合格品标准判定”,并提出结论重新审定申请。
3 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在购买化肥时,按照养分配比进行付款,如果不进行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消费者很难知道该化肥“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比”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规定,企业在生产成批量磷酸二铵时,原料矿粉中总氮、有效磷超过合格品标准要求很多时,均会增加产品成本,导致价格上升,对于农用化肥中“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比”这样一个重要指标,企业又在标识上标注“合格品”字样,检验检测机构到底应该如何判定,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维护消费者权益更应尽职尽责。
对于检验检测机构,如何为监管部门行政执法提供的有力数据保障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最终如何对该样品进行判定,出具一份合格的检验报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3.1 加强人员素质管理,提高人员业务水平
检验检测机构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个人素质修养是出具合格检验报告的最基本的保障,不同的实验室、不同的检验员、不同的日期、检验检测机构人员分析同一个样品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只有达到这样的目的才能够得到政府部门或者权威机构的认证,这样出具的报告才具有法律效力。
1)提高主检人员业务素质,强化专技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尤其对国家颁布的新法律法规、检验标准和检测方法,进行宣贯和业务技能培训,从而进一步提高检验检测质量和专技业务水平;
2)提高审核人员业务能力,丰富审核人员审核经验,严格要求审核人员熟悉审核程序和技巧,熟知检测报告审核重点,测算原始记录数据做到准确无误;
3)提高授权签字人业务素质,严格要求授权签字人熟悉检测标准和技术规范,并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正确执行规范和标准,坚持实事求是,客观无误的对整个检验报告的有效性进行批准。
3.2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完善有效、有章可依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是检验检测机构的关键的质量文件,它们是检测机构的有效的“部门规章”,检验检测机构所有的工作都围绕它们开展和进行,合理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对实验室日常工作有更为严格的约束。
1)质量手册切实可行,完善有效,更为本部门检验检测工作的日常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质量手册是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管理手册,属于管理方面的范畴,它是检验检测机构的纲领,包括目标方针和各项管理制度;检验机构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对日常工作的不足之处进行合理的修订和完善,让整个架构更加合理清晰,较为合理完善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可以使检验检测机构检测水平、设备环境条件更为规范和提高,为合格检验报告的正确出具提供保障。
2)程序文件合理运行,质量流程严格规范。程序文件是质量手册的具体要求,是对检测检测日常工作的进一步细化,它严格指导管理文件的运行,是整个检验检测机构的工作制度,它在检验检测机构中对何人、何地、何时,利用什么方式做何事及其要求有更为严格的界定,检验检测机构程序文件制订中周密细化,实际操作中合理运用于日常工作开展,质量流程将更为高效,为检验检测机构出具合格检验报告做好了前提。
【中国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43-01
检验科工作的主题是检验质量,质量保证是检验科质量管理的核心,检验科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是提高检验结果准确率、防止医疗事故发生的关键[1]。随着现代医学技术飞速的发展, 知识、技术不断的更新,检验项目越来越多, 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同时医疗制度的改革,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也对检验科的服务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新形势下医院检验科的改革管理提出以下看法,现报道如下。
1.加强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1)鼓励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参加各種形式的继续教育, 例如目前每年都有很多先进的检验单位组织各种继续教育学习班推广先进的检验科相关技术, 这对于提高检验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实践水平, 掌握国内外和本专业相关的最新发展动态有很大的帮助。(2)鼓励每个人多参加学术交流, 有目的、有计划采取学术交流、外地进修、项目培训[2]、参观学习等方式,培养一些有稳定专业思想的业务技术骨干(3)加强科室的研发能力, 鼓励和引导技术人员进行科学研究。
2.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检验科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完善的工作制度使检验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有章可寻,有法可依。检验科的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个标本的处理、每一种试剂的更换、每一项操作技术的变化都直接影响检验的质量。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包括检验科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种仪器操作手册、室内质控及室间质评,它贯穿于临床医生开检验单到拿到一份高质量的报告单整个过程中。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全面质量管理,涉及临床医生、护士、工人、检验科工作人员,每个环节都应有一套严格的措施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无误,且责任明确位职责。
2.1分析前质量控制[3]:对检测项目进行检测前确保(1)检测仪器维护良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有足够量的、高质量的合适试剂(3)选择国家统一的定值质控品(4)准备好各种必要得消耗用品(5)实验室环境条件(如温湿度、电压、其他干扰等)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2.2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室内质控是获得可靠结果的前提,也是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4]。检验人员每天均应对每台仪器进行室内质控实验,做好室内质控的标准化、程序化是全面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加强对室内质控数据的处理和管理,对失控情况进行及时地处理。每月末均应对室内质控进行评价。
2.3分析后结果的质量控制:(1)检测结果合理解释及其临床分析:检验人员对每天的测试结果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将测定结果的变化与室内质控结果进行比较,判断每项结果是否符合质量控制的要求,是否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3)检验人员要对报告结果负责,并作好医务人员的咨询工作。
3. 加强与患者、临床医师的沟通
建立完善的沟通制度,深入临床科室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时的发现检测上的一些问题。临床医师是患者诊疗方案的制订人,从临床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到检验结果的合理应用,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临床医师与检验医师的协作与交流能保证检验报告的质量。检验科人员意识到自己与临床医生是一个整体,二者的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断的寻求最直接、最有效、最合理、最经济的实验指标和方案,提高检验质量[5]。
4. 加强医院检验科的安全管理
检验科工作人员职业感染的风险很大, 历来都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对象。因为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每天承担患者血液、尿液等临床标本的检验工作, 有很多临床标本和医疗垃圾中富含病原微生物, 具有较强的生物传染性, 检验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有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如果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 预防感染的措施不到位, 会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 甚至对社会造成公害。因此应做到如下措施防止感染的风险。(1)上班时间必须穿隔离衣, 戴口罩、工作帽、手套等。( 2) 对于无菌的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要在有效期内使用, 开启放置24 小时后不得使用。(3) 使用后的一次性检验用品和废弃物品、废弃标本都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禁止重复使用, 更不得随意丢弃。(4) 各种使用的检验器具应先消毒后清洗, 然后再经消毒或灭菌后使用。检验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
(5) 检验时必须无菌操作, 不得接触患者的血液尿液, 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都要洗手消毒。(6) 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 每天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对各种物体表面进行常规消毒。(7)加强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的教育, 加强无菌操作观念和实验室消毒管理,规范医疗垃圾的处理。
5.讨论
临床检验是一项复杂的(它涉及到各个不同专业及不同检验标本的分析前的管理,也受许多患者生理因素及外界因素影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它以大量检验数据向临床医生提供对患者病情诊治和预后的科学依据。检验结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临床医师的诊疗工作。在工作实践中让我们体会到, 检验科科学的管理不但可以有效的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 也会带来科室的进步, 让技术人员自身价值得到体现。各科室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自己的管理模式。如何用科学的管理, 促进检验科的良性发展, 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不断的实践, 总结创造出新的经验,保证检验科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敖必蓉. 加强与临床沟通, 促进检验科质量管理[ J] .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6, 3( 2) : 50.
[2]丛玉隆,秦小玲.检验科管理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与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3,11(26):649~651.
[3]杨振华.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982108..
[4]刘瑾,张克慧,王余保.加强基层医院检验质量管理[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0,23(12):751-752.
检验人员要熟练掌握危急值项目及其范围,了解其临床意义,一旦出现危急值,首先在保证仪器设备正常,室内质控项目在控的情况下立即复检,复检无误后,立即和相关人员沟通,询问检验结果是否和实际病情情况相符,是否重新留取标本复检,标本采集时是否符合要求,若无异议做好危急值报告记录及相关人员的签字,做到责任到人。
3.2建立完善的医学检验危急值文件
危急值程序文件主要内容应包括:①检验人员发现危急数据情况、是否进行核实、是否及时报告给医生。②将危急值实验纳入操作手册中去。③训练危急值检验人员对数据熟悉度和敏感度。④定期回顾和检查危急值报告制度。⑤做出相关项目表开展危急值检验,详细记录检验中表现。⑥记录并保存危急值处理结果。
3.3根据病种病因不同界定不同危急值范围
危急值实验会针对不同病患进行研究,实验检测项目不同出现危急值范围就不同,且检测项目不一定都会出现危急值。往往有些检测结果(如肿瘤标志物)已明显超出危急值范围,但不一定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医学检验实践中应用危急值时,要考虑到病种不同危急值亦不同,要制定出每个病种不同项目的危急值界限,必须根据各科相对权威医师的实践经验和所得实验数据共同做出讨论,此危急值才具有实际意义。
3.4加强检验人员和医护人员的沟通
这是防范假阳性危急值发生的重要措施。医护人员往往不甚了解医学检验工作,但是送检标本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前质量控制是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不能得到保证,标本在未送实验室前可能发生了质变,检验所用仪器和方法再好,检测结果也不能真实客观反映被检验人员的生理生化功能变化情况。所以,加强检验人员与医护人员沟通是预防假阳性危急值出现,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3.5加强护士培训和教育
护士尤其是新上岗低年资护士,要通过培训和教育来转变理念,正确认识危急值报告的重要意义。护士要加强与检验科沟通和联系,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检验相关知识,使之掌握正确采集标本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检验科应制定被检验者准备以及标本采集、储存、运送的检验手册给各相关科室参考。
3.6加强危急值的监督管理
应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危急值登记报告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对相关责任人和科室要给予通报批评。
3.7医学检验危急值的发现、核实及其处理
3.7.1医学检验危急值的发现检验医学的发展,所用检验设备大多全自动化,拥有完善的`LIS系统,可以在既定项目表中直接设定危急值。在程序中比较患者前后检验结果,若出现危急值,仪器会自动发出警告。若仪器出现问题或出现缺乏此系统及系统不完善等情况时,只能靠检验人员拿到检验报告后认真审核来发现问题,需要提高检验人员的责任心并具备丰富经验,在没有科学系统情况下会导致所得报告结果不能进行前后对比。检验科对原标本妥善处理后冷藏保存1~7d,以便复查。3.7.2医学检验危急值的核实和处理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时,应首先确认仪器和检验过程是否正常,在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和试剂无质量问题情况下,若出现危急值,应立刻进行复查,确保不是假阳性结果。在复查结果确定与之前检测情况一致后,立即通知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病情,核实结果可靠性,若与临床症状不符,则应分析假危急值,是否是在检验前或在检验过程中对检验标本质量控制不佳所致。这是危急值报告程序最为重要的环节。要求检验人员要熟练掌握医学检验危急值理论知识,能迅速判断不同患者不同症状的危急值。在核对无误后,记录于“医学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将报告单发送到工作单元电脑上登记确认,并电话通知所在科室医护人员。医护人员接到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后,如认为检验结果有问题,应重新采集标本进行复查。如复查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检验科应再次报告危急值,并在检验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
4讨论
危急值管理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验室认可的一个重要条件。危急值的质量控制除保证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外,更要管理和控制好危急值操作规程中的各个关键环节和关键人。可以说,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对于医疗条件有限,医护人员年轻化,实践经验不足的单位更应重视医学检验危急值管理,不断促进检验人员分析和检查异常结果,有效增强检验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不断提高理论和技能水平,增加检验人员和医护人员的沟通交流,强化医护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接到危急值报告能及时了解被检验者的生理生化功能及其病情变化,采取积极的干预治疗措施,不断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应急处理能力,不断学习,提高综合业务水平和职业发展能力,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医学服务,保证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综上所述,医学检验危急值正确报告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能增强检验和医护人员的责任心,还能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验室临床经验,不断提高临床服务意识和能力。检验人员应根据检验结果和临床诊断以及病情来客观分析危急值,只有提高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才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浩,付靖瑜,汪宏良.JCI标准下检验危急值报告的实践与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13(16):2400-2402.
[2]杨塔娜,李启亮,王艳,等.儿童凝血项目危急值的建立及临床应用[J].山东医药,2016,56(20):59-61.
[3]李云凤,张淑华,张海涛,等.检验危急值项目的选择与确定[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3):348-351.
[4]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实验室管理学组.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程序规范化专家共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7):484-486.
[5]仲腊春.临床生化检验假性危急值产生的原因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21):3080-3081.
[6]袁平宗,汪永强,李勇.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评估分析与持续改进[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7):1002-1004.
[7]潘建华,罗丹.检验危急值的回顾分析与评估[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158-161.
1、标本检验结果测出后,由检验人员核对标本是否匹配,仪器测定是否正常,标注异常标本状态提示审核人员,如一切无误则进入下一审核步骤。
2、审核人员校对化验单录入是否正确,包括住院患者的个人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和门诊患者的个人信息(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科室)。
3、审核人员核对报告项目同申请检测项目是否匹配,如有出入,及时反馈给操作人员,进行必要更正。
4、审核人员根据医生初步诊断意见结合临床经验判断结果是否相符。如有疑义,及时同临床医师联系沟通,排除人为因素和标本检测前阶段各种因素的影响。
5、对于报告结果符合危机值报告范围的要求操作人员立即复查,复查无误后结果及时通报开单医生,提示医生第一时间做出恰当处理。
6、标本妥善保管,以备日后查询。
检验科差错事故处理流程
1、一发生差错事故,当事人或发现者应立即向质控组长报告,由实验室及时登记,立即查明事故情况,保留样本,主动向科主任报告,不得隐瞒,并要迅速采取措施,把损害控制到最小程度。必要时报告院医务科、院领导。
2、一般差错,应填写差错登记本,并注明差错性质及补救办法。
3、出现医疗差错或严重工作差错,科室组织召开专门会议,认真讨论,吸取教训,提高认识,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关键词】 基层医院;检验科;科学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6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67-02
随着医学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现代医学技术在医院中的使用也是越来越广泛,因此对于医疗技术的严格要求显得非常重要。基层医院检验科的检验项目在近年来逐渐增加,且随着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基层医院检验科也开始引入先进的设备与仪器。对于检验科如何適应形势所需、保质保量为患者与医务人员服务成了近年来基层医院检验科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根据本文笔者多年经验,对基层医院检验科的科学管理进行分析与总结,具体报告如下。
1 落实制度建设
医院应该按照卫生行政部门对于基层医院的要求,通过认真学习与仔细探讨和完善后,制定出检验科应该遵循的操作程序,并在还应详细记录和说明制度的应用方法与落实相关情况。针对基层医院检验科的特点,推出相应的仪器、试剂、标本、质量控制、检验结果管理制度。除此之外,医院还应设立相应的管理小组,让每一个检查任务落实到人,进行每一项检查后,要求检查人签名,并做好相关的记录[1]。
2 注重教育,调动积极性
基层医院中的检验科工作人员学历层次较低,但是根据相关规定,检验科工作人员必须有丰富而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精湛的操作技能来适应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因此,对于检验科工作人员的培养和教育是检验科科学管理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检验科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水平时建设良好医德与医风的基础。医院管理方应该对检验科工作作风进行整顿,让工作人员意识到良好的职业操守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具备的基本准则。在所有检验师上岗前,需对其进行考核与培训,使其充分了解岗位职责,巩固服务意识。医院还应鼓励检验师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将检验科管理推向标准化和规范化。对于在职的检验师,医院可以给予其深造的机会以满足医院发展所需,使检验科能够更好地为患者和医生服务[2]。
3 注重质量管理与规范操作
针对基层医院检验科可能出现的懒散的工作作风,建议科室建立相关的质控小组,并评选出组长,根据制定出的管理制度对检验科进行定期检查,并且对患者及医生收集对于检验科的意见与建议,根据这些意见进行定期讨论,找到确切的解决办法以提高检验科管理质量。对于采集的标本,要求医院进行及时送检,并对一些不合格的标本予以拒收。对于检验科的数据需进行详细地记录,以便于日后的核对。所有检验科使用的起居均应该本着质量第一、价格适中的原则进行购买,且所用试剂需要符合国家对于医疗器械的规定。所有仪器在使用前,应该采用标准品进行校准,待到确定仪器运行正常后才能进样进行检验与记录。若检验科存在两台一样的仪器,则要使用对比试验来保证仪器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准确度。组长应与组员一起对检验科每日所有的报告单进行检查以确认其合格性,当发现任何问题时,除对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外,还需进行总结以帮助科室改进[3]。
4 安全为主,服务患者
对于检验科主任的要求主要在掌握专业技术、注重自身学习、培养科室骨干、保证科室正常运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基层医院检验科的要求也有相应的提高,检验科工作人员除了增加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外,还需要提高与患者的交流。基层医院的检验科人员较其他医院而言较少,且还要保证急诊班的执行,因此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具有良好的处理能力,还要求具有多才多能的特点。检验科的各种仪器的维护与保养也由检验科工作人员负责,因此保证仪器的安全与准确不仅是对医院负责,更是对患者负责。
5 制定奖惩制度
在制定检验科管理制度时,主要以鼓励工作人员为主,处罚与处理为辅,以此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进行实际考核时,建议使用多劳多得的方式,结合工作量,将考核结合与年终奖挂钩,并每一个月评选出优秀工
作者。所有评定均使用三联单进行统计以避免弄虚作假的情况的发生。对于在技术上有极大进步的、工作态度积极的、做出突出贡献的检验师,给予其奖励[4]。当发现任何一个工作人员出现问题时,应及时给与提醒,并在之后的总结会议中提出,但须注意的是提出问题时应对事不对人,旨在提高工作人员的警觉性,补充不足。
6 注意生物安全防护
大多数基层医院检验科不具备生物安全柜,但建议基层医院检验科配置质量较好的生物安全柜,以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院内感染出现。在目前抗生素较为滥用的环境下,耐药菌株也不断出现,因此对于实验室中细菌与病毒的传播和感染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建议医院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严格佩戴手套和口罩,养成遵守制度、安全防护的良好习惯[5]。
7 小结
基层医院检验对于技术性的要求非常高,因其提供的临床检验数据为医生选择患者的治疗方法有重要的意义。检验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诊疗水平,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通过提高检验科整体水平与质量,能够有效地避免多种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发生。对基层医院检验科进行科学管理,不仅让科室进步,还能让工作人员的自身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科学管理没有定式,需要根据不同基层医院的特点进行调整与规划,如何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促进基层医院检验科的发展是我们目前仍需要探索与实践的问题,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才能得到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敖必蓉.加强与临床沟通、促进检验科质量管理[J].实用医学临床杂志,2009,2(3):50-51.
[2] 林党七,周兴,陈娟,等.医用检验仪器设备的管理浅论[J].医疗设备,2010,2(3):155-156.
[3] 陈振浩.中医院检验科科学管理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0,8(2):222-223.
[4] 徐永武.医院检验科的科学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8):643-644.
关键词:检验结果,随机抽样,对照实验,数据处理,仪器校准检测标准及方法,原因分析及建议与对策
食品质量关乎消费者身体健康,因此食品检验工作中,检验结果是否准确至关重要。而食品作为一种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由于其种类繁多、检测项目众多、分析方法复杂等因素,导致了食品检验报告出差错的概率较大。
1 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
检验结果的准确度通常用误差来表示,误差愈小,检验结果愈接近真实数值。误差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系统性误差和偶然性误差。系统性误差是由某种确定的原因造成的,如分析方法不够完善,仪器本身的缺陷或使用了未经校正的仪器、试剂或蒸馏水中含有杂质等。偶然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原因造成的,如气压、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偶然波动等。(在标准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误差”这一概念已被“不确定度”所代替,主要考虑检验结果的真值其实是无法获知的,往往是以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代替真值。)所以抽样、检验中以下几个方面要予以重视。
2 随机抽样方法要合适
抽样具有代表性,是保证检验结果有效性的必要条件。抽取样品应注意以下三点。
(1)对于颗粒状不均匀样品如瓜子、果脯等,不能有意识抽取质量好的或坏的,可以通过从不同区域层次抽取稍多的产品,集中起来再用四分法或用分样器获得样品。
(2)抽样人员应加强业务培训,对抽取产品标准中抽样部分的规定要熟悉。产品的抽样方法各有不同,例如酱油的抽样方式是每批产品不同部位随机抽取6瓶(罐),而粮食、油料要用扦样器或取样铲,按面积厚度分区或分层抽取。避免用同一种方式或不讲究方式而随意抽取。样品数量也要适宜,数量不足没有代表性,数量过多则造成浪费。
(3)抽样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应制定好合理的抽样检查方案,会同被抽样单位认真填好抽样单,做到手续完备,程序正确。抽取的样品要按特性包装、贮存好,例如:冷冻饮品要贮存于冰箱冷藏。
3 检测标准及方法要正确
选择好了标准,就应依据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检测,产品已执行新标准的,不能沿用旧检验方法。例如酱油已经执行新标准,而检验时由于对原检测方法熟练,就不采用新的检测方法,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新的检测方法往往克服了原有的一些缺陷,比如氧化钠一项的测定,原检测方法是用1 0 m L样品稀释至100m L,取2.00m L,加50m L蒸馏水,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进行检测,滴定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氯化银白色沉淀,影响了观察色变化;而新标准的检测方法是用5.0 m L样品稀释至200m L,吸取2.00m L,加100m L蒸馏水进行检测,稀释倍数明显增大了,滴定时不会产生过多沉淀,因而更易于观察颜色的变化。另外,严禁用标准甲的方法检验标准乙的产品,必须严格保证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的统一。
4 进行平行测试和空白试验,必要时进行对照试验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可以使偶然误差接近消除。进行空白试验,从试样分析结果中扣除空白值,就可以校正由于试剂或水不纯等原因所引起的误差。进行对照试验,选用与试样成分相近的标准样品与试样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操作,把标准样品的分析结果与它的标定值加以比较,就可以测出方法不准、试剂不纯等引起的误差,从而在试样的检验结果中加以校正。
5 检验数据要认真记录和正确处理
5.1 准确读取和正确记录有效数字
读数要读取有实际意义的数字,即有效数字,其数值中,只有最后一位的数字是估计的,而前面所有位数的数字都是准确的。例如滴定管读数17.82m L,最后一位2是估计出来的,而前三位数是准确的。滴定管有刻度示值,记录时,依所使用的仪器精度而定,不能随意增减位数,要反映实际情况。
5.2 有效数字要正确修约和运算
在计算一组有效数字位数不同的数据之前,应该首先按照确定了的有效数字将多余的数字予以修约,并应严格执行GB 8170规定的“进舍规则”。在近似数运算中,为提高效率,可采用如下办法:当几个数作加减运算时,在各数中以小数位数最少为准,其余各数舍入至比该数多一位;当几个数作乘除法运算时,在各数中以数字个数最少的为准,其余各数舍入至比该数多一个数字,而与小数点的位置无关;另外,要注意不得在运算过程中出现连续修约现象,经修约的数应全部参加运算,最终结果要与标准值保持一致。
针对食品检验报告将实物质量和产品标签分开判定的情况,笔者认为,一个定型包装产品,应该是已经赋予了它一些诸如品名、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等特征,一个不具备标签标识的定型包装产品不能称之为产品。因此,笔者认为没有必要人为地将实物质量和产品标签分开判定。
6 原因分析
检验报告中的基本信息一般来源于抽样单或委托合同书,因此,在设计抽样单或委托合同书时,就应将检验报告所涉及到的内容全部纳入进去。另外,填写人员在填写时也需认真、仔细,避免漏填、错填等现象。同样,报告编制人员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抽样单或委托合同书以及检验原始记录中的内容进行录入,确保文字、数据的准确。
造成检验依据和检验结论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相关标准欠熟悉,对有关概念、适用范围理解不深刻,以及获取新信息的渠道不通畅等。每一个标准的出台都有它的适用范围,不能将范围随意地扩大或缩小,而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也应严格的执行。
7 建议与对策
7.1 思想上重视
制度要靠人去执行,而思想是执行效果的最终决定因素。只有从思想上加以重视,制度才能得到好地执行。这就要求各检测机构逐步培养职工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最大程度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
7.2 制度上规范
出具一份高质量的产品检验报告需要有一个规范的制度为基础。针对检验报告所制定的制度,应涉及从抽样到报告出具整个过程,包括抽样、运输、贮存、检测、原始记录、出具报告各个环节。每个环节应根据不同样品所需要的不同要求制定相应的细节条款。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检测过程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达到规范化、制度化要求,最终确保检验报告的质量。
7.3 管理上控制
加强管理也是确保制度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手段。在长效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加大对检验报告质量的考核力度,设立明确的考核指标,制定详细的考核方案,奖罚分明,责任到人,通过管理不断提升食品检验报告质量。
8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