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反思(共8篇)
思考1:如何回到原型。一是增补一些资料,特别是白求恩自己的书信,通过阅读,真实了解人物的心理。我借鉴了胡君课堂实录中的资料。
[投影展示]
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白求恩随部队辗转于荒凉的大西北,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用他的话说,过的完全是“高强度的生活”。在私人通信里,他偶尔述及1938年一年,其实不到一年的工作量:去年我共行军3165英里,其中有400英里是徒步穿行于山西、陕西和河北三省。我共做了762个手术,检查了1200名伤员。我还重组了部队的卫生系统,写作和翻译了三本教科书,建立了一所医疗培训学校。”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如此繁重的工作,卓著的效绩,不要说一个人,就算一个小分队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投影展示]
在延安,外国专家很少。白求恩的到来理应受到当局的礼遇,仅每月发给他的津贴便相当可观。然而他谢绝了。以下是他写给“军事指挥部聂将军处”的相关的信
亲爱的同志:
今天晚上我收到了林大夫带给我的301元钱。这笔钱中的100元好像是付给我的个人津贴,另外的102.20元似乎是用来偿还我在药品上的垫支,而剩下的98.80元似乎是用来支付我在纱布和药棉上的开销。关于这第一项100元。我在8月12日发给延安军事委员会的电报中已经表示过拒绝接受并且建议将它用做伤员们的烟草专款。其它的医生每月只有1元的津贴,而聂将军本人每月的津贴也只有“可观的”5元,在这种情况下,让我接收每月100元的津贴是不可思议的。
另外,因为我需要的所有东西都是免费提供给我的,钱对我没有任何用处。
致同志似的敬礼!
胡老师的处理这段材料的方法是通过学生朗读,追问你读出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我上课处理是自己朗读,然后自己补充说明他是什么样的人?从方法上较之不妥,上课应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自己学习,但又想如此简单的思考,让学生回答会不会过于费时?
二是增补一些旁人的资料。通过旁人的材料,完整这个人物形象。这一点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补充。
思考2:如何走进人物。由于学生对文章所涉及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精神感受不深,联系现实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让学生自己结合熟悉人物来谈,重点讲事例。
创刊于1985年的这份刊物,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最早的高等教育刊物之一。30年间,她经历了一次更名, 从最初的《高等教育学报》,更名为《中国高教研究》。经历了二次改版“扩张”,从1985—1991年的季刊,到1992—1999年的双月刊,再到21世纪开始的月刊。经历了三任主编,分别是黄展鹏主编、王革主编和王小梅主编。30年间,共出版了255期(含4期增刊),“网罗”了近千位作者,其中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改革开放以来历任教育部长(教委主任)和分管高等教育的副部长(副主任)、大学校长、教育厅长等不同级别的高等教育领导者和管理者,也包括那些“职业”的高等教育研究学者,还有在读的博士生和硕士生。30年间,共发表了八千余篇文章,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转引的文章几百篇。按作者单位统计,涵盖了我国500余所高校,上至“阳春白雪”的清华北大,下至“下里巴人”的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乃至于部分以省政府名义出现的文章。30年中,在贵刊发表文章最多的作者是周远清会长,有47篇;还有瞿振元会长17篇,杨叔子校长16篇,我的老师潘懋元教授有11篇,令我看了之后汗颜。30年间,曾设有令人喜欢的“探索与争鸣”、“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以及“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栏目,也有不受人待见的“高校保卫工作研究”以及“学会和期刊编辑工作研究”等栏目。可惜的是,一些受宠的栏目与不受人喜欢的栏目,就像把“小孩和脏水”都泼掉了一样。30年间,从最初没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到2003年开始,文章出现了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再到2012年开始有英文题目、摘要及关键词。同时我还注意到,从1988年开始,贵刊出现了广告 ;从1994年开始 ,封面开始采用彩色图片,包括人物照片和高校的校园风光照片,其中该年第4期,第一次采用高校的校园大门作为封面;从2000年开始,几乎每期都有高校的广告宣传页,每期刊登4~6所高校不等。30年中,最长的文章有52页,刊登的为完整的研究报告,最短的文章有1页;最少的一期有14篇文章,最多的一期有53篇文章,尤其是在1998年和1999年两个年份,每期文章数量都超过40篇。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再做进一步的详细统计,可以得出更多的数据,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分析视角。
以上数据,既有“温暖”的一面,也有“冰冷”的一面。通过以上最简单、也不够全面的统计数据,对贵刊30年走过的路,可以做如下的基本判断和评价 :这是一份有明确办刊宗旨和使命的期刊,既坚持了最初确立的办刊宗旨,又不囿于某些“陈规戒律”。这是一份受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的期刊,浸透着许多高教管理者和研究者的心血,涵盖的作者队伍是其他同类期刊无法比肩的。这是一份经过市场经济洗礼的期刊,留下的既有顺应某些“市场潮流”的痕迹,也有超越了“市场潮流”和影响的烙印。这是一份展示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缩影”的期刊,刊物的“更名”“扩版”与大学的“更名”“升级”有一定的相似,从中可以看到从不规范逐步走向规范,从稚嫩走向成熟的痕迹。这是一份典型的“专业化”期刊,始终恪守于“高等教育”,从不偏离轨道;还是一份特色鲜明的“本土化”期刊,共有9篇文章出自外国学者,“国际化”的初衷只是时隐时现。仔细品味160本期刊,不同的观者可以截取不同的数据;面对不同的数据,不同的作者可以做出不同的结论和判断。通过这160本期刊,你可以看到一幅立体的中国高等教育30年的发展画面, 既可以得出“这是一份不断进取的期刊”,也可以得出“这是一份似乎走过弯路正在上升的期刊”。无论如何,30年的期刊史,令人回味,值得反思。
在1985年的创刊号上,《编者的话》是这样描述办刊宗旨的:
为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学术交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办了《高等教育学报》。它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进行学术理论研究和交流的共同园地。
《高等教育学报》遵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探讨有关高等教育的各种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发展和繁荣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的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科学体系,使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服务。
《高等教育学报》刊载国内外有关高等教育学术研究的成果;发表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著作和探讨高等教育未来与发展的文章;介绍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学术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以及新兴学科及其代表人物和著作;报道国内外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研究的动态,等等。
《高等教育学报》坚定不移地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论名家论著,还是新秀佳作,抑或“新兵”习文,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予发表。有争论的问题,持各不同观点者,均可各抒己见。作为编者,我们热诚地希望广大的高等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积极为本刊撰稿, 特别欢迎提出需要讨论的向题,并参加论争。对于联系实际、勇于探讨、立意新颖和观点鲜明的文稿,本刊将予优先发表。
《高等教育学报》刚刚问世前进的历程中必然会有重重困难和种种问题。但是,我们坚信,有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和读者、作者的大力支持、热情帮助,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开拓前进! 让我们团结一致,为办好《高等教育学报》而共同努力,愿它不断成长,日益完善,开出艳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至今重温由697个字构成的《编者的话》,依然感受到当初创办者的前瞻,无论从哪个角度考量,都不失为一个“顶层设计”的“宣言”,就像历史上那些著名大学的《大学章程》,依旧不失时代感。抛开历史的时空,仅仅阅读《编者的话》,你会感受到,贵刊在创办之初,就已经具备了“而立”的气质和成熟。但当你仔细翻阅这30年的期刊,又会感受到贵刊离“而立”的距离,更很难得出贵刊已经到了“而立”之年。翻阅完30年的期刊,我突然感觉到,岂止是贵刊,所有的刊物,包括社会各种组织,乃至所有的人,当他到了“而立”之年的时候,未必已经“而立”。
“而立”之年,既代表着成功,也代表着代价。“而立”之年的期刊,应该有其鲜明的个性,比如研究领域的定位、外观与格式的不同。在栏目设置上,“而立”之年的期刊也应有其特色化的栏目,看到这些个性化的栏目,大家就知道这是某个刊物。但我认为,作为刊物的“而立”之年,应该是“一个争鸣的阵地”。《中国高教研究》在“争鸣”这个问题上,曾辟有栏目,也发了一些文章,但其目的性和影响力都十分有限。在我的印象当中,我国所有的教育类期刊,在这方面都有明显的不足,感受最深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教育研究》创刊时,发起的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这场讨论延续了几年, 在那场讨论已经结束几年乃至十几年之后,我还会感受到讨论的余波。在1990年前后的一次会议上, 我第一次见到了曲阜师范大学的陈信泰老师。他是那场讨论中“教育的本质是上层建筑”一方的典型代表,就这个命题,他在《教育研究》发了不止一篇文章。虽然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他还在津津乐道当年的讨论和自己的观点。在1996年6月前后,我和潘懋元老师借到曲阜开会的机会, 来到陈老师府上,这时他已退休,在交谈中,他又提起了对教育本质的看法,其观点依旧未改。实际上,在今天高等教育领域,值得“探讨和争鸣”的话题非常多,例如高等教育的产业性和公益性、通识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等命题,都有非常大的讨论空间。一份高水平的杂志应该“搅动”理论争鸣 ,并对重大理论问题进行追踪研究 ,应该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形成一个历史的链条,它应该是一种历史的递进。
我国是高等教育大国,造就了高等教育刊物的大国。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研究专业刊物相对较少, 只有《高等教育研究》(1980年)、《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83年 )、《江苏高教》 (1985年)、《高教探索》(1985年) 等高等教育类专业期刊,《中国高教研究》是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最主要的阵地之一。20世纪末以来,高等教育研究的专业刊物不断增加,一些教育类刊物、综合类刊物也开始关注高等教育问题,使得《中国高教研究》的学术影响力出现明显的变化。如以“高等教育”为关键词进行题名检索,1986年,《高等教育学报》(《中国高教研究》) 的相关文章有13篇, 占该年度此类文章总量的比例为5%(13/226);1993年 , 改为《中 国高教研 究》后的 第二年,其所占比例为7%(38/510);但是,到2000年,这一比例降至2.5%(40/1626)。在众多的“分羹”面前,《中国高教研究》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抉择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决定其未来的生存空间。
对于一份学术刊物而言, 最重要的是其学术水平。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 (2014年 )》当中 ,教育学科共收录期刊33种,《中国高教研究》为核心期刊,排名第6,在专门的高教类刊物当中仅次于《高等教育研究》(权威期刊, 排名第3)[1]。从排名来说,《中国高教研究》的水平已经很高。从历年设置的栏目来看,《中国高教研究》的学术性也在提升,比如曾经出现的刊登经验总结式文章的栏目逐渐消失了。但客观地说,《中国高教研究》的实际排名与大家内心对它的排名还有一定的差距。期刊以文而重,一份刊物要想获得水平的提升和维持,获得广大读者和作者群体的认可,吸引高水平的作者发表他们高水平的论文是必须的。
今天在我国,刊物名称中曾经出现“高等教育”的期刊共22份,现在依然有“高等教育”的期刊有13个,CSSCI刊物2个(没有包括《中国高等教育》),冠以“中国”二字的高等教育期刊有两份,分别是《中国高教研究》和《中国高等教育》,前者是一份会刊,后者是“黄袍加身”,有强大教育主管部门支撑。但是在现实中,“研究”二字也许更具有优势,更容易获得人们的青睐。如何在“研究”二字上做文章,恐怕是与另一个“中国高等教育”竞争的关键。因为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和期刊市场上,是否冠以“中国”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研究”和“研究中国”。当然,这不是说将国际比较教育研究和外国教育研究排除在外,而是“为我所用”。
在我国,许多刊物的厚度在不断增加,然而,读者阅读时的感觉,却是越来越薄了。在过去30年,我一直坚持订阅的刊物是《读书》,过去是每期必看,现在做不到了。即便如此,还是在订阅,有时出差不小心落在了飞机上,只好叫学生到书店再买一本,以保持完整。即使没有时间阅读,也不想缺了一本。从阅读到变成收藏,尽管刊物的价值降低了,但也反映了一本刊物在读者心中的位置。到现在为止,在我国教育类刊物中,还没有一本这样的刊物,在世界上可能也没有这样的教育类刊物。但我希望能有这样一本,至少从事教育研究的人,能够有一本这样的刊物。
在中国, 要办好一份学术刊物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它需要的不仅仅是智慧,还要有勇气。有智慧而没有勇气,就算想办好也不敢实行;有勇气而没有智慧,即使敢办好也是徒劳。一份杂志如何把握政治与学术二者之间的距离,便决定了这个刊物的生存地位。熟悉《中国高教研究》这份杂志的读者都知道,它的办刊理念中有两个特点从未变过:一是在整体上保持了创刊时的基本框架和特色;二是在关注重点和办刊方式上结合时代特征持续变革。这种既保守又开放的特点保证了这份杂志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在办刊最初的十几年中,作者大多数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高教界知名学者,所刊发的重点是宣传国家教育政策、教育会议以及高等教育学会的文章。可是除了这部分以外,也有高等教育领域内的知名学者在上面刊发文章,这些文章大多数以理论性文章为主,集中在思考当时社会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发展方向方面, 实证性的文章只占很少篇幅, 很多时候连1/3都不到。就拿1993年第1期来说,它总共有23篇文章,其中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微观问题的实证性文章仅占8篇,其余的文章要么是领导报告,要么是政策宣传,可称得上学术性文章的也只约占1/3左右。随着刊物的不断发展,加上学术界学术规范和关注取向的变化,到了21世纪之后,这份杂志的风格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作者群体方面,国家行政部门领导的文字在其中所占的篇幅明显减少,而普通学者的文章显著增多;其次在文章风格方面,它不再是单纯的文字性表述,而是开始出现各种数据、表格、图形等科学化的写作方式,并且其关注的问题更加与实际接近,由此可以看出这些文章正朝一种实证性的方向发展。例如在2010年第1期,在31篇文章中 ,实证性的文章就占了21篇 ,已经达到2/3, 这种变化也反映了学术界整体研究范式的发展趋势。
作为一个真正的学者, 不论他从事的是什么专业,在他的心目中,对本专业的学术刊物都有一本账,对其水平优劣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都有自己对某种刊物的偏好,都愿意把自己最好的文章投给自己最喜欢的刊物。由于特殊的评价体系,国内的杂志被人为的划分三六九等,具有典型的科层化色彩。在我国,一份权威杂志的形成,既有学术底蕴的功劳,也有最初的办刊背景, 尤其是支撑杂志的即办刊单位的身份。看看今天我国的权威杂志,几乎无一例外都有所谓国家级的研究单位支撑。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办刊单位的行政级别和权威性几乎就决定了杂志的权威性,它是一个杂志的保护伞。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层保护伞的作用在降低,杂志的权威性最终将取决于学术水平,非权威单位的杂志会向权威单位的杂志提出挑战。从质量来说,《中国高教研究》目前是国内最好的教育类杂志之一。在国内所有的教育研究机构当中,几乎都把《中国高教研究》划分在“权威期刊”的范畴。但是,能否长期维持自己的权威性,在50年乃至100年后 ,依然是“权威杂志”,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命题。
今天,期刊的功能在异化,市场因素正在赋予杂志某些外在的功能。由于制度的因素和生存的需要,今日的杂志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工具,越是权威的杂志起工具的作用越是明显。例如,在权威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作者还可以从单位获得几百元至几千元乃至万元不等的奖励。权威杂志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平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与杂志本身并没有什么关系,它是一种“制度环境”的产物,但它可能会催生出某种东西,某种一眼即明、与学术格格不入的东西。作者和社会把刊物当成工具是一回事,这是一种无奈,也可能是一个过渡阶段,但编辑部如果把刊物当成一种工具,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今日之盛和权威就可能是明日之衰。
一本好的杂志应该是跨越国界的,其权威性应该是国际水准上的。从国际的视角看《中国高教研究》,似乎还有不尽人意之处。1994年,我在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作访问学者,在与香港同仁的交流中,内地的教育出版物,他们只知道《教育研究》,且对内地的教育刊物都有微词。当时在香港的7所大学中,对内地的教育类杂志都没有列入认可范畴,今天是否变了不得而知,这其中也许有某种政治的因素。在当时的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只有一位刚刚任教的年轻教师在《教育研究》上发文章,后来虽见到几篇,也不是很多。2002年,我入选美国富布莱特学者,出国之前,《教育研究》高宝立主编打电话给我,让我借此机会向国外著名学者约稿,以提升《教育研究》的国际化品位。我在美的研究单位是加州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马丁·特罗教授在此工作。为了完成高主编交给的任务,我向特罗教授提出了约稿的要求,并向他介绍了《教育研究》在中国的地位,他没有正面回答我的要求,只是说没有现成的稿子,刚刚完成的一篇文章,准备在英国的一份杂志上发表。在美一年,并没有完成高主编交给的任务,空手而归。实际上,在中国今天的教育类杂志上,还是能够见到几篇外国学者写的论文,但据我所知,极少是第一次发表,大多数是重复发表。今天,教育国际化的大门已经打开,国内的许多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已经把目光投在了国际的学术杂志上,一个新的群体也有可能淡出国内杂志的视野。《中国高教研究》作为中国开展教育研究的“权威杂志”,能否在国际化的视野中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
诚如人有生老病死的生命周期,一个刊物也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但对于期刊来说,寿命的长短似乎不是特别重要,关键是风格、定位、品位以及留下的历史痕迹。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有的教育杂志刚一发行,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即使是短命的,也给世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关于这个话题,我曾经讨教过潘懋元老师,他告诉我,旧中国比较好的教育类杂志,有中华书局办的《中华教育界》、旧教育部办的《教育通信》、商务印书馆办的《东方杂志》。 潘老师随口道来50余年前的杂志,就是历史痕迹的作用。可惜的是 ,解放后这些教育杂志就断代了。以历史的眼光看待我国的教育类杂志,似乎都缺乏一种历史感,有一种时空上的断裂。在目前发行的教育类杂志中,最长的历史也就不过50余年,《中国高教研究》已经有30年的历史,其历史排名应该是很靠前的。据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份统计,全国的教育类杂志在最多的时候有400余份,今天虽没有那么多了,但还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在各种杂志有些“泛滥”的情况下,一本杂志的定位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一份好的杂志,对读者群要有定位,对研究的基本领域要有定位,对办刊风格要有定位。从办刊风格和读者群定位来说,我认为国内最好的杂志是《读书》,给读者一种典雅、高贵、深刻的印象。从风格来说,《中国高教研究》肯定不同于《读书》,但对学术的追求和捍卫学术权威的宗旨是一致的。《中国高教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术权威性,已经具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但是,维持长期的权威性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奋斗的过程。
一本杂志具有多种功能, 关键是对功能的选择。先从最简单的功能说起,它可以提供最新和最广泛的学科进展。以国外的教育类杂志为例,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有新书介绍,是一个固定的栏目,这些新书介绍都写得很有特点。过去出国,为了尽快找到一本好书,判断一本书的价值,以便复印带回来,我是经常看这些新书介绍的。再如一本杂志对研究方法具有一种无形的导向作用。国内的教育研究论文,从总体上说,研究方法多偏思辩,纯思辩的文章比较多。对比国内外的教育研究成果,我始终不认为国外的研究水平有多高,思想有多么深刻,但承认国内研究方法的落后。我觉得《中国高教研究》在上述方面是可以多做一些工作的,开辟一个书评或新书介绍栏目,多刊发一些实证性的研究文章。高等教育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领域,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既为研究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大空间,也为《中国高教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中国高教研究》的多种功能,是每一个研究高等教育和关注《中国高教研究》的人希冀看到的。
问一问:是什么?
“是什么”是关于事物本质的问题。《纪念白求恩》,我们需要纪念的是什么?白求恩同志的感人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解决这个问题有助于梳理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和脉络。做好这一步的关键是要通读全文,边阅读边标注值得注意的信息,理一理文章的层次,最后再进行总结概括。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以偏概全。
问一问:为什么?
“为什么”是对事物原因的探讨。我们认识事物,不但要知道它是什么,还必须了解它之所以 “是它”“是这样”,或者 “要这样”的原因。解决这个问题是为了探明毛泽东同志撰写这篇文章的意图。
就一篇文章而言,写作意图是它的出发点,抓住了写作意图,就抓住了文章的关键,进而可以把握文章整体。写作意图是阅读理解的钥匙和最佳切入点,因此,揣摩写作意图应是本文阅读训练的重点之一。
问一问:怎么样?
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了作者写作的意图,再探究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达观点,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作为领袖,毛泽东同志善于说理。他深知,任何空洞的说教都会让人头晕目眩,而有理有据的论述往往容易令人信服。所以,作者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结合白求恩在中国的主要事迹以及自己与白求恩交往的主要经历,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充分阐述了白求恩精神的实质,以及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具体内容,句句掷地有声。
同时,作者看到党内的不良倾向,运用对比论证方法,反复申述要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品质,对党内的不良作风进行了批评,号召每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要向白求恩学习,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珍贵的纪念》是北师大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趣。把生活当中人们的行为安排到动物的世界中去,借小动物们给自己造的小亭子留纪念的`故事,告诉我们:最珍贵的纪念不是刻上什么字,而应该像小刺猬那样,爱护它、美化它,从而了解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怎样与周围的事物和睦相处,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依据“以人为本”的理念,创设了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开掘学生的创造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后运用。课堂上,学生学得很轻松,学习的热情特别高。主要是因为:
1、课堂上,我采取了自由读、合作读、挑战读、评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不但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同时也使学生在充分的读中有所感悟。
2、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比如在读中感悟这一环节中,我问学生:你认为谁留下的纪念最珍贵,为什么?自己先认真想想,然后再与小组同学交流。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丰富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尝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感,探索后的成功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理解并运用文中成语。
2.学习议论文夹叙夹议的写法。
3.学习文中对比的作用。
能力目标: 1.学习写读书摘记,积累成语。
2.练习运用记叙、议论两种表达方式。
情感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并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2.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美、行为美。
教学重点:议论文中议论与记叙的关系,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教学难点:议论文中议论与记叙的关系。
教学方式:自主、合作和探究
教学准备:有关白求恩的生平事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先请同学们听一首诗朗诵(配乐):“秋风吹着细雨/ 延水奏着哀曲/ 从遥远的五台 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我们用无边的哀悼,/来纪念您!/这里——一/河边的石头,/ 山上的野草,/也在为您流泪。/但是,亲爱的白求恩大夫./您静静地安息吧!/在您的 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已经起来了,/我们将追随您的光辉,/高举新医学的旗 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
这是由朱子奇先生写的《纪念白求恩纪念歌》。诗歌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沉痛心情和继 承白求恩遗志的决心,催人奋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看看白求恩同志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简介白求恩生平和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诺尔曼·白求恩(188-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 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 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牵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三、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找出各段的重点句。
1.需正音的词语:
派遣(qiǎn)以身殉(xùn)职狭隘(xiáài)热忱(chén)
拈(niān)轻怕重纯粹(cuǐ)鄙(bǐ)薄晋察冀(jì)
2.解释词语:
以身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拈轻怕重:在工作中挑轻的,躲避繁重的。
麻木不仁:比喻对事物反应迟钝,情绪淡漠。漠不关心:冷漠不关心。
精益求精:冷漠不关心。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3.让学生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
重点句:
第一自然段:“一个外国人,毫不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二自然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第三自然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第四自然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要点是:
第一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赞扬自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四、分析第一部分。
方法:学生速读课文,教师提出思考题。
1.这段文字分几层写的?各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分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至“不幸以身殉职’):高度概括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迹。
第二层(从“一个外国人”至“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高度概括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动,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三层(从“列宁主义认为”至结束):引用马列主义观点论述白求恩同志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2、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他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先峰队的一员;年岁虽大,壮心不已;肩负重担,奔赴前线;以身殉职,重于泰山。
扣住国际主义的原则概述白求恩同志的简历,是对逝者的追忆,也是论述白求恩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事实依据。从阅读角度来说,让读者先产生“情”,再认识“理”,情理结合,大大增强了议论的逻辑说服力。
3.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明确:“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是包含在共产主义精神中的,文中为什么并列提出?
明确:并列提出是为了强调。
4.引用 “列宁主义认为”一段话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是为了突出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的重要意义。作者在这里引用马列主义的观点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这是运用论证法中的“引证法”,论述白求恩同志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五、学生分叙、议部分朗读此段,加深体会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六、小结。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理清全文写作思路;了解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表现之一——国际主义精神;理清局部思路(第一部分的思路、某些句子的思路);初步理解议论在文中叙述的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复习检查,让学生拼读、解释一些词语:派遣、狭隘、热忱、拍轻怕重、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鄙薄。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二、学生朗读第2、3部分,教师引导分析。
1.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什么?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精神,分几层来写的?明确: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分三层写:第一层(从开头到“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正面介绍白求恩的这
二、学生朗读第2、3部分,教师引导分析。
1.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什么?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精神,分几层来写的?明确: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分三层写:第一层(从开头到“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正面介绍白求恩的这种精神。第二层(从“从前线回来的人”到“无不为之感动’勺,从侧面烘托白求恩的这种精神。第三层,作者再次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2.作者赞扬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时,用了怎样的论证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章用了对比论证,将白求恩同志与“不少的人”的情况相比较。结合完成课后练习第三大题。白求恩: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毫不利己;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专门利人。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担子挑轻的,光替自己打算,喜欢自吹;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从对工作、对人民两个角度进行比较。)
这样一比较,一正一反,褒贬分明,批评中肯。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3.作者为什么先举“前线回来的人”的例子,再举“晋察冀边区军民”的例子?
明确:从前线进一步扩大到整个边区,用广大军民的反映证明自己的论断,证明第二部分中两个‘二极端”的判断是准确无疑的。
4.白求思同志共产主义精神具体表现在第三个方面是: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这一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为什么这一部分内容写得少?
明确: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白求思大夫是个杰出的医生,他医疗技术的高超是解放区军民都了解的事,所以作者只用一句话作了概括,而不作过多的论述。
三、学生阅读第四部分,教师引导分析。
教师讲析:在这一部分里,作者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这一点是白求恩同志所有精神的核心。
1.作者回忆了同白求思同志的交往,写了哪些内容?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明确:作者按时间顺序先后写出两人的会面和通信。
2.“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
明确:“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思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
3.“我是很悲痛的”可以改成“我很悲痛”吗?为什么?
明确:不行。“是”在这里有强调作用,语气很沉重,朴实地表达了一种沉痛哀悼的心情。
4、向白求思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学生齐读“从这点出发,„„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排比形式,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
明确:“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五个短语由短而稍长;气势越发榜席,内容五彩缤纷,有如赞美诗一般。
四、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背诵。
五、归纳写作特点。
1.夹叙夹议是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本文夹叙夹议,激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为议而叙,论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其中,一、三、四段都是先叙后议,第二段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整个段落夹叙夹议的特点更加明显。夹叙夹议,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思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向他学习。
2.对比鲜明。文章二、三两段都有对比。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更加突出,更加有力地证明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3.用词贴切,句式讲究。如第一段中“以身殉职”一词,充分说明了白求恩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勇于献身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二段中的两个“极端”,突出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拈轻怕重”“冷冷清清”“摸不关心”“麻木不仁”是个人主义思想的生动写实。多变的句式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如“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到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一句中,“凡亲身...的工作的”是“军民”的定语,为了突出这一定语,把它们的位置后移了。“无
不为之感动”,这一双重否定句式加强了语气。结尾用“就是一个„„的人”的排比句式,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和人生意义五个角度再次肯定了白求恩的精神,突出了“纪念”的重要意义,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六、布置课外作业:1.熟读全文,背诵最后一段。
2.阅读课后“练习四”中的短文,以《我心目中的白求恩》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纪念--学习白求恩
国际主义精神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共产主义精神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议论文夹叙夹议的写法。
2.学习文中对比的作用。
3.学习课文,了解并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议论文中议论与记叙的关系,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
议论文中议论与记叙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看看白求恩同志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检查预习:
1、了解白求恩生平和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诺尔曼·白求恩(188-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牵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
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2、读准字音;找出各段的重点句。
1.需正音的词语:
派遣 以身殉职 狭隘 热忱 拈轻怕重 纯粹 鄙薄 晋察冀 ........2.解释词语:
以身殉职 拍轻怕重 麻木不仁 漠不关心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三、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1、让学生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
2、分析课文结构并归纳段意:
展示提升:
第一自然段:“一个外国人,毫不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二自然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第三自然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第四自然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要点是: 第一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赞扬自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分析第一部分。
方法:学生速读课文,教师提出思考题。
四、展示提升:
1.这段文字分几层写的?各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分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至“不幸以身殉职’):高度概括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迹。
第二层(从“一个外国人”至“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高度概括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动,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三层(从“列宁主义认为”至结束):引用马列主义观点论述白求恩同志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2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他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先峰队的一员;年岁虽大,壮心不已;肩负重担,奔赴前线;以身殉职,重于泰山。
扣住国际主义的原则概述白求恩同志的简历,是对逝者的追忆,也是论述白求恩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事实依据。从阅读角度来说,让读者先产生“情”,再认识“理”,清理结合,大大增强了议论的逻辑说服力。
3.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明确:“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是包含在共产主义精神中的,文中为什么并列提出? 明确:并列提出是为了强调。
4.引用 “列宁主义认为”一段话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是为了突出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的重要意义。作者在这里引用马列主义的观点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这是运用论证法中的“引证法”,论述白求恩同志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五、学生分叙、议部分朗读此段,加深体会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六、教师点拨小结。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理清全文写作思路;了解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表现之一——国际主义精神;理清局部思路(第一部分的思路、某些句子的思路);初步理解议论文中叙述的作用。
七、课堂达标测试
1.体会作者对白求恩同志的高度评价。2.熟记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含义。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让学生拼读、解释一些词语:
派遣、狭隘、热忱、拍轻怕重、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鄙薄。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二、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学生朗读第2、3部分,教师引导分析。
1.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什么?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精神,分几层来写的?
明确: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分三层写:
第一层(从开头到“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正面介绍白求恩的这种精神。
第二层(从“从前线回来的人”到“无不为之感动’勺,从侧面烘托白求恩的这种精神。第三层,作者再次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2.作者赞扬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时,用了怎样的论证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 用?
明确:文章用了对比论证,将白求恩同志与“不少的人”的情况相比较。结合 完成课后练习第三大题。
白求恩: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毫不利己;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专门利人。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担子挑轻的,光替自己打算,喜欢自吹;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从对工作、对人民两个角度进行比较。)
这样一比较,一正一反,褒贬分明,批评中肯。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3.作者为什么先举“前线回来的人”的例子,再举“晋察冀边区军民”的例子? 明确:从前线进一步扩大到整个边区,用广大军民的反映证明自己的论断,证明第二部分中两个‘二极端”的判断是准确无疑的。
4.白求思同志共产主义精神具体表现在第三个方面是: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一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为什么这一部分内容写得少?
明确: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白求思大夫是个杰出的医生,他医疗技术的高超是解放区军民都了解的事,所以作者只用一句话作了概括,而不作过多的论述。
三、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学生阅读第四部分,教师引导分析。
教师点拨:在这一部分里,作者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这一点是白求恩同志所有精神的核心。
展示提升:
1.作者回忆了同白求思同志的交往,写了哪些内容?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明确:作者按时间顺序先后写出两人的会面和通信。
2.“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
明确:“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思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
3.“我是很悲痛的”可以改成“我很悲痛”吗?为什么? 明确:不行。“是”在这里有强调作用,语气很沉重,朴实地表达了一种沉痛哀悼的心情。
4向白求思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学生齐读“从这点出发,„„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排比形式,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
明确:“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
五个短语由短而稍长;气势越发榜席,内容五彩缤纷,有如赞美诗一般。
四、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背诵。
五、归纳写作特点。
1.夹叙夹议是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本文夹叙夹议,激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为议而叙,论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其中,一、三、四段都是先叙后议,第二段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整个段落夹叙夹议的特点更加明显。夹叙夹议,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思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向他学习。
2.对比鲜明。文章二、三两段都有对比。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更加突出,更加有力地证明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3.用词贴切,句式讲究。如第一段中“以身殉职”一词,充分说明了白求恩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勇于献身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二段中的两个“极端”,突出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拈轻怕重”“冷冷清清”“摸不关心”“麻木不仁”是个人主义思想的生动写实。多变的句式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如“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到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一句中,“凡亲身...的工作的”是“军民”的定语,为了突出这一定语,把它们的位置后移了。
“无不为之感动”,这一双重否定句式加强了语气。结尾用“就是一个„„的人”的排比句式,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和人生意义五个角度再次肯定了白求恩的精神,突出了“纪念”的重要意义,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六、课堂达标测试
1.背诵最后一段。
2.阅读课后“练习四”中的短文,以《我心目中的白求恩》为题写一篇读后感。板书设计:
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纪念--学习白求恩 国际主义精神
一、纪念性空间概念
当前对纪念性空间的理解是:“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革命烈士而建置的空间。”纪念性空间也体现在纪念那些在一定时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感情的某个事物或事件, 人们为了见物思人或见物思物对其进行特定的浓缩, 借以表达人们对他们的感情。然而纪念性的东西并不都是具有悲伤和庄重的情感, 而恰恰相反, 有的纪念性空间带给人的却是一种幸福和美好的回忆, 甚至“有些是在现实中还没有存在的东西……人们在体会这些东西时自身对其怀有深刻感情而创造出一种带感情的事物, 借此来寄托感情。”[1]纪念性的空间可以分为公众性的纪念性空间和私密性的纪念性空间, 米兰纪念公墓属于公众性的纪念性空间。
二、米兰纪念公墓像一座城堡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从生到死这一永恒的演变过程涵盖了整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空间是没有特质的, 而场所都是有性质和精神意义的, 换句话说场所则是具有差异性和具体化的空间。墓园正是作为生与死共存对话的特殊场所。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曾提出过“场所精神”这样的理论。所谓“场所精种”是早期罗马人的思想观念, 根据罗马人的信仰, 每一种独立的本体都有自己的灵魂, 守护神灵这种灵魂赋予了人和场所生命, 自生至死伴随人和场所, 同时也是这种精神决定了他们各自的特性和本质。这就说明墓园也应该有其自身的“场所精神”, 那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缅怀故人的一种精神依托的场所。为了纪念我们爱的人, 因此墓园才有了其自身的场所精神。逝去的人是这一场所的承载对象, 而墓园则发挥了一种载体的功能。墓园的另一层含义是通往天堂的圣地, 因此墓园的存在也变成天堂圣地的标志物。墓地在不同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下, 又被赋予了不同的形式与功能。在现代西方社会里, 由墓地构成的墓园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园林。作为初始功能来说, 墓园是安葬逝者的场所, 而作为它的二次功能或者它的外延, 又具有一定的公园性质, 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园林场所。意大利的米兰纪念名人墓园就是这样的园林典范。
米兰纪念公墓位于米兰市区的西北处, 面积有2 5万平方米。因为墓园规划整齐, 在这里漫步使人感到很轻松。位于中心的建筑物是火葬场, 由Maciachini所设计, 建造时间是从1860年到1897年。它是新中世纪风格, 并带有托斯卡纳和威尼斯风格。它建立在一条从Porta Volta延伸来的宽阔的林荫大道的尽头。这里的入口会把你带到“法梅迪奥”灵堂的中心部分。法梅迪奥灵堂里埋葬了一些著名的米兰人的遗体, 例如著名诗人曼佐尼, 还有被誉为“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朱塞佩威尔第。米兰纪念公墓是从1866年开始使用的, 而到现在已有成千上万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名人安葬于此。本来墓园是一个让人很毛骨悚然的地方, 然而, 当你在米兰纪念公墓的墓园中散步时, 这种恐惧感完全被墓园内强烈的艺术气息驱走, 整个墓园就像是一座完美的城堡。
走进米兰纪念公墓就像是走进了一座城市一样, 进入防卫用的铁栏门便是墓园外围的一个小的广场, 正中央就是有名的“法梅迪奥”灵堂。从灵堂的外观上来看, 横向重灰色的砖线条纹装饰浅灰色的建筑立面, 给人心理上平稳、庄重的感觉。另外, “法梅迪奥”灵堂也是一座分割墓园内部与外部广场空间的建筑。你可以迈上几步台阶穿过“法梅迪奥”灵堂, 或者不走台阶直接穿过灵堂两边的侧门都可以进入墓园里。当你进入到墓园里面时, 给你的第一感觉便是墓园内的设计完全没有了那种使人紧张不安的感觉, 它创造出的是一种祥和、安逸的气氛。最具吸引力的便是墓园内的一尊尊雕塑, 艺术地诠释着一个个的人生, 让更多的后人来此解读回味, 从而丰富了墓园的文化内涵。用公园的概念来理解墓园, 把已故的亲人安放在这样一个风景优美、如诗如画的环境中, 也正是每一个晚辈所希望的。米兰纪念公墓用公园的手法来设计墓园, 而不是以传统意义上排排墓碑的形式, 这样不但为已故的亲人营造了一个精神意义上的舒适环境, 也为祭奠的人创造了一个优美惬意的环境。
三、平面布局
整个墓园采用的是规则布局手法, 以矩形为主, 墓园整体形状成对称的形式。整个平面又像是哥特式教堂的立面图, 因此从平面图上便可形成一种向上的动态空间感。宽阔规整的道路铺满了碎石, 整个墓园就是一个规整的园林, 加上周边建筑的形式, 显得墓园格外肃穆与庄重。墓园的庄重与肃穆既是对逝者的尊重, 也是对生者的慰藉。这也算是营造墓园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一原则体现了对逝者人格尊严的尊重, 也体现了对生命的礼赞与珍视。米兰纪念公墓的设计, 主要体现在整齐的秩序感、错落有致的节奏感及韵律感。整齐主要是通过园内道路与墓区的规则式布局来体现的, 错落有致是通过墓园中的墓碑雕塑以及植物来表现的。
“法梅迪奥”灵堂前的半圆形小广场的延伸是整个墓园的主干道, 也是墓园的中轴线。中轴线上墓园的中心与“法梅迪奥”灵堂相对应的是中央火化场。整个墓园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上, 但考虑到丰富空间的效果, 设计者还是用了高差处理, 沿着中心轴线向两边分散开来, 在墓园两边的边缘处的公墓地带都上升了几个台阶, 与中心主园区形成高差的对比。这样的高差处理使行走在墓园内的游人不会感觉空间的单调, 并且整个墓园视野开阔, 站在园内可以深深感受到大地和天空, 这样对消除人的恐惧感也有很大的帮助。
四、小景营造亲和力
美国建筑师凯文林奇曾声称:“一个好的环境意象能够使它的拥有者在心理上有安全感”。墓园的拥有者固然是逝者, 而从墓园作为公园这一角度出发, 当你走在墓园中时, 其拥有者或者也可以说成是“你”。墓园固然需要一些庄重肃穆的氛围, 但不等于必须让人感到紧张与不安。在体现这一原则时, 米兰纪念公墓墓园设计并没有给人以不愉快的感觉, 相反还使人感到亲切与自然, 使人感觉阴阳两界并非遥远与对峙, 生者与逝者可以在这一场所进行交流。由此, 人们对死亡并不必感到恐惧, 反而对生命更加尊重与敬畏, 对生活更加珍惜与热爱。在米兰纪念公墓墓园中, 墓地的小环境常常由逝者亲人们自己动手来营造。他们可以在墓地边界的周围种植树木和花卉, 面积较小的也可摆放花卉。很多墓碑前都放置有烛台和陶瓷等小艺术品, 使得墓地的氛围生动而又温馨。
五、墓碑雕塑
进入墓园的人总会被墓园内的石材雕塑所吸引。在米兰纪念墓园内陈列着各种风格的雕塑, 每一件雕塑都是如此的精美, 以至于每一件雕塑都是一件很完美的艺术品, 墓园的设计者也正是想用雕塑的形式来阐述每一位逝者一生的故事。一般的公墓大多都由整齐排列的墓碑组成, 而米兰纪念公墓则是用一座座雕塑来代替直线条的墓碑, 也正是因为有了雕塑的艺术气息弥漫在整个墓园中, 整个墓园才会显得如此的有亲和力。我们可以将美国洛杉矶纪念公墓和米兰纪念公墓做一比较。虽然, 美国洛杉矶公墓种满了绿绿的草坪, 但是也无法削减其中浓厚的紧张气息以及单调的空间感。相反, 米兰纪念公墓里虽然没有大面积地种植草坪, 但却丝毫没有让人紧张不安的气氛。
六、反法西斯纪念碑
世界反法西斯纪念碑位于墓园入口的半圆形小广场上。它的象征意义符号来源于古希腊十字架, 整个设计采用钢管与大理石结合, 用钢管架起一个立方体, 立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做成十字架形状。两块大理石分别悬挂在钢架两脚相互对立, 且大理石是一黑一白两种颜色, 分别代表了黑暗与光明, 白色在上黑色在下, 这样的用意充分体现了纪念碑的主题。立方体下面的十字架用了反光很强烈的不锈钢材料, 可以像镜子般反射光线。两两对立的两个面的十字架相连通, 将联通后的十字架钢管中央镶入磨砂玻璃, 形成一个磨砂的玻璃方盒子, 盒子内设置了一盏小烛台, 夜晚烛台点亮时微微的暖光透出磨砂玻璃代表了光明和希望。反法西斯纪念碑用抽象的设计手法打造了一个现代感和造型感都很强的艺术品, 硬朗的钢架和玻璃材料正反应出人们对反对法西斯战争的强烈愿望和决心。
七、植物
“在原始的宗教心灵中, 树即宇宙, 由于树使得宇宙能再生, 同时总括了宇宙……”[3]米兰纪念公墓这一花园式墓园在植物栽植上也很有讲究。墓园内选择的植物既有表现丰富物种的功能, 又符合造景上的需要, 市民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体验, 比如观赏树木、闻闻花草、赞美果实、触摸绿叶等。同时植物还起到了划分空间、丰富空间层次的作用。墓园内运用了对植、行植、带植、丛植和孤植等种植方式。道路两边的树木便是运用了列行种植的方式, 起到了界定空间的作用, 两列树之间是供行人游走的道路, 树木两旁则是墓地。这其中也包括一些被精心修剪过的植物, 例如被修剪成各种形状的冬青和侧柏, 规整有序地罗列在墓园之中, 营造了墓园的庄重肃穆的气氛, 同时也给人清新的感受, 从而也就消除了游人身处墓园的紧张心情。这也充分展示了人工对植物修剪的技艺之美。然而那些单独可以形成庞大形状且具有美感的参天大树, 则单独种植在墓地之中, 从而形成独立为林的壮丽景观。
八、结语
米兰纪念公墓主要是通过墓园内的精美墓碑雕塑来渲染一种具有亲和力的纪念性墓园空间。同时, 设计者也在墓园的建筑材料及整个色调上营造了一个令人敬仰而又安静的纪念性场所。用埃利亚德的话来说, 正是岩石、植物和水, 这些主要的自然物体使得场所变得有意义或是神圣。因此, 在墓园设计中有时也需要注重地景, 也就是场地的选择。有时, 自然地景可以在园林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以上提到的三大元素运用得体, 就将创造出有归属感、认可感的场所。
参考文献
[1]黎慧华, 周建华, 徐卫林.浅谈纪念性空间的创造.见:山西建筑。2007 (11)
[3][挪]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24页
[1][挪]诺伯格舒尔茨.存在空间建筑.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2][意]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黄士钧译.刘先觉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美]约翰·O.西蒙兹/巴里·W, 斯塔克.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朱强, 俞孔坚, 王志芳, 孙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4][英]勃罗德彭特.符号·象征与建筑.乐民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外观协会
首先在外形上,福瑞迪纪念版简约的直线美学设计,虎啸式的前脸家族“DNA”都不难看出一些起亚“K”系列的影子。与之前福瑞迪普通版不同的是,纪念版的起亚品牌标识与老款有些差异,各处标识都从新进行了镜面化的设计。车窗下沿增加的镀铬装饰也是纪念版车型身份的特征,更加强化了视觉效果,而且与同样为镀铬装饰的门把手相得益彰。车尾处也有两处变化,排气管使用了一些镀铬装饰,虽然不能提供动力上的帮助,但确实挺好看,另外增加了高位刹车灯,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内饰方面,福瑞迪纪念版主要集中在了颜色搭配与做工上,顶配车型还推出了全新的棕色内饰,看起来十分安逸和谐。在细节上,空调旋钮上新增的镀铬外圈、方向盘与挡把处的黑色高光材料等等为该车提高了不少档次,也提高了些许运动气息。三筒式的仪表盘,应该更加符合年轻人的口味,而中控台较其它区域则显得简单稳重,适合年长人士,我想起亚也许是想通过这样的设计获得年龄跨度更大的市场。配置上,福瑞迪纪念版顶配车型带有节能模式的自动空调,对于这个价位来说实属难得。空间方面,福瑞迪纪念版也算相当不错了,驾驶位置很容易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驾驶坐姿,而且非常宽裕,后排空间相比前排略逊一些,但也并不局促,遗憾的是后排座椅不能够按比例放倒。后备箱空间由于福瑞迪的短尾设计,深度受到了一些限制,但放些日常用品是不成问题的。
动起来
福瑞迪纪念版的动力性大大出乎了我们的意料,虽然只搭载了一台1.6L自然吸气发动机,但在起步的一瞬间,提速相当给力,
不过当时速超过100公里/小时后加速性能就有些明显下降了。另外,福瑞迪纪念版的制动性能也是非常不错的,在整个刹车过程中,ABS介入时感觉并不是很强烈,因此顿挫感也不会格外明显。刹车踏板有些硬,需要力量稍大一些才能实现紧急制动。操控性对于福瑞迪纪念版来说,更加符合家用车的定位,因为没有装备电子稳定系统,所以大力急转弯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后轮会稍向外甩,但我想作为一款实实在在的家庭用车,谁也不会用福瑞迪来表演特技,日常驾驶中顶多能感受到转向时微小的侧倾和刹车时微弱的点头感而已。换句话说,或许对于喜欢赛车的朋友来说,没有电子稳定系统反而还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呢。
值得一提的是,福瑞迪还是一款燃油经济性很高的车型,柔和的变速箱以及较低的油耗让你驾驭起来没有一点压力感存在,能够让消费者真切地感受到一辆代步车最应该做到的事情。
【纪念白求恩反思】推荐阅读:
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05-27
纪念白求恩颁奖词100字06-06
初中语文《纪念白求恩》教案设计01-01
《纪念白求恩》读后感900字06-04
《纪念白求恩》读后感600字12-31
白求恩颁奖词11-29
关于白求恩事迹12-13
学习白求恩演讲稿07-23
为了忘却的纪念(纪念鲁迅)01-05
开展烈士纪念日纪念活动材料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