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精选12篇)
【国家规定】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03]1311号),水电站工程“竣工验收在枢纽工程、库区移民、环保、消防、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工程档案和工程决算分别进行专项验收的基础上进行”。
水电、风电行业的主管部门现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3年9月30日与国家安监局联合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3]1346号),要求“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提出安全设施单项验收申请,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煤矿安全监察机构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建设项目竣工的总体验收。”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06年6月30日发出了《关于做好建设项目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2006]124号)强调:凡是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安全预评价工作;要认真执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制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职权范围履行审批手续,否则主体工程不得开工建设;在建项目必须严格按照依法批准的主体工程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进行施工建设;建设施工中如须对原主体工程设计或安全设施设计进行调整更改,必须上报原审批部门审查;未经审查批准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建设项目投入生产和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验收评价,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验收;组织验收的部门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和安全条件应依法进行全面、严格的审查。【组织管理】
2005年5月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安监总管二字[2005]34号文颁《关于做好机械、轻工、纺织、烟草、电力和贸易等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工作的通知》,为做好电力等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工作,确保建设项目在各项安全设施满足有关要求的情况下投产和使用,委托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承担水电、风电等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具体工作。
结合水电建设工程实际,按照DL/T5123—2000《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制定发布了《水电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办法》(水电规办[2005] 0002 号)和《水电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办法补充规定》(水电规办[2006]0011号),明确了水电建设工程安全设施验收管理程序和具体要求。【验收时间和验收条件】
水电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应在枢纽工程专项验收和消防专项验收之后进行。当工程分期建设时,每期工程完建并分别通过枢纽工程专项验收和消防专项验收,可以分别进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水电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1.验收范围内的土建和金属结构工程及安全监测系统等已按批准的文件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全部机电设备投入运行后半年,并完成了工程安全鉴定。2.安全评价机构已提出安全验收评价报告。3.有关验收的文件、资料齐全。【验收程序】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接到建设单位的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申请后,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建设单位提交的验收资料进行预审;通过预审的,组织开展竣工验收工作;未通过预审的,通知建设单位补充完善验收资料;对水电建设工程进行现场检查;对安全验收评价报告进行评审;作出水电建设工程安全设施是否通过竣工验收的结论意见(附专家签名名单),并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同时抄送安全评价机构。
水电建设工程安全设施通过竣工验收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竣工验收意见,落实有关整改要求,并委托安全评价机构共同修改完善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形成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备案稿,送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审核。通过审核的,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通知建设单位将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意见复印件和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备案稿各一份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备案;未通过的,通知其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再行审核。
水电建设工程安全设施未能通过竣工验收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意见进行整改,并重新进行安全验收评价后,再按程序申请安全设施竣工验收。【验收技术文件】
水电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自检报告和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编制内容,应符合《水电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技术文件编制规定》(水电规安办[2006]0021号)的要求。建设单位在报送水电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申请报告时,应同时提交以下验收技术文件一式二十份,并附上电子版(光盘)一份: 1.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完成的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2.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设计自检报告、监理自检报告、施工安装自检报告和建设运行自检报告。【验收现场核查资料】
水电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准备以下文件、资料备查: 1.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预评价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及审查意见。2.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等同原初步设计)及审查意见。
3.枢纽工程竣工安全鉴定报告;对于枢纽工程竣工安全鉴定范围未含发电厂的机电工程的,应同时提交机电工程竣工安全鉴定报告。
4.枢纽工程专项(或分期工程枢纽工程专项)验收鉴定书。5.消防专项(或分期工程消防专项)验收鉴定书。
6.涉及工程安全的主体工程设计或安全设施设计的重大设计变更审查意见。
7.其它与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有关的审批文件、各阶段验收报告、合同文件及图纸、技术设计文件等。8.投资在2亿元以上水电建设工程的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必须提供国家甲级水力发电业安全评价机构有效资质证书的复印件。【验收资料备案归档】
建设单位负责安全设施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统一组织和协调安全评价机构和各参建单位提供验收所需的基本资料,负责验收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建设单位在收到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意见并完成备案手续后,一个月之内将验收全部资料(含电子版光盘)2份交水电总院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办公室存档。
验收工作程序
图表 1
评价报告评审程序
安全评价报告评审工作程序
1.预审
1.1 建设单位递交安全评价报告评审申请公函及申请表各3份,附安全评价报告(送审稿)20份。1.2 审查机构接受申请,对报告是否为国家局备案项目进行核实,对评价机构的资质、报告格式等进行文件符合性审查。
1.3 专家预审(1~3名列入本次会审的专家)。
1.4 预审意见通知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修改送审稿并在会审前10日内送交审查机构。2.会审前准备
2.1 由水电风电安全评价评审专家库随机抽取会审专家名单、建议会审日期和地点,由国家总局主管司相关部门确认。
2.2 水电建设工程会审专家人数根据电站总装机容量,按以下原则确定:
(1)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及以上的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工程界会审专家15~18人;(2)总装机容量25万千瓦及以上、100万千瓦以下的水电站,工程界会审专家12~15人;(3)总装机容量25万千瓦以下的水电站,工程界会审专家9~12人;(4)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上的风电场项目,工程界会审专家7~9人;(5)国家总局主管司明确要求的其他专家。
2.3 与建设单位和评价机构联系,明确参加人员及有关代表和会议联系人,完成会议通知签发。2.4 最终确定水电系统地质、水工、施工、水利机械、电气一次、电气二次、金属结构、暖通消防、工程造价、安全监测、安全工程、安全评价等专业领域的会审专家和社会知名专家,同时向各有关单位发送通知(国家安监总局、电力监管部门、省安监局、建设单位上级单位或中央管理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评价机构)。
2.5 会审前7日向专家提供会议通知、评价报告书和专家评审意见表。2.6 准备会议用文件(会议议程、签到表、专家组名单等)2.7 会议评审 3.备案
3.1 建设单位与评价机构根据审查机构出具的《关于印发……评价报告评审意见的函》(附评审意见和专家组名单),修改预评价报告送审稿,并按规定日期(发函后15日内)将3份备案稿提交至审查机构。3.2 审查机构组织专家(参与本次会审的专家)对评价报告备案稿进行审核。3.3 审查机构出具审核意见。
3.4 一次审核通过的,审查机构通知建设单位将安全评价报告备案稿、审查机构的审核意见复印件、专家评审意见复印件(附专家名单)各一份报国家总局备案。
3.5 一次审核未通过的,通知建设单位和评价机构对报告进行修改,按程序进行二次审核。
3.6 二次审核通过后,通知建设单位将安全评价报告备案稿、审查机构的审核意见复印件(含一次审核)、专家评审意见复印件(附专家名单)各一份报国家总局备案。
水电项目环保验收调查可分为蓄水前调查和运行阶段调查。蓄水前验收调查主要是施工调查, 运行阶段验收调查应达到以下条件:电站稳定投运能力达到其设计生产能力的75%以上, 相应环保设施已投入运行。
2 内业调查
2.1 工程概况及区域环境特点
(1) 收集分析工程的基础信息资料, 初步调查工程概况和配套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设计变更情况及工程审批过程、建设过程及参建单位等。
(2) 了解和研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批文件、工程试运行批复等相关文件, 了解区域环境特点。
2.2 环境保护要求及标准
(1) 深入研读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批文件、工程试运行批复等相关文件, 明确工程所在区域环境保护要求。
(2) 采用环评阶段的要求和环保标准作为验收标准, 环境保护标准有更新或修订的, 应提出验收后按照新标准进行整改的建议。
2.3 环境敏感对象
复核环评报告书编制阶段的环境敏感目标, 包括敏感目标名称、种类、位置、规模、与工程的区位关系、主要保护内容、与报告书的变化情况等。核查有无新增环境敏感目标, 查清其地理位置、规模、与工程的相对位置关系、主要保护内容以及工程建设和运行对其带来的影响等。
2.4 调查时段、范围、重点和方法
(1) 验收调查应包括工程前期、施工期、试运行期三个阶段。
(2) 验收调查范围原则上与环评文件的评价范围一致, 当工程实际建设内容发生变更或环评文件评价范围有疏漏时, 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调查范围。
(3) 调查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环境敏感目标;造成环境影响的主要工程内容;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其效果;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环境风险事故以及应急措施, 公众强烈反映的环境问题;工程环保投资落实情况。
(4) 验收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现场调查、环境监测、公众意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2.5 风险识别及防范预案
收集工程已经制定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与环评文件有关内容一一核对, 如有遗漏, 应向建设单位提出整改要求。
2.6 其他准备工作
根据具体项目工作内容, 确定外业调查工作组所需人员与工作时间, 并估算相关工作经费。费用主要包括交通费、人员补助、食宿费、招待费、资料费、公众参与费等。
3 外业调查
3.1 工程调查
工程调查包括工程建设过程调查和工程概况调查。
(1) 工程建设过程调查。主要检查工程立项及其批复和程序的完整性和符合性;工程开工时间设期大事记、完工投入运行时间等重要时间节点;工程各阶段的参建单位;工程验收及各专题验收情况。
(2) 工程概况调查。包括基本情况、施工情况、运行方式、总投资和环保投资等。在工程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内业调查工作分析实际建设中的工程变更情况, 应从工程特性及组成、施工布置、工程施工、工程运行和工程投资等方面分析。
3.2 环保措施落实和设施运行及效果检查
(1) 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的主要依据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文件、项目试生产回函的要求, 注重调查是否有新增的环境保护措施。
(2) 对于临时环保措施, 采取收集资料法, 通过查阅各施工单位总结报告、监理总结报告、环保监理月报、季报、年报、建设单位各种汇报材料调查为主。
(3) 永久环保措施及运行情况调查, 主要采用现场调查法进行调查, 通过现场走访, 调查其实际采取的环保措施及其运行效果, 调查过程中, 应注意照片及视频取证。
(4) 根据调查结果, 核对环保措施与环评文件的相符性。重点分析新增环保措施和未按要求落实措施的情况, 对这些变化进行必要的说明, 进而提出后续实施和改进的建议。
(5) 措施落实情况调查应重点关注生态流量泄放措施、增殖放流措施、库区水质保护措施等易产生明显环境影响的环境保护及恢复措施的落实情况。
3.3 环境影响调查
结合工程建设前、后区域环境现状资料分析工程建设及运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包括生态、水文泥沙、水、大气、声、振动、固废及社会环境影响调查。
3.4 环境质量和污染调查
结合所收集的资料, 在满足环评文件中试运行期监测要求的前提下,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 制定合理的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计划, 并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对工程进行验收监测。
3.5 环境管理调查
此部分调查可结合资料收集工作一起进行, 了解建设单位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及规章制度制定、执行情况、环境保护人员专 (兼) 职设置情况, 建设单位环境保护相关档案资料的齐备情况以及环境监测计划的落实情况、环境监理的实施情况等。
3.6 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及应急措施调查
调查施工期及运行期存在的环境风险因素, 是否出现过风险事故;工程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的制订情况;工程环境风险事故防范与应急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
3.7 公众意见调查
依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开展公众参与调查工作, 问题的设置应结合实际, 反映工程的实际环境影响及公众对工程已采取环保措施的满意程度。
4 资料整理
在内业准备阶段, 对工程的相关资料应进行相对充分的收集, 外业调查工作过程中对欠缺资料补充收集。对所收集的全部资料进行甄别整理, 分类保存。
5 调查成果总结
对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工作进行成果总结, 主要包括工程变更、环保措施落实和环境影响、监测落实和环境管理、公众参与几个方面。
(1) 工程变更。重点关注产生环境影响变化的工程变更, 对于变更带来的环境影响变化应有足够的资料和现场调查成果支撑。
(2) 环保措施和监测。对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试生产批复等要求逐项检查。将工程环保措施和监测工作分为已完成和未完成两大类, 对于未按要求完成的应提出整改要求, 待整改完成后进行第二次现场调查。
(3) 环境影响。总结工程在各个环境因子上产生的环境影响, 对于水电工程尚未显现的生态影响提出进一步生态监测和后续措施实施建议。
(4) 环境管理。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如实总结。
(5) 公众参与。应如实反映受调查公众的真实态度和意见, 对于公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信息反馈。
(6) 调查结论。根据调查和总结的结果, 客观、明确地从技术角度论证工程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
摘要: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是建设项目整体竣工验收之前开展的环保达标行政考核活动。笔者通过水电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工作实践, 提出了水电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的技术要点, 包括工况要求、工作流程、内业调查、外业调查、资料整理、成果提炼等内容, 对开展水电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水电环保,竣工验收,调查应用
参考文献
[1]HJ 464-2009,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水利水电[S].
[2]谢光武.四川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J].水电站设计, 2006, 22 (4) :41-43.
关键词:铁路建设项目环保设施施工验收探讨
0引言
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监测工作是铁路建设工程主管部门执行我国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规定对建设项目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全面检查,也是铁路企业自身管理和治理项目经济合同总数的依据。加大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工作的力度,加强验收监测的技术支持作用,对切实预防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国务院和国家环保总局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管理规定:如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原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4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环监[1995]335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办法》等都有明文规定。但是由于这些管理规定的内容比较原则,加之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以及铁路建设工程项目企业或工艺的差异性、复杂性和技术人员的经验所限等因素,在实际竣工验收监测工作中,具体到监测细节时常遇到些难于把握的问题。现将有关铁路建设项目工程验收工作中一些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以寻求更佳的解决办法。
铁路建设工程项目是工作中竣工验收监测的具体内容和时间,按照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有关规定,对竣工验收监测工作中具体污染因子的选取,原则上主要是根据环评报告、初步设计、现行标准和实际情况需要等内容来确定的。但在实际运用中有时由于对规定的浅显理解,执行过程中显得比较僵化。有关问题如下:①在环评时因为铁路建设部门行业评价标准中没有对应的指标而未进行预测评价,竣工验收时因为环评未作评价,为了降低监测成本和减轻企业负担等又未进行验收监测,从而在“标准、环评、验收”之间互相推卸。②部分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的验收监测尽管对环评报告、初步设计中没有涉及的某些评价指标进行了监测,但一般都是作为参照标准来考虑,约束力度不够。③按照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有关规定,对生产周期不明显,污染排放不稳定的工程项目应适当增加采样频次,积累日常监测数据。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理解与把握很难一致,对采样频次的增加和采样时间间隔的确定容易出现机械的或随机的倾向。
因此,从实际保护环境和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不能浅显的理解有关规定,应综合权衡污染因子选取的各种因素。
1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中控制标准的重要作用
国家环保总局颁发[2000]38号《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采用环评时的评价标准作为竣工验收监测的执行标准:采用国家和地方现行标准等作为竣工验收监测的参照标准。原则上这是比较合理的,但实际情况往往存在“合理与合法”难以协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1我国现有的大气、水污染物等排放标准体系中,综合性排放标准与铁路部门行业标准部分交叉执行。
1.2有些标准本身也有不完善之处,同一标准中的控制指标间不匹配,某些指标在老标准中过严而在新标准中放宽。因此按老标准执行会出现部分指标超标现象,而实际环保设施运行效果很好,从而又显得合法不合理。
鉴于上述情况,首先应加强铁路建设项目“三同时”的时效性监督管理。实际上标准使用中的某些不协调也主要与时效性有关,时间越是久远的铁路建设项目,标准使用中的不协调性越是突出。建议对迟迟不验收的铁路建设项目执行相应的新标准,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新标准要比老标准更严格和完善。
2环保设施竣工验收要注重日常监测与验收效果的可比性
在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初步设计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评报告的批复中都明确了某些处理设施需达到的效率要求,但在实际验收工作中,达到效率的“假象性”是个很突出的问题。显而易见,在24h内达到99%的效率与在48h内达到99%的效率,其实际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应充分重视日常监测工作处理效率与验收效果的可比性。也就是说日常监测工作时的处理效果虽然与环评报告、初步设计时的处理效率相同甚至更好,但实际效率可能差异很大,这就要求注重效率比较的前提是否发生了变化。从表面上看虽然处理效率η实际(%)=(Q处理前-Q处理后)/Q处理前=(C前V前-C后V后)/C前V后;但其背后隐含着处理设施的条件。如进、出水量、污染物浓度、处理时间等问题的变化。因此,验收监测工作时,只有这些条件与环评报告、初步设计中的条件相同,这样的处理效率才与验收工作中的效果具有可比性。
3在竣工验收工作中污染物总量的控制应落实到位
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工作是控制新污染源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加强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一下问题:
3.1有些铁路建设工程项目未将总量控制区域指标分配到各铁路企业及各站段,这样污染物总量控制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而又有些铁路建设工程项目是在验收后再进行核发总量指标。
3.2由于铁路各企业及站段存在技术设备差等原因,仍采用计算的方式得到污染物排放总量,而不是实测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3.3环发[2000]38号文件规定,在生产负荷稳定达到设计能力的75%以上的条件下,才可进行现场监测。而实际情况是在当此负荷状态下,污染物排放已十分接近排放标准或总量控制标准,只要稍微加大生产负荷,便会出现超标排放现象。然而现行有关标准和规定对此尚未作出明确的规定。
鉴于以上情况,切实从环保的角度出发,污染物总量控制应坚定不移的贯彻下去。应从以下方面着手:①本差“铁路行业各企业及站段排污服从当地区域总量控制需要”的原则,对铁路各企业和站段颁发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指标十分必要。参照环评报告、初步设计来分解总量指标是可行的,就不必非等到项目竣工验收后在进行颁发指标,切不可“总量指标服从铁路各企业及站段排污的需要”。②总量控制监测的关键技术在《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报告》中已得到初步解决。关于总量监测的技术路线应从铁路各企业及站段污染物排放程度来监控,一般采用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或连续采样一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个别铁路小企业及站段主要采用统计加计算的方式来核定控制监测总量。⑧进一步完善有关标准和管理规定。在环保设施处理污染效果得不到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应该算出污染物排放额定总量下的运行负荷,并将此负荷作为污染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来督促铁路各企业及站段加强管理,满足区域性污染物排放指标的要求。
4结语
1、瓦斯等级鉴定;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
2、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报告
3、测风制度;测风记录及报表
4、防外部漏风措施
5、通风设施构建台账(风门、风桥、风墙、风筒、测风站
6、瓦斯及其他有害气体检查制度;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报告制度
7、便携式监测仪人员及管理规范
8、瓦斯日报审查制度报送矿长、技术负责人审阅并签字
9、防爆、隔爆措施(符合安全设施设计要求
10、瓦斯地质图
11、综合防尘措施;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及管理制度
12、煤层注水措施及台账
13、测表制度;粉尘测定报表
14、隔爆设施的安装地点、数量、水量
15、防火系统运转情况说明
16、防火管理和火情监测分析预报制度
17、选定自燃发火观测站并建立监测系统,确定煤层自燃起火的标志气体
18、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制度
19、检测分析结果记录(防火记录薄 20、井下消防材料库(材料明细表
21、水泵房、变电所构筑防火门、设备消防器材
22、注浆系统完善及设备型号 安全监控系统
1、安全监控系统设备配置型号及MA证书(分站、电缆、各类传感器
2、安全监控系统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
3、甲烷传感器的是设置(安全地点、位置、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断电范围在图上绘制另作明细。
4、其他传感器的设置(风速、CO、风压、烟雾、温度、设备开停。风门及馈电传感器等另作说明
5、瓦斯事故应急预案;实现地面中心站遥控断电
6、束管监测系统的管理制度及MA标志证书
7、设备检修维护记录和定期调校记录
8、监控组织机构
9、监控人员管理制度
10、技术资料和报表
11、紧急避险设施内外设置各类传感器并实施监测 压风和供水自救装置
1、压风和供水自救管理制度
竣工验收归档资料目录
1、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2、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意见
3、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回执
4、安全设施施工情况报告
5、安全设施监理情况报告
6、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安全评价报告
7、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评审意见及专家审查意见修改说明
8、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验收审查要点
9、安全生产责任制文件
10、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岗位操作安全规程清单
11、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文件
12、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
13、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
14、工伤保险缴费证明
15、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证书
16、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17、安全阀校验报告
18、压力表检定证书
19、可燃与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检测报告 20、消防审核意见书
21、消防验收意见书
22、防雷装置检测登记证
23、劳动保护用品配备情况说明
2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试行)目的范围
为了规范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煤层气地面开采系统中涉及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的内容。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煤层气集输安全规程》(AQ1082)
《煤层气地面开采防火防爆安全规程》(AQ1081)《煤层气开采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13)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6号)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 3.1 设计必备条件
3.1.1 安全设施设计必须由具有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3.1.2 安全设施设计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并尽可能采用先进适用的
—1—
工艺、技术和可靠的设备、设施。3.2 井位布置
3.2.1 煤层气井不得布置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地带。
3.2.2 气井井口与周围建(构)筑物必须满足一定的防火间距:
(一)气井井口距架空电力线的距离应不小于1.5 倍杆高,距35kV 及以上独立变电所应不小于20米;
(二)距100 人以上居住区、村镇、公共福利设施应不小于25米;
(三)距国家铁路应不小于20米,距工业企业铁路应不小于15米,距高速公路应不小于20米,距其它公路应不小于10米;
(四)距储罐,甲、乙类容器,相邻厂矿企业等场所应不小于20米。
3.2.3 煤层气井位布置应考虑煤矿井下巷道布置和生产安全,不应布置在煤矿井下硐室、井底车场等主要设施附近。
3.3 煤层气井
3.3.1 井场周围应设置围栏,高度不得低于1.7米,排水沉淀池应布置在围栏范围内。
3.3.2 围栏上应悬挂明确的安全警示标识。
3.3.3 需要设置放空火炬的煤层气井,应当考虑当地全年主风向,置于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放空火炬距井口的距离
—2—
应不小于10米。3.3.4 井场内所有可能对人体产生碰伤、挤伤或者其他伤害的危险物体均应当涂以红色标记,以示警告。
3.3.5 排采设备的控制柜应当有防护措施。3.4管线集输
3.4.1 煤层气管线线路的选择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线路顺直、平缓,减少与天然和人工障碍物的交叉;
(二)避开重要的军事设施、易燃易爆仓库、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区域;
(三)避开城镇规划区、大型站场、飞机场、火车站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当受条件限制,管线需要在上述区域内通过时,必须征得有关部门同意,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四)避开不良工程地质地段;需选择合适的位置和方式穿越。
3.4.2 煤层气管线及管线组件的材质选择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采用材料的强度、寿命满足安全要求;
(二)材料生产企业按照相应标准生产,并提供产品质量证明书;
(三)选用的管线组件符合安全标准并有质量证明书;
(四)穿越环境及地质条件复杂区域时,应采用钢管。
—3—
3.4.3 管线沿线设置里程桩、转角桩、标志桩和警示牌等永久性标志。里程桩沿气流前进方向从管线起点至终点每500米连续设置。里程桩可与阴极保护测试桩结合设置。
3.4.4 钢制埋地集输管线的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防腐绝缘与阴极保护标准的有关规定。
3.4.5 裸露或架空的管道应有良好的防腐绝缘层。带保温层的,应有良好的防水措施。
3.4.6 所有管线必须经吹扫、试压合格,满足安全生产条件后,方可投入运行。
3.4.7干线阀室保持通风良好,并设置防火标志。3.5阀组
3.5.1 阀组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与相邻居民点、工矿企业和其他公用设施的防火间距应大于30米。
3.5.2 阀组应设置不低于1.7米的非燃烧材料围墙或者围栏,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3.5.3 阀组应设置放空火炬,放空火炬与阀组的距离应大于10米。
3.6中心处理站 3.6.1 选址及布局
3.6.1.1 中心处理站应当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者散发火花地点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中心处理站主要设施与
—4—
周边有关设施的安全距离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与居民区、村镇、公共设施的防火间距不小于30米;
(二)与相邻厂矿企业、35千伏及以上变电所的防火间距不小于30米;
(三)与公路的间距不小于10米;
(四)与铁路线的间距不小于20米;
(五)与架空通信线、架空电力线的间距不小于1.5倍杆高;
(六)与采石场等爆炸作业场地的间距不小于300米。3.6.1.2 放空管应当位于中心处理站生产区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且处于中心处理站外地势较高处,其高度应当比附近建(构)筑物高出2米以上,且总高度不得小于10米。放空管距中心处理站的距离一般不小于10米;当放空量大于12000立方米 /小时且等于或者小于40000立方米/小时时,放空管距中心处理站的距离应当不小于40米;放空管应装置防雷设备。
3.6.2 设备
3.6.2.1 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等须安装防静电接地装置,并满足接地电阻要求,应定期进行安全测试。输气管线少于五根螺栓的法兰连接处,设有金属跨接线。当法兰用五根以上螺栓连接时,法兰可不用金属线跨接,但必须构成电气通路。
3.6.2.2 应当定时记录设备的运转状况,定期分析主要设备的运行状态。安全阀、玻璃液体温度计和压力表应当在有效期内使用,并定期进行校验。
—5—
3.6.2.3安全阀应当按照相应运行和维护规程进行操作和维护,并按照规定定期校验。
3.6.2.4 在中心处理站的进口处应设置防静电球以及明显的安全警示牌、进站须知和逃生路线图,并应当向进入中心处理站的外来人员告知安全注意事项等。
3.6.2.5 中心处理站应当设置不低于1.7米的非燃烧材料围墙或者围栏,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中心处理站内应放置防火灭火器材。中心处理站内管汇爆炸危险区域使用防爆电气设施,电气线路的敷设采取防爆安全措施。
3.6.2.6 中心处理站内大于或者等于35千伏的变配电站应当设置不低于1.5米的围栏。
3.6.2.7 配电室应当有应急照明,配电室门应当外开,保持通风良好,并安装挡鼠板。电缆沟应当无积水,地沟应当封堵。地沟可燃气体浓度应当定期检测,避免沟内窜气。
3.6.2.8 中心处理站内工艺装置区、计量工作间等位于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及照明采用防爆电器,其选型、安装和电气线路的布置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规定。导体选择及线路敷设应当符合安全规定,线路应当无老化、破损和裸露现象,并设防雷接地。
3.6.2.9 中心处理站应有通讯设备,且满足中心处理站间、中心处理站与中控室、生产调度之间通讯畅通。
3.6.2.10 中心处理站位于有爆炸危险区域内相对封闭的区
—6—
域应安装通风装置及瓦斯检测探头,站内设置风向标,并悬挂在有关人员可以看到的位置,应派专人24小时值守中心处理站。
3.7压缩站
3.7.1 压缩站厂房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厂房使用耐火材料,采用不发火地面;
(二)厂房的门窗向外开启,建筑面积大于100平方米的厂房至少有两个疏散门,并保持通道畅通;
(三)采用封闭式厂房时,必须有煤层气泄露的报警装置、良好的机械通风设施和足够的泄压面积;
(四)压缩机房应设置防爆应急照明系统;
(五)压缩机房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3.7.2 压缩机应当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一)压缩机组有紧急停车和安全保护联锁装置;
(二)压缩机控制系统设置压力、温度显示与保护联动装置;
(三)压缩机前设置缓冲罐;
(四)煤层气压缩机单排布置;
(五)在高寒地区或者风沙地区压缩机组采用封闭式厂房,其他地区采用敞开式或者半敞开式厂房;
(六)压缩机与站内其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当符合《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的规定。
3.7.3 压缩煤层气储气设备应当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一)储气瓶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和标准;
—7—
(二)储气井的设计、建造和检验符合国家有关高压气地下储气井标准的规定;
(三)储气瓶组或者储气井与站内汽车通道相邻一侧,设置安全防撞拦或者采取其他防撞设施;
(四)储气瓶组(储气井)进气总管上设置安全阀及紧急放空管、压力表;每个储气瓶(井)出口设置截止阀;
(五)储罐区应当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3.7.4 进站管线上应当设置紧急截断阀,手动紧急截断阀的位置应当便于发生事故时及时切断气源。储气瓶组(储气井)与加气枪之间应当设储气瓶组(储气井)截断阀、主截断阀、紧急截断阀和加气截断阀。
3.7.5 压缩煤层气加气机附近应当设置防撞柱(栏)。3.7.6 压缩站内管汇、阀组、压缩机等爆炸危险区域必须使用防爆电气设施,电气线路使用阻燃电缆,线路的敷设采取防爆安全措施。
3.7.7 压缩站内应按照《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的规定配备消防消防设施。
3.8安全管理与培训
3.8.1 煤层气企业必须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3.8.2 煤层气企业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定期演练,并根据安全生产条件的变化及时修订。
—8—
3.8.3 煤层气企业应当安排、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员工必须持证上岗。
4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验收 4.1竣工验收必备条件
4.1.1 地面煤层气开采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前,必须完成建设项目的全部安全工程、设施、装备,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4.1.2 特种作业人员经培训并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工作人员经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4.1.3主要安全生产设施、设备、仪器仪表等经有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合格。
4.2井位布置
井位的布置应符合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的要求。4.3煤层气井
4.3.1 围栏的布置应符合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要求,沉淀池无法布置在排采井场围栏内的情况,必须设置独立围栏和门锁。
4.3.2 围栏上必须安装“严禁烟火”、“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等安全警示标志和事故报警电话牌,并应悬挂牢固。
4.3.3 抽油机驴头、曲柄末梢、配重末梢等对人体易产生碰伤、挤伤或其它伤害的危险物体必须涂以红色标记,以示警戒。
4.3.4 井场放空火炬的布置应符合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要求。
4.3.5 输气管线应当安装阀门。
—9—
4.3.6 排采设备控制柜的防护措施应符合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要求。
4.4管线
4.4.1 煤层气管线线路的选择应符合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要求。
4.4.2 煤层气管线及管线组件的材质选择应符合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要求。
4.4.3管线沿线应设置的里程桩、转角桩、标志桩和警示牌等永久性标志应符合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要求。
4.4.4 钢制埋地集输管线的防腐绝缘与阴极保护要求应符合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要求。
4.4.5 裸露或者架空的管线应有良好的防腐绝缘层,带保温层的,采取保温和防水措施。
4.4.6 干线阀室保持通风良好,并设置有防火警示标志。4.5阀组
4.5.1 阀组的选址及布局、阀组的布置以及阀组主要设施与周边有关设施的安全距离必须符合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的要求。
4.5.2 阀组周围应设置非燃烧材料围墙或者围栏,并悬挂安全警示牌。
4.5.3 放空火炬所处位置、设置高度、距阀组的安全距离必须符合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的要求。
4.6中心处理站
—10—
4.6.1 选址及布局 4.6.1.1 中心处理站的选址、布局以及中心处理站主要设施与周边有关设施的安全距离应当符合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的要求。
4.6.1.2 放空火炬所处位置、设置高度、距中心处理站的安全距离、防雷装置必须符合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的要求。
4.6.2 设备
4.6.2.1 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等须按照安全设计安装防静电、防雷装置,在连接管线的法兰连接处,应当设置金属跨接线(绝缘法兰除外)。当法兰用5根以上螺栓连接时,法兰可以不用金属线跨接,但必须构成电气通路。
4.6.2.2 中心处理站内调节阀、减压阀、高(低)压泄压阀等主要阀门设备运转正常,温度计、压力表等主要仪表设备灵敏准确,设备、管汇无渗漏。
4.6.2.3 中心处理站应设置防静电球、安全警示牌、进站须知、逃生路线图、防火灭火器材以及非燃烧材料围墙或者围栏,设立醒目的安全注意事项告知牌。
4.6.2.4 中心处理站相对封闭区域应安装通风装置及瓦斯检测探头,站内应设置风向标、防雷装置、通讯装置。
4.6.2.5 中心处理站内设置的防爆电气设施、防爆安全措施、变电站所设置的围栏、站内供电、电设备设置及走向、导体选择、配电室设置等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的要求。
—11—
4.7压缩站 4.7.1 压缩站厂房、压缩机和储气设备必须符合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要求。
4.7.2 压缩站厂房、储罐区、机房和调配区必须在醒目位置设置“严禁烟火”、“当心爆炸”等安全警示标志。
4.7.3 压缩站内必须有值班人员24小时值守,封闭式厂房必须设置煤层气泄露报警装置和机械通风设施。
4.7.4 应当在压缩站内设置风向标。
4.7.5 压缩机的吸入口应有可靠的防静电装置。
4.7.6 煤层气压力储罐(球罐、卧式罐)必须装有紧急放空、安全泄压设施及压力液位显示仪表。
4.7.7 煤层气储罐、气柜必须有良好的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
4.7.8 进站管线上必须设置紧急截断阀,手动紧急截断阀的位置应当便于发生事故时及时切断气源。储气瓶组(储气井)与加气枪之间应当设储气瓶组(储气井)截断阀、主截断阀、紧急截断阀和加气截断阀。
4.7.9 加气机附近应当设置防撞柱(栏)。
4.7.10 压缩站内电气设备应当符合下列防爆要求:
(一)整洁,部件齐全紧固,无松动、无损伤、无机械变形,场所清洁、无杂物和易燃物品;
(二)电缆进线装置密封可靠,空余接线孔封闭符合要求;
—12—
(三)设备保护、联锁、检测、报警、接地等装置齐全完整;
(四)防爆灯具的防爆结构、保护罩保持完整;
(五)接地端子接触良好,无松动、无折断、无腐蚀;
(六)应急照明设施符合防爆要求。
4.7.11 压缩站内消防设施的配备应符合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要求。
4.7.12 进人压缩机房人员应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穿防静电服方可入内。
第一条 为规范煤矿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工作,保证安全设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安全技术规范和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等,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生产矿井的采煤、掘进、机电、运输、一通三防、防治水等系统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的安全设施的竣工验收。
法律法规规定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组织验收的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三条 本制度所指安全设施是对矿井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主要灾害予以防治的设施、设备器材等。主要包括:
1.提升运输:提升机保护装置;托罐装置;信号闭锁装置等皮带机保护装置;防护装置;急停装置等。
2.辅助运输:绞车固定;绞车防过卷装置;轨道警示、警标;辅助行人设备的急停装置;斜巷防跑车装置;信号装置;信集闭系统等。
3.供用电:接地、过流、短路保护;防雷电装置等。
4.一通三防:反风设施;风电、瓦斯电闭锁;防灭火、防尘、安全监测、束管监测系统;避灾路线标示等。
5.防治水:防水闸门;探放水工程设施;水位观测系统;排水系统等。6.其它安全设施。
第四条 安全设施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行业标准的规定。第五条 安全设施的竣工验收,依据专业属性、规模大小,按照分专业、分级的原则进行。
一、根据分专业原则:
1.采煤、掘进、辅助运输的安全设施由生产技术部门组织验收; 2.机电、提升、皮带运输的安全设施由机电部门组织验收; 3.一通三防、安全监测的安全设施由通防部门组织验收; 4.防治水的安全设施由地质测量部门组织验收;
5.其它的安全设施由总工程师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验收;
二、根据分级原则:
(一)由公司组织验收的安全设施:
1.新采区第一个采煤工作面投产前的安全设施; 2.由公司审批的技术改造项目的安全设施;
3.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试验推广中的安全设施; 4.其它由公司确定需要验收的安全设施。(三)由各矿组织验收的安全设施: 除公司验收以外的所有安全设施。
第六条 竣工验收小组由有关业务部门、安全设施施工单位及使用单位人员等组成。
必要时可聘请具备资质的外部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第七条 安全监察部门参与并监督安全设施的竣工验收。第八条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安全设施的设计、施工任务书等组织施工。竣工后应及时编制竣工验收文件、图纸、资料,提出验收申请,报送组织验收的部门。
第九条 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的依据:同意施工的批准文件;经批准的设计(变更设计)、图纸;施工任务书;《煤矿安全规程》、行业安全技术规范等。
第十条 竣工验收小组成员应熟悉安全设施的质量标准,严格按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验收通过后,竣工验收小组成员应在出具的验收报告书(单)上盖章、签字,并对验收结果负责。
第十一条 按照有关规定需要联合试运转的,应当在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前进行联合试运转。联合试运转时间应不少于一个月,但最长不超过六个月,经联合试运转后,再进行竣工验收。
第十二条 竣工验收时检查出的问题,由施工单位现场整改或限期整改,进行再验收,验收小组认定合格后方可通过。
第十三条 竣工验收小组对评定为合格的安全设施应提出竣工验收报告书(单),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1.安全设施概况:(1)安全设施名称;(2)安全设施地点、位置;
(3)安全设施设计、变更的设计、图纸、计划;(4)工程量、工作内容;(5)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指标;(6)开工及竣工日期; 2.安全设施评定结论
(1)竣工的安全设施与设计文件是否符合;(2)决定是否交付使用;(3)遗留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第十四条 未经竣工验收或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安全设施,不得投入生产和使用。
未经竣工验收或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安全设施投入生产和使用的,由安全监察部门责令其停产和使用,并按规定给予处罚。造成事故的追究生产和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一、技术资料、计划类(小计63种)
1、矿井合法证照、批复文件
2、开采方案设计(变更)(装袋)
3、安全专篇(变更)(装袋)
4、详查地质报告(装袋)
5、矿井实际图纸资料(装袋)
6、安全验收评价报告(装袋)
7、工程质量认证(装袋)
8、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装袋)
9、主要设备检测检验报告(矿井主要变压器、通风机、空气压缩机等主要电器和机械设备经有资质的部门检测检验的合格报告)
10、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11、安全技术发展规划
12、安全投入规划
13、主要灾害应急处理案
14、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15、事故灾害应急预案
16、特种作业人员证件(原件合装、分类造具名册;复印件成册保管)
17、停电应急预案
18、重大危险源的检测、评估、监控措施
19、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和计划 20、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计划
21、安全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台帐
22、职工培训花名册
23、安全管理管理制度汇编
24、安全生产责任制汇编
25、岗位责任制汇编
26、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汇编
27、安全技术措施汇编
28、隐患整改方案、措施
29、石门揭煤层安全技术措施 30、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31、防灭火方案设计
32、综合防治煤层自燃发火的安全措施
33、防治矿井火灾的安全技术措施
34、“一通三防”管理制度汇编(分小项目)
35、矿井风量计算、分配方案
36、保障通风系统安全可靠的措施
37、反风演习方案;
38、反风演习报告;
39、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案; 40、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报告
41、救灾演习方案
42、救灾演习报告
43、排放瓦斯措施
44、安全管理机构文件;防治水机构设置文件
45、探放水方案设计及安全措施
46、“雨季三防”技术管理措施
47、雨季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48、探放水措施计划,小煤窑水文情况调查资料。
49、设备检修计划
50、防雷设施检测报告、使用许可证
51、防爆电器设备三证(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安全标志)(装袋)
52、瓦斯检测仪、监控探头、合格证(装袋)
53、职业病防治措施、计划
54、工伤保险资料(投保人员名册、缴费凭证)
55、安全监督部门检查指令、煤管部门检查整改指令。及相关的整改方案。
56、救护协议
57、供电合同
58、采煤作业规程;掘进作业规程
59、劳动合同(装袋)
60、职工培训考试试卷(装袋)61、“三线”设计图(装袋)62、环评报告(装袋)63、地灾报告(装袋)
二、记录及日志类(小计47种)
1、自查隐患整改记录;重大隐患台帐
2、隔爆水棚管理记录
3、消防器材台账。消防器材库存清单
4、测风记录(台账)
5、主扇风机运行记录
6、局扇运行记录
7、风门管理记录
8、密闭管理记录
9、栅栏管理记录
10、瓦斯监控日报
11、瓦斯超限记录
12、监控系统运行记录
13、瓦斯检查手册(装袋)
14、瓦斯检测日报(装袋、瓦斯检查员交接班记录(装袋)
15、防尘设施管理记录
16、防尘洒水记录
17、防治水记录(钻孔记录)
18、支柱管理记录
19、水文观测台账 20、污水处理记录
21、电煤钻综保试验记录
22、停送电记录
23、地面配电房值班记录;
24、风、电闭锁运行记录
25、瓦斯、电闭锁运行记录
26、检漏继电器跳闸试验记录(每天)
27、空压机运行记录
28、设备检修记录
29、设备入井检查记录
30、接地电网绝缘阻值测定记录
31、电缆绝缘检查记录
32、绞车运行记录
33、钢丝绳检验记录
34、安全员交接班记录(装袋)
35、值班领导入井带班记录(装袋)、36、矿灯发放记录(装袋)
37、调度室值班记录
38、安全办公会议记录(装袋)
39、职业病培训记录
40、劳保发放手册(装袋
41、“三违”人员登记台帐
42、班前会议记录(装袋)
43、自救器发放记录;
44、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发放记录。
45、出入井人员检身、出井统计记录(装袋)
46、事故统计表。
目录
第一部分
一、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申请文件…………………………………….…1
二、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申请表…………………………………..…….2 第二部分
一、经批准的开采方案设计及安全设施设计………………………………1
二、开采方案设计相关批复文件……………………………………………..…1
三、安全设施设计相关批复文件…………………………………………..……1 第三部分
一、单项工程质量认证报告书………………………………………………..…1
二、质量标准化等级评定文件…………………………………………………..1
三、突出矿井防突专项设计验收文件…………………………………………1 第四部分
一、施工期间伤亡事故及其它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相关资料……1 第五部分
一、联合试运转的批复………………………………………………………………1
二、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1 第六部分
一、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含图纸)……………………………………….…………1
二、对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所提问题的整改情况说明…………………1 第七部分
一、采矿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1
二、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文件…1
三、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法定代表人安全资格证、其它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 ……………………………………………………..…1
四、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1
五、入井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试合格证……………………..……………1 第八部分
一、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1
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及批复文件…………………………1
三、上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及审批文件……………………………1 第九部分
一、在用特种设备的检测报告…………………………………………..………1 第十部分
一、反映矿井实际情况的图纸……………………………………………..……1 第十一部分
一、煤矿企业申请安全设施条件竣工验收自我评估表……………1
二、安全预验收报告书……………………………………………………………..1 第十二部分
一、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文本………………………………………………….…1
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各工种操作规程目录清单……………………1
三、事故应急预案…………………………………………………………….…………1 第十四部分
一、为从业人员缴纳的工伤保险证明材料………………………………1
二、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1
三、设立矿山救护队的相关文件或救护协议………………………………1
四、供用电合同……………………………………………………………………………1
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
一、验收内容
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第13号令)的要求,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验收(包括水、气、声、渣),以考核该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要求。
二、验收必备条件
1.企业的环保审批手续完备,环保设施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登记表和设计要求建成;
2.环保设施的污染防治能力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
3.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排放标准及符合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提出的要求;
4.环保设施的排污口符合规范化要求;
5.环保设施运行正常,经培训的环保设施岗位操作人员到位,建立健全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设立了运转台账,或已委托有运营资质的企业进行承包运营。
三、验收程序
1.建设单位向市环保局监督管理科提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申请表》(见附件);
2.监督管理科审核相关资料;
3.监督管理科组织有关科室和有关单位对建设项目进行现场验收;
4.待市环保监测站出具验收监测报告后,建设单位向监督管理科提交正式的验收申请报告;
5.由验收小组、主管领导签署意见后,监督管理科在验收申请报告上签发验收意见。
四、验收执行标准
1.废水: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
2.废气: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
3.广东省地方标准中未有的指标,执行国家相应的排放标准。
五、验收注意事项
1.在验收过程中,发现有造假行为的,通报批评。对于有两次以上(含两次)造假行为的环保公司,将取消其在我市范围内承担环保治理工程的资格;
2.对于第一次验收不合格的设施,将在二个月内实行第二次验收。如果连续二次验收不合格,必须重新整改后再申报验收。同时,整改方案必须报我局审查;
3.凡是填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的企业,由环保分局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验收。
六、我市从二○○二年五月一日起,所有环保设施验收均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执行。
七、受理部门
东莞市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科(简称:监督科)
问题的整改报告
垣曲县凯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8月12日
关于凯源矿业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提出
问题的整改报告
运城市、垣曲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7年8月4日由运城市、垣曲县安监局相关领导、安全设施竣工验收专家评审小组及矿山设计(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安全评价、监理、施工、建设方一行13 人对我公司矿山六大系统的安全设施及相关资料进行了现场检查和审阅,并进行了综合评审,在评审中专家和市、县安监局相关领导对我公司矿山安全设施建设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针对不符合项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要求。其中对矿山安全设施建设方面提出了以下问题:“①443m部分巷道没有排水沟;②483m中段部分支护不符合要求;③专家提出的其他问题”。
针对提出问题和不足之处,我公司于8月5日召开专题会议,会上就专家提出的不符合项和问题逐一进行了分析,并要求会后制定详细的整改措施、方案,按照“四定”原则明确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时间和整改责任人。8月6日下午将整改内容逐条分解并下发到各相关部门及矿山,逐一认真整改。各部门、矿山在整改过程中及时的向整改领导小组汇报整改进展情况,整改领导小组按照汇报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查,通过积极整改,截止8月12日已整改完成。
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问题1:443m部分巷道没有排水沟;
整改说明:
整改措施:①对+443中段南巷部分排水沟宽度35cm、深度30cm的要求进行整改,保证排水通畅,巷道底部轨道间无积水现象;
②整改责任人:陈兴旺; ③整改资金:950元; ④整改期限:8月8日;
⑤验收人:陈吉彬、汤国亮、王从明;
⑥整改结果:现场验收,符合整改要求。(附图片)问题2:483m中段部分支护不符合要求; 整改说明:
整改措施:①对+483中段巷道部分支护架顶部使用木材进行拆除,打锚杆挂金属锚网并并结合喷浆方法加强支护;
②整改责任人:陈兴旺、王生海; ③整改资金:8250元; ④整改期限:8月11日;
⑤验收人:王生明、陈吉彬、汤国亮、王从明; ⑥整改结果:现场验收,符合整改要求。(附图片)
问题3:443m中段南与+483中段天井搭设的人行梯未设置扶手;梯子固定不规范;
整改说明:
整改措施:①按要求规范对443m中段(南)—483m中段天井的人行梯焊接扶手和梯子间平台;在保证人员上下安全的前提下,重新固定梯子锚桩,保证人员上下安全;
②整改责任人:陈兴旺、李自双; ③整改资金:450元 ④整改期限:8月9日;
⑤验收人:王生明、陈吉彬、汤国亮、王从明; ⑥整改结果:现场验收,符合整改要求。(附图片)
问题4:地面主风机房侧安全出口通道未设置正反各两道风门; 整改说明:
整改措施:①按矿井安全通风规范要求在地面主风机房侧安全出口通道内设置正反为1组(4道)相互连锁关闭的风门;
②整改责任人:王从明、汤国亮; ③整改资金:1050元 ④整改期限:8月10日;
⑤验收人:王生明、陈吉彬、李自双;
⑥整改结果:现场验收,符合整改要求。(附图片)问题5:未绘制矿井避灾路线图; 整改说明:
整改措施:①按安全专篇、初步设计的通风系统要求绘制矿井避灾路线图;并在井口、井下醒目地段、位置悬挂;
②整改责任人:王从明 ③整改资金:280元 ④整改期限:8月9日;
⑤验收人:王生明、陈吉彬、汤国亮;
⑥整改结果:现场验收,符合整改要求。(附图片)
问题6:+443中段井底车场水泵硐室内未悬挂水泵工操作规程; 整改说明:
整改措施:①按要求编制《水泵工操作规程》并在+443中段井底车场水泵硐室内悬挂;
②整改责任人:王从明 ③整改资金:80元 ④整改期限:8月9日;
⑤验收人:王生明、陈吉彬、汤国亮;
⑥整改结果:现场验收,符合整改要求。(附图片)问题7:带班人员入井未配备一氧化碳携带便携式报警器; 整改说明:
整改措施:①已购置4台携带一氧化碳(co)便携式报警器,并配备给每个入井带班人员;
②整改责任人:王生明 ③整改资金:3200元 ④整改期限:8月11日; ⑤验收人:整改领导小组;
⑥整改结果:实货验收,符合整改要求。(附图片);
我公司按规定整改完成了以上专家提出的问题,还按要求整改了专家提出的不足之处;1.水仓中有漂浮物;2.部分井下电话使用普通电线;
3.部分巷道方向指示牌悬挂的位置不显目;4.井下一局部通风机风筒连接接口不规范;5.井下有一人行天井底部照明装置灯泡损坏。以上5点也均已整改完毕。
垣曲县凯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有关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我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14号)已发布施行。为保证竣工验收质量,我局制定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我局,以利进一步修订完善。
国家环境保护局
1995年6月8日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办法(试行)
为落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14号),保证竣工验收质量,现就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工作制定如下办法:
一、监测程序
1、制订竣工验收监测实施方案
承担竣工验收监测任务的环境监测站在接受建设单位的书面委托后,应根据本办法收集有关资料并进行现场勘查,制订竣工验收监测实施方案,报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实施。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应由其验收的项目,可委托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竣工验收监测实施方案的审查。
2、实施监测
环境监测站必须按经审定的竣工验收监测实施方案进行工作。建设单位应配合环境监测站,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保证监测时的正常工况、所需电源或其他必要条件,并承担竣工验收监测经费。
竣工验收监测应在正常生产工况和达到设计规模75%以上运行情况下进行,并记录监测时的生产工况、生产规模和其他有关参数。
3、样品分析与数据处理
样品的采集、测试必须按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方法或统一方法进行。样品经测试分析与数据处理后,环境监测站应填写竣工验收监测表。
4、提交竣工验收监测报告
环境监测站完成竣工验收时,应当编制竣工验收监测报告,加盖单位公章后交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在申请验收时,应将竣工验收监测报告送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
二、监测因子
1、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计中确定需要监测的因子;
2、该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产生的污染因子,并且是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已有规定的污染困子;
3、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应当追加监测的总量控制指标。
三、监测布点与监测频次
1、监测布点与监测频次应能反映真实排污情况和环保治理设施运转效果,并应使工作量最少化,监测布点还应符合有关监测布点的标准与规定。
2、对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律的排放源,应以生产周期为采样周期,采样不得少于2个周期,每个采样周期内采样次数一般应为3~5次,但不得少于3次。
对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或建有调节池的建设项目,其废水为稳定排放的,环境监测站在监测时可采瞬时祥,但不得少于3次。
3、对非稳定排放源,必须采取加密监测的方法。
4、对噪声的监测,可根据噪声源排放规律,选择昼间和夜间监测厂界排放情况。
四、监测的质量保证
1、环境监测站在验收监测中所用的采样器和其他监测仪器,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或技术要求。
2、监测因子的分析测试,应采用国家颁布的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相应监测方法。
未列入上述标准的监测因子,其分析测试应参照有关标准中规定的监测方法或相应的等效方法。
3、承担竣工验收监测的环境监测站应当通过国家或省级计量认证;验收监测过程应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暂行)》和《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制度(暂行)》的要求。
五、评价标准
外排污染物应符合治理设施设计和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要求及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六、竣工验收监测实施方案与监测报告的编写
1、竣工验收监测实施方案
竣工验收监测实施方案应包括项目名称,工艺流程图及排污分析,监测因子,采样点位,监测频次,监测;分析依据,评价标准,监测仪器、设备的型号、名称,监测经费,实施进度,提交成果和监测人员及其他有关内容。
【水电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推荐阅读:
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竣工验收(河南)06-09
水电工程如何验收07-03
对水电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几点认识07-10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09-21
水利水电基本建设项目10-03
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水电工)11-04
邮电通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办法06-01
水电水电工程09-11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前建设单位准备资料清单11-05
安全操作规程水电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