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精选9篇)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 篇1

九年级化学新课程改革中的科学探究

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 胡花

【摘 要】:九年级化学的“科学探究”应该如何实施?本文介绍并探讨了“科学探究”的教学价值,并在实施和开展九年级化学新课程的最优教学研究中,利用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的方法进行了一些尝试。【关键词】:化学 新课程 科学探究

新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旨在改变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的局面。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科学探究”的教学价值

具体分析来说,“科学探究”的教学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九年级化学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因此,“科学探究”必须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培养和创新了学生的思维

3.锻炼和培养了学生“学做科学”的能力

“科学探究”能让学生养成爱动脑筋、爱动手的好习惯。一旦对某个问题有质疑,学生就会想到采取科学探究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得到正确答案之后,学生无疑会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科学探究”的具体实践

在实施《九年级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教学中,对于“科学探究”,我们提出这样的实践方法:

1.提出问题

即设置疑问和激发兴趣阶段。对某些化学情景有了疑问,有了兴趣,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悬念性和扩展性,难度适中。

案例一:在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学生提出以下疑问:

学生甲:为什么一定要用铁丝呢?可以用铁钉吗?

教师:问得好!应该给他掌声鼓励一下。

学生气氛活跃起来,一起鼓掌。教师:谁能够回答他的问题?

学生乙:拿一根铁钉来点燃它不就行了。

学生丙:我也有疑问,为什么我们烧的铁丝都一圈一圈呀?

学生丁:是绕成螺旋形状!老师,为什么还要加一根火柴呢?

教师:如果不把铁丝绕成螺旋形状就拿去燃烧会怎么样?如果不加那根火柴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学生们在下面唧唧喳喳议论开了„„

2.分析问题

即猜测、发现、分析并参与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

学生的探究激情被激发以后,教师应该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运用联想、比较、对比、直觉等思维方法做出大胆设想。教师可以在实施过程中组织学生观察、感知并讨论,当然,讨论的方式包括个别发表意见、小组讨论、全班争议等形式。

在学生的思维被彻底激活之后,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已经达到顶峰。这时候,教师就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设计、操作和动手,验证他们自己的想法。这个阶段的实施要求教师正确指导和关注,学生积极配合,同时一定要联系本学校客观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

案例二:(接前面提到的铁丝燃烧实验)

学生甲:老师,我们通过做实验不就可以检验我们的想法对不对了吗?

教师:对啊。不过在做实验之前要准备些什么呀?

他们纷纷说:仪器!还有药品!还要预先设计好实验步骤等等。

教师:给大家5分钟时间准备。

学生兴高采烈的行动起来了。有的找了根铁线燃烧,有的不加一根火柴拿去燃烧,有的甚至拿了一根生锈的铁钉燃烧。学生的笑声不断。很快答案出来了:

“铁钉都变黑了也不燃烧。”哄堂大笑。

“没有火柴不能够燃烧啊。” “长长的铁线也不能够燃烧。”

如果不绕成螺旋形状,铁丝也无法燃烧。”

“不,我有个方法,不用火柴应该可以照样燃烧。”

大家一阵议论之声:“真的?”

“把铁丝先在酒精灯上烧的通红,然后放进氧气瓶里。”

学生又纷纷行动起来了。

不久,全班却响起了一片叹息声:“唉,这样不行啊。”

教师:为什么这样做却不能够燃烧呢?让学生陷入了思考中„„

3.解决问题

即归纳整理和巩固发展并进行评价阶段。

通过探究活动、自主学习,汇集了各种信息,需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会把个人的发现和认识系统化,结合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共同概括,从而得出结论或个人评价,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起来。

案例三:(接上面的实验)

在全班逐渐安静下来之后,教师开始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分析和理解。

教师:同学们,通过这些大家亲自动手的实验,你们有什么收获了吗?

学生甲:现在我知道了,铁钉无法在空气中直接燃烧。大根的铁线也无法燃烧。

教师:大家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吗?

“我认为是接触面积大小的原因。” “不,我认为是温度问题。” 教师:好,具体点,怎么说呢?

“铁丝要达到一定温度才能够燃烧,温度不够高的话无法燃烧。” 学生甲:哦,所以铁钉和大根的铁线才无法燃烧啊。教师:对啊。那么,要缠一根火柴在铁丝末端的目的又是什么?

学生丁:老师,我做了这个实验,我想是因为火柴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能够帮助铁丝着火。

教师:回答得很好,火柴起到引燃的作用。不过你刚才应该说铁丝燃烧,而不是着火。其他同学你们有什么体会?

“老师,我有个问题:铁丝绕成螺旋形状跟接触面积有关吗?” 应该有吧,有啊,一定有,同学们渐渐地坚决起来。“我认为,接触面积越大,燃烧的越快。”

教师:那么,也就是说绕成螺旋形状的目的是什么?

“啊,我知道了,也是帮助它燃烧。”

教师:非常好。教师接着解释原因。

“我在酒精灯上加热铁丝后放在氧气瓶里却不可以燃烧啊,又是为什么呢?”一个学生冒出一句。

“很easy 啊,”另一个学生冒出句英文,全班大笑,他接着说:“因为铁丝在加热时温度够高了,但是放进集气瓶里面时已经冷却了,怎么能够燃烧呢?”

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另一个疑问:“刚才有同学私下问我,在空气中铁丝为什么不可以燃烧?可不可以让它燃烧起来呢?

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迎来了下课的铃声。

三、“科学探究”的实施对最优教学的意义

科学探究原意是指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而在教育教学中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的情景,通过自主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研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其设置目的是为了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知识为主的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从而获取多元、开放的知识,学以致用转化为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与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述与交流等活动,还涉及到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如科学探究的概念、特征、原则等。

科学探究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的、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它既是新课程标准理念实施中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也是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新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科学探究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或化学问题的实际情景中,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而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而实际教学中缺少的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认识教育,由于根深蒂固的“科举”制度效应在教师、学生、家长心中长期形成知识为上,导致应试教育高于一切,新教学理念下的科学探究知识化,当然就成了学生对科学探究望而生畏的主要原因。

在探讨九年级化学新教材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很重要的一点:科学探究实验、活动大大增加了,而“科学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并学会掌握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吴星等蓍

《化学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

3(2)李立新 初中化学试验教学初探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 篇2

一、解析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课程内容

初中化学课程的具体内容在选择上一定要以服务于课程目标为方向才能进行, 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其课程目标在整改过程中能够切实的得以实现. 所谓的课程内容改革, 是不能脱离学生活动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而盲目开展的, 它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不断的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 精挑细选那些能够满足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要切实做到让学生真正的亲身经历、亲身体会, 切实感悟. 在整个改革课程中, 还要不断的发现问题并及时的加以改正, 归纳整理后再选择活动形式活动内容, 最后在实施进行活动, 然后综合评价的步骤, 促进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汇贯通, 均是为了强化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的相关联系, 是学生能够在开拓思想境界的同时, 感悟实际生活的需要.

二、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贯通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主张的是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以及深入的理解掌握专业技能的必要性. 另一方面, 是可以让学生自行运用试验观察、调查访问等方式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与此同时, 还能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和课堂化学教育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 大胆猜想, 大胆实践, 通过自身设计的实践活动方案或者其他形式的探究后, 得以解决难题的方式和办法. 还可以深入的对相关的数据和资料作出处理, 继而获得自己可以自行运用和掌握的策略方法, 便于同类问题的研究. 另外一方面, 在探究活动中, 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专业课程和实际技能等方面的改善,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它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与他人配合, 积极进行交流等方面的乐趣和情感, 培养学生的科学发展观和理论与实际不能分离开来的观点.

综合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实践性, 实践注重的并不是课本上那些经验教训, 它重点强调的是让学生积极的投身到实践中去. 通过自身的观察想象, 设计实践探究, 切实感悟制作和体验的乐趣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从最本质上增强学生的时间能力和创新意识[3]. 所以, 可以这样说, 实现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汇贯通, 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来说, 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关键举措, 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三、解析如何实现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贯通

要让学生切实感悟, 实现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就必须有相应的优化的学习环境和便于学生感知及探索活动的话题. 所以, 若想实现初中化学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贯通, 就必须不断的创造出适当的情景和明确值得探索活动的活动主题, 才能切实的做到二者的融汇贯通.

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离开校园以后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社会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的主要活动方式, 它不仅可以真正的让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 还可以在真正的实践活动中时学生的校园基础知识课程得以巩固和发展, 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提高在实践中自身的价值[4].

总之, 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的重要举措, 对我国教育教学实践改革的发展是一项势在必行的课题, 已经被逐渐提上教育界整改工作的日程, 它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与实际感受来体会到换一种学习方式后得到的乐趣, 还能逐渐的明白社会实际生活的需求[5].

参考文献

[1]张颜涛, 李春玲.农村中学化学课与综合实践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6) .

[2]王勇.化学新课程出高中教学的有效衔接[J].教育导刊, 2010 (9) .

[3]赵映荷.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贯通初探[J].化学教育, 2013 (2) .

[4]赵映荷.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下的环境教育的调查与研究[J].化学教与学, 2012 (9) .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贯通

综合实践活动,指的是帮助学生在课堂、教材以及学科的基础上,让学生回归到真实的生活环境中,更加注重现实中所体现出来的知识、能力以及技能的一种课程模式。所以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借助“实践活动”的平台,让初中化学更加广泛和深入,真正实现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贯通。

一、初中化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贯通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会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蓝本。所以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需要改变这种传统的观念,让学生在化学实践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收获机能,培养能力。让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运用观察、实验或者调查的方式方法进行信息获取与处理,并且需要学生掌握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化学知识,提出化学问题,做出化学猜想,设计化学实验,最终解决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而且还要学会在化学探索过程中与其他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所以在这些改革要求下,初中化学必然会走向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道路,因为实践活动所倡导的就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能力培养的目的。而且也要求学生必须到活动中去,在考察、探究以及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创新以及反思的能力,在体验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更加全面而综合的能力。所以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贯通既是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符合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二、初中化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贯通的途径

(一)帮助学生创设情境

首先是为学生创设一跳探索知识的情境之路,让学生可以在这条道路上探索更多,学习更多。其实在初中化学中有许多内容都涉及到比较前沿的化学问题,而这些问题有不仅仅是教材中那样单一,如果可以挖掘这些问题背后的知识,那么学生都会感觉好奇和收效巨大。例如在初中化学中所涉及到的“绿色化学”、“可燃冰”、“乙醇汽油”等知识点,都不是教材中那一些文字所能概括和解释清楚的。这些知识点所蕴藏的内容非常丰富,所以初中化学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知识点,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部分深入探索,建立“身边的化学科学”主题活动,学生通过网络、文献等途径找到与化学教材所涉及到的知识的补充资料,并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与交流,让学生可以在这种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化学知识了解更加深入和广阔,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与决心。

其次帮助学生创设实验情境。初中学生是好奇心最高的一个群体,所以往往实验比理论更能打动学生的心。抓住学生这种心理,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立实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验中成长。在初中教材中会有“活动与探究”板块,例如“关于二氧化碳制取”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高一切仪器与原料,让学生根据反应物与反应条件自主选择反应发生器,然后再有教师进行指导和分析,最终引出启普发生器,并且通过二氧化碳的在水中的溶解度或者密度,从而得出收集气体的装置。并最终启发学生将制气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运用到其他气体制作和收集上面,实现对知识的迁移练习。

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创设生活的情境,在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贯通过程中,帮助学生走出课堂,回归到生活中去发现和探究,最终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是对学生能力最好地锻炼。例如关于“水”的探究,学生虽然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和水打交道,但是当让学生讲出关于水污染、水净化、水利用的策略时,学生就会出现问题,所以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去污水处理厂,去自来水制造厂,去湖边、河流以及超市等地方,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水体,以及水体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情况,帮助学生获得“自然界的水”的认知。

(二)帮助学生分析实际问题

在将化学问题转化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其次还需要开来实践活动开展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例如在废旧电池污染的问题中,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查阅相关知识与信息,并且需要走访社区进行实地考察关于废旧电池的回收问题,最终还可以联合相关废旧电池处理的机构,观察废旧电池的处理流程,在这一个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实际的问题解决能力,处理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

三、结语

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贯通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同时还能帮助学生锻炼多方面的能力,所以这种贯通是值得研究与借鉴的。

参考文献:

[1]赵映荷.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贯通初探[J].化学教育,2013,02:42-44.

[2]马小辉.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贯通探究[J].数理化学习,2014,12:90.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 篇4

一、活动背景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浸润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据统计,全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和影碟机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了绝对主流的地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喜爱、向往、崇拜的大都是流行音乐、港台明星、言情武打剧等。戏曲在年轻一代的眼里,差不多成了“出土文物”。为了提高年轻一代对戏曲的兴趣,使他们关注戏曲、欣赏戏曲、热爱戏曲,必须采用一些他们乐于接受的形式,如上网、竞赛、表演等。为此,我们搞了这次“走进戏曲大舞台”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他们喜爱的活动中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从而提高艺术鉴赏力,提高人文素养。

二、活动宗旨

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基本知识。

3、理解戏曲中脸谱、行当等的含义,学习鉴赏戏文。

4、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5、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关注,为戏曲的明天开一剂药方,为振兴、光大戏曲事业而努力。

三、活动设想

1、指导学生课外收集资料,听戏、看戏,向周围的老戏迷请教。

2、亲身体验,学唱戏曲,学演戏曲。

3、能理解戏文的思想艺术特点。

4、通过竞赛,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有关戏曲方面的知识。

5、考察地方戏的特色以及现状。

6、讨论地方戏的现状,给出振兴方案。

四、准备活动

1、成立研究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明确各人分工。每小组5-8人为宜。

2、查阅资料。可利用图书馆、因特网等资源,还可向周围的老戏迷请教,收集、了解有关戏曲的材料和知识。

3、调查中国传统戏曲特别是家乡地方戏曲(锡剧)的现状,思考发展良策。

4、准备表演戏曲节目。

五、集体活动步骤

1、交流材料。把各人收集的资料向全体同学展示、交流,互通有无,使每个人都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2、教师介绍。重点介绍中国戏曲的历史,几个主要的戏曲剧种(如京剧、昆剧、黄梅戏、评剧等),戏曲中脸谱、行当的含义,京剧旦角流派等。

3、学生根据调查到的情况在课堂上介绍中国戏曲的现状,并讨论发展地方戏曲的良方,写出方案。

4、欣赏不同剧种经典剧目片段(播放碟片),有京剧《苏三起解》,评剧《刘巧儿》,锡剧《双推磨》,豫剧《花木兰》,黄梅戏《天仙配》,越剧《红楼梦》,花鼓戏《刘海砍樵》等。

5、优秀戏文鉴赏。印发《天仙配》、《玉堂春》、《花木兰》中的精彩唱词选段,让学生分析、讨论,进而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

6、戏曲知识竞赛。可在班级内以小组为参赛单位进行,也可整个年级一起进行。我们采取的是后者。各班派三名选手参赛,其余300多个学生既是自己班级的拉拉队,又是观众,气氛相当热烈。(附)

7、粉墨登场,学唱戏曲,学演戏曲。各小组(或班级)都上台表演。演唱内容有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黄梅戏《孟姜女》选段“十二月调”,锡剧《双推磨》选段“推呀拉呀转又转”,黄梅戏《女驸马》选段“为救李郎离家园”,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越剧《梁祝》选段“十八相送”等。

8、活动总结,齐唱戏歌《唱脸谱》结束活动。课堂教学的确定与实施: 一,活动的背景

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影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普及,传统戏曲日渐失去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的主流地位,并呈急剧消失和边缘化的状态。她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构筑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核心竞争力,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传统戏曲中积淀着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民族智慧、艺术精华和审美情趣,开展“传统戏曲进校园”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而且是在文化多样、价值多元的当今世界个人文化自信的需要,国家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际社会文明对话的需要。二,活动的构想 1,粉墨登场

对传统戏曲这一民族文化之根和母亲文化,要爱护她、崇敬她、发扬她,首先要触摸她、了解她、亲近她,感受她的温暖和亲情。

第一,师生协作完成“传统戏曲知多少”调查。调查的内容可包涵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教育程度、不同成长环境的人们对传统戏曲的认知、情感、态度及对戏曲现状的感受和建议。学生自由组合、分工协作,深入城市、乡村、社区、当地文化馆及剧团,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拜访戏曲表演名家和戏迷、访问戏曲研究专家和作家,通过数据分析和整理,了解现阶段戏曲文化建设现状,写好访问日记和调查报告。

第二,通过请教音乐老师,邀请戏曲专家或戏迷现场表演、讲座,利用图书室和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深入音像市场调查,收看戏曲频道及戏曲节目等形式,收集传统戏曲的文字、图片、视频、磁带、光盘、网站等资料,初步了解传统戏曲的一般知识。通过摘抄、做读书笔记、办黑板报手抄报、创作张贴画、欣赏戏曲片段、进行模仿秀比赛等形式让学生亲近传统戏曲。

第三,利用音乐课、美术课或其它地方课时,开展戏曲选修课,品味戏曲魅力,感受传统戏曲面临的严峻形式。将保护传承传统戏曲强烈的使命感注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播种下传统戏曲的精神底子。了解戏曲博大的内涵、感受戏曲悠长的韵致,才能让学生亲近经典,进而热爱经典、痴迷经典、反思经典。2,梨园新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特点是传承,其发展规律是进化。靠传承而进化,在传承中进化。”因此,让广大青少年全身心地沉浸在传统戏曲的优美世界,感受戏曲魅力,体味戏曲韵味,钟爱戏曲艺术是活动的重点。第一,要整合课程资源,进行系列综合性学习,开展传统戏曲主题性、专题性研究。如戏曲文化史研究、戏曲行当研究、戏曲唱腔研究、戏曲脸谱研究、戏曲道具研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成立不同戏曲小剧团,学习戏曲表演。

第三,学习传统名曲名段,开展故事会、演讲赛、论文赛、手工制作赛等活动走进戏曲世界。让学生在骨子里折服于戏曲博大精深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操,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润。3,非常有戏

要通过策划系列主题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参与的乐趣,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进而爱上戏曲,沉迷于戏曲,成为戏迷、票友。

第一,策划戏曲艺术节。第二,组织“戏曲文化座谈会”,邀请学生、老师、家长、社区人士、戏曲专家、社会各界代表参加。畅谈戏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就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和反馈。整理成谈话纪要或者专题报告,在新闻传媒上发表,以在论坛发帖子、写博客等各种形式引起大众关注。第三,策划“戏曲活动进校园”综合实践活动课开放周等

第四,制作卡片、小报,宣传册,分小组深入街道、农村、公共场所宣传普及有关戏曲知识,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戏曲的振兴和发展。4,加油,中国戏曲

让祖国优秀的戏曲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对传统戏曲的振兴建言献策,使学生从小树立一种文化尊严和自信,是活动的最终目的。

第一,召开“传统戏曲现状反思会”,分析戏曲的现状和危机,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群体智慧共享。

第二,考察西方戏剧、话剧、歌剧、舞台剧等相关艺术形式,比较传统戏曲与之异同之处;欣赏青春版《牡丹亭》、《长生殿》等有影响的新生代戏曲作品,寻找该曲目之所以吸引年轻观众的原因;欣赏中国版歌剧《图兰朵》的世界巡演,寻找戏曲如何走向世界的对策;结合中国话剧百年活动,召开茶话会,畅叙戏曲的美好未来,写出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第三,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结集,建立传统戏曲数据库,结合学校其他传统文化活动,开发有学校特色的地方课程。三 活动的反思

1,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但绝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主题的策划需要教师筛选,活动方案的确立需要教师提炼,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的监控,活动的评价需要教师参与。

2,在每一活动单元,都应有“可操作性”的“任务取向”的活动目标。要明确在活动实施的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以“任务取向”和“角色职责”来达成体验性目标。

3,传统戏曲可供挖掘的课程资源十分丰富,教师要大胆参与课程物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课程研究者。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等课程人力资源的价值,并进行有效的整合。

初中化学实践活动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5

江苏省睢宁县黄圩中学刘宏亮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与生产和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化学教学时要重视化学实践活动。重视化学实践活动教学,不仅是化学学科的要求,而且是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终生学习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化学教师要积极探索开展化学实践活动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找出一条既符合新课改要求又具有自己特色的化学实践活动教学之路,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实践活动方式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对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具有启蒙性质的学科,具有自身的显著特点,那就是以实验为基础,与生产和生活联系密切。与生产和生活联系密切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教学时要重视化学实践活动,中学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和修养,以适应今后的长远发展和终生学习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到学生发展需求的多样性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我们使用的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与以往相比新增了八个学生实验,江苏省各市在中考中增加了理化生实验考查等等,都体现了对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落实。重视化学实践活动教学不仅是化学学科特点的要求,而且是学生终生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化学教师除了要重视化学实践活动的教学外,还要潜心研究开展化学实践活动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下面是我在初中化学实践活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化学实践活动教学要立足教材,形式多样。初中化学教材为我们安排了相当多的化学实践活动,教材安排的学生实验是学生最主要的化学实践活动,也是教师进行化学实践活动教学最主要的内容,化学教师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化学教师要注意多为学生创造自己动手的机会,尽可能的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尽量减少单个实验小组的人数,避免出现一个人做,几个人看的场面。教师应在学生实验前精心准备,实验中精心指导,实验后及时总结。对于教材章节后众多的化学实践活动习题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处理,有的采取课堂小组讨论,相互补充,教师归纳的形式当堂完成。对于那些知识面较广,单用课本知识无法完成,课内也没有时间完成的实践活动,就要求学生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或走出校门踏入社会,进行参观、采访、咨询、调查,然后以小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教师将优秀的化学小论文或调查报告打印出来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内,或将优秀论文在课堂上念给同学听,特别优秀的论文可向学校推荐张贴在学校的宣传栏内甚至向报刊推荐。在化学实践活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安排家庭小实验、小制作。如在学完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后,我就安排了学生利用家中的玻璃杯、酒瓶、筷子、汤匙、以及食盐、蔗糖、水等,进行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的倾倒的操作练习。学习了气体的收集方法之后,我让每个学生在周一上学时送给我一件特殊礼物:一瓶你家客厅里面的空气。学习了二氧化碳的知识后,我给了学生一个配方,让学生用几种家庭常见物质自制汽水。

2、化学实践活动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家里都有耕地,夏收的时候我要求学生向各自的家长宣传禁止焚烧秸秆的好处,学生们宣传很是卖力,回校纷纷告诉我说他们的家长没有焚烧秸秆。一场大暴雨过后,学生们发现河里的水变成了酱油色,鱼儿浮在了水面上,有不少已死掉了。我就抓住这个现象让学生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活动。针对这次调查活动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河中的污水从哪儿来?(2)这些污水是如何产生的?(3)对此现象你有何看法和建议?学生们通过采访家长、小组交流讨论和自己的独立思考完成了各自的调查报告。此外,我还对农村生活中的农药、化肥对水的污染问题,农村由于没有垃圾集中处理措施而产生的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了社会调查活动。

3、实践活动让学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感觉到我行、我能行、我也行,自信心明显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更加浓厚,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当学生的化学小论文被老师打印出来张贴在学习园地,或被老师作为范文在课堂上念给同学听的时候;当学生自制的冷却剂在炎炎夏日将两块厚木板冻在一起,受到老师表扬的时候;当学生把自家客厅里的空气作为礼物送给老师,被老师郑重接受的时候;学生心中肯定会产生成功感、自豪感和被尊重感,会觉得化学好有意思,好有用处,也挺好学。

4、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教材中的活动大多采用研究小组的形式完成,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必须

相互协同才能完成任务。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必然要接触更多的人和事,增强了社会交往能力。

5、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生学会自制豆腐后,有的学生向豆腐中加入食用色素,制成了彩色豆腐。

6、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通过调查河中污水来源的实践活动,学生就体会到环境保护是一个充满挑战,需要全社会成员长时间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大家都知道秸秆还田的好处,也知道秸秆可制成燃料气等利用措施。经过调查走访学生们知道了本地的收割机不具备将秸秆粉碎的功能,若将长秸秆留在田里,就会影响下一季的耕种。农村现在已基本不用秸秆作燃料,附近又没有回收秸秆的企业,就是把秸秆运回家堆放最终还是烂掉,白白搭上运费和人工。政府严令禁烧,处罚严厉,农民只好选择就近把秸秆丢在田间地头的沟中,秸秆腐烂产生臭水,随雨水进入河道,造成了更大范围的污染。同学们在调查报告中提出了诸多的解决方案和看法,大多数学生认为政府对秸秆不能只是禁烧就完事,还要有相关的配套措施,承担起相关责任,比如向农民提供可将秸秆粉碎的新型收割机,把秸秆还田。以村为单位将秸秆集中后由政府负责处理。

7、实践活动也逼迫化学教师更新观念,积极投身到新课改的滚滚洪流中。既锤炼了学生,也充实了自己,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8、实践活动教学中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做到组 织严密,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相互监督。对于一些需要走出校门的调查与研究活动,最好由教师亲自带队进行。对每一次的实践活动,教师都要让学生及时总结交流,积累经验,对不完善的地方师生共同讨论找出解决措施,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去,不能不了了之。要注意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因为一句激励的话,一句赞美之词,一个鼓励的表情或动作,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和自豪,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求知欲和创新的灵感,甚至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人生轨迹。

总之,重视化学实践活动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需要,是学生长远发展和终生学习的需求,也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找出一条既符合新教材内容要求又具有自己特色的化学实践活动教学之路,为国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篇6

活动主题:

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活动背景 :

我省前年经历严重的干旱,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环境,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观察、发现生活中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情况,了解都有那些行会使环境遭到破坏,我们又应该怎样去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我们应该去保护地球,热爱自己的家园。培养学生从小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自然资源被人类破坏而导致一系列灾难的资料、图片.(2)考察本地区周围环境的现状,被污染情况.(3)调查农民今年的收成以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按自然村分成几组。

活动过程设计

(一)引出主题

1、导入

2、确定主题

3、提出问题

4、分组讨论

5、汇报方案

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美丽壮观的星球――地球,并用深情的语言向同学们描述,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谈话:但是这个美丽的星球当今正为环境问题所困扰。提出活动的主题: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本次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

1、为什么要保护地球?

2、制定“拯救家园计划”,本次活动采用小组讨论,将全班分成四组,小组内研讨,最后由每组推举一人介绍本组制定的“拯救家园计划”。

二、实施阶段

(一)活动准备

各小组展示有关自然资源被人类破坏而导致一系列灾难的资料、图片。说说本地区周围环境的现状,被污染情况.,以及农民今年的收成以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二)过程整合

1、各小组展示有关自然资源被人类破坏而导致一系列灾难的资料、图片。说说本地区周围环境的现状,被污染情况.,以及农民今年的收成以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意识。

2、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及成功经验,各小组制定“拯救家园计划”。

(三)拟定汇报方式

1、各小组成员分别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相关信息。

2、每组推举一人介绍本组制定的“拯救家园计划”。

三、总结阶段

(一)成果展示

(1)、各组展示自己收集到的生态环境忧患的资料

(2)、展示“拯救家园计划”

(二)活动拓展

让学生亲身体验实施“拯救家园计划”,不能“只动口,不动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

(三)活动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确立的,我认为选材比较合理: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手,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产生忧患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来爱护家园。整节课学生通过调查分析、讨论、交流,懂得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讨论中让学生“动”起来,从嘴、眼、手、脑都一起参与到课堂中。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题,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的课改新思想。在交流与总结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就这次活动来说,还存在着主要的问题是:

1、如何调动、保持每一位学生持久的参与热情。

2、在最后的一个活动中,对于学生设计的方案进行评价时,过多地注重了方案的提出,而忽略了可执行性的评价。这是教学活动的美中不足。

活动记实:

(一)保护环境

教师播放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美丽壮观的星球――地球,谈话:但是这个美丽的星球当今正为环境问题所困扰。为了让我们的地球免遭破坏,周边的环境更加美好,我们这次综合实践课的主题设为保护地球,爱护家园。本次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

1、为什么要保护地球?

2、制定“拯救家园计划”,本次活动采用小组讨论,全班分成四组,小组内研讨,最后由每组推举一人介绍本组制定的“拯救家园计划”。

我们的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由于近年来工业化的崛起,人们大肆地乱砍乱伐,使得这颗美丽的球体正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下面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收集到的自然资源被人类破坏而导致一系列灾难的资料、图片。

生:播放资料树木被砍伐后,沙漠化严重,沙漠吞噬了大量的耕地。

生:播放水土流失后,河水泛滥,淹没了农田和房舍。

生:播放沙尘暴肆虐的短片

生:播放酸雨危害树木,房舍的短片

生:播放虫灾的短片

生:介绍旱灾以及因为旱灾今年农民们的预计收成。

师:看了这些资料让我们痛心不已,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灾难的产生的呢?你的身边有这样破坏生态平衡的实例吗?

各个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生:因为人们的没有节制的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

生:因为工厂没有处理带有污染的气体,造成了酸雨。像我们身边的汽车、摩托车排出来的尾气,都是具有污染的气体。

生:人们毫无节制地捕杀鸟类,破坏了食物链,也破坏了生态平衡所以会出现蝗灾,一些虫灾等。

生:近些年由于人们大量地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气体,致使出现了温室效应,气候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很容易出现骤寒骤冷的现象,从而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师: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生:不能,因为只有一个地球。

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将无处容身。那么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只能靠自己。

教师提问:

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样的行为才属于保护环境的行为? 学生交流:

环保行为的交流汇总

1、节约水电

2、植树造林

3、不乱丢垃圾,做到垃圾合理分类

4、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白色垃圾

5、做些环境保护的宣传 教师提问:

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向政府提建议 学生问答:

1、市长热线

2、写信向政府及相关部门反映

(二)爱护家园。

师:要想让地球免遭破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保护周边的环境就是爱护自己的家园。

师播放现今环境保护情况。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你想怎样保护环境呢?各小组制定确实可行的计划,然后每一小组推举一人介绍本组制定的“拯救家园计划”。

各小组制定:“拯救家园计划”,师巡视指导,也可以做他们的参谋。

交流、全班讨论。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 篇7

一、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原则和意义

在化学课程中开展综合活动课程需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整个的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学生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教学的各项活动中, 从而达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并且这种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非常的重要。

1.强调学生的主导地位

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 始终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自觉地学习和讨论交流。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知识点的要领, 懂得如何去运用知识。并且学生的主导地位使得学生成为化学实验开展的操作者, 学生可以自己操作, 从自己的操作中发现自己动手能力中的缺陷和发现化学实验现象。因此,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下, 学生有了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亲身体验化学实验的各种现象, 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乐趣。

2.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

现在苏教版的化学教材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综合实践活动, 可以让学生自觉地去学习、去发现自然界和身边的一些化学现象, 运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学生逐渐形成了自我思维的方式, 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而且, 在对待问题时, 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畏惧, 而是勇于去思考和解决, 即在学习上有一种不畏惧、不怕输、敢于尝试和挑战的学习精神。通过这种长时间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从之前的“牵引”式学习到现在的主动学习, 从之前的不善观察、动手到现在的“动手能人”, 这些都是在综合活动下, 学生在学习上的本质转变。

3.综合实力的提升, 即综合素质和化学素养的提升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学生的化学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化学的学习本来就提倡学生自主实验, 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加的稳固了这一原则。学生在自主实验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严谨的实验精神。在实验中, 学生可以体会到化学的专业精神和化学学习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对化学的认识和热爱。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富了、实验技能熟练了, 这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情商和智商甚至价值观, 这些都是学生自我素质提升的标志。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

1.课堂实践活动的实施

①知识自主学习活动。

教师首先给予学生一定的知识提示, 让学生先自行学习, 去挖掘知识点的本质, 要求学生自觉安静地学习, 把一些重点的知识找出来, 在教师上课的时候, 学生可以进行有侧重点地学习。当然, 找出自己不懂和不明朗的知识点更为关键。这样通过自主学习的活动, 让学生了解自己对实施点的理解程度, 从而让学生的听课和教师的讲解更加突出重点。

②提问活动。

教师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不过, 更多的是通过学生的提问来发现学生对知识点认识不足的地方。如, 教师在讲解复合反应时, 可以问学生该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让学生真正地去理解其本质, 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③课堂交流。

通过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 学生可以对知识点展开讨论, 进而加深自己对知识的巩固和认识。

2.课外实践活动的实施

①活动地点的选择。

地点的选择非常的重要, 它既要利于突出知识, 又要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好的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②组织学生自主实践和观察。

在这个环节的组织中, 学生的安全很重要。可以让学生做好笔记, 把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记录下来, 带回到课堂上。这份观察记录将成为教师教学的良好实例, 可以把学生身边的现象带到课堂上, 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 拉近学生与化学之间的距离。

③总结讨论。

总结讨论是对活动效果评价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践表现加以评价和表扬, 对其起到一定的鼓励作用。同时也是对大家实践成果的一个客观评价, 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实践学习中的不足之处。

初中化学课外实验活动的实践探索 篇8

关键词:化学 课外实验活动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c)-0058-01

化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而化学课外实验活动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化学课外实验活动是化学教学独特的形式和组成部分,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具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灵活,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以及学生自主性较强等特点。化学课外实验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可以配合课堂教学因材施教,使学生扩大知识面、经受实践锻炼和发展智能,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发展特长和全面发展。具体来说是,化学课外实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有动力;化学课外实验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化学教师,特别是初中化学教师应该重视化学课外实验活动,有效组织和指导化学课外实验活动。

1 化学课外实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有动力

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主要有两点:一是传授知识与解惑;二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而能力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从更深一层来看,对学生今后发展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是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初中教学的主要形式。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所以我们有必要把一些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特别对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学科来说,这点显得尤为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课堂上仅做几个演示实验是不够的,同学们感到学化学难学,要背的东西太多,枯燥无味。笔者在实验教学中很重视课外实验活动的开展,结合本校实际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实验活动。在开学初期就指导学生做了许多趣味实验如:“空杯生牛奶”、“小纸花变钯”、“魔棒点灯”等等,学生们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双眼,感觉到学化学很好玩,很感兴趣。

课外实验活动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但能加深学生的知识水平,拓宽其知识领域,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态度与方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针对全体学生参加的活动,可安排一些简单的家庭实验。如观察蜡烛的燃烧,测定石蜡的组成,用食醋除去水垢,铁打生锈,白酒浸泡中草药等等。在课外,成立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参观活动等。

2 化学课外实验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选择合适的课外探究性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课外探究性实验中,大脑中形成探究步骤,然后并比较分析各种可能情况的利与弊,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外做木炭在氧气CO2中燃烧的实验。

(1)用排水法收集4瓶O2,编号为1号、2号、3号、4号,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l号瓶中,在2号瓶巾倒人澄清石灰水Ca(OH)2。

(2)将木炭放在燃烧匙里伸人3号瓶中。

(3)将木炭放在燃烧匙里加热到发红后伸人4号瓶中。燃烧完毕后,向4号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

(4)观察(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

通过以上的实验观察、分析,使学生能够比较透彻地理解化学变化,掌握O2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

笔者还通过组织学生检测校园周边的水样、土样的酸碱性进行探究活动的,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探究活动的目的着重考查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讲解,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经常找他们谈心,给他们辅导等。通过化学探究活动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多去思考问题,多动脑解决问题,既开拓了知识视野,又激发了探索精神,培养了探索能力,使学生智力得到了发展。它使化学科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走向了生活实际。

3 化学课外实验活动有利于扩大、加深课堂教学

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每节课只有45min,教师不可能把所讲的知识点都加以引申或详细讲解,有时要学生课后学习,特别是通过课外活动来弥补。如在讲到实验室制取CO2实验后,要求每个学生在自己生活的周围寻找一些保温瓶、食醋、纯碱等,各自在家实验,根据教材上的反应原理,自行设计实验,并选择适当药品来处理保温瓶内的水垢、除掉厕所便盆的污垢。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化学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化学课外实验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在课外实验活动中,要求学生弄懂活动课中实验的基本原理,掌握活动课中的基础知识,并且和课本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记忆,做到课内课外密切结合。例如:在讲到氯气(Cl2)的性质和盐酸(HCl)的用途时学生难理解,笔者就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到自来水厂考察,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考察中思考。通过参观考查,同学们深有体会地说:“现在我们明白了,Cl2的性质和盐酸的广泛用途,而且还了解了自来水的处理流程。”在讲到O2的性质和按原计划O3的用途时,安排学生到矿泉水厂参观考查,通过考查,同学们真正体会到了O2和O3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一系列的课外实验活动,许多同学还提出了很创新的思维,大大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所以说化学课外实验活动有利于扩大、加深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篇9

……分割三角形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即三角形由3条不在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依次相连接组成的图形,它有3个顶点、3跳边和3个内角,并且3个内角和是180等等。

2.经历探索若干图形的构成规律、猜想一般结论的过程,感受归纳的思想方法在探索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到成功的无限欢乐。活动准备

铅笔、橡皮、直尺 活动内容 1.画图

上一篇: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的调查下一篇:难忘的国庆之行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