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点滴录(共6篇)
2、共同历史传统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的总称,在法学上称(法系)
3、法律体系:法律体系简称法系,是具有某种特征的某一国的法律和仿效该国法律的其他若干国家法律的总称。4、2人或2人以上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3万元人民币,一人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10万元人民币
5、(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设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
6、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的被告恒定是行政机关,而且行政机关要对自己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至于原告方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一般行政机关都有一定的行政职权,因此为了保证权利义务的平衡,更好的保护人民的利益。所以行政法只管“民告官”。所以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是恒定的7、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边界线是横断山脉
关键词: 反思 和谐 尊重 致歉 快乐
教育需要反思,这不仅是理论,更是准则。教学需要反思,德育更需要反思,班主任是在反思中成长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先生曾提出一条著名的公式,即“经验+反思=成长”,它给我带来心灵的震撼,并一直引领着我的班主任工作。时光荏苒,转眼间,我的班主任工作已做了快十二年。十二年,我不敢说成功,相反,我觉得自己总是处于一个又一个的挫折与困惑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一直在成长,下面我谨向诸位敬呈我工作中的点滴反思。
一、和谐源于尊重
那是我从象牙塔走出来的第一节班会课,我决定在初一(4)班采取民主选举的办法开一个班委会。当时参加竞选的人很多,尤其是对班长这一职位的竞争,竟然多达六人,其中有一个叫汤智斌的学生很特殊。据同事说,他在暑假军训期间表现不太好,成绩较差,偏科严重,数学竟只有13分。他演讲得很好,慷慨激昂,可看出他对当班长有着强烈的愿望。一闪的意念,让我决定让他做班长。我想借此帮助他克服任性与不守纪律的缺点,并发扬他大胆的优点,让他成为我的一个得力助手。我预想到他的得票率可能不太好,于是提前做了一个铺垫,叫学生在选择时允许其选择的对象有缺点,关键是他得像汤智斌那样有勇气、有能力,敢于管理。点票时,我颇感意外,汤智斌的票数还是比第一名叶诗晨同学少3票。我踌躇了一会,但内心的固执让我做出了一个补充规定,即班主任有着10%的加权票数,最终我让其如愿当选。
第二周时,叶诗晨的周记引起了我的关注。她写道:“上周一的班会课,我终生难忘。老师说要民主选举产生一个班委会。我想当班长,并且我认为我能当班长。我上台演讲了,同学们给予了我热烈的掌声,他们说我肯定行。在六位候选人中,我票数最高。可班主任说的话让我有点紧张起来,他说他拥有10%的投票权,他将把他的票投给谁呢?我用希冀的眼神望着老师,我内心祈祷着他把票投给我。可老师还是把他拥有的五张票投给了汤智斌。我告诉自己不要哭,但望着他得意的样子,我还是流泪了。”
注视着这则周记,丝丝愧疚漾上心头,但我觉得我已不能走回头路了。于是我把她叫到办公室,与她进行了一次深刻的交谈,以使她“心悦诚服”。我轻率地认为,此事应该就这样平息了。
可事实却不如我料想的那样。因我校的生源源于农村,义务教育使得小学中的许多学困生分在我班,他们根本不买汤智斌的账。我质问他们:“班长是你们自己选的,为何不服管?”“哼,他才不是我们选的。”“那是谁选的?”“如果不是你那五票,他能当上吗?”霎时,我语塞了。再后来,那些表现很乖的学生也不服他管了,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我反映:说他公报私仇的有,说他成绩很差不能做学生榜样的有,说他自己管不住自己的更是大有人在。尽管我一边拼命安抚学生,一边对汤智斌恩威并施,但班级不稳定的因素越来越多,学生违纪的人数与日俱增。事情终于如火山般爆发,在一次课间休息时,汤智斌与一位同学竟扭打起来。
事情终于让我警觉,我迅速并妥善教育了这两位同学,让大家警醒。同时,我向全班学生道了歉,并让学生进行了再次选举。叶诗晨同学被大家一致推选为班长,部分班干部也因民主选举而进行了调换,班中那种躁动不安的局面得以迅速遏止。
班级一如社会,当它失去民主基础时,就会动荡不安;当民主基础树立,民主的理念深入人心,就会出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和谐,和谐才能带来文明,和谐才能使班级进步,和谐才能产生集体合力。这恰恰是我作为一个班主任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可我却忽视这样的一个显而易见的教育事实,我用自己一时的意念想当然地践踏初一(4)班的民主,我没有给予它足够的尊重。表面上看来,我的出发点没有错,但实质上,我是以班级集体的价值观为代价为一己的非理智的选择下赌注,这是得不偿失的。同时我进一步认识到:“尊重学生,尊重班集体的决定,不仅仅表现在民主构建上,它还贯穿于班主任工作的始终。我们还应该尊重他们的思想,尊重他们的尊严,尊重他们的家长,尊重他们的话语,尊重他们的心灵。如果我们能在自己心中真正树立起尊重的理念,那么和谐的丰碑就会高高矗立。”
我用自己的心灵之语在我的班主任工作的人生之路上铭刻下我的第一次感悟:和谐源于尊重。
二、致歉救赎自我
2006年寒假,我在博客中写了一篇叫《请让我向你说声对不起》的文章,以表达我自2005年以来久久压抑在内心的惭愧。因为那一年中考过后,有一位女生,以59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上增城市高级中学,但她却因家贫没有钱报名。她来到我面前,哭得泪眼汪汪,眼神中充满哀求,她希望我能帮她想想办法。我束手无策,除非我能借学费给她,但我却保持了缄默。由此,我阻断了她求学的梦,她只得去外地打工。来年2月,我看到了她跟的帖子,其中说:“我从不怪您,您依然是我心中的好老师。您当时的确没钱,您父亲过世不久,您妈生病又用了不少的钱。这的确让您为难!”我回复说:“还是请你原谅,只有这样才能救赎自我,让我心安。”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的一生没有阴暗面几乎是不可能的,班主任工作也是如此。我们总是在无意或有意中伤害学生,尽管我们是爱他们的。学会向他们表示歉意,这不仅是一种自我谴责与警醒,更是一种勇于担当与灵魂的救赎。它不仅不会影响你的威信,反而会增加你的人格魅力。正如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所说:“致歉,需要从老师自身做起,知错认错不只是学生的义务,更是教师的义务。”育人者知过失方能使被育者知过失。
开学初,我给学生播放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李灵的录像,播放后我叫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其间有位很调皮的学生刁难道:“老师,你看了李灵的事迹有何感想?与她相比你会不会觉得有差距?”记得当时有些愕然,但我还是决定把真实的感触告诉他们。我说:“同学们,面对李灵,我很惭愧。我与她无法比较,差距遥远。‘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可这颁奖词却是对我的鞭策:因为别人离开的时候,我也离开了;别人收获的时候,我依然懒惰;我肩负着你们的梦想,但我却给了你们太多的失望。我没把全部身心放在你们的身上,中午一上完课,我就匆匆地去买菜;一放学,我的心就挂在了女儿身上。我对大家关心得不够,对违纪学生处理的方法过于粗暴,我没有深入了解你们,走入你们的心灵。真的,我很失职,我也很自私,在此,我真诚地向大家道歉!请大家相信我,我今后会做得更好!”教室里刚开始颇为安静,但接着不久,掌声传进了我的耳朵。在掌声中,我内心有种潮潮的感觉。我是如此的感动,又是如此的轻松,我向学生的心灵迈进了一大步,我自身灵魂也完成了一次救赎。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在致歉的过程中,他们也在用理性评估我,无形的砝码使心理的天平向我倾斜。
致歉是一种素养,是一种人文。反思班主任工作的历程,我将如是说:“致歉救赎自我!”
三、快乐传递快乐
曾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教育学方面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的欢乐和幸福。”扪心自问:“我珍惜孩子的快乐吗?”我失眠了。
又想起我人生中至为黑暗的两百天。2002年9月,最疼我的奶奶带着对我的祝福走完了她的人生。2003年2月,父亲因一场意外突然追随奶奶而去。再过两个月,母亲因为癌症又与我永别了,那一天是4月17日,清明携来的细雨还在默默地下着,父亲坟前的“纸清”还在风中“呢喃”。我的精神支柱一个个轰然倒塌,心如坠落的枫叶在残阳中泣血。我真的很痛苦,泪水夜夜浸湿我的枕巾。
三尺讲台没有变,但我变了。尽管我竭力控制情绪,但脸上还是写满悲伤。我是实验班的班主任,学生较乖,但他们还是很容易引起我的愤怒。我经常会利用班会课严厉地批评他们,把他们所犯的一些小错误夸张地批判,“赏识重于批评”的理念已远远地被我抛诸脑后。那时的班级氛围真的很紧张,直到一位同事兼好友在严肃地劝诫我之后我才幡然醒悟。
魏书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的《笑对人生》一节谈道:“一位班主任积极乐观,笑对人生,便容易使学生受到感染,容易使学生性格开朗乐观。”其中又说:“笑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能力,一项技术。”接着他还告诉我诸多提高笑的水平的方法:如要看到自身的渺小、对待人生的不幸要用笑来使它减半、善于寻找欢乐等。其所说的笑,应该就是指快乐吧,但作为一位班主任,我在那段时期却失职了。我不是要求学生快乐吗?我不是叫他们乐观面对挫折吗?可我本身并不快乐,他们又怎能快乐呢?因为快乐是需要滋生的土壤的,我对不起我的学生。
上海市教育系统曾进行一项针对初中生“快乐指数”的调查,在回答“你觉得在学校的生活愉快吗”时,正常学生和聋儿选择“很开心”的比例分别为38.24%与88.24%。调查者分析认为:聋儿因能与伙伴玩便很开心,而普通学生则因为要面临各种竞争和升学压力,“快乐”二字很难说出口。我觉得,这是因为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没有学会从竞争与压力中去寻找与享受快乐,我们没有让他们意识到:快乐就站在他们身后。这其中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并不快乐。不信,你看教育博客中有几人写的是快乐日记,又有几个班主任认为自己工作得很快乐?我们的快乐,被我们的“职业表情”蒙蔽了,而本身,我们应该快乐。
班主任应该珍惜孩子们的快乐:我们应该用快乐的情绪感染孩子们;我们应该用快乐的心境去教会孩子们乐观面对人生中的风雨。只有我们快乐了,学生才会快乐。学生快乐了,我们会更快乐。在此,不妨让我以快乐的心灵勉励我今后的工作:“快乐传递快乐!”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尼釆大师说,"智者来自于高贵的自私与适度的贫困。″高贵的自私是由于不习惯让世人分享他的孤独,适当的贫困源自于生命的简单与纯粹。世间瑰丽奇特之境常在于险远,最美的风景不需要结伴而行,它要求你只身前往,它只为优秀的心灵而存在。
当你足够优秀,就会不屑于和别人比较了,一者跟别人比较很好笑,二者跟别人比较,只能证明你习惯于平庸。“苟日新,日日新”,学习跟自己比较吧,每天都要活出精釆的自己,蝶变出无穷的美丽!
我只专注于内心的富足,那么,世间的浮华瞬间变得那样的乏味,变得那么的虚假;我陶醉于忘我的绚烂,如是,这个世界才会对我顶礼膜拜。世人呵,你们被动地受苦和疯狂地追逐物欲,只能证明你们的人生就是失败,就是低品质。
小孩子为什么比大人快乐?小猫小狗为什么比老猫老狗快乐?那是由于他们的身体和灵魂离得很近,身与心还连在一起,不曾分离。长大之后,乐趣随之减少了,那是因为,世人的灵魂比他们身体衰老得要早。
成人的世界变成了臣服于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的世界,把整个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对现实的奉事之中,唯唯喏喏,谨小慎微,心不由衷,将目标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渐渐地迷失了自己,活在现在,而不是活在当下。每天劳碌却不知快乐所在,内心焦虑远离喜乐,所过的每一天,无不是例行公事般等价交换,这就是佛讲的苦与轮回。
有一首以“爱情”为题目的小诗,内容只有两句话:“青春的手表,忽快忽慢。”这诗当年颇得许多人好评,爱情中的男女,见面时间觉得飞快,分别时候度日如年,所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也,小诗虽短很传神。
其实,时间永远是滴滴答答的一路前进,“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除了感慨,又能奈何?感觉快或者慢大约是彼时的心境。进入不惑之年,少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梦想和期盼,生活便越发安逸起来,加之每天忙忙碌碌,日子就眨眼之间过的飞快,一不经意之间,一个星期过去了,再一眨眼,一年也没了,回首细思量,啥也不记得,只是两鬓徒增了许多白发而已,小沈阳的“一睁一闭一天过去了,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确实是经典写照啊。
时间对如今的我来说,算不得话题,抓抓都是一大把,但是小时候,总觉得时间估计很快就会没有了,恐慌的厉害。
学校的墙壁上布满了一些书法不错老师龙飞凤舞的大标语:“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最严重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老师在课堂上也是天天讲、时时讲,而家长更像唐僧一样在耳边嗡嗡不绝。许多男男女女的同学,课本上、铅笔盒里、写字台上,少不了写有各式各样的座右铭,名言警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大约是使用频率最高的。
我一个同学觉得这样还不足以警醒自己,于是用一个中午的时间在课桌上刻下了“光阴似箭”四个大字,镂刻的,一笔一划都是照练毛笔字的那《大字本》上描下来,我佩服地了不得,但是他就悲剧了,当天下午就成了浪费时间和破坏公物的典型人物,除了罚站还得赔钱。第二天,看见他眼泪汪汪地缴纳罚款,我和小伙伴们都心疼的了不得,不是心疼他昨晚上讨钱被他老子打的臭死,是心疼那钱!这能买好多糖啊,在时间和糖之间,我们肯定选择糖。
再后来的后来,我们都一样,不知道是时间抛弃了我们,还是我们遗忘了时间,在滚滚红尘中起起伏伏,爱恨情仇、生离死别;忙忙碌碌、平平淡淡。“时间都去哪儿了?”没有人知道。
我们是俗人,自然短视,不觉得时间流逝有多么恐怖,大圣人孔老夫子不一样,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人生、未来,即便是在河边溜达溜达,也都能说出传世警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言简意赅的一句话,以前随便读读倒也不觉得如何深刻,不过就是说时间如流水昼夜不停歇,感觉老夫子说的还不如邓丽君唱的好听:“任时光匆匆离去,我只在乎你”。
然而,长夜醒来,想想光阴和岁月,想想往事和故人,再读这句话便觉又是另一番滋味在心头。
孔子的弟子子贡称赞另一个弟子颜回,说他非常牛逼,能够对孔子的话“闻一知十”,猛一看,觉得这是称赞颜回的方式巧妙拍孔子的马屁,但是细细想想,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加,越发的感觉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是有道理的。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大儒朱熹在《四句章句集注》概括解释为“进学不已”,毛泽东在《水调歌头》一词中一字不漏的引用进而表达了一种观点,那就是对孔子的时间与生命观的认同。这些大儒和伟人的不同观点当然不错,可是我们这些蝼蚁尘埃细思量也有自己的感触。
母亲逝去后我就有深刻地感受,一直觉得时光飞逝的自己第一次感觉到时间的漫长,记忆中,母亲好像已经离开我好久了,可是打开日历数数才仅仅三十来天,而曾经以为遥远的往事如今却历历在目,生死割裂了时空成就了永不再见的绝望,思念拉长了时间也无法祈盼时间的停滞,梦境模糊了现实终不能掩盖后会无期的现状,你就是有再多的期盼终归是一缕青烟,龙应台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他渐行渐逝。
有些情缘,你虽然知道她终究会断,可是真断了,却又是如此的不舍。不要以为人间匆匆可以看淡凡尘诸事,每每暗夜醒来依然觉得一切如旧。
逝者如斯夫,逝去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时间长河中裹挟的我们曾经的爱、曾经的人、曾经的事,一切都是定数,你我何曾能奈何!“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有些爱,终成绝唱。
首先,作为班主任时刻要有责任意识。说到责任,我时常想到一个问题,当我们去社会各部门办事的时候,我们是希望他们负责任地工作的,那么,当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手中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呢?一定是希望这个老师是负责任的老师,这个班主任是负责任的班主任。责任心是公德心,是工作的动力。
第二,我们应该有终生学习的理念。当我的班级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不是去急躁地蛮干,而是先思考,向优秀班主任书中的.经验学习,向优秀的学生学习,向优秀的同事学习,还要主动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科学地做出决策。阅读李镇西、陈宇、钟杰等全国优秀班主任的书使我受益匪浅,这些书中渗透着他们的理念和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选择使用。陶行知多次告诫教育者:“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就是要我们向优秀的学生学习,班级重大事情与优秀的学生商量,便于用学生的思维去考虑学生的问题,这样往往更能切合实际,又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充分利用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比如我们班刚建立的时候,48位学生中有13位学生是其他班新调过来的,如何让这13位新学生融入这个集体并且激活这个集体,而不是受到排挤,这需要提前考虑到,于是我利用了心理学中的“鲶鱼效应”,考虑到班里的35位学生都不是很了解这13位新来的学生,我在班里大力宣传这13位学生都是优秀的学生,在强大的心理攻势下,原来的35位学生感到了压力,害怕13位学生超越他们,于是就开始努力,而新来的13位学生也觉得其他同学并不了解他们,于是也想把自己的最好一面展示出来,以符合“优秀”的标准,私下里我也经常给13位学生介绍班里其他学生的情况,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差距。于是班级开始出现了活力。在学习方法指导上,当考试前一周,给学生们讲“高原现象”,给他们信心;平时运用“强化”理论,强调“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在学习上的应用就是及时复习,这样才能提高记忆的效果,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注意“超限效应”,也就是批评学生不能重复多次批评,如果要重复也是要换一个角度,给孩子留点心灵的“空白”,留下反思的空间等等。在读书学习中提升自己,这样我们的工作就会充满创造性而不会陷入职业倦怠。
第三,善于利用教育资源,时刻教育学生。比如,当中国的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时候,我做了个幻灯片介绍了屠呦呦的事迹,告诫学生要取得成就就要耐得住寂寞,坚持不懈,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习信心;当体检结束后,我提醒学生反思一下,为什么有的同学很快就能体检结束?引导学生做事多思考,讲效率等等,“高效”是我对学生最经常的要求。
第四,要想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需要老师们和家长们的密切配合,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曾经有位教育家说过,不管这个学校的老师水平如何,如果谁能把老师们的团结协作做好了,这就是最好的学校,就是最好的教育。我们实验二班的任课老师们都是最优秀的老师,他们懂得团结协作,他们经常给我提建议、商量班级问题、分担班级责任,他们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推动着我不敢懈怠,特别是我的副班主任张冬梅老师,几乎每天早上早起和我、和学生们一起跑早操,积极主动地发现班级问题解决问题,还有魏睿老师每次见到我都说“咱班的孩子真的很聪明,你放心我的课堂上他们学的很好”等等,所有的老师给我的都是信心和正能量。
笔者最早看到学生填词作品,是在一次无意的网络浏览中,文章是湘潭凤凰实验中学杨柳青老师的《填词,教学生遣词炼句》(2005年12月8日),此文中介绍了两首学生填词作品:
如梦令 刘烨明
昨晚参加英补,夜晚回家孤独。九点晚归居,误入街头深处。恐怖,恐怖,呼爷喊娘无处。
如梦令 黄泳B
昨夜挑灯夜读,早起不知去路。试问走读生,为何精神抖擞?知否,知否?我等日渐消瘦。
于是我就有了在所任教九年级学生中上一节填词课的想法。
一、教学构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要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宋词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璀璨瑰宝。作为现代中学生,知晓一些词的基本知识,学习古人写词的一些简单方法是有益而且是必要的。进行填词写作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从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九年级学生已经有“词”这种文体的知识的感性积累。学生经三年的学习,已背诵不少课内外的名篇。就人教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七--九年级阶段)课内外出现的词有:
七年级:《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八年级:《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九年级:《望江南》(温庭筠)、《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渔家傲》(范仲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卜算子咏梅》(陆游)、《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同时在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的文体知识,如:词牌名、词的题目、押韵等;且一些词牌学生已较为熟悉,如:“如梦令”、“浣溪沙”、“卜算子”、“江南好”等。
基于学生学习实际,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由浅入深的进行指导,对学生作品应以欣赏的眼光来评价。为此,确定教学知识目标为:了解一些简单的填词知识;熟悉几个简短而又常用的词谱。能力目标为:学会简单词牌“如梦令”的填词方法;提高谴词能力。情感目标为: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拟用一课时。
二、教学设计
1.激趣导入。
(1)请学生背诵自己最喜爱的一首词。
(2)请学生背诵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及毛泽东的《如梦令元旦》,学生背诵后媒体展示。
(3)教师向学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通过媒体展示作品--《如梦令》并向学生介绍写作的缘由。《如梦令》:“自古别恨最痛,长路短亭相送。君去几时回?浊酒一壶与共。珍重,珍重,又是露寒霜重。”
2.填词指导。
(1)让学生算出“如梦令”词总共几句,每句几个字。找出哪些是用韵的字,最后让学生画框,并注意在用韵字下标个三角号。
(2)教师介绍《如梦令》词谱,并让学生把词谱和词进行对照。用媒体展示:
如梦令词谱:⊙●⊙○○▲(仄韵)⊙●⊙○⊙▲(协仄韵)⊙●●○○(句)⊙●⊙○○▲(协仄韵)○▲(协仄韵)○▲(迭句)⊙●●○◎▲(协仄韵)
(3)师生共同填词。学生当堂进行填词写作,教师指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填一首“如梦令”词。
3.作品展示。
教师指导学生收集作品,包括:学生自荐作品;推荐其他同学作品等。教师指导学生把优秀作品编成小报《千千阙词--如梦令》,并在初中各班级、各年级办公室张贴展示。
三、教学反思
1.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设计让学生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词,其实就是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所有背诵的学生都能流利的背诵他们喜欢的名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展示作品,而且向学生讲述写作时的情境、感受,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对学生也是一相心理的暗示--他们也可以填好一首词。同时教师改变以往学生上交作文,教师批改的方式,变为让学生收集作品,推荐自己作品,教师在课堂中并没有要求每位学生都要上交,但出人意料的.是平时不爱写作文、甚至不交作文的学生表现积极。
2.循序渐进。
教学中设计让学生背诵李清照的词和毛泽东的如梦令词,是为下面的教学作准备。之所以选择“如梦令”这个词牌来填词,是因其相对简单易学,也是初中填词教学中常选的词牌。如果选择词谱太难,脱离教学实际,效果就不好。介绍词谱环节较为枯燥,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教师降低教学难度,没有过多讲解平仄知识,只要求学生找出句数、字数、押韵,然后再简单介绍词谱,但不作写作要求,只是鼓励学生努力做到。
3.示范作用。
教学中展示教师作品,不仅是为了激发兴趣,更是向学生讲述写作时的情境、感受,也是一种方法的指导,对学生来说也起到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同堂进行填词,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是对学生的示范作用,也是和学生相互学习,更是与学生的一次精神交流。课堂上笔者也填了一首,《如梦令秋夜听雨有怀》:“点点淅淅沥沥,长夜风寒雨密。梦断故园声,一字雁行归去。归去,归去,又是落花满地。”
4.斟字酌句。
古人在诗歌的创作中,对炼字非常重视。清代诗评家沈德潜主张作诗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而这些佳字全靠锤炼而得。唐诗人有“推敲”的佳话;宋人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一个“闹”字更是是平中见奇。填词中同学们大有贾岛推敲炼字的遗风。一些学生为了选择一个字,或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或冥思苦想,或搔耳挠腮,大有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状。比说曾文芳同学开始写“山间小路村落”后改作“山野小路村落”,一字之变更有意境。又如曾红艳同学“枯花萎草重绿”一句,开始写作“花草枯萎又绿”,后来改成“枯花萎草又绿”,最后又把“又”,改作“重”,文字就更雅致了。
5.分享成功。
展示作品是和学生是对学生的激励,更是分享成功的喜悦。教师指导学生投票评选出优秀作品,然后让平时爱上网的两个同学把这些作品输入电脑,没想到这两个同学非常积极,一个中午之内就完成任务。教师指导学生把作品编成小报《千千阙词--如梦令》,并在初中各班级张贴,并分发给各年级办公室老师,此时,学生写在脸上的表情是初次把文字变成墨香的羞涩和成功喜悦。学生写作热情更是高涨,一些学生课后找到我,问什么时候再来填词。
下面是一些学生的作品:
曾文芳同学的《如梦令忆秋》自是不俗:“秋风萧瑟叶落,山野小路村落。花草归何处?皆随秋风飘过。寥廓,寥廓,秋来天寒地阔。”
连健同学的《如梦令观国庆阅兵》写出心中的骄傲:“建国六十周年,举国上下心连。今日看神州,心向天安门前。门前,门前,阅兵盛况空前。”
池生荣同学的《如梦令》写出学习生活的况味和对前途的迷茫:“备战中考提速,茫茫题海寻路。今日向何方?直入题海深处。题目,题目,何时能有出路?”
没想到平时嘻嘻哈哈陈小梅同学的《如梦令》写得这样细腻:“今日抬头望月,月光勾起思念。问友在何方?独处他乡之间。思念,思念,不知何时相见。”
曾红艳同学《如梦令》充满了乡村气息而饶有趣味:“一阵春风暖意,枯花萎草重绿。探头望新奇,鸟儿叫得欢喜。欢喜,欢喜,农民耕田种地。”
张标昌同学的《如梦令》则是让人捧腹:“来到召光水库,看见一群白鹭。可是太多雾,忘却回家之路。残酷,残酷,掉进水库深处。”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写道:“……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这次“虽一时之偶兴”的填词教学尝试,也不奢望“成千古之佳谈”,但教学中,教者和学生一样的感受到成功喜悦,是一次愉悦的精神之旅,这里没有繁琐的答题技巧的分析,没有分数高低,没有理性的错对,更多的是合作的愉快,心灵的流露,情感的交流。
在这次填词教学尝试虽然显得浅稚,教学设计也有值得改进之处。“书田菽粟皆真味,心地芝兰有异香。”但愿我们教者的努力尝试,能在学生心田播下一粒文化的种子,我们有理由相信,等春风化雨的时候,这一粒种子必定会生根发芽,添枝长叶,成长为他们心田上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的精神之树。
参考资料:
1.《填词,教学生遣词炼句》2005-12-8 湘潭凤凰实验中学 杨柳青
2.《古人重视炼字》2017-05-31
阿光
★ 这本书真好看-
★ 闭眼画画真有趣
★ 真有趣随笔
★ 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花儿真好看》
★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花儿真好看》
★ 小猪画画的教学反思
★ 清洁工真辛苦教师随笔
★ 互帮互助真有趣教育随笔
★ 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