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院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化大院(精选10篇)

文化大院 篇1

摘 要: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境内东北部的静升村。王家大院由东宅院高家崖,西宅院红门堡以及宜安院、孝义祠、当铺院、王氏宗祠、戏台院、佣工院等共同组成。总共大小院落123座,总面积大约25万平方米,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古民居建筑群。

关键词:艺术理论论文发表,发表艺术理论论文,艺术理论论文投稿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境内东北部的静升村。王家大院由东宅院高家崖,西宅院红门堡以及宜安院、孝义祠、当铺院、王氏宗祠、戏台院、佣工院等共同组成。总共大小院落123座,总面积大约25万平方米,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古民居建筑群。现已将西宅院内的红门堡作为中华王氏博物馆之用;东宅院内的高家崖已经成为了中国民居艺术馆。东西宅院中间有一条河沟,用桥联系起了东西宅院。东西宅院左右对称,相辅相成,气势宏大、壮观。院内的木雕、石雕、砖雕艺术品,不但数量惊人,而且工艺水平更是精湛。所以更是有“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紫禁城”的盛誉。

王家大院由堡门、堡墙、前院、中院、和后院组成四道防御圈。四道防御圈是按古代已有的四合院的方式和规格建造的,形成前后高低各不同的中轴对称。这样既能满足待客需求,同时也能满足家庭生活的隐私性。使建筑有主有次,有高有低,有疏有密,有大有小,有一种主体空间的节奏感,犹如一幅写意水墨画卷,更是有了一种文人雅士的气息。

王家大院的`建筑群落是中轴对称格局,是因为王家人经商富裕之后,有不少人参加科举考试并做了官。但王家大院也不是像北京故宫建筑群那样绝对对称。是由于王家是经商致富以后才有王氏子孙做了官。刚开始建的院落还是农民阶级的自由、安逸和不违背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总体来讲,王家大院既有中国儒家的礼教思想,又有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

王家大院的建筑各有各的用途。等级不同的人住的房屋也有明确规定,像管家、管账先生与家丁、家兵居住在不同房屋。长辈和晚辈的住房也不一样,上房是长辈的卧室,东西厢楼是晚辈居住楼。其中,二楼是为小姐们专门建造的。接待不同身份的人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接待朝廷官员必须按照官员的职务等级同样等级的房屋来接待。厨房、餐厅、书塾都有各自的地方,不同身份的人也有不同的用餐餐厅。这无处不体现着封建等级制度,伦理思想,长幼有别,尊卑分等,贵贱有别。王家大院的建筑也显现了建筑的时代性和社会的民族性。

王家大院的建筑不但选址和规模上是山西大院中的佼佼者,王家大院的建筑装饰也可以说是清代集大成者于一身。其木雕、石雕、砖雕分别装饰着斗拱、梁栋、照壁、柱础石、扁额、门窗、以及亭台楼阁等等。装饰题材丰富多样,内容丰富,技艺精湛,雕刻种类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透雕、平面线刻等等,应有尽有。题材有鲤鱼跃龙门、鹿鹤同春、岁寒三友、狮子滚绣球、四季花卉、二十四孝、辈辈封侯、福禄寿三星、婴戏图、五福捧寿等等。走进王家大院,只要你眼睛看到的地方基本上就会有图案的装饰。王家大院的装饰不仅技艺精湛,而且选题儒雅、大方、构图饱满、画面简洁有力。王家大院的装饰图案大都采用民俗传统图案,而这些艺术品也透露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俗传统,丰富多彩,成为当时深受人们喜欢的建筑装饰品,也成为了王家大院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家大院的木雕、石雕、砖雕艺术品,给人以朴素、粗旷的感觉。它的每一个翼拱、照壁、柱础石,都是一组精美的艺术品,给人以丰富的感染力和想象力,好像每一块砖瓦木石都有自己的生命。 既有生动可爱的造型,又有吉祥的寓意;既有民间美术的大俗之气,又有文人士大夫的大雅之风;既是民族传统积淀下来的民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又是主人的理想和对未来美好的希望。

在众多艺术作品中,最为人们熟悉和认可的是庙前的午壁石雕。壁心为“鲤鱼跃龙门”双面镂空雕刻,高约7米,长约10米,厚约1米。整幅画面上,巍峨的龙门,波涛汹涌、不断翻滚的浪花,两条巨龙盘踞在上面,只显露出龙头,龙尾和龙爪则隐藏于茫茫的云雾之中,犹如仙境。其中的一条龙,张口吐水,直冲到龙门的中心。下面一条鲤鱼正面迎了过来,头已经变成龙头,尾还是鱼的尾巴,显然是正在跃进龙门,变身为龙。然而,鱼还没有完全跃进龙门变身为龙,这是给人留以悬念,给人足够的想象空间。另外还有七条鲤鱼尾列其后,观察形势抓住机会准备一跃,变身为龙。静升村村民称这座石雕为“九龙壁”,它虽然比不上大同的“九龙壁”绚丽多彩,但其刀法精湛、朴素、大方、有自己的风格,时间也比较早,在国内也是少见的,堪称民间石雕精品之中的精品。全壁以石作画,画中有诗,诗中有寓意,寓意必定是吉祥之寓意。

文化大院 篇2

一、晋商崛起的原因

晋是山西的简称, 晋商指的是山西商人。一直以来, 晋商以盐业、票号业为主要的经营项目, 但其真正发展起来, 却是在进入明清之后很短的一段时间。究其飞速发展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自然因素

自然资源的丰富为晋商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历史上, 山西境内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 其中, 盐、铜铁矿、煤炭、森林等资源更是因产量大、质量优等特点闻名遐迩, 在史书上都有着较为详实的记载, 这一切为晋商的崛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 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因素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 自然地形的影响, 阻碍了山西与外界的交流, 也在无形之中限制了山西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严峻, 当地人民开始有意识地花大气力去改善交通建设, 终于在明清时期修成了良好的境内交通运输网络, 为晋商与外界的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2.劳动力因素

山西地处中纬度地区, 本身的自然条件对于农业生产并不是十分有利, 外加自古以来就密度较大的人口, 使得传统农业生产很难满足当地人民的需要。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 山西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 到外地谋求生路, 这成为晋商崛起的重要原因。

(三) 人为因素

长期以来, 山西经济的发展, 虽较之全国略显缓慢, 但因其拥有丰富的资源, 使得一些资源产地的商业和手工业发展十分兴旺。明清时期, 全国商品经济迅猛发展, 这为在外谋生的山西商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此外, 国家的政策、重大的历史事件调节着当时各种生产关系的变化, 对一些经济行为的产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最典型的便是海禁政策。海禁政策的实施打压了江浙一带商人, 山西商人趁此机会牢牢抓住了时机, 顺势发展起来。

二、晋商大院文化的特点

(一) 晋商大院整体布局与建筑思想

1.晋商大院的整体布局

中国建筑基于其地理位置的原因, 几千年来在多数地方形成了以北为正、面南背北、北高南低、阴不压阳的特点, 晋商大院也不例外。在几处典型的晋商大院中, 除孔祥熙宅院因受街道限制的影响是北向开门外, 其余均符合坐北向南、北高南低的建筑规律。

与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相似, 晋商大院都是由多座单体的四合院组成, 整体而言又构成了一个放大了的四合院, 不仅每座院落内的建筑皆沿着中轴线对称排列, 整个大院也都是由主院、主房及周围环绕的其他附属建筑组合而成, 形成大小院落相衔接的建筑结构。

2.大院建筑中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的传统建筑一向以与自然相协调而著称, 山西晋商大院作为我国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也不例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影响无处不在。晋商在发展的过程中言行之间无形中深受儒道文化的影响, 其中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通过建设理念表现出来。

木质结构的设计格局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表现。木是自然的象征, 道法自然、崇尚自然的“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建筑最重要的美学思潮之一。在晋商大院中随处可见“木”和仿木元素的身影, 这些元素使得原本冰冷的墙面产生了一种和谐美、自然美, 更印证了中国建筑与自然相协调的特点。

3.大院建筑中蕴含的尊卑等级观念

汉代之后,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的封建正统思想, 这种思想反映到建筑方面, 就有了等级和尊卑之分。

封建等级制度在房屋建构方面的明显体现, 不仅显示出建筑学意义上的高低有致、层次分明, 更体现出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下每个社会成员都要严格按照礼制规定的秩序, 各安其位, 各守本分, 形成一个等级分明、上下尊卑、有序而又和睦的家庭伦理关系。具体来讲, 正院与偏院在结构的高低、房顶的标志、使用功能的齐全与否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异, 房屋的数量问题也有着明确的规定, 这些都是封建等级礼教在房屋建筑方面的具体体现。

(二) 晋商大院的保守性思想

1937 年的6 月28 日, 著名女作家陈衡哲等一行十余人应孔祥熙的邀请到其家乡参观, 在感叹古建筑的宏大壮丽之余, 不免感受到大院带来的孤寂凄凉之感, 并将其形象喻为古代幽禁嫔妃宫女的“永巷”。

青砖灰瓦, 高墙峻宇, 这是晋商大院留给人们的第一感受。表面上的高大威严反映出的恰恰是实质上的闭塞保守。山西商人直接蜕化于农民, 有其固有的封闭、保守的一面, 在他们发家致富, 回乡盖房之时, 自然而然将这一弱点带入了建筑理念当中。

外乡人讥笑山西人“山西人, 大褥套, 发财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几乎所有的晋商在飞黄腾达之时都选择以房地产的形式将财产积存在自己的家乡, 这是保守性思想最直观的体现。这种封闭落后的思想, 不仅影响到建筑的格局, 更是在之后的改革洪流中, 使晋商首领接连四次错失机缘, 最终走向不可逆转的衰败结局。

三、晋商大院文化的价值

(一) 艺术价值

山西晋商大院的艺术价值主要分雕绘艺术和家具艺术两个方面, 雕绘艺术由建筑承载物外露部分的雕饰和用于陈设和装饰的雕饰品两部分组成。前者主要见于木雕的梁、枋、斗拱、门楣等地, 后者主要依附屏风、门罩、神龛、匾额等场所得以体现。

山西的家具样式有着统一的特点, 被行家称为“晋作”, 是我国家具的四大流派之一。该流派家具多以本地核桃木为主, 以板材质量突出、沉稳厚实等特征出名, 以其结构轻巧、纹饰简约取胜。

走进山西晋商大院, 居室中随处可见这样的晋作家具, 质地均匀, 纹理细腻, 给人以饱满稳重之感, 让我们不禁为工艺的细致精湛而暗暗称奇。此外, 平遥的推光漆技术、绛州的雕漆技术等工艺对晋作家具的精湛细致都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二) 文化价值

山西晋商大院讲究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 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晋商大户们利用其丰富的建造经验, 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和地貌特征, 建造了宏伟壮阔的晋商豪宅大院, 将“天人合一”的思想巧妙融入其中。

四合院的建筑形式象征着子孙绵延不绝, 是传统社会宗教制度与礼仪文化在建筑上的体现。大院在院落的安排处理上, 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等级制度, 恪守尊卑等级观念, 形成了高低有致、错落有别、既各守本分又和睦有序的结构特点。

大院在总体上遵循风水理论原则的同时, 又在细微处巧妙变通, 在相对有限的环境中改变风水带来的不利因素, 舒适人们的生活, 反映出中国古代“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观念。

(三) 现实价值

晋商大院中保存了大量有关社会制度和民俗文化的第一手资料, 具有典型的历史记录和文化教化的功能。大院将彼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信念展现于今人眼前, 为我们了解历史、了解晋商提供了最具现实性的媒介。

在今天, 山西晋商大院文化的探索与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这不仅对于研究北方建筑有着卓越贡献, 在发展地方经济、带动区域发展等方面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力。

摘要:近年来, 随着西部大开发脚步的推进和众多晋商题材影视作品的发行, 使得晋商大院这一古老民居建筑在衰落近百年后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它以凝固艺术的形式将晋商的风采展现在世人眼前, 使人们在为其恢弘气势感叹之余, 也为蕴含其中的大院文化所折服。

关键词:山西,晋商大院,文化

参考文献

[1]朱向东.晋商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文化大院农家乐 篇3

演出开始了,开场舞《欢聚一堂》就把大家带入欢乐的气氛,随后的印度舞《欢乐的跳吧》、二人转《猪八戒拱地》、男女生对唱《红尘情歌》等节目,更是把整场义演推向了高潮。

记者和乡亲们坐在一起观看演出,精彩的节目引得大家掌声不断,观众们时而目不转睛,时而捧腹大笑,还有一位大爷跟着节奏拍着腿哼了起来,站着的大妈们也不甘示弱,随着欢快的秧歌音乐扭动了起来。“这些节目都是我们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演出结束,记者见到了该志愿者协会代表赵有。今年60岁的赵有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多年来热心于农民文化公益事业,2005年开始组织村民成立农家俱乐部,2006年又成立了农家文化大院和小剧团。赵有自豪地对记者说:“我们成立的文化大院是全县180多个农家文化大院最早的一个。”今年7月23日,伊通赵有农民文化传播志愿者协会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四平市首个农民文化传播志愿者协会,赵有倍感责任重大。“弘扬雷锋精神,热忱服务社会,用奉献充实人生,做先进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大力弘扬‘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良好风尚,为建设美丽伊通、构建和谐幸福伊通贡献力量。”曾经向农民志愿者发出的倡议至今仍在耳边回荡,一言一行,无怨无悔。

村级文化大院宣传标语 篇4

xx村村门对联:

和谐xx水秀山清人亦美

文明山村源远流长代相传

xx村活动室大门对联:

政通人和共建文明和谐新村 科学发展同创生态富裕xx

党的建设类

1、商山深处党旗红、富民和谐建新功、科学发展富xx、共建共创兴xx2、开展“共建共创共发展”党建主题活动 建设生态、文明、富裕、和谐新xx3、开展升级晋档 统筹城乡发展 促进群众增收 密切党群关系

4、组织共建 旗帜共创 发展共谋 功能共建 项目共创 发展共促 载体共建 活力共创 发展共融 机制共建 和谐共创 发展共赢

5、创建“五个好”党支部:

领导班子好 党员队伍好 工作机制好

工作业绩好 群众反映好

争做“五带头”共产党员:

带头学习提高 带头争创佳绩 带头服务群众

带头遵纪守法 带头弘扬正气

6、推行“一册两聚四会”制度

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党风廉政类

1、一草一木当晓百姓利益,一言一行勿忘党的宗旨

2、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3、做人要堂堂正正,堂堂正正心自安;

为官要清清白白,清清白白树德行。

4、常怀爱民之心 恪守为民之责

善谋富民之策 多办利民之事

5、一身正气做人 一尘不染做官 一丝不苟做事

精神文明类

1、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2、讲文明话 办文明事 做文明人 建文明村

3、大家小家是一家,文明周岭靠大家

文明创建我有责,周岭光荣我光荣

4、建设一个 人居环境干净整洁 村风民风文明向上、家庭邻里睦可亲的新周岭

5、开展村容村貌治理 共建幸福美好家园

6、建设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计划生育类

1、计划生育管理类知识(具体内容附后)

2、计划生育服务类知识(生育政策 奖励政策 处罚政策)

3、少生优生记在心 幸福美满全家人

生男生女一样好 女儿更会孝敬人

4、倡导新风尚,培育新农民,争创新农家,建设新农村

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知识

1、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夫妻生育第一胎子女的,应当在怀孕后至孩子出生一个月之内,告知村委会,并到镇计生办进行生育登记,免费领取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手册。

2、农民夫妻合法生育第一个孩子为女孩的,可随时申请生育二胎;男到独女户或者双女户家结婚落户的、第一个子女为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一方再婚前已有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的、一方再婚前合法生育两个子女后丧偶另一方未生育过的、再婚前双方各生育一个子女新组合家庭只有一个子女,且该子女为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不管孩子的性别可随时申请再生育一胎子女。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必须领取生育证后方可生育。符合再生育条件而没有办理生育证生育的夫妻,必须及时补办生育证,否则处1000元罚款。

3、生育一孩的90天之内上环,生育二孩的30天之内结扎。计划外怀孕的,应当及时人流或引产。

4、所有零孩、一孩、二孩以上因病未扎管或采取其他避孕措施的、扎后未满半年的育龄妇女每季度进行一次三查。

5、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三查,上、取环,人工流产、引产,女扎、男扎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6、年满55周岁的农村独女户及年满60周岁的独男户和双女户可享受每月60元的奖励扶助政策;对农村主动放弃二胎生育指标并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家庭,给予2000至4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夫妇及其0—18周岁的子女,减免新合疗个人应交的费用;对独生子女意外死亡或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未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每人每月发放80至100元不等的扶助金;对农村独生子女户或双女绝育户的子女在中考时享受加10分的优惠,高考后考上一本或二本的给予2000—5000元奖励,扶贫局移民搬迁工程中当年入住的给予1000元补助。

7、违反省条例,超生一个子女的夫妻一次性征收18000—36000元的社会抚养费;每再多超生一个子女的,按多超生子女的个数乘以18000—36000元计征社会抚养费;

8、未按规定参加环孕情检查、不及时落实节育措施和办理婚育证明等行为可按村民自治进行处罚。

9、少生优生,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计划生育丈夫有责。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知识

优生优育

1、进行婚前检查、孕前筛查、遗传咨询,做产前优生检查,能降低遗传性疾病的发生率,可限制先天性异常婴儿的出生,以免造成婚后的不幸或影响下一代的健康。

2、准备怀孕前夫妇双方应加强身体锻炼,使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规律,并保持乐观情绪,同时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少喝酒,禁吸烟。

3、怀孕后要注意预防各种流行性和感染性疾病,特别要防止流行性感冒、风疹、腮腺炎、肝炎等各种病毒性疾病。避免接触X线,禁止接触放射性物质,合理用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母体,特别是胎儿的副作用。

4、讲究孕期卫生,加强孕期保健,增加营养,避免偏食,以供给胎儿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合理胎教,为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出生后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性别比治理

1、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广泛宣传计划生育、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等文明婚育观念。

2、严格B超管理,禁止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坚决禁止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

3、加强二胎跟踪管理服务,实行二胎只给一次生育机会,实行定点医院分娩,严厉打击遗弃女婴的行为。生殖健康

青春期应注意经期卫生,避免剧烈体力劳动,不游泳,加强营养,戒除不良嗜好,不过早发生性行为。婚前进行医学检查,卫生咨询,卫生指导,新婚期保持生殖器的清洁卫生,月经期应严禁性交,孕产期,加强孕期保健,全面查体,进行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实行新法接生,生育后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方法进行避孕,积极防治妇科病, 围绝经期妇女利用雌激素替代疗法可缓解或根除绝经前、后出现的各种症状,减少骨量过度流失,防止骨质疏松、减少骨折的发生,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及病死率,改善女性性功能。和理营养,积极参加运动并正确对待性生活。避孕节育

1、新婚夫妇最适宜采用短效口服药进行避孕,此方法极为高效、可逆、服用方法简便,避孕效果可靠,不影响性生活,使月经周期有规律,可缩短经期、减少经量、缓解痛经,可改善痤疮,不影响卵巢分泌女性激素,可预防子宫癌的发病。准备生育时可随时停服。但口服短效避孕药会有恶心、头晕、两次月经期之间有点滴出血、乳房肿胀和触痛感等副作用,漏服后有怀孕的可能。

2、一孩夫妇最适宜采用宫内节育器进行避孕,其优点为成功率高,安全、有效、可逆、经济和简便,对人体几乎没有影响,不影响性生活质量,不影响身体健康,一次放置可长期有效地避孕(至少可使用十年),批准生育二胎时可随时取出。

村级计生文化大院建设情况汇报 篇5

一是因地制宜,高标准规划。针对全镇各村村部的设施现状,分别制定了新建、规范、达标三个层次的建设标准。对于基础设施较差的2个村,易地新建;对于条件相对落后的3个村,按照整洁、实用的要求进行规范;对于各方面条件都比较成熟的8个村,按照整洁、美观、实用的标准建成达标。突出绿化、美化、硬化和办公条件及宣传教育条件的改善,聘请专业设计人员,高标准规划设计。

二是组织实施,高标准建设。镇村两级于7-8月份,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建设。按照清除杂草杂物、修砌院墙、粉刷墙面、房屋装修、购置桌椅、安装宣传标牌和大院标识的工序,逐项开展,逐项验收。

三是完善功能,高标准配套。突出村级文化大院的宣传、教育、培训功能,配套完善了电教设备、远程教育、电脑网络、教育书籍、制作了文化长廊。

文化大院 篇6

“如今忙碌了一天,闲暇之余,我们有了多种休息的选择:参加养殖种植培训、看书、读报、上网、看电影、打牌、下棋,我们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了。”——岁的梅家村村民——拿着手中的象棋乐的合不拢嘴的说道。

近日,六合街道梅家村村民委员会文化大院里热闹非凡,村民们正在进行自发组织的“梅家村第一届象棋比赛”。

在梅家村村民委员会大院里,来自全村的象棋爱好者齐聚一堂,在街道宣传委员及管区书记的主持下,比赛拉开了序幕。此次象棋比赛共吸引了全村40多位象棋爱好者,最高年龄的80多岁,同时比赛还专门成立了组织机构及颁奖组委会,聘请了裁判,制定了统一的竞赛方式及规则。为了调动大家的情绪,提高比赛的氛围,此次比赛还专门设置了一、二、三等奖和纪念奖。

“俺可不是为了奖品来的,俺是证明俺实力来的,俺的目标就是梅家村第一届象棋比赛的冠军,俺一定会拿到那奖状。”说罢,梅家村村民————自信的笑了起来。

据了解,自下派帮扶干部到村“安营扎寨”后,村级体育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一定的改善,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浅谈辽源地区新农村文化大院建设 篇7

从党中央十二五规划的提出到党的十八大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 农民文化大院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与发展。以辽源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为例, 2005年以来, 市、县 (区) 、乡 (镇) 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扶持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 各种文化资源的配备也都向农家文化大院倾斜。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 辽源地区现有开展单项活动的文化大院八十五家 (含大秧歌、健身舞、二人转说唱等) , 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网点共建的文化大院有三十九家, 与农家书屋联办的文化大院有五百一十八家。辽源地区农村文化大院的建设, 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扶持下, 从起步发展到今天, 已经遍布各村屯, 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数量。但是, 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 目前农村文化大院的发展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滞后的问题, 还与社会的整体发展不相协调,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文化大院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大多数村屯在建设文化大院过程中, 缺少必要的文化设备、电脑、图书、等硬件条件, 导致文化大院建设相对滞后。虽然有些村级文化站 (室) 在门上悬挂着图书室的牌子, 墙上张贴着活动室或图书室的管理规定, 但大多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设立的, 文化活动室或是图书室的工作人员也往往都是兼职, 农民前来活动的次数也并不多。

(二) 一些低俗落后的村屯文化极大的冲击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意识。以往被唾弃的大量封建思想和迷信活动又在农村逐渐抬头, 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大办喜事、大操丧事之风盛行, 阴阳先生、看风水、选阴宅等等, 在骗取农民钱财的同时, 也在迷惑人们的思想意识。同时, 一些赌博恶习又大量出现, 使部分农民寄托于赌博恶习之中难以自拔, 受到家人亲属的责骂甚对薄公堂, 造成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梗阻。

(三) 优秀传统文化流失, 农村的文化发展失去根基与载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立足于传统家族与其伦理道德关系得以继承和发展, 但目前的农村, 人与人之间、村屯与村屯之间的相互帮助、共同协作越来越少了, 再加上村集体经济账目的管理以及村领导班子的选举任用等诸多原因, 都导致农村集体凝聚力在逐步减弱。尤其是优秀的儒家以道德为中心的文化理念, 已经被现有的追逐物质利益和金钱的价值观所取代, 因而从根本上动摇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

(四) 文化传播中的错误价值观。随着多元文化的兴起, 受到所谓“市场化”利益的驱动, 农民们很少能看到、听到贴近农民真实生活的文化艺术作品, 农村舞台上充斥着大量的“三俗”演出, 造成了农村文化阵地在传播文化中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正能量, 从而制约了农村文化、文化大院的进一步提高与发展。

二、关于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滞后的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造成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因素是多方面的, 就其具体的因素而言, 有如下几点:

(一) 社会整体方面的因素

1.目前, 辽源地区正处于一个特殊的转型期,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往往都在关注经济建设的比值, 许多人都认为经济建设上去了, 文化建设自然就好了, 这也就导致了在农民群体中, 唯金钱论的思想普遍流行, 对精神和文化生活及文化建设不够重视甚至是忽视的现象非常严重。

2.城乡经济结构比重不同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城乡分治的二元性经济社会结构至今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从而导致了农民与城市居民在物质生活与文化精神生活上还存有比重较大的差别。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文化发展政策上的失衡, 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资金的幅度低于城市投入资金的幅度;二是收入比例的失衡, 造成了农民和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观念和文化消费能力差距不断扩大。

(二) 农村基层特别是对村屯的管理因素。由于农村基层政府对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重要性, 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往往只是为了应付某项考核而建立了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文化设施, 上级部门考核过后, 就关门上锁, 也没有专职人员管理。出现了在实际工作中“大张旗鼓建设, 隆重欢迎检查, 过后无人问津”的现象。

(三) 农民自身存在的因素。在农村中, 一些文化素质较高、懂一些生产技术的农民有很多流动到城市, 留在农村的大多是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 他们的低生产力和素质已经跟不上新时期文化的发展, 再加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又非常欠缺, 导致了新农村文化发展的缓慢。

三、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大院建设, 必须大力弘扬先进文化

(一) 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特别是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优秀资源, 通过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这个平台来宣传先进的、优秀的民族文化。以全国最广大的农村基层文化室、或文化站为纽带, 通过数字信息资源传输网络, 把大量的科技与文化信息资源传递给农民、农村、农业。在解决农村文化娱乐困乏的同事, 也丰富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信息。

(二) 要以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为基础, 切合实际制定城乡文化发展规划。从县、乡政府做起, 通过采取减小城乡差距的各种积极措施, 切实加强农村兴办教育与文化, 培养人才, 普及科技知识, 与各级文化机构建立联系, 在村屯农家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共同建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有线电视网络, 组织开展实施流动图书室, 形成以乡镇为中心、以村屯农家文化大院、农家书屋为支撑点的文化辐射网, 用以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 进一步加大县乡一级财政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要适当扩大县乡财政对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的覆盖面, 并持续优化乡镇与农村文化建设之间投入资金的比例。在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的使用上及文化设施建设过程中, 要进行全程的质量监督, 保证投入的资金和设施建设落实到位。

(四) 加大社会的关注和投入力度。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仅靠当地政府和个人是不够的, 我们还应充分利用市、县、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资金, 以村和农家文化大院为最小单位, 开展贴近农民日常生活的文化娱乐活动, 县、乡与村形成合力, 以此来共同推进辽源地区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让辽源地区新农村农家文化大院建设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展现出质的飞跃。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文化的又一次高度诠释。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党中央和全国人民高度关注的焦点, 关注农村也就是在关注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问题。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科技知识的不断进步、农村的土地承包和农民的科学种田, 已使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而农村的文化建设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就成了当前需进一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如何提高新农村文化建设, 完善以家庭为单位自筹自建的农村文化大院建设, 切实把党中央的惠民政策落实到实处, 并通过文化惠民措施进一步提高与活跃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大院 篇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战场。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乡镇文化中心,乡镇文化站发展比较迅速。然而,由于经费有限、人员不足、设施简陋等原因,乡镇文化中心、文化站仍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特别是在一些远离乡镇的村庄,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仍十分匮乏。目前,村文化大院的建立,恰恰弥补了以上的不足。可以说,村文化大院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努力办好村文化大院是尽可能地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

一、村文化大院的作用

村文化大院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可以概为以下三大功能。

1.娱乐休息功能

文化大院一般都设有书报阅览室、娱乐室(各种棋、牌、电视机等),有的还办有各种文艺队、体育队等。人们在紧张劳作之余,到文化室打打牌、下下棋、读书看报、聊天对歌,跳一跳广场舞,或参加体育活动,或观看文艺表演。既消除了疲劳,陶冶了情趣,又联络了感情,振奋了精神。文化大院娱乐休息的功能特点是自娱自乐,群众自觉自愿地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项目,身心得到很好的娱乐和休息。

2.宣传教育功能

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召集群众开会难,过去那种单纯靠开会传达的方式已无法实现对农民的宣传教育。由于政治思想薄弱,某些农村的赌博风气泛滥,封建迷信思想抬头,歪风邪气盛行,导致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得不到贯彻执行。社会治安混乱、村领导贪污腐败、群众怨声载道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在一些文化大院办得比较好的村庄,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群众思想稳定、干部群众团结、爱国爱家爱集体的好事不断涌现。如我市郊区李营镇岱庄村,文化大院常年坚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并紧密配合党的各项中心任务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一次与抢劫犯罪团伙的搏斗中,全村男女老少一呼百应奋勇向前,将犯罪分子扭送公安机关,自觉地保护了国家和人民的财产。文化大院的宣传教育功能的特点是寓教于乐。它不是靠说教的方式,而是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的,让人们在参与各种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感化,得到启迪,给人以审美的情感力量,因而受到群众的欢迎与接受。习近平同志曾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这方面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事实证明,文化大院是农村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寓教于乐、对广大村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有力场所。

3.传播信息功能

改革开放给农村注入了勃勃生机,极大的激发了村民们求知求富的欲望,村民们要求掌握信息、依靠科技致富的思想愈加明显。文化大院通过办墙报、黑板报、书报阅览、办各种科技培训班、印发各种信息资料等方法来满足村民们的要求。我市汶上县康驿镇西塘村是我市群众艺术馆的包村单位,首先为该村文化大院捐赠各类图书3000余册,并打造了书柜。现图书室及阅览室早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给村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科学知识的场所。特别是该村通过信息,组织养鸭考察团赴兖州进行了实地考察,极大地调动了当地村民的养殖积极性。此外,为增强村民的科学知识,该村还组织村民参加了由山东农村科技大学主办的《中国生态农业千县万亩示范工程》科技讲座,让农民学习科学种田,改良土壤的知识。村民们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及时地解决了不少难题,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文化大院传播信息功能的特点是针对性强、见效快,大多数村民是带着生产中的问题来文化大院找答案的,一经得到解决的办法就立即投入到实践中去,并很收到效益。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最活跃的生产力。广大村民自觉地从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解脱出来,学知识、抓信息、求科技,用以劳动致富,这本身就是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文化大院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充分发挥文化大院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确认,村文化大院在对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要真正发挥这些作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党的领导

有一段时间,由于单纯经济思想的作怪,不少地方出现了只抓生产、不管精神文明建设和“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忽视了阅览室、图书室的建设,致使无人过问、缺少钱物、活动极不正常。不少阅览室、图书室已名存实亡,甚至有的被破坏利用,成了搞封建迷信、赌博活动的场所。习近平同志曾深刻的指出:“思想宣传阵地,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会去占领。”用社会主义思想牢牢占领近年来兴起的村文化大院这块农村思想宣传阵地,就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组织应重视文化大院的建设,特别是村基层党组织要自觉担负起对本村文化大院的政治领导责任,严格把握办院方向。在落实人员、场地、经费、活动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与扶助,把办好文化大院当做为本地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一个项目,切实抓好抓紧。

2.选好负责人

办好文化大院,选好负责人是关键。据调查,原来的图书室、阅览室基本是由团组织出头主办的。由于目前农村青年游离性较大,有的参军,有的打工,有的外出做生意等,往往是“人一走,茶就凉”,造成文化活动的不稳定。近年来,文化大院的出现,我市郊区一些文化大院请当地较年长的文体骨干担任负责人,效果很好。这些人在群众当中有一定威信,对群众问题活动兴趣浓、热情高、办法多、时间足,而且居住比较稳定,这些都为办好文化大院创造了有利条件。总之,只有认真选好文化大院的负责人,才能保证文化大院的持续稳定性发展。除了要政治思想好、工作热情以外,还应考虑居住的相对稳定性,至于应选什么人担任文化大院的负责人,应视各地具体情况而定。

3.必要的物质保证

开展文化大院的活动需要一定的场地、设施和经费,因此,要使文化大院活正常,就要给予必要的物质保证。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各种办法予以解决。从我市郊区情况看,场地一般由村委拨款,也有群众建设及个人借款三种途径解决。设施(主要指活动器材)一般也由村委拨钱购买和发动群众捐赠两种办法解决。经费问题有的由村委拨给,有的发动群众从事有偿活动收入提供。文化大院要常年办,活动内容不断更新,活动器具有损耗,群众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等等,这些都得花钱。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依靠群众外,还应在政策上给予扶持。政府部门应制定有关政策保证对村文化大院的投入,如规定在该村的收入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作为建设大院的经费,使之制度化、政策花。

当然,办好村文化大院除抓好以上方面外,还要注意许多方面,如文化大院的管理、活动的安排等等。

办好村文化大院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它牵扯到广大农民的思想情操、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关系着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我们迫切地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扶助村文化大院的巩固与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为早日实现美丽的中国梦而共同努力。

文化大院 篇9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标准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制定山东省村级文化大院建设与服务标准。

第二条 村级文化大院是指由行政村设立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其基本职能是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第三条 村级文化大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努力满足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二章 工作职能

第四条 村级文化大院的主要职能是:开展书报刊借阅、时事政治法制科普教育、文艺演出活动、数字文化信息服务、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和流动服务、体育健身和农民娱乐等。

第三章 组织保障

第五条 把文化建设纳入村总体发展规划,坚持文化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结合、相互融入、相互促进。村级文化大院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优先安排用地指标,无偿划拨建设用地,建设规模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六条 村党支部、村委会负责文化大院日常工作的管理,县级文化行政部门,乡镇综合文化站负责对文化大院进行监督和检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等相关文化单位负责对文化大院开展对口业务指导和辅导。

第七条 村党支部、村委会高度重视文化工作,有一名村领导分管文化工作。有1—2名热爱文化工作,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员担任专(兼)职文化管理员。有1支以上的业余文体团队,常年坚持活动,每支队伍每年开展活动12次以上。

第八条 加大文化工作投入,保证文化大院建设、设施设备维护、免费开放、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文化管理员补贴等必需的资金。乡镇人民政府对文化大院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展文化活动要有一定经费保障。村党支部、村委会确保文化大院的各种设施完好无损和正常开展活动。

第九条 把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参加基本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市场化提供机制。推广政府购买、集中配送、联网服务等做法,把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送村入户。第十条 村级文化大院要建立管理制度、工作计划和总结,由村党支部、村委会负责检查、监督,并有文字记录。

第十一条 县级、乡镇文化部门负责村级文化大院专(兼)职人员、文化管理员的培训工作。

第四章

设施建设

第十二条 村级文化大院应位于交通便利、人口集中、环境整洁、便于群众参与活动的区域。

第十三条

村级文化大院建筑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文化大院基本功能空间应包括:图书报刊阅览室(农家书屋)、文艺活动室、公共电子阅览室、综合展览室等。

第十四条 村级文化大院应配置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必需的设备、器材和图书等文化资源,并有计划地予以更新、充实。文化设施和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资产登记及相关手续,依法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

第十五条 图书报刊阅览室(农家书屋)拥有一定数量的党报党刊和适合农民阅读的经济、科技、法律、卫生、文化类图书、期刊和音像制品:图书一般不少于1500册,品种不少于500种;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并定期予以更新。每周开放不少于3次,年接待读者1000人次以上。

第十六条 公共电子阅览室有宽带接入,有投影机、有源音箱和10台左右电脑。

第十七条 村级文化大院建有室外文化小广场,场地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有灯光、有源音箱等必要的配套设施设备。有条件的地方文化小广场要硬化地面。

第十八条 村级文化大院可以“一室多用”,依托文化大院,整合各部门面向农村实施的各项惠民科技文化教育工程,实现综合利用,做到共建共享,形成集文化、教育、体育、基层党建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第十九条 因建设规划需拆除村级文化大院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应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择地重建。

第五章

服务活动

第二十条 村级文化大院根据当地群众的需求和设施、场地条件,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每年组织开展综合性文体活动5次以上。举办各类展览、讲座,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指导农民自办文化活动,培养群众文艺骨干。

第二十一条 加强当地文化活动的组织、培育,形成1—2个常年坚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在一定区域内影响较大的品牌文化活动,努力形成“一村一品”。挖掘当地优秀民间艺术,开展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活动。

第二十二条 在上级文化部门、单位的指导下,管好农家书屋,开展群众读书读报活动,为当地群众提供图书报刊借阅服务。

第二十三条 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开展数字文化信息服务。开通留守家庭与外出人员视频窗口。

第二十四条 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搜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展示、宣传活动,做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第二十五条 协助做好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及监督工作,发现重大问题或事故,依法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上报。

第六章

管理制度

第二十六条 村级文化大院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并制作上墙,严格执行、规范运转。

第二十七条 明确村级文化大院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细化工作标准,提高服务效率。

第七章 考核奖惩

第二十八条 加大对村级文化大院建设与服务的考核力度,重点考核各项重大文化工程在村级的落实情况、村级文化设施建设情况、村级文化投入保障情况、村级文化活动与服务开展情况和村级文化队伍建设情况。对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和文化大院管理员,给予表彰。

文化大院 篇10

(一)我的大院,我的家

我的大院——我的家

最近看了些回忆文革时期部队大院的孩子们当年生活的文章,也勾起了我的儿时记忆。我也生长在部队大院,但66年文革开始时我才七岁,还很懵懂,另外就是父亲当时在北京空军空七师常年驻防外地,不在北空司令部机关,所以对老潘写空军大院文中所描述的高层政治漩涡和派性斗争没有太多印象,但林彪事件对空军的冲击也在我们院显现。院里胖三他爸和叶群的弟弟在同一部队是军政搭配,9。13后就见大院中他们家小院外面24小时当兵的站岗,现在知道了叫“软禁”,其实他爸根本一直不在家住,平时我们好像很少见他爸回过家。出事后胖三见了我们蔫头耷脑,放学回家就不出屋,他妈去合作社买豆腐,都有小战士跟着。时间大概过了有一个月,卫兵才撤的。

听老妈说52年刚进北京城时我们家住在安定门外的部队院里,我是59年在北空466医院出生的,但这些我一点印象没有,466不记得,对666(滴滴涕)倒记忆深刻,那时老是统一时间各家各户666兑水打药,灭蚊灭蝇。

五、六岁有记忆了已经搬到前门头条打么厂胡同的部队院里了。那是一个看似商人置办的有些中西结合的大宅院,前后三进院,后院有一个二层小楼,但最后的院已经破败封闭了。

小时不懂,以为空军都能开飞机呢,老爸回家探亲还老问,你怎么不开飞机啊,那次大姨在,说:“开飞机?你爸他是说飞机的!”可不么做政治工作的不就凭嘴说嘛。老爸15岁跟着爷爷在河北老家参加了回民支队抗击日本鬼子护卫家园,但不是马本斋的河东支队,是河西支队。抗战结束并入四野,一路打向上海南京海南岛,解放后组建扩建空军,52年来到了北空。他自己说是腿上有伤没验上飞行员,可后来我看他休假回家骑自行车的两下子,比八岁的我都差老鼻子了,这协调能力我看坐飞机都将就。

前门东大街打么厂胡同的北空家属院大门,2007年我去拍的时候正在拆迁。门上的五角星是我儿时回家认门的标志。刚搬来时曾经迷路过,所以印象极为深刻。

我们那条胡同附近有好几个部队院子,东交民巷、台基厂的大院都去看过电影。有一次我们爬到了后院的二层小楼上往北一看,原来我们院后门(一直上锁封闭)出去就是护城河,当时基建工程兵正在挖河修地铁,就是现在的崇文门到前门的地铁一号线。我们还爬到北京站后面的废城墙上玩打仗游戏,后来挖防空洞把城砖都拉走了,就剩下现存的那一点了,而且这点也是因为隐藏在建筑物、大树的后面得以幸存。

光明楼板厂的北空育翔幼儿园至今还在原地,入托早已不局限于北空部队子弟了。

本来我到了年龄该上学了,可因为文革开始了,北空育翔小学停办了,不但我上不了就连上四年级的姐姐都回家了。姐姐在育翔,从幼儿园到小学都住校,每星期六回家一次,吃完盼了一星期的鸡蛋炒米饭,在家住一宿然后周日下午三点在胡同口等着坐校车回校,她们校长好像也住在我们附近的部队大院。有次我妈给姐姐送衣服带我去过育翔小学,记得是在西四的报子胡同,原来是清朝的一个王爷府,里面院子套院子,地方挺大的,还有假山花房鱼池,流水喷泉亭台楼阁,好像还有小动物,树木花草怡人,景色环境惬意,感觉就像个公园。我在里面这院出、那院进,满世界瞎跑,以至于等我妈办完事要走时找了我好半天。

当时老妈随军进城后在东城粮食局上班,我姐出生后,为了有个照顾,早年守寡的姥姥就从老家把户口迁到了北京。

那时户口还挺好上的,听我妈说到派出所警察问,老太太叫什么名呀?戴吴氏,都解放啦,换个名吧,郭兰英的歌听过吧,多好啊,你就叫戴兰英吧!姥姥虽不识字,但用明星的名字,可是超前啊,那时还没有粉丝一说,不过这名字以后给姥姥开展居委会工作确实带来了好处。那时经常开会、集会大声点名、报到,这名那可就是:想唱就唱,唱得响亮!

我从小的天性就不爱让人管,有姥姥在家就根本不想上幼儿园,有次姥姥回老家了就试着把我送到了旁边院里的幼儿园,我偷偷跑了两次,一次午睡时,一次要打预防针害怕,一个人跑出胡同西口上天安门广场看放风筝的去了,给老师急的把我妈从单位叫回来这一通找,第二天老妈赶紧打电报把姥姥叫了回来。这以后再也不提上幼儿园了。加上姥姥一人在家也闷的慌。所以我的童年真是无法无天、无忧无虑很自由,不光海玩还没亏嘴,一是我是我们大家族的我这一辈儿头一个“长子”,二是老妈在粮食局多少沾点儿光。那时限量供应粗粮细粮,粮票是不一样的。但我从没吃过粗粮棒子面,每次他们蒸窝头时都给我蒸白面大糖三角,但就觉着咬了半天看不见红糖,有时我就偷偷上厨房抹芝麻酱撒白糖,姥姥发现了以后就都把它们藏起来了,想来也是,一个月全家才二两芝麻酱,哪够呀,而且后面又跟上来一个小我三岁的弟弟,形势越发险峻。不过也带来了好的一面,可以蹭他的牛奶喝。那时牛奶只能订到两岁。老妈说我喝到两岁三月哪,可我没感觉,现在弟弟喝奶我可是看得真真的。我这人是不是特没劲,占便宜全不记得,吃一点亏就不行,就是惯的——还是推卸责任。我姥姥特有招儿,她给我掉着样的沏糕干粉、淀粉,稠稠的多放糖,还给我炒面,加进老家带来的花生仁、芝麻,黏黏呼呼的比奶好吃多了,现在知道了,这就叫诱导人性化教育,数十年后的今天证明姥姥决策绝对英明——因告别牛奶数十年,这次毒奶事件对我是秋毫无犯!当然姥姥不可能想到几十年后还有这么一出儿。

“红楼”今天还在,院里当年的玩伴都不在此住了

在这个院子我们也就住了一年左右,就又搬家了,部队调动频繁、家属搬家也够频的,我看改叫“流水的营盘铁打的兵”得了。本来是要搬到龙潭湖附近光明楼北面的北空司令部家属院(夕照寺街22号院)——我们叫它红楼,是一圈用红砖建成的四层楼围起的大院。到那看看楼层太高、房间太小,姥姥小脚上下楼不方便,在营房科的表舅就建议我们搬到了国家体委附近的东四块玉的北空文工团大院(双玉中街37号)。在这个院子里我度过了小学、中学阶段。

北京体育馆路小学,隔墙就是国家体委家属大院,现在是原来的老楼(加固了)

这个院原来是大军进城后建的炮兵营房,隔着龙潭湖西湖、东湖就是北空司令部,有两站路,司令部那站当时叫“五里屯”,再往东就是劲松,那时劲松全是庄稼地农民村。67年我们搬进来时,大院附近有国家体委的体育馆、自行车赛车场、跳伞塔。附近家属院有体委大院,218厂大院,电车公司大院,人民机器厂大院。我们经常看见郎平,袁伟民、穆铁柱、郑海霞、聂卫平他们和我们上下学同路。记得郑海霞老骑一辆28男车,座子升到最高,从来不下车老是蹚着骑。在路口拐角那的修车摊,经常补后车胎,那师傅老跟她开玩笑说:换个实芯铁圈吧,您这可是万吨巨轮啊!小学就在体育馆路小学上的,升中学是划片统一分到天坛中学的。不少同学家是体委大院的,记得到李三卫他们家头一次看见了白磁浴缸澡盆,他们那灰砖楼是苏联专家帮着盖的,他爸好像是个司长,他们大院里就他们那座楼有澡盆。

和北空文工团(炮兵营大院)一墙之隔的天坛中学,因和世界文化遗产“天坛”重名被撤销,老楼没拆调整为了北京前门小学。我们上学时楼墙上的“爬山虎”植物就这样

我们住的炮兵营大院的大门上有一个半圆型钢架牌楼,上面有八一军徽,两边是红五角星。大院水泥马路进来是近十排的灰砖北房,一圈高高的灰砖瓦房把院子四四方方的围起来,还有一个二层瞭望小楼,临街那排房的窗口高高的,房檐上拉起一米高的带电线的铁丝网,据说曾有过电,我们看见时早就是摆设了,后来那拴电线的白磁珠子里因有硫磺我们做花炮能用都给绞下来了。每排有房子十间,东头有统一的一竖排厨房,一家一灶台。院里横竖几条水泥路,每排横着的小路是红、灰砖铺的有图形的砖路。每家房前种着丁香树,下面是低矮的喇叭花、死不了花,房后是一排排的大白杨,就这秋季风一吹哗哗作响,树叶纷纷落下,我们都去捡树叶根儿,玩“拔根儿”游戏,就是看谁的树叶根最结实,能勒断别人的叶根儿,当时还真以为他们老赢的是找到了好根儿呢,后来才知道是把细钢丝串在了叶子根儿里。

光明楼(原来叫五里屯)的北空司令部大院,现在还在,大门和礼堂等都改建了。

司令部大院每周六晚上都有广场电影,家属都办了带相片的出入证,但这没用,我们照样进去后再把出入证收齐带出好让不是部队大院的同学哥们来看电影。就有一次在去露天游泳池游泳时,让执勤的干事抓了个正着。我们怀疑是红楼“孙胖子”、“小个子”他们告的密,那干事找几个当兵的把更衣室堵住了,没出入证不让穿衣服,把那几个哥们凉外面晒了半小时。后来我们就只采取换相片的招了,不敢没证带人了。

地处东二环光明桥边的北空司令部机关医院,改叫光明医院面向地方了,我唯一的一次差点做手术的经历(切除后颈部米粒大的瘊子)就在此,8岁的我因为害怕粗粗的麻药针管从手术台上跳下跑了,至今52岁保持全身刀枪不入。

文革中有一段,随着电影《向阳院的故事》的放映,各家属院都开始成立社会主义向阳院,我们院也召开了成立大会,院长是解放后就养病在家的36年老红军孙伯伯,当年他年龄也有六十左右了。我们一直很奇怪,看着他老在院里遛弯儿,和我们小孩逗着玩,一点不像有病的样,还老给我们讲战斗故事,记得最清楚的是抗日战场上极端环境下,他们的伙夫给他们做了人肉馅的包子的恐怖故事。他还逗我们,好吃着呢,回家问问家长。放寒假后他带着我们每天早晨到大院前门集合,对着毛主席画像唱“东方红”,傍晚再一起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念报纸、扫街,听他讲故事作报告,几十个孩子让他忙得热情高涨、不辞辛苦、认真负责。每天晚上他戴着棉帽子穿上军大衣,在院里巡视,因为他对那些大孩子“拍婆子”事特别重视,老教育我们有他在就决不容许!后来就专门有孩子在他们家门口盯着,只要他一出来,马上报信。有一天晚上十一点了,我听见外面喊:“快出来,这回你跑不了啦!”我一听孙伯伯的声,穿起衣服跑出去了,院子里四排“大头”他们家门前围了很多人,再一问,不是我们小孩的事,抓到了一个男的“西门庆”!

“大头”他爸是司令部警卫连的老连长,在五几年就得病去世了,他妈30多岁就守寡,拉扯四个孩子,虽艰难但他妈很坚强。她是四川人,性格很开朗,嗓门特大,老远就能听见她“咯咯”的笑声,做得一手好川菜。司令部领导因为老警卫员关系和他们家很熟,再加上那么年轻就去世,所以逢年过节总来慰问,他们家从来不缺好吃的。“大头三”就说:我爸为革命鞠躬尽瘁壮烈牺牲!他妈老爱和我们孩子开玩笑,给我们吃她做的四川小吃,在我的印象中是特别亲切爽朗善良的阿姨,但今天却不幸让孙伯伯抓了个“西门庆”,其实那男的就是她的单位同事,我们院后面计算机五厂的单身未婚大龄工程师。谁让孙伯伯就住在他们那排房呢,孙伯伯在院子里对大家说,我盯他不是一回两回了,今天终于让我抓住了,都快十二点了,你还不走,还熄灯!这是北空的耻辱!解放军的耻辱!我代替警卫连老连长执勤上岗,决不许侮辱革命军属!那时大头和他姐都去外地当兵了,两个小孩那天去姨家住了。就这样僵持了半个小时,那男的惊慌失措地从屋里出来跑了,我看见他戴个眼镜挺斯文的,孙伯伯还在后面边喊边追不依不饶。因为这件事那阿姨就很少再出来,再也听不见她熟悉的爽朗笑声了,后来“大头”都当兵三年了也不回家探亲,大女儿探亲回来住了几天也不爱搭理她妈,不到日子就返回部队了。

刚刚粉碎四人帮没多久,他妈就搬走了,嫁给了那个工程师,后来听说人家过得特好,老伴提了高工,新分了楼房,后来还在大学里兼课,两口子住的离我们院不远,龙潭湖遛弯时老街坊们经常碰到。再往后,听我妈说他们几个孩子一起去上门拜访了老工程师,母子间互相理解了很多。可是他妈再也没回过近在咫尺的那座部队大院。那里曾留下她青春年华、相夫教子、艰苦奋斗的燃烧岁月,也给她的心灵戳下了不愿再看一眼、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痕。

当年的北空文工团大院的大门位置就在此,已经没有一点原来的影子了

这个大院在91年就拆没了,附近的平房大院都拆了,现在是一片草坪,因为靠近国家体委,迎接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在原来的部队炮兵营大院旧址,建起了崇文区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的10来座普通楼房,早已没有了当年大院的氛围。老街坊大部分都搬走到劲松、东大桥、沙子口等京城各处空军楼舍,当年的青少年现在年龄也近四、五十了,原来大院有几十户人家,如今像我父母全都健在的已不出三五户了。逢年过节能联系的老人还打打电话,通报通报挺好、健在、谁又走啦,年轻人都东奔西忙、各奔东西、失去联系,除了个别人再也没有一起见过面了,也可能没有合适的机会。

其实我想对每个人,童年都是最纯真的,最值得怀念的,它也许是我们心灵中唯一的没有被社会污染的原始森林。

(姐弟三人老照片)

(儿时伙伴)

(父亲年轻时照片)(1979年春节前我们姐弟三人同时考取了大学、中专,是我们院里很少孩子没去当兵的家庭之一)

更多博文:

我记忆中的部队大院

(二)北空文工团大院那些事

台湾之旅:国民党军队大院(眷村)的故事

充满私情的“红色之旅”

从胡同北平到大院北京

北京的大院

拍婆子

空军大院的那些事

(一)文革时期暗恋过的中小学同学

文革前后部队大院孩子的优越感

军事科学院大院的叶帅

兔年初六大学老友欢聚

1968年北京的“顽主”

老同学趣事:土车阿里——何许人也?

马年对老同学们的祝福

我不敢写诗

红色后代的现实与未来

王年一:毛主席是不会上当受骗的关于如何评价林彪

邱会作:林彪没有政变夺权的理由

历史岂能是任人打扮的小女孩?

上一篇:2024安全教育周活动总结下一篇:我后悔的一件事4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