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防疫程序(精选4篇)
猪的免疫程序
1、仔猪、育肥猪
超前免疫:初生、吃出乳之前立即用猪瘟兔化弱毒苗接种两头份,免疫2小时后方可哺乳(适用于产后子猪及猪场)。皮下或肌肉注射。然后60-65日龄时,再强化免疫一次。
7-15日龄免疫接种一次猪气喘病;或气喘病灭活苗,1周首免,2周龄后第2次免疫。
1周龄和断奶后各免疫接种一次伪狂犬病病毒K61弱毒疫苗。
20-25日龄,猪瘟免化弱毒苗,皮下或肌肉注射。
25-30日龄,猪丹毒、猪肺疫疫苗,皮下注射。
30-35日龄,仔猪副伤寒疫苗,口服或注射。
35日龄(猪口蹄疫常发区)用灭活苗,进行首免非疫病发生区,每年3月份和9月份各注射一次。
55-60日龄,猪瘟兔化弱毒苗,皮下或肌肉注射。
60日龄,仔猪副伤寒,皮下注射。
70日龄,猪丹毒、猪肺疫疫苗,皮下注射。
每年秋冬季交接时注射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2、繁殖母猪
配种前30天,猪瘟疫苗,皮下或肌肉注射。
猪丹毒、猪肺疫,皮下注射。
猪细小病毒,皮下注射。
日本乙型脑炎弱毒苗接种一次。
猪气喘病疫苗免疫接种一次。
临产前15-20天和40-42天猪分别用仔猪大肠杆菌苗(K88、K89、987P)免疫接种一次。
产前30天和15天分别用红痢灭活菌苗,免疫接种一次。
产前一个月用萎缩性鼻炎油佐剂二联灭活菌苗免疫接种一次。
产前一个月注射伪狂犬疫苗。
3、种公猪
每半年: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皮下或肌肉注射。
配种前45天,日本乙型脑炎,皮下或肌肉注射。
每年接种一次萎缩性鼻炎油佐剂二联灭活菌苗。
二、规模化猪场驱虫模式
1、对猪场全部猪驱虫一次;
2、母猪产仔前1-2周驱虫一次;
3、公猪一年驱虫二次;
4、仔猪断奶前转群前驱虫各一次;
5、新购猪只驱虫二次,隔离至少30天才能并群;
6、彻底清洁环境卫生,加强粪便管理,防止再次感染。
根据春暖、夏热、秋凉、冬冷的气候特点与春瘟(传染病多发)、夏疫(中暑多发)、秋痢(腹泻病多发)、冬咳(即感冒咳嗽多发)的发病规律,采用中草药方预防疾病,提高猪只抵抗力和免疫力。
1.1 春季保健
加减柴胡汤:柴胡、荆芥、黄芪、板兰根、鱼腥草、山豆根、大力子、薄荷、贯众、刺五甲、淡竹叶各30 g,煎汤或加工成粉混于饲料内服。此量供一头100 kg左右猪用,小猪剂量减半,每日喂两次,2 d一剂,连服三剂。
1.2 夏季保健
加减香薷散:香薷、荷叶、青蒿、佩兰、夏枯草各30 g,甘草10 g,滑石60 g,马齿苋200 g,西瓜500 g。将西瓜和马齿苋捣汁,余药制成粉后,混入饲料内服。此量供100 kg体重猪用,小猪剂量减半,怀孕母猪减滑石,加绿豆200 g,每日喂两次,2 d一剂,连服3d。
1.3 秋季保健
加减藿香正气散:藿香、黄荆子各30 g,紫苏、半夏、白术、苍术、茯苓、大腹皮各20 g,厚朴、陈皮各15 g,煎汤或加工成粉混于饲料内服。此量供100 kg猪用,小猪剂量减半,怀孕母猪加陈艾100 g,每日喂两次,2 d一剂,连服二剂。
1.4 冬季保健
加减杏苏散:杏仁、积壳、生姜各20 g,紫苏、前胡、桔梗、苍耳子、防风、桑叶各30 g,陈皮、葱各15 g,煎汤或加工成粉混于饲料内服。此量供100 kg左右猪用,小猪剂量减半,每日喂两次,2 d一剂,连服三剂。
2 母猪保健
2.1 后备母猪保健
后备母猪初配前用促进发育、提高受精率和产仔数的中草药保健,以防新生胎儿死亡。保健方法:在配种前15 d将当归黄芪汤,即当归、熟地、白术、天冬、女贞子各30g,韮菜50 g,黄芪60 g,松针100g,煎汤或加工成粉混于饲料内服,每日喂两次,2 d一剂,连服三剂。
2.2 怀孕母猪保健
保健目的为安胎、防流产,提高母猪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和仔猪血浆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
2.2.1 受孕初期、中期给母猪内
服安胎散:当归、熟地、白术各30 g,陈艾50 g,煎汤或加工成粉混于饲料内服,每日喂两次,连用2 d,每半月用一剂。
2.2.2 临产前10~15 d,用加减
泰山盘石饮: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白术、党参、续断各30 g,黄芪、杜仲各45 g,砂仁、甘草、生姜各20 g,煎汤或加工成粉混于饲料内服,每日服两次,2 d一剂,连用二剂。
2.2.3 产仔母猪保健
仔猪出生后极易因腹泻而亡,存活下来的仔猪多成为僵猪;母猪产后常出现胎衣滞留、恶露不净,甚至发生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发热、瘫痪等症;母猪产仔后易发生泌乳障碍综合征,出现大便秘结、少食、少乳或无乳、患乳房炎等症状。
2.2.3. 1 母猪产前3 d用加减白
龙散:白头翁60 g,龙胆草、槐花、秦皮、当归、山楂、神曲各30 g,胡黄连20 g,煎汤或加工成粉混于饲料内服,每日服两次,以预防新生仔猪腹泻。
2.2.3. 2 母猪产后当天,用当归30 g、益母草100 g,加水4 000 mL
煎汤分三次给母猪饮服,每次加红糖250 g,醪糟100 g,以促使恶露排出,防止发生子宫内膜炎。
2.2.3. 3 母猪分娩后48 h内,用
党参、当归、白芍、木通、天花粉各30 g,黄芪、黑芝麻各60 g,通草10 g,加水4 000 mL煎汤分四次给母猪饮服,每次加红糖250 g,醪糟100 g,以保障排乳通畅。若母猪无乳或不让仔猪吃乳,可加王不留行20 g、穿山甲10 g。
3 仔猪的保健
3.1 初生仔猪保健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新生仔猪腹泻(俗称黄痢)和仔猪腹泻(俗称白痢)以及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仔猪血痢(红痢)对新生仔猪危害很大;猪支原体肺炎也易感染初生仔猪;仔猪还易感染化脓性放线菌及链球菌,出现关节炎、关节肿大、关节变形等。
3.1.1 仔猪出生后,掏净口中黏液,立即滴服黄连水3~5 mL(黄连10 g打成块,加200mL凉开水浸泡12h后煎煮10min,然后过滤备用)以预防初生仔猪腹泻。
3.1.2 仔猪2~5日龄时,每日滴服两次双黄连口服液5 mL(黄芩、银花、连翘各20 g,加水1 000 mL,煎煮30 min后过滤,滤液加红糖40 g),以提高仔猪对多种革兰氏菌、支原体病的抵抗力。
3.2 断奶仔猪保健
仔猪断奶后,以猪圆环病毒Ⅱ型为主的多系统衰弱综合征对其是巨大威胁,同时蓝耳病毒、肺炎支原体、细小病毒、霍乱沙门氏菌、链球菌等也是引起发病的帮凶,所以预防保健很关键。
3.2.1 依据免疫学原理,母猪产前不断接触一些不使母猪生病的微生物,可使其初乳中产生相应的母源抗体。给怀孕80 d以上的母猪,每天饲喂仔猪粪便———感染材料,可使初生仔猪通过初乳获得抵抗本病的抗体。
3.2.2 提前预防、控制感染,消除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仔猪20日龄时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金黄败毒散20 g(金银花、黄芩、连翘、茯苓30 g,黄芪、党参各40 g)。
4 种公猪保健
种公猪常为带菌者,且在生产中容易出现阳萎和“血精症”。
4.1初配前15 d,每千克饲料内添加“四黄散”20 g(黄连、黄芩、黄栀子、黄柏各80 g),以增强抗病力和消除病原微生物毒害。
4.2 种公猪性欲不强、勃起无力可用淫羊藿30 g,韮菜50 g煎汤混于饲料内服,每天一剂,连用七剂。
4.3 种公猪使用频繁或阴茎包皮受伤时,为防止精液带血可用“十灰散”(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草根、大黄、栀子、棕榈皮、丹皮各30g,将各药烧灰存性,加工成粉,混于饲料内服),2 d一剂,连服三剂。
5 猪的驱虫保健
猪疥螨是养猪的四大顽症之一,其感染后常常引起慢性皮肤病或皮肤过敏性病变。猪的体内寄生虫,如蛔虫、肺线虫等对猪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有直接影响,且能导致继发其他疾病。猪的绦虫病影响肉的品质。
5.1 驱杀猪疥螨
用贯众、臭椿皮、土茯苓、蛇床子、土烟叶、大枫子各100 g,加水4 000 mL,煮沸30 min,过滤候温喷雾猪体,每日两次,连用7 d,此为100 kg左右猪用量,小猪用量减半。
5.2 驱蛔虫等肠道线虫
用使君子、苦楝子、槟榔、贯众各20g,煎汤或加工成粉混于饲料内服,此量供一头100 kg猪用,小猪剂量减半,每日喂服两次,连用3 d。
5.3 驱绦虫
用槟榔30 g、石榴壳15g、南瓜籽60g、雷丸10g,加工成粉混于饲料内服,此量供一头100 kg猪用,小猪剂量减半,每日服两次,连用2 d。
5.4 驱虫保健程序
种公猪每年四月初、十月底各驱虫一次;怀孕母猪产前1~2周驱虫一次;后备母猪初配前2~3周驱虫一次;仔猪转入生长育肥前驱虫一次;生长育肥猪实行全场同驱,3个月驱一次。
6 猪常见病的预防保健
6.1 猪感冒
6.1.1 风寒感冒
患猪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发热,流清涕,初期用生姜10~20 g煎汁加红糖100 g饮用,小猪剂量酌减;后期患猪恶寒发热,咳嗽流涕,肢体疼痛,用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桔梗、茯苓、川芎各20 g,薄荷、生姜、甘草各10 g,煎汤或加工成粉混于饲料内服,小猪剂量减半,每日两次,2 d一剂,连服2剂。
6.1.2 风热感冒
患猪发热口渴、鼻盘干燥、咳嗽、咽痛,初期用银翘散:银花、连翘各20 g,桔梗、薄荷、荆芥、大力子、淡竹叶、芦根、淡豆豉各15 g,甘草10 g,煎汤或加工成粉混于饲料内服,一日两次,2 d一剂,连服二剂。小猪剂量减半;后期患猪食欲骤减、发热咳嗽、气急鼻扇、口渴,用麻杏石甘汤:麻黄6 g、杏仁15 g、石膏80 g、甘草10 g,煎汤或加工成粉混于饲料内服,一日两次,2 d一剂,连服三剂,小猪剂量酌减。
6.2 猪伤食
患猪吃食减少,大便干燥,鼻盘无汗,可用石膏、谷芽各60 g,神曲80 g,芒硝40 g,加工成粉混于饲料内服。大便不干者减芒硝,加苡仁60 g,日服两次,2 d一剂,连服二剂,小猪剂量减半。
6.3 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
用炒白术、炒神曲、炒麦芽、炒枳壳、焦栀子、焦山楂各20 g,苍术30 g,厚朴、生姜、甘草各10 g,加工成粉混于饲料内服,一日两次,2 d一剂,连服二剂,小猪剂量减半,哺乳母猪减麦芽,加谷芽。
6.4 育肥猪中暑
用“六一”散(滑石六份、甘草一份)煎汤饮用或将“六一散”用布包后浸泡在饮水池内让猪饮用,4 d一换。此方炎热天可长期应用。
6.5 猪霉变饲料(如霉玉米)中毒
用防风30 g、甘草20 g、绿豆100 g,煎汤混于饲料内服,每日两次,2 d一剂,连服三剂,小猪剂量减半。
6.6 仔猪断奶后母猪不发情受配
用当归、川芎各30g,益母草、淫羊藿各50 g,煎汤候温加醪糟和红糖各100 g让母猪饮用,一日两次,连用2 d。
6.7 猪直肠脱出
若发现患猪饮欲增加,食欲减退,腹围增大,站立不安,回顾腹部,频频努责做排粪状,先用麻仁60 g、杏仁20 g、枳实25 g、大黄40 g、厚朴、白芍各20 g,煎汤候温加蜂蜜50 g给猪饮服,1 d 1剂,连用2剂,小猪剂量减半,以润肠通便。大便通后,用补中益气汤:黄芪60 g,党参、白术、当归各30 g,柴胡、升麻各20 g,炙甘草15 g,煎汤或加工成粉混于饲料内服,一日两次,2 d一剂,连服2~3剂,小猪剂量减半,以升阳固脱。
6.8 猪呕吐
胃寒呕吐用生姜、半夏各20 g,煎汤或加工成粉兑料喂服;胃热呕吐用芦根、竹茹各20 g煎汤喂服;寒热夹杂呕吐用半夏、黄芩各20 g,干姜、黄连、甘草各10 g煎汤喂服。伤暑呕吐用藿香、半夏各20 g煎汤喂服。
6.9 猪尿血
用小蓟饮子:小蓟、炒蒲黄、木通、当归、竹叶、生地、焦栀各20 g,藕节30 g、滑石40 g、甘草10 g,煎汤或加工成粉混料内服,一日两次,2 d一剂,连服二剂,小猪剂量减半,怀孕母猪减木通、滑石,加猪苓、泽泻各20 g。
6.1 0 猪鼻孔出血
将生藕汁20 m L、生地黄汁5 mL、人发0.5 g(烧灰)喂服。
7 饲料中添加保健中药
目前猪病流行特点是呼吸道综合征、繁殖障碍综合征、无乳综合征及新的病毒性疫病(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增多,危害严重。要防控这些疾病可定时或不定时地在饲料中添加保健药物。
7.1 双原咳喘停+金芪参苓散,二种药的主要成分为麻黄、鱼腥草、黄芩、板兰根、黄芪、金银花、连翘、桔梗、党参等,50 kg以上猪每日服50 g, 50 kg以下的每日服40 g,日服两次,以防治猪喘气病、蓝耳病、传胸、萎缩性鼻炎等引起的呼吸道综合征。
7.2 当归六黄汤+消斑石膏汤,其成分为当归、生地、黄连、黄柏、黄芩、丹皮、板兰根各20 g,大青叶、生石膏、黄芪各60 g,怀孕母猪加白术20 g、陈艾40 g,上药加工成粉混于饲料内喂,此量供100 kg体重猪4 d用,连续用药10~20 d,以预防蓝耳病、伪狂犬病、乙脑等繁殖障碍综合征。
7.3 黄连鲜毒汤+银翘散,主要成分为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银花、连翘、芦根各30 g,桔梗、薄荷、竹叶、荆芥、大力子、淡豆豉各20 g,甘草10 g,将其加工成粉混于饲料喂,供100 kg体重猪3 d用,连续用药6~9 d,以预防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猪丹毒、猪肺疫和无乳综合征。
8 配种、接产保健,圈舍、环消毒
8.1 配种、接产时种公猪和母猪外生殖器用黄连大蒜液清洗消毒。方法是:将黄连10 g,紫皮大蒜10 g打碎加蒸溜水或凉开水250 mL浸泡一昼夜后过滤即成。用滤液擦洗公猪阴茎包皮和母猪阴户及乳房,10 min后用淡盐水(生理盐水)清洗用药部位。
监利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周老分所
各位领导:
根据大会安排,我代表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周老分所就二00八年度的工作做个汇报。
一、抓防疫,确保养殖业稳中有升
动物防疫工作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手段,也是一项事关养殖成败的民生工程,为了确保我镇畜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周老分所按照全县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在动物防疫服务方面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具体是实现了三个创新:
一、创新运行机制。07年周老镇动物防疫工作排名滞后,群众反响相当不好,为此还受到了镇领导的严肃批评,2008年,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们组建了一个防疫专班,由李金远同志担任组长,辞退几名不达标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选用一批工作认真负责,肯于吃苦耐劳,不讲客观条件,一切按上级的标准和要求办事的人从事动物防疫工作,专班在成立之初就立下军令状,以国家和省、县动物防疫工作的要求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广大养殖户的满意为最高荣耀,防疫专班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实了这一点。去年秋防期间,为了采血检测抗体,李金远同志硬是带着专班人员从早晨8点分工下村采血,直至第二天凌晨2点采来的牛血完全凝固了才归家。为了进一步强化责任,我们在县所与其签订动物防疫服务合同的基础上,还将春秋防疫、养殖大户监管等工作细化到人,并与其劳务报酬挂钩,做到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确保防疫任务圆满完成。
二、创新运作方式。为了使省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制订的“春秋集中免疫、月月按时补针、定期抗体监测、确保防疫质量”的防疫制度落到实处,08年分所特的印制一万多张动物防疫联系卡,以“贴门神”的方式贴到每家每户,联系卡上除了有包村动物防疫员的联系方式外,还将免费强制免疫病种名称,计划免疫如何收费,防疫监督电话等进行公示,让养殖户能随时随地联系上防疫员,为自己排忧解难。同时分所还在每个村选择一个地方作为动物防疫申报点接受广大养殖户的防疫申报,为每名防疫员配备了一个防疫登记本,将需要免疫的养殖户进行登记,并规定了每月末的三天为防疫员下村补注日,为养殖户新购进的动物进行防疫。
三、创新监管办法。为了将防疫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分所还特别制定了奖惩制度,并将分所监督电话予以公布,如有养殖户电话进行防疫申报后,动物防疫员未及时免疫的,可以打监督电话,由分所进行督促,凡接到未及时免疫投诉电话三次的,分所予以通报批评,并扣劳务报酬200元。在开展集中免疫工作时,动物防疫员每完成一个村的防疫任务都要申报验收,由分所组织人员进行抽查,其结果通报本人。对不能达标的,责令改正,在规定的时间内未电话申报检查,视作未防疫,分所扣发劳务报酬500元,集中免疫结束后以会议形式通报检查结果并张榜公布。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监管,防疫员的责任、服务意识明显增强,防疫质量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大大提高,全镇养殖量较07年增加3000余头。
二、抓检疫,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卫生安全
组建动物卫生监督所以前周老的检疫工作一直处于大包干的形式,不按按检疫程序操作,不能按标准收取检疫费。工作茫然无头绪,一盘散沙,面对此情此景,分所三人暗下决心,立誓不管多苦多难都要把检疫工作搞上去,不能让领导对周老失望,不能对不起我们肩负的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动物产品的重托,县所领导也对周老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每天一个电话,三五天一趟跑周老,了解情况,出谋划策。而我们也痛下决心,加大宣传,严格执法,迎难而上,正是凭借这种信念,使周老的检疫工作逐年规范,为了交流经验,我们还制订了每星期一上午开会的例会制度,各自汇报上星期所做工作,研究布置本星期工作,真正做到事事有安排,有落实,通过不懈努力,08年全镇完成检疫任务5.5万元,使我镇的动物检疫工作跃上了一个暂新的台阶。
一、加大宣传力度。08年春节刚过,分所就分片组织管理相对人学习《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湖北省动物检疫申报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还与管理相对人签订了《规模化养殖场(户)动物防疫申报及动物产品安全责任书》等4种检疫申报责任书近500份,发放了印有报检电话和责任检疫员的检疫联系卡1000多份,就产地检疫实施的必要性和具体操作办法作了详细讲解和说明。由于责任书将动物检疫申报的具体办法,双方的责任和不遵照责任书内容将受到的处罚等做了详尽的说明,使绝大多数管理相对人都对动物检疫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二、落实检疫申报制度。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关于全面推行动物检疫申报管理制的通知》的文件下发后,周老分所及时组织执法人员进行学习,并按照文件精神积极准备,一是在原周老一个报检点的基础上增设了陈沱、张场两个报检点接受检疫申报。二是将全镇名村级动物防疫员聘用为产地检疫信息员,充分发挥其人熟地熟的优势协助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并要求他们在养殖户做强制免疫和计划免疫服务时,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信息,融洽和养殖户的关系,每个月末给补针的时候仔细登记养殖户的存栏数和死亡数,做到心中有数。三是制订了定期联系和定期巡查制度,对分所人员予以分片包干,巡查监督,确保了整个检疫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规范检疫操作。动物检疫申报制开始实施后,分所一班人严格按照“源头管理、全面覆盖、全程监管”的原则开展检疫工作,规定防检监督员和协检员必须做到“有报必受、闻报必检、随报随检”。一是产地检疫接到报检电话后,2小时必须上门到场,凭《动物免疫证》和畜禽标识开展临栏检疫,健康合格的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准予销售或外调,对不能提供《动物免疫证明》和没有畜禽标识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二是外地调进的动物,必须查验相关证明和标识,并进行回收登记,对没有检疫证明和标识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三是对进入屠宰场(点)的动物,一律在场(点)外等候,待检疫人员进行查验产地检疫证明并进行健康检查后方可进入场(点),对没有产地检疫证明但有畜禽标识的动物,依法进行补检,合格的出具产地检疫证明,并在《动物屠宰检疫登记册》上予以登记备案后,方准予进入屠宰场(点),屠户凭产地检疫证明方可进行屠宰,检疫人员凭产地检疫开展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无产检疫证明的不予以检疫,不出具产品检疫合格证明,不准予上市销售,另外为了杜绝不合格肉品流入市场,分所还加强了对市场的巡查,规定了每个责任人必须每天至少二次进入市场进行巡查,确保入市动物产品的合格率和持证率达到100%。四是严格收费政策,要求分所所有人,在从事检疫时要按标准足额据实征收,将收费的标准进行公示,坚决杜绝只多收费少收费现象,有效地堵住了检疫收费中存在的漏洞。
三、抓改革,确保工作稳定有序
原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实行三退后,因人员多,债务重,运转难,已名存实亡,借综合配套改革的东风,分所一班人用发展的眼光应对中心名存实亡的矛盾,用开放的思想加快改革的步伐,主动上门拜访老同志,讲明形势,博得认同,由老同志出面先做职工思想工作,再召开职工大会,宣讲有关改革精神实质和兄弟乡镇的做法,使大家都充分认识到与其苟言残喘,不如破釜沉舟,彻底改革,自寻出路,全体职工形成共识,立足自费改革,报请局党委,镇党委同意,成立改革领导小组,清产核资,锁定债务,再根据财会报表,偿还外债,余额按工龄结算到个人,鉴定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5月份51人已全部办理买断工龄手续,其中14人已办理养老保险手续。
关键词:猪病,春季,防疫
近些年来, 由于猪病的多样化, 复杂化, 大大增加了防疫工作的难度。部份猪场或农户因防疫工作的失败, 造成疫病流行, 致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严重影响。如何做好猪的防疫工作是目前基层兽医关注的问题。笔者就如何科学搞好此项工作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仅供同仁参考。
1 依靠政府扎实搞好春季防疫工作
要扎实搞好猪的春季防疫工作, 基层兽医站首先要根据上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安排布署情况, 及时向镇人民政府做认真细致的汇报, 争取得到政府部门重视和支持。召开由政府组织, 村、社长参加的防疫工作动员大会, 在大会上不但要大力宣传搞好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让政府领导和村、社干部重视防疫工作的开展, 同时从镇到村、社要做到任务明确, 责任到人, 层层落实, 确保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搞好疫苗的防注试点
根据疫苗的种类, 选择1~2个村、社进行防疫注射试验, 观察其疫苗反应情况, 在确保疫苗无任何负反应的情况下, 然后在全镇全面展开防疫工作。
3 安排布署好春防工作
为了确保防疫工作中不出现问题, 基层兽医站要召开职工会, 安排布署好工作。为了保证任务的圆满完成, 对职工实行“三包”和“四不漏”的管理办法。即严格要求职工包村、包社、包户, 必须做到:“镇不漏村, 村不漏社, 社不漏户, 户不漏头”。明确职工责职任务到人, 以此保证防疫密度达100%。
4 科学免疫保证免疫质量
4.1 注射剂量准确
在防疫工作中, 疫苗注射时, 剂量的使用必须准确, 过多会引起疫苗反应, 过少则抗原不足, 达不到预防效果。因此, 疫苗注射前要充分振荡, 使之混合均匀后, 准确注射规定剂量。
4.2 操作方法正确
操作上应注意:一是注射部位不准确, 注射时要么高要么低, 要么前要么后, 有的甚至注射到肩胛骨上, 疫苗根本没有注射到肌肉层中, 只是注射到了皮下脂肪或皮下结缔组织中;二是注射前未保定, 造成猪只受惊而到处乱窜, 容易打飞针更容易跌伤肢蹄。三是注射前针头消毒不严或多头猪使用同一根针头, 造成注射部位脓肿。严重影响免疫效果。
正确的操作方法应是:母猪在耳根后缘7~10 cm垂直进针;育肥猪在耳根后缘5~7 cm处垂直进针;仔猪在耳根后缘3~5 cm处垂直进针。
5 确保疫苗质量
如何确保疫苗质量, 这是搞好猪防疫工作的关键,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5.1 警惕假冒伪劣疫苗
目前由于生物制品市场还不十分规范, 一些不法经营者为牟取暴利,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疫苗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 在使用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生产厂家。发现异常厂家及时上报处理, 避免给养殖户造成大的经济损失。
5.2 注意疫苗的运输与贮存
疫苗在使用的运输与贮存过程中, 应有配套的保温、冷冻设备, 要在疫苗说明书中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运输与贮存, 防止疫苗因温度问题而影响质量。
5.3 警防疫苗过期
过期疫苗抗原量达不到要求, 不能刺激动物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抗体, 所以在购入或使用疫苗前应详细的了解其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批号等, 若过期或接近过期都不得使用。
6 注意猪群健康
6.1 猪体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免疫的效率
如猪瘟、圆环病毒Ⅱ型、伪狂犬、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感染后易损伤猪只免疫器官, 无法及时足量产生免疫细胞, 出现免疫抑制或麻痹, 使动物机体不能产生免疫抗体。所以在注射前要检查猪只, 必须在确定健康无病的情况才能注射疫苗。
6.2 母猪不得在怀孕期间注射疫苗
因为疫苗是一种弱病毒, 能引起母猪流产、早产或死胎, 对繁殖母猪最好在配种前1个月或断奶后注射。
6.3 营养问题
饲料营养水平低下直接造成猪只抵抗力差, 猪只无时无刻不在细菌与病毒的包围之中, 如果营养供应不充足, 机体器官无法发挥正常功能, 此时注射疫苗, 无论是机体的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都无法及时产生免疫应答, 不能产生高的抗体或根本不能产生抗体, 造成免疫效果不理想或免疫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