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大学职业研究学院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纽约大学职业研究学院(精选7篇)

纽约大学职业研究学院 篇1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0-11-21 10:47:00 ] 作者:朱定秀 郭晓艳 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巢湖学院;职业价值观;对策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对自身价值的定位.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加剧.探索评价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集相关调查数据对巢湖学院在校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实证分析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如何做好本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作一些对策性的分析。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人们对各种人生需要的重视程度的反映。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其价值观已经趋于成熟,同时,选择职业、走人社会对大学生来说是人生的一个大的转折点,因此,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研究当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次调查旨在对巢湖学院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希望通过了解在校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现状,为针对性地开展我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实现顺利就业、成功就业作一些对策上的研究‘ 1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问卷共设置四个模块的二十个问题,调查中随机抽取了巢湖学院312名在校大学生,涵盖学院所有专业。其中,男生136人,女生176人;理工类100人,人文类%人,管理类%人,艺体类20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12份,回收问卷312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306份。调查问卷由笔者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调查内容主要就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价值观念、职业方向与理想等问题进行如实选择。问卷回收后,采用pc-EDIT软件进行数据录人,通过Stata1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2.1.1择业观呈现多元化趋势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求稳怕变、重视“铁饭碗”的传统就业观念遭到冲击。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及大学生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我校大学生的择业动机也呈多元化趋势。在我们对“选择职业时,您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的调查中,15.69%选择“和自己专业吻合”,29.08%选择“职业的收人高”,选择“企业文化及工作氛围好”占29.74%,另外36.93%选择“企业发展潜力大”,选择“自我价值的实现”为49.02%。可见,学生在择业时考虑的因素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同样,如表一1所示,学生对择业单位性质的选择也具有多元性。

通过以上两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我校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多样化趋势: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职业价值观,追求或展示自己兴趣、特长的职业价值观,追求收人与财富的职业价值观,“稳定压倒一切”的职业价值观,追求自由、独立的职业价值观等。2.1.2职业“发展”意识增强

通过对学生职业目标的调查,近60%的学生希望成为领导者、管理者或者是获得独立自主的工作皿表一,由此可见我院大学生已经能用发展的理性思维来对待自己的职业前景,他们更加注重工作的独立自主性,重视个人管理才能的提升。

此外,从图一1中可以看出调查中有43%的学生会视情况更换第一个工作单位,大部分学生已经不再局限于寻找一份固定的工作,而是倾向于向外界寻求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这种选择反映出大学生已经具备从发展的视角理性对待职业选择。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意识,既反映了市场机制下人才的“职业流动性”增强,同时也体现了大学生对实现自我价值和职业预期的不懈追求。

2.1.3自主意识的增强

在对“职业价值的认识”和“择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这两个问题进行调查时,超过一半的被调查学生强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在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超过80%的学生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寻找工作,在问及毕业后的择业意向时,有37.2%的大学生选择了“自己创业”。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求职主动性、自主择业和创业的意识在明显增强,依靠社会网络(家人、亲友、政府、学.校)支持就业的传统观念开始淡化。2.1.4职业理想有前瞻性,突破“铁饭碗”思维

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学生普遍感到就业压力大,工作不好找,有的甚至刚毕业就失业,然而这种局面并没有束缚大学生寻求赋有挑战性职业的理想。在问及“您想进什么性质的单位工作”时,有40%的学生有意向去外企或民营企业工作,希望进国家机关的仅占20%。可见,出生于90年前后的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拼搏意思,勇于创新,敢于直面挑战,希望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创造机遇,实现自我价值,“铁饭碗”对这代大学生并没有太强的吸引力。调查中263名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或“企业发展潜力大”,这一数字也证明了学生更希望选择有升值潜力职业的愿望。

大学生择业时不仅仅注重个人的发展,更加强调机会的均等性和竞争的公平性,看重职业的发展空间。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职业的不稳定性也在增加,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也促使大学生择业心理有了相应的改变,职业理想有前瞻性,注重未来的价值实现。2.2存在问题

2.2.1职业认知不明晰,缺乏系统而长远的职业规划

在择业认知上,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年龄和阅历的局限,导致对择业缺乏正确的认知,对职业的了解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脱离社会实际,导致择业时的矛盾心理等。主体的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往往以他对职业的认知和经验为前提,也就是说,学生对职业的认知也就是对价值客体—职业的性质和特征的认知。一般可以包括学生选择所学专业的原因、对所学专业今后从事何种职业的了解程度和对所学专业对口职业的从业资格的了解程度等相关的问题。调查中有50.33%的学生偶尔会关注一下本专业的就业前景,6.21%的学生从来不关注这一问题。表一3反映的是学生对可能从事职业发展趋势,行业背景的了解情况,数据很清楚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缺乏系统长远的职业规划。

2.2.2缺乏“专业”兴趣,能力认识狭隘 在我们所调查的306个样本中,在“你对所学专业兴趣如何”这一问题上,仅有9.15%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特别感兴趣,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占65.03%。这一组数据明了地告诉我们,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并不看好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这可能也是很多大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不太关注的一个原因。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合理规划,这不能不算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本次调查也暴露出大学生过分看重社交能力和应用性技能,却忽视专业能力积累的问题(见图一2,图一3)。当今社会是一个注重能力的社会,能力不仅包括社交能力和应用性技能,专业技能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专业能力在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过分地强调“社交能力”而不重视专业能力的具备,这种狭隘的能力发展观,已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合理的职业理想的一个障碍。

2.2.3职业价值取向功利化,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得到广泛的认同

职业评价标准的务实性,在价值追求上,个人化特征非常明显:重视个人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在职业追求上,受利益驱动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过于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远大的职业理想,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断更新,但功利色彩凸显许多大学生希望在职业实践活动中,达到自我物质利益、权利地位、成才愿望等需求的满足,具有较强的利己性和功利化色彩。

职业价值取向功利化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少大学生在择业时明显表现出实用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特征。调查中,大学生在回答“您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问题时,89名大学生选择了“收人高”,在5个备选因素中位列第三。在回收的306份有效问卷中,有193名大学生表示今后就业的首选地点是“经济发达地区”,占总数的63.7%;90人选择在“本地就业(29.4%)";只有23人有去“西部地区(7.52%)”就业的意向。这反映出大学生怕吃苦,奉献意识欠缺,对大都市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极度向往,过分追求物质层面的东西,在职业价值取向上有着强烈的求利、求名、贪图安逸、不愿去基层和艰苦地区等不良心理。2.2.4期望值往往偏高,择业观念不够理性化

自我价值意识的增强同时,一些大学生求职择业时过分高估自己,表现为要求工作地点在大城市或发达地区、单位的层次要高、工作待遇要好,·就业取向停滞于高端人才市场,职业期望值过高。调查中50%的大学生理想的月收人为3000元以上,4.58%和45.52%的学生把理想的月收人定位在1000-1500元和2000-3000元。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中部地区,对月收人的这种定位有明显偏高的倾向。63.7%大学生首选在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的外企就业,这种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就包含了一些不够理性的成分。2.3不同层次的差异性

2.3.1性别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针对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怕竞争,怕担就业风险的畏难心理,与女生相比,男生对自己的要求要更高一些。通过对本次调查结果的分析,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就业取向上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如对就业地区的考虑、就业单位性质的要求、理想收人数额的确定、自主创业的比例、就业方式的选择等都有区别(见表—4)。

2.3.2专业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专业对就业价值观影响的表现有以下几点:

首先,文、理科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及兴趣存在显著差异。调查发现与文科学生相比理工类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兴趣较低,40%的理工类学生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而只有15.2%的人文类学生、22.3%管理类学生、10%的艺体类学生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

其次,理工类和艺体类学生对收人的要求要明显高于人文和管理类学生。共有67.5%的理工艺体类学生和38.2%的人文管理类学生将理想月收人定位在3000元以上,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9.1%的理工艺体类学生和55.9%的人文管理类学生将理想月收人定位在2000-3000元。

第三,管理类学生对未来就业前景的担忧程度高于其他三类专业。39.3%的管理类学生认为未来的就业前景不太乐观。

最后,专业对就业价值观的影响还体现在对职业目标和工作单位性质的选择上。34%的理工类学生职业目标是成为“领导者或管理者”,38%的人文类学生和41%的管理类学生把“获得独立自主的工作”作为职业目标,55%的艺体类学生将职业目标界定为“获得安全感和稳定感”。此外,理工类和管理类学生更倾向于在外企工作,而人文类学生希望进国家机关的较多,艺体类学生对工作单位的性质要求较平均,没有特别集中的区域。

2.3.3家庭背景的影响

父母的工作单位和职业对毕业生择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孩子对职业世界的了解首先源于自己的父母,父母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也会不知不觉将与自己职业有关的信息灌输给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父母职业状况不同的毕业生,职业价值观自然会有所不同。

人学前长期居住地对职业价值观会有一定的影响,毕业生家庭出身和性别对择业的影响是显著的。本研究结果表明:来自城市的学生中有69.2%的人希望工作在大城市,61.1%的农村学生做出了跟城市生源同样的选择,将大城市作为理想的就业地区,是城乡两个社区学生的共同愿意。但在“本地就业”和到“西部地区”就业的选择上却体现了明显的地域差异:11.2%的城市学生和6%的农村学生有去“西部地区就业的意向”;23.5%的城市学生和31.9%的农村学生选择留在“本地就业”。另外,21.3%的城市学生和26.9%的农村学生希望成为“领导或者管理者”,41.6%的城市学生和30.6%的农村学生将“获得独立自主的工作”作为职业目标。从数据上看,农村学生似乎比城市学生更希望通过工作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农村学生在职业目标的定位上比城市学生要更加的务实。究其原因,可能是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生活条件艰苦和生活环境的落后,有借助体面工作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家庭收人的高低对毕业生择业也有影响,家庭收人比较高的毕业生在择业时,更多考虑工作能否“赢得成就感,发挥自己的才能”及“自我价值的实现”;50%的农村学生认为“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实现自己的理想”是自己的职业价值。家庭经济条件对学生就业选择产生影响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在此就不赘述。

3就业指导中的对策

本次调查使我们对巢湖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有着许多积极的表现,如择业的自主意识增强,有积极进取的择业意识和趋于成熟理性的择业行为,部分大学生有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意识等。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消极因素的存在,如部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有较保守、消极的思想观念,功利主义倾向和个人本位意识强烈等,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普遍还处于形成过程之中,当前由于受市场的影响,高校过于看重大学生的就业率,在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往往受市场“指挥棒”的影响,过分注重对大学生择业技巧、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的指导,而轻视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如何从本源上帮助学生进行理性的自我定位和职业设计,实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成功就业,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一个鱼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3.1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加强职业价值取向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定位。在进行职业价值取向教育中,要坚持正确的职业待遇观、职业苦乐观和职业地位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追求,既要物质待遇更要享有精神待遇。当然,在职业价值取向教育中还必须注意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倡导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的同时也应肯定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追求。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把劳动和个人利益联系起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来看,劳动的价值应该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指向集体的、长远的共同利益;认识到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别,却有成功与失败之分,只有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的事业才是成功的事业,才可能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

3.2培养大学生的择业信心竟争意识和创业意识

研究表明,我院大学生的择业信心并不是很强。一方面有社会学校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当前,由于有的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缺乏应有的规范,还存在不少招聘中的不公平现象,使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的择业缺乏应有的预见能力,择业信心降低。作为地方型院校,我们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对社会不大了解,对自己能力缺乏正确的评价,也出现了信心不足的情况,因而学校要着力提高办学声誉,打造特色品牌,要组织学生与用人单位交流沟通,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加强心理教育,提高学生的择业信心,使学生在校期间以饱满的热情投人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在择业教育中尤其要关注女大学生的择业信心教育,一方面教育女大学生正确了解当前的社会现实,敢于面对现状,另一方面又要教育她们摆正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优势,敢于去竞争,形成主动择业、积极进取的择业意识,认清社会需要,把握市场信息,把择业和从业的过程看成是一个进取、创业、开拓的过程,是一个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掌握自己命运、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3.3突出职业能力教育

针对我院学生对职业能力认知上的偏差,加强职业能力教育,引导大学生培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非常重要。职业能力教育是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延伸,它是人们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包括内在的工作技能和外在的精神面貌,对一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职业能力强在职业选择中就占有优势,个人就更加充满自信。在对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教育中,要注意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和渗透,一方面要使专业课程与职业知识相结合,在巩固书本知识的同时,结合专业背景资料,进行相关的职业特点、从业要求等方面的教育,并通过行业调查、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途径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了解行情。另一方面要融人时代要求,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精神、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培养他们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高超的动手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职业能力教育,帮助大学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充分展示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

3.4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比较模糊,很多同学进行职业选择是以当前社会流行的职业观念和评判标准代替自己做选择,以外在的社会地位、经济收人等作为职业选择的依据,而不从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出发,致使生涯选择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学校应把素质教育与职业观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选择职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人生选择,生涯规划和选择的基础就是了解自己。要培养学生选择和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能力,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规划未来。

3.5坚持分类指导教育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性别、专业、家庭状况等变量上存在差异,要求学校调整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要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等学生分类指导。尤其要加强对女大学生竞争意识的教育,要让女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建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发现、发挥自身优势,学会有效的“整合”自己的优势,以健康的、积极的、主动的心态适应社会。要关注“双困生”,坚持个性化就业指导。

4教育教学中的建议

4.1加强学风建设,树立人才培养全面素质观

从调查中发现,我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专业认知度低,除了一些客观影响因素外,学风建设也是个问题。系部应在新生人学教育和平时的教学管理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强化学风建设。由于学生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教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4.2专业设里与课程结构的调整

目前,我校的有些专业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给毕业生就业的确造成障碍,一些课程的结构没有针对社会变化加重拓展知识面和加重实习环节,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与社会所需脱节,尤其是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造成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与市场的需求脱节。这也是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就业信心不足的重要原因。学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机制应保持对市场中的人才需求的灵敏反应和积极应答,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4.3培养模式多样化。

纽约大学职业研究学院 篇2

一、做好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 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独立学院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学生理性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有效地控制人才在市场上无序性的流动状况, 使社会更加稳定和有序。其次, 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如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已成为评价独立学院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实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有助于独立学院树立自己的品牌, 提高自身竞争力。第三, 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 独立学院大学生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独立学院大学生要立足于整个人生来思考、安排自己在校学习和生活, 把自己的人生发展能力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把自己培养成有发展能力的人才。

二、独立学院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一)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流于形式

目前, 我国大多数独立学院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足或存在偏差, 导致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形式相对单一, 教育时间严重不足, 教育对象不能覆盖全体学生, 实施程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

(二)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匮乏

目前, 我国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内容具有随意性、教学形式单一, 未能形成全程化教育, 职业生涯辅导仅仅局限于毕业生的求职指导、了解就业政策、准备就业材料、提高择业技巧等方面, 不能面向全体学生贯穿整个大学生涯教授具有实质意义的心理辅导、职业定位咨询、社会适应性训练等内容, 且基本上采用的都是课堂讲授为主的单一做法, 教学形式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要。

(三)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机构有待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目前, 我国大多数独立学院还没有专门设置独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单位, 许多独立学院只是把它挂靠在就业指导中心或就业指导办公室, 还有的独立学院校将其挂靠在教务处。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中心主要负责组织毕业生招聘会、毕业生派遣、毕业生档案的管理、就业政策的宣传、毕业手续的办理等工作, 而不具备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咨询的职能, 组织机构缺失或职能不清, 也就不能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方式设想

(一) 建立专业的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

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 是独立学院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力量的中心枢纽。首先, 建立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要合理设置组织机构和职能。结合各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 进一步充实目前各独立学院设立的就业指导部门的职能。第二, 建立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要有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独立学院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 不仅要有进行日常管理和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的老师, 更重要的是要有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为学生提供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辅导和咨询。

(二) 系统设置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系列课程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处理好学生不同学习阶段与职业规划整体的关系, 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的关系, 既要保证学生职业能力的出众, 又要关注到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 鼓励学生把握社会新机遇, 突破创新, 实现课程体系的合理有效。课程内容的开发方面, 学校还可以考虑与社会上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商业机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联合开发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形式方面, 要改变过去灌输式方法, 突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性特征, 重在提升学生分析自我、规划未来、改造自我的能力。

(三) 搭建多种平台开展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系列活动

纽约大学职业研究学院 篇3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以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个体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通过对自身兴趣、性格、能力的分析,在学校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帮助下,规划大学学习、生活、工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提高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准确进行职业定位,进一步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石家庄学院于2007年在全校本专科中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至今已有五年,此课程的开设有效地提升了我校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自我认知水平,为探索引导学生择业、就业提供了有效参考,但同时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为更好地建立针对石家庄学院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加强对在校生的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我们于2011年5月对石家庄学院的大学生做了一次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的抽样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87份,其中有效问卷436份,占学院学生总数的3.3%。在被试中,涵盖文科、理科、艺体三类不同院系,有师范、非师范两大类不同专业性质的学生;有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样本涵盖面、容量和代表性均能满足统计分析要求,所反映的信息和得到的结论具有较好的统计意义。

一石家庄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1学生自我认知状况

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是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是自我认识与探索,包括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个性、能力特长、职业价值观以及优劣势等的认识的了解度。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特长和职业价值观这四项指标的认知水平表现出一致性。调查中学生们在选择现在的专业时,72.34%的学生是由自己选择的,另有12.77%是听从了父母的选择,6.38%的学生听从了老师的指导,6.38%的学生听从了亲朋好友的意见,2.12%的学生属于学校调剂的结果。

当问及“你是否满意目前自己所就读的专业”时,表示喜欢的占51.06%,不太确定的占40.42%,不喜欢的占4.26%,没考虑的占4.26%。

当问及“你对自己的兴趣、性格和特长都了解吗”,有14.89%表示非常了解,有76.60%表示一般了解,另有4.26%表示不了解,还有4.26%表示没想过。

通过调查发现,正是因为学生对自身兴趣、性格、特长等方面的认知度表现出一般化状态,直接导致了将近一半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对专业学习没有太大兴趣,对专业满意度一般。

这说明,“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一个较长的探索过程。

2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求大学生在自我认知、了解社会的基础上,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制定大学学习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步骤、实施,为将来顺利走上社会打好基础。为此,我们问卷中涉及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有十道之多,在此部分问题的回答中,大部分学生存在对职业生涯规划时存在认识模糊、规划意识淡薄,对自身职业发展的优劣势和未来就业环境认识不足等问题。

通过统计发现,对职业生涯规划比较熟悉或很熟悉的有21.6%,而对相关理论比较熟悉或很熟悉的仅有6.7%,从总体上来说,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这一领域是比较陌生的。

在问及“你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正在就读大学的我们”是否重要时,80.85%的学生认为重要,12.77%的学生不太确定,另有6%的学生认为没必要或根本没考虑过。

在问到“从学校毕业后的打算”时,直接工作的占40.43%,继续深造的占55.32%,另有2.55%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有1.7%学生愿意呆在家里。从而反映出就业形势一再严峻,对石家庄学院不论本科、专科的学生均表现出了不小的压力,近一半以上的学生愿意通过继续深造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从而提高自身在就业竞争中的综合实力。而对于学院中那些适应面广阔,应用性强的制药工程、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等专业又有将近三成的学生,更愿意尽快就业,以自己的所学抢占市场先机。而对于传统师范专业的学生,如语文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美术教育等专业的学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愿意从事传统的教育工作,绝大多数同学更愿意投身师范教育以外的其他相关行业和领域,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社会对师范毕业生需求的逐年式微,而贫困边远地区师资常年匮乏却不能吸引更多的师范毕业生前往服务支教的严峻现实。

当问及“你有无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过规划”的时候,有12.77%的学生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有38.30%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另有46.81%的没有仔细考虑,目标模糊,2.13%的学生从来没想过。

面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学生们在知识、技能方面准备的如何呢?通过问卷我们发现,学生更赞同增加社会实践、课内实践、专业实习(见习)等课时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技能与培养综合能力等。而认为学什么专业、考证多少并不会对就业有太大影响,绝大多数学生觉得光学习好并不是就业的制胜因素。具体比例如下表所示:

3对于就业的期望和想法

在选择就业过程中,大学生群体总体上受生活环境这一较客观的因素影响较大,而父母的期望对择业评价的影响不仅左右了职业理想的形成,而且还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求稳定、保终身的观念作为传统因素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仍不可忽视。

调查中发现,大学生选择工作单位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按比例高低分别是:个人发展空间、工资和福利、公司业绩和前景、工作环境。比例如下表:

而在就业心理准备方面的调查发现,学生对就业前景不是特别的看好,只有33%的学生对就业表现自信,其余35%的迷茫,32%的比较迷茫。对就业不看好主要因为觉得自己缺乏工作经验、缺乏社会关系、缺乏对就业单位的了解、缺乏对就业市场的了解。

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方面,46.58%的学生感到就业压力很大或较大,32.14%认为就业压力一般,16.17%的学生感到就业压力不大或没什么压力,还有5.1%的学生没有考虑。这一数据从一个侧面表明当前的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大学生心中的重压,但同时又是充满信心的。而对就业压力过大的学生我们要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帮助他们调适心理,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和就业市场。

4对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建议

调查中有57.3%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虽然有但不够完善,同时有71%的学生没有留意或留意了却不参加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更对就业指导中心的课程重视不够。为此,参与调查的学生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例如,93%以上的学生建议在大一、大二年级尽早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并在学生中间加大职业生涯的宣传力度,建立长效跟踪调查机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指导。邀请一些权威的成功人士做讲座,并尽早、尽量多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及早接触社会;开展模拟招聘活动,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等;开设面试礼仪技巧课程等。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从大学生层面看: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此次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没有进行有效的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规划。无论是在兴趣、性格、能力的自我认知上,对职业环境的了解与关注程度上,还是目前所做的职业生涯规划上,都存在很多的问题与不足。一方面,大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择业和未来发展很重要,但另一方面,又对该课程的实施重视不够,出现了感觉和认知上的偏差。其次,大部分大学生的职业目标模糊不明。结合时代经济背景,目前很多大学生在考研、出国或是考公务员的选择中犹豫不定,并不是从自身发展出发,而大多考虑的是高收入、生活稳定、社会地位优越等现实问题。在职业目标的选择上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对职业选择没有坚定的信念,也没能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渐进的全程性的过程。由于职业目标不明确,职业实践难以与目标相结合,知识结构难以满足职业要求,难以形成知识积累,这都直接影响到他们职业取向的清晰度,影响他们就业的竞争力。第三,职业生涯规划的落实执行不利。调查结果现实,在大学中虽然制订了职业生涯规划,但绝大多数同学不能密切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在实践环节中将近41.4%大学生没有任何实践经验,这也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素质及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无论是在制定时间、信息收集、落实实施上都存在脱节的问题。

从学校层面看:首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缺乏、服务管理不到位。虽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正逐渐被大多数人所认识,但针对于石家庄学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及就业指导中心的服务管理还是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虽然从2007年就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由于宣传不到位,致使学生们仍对这门课程重视不够,大部分课程流于理论讲解,并不能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指导工作。此外,不论是在活动宣传还是信息发布,就业中心并没有发挥出社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导致大部分大学生大学四年的职业愿望与学校目标、社会需求不能很好地结合。其次,专业化师资的匮乏不容忽视。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大量有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并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老师支撑。但目前石家庄学院的就业指导中心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一般都是由各系、各学院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或思想政治辅导员兼任,虽然他们大多数也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背景并有着丰富的就业指导经验,但要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对于“半路出家”的他们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石家庄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专业人员的匮乏,使得这项教育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最后,全程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不够健全。目前,石家庄学院对大学生实施职业生涯教育,仍旧十分依赖就业中心的几堂课、几场招聘会来完成,缺乏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对学生的教育也仅仅局限于教师“满堂灌”的教育模式,缺乏有效的与实践沟通的实践环节,缺乏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全程教育。调查显示,仍有三成的大学生在毕业前没有参加过任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令人堪忧。

三完善石家庄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思考

1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能力,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理念

一方面,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和未来人生成功的重要性,较早地接触和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通过做规划,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加强提高的地方。另一方面,石家庄学院也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应加大职业规划宣传的力度,强化学生们的规划意识。

2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提供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辅导,使就业指导贯穿大学全过程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程度的感性和主观色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仅仅依靠自己的认知是不够准确的,还须借助心理测量学科的研究成果。引进人才素质测评技术,通过科学测评可以提高自我认知的可靠性和可信度。除了采用科学的测评手段之外,还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做测评,给予测评对象科学、客观、公正的测评和解释。

学校就业中心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课。如大一应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理论的系统学习,与之打下良好的认识基础。大二,学生应在正确评估自己的基础上,认识自己的优势及弱势、职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个性倾向,给自己恰当的职业定位,并以此作为职业生涯设计的基础。到了大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除了理论的深入解析,更应为大学生开辟社会实践、课内实践的机会提高个人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大四,每一位大学生都应具备了属于自己的长远的以及短期的职业规划发展计划,了解自己的职业定位和择业倾向,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在此基础上,学校应尽可能多的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的专题讲座和职业招聘会,从而锻炼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3基于社会实践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阶段与全程互动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完成。石家庄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应指导大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特点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和职业训练,使他们更早更多地了解职业,掌握职业技能,以便更好地实施自己的职业生活规划。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毕业实习工作、大学生校园创业活动等都是很好的职业训练形式。除此之外,还可以邀请成功的校友、校外知名人士来校与大学生交流职业生涯规划的经验等拓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视野。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水平

高校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力军,应着力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首先,应加强对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及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政治辅导员的培训,通过相关专业培训进修、组织参观学习、开展课题及专题研究等途径,全面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帮助他们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尤其是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可邀请校外经验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专家、人力资源专家等,不定期举办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提升石家庄学院职业生涯规划队伍对市场的把握。

要加强面向个体、个性化的咨询辅导。职业咨询辅导可以以石家庄学院的具体情况,设在就业指导中心或教育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一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从事这项工作。除个别咨询外,也可以针对一些普遍的、共性的话题进行团体咨询,同时还可以开展电话、网络、宣传栏咨询等活动,以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赵北平,李冬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程(第三版)[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张惠丽,汪达.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素质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杨河清.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4]毛晓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8(6).

[5]卞松华.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路径探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05).

滨州职业学院是几本大学 篇4

滨州职业学院于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原滨州农业学校、滨州卫生学校、滨州工业学校、滨州经济学校、滨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

据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占地面积3549.71亩,建筑面积80.35万平方米,总资产17.8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设有12个二级学院及2个教学部、开设了41个高职招生专业,有在编在职教职工870人,有在校生2万余人。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C档)。

南昌大学医学院职业规划书 篇5

姓名:余烊班级:南昌大学2011级116班学院:南昌大学医学院学号:63006113

53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花开花又落,春去春又回。踏着时光车轮,我已走到22岁的年轮边界。驻足观望,竞争日益激烈,形形色色人物竞赴出场,不禁感叹,这世界变化好快。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身处信息世界,作为一名临床专业的当代大学生,我不由得考虑起自己的未来。,在机遇与挑战粉墨登场的社会里,我扮演着怎样一个角色呢?

水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江河。人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气候。没有兢兢业业的辛苦付出,哪里来甘甜欢畅的成功的喜悦?没有勤勤恳恳的刻苦钻研,哪里来震撼人心的累累硕果?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个人资料

我的名字叫余烊,性别男,年龄22岁,政治面貌入党积极分子,就读学校南昌大学,所在学院医学院,系别临床2011级。感兴趣的专业有许多,有经济学,临床医学,法学。

1.我的兴趣爱好:业余爱好 读书、听音乐、文体运动.登山等有挑战的活动;喜欢的文学作品《狼图腾》、《老人与海》、《平凡的世界》;喜欢的歌曲《同一首歌》;喜欢旅行,想环游世界。

2.自己优势:学习成绩优秀,担任院学生会干部,班级群众基础好,父母、亲人、班主任、任课老师关爱,动手能力较强,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3.自己劣势:目前的手头经济状况较为窘迫,做事不能够坚持,遇事无主见,无耐性,有些小自卑。解决自我盘点中的劣势和缺点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内向并非全是缺点,使我少一份张扬,多一点内敛,但可相应加强与他人的交流沟通,积极参加各种场合各项有益的活动,使自己多一份自信、激扬,少一份沉默、怯场。充分利用一直关心支持我的庞大的亲友团的优势,真心向同学、老师、朋友请教,及时指出自身存在的各种不足并制定出相应计划加以针对改正。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体育成绩,以弥补身高不足而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争取条件,参加校内外的各项勤工俭学活动,以解决短期内的生活费问题并增强自身的社会工作阅历,为以后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打下坚实基础。

5我的气质是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热情直率,激动暴躁,情绪体验强烈,神经活动具有很强的兴奋性,反应速度快却不灵活。

6我的性格是外向而稍偏内向,大都根据所在环境改变。

7我的能力是有较强的组织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此外,还有比较强的动手能力。我的职业价值观是(1)利他主义。总是为他人着想,把直接为大众的幸福和利益尽一份力作为自己的追求。(2)社会地位。能和各种人交往,建立比较广泛的的社会联系和关系,甚至能和知名人物结实。

9我心中理想的职业是当一名优秀的合格医生

10角色转变:(1)克服依赖心理,学会自我独立,(2)学会主动学习,(3)处理好人际关系,(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5)建立良好的心态,(6)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

二、职业取向分析测试

我自己通过的MBTI测试,结果为的性格类型倾向为“ ISFP ”(内向 实感 情感 知觉)沉静,友善,敏感和仁慈。欣赏目前和他们周遭所发生的事情。喜欢有自己的空间,做事又能把握自己的时间。忠于自己的价值观,忠于自己所重视的人。不喜欢争论和冲突,不会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或价值观。

ISFP型的人平和、敏感,他们保持着许多强烈的个人理想和自己的价值观念。他们更多地是通过行为而不是言辞表达自己深沉的情感。ISFP型的人谦虚而缄默,但实际上他们是具有巨大的友受和热情之人,但是除了与他们 相知和信赖的人在一起外,他们不经常表现出自我的另一面。因为ISFP型的人不喜欢直接地自我表达,所以常常被误解。ISFP型的人耐心、灵活,很容易与他人相处,很少支配或控制别人。他们很客观,以一种相当实事求 是的方式接受他人的行为。他们善于观察周围的人和物,却不寻求发现动机和含义。ISFP型的人完全生活在现在,所以他们的准备或计划往往不会多于必需,他们是很好的短期计划制定者。因为他们喜欢享受目前的经历,而不继续向下一个目标兑现,所以他们对完成工作感到很放松。ISFP型的人对于从经历中直接了解和感受的东西很感兴趣,常常富有艺术天赋和审美感,力求为自己创造一个美丽而隐蔽的环境。没有想要成为领导者,ISFP 型的人经常是忠诚的追随者和团体成员。因为他们利用个人的价值标准去判断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所以他们喜欢那些花费时间去认识他们和理解他们内心的忠诚之人。他们需要最基本的信任和理解,在生活中需要和睦的人 际关系,对于冲突和分歧则很敏感。

我适合的领域有:手工艺、艺术领域 医护领域 商业、服务业领域等

我适合的职业有: · 客户销售代表· 行政人员· 商品规划师· 测量师· 海洋生物学者· 厨师· 室内装潢设计师· 园艺设计师· 计算机软件界面设计 · 旅游销售经理· 旅行社销售人员· 职业病理专业人员· 时装、首饰设计师· 陶器制作者· 乐器制作者· 卡通漫画制作者· 素描画家· 舞蹈演员· 画家· 出诊医生· 出诊护士· 理疗师· 牙科医生· 个人健康和运动教练· 体育用品、个人理疗用品销售员· 餐饮业、娱乐业业主

三.职业分析

在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使医学高等院校的社会实践服务好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中心,实现个人、高校、社会三者的共同发展,是摆在高校医学

教育工作者和医学生面前的共同的重大课题。文章通过对医学社会实践现状的分析,探讨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力求为医学社会实践的发展创新提供新思路。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趋势表明,学校每年都在扩招而招聘单位的编制又极有限,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向往“三大”(大城市、大医院和大单位),而与此同时用人单位提出的“三高”(高学历、高学位和高职称)要求,又使得毕业生的“三大”愿望难以实现。医学专业的招生和专业设置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些医学院对于大学生都是通才培养,而针对病理检验、移植、用血安全等医学教育课程所开设的课时很少,由于专业缺少细化,造成了专才的欠缺。大医院饱和 基层医院“饥渴”。

四.未来人生职业规划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在未来应该会向医学和英语两方面发展。围绕这两个方面,本人特对未来作初步规划如下:

总体规划为:1 2001-2015年学业有成期: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并作为就业准备。2 2015-2018年,熟悉适应期: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不断的尝试努力,初步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完成主要内容:(1)学历、知识结构:提升自身学历层次,从本科走向研究生,专业技能熟练。英语四、六级争取拿优秀,且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熟悉工作环境。

(2)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在这一期间,主要做好职业生涯的基础工作,加强沟通,虚心求教。(3)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适当交际的环境下,尽量形成比较有规律的良好个人习惯,并参加健身运动,如散步、跳健美操、打羽毛球等。3.2018以后,事业上升期:在单位努力工作,虚心求教,向上级学习请教,不断拼搏创新,作出一点成绩,工作步步高升.具体步骤如下:(1)2018-2024年,通过努力学习进修,获取到一定的临床经验.(2)2024-2028年,在单位勤奋努力,虚心学习,并且在国内外的主要期刊上发表数篇学术论文。(3)2028年以后,通过学习进修取得主任医师,并且发表一些相关的学术论文,争取获得博士学位。而对于现在我的目标是:大学一年级:在学习方面,我要保持各科成绩在85分以上,全国计算机2级。生活方面要学会自我独立和与宿舍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社会活动方面,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2大学二年级:在学习方面,我仍要保持各科成绩在85分以上,在大二将CET-4过关。生活方面要学会自己照顾好自己且积极帮助他人。对于社会活动方面,主动组织且策划更多实践活动。

3大学三年级:在学习方面,我仍要保持各科成绩在85分以上甚至更高,有机会学习日语并过其3级。生活方面要关心各个方面的知识。对于社会活动方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见习活动。

4大学四年级:在学习方面,我仍要保持各科成绩在85分以上甚至更高,有机会争取拿到心理医师咨询证。生活方面要更加独立。对于社会活动方面,参加实习过程中努力学习各种知识。

5大学五年级:在学习方面,我要争取毕业论文的高分和准备考研,生活方面必须独立。对于社会活动方面,努力地参加各种大小招聘会。

五.差距

1.医学基础知识不是太扎实,英语基础较差,里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2.做事情的反应不够敏捷,对于动手能力的训练还有待提高。

3.对于技术比较生疏,缺乏创新能力,适应能力较差。

六.缩小差距的方法

1.利用今后的在校时间,为自己补充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参与社会团体活动、广泛阅读相关书籍、选修、旁听相关课程、报考技能资格证书。

2.充分利用毕业前的实习时间,把相关的技术进一步巩固,并且不断的学习新技术,丰富自我。锻炼自己的注意力,在嘈杂的环境里也能思考问题,正常工作。在大而嘈杂的办公室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训练。

3.在校期间多和老师、同学讨论交流,毕业后选择和其中某些人经常进行交流。常参加一些交流会,联宜会等,不断积累经验,向其他人“取经”。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条件扩大社交圈、重视同学交际圈、重视和每个人的交往,不论身份贵贱和亲疏程度。

七.成功标准

我的成功标准是个人事务、职业生涯、家庭生活的协调发展。

只要自己尽心尽力,能力也得到了发挥,每个阶段都有了切实的自我提高,即使目标没有实现(特别是收入目标)我也不会觉得失败,给自己太多的压力本身就是一件失败的事情。

八.结束语

计划定好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具体实施并取得成效。这一点时刻都不能被忘记。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只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一点,每个人都应该有充分心理准备。当然,包括我自己。因此,在遇到突发因素、不良影响时,要注意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不仅要及时面对、分析所遇问题,更应快速果断的拿出应对方案,对所发生的事情,能挽救的尽量挽救,不能挽救的要积极采取措施,争取做出最好矫正。相信如此以来,即使将来的作为和目标相比有

所偏差,也不至于相距太远。当然,这只是我个人观点,若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出或补充,在此感谢!

总之,在大学五年当中我会努力学好各种知识,且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能力,良好的生活方式。将自己培养成一名优秀的毕业生,同时也具有当一个好医生的潜质,为以后工作和考研做好充分的准备。

纽约大学职业研究学院 篇6

职业生涯规划 (careerplanning) 简称生涯规划, 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 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 以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个体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通过对自身兴趣、性格、能力的分析, 在学校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帮助下, 规划大学学习、生活、工作,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 提高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 准确进行职业定位, 进一步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 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石家庄学院于2007年在全校本专科中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 至今已有五年, 此课程的开设有效地提升了我校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自我认知水平, 为探索引导学生择业、就业提供了有效参考, 但同时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为更好地建立针对石家庄学院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加强对在校生的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我们于2011年5月对石家庄学院的大学生做了一次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的抽样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 共发放问卷500份, 收回问卷487份, 其中有效问卷436份, 占学院学生总数的3.3%。在被试中, 涵盖文科、理科、艺体三类不同院系, 有师范、非师范两大类不同专业性质的学生;有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 样本涵盖面、容量和代表性均能满足统计分析要求, 所反映的信息和得到的结论具有较好的统计意义。

一石家庄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1学生自我认知状况

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是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是自我认识与探索, 包括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个性、能力特长、职业价值观以及优劣势等的认识的了解度。调查发现, 大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特长和职业价值观这四项指标的认知水平表现出一致性。调查中学生们在选择现在的专业时, 72.34%的学生是由自己选择的, 另有12.77%是听从了父母的选择, 6.38%的学生听从了老师的指导, 6.38%的学生听从了亲朋好友的意见, 2.12%的学生属于学校调剂的结果。

当问及“你是否满意目前自己所就读的专业”时, 表示喜欢的占51.06%, 不太确定的占40.42%, 不喜欢的占4.26%, 没考虑的占4.26%。

当问及“你对自己的兴趣、性格和特长都了解吗”, 有14.89%表示非常了解, 有76.60%表示一般了解, 另有4.26%表示不了解, 还有4.26%表示没想过。

通过调查发现, 正是因为学生对自身兴趣、性格、特长等方面的认知度表现出一般化状态, 直接导致了将近一半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对专业学习没有太大兴趣, 对专业满意度一般。

这说明, “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一个较长的探索过程。

2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求大学生在自我认知、了解社会的基础上, 确定职业发展方向, 制定大学学习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步骤、实施, 为将来顺利走上社会打好基础。为此, 我们问卷中涉及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有十道之多, 在此部分问题的回答中, 大部分学生存在对职业生涯规划时存在认识模糊、规划意识淡薄, 对自身职业发展的优劣势和未来就业环境认识不足等问题。

通过统计发现, 对职业生涯规划比较熟悉或很熟悉的有21.6%, 而对相关理论比较熟悉或很熟悉的仅有6.7%, 从总体上来说, 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 这一领域是比较陌生的。

在问及“你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正在就读大学的我们”是否重要时, 80.85%的学生认为重要, 12.77%的学生不太确定, 另有6%的学生认为没必要或根本没考虑过。

在问到“从学校毕业后的打算”时, 直接工作的占40.43%, 继续深造的占55.32%, 另有2.55%学生选择自主创业, 有1.7%学生愿意呆在家里。从而反映出就业形势一再严峻, 对石家庄学院不论本科、专科的学生均表现出了不小的压力, 近一半以上的学生愿意通过继续深造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 从而提高自身在就业竞争中的综合实力。而对于学院中那些适应面广阔, 应用性强的制药工程、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等专业又有将近三成的学生, 更愿意尽快就业, 以自己的所学抢占市场先机。而对于传统师范专业的学生, 如语文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美术教育等专业的学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愿意从事传统的教育工作, 绝大多数同学更愿意投身师范教育以外的其他相关行业和领域,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社会对师范毕业生需求的逐年式微, 而贫困边远地区师资常年匮乏却不能吸引更多的师范毕业生前往服务支教的严峻现实。

当问及“你有无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过规划”的时候, 有12.77%的学生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有38.30%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另有46.81%的没有仔细考虑, 目标模糊, 2.13%的学生从来没想过。

面对未来的职业生涯, 学生们在知识、技能方面准备的如何呢?通过问卷我们发现, 学生更赞同增加社会实践、课内实践、专业实习 (见习) 等课时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技能与培养综合能力等。而认为学什么专业、考证多少并不会对就业有太大影响, 绝大多数学生觉得光学习好并不是就业的制胜因素。具体比例如下表所示:

3对于就业的期望和想法

在选择就业过程中, 大学生群体总体上受生活环境这一较客观的因素影响较大, 而父母的期望对择业评价的影响不仅左右了职业理想的形成, 而且还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选择, 求稳定、保终身的观念作为传统因素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仍不可忽视。

调查中发现, 大学生选择工作单位时优先考虑的因素, 按比例高低分别是:个人发展空间、工资和福利、公司业绩和前景、工作环境。比例如下表:

而在就业心理准备方面的调查发现, 学生对就业前景不是特别的看好, 只有33%的学生对就业表现自信, 其余35%的迷茫, 32%的比较迷茫。对就业不看好主要因为觉得自己缺乏工作经验、缺乏社会关系、缺乏对就业单位的了解、缺乏对就业市场的了解。

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方面, 46.58%的学生感到就业压力很大或较大, 32.14%认为就业压力一般, 16.17%的学生感到就业压力不大或没什么压力, 还有5.1%的学生没有考虑。这一数据从一个侧面表明当前的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大学生心中的重压, 但同时又是充满信心的。而对就业压力过大的学生我们要采取心理干预措施, 帮助他们调适心理, 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和就业市场。

4对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建议

调查中有57.3%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虽然有但不够完善, 同时有71%的学生没有留意或留意了却不参加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 更对就业指导中心的课程重视不够。为此, 参与调查的学生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例如, 93%以上的学生建议在大一、大二年级尽早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 并在学生中间加大职业生涯的宣传力度, 建立长效跟踪调查机制,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指导。邀请一些权威的成功人士做讲座, 并尽早、尽量多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使同学们及早接触社会;开展模拟招聘活动, 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等;开设面试礼仪技巧课程等。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从大学生层面看:首先,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此次问卷调查显示, 大部分大学生没有进行有效的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规划。无论是在兴趣、性格、能力的自我认知上, 对职业环境的了解与关注程度上, 还是目前所做的职业生涯规划上, 都存在很多的问题与不足。一方面, 大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择业和未来发展很重要, 但另一方面, 又对该课程的实施重视不够, 出现了感觉和认知上的偏差。其次, 大部分大学生的职业目标模糊不明。结合时代经济背景, 目前很多大学生在考研、出国或是考公务员的选择中犹豫不定, 并不是从自身发展出发, 而大多考虑的是高收入、生活稳定、社会地位优越等现实问题。在职业目标的选择上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 对职业选择没有坚定的信念, 也没能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渐进的全程性的过程。由于职业目标不明确, 职业实践难以与目标相结合, 知识结构难以满足职业要求, 难以形成知识积累, 这都直接影响到他们职业取向的清晰度, 影响他们就业的竞争力。第三, 职业生涯规划的落实执行不利。调查结果现实, 在大学中虽然制订了职业生涯规划, 但绝大多数同学不能密切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在实践环节中将近41.4%大学生没有任何实践经验, 这也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素质及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无论是在制定时间、信息收集、落实实施上都存在脱节的问题。

从学校层面看:首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缺乏、服务管理不到位。虽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正逐渐被大多数人所认识, 但针对于石家庄学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及就业指导中心的服务管理还是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虽然从2007年就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但由于宣传不到位, 致使学生们仍对这门课程重视不够, 大部分课程流于理论讲解, 并不能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指导工作。此外, 不论是在活动宣传还是信息发布, 就业中心并没有发挥出社团组织的积极作用, 导致大部分大学生大学四年的职业愿望与学校目标、社会需求不能很好地结合。其次, 专业化师资的匮乏不容忽视。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 需要大量有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并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老师支撑。但目前石家庄学院的就业指导中心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 一般都是由各系、各学院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或思想政治辅导员兼任, 虽然他们大多数也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背景并有着丰富的就业指导经验, 但要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对于“半路出家”的他们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 石家庄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专业人员的匮乏, 使得这项教育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最后, 全程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不够健全。目前, 石家庄学院对大学生实施职业生涯教育, 仍旧十分依赖就业中心的几堂课、几场招聘会来完成, 缺乏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对学生的教育也仅仅局限于教师“满堂灌”的教育模式, 缺乏有效的与实践沟通的实践环节, 缺乏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全程教育。调查显示, 仍有三成的大学生在毕业前没有参加过任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 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令人堪忧。

三完善石家庄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思考

1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能力, 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理念

一方面,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和未来人生成功的重要性, 较早地接触和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并通过做规划, 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加强提高的地方。另一方面, 石家庄学院也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应加大职业规划宣传的力度, 强化学生们的规划意识。

2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 提供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辅导, 使就业指导贯穿大学全过程

调查发现, 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程度的感性和主观色彩, 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仅仅依靠自己的认知是不够准确的, 还须借助心理测量学科的研究成果。引进人才素质测评技术, 通过科学测评可以提高自我认知的可靠性和可信度。除了采用科学的测评手段之外, 还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做测评, 给予测评对象科学、客观、公正的测评和解释。

学校就业中心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课。如大一应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理论的系统学习, 与之打下良好的认识基础。大二, 学生应在正确评估自己的基础上, 认识自己的优势及弱势、职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个性倾向, 给自己恰当的职业定位, 并以此作为职业生涯设计的基础。到了大三,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除了理论的深入解析, 更应为大学生开辟社会实践、课内实践的机会提高个人能力,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以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大四, 每一位大学生都应具备了属于自己的长远的以及短期的职业规划发展计划, 了解自己的职业定位和择业倾向, 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在此基础上, 学校应尽可能多的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的专题讲座和职业招聘会, 从而锻炼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3基于社会实践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阶段与全程互动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完成。石家庄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应指导大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特点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和职业训练, 使他们更早更多地了解职业, 掌握职业技能, 以便更好地实施自己的职业生活规划。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毕业实习工作、大学生校园创业活动等都是很好的职业训练形式。除此之外, 还可以邀请成功的校友、校外知名人士来校与大学生交流职业生涯规划的经验等拓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视野。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水平

高校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力军, 应着力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首先, 应加强对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及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政治辅导员的培训, 通过相关专业培训进修、组织参观学习、开展课题及专题研究等途径, 全面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 帮助他们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尤其是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 还可邀请校外经验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专家、人力资源专家等, 不定期举办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等活动, 提升石家庄学院职业生涯规划队伍对市场的把握。

要加强面向个体、个性化的咨询辅导。职业咨询辅导可以以石家庄学院的具体情况, 设在就业指导中心或教育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由一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从事这项工作。除个别咨询外, 也可以针对一些普遍的、共性的话题进行团体咨询, 同时还可以开展电话、网络、宣传栏咨询等活动, 以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赵北平, 李冬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程 (第三版) [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2]张惠丽, 汪达.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素质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3]杨河清.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

[4]毛晓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 2008 (6) .

[5]卞松华.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路径探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 (105) .

纽约大学职业研究学院 篇7

【关键词】职业倾向;职业生涯规划;调查;就业

乔治.肖伯纳有过这样一段名言:“征服世界的将是这样一些人:开始的时候,他们试图找到梦想中的乐园,最终,当他们无法找到時,就亲自创造了它”。职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职业既不像家庭那样成为我们出生后固有的独特的社会结构,也不像货架上的商品,可以供我们随意挑选。它更像一位朋友或一位合作伙伴一样,既存在,又不一定在眼前;与其结识不乏机缘,但更需要自我的设计和自我的奋斗。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为自己职业发展着想,大学生们有必要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加强对自身的认识和了解,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确定自己能干的工作也即优势所在,明确切入社会的起点及提供辅助支持、后续支援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自我人生目标,即给自我人生定位。自我定位,规划人生,就是明确自己“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会做什么?”、“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我的职业与生活规划是什么?”等问题,这在职业规划理论中称为“5W”法,这样使理想可操作化,从而为进入社会提供明确的方向。

为此,我校就业指导中心对部分(1000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卷活动,收回有效问卷879份。以期本次调查为我们的就业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应有的帮助。

本次调查主要目地:一是充分了解我校学生的就业心理现状;二是为了较好的了解新生的就业意向;三是能给毕业生将来的就业策划提供借鉴。

一、总体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考生们不再太多的依赖父母,而是自己选择填报的。自己选择填报的占81%,父母做主的占8%,没有明确志向,随意填报的占10%,人云亦云随大流填报的1%。

苏州吴江的一个富家子弟,一刀砍断自己的四根手指。他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抗议家长让他“继承家业”,这个事情让我们看到了很多东西:一方面是教育的失败;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子女意志的强加。

两代人之间观念的转变,衬托出年轻人在选择专业、就业、未来等问题上表现得更加自我和多元,而年轻人最令人羡慕的地方就在于朝气蓬勃和观念永新。现在,“就业——择业——创业”已经成了青年普遍遵循的职业模式,他们对待就业的心态和行动将会越来越轻松合理。

二、选择单位和职业时考虑的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来看,符合个人兴趣爱好72%、待遇66%、是否能发挥个人的特长43%这几方面成为学生选择单位和职业时考虑的几个首要因素。对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比较了解,才能在毕业后选择职业时首先会考虑这些主观因素。其次考虑的因素有:工作和专业是否对口、就业地点是否在大城市。这部分学生认为要学以致用,这是对的,但比较理想化。在目前看来,由于大学课程设置不可能和市场需求同步进行,故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需求往往对接不上;而且,大学(四年)三年也不可能完美地做到系统地、完善地、详细地掌握某个科学知识,更何况书本上的知识难免会有老化的部分;再加上用人单位更强调个人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专业不对口也可被录用。所以说,大学毕业后专业不对口是普遍的,仅仅对口也不一定录用你。能否融入社会,主要看悟性和综合素质,一味的强调专业对口,往往会失去就业的机会。基于这一点,我们更应该加强对新生的职业教育,让他们认清形态,客观地看待这一现象,正确地对待将来的就业。此外,学生考虑就业地点是否在大城市,这部分学生向往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认为这些城市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一般情况下,这些城市的人才都呈超饱和状态,并且不能解决外地生源毕业生的户口问题,我们希望通过以后的工作让这部分学生能较为长远地考虑就业问题,比较理智和冷静地选择单位和职业。

现在关于大学生就业有两种说法,一种说因为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依然不平衡,造成大学生追捧大城市而不愿意去中小城市和落后地区;一种说法是现在很多大学生就业已经很理性了,就业地区也多元化了,并不是说只愿意去大城市。

其实,不光是对大学生,对一般的人来说,大城市的生活条件好、收入高。职业发展机会大的地方,大家都愿意去。大城市这样的优势是谁也不能否定的客观存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人们也讲所谓“天南海北,服从分配”(指天津、南京、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现在还是这些大城市最有吸引力。当然70%至80%的毕业生都意图在“天南海北”的大城市里就业,是不理性的。现在有不少人正在逐渐变得理性,但也不是说不去大城市就叫“理性”,假如他有竞争能力,他学成海归了,那他还要到北京、到上海去,理性的关键是考虑自己的竞争力,考虑在哪里有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所以应该说在现在就业竞争压力之下,很多人变得相对“现实”了。

三、希望在哪类型的单位就业

对于这个问题,我校学生大多还是会选择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政府机关等。广大在校生对面向基层就业表现出了一定的顾虑,通过了解这些顾虑主要体现在:

被调查者认为到基层工作资少、待遇低、条件比较艰苦;会失去大城市可能有的一些机会;前途不明朗、担心政策有变化,进去容易出来难;体制、思想相对落后,而且关系网复杂,难以发挥自身力、发展空间小。还有小部分同学认为部分基层单位用工不规范,没有保障等等。

因为此次调查的对象是大一新生,他们有这样的顾虑也不足为奇,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基层就业正逐步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强化服务意识,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例如:2010年从医从教计划10月份开始启动。我中心争取到报名资格后,及时发布信息和通知。但由于个别院系和辅导员老师宣传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今年报名数量大大少于去年,有些过了报名截止日期还打电话来我中心询问从医从教计划的相关报名方式、时间等。

所以,我们适时应充分利用校内的网站、宣传栏、橱窗、群等各种渠道对学生到基层就业进行政策宣传,使其了解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义和国家的优惠政策,转变对基层就业的认识;了解基层对人才的需要,认识到基层岗位是青年学生锻炼成才、建功立业的沃土,从而增加毕业生投身基层,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拿文科生和理科生作对比发现:

从社会角度来说,首要原因是社会对文科毕业生总体需求不足,“僧多粥少”;一方面,有些文科类工作岗位技术切入点较低而且上手较快,使得一些理工学生有机会“入侵”部分本属于文科毕业生的“领地”。相反,理工类岗位相对技术壁垒较多,文科生很少有机会进入;其次,由于女性大学生的生理特征限制,致使女性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深受歧视,而在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女性占了绝大多数,只是就业工作的问题更加凸显;再次,社会对部分文科专业尤其是政治、历史、哲学等专业人士不到位,最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尤其是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只是很多毕业生将眼光盯在了“收入较好退休有保障”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也缩小了大学生就业的范围和市场。

改善这种状况要:

(1)学生的自我调节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2)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合理化的招生计划和进行科学的专业设置,采用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培养模式。

(3)社会走出文科专业歧视误区,实现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双赢战略。

(4)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文科就业中性别歧视现状亟待改善。

四、关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有同学在问卷中提出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应届毕业生就业应注意什么?目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已从原来的文凭决定论过渡到能力决定论,任何的客观因素已不能成为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内在的主观潜能往往决定毕业生今后的职业前途。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形势不是只有中国才有,这是目前全球性的问题,法国2006年初由政府为鼓励用人企业雇佣大学生而产生的“首次雇佣合同”法令,遭到全法大学生的强烈抗议。所以高校教师应教育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形势、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难的现实,及时调整就业过程中的不良心态,尽早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就业观。

还有学生提出,作为大学生应该关于如何規划大学生活的问题。

其实,只要做好职业规划,每个大学生都是可以找到自己适合的道路,激发专属自己的动力来源。

从可操作的角度,职业规划要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知己、知彼、行动。而且这三个方面是交叉在一起的。知己的方面包括有:对自己兴趣的准确把握,对自己职业性格的清楚评定,对自己生涯理想(价值观)的澄清。知彼的方面包括有: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圈定、匹配自己的岗位锚定、获取岗位的资源盘点。最后在行动的方面:就是以行动实践去实现真正的知己与知彼,并且以知己知彼为前提有方向的行动。

其实简单的说就是回答:如何进行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价值观等等这些知己的探索;有哪些职业可供我们选择与分析;有什么样的资源盘点方面可用;如何制订一个有效的职业行动计划等问题。

五、总结

大学生要从大一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职业能力,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能力素质训练。

从高校来说,就业工作的根本要求是解决好就业工作与办学定位、学科专业结构,以及培养人才的规格问题:要注意核心优势、能力、风格。培养做事的感觉,参与社会活动。应该把就业指导教育贯穿在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认知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社会”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的教育以及法律、法规教育上;同时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求职择业体会、感受、经验介绍;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到校做报告,使毕业生树立“大众化就业”的理念,才能增强与市场竞争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我院学生取得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

[2]张素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3年12月第一版

上一篇:鄂教版汉语拼音dtnl教案下一篇:党支部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