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信用社如何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探讨

2025-0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农村信用社如何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探讨(精选6篇)

对农村信用社如何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探讨 篇1

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如果说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是农村信用社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那么,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就是飞跃的翅膀。法人治理结构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体制保证。为使金融机构尽快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灵璧县联社对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形成了此报告。

一、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现状

(一)开展增资扩股,明确产权关系,引入战略投资者。

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了增资扩股工作,提高入股额度,引进优质中小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规模经营户,优化了股权结构。通过增资扩股,构建了新的产权形式,为建立合理科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奠定了基础。

(二)按照章程规定,初步建立了“三会”框架。

通过投票选举产生社员代表,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成员,通过了农村信用社章程、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的议事规则,理事长、行长、监事长分设,初步建立了“三会”框架。召开理事会、社员代表大会会议,就重大事项形成决议。建立健全授权体系,理事会对行长进行授权,总行对支行进行法人授权,行长对支行行长进行业务授权,支行行长对辖内进行分授权,一级对一级授权,一级对一级负责,层级授权体系初步形成。

(三)内控制度进一步健全。

本着“实效性、可操作性”原则,对原有内控制度进行修改,重新修订信贷管理、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岗位职责、内部审计、安全保卫、责任追究、风险防范等为重点的内控制度,彻底消除管理“断层”和制度“盲区”,形成农村信用社与基层之间、农村信用社各部门之间、基层支行各岗位之间既分工协作、又监督制约的内控制度。

二、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职责范围需进一步落实细化。

一是虽然建立了“三会”制度,各自权力和义务在章程和各自的议事规则中明确,但都比较原则,在具体操作中如何处理好相互关系,处理好授权与分工的等问题,确实很难把握。职责范围不够明确,在一定程度上权限界定不清,比较模糊,权责难以明确。二是职责范围还不够细化,定位还不够明确。在日常工作中,理事会如理事长的引导、定向、决策、监督职责,范围太广,难以准确定性把握;党委会议制度要求重大决策由党委研究决定,重大决策如何正确界定是一个难点。

(二)内控文化并未真正形成。

基层机构部分工作人员还未充分认识到内控和风险管理的内涵;根据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及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每次检查都发现存有漏洞,由于现行行业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没有形成一套规范、有序的系统性内控制度,规章制度数量庞大,但分散于各类文件中,缺少整合性。有些控制制度尚未建立或不健全,管理部门之间的衔接不充分;部分基层机构内控制度执行情况不容乐观,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部分管理办法和制度在一些基层机构得不到全面落实;银行分支机构内控制度的检查、评价不足。

(三)内部管理机制不适应。

内部管理机制不适应法人治理结构需要,主要存在四个缺乏:一是缺乏“能进能出”人员流动机制。人员流动的权力高度上收,流动渠道十分狭窄;二是缺乏“能上能下”干部任免机制。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弊端没有彻底根除,竞争选才的“赛马”制度难以公正运作;三是缺乏“拉大差距”收入分配机制,不能大刀阔斧地改革“大锅饭”式的收入分配制度,既不能调动一般员工的积极性,又不能激发高级管理人员的创造力;四是缺乏“严肃查处”机制,对制约和危害农村信用社快速健康发展的人和事,不能坚持严肃查处。往往是有制度、不执行,有执行、不查处,有查处、不到位。

三、对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政策建议与措施

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就是要逐步建立起理事会、行长室、监事会各负其责、协调运作、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和科学规范的运作机制。因此,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核心是要从根本上转换经营管理机制,有力推动农村合作金融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当前,农村信用社要切实有效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从经营者角度出发,重点要把握好以下方面。

(一)明确职责定位。

“三长”工作职责,监管当局已在有关规章中作了明确,如果把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比作“宏观”,具体组织实施比作“中观”,实际操作比作“微观”,那么,在具体职责划分上,理事长及其领导的理事会则主管宏观,行长及其领导的经理层则主管中观,支行一级则属于微观层次,而监事长及其领导的监事会则对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实施监督。换言之,理事长关键在于当好“领路人”,统揽全局、掌握方向是其职责的高度概括;行长执掌全行经营管理的大局,举旗定向、务实创新是其核心职责;监事长,顾名思义,监督事务、监督事实乃其基本职责。

同时,理事长应在总行发展目标、经营方向、市场定位、机制塑造上多花心血;行长应按照社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确定的目标、方向,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应将总体规划分解成看得见的步骤、路径,将远景目标细化成摸得着的计划、任务。监事长既应对理事会的决策、经营层执行的科学性、效率性实施监督,对理事会、经营层履行职权承担责任的合法合规、公正廉明与否实施监督。“三长”关系的处理,关键在于自我约束、团结协作。无论哪“长”,职责均很明确,各自履责,既不应越位,也不应错位,更不应缺位。

(二)明确授权管理体系是农村信用社自主经营的根本保证。

建立明确规范的授权管理体系是确保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在规范有序的运行框架内自主经营与独立管理的根本保证。社员代表会、理事会、监事会既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加强对银行重大问题和重要事物的决策与监督,又坚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明确而充分地授权经营班子自主发展、大胆开拓、积极创新。在运行中做到分权管理、层层授权、各司其职。理事会对行长授权一方面要体现权限的划分,另一方面要从风险防范和战略决策的高度进行授权,对明确农村信用社战略发展规划、投资方向、风险防范总体要求,确保行长室在理事会的决策范围开展工作;对日常经营行为,经营层要有一定的经营权,行长室做好转授权工作,对分管行长、职能部门、基层网点进行转授权。行长对副行长、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社主要负责人进行分授权,大家严格按照授权内容工作,不越权,不推诿,各负其职。

(三)健全“三会”制度,确保协调一致。

一是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促进法人治理结构各项机制和制度得到有效执行。落实党委会决策制度,将党管干部的原则和法人治理的要求有机结合,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提高党委的决策能力,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委成员达成共识,党委形成一致意见,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有力保证,也是确保法人治理结构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二是建立理事长、行长、监事长联席会议制度,每周召开一次,相互通报情况,做好沟通与交流,并对需要会商研究的事项提请商议,使“三长”认识一致,步调一致,大家都围绕中心开展工作,避免了磨擦,提高了效率。三是建立“三长工作日志”制度,加强有效监督,理事长和行长应就重大事项决策、日常经营管理建立工作日志,自觉接受监事长的日常监督。四是坚持定期召开理事、监会例会,听取行长阶段性工作汇报。农村信用社领导班子成员认真登记工作手册,对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四)积极转换经营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重点是如何既保证那些具有经营才干的高层经理人员放手经营,又不至于让所有者丧失对银行的最终控制,这就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选拔聘任机制,应当很好借鉴商业银行及国外合作金融的相应经验,尽早建立健全与产权组织、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激励办法,使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完善。一是推进人事管理改革,充实高级管理层,注重培养经营人才,广泛面向社会吸纳贤才,打造一支精通农村信用社业务、政治素质过硬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强化激励与约束,严格落实理事会对经营管理人才的业绩考核与奖惩办法;对中层干部在选拔任用中,实行竞聘、试聘制,明确考核、考察程序,实行公示制,引入责任追究制度,把握“入口”,同时试行末位淘汰制,疏通“出口”。将职工“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二是推进工资分配改革,充分建立起以经营目标为核心的经营机制,将经营目标任务的完成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充分调动干部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发挥。

对农村信用社如何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探讨 篇2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1. 社员股权设置分散, 所有者权益保护机制丧失

农信社增资扩股后社员社会覆盖面广、股金金额小, 呈现出股本平均化、股权分散化等特点。社员个人因参与农信社法人治理的成本相对收益过高而放弃权力的行使, 社员所有权“边缘化”, 对代理人的监控逐步弱化, 甚至丧失, 导致在各方权力的博奕中, 农信社“内部人”能轻易取得主导权。

2. 社员入股的目的及股本金的稳定性较差

社员入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融资的需要;二是追求最大化的利益回报;三是企业为提高影响力。目前, 农信社盈利能力相对较弱, 再加上提足准备的审慎性监管原则约束下, 股金红利回报率不高。同时, 社员“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意识淡薄, 不是较为理性或成熟的投资者, 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产生撤股念头, 不利于股金的稳定。。

3.“三会”制度有名无实, 权力制衡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农村信用社从形式上已经建立和健全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 规范职责和议事规程, 形成决策、执行和监督间的相互制衡机制, 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管理决策层的权力制约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一些信用社理事长主任二职一肩挑, 集决策权、执行权于一身, 有的虽然实行了理事长与主任的分设制, 但理事长和主任职权范围界定不清, 实质上理事长全权负责, 理事会与主任之间不存在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其次、社员代表和社员代表大会没能履行好应有职责。一是社员代表大会流于形式。社员代表大会很少或很难按章程规定适时召开, 召开也只是按规定走过场, 事实上经常是年度工作会议代替了社员代表大会。二是相当部分社员往往看重的是自己的利益, 很少在意或根本没有意识到有责任去行使相关权力和履行相应义务, 以维护自身及其他股东的权益。再次、法人治理架构运作尚有一定差距。理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及“三长”履职情况不容乐观。第一是外部理事、监事真正能了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农村经济、金融政策的人及具备参与联社的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极少。第二是他们与信用社之间存在着严重信息的不对称, 客观上缺乏参与重大决策的基础条件, 极易造成从制定政策到经营班子执行上产生偏差。第三是理事会、监事会与经营班子的办事机构相互混合, 稽查对理事会负责, 同时, 监事、经营班子也同样使用这支队伍, 出现理事长、监事长及经营班子同台开会协商事务的场面。

4. 理事会未下设各专业委员会, 未发挥应有职能

一是未设风险管理、关联交易控制、薪酬和提名等委员会, 无制定各委员会的议事规则和工作职责, 目前尚无运作;二是外部理、监事未充分参与运作, 机构成员中内部人员所占比重大, 形成议事“一言堂”, 实质性意见、建议不多, 议事超常稳定, 成为法人治理框架下的一种机构摆设, 不利于专业委员会职能的充分发挥。

二、完善和优化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对策

1. 规范增资扩股机制, 引进战略性投资者

一方面信用社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 达到增资扩股之目的, 改变当前所有权结构不具备完全的实事;另一方面, 战略投资者通过参股, 增加投资渠道, 同时也获得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部分控制权。引进战略性投资者, 弱化内部人控制, 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福建银监局制定了统一法人的股权设置、入股起点和股权结构方案, 规定投资股占比必须超过50%, 法人股占比必须超过30%, 员工持股不得超过总股本的25%, 每家统一法人社和农村合作银行必须引入3个以上单户入股比例超过2%的法人投资者, 真正做到让资本“说话”。

2. 规范开展清产核资和募股工作, 确保资本基础真实有效

一是在清产核资中突出一个“清”。二是在股金募集过程中突出一个“实”。按照“入股自愿、风险自担”的原则, 根据相关法律程序公开、公平、公正征集发起人和募集资金, 促使新股金真正具有资本的属性, 真正发挥抵御和承担风险的作用;三是对股金募集工作的现场检查突出一个“严”。加强现场督导, 严格做好验收工作, 特别是对入股对象、资金来源、信息披露、入股手续等方面进行抽查, 核查投资者在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情况, 防止以贷抵股;四是对募集股金的后续监督中突出一个“稳”。密切关注股金的增减变动情况, 保证资本的真实完整。

3.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发挥“三会一层”功能

农村信用社要对产权制度及与其相关的治理结构进行彻底改革, 建立健全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为主体的组织架构, 规范各自的职责和运行规则, 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制衡的机制。理事会作为投资人的代表, 既有重大事项决策权, 也要对决策失误造成的经营损失承担直接责任。理事会对聘任或竞聘的经营班子要按照《农村信用社章程》中的内容进行授权, 在授权事项和权限内不得干预经营班子的正常经营, 对未授权的事项要全部负责。经营班子对经营效益的好坏负有经营责任, 要对经营不善或违规经营等造成的损失承担主要责任。监事会要建立完善的监事会工作程序和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代表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理事会、高级管理层的行为进行监督。

4. 建立、优化各专业委员会成员组成结构, 为农信社决策提供专业化咨询与建议

农村信用联社应根据各专业委员会性质, 安排专业化人员和外部理事参与, 并落实内部分工, 建立工作责任制, 对某些专门事项要组织专业调查研究, 形成议案, 提交理事会决策, 进一步发挥各专业委员会的职能作用。

5. 创造和谐金融环境, 促进农信社稳健发展

强化法制建设, 在《商业银行法》的基础上, 针对农村金融的实际状况, 尽快出台《合作金融法》, 保障合作金融机构合法权益。加快社会征信制度建设, 建立正向激励和逆向惩戒机制。对信用个人及单位等在资金及利率上给予优惠, 促进资金良性循环。同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 可通过媒体公开曝光;各金融机构联合制裁;依法制止和打击各种逃废债等失信行为, 提高失信者的违约成本。建立农业保险机制和农村信用担保机制, 积极探索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实行多种抵押担保形式。为了进一步分散农村信贷资金风险, 可以考虑设立政策性或商业性的投资担保基金公司。

6. 着力把好五个关口。着力把好“五关”, 督促农村信用社配好配齐高管人员

一是把好“人选沟通关”。在召开创立大会前预审理事及高管人员任职资格, 对理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拟任人选进行事前审核。二是把好“双线配备关”。督促农村信用社严格按照银监会指导意见, 合理调配高管人力资源, 认真落实联社高管“双线配备”要求, 使部分联社长期存在的“高管缺位”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三是把好“行为考核关”。组织各级银监机构对全辖原在职的理事长及正副主任的履职行为进行考核, 对高管人员在履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监管意见, 并作为任职资格审核的重要内容。四是把好“综合素质关”。督促全省农村信用社着眼于市场竞争和改革发展新形势, 配备一批金融政策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较高的高管人员。五是把好“资格审查关”。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 (国办[2004]66号)

[2]《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3 (1) -2007 (12)

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改革汇报材料 篇3

xx年3月,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xx市农村信用社选择了以市为单位统一法人改革模式,在人行、银监部门、省联社的精心指导下,在xx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紧紧围绕“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改革总体要求及“统一法人,授权经营,分级核算,单独考核的”改革目标,抓住清产核资、清理历史包袱、增资扩股等改革重点和转换机制的难点,于xx年1月顺利完成了统一法人组建工作中准备、筹建和开业阶段的各项主要工作。从总体上看,这次改革符合国务院、人民银行、银监会的要求,是符合xx农村信用社实际的,达到了转换经营机制的目的。现将改革的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改革的总体情况

按照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在人行、银监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地方政府的帮助下,xx联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了改革的各项进程,先后顺利完成了领导小组的成立、方案办法的制定、清产核资、账务核算及合并、增资扩股等统一法人改革的各项工作。一是成立了 “xx市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xx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分别负责全市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领导、组织、管理、协调等工作和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的拟订、清产核资、增资扩股、账务合并及核算等工作的开展,完成原农村信用社委托办理的各项工作,组织完成统一法人的联社申报合并等各项具体工作。二是统一了全市信合职工的思想认识,及时制定了改革实施方案、清产核资办法、财务核算及账务合并办法、专项清理历史包袱办法、增资扩股办法、宣传实施办法等,为具体实施统一法人改革做好准备。三是全市21个信用社分别召开了信用社社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形成了合并协议,并上报联社。四是全市信用社开展了清产核资、专项清理历史包袱、账务核算及合并工作,联社组织专门人员对全市信用社的资产进行了认定,并形成了清产核资报告、专项清收历史包袱报告和报表。资产认定结果为:截止xx年3月底,账面资产总额xx万元,其中各项贷款总额xx万元,存贷比例xx%,不良贷款余额xx万元,不良贷款比例为xx%;账面负债总额xx万元,其中各项存款xx万元;账面所有者权益xx万元,其中股本金xx万元,资本充足率达xx%。历史包袱的结果为:截止xx年3月末,已核销呆账贷款认定为xx万元,已置换不良贷款认定为xx万元,已置换历年亏损xx万元。五是联社召开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形成了和信用社合并法人的决议,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内控管理制度和议事规则,并按要求,向xx市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上报了改革实施方案、清产核资报告、增资扩股方案,并得到了认可。六是统一组织了统一法人改革的宣传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增资扩股的工作。全市信用社遵循清股彻底,扩股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对原股金进行了1:1的保本清退或按新入股起点补足差额作为新入股金,股金募集面向全市农村社员、中小企业、返乡创业人员、自然人、信用社职工及经营管理者。截止xx年x月31日,共有入股社员xx户,股本金xx万元。按股权性质分,资格股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xx%,投资股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xx%,股金的结构符合章程有关规定。七是在上级指导下,按照《章程》及有关要求拟定了社员代表、理事会、监事会候选人的推选办法和选举办法,并按照法定程序,在入股社员中选举产生了xx名非职工社员代表和xx名职工社员代表。在xx年11月21日,召开了xx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创立大会暨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统一法人改革筹建工作报告、章程、授权授信办法等,选举产生了新的理事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期间,理事会、监事会分别选举出了新的理事长、监事长,理事会聘任了新的联社主任、副主任,组建起了新的领导班子。会后,联社向xx银监局申报了合并法人的请示,报送了高管人员的任职资格报告等申报工作。至此,联社完成了统一法人改革的整个工作。八是按照监管部门和上级联社的要求,联社对章程、社员代表、理事会、监事会的推选及选举办法及其议事规则等进行了规范,达到了监管部门的要求,得到了认定。并在省联社、人民银行xx支行、银监局xx监管办的帮助指导下,完善了专项央行票据申请的相关手续,通过努力工作达到了申请发行专项央行票据的条件,并于xx年9月1日在人民银行xx支行签订了专项央行票据发行的协议书,正式获得了xx万元的专项央行票据。

二、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效果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xx]15号)的要求,xx联社在产权制度、转换经营机制、支农服务、风险防范和处置等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xx联社不断调整思维,通过主动汇报等工作措施,进一步增强地方政府对信用社的了解,寻求支持和帮助,从而适应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与地方政府形成了“帮助与被帮助、支持与被支持”的良性发展关系。这样,不仅实现了“信用社不断发展壮大、地方经济在信用社的信贷支持下不断发展”的“双赢”,还确保了xx联社作为金融企业在业务经营中的“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独立市场主体地位,有效解决了以往“政企不分,行社隶属”条件下形成的依附性地位,真正转换为了符合市场规则的独立市场主体。

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通过增资扩股工作,xx联社进一步明晰了产权关系,并针对xx市域经济结构的实际情况,在有效避免内部人控制造成制约机制、监督机制不力弊端和防止大股东过分追求投资回报而削弱对“三农”服务宗旨的基础上,选择了统一法人体制,在股权上设置了投资股和资格股,面向农户、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等募集股金。按股金来源和归属分,自然人xx户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98.36%,法人xx户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xx%;按入股对象分,农户入股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xx%,种养大户入股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xx%,个体工商户入股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xx%,企业入股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xx%,职工入股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xx%,其他入股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xx%。本次募集股本金中单个自然人、单个法人、内部员工入股分别占股金总额的xx‰、xx%、xx%,均控制在规定的比例之内。由于股权的优化和真正“资本化”的投资股的引入,基本解决了“谁出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产权制度的改革工作,xx联社准备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发展的要求,在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的前提下,建立起真正的股份制金融企业。

在扶持政策方面:

1、地方政府:xx市政府成立了xx市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xx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结合清产核资情况,帮助农村信用社狠抓清收盘活,强化政府服务功能,为信用社改革和发展创造更加优良的经营环境。

2、税收政策:xx年至xx年期间,国家全额减免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税率由x%降至此xx%;地方政府已要求地税部门减征信用社xx年至xx年营业税xx万元;国家财政对我市信用社xx年至xx年期间的保值储蓄贴补息实行了补贴,已到账xx万元。另已到账股金分红补贴xx万元。

3、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专项中央票据,用于置换信用社不良贷款和历年亏损挂账。

4、银监部门:继续支持组建后的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发展,提高和扩大xx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金融服务领域。

在转换机制方面:xx联社坚持按照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了经营机制,建立了与之匹配的制度。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进一步完善了社员代表、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选举办法,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等,进一步明确了“三会”及“三会”成员各自的“责权利”。在转换经营机制方面,制定了授权授信办法、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量化考核综合评价办法、用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等。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转换经营机制,“三会”成员参与经营的意识明显得以加强,关心、支持信用社发展的人和事越来越多,有效地促进了经营效益的稳步提高。

在支农服务方面:xx联社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并根据“三农”内涵、外延的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因势地创新支农服务手段,大力支持“三农”。在支农服务方面,不仅坚持了“小额农贷”、“信用工程创建”等为“三农”服务的传统信贷支持“载体”,还制定了小额农贷延伸管理办法。同时,为了确保服务“三农”的宗旨不动摇,在xx名社员代表成员中,农户代表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代表,其构成为:一般农户代表xx名,占xx%;个体工商户社员代表xx名,占x%;农村种养大户社员代表xx人,占xx%;其他自然人社员代表xx人,占xx%;企业法人代表xx人,占x%;员工社员代表xx人,占23%。这些农户代表,通过行使代表权、理事权、监事权等进行呼吁和监督,从制度上保证了信用社的服务宗旨。至xx年12月末,全市累放各项贷款xx万元,较同期多投放xx万元,余额达到 xx万元,较年初净增xx万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xx万元,农贷占比xx%。满足了农民生产、生活上的资金需要。

在风险防范方面:xx联社按照增强自我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将不良贷款发生率纳入了信用社主任、信贷员的考核之中,实行硬考核。同时,xx联社还积极鼓励全体员工清收不良贷款、活化非生息资产,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为此,我们制定了不良贷款清收考核办法、不良贷款清收竞赛办法、资本金补充制度、资本金经营预算制度、新增亏损处置制度等办法,从而有效降低风险资产和防范风险。通过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办法,我市的不良贷款发生率、不良贷款占比、不良贷款绝对额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截止xx年12月,全年累计收回不良贷款xx万元,其中:收回xx年底前形成的不良贷款xx万元,xx年当年形成的不良贷款xx万元,xx年形成的不良贷款xx万元。净压不良贷款xx万元,其中:收回“双呆”贷款xx万元。全市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xx万元,不良贷款占比xx%,较年初下降了xx个百分点为信用社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改革的主要体会和评价

一、新的服务宗旨适应了农村信用社与市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城乡经济日趋协调发展的今天,“三农”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专业大户、农民经营大户、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民私营企业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信用社如果仍盯住传统的“三农”进行服务,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还会丢失大量的客户,也不能有效地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更不能发挥农村信用社在促进市域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应有作用。改革后,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宗旨转变成为社员、为“三农”、为市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服务,进一步扩大了业务服务范围,开创了农村信用社“立足农村,占领城镇,服务城乡,支持市域经济求发展”的新局面,为拓展业务市场,实现业务品种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开辟了新的天地,不仅符合农村信用社的自身发展,为建立真正的股份制现代金融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有效地促进市域经济的发展,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市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二、国家扶持政策是信用社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助推剂。

长期以来,信用社经营管理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包袱,有自身经营原因造成的,也有政策性因素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面协调健康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信用社的努力是远远不行的,只有通过国家的优惠扶持政策来消化政策性因素造成的损失,通过自身发展来解决经营性因素造成的损失,才有利于激发农村信用社创造利益、增大盈余的驱动力,弥补经营管理中造成的损失。因此,国家对信用社的优惠扶持政策无疑是助推信用社的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劲动力。

三、管理体制的转变进一步密切了农村信用社与地方党政的关系。

本次改革,国务院明确提出农村信用社是地方性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交由省级政府管理,从而进一步坚定了省级政府打造最大的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信心,也进一步坚定了地方党政对农村信用社的关心和重视。改革中,xx市委市政府主动为信用社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在政府工作会议中,xx市委市政府提到信用社的次数越来越多;在工作中,xx市委市政府主动帮助农村信用社开拓市场,寻找黄金客户,介入优势行业,并要求税务、工商等各部门大力支持农村信用社开展各项工作。在地方党政的关心支持下,xx联社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贷款市场份额不仅继续稳居xx各金融机构之首,其优势还在进一步扩大。

四、从法人治理结构看,建立起了基本符合实际的管理机制。首先,“三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三会”人员不再全是信用社系统内的,而绝大部分是外部人,由以前的“内部人”控制转变为“内外合作、协调共事、相互制衡、各尽其责”的法人治理结构,其责、权、利的界定更加明确。其次,“三会”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民主管理进一步加强。这在改革后召开的几次会议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责任。因为社员代表、理事、监事绝大部分是外部的,来自不同的行业,有企业老板、个体工商户、种养殖业主、农民等,他们都是以“投资人”的身份在参会议事,大家十分关心、关注自己的实际利益。开会时,出现了“三多三少”的现象,即:用心议事发言的多了,只带“耳朵”听的少了;慎重表态的多了,“随大流”举手的少了;提建议意见的多了,“一切照办”的少了。同时,广大入股农户更加关心信用社的发展了,呈现出“三多”现象:关心信用社经营状况的多了,为信用社介绍存贷款业务的多了,主动归还或帮助清收贷款的多了。从而使信用社的民主管理不再是一句空话了,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实到了信用社的具体经营管理中。

五、从运行机制看,建立了符合实际的经营机制,强化了约束机制。

统一法人后,联社的经营职能加重了,管理的责任加大了。为此,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在转换经营机制和强化约束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在经营机制上,实现了“两个转变”:变信用社自主经营为由联社授权经营,变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为网点简易核算、统一考核、奖惩挂钩。在约束机制方面,首先是突出了“三会“的职能作用,强化了外部和内部投资人对经营管理的监督;其次是进一步完善了经营职权、管理权限、岗位约束、职责监督等一系列内控管理制度,目前,xx联社已修订了不适应新的管理模式的制度,制定了授权授信、费用预算等32个新的管理办法,使信用社的内外约束得到了加强,经营管理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六、从取得的效果看,实现了社会效益与信用社自身发展的双丰收。

一是信用社的社会认同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明显增强。改革期间,我们增资扩股募集新股金时,在事先没有作大面积宣传的情况下,信用社增资扩股的信息一经披露,广大农户、投资者入股十分踊跃,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募足了xx万元股金。在募股结束后,仍有投资者想通过说情、托人等方式要求入股,现在一些已入股的社员还表示当初入得太少了,希望能再增加入股金额。二是员工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改革后,员工不仅是信用社的工作人员,更是投资者,与信用社利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家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工作更加积极主动了,自觉性也明显提高了。三是降低了信用社的管理成本。改革后,信用社的人、财、物的流动性明显增强,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重复浪费,减少了原来的多层管理费用,有效地降低了管理成本。仅“三会”会议费用支出一项,据粗略测算,改革后每年就可以节约xx万元左右。四是促进了业务的快速发展。自xx年3月改革到现在,全市信用社各项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xx年12月末,全辖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xx万元,较年初净增xx万元,同比多增xx万元,完成省联社任务xx万元的xx%,是近四年净增额最多的年份,市场份额位居全市机构前列。全辖实现业务总收入xx万元,同比增收xx万元,增长幅度为xx%,在提足各项拨备的前提下,全辖实现盈余xx万元,同比扭亏增盈xx万元,一举甩掉了自行社分家以来连年亏损的帽子,从此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四、改革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未清退的老股金问题。统一法人改革后,信用社未清退的社员股金余额xx万元,原因:一是由于外出打工人员较多,一时无法清退;

二是部分社员对农村信用社有很深的感情,不愿意退掉老股金,又无力补足差额达到新〈章程〉规定的入股起点。加上信用社受到原〈章程〉“入股自愿,退股自由”规定的约束,使清退股金进退两难;

三是由于老股金面广、额小,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全面清退任务。

四是国家出台的优惠扶持政策,对盈余信用社不予补给保值储蓄贴补,兑付专项央行票据的条件对于像xx联社这样资产质量很差、不良贷款占比高的信用社过高了,不切合实际。这些都可能打击经营管理效益不好的信用社的健康发展的积极性。

二、几点建议:

一是对于未清退的老股金,可否转为新的社员股,享受社员股东权利,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清退或补足差额转为新股金。

二是对国家出台扶持信用社的优惠政策,保值储蓄贴补无论是亏损信用社或者是盈利信用社都应该由财政补给信用社。

对农村信用社如何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探讨 篇4

请欣赏:《会计委派制度、会计信息质量与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规定,国有企业应当依法定期向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派出的监事会提供财务报告;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及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本文试图从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揭示监事会制度与会计委派制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探求企业会计委派制度的有效形式,并结合贯彻落实新《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研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从法人治理结构谈起

我们知道,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内容是,出资人(股东)出资成立公司,信托给董事会,董事会聘请经理班子进行经营管理,出资人(股东)派出监事会对其投资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出资回报状况进行监督和控制。这种由股东会、监事会和董事会、经理班子三者产生的一整套有关权力义务的各种安排,所形成的相互制约的激励机制就是法人治理结构。

从法人治理结构我们看到:1、出资人(股东)是法人的核心利益主体,追求的是所投资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和合理回报,这就决定了企业的目标是利益最大化,具体来说是如何使经理人的行为朝着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努力。2、企业法人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要求董事和经理人必须将公司的利益置于他们个人利益之上,在制定任何经营决策时,必须在平衡风险和回报的条件下,从公司的最大利益出发,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出资人、监事和董事、经理人员存在个体利益主体差异,出资人关心的是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和合理回报,监事和董事、经理人员则更多关注的是自身政绩和仕途,他们的目标函数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不一致或至少不完全一致,并且,客观上,董事和经理人员同资产的紧密程度还优于出资人,这就为他们偏离公司利益、表现其政绩、说明其行为提供了机会、可能和信息资源,这些最终将表现为他们的职业道德,在法人职业道德风险成本中反映出了出来,这就需要出资人采取必要措施,进行监控,防止他们的行为失控,使公司的利益不受损害,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道德风险成本。3、出资人是企业的所有者,董事和经理人员是经营者,所有权与经营权已经分离。两权理论告诉我们: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如果企业经理人与其所有者的效用函数不一致,企业所有者都面临着如何监督和控制经理人行为的问题。4、出资人是委托人,经理人是受托人、代理人。在市场条件下,代理人为获取更多的报酬和地位,总是通过各种方式来显示起信息,报告其努力的成就,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当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别由所有者和代理人拥有时,如果缺乏必要的沟通,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必然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委托人为维护起自身的权益,就要求代理人提供必要的信息,来判断代理人的努力或经营成就。这就存在如何合理评价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和经营成就的问题。

因此,要充分发挥法人治理结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所产生的效益和作用,一是要监督、控制、支持和帮助代理人的行为朝着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努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代理人的道德风险成本,保证出资人出资形成资产的保值增值,获得合理的回报,即充分发挥法人治理结构约束机制产生的效益和作用;二是要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和经营成就,有一个激励他们朝着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努力工作的环境,即充分发挥法人治理结构激励机制产生的效益和作用。

二、借鉴国企监事会的成功经验,做好会计委派工作

法人治理结构中的监事会受托于出资人(股东),对其出资所形成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出资回报状况进行监督和控制,因此,充分发挥法人治理结构约束机制所产生效益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监事会是否做到“受人之托,尽职尽责”。然而,在我国企业制度的实践中,监事会形同“虚设”,“空壳”化的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存在事前控制能力弱,反映迟缓等弱点;监事会既不尽职也未尽责;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形成应有的约束机制。

这样,就为具有加强和完善企业监事会基本职能的会计委派制度,提供了较大的发展车间,一出现就深受政府、企业和出资人的欢迎。仅儿年的努力和探索;就达到了相当的规模。截止底,全国1575个地级区(市、部门)和26726个县(市、部门),派出60201名会计委派人员,委派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总体来说,还存在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对委派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方式和工作特点等基本问题有一些偏差认识等问题。

监事会系统与会计委派制度系统有相同的基本内涵,通过稽察特派员制度、国企监事会制度的成功经验和基本理论,不仅能够解决会计委派制度存在的问题,纠正认识偏差,而且还能够为建立和健全会计委派制度,提供指导。

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指出:“向企业派出稽察特派员;监督企业资产营运和盈亏状况”,随后,国务院任命了30多名稽察特派员和100多名.特派员助理,对一批重点大中型国企进行了以财务监督:为核心的实地稽察,积累了经验。今年3月15日,朱F基总理签发了第283号国务院令,正式颁布了《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8月17日向首批67家国有企业派出监事会,标志着稽察特派员制度已向以财务监督为核心的监事会制度过度,这既是对试行两年来的稽察特派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也是对两年来稽察特派员工作的总结、提高和升华。这一总结、提高和升华的结晶集中体现在《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中。下面我们根据会计委派制度系统与监事会系统有相同的基本内涵的原理,把《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规定国企监事会的四项工作职责、五种工作方式和六个工作特点,类比引伸出会计委派人员的四项工作职责,五种工作方式和六个工作特点的部分外延,

三、全面贯彻执行新《会计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新《会计法》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作为首要立法宗旨,要求:“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也有相同的规定和要求,并且,还对企业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做了具体的规定。因此,要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和经营成就,保证度量出资人资产状况和回报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就是要全面贯彻执行新《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其他法律法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企业内部会计工作和会计代理人员工作的管理,既是全面贯彻执行新《会计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和主要工作。

加强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系统是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子系统,从属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系统,它的基础是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内因与外因、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理论告诉我们,企业内部会计工作较之企业外部会计监督,更为重要,企业内部会计人员和会计管理人员(主要是指单位负责人)的二作责任感和责任心

是重中之重。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最为重要的是单位负责人、会计管理人员和内部会计工作人员要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责任心,具体来说是要求单位负责人、会计管理人员和会计工作人员:①按照新《会计法》和其它法律法规,进行会计工作,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法律负责,对自己负责。②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单位集体的利益。对法人负责,对自己所服务的单位负责,对出资人(股东)、董事会和经营班子等这些集合体负责。③要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第一责任人――单位负责人负责。对单位负责人的合法指令,积极主动执行;对单位负责人的违法指令,严格依法拒绝处理。

2、加强会计代理人员工作的管理。会计代理人员的工作有两类:一类是实行会计代理制度的会计代理人员的工作;另一类是委托中介机构代理记账人员的工作。

①对于实行会计代理制度的会计代理人员的工作,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他们是受托于企业,具体来说是受托于企业的负责人从事会计代理工作,与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工作没有本质区别,是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属的会计代理工作系统是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系统的子系统、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系统的孙系统。会计代理工作与会计委派工作不同,会计委派工作所属的会计委派工作系统是企业外部监管系统的子系统。

因此,委托企业应该按照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工作要求,加强对会计代理人员工作的管理,增强会计代理人员对法律负责、对委托企业负责、对委托企业负责人负责的责任感和责任心,提高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质量。

②对于代理记账人员的工作,《会计法》和《代理记账管理办法》有专门的规定。新《公司法》第36条规定,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代理记账管理办法》规定,从事代理记账人员应:遵守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履行职责;对在执行业务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支务;对委托人示意要求作出的会计处理,提供不实会计资料,以及其他不法律、法规规定要求的,应当拒绝;对委托人提出的有关会计处理原则问题负有解释的责任等。因此,会计代理记账人员的工作不同于会计委派人员的工作,具有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基本属性,应该按照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依法进行会计工作,行使职权,维护委托企业的利益,对委托企业的负责人负责,保证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质量。

四、结束语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同时也强调指出:“要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狠抓管理簿弱环节,广泛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新《会计法》也十分强调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和外部监督,维护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上的重要性。从19的大型国企稽察特派员制度到国企监事会制度,以及近几年来因成效卓著而日渐推广的会计委派制度和加强内部会计工作的管理,都是立足于法人治理结构的内部外部管理监控机制对会计工作进行管理。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各项政策法规的贯彻实施和具体制度措施的实践提高,必将形成会计委派制度系统、会计信息质量系统和法人治理结构系统的相互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局面,推进企业改革,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新《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和《代理记账管理办法》。

2、梁能:《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4月第1版。

3、周英虎:新《会计法》下无需再兴“委派制、代理风”,会计之友,;2。

4、陈汉文、林志毅、严辉: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研究,;5。

董明志、董才文

对农村信用社如何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探讨 篇5

——基于三江学院的个案分析 陈万年,董新华,周更生,罗殷(三江学院,江苏 南京210012)

摘 要:实行“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当前民办高校较为通行的内部法人治理模式。能否坚持并完善这一法人治理制度,不仅关系到民办高校能否进行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也关系到其能否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本文从实践角度,对三江学院在构建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具体做法进行全面阐述,并从个案出发,对我国当前民办高校法人治理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及存在问题进行理性思考,结合实际,提出完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三江学院

法人治理结构主要是指用于实现企业目标的一套制度安排,其关键在于明确而合理地配置公司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从而形成有效的制衡关系,以保证效率的提高和公司目标的实现[1]。因此,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体制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任何组织都有一个治理问题,学校当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对于按照市场机制发展起来的民办高校,其治理结构的构建和完善对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平衡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对民办高校发展而言,治理结构问题更显得重要和迫切。

一、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定义与特点 1.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定义

民办高校的法人治理结构源于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具体是指民办高校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在举办者(出资人)、决策者、管理者和教职工等权益相关人之间建立的有关学校运营与权利配置的一种机制或组织结构,以及通过这种组织结构形成的责权利划分、制衡关系和配套机制(如决策、指挥、执行、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等规则构成的一整套制度安排[2]。

2.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

分权制衡是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既能够体现集体决策的优势,同时客观上也构成了相互制衡的权力格局;这有助于在出资举办方与办学管理者之间合理配置权力,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协调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中,不同机构依据不同的职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与制衡,以保障学校的正常决策和管理秩序。通过这一结构,出资人将自己的资产交由理(董)事会托管经营。学校理(董)事会是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作为拥有治理权的常设机关,全权负责学校的经营活动,拥有对学校法人财产的支配权,对学校校长的聘用、奖惩以及解雇权;校长受聘于理(董)事会,作为理(董)事会意志的执行者,在其授权范围内管理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或类似的机构,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监督。

二、民办高校实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特征之一。构建法人治理结构是民办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其从自然人治理转向法人治理,确保公益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1.实行法人治理结构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举办者的投入中,相当大的部分来自于商业资本。资本的特性是追逐利润,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其投资的主要动机;而教育是教书育人、传承和创造知识、关乎民族发展和人类发展的神圣事业。可以说,资本的寻利性和教育的公益性是贯穿于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而且随着大量的寻利性资本进入民办高等教育市场,这对矛盾会更加突出;伴随这对基本矛盾而来的必然是民办高等教育经费不足、质量不高、道德下[3]降等危机。而完善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则有利于解决教育公益性和资金寻利性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真正贯彻执行“教育不以营利为目的”这一教育法规,有利于解决民办高校的资金困境,从而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这正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

2.民办高校实行法人治理结构是法律法规的强制要求

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民办高校实行法人治理结构不仅成为了一种强制要求,而且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也为其实行法人治理结构提供了法律依据。如200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和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对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民办教育促进法》第19条规定:“民办学校应当设立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4]该条规定使法人治理结构成为民办学校的必设制度。同时该法的第20条明确规定:“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由举办者或者其代表、校长、教职工代表等人员组成。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理事或者董事应当具有五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由五人以上组成,设理事长或者董事长一人。理事长、理事或者董事长、董事名单报审批机关备案。”[4]第21和24条分别对董事会和校长的职责进行了具体规定。《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则在《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基础上对民办高校的理(董)事会的组织程序作了更为详细的规定:民办学校的章程中应包括理(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的产生方法、人员构成、任期、议事规则等;民办学校理(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的负责人应当品行良好,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民办学校的理(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经1/3以上组成人员提议,可以召开理(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临时会议;学校的一些重大事项应当经2/3以上组成人员同意方可通过。[5]此外,《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则更为详细地规定了民办高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以及校长的任职条件和任期。[6]这说明,民办高校必须有法人治理结构,上述法律法规也是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法律依据。

3.法人治理结构在我国民办高校中充分应用的条件越来越成熟

近30多年来,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规范到逐渐规范的一个恢复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民办高校的内在条件发生了巨大的质的变化,而且法人治理结构在我国民办高校中充分应用的条件越来越成熟。首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择业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民办教育事业中来,从而较大地提高了民办高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整体素质,这为法人治理结构在民办高校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创造了良好的人才条件;其次,民办高等教育的投资者逐渐从个人转向机构,举办形式也由80年代的家族学校,向由教育投资公司或教育集团或多个股东共同投资的股份制形式学校转变;[7]再次,随着民办高校发展的逐步壮大,规范化和法治化的管理已成为其发展的必须要求,而实行法人治理结构正好为民办高校依法治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模式。在这种背景下,民办高校的自身经济条件和筹资能力得到非常大的改善,同时也越来越淡化了民办高校的家族管理色彩,从而为法人治理结构在民办高校中的规范建立提供了较好的经济支持和观念、意识基础。三、三江学院实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践探索

作为全国最早设立的民办本科高校之一,三江学院从1993年初成立开始,就建立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制定了学院章程及学院(法人)章程,并相继成立了党委、院务委员会和“教代会”等组织。学校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在构建法人治理结构时,将重点放在落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建立健全理(董)事会制度上,并着力于理顺内部各种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

1.坚持办学的公益性,落实民办高校法人财产权 明晰的产权制度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前提要件,对民办高校法人治理制度的构建至关重要。落实民办高校的法人财产权,是民办高校完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硬件保障。

三江学院在坚持办学的公益性、落实法人财产权方面虽然经历了一些挫折,但同时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1992年7月,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的一批退休教授和教育管理者在小平同志南方讲话精神的鼓舞下,积极响应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号召,抓住当时民办高校申报条件相对比较宽松、审批手续相对简化的历史条件和机遇,通过租用校舍、利用南京高校丰富的退休教师资源等,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发起并创办了三江学院。在学校创建初期,创办者们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积极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发挥余热。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日益壮大,在是否坚持和如何落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方面,曾一度出现过曲折。而后在江苏省教育厅的协调和指导下,经过相关部门的审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精神,依法对学校的资产进行了认定,明确了三江学院作为民办高校,没有国家经费拨款,没有投资主体,完全靠国家政策支持和自身积累滚动发展,逐步壮大。同时,《三江学院章程》和《三江学院法人章程》中也明确规定:学校的现有资产,主要是优惠政策和全院教职工辛勤劳动积累起来的,属于社会性资产,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侵占、转移,所有资产都属于三江学院;从而在制度层面明确了学校办学的公益性,落实了学校的法人财产权。[8-9]

可以说,三江学院是我国“自身积累、滚动发展”成长起来的民办高校的典型代表,学校落实法人财产权的过程在我国民办高校治理结构调整中也具有典型意义。在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正是因为学校确立并始终坚持办学的公益性,并抓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江苏建设教育强省的机遇,才使得办学规模和内涵建设得到协调发展,积累的净资产达到5个多亿,成为了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民办本科院校。

2.合理优化理(董)事会成员结构

理(董)事会是民办高校的决策机构。加强民办高校理(董)事会的建设,是实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内容。

三江学院在创办之初即成立了学校董事会,当时拟定的《三江大学董事会章程(草案)》等文件明确规定:学校的管理体制为“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董事会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学校一切重大事宜。首届董事会成员由学校的创办人、社会活动家以及学校行政领导等组成。但由于学校曾一度出现产权不明晰的情况,在产权归属问题上产生矛盾后,原来的董事会成员产生分歧。在江苏省教育厅的协调和指导下,学校在明确法人产权的基础上,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精神,不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的决策机构一般称为理事会,2003年8月19日,原董事会成员与学校原行政领导协商一致,将学校决策机构名称改为理事会,并成立了新的理事会。首届理事会成员由原董事会部分成员、学校原行政领导、江苏省教育厅推荐并得到参加协商会议成员一致推举的理事长兼新任校长、以及经第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选出的教职工代表四部分组成。

学校成立理事会时,明确规定了创办者理事的任期问题和理事会的换届问题。理事会规定,第一届创办者理事成员在任期之内由于年龄、身体健康等原因出现缺额的,理事名额由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教职工理事增补。按照这种增补方式,学校最终将形成理事会理事主要由校长和教职工代表理事两部分组成;这不仅体现了学校治理的民主性和合理性,而且也有利于理事会成员新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目前,学校理事会成员由11人组成,含创办者理事、学校校长和学校中高层管理人员等教职工代表等,且成员都具有五年以上的高等教育教学或管理经验,其中多位以前曾担任过公办高校的校长、副校长等职务,因此理事会人员整体素质相对较高。显然,理事会成员结构完全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要求,既体现了各方的代表性,也保证了决策的民主性。3.合理分配理事会与校长的职责范围

在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中,理事会是最高的决策机构,校长受聘于理事会,并执行理事会的决议,双方应是职责分明,各司其职。

三江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了理事会与校长各自的职责范围。理事会的职权范围包括:聘任和解聘校长;修改学校章程和审定学校的规章制度;审定发展规划,批准工作计划;筹集办学经费,审核预算、决算;决定教职工的编制定额和工资标准;决定学校的分立、合并、改制、终止和决定其他重大事项等。在内部治理方面,校长独立行使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职权,其工作职责主要包括:执行理事会的决定;实施发展规划,拟订工作计划、财务预算和学校规章制度;聘任和解聘学校工作人员,实施奖惩;组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活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负责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学校理事会的其他授权等。在日常工作中,校长在学校的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组织、用人和资金使用等方面,均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4.建立健全理事会会议章程及运行程序

有效的理事会同样离不开制度保障。为规范理事会的运作,《三江学院章程》明确规定了理事会的职责,理事会的规模和人员构成,理事的选拔和任期,理事会的组织结构,理事长的产生程序、职责和任期等。章程还规定,学校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定期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有审议校长行政工作报告、审议财务预决算报告、决定学校重大事项等内容。每次理事会会议召开之前,理事长或理事长指定的人员于会议召开十日前通知全体理事,并将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等一并告之理事。临时会议非紧急情况,必须两日前通知全体理事。紧急会议由理事长随时召集。学校章程规定,理事会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可召开,经三分之一以上理事提议,可以召开临时理事会会议。学校决策机构的议事程序和规则采用民主集中制。章程规定,理事会讨论下列重大事项,应当经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同意方可通过:(1)聘任、解聘校长;(2)修改学校章程;(3)制定发展规划;(4)审核预算、决算;(5)决定学校的分立、合并、改制、终止;(6)决定学校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学校理事会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上述规定执行,真正使各项重大决策活动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5.理顺内部各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

(1)妥善处理理事会与校党委之间的关系

与公办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同,民办高校实行的是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虽然在领导体制上有所差异,但实行理(董)事会领导绝不能排斥党委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三江学院在江苏的民办高校中率先成立了党委,并明确规定“党组织在办学中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学校在领导体制上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由理事会选聘,理事会理事由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教职工代表大会则是在党委领导下召开的,这样就形成了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理事进入理事会——理事会选聘校长——教职工代表参加教职工代表大会的闭循环,这个闭循环的起端是教职工代表大会,而教代会是在党委的领导下召开,正体现了党委对民办高校的领导。同时,学校还在校行政、理事会、校党委三套领导班子中,建立了直属党支部,并通过合法程序使多名党委委员进入了理事会,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这无疑从最高制度层面,确立了党组织在学校中的地位。在日常工作中,理事会、校长和校党委之间虽然职责不同,工作各有侧重,但彼此分工合作,关系协调。

(2)合理安排理事会、校长与教代会、工代会之间的关系 《三江学院章程》明确规定,“三江学院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简称教代会)是校党委和上级工会领导下的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群众组织,是实现民主管理学校的基本形式。”[8]学校教代会、工会代表依法由教职工选举产生,以教师为主体。学校理事会、校长尊重并支持教代会、工会依法施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力,高度重视并积极采纳教代会代表和工会会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凡是涉及学校发展大局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如规划制定、分配改革、合同签订和教职工集体福利等重大事项,在决策或方案付诸实施前,都通过“两代会”,广泛征求全体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四、进一步完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对策及建议 作为一所新建的民办本科高校,三江学院近年来在构建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推动了自身的快速健康发展。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及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学校与大多数民办高校一样,在法人治理制度建设上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1.进一步明确对民办高校主要负责人的能力和素质要求

在民办高校的办学过程中,理(董)事长、校长和党委书记三个角色作为学校决策、执行和政治监督机构的代表和主要负责人,他们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效益、办学理念、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明确对各主要负责人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使各方职责明确、责任到位、和谐共处,是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的保证。

作为学校决策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理(董)事长主要代表理(董)事会,其主要任务是解决与目标、政策和方向有关的重大问题,主要职能是政策治理和战略治理。在办学过程中,注重的是办学效益和市场规律,考虑更多的是“回报”。所以,在确定理(董)事长的人选时,须考虑理(董)事长要具备能把握学校全局、会资本运作、懂得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等条件。基于此,可考虑理事长由在领导学校的整个办学过程中做出过重要贡献、有重要威望的人担任;其任期和任职年龄根据学校实际工作需要确定,可不作统一规定。

作为完全面向市场的办学者或学校的经营管理者,民办高校的校长在理(董)事会的决策下工作,具体负责学校的日常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拥有最高的行政管理权。在治学过程中,校长更注重的是人才培养,顾及的是办学的社会效益,考虑更多的是“治校”。因此,在选聘校长时,必须明确校长要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先进的办学理念、正确的市场定位、合理选人用人的能力和经营管理、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以及较强的行政、学术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在校长选聘和选举时,由被选举人个人的“学术光环”、“名人效应”和“专家崇拜效应”等带来的误区。

民办高校的党委书记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主要承担沟通协调、决策参谋、监督管理的作用,其主要职责是处理党、理(董)、校关系,使各方责任和权益到位。因此,对其人选的确定要遴选政治素质好、熟悉高等教育工作、业务精、懂管理、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担任。

三江学院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客观原因,出现了理事长、校长和党委书记均由一人担任的现状。在学校发展的特定时期,这种“三位一体”的“集权制”治理,保证了当时学校内部突出问题的解决和学校各方面的高效运转、跨越式发展。但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这种由一人兼任的领导体制,有可能导致学校理事会与学校行政间的决策与执行、制约和监督关系不复存在;且一人隶属于多个身份也会使工作更加模糊不清。因此,从法人治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出发,也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议学校的理事长与校长不应兼任,两者应分立;从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方面来讲,如果民办高校的理(董)事长兼任学校的党委书记,将有利于使理事会、校行政、党委三者的关系更加协调,目标更趋于一致,党委对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参与作用将更到位,更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和谐稳定,有利于贯彻党对学校工作领导的精神。

2.明确理事任职资格和条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理事会成员结构

三江学院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客观原因,曾出现过“两个董事会之争”,在江苏省教育厅的推荐与协商下,成立了新的三江学院理事会。虽然学校章程和首届理事会会议均明确规定了理事成员的组成部分和增补办法,如“院长理事随院长任期换届”、“教职工代表理事随教职工代表大会换届”、“其他首届理事会成员不经选举再任一届,以后理事的增补由教代会选举产生”等;但规定中对各部分理事的具体任职资格和条件没有明确要求,且对理事成员的职责、义务、任期、退出和监督等相关的约束和制衡机制也只是笼统地规定,操作和解释的空间很大。这些规定的不严谨,可能导致在理事换届选举时,出现纠纷或争执,从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另外,为增强学校办学的活力并保障学校办学的公益性,提升决策和科学管理的水平,学校可以借鉴国外学校法人治理的经验和我国公司法中规定的企业法人董事会的做法,在理(董)事人员的构成和产生上加强外部的参与。如可以考虑在理(董)事会成员中增设与学校的举办和管理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社会贤达或教育专家出任独立或名誉理(董)事,其主要职责是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传播国际国内教育发展信息,为学校筹集办学资金或承办重大建设项目出谋划策、牵线搭桥。

3.不断完善和创新法人内部运行机制 民办高校要构建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还必须在明晰产权及由产权决定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健全、完善科学高效的法人内部运行机制。

一是要大力推进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制度。教职工代表参与决策机构有助于实现学校举办者利益与教职工利益间的相对平衡,预防、减少和化解劳资纠纷,促进学校的民主管理和秩序安宁,谋求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教职工参与学校法人治理,首先要发挥好职代会及工会在学校决策和管理中的作用,其次要继续推行理(董)事会的职工代表制,这是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的重要形式,也是职工维护和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体现。

二是建立和完善公平高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创造活力。激励机制是建立和完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机制的应有之义,也是民办高校治理机制创新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学校办学的主体,教师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导和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正是教师在高等学校中的这种主体地位,决定了高等学校在建立激励机制时,必须充分考虑广大教师所拥有的特殊人力资本的价值。因此,民办高校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其制度化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对经济收入、学术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预期。

三是建立和完善发展调控机制,促使学校自身沿着正确的办学方向不断发展。作为顾客支持型的非营利性教育组织,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其生存与发展更受控于市场。因此,民办高校的发展必须根据社会与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市场的需求,建立健全自身发展的调控机制,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办学行为进行监督、调节、控制、完善,不断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4.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监督机制 严格讲,法人治理结构属于现代企业组织制度范畴。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一般都由股东大会(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决策机构)、监事会(监督机构)和总经理(执行机构)四大部分组成,各部分各司其职,相互制衡。但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只对民办高校决策机构(董事会或理事会)和执行机构(院长)的设置作了明文规定,而对于权力机构和监督机构的设置未做具体规定。[10]因此,很多民办高校的法人治理结构都缺少常设监督机构,没有形成完善的权力制衡机制。

为此,各民办高校应按照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的要求,通过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实现学校内部纵向和横向的相互监督。在这方面,三江学院通过建立党组织、积极发展教职工党员和注重发挥党委在学校日常各项办学行为中的政治核心作用,确保了党委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监督保障,形成了学校比较完善的权力制衡机制。当然,各个学校的发展有其各自的特点,如何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监督机构的组织形式如何,应根据学校自身情况进行探索和完善。

建立规范的、科学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项涉及投资者、办学者、教师以及社会等各个不同相关利益群体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民办高校自身的努力,也有赖于稳定、清晰、健全的公共治理制度环境。与全国其他民办高校一样,三江学院法人治理机制的完善,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长期的工作。法人治理制度及运行机制的探索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业,三江学院全体教职工正以热情、自信和敬业迎接着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安蓉泉.论“法人治理结构”[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9):38-40. [2] 胡四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60-62,76.

[3] 曾维彪.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EB/OL].[2002-12-18]http://plishment of legal person administrative systems in private tertiary institutions in China,and finally offers our countermeasure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对农村信用社如何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探讨 篇6

“股东利益至上”理论认为, 现代公司中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存在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作为代理人的管理者, 要对作为委托人的股东负有信托责任, 即管理者的行为要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出发, 股东利益优于其他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股东利益至上”理论受到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 现代公司是由各个利益平等的相关利益者所组成, 股东只是其中的一员, 管理者不仅仅要为股东, 还要对公司所有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服务。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关键论点, 在于它对所有者在公司中地位的弱化。所谓弱化所有者的地位, 是指利益相关者理论否定公司是由持有该公司普通股的个人和机构所有的传统核心概念。主张相关利益者的学者指出, 公司不应该是由股东主导的“分享民主”的企业组织制度, 公司本质上是一种受产品市场影响的企业实体, 股东的利益并非靠表决权的保护, 而是要依赖于股票市场、产品市场和经理人市场的保护。比起债权人、管理者和公司其他雇员等给公司贡献出特殊资源者来说, 不仅仅股东才是公司的所有者。

利益相关者理论被融入公司治理理论后, 公司治理理论也开始强调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治理的重要性, 并从以股东为重心的公司治理向利益相关者治理转变, 强调债权人、员工、社区等参与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以美国为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其立法也开始强调非股东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重要性。OECD也在《公司治理原则》中就将公司治理定义为:“公司管理层、董事会、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整套关系。”巴塞尔委员会继用了0ECD《公司治理原则》中确立的利益相关者治理, 并在《加强银行公司治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等文件中都规定了利益相关者的相关内容。

詹森和麦克林在1976年提出了公司的本质是一个复杂契约系统。从契约的角度分析, 农村信用社是一组契约的联结, 其利益相关者就是其利益受农村信用社经营行为影响的各契约参与人。农村信用社的债权人与债务人是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 其投入的资源是其各自的信用;员工和高级管理人员是农村信用社业务的生产者与经营, 其投入的是专用性劳动与创新性知识;政府为农村信用社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和维护存款人利益, 也为农村信用社提供显形或隐形的存款担保。所以农村信用社的利益相关者具体表现为农村信用社的存款者和贷款者、农村信用社的员工和高级管理人员、监管机构和政府。

二、当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经过新一轮改革, 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 财务状况不断改善, 支农能力逐步增强。然而, 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机制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 严重影响农村信用社发挥其支持三农的作用。

1. 当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实质是内部人控制。

目前, 农村信用社虽然按照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或合作制原则进行了规范, 重新设置了股权, 清理、增扩了股金, 建立了理事会、监事会和社员代表大会制度, 已形成了以最高权力机构社员代表大会, 决策机构是理事会, 执行机构是经营管理队伍, 监督机构是监事会的法人治理结构框架。但是, 这一法人治理结构仍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一方面, “三会”制度流于形式。社员代表大会权力被架空, 理事会形同虚设, 监事会名存实亡。另一方面, 股东管理职能缺位。农村信用社权力高度集中于联社, “三会”流于形式。由于内部利益均衡机制的不完善, 缺乏所有者的有效监督和制约, 造成经营权凌驾于所有权之上, 形成“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内部人”按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使经营权, 完全没有体现社员利益的管理机制。

2. 大股东主要目的是从农村信用社获得贷款, 并不真正行使股东权利。

虽然经过增资扩股, 形式上大股东进入理事会行使股东权利, 但实际上股东并不关心信用社的经营情况。企业法人股东在入股后, 经常从农信社或同一省区内的其他信用社获得远大于其入股金额的贷款。这种现象, 说明企业入股的目的就是获得贷款, 而入股企业的股金更多的是一种贷款质押品的性质, 甚至这种质押品是不足值抵押的。因此, 这些入股的企业主要关心其是否能从信用社那里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 而不是信用社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情况, 对农户是否获得支持更是漠不关心。

3. 资金外流不断扩大, 农户贷款难问题仍然较大。

长期以来, 由低生产率造成低收入、低收入导致低资本积累水平、进而又导致低生产率的这种恶性循环使传统农业发展非常缓慢, 信贷风险居高不下, 因而农村资金使用效率一直得不到提高, 金融机构从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考虑, 也不愿意将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农业、农民和农村。

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 为避免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 提高盈利水平和职工福利待遇, 农村信用社越来越倾向于将资金集中到大客户和大项目中来。目前各级市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资金来源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信用社。在农业贷款中, 也有一部分被涉农的大企业大客户占有;农户贷款虽然口号叫得很响,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 增速明显跟不上其他贷款的增速。

综上所述, 农村信用社经过改革后, 受惠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和优惠措施, 财务指标大幅好转, 但法人治理结构仍然很不健全, 不仅没有摆脱“内部人控制”的老问题, 而且遇到了“大股东贷款”的新问题, 资金外流、农户贷款占比较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三、在强调股东利益的基础上, 构建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

解决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机制现有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突出外部股东的权利, 减少政府干预。但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机制如果简单服从“股东至上”的理论, 三农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因此, 作为正在向现代金融企业逼近的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除了向股东负责以外, 还应该向农村信用社的所有员工、存款人、借款人、农村信用社存贷款以外的其他金融服务的需求者、社区居民、政府等农村信用社的利益相关者负责, 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原则, 改革现有法人治理结构。

首先, 要设立并加强独立董事的作用。目前, 在《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指引》中就明确提出独立董事应维护存款人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国有商业银行也不断加强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但在农村信用社改革中, 并没有独立董事代表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因此, 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在农村信用社改革中设立并加强独立董事的作用。

其次, 要强化风险管理。加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 及时监测在日常商业往来中所发生的债务是否会损害到农村信用社的支付能力, 减少其过度风险倾向,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同时, 鼓励大债权人参与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 通过大债权持有人监督, 督促农村信用社稳健经营。

再次, 要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对于农村信用社信息披露非常重要, 它直接影响股东、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判断和决策, 影响农村信用社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市场约束机制及利益相关者机构控制与监督机制的有效性。因此, 在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后, 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 加强信息披露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 要加强政府监管。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就是政府代表存款者对银行行使约束和控制作用, 这是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必要补充。

摘要:农村信用社经过改革后, 受惠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和优惠措施, 财务指标大幅好转, 但法人治理结构仍然很不健全, 不仅没有摆脱“内部人控制”的老问题, 而且遇到了“大股东贷款”的新问题, 资金外流、农户贷款占比较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为此,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 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法人治理,利益相关者,内部人控制

参考文献

[1]沈艺峰, 林志扬.相关利益者理论评析[J].经济管理, 2001, (8) .

上一篇:手拉手以书信作文下一篇:仁爱英语八年级下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