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营销(精选8篇)
市场营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营销观念已引入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之中。这一观念在商业银行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不断传播和渗透,冲击和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给现代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本文在回顾总结国内外银行市场营销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对工商银行在新的金融和市场环境下,如何运用市场营销理论进行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和实施营销战略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为了适应发展需要,我们必须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实行战略管理,对组织结构进行再造,真正建立科学、高效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
一、国内外银行市场营销的演变过程与现状
银行市场营销是银行从客户需求出发,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的市场经营策略,把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到经过选择的客户中去,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并最终实现银行自身生存和发展目标的一种市场经营活动。银行属于服务行业,银行市场营销具有服务企业市场营销的一般特点。此外,与非金融企业相比,银行市场营销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营销效益的滞后性。银行营销所带来的效益大多不会马上显现,如通过营销获得的存款只有通过贷款、投资等形式运用出去后才能产
生效益,而贷款的发放又存在长短不一的期限约定,只有如期收回才有效益可言。二是营销结果的高风险性。银行的信用特征使银行营销面临着比一般企业更大的风险,除自身经营风险外,还存在着银行自身难以有效控制的很多外部风险,如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国家风险等。因而,银行在营销时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三是营销对象的严格选择性。由于存在上述两个特征,银行对营销对象就存在一个严格选择的问题,特别是贷款对象的确定,必须建立在严格的风险分析基础之上。一个企业即使预期效益比较高,但若其预期风险也很高的话,一般来说也不可能成为银行的贷款营销对象。四是营销环境的制约性。一国金融政策、客户的信用状况和消费习惯等营销环境对银行营销具有强烈的制约性。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西方金融市场还处于卖方市场状态,银行极少了解和关心市场营销。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西方世界,西方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也促进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银行业也由此进入自由竞争时期,银行同业竞争日益激烈,金融市场开始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市场营销理论逐步被西方银行家们重视并开始萌芽。从萌芽到今天,银行市场营销在西方的演变过程由低到高、由表层到深层、由零碎到系统大致可以分为引入、广告与促销、友好服务、金融创新、服务定位和系统营销等六个阶段。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懈探索和尝试,西方银行营销已逐渐走向成熟,成为主宰银行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在新经济和高科技的有力推动下,西方银行营销的理念和战略又获得了新的发展。一是树立“CS”营销理念。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种全新的营销理念——“CS”开始问世,并迅速在经济发达国家传播开来,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核心内容就是要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考虑和解决问题,把客户的需要和满意放到一切问题之首,即体现“使客户满意”的营销理念,为客户提供人性化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二是推行客户经理制。客户经理制是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广泛采用的一种竞争优质客户、推销银行产品和服务、增加盈利的业务体制。以美国为例,客户经理主要负有密切保持与客户的关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参与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管理、向客户推销银行产品、开发新的优质客户、引导客户的业务需求和对内联结各个环节,确保对外服务高效、满意的7大职能,也是对“CS”营销理念的具体贯彻和细化。三是开展网络营销。随着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网上银行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目前,美国网络银行业务量已占传统银行总业务量的15%以上,有21%的家庭享受到网上银行提供的各种服务,并且这一比例正在迅速递增。可以预见,网上银行正在成为银行的一种主流模式,蕴涵着巨大的商机。鉴于这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各国的商业银行竞相展开网上营销活动,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大通银行。大通银行以“正确的关系就是一切”为网站的座右铭,以“建立关系”为宗旨,以信息技术进行内外双修,并不断跨越传统银行作息时间、营业空间与服务领域,在网上开创出许多独特的服务项目,如网上银行交易、网上购车贷款、网上购
物、网上艺术展览中心、儿童博物馆等,把握住新经济特征,将深度服务与全方位营销融为一体,并高度重视对未来客户忠诚度的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回顾我国银行市场营销的发展历史,一般来讲,可以将我国每一次重大金融体制改革作为银行营销发展各阶段的分水岭。当前,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同业竞争的持续升级,我国银行市场营销也快速向前发展,并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一是品牌营销战略开始向个性化发展。继1998年建行在上海推出住房贷款品牌“乐得家”以后的短短两年中,上海各家商业银行纷纷聘请国内外营销专家对具有本行特色的金融产品进行包装、设计,相继推出个性化的品牌产品,如工行的“信贷置家”和以员工姓名为品牌的“个人理财工作室”、中行的“一本通”、上海银行的“好当家”、农行的“金钥匙”、交行的“外汇宝”和“圆梦宝”等,国内金融市场竞争差异化的序幕开始在上海拉开。二是传统文化融人营销活动内容。根据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特殊情结,各行先后以多种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营销活动之中,以此来吸引客户。例如,农行在2000年前夕,推出三种生肖系列彩色存单,存单背面采用汉代龙、凤、虎石刻图案,设计有福、禧、寿三种款式,集实用价值、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于一体;建行在年前推出“龙博士”生肖储蓄卡,以便于家长将储蓄卡作为“压岁钱”的载体,既安全卫生,又蕴涵了家长对孩子的殷殷期望;上海工行组织高校学生参观该行的银行博物馆,使参观者在了解该行的同时,也对100多年来上海雄厚的金融
文化底蕴有了直观、深刻的认识,开创了国内银行营销的新形式。三是网上营销开始全面展开。1997年,招商银行率先在深圳推出网上银行,开辟了我国网上营销的先河,并不断健全完善,打出“一网通”的网上金融品牌,开辟“招银大地”、“网上商城”、“个人银行”等7个栏目,实现了真正的在线金融服务,成为国内“网上第一行”。继招行之后,中行推出与1000万张“长城卡”相结合、以“支付网上行”为品牌的系列网上银行服务;工行、建行等商业银行也相继开始积极探索网上营销新概念,网上营销已在全国范围拉开。
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我国银行营销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时间过短,而且计划经济的痕迹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我国的银行营销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一是营销机制不够完善。现在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设置专门的营销部门,尤其是基层行,往往是部门之间各自为政,营销职能不够明确,没有形成一个职责分明、功能完备、协调运行的市场营销操作体系,缺乏营销的系统性,降低了银行营销的效果。二是市场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细化。定位准确是营销成功的前提和基础,但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定位上过于笼统,没有按照区域经济特点和自身优势进行细化和明确,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同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在市场定位上基本上没有区别,实行同一政策;对客户也没有进行有效选择和分类,只要有市场和增长点,就不计成本,共同挤进,从而影响了营销的效果和银行的经营效益。三是没有建立一个记录客户详细信息的数据库。
我国目前缺乏一个完整的客户信用信息库,银行无法对客户进行准确的资信审查,使一些客户得以有机可乘,逃废银行债务,使银行信贷风险难以有效防范和化解,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银行市场营销的拓展。尽管自2000年5月起,上海市在国内率先开始探索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库和信用评估制度,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四是复合型营销人才十分缺乏。以往国内商业银行市场开拓人员具有很明显的专业性,如对公存款员只负责企事业单位的揽存工作,管户信贷员只负责所管企业的信贷方面的业务,职责范围仅仅局限于某单个专业领域,缺乏对银行业务的全面了解和掌握,无法适应客户日益多元化、深层次的业务需求。
二、工商银行的客户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
(一)从公司客户市场看,“大而优”的市场定位应予以延伸,“抓好抓优、大小并举”乃是工商银行的明智选择
如果我们假设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主要由5种力量组成,即买者、供应商、同业竞争者、新进入者和替代品生产者,那么相对于银行这一特殊企业来说,这里的买者和供应商就是银行的贷款客户和存款客户。由此看来,客户市场对银行的吸引力(即哪些细分市场对银行更具吸引力或在哪些细分市场中银行更有发展前途)和银行对各细分市场的相对的同业竞争实力是构成银行经营能力的两大主体。(见
图1)在图1中,1、2、4区域为银行明星市场,3、5、7区域为银行可盈利市场,6、8、9区域为银行应退出的市场。
按照以上划分框架,工商银行的明星市场分析如下:
1.“大而优”是工商银行当然的重点目标客户。工商银行一直将“大而优”作为客户市场定位。这类客户不仅拥有相关产品的较大市场份额,而且在价格升降、新产品导入及促销强度方面都占据同行业的主导地位,市场增长率高,资金流量大,效益好,对银行的需求旺,是银行效益增长的主要来源。目前,这些客户主要包括规模大、信誉佳、效益显著的国有和非国有企业集团,电力、邮电、通讯、交通、城建、社保、土管和教育等各大系统,以及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和部门。这些“大而优”的客户既是工商银行的重点目标客户,市场同样也是其他各家商业银行争夺的焦点,工商银行应该努力创建一流服务水平,成为这些客户的首选银行。
2.“小而优”也应该是工商银行重要的竞争客户。党的十五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充分肯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早、比重较大的东部地区(如浙江等沿海省份)的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非公有制企业也存在着一个从萌芽到成熟,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由于我国非公有制企业起步较晚,除小部分现已发展成较大规模或走上企业集团化道路外,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的规模还较小。但这些小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的作用却不小,经营效益也并不差,他们通过各种分散的生产要素来形成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为各种大企业集团提供半成品、零部件,或成为他们的分销商,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轻视的经济力量,尤其在非公有制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非公有制小企业已经占据了地方经济的半壁江山。如浙江省台州市,1999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占该市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4.7%,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中大中型企业工业总产值仅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5%。小规模非公有制企业有着生产周期短、产品更新换代敏捷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同时经过市场大潮的残酷筛选,能生存保留下来的大多数是具有较强发展活力和较好发展前景的企业。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这些小企业往往难以获得银行尤其是国有大银行的信贷支持,资金不足成为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比较注重自身的信用,以便同银行建立或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产生的信贷风险总体来说也较小。以工商银行浙江省台州市分行为例,该行辖属的农村集镇分理处均以小型非公有制企业为基本客户,而其中50%的分理处的不良贷款率在3%以下,另外50%的分理处的不良贷款率也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保持了较好的资产质量。
3.工商银行对“小而优”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严重不足。主要表
现在:一是信贷投入份额低,以浙江省为例,据统计,近年来该省工商银行投向私营企业、个体企业、三资企业的工商贷款占全部流动资金贷款的比重不足20%,其中投向小企业的贷款就更少。二是除流动资金贷款以外的融资渠道受阻。一些银行业务如银行承兑汇票因小企业无增值税发票而难以办理。三是授权授信管理严格。小企业贷款具有贷款需求急、期限短的特点,现行以大中城市、大中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而设置的信贷管理模式难以及时满足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可操作性也不强;而其他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这方面手续就相对灵活、简便、如浦东发展银行从1997年开始,前台临柜人员可以办理8万元以下的个私贷款业务,因而吸引了一大批优质的小企业客户。
因此,鉴于“大而优”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且空间有限,“小而优”的市场潜力巨大,工商银行“抓大抓优”的市场定位应予以迅速延伸,“抓好抓优、大小并举”乃是工商银行明智的客户市场定位。当然,实施“抓好抓优、大小并举”的市场定位战略,必须把握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这一定位必须与区域经济特点结合起来。工商银行开拓“小而优”企业的重点主要应放在民营、个体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切忌不顾区域经济特点在全国范围内滥用这一定位。为此,总行应以沿海发达地区为参照系,制定工商银行进入“小而优”企业的标准,以保证工商银行客户的优质度。二是建立健全和大力实施“市场退出”机制。非优质客户占比过高、贷款资产流动性差已经成为工商银行业务经营中的一个顽疾,这一问题不解决,不仅信贷资产质量差的现状难以根本改观,而且将严重影响对新客户、新市场的拓展力度,严重影响工商银行的生机和活力。因此要像抓市场进入一样抓市场退出,通过制定市场退出标准、市场退出任务及各种奖惩措施,把一批劣质客户和虽然近期经营效益尚可但前景不佳的客户推出工商银行。
(二)从个人客户市场看,以中等收入阶层为核心,以吸存、中间业务和消费信贷并列发展的金融多元化服务是工商银行看好的个人金融业务市场
1.工商银行个人客户的存款市场细分显示:以中等收入阶层为核心的客户存款源已受到资产多元化的冲击。
(1)静态的市场细分之一:按储蓄动机的差异性进行存款市场细分。
资产积累型存款市场。如果我们将个人收入按高、中、低水平分为三层,那么对于高收入层,由于近期消费已经满足,新的消费模式和消费档次尚未形成,储蓄成为他们资产积累的“安全”选择,形成追求个人资产积累的存款动机。由于资产积累型的储蓄没有直接而明确的消费目标,因此在不考虑外界因素时有以下特点:一是受市场价格
波动和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较小,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二是随着储蓄本金的积累,更加追求安全性;三是保本求利,追求增值性。但由于受银行多次降息以及证券市场和其他直接融资渠道的影响,资产积累型储蓄市场的不稳定性正在不断攀升。
生命周期消费平衡型存款市场。这一存款市场大多由高、中收入层构成。生命周期消费平衡型储蓄存款动机的产生来自于对未来收入变动的预期,储蓄的目的是为了平衡一生的消费。对未来收入变动的预期,必然会对当前的储蓄行为发生影响。与一生收入结构有关的因素包括:永久性收入与暂时性收入的比例关系、劳动保障制度的变化、收入的波动性以及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等。以个体户、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为例,他们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收入暂时性的特点。也就是说,他们现在的收入虽高,但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较低,两者的差距太大,因而必须进行更多的储蓄来预防意外导致的收入下降。因此,尽管他们当前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都较高,但储蓄额同样也高。消费平衡型存款市场同样受利率、证券市场和其他融资渠道的影响而呈现出不稳定性。
积累待消费型存款市场。这一存款市场源于众多的低收入层。他们的收入扣除生活消费及其他必要的费用支出后便所剩无几,他们不曾享受住房的优惠政策,而必须高价租用私房或花费大量的积蓄用于建房,因而负担相当沉重。为了攀比高档次的消费模式,他们只能时
常推迟部分即期消费,而将有限的收入积累起来。积累待消费型存款市场面广、户多、额小,受利率、证券市场和其他融资渠道的影响也较小。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表明,在某次抽样的500户城镇居民中有近40%的居民倾向于资产积累型,有约55%的居民倾向于生命周期消费平衡型,余下的5%的居民则倾向于积累待消费型。由于积累待消费型存款市场、生命周期消费平衡型存款市场和资产积累型存款市场受利率、证券市场和其他融资渠道影响的程度呈递增态势,因此其相对于银行的存款流、现金流的频度和额度也呈递增态势。显然,上述三个市场对银行所具有的吸引力也呈递增态势。
(2)静态的市场细分之二:按人文环境进行存款市场细分。
青年(20~35岁)客户存款市场。由于该客户群没有经过战争和经济困难时期,他们有朝气,关心社会和环境;他们向往更高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他们面临着失业的威胁,缺少足够的物质基础,并容易愤世嫉俗;由于经济收入有限,他们喜欢购买价格低廉的商品,并对诸如快餐、啤酒、电脑等产品有兴趣。就银行产品而言,他们更喜欢“包装”奇特、新颖、额小、期短的短线存款产品。
中年(35~50岁)客户存款市场。该客户群经过经济困难时期和政治运动的“洗礼”,政治和生活已走向成熟和稳定,是社会的主要劳动力;他们有家室,并拥有自己的房子,收入和消费都处于最高峰;面
对改革的冲击,他们或以一种稳定的、合理的方式生活、思考,或以一种拼搏的态度去尝试和实现自己更高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对银行金融产品的需求表现得更实际、更实惠。该客户群是目前工商银行应瞄准的重点客户群。
老年(50岁以上)客户存款市场。该客户群是一个稳定的、平缓的客户群,他们存款的动机只是为了使晚年过得更好,银行的品牌和可信度是该客户群选择的首要标准,并且该客户群的存款市场受证券、直接融资及利率等因素的影响小,存款稳定性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步推进,这一客户群体将进一步扩大,并将为各家银行所关注。因此,该市场是工商银行不可忽视的一个存款市场。
(3)动态的市场细分:以中等收入阶层为核心的客户存款源已受到资产多元化的冲击。
以上两种市场细分是建立在不受外界诸多因素影响的假设基础上的。事实上,受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消费观念变化和投资体制改革、金融市场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资产投资、资产增值的意识日益增强。因此,参与股市投资、购房保值增值等资产多元化行为必将形成对上述细分市场的影响和冲击。同时在前面两种静态市场中,受影响较大的是资产调度能力较强的资产积累型存款市场,生命周期平衡消费型存款市场以及生活稳定,精力有余的中、老年客
户存款市场,即较大份额的中等收入市场。而不同的资产多元化动机又形成了新的、动态的客户细分市场:一是追求更大的资产增值型细分市场。在追求更大的资产增值动机下,客户为了达到不同时期的资产增值目标,努力寻求不同时期最为理想和合适的资产增值渠道,如选择股票投资、外汇买卖、开办企业、炒房地产等。这类客户大多由高、中收入层构成,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对资产增值的需求旺,在增值渠道上较倾向于选择回报率预测值高、风险度也相对较高的投资项目。低回报率的银行存款仅仅是其资产的暂时“闲置”和“间歇”。二是寻求可靠的保值渠道型细分市场。在寻求保值的动机下,客户为了达到资产保值,努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资产保值渠道,如选择购买国债、保险和一定额度的股票,购买用于出租的保值前景看好的街面房等。这类客户大多由中、低收入层构成,在保值渠道上较倾向于选择回报率稳定、风险度也较低的投资项目。银行存款是他们的“力量储备”。
应该说,以上两个动机及其细分市场没有清晰的界限,两种动机以及动机驱动下的保值和增值行为的选择往往是互相交叉和融合的。显而易见。改革开放使个人的金融意识、资产保值、增值意识增强,尤其是以中等收入阶层为核心的客户存款市场已受到资产多元化的冲击,银行单一的吸存功能已不能顺应客户的资产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2.以中等收入阶层为核心,以吸存、中间业务和消费信贷吸存
并列发展的金融多元化服务是工商银行看好的个人金融业务市场。其中个人中间业务除现有的代理业务外,还包括代客炒股、理财中心、信息中介等。其理由有五:一是以吸存和中间业务、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并列发展的金融多元化服务,符合以中等收入层为核心的个人客户的资产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二是以发展个人中间业务来推动个人金融业务的拓展,符合国际上发达国家银行业务经营结构的流行模式。三是发展个人中间业务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有利于引存和稳存。四是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仍然以工商银行浙江省台州市分行为例,该行自1998年下半年开办消费信贷业务以来,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先后开发出了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等近20个消费信贷业务品种,受到了个人客户的广泛欢迎,发展势头锐不可挡。截至2000年8月,该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到了20.86亿元,占该行全部贷款余额的24.70%,在“小客户”里找到了“大市场”。五是个人消费贷款资产质量好、盈利能力强。从工商银行台州市分行看,该行2000年8月末的各项消费贷款违约率仅为0.13%,远远低于该行4.75%的不良贷款率。此外,消费贷款中除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略低于法定贷款利率外(低幅不超过20%),其他综合消费贷款利率均较法定贷款利率上浮20%。因而,消费贷款创利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贷款。
3.工商银行现行的金融服务明显滞后于客户的金融多元化服务需求,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工商银行的竞争和发展。尽管近年来我行不断推出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但金融服务滞后于客户需求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抽样调查表明:在业务综合化需求方面,有52.8%的客户对电话银行很感兴趣,但普遍认为目前其功能还较为单一;有56.7%的客户对个人综合存款账户感兴趣。在个人信用工具需求方面,有38.9%的客户希望银行能够提供个人循环贷款;有28.3%的客户迫切需要银行开办个人支票业务。在新技术产品需求方面,有25.6%的客户希望银行尽快推出网上银行业务。在金融工具便利性需求方面,有67.2%的客户认为信用卡在许多场合还无法使用,且受额度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外出旅游或出差时支付的需要。可见,工商银行的重点客户定位应该是:一大批效益好的国有和集体企业,一些存款资源丰富的系统大户,一大批大小并存的优质民营和私营企业(民营经济发达区域),以及以中等收人阶层为核心的中、高收入阶层。
三、工商银行市场营销策略和措施
(一)健全营销组织,建立营销网络
拥有一个健全的营销组织是银行全面贯彻营销方针与战略、实现营销目标的重要保证。而组织机构是实施的主体,健全的营销组织有利于营销人员的分工与合作,促使营销活动更加协调、有序、高效地开展。
合理设立营销机构。总行和一级分行应成立专门的营销部门,与其他部门并列,直接向行长负责,以突出营销工作在全行工作中的重要性和统一性。其主要职能为市场调研、新产品开发、广告与一般性促销、系统管理等。也就是说,营销部门主要发挥营销策划的功能,对一些系统大户的具体营销工作仍由业务部门负责。二级分行和县支行则要明确营销职能归属,视地方经济发达程度、同业竞争激烈态势、客户需求变化特点等实际情况来分析建立营销部门的必要性,既不强调必须成立,也不强调不能成立,不过职能一定要落实。各级行成立专门的营销组织后,就形成了总行、省行、市行、县行的四级纵向网络,建立了信息传递的正式通道,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c通过此四级网络,上级行可以统一市场定位,统一营销行动,统一工作目标,协调全行营销工作,发挥整体力量;同时监督和帮助下级行的营销工作。下级行则易于及时反映客户需求、同业动态、营销方案实施进度和营销措施效果反馈等信息。
成立各级营销工作委员会。由于营销工作不仅仅是营销部门的工作,营销计划的执行要依赖于银行组织中的每一个部门。营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任何一个部门的行动或举措,都将影响到其他相关部门乃至整个系统。因而要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使得全行营销工作实现有机组合,有序开展。为此,建立有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各级营销工作委员会,有利于协调各级行内部的营销工作,明确职责,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实现计划和
执行的完美统一;也有利于集思广益,从多个层次、多种角度思考问题,明确重点,改进方案。
(二)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实施品牌营销战略
客户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银行惟有从客户的需求出发,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才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需要。
完善产品创新机制,培育持续创新能力。营销部门作为新产品开发的首要部门,要根据本行发展战略制订新产品开发规划,使新产品开发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充分利用客户信息系统搜集到的信息来指导新产品开发,使新产品的开发最大限度地符合客户的需要。要密切关注全行业金融产品的创新动态,灵活采取自主开发、模仿和跟进等策略,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尤其要推广和深化计算机和互联网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重点开发以网络为依托的新产品,从而使工商银行时时刻刻紧随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站到行业潮流的最前列。
加强产品整合,改进产品包装,大力实施品牌营销战略。近年来,品牌营销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成为各家银行掌握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品牌,可以在客户心目中产生强大而长久的冲击力。招商银行当家产品“一卡通”的成功,除了其本身的功能
优势外,该行强烈的品牌意识和围绕这—品牌开展的一系列营销手段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工商银行过于依赖“国内第一大行”这一大品牌,对金融产品的品牌重视不够。在金融产品同质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工商银行大行优势的发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情况下,对工商银行各项金融产品进行整合包装,不断推出个性化的品牌产品,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营销,以吸引更多的客户。相对于公司客户而言,品牌营销对于个人客户的作用更大一些,因此,工商银行的营销策划部门要和个人金融业务部门紧密配合,积极借鉴他行的成功经验,尽早推出起点更高的业务品种,并配合高频度、大力度的品牌营销,以此在竞争中掌握更大的主动权。
(三)建立客户信息系统,利用数据库营销
建立全行集中、统一的营销数据库。新一代综合业务处理系统涵盖了对公、零售、银行卡等客户信息系统,为工商银行建立营销数据库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来源。借助综合业务处理系统,能够从营销的角度来改造、整合原有客户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出资料详尽、准确的营销数据库,以满足银行营销的需要。一是建立全行统一的营销数据库。建立营销数据库的目的是要集中管理和充分利用全行的信息资源。因此,必须进行统一开发和管理,避免产生以往出现的多头重复开发、系统无法整合等问题。二是对客户信息进行整合。对储蓄、信用卡和以个人消费信贷为主的自然人贷款等信息进行整合,充实个
人客户信息;对现有信贷、会计、国际业务等专业数据库进行整合,充实法人客户信息。从而杜绝数据散乱、独立,难以全面了解客户信息现象的发生。三是对数据实行标准化管理。根据营销需要建立统一格式的数据采集栏目,规范数据采集,提供统一格式的信息,方便数据采集和使用,简化各种统计和分析手续,降低信息成本。从目前来看,要重新设计储蓄开户信息栏,加强储蓄资料开发,加大信息搜集力度,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四是提供历史信息。历史信息是非常有用的重要档案,目前许多业务处理系统的信息保留半年后就被覆盖,历史资料全部丢失,前后对比出现困难,难以满足营销的需要。因此,要做好历史资料的归类、保存工作,以便建立客户信息。五是大力搜集潜在客户资料。营销数据库不仅包括现有客户信息,还应纳入准客户信息或潜在客户信息。上述信息大多难以从本行业务处理过程中全面搜集到,因而工商银行要增加数据库接口,建立同业信息和他行客户信息搜集的规范化渠道,不断改进和完善数据库,以便分析处理。其中,要重点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度开发,扩大信息来源渠道,规范信息录入格式。
加强数据库功能开发,开展数据库营销。建立数据库是开展数据库营销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数据库功能开发,就可以将数据库用于营销,真正发挥数据库的作用。目前,工商银行数据库重点要开发以下功能:一是客户市场分析功能。根据数据库中的信息,我们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将客户分为不同的类型,再根据产品的特点选择营销目标,采取相应的营销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曼哈顿旗士银行通过建立数据库来进行市场细分,既按现有账户信用情况细分,又按财务类别细分。该行向那些对银行服务颇感兴趣的细分市场开展针对性很强的业务活动c例如,家庭综合年收入超过250万美元的,可以享受私人服务,略低者可以提供信用卡和存款单服务,其他的可以享受贷款或储蓄服务。有专家将我国城镇家庭分为五种类型:富豪型,占1%左右,追求名牌,重视个人感觉和爱好;富裕型,占6%左右,讲究品牌,注意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身份;小康型,占55%左右,重视商品的质量和实用;温饱型,占34%,讲究实惠;贫困型,占4%左右,只求廉价。显然,对于前三类客户,我们要注重名牌效应,在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上下功夫,为他们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对于温饱型客户,我们要讲究定价策略,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二是客户满意度跟踪调查功能。根据数据库信息,可以对新产品或特定市场层面进行专项分析,了解这个市场客户对新产品的欢迎程度、新产品效益情况以及存在问题等。特别是有助于我们找到新产品不受欢迎的真正原因。百事可乐公司在针对可口可乐公司的客户的营销攻势中,开始收效甚微。后来,该公司经过跟踪调查后发现,用量在24听以上的客户对百事可乐的接受率较高,于是向可口可乐公司的客户送出了一百万箱24听装的百事可乐,收到了良好效果。最后,该公司摸索出一条经验,即要使客户接受新口味的话,用量必须达到24听。三是同业竞争分析功能。有了完整的数据库,就可以对客户市场占比、业务市场占比进行分析,结合其他银行的情况分析自身在同业中的地位、优劣
势,以及应采取的针对性竞争措施。
(四)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积极开展网上营销
有人将目前的网站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企业自己的网站,上面只有企业本身产品及服务广告;第二种是以商品目录形式在网上廉价出售公司产品;第三种是实际在网络上经营业务,有网络帮助、产品选择、个性化服务等功能。从工商银行的电子商务发展程度来看,虽然应该属于第三种,但是许多功能尚处于初期试验阶段。随着网上访问量增加,虚拟社区建设加快,这个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我们必须加快网络的营销功能开发。
开发市场调查功能。据调查,到目前为止,网络族中半数以上是男性,年龄大多介于20~24岁和35~45岁,大部分是从事技术专业或教育工作、收入较高,是工商银行理想的客户对象。可是工商银行的主页上面只有工行简介、行长致辞、分支机构等内容,基本上属于信息单向传送,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来搜集客户信息,也没有针对细分市场来搜集信息。下阶段网络功能开发重点应转到调查客户信息上面,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特点,开发不同的调查栏。我们可以通过在本行主页或热门站点设置调查栏,开展有奖征集等途径提高吸引力。调查内容可以扩大到银行声誉、存在问题、消费者需求特点和变化、新产品受欢迎程度等。同样也可以开辟网络论坛或直接给客户寄发电
子邮件来进行调查。耐克公司的做法是,在其首页上放一幅乔丹的脸部特写镜头,旁边是一个反馈窗,写着“在此,您有机会向迈克尔发信。”从而吸引全球无数热爱这位空前绝后的篮球明星的体育爱好者纷纷发送电子邮件表达敬意,同时也留下自己的姓名和网址,公司便从中收集到了宝贵的客户信息。
搞好网络宣传。网络既是我们宣传的场所,也是我们宣传的工具。随着上网用户的不断增加,网络宣传在银行宣传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重要。我们要进一步改进网页,美化界面,做好企业网络形象识别系统工作,突出本行服务宗旨和市场定位。运通公司在主页广告区用蓝天白云衬托出一张运通卡、一架民航机,蕴涵了“手持运通卡、生意遍天下”的宣传主题。大通银行则在其面向个人和家庭的“金融计划中心”页面上,画上一对身着便装、手推自行车神态悠闲且情意绵绵的中年夫妇,这与其网站的平民化、大众化、亲信化定位以及该行的市场定位相一致。同时,我们要把网址放在每一个可能的搜索引擎,在一些著名站点设置广告栏,并在这些站点增加连接入口。此外,还要丰富站点内容,定期补充和更新,使访客每次来访都能看到新鲜的内容;要进一步细化产品宣传,要将所有产品都放到网上宣传,通过建立自己的搜索引擎来提供产品所在位置,为每个产品建设完整的网页,里面要包含产品的性质、特点、条件要求、办理程序等详细情况,并按客户类型和思考方式安排层次和内容。最后,还要实现与同类站点相互连接功能,以丰富站点内容,增加站点信息量。
大力发展网上银行业务。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过程也是银行的营销过程,这是由服务的不可分割性决定的。下阶段我们要在进一步加强支付安全管理,防范风险的同时,增加网上业务品种,简化手续,方便操作,提高知名度和使用率。使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操作银行账户,实现查询余额、转账结算、支付账单、申请私人贷款和增加信用卡限额、查阅汇率及存款利率、查阅最新财经资讯等功能。
(五)运用整台营销手段,提高整体营销效果
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形象。传递一致的信息,以树立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更有效地达到营销传播和产品行销的目的。工商银行是一级法人企业,有统一的目标、方针和战略,必须维护统一的形象、工商银行目前开展的CIS建设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通过整合营销可以达到目标统一、行动一致、传递内容准确和提高营销效果的目的。
丰富CIS内容,加大CIS贯彻力度。C15的中文涵义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就是指综合运用创意策划、广告宣传、公共关系等手段,把以企业特定理念和经营哲学为基础的各项经营思想和活动方式。用统一的、标准化的、个性化的行为规范和视觉传达表现出来,以达到
塑造企业整体形象和对外识别的目的。近几年来,工商银行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在建立和完善CIS方面不断探索前进,统一了“您身边的银行、可信赖的银行”这一广告语。出版了企业形象管理手册,在统一标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统一标识的贯彻参差不齐。从行别看,有的行重视一点,抓得紧一点,做得好一点;有的行松一点,做得就差一点。从内容看,由总行统一制作的一些户外标识,统一性和准确性好;但是一些分支机构自行制作的标识(主要指户内标识),统一性比较差,初看是按照统一标识要求制作的,仔细检查就会发现许多缺陷。其次是工商银行的CIS内容不全,只强调视觉识别,而对理念识别和行为识别尚未进行统一规划。
对传播途径进行整合,增强针对性,提高宣传效果。目前,工商银行在宣传方面没有统一规划,缺乏整体性和一致性,需要进行整合。整合的过程就是规范和分工,从规范的角度看,必须制订全行性的宣传制度,对宣传的工具、途径、格式进行限制和规范。例如,可以根据载体的档次、视觉效果、与银行业务的关联性来划分提倡类载体和限制类载体。从分工的角度看,可以根据宣传的内容和区域来规定各级分支机构的权限。从工商银行宣传工作的现状来看,应加强总行一级的宣传工作,对于整体形象的宣传由总行统一制作录像带、图片等工具下发到各分支机构,对于全国性的宣传由总行在中央级媒体上进行,对于新业务的宣传,总行要明确具体要求,可以由分支机构结合本地实际进行。由于我国区域经济特点和工商银行自身的特点,在营
销工作中强调统一的同时,必须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既要坚持统一的营销政策,又要给各级分行根据自己特点开展营销活动留有足够空间,特别是在营销重点内容和主要方式的选择上。
(六)加强基层营销队伍建设,大力推行客户经理制
客户经理制是国外商业银行广泛采用的一种竞争优质客户、推销银行产品和服务的业务经营模式,客户经理是指在业务一线工作的、全职管理特定的银行客户、全面协调客户与银行关系、全力向客户推销银行产品和服务的业务代表,是全权代表银行与客户联系的“大使”。
客户经理的职能定位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一种是客户经理只负责金融产品的营销和与客户的联系,具体的业务操作由其他的专业人员负责。目前国外商业银行大多采用这一模式。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客户经理把主要精力放在开拓市场、争取客户上,而业务的专业化操作也有利于防范风险。另一种是客户经理既负责金融产品的营销和与客户的联系,又负责具体的业务操作。这种模式对客户经理的要求比较高,在联系客户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随着客户经理开拓市场的力度不断加大,联系的客户不断增多,营销员与操作员的角色冲突也会不断显现。因为客户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而且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客户经理既要承担繁重的营销任务,又要担负各种业务的专家角色,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从工商银行的现状看,由于客户经理制刚刚起步,而且面临的业务综合化程度远远不及国外商业银行高。因此,目前可先采取第二种模式,即客户经理肩负市场营销和业务操作的双重任务。今后视市场拓展力度的加大和业务综合化程度的提高逐步向第一种模式过渡。
当前工商银行在实施客户经理制中要着重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明确职责。客户经理为客户提供综合化、一站式服务,是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经营管理、理财和金融咨询等服务的专门人才。客户经理代表着银行的品牌和形象,是企业的金融和财务顾问,客户通过客户经理来了解并接受银行的产品和服务。这里尤其要引起注意的是:绝不能将客户经理简单地等同于某个专业的外勤人员。有的行简单地将客户经理定位于抓存款,从而造成行内行外对客户经理制的抵触情绪。对客户经理职能的误解,削弱了客户经理的职能,也阻碍了客户经理制作用的发挥。二是提高素质。客户经理必须熟悉信贷、会计、计划、国际业务、个人金融等银行主要业务,并且要了解银行产品的市场需求、功能及推销技巧,必须有较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协调和合作能力,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丰富的工作经验。要达到以上要求,必须加强客户经理的培训。重点是加强金融知识、银行业务、营销知识、推销技巧、理财知识和敬业精神的学习和教育,使其能够为客户提供综合性、高质量、高效率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三是加强激励c客户经理等级制是根据客户经理的知识水平、实践经验、工作能
一、打造优质的营销团队
银行产品营销方面, 营销队伍的素质高低是决定营销有效性的关键。要有效促进产品营销, 首先必须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营销团队。
1. 培养员工素质。
打铁必须做到自身硬, 开展业务首先要对产品心知肚明, 做起来才有条不紊、胸有成竹。对营销银行产品而言, 营销人员首先要练好内功, 增强自身业务素质。首先要对所开发产品的功能和特点了如指掌, 进行宣传、讲解时恰当明了, 不夸大其词。一旦客户心服口服了, 营销就基本成功了。其次要掌握营销技能。所以, 要加强对营销团队的业务培训, 可采取统一授课、专题讲座、互动讨论等形式, 重点进行产品知识介绍、营销技巧推介、难题分析、问题探讨等, 不断提高营销团队的业务素养和水平。
2. 深化制度改革。
进一步建立适应现代经营管理需求的激励约束机制, 不断健全人才选拔机制, 形成整个团队可持续发展的营销动力源。要推出具体的营销激励措施, 可根据不同岗位的核心职能, 结合各岗位在营销中的贡献度, 合理确定产品营销的分成比例, 制定相应岗位的考核办法, 实行“谁营销, 谁受益”, 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对营销人员不仅要在产品计价上给予物质激励和鼓励表彰, 还要在提职晋级上应给予优先考虑, 全面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采取有效营销方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 银行产品的营销方法层出不穷, 营销团队应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营销方法, 做到灵活、高效。
1. 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业务办理效率高是优质客户的首项要求和普遍要求。大型公司和跨国公司都要求银行结算手续简便, 速度快, 查询便捷。是否能减少业务办理的在途时间, 是客户评价一家银行或一项金融产品的重要标准。银行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 应加快业务信息的传递速度, 尽快做出正确反应, 及时满足客户在新时代“快节奏生活”中的需求。
2. 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当前的市场竞争越来越集中在非价格竞争上, 非价格竞争的主要内容就是服务, 这种服务的竞争也被称为二次竞争。这就要求银行彻底改变商业银行传统的“垄断”经营理念和方式, 在业务的推出、产品的设计到实施服务, 都应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为客户提供服务上, 可推出“绿色通道”, 进行贴身服务, 在同类产品营销中, 取得竞争优势;也可以与客户加强沟通, 建立联系, 尽最大努力满足广大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
3. 推行产品经理制。
现在银行普遍实行客户经理性, 作为银行对外服务的窗口, 客户经理为客户提供了一站式、一揽子的金融服务, 取得良好的业务成效。在客户经理制效果立竿见影时, 还要根据产品品种设置产品经理, 作为与客户经理相适应的后台。产品经理负责产品综合策划、管理推进和开发, 当客户经理单独难以成功营销时, 产品经理应主动出面, 帮助搞好营销。
三、提供优良营销业务
银行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目标市场提供全面的、独特的优良营销产品和营销方案, 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 为目标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 让银行和银行产品在顾客心目中形成独特优美形象。
1. 全面开发产品。
银行应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向客户提供立体化、综合性的业务, 保证信贷支持、资金结算和清算系统、电子汇划、财务咨询、财富管理等等产品的全面推出, 才能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回头率。
2. 推出独特产品。
从各家银行营销的产品来看, 产品功能相同名称不同, 不能算是独特产品。真正独特性产品, 是别的银行无法复制, 至少是不容易复制的。这就必须要强化“你无我有, 你有我优, 你优我特”的创新意识, 不断开发新产品。同时, 作为产品要在竞争中胜出, 还必须做到“抓品牌, 抓创新, 抓特色”的服务。
3. 推出个性方案。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银行还要不断优化营销流程, 推出个性化营销。个性化营销指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偏好、风险承受倾向和为之付费的意愿, 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产品设计、定价、服务交付方式、品质和风险控制的个性化整体解决方案;对内实际上是一个业务流程和工作流程的优化和再造。比如某银行了解到, 某大客户公司在销售中回收的银行承兑汇票数量不断增加, 存量已经达到相当可观的水平。该银行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富矿, 但由于公司现金余额亦十分不足, 并无办理贴现的打算。营销团队首先与该公司财务保持沟通, 指出大量的票据存在会降低企业的资金收益, 公司应该想办法盘活这笔资产。经过反复交流, 公司财务逐渐接受了银行的观点。银行根据公司的特点, 向其提供了一份资金增值建议书。该公司经过论证, 顺理成章地在该行办理了贴现业务, 双方的合作得到有效扩大。
新的时代形势下, 国内商业银行义无反顾地跨入金融开放时代的大门, 激烈竞争的浓厚气息已透过厚重的银行铁门扑面而来, 而能否高效销售金融产品成为商业银行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此情势下, 各家商业银行势必打造优质的营销团队、采取有效的营销方法、提供优良的营销业务, 以占据竞争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韩燕.浅谈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2]姬玲.银行营销面面观[M].兰州:甘肃金融出版社, 2003.
在这场营销年度顶级盛会上,围绕“营销的中国芯”这一主题,企业界、咨询界以及传媒界关注营销领域的人士,共同探讨了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营销的管理策略与最佳实践,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中国未来营销的变局和趋势进行了精确的预测和把握。此外,在2006年取得非凡营销成就的20多家企业和20位标志人物,也在这里领取了属于他们的荣誉奖杯。
“中国营销领袖年会”自2003年由新营销杂志社创办以来,已在广州、深圳、北京成功举办了三届,得到了企业界、新闻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第四届营销领袖年会的召开更是将其影响力推上了新的高峰,为积极推动中国企业的营销创新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作为一个舶来词,营销在很多人看来无论是理念、规则还是形式都来自国外,中国人除了潜心学习之外别无二法。但现在,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中国企业日益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强有力的声音,人们开始探讨一个话题:“中国式的营销是什么?中国将在不久的将来为世界贡献什么?”
中国企业下一个10年的短板在系统战
《领先之道》一书的作者、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春花认为,中国企业下一个10年的短板在系统战。陈春花将中国企业的短板概括为:首先是企业的系统能力比较弱,其次是流程能力不够,再次是分配制度,在分享价值链上没有上升到一个足够高的高度。
在格兰仕集团总裁助理赵为看来,本土企业的话语权正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大,而解决中国式的营销难题需要中国式的营销密码,如果再用西方的营销标准看中国企业的问题,就可能陷入无知的陷阱。他把自己的观点总结为:第一是西学中用,做好“两面派”,或者叫作“知法犯法”,比如知道利润方法,却从来不按照利润方法去做,这才是高手。第二是先开枪后标准,这才是精明的手段。在机会主义时代,企业要做一个战略机会主义者,不能做教条主义者。第三是不要轻易否定低价、高品质,低价永远是真功夫。第四是先战后变,与高手过招并寻求突破。第五是先低后高,通过造势从边缘走向主流。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创始人、首席合伙人王璞把中国式营销曾经的失败归结为“采用的是竞争性营销策略,关注的不是客户、市场,而是竞争对手怎么做,考虑的是自己怎么做才能超过、打败竞争对手。过分沉醉在行业之中,狭隘地考虑营销问题,结果导致“毙敌一千,自损八百”。而中国企业超脱竞争的方法在于“跳出竞争看竞争,用差异化竞争和定位来争取市场地位”。
华耐集团总裁贾锋认为,变革中的企业营销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进行系统深化和解决不同时期的问题。第一,创业期的瓶颈:股东和员工的心态问题,也就是待遇、收入比例以及信任度问题;第二,发展期的资源瓶颈:如何调动资源以及获得上下游支持共同成长;第三,成长期的突破瓶颈:如何使企业扩大,其突破口在什么地方;第四,成熟期的持续改进问题:做大还是做强,是公平良性竞争还是过度恶性竞争,企业家如同帝国的掌权者,面对复杂的矛盾和苦恼,更多的企业必须学会克制和调整心态以及策略。
选择战斗还是选择妥协?
相对于“竞争外功”而言,优识管理公司CEO孔雷更希望中国企业专注于“专业性和基本功,即企业内功”,因为“企业像细胞一样,必须自发地创造内部和谐的变革环境”。比起赤裸裸的竞争,企业更加需要自我净化和自我改造的能力。
二十一世纪福来传播机构总经理娄向鹏把本土中小企业的营销问题概括为“先破坏再和谐”。他认为,成长中的企业要用行业间相互借鉴学习和渗透的方法去超脱竞争,要善于嫁接、运用不同产业、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先进的理念、方法、手段,为我所用,通过创新营销实现曲线式前进与螺旋式上升。
采纳品牌机构总经理朱玉童认为,营销战的本质就是“和对手进行切割和竞争,未必表现为价格战,所谓的竞争双赢是不存在的。营销未必就是系统的科学战制胜,相反,本土策划更多的是“艺术创造派”取胜。朱玉童认为,企业组织有时候会成为营销变革的绊脚石,急剧变化中的中小企业如果沉溺于系统组织的细节变革有时候会阻碍其前进的步伐。“营销管理者试图通过流程、组织制度从而把营销管好,这绝对不现实。比如财务部,从来不干好事,永远都在限制营销人员在前线打仗,企业和营销专家必须打破束缚手脚的游戏规则”。他认为营销就是战争,战争不讲和谐,企业只能在冲突中壮大。从某种程度上说,颠覆一种和谐才能够创造另外一种和谐。中小企业在冲突中长大,在冲突中把原有的行业规矩予以颠覆,才有机会杀出来。
“中国企业在面对国际市场的时候,从心态上要抹平棱角,不应该诋毁对手,而是应该从寻找新的市场契机和时机上角力,共同开拓市场,而价格战让双方胜利的可能性都变得微乎其微。”宇通客车品牌管理部部长赵炎并不喜欢把营销竞争理解为战争,“市场主导品牌没有必要通过价格战和恶性竞争来淘汰竞争者,相反可以通过做透细分市场和提供附加服务的方法来进行和谐竞争。因为恶性竞争导致的结果是两败俱伤,明智的方法是兼并和收购,通过调整策略引导对手良性竞争,从而实现收益最大化,进而扩大和建设市场。”
精准营销,新媒体的角力场?
信息的透明化、注意力的破碎化以及新媒介产品同质化已经让企业营销在不断驱动的新技术环境中筋疲力尽。从新技术到新媒体再到新营销,营销的驱动路径并不鲜见,然而,互动、精准的手机互联网媒体在传播特性上的改变,到底意味着机遇还是挑战?
“只有了解和把握了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才意味着掌握了消费规则,才可以运用媒体和营销信息,不断提升和改变消费规则。”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业务总裁张军说,生活方式对精准营销的意义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首先,消费者所进行的单个消费行为都有自己的理由;第二,个人消费不是独立存在的,人们需要理由使自己的单个消费需求吻合一系列的综合生活方式;第三,在消费过程中,人们会不断地尝试寻找新的消费理由。不同的群体关注的东西不一样,只有利用生活方式的分析工具,找到目标客户喜欢的东西,恰当定位,不断提升客户对新产品、服务信息的追求度,才能够实现真正的精准营销。
腾讯在线社区部总经理许良相信消费者新的生活方式──重度参与的虚拟社区将是互联网营销的主流方向,因为互动如果更多、更频繁,粘性更强,时间也更持久,传播就会更快。“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只有同目标客户实现双向沟通循环,才能发挥互联网营销的威力。”对于那些希望在网络营销方面有所作为的企业来说,利用网络与客户频繁接触,搜集用户沉淀下来的信息,进行关系链营销是非常有必要的,双向互动、持续多维度的体验以及社区平台可以为深度营销提供很好的平台。“腾讯的优势在于通过即时通讯工具的粘性、虚拟人物社区道具的设计以及多维度资源整合平台给客户提供深度参与的互动营销服务。”他举例说。
分众无线营销副总裁王毓认为,基于手机终端操作上网的无线营销将大行其道。因为手机具有贴身性、直接性,这使得无线营销对于直接进行产品推介或促销诉求空前有效。“只有手机是24小时随身携带的媒体,手机使用的频度以及手机与生活融合的优势是史无前例的”。面对无线增值产品、数字影音类产品、快速消费品、运动用品以及各种直接的个人消费服务,手机作为第五媒体的优势将非常明显。
专注于校园新渠道营销的新鲜传媒总裁中展认为,对于新媒体来说,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准确地找到目标和潜在客户群,如何融入他们的生活并且影响他们。他认为,新媒体在开辟新渠道的同时,仍然需要传统的细分渠道予以支撑,这样与消费者的“空中沟通”才会有“落地”的明显效果。
2008,陷阱还是狂欢?
“全球化留给中国最后的机会是什么?并不是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一定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要尽快把我们企业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为品牌优势,使消费者产生信赖。不仅让中国消费者信赖,也要让全球消费者信赖。” 著名品牌专家李光斗认为,品牌制胜的关键在于能否用插位的方法占据最有利的资源,洞察消费者内心的真实需求,品牌一定要勇于进行精致化改变,而不是一成不变。
“2008年,意味着体育时代的到来,如果一个企业不善于和奥运、体育进行嫁接的话,肯定是会后悔的。”著名广告人叶茂中将中国企业的奥运心态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出钱直接抓住奥运机会的,这些企业可以通过终端促销大打奥运牌;另一类是没有花钱的,但它们仍然希望用概念包装和媒体炒作来借船出海,比如莱茵阳光通过运动地板的概念就大获成功。
“试图比别人做得更好,这是愚蠢的,而是要努力做别人没有做的事情。”叶茂中坦言中国企业家面临的竞争僵局往往是因为营销思维方式雷同所致,而推陈出新大获成功的企业家往往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认为,未来的商业世界属于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是那些永远都相信下一个奇迹就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个人,竞争力的最核心要素就是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工商银行“牡丹公务卡”推出背景
(一)国家政策的推动
为促进银行卡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公安部、信息产业部、税务总局、银监会和外汇局等九部门于2005年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工作重点的第二条第一款明确提出“鼓励推广公务卡”,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及所属预算单位积极带头使用银行卡,在行政经费、差旅费等公务支出中使用银行卡支付,提高预算资金支出的透明度,加强对公务支出的监控”。
长期以来,政府及相关事业用卡单位人员的支出通常采用事前预支或事后凭发票报销的方式,在这种财务报销模式下,往往多开或虚开报销发票的现象,公用资金流入了个人腰包。因此,推广公务卡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此后不久,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又发布了《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公务卡实行“银行授信额度,个人持卡支付,单位报销还款,财政实时监控”的操作方式,对于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和 5万元以下的零星购买支出等,使用公务卡支付结算。到2008年在全部中央预算单位实施公务支出刷卡消费,在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公务卡制度。
尽管,《意见》和《办法》的意图旨在推动公务消费的公开化、透明化,但在客观上却推动了我国公务卡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带来的商机。
(二)公务卡市场空间广阔
统计数据显示,商务费用是除政府和企业工资以外的第二大费用支出,目前我国商旅支出年均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公务卡市场蕴藏了巨大的商机。
与时同时,由于我国信用卡市场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来自全国银行卡工作会议的数据表明,早在2005年我国银行卡消费交易额就已经超过了9000亿元,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接近10%,各商业银行
先后推出了品种多样的信用卡,由于竞争的加剧,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的利润越来越低,市场推广难度也加大。
与信用卡市场的激烈竞争相比,公务卡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公务卡市场每年500多亿的份额也令商业银行为能不为之动心。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公务卡的推出满足了公务开支的市场需求,完善了银行卡的品种和功能,拓展了银行卡支付空间,密切了发卡机构与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的良性互动关系,为银行提供了更多拓展其他相关金融业务的机会。在此背景下,工商银行也在国内率先推出了“牡丹公务卡”并抢得了市场先机。
二、“牡丹公务卡”产品介绍
牡丹公务卡是指中国工商银行发行的,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牡丹公务卡实行“银行授予额度,个人持卡支付,单位报销还款,财政实时监控”的操作方式,对于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和5万元以下的零星购买支出等,使用公务卡支付结算。
(一)牡丹公务卡的主要功能
牡丹公务用卡是指政府机构或企事业团体,在从事公务消费活动及在内部财务管理方面采用工商银行牡丹卡进行卡结算的方式。其主要内容有:
1.政府机构或企事业单位的公务行政用卡。如:物品采购(办公家具、办公用品等)、会务费、参展费、团体差旅费的支付等使用牡丹商务卡结算。
2.政府机构或企事业单位团体的员工用卡。如代发工资、奖金或员工差旅费、培训费、医疗、保险等费用的报销使用牡丹个人卡结算。
(二)牡丹公务卡的作用
首先,对政府和财政部门来说,牡丹公务卡的推出有利于加强公务支出流程与数据的管理,加强财政资金支付使用全过程的监控,提高资金的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增加预算执行信息的透明度,提高预算收支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为财政运行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参数。
其次,对于用卡单位来说,采用牡丹公务卡进行消费,可以通过银行卡对日常支出和商务费用进行管理控制,对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堵塞漏洞,同时强化了资金管理,减少了私挪公款、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而且大大简化了用卡单位的财务流程,免除了现金预支、开具支票等繁琐步骤,提高了用卡单位的财务管理效率。
再次,能逐步改变以往传统的公务结算方式,减少了日常财务管理中现金的使用量,避免了支付差错;而且,牡丹公务卡在公务结算中的使用,可以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资金垫付成本。
(三)牡丹公务卡的特色
(1)统一额度,循环信用
牡丹公务卡信用额度由工商银行与预算单位协商确定,充分满足各位持卡人的用款需要,原则上同一单位的公务卡信用额度都相同。牡丹公务卡提供循环信用,持卡人无须预先存款即可在信用额度内透支消费。
(2)还款免息,轻松理财
使用牡丹公务卡透支消费(透支取现除外),可享有最短25天、最长56天的免息还款期,在国内各类银行卡中免息还款期最长。
(3)短信提醒,用卡放心
工商银行为牡丹公务卡持卡人提供账户余额变动短信提醒服务,通过余额变动短信,无论是刷卡消费、公务支出报销到账还是个人还款到账信息,均可轻松掌握,便捷又安全。
(4)其它专享优惠
主要包括免予收取公务卡年费、本地工行存款取现零手续费、本地、异地工行存款零手续费、余额变动短信提醒服务免费、免予收取挂失补办更换新卡片费用等。
三、“牡丹公务卡”的成功经验
(一)积极抢占市场先机
为了抢占公务员客户市场份额,工在国内其它商业银行还未大规模推出公务卡之际,工商银行就率先在国内推出了牡丹公务卡,并且在各支行积极试点。
为了成功营销牡丹公务卡,工商银行不但认真研究营销牡丹公务卡的技巧和话术,而且营销人员还主动登门拜访锁定的目标客户,积极为客户排忧解难,为
牡丹公务卡营销工作建立了良好的开端,抢得了市场先机。
(二)强化产品卖点
为了迅速推广牡丹公务卡,工商银行不断强化产品卖点,对公务员宣传用卡意识,积极营销提高成功率。一方面,工商银行组织客户经理认真学习掌握牡丹公务卡的营销买点,在营销宣传中强调该卡使用中对提升客户的信用等级所产生的意义,宣传公务卡给单位财务管理带来的好处和方便快捷,办理了公务卡不仅能减轻单位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还可监管到财务支付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工商银行同时向客户宣传牡丹公务卡有“题材新颖,设计精美,彰显身份,牡丹公务金卡可在工行专享绿色通道”等营销热点,有效的提高了牡丹公务卡产品营销成功率。
(三)精心策划营销活动
工商银行高度重视牡丹公务卡的营销,积极策划营销工作方案,组织客户经理营销队伍开展市场营销调研分析,积极对员工进行牡丹公务卡知识培训学习,采用多样宣传营销方式对目标客户进行营销。如支行做整体统筹营销计划,市场拓展部各小组和各网点实行定向营销,除分组上门宣传、个别电话联系外,还举办客户沙龙讲座和产品推广会等,推动全行员工投入积极的营销工作中。
问题:
1.假如现在任命你为牡丹公务卡市场推广总监,请你运用市场营销策略(4P策略)为工商银行牡丹公务卡设计市场进入策略。
营销目标的确定对于活动营销策划尤为关键。营销目标不同,所需要的经费、所采取的活动类型、所动用的人员都有所不同。在确定活动营销目标时,我们经常会犯以下两个错误:
1.混淆营销总目标和本次活动营销目标
对于银行来说,任何营销活动的目标都是提升银行的效益,也可分解成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客户忠诚度以及增加市场占有率等。这些目标在活动营销过程中也会间接实现,但这并非本次活动营销的目标。以银行卡业务的活动营销为例,活动营销目标可以是增加银行卡持卡者的消费,提升发卡数量,吸引某类特定人群,提升银行卡的品牌识别等。
2.混淆活动营销主目标和分目标
活动营销一般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在确定营销目标的过程中要分清主目标和分目标。在活动营销策划中,以主目标的实现为主。比如银行卡业务的营销主目标为提升银行卡的品牌识别,在策划中就应以突出银行卡的品牌价值为主,例如山西五台农商行推出的五台山祈福卡就是依托五台山的佛教文化和旅游文化的卡产品,制定该卡的营销策划就应以“智、运、和、安”的核心诉求为主。
二、管理活动营销预算
活动营销预算与活动营销内容是紧密相连的:有多少活动营销预算,就可以去设计怎样的活动营销内容;有什么样的活动营销内容,也就需要有多少活动营销预算。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先明确活动营销预算,再去设计活动营销内容。事实上,当活动营销预算确定的时候,活动营销内容的可选项也就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一般来说,活动营销预算主要分为推广费用、物料费用、场地租赁费、礼品费、交通费、劳务费、其他经费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推广费用和物料费用。推广费用主要包括纸媒、电视媒体、网络媒体、论坛、自媒体等发布的硬广及软文发布的费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炒作的费用,户外广告等费用、视频广告等设计和制作费用;物料费用主要包括海报、易拉宝、宣传单页、宣传手册等制作及印刷费用。
即使是同样类型的活动,不同地域的活动营销费用也有很大不同。除去地区间的差距,银行与媒体之间的关系也会起到很大影响。
活动营销预算应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活动营销预算,另一部分应为活动营销备用金,以避免活动营销预算超额而导致无法继续进行下去的危险。活动营销预算及备用金的数额应根据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来确定。
三、明确活动营销主题
活动营销主题应围绕活动目标来做。如活动目标为增加银行卡持卡人的消费额,则应以“消费有奖”、“消费赚积分”、“消费免单”等为活动主题;如活动目标为增加银行卡品牌识别,可以“银行卡宣传语征集”等为活动主题;如活动目标为增加开卡量,可以“人际传播+开卡抽奖”等为活动主题。
活动营销主题往往是活动营销策划的难点,对于大型活动营销策划来说,在明确活动营销主题之前可请第三方机构进行严格的市场调查,相应的数据有助于我们选择适合的活动营销主题。
确定活动营销主题,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营销目标分析
分析营销目标适合哪些活动营销主题,如本部分首段介绍内容;
2.客户群体分析(以银行卡为例)
分析客户群体的各项特征及偏好,比如客户群体的性别特征、年龄范围、学历情况、月收入情况、家庭成员结构等,营销地域具有该特征人群的主要偏好;
3.宣传亮点分析
分析与本次营销目标、客户、产品相关的可能成为宣传亮点的内容,比如是否贴近某个季节或者节日,客户是否会产生某种共同的需求等。
活动营销主题可以以上三点为核心制作三个圆圈,其中核心处即为可供选择的营销主题。
家庭节日有奖消费,我们就可以选择与大型商场和旅行社合作,举行刷卡抽奖活动,抽中者赠送旅游机会等。活动主题语可以围绕中秋、国庆来撰写,利用节日喜庆氛围。
四、设计活动营销内容
活动营销内容的设计是活动营销策划的核心,主要包括活动形式的设计、活动时间的设计、活动视觉的设计、活动文案的设计、活动体验的设计等五个部分。通过活动营销内容的设计,我们能够把控活动营销的主体部分,并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1.活动形式的设计
活动营销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会议活动、郊游活动、有奖征集活动等。活动形式的设计受到活动营销目标、活动营销预算及活动营销主题的限制。例如活动营销目标为获取更多高质量客户、活动营销预算一般、活动营销主题为热点话题分析,那么活动形式则可以采取聘请国内相应热点话题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
2.活动时间的设计
活动时间的设计不仅包括活动整体时间的设计,还包括活动各部分时间的设计。有些时候,我们举办一次活动往往分为三个甚至更多不同的周期,如何安排好周期的衔接和递进就是我们在活动时间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
3.活动视觉的设计
活动营销宣传往往会涉及到一些视角效果,比如广告的颜色搭配、会场的颜色搭配等。活动视觉的设计应考虑活动营销主题。一般来说,银行卡活动视觉设计贴近银行卡自身视觉设计。
4.活动文案的设计
活动采用怎样的主宣传语,主体的宣传文案是什么等都需要在营销策划过程中设计出来。这是因为活动执行往往由多个部门组成,需要协调多个渠道,活动主文案无法确定很容易造成不同宣传渠道之间的冲突,降低宣传效果。以银行卡活动文案设计为例,一般需要主广告语(以10个字以内为佳)、主广告文案(一般为两个字数相同、有对仗的半句组成)、主介绍文案(活动时间、活动规则及活动须知等内容的标准版本)、主宣传文案(3段、400字左右的活动介绍,不包含活动时间、活动规则、活动须知等内容)。
5.活动体验的设计
对于一些与客户有直接互动关系的活动,活动营销策划应着重考虑客户的实际体验,比如参加郊游等活动,整个郊游活动的路线选择是否合理,客户是否过度疲劳等都需要充分地考虑到。对于一些与客户并不进行直接互动的活动,我们同样需要考虑客户实际操作的体验。以银行卡“开卡有礼”类活动为例,客户开卡获得礼品的方式是否麻烦,礼品是否有用等都是需要考虑的。
从整体上来说,活动营销策划包含活动内容的策划和活动推广的策划。活动内容与活动推广相互联系同时又相互独立,同样内容的活动基于不同的推广策略可以采用完全不同的推广规划。如采用的是会议式活动营销,在推广上既可以采用电话营销为主,网络营销为辅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软文类广告为主的方法。
至于在策划中更注重内容还是更注重推广这一问题,银行活动营销应更注重活动内容,因为银行业务并不是一锤子买卖,我们不仅需要客户开卡,还需要客户经常使用,更需要能够挖掘客户的其他金融服务需求。
五、选择活动推广策略
活动推广策略一般分为三种:销售型推广、传播型推广、混合型推广。销售型推广是指以获取更大销售额为主要推广目的的推广策略;传播型推广是指以获取更大传播度为主要推广目的的推广策略;混合型推广则是指兼顾获取更大销售额和获取更大传播度的推广策略。在实践中,并不具备明确的主要推广目的的均可视作混合型推广。
这里需要重点说明的一点是,任何营销推广活动的最终目的均是实现营销的目标。但是,营销目标的实现存在很多方式,比如营销目标为增加银行卡的开户量,我们既可以选择发布广告软文这样的推广方式,也可以选择话题炒作这样的精准推广方式。前者更注重获取更大销售额,而后者则更注重更大传播度。最终实现的结果自然都是更多的开户量,更好的品牌形象。策略选择的不同所导致的投入方式以及社会影响都有较大的不同。
推广策略的选择应考虑营销目标、营销预算、营销主题、营销内容、自身市场营销核心能力等情况。例如一些以品牌认知和传播为营销目标的活动营销,其推广策略基本为传播型推广。
自身市场营销核心能力对于推广策略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的自身市场营销核心能力就是指营销推广部门所拥有的最优质资源和能力是什么。比如一些银行可能长期与广告公司有合作,能够以更为优惠的价格拿到广告位;一些银行的自媒体做得很好,能够在推广中更好地利用自媒体资源。
六、制定活动推广规划
活动推广规划,主要包括推广时间的规划、推广渠道的规划、推广文案的规划、推广人员的规划四个部分。
推广时间的规划,主要应确定推广的准备时间、推广的整体周期,每次推广活动的时间等。比如一次大型的品牌语征集活动,我们要在活动内容确定以后,规划活动推广的时间,一般来说我们要在活动正式举行之前的一个月左右进行推广,推广的整体周期维持一个月左右,在刚开始的时候所有渠道同时推广,在之后的每周选择合适的时间点,做两到三次推广活动。如采用话题炒作的推广方式,也要规定话题炒作开始、话题传播、话题爆发的时间,有延续性话题的也要做好延续性话题的规划。例如在活动结束以后,开始群众投票的话题,或者优秀作品展示的话题等,进一步扩大推广的整体效果。
推广渠道的规划,主要应确定通过哪些渠道进行推广,是否要采取付费推广渠道,是否要进行线上推广和线下推广的结合,是否要进行软文和硬广之间的结合等。目前主流的推广渠道有电视及网络媒体、自媒体、报纸、户外、渠道(比如合作商户等)、网点、员工等。策划过程中应考虑营销内容以及相应推广渠道在当地该产品的影响力。
关于推广渠道,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免费推广渠道体系,比如微博矩阵、微信矩阵等。相对于付费推广渠道,免费推广渠道的可控性更强,而且随着自媒体的逐渐兴起,运营较好的自媒体的影响力甚至大于付费推广渠道。如建立自媒体,银行应保证自媒体的最低阶段的维护,即内容更新。
对于一些小型活动来说,通过微博、微信自媒体,网点张贴海报、员工主动传播就可以起到想要的效果。并非所有推广都需要使用付费渠道,也并非所有推广都是预算越多越好。
推广文案的规划,在本文第四部分“设计活动营销内容”中的“活动文案的设计”中曾经提到过活动营销所需要的主文案,推广文案的规划则是奠基于主文案根据推广阶段和推广渠道的不同规划好相应的文案,比如有多少篇多少字什么主题的广告,有多少篇多少字什么主题的软文稿,有多少篇多少字什么主题的论坛稿(如果做论坛营销的话),有几种通知客户的短信文案,有几种微博、微信文案,制作什么样的海报文案等等。数量、字数、要求等都要做好相应规划,并确定文案提交的时间早于推广开始的时间。在文案通过以后,还需要根据文案内容至少要预留两个小时到一个工作日的应急时间。
推广人员的规划,主要是关于哪些人员需要参与推广,具体从事哪些工作,人员的时间安排是怎样。推广人员的规划要视活动规模而定,对于大型活动,建议全员参与,这种融入感往往更为重要。
推广人员需在进行推广前进行一定的培训,具体内容将在本文第八部分“构建活动营销支撑”部分具体展开。推广人员应做到对所推广业务的熟悉,做好回答客户提出任何问题的准备。如不能直接回答,也应掌握相应的话术。
七、做好活动营销筹备
筹备工作是最为复杂,同时也是最琐碎的工作。活动营销筹备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活动的效果。活动营销筹备既包括活动内容的筹备,也包括活动推广的筹备。主要分为预算的筹备、整体进度的筹备、物料的筹备、文案的筹备、人员的筹备以及其他方面的筹备等。
预算的筹备主要是指对预算数额、到位时间和方式的确定。预算筹备将影响到整体进度,应非常谨慎。
整体进度的筹备,在前面几个部分里对各部分准备工作做出规划以后,我们还需要对整体进度进行把控和设计,考虑不同内容之间的配合和衔接,比如物料的筹备与推广计划的对接,培训课程、动员会等的安排与活动举行之间的对接。
物料的筹备,主要是指活动及活动推广需要的各类型物料,包括但不限于宣传单页、宣传手册、易拉宝、活动场地、活动奖品等内容。物料的筹备需要在整体进度的筹备中设定具体的时间和非常明确的负责人。建议物料筹备时间在需要时间两个工作日到四个工作日之前能够进行确定。
文案的筹备,主要是指推广计划所需的各类文案,同物料的筹备一样,需要在整体进度中明确具体的提交时间和非常明确的负责人。
人员的筹备,主要是指活动内容及活动推广所需要的各类型的人员,在整体进度上进行相应安排,人员的筹备包括职责、服装、礼仪、话术等方面的明确。
其他方面的筹备是指特定活动需要的各种筹备事宜。
筹备的负责人等内容将会在本文第八部分“构建活动营销支撑”部分具体讲解。事实上,大多数活动营销策划往往是从头向后理顺,提出策划的各种建议,之后从后向前确认的。这也是我们在活动营销策划中需要考虑到的。
策划的意义在于在众多的选项中选出一个合适的、可操作的选项,是从多条蜿蜒曲折的路径中选择出合适的,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发现不合适再换路。始终关注结果,始终在选择,才是策划真正有趣的地方。
八、构建活动营销支撑
想要举办一场营销效果较好的活动,除去做好营销筹备等工作外,构建活动营销的支撑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活动营销应构建管理体系、培训体系和应急预案这样三个体系。
管理体系,就是成立活动管理小组,谁是整个活动的总负责人,谁是活动内容的负责人,谁是活动推广的负责人,谁是活动物料的负责人等。每一项筹备工作以及现场执行工作都要有负责人并且限定明确的职责。对于周期较长、涉及部门较多的活动,由银行管理相关工作的副职来担任总负责人最好。
以下为活动营销管理支撑体系的用表示例。
培训体系,就是对参与到活动营销中的员工及合作商户进行相应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活动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活动所需要用到的各种宣传材料,与客户接触时的态度和礼仪等。鉴于大多数一线员工都有很多经验,活动培训应以本次活动的重点为主。比如银行卡增加开户量的社区活动,参与人员应了解附近的营业网点和ATM机的设置等内容。
应急预案,就是针对活动营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的预案,活动营销应急预案应根据活动营销的类型进行准备。比如室外活动应考虑天气等因素对活动的影响,又如会议式营销应考虑到主讲人不能按时到达会场的情况,再如现场演示应考虑ATM机内部存储现金不足,或者进行POS机刷卡信号不佳的情况,所有涉及到电子仪器的都应考虑到电子仪器出现问题的情况。当然,不同规模的活动对应急预案的重视程度可有一定不同,如果是较小规模的活动则可以考虑准备应急人员,而不准备应急预案。
九、规划活动现场执行(线下活动)
线上活动,活动营销主要是在后台运营,而线下活动则需要规划如何进行现场执行。线下活动现场执行规划主要分为场地、物料、人员、流程等几个部分。
活动现场执行首先需要规划的是场地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场地、场地该如何布置等都需要规划。场地的选择主要应考虑两个因素,场地是否符合活动内容的要求,场地是否对客户更为友好。比如我们选择在户外设立宣传点进行活动宣传,那宣传点的选择就要考虑这个地点是否是目标客户的聚集地,宣传点是否影响过往路人的行走。我们可以采用“代入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物料的规划主要包括场地布置所需的各项物料,营销宣传的各种材料、介绍产品的各种资料、奖品等。我们需要规划物料的数量、质量以及准备完毕的时间。
会议营销物料(前台签到时交给参会者)
1.本次会议的流程;
2.银行宣传册;
3.银行卡宣传册;
4.营销人员名片
5.小礼品;
6.白纸;
7.笔;
8.矿泉水。
人员的规划主要包括现场执行人员的数量、互相之间的配合等。比如会议营销就要考虑会议参与客户的接待人员,所选场地的引导人员,前台签到人员,现场服务人员,摄影人员等。
流程的规划主要是针对会议、竞赛等有整体流程的。流程的规划主要应考虑参与人员的活动体验等。
十、监控评估营销效果
活动营销效果的监控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活动营销效果的评估,二是活动推广效果的评估。以线下活动为例,前者考量的是最终的成交量,而后者考量的是实际的到场量。活动营销效果比较好监控,只要我们能够知道我们实际的销售额就可以,而活动推广效果的评估,尤其是各种宣传渠道推广情况的评估则较为复杂。
监控活动推广各渠道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直接收集推广效果。很多活动推广效果可以通过客户信息的收集来完成,某些活动可以采取预约的方式,在预约的时候获取客户是通过哪个推广渠道了解到营销活动的信息。某些活动可以采取售后回访的方式获取客户通过哪个推广渠道了解到营销活动的信息。
2.间接推测推广效果。与不同地域商户合作的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地域商户合作的实际情况进而推测出推广效果。
二.本方案主要涉及和解决以下问题:(1)电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预测
(2)剖析限制电子银行支付手段发展的技术难题和发展阻力(3)农行电子银行的目标市场定位与市场细分(4)农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市场竞争的优劣势分析(5)农行电子银行的营销策略 三.本方案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电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预测:
电子银行是现在各大商业银行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日趋完善和健全,人们会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线支付手段,而且追求的目标是最安全,最快捷,最便宜,最有效率的方式。经过比较现在的主流的支付方式我们认为网上银行是目前最能达到此目的的方式。我们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在家庭使用计算机的用户是越来越普及家家有电脑的时代正在到来就像当年的电视的普及一样。这样就可以为网上银行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潜在客户群。
第二,目前几乎人人都会与银行有着各种业务或者其他方面的往来和关系,通过银行理财早就是人们的习惯了,通过网上来购物或者其他的涉及到经济和钱的业务通过银行是最快捷和最有效率的,就不用再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转换了。这是网上银行得以普及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
第三,由于国家立法及监管的日益完善和全面到位以及技术和日益成熟安全问题正在进一步被消除,这是网上银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外部环境。因此我们预测通过网上银行支付是将来的一个重要的趋势极有可能成为最主要的支付手段,网上银行的前景很好。
(二)限制个人网上银行支付手段发展的技术难题和发展阻力:
目前,网上银行正在不断的推广中,前景很好。但是我们仍然要看到个人网上银行现阶段发展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和发展阻力。我们认为,个人网上银行的最大的技术难题依然是安全问题,这也是限制电子商务发展的最重要的最大的障碍和难题,如何提高安全性需要各面的齐心协力共同提高,不仅包括政府,立法,技术,人们的安全意识等等共同提高,共同加强。
(三)农行电子银行的目标市场定位与市场细分:
前面谈到的是整个个人网上银行的大的情况和分析,现在我们把重点发到我们的重点——中国农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上来。经过对农业银行的电子银行的市场定位和市场细分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得到以下结论:我们认为建设农行的目标市场应该是年轻的白领一族,拥有个人电脑的家庭和大学上群体。要牢牢抓住这些群体,向这些群体加强推广和宣传。市场细分为:以年轻的白领一族和拥有家庭电脑的家庭为主要目标客户,以广大的大学生为主要的潜在目标客户群。
(四)农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市场竞争的优劣势分析:
经过初步的调研和分析,我们认为农行的电子银行在市场竞争的有以下的优点和要改进的地方。优点有:
一、服务全面,农行的网上银行的业务很全面包括
二、农行的电子银行安全、快捷、方便 需改进的地方有:
农行电子产品宣传的不到位
(五)农行电子银行的营销策略: 经过以上的分析现总结以下农行电子银行的营销策略:(一)、明晰目标市场,准确把握市场定位。以年轻的白领和拥有家庭电脑的用户为主要对象,以大学生为主要潜在目标客户。加强对这些群体的宣传。
(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网上购物,淘宝网等电子商务网站建立合作,可以采取用个人网上银行优惠的政策吸引客户:比如降低交易的费用打折获得网银的积分,积分换奖品或现金等等。使得更多的人越来越了解网银的便利和方便而更多的使用它。
(三)、在营业点加强宣传和推广:在营业点的休息区等待区投放有关网银的宣传资料相关介绍以及开通的具体步骤,优惠政策等等。
(四)、加强和学校的合作,向学生接受和推广网银:可以加强和学校的经济往来得到更多的接触学生的机会。比如与学校签订交学费系统,发放各种奖学金,补助金等等的业务往来。(五)、举办形式多样的促销和宣传活动:比如办k宝的优惠宣传活动,有赠品,抽奖,打折,免年费,降低交易成本等等活动。
(六)、加强网银的安全性的宣传和提高安全性的宣传活动。制作《网银安全手册》,《网银安全策略》等的文本宣传品和影像视频宣传材料在营业大厅里投放和播放;在网上进行专题栏目的宣传和视频文件的播放和下载等业务。
随着个人客户财富的快速增长和金融服务需求的增强, 个人金融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创造利润的重要源泉。从现代银行业发展状况来看, 个人客户在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银行经济效益最大化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 中国各商业银行对个人银行业务的争夺愈演愈烈。中国各商业银行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 争取更多个人客户, 不断推出新产品, 以满足个人客户的需要。从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业绩可以看出, 凡是把个人客户营销工作落实实施的银行, 经营效益和业务发展都比较好, 而那些没有以个人客户营销为关键的商业银行业绩平平, 有的甚至出现效益滑坡现象。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个人客户对商业银行是否稳健快速发展起着决定性因素。个人客户群决定着银行的生存与发展, 是银行的重要客户资源, 中国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完善的客户营销体系。因此, 为防止出现失去个人客户资源进而造成经营不稳定的状况, 中国商业银行必须进行经营管理体制、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 努力改变过去的服务方式, 主动开展对个人客户的市场营销。
二、中国商业银行个人客户营销现状
中国商业银行对个人客户的营销起步较晚, 虽然在有些方面取得了一些不小的成绩, 但是也面临着不少问题。目前, 个人客户营销在中国商业银行的日常管理效果主要表现在:
(一) 注重塑造自身形象并增设网点
各家银行不同的品牌形象已成为客户区别各银行的显著标志。各商业银行重视服务质量, 改变以往服务态度实施微笑服务等服务方式, 增加个人客户等候区的座位设置, 努力营造一个舒适良好的营销环境, 使个人客户对该行的满意度得到提高。中国商业银行在城市各区域、各乡镇加设营业网点来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扩大市场占有率。遍布各个地区的营业网点不仅极大地方便了个人客户进行业务办理, 而且有利于市场资金的快速流动,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二) 开展多形式的业务种类和营销方式
中国商业银行顺应市场发展趋势针对个人客户的特殊需求先后推出了定活两便存款、有奖储蓄、按揭贷款等各种新形式业务种类和服务方式, 并根据新产品的特性和个人客户的消费需求组织了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来促进新产品的宣传。中国商业银行利用各种营业推广方式和宣传工具, 打造新产品的形象增加个人客户对新产品的认知度, 使个人客户对新产品产生兴趣, 促进个人业务的发展。中国商业银行以个人业务为基础, 建立个人客户营销系统, 把以个人客户为中心的营销型业务体系构建起来, 开展客户经理制, 不断拓展多元化服务渠道, 针对不同个人客户群实施不同的营销方式, 努力满足不同层次个人客户的各种需求。
三、中国商业银行个人客户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 经营理念落后, 营销水平较低
长期以来, 中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实行的经营理念是以产品为中心, 经营网点的促销方式是封闭的等客上门的落后形式, 以业务处理为重点的业务流程, 没有重视对个人客户潜在价值的挖掘。中国商业银行对个人客户的重要性还处于初级认识阶段, 没有真正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 以客户为中心的差异化营销理念。因此, 无差异市场策略是中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对个人客户的主要营销策略。中国商业银行忽视了不同个人客户群体的不同要求, 缺乏具有针对性、主动性的个人客户营销目标和营销策略。客户经理一对一式的服务方式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对不同层次的个人客户缺乏必要的分类和引导。许多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设备和网上银行等营销渠道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大利用。
(二) 不能及时开发新产品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国商业银行不能顺应市场环境变化, 及时为个人客户设计个性化满足其需求的新产品。中国商业银行的产品缺乏创新性, 甚至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 从而使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中国各商业银行虽已对个人客户进行了业务创新, 比如推出诸多的定活两便存款、按揭贷款、储蓄存款等新品种, 但个人业务的创新仍旧比较单调, 没有形成独特的、个性化的、不可被模仿的业务产品。
(三) 缺乏对有效资源的系统整合
中国多数商业银行缺乏对市场调查分析、定位与控制的长远考虑, 不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 一味地跟随同行业的营销方式进行个人客户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的个人客户营销方式, 客户经理的智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挥, 客户经理的数量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没有建立起多层次化的服务组织体系。中国各家商业银行缺乏有竞争力的经营及资源整合, 以及有效利用, 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力, 造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
(四) 缺乏对客户服务机制的有效管理
中国商业银行的许多个人客户经理个人素质比较低、能力弱, 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不能担当重任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在管理机制上, 缺乏有效的团队沟通管理机制, 没有真正建立起上下联动的客户管理体系, 营销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整合利用。银行业对个人客户的认识还不全面, 对个人客户对该行业带来的竞争力的理解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商业银行管理层应落实构建对优质个人顾客提供专业理财建议和服务的专家队伍体系。
四、中国商业银行个人客户营销策略的选择
(一) 产品策略
金融产品是个人客户与银行的主要联系纽带, 产品策略影响着个人客户营销目标的制定, 因此选择合适的产品策略是个人客户营销的首要步骤。首先, 顺应市场发展趋势, 对客户需求进行市场调研。应根据市场导向, 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主要目标研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营销组合的创新产品。其次, 积极引进同行业创新产品。中国商业银行应在不断研发新产品的同时, 引进适合本行业务发展的国内外金融市场上的畅销产品, 吸引个人客户。引进其他商业银行的新产品不仅能适当提高竞争力, 而且节约产品开发成本, 降低了新产品开发的市场风险和研发费用。最后, 研发具有自身独特竞争力的产品。中国商业银行应根据自己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目标, 研发自己的核心优势产品。个人客户群具有多层次的多方面的特殊需求, 中国商业银行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个人客户的需求, 因此根据市场状况和自身条件开发适合自身发展的独一无二的创新产品是中国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二) 定价策略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利率受央行的管制, 使得国内银行业在表内产品的价格方面相差不大, 各商业银行之间难以开展对个人客户的竞争。在表外产品方面进行价格竞争是中国商业银行在个人客户方面能实施的唯一价格竞争方式。由于银行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利润微小的传统的表外产品竞争上, 导致该领域已无投入大量竞争力的必要。所以, 中国商业银行应努力向新的收费业务和创新产品方面发展, 提高产品价格竞争力。中国商业银行应针对不同层次的个人客户群体的各种需要采取多样化的营销定价策略方案。
(三) 营销渠道策略
首先, 中国商业银行要将营业网点的功能重新定位为提高网店营销产品的综合能力, 坚持以满足个人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整合有行网点无形网络的功能, 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网点向销售功能的网点转型, 不断提高网点营销产品的综合能力。其次, 大力拓展个人客户的多层次的交叉型的营销服务渠道。在已经开通的柜面、自助设备等服务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提高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网络领域的利用效率。随着电子商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普及, 中国商业银行应将服务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没有本行网点的人口密集区主要以构建离行式自助银行系统为主, 满足个人客户多方面的业务要求。
(四) 促销策略
中国商业银行应结合产品的特点, 制定与其相匹配的促销策略。首先, 金融产品涉及大量个人信息和财产状况, 金融当局和个人客户对其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较高, 个人客户对一般银行产品缺乏信任。因此, 中国商业银行在利用各种宣传推广工具宣传新产品信息的同时宣传其安全性, 尽量降低个人客户对新产品的顾虑, 在稳固老客户的同时吸引新客户, 提高市场占有率。其次, 中国商业银行员工在为个人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时应主动向其宣传本行的产品, 积极向客户推荐适合客户自身条件的金融产品, 改变过去等客上门的服务方式, 以客户为中心, 挖掘潜在客户, 使个人客户对其感到满意。再次, 中国商业银行适时推出免费开办网银、赠送礼品、办卡免费等比较具有吸引力的活动来引起个人客户的兴趣, 增加个人客户的数量, 提高市场占有率, 进而增强营销竞争力。最后, 中国商业银行还可以充分利用公共关系手段。利用媒体、发布会等宣传工具对赞助基础教育、慈善捐款、医疗机构等公共事业的事件进行宣传, 以此提升商业银行声誉, 提升银行的品牌形象, 扩大市场影响力;中国商业银行可以安排新产品发布会、展览会、知识竞赛、社会公益活动、免费金融服务等特殊事件, 通过对该行的美誉度的策划引起公共的注意力, 提高知名度;中国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形象识别系统将其形象概念化, 使其具有自身特色, 吸引客户对该行留下深刻的印象, 把该行的品牌形象变成有效的营销工具。
摘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 中国的个人资产快速增长, 个人客户的各种需求日趋多元化, 个人金融市场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个人客户对商业银行利润的贡献也越来越多。为了顺应市场的变化趋势, 个人业务受到中国商业银行越多越多的重视, 成为商业银行增加利润的重要对象。对中国商业银行个人客户营销发展的必要性、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客户,客户营销
参考文献
[1]宋炳方.商业银行客户营销[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1.
[2]丁建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J].企业研究, 2012, (2) :115-116.
[3]古洁.商业银行个人客户营销探析[J].财政金融, 2010, (2) :51-53.
【摘要】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媒体正处于转型阶段,对媒体经营中的成功和失败进行专业理论的分析很有必要。本文按照理论发展的时间顺序介绍市场营销中五种基本营销理论,并将其引入对中国媒体经营过程中种种问题进行分析中,希望通过此分析为中国媒体的经营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 中国媒体;营销;市场营销学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范围广,影响幅度大,必然给我国的传媒业带来冲击(已有研究成果证明)。目前国内媒体没有受到大的冲击,因为长期以来,国内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媒体本身的研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媒体产业越来越大,分析媒体问题的时候不能仅仅限于媒体本身,而要将其放在经济的大环境下,从经济学的角度具体分析。本文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利用营销学基本观点结合中国媒体的案例来分析我国媒体的发展和问题,希望通过新观点的引入给中国媒体的发展提供一些启发。
一、生产观念
生产观念是指导卖方行动的最原始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假设前提是,认为消费者主要对买到产品的方便和低廉的价格感兴趣。在这一假设下认为:消费者喜爱那些可以随处得到的且价格低廉的产品。生产导向型组织的决策者致力于获得最高生产率和最广泛的销售覆盖面。这种观念在两种情况下是成立的。第一种是当市场上对某个产品的需求大于供应,此时,消费者关心能否得到该产品,并会适当忽略产品的细小特征。第二种是当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很高时,必须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来扩大市场,以求获得“规模效益”。
就媒体而言,以生产为导向的观念在两个阶段是有效的,其一是在改革初期,即从1978年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此时电视逐渐普及,开始呈现以报纸、广播、杂志、电视这四种传统媒体为代表的传媒格局。这一阶段媒体资源相对稀有,公众注意力比较集中,对新闻为主的各种媒体产品的关注度较高,而国家负责新闻产品的发布。媒体所要关注即利用所有资源生产更多的媒体产品,让更多的公众获得信息,媒体更关注媒体产品的数量而非质量和形式。其二,是在一种新兴媒体发展的初期,无论是80年代的电视、90年代中期的都市报,还是90年代进入我国的互联网当其作为一种新型媒体形式的时候,都可以遵循生产为主的营销观念,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二、产品观念
从逻辑上讲,产品观念是生产观念的第二个阶段,即当某种产品处于行业生产饱和而不能通过扩大生产来获利的情况时,部分生产者就开始寻求产品本身的突破。该观念认为,大部分消费者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且认为消费者愿意欣赏制作精良的产品,他们有鉴别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能力,并愿意为此付出较多的钱。
产品观念在中国媒体中一直不被重视,因为媒体产品对公众关注不够。一直以来,我国媒体对传播内容的分析都比较弱,这就是为什么大量媒体在开办新的节目或板块后效果甚微的根本原因。这种情况的出现和中国媒体的发展历史和自身定位都很大关系。对传播内容的分析基于对公众的需求的调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传媒目标市场的调查;二是对传媒产品公众反馈的及时收集。媒体对传播市场的调查并不是新生事物,西方媒体十分重视对公众的分析和调查,他们的传媒产品是以公众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的。日本的《读卖新闻》50多年前开始举办公众调查,此后20多年共办了200多次,如今已发展到每月举行,并成为该报大特点,在为报纸寻找到准备卖点的同时,调查本身也吸引了大批读者。不过,这一现象随着中国媒体产业化的兴起和媒体竞争的加剧有了很大改观,以央视为代表的一大批媒体都有自己专门或指定的调查机构对公众市场进行先期分析和后期效果测定。
三、推销观念
推销观念是被很多经营者认为能占主动权的一种观念。它认为,若听其自然,消费者通常不会大量购买某一组织的产品,因此,必须积极推销和组织大量促销活动。这一观念的假定前提是,消费者通常表现出一种购买惰性或者抗衡的心理,所以必须通过某种手段去劝说他们多买,这些手段包括绑定、推销和促销。在现实中,这种观念在两种情况下会被大量使用,一是用于推销那些“非渴求商品”即购买者一般不想到要去购买或不是很必需的商品,如保险、大部头工具书和保健药等;二是当产品过剩时,也常常使用推销观念。
由于媒体的“二次售卖”属性以及它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特殊“商品”,所以针对不同消费者就有不同的意义。推销观念在媒体中的使用比较复杂。
就第一次售卖而言,媒体的消费者可分为两类:一是普通消费群体,指广大老百姓以及消费影视、娱乐节目为代表的媒体产品时的消费者。对这部分人,此时的媒体产品属于“非渴求商品”;二是特定消费人群。这类人群对特定媒体产品关注程度高、消费频率相对固定,也愿意为专业信息支付较高的费用,对他们而言,以信息为代表的资讯产品属于“必需产品”。对于后者,媒体不需使用推销原则,且此时由于消费者自身对专业信息的质量和数量的要求相对固定,“强力推销”非但不能增加效益有时甚至会破坏消费者对所选择媒体产生心理上的反感或抵触情绪。
而在目前注意力资源稀缺,传媒行业饱和,媒体间和媒体内部同质化严重的条件下,由于新闻、资讯类节目自身特点的限制,各媒体都在大力开发“非渴求商品”,但如何用“推销”观念去吸引受众消费这部分商品并非是每个媒体都能处理好的。在国内,以“娱乐中国”为口号的湖南卫视显然把“推销为主”的市场策略发展到了极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市场营销策略最初是企业研究领域的成果,其原理和方法论也是针对企业,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市场单位参与市场运作时,对市场营销理论的运用也必须结合媒体具体的性质以及现实的市场情况。湖南卫视的成功在于它在中国电视节目整体处于说教、本位的模式之下,以一大批创新节目为主打,采取栏目带动频道、主持人明星化、企业参与节目等战略,而随后也有若干省市级媒体效仿其节目模式,但效果并不理想。
相比起第一次售卖的微利,对广告主的二次售卖才是目前媒体利润的主要来源。在企业广告意识、媒体整合意识不断强化的今天,广告主在投放广告时对媒体的选择以及对广告效果的要求都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媒体的第二次售卖是以第一次售卖为基础的,所以媒体调查目标公众,把好媒体产品质量关是赢得广告主的第一步。其二,就是要向适当的广告主推销自己。央视从上世纪初开始的广告招标就是一个很有借鉴意义的案例:在建立媒体品牌的同时,要建立媒体自身完善、详实的资料库(强调整合媒体各个部分的资源和价值优势,包括目标公众基本构成、节目相关信息等),经过科学整理和分类的资料能为广告商选择媒体提供有效准确的依据;同时,要在媒体内部打造专业的广告团队,为不同产品量身打造合理的媒体广告投放;而最后的广告效果反馈和总结也至关重要。
四、营销观念
营销观念是企业在实际运用上述观念,并对经验、教训总结后提出的另一种经营哲学。其核心原则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才基本定型。营销观念认为,实现企业诸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定位目标市场的需求,并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有利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满足的产品和劳务。也就是市场营销领域常说的“发现欲望,并满足它们”,“生产你能够出售的东西,而不是出售你能够生产的东西”等。
对于以“定位”和“买方需求”为出发点的营销观念,媒体的使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媒体自身的定位;二是媒体产品制作过程中最受需求的尊重程度。目前,除了网络外的各种媒体都已形成自己的行业格局。以电视为例,“央视独大,省市及媒体潜力巨大,境外媒体努力渗入的格局”以及形成,撇开央视和境外媒体不说,省市级媒体间竞争很激烈,各台都试图通过明晰、有效的定位在公众中占有一席之地,像湖南的“娱乐”,湖北的“公益”,安徽的“电视剧”等。但问题在于,由于我国媒体一直以来不重视对公众的分析,很多媒体定位不够合理,操作性很低,这就是为什么大量媒体发展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而涉及到媒体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对公众需求的满足,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媒体低俗化”。在我国媒体日益市场化的今天,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一些媒体打着“观众至上”的牌子弃自己的道德底线不顾,生产低俗、粗制滥造的媒体产品。而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就涉及到第五种营销观念。
五、社会营销观念
随着环境等社会问题的日益严重,企业开始反思“经济效益至少”的理念是否符合人类长期利益。于是社会营销观念孕育而生。此观念回避了消费者的部分需要,着手解决消费者利益和长期社会福利之间隐含的冲突。社会营销观念要求营销者在制订营销政策时能权衡三方面的利益,即公司利润,消费者需要的满足和社会利益。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要考虑其社会责任,而对社会责任的坚守本身就是媒体一个重要的原则。目前国内对媒体社会营销的研究不多,但这早已是国外学术领域研究的热点。按上述定义,媒体社会营销的是指:权衡和兼顾媒体组织、消费者(受众和广告商)和社会三者的利益。无论是纯新闻学研究,还是社会学、心理学等交叉研究都显示,媒体的确与很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其对社会舆论、社会思潮、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等一系列关系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都能起巨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不论产业化、市场化的程度多少,媒体都不能减低对其组织和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的要求。在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媒体原有的道德价值观可能受到挑战,像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界一度出现的道德价值观念模糊不清,道德约束苍白无力,新闻媒介管理松懈的现象;部分媒介在新闻业务活动中,为了争夺公众,争夺广告客户,传播虚假信息、“炒作新闻”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造成的了不良影响,还导致新闻传播公信力的下降,影响媒介在群众中的声誉和形象。
用市场营销学原理来分析中国媒体,目的在于通过新理论的介绍和分析,为解决当前媒体问题,为我国媒体发展提供新的思考方向。但无论媒体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如何变化,要谨记的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媒体,应该始终把社会效益置于经济效益之上,时刻把人民、国家利益至于一切利益至上,否则必将误导受众,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等著.郭国庆等译:《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美)菲利普·科特勒等著.梅汝和等译:《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M].上海人民出版社,999年
[3]冯丽云主编:《现代试产营销学》[M](修订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1-2章
[4]李佳鹏.2006年央视广告招标出现四大变化[N].经济参考报,2006-5-9(B1)
【中国工商银行营销】推荐阅读:
中国工商银行招聘考试05-26
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07-09
中国工商银行网上登录09-08
中国工商银行员工个人09-12
中国工商银行合作合同10-04
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07-03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09-22
中国工商银行教育部10-08
中国工商银行员工年度总结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