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指导意见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指导意见(共10篇)

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指导意见 篇1

教学〔2006〕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有关研究生招生单位:

复试工作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环节。为推动高等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快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完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选拔机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复试工作原则

1.坚持科学选拔。积极探索并遵循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采用多样化的考察方式方法,确保生源质量。

2.坚持公平公正。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3.坚持全面考查,突出重点。在对考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考察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4.坚持客观评价。业务课考核成绩应量化,综合素质考核也应有较明确的等次结果。

5.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二、复试组织管理

1.招生单位成立由主管领导任组长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本单位复试工作的领导和统筹管理,制订本单位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办法,组织开展本单位复试各项工作,协调落实复试工作所需的人员、场地、设备、经费保障等。

2.招生单位可根据需要成立院(系)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小组,负责制订院(系)复试工作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复试小组进行相应考核工作。

3.招生单位按学科(专业)成立复试小组,在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或招生复试工作小组指导下具体实施面试和实践能力等考核。

4.复试小组负责确定考生面试和实践能力考核的具体内容、评分标准、程序,并具体组织实施。

5.复试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在评分前可以召开复试小组会议,研究对考生的考察评价意见。

6.招生单位应统一制订复试小组工作基本规范。

三、复试准备工作

1.制订并公布复试工作办法

招生单位应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复试工作办法。复试工作办法应包括复试程序、方式、复试成绩计算方法和使用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内容。复试工作办法确定后,应至迟在复试前一周在本单位网站和教育部指定网站上公布。

2.遴选培训工作人员

招生单位要制订复试工作人员的遴选、培训办法和行为规范。要选派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公道正派的人员参与复试工作;要对所有人员进行政策、业务、纪律等方面的培训,使其明确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评判规则和评判标准;要明确招生导师在复试工作中的权利、责任和纪律,规范其工作行为。

3.命制复试试题

招生单位要参照初试自命题工作管理规定,制订复试命题管理办法。复试试题包括笔试、面试和实践能力考核试题。提倡招生单位建立复试试题库。复试试题及其答案在启用前均系国家机密材料。

4.确定参加复试资格条件与考生名单

招生单位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资格条件和参加复试考生名单或考号,并通知考生。

5.进一步确认考生资格

严格核对考生的报考信息、准考证、学历证书、证明和有效身份证件等。

四、复试主要方式和内容

(一)主要方式

1.笔试

主要为专业课测试。对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至少两门不同于初试科目的本科主干课程。

2.实践(实验)能力考核

条件许可的单位应单独组织进行。主要测试实验和操作技能,或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3.面试

具体要求:

(1)每生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

(2)每个复试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

(3)每个复试小组还应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并妥存备查;

(4)同一学科(专业)各复试小组的面试方式、时间、试题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原则上应统一。

4.其他

(二)主要内容

为提高复试的有效性,各招生单位可以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及办学特色决定复试内容。一般应包含以下基本方面:

1.专业素质和能力

(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2)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

(3)外语听说能力;

(4)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综合素质和能力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人事档案审查或政审必须在发放录

取通知书之前完成);

(2)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3)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

(4)人文素养;

(5)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3.体检

由招生单位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自行安排。

五、复试成绩的使用

1.复试成绩为复试各方式考核成绩之和。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按权重相加,得出入学考试总成绩。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一般在30-50%的范围内,由招生单位自定。

3.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以及在科研或相关实践中表现突出者,经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可适当加分,计入复试成绩,并由复试小组会议提交说明材料备查。

4.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5.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程的成绩可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六、复试的监督和复议

1.实行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招生单位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复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复试结果全面负责。要完善对复试工作过程的监督,严肃处理违纪违规事件。

2.实行监督制度和巡视制度。招生单位的纪检、监察部门要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监督。要选派专门人员到复试现场巡视,对有些考场还可派出监察员进行现场监察。

3.实行信息公布制度。复试基本分数线、复试工作办法、复试结果等信息应及时公布。

4.实行复议制度。要保证投诉、申诉和监督渠道的畅通。受理投诉和申诉应规定时限。对投诉和申诉问题经调查属实的,由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责成复试工作小组或复试小组进行复议。

七、其他

1.招生单位的复试工作办法,并报省级主管研究生招生部门备案。

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指导意见 篇2

第一条 我校是教育部确定为自定复试分数线的试点学校之一。为规范和加强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做到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由初试和复试两部分组成。初试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复试由学校组织。复试是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复试的重点是考察学生掌握本科阶段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综合素质和能力,看其是否符合研究生的培养要求。

第二章 复试基本分数线、复试分数线

第三条 划定复试基本分数线的原则:学校根据各学科门类当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并结合初试的实际情况,划定学校复试基本分数线,划定后在研究生院主页上公布。

第四条 划定复试分数线的原则:各学科复试分数线不得低于相应的学校复试基本分数线。各院系根据各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并结合初试的实际情况,本着宁缺毋滥、保证生源质量的原则分别划定当年的复试分数线。

第五条 达到报考院系或研究机构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可以参加报考院系或研究机构组织的复试。

第三章 复试的内容与形式

第六条 复试内容包括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两个方面。其中专业素质考核以考察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特别是考察考生对本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综合素质考核是考察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英语听说能力、本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和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等方面的经历、个性心理特征、诚信状况、意志品质等。

第七条 复试形式必须包含面试,其中包含约5分钟的英语听说能力考核。面试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0分钟,面试内容必须包含专业知识的问答。各学科原则上都需要加试专业课笔试、实验或上机考试,具体要求在本单位网上公布。专业课笔试试题应与初试的两门专业课在内容上不重复,内容应涵盖与考生报考专业所对应或相关的本科专业主要专业课的基本内容。各单位要以此原则作为出题的依据。同等学力考生必须加试两门基础课。

第八条 体检在新生入学时统一进行,由校医院组织。体检合格者方可注册,取得学籍,不合格者可申请保留入学资格,经研究生院审批同意后,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期满体检仍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四章 复试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程序

第九条 各院系或研究机构成立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和专家等组成的复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的复试与拟录取工作。

第十条 各院系或研究机构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成立若干面试小组,面试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其中应包括不少于3位教授、副教授。

第十一条 复试工作程序:各院系或研究机构根据确定的复试名单,对考生的身份证、最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往届生)、成绩单(往届生加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应届生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公章,同等学力考生提供专科成绩单及本科课程进修成绩单)进行审核,并保存证书(或学生证)影印件、成绩单原件,在网报中学历(学籍)审核未通过的考生,如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不得参与复试。

面试由各单位组成的面试小组进行,面试小组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并妥存备查,各小组复试标准需相对统一。

复试成绩原则上应占录取总分的30%~50%,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各单位根据复试成绩合格考生的全部或部分初试科目成绩、复试成绩进行总成绩排序,提出拟录取意见,报研究生院,经批准后,由研招办予以统一公示。

第十二条 复试工作要注意科学性,坚持公平、公正性原则。在面试前,面试小组要做好面试的准备工作,对提问问题的基本要素、考察点要精心准备,做到心中有数。

第十三条 复试小组在复试时不能承诺考生是否被录取。复试结束后,相关成绩将统一向考生公布,接受考生监督。各单位负责对考生关于复试过程中的疑问给予解释。

第十四条 实行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各单位复试领导小组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认真组织复试工作。有子弟或亲属参加复试的教职工必须严格回避复试和录取的全过程。

第十五条 实行监督制度和巡视制度。校纪检、监察部门及研究生院将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监督,选派专门人员到复试现场巡视。

第五章 调剂

第十六条 达到学校复试基本分数线,但未达到报考院系或研究机构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可向生源短缺的院系或研究机构提出调剂申请,经同意后,由接受单位统一办理调剂复试手续。考生只可向同一学科门类相近专业调剂复试,并达到其复试分数线,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向全日制专业学位进行调剂的相关政策以教育部公布的政策为准。

第十七条 未达到学校复试基本分数线,但达到教育部公布的全国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可持其他院校研招办开具的正式调剂接收函办理有关转档手续。

第十八条 未达到全国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及参加单独考试(含强军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

第六章 其它

第十九条 各学科、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人数将根据国家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以及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的需要确定。招生简章中所列的各专业招生人数仅供参考。

第二十条 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复试已经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统一报名结束前完成,不参加本章程规定的复试。

第二十一条 对“大学生村官”等按照教育部文件规定可享受政策加分的考生,各单位要对其提供的加分证明材料进行认真核实和妥善保存,对拟录取的该类考生,须在向研招办报拟录取名单时一并附书面材料备案。

第二十二条 参加单考的考生进行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工作业绩,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否符合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等。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章程条款如有与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规政策为准。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施行。本章程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研究生院

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指导意见 篇3

一、各专业复试分数线与拟接收调剂情况 复试分数线 是否接收调 拟接收调剂名 差额复试比 专业 备注(总)

剂 额 例 法学理论 315 是 2 1:2 法律史 315 是 2 1:1.6 宪法学与行政 335 否 0 1:1.5 法学 刑法学 330 否 0 1:1.4 民商法学 358 否 0 1:1.5 经济法学 330 否 0 1:2 ★民族法学 315 是 2 1:2法律(非法学)

315 是 21 1:2 法律(法学)

315 是 32 1:2注:各专业外国语、政治理论单科线为 42 分,专业课单科线为 90 分。

二、对调剂考生的要求

1、请考生认真阅读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招生简章要求。

2、分数:初试成绩达到第一项所述要求。

3、专业:调出专业与调入专业相同或相近。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不接收第一志愿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的调剂。

4、考试科目:调出专业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应试外语语种应与调入专业初试时要求的语种一致。

5、报考资格:考生须符合调入专业在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

6、不接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生、双少生、单考生等照顾性政策招生的调剂。

三、调剂工作程序

1、符合的考生下载并填写《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直接送达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北智生调剂申请表》楼 607,有值班),或发送电子邮件至zhaosheng68932661126.com。

2、接收调剂材料时间:4 月 2 日至 4 月 5 日上午 11:00。4 月 5日起考生到研究生调剂系统填写调剂信息。

3、调剂工作程序以我校研招办安排为依据,我院将在校研空生院具体复试指导意见出台后安排更为具体的时间进度。

四、特别说明:

1、我校复试为差额复试,而且在确定拟录取名单时优先录取一志愿过线并复试合格的考生,调剂考生将竞争剩余的招生名额。学费执行学校有关规定,与第一志愿考生相同。

2、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专业研究生不享受学校学业奖学金,可享受法学院设置的专业奖学金。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2012 年 4 月 1 日 附:调剂申请表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2012 年硕士研究生调剂申请表 考生姓名 考生编号出生年月 性别 政治面貌 照片 本人联系 电话 及邮箱第一志愿报 报考专业 考单位 及代码 及代码一志愿研招办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人事档案所在单位 单位 邮政编码 及通信地址 地址 毕业 本科毕业学校 毕业时间 专业是否同等学力 考生编号 拟调剂专业 报考类别 初试成绩表 考试科目 政治理论 外国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总分考试科目名称 政治理论 成绩其他(成绩、奖励等):考生承诺:

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指导意见 篇4

为做好我校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与录取工作,根据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厅2014年研究生招生的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复试和录取工作原则

(一)全面贯彻国家和安徽省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遵循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坚持科学选拔。

(二)坚持全面考查,突出重点。在对考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衡量的基础上,注重思想政治素质考核,重点考核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三)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严肃招生纪律,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实施阳光招生;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机制健全。

二、组织领导和工作分工

(一)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组统一领导全校硕士研究生的复试和录取工作,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二)各相关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小组,组长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包括分管科研、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的党政负责人以及硕士生导师代表,一般为5-7人,负责制定本单位研究生复试工作细则并组织实施。

各相关学院应按学科专业成立5-7人的复试专家组,成员应包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硕士生导师,指定一人为组长,并另外确定秘书1人。

工作小组和专家组成员应当强化责任意识,掌握招生政策。工作小组和专家组成员中有直系亲属或有密切利益关系人员报考研究生的应当主动回避。

(三)各相关学院成立的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

小组、复试专家组成员名单以及本单位研究生复试工作细则必须于复试前五个工作日书面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备案。

三、调剂基本要求:

(一)申请调剂考生须是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工程硕士除外),初试成绩达到国家划定的A类分数线;

(二)申请调剂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专业需与申请调剂专业原则上属同一学科门类;

(三)考生初试科目与调入我校的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

(四)满足教育部有关调剂的其它要求。

(五)部分有特别要求的学科专业调剂条件以学校发布的最新调剂信息为准。

四、复试

(一)资格审查。

我校在复试前将对考生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以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所获得的文凭为准)、学籍证明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凡未接受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不得参加复试。

考生复试报到时,需提交以下材料:

1、准考证(查验后退还给考生);

2、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身份证、现役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原件查验后退还给考生)及一份复印件;

3、毕业证书原件(应届生请到考生本人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开具学籍证明,学历证书在开学报到时交验)及一份复印件;

4、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公章,应届本科毕业生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5、一张1寸近期免冠照片(体检表用);

(二)复试内容。

复试主要是测试考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情况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试考生的外语听力、口语以及专业外语水平。

复试包括专业课笔试、综合素质能力面试以及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三部分。

1、专业课笔试。专业课笔试由相关学院组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且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复试科目相同,难易程度按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加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综合素质能力面试。面试由各相关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复试专家组具体实施。面试主要考核考生的综合分析、语言表达、外语听说等能力。面试时,考生应当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件以备核查。面试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以随机方式决定考生的面试组号和面试序号,具体办法由各相关学院自行制定。

(2)考生对自己在大学学习或工作阶段参加的学习研究、实践经历、获奖状况等进行简短介绍。

(3)考生对自己抽到的面试题目进行回答。

(4)复试专家组成员围绕考生所抽到的题目针对考生回答情况进行简短的提问。

(5)复试专家组成员依据考生面试表现当场记名评分,每位考生的面试得分为专家组所有成员记名评分的平均分,满分为100分。

3、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由各相关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自行组织测试,满分为50分。

(三)综合成绩计算

第一志愿考生:综合成绩=初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综合素质能力面试成绩+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

调剂考生:初试统考科目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综合素质能力面试成绩+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建筑与规划学院调剂生综合成绩计算办法由学院自行制定)。

五、体检

所有参加本次复试的考生均应参加我校组织的体检,体检统一安排在校医院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执行。

六、录取

(一)各相关学院应按学校统一要求将考生的复试结果等资料及时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经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组审定批准后,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统一公布拟录取结果并通知考生本人办理相关手续。未经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组同意,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提前向考生本人宣布录取结果。

(二)对于调剂考生,由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通知其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教育部网站确认是否同意接受我校的拟录取。如超过规定时间,视为个人不同意接受我校的拟录取,我校将及时取消其被录取资格。

(三)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取消考生录取资格:

1、复试专业课笔试成绩低于90分的考生;

2、综合面试成绩或同等学力考试加试专业课成绩低于60分的考生;

3、未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的考生;

4、政审不合格的考生。

七、其它

(一)对复试和录取工作全过程涉及的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由校纪委统一受理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查处(举报电话:0551—63828082)。

(二)本办法适用于我校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

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指导意见 篇5

江苏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参考书目

科目代码及名称参考书901船舶原理《船舶原理》版静力学、阻力与推进部分,盛振帮编,上海交大出版社。902船舶力学《船舶结构力学》1991版,陈铁云编,上海交大出版社。《流体力学》版,张亮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903力学综合《理论力学》第七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编,高教出版社;《材料力学》第五版,刘鸿文编,高教出版社。904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第二版,陈佩清编,清华大学出版社。905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第四版,沈维道编,高教出版社906轮机综合《传热学》2006第四版,杨世铭编,高教出版社。《测试技术基础》版,韩峰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材料力学简明教程》2006版,景荣春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一版,王惠中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控制工程基础》2001版,王益群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机械设计(第四版)》,邱宣怀编,高教出版社。907测试技术基础《测试技术基础》2002版,韩峰编,机械工业出版社。908机电控制工程《控制工程基础》2009版,王积伟等编,高教大学出版社。909机械原理《机械原理》版,孙恒编,高教出版社;《机械原理》2003版,郑文炜编,高教出版社。910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2005版,于骏一编,机械工业出版社。911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基础》模拟及数字部分,2006第五版,康华光编,高教出版社。912电机与拖动基础《电机与拖动基础》2007第四版(上下),顾绳谷编,机械工业出版社。913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2007版,李道根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914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系统概论》2006第四版,王珊等编,高教出版社。915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导论》2008第五版,张海藩编,清华大学出版社。91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C++程序设计》2006版,谭浩强编,清华大学出版社。917管理统计《应用统计学》2008第二版,施金龙编,南京大学出版社。918管理学《管理学》2008第九版,罗宾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19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003版,顾海良编,高教出版社。920材料加工原理《材料加工原理》第二版,蒋成禹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921大学化学《大学化学》(上下册)版,傅献彩编,高教出版社。922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物理》1999第二版,金日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923冶金学《现代冶金学》2005版,朱苗勇编,冶金工业出版社。924土木工程综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2008第四版,东大、天大、同济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结构动力学》2007第一版,马乐为编,科学出版社。《土力学与基础工程》2002第二版,赵明华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抗震工程学》第一版,沈聚敏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钢结构基本原理》2005第二版,沈祖炎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工程地质》2007第三版,孙家齐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925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反应工程》2003版,梁斌编,科学出版社。926有机化学《有机化学》2008第三版,胡宏纹编,高教出版社。927物理化学《物理化学》2009第五版,王正烈编,高教出版社。928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2009版,杨秀平编,高教出版社。929分子生物学《基础分子生物学教程》2006版,赵亚华编,科学出版社。930植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2004第二版,周云龙编,高教出版社。931电磁学《电磁学》第二版,贾起民编,高教出版社。932写作与翻译不指定参考书。933工程管理综合《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周三多编,2005复旦大学出版社;《工程合同管理(第二版)》成虎编,2011中国建工出版社;《土木工程施工》郭正兴编,2007东南大学出版社;《工程造价管理》郭婧娟编,2009清华大学出版社。934化工原理《化工原理》2009第三版,谭天恩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指导意见 篇6

根据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及北京大学和各院系的.招生计划,我校按照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等不同类型考生的初试成绩,分别确定20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基本分数线。满足以下各项单科成绩和总成绩要求的考生,还须达到院系确定的复试分数要求才能进入复试。有关复试和录取事项请见《北京大学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另行公布)。

一、学术学位:

学科门类

政治

外语

专业课1

专业课2

总分

备注

哲 学 (01) 50 50 90 90 340 经济学 (02) 55 55 90 90 370 法 学 (03) 50 50 90 90 340 教育学 (04) 50 50 180 310 文 学 (05) 50 50 90 90 340 历史学 (06) 50 50 180 380 理 学 (07) 50 50 90 90 310 工 学 (08) 50 50 90 90 310 管理学 (12) 50 50 90 90 345 艺术学 (13) 50 50 90 90 375

二、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 政治或综合 外语 专业课1 专业课2 总分 备注 应用统计硕士 025200 50 50 90 90 375 金融硕士 025100 数学科学学院 50 50 90 90 360 金融数学与精算学方向 经济学院 60 60 90 90 370 光华管理学院 60 60 90 90 400 深圳研究生院 50 50 90 90 380 法律硕士(非法学)035101 法学院 50 50 90 90 380 深圳研究生院 50 50 90 90 350 法律硕士(法学)035102 50 50 90 90 350 社会工作硕士 035200 社会学系 50 50 90 90 330 人口研究所 50 50 90 90 340 老龄产业与服务方向,残疾服务与管理方向。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045300 50 50 90 90 350 应用心理硕士 045400 50 50 180 305 英语笔译055101 50 55 90 90 305 日语笔译 055105 50 55 90 90 330 日语口译 055106 50 55 90 90 320 新闻与传播硕士055200 新闻与传播学院 50 50 90 90 355 中国语言文学系 50 50 90 90 335 创意写作方向 新媒体研究院 50 50 90 90 355 新媒体方向 深圳研究生院 50 50 90 90 350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 065100 50 50 180 315 电子与通信工程 085208 50 45 80 80 290 集成电路工程 085209 50 45 80 80 290 计算机技术 085211 文化创意产业管理方向 50 50 90 90 325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计算机辅助翻译方向 50 50 90 90 325 考试科目含有“数学三”的方向 50 50 90 90 325 其他方向 50 45 80 80 290 软件工程 085212 50 45 80 80 290 风景园林硕士 095300 50 50 90 90 335 公共管理硕士125200 120 50 195 戏剧(歌剧艺术)135102 40 40 90 90 335 工程管理硕士125600 国家A类分数线 提前面试 工商管理硕士125101 国家A类分数线 提前面试

三、“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复试基本分数线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另行确定。考生可向相关院系或研招办查询。

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指导意见 篇7

2011年03月11日 09:03 来源:清华大学

一、学校复试分数基本要求

根据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生成绩统计结果和我校各学科招生计划,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对入围复试的考生初试分数基本要求如下。各院系在达到学校复试分数基本要求的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可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和招生计划数制定不低于学校基本要求的本院系学科(专业)复试基本要求,并以此确定入围复试考生名单。

1.统考生、联考生:见附表。

2.单考生:政治、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50分;业务课满分150分的科目单科成绩不低于80分;且总分不低于300分。

3.“强军计划”考生:总分不低于240分,单科不限。

4.“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总分不低于270分,单科不限。

二、复试办法

1.院系制定本单位复试工作办法

各院系根据学校复试分数要求于3月18日前确定本单位学科(专业)入围复试的考生初试分数要求,3月18至28日安排考生复试。

2.考生报考资格审查

入围复试的考生在复试期间须携带本人以下材料进行报考资格审查:

(1)准考证;

(2)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一份复印件;

(3)毕业证书(应届生带学生证)原件及一份复印件;

(4)一张1寸免冠照片(体检表用);

(5)考生自述(包括政治表现、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研究计划);

(6)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红章)。

考生须缴纳100元复试费,由考生通过网上缴费平台(tsinghua.cpge.cn)在复试前完成缴费。缴费后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复试者,已支付的复试费不退。已经缴纳复试费的考生,参加校内调剂复试不再重复收费。

复试结束后,凡未进行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

3.复试内容

复试一般包含以下内容:

① 笔试或实践(实验)能力测试

按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复试笔试内容组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满分为100分。条件许可的院系可单独组织对考生的实践(实验)能力考核。

②面试

面试可采取口试、笔试或两者兼而有之的方式。面试时将核查考生的准考证和身份证件,重点考察考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思想状况、外语听说能力等。

③体检

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执行。

4.对同等学力考生的加试

入围复试的同等学力考生(含成人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复试时,必须加试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两门。笔试时间每门为3小时,试卷满分为100分。

三、录取

1. 所有拟录取考生都必须经过复试。各院系自行决定考生初试和复试总成绩计算办法,严格按考生总成绩排名择优录取。

2. 对有特殊才能和突出贡献的考生,如在各项国际或国家级大赛中获奖,或在相关领域发表过较高水平学术论文,录取时予以优先考虑。

3. 复试中,面试成绩小于60分者;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结果不合格者;同等学力考

生的加试课程成绩不合格者,视为复试不合格,均不予录取。

4. 单考生总成绩原则上也按照上述办法进行排序,择优选拔。单考生不得调剂录取。

5. 校内调剂录取的考生,必须由录取院系进行复试。考生必须达到原报考专业的清华大学学科门类复试基本要求,方可在相同或相近专业之间进行校内调剂。相互调剂的专业统考科目必须一致,且业务课考试科目须相同或相近。报考工学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调剂到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须达到我校工学门类分数线。

6. 参加 MBA/MPA联考及法律硕士联考的考生不得转至其它学科专业录取,其它学科专业的考生也不能转至这三个专业录取。

四、向校外招生单位调剂

在教育部公布全国复试分数基本要求后,对达到教育部复试要求而我校不予录取的考生,可按我校网上通知办理调剂手续。

未达到教育部复试分数基本要求的统考、联考考生和报考我校的单考考生均不得调剂到其他招生单位。

五、工作日程

♦ 3月18日以前 各院系确定复试方案、复试学生名单。

♦ 3月18-28日 各院系组织考生复试。

♦ 复试期间考生体检(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 4月份 教育部公布全国复试分数线后向外单位进行调剂、转材料。

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1年3月10日

附表:

清华大学2011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资格基本要求

政报考学科门类(专业)

总分

治、外语

哲学[01] 经济学[02] 法学[03] 教育学[04](不含体育学[0403])体育学[0403] 文学[05](不含艺术学[0504])艺术学[0504] 历史学[06] 理学[07](不含科学技术史[0712])科学技术史[0712] 工学[08] 医学[10] 管理学[12] 金融硕士[0251] 应用统计硕士[0252] 法律硕士(非法学)[0351] 艺术硕士[0551] 建筑学硕士[0851] 工程硕士[0852] 风景园林硕士[0953] 公共管理硕士(MPA)[1252]

320 360 350 330 320 360 305 315 310 320 335 315 360 340 310 350 320 360 320 360 195

50

业务课

业务课

备注

一 二 90 90 各院90 90

系在达到

90 学校

180 复试

分数

180

基本50 40

90 要求75 75 的生源充

180 足的50 50 50

80 情况

下,可

90

根据80 80 本学

科、专业特

180 50 50 50 50 40 50 50 50

90 点及90 90 80 80

生源和计划数

90 制定80 120

不低于学

80 校基80 80 80 80

本要求的本院

系学

科(专业)复试要求。达会计硕士[1253] 380

50 到学

校复试分数基

本要求的考生还须达到院系学科(专业)复试要求才能参加复试。达到国家A类考生线考生复试及录工商管理硕士(MBA)[1251]

215

取要

求参见经济管理学院相关规定。

附注:

①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指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即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19个自治县(旗),并报考为原单位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统考考生)总分在所报考院系(专业)最低控制线下降20分,单科下降5分。

② 西部及东北地区考生(目前在重庆、四川、陕西、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市、区)工作且定向或委托培养回原单位的统考考生)总分在所报考院系(专业)最低控制线下降10分,单科下降5分。

③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并完成服务期、考核合格的志愿者,在服务期满后三年内的考生,总分在所报考院系(专业)最低控制线下降10分。考生须提前向报考院系提出申请,复试时须出具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统一制作颁发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证》、《志愿服务鉴定书》和服务单位证明。

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指导意见 篇8

为切实贯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全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发展规律,是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推动教育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科学研究的先导作用,特对全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教育科学研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始终把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摆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第一推动力的位置。要牢固树立“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依靠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观念,切实把教育教学工作转到依靠教育科学研究、实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加强对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水平,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县教师进修学校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做到有位有为。

二、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决策服务,为各学校教育改革和实践服务,为教师发展服务,为丰富教育理论和繁荣教育科学服务,充分发挥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指导、实践探索和决策咨询的作用,牢固树立“科研兴教”意识,加快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不断提高我县教育科学研究的总体水平。

(二)主要目标。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县的教育科学研究体制,要建立和健全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建立和健全有关制度、保证经费、建设队伍,发挥人才和物质的优势,围绕教育现代化抓好项目研究,力争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中抓一些重点研究项目,取得一批有较高水平的有学术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的科学研究成果;并通过抓项目带队伍,努力培养一支素质优良、数量较多、结构较合理的专、兼、群结合的教育科学研究队伍,形成覆盖全县的教育科学研究网络。要大力抓好教育科学研究骨干的培训工作,把教育科学研究列入“继续教育”的课程,学校领导和教师要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并参与不同层次、不同水准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

三、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更好地推进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科学发展

(三)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强化教育科学研究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挂帅,主管领导具体负责,县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及县教师进修学校承担组织、协调与管理工作。

县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 组

长:赵正辉

副组长:冯广庆

魏志强

赵晓鹏

(四)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制度。县教师进修学校是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独立建制的事业单位,各学校教研室(处)是常设专业教育科学研究机构,是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主导力量。教师进修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

(五)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基本职能是,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推动教育创新与发展,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支持,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为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科学素养提供培训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事业服务。其主要职责是具体组织、规划、协调和管理本级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包括具体负责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规划、立项,检查指导,结题鉴定,成果评奖;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参与教育评估、教学评价工作;筹备召开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会议,遴选教育科学研究示范、基地,评选和表彰教育科学研究型名校长和名教师;承担教育科学学术交流活动,组织业务培训,开展咨询服务。

四、建立健全教育科学研究管理制度,规范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六)进一步建立规范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制度。对科学研究课题实施分级分层管理和分类指导。实行课题规划指南发布制度,制定全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管理条例,规范全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七)建立教育科学研究培训制度。要将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作为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计入教师的继续教育学分。采用集中培训、导师制、项目合作等形式为教师发展提供帮助。在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下,县教师进修学校可组织开展校本研究、校本培训和校本教材的开发工作,定期对管理人员和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培训。

(八)完善科学研究成果、科学研究先进单位及个人的评选和奖励制度。对重大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实行奖励,逐步实现一流人才、一流成果与一流奖酬的统一。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每五年进行一次,由县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具体承办。县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

(九)建立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制度。县教师进修学校要参与制定各级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办法,研究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标准,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建立定期采集各级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制度,定期发布各类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报告,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五、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研究团队

(十)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人才梯队建设。启动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培训计划,研究确定教育科学研究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和青年优秀人才。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培训工作,将教育科学研究培训工作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之中,使广大中青年教师都能掌握基本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县教师进修学校可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人员分类开展培养培训,培养一批科研型校长、研究型教师和教育科学研究优秀管理人才,培训一大批各级各类学校普通教师,尽快建立一支素质优良、专长突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人才队伍。

(十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科学研究队伍的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热爱教育事业,具备一定研究能力,由科学研究人员、教育行政干部、学校教师组成的“专、兼、群”相结合的教育科学研究队伍。教育科学研究人员既是科学研究工作组织、管理、研究的主要力量,又是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的骨干力量。建立教育科学研究继续教育制度。县教师进修学校负责教育科学研究的继续教育工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是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结合学习型学校的建设,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寓研、学、教于一体,以研促教,做研究型教师。

六、建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基础平台,提升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十二)进一步加强校本教育科学研究。县教师进修学校要将教育科学研究工作重心下移到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员要负责一个学科,联系一所学校,倡导“定单服务”,解决实际问题。学校要整合教导处、教研室(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的力量,整合校内外教学研究资源,建立开放的、多层次的学校科学研究网络。尝试设立网上科学研究室,开展网上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工作中,要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真实问题为对象,以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为目标,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实践反思、同伴合作、专业引领等有效形式,将教学、研究、培训有机整合,使探究、合作、反思成为教师职业生活的主要特征,把学校建设成为实践型的学习共同体,整体推动全县教师的专业发展。

(十三)加强教育科研的课题研究。坚持课题研究带动教育科学研究的策略,抓住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带有普遍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的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学校开展课题研究,一定要注意应用价值和推广效果。要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反对课题研究中的形式主义、功利主义,尤其反对弄虚作假的现象,规范教育科研行为。

七、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与扶持,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保障

(十四)加强对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高速出发,牢固树立教育科研是教育事业第一生产力,不抓教育科研的领导是不成熟的领导,教育科研的投入是最大的投入,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的观念,进一步关心和扶持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

(十五)建立多渠道的教育科学研究经费投入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教育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保证教育科研经费投入相对稳定,并随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财力状况逐年增加。各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保证必要的教育科研经费投入。

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指导意见 篇9

2013-03-15 16:32

我校201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预计在4月初国家复试分数线公布后1周左右进行。报到、笔试、面试、体检的时间、地点另行网上发布。报考或调剂我校考

生成绩必须达到国家2013年复试基本分数A类线。

2013年参加我校复试的往届毕业生,均需进行学籍学历的资格审查工作,说明如下:

1、建议参加复试的往届毕业生自行登陆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咨询网http://.cn,进入“学信档案”在线注册、申请学历验证。查询是否可获得《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2、“学历在线验证”不成功的往届毕业生,请按照学历验证或认证办法,将整理齐全的认证材料(详见附件一)以及学历认证申请表(详见附件二),本人按要求提前申请认证,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3、我办将在复试报到阶段统一进行学籍学历验证,在线验证不成功者需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还未获得报告者最迟应在4月25日前上交报告,否则复试通过考生将取消拟录取资格。

陕西科技大学研招办

2013年3月15日

附件【附件

一、研究生招生考生学历验证或认证办法.doc】

附件【附件

二、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申请表.doc】

附件【附件

三、《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doc】

附件【附件

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指导意见 篇10

今年最低复试分数基本要求有以下特点:

一、体现了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招生原则。进入复试的最低分数线是按照国家招被过滤广告被过滤广告

生政策和原则,根据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和考生总体成绩确定的。在此基础上,各招生单位将按照差额复试的要求,确定参加复试考生名单。

二、体现了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状况,对报考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以及少数民族考生采取适度照顾的政策。对矿业、地质等11个艰苦专业继续采取适当照顾政策。

三、体现了公平公正、机会均等的原则。其中,对应届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不再分别划线,而是实行同一标准。

四、体现全面考核、突出能力和素质的原则。确定进入复试最低分数线,对考生不但有总分的要求,而且有单科的成绩要求,以体现对考生知识结构的全面考察。复试重点将进一步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另据教育部有关部门介绍,今年北京大学等34所高校仍然进行自主确定进入复试分数线试点工作,这些高等学校迄今已各自确定了分数线,并正在安排考生进行复试工作。

上一篇:朗诵明天会更好下一篇:园林工程测量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