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精选12篇)
时分秒的认识及简单的时间的计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经过时间的计算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本节课中我采用的是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要求小组学生之间用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时间来进行相互讨论学习。
在教学经过时间的计算时。从整堂课讲,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节奏把握适当。我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先让学生自我探究,再进行小组反馈交流,然后进行说想法(自己说、互相说)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找到学生最初的想法。在这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很好的掌握知识,学习兴趣也很浓厚。我用学生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事情,学习效果明显,学生兴趣高涨,学习积极性浓厚。这样贴近生活的情景很容易让学生接受,学生学习起来不吃力。而且,我始终让学生先自己试着做,试着想,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有自己的想法后,再进行交流反馈,学生的思维能充分发挥出来,对学习知识的帮助很大。
教学时间的计算时,我不但拿了实体钟表,还叫学生自己画钟表,让学生脑海里印下钟表的模样,而我结合学生画的钟表和我的实体钟面结合下帮助下让学生进行计算。这样,学生脑子里有钟面,形成表象,然后再慢慢淡化出来,直至脱离直观的钟面,在脑海中形成钟面。从而能正确进行行计算.同学们有了钟面的表象后,可以进行数数计算,但在遇到比如上午8:00到下午9:00这样的计算时容易出错,这是这节课欠缺的地方,还需要加以补充,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如果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得作好更充分的准备,和多设想在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这样教学相信就会更完美了。
在学习完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单元时, 有这样一道题目:“小明从7月8日开始学习游泳, 到月底一共学习了多少天?”全班同学大致呈现了以下两种算法: (1) 31-8=23 (天) (2) 31-8+1=24 (天) , 第一种算法的同学认为, 求“经过的天数”就可以用“后一天”去减“前一天”;第二种算法的同学进行了反驳, 认为“两头” (指“8日”和“31日”) 都要算, 所以要加1。在后来的争论中, 全班同学达成了共识, 同意“两头都算”的观点, 但第一种算法的同学仍然不服气, 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两头都算, 为什么相减后再加1?”第二种算法的同学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 只有几个同学说出了这样的话:“我在奥数班学过, 有这样的公式。”后来, 笔者翻阅了三年级的《小学数学奥林匹克起跑线》, 结果还真是如此。看来, 同学们对“31-8+1=24 (天) ”这个算式本身没有深刻地理解, 只是单纯地记忆和模仿。之后, 针对此问题, 在我校数学教研组内开展了研讨交流, 大部分教师同意第二种算法, 认为“求经过天数的计算, 一般都这样做, 这样考填空题时学生就不会做错”, 而对其他算法的研究从未涉及, 更没有深入地思考。所以, 在后来的测试中, 很多学生还是会忘记“加1”。
二、问题的现实性追问
追问一, 一般都这样做?
显而易见, 教师对“经过天数的计算”这一抽象的知识, 是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 潜意识地把“一般”的模式强加给孩子, 认为只要学生循规蹈矩地照做, 考试没有太大问题。教师此时关注的焦点只是问题解决的结果, 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并没有关注。而对学生而言, 也只是一种“纯记忆”层面上的掌握。教师采取强灌式教学, 学生根本不理解其意义, 而且也很难让他们理解, 其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真实的思考。
追问二, 考试不会做错?
很显然, 教师教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使学生在考试中少出错, 让学生死死地记住类似“31-8+1=24 (天) ”这样的算法, 并用它去解决“经过天数的计算”的问题, 从而达到应付考试的目的。但是学生在后来的考试中为什么还是会“老忘记加1”呢?因为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 缺乏学习过程的真正体验。看来, 教师忽视了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相反的, 如果这一数学结论的建立, 是通过有效数学活动的引领, 让学生反复验证, 在理解中提升, 那么学生的记忆也定会更加深刻。因此教师只有基于学生的“学”设计教学过程, 学生才会真正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 举一反三, 灵活运用, 从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学校也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实践的理论性思考
作为一线教师, 教学实践会为我们提供很多鲜活真实的案例, 诸如上述问题, 它会为我们的教学研究提供丰厚的土壤。同时也更加需要我们站在理论的高度剖析案例, 这样才会促进研究更加科学和深入。因此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
上面的实例, 让我们再一次思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对提升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但不管选择何种教学方式, 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学”来展开, 从学生的“学”来设计教师的“教”, 如果脱离了学生, “教”也就失去了价值。“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懂”、学“用”。
1.“经过天数的计算”教学中, 学生“学”的问题在哪里?
“经过天数的计算”是“年、月、日”单元的练习部分的内容, 教材以水稻的生长期为例展开教学, 如图1所示。
本题设计的目的一方面是巩固学生对年、月、日单元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但基于学生的“学”, 有很大的难度。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
(1) 知识本身体系的复杂。“经过天数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知识之后的一个综合运用。这些复杂的知识并不是单独存在的, 而是相互联系的若干个知识点的糅合, 形成“经过天数的计算”的知识储备。反过来, 只有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 才会帮助他们形成解决此问题的技能。
正因为“经过天数的计算”牵扯的知识点较多, 而学生大脑的存储容量是有限的, 根据他们已有的认知水平, 理解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还略显薄弱, 因此, 学生在实际运用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2) 学生自身思维的定式。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 他们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知识体系往往是被“固化”的, 极容易造成思维的定式, 而且在一定的时期内也是很难被改变的。在学习本知识之前, 学生已经学过有关“周年”和“经过时间”的计算。比如:1949年10月1日-2009年10月1日, 经过多少周年?列式为:2009-1949=60;上午8时-下午1时, 经过了几小时?算式为:13-8=5。以上两种类型的解题方法都是存储于学生大脑的深刻记忆, 根据大脑皮层的记忆功能, 遇到类似问题时, 他们会条件反射地用“后一个年份 (时刻) 减前一个年份 (时刻) ”, 因此, 学生在解决“经过天数的计算”问题时, 也会习惯性地类比迁移, 用“后一天去减前一天”来解决问题, 从而导致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2.如何基于学生的“学”, 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1) 借助“形象直观”, 顺应学生的思维点拨。数学是思维的科学,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 也更加强调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小学阶段, 学生的思维大多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他们往往会借助图形、图像、图式和形象性的符号来思考, 从而使问题更具形象性。因此, 借助“形象直观”, 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让学生轻松地获取知识。在分析学生出现的问题后, 借助课堂上的再次实践, 进行有效的思维点拨。
【教学片段】
师:小明从7月8日开始学习游泳, 到本月底一共学习了多少天?你能想出让同学们能理解的方法吗?
生1:可以用手数, 8、9、10、11……
生2:这样太麻烦, 可以画图。
师追问:画什么图?
生2:画线段图。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画线段图?
生1:因为画图比较清楚。
生2:画图很容易把题做出来
师:你们能画一画, 算一算吗?试试看。
全班同学开始进行独立思考, 这时有一位同学用了这样的一种表示方法, 如图2所示。
师:你是怎么想到线段图的?
生:因为以前在哪里见过, 好像是学习24时计时法的时候。
教师这时顺势引导孩子想到了“24时计时法”中的“求经过的时间”, 如图3所示。
生2:我比较喜欢用这种方法
……
很显然, 学生通过画线段图, 清晰地呈现了知识的脉络, 便于理解知识间的内在关系。学生们都认为要计算“经过的天数”, 就可以用“总天数-不算的天数=经过的天数”, 算式为:31-7=24 (天) , 很容易理解与运用, 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深刻。
(2) 利用“迁移类比”,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在新的课程标准中, 反复强调了数学的基本思想, 其中“模型思想”是比较重要的思想之一。其实数学的本质就是在不断抽象、概括、模式化的过程中发展和丰富起来的。因此, 帮助学生建立“经过天数的计算”的数学模型, 进行数学问题必要的抽象, 才会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深入, 才算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因此我又设计了以下两个层次的教学:
第一层次——巧用迁移, “磨”深数学问题。迁移在心理学上也称学习迁移或训练迁移, 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生对求类似“从7月8日开始学习游泳, 到本月底一共学习了多少天?”的问题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知经验, 因此, 可以利用学习迁移, 加大数学问题的难度。于是, 笔者在原有题目的基础上进行改造:“7月8日开始学习游泳, 到8月12日一共学习了多少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得出以下方法:先算从7月8日到本月底要经过多少天?31-7=24 (天) , 再算从8月1日到8月12日要经过12天, 最后把24天和12天加起来等于36天。看来只要学生理解了问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即使问题变得更难, 遇到同类问题时会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
第二层次——活用类比, “模”化数学模型。对于上述问题, 如果我们的教学止步于此, 看似学生学会了, 其实学得不够彻底, 不够深入。数学教学就是要引导帮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让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 也就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这种教学才是深远而又有价值的。
班级: 姓名:
因此, 在学生掌握了具体求“经过天数的计算”的方法后, 笔者又把问题进行及时的梳理与总结, 利用类比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让学生在概括中提升, 在“建模”中内化。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后, 有以下发现:
(1) “经过天数的计算”如果计算范围是在同一个月的, 可以用“总天数-不算的天数=经过的天数”; 如果计算范围不是在一个月的, 也可以先算到本月月底要经过多少天, 再接着算出后面的天数。
(2) 有的小组用了这样一个式子来表示:b-a-1, 并且还在a-1的下面用“”标记, 说明先算……
(3) 关于这类问题的运用, 大部分学生想到了考试、学籍、比赛中的“排序号”问题, 比如:15到30;这个考场一共有多少名考生;三 (6) 班学籍号是从25到66, 这个班有多少人;等等
通过以上发现, 我们不难看出, 教师抓住了知识间的联系, 让学生充分展开探索的过程, 而并非直接的讲解和告诉, 主要训练和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再借助“直观线段图”的形象支撑, 建立起求“经过天数的计算”的模型。这种模型的建立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又帮助学生实现了数学抽象以及运用抽象模型的能力, 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困惑之一:实际教学时数远远超过了教材的编排
教材中“计算经过时间”较为简单,只出现了两种基本类型:一是整点到整点的,如六一剧场播放了多长时间(14时到16时);二是非整点到非整点,经过时间在1小时之内的,如金色的童年播放时间是8时50分到9时30分,通过直观图算出经过时间。如图:
两种类型确实比较简单,但课内衍生出来的问题就多了。除了上述两种类型,还有:1.计算非整点到整点的,如计算9时15分到11时经过了多长时间;2.整点到非整点的,如计算6时到7时20分经过了多长时间;3.非整点到非整点的,如计算7时35分到8时15分的经过时间;4.跨两天的,如计算从第一天20时到第二天6时的经过时间;5.求结束时刻或求开始时刻。看似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教学,通过教师的深入挖掘,把教材教“厚”了,实际教学时数远远超过了教材的安排。
困惑二:计算经过时间如何列式计算
对于计算经过时间,怎样的算式才是标准算式?例题只计算14时到16时的经过时间,列式16-14=2,经过了2小时。那么,其他类型的题目是否可模仿这样列式呢?
教材只列举了求整点到整点经过时间的列式,而且计算时没有写单位。不少教师教学时模仿教材这样列式。如:10∶20-9∶35=45分钟,有的则列竖式:
10∶20
- 9∶35
45分钟
但这样形式上的模仿却没得到其本质。教师没有注意到教材在列式时,无论是被减数,减数还是差,都没有写单位,实际上已经完成了转化,将时刻的序数意义转化为基数了。如图:
16小时-14小时=2小时。又如,计算9∶35——10∶20的经过时间,可用10小时20分-9小时35分钟=45分钟。这样确实规范了,但16∶00为何要变成16小时,如何向学生解释清楚又是一个问题,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越解释学生越糊涂。
另一方面,在计算时间差的竖式中,分数或秒数哪怕是大到了59,也要看作一位数来相减,其实质是“60进制数”相减,与计算整数加减法有所不同。这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在理解上就有一定的困难,很多学生在教师多次示范后仍不能掌握。
如何解决教学中的这些问题呢?数形结合可以很好地将抽象的、不可感知的时间形象化,可以弥补列式计算算理不清的缺陷,可以有效地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抽象的经过时间的计算不同于可视的长度,也不同于可感觉的质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图,数形结合,让学生感悟算法。
虽说求经过时间的问题有多种类型,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学时应重点引导学生交流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借助实物(钟面)、表象进行思考,使求简单经过时间的基本方法能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扎根,而其他求复杂经过时间的问题都可转化为求简单经过时间问题。如,计算非整点到整点的,9时15到11时经过了多长时间?在画出线段图后引导学生计算,先算到整点,即9点15到10时,再从10时到11时。如图:
这样,就转化为与例题相同类型的求简单的经过时间。再如,求整点到非整点之间的经过时间,如计算6时到7时20分经过了多长时间。如图:
非整点到非整点的经过时间,如计算7时35分到8时15分的经过时间。
在此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比较:求复杂的经过时间,计算时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感悟到:计算复杂的经过时间,可分成两步,先算到整点数,从而渗透转化——“化繁为简”的思想。
当然,这样教学,一课时肯定是不能完成的。因此,建议教材增加课时数。使原本浓缩在一起的知识解压还原,更显知识难度的螺旋上升,又能在为学生积累更多素材的基础上体验总结其中的计算方法,充分感悟转化的思想方法。
◇责任编辑:张 莹◇
苏教版数学教材在三年级上“24时计时法”编排了“计算简单经过时间”的内容。本单元学习“24时计时法”与“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再加上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共安排了3课时。教学中看似简单的内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率却要高于其他内容。教师普遍反映难教,学生难学,存在着一些困惑。
困惑之一:实际教学时数远远超过了教材的编排
教材中“计算经过时间”较为简单,只出现了两种基本类型:一是整点到整点的,如六一剧场播放了多长时间(14时到16时);二是非整点到非整点,经过时间在1小时之内的,如金色的童年播放时间是8时50分到9时30分,通过直观图算出经过时间。如图:
两种类型确实比较简单,但课内衍生出来的问题就多了。除了上述两种类型,还有:1.计算非整点到整点的,如计算9时15分到11时经过了多长时间;2.整点到非整点的,如计算6时到7时20分经过了多长时间;3.非整点到非整点的,如计算7时35分到8时15分的经过时间;4.跨两天的,如计算从第一天20时到第二天6时的经过时间;5.求结束时刻或求开始时刻。看似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教学,通过教师的深入挖掘,把教材教“厚”了,实际教学时数远远超过了教材的安排。
困惑二:计算经过时间如何列式计算
对于计算经过时间,怎样的算式才是标准算式?例题只计算14时到16时的经过时间,列式16-14=2,经过了2小时。那么,其他类型的题目是否可模仿这样列式呢?
教材只列举了求整点到整点经过时间的列式,而且计算时没有写单位。不少教师教学时模仿教材这样列式。如:10∶20-9∶35=45分钟,有的则列竖式:
10∶20
- 9∶35
45分钟
但这样形式上的模仿却没得到其本质。教师没有注意到教材在列式时,无论是被减数,减数还是差,都没有写单位,实际上已经完成了转化,将时刻的序数意义转化为基数了。如图:
16小时-14小时=2小时。又如,计算9∶35——10∶20的经过时间,可用10小时20分-9小时35分钟=45分钟。这样确实规范了,但16∶00为何要变成16小时,如何向学生解释清楚又是一个问题,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越解释学生越糊涂。
另一方面,在计算时间差的竖式中,分数或秒数哪怕是大到了59,也要看作一位数来相减,其实质是“60进制数”相减,与计算整数加减法有所不同。这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在理解上就有一定的困难,很多学生在教师多次示范后仍不能掌握。
如何解决教学中的这些问题呢?数形结合可以很好地将抽象的、不可感知的时间形象化,可以弥补列式计算算理不清的缺陷,可以有效地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抽象的经过时间的计算不同于可视的长度,也不同于可感觉的质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图,数形结合,让学生感悟算法。
虽说求经过时间的问题有多种类型,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学时应重点引导学生交流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借助实物(钟面)、表象进行思考,使求简单经过时间的基本方法能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扎根,而其他求复杂经过时间的问题都可转化为求简单经过时间问题。如,计算非整点到整点的,9时15到11时经过了多长时间?在画出线段图后引导学生计算,先算到整点,即9点15到10时,再从10时到11时。如图:
这样,就转化为与例题相同类型的求简单的经过时间。再如,求整点到非整点之间的经过时间,如计算6时到7时20分经过了多长时间。如图:
非整点到非整点的经过时间,如计算7时35分到8时15分的经过时间。
在此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比较:求复杂的经过时间,计算时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感悟到:计算复杂的经过时间,可分成两步,先算到整点数,从而渗透转化——“化繁为简”的思想。
当然,这样教学,一课时肯定是不能完成的。因此,建议教材增加课时数。使原本浓缩在一起的知识解压还原,更显知识难度的螺旋上升,又能在为学生积累更多素材的基础上体验总结其中的计算方法,充分感悟转化的思想方法。
◇责任编辑:张 莹◇
苏教版数学教材在三年级上“24时计时法”编排了“计算简单经过时间”的内容。本单元学习“24时计时法”与“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再加上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共安排了3课时。教学中看似简单的内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率却要高于其他内容。教师普遍反映难教,学生难学,存在着一些困惑。
困惑之一:实际教学时数远远超过了教材的编排
教材中“计算经过时间”较为简单,只出现了两种基本类型:一是整点到整点的,如六一剧场播放了多长时间(14时到16时);二是非整点到非整点,经过时间在1小时之内的,如金色的童年播放时间是8时50分到9时30分,通过直观图算出经过时间。如图:
两种类型确实比较简单,但课内衍生出来的问题就多了。除了上述两种类型,还有:1.计算非整点到整点的,如计算9时15分到11时经过了多长时间;2.整点到非整点的,如计算6时到7时20分经过了多长时间;3.非整点到非整点的,如计算7时35分到8时15分的经过时间;4.跨两天的,如计算从第一天20时到第二天6时的经过时间;5.求结束时刻或求开始时刻。看似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教学,通过教师的深入挖掘,把教材教“厚”了,实际教学时数远远超过了教材的安排。
困惑二:计算经过时间如何列式计算
对于计算经过时间,怎样的算式才是标准算式?例题只计算14时到16时的经过时间,列式16-14=2,经过了2小时。那么,其他类型的题目是否可模仿这样列式呢?
教材只列举了求整点到整点经过时间的列式,而且计算时没有写单位。不少教师教学时模仿教材这样列式。如:10∶20-9∶35=45分钟,有的则列竖式:
10∶20
- 9∶35
45分钟
但这样形式上的模仿却没得到其本质。教师没有注意到教材在列式时,无论是被减数,减数还是差,都没有写单位,实际上已经完成了转化,将时刻的序数意义转化为基数了。如图:
16小时-14小时=2小时。又如,计算9∶35——10∶20的经过时间,可用10小时20分-9小时35分钟=45分钟。这样确实规范了,但16∶00为何要变成16小时,如何向学生解释清楚又是一个问题,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越解释学生越糊涂。
另一方面,在计算时间差的竖式中,分数或秒数哪怕是大到了59,也要看作一位数来相减,其实质是“60进制数”相减,与计算整数加减法有所不同。这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在理解上就有一定的困难,很多学生在教师多次示范后仍不能掌握。
如何解决教学中的这些问题呢?数形结合可以很好地将抽象的、不可感知的时间形象化,可以弥补列式计算算理不清的缺陷,可以有效地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抽象的经过时间的计算不同于可视的长度,也不同于可感觉的质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图,数形结合,让学生感悟算法。
虽说求经过时间的问题有多种类型,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学时应重点引导学生交流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借助实物(钟面)、表象进行思考,使求简单经过时间的基本方法能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扎根,而其他求复杂经过时间的问题都可转化为求简单经过时间问题。如,计算非整点到整点的,9时15到11时经过了多长时间?在画出线段图后引导学生计算,先算到整点,即9点15到10时,再从10时到11时。如图:
这样,就转化为与例题相同类型的求简单的经过时间。再如,求整点到非整点之间的经过时间,如计算6时到7时20分经过了多长时间。如图:
非整点到非整点的经过时间,如计算7时35分到8时15分的经过时间。
在此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比较:求复杂的经过时间,计算时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感悟到:计算复杂的经过时间,可分成两步,先算到整点数,从而渗透转化——“化繁为简”的思想。
当然,这样教学,一课时肯定是不能完成的。因此,建议教材增加课时数。使原本浓缩在一起的知识解压还原,更显知识难度的螺旋上升,又能在为学生积累更多素材的基础上体验总结其中的计算方法,充分感悟转化的思想方法。
青岛李沧路小学 于红红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进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2.经历观察、操作等探索活动,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在用时间描述生活现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3.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教学准备】钟面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1.谈话:同学们,庆元旦联欢会还在继续,看,下一个节目是什么? 课件出示图片。
2.谈话:请你仔细观察图片,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校园歌曲大联唱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
【设计意图】延续上一情境图的内容进行创设,与上一节课形成一个完整的情境串。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探究的欲望。学生在找数学信息时可能会出现问题,教师一步一步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的理解图意。
二、分析素材,探究新知
(一)引导学生巩固认读钟面时刻。
1.谈话:要解决“校园歌曲大联唱一共用了多长时间”这个问题,需要先知道什么? 生:需要先读出钟面上歌曲大联唱开始和结束的时刻。谈话:“你会读吗?”引导学生巩固认读钟面时刻。2.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谈话:完成的同学,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活动,教师适时引导。3.学生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巩固认读钟面时刻。(二)进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谈话:要求“校园歌曲大联唱一共用了多长时间?”你能想个办法来解决吗?请你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由交流校园歌曲大联唱这个节目所用的时间。指生展示交流。
生:校园歌曲大联唱一共用了20分钟。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交流,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明白:计算经过时间时,可以数一数开始和结束时刻之间分针走的格数,也可以直接用结束时刻的分钟数减去开始时刻的分钟数。交流之后,教师借助让学生动手进行钟面模型的现场操作、和课件上分针的动态演示加以验证,从而为学生的抽象描述直观化、具体化。
通过交流小结: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所间隔的时间就是两个时刻相差的时间。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观察发现,在交流的过程中思维产生碰撞。寻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法。借助让学生动手进行钟面模型的现场操作、和课件上分针的动态演示加以验证,从而为学生的抽象描述直观化、具体化。
三、巩固拓展,应用新知 1.自主练习1 第一题是填写小红读书的时间问题。该题是让学生运用钟面所提供的信息,填写对应的时刻并进行关于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让学生独立的观察、思考、分析,先填写,再全班交流。用钟面模型的操作加以验证,为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自主练习2 这是一道进行关于时间的简单计算的题目,呈现的是小学生一天的活动情况。引导学生明确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之间的关系,并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3.自主练习4 同学之间聊聊生活中有关从家到学校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让学生结合已有生活经验畅所欲言,渗透珍惜时间的观念。
【设计意图】整个练习设计层次清晰,既有基础练习,又有拓展练习,并注重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新的思考,新的感悟,从而产生新的问题,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做好孕伏。
四、全课总结,回顾整理。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习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课件“积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
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情况,课件将绿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
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情况,课件将绿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
学生也可能回答果篮中5个苹果对应的5个方面之外的,教师适时提升概括,并在篮筐外三个绿苹果中输入文字,并根据学生情况触发苹果下部将绿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
谈话: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
【设计意图】以教材丰收园为依托,在果篮外增加了3个生成性的绿苹果,直面课堂生成,灵活地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等多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第一让学生学会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第二根据数学信息能够求经历的时间。
本节课,第一个知识点学生掌握的不错,我先从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同桌之间的交流全班同学都会算了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我主要是用了教材上的例1和例2,在情境的设计上有所改动,例1通过去物资交流大会上游玩了两小时,让学生感受“经历时间”和时间段,同时引出1小时等于60分的进率关系,这是计算的基础。教学例2时,学生出现了数学格子和列式计算的方法。这是课前有所预设的。从整堂课讲,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节奏把握适当。
但教学完例2,是否应该进一步拓展,展开跨小时段的计算呢,考虑到习题中有个别这样的题,我只是在课堂上稍加渗透,即由看少儿节目从5:20到6:00,学生得出可把6时看作5:60分进行减法运算的方法后进一步追问,那5:00至6:05分呢?即得出可先算出6时以前的40分钟,再得出6时后的5分钟,最后把两个部分加起来40+5等于45分钟,那从学生的反映即掌握情况看,应该可以进一步层层深入,可水到渠成的将这个知识点学懂,即可继续出题:5:20到6:15呢,5:20到6:20呢,5:20到6:30呢。但我还是按照原有的教学程序继续教学,从而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提高的机会,所以我觉得,课堂上应该即时地根据学生的情况作出更有效的教学安排,当然,这需要在课堂对本节课有充分的预设,以及对学生知识基础的了解。
1.初步了解一天内的时间的计量,会区分“时刻”与“经过时间”这两个概念.
2.会计算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题目.
3.初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育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课铃一响,教师进教室,师生问好后,教师拿出小闹钟.上课铃声过后,即让学生观察钟面,这时闹钟的时针、分针正指示出八点三十分.
师:八点三十分就是现在,我们开始上课.(板书:上课:8:30)
2.教师用钟面教具(或演示动画“设定时间”)拨出下列时间,让学生观察后说出钟面所表示的时间.
4:25,10:00,7:30,8:45,11:55.
3.教师口头报出时间,学生在自制钟面模型上拨时针和分针,同桌两人互相检查.
8:00,2:40,6:30,9:15,3:45.
4.提问:1小时是几分钟?60分钟是几小时?
二、新授
(一)通过直观,引出“时刻”概念.
上课五分钟后,闹钟突然响了(老师事前拨好的),再让学生观察.这时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指出的位置是八点三十五分.(板书:闹钟响:8:35)
师:(指板书)8:30和8:35我们是怎样知道的?(是从闹钟钟面上看来的)这些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的时间告诉我们一天当中某一特定的“时刻”(板书).如上课时,时针分针指到8:30,8:30是上课的时刻;闹钟响时,时针分针指到8:35,8:35是响铃的时刻.我们平常说的六点起床,十一点三十分放学,晚上七点看电视“新闻联播”,六点、十一点三十分、七点指的都是时刻,它表示的是时针、分针所指的某一个位置的时候.
让学生说出几个学习、生活中常用到的“时刻”.
(二)教学“经过时间”.
1.引进“经过时间”.
师:从上课开始到闹钟响铃,即从8:30到8:35,中间经过了几分钟?你怎样知道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钟面教具再演示一次,先把时针、分针拨到8:30,然后把分针慢慢拨到8:35上,使学生看出两个时刻之间间隔是5分钟.
师:我们平常说的课间休息10分钟,爸爸每天工作8小时,都是时针、分针运行时经过的时间.
2.感受时间的久暂.
(1)3分钟有多久?
师:我们来体会一下,3分钟有多久.现在我发给大家每人一张要求写出得数的口算卡片.(8:40老师宣布“开始算”,3分钟后,老师宣布“停止算”.问几个同学,各做了多少道口算题?)
师:老师宣布“开始算”时是8:40,“停止算”时是8:43,中间经过了3分钟时间,就是说刚才做作业用去了3分钟时间.
师:3分钟时间虽短,但同学们口算了不少题,说明只要抓紧时间,时间短也能做许多事情.
(2)10分钟有多久?(10分钟就是课间休息那么长短的一段时间.)
(3)师:老师在“经过时间”的两个图里都标有一个“箭头”,你们能体会出它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箭头”表示方向,从8:30到8:35,从8:40到8:43.
师:对,“箭头”表示方向.这个“箭头”一直往前去,还表示时间是一去不回的.你想,今天上午的8:43过去了,再来的8:43是晚上的8:43,明天的8:43;今天是×月×日,明天可是×月的×日了.所以我们要爱惜时间,不要让它白白地过去了.
(三)“时刻”与“经过时间”.
师:“时刻”与“经过时间”的意义不同在哪里?钟表上的时针、分针所指的每一位置,表达的是某一个时刻.前一个时刻到后一个时刻之差就是所经过的时间.时刻好比一条直线上的点,时间好比两点间线段的长(教师边讲边画出下图).
师:还要注意的是,“时刻”表达成几点几分或几时几分,时间(经过时间)说成几小时几分.
举例对比.
三、练习
1.选择填空.
(1)电影《闪闪的`红星》要放映________,电影院下午第一场是________开映.(1小时40分钟;1点40分)
(2)妈妈上午________上班,她一天工作________.(8时;8小时)
2.搭配练习.(把下面左右两边有联系的句子连线)
学校上午什么时候放学?20分钟
上午在学校的时间是多少?2时
课间休息多久?3小时
下午第一节上课时钟面时间是11点40分
3.在下面这段文字中,哪些是指明时刻的?用单线划出来;哪些是表达经过时间的?用双线划出来.
一列快车从甲城到乙城要行6小时,一列慢车从乙城到甲城要7小时30分钟.已知快车8点40分从甲城开往乙城,半小时后,慢车从乙城开往甲城,结果两车于12点14分在途中相遇.
4.结合计算,巩固两个概念.
(1)看图在里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并在□里填上两个时刻中间经过的时间.
(4)看下左图的钟面,现在是上午()点钟,离中午12点还有()小时.
看下右图的钟面,现在是下午()时,再过4小时是下午()时.
四、游戏
师:一次数学作业,小明做完用了半小时,小芳用了20分钟.下面咱们来做个算时间的游戏.
老师先后指定三个学生扮小明,由他们到讲台前即兴用教具钟拨出开始做作业的时刻,说:“我×点×分开始做作业,你们猜猜看,我什么时候做完作业.”说完,算得最快的一个同学马上到讲台前用教具钟拨出小明作业结束后的时刻.如说对,大家鼓掌鼓励,由“小明”奖给他小红花.如说错,由其他同学纠正.然后再指定三个学生扮小芳,先后到讲台前说出自己结束做作业的时刻,由算得最快的同学接着说小芳开始做作业的时刻.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时刻”与“经过时间”(板书课题),初步掌握了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经过时间的方法.这节课是8∶30上课,现在下课铃响了,请大家看闹钟上的时刻(9∶10),这节课上了多少时间(40分钟).在40分钟时间里,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希望同学们上好每节课,珍惜每个40分钟.
六、课外作业
师:看看钟表,上午你是几点几分离家上学的,几点几分回家,中间经过了多少时间?
《时间的歌》是一年级的第八课,也是本学期教材的最后一课。本课设计了以时间为题的四首歌乐曲:有描写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修表工人在清脆的钟表声中愉快工作情景的管弦乐《在钟表店里》;有描述小闹钟似乎厌倦了正确而呆板的“嘀嗒”声响,别出心裁地试着发出“摩登”的切分节奏,最后陷入毁坏困境的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有富有儿童情趣的并模仿时钟小马车“哒哒”走动声音的创作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有歌词为谜语,生动、形象,富有童趣启发学生以形象思维积极动脑思考的歌曲《这是什么?》。这四首歌乐曲,都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时间的重要性,懂得时间转瞬即逝及时间的.珍贵,教育他们抓住时机,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能够成为有用之才。
在学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时,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级进的旋律、模进的曲调、重复的节奏,我就让他们在演唱过程中利用身体的连续蹲起和跟着曲调拍击节奏来体验。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我在演唱“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向前跑”时,故意把“哒”字的声音变弱,以此引起孩子们的有意注意,引导他们体验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并在自己的演唱中能够充分地表达歌曲的情绪及情感。
歌曲《这是什么?》是一首结构规整,曲调简单的歌曲,所以在教授这首歌曲时,第一节课在二班我就采用了聆听模唱的教学方法。聆听几遍后,孩子们跟着录音很快就能够演唱了。接着让他们跟伴奏演唱,部分孩子唱得不错,但有部分孩子在演唱前两句中的“噹噹噹”时,却唱的是一样的音高(两句是八度关系),反复纠正后,个别孩子还是没有唱准,这时我让他们反复模唱这两句的曲调后,才勉强唱准。第二节课在一班,我就改变了教学顺序,聆听两遍后,就让他们模唱前两句的歌曲曲调,然后再填唱歌词演唱歌曲,不一会儿的功夫,孩子们就唱得非常准确了。
课后我反思了我的教学:我觉得歌曲简单并流畅上口,听几遍后,学生们就应该会唱了,而且还能够唱得不错。但我忽略了我面对的对象,他们是一年级的孩子,对他们来说,一下唱准音程跨度较大的八度音程是有一定难度的。另外在用打击乐器双响筒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时,我也犯了同样的错误,认为三角铁的节奏简单,所以在练习敲击时,把重点放在了双响筒的伴奏上,但在孩子们跟音乐伴奏时,三角铁的节奏,大部分孩子都敲击的不准确,特别是最后一句,准确率更低。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剔除掉“想当然”的想法。在备课时,不单单是吃透教材,更重要的是学生的预设和生成。
台江县城关一小
刘显忠
一、教学内容:第62页的例
1、例2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目标:通过学生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及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时间的计算,了解经过时间是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向学生渗透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及退一小时当60分的时间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 钟表模型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钟表模型)谈话引入:
(1)认识时钟: 1小时=()分钟
1分钟=()秒
(2)教学例1: 2小时=()分钟
3分钟=()秒
你是怎么想的?
2、引入新课(出示拨好的时钟)
问:(1)能读出是什么时间吗?(板书:上课的时间)(2)正常的一节课要上多少时间呀?(板书:40分钟)(3)大家想一想几点钟才下课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课一开始就给学生出示钟表模型,让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本节课的教学效率】
(二)自主探索
形成算法
1、拨时钟(让生拨出7:30分、7:45分)
7:30分这是老师从家出发的时间,7:45分是老师到学校的时间,请同学们帮老师算一算,我从家到学校要用多少时间?
2、教学例2。
(1)小组合作计算“7:30-7:45”的这段时间的长短。(2)交流汇报算法。
3、得出求某一段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小朋友,要计算经过了某一段时间,你认为我们应该用一种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1)先读出或写出开始的时刻,再读出(或写出)结束的时刻,然后把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就是经过的时间。
(2)先看开始时间的分针、时针,结束时候的分针、时针看看走过了几大格几小格,然后根据1大格,1小格表示的时间,再算出这段经过的时间。当然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同学生们,你喜欢用哪一种呢?
(三)、巩固知识
实践应用
(1)从7:00分到7:50分,经过()分。
(2)从8:40分到9:00分,经过()分。这一题你是怎样算的?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的方法是怎样计算的?(因为9:00我可以看作8:60,开始和结束的时刻都是8时多,所以计算方法是:60分-40分=20分)
(3)指生说说从家出发和到校的时间,并帮助解决经过了多少时间才到校?(4)指生说说放学的时间和到家的时间,并帮助解决经过了多少时间才到家?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巩固练习,培养学生从所提供的资料中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时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掌握求某段时间经过的计算方法。建立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感知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的,反过来数学知识又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四)、补充练习
9:50到10:10经过了()分钟。
六、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10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
七、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
1小时=()分钟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所用时间
1分钟=()秒
7:30
7:45
()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所用时间 2小时=()分钟
7:00
7:50
()
3分钟=()秒
8:40
9:00
()
白塔中学
黄娟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测量又是试验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依据教材内容安排和课标要求,我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这节课安排为两课时完成,主要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结合教师精讲细解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对于长度的基本单位,通过学生自学教材并结合对刻度尺的观察,掌握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对1mm、1cm、1nm等形成理性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能估测身边物体的长度,掌握估测的基本方法。对于长度的测量,要求学生先测量课本宽度,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测量的基本步骤,并特别强调估读,最后由学生完成作业本的长度与宽度测量。由于学生不了解停表,所以教师先带领学生观察停表的构造和大小表盘的分度值,再让学生测量1min脉搏跳动的次数,使学生学会秒表的读数。
本节课表面上看没有多少东西,实际上内容较多,通过教学,发现有三个难点:一是长度单位换算;二是长度的估读;三是秒表的读数。单位换算是进行复合单位换算的基础,也是今后一系列单位换算的基础,但学生理解起来很难,所以我用了2/3课时讲长度单位的换算,帮助学生找到规律,并循序渐进的练习换算。从课后作业看,个别学生依然存在些问题,如单位漏写、错写等。
反思本节课教学,有三点不足之处:1,第1课时导入时间过长,并且单位换算练习题设计的难度有点大,有点打击学生自信心;
2、长度的估读没有让学生做逆向练习,以致学生根据测量的数据值无法确定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多少;
3、秒表的读数应该通过多媒体的大屏幕展示出来,这样少数理解力差的学生也能学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从这三点改进。
认识时间是在一年级上学期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这节课的目标是使学生能正确读、写时针和分针指在各数字上所表示的时刻,会5分5分的数,知道1时=60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
一、课堂教学中的点滴收获。
1、贴近学生生活,质疑导入。
上课开始,我跟学生谈话: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老朋友,想见见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下就热闹起来:想。我接着出示一个学生常见的闹钟,问:它是谁?有什么作用?课堂气氛进入了高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环环紧扣,探索新知。
上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一个滴答滴答在动的闹钟,问:看着这个钟面你都知道些什么?学生再次进入学习的兴备状态,从而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了很好的了复习。我再用课件生动的演示时和分的关系,让学生自己发现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走1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1小时=60分,既加深了学生的认识,突破了重点和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课中,当学生学会5分5分的数时间后,我就让学生说时间,并让学生上台利用教具拨时间,或老师说时间学生拨钟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
二、存在的问题。
这节课虽然取得点滴收获,但失误更多。
1、本节课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的,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及相关的计算打下基础的,在教学本节课时有些孩子5个5个地数也不会,是依靠手指来完成这一过程的。所以对这些学生的教学很难。
2、还有一些孩子在数大格时,由于手和嘴在数的时候不一致,往往出现多数5分或少数5分。
3、学生在读时间时往往容易读错,例如7时45分、4时55分这样的时间对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时针靠近大数,学生容易取大数,看成8时45分、5时55分。还有的是分针指着数字3,就说是3分钟,指着数字8就说是8分钟等。
4、另外,认识时间这一内容是非常枯燥而又难以掌握的,自己没有很好的组织教学,也有几次因为学生不明白,我多次重复讲解,那么使内容显的更为枯燥了。
5、我做好的很直观的课件没有时间利用到教学中。如:动物赛跑的课件我安排在最后,没有利用上。
6、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太少,只有让少数学生上台拔钟,没有让学生利用学具生生互动。
三、再教设计。
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课前让学生玩一玩手中的小钟表,使他们在观察与操作过程中,经历和感受时针与分针的运动情况。
2、课中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和空间进么操作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合作能力。
3、把课件做得再好一些,充分利用课件作好辅助教学。
这节课的可取之处:
1、借助课件教学,能把抽象的时间教学变的直观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
2、学生课前准备比较充分。学生准备的有自己动手制作的小钟表,我看到有很多学生制作的小钟表形式多样,很漂亮,借助于制作的学具,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积极性将会更大。
当然由于荆老师教学经验不足,存在问题,在所难免。
特提出以下几点,共同学习:
1、数学课上师生互动特别重要,本节课师生互动很少,或者说学生不理解老师说话的意思,不知道该干什么,经常出现启而不发、没有响应的尴尬局面。
2、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除了逻辑性、严密性更要通俗易懂性,针对低年级的学生,说的太深奥、学生听不懂,说的既准确又浅显易懂是我们数学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3、教师提问学生时应适时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这将会使学生得到极大的满足感,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相信今后荆老师在师傅的带领下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第一课时主要是使学生知道1时=60分,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重点是用5分5分的方法读取时间和正确写出几时几分,难点是学会正确读取时间的方法,特别是快接近下一时刻的时间认读。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使用学具、课件演示等,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掌握知识。整个教学过程比较顺利,从学生最后的掌握情况来看教学效果也是相当不错。通过这次听课让我懂得了无论怎么难的知识点,只要我们教师不着急让孩子们自己慢慢地来说,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慢慢来理清,这样所到达的效果远远超出教师直接教给孩子们。
《认识时间》评课稿《认识时间》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表,会看几时、半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掌握看几时几分的方法,知道1时=60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虽然生活中经常接触时间,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毕竟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真正理解比较困难。特别是看几分,很容易受时针看法的影响而将两者混淆。程老师在教学中,很好地利用了课件,紧抓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识。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知识,给学生以视觉刺激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在课堂教学时,程老师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钟面,使时间这一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给学生以较强的视觉刺激,帮助他们建立丰富的感性经验。特别是在认识几分时,课件演示将分针走过的痕迹用较粗的红线标出,让学生清楚知道分针看小格,时针看大格,印象比较深刻。
二、巧妙设计,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几时多是学生认识的一个难点。如4时多,学生容易看成5时多。课伊始,陈老师就从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入手,出示时针指向数字9和10之间,问是几时多。并总结如果时针在两个数字之间,看小的。
认识每个数字各代表几分,是这节课的重难点,因为学生没有学习乘法口诀,只能通过一个格一个格的数或5个5个的加,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程老师也注意到这一点,在教学中,除让学生集体说说分针走到各个数字分别代表几分外,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几个关键的数字,以便更快地读出几分。有的学生说记住6就是30分,有的说记住3就是15分,9就是45分等。这一环节的教学,紧抓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巧记,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后面正确读出几时几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程老师还注重引导学生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辨析,从而使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如认识时、分时,出示课件观察时针走动1大格是几时,分针走动1大格是几分,然后提问:“两个1怎么不一样?”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认识时针走过1大格是1时,分针走过1大格是5分。
三、课堂语言浅显易懂,学生易于接受
程老师的课堂语言简单明了,能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去描述知识,让学生易于接受。如:“外面的数字给分看的,里面的数字给时看的,不过外面的数没有标,要小朋友自己去记”“一看时针,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指向两个数字之间就看小的(12也可看成0);二看分针,一个大格就是一个5分。”等,这些语言浅显易懂,清楚明白,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就是给了他们一个明确的学习指向,让学生清楚知道该怎么看时间,将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学得明白扎实。
四、建议
【经过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11-25
名人经过苦难成功的事例经典10-15
经过努力后成功的格言10-24
形容经过磨难才可以成功的句子11-10
经过自己努力成功的故事6个11-15
《用水丈量时间》的教学反思07-01
论文写作经过范文10-09
美国南北战争历史经过06-06
五四运动经过口号09-20
红黄蓝幼儿园事件经过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