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私用通报

2025-01-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车私用通报(精选11篇)

公车私用通报 篇1

关于对东北分公司魏磊等人

公车私用问题的通报

各单位,机关各部室:

2014年5月30日,XX分公司发生一起公车私用事件。经调查,XX、XX、XXX、原XX分公司外聘司机XX一同驾驶公务用车前往酒吧喝酒。次日凌晨返回宿舍后,XX独自驾驶该车辆外出办理私事,期间发生交通事故,经交警大队认定XX负事故全部责任。建设公司纪委根据《XXXX公司重申公务接待五项规定》、《XXXX有限公司公车使用管理办法》和《XXX公司职工违纪违规处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给予XX行政记大过、停职检查处分,停发两个月个人绩效工资,承担公车私用发生的油费及车辆使用费,承担交通事故中发生的费用;给予XX行政记过、停职检查处分,停发两个月个

人绩效工资,承担公车私用发生的油费及车辆使用费;给予XXX行政警告处分,承担公车私用发生的油费及车辆使用费;对XX分公司办公室副主任XXX进行诫勉谈话。对XX、XX、XXX、XXX四人在全公司范围通报批评。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XXX公司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实施细则,多次召开会议强调有关要求。机关部室和二级公司能够按照建设公司的部署,深入落实八项规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XX等人在建设公司三令五申的情况下,仍然公车私用,顶风违规,无视公司管理制度,违反八项规定,给公司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建设公司对公车私用问题的严肃查处和公开通报表明了公司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坚决查处违反八项规定行为的决心。机关各部室、各二级公司要从魏磊等人公车私用问题中吸取深刻教训,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严于律己,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起违反八项规定问题充分说明,不良作风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有所收敛,松一松就会出现反弹,两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在经常抓、长期抓上下功夫,加强执纪监督和惩戒问责,重点关注打折扣、搞变通等“四风”问题“隐身衣”现象。要加大工作力度,对违纪违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要坚持抓早抓小,勤打“预防针”,常念“紧箍咒”。要充分运用好领导监督和职工监督,常抓不

懈,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中央八项规定不折不扣的落实。

XXXX有限公司

公车私用通报 篇2

西汉景帝时期,朝廷对公车(当时是马车)的使用制定了详细的规定。商人不许乘坐马车,不同等级的官员使用不同规格的车辆。区分的主要标志是“轓”,即车厢旁边用来遮蔽尘土的屏障,官品600 石以上至1000 石的官员可以将左轓漆成红色,2000 石以上的可以将两轓都漆成红色。

宋室南渡后,由于南方少马,加上杭州道路多用砖石铺地不便骑马等缘故,轿子开始普及,逐渐代替马车,成为公车的主要形式。轿子的规格主要体现在轿夫的数量和轿子的颜色、顶部装饰上。而明朝初期规定是三品以上文官准许乘坐四人抬的轿子,三品以下只能骑马;武官不管职务高低都不得乘轿,违者将会受到严厉惩处。

发展到清朝,对公车的规定更加细化。第一,满族京官不分文武一律骑马,不许坐轿。满族人只有同时符合“一品”、“文官”、“年老疾病不能骑马”三个条件,经过特许后才可以乘轿。第二,汉族文官可以乘轿,三品以上京官可乘四抬大轿。第三,钦差大臣巡视地方,原来级别三品以上的可以乘八抬大轿,四品以下的只能乘坐四抬轿子。

在轿子的装饰和仪仗方面,则更加繁琐了。清朝规定三品以上官员坐绿呢大轿,仪仗有杏黄伞一把,饰以圆金的青扇两把,旗枪六根,金黄棍两根等;四品以下官员坐蓝呢大轿,道府级别可用杏黄伞一把,青扇一把及“回避”牌、“肃静”牌各两面等等。

不过,这些看似严格规范的制度,到了清朝后期,就成了一纸空文,虽然朝廷三令五申,但因为没有动过真格,因此丝毫遏制不住官吏们对“公车”的追逐,即使像地方上的七品知县出行,也是前有差役鸣锣开道,后面还各有顶马、跟马,左右还有持棍的、打扇的,前呼后拥,十分威风。不用说,车辆、轿子和前后簇拥人员的工资都由政府买单。

莫让公车有偿私用架空了公车改革 篇3

从制度来说,广州市的“公车私用收费管理”明显借鉴了国外制度的设计思路,“收费不是隨随便便象征性收费,而是要把公车使用产生的汽油费、管理费、折旧费、保险费等统统算进去,费用由财政局收取,采取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取费用将作为公车折旧等补偿”。但切入现实的语境,我们却明白,与国外相比,我们的很多制度本身并无太大的缺陷,只是执行起来很难不折不扣地落实——根子就在于缺乏有效的公共监督。

公车有偿私用后,公车私用和公用的性质如何区别、如何计费和收费、标准执行、怎么避免暗箱操作……这些其实都是很大的问题。还值得一提的是,在现实的语境中,权力的“公私”界限在社会性的潜规则里模糊不清。在很多时候,权力个体的“私事”往往会上升为“公务”——大到家庭难题,小到端茶倒水,都披着公事的外衣,都散发着权力的光芒,都会有人代劳。既然权力的公私界限厘清都有难度,公车私用的“收费管理”纵然能够执行,也会沦为形式主义。甚至,有可能异化成财政局收费而单位报销——在“一把手、一支笔”的权力生态下,这似乎不是什么杞人忧天。

公车私用处理决定 篇4

1、对违反公车管理规定的银都大道指挥部、郴电国际永兴分公司、县中医院、县工商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永兴县支行等五个单位各扣减(追缴)单位经费1000元,使用人王福永、朱能活、黄文军、李春国、刘向阳等五人各上缴违规使用费200元;

2、责令违规使用人王福永、朱能活、黄文军、李春国、刘向阳向县作风大整顿办、县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办写出书面检查;

3、对违规使用单位和个人在全县通报批评。

4、对违规使用的个人请各单位按内部管理制度处理。

公车私用管理办法 篇5

一、目的为加强私车公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企业员工用车的需求、完善公司福利制度,增强企业凝聚力,制定本办法。

二、定义

2.1 本办法所称私车公用,是指符合一定条件的人员报董事长批准将其私有车辆用于公务活动。

2.2 本办法中所指车辆,其产权须为员工本人或配偶,且车辆各项手续健全(须购买交强险、第三者 责任险、车损险)、安全性能良好。

2.3 本办法中所指车辆补贴指公司为符合本办法适用范围的员工因私车公用而给予的补贴,由两部分组成:

2.3.1 油费补贴:指公司为员工提供的,用于日常办公用的私家车的油料费补助;

2.3.2定额补贴:指公司为员工提供的,用于办公用私家车日常消耗的各项费用补助。

2.3.3 车辆补贴(含油料费、路桥费、保险费、保养费、年检费、停车费、洗车费等)由享受补贴人员每月限额贴票报销。

三、适用对象

具备驾驶资格且在交警部门未有主要责任事故记录的员工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可申请该补贴:

3.1 凡公司主管级(含)以上正式员工(不含代理期,代理期按原级别享受补贴)且有继续在公司长期(3-5年)任职的计划;

3.2 其他特殊人员经董事长特别批准的。

3.3 驾驶外租车辆的员工不享受车辆补贴福利。

3.4符合上述条件的且已经董事长批准的,须与公司签订《私车公用承诺函》,规定相关权利和义务。

四、职责划分

4.1 “私车公用”归口管理部门为人事行政部,主要负责资格审查及标准审核; 4.2 “私车公用”费用报销的审核报销工作由财务部负责。

五、补贴标准

5.1 本办法中所指车辆补贴标准详见下表:(单位:元/月)5.2 本补贴中所指补贴的油费补贴随市场行情、享受补贴人员的级别、工作及实际用车情况,由人事行政 序号 职级 油费补贴 定额补贴

合计 备注副总级 3500.00 1000.00 4500.00 工程类、资源类、市场类

3000.00 4000.00 其他类

总助级 3000.00 4000.00 工程类、资源类、市场类

2500.00 3500.00 其他类分支机构经理级 2500.00 3500.00 / 部门经理级、分支机构副经理、具有独立管理职能的部门副经理级 2500.00 3500.00 工程管理部、资源管理部、市场经营部

2000.00 3000.00 其他部门部门副经理级、分支机构部门经理级 2000.00 3000.00 工程管理部、资源管理部、市场经营部

1500.00 2500.00 其他部门项目经理级、分支机构部门副经理级 2000.00 3000.00 / 7 项目副经理级、分支机构项目经理级 1500.00 2500.00 / 8 分支机构项目副经理级

1300.00 2300.00 / 9 主管、组长 1000.00 2000.00 / 分支机构主管、组长

500.00 1500.00 /

部负责调整,并及时将调整结果通知财务部及享受车辆补贴人员。5.3 每月超额部分的车辆使用费由享受补贴人员自行承担。

六、实施细则

6.1符合补贴要求的员工须个人以签呈形式向公司提起申请,经董事长签批后报人事行政部、财务部备案。

6.2备案后由享受补贴人员以正式合规的发票经财务部审批后按月限额报销,逾期作废。

6.3享受补贴人员在车辆使用和保管期间如发生车辆被盗的,由车辆所有权人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公司不 再给予补贴。如重新购买后且符合公司车辆补贴申请各项要求的,自签批生效起按新核定的补贴标准报销。

6.4 享受补贴的车辆因故无法正常使用时,停用时间不超过三天的(含)可正常享受当月补贴;如超过三天的,按实际使用天数计算当月补贴。

6.5 凡由公司统一配置车辆、驾驶员的员工,将不再享受补贴福利;如员工放弃配置车辆选用自购车辆 的,经董事长批准后,按其岗位级别享受补贴。

6.6 所有享受补贴的车辆,须于每年购买保险后的第一周内提供驾照、行驶证、保险单等相关证件交人事行政部复印存档。

七、其他规定

7.1 享受补贴的员工因工作发生岗位异地调动时:

7.1.1如个人自愿将车辆迁往工作地的,补贴标准按上浮两级标准执行。7.1.2如个人不同意将车辆迁往异地的,补贴自异动生效之日起取消。

7.2 享受补贴的人员,除车辆常用地区内往来火车站、机场的交通费用可报销之外,不再报销任何市内交通费用。

7.3享受补贴的员工,该车辆必须是以服务员工本人在公司的工作之用为主,不得借故出租、转让该车辆。

7.4享受补贴的车辆在使用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所有相关法律、法规,车辆出现任何的违章行为均由车辆所有权人自行承担,与公司无关。

八、附则

公车私用通报 篇6

热点新闻:

近日,认证为“丽江市永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的网友发布了一组照片,引起广泛关注,内容是当地喷涂了含“严禁公车私用”字样和监督电话的公务车照片。

该网友在微博中说,2013年11月20日至30日,云南丽江永胜县将完成公务用车标识喷涂。一般公务用车在左后轮上方喷涂‘永胜县公务车’字样,右后轮上方喷涂‘严禁公车私用’和‘监督电话的字样;有行业明显标识的公务车,在右后轮上方喷涂‘严禁公车私用’和‘监督电话’。

丽江市纪委介绍,此次喷涂的“×××公务车”“严禁公车私用”黄色字样,字宽7厘米,同时还印上了各区县纪委公开的监督电话。“这次实行的标识,即一次性用油漆将内容喷到车身后部,可能相比过去被故意遮挡的情况会有所改变”。

“标识”喷涂完成后,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将对公务用车试点实行单位的用车进行核查、登记造册,实行各级“一把手”责任管理制度。凡不按规定喷印标识的、故意涂抹标识、擅自毁坏标识的单位和个人,将按规定予以问责,情节严重的,将按规定予以党政纪处分。

丽江市政府人员介绍,此次公车标识管理要求,包括区县县长、县委书记在内的用车都将喷涂。

中公点评:

总有一些公车的车轮时不时会滚动在私用的腐败之路上。各种声音对这种腐败乱象争相喊打。在公车上喷涂标识,是很多人早就喊过的策略,这一次云南永胜果断采用,目前已引起喝彩声一片。

在一片喝彩的同时也不乏质疑声。质疑者的理由集中于一点,即此举有作秀之嫌,纯粹属于治标不治本。其实,何须一味追求一步到位的妙招?又何须奢望一招制敌的奇效?以往,公车私车难以区分,甚至有公车刻意伪装,低调使用牌照编号,让人无从辨识,监督更是无从谈起。现在,在公车上打上标识,公车身份向全社会公开,像出租车一样一目了然地从群众眼皮底下开过,群众可以敞亮地监督了。

今年年初,在全体中央纪委委员、各省级纪委书记共170余人参加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坦言,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按照这种逻辑,给公车贴上醒目标志,虽是治标,但可为治本赢得时间。

新加坡公务员公车私用“麻烦多” 篇7

新加坡官方拥有公车最多的是外交部,官员1500人左右,是16个政府部门当中比较小的,但公车近百部。怎么一回事?这是因为新加坡外交部在外国有50多个使领馆,1/3的人员驻外工作。若按每个使领馆平均有两部车子计(大使或总领事有一部专车,另外有一部7座商务车供使领馆官员使用,以及运输外交邮袋),驻外的公车少说也有八九十部。而在新加坡的外交部,公车只有3~4部。感觉最新奇的是,外出时是部长开车,随身保镖坐旁边。常任秘书(也就是政府部门最高级别的公务员)也配车子,由驾驶员接送。也就是说,在新加坡政府部门里,只有部长、常任秘书(即副部级)和驻外使领馆的大使或总领事才配有公务车。

新加坡政府有一套使用公车的制度。每辆公车里都有一本记录本子Vehicle Log。这是政府統一分发的,每辆车子必须有,还要不时检查公务员是否按规定在使用时填写信息。公务员指导手册(Government Instruction Manual,简称IM,这是新加坡公务员修成正果的秘籍,一般涉及的情况都会有很清楚的指导,例如:公务员住酒店的规格、飞机票舱位和宴请经费的标准等,内容详细)规定,一旦使用公车,必须在这个Vehicle Log本子上记录详细的信息:日期、时间、地点、公里数、官员的职位、使用的目的、使用官员和驾驶员的签字等非常具体的信息。即使是部长、大使和总领事用车,也一概按照行车记录本子内的要求记录。记录是为区分公务使用和私人使用的行程。何为私人用车?私人用车就是和公务一点关系都没有的行程,如:上下班、大使夫人购物、送小孩上学、总领事夫人带孩子看病、私人饭局、会友等。

新加坡政府惯于精打细算。私人用车部分须按纪录信息向官员收费用。这个费用如何计算呢?政府有个精心设计的方程式:按照汽车的路费、保险费、耗损费、汽油费、驾驶员工资和加班费等,计算出一个公里的费用,乘以使用的公里数,这就是用车者该付的。

我曾在上海领事馆工作,姐姐们从新加坡来访。抵达那天上海正下着大雨,他们一行三人又带着行李,当时无法叫到出租车,我向总领事要求使用领事馆商务车。他确认该时间段没有其他公务后,允许了我用领事馆的车子去接家人。领事馆的财务在月底结账时,非常尽责地向我收取该费用。

这个制度在外人看来有点斤斤计较,仿佛没有人情。然而,这是一个可以让大家都放心的制度。政府通过制度确保公务员不滥用公车。公务员可以公车私用,按规定付费就是。但是为了避免麻烦,公务员一般都叫出租车。

(摘自《人民论坛》)

公车私用问题自查自纪报告 篇8

按照《邓州市委整改通知书》(2016)文件要求,我中心近期对公款吃喝、公车私用问题进行了集中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接到通知之后,我中心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及时组织全体职工进行了学习,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明确此次整治的内容和工作步骤。同时结合我中心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安排部署。成立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副主任专门负责,主抓我系统集中整治工作。第二,我们决定在全系统对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并要求各所属科室及时开展自查自纠,并上报自查自纠结果。第三,扎扎实实在局机关内部开展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的集中整治工作。

二、加强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本月全体干职工会议上再次强调了我中心的《公务接待用餐制度》、《公务车辆管理和使用制度》,再次学习了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廉政准则》等党纪条规,使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明确了政策规定,充分认识不正之风存在的根源和危害,提高对这公款吃喝、公车私用进行集中整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认真揭摆,自查自纠

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进行自查自纠,充分运用批评和自我评批的武器,从领导到职工对照党纪政纪条规以及这次集中整治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自我剖析,同时进行了认真揭摆。

..通过自查,总的来说,我中心干部职工整体上是好的,能够认真遵守和执行党纪、政纪的各项规定,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约束自已,没有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的违规行为。

一是能够坚持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特别是近年广电系统局机关经费紧张,所以我们大力倡导勤俭节约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没有参加任何用公款支付的吃喝等活动。公务用餐接待,一般定点进行,接待点要相对固定,同时考虑优质优价原则。所有公务来客接待,由中心办公室按照接待标准,确定接待地点,餐费单上一律注明了接待对象事由和用餐金额。

公车私用通报 篇9

2012-04-29 17:56:06| 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总局文件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取得补贴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6】245号)2006年3月6日发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

近来,一些地区要求明确个人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取得各种形式的补贴收入如何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据了解,近年来,部分单位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对用车人给予各种形式的补偿:直接以现金形式发放,在限额内据实报销用车支出,单位反租职工个人的车辆支付车辆租赁费(“私车公用”),单位向用车人支付车辆使用过程中的有关费用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八条的有关规定,现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各种形式的补贴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明确如下:

一、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而以现金、报销等形式向职工个人支付的收入,均应视为个人取得公务用车补贴收入,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二、具体计征方法,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58号)第二条“关于个人取得公务交通、通讯补贴收入征税问题”的有关规定执行。

附:1999年4月9日发文的国税发【1999】58号第二条:

二、关于个人取得公务交通、通讯补贴收入征税问题

个人因公务用车和通讯制度改革而取得的公务用车、通讯补贴收人,扣除一定标准的公务费用后,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按月发放的,并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不按月发放的,分解到所属月份并与该月份“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计征个人所得税。

公务费用的扣除标准,由省级地方税务局根据纳税人公务交通、通讯费用的实际发生情况调查测算,报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确定,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点评】包括公务用车补贴在内的公务交通补贴中包含一定比例的公务费用,这部分公务费用应由单位承担,不构成员工的个人所得,也不征收个税。扣除一定比例的公务费用以外的部分相当于企业承担了一部分员工的个人费用,但是不倾向于将其理解为企业承担了跟生产经营无关的支出。仍然应该理解为员工为企业提供服务,企业相应地支付对价。

在企业所得税层面,我倾向于将其理解为职工福利费,国税函【2009】3号文也有相应规定。有网友长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期望将公务用车补贴推定为工资薪金,但当前执行应仍以国税函【2009】3号文为宜。

二、地方规定

1、深圳市地方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相关费用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深地税发【2007】186号)规定:公务用车改革后,单位为员工报销的相关费用,以及以现金或实物形式发放的交通补贴,在给予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同时应并入员工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点评】此处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应以最新规定为准,但个税层面意味着在深圳交通补贴无论采取实报实销还是现金发放形式均为不征税标准。

2、《黑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个人取得公务交通、通讯费补贴有关公务费用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的通知》(黑地税函【2006】11号)第一条规定:实行公务用车改革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交通费用补贴每人每月扣除1,000元,超出部分计征个人所得税。其他形式的交通费补贴一律计征个人所得税。

3、《辽宁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辽地税发【2009】76号)第三条规定:实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单位,其职工以现金或实报实销方式取得的车改补贴收入,均扣除70%的公务费用后并入“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公务费用扣除最高限额为每月2500元,超过的部分并入“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未备案的公务用车改革单位,其向职工个人支付的现金补贴或限额内实报实销的公务用车费用,均应全额并入当月工资薪金中征收个人所得税。

【点评】辽宁比黑龙江更大度,但相对来说比例似乎比定额更合理一些。不过对于普通企业而言,几乎是无法享受的,因为公务用车改革本身就是特定单位的特定改革措施。

4、《吉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个人取得的公车改革补贴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吉地税发【2007】69号第三条规定:个人从本单位取得的符合前两项规定条件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补贴收入(以下简称补贴收入),公务费用扣除标准为:长春、吉林市暂定每人每月2500元、其他市(州)暂定2000元、县(市)暂定1500元。补贴收入低于上述扣除标准的,在计征个人所得税前予以扣除;超过扣除标准的,就超出部分并入当月工资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

5、《云南省地方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取得补贴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云地税二字[2006]37号)规定:我省个人因公务用车和通讯制度改革而取得公务用车和通讯补贴收入的公务费用扣除标准问题,目前正做调查研究,待省政府批准确定后执行。在省政府尚未批准确定以前,暂不作公务费用的扣除。

6、《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鲁地税二函

[2005]15号第二条规定:关于机关车改补贴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58号)的有关规定,对于个人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而取得的公务用车补贴收入,可扣除一定标准的公务费用,费用扣除标准应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确定。由于我省目前尚未进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对个别地区和单位发放给个人的公务用车补贴,应并入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点评】没有查询到山东地税的后续政策,山东没有出台具体的公务费用标准,实际执行中不允许扣除。

7、《西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关于个人取得公务用车补贴和通讯费补贴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藏国税发【2006】83号)第二条公务费用扣除标准规定,为体现个人所得税调节高收入和税收公平原则,根据近年来全区实际发放公务用车补贴和通讯费情况,现将公务费用扣除标准制定如下:公务用车补贴每人每月600元,通讯费补贴每人每月400元。

8、江苏省常州市2011年3月8日明确:个人取得交通费补贴、通讯费补贴的征免规定有哪些?(1)经纪委、监察部门批准的交通费补贴、通讯费补贴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2)虽未经纪委、监察部门批准,但企业制定(须经董事会或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了交通补贴、通讯补贴规章制度。企业按制度规定,在合理范围内以现金形式发放的交通补贴、通讯补贴,按实际发放金额的70%计征个人所得税;在合理范围内按实报实销形式形式发放的交通补贴、通讯补贴,按实际报销金额的50%计征个人所得税。超过制度规定标准报销或发放的交通补贴、通讯补贴应全额征收个人所得税。企业的个人投资者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其他雇员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点评】常州的规定特别之处在于向投资者实际发放的超标的补贴需要视同股息红利征收个人所得税。

9、厦门地税暂时执行有关纳税人取得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补贴收入如何计征个人所得税的标准是:

一、企业有详尽真实的车改方案,并经主管政府部门审批同意;

二、实行车改后,交通费用整体下降;

三、月车改补贴在3000元以内;

四、公务费用扣除为50%,剩余部分并入工资所得。

注:信息提供者特别提示,没有文件,理解为实际执行的尺度。这样做比某些地区没有文件就按照没有公务费用(公务费用=0)来理解要更实事求是,如山东。

10、《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个人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取得补贴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批复》(宁政函【2006】123号)规定:实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单位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后,允许在个人所得额中扣除一定公务费用标准后征收个人所得税。具体扣除标准为:以现金支付的,每人每月扣除费用不超过1200元;凭票报销的,每人每月扣除费用不超过1800元。凭票报销的费用包括:燃油(燃气)费、保险费(个险、车险)、过路过桥费、停车费、养路费。

公车私用通报 篇10

公司全体人员:

为进一步规范公司公务用车及生产用车的使用,坚决制止违规使用公务车辆行为,根据XXXX公务用车使用的有关要求,现就切实加强公务车辆管理,严禁公车私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公司领导及各部室工作人员,必须自觉遵守公车使用管理的有关

规定,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公车。禁止公车参加婚丧嫁娶,房屋乔迁,休闲娱乐,接送之女上学,个人迎来送往等私人活动,禁止利用职务之便使用公车为家属、子女、亲友提供便利,禁止将本单位车辆出借他人私用。

二、严禁公务车辆停放在公共娱乐场所,如:社会酒店、洗浴中心、酒吧、歌舞厅等。

三、严禁使用公车学习驾驶技术。

四、公司领导及下属各部室领导干部和非专职驾驶人员,一律不得驾

驶公车。

五、公司供应部、机电工区直管车辆:皮卡、五十铃,要严格规范使

用。所属车辆的燃油、保养、检验及车辆的安全责任都由部室承担。

六、本通知从下发之日起实施。

XXXX办公室

安徽违规使用公车处理通报 篇11

1月6日,省纪委监察厅在其网站上公布了20xx年第一批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

这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分别是:

1.淮北市杜集区科技局局长张义存公车私用,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公车私用的费用予以追缴。

2.蚌埠市蚌山区燕山乡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张西、校长虞磊园违规组织公款旅游,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公款旅游的费用个人承担。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论文下一篇:逾期交房赔偿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