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公园的记叙作文

2024-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北海公园的记叙作文(精选8篇)

北海公园的记叙作文 篇1

刚进入北海公园时,我们第一眼就看见了耸立在山上的白塔,我们看见湖里有一大片荷花像一把把荷花伞。然后我们从大门进去,里面有好多寺庙。寺庙里面全是佛像,第一个寺庙里有三座佛像,我们先拜佛,在向下一座寺庙前进。里面有三座佛像和十八罗汉的佛像······出了寺庙有一道很长的楼梯,我一口气爬了上去。

我比他们都先看到白塔。等他们上来我们就一起去看白塔,白塔后面有两个石炮。然后我们一起走过一个山洞。有一个坐船的地方,但我们看到另一边有坐小船的地方,我们就跑过去,结果白跑一趟,又跑回去坐大船去看九龙壁。看完九龙壁我和乐乐一起去开船。我先开到白塔那里,乐乐再绕回去,我们在北海里航行了两三圈才结束了这次在北海公园的一次游。

北海公园的记叙作文 篇2

一、梳理材料, 积累展现个人烙印的素材

初中学生普遍存在作文“恐惧症”,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重要原因是积累不够, 知识贫乏, 占有的写作资料太少, 再加上学业的重压使学生失去亲近自然、沉浸书海的机会, 许多学生远离名著和经典, 几乎断绝了民族和人类文化精神的滋补。他们的文章显得底气不足, 缺乏丰厚的底蕴和隽永的思想, 文章的内涵一眼见底, 单薄而又贫瘠。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个性几乎荡然无存。到了初三, 笔者分两组梳理以往习作的材料或生活经历:

(一) 写事

考场作文大部分是写事的记叙文, 即便是写人, 也避免不了记叙有关人物的事件。因此, 事件的梳理非常重要。

1. 家庭、校园方面

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值得挖掘的素材都来自家庭。比如, 家人的聚会、旅游、农家乐等集体活动;还有家人教你学本领、帮你化解矛盾等。校园生活是同学们熟悉的生活, 往往多表现其中的喜怒哀乐。引导学生从实验课、体育课、综合活动课的角度积累课堂学习的材料;从参观、艺术节、运动会、军训生活、文体活动等角度积累课余生活的素材, 这样材料才新颖、独到。

2. 社会方面

除了家庭和学校外, 同学们积累素材的角度就是社会方面了。其实, 报刊、电视、网络等能经常给我们提供各类新闻素材, 比如, 郊游、庙会、灯展等传统节假日的游艺活动;志愿者、文明交通岗、关注弱势群体等公益活动;图书展、文化街、街心花园见闻等文化生活……

(二) 写人

写人也是记叙文着墨的对象, 无外乎写自己、写他人、写人与人的关系。积累素材应该从这三方面入手。最好从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方面积累素材, 比如, 弹琴画画、打球逛街等课余生活;还可以从自己的性格和经历方面积累素材, 比如, 聪明、坚强、勇敢类的故事;积累描写他人的素材, 首先要确定对象, 可以是亲朋好友、师长同学, 甚至是路遇的陌生人, 他们的爱好、特长、性格可以作为素材积累的内容;积累人与人方面的素材并不需要另起炉灶, 以上所有人、事方面的素材就发生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邻里之间, 所以可以不必专门搜集, 只要在写作时注意表述的角度就没有问题。

二、“专业”描写, 善于取舍, 发挥“自我”的空间

(一) 细致入微地描写

除了从多角度积累素材外, 还要特别注意“专业化”的要求, 即对素材要有类似内行人的知识, 在文章中才能细致入微地描写,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 同样记叙过年生活, 南方与北方有明显不同, 春节与元宵节也不同;同样写旅游, 游山和玩水不同, 名胜和农家小院不同;同样写养花, 养君子兰与养水仙也绝对不同……总之, 应该深入了解素材包含的知识。梳理升入初中以来的有积极意义的事例并分类归纳, 这一点对初三学生来讲很有必要。许多被遗忘的事情中有不少是好的写作题材, 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素材的积累并不难。

(二) 素材的取舍

根据多角度和专业化的要求, 同学们已经积累了不少记叙文的材料, 但是这些材料不是“万能”的。因此, 面对不同的题目, 我们需要对材料作出选择。下面以一道作文题为例, 谈谈记叙文选材的方法: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中发生的事情往往折射出社会的风貌、时代的特色。在你的家庭生活中, 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情, 请你以自己的亲身经历, 围绕家庭生活, 以“家事写真”为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注意写出真情实感。

从命题的提示语来看, 选材的难度较大:一是因为能达到“折射出社会的风貌、时代的特色”的材料才是最佳的, 二是因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 围绕家庭生活”来选材, 同学们易局限于家庭中发生的事, 地点过窄。其实, 命题并未要求地点, 而是“家庭生活”即可。同学们应该能够从提示语中判断:命题者限制了什么, 没限制什么, 才能游刃有余地写作。

1. 选材提示一。

可以从家庭生活的不同角度选材:可写精神生活, 可写物质生活;可写家人, 可写家事;可写喜事, 可写悲事;可写大事, 可写小事……2.选材提示二。扣住“社会风貌、时代特色”来选材:一定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 写出代表相当一部分人的共同经历。如:全家在郊区种菜, 家庭的卡拉OK比赛, 街心的健身锻炼等。

3. 选材提示三。

事件不必拘泥于家中, 可以写家人旅行, 可以写市场购物, 可以写运动健身, 可以写走访故乡……

由此,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优秀记叙文材料的选择有四个要求, 即切题、真实、新颖和有意义。反之, 则是我们需要淘汰的材料。

三、放飞心灵, 展现个性的自由

我们抓作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做人与作文的关系, 要让他们有思想, 对事物对社会有正确的、辩证的认识。指导练笔时, 要让学生往表现自我的方向写, 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和笔墨的自由, 任他们的思绪自由飞扬, 历史也好现实也好, 高尚也好卑微也好, 欢乐也好伤感也好, 都潇潇洒洒、自自然然地流淌在他们笔下。比如, 写学生熟悉的人和事, 这些人和事大多烙印在他们的情感深处;有对身处其境的日常生活的观察;有自己经历的某一社会生活场景的片段;有对大自然动植物的观察和赞美……在这些作文中, 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包含着或生动的叙事, 或生动的描写, 或恰当的评价。“个性化”成了学生写作的基点, 现实的社会生活都通过学生的心灵折射, 通过学生的情感过滤, 写出来的作文也就自然具有了学生情感的温度, 烙上了学生心灵的色彩。

总之, 记叙类作文教学的个性化展示, 落实了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们的想象力更丰富了, 思维更敏捷了, 表达更准确了, 语言更优美了, 语言表达能力就自然提高了。

摘要:记叙类作文教学的个性化展示, 落实了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们的想象力更丰富了, 思维更敏捷了, 表达更准确了, 语言更优美了, 语言表达能力就自然提高了。

作文基础等级之记叙文的结构 篇3

一、一线串珠式结构(顺叙)——突出事件本身符合自然发展顺序的结构

这种结构的记叙文,事件比较单一,即将一件事按照自然发展规律写出来。其常见的布局方法是,将事件切分成三至四小节,把这些小节按事件的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组合起来。文章开头进行概括性的引导,结尾进行自然的生发,或议论或抒情,将事件中的人生感悟等写出来。

这种记叙文容易写,但考生要注意不可平铺直叙,写成流水账,要注意围绕事件中心进行描写或叙述,详略取舍要得当。此种结构适合写不复杂的事情,如表现亲情、友情、发现的喜悦等比较感性的事情。

二、并列式结构(平叙)——突出主题及作者主观情感的结构

这种结构的记叙文在叙述时不一定是随着事件的自然发展而进行,更多是主题先行,为了写作的目的而打破时空,为了表达主题或情感而将选择的材料进行组合。其常见的布局方式是:将不同角度的三四个事件作并列叙述,共同为主题的表达服务;或者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组合事件,形成遞进关系,进而揭示主题,其比较突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镜头组接式结构。

这种文章中,事件不只是一件事,而是由不同的几件事组成,考生在写作时要特别注意多事件间的逻辑联系,常用的方法是加过渡语。此外,还可以用线索把事件串起来。此种结构,适合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事理。

三、对照式结构(倒叙)——突出读者阅读感受的结构

这种结构的记叙文,为了强化阅读效果,常在开头设置悬念,或者采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吸引读者注意力,然后慢慢交代情节,为了突出读者阅读感受,写这种结构的文章要在情节上设置波折,充分用好开合、承转、伏笔照应、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等手法,写出事件扣人心弦的曲折性,充分满足读者的探索心理。最后提炼升华,回扣照应。考生注意写这种文章要把重点放在线索的设置上,把事件细节用线索贯串起来,适当地用景色、人物揭示文章主旨,或通过抒情、议论,让读者跟着作者的思路边读边思。

游公园记叙作文 篇4

到了公园后,看到一片苏州园林式的假山连绵起伏,上面怪石嶙峋,高高的亭台显得特别威武雄壮。假山的旁边紧挨着一个小湖,一座拱桥跨越在湖的两岸。湖水显得非常绿,绿得仿佛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公园里真是人山人海,有的在划船,有的在散步,还有的在读书看报。人们尽情地游玩着,欢笑声此起彼伏。

湖里的游船各式各样,有电动的, 有脚蹬的,还有的用桨划的。我们选择了一个电动游船玩了起来。一开始我们没有掌握划船的方法,有时候往左偏,和别人“撞车”,还有的时候撞到了桥底下的柱子上。后来,我们很快就学会了掌握方向。在舅舅和表弟划船的时候,我发现公园的景色真漂亮。这里的水真静呀,静的让人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岸边的柳枝真长呀,像女孩子的辫子一样,随风摆动。阳光洒在了碧绿的湖面上,显得波光粼粼。

世纪公园游记记叙作文 篇5

我们出发,来到了世纪公园我们发现了垃圾遍地,烟头都“铺”在了草坪上,我看了大吃一惊,我以前来过这里,原来这里空气清,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可现在正好相反。一位大姐姐说:“我们都知道这里原来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可现在成现在我们眼前的确是垃圾遍地,你们想说些什么?”

一位小哥哥说:“我真想把那个污染环境的人给暴打一顿!” 那个大姐姐笑了说:“其实你有时候也在污染环境,只是你那是不知道你在随地扔垃圾,但你们想到自己把世纪公园打扫干净吗?”听过后那个小哥哥的脸红了。

老师现在给我们一人一个塑料袋要我们见垃圾看谁捡的最多,于是我们开始了!有的跑到了小山上,有的跑到了草地上。不一会儿我们的塑料袋里都满了。

有的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有的向老师要水。

我们捡完了老师奖励我们一人一张票我们很高兴。

写景记叙文:夏夜的立体公园- 篇6

“立体公园可真美啊!”每一个人在游过西山的立体公园后,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的确,虽然西山是个煤海之乡,但是立体公园就像点缀在西山的一朵美丽的小花,不信,你听我讲。

立体公园位于西山的中央,这里原来是个小土坡。后来,工人们就地取材,建起一个立体公园。这个立体公园分上中下三层,每层的景色都十分美丽,远远望去,一层一层的,很有立体感,可能“立体公园”这个名字就是这样得来的吧。

立体公园夏夜的景色尤其美丽,这里空气清新,灯火辉煌,花朵竟相开放。因此,这里是人们乘凉的好去处。今天,天气十分炎热。于是,我们全家决定去立体公园乘凉。

刚踏进立体公园的大门,一股新鲜的空气便迎面扑来,里面还夹着几分花草的清香,使人心旷神怡。环视四周,只见下层的花坛形态各异,有圆形的方形的、三角形的……而且每个花坛的花都不一样。你瞧,那边的美人蕉开得正好,只见足有两个巴掌大的绿叶把美人蕉把大红的花朵高高地撑了起来,一朵朵美人蕉连成一片,远远望去,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一地看那边,香气扑鼻的月季花颜色各异,有黄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粉色的,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婷婷玉立。我忍不住凑上去闻一闻,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使人心旷神怡。

游过下层,我们便来到了中层。中层有一个喷泉,一到夜晚,喷泉便随着音乐有节奏地喷起水来,再加上灯光的照耀,小桥的陪伴和鱼儿的伴舞,构成了如诗如画的风景。来到这里,就仿佛来到了仙境,使人留连忘返。喷泉池里的水从哪来的呢!原来喷水池的右上方有个小瀑布,这个瀑布虽没有庐山瀑布那样雄伟壮观,但也很值得观赏。这里是小朋友们最好的去处。小朋友们光着脚,挽起裤腿,在瀑布下嬉戏玩耍。他们时而奔跑追打,时而俯身打水仗,时而又捧起清凉的水洗手洗脸,好不快活。看到他们愉快的样子,我也情不自禁地脱下鞋子,挽起裤腿,在瀑布下“啪、啪”地走来走去,虽然裤子已经湿透了,但我还是觉得十分愉快。

我们来到上层寻找瀑布的发源地,发现瀑布是从一个大喷泉池里流出来的。我又走上了观望台,站在观望台上,公园的美好景色尽收眼底。小桥、流水、瀑布、鲜花、人群、灯火,这些景物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高中记叙文写作 篇7

一、记叙文写作现状

据了解, 初中三年的作文教学是以记叙文教学为主, 照理说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应已初步成形, 写作素材的积累也无需再从头开始引导。因此, 高中语文老师在这一能力点的训练上自然就有所放松。两次作文训练后, 我发现学生的素材还是停留在初中甚至是小学时所接触的人、事、物上。也许我在本文中要提到的体 验式作文在小学和初中实行得还挺好, 学生啃啃老本还行, 但是雷同的素材, 写多了学生自己也没有感觉, 抒写的时候不会产生新的独特的感悟, 而阅卷老师也定会产生审美疲劳。

或许是我们高中作文教学的重大失误, 没能延续小学和初中的良好的写作教学训练, 才会出现学生叹气锁眉的痛苦状态或是不动脑筋地去写些较为幼稚的文章, 如“回忆小学时或幼儿园时与好朋友之间的小矛盾”;再如“假期中自己偷着打游戏被老妈发现的情形”;再如“儿时与伙伴一起钓鱼虾”等等, 假设学生在描述此类事情时语言精彩, 情节跌荡, 倒也是挺有生活趣味的, 只是事与愿违, 情况实属不理想。看到这样的情形, 教师不得不认真反思, 到底该给学生怎样的训练, 才会让这种写作状态有所改观?

二、根本问题所在

我手写我心, 面对一个作文题, 有太多的生活细节要去抒写, 有太多的感悟要与大家一起分享, 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有生命力。一位教师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也常跟学生说这样的话, 每天精彩的生活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而学生回应我的却是, 他们每天的生活都是一样的, 就是家、教室、食堂的三点一线, 他们每天眼中的风景当然都是一样的, 无精彩可言。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有生活体验, 但无思索。

散文大家余秋雨说过这样一句话:“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辨”完美的结合, 是散文写作的最高境界。而我们学生面对的常常就是有体验但不感性, 过于理性而不思索。他们不会在简单平实的人与事, 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中挖掘出细微的感情。而有的学生的情感细腻, 对生活有很强烈的感知, 即有“感性体验”, 但可惜他们没有个性化思索并形成文字的习惯, 因此很多绝好的素材就从他们的指间溜走了。

三、体验式作文教学对策初探

屠格涅夫说:“弹旧调不管弹得多么热情, 总有一点学生练习本的味道。即使愚笨也好, 但必须是你自己的!要有自己的气息, 自己固有的气息, 这一点最重要!”这无非想说明自己的东西才是独特的, 才具有他人不可匹敌的思想性。就算我们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 在处理一个间接的“体验”时, 如果能够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形成文字, 相信也会诞生闪烁着思想光芒的个性化文章。

(一) 重视每一次活动

体验式作文, 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受益, 在活动中学会表达。让其学会体验生活, 感悟人生、认识社会, 是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笔者所在的学校组织很多活动, 比如3月爱心节让学生们做一件对父母特别是母亲有意义的事情并写随笔。有很多学生写了自己洗衣服, 做一顿丰盛的晚餐, 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妈妈买她最爱吃的糖果等。这些活动都是学生作文的绝佳素材, 每次活动后, 总会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习作诞生。

(二) 深究每一篇阅读

对于体验, 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作家路遥有独到的理解: “所谓写最熟悉的生活、最熟悉的人物, 也就是写自己最熟悉的体验。这种体验, 是一种非常长远的积累。它不是仅仅对生活外在形式的体验, 而是情绪、感情的体验, 一种最细微的心理上的体验, 而这些东西是你作品中最重要的, 也是最感动人的地方。”写作是一种生活, 是显现生命价值的一种需要。有情不抒不快, 有感不发不畅, 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正是人性最本真的“原生态”, 写作就应把这种“本真”的东西展示出来。

笔者把一些好的文章介绍给学生阅读, 如《清明》《窗外人生》《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等, 好的文章, 不仅用来阅读还可以进行作文教学, 学生可以很快理清文章思路, 从而试着去模仿。

(三) 捕捉生活小镜头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基本思路, 就是以激发情感和抒发生活体验为基础, 通过创设一定的写作情境, 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融入感受生活、体验自主创作, 让作文回归生活, 成为学生生命体验的激情表达。在教学必修三专题三时, 让学生们搜集一组家庭的新老照片, 以“昨天和今天”为题, 写一写照片上的故事, 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全班分组交流。

每次课前分享学生作文时, 都有学生表达遗憾之情, 问我, 老师能不能让我重新再做一遍来分享?老师我没交, 下次做了交行不行?笔者为同学们的作文不断地鼓掌, 因为我看到的是一种绽放的独特的姿态, 也许语言不是特别精美, 但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个体, 所以平淡的文字就变得有味起来。

(四) 摘评随笔

若只是自己写, 没有与人交流, 估计写的欲望就不会很高, 但如果能与教师或同学一起分享阅读, 分享思考, 他就不再孤单。摘闪着思想光芒的语句, 摘美如月光下流水的文字, 或评论, 或感悟, 或联想, 或仿写。有的学生不太会写, 多摘录自己喜欢的文句, 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是能提高一些分析问题的能力。每周都有字数要求, 让学生养成写的习惯之后, 就可以没有字数的限制。

初中记叙文作文教学初探 篇8

关键词:记叙文;创设意境;情感;评讲;互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较原语文教学大纲相比,它以鲜明的理念、明晰的目標、全新的框架和科学的教学理念,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中比不缺少的组成部分。面对社会发展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必须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及方法等方面进行一定的改革。那么,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教师的教法至关重要。唯有教学得法,才能提高效益,少走弯路。叶圣陶曾讲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教师恰当的教学方法是与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的提高紧密联系相关的。下面,就有关记叙文的教法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对“写作有一定的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只要对一事物有兴趣,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去追求,就不会产生厌烦和排斥。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记叙文的作文兴趣呢?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让他们感到有东西可写。要明确告诉学生“写记叙文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的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指导学生把“想”和“说”、“说”和“写”结合起来。然后,想法设法提高学生的写作信心,对学生的作文要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灌输。尤其在评语中教师应以热情和爱护的态度去激励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二、创设意境

记叙文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去感染学生情趣、创设意境,渲染气氛。所谓意境,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语言或教学视频创设一种情景把学生带到饱含情感的意境之中,让他们的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撼而产生共鸣,从而和我们所要传播的知识相呼应。创设一个好的意境,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你所创造的那个特定的环境中去,使学生受到感染,引起沉思和联想,开拓学生思路的作用。例如我在课堂上经常准备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小文章,读给学生听,这些文章或者文采优美;或者哲理深刻;或者让人觉得有趣味;或着力渲染文化氛围;或用一段音乐、一段导语去渲染气氛,陶冶学生情趣,从而进入作文教学。

三、引发情感

《初中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记叙文的教学中,我认为可采用以下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情感:

第一、先设题让学生围绕题目酝酿情感后再动笔。如: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要求学生根据学校的环境风貌写一篇记叙文《美在此处》。学生一见到题目觉得很模糊,于是启发引导他们,设身处景。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及校园内的风貌景物,然后讨论:(1)哪些景物在你的心目中印象最深?(2)你在这些景物中,难道没有感情吗?(3)当你有一天离开学校时,哪些景物会是你留意,并在你的心目中引发联想,使你由景及事?老师的设题引发犹如一枚石头投入心湖,学生感情的涟漪就此激荡开来,笔下的语言也便像淙淙泉水那样流淌出来。

第二、先引导学生谈自己的生活感受,引发情感。如在写《我的妈妈》这篇作文之前,让学生说母亲的二三事。其中一名平时很不喜欢上语文课的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谈到他母亲在他上网夜不归宿的时候,怎样在家门口等他,甚至于在家门口睡着了;当他第二天回家时,妈妈因受凉病倒了。他讲得声泪俱下,学生们都被深深感染了。接着,好多学生都激动地讲起了母爱的感人事迹,一股柔情爱意抚慰着学生,也开启着学生语言的闸门,随之一篇篇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便形成了。

四、注重评讲

要想把一篇记叙文写好,教师的评讲也尤为重要。上课时,我们要有的放矢地评讲学生写作的成功与不足之处,特别是学生的思路上,语言上,结构上,选材内容上等方面的问题。现以《难忘的一件事》学生的作文为例说明:一同学说:“我说的是上学期的一件事。坐在我前面的是两个女同学,我发现他们有时背靠我的桌子的边缘。有一次,我偷偷地把钢笔水涂在上面,结果那两个女同学的衣服浸湿了一滩墨迹。”我问道:“对最后那句话,你再说一遍,看有无语病?”他还没有回答出来,另一位女同学就迫不及待地喊了出来:“不对,应该说那两个女同学的衣服被印上了一滩墨迹,少了个‘被’字,‘浸湿’用得不恰当,应改为‘印上’。”我说:“很好,这名同学改对了,今后大家写作,要注意斟词酌句,看这些词用得准不准,好不好,句子顺不顺,要善于发现错误,及时改正。”针对她说的这件事,我想到了学生作文中那些选材上千篇一律的问题,就对同学们讲:“由上一同学所说的这件事,我想到了平时大家作文中常出现的雷同作文:一是老大娘摔倒我去扶起,二是帮老大爷推车,三是我病了老师去给我补课,还是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四是老师带病上课、备课、批改作业等,五是我们之间有了矛盾,事后他真诚帮助我,矛盾解决了等等。”我一说这些内容,同学们都笑了。我又对学生讲:“作文时切忌东搬西抄,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从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衣食住行多方面考虑,不要千篇一律。”又如《我爱我家》作文中,我念一学生的作文:“我的爸爸是个懒猪,我妈妈很勤劳,我很爱笑。”学生一听便哈哈大笑起来,我问:“你们笑什么呢?”一学生马上站起来回答:“这只是写他家人如何如何,根本没有写出他为何爱家。中心意思不明确。”我说:“好。文章的中心思想,千万不能弄错,否则就文不对题了。”

上述例子,通过当堂评讲,解决了学生遣词造句和掌握记叙文的要素问题。启发学生写自身经历的事情,提醒学生注意选材时不要千篇一律。指出如何使自己写的文章中心明确,文题统一。这样,很多学生作文常易出现的问题在未写前就解决了,既拓开了学生思路、锻炼了学生能力,又减轻了老师评改作文时的负担。

五、尝试互改

叶圣陶先生说“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认为在记叙文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互相修改,重点改错字,标点和自己能看出的语病、结构及其他问题。学生在修改过程中,往往是尽自己最大能力发挥自己最高水平去修改,这样,既促进了别人,又督促了自己,两三名同学互改的问题加在一块,数量是可观的。就错别字而言,一次作文两人合起来,就可以消灭一部分,那么两篇、三篇……写得多,改得多,错别字也就销声匿迹了,其它问题也如此。

上一篇:校园安全疏散演练总结下一篇:一年级数学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