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学与诗歌的关系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数学与诗歌的关系(精选8篇)

论数学与诗歌的关系 篇1

在我小学的时候,盛行奥数华赛,于是,赶上流行,我也去报了奥数班。然后本来就很稀少的周末时光就又减少了很多,就泡在那个奥数的培训班。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在临近小学毕业的最后时刻我还是得奖了,好歹还是为升学做了点贡献。

上初中咯,就是天天的耍,数学老师又是个女的,所以一直都是不温不火。对于一个快更年期的数学老师的莫名其妙的生气,我们都是很淡定的把数学学的很淡定。后头中考咯,发现不得行咯,还是要好好的学哈数学,跑去到一个年轻的男老师那里补课。我估计异性相吸这个也算是个理由,所以初三下半期对于初中的那几个重要题型掌握的还不错,所以中考数学还是将就的满足。

高中,嘿,运气好,遇到整个学校最有趣的数学老师。所以,这个数学就学的一点都不被动。平时对数学的积极性很高。反正高中数学就是各种题各种公式,所以经常会花相对更多的时间来做数学题,而且乐在其中。反正高考下来,相比较最满意的就是数学。

大学,有幸遇到一个好老师。不仅教会书本的数学知识,更让我觉得之前学习数学,完全是在应试,所以,就开始留心生活周围的数学。

那么接下来,我想跟大家讨论一下在我国古诗词中,数学的美。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艺术中,医疗中,文字中,都有数学的身影。华夏五千年悠悠历史,各种文化瑰宝更是耀眼。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无价的文化宝物。我个人觉得我们国家的古诗词是最美的!而又是能把数学运用进去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美!这就是数学在古诗词中的完美与巧妙地结合!诗与数学之间最深刻的关系莫过于数学概念或意象与诗歌的结合。

诗句中,在描写景色的诗句中,很多都是夹杂着很多数学的问题。诗词中更不乏数字美的佳句。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其中,颈联这一句,被古来今往的无数数学家和文学家一致认为是最美的数学诗句。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最美的是圆形”。为什么呢?这与圆形所固有的自然属性如对称、均衡、和谐、完善等是分不开的,而直线、角等也会有美的感觉,这与直线、角给人以

锐利、刚劲、简洁、有力之感是分不开的。

上面的诗句中,“大漠”正是数学中的平面的化身,多么洁净的.世界;“孤烟直”也正是数学中的直线的表示,多么宁静的画面;“长河”数学中的曲线;“落日圆”数学中的圆。这些数学中枯燥、简单的元素,已经被诗人化为美妙、精巧,给人们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记得当时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语文老师要求我们画出这个意境。很奇特,就这么短短的十个字,却真的让我们好像亲眼看见了无垠沙漠上的一幅景象。数学与古诗词的碰撞,火花如此惊人。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首公认的长江漂流的名篇。诗仙李白后两句在描写江岸两边的景色,但是山的数量再怎么多,也不会有万座啊?当时我以为仅是修辞手法,后来,发现,之所以是“万重”,那是因为,轻舟随水流行进的速度很快,所以诗人在船上,就看到的是不停经过的山脉,这一个万重,仅是两字,却展示了一幅轻快飘逸的画卷。相似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是借助数字达到了高度的艺术夸张。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圣杜甫的这首诗同样脍炙人口。我们知道,构成空间图形的最基本的要素是“点、线、面、体”。这首诗中,景物的描写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幅优美的水墨画,站在数学角度来看,第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描写的是两个“点”;第二句“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是“一条线”;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描写的是一个“面”;第四句“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一个“空间体”。此处表现的时空之幽远,数字深化了时空意境,与平面的无限延伸有异曲同工之妙,数学美由此凸现一斑。正是由于这首诗概括了几何的四个基本要素,才构造出了一幅完整的画卷,创设出了一种难以言表的美妙意境。你能说这些数学符号、图形不美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的这首诗中,一个“千山”,夸张写出整个空间的安静,所有山的鸟都飞走;一个“万径”,将空间的空旷之感再次突出。用文学角度的赏析,便是用两个极大的数字凸显出环境的静谧和空洞。这样的环境烘托的是,诗人的寂寞。所以说,数学用在这里,让整首诗都更深层次的显现出寂寥之感。

除了这些名扬千古的诗,还有一些状似打油诗之作,也含有一定的哲理。如唐诗《题百鸟归巢图》:“一只一只复一只,五六七八九十只,凤凰何少鸟何多?食尽人间千万石。”传说郑板桥见人赏雪吟诗,戏作:“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读来妙题横生。

再比如,以数字入诗的唐诗“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三山半落青天外”(李白)、“四边伐鼓雪海涌”(岑参)、“五湖烟水独忘机”(温庭筠)、“六年西顾空吟哦”(韩愈)、“七月七日长生殿”(白居易)、“八骏日行三万里”(李商隐)、“九重谁省谏书函”(李商隐)、“十鼓只戴数骆驼”(韩愈)、“百年都是几多时”(元稹)、“万古云霄一羽毛”(杜甫)等等,数字和

文学语言的结合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引人入胜。

我国古代诗词和对联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的瑰宝.在文学这个百花园中,有些诗和对联同数学时有联姻:有的一副联、一首诗就是一道数学题.。古时候,每到过节,繁华的城镇都会有些花灯或者其他活动,猜字谜等都是将问题嵌入一两句古诗中,这种文字与数学题的结合在现在看来,是多么有趣。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这首诗。

元朝时,著名数学家朱世杰的名著《四元玉鉴》中有一首诗:

我有一壶酒,携着游春走。

遇店添一倍,逢友饮一斗。

店友经三处,没了壶中酒。

借问此壶中,当原多少酒?

你能解开这道题么?不妨设成未知量,利用已知条件,解方程,答案就出来了。

瞧,多么有趣。

广为传颂的《秀才进京赶考》与《文君复书》,把数字用活,体现了数字别具一格的神韵美。

《秀才进京赶考》,是说明朝时有一位穷书生,历尽千辛万苦赶往京城应试,由于交通不便,赶到京城时,试期已过。经他苦苦哀求,主考官让他先从一到十,再从十到一作一对联。穷书生想起自己的身世,当即一气呵成:

一叶孤舟,坐着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

几十载的人生之路,通过十个数字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了。主考官一看,拍案叫绝,并把他排在榜首。

而《文君复书》说的是司马相如赴长安赶考,对送行的妻子卓文君发誓:“不高车驷马,不笔此过。”多情的卓文君听说后却深为忧虑,就叮嘱他:“男儿功名固然很重要,但也切勿为功名所缠,作茧自缚。”说完,司马相如便上路了。他到了长安,由于在家勤奋读书,终于官拜中郎将。从此,他沉湎于声色犬马、纸醉金迷,觉得卓文君配不上他了,于是就处心积虑想休妻,另娶名门千金。

一转眼五年时间过去了。一天卓文君暗自垂泪,忽然京城来了一名差官,交给她一封信,说司马相如大人吩咐,立等回书。卓文君接过信又惊又喜,拆开信一看,寥寥数语:“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卓文君乃一代才女!怎会不解其意:从一到万惟独无“亿”!即是无“意”!卓文君一下子明白了,当了新贵的丈夫,已有弃她之意。于是她回信写道:一别以后,二地相悬,只说三四月,又谁知五年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又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思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九月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火红偏遭阵阵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读后十分羞愧、内疚,良心受到了谴责,他越想越对不起这位才华出众、多情多义的妻子。后来他终于用高车驷马,亲自登门接走“糟糠”之妻卓

文君,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读上面这些诗,每个人都能明显感到,诗的意境全来自那几个数词,无论是数词的单个应用,重复引用,抑或是循环使用,看似毫无感染力的数词竟也都能表现出或寂寥,或欣然,或恬淡,或伤感的思想感情。

曾经有两位非常著名的诗人这样写道:像直线一样,爱也是倾斜的/它们自己能够相交在每个角度/但我们的爱确实是平行的/尽管无限,却永不相遇!

爱情,向来是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一个名词。作者用读者都熟悉的平行线,借助数学丰富的意象,巧妙地向读者准确地传达了自己的意思。

想起我在天涯论坛上,看到的网民写的这样一首诗,来调侃数学和诗词的碰撞。那么就以这首《沁园春数学》来结束我的这篇文章。

《沁园春数学》

数苑飘香,千载繁荣,万世流芳。读《九章算术》,何其精彩,《几何原本》,意味深长;复变函数,概统理论,壮阔雄奇涌大江;逢盛世,趁春明日暖,好学轩昂。

难题四处飞扬,引无数英才细参详;仰枷罗华氏,煌煌群论,陈氏定理,笑傲万方;一代天骄,A*怀尔斯,求证费马破天荒;欣昂首,看数学发展,无可限量!

参考文献:

《情真意切话数学》,张景中主编,科学出版社。

论数学与诗歌的关系 篇2

●推动了师生地位的变化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犹如催化剂, 促使教师角色的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 此时的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 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和“中心”位置也开始动摇。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 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先前经验和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知识, 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对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促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断深入, 引起了数学教学中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深刻变化,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促进了教师、学生、教材、多媒体资源几个要素构成的教学结构的变革, 优化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过程。

1.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整合

所谓“与教学方式的整合”, 其核心就是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去, 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技术手段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 扩充教学容量, 丰富教学内容, 使教学方法更加多样, 更加灵活。整合, 不是简单的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叠加, 不是仅仅使用几张幻灯片, 用一用实物投影, 而是将信息技术真正的为教学服务, 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交互化。

2.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工具的整合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致力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创设一个有利于教师、学生、多媒体三者之间双向互动的的环境。同时, “互动”要动在“过程思维”中, 要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探索, 这样才是在真正意义上尊重学生的创造性,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常规数学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工具只有课本、作业本、笔和尺, 再好一点就是增加剪刀、胶水和纸。这时学生在学习中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建构知识上造成了极大的局限性, 学生的创造性也因工具的缺乏而难以得到发挥。我们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有效培养以上能力的认知工具和更能展示学生个性的互动平台。如作为信息获取工具的“搜索引擎”, 作为知识建构和创作实践工具的“几何画板”、“画图”等等。

3.丰富了教与学的手段

运用多媒体等信息化手段, 可以使教学形象生动, 学生感知鲜明, 印象深刻, 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问题情景, 反映图形运动变化, 数形结合等, 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 促使学生的主动探究。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 为学生提供积极探索问题的情景, 学生可以利用它来做“数学实验”,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真正的数学体验, 加深对数学概念的深层理解, 积累丰富的数学体验, 拓宽数学能力的培养途径。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方法

1.因材施教, 分层次教学

由于基础和条件的不同, 学生学习和操作电脑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一部分来自家庭条件较好并拥有电脑的学生, 或曾经学过电脑知识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 而没有条件接触电脑的学生, 则连开关机都不会。面对学生的差异, 教师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充分地尊重每一位学生,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激励和帮助他们主动地学习, 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 使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扩展与提高。

2.恰当地使用多媒体

有人曾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 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 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 时间一长, 学生极易感到疲倦, 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效率下降等, 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 吸引学生, 创设新的兴奋点, 激发学生思维动力, 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学生学习有了兴趣, 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浅论王维后期诗歌与禅的关系 篇3

关键词:王维后期诗歌;禅;关系

在中国的诗史上不仅有“诗仙”和“诗圣”这两座高峰,还有一颗中国诗歌史上熠熠生辉的明珠——王维诗。正如闻一多先生曾说,“王维替中国诗定下了地道的中国诗的传统,后代中国人对诗的观念大半以此为标准,即“调理性情,静赏自然”。王维诗歌的地位从中可见一斑。

在王维诗作题材广泛,其后期诗歌成就颇高。这一点突出的表现在诗中禅意的显现。范文澜先生有言:佛教中国化分两步,第一步佛教玄学化,第二步佛教儒学化。禅对王维诗的影响更多的是使诗人的诗得到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审美境界,甚至可以说是开拓了一片新的艺术天地,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一派诗风,清淡、静谧、圆融、空灵、幽美。

一、王维后期诗歌中的禅意

王维精通禅理,他的诗歌以及画作,都渗透着盎然的禅意,明代王士祯赞叹道:“王、裴辋川绝句,字字入禅通其解者,可语上乘。”王维后期诗歌中的禅意,在《辋川集》、《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终南别业》等作品中,表现得最为明晰。而这些诗歌中所表现的禅理意趣的内容又是多样的。

(一)禅在空寂之间

禅宗主张顿悟成佛, 如果能够杜绝凡尘中的一切妄念, 静坐人定, 静思冥想, 往往就会在一刹那间, 妄念俱灭。物我的境界消失了, 自己仿佛融入大自然之中, 心灵静谧安祥, 而又生机勃勃, 这就是所谓禅悟。在禅宗史上,六祖慧能首先提出顿悟的主张,“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日本学者铃木大拙在其《禅风禅骨》一书中写道:“没有悟就没有禅,悟是禅的根本,禅没有悟,就等于太阳没有光和热。”王维的诗歌恰恰颇有新意的表现来这种禅悟思想,禅宗的“悟”,就直接体现在表现在王维诗歌所营造空与寂的境界。

禅学,以“无念”为宗,追求一种心空的境界。心空则无欲;心空,则一切皆空。人世间他难以找到这种境界,便寄兴于空山寂林,到大自然中去寻求。于是乎,空、寂的境界便经常出现在他的诗中,如他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人深林,复照青苔上。”

在空荡深邃的山中,树木丛生,森林茂密,诗人独坐其中,高大而密集的树木遮住了视线,看不见人在何處,只能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这声音因了山的空寂而益发显得响亮,而这空谷人声反过来又衬托显示出山间的宁静寂寥。

(二)禅在悠然闲适中

王维的后期诗歌,尤其是田园诗,还常常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亲近自然地意趣和“随缘任运”的思想。任心自在,“无住于心”的禅宗要旨,使诗人身处尘俗中而心“远离”,对什么都很淡漠,无关乎心。正因为禅主张任运自在,随处领悟,反对拘执束缚,更反对雕琢藻饰,一切都在本然之中,一切都是淡然无为。于是诗人以恬淡之心,写山水清晖,意境悠远,词气闲淡,白描的手法,素淡的语汇,点染出薄雾轻笼的画面。

如《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随着诗人年事的增长,阅历与悟性也越来越深,禅教的“随缘任运”诗歌中得以流露也就越来越明显。顺其自然的人生哲学,内心的清静,“万事不关心”、避世忘我的心态,越来越深刻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正如他所说:“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诗人由脱俗而避世,由避世而爱自然,与自然神交而悟禅理,“松风、山月照弹琴,而得穷通理”。 没有目的,没有意识。没有生的喜悦,也没有死的悲哀。悠然之中,禅宗的“随运任缘”被发挥到了极致。

(三)禅在诗余画外

统观王维后期的诗歌作品,我们会发现:无一包含对大自然的描写,其中许多场景都是作者隐逸生活的真实写照。据史料记载,王维的一生曾多次隐居,嵩山、终南山、辋川等地都留下了作者的足迹。他将隐者的情怀和雅静的情操,融入到美丽的景色之中,渗透到田园里,最终结晶为悠扬的雅句,幽深的禅理。请看: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在大自然中,诗人尽情的领略眼前的佳境,闲淡、恬意,忘记世间的种种烦恼。诗人以寂静为乐,内心是淡泊、平和、恬静的,就像一潭没有波澜的水。诗人的宁静淡泊的心情,大都借助于平凡的景物形象一一表达,而非直接抒发,正因此,这些诗歌便显得不激切、不怒张,既蕴藉含蓄,又冲和平淡,那情绪,淡到似乎令人觉察不到。而这些诗的平淡,又都有着悠远的韵味,令人神思渺邈。苏东坡评摩诘谓“诗中有画”,这个“画”也是有特定涵义的,是指水墨写意之画。与“青绿山水”相比,它自然是极淡的了。诗余画外之间,王维将禅理一点一滴渗透。

二、王维后期诗歌与禅的关系

元好问在《赠嵩山隽侍者学诗》中有言:“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综合分析王维后期诗歌可以得出:王维后期诗歌与禅宗的交融方式大致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文字,二是自然,三是理趣。三个切入点中,语言文字是二者融通的浅表层次,自然属于中间层次,而理趣就属于核心层次了。其中,当其诗与禅的联结停留在第一层次时,那还只是形式上的同类。而当这种联结进入大第二层次时,二者也就在内质、神髓上贯通了起来。

(一)文字之结,是王维后期诗与禅宗交融的第一个关键点。亦是诗歌与禅宗的第一个联结点。关于文字的交融,历史上禅家以达摩为祖,其说曰:‘不立文字。诗之不可以为禅,犹禅之不可以为诗。显然,这个认识仅仅是停留在诗禅联系的浅表层次,却没有进入诗禅文化领域的核心,它忽视了诗的领域里“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倍受推崇,甚至有“诗之工,诗之亡”观点的存在。禅的领域不但没有废弃文字,而且十分重视文字,以明心见性为目的,文字是一个重要手段。于是类似于魏晋“言不尽意”学说,文字在此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透过文字,把握禅心佛髓,而不拘泥语字面意思,即所谓文字的模糊性。朦胧模糊的语言,以其独特的魅力,以及极强暗示的能力,成为了作诗或参禅的不二之选。优美、恬淡、静怡的文字,除了给人以美得感官效果和美学意境之外,更创造了一种神奇的禅宗世界。王维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力,将诗歌与禅宗完美交融,融为一体,才成就了一代“诗佛”。

(二)自然中介。自然是又一个联结点。王维后期诗最重在自然,而禅,其实也十分崇尚自然,在禅宗看来万法唯心,自然本性,由于自然包含那种朴素、单纯、永恒、自在的性质,往往有助于禅子入定寂想,从而进入大彻大悟的境界。于是这就不难理解在王维后期诗歌中何以处处不离自然,处处描绘自然。王维就是将佛心禅性巧妙地融入到了湖光山色之中。在摩诘的笔下,他早已是自然地一部分,而他体内所包含的是不尽的禅理。而通过描绘山水林泉灯自然界景物来显现诗人的思想境界,逐渐成为诗歌中的一个独特的手法艺术。

(三)心之所同理也,即理趣。我们在分析王维诗歌时,常常会发现浅显的文字表面,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对于摩诘诗而言,如果说自然意旨的相通是形神的吻合的话,那么理趣的相同则是义理的趋同。细细品读王维的诗歌,我们发现笼罩在诗歌表面的神秘面纱下,隐藏的是作者深厚的佛学造诣。

三、结语

对于王维来说,他的一生、诗作都是一个传奇,他撷取生活片断,挥洒无限禅意,为心灵解构,清净澹泊,使人学会了闲适自然地漫步人生。王维用他的诗歌,照亮后世无数失意之人的心房,更开拓了诗歌创作与禅宗交融的新阶段。

注释:

闻一多.唐诗杂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3

范文澜.中国通史[M].人民出版社. 209-210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三[M].广州藏修堂. 205

陈洪.佛教与中国古典文学[M].天津人民出版社.65

王维.叹白发:“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覃召文.禅月诗魂-中国诗僧纵横魂[M].三联书店. 1994 .20-25

参考文献:

[1] 覃召文.禅月诗魂-中国诗僧纵横谈[M].三联书店,1994.

[2] 陈铁民.王维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9.

[3] 季羡林.吴亨根.禅与东方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

[4] 南怀瑾.禅宗与道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 篇4

“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近年来似乎已成了“显学”,在诗、词、曲,以至《诗》、赋的学术会上,每每要提到这个问题,作为专题的学术会,也许今天是第一次吧。参加者这么多,而且有许多中青年学者,是很使人兴奋的。

“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但是,“诗歌”这个词语中本身就包含了“音乐”,所以这个提法是不是可以修正一下?或者可以说:“诗歌中诗与乐的关系”,或者直接说:“诗与乐的关系”。我个人则习惯于分为两句来说,一句是:“歌唱中‘文’与‘乐’的关系”——歌唱,就是“文”与“乐”的结合;再一句是:“韵文与音乐的关系”——虽然任何韵文(甚至散文)都可以付诸歌唱,但是在现实中,是有一些韵文体裁及作品并不为歌唱而写作。

我读过一些有关的文著,参加过多次有关的学术会,可以说,都是这个内容即探讨“韵文与音乐的关系”;相应地,所有这些文著的作者、这些学术会的发起者主持者和几乎全部的参加者都是“文界”的学者。譬如关于所谓“声诗”、关于“词与音乐的关系”等,都是文界人士提出并予以研究的。这个课题,当然不只对于文界,同样地也应对于乐界。音乐界,也有研究“乐”与“文”的关系的,但主要是在今天创作歌曲时“音乐形象”与“歌词意境”或“旋律”与“语音”的关系之类;很少进入到像文界研究“文、乐关系”的广度和深度,至少没有充分展开我国民族音乐与传统韵文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出现这个现象也是自然的。我国是“诗文之邦”,几千年来,民族传统韵文发展的高度和深度,远胜于音乐——这是我国与外国譬如欧洲诸国很不同的历史实际。也许只消看一个现象就可明白大概:歌唱是“文、乐”的结合,在我国是把其中的“乐”遗(忘、舍)弃了而成为留传千古的“(韵)文”——“诗”、骚、赋、乐府、诗、词、(南北)曲等;而欧洲诸国呢?则可以将歌唱中的.“文(词)”丢在一边而把其中的“乐”独立出来成为器乐曲(这种情形只出现于我国的“琴”,但是,琴恰恰不在我们研究范围之内)。在我国,韵文形成有如上所述的众多文体的篇章构成和句式、格律结构;音乐呢?似乎从未产生过“乐体”、“乐式”的观念(古代没有);而欧洲恰相反,乐体、乐式,从乐句、乐段、和声、对位到乐章、乐曲、交响曲、歌剧等,规范而且完整,而其“文(词)”呢?除所谓“十四行诗”之外,他们的韵文是没有(形成)确定、规范的“文体”的。是不是这样呢?

近年来,研究界有一种说法,谓:我国文体的发展(如词)是由音乐的体式决定的,说词是“按乐谱填辞”的“音乐文学”,词体的构成是:“依曲定体、依乐段定片、按曲拍为句、据腔押韵、审音用字”云云,这种事是绝对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即以宋代而言,词人数以千计、词作数以万计,当然全是“文”作;“乐”呢?除了姜白石在其十几首“自度曲”词作文字边上有不完整(又不知道在流传过程中有没有抄错)的乐音符号之外,一个音都没有留下来。而那些“自度曲”,姜白石老先生自己说了,是他“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而成词(再然后才有那些乐音)的,哪有先有“乐谱”然后“填辞”的事呢?因为不可能。

事实是,无论在历史上以至今日,我国各种体裁、体式歌唱中的“文”与“乐”的关系,总体上是:“文”为主,“乐”为从。稍微具体些说,是四条:

一、以文的篇、章为乐的篇、章;

二、以文的“韵(断)”处为乐中的“住”——约略相当于今称的“乐段”;

三、以文的“句(断)”处为乐中的“顿”——约略相当今称的“乐句”;

四、以文句中的“步节”为乐句中“乐节”组合的疾徐促疏;

以上四条,罕有例外,在这四条的前提下,在具体的文辞、句字与乐音旋律如何结合的关系上,则可大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稳定的或基本稳定的旋律(我称之为“定腔”)敷唱各种不拘平仄声调的文辞;

一类是:以文辞句字的字读语音的平仄声调化为乐音进行,构成旋律;

前者我称之为“以腔传辞”,典型的是“段谱体分节歌”,如众多的“民歌、小调”及现今的创作歌曲。如《兰花花》可以用完全或基本相同的旋律去唱“青线线那个兰线线,兰个英英地采”和“你要死来就早早死”。

后者,我称之为“依字声行腔”,典型的是“曲唱”,如《牡丹亭·游园》[皂罗袍]首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其音乐必须按诸字声“阳平/、阳平/、去∧、上∨、阴平—、阳平/、阴平—、去∧”的起伏化为乐音旋律进行组成唱腔。

大分有以上两类,然而,我国的歌唱中,“文辞”的地位在总体上始终是第一位的。一方面是上面说的我国(至少在历史上)没有“无辞之歌”,又一方面,即使是在“以(确定的唱)腔传辞”的歌唱中,如果乐音旋律与字读语音发生太过于矛盾的时候,唱者往往会对唱腔作一些调整即所谓“润腔”、“小腔”去适应字读语音。更多的一些问题不能在这里多说了。

浅论古典诗歌与现代汉语诗歌 篇5

药学院化学(s)一班

王治金

学号:12120140125

浅论古典诗歌与现代汉语诗歌

什么是诗?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必先正名。

什么是诗,《新华字典》上说,诗是一种分行排列的抒情文体。《辞海》上说,诗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叶芝说,我们在和别人争论时产生的是雄辩,在和自己争论时产生的是诗。诺贝尔文学奖的又一得主艾略特说,诗是安慰有教养的人所作的游戏。诗是什么,一定要有自己对诗的看法。诗在文学体类中,是一种精粹的韵文,也是一种优雅的美文。如果为诗再下一个详明的定义,则可说诗是运用精粹的语言,以简练的形式,特殊的意象,表现深度的内涵,和谐的节奏,能引起美感与共鸣,具有高度艺术性的文学作品样式。诗歌分为古典诗歌(古诗)和现代诗歌(新诗),古典诗歌为我们常说的古体、近体、词、曲等等,现代诗歌指现代汉语诗歌,用现代汉语写的,不同于古典诗歌的形式与意味的诗。这自然也就排除了今人写作的古典诗。故事:有一位当代诗人去太白山。一个朋友说,诗人,做首诗嘛?抵挡不住人家引诱,想了想,就冒出四句话来:举头望太白,不见太白峰。太白泼墨处,诗在云雾中。太白山有一处景点,叫太白泼墨处。那天去时正好天阴,所以就有那么一句,诗在云雾中。感觉挺好。给朋友看。朋友说,不错,有李白之风。回来的路上,又有一首:回望太白山,山在云树间。此身与我在,心已随之远。朋友看了,说不错,像王维的诗风。得到朋友的夸奖,有点得意。就壮着胆子,存着侥幸的心理让一位研究古诗词的老先生看。老先生笑笑,说,意思不错,但平仄不对。你写古诗,就得讲这个。不讲,你诗的声韵和意味就差。今人写古诗往往如此。古今语音变化很大——比如,古音里的入声消失了——你要讲平仄就很难。不讲,效果就差。另外,古人在这个领域里创造了千余年,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几乎把能够挖掘的题材都挖掘净尽,能够表现的思想情感都表达完了,今人难能逃出古代诗人的影罩。

中国古典诗歌以其独具特色、卓尔不群的品质和浑然天成、匠心独运的形式,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目光,也傲视着各领风骚、才人辈出的世界文坛。意境优美使她令人神往,含蓄隽永使她魅力倍增;然而,含蓄和费解似乎是孪生兄弟,意境和想象从来就难以割舍。

古今的文字距离让现代人难懂古典诗歌,面对这个难以读懂的美人, 我们怎样体察她的内心呢?首先我们可以洞察她的眼睛——标题——来走进她的心灵。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标题便是文章的眼睛,因为标题不仅能吸引读者,而且能揭示内容,揭示主题。但人们往往急于抓住这个美人的心而忽略她明眸的表白。成人教幼儿,往往以“床前明月光”作开头,忽略了标题“静夜思”;同学们分析,也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诗句的理解上,冷落标题是常见的情况。为什么不仔细分析标题呢?事实上,古诗的标题对诗章的内容往往有统摄作用,标题吐露着诗文的心声。搞清标题的含义,也就初步了解了诗文的内容。当然,像《诗经》那种将首句作标题的情况除外。“审标题”的“审”,意思是仔细看,这要求读者不仅要重视标题,而且要全面分析标题,并加入适当的推理想象。现代汉语语法根据单句的结构,将单句划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大类。我们不妨将古典诗歌的标题分为有动词的和没有动词的两大类,没有动词的标题仅占一少部分。试以当今普遍认可的《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为例,没有动词的标题占全书总数的22%。尽管这一数据是来自对唐诗局部的分析,但它是对古典诗歌精华的统计,所以应该是具有代表性的。没有动词的标题往往是名词性的,这些标题很直接地表明作者吟诵的对象:或是人物,如《渔翁》(柳宗元)、《蜀相》(杜甫);或是时间,如《月夜》(杜甫)、《春晓》(孟浩然);或是地点,如《乌衣巷》(刘禹锡)、《石头城》(刘禹锡);或是自然景物,《霜月》(李商隐)、《江雪》(柳宗元)。诗歌是宣泄感情的载体,不论诗人以何为题,他都会把自己的感情灌注其中,所以这种无动词标题之所示既是诗人描写的对象,又是诗人感情的寄托。欣赏者在明确标题含义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思考:面对这些吟诵对象,作者会抒发怎样的情怀?相对而言,这类标题的数量较少,理解也较容易。绝大多数标题是带有动词的,这类标题中,有的只有一个动词,如《登高》(杜甫)、《闺怨》(王昌龄);有的有多个动词,如《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李白)、《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多个动词,有的陈述同一个主语,有的陈述不同的主语。这个问题将在“找动词”中详细阐明。除辨清标题有无动词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对标题的斟酌应贯穿在对诗篇的整体把握中,即在理解具体诗句时也应把标题的因素考虑在内。

论数学与诗歌的关系 篇6

摘要:一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相当精炼地概括出了李白、杜甫二位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诗仙”李白是盛唐时期的伟大诗人,其诗气魄非凡,豪迈激昂,是诗歌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诗圣”杜甫跨越中、晚唐,其诗沉郁顿挫、萧静自然,是诗歌史上另一面辉煌的旗帜,他们虽同处唐王朝,但诗风却截然不同,本文从情感表达方式入手分析二人诗风的特点。

关键词:李杜 情感 诗风 比较 浪漫与写实

李杜诗歌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首先表现为,李白的诗歌中多采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基于想象而把众多并不关联的事物结合在一起,表达强烈的情感。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想象无边无际,意境奇特无比,变幻缥缈莫测,形象辉煌壮丽,浪漫主义色彩浓厚,诗的开头四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以虚衬实,富有神韵,引人入胜。天姥山虽然奇绝,事实却不及其他名山,但后文李白称它“势拔五岳掩赤城”,可见想象夸张之大。紧接着诗人进入梦幻中,“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将他送至谢灵运曾经的居所,他穿上谢灵运特制的木屐,登上谢灵运攀爬过的青云梯,眼前出现一幅壮丽景象,“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景象光怪陆离,有声有色。突然“丘峦崩摧,訇然中开”接下来的场景更是壮阔非凡,金银做的宫阙现于眼前,多如密麻的仙人们个个穿着彩虹做的衣裳,乘着风作为车马,老虎弹琴,鸾凤拉车。通过浪漫主义的联想,渗透出诗人长期漫游生活的痕迹,也可看出古代传说、屈原楚辞的影子,以及长安生活的写照。但同时,他却不是纯粹的夸诞和设想,游离于现实之外,反而回归实际。“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作者内心的失意直接抒发了出来,然后是对徜徉山水的向往,诗歌到此并没有结束,最后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决绝之叹。整首诗想象丰富,内容多变。

杜甫则注重对现实生活作典型艺术概括,寓主观于客观,以细节描写取胜。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来解,“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以描述开篇,完全写实,面对大自然的威力,自己无可奈何,“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系列的动词构成一幅幅生动地画面,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叙述虽然直白,但还是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诗人平静的表现更是让读者感到细微的焦虑、愤懑之情。不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公然抱茅入竹去”,“吾”“唇焦口燥呼不得”,只能“归来倚仗自叹息”,孩童的趁风打劫使他大为恼火,诗句如实地描述了自己的失态,率真之至。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秋雨时至,“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诗人艰苦处境的真实记录,最后,作者自然地联想到他人,全诗进入结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人从沉思中振作起来,理想、意志代替了痛苦、叹息,饱受民间疾苦、忧国忧民之感溢于言表。全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其次表现在语言方面。李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朴素简洁,流畅自然,《静夜思》、《独坐敬亭山》即是典型代表。另外,也有大气磅礴、雄奇壮美之风,如《古风》、《行路难》。而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重视俗语的运用,语言高度凝练、概括。

这种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主要源于家世教育、人生经历、思想性格。李白出生于富裕之家,从小所受教育并没有对儒学过多注重,因此,在他的思想体系里,“儒仙侠”三者合一。一方面,希望积极入世,承担社会责任,充满着对生活的热情;另一方面,渴求出世,飘然世外,做一“谪仙人”;除此之外,他还崇尚自由和正义,充溢着对人的关心。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从小受儒家文化熏陶,一心追求官位却历经艰辛,由此诗歌罩上了一层苦难的阴影。

大唐帝国表面的强盛,鼓舞着李白向往建功立业的勃勃雄心,政治的危机更激发了他拯物济世的强烈愿望,但却屡遭当权的官宦外戚的暗中诋毁打击,导致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现实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此他惟有怀抱着理想四处奔走,时而高歌自己的理想,时而悲叹个人的不幸;时而乐观,时而颓唐;时而激愤,时而消沉。而杜甫的一生都在谋求获得官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进雕赋表》),一直秉承着自己能有朝一日“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的信念。因而他的诗作中流露出的多是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感情,洋溢着仁民爱物的情怀和浓烈爱国主义色彩,用理智去仔细观察人生社会的实况,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人民的苦乐。

在诗歌风貌上,"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李白主观色彩浓厚,其对理想的执着和对个人尊严的坚持无人能及,诗歌重点抒发自我内心的豪迈气概与激昂情怀,忽略对客观物象的具体描摹。《将进酒》整篇完全是在自信满满地肯定个人才能、舒畅欢快地歌咏享乐生活,而不没有细致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虽然杜甫同样执着于自我,但这种感情明显不及李白强烈,他更多地关心着天下苍生,记挂黎民百姓。这种关心和记挂在安史之乱到其入蜀之前的诗歌中体现。以《丽人行》为例,作者从头到尾都用严肃认真的态度来描写场面和情节,让诗人的感情和倾向从场面、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语,点逗处声声慨叹。”(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阖辟纵横,变幻超忽,疾雷震霆,凄风急雨,歌也;位置森严,筋脉联络,走月流云,轻车熟路,行也。太白多近歌,少陵多近行。”(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在各种体裁中,两者都善于写作古体。李白的古诗代表作有《古风》(其十五)、《子夜吴歌》、《月下独酌》、《将进酒》、《行路难》等。杜甫的古诗,《北征》纵横变化,姿态万千,《醉时歌》流利自然,《饮中八仙歌》潇洒淋漓,《哀江头》沉痛哀绝,俱是佳作。另外,李白擅长乐府诗、歌行体诗,意境高远色彩秀雅,音韵和美。其中以《蜀道难》、《将进酒》、《陪侍御叔华登楼歌》、《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静夜思》等为杰作。杜甫长于律诗,用事工巧,气象宏大,字工辞对,声律和谐,于气象雄伟之中,饶富韵外之致,五言以《月夜》、《春望》、《登岳阳楼》等为代表,七言以《蜀相》、《登高》为代表。

李白将乐府诗创作推向高峰,歌行体打破歌诗创作的原有模式,其人格魅力与诗歌影响举足轻重。杜甫加强了诗歌对社会问题的关心与重视,对诗歌形式方面的追求对后世的影响巨大。李杜在诗歌创作上各具特色,在表达方式上各自不同,然而他们的艺术成就和高风亮节永远是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

李鸽 51103010045

试论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篇7

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出了三维目标, 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在教学中更加注意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接受能力。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也做出了积极的指导, 意欲建立民主平等、协作、亲密的师生关系。

首先,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中, 教师不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 更不是自上而下的知识灌输者, 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与同行者。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体系, 宛如一座结构精巧、规模宏伟的建筑。数学知识各个章节之间环环相扣、前后相连, 如果漏掉其中一环, 往往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这种影响不易察觉, 但深刻而久远, 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数学高考成绩。如果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 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 关注学生些微的情绪波动和学习状态。

其次,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过去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满堂灌”, 学生“全场听”, 教师讲到哪, 学生听到哪, 教师只管声情并茂地讲完, 学生有没有听懂, 教师一般是不管不顾的。这样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主宰, 幻想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传道授业。然而, 这需要教师拥有超凡的能力, 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敏捷灵巧的思维, 能够把枯燥的知识讲解得天花乱坠。这往往是不现实的。当然, 这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余波, 教师仍然是长者, 是权威, 是知识的拥有者。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这个称谓避免了两个极端, 具有双层含义。如上文所说,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 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 讲授是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授, 教师拥有无可辩驳的权威性, 学生没有机会发出疑问, 更没有机会和教师进行辩论。这使学生形成了僵化的思维模式和只接受而不发疑的思维惰性。而课堂设计者的意思是教师要统管全局, 把握整个课堂的方向, 设计出停顿的地方和需要反复练习的地方, 教师不是知识的宣讲者, 也绝不扮演知识占有者的强硬角色。优秀的教学设计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让学习变成一个过程, 而不是结果。学生在课堂上在课堂设计的蓝图下和教师的无形的引导下逐步摸索, 逐渐向前。教师在其中把握课堂学习进行的方向,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这样,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相长, 这才是中学数学教学中应有的师生关系。

再次,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学习者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是权威, 不容辩驳, 也不容置疑, 就算在教师模棱两可的情况下, 只要是教师说出的答案, 学生就会无条件地接受。很多时候, 并不是教师强迫学生如此, 而是在长期的教学中学生形成了思维惯性。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之间也存在脱节现象, 教师讲完课之后, 就布置作业,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被生硬地分离开来。这就使得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缺乏必要的互动, 因而导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孤立而盲目、散漫而无章法。

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就像是拥有多条路径的城池, 虽然我们在经验里认为路途有远近之分, 有坦途与坎坷之分。但是, 在基础教育阶段,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不应该由教师来决定哪条路是捷径、是简便方法、是最正确的。因为, 教师教学的目的不是到达那个城堡, 不是简单地为了获得结果, 而是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 并且要充分尊重作为学习个体的学生的个性差异所带来的思维习惯的不同和解题思路的不同, 要发掘学生学习的潜力,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倡导我们鼓励一题多解, 不能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 所以, 没有最正确的, 也没有捷径,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说出作为学习者个人的意见, 而不能作为教师为学生设立标准答案。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和权力说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并据理力争。当然,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 教师还必须是课堂的设计者, 还必须是整个课堂的把舵者, 要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学习方法, 对学生的学习思路提出建议,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逻辑错误提出纠正的意见。

最后, 教师还是学生生活中的朋友。高中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也处于最叛逆的时期。这时候的学生对一切都怀疑, 对一切都有一种本能的反叛, 情感强于理智。他们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 也不能按照理智去做, 往往会因为喜欢某科教师而喜欢某一学科, 也完全会因为不喜欢某个教师而讨厌某一学科。所以, 教师要善于放下身段和学生做朋友, 了解他们的心理, 了解他们的情感方式和做事习惯。这样, 学生才会更喜欢和教师亲近。这样会改变传统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命令—服从”的关系模式, 从教师的角度看来, 就没有不听话的学生了。

摘要: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体系严谨的基础学科, 对于许多教师和学生来说, 都是高难度系数的学科。搞好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本文从多方面探讨了新课程改革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高中数学,师生关系,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吕欣玲.浅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1 (5) .

[2]占玲, 占小红.徐辉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双主”[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2 (3) .

论数学与诗歌的关系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

一、创造和谐放松的学习环境

小学生普遍存在爱玩之心,他们对于周围的许多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于教学方面而言,他们对于数学知识大多数时候也是在不经意间掌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点规律,利用各种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兴而且简洁方便的教学方式,它集视频、声音、文字等于一体,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很大进步,比较动态和新颖,创造了一种舒适快乐的学习环境,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还可以大大地开阔视野,与此同时也拓展了教师的教学平台。

二、创设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学情境是应当被教师所注重的。通过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教师可以为学生假设一个有趣的教学模拟情境,使数学教学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中。对于一些数学题,如果只是单纯在黑板上板书,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但是如果利用多媒体设备的话,有些复杂问题就可以通过图像演绎出来,学生就可以更加容易理解困难的题目。例如,在教学生方位的知识时,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课,学生可能听不懂,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演示太阳的升起,旗杆的阴影变化,这就让问题变得易于理解了。

三、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互补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好教学重点,而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动画等途径,很好地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可能会有突发的教学灵感,这时就需要在黑板上板书,这样,两种教学方式共同结合、优势互补,就可以使数学教学更加顺利,学生的学习水平也会有大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我们要把握好来两者的关系,共同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刘金环.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策略的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5(13):34.

上一篇:观光农业项目规划下一篇:群安员工作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