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报告发展能力

2024-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财务分析报告发展能力(精选8篇)

财务分析报告发展能力 篇1

(一)盈利能力分析-----财务效益状况

1、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平均数*100%

2、总资产利润率

总资产利润率=营业利润/总资产平均数*100%

3、主营业务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是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反映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营业收入包括专营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但外部财务分析者不能轻易取得其他业务收入的信息,所以,在计算营业利润率时一般用主营业务收入代替营业收入。其计算公式为:

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4、盈利现金保障倍数

盈利现金保障倍数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值。表明当期每一元的净利人经营活动所提供的现金数,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盈利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

5、股本收益率

股本收益率=净利润/股本平均数*100%

(二)营运能力分析------资产质量状况

1、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总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又称总资产周转次数。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总资产平均余额=(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

总资产周转率可以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利用效率。指标越大,反映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精英的效率越高,资产的有效使用程度越高,销售能力越强;反之,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精英的效率低,造成资金的浪费,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2、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外收入与流动平均余额的比率,又称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年初流动资产+年末流动资产)/2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全部流动资产的利用效果。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意味着企业用同样多的流动资产可以取得更多的营业收入,或取得同样多的营业收入所占用的流动资产会减少,表明流动资产的营业能力越强。流动资产周转率的高低与营业周期有关。

3、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它反映了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平均余额=(年初存货+年末存货)/

存货周转率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存货占用资金可周转的次数,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存货周转速度快,存活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反之,存货周转速度慢,存货存储过多,占用资金多,有积压现象。

4、应收帐款周转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反映应收帐款的周转速度,也就是内应收帐空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它说明应收帐款流动的速度。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帐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应收帐款平均余=(年初应收帐款+年末应收帐款)/2

(三)发展能力分析

1、主营业务增长率

主营业务增长率=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额/上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02、资本扩张率

资本扩张率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在当年的变动水平,体现了企业资本的积累情况,是企业发展强盛的标志,也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展示了企业的发展潜力。资本扩张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扩张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

3、累计保留盈余率

累计保留盈余率=(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平均股东权益*100%

4、三年主营业务平均增长率

三年主营业务平均增长率=[(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三年前主营业务收入额)1/3-1]*100%

5、主营业务鲜明率

主营业务鲜明率=(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四)偿债能力分析-------偿债风险状况

1、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

由于一个企业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其盈利及其增长能力,所以企业的利润增长是反映企业增长能力的重要方面。由于利润可表现为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因此,相应的利润增长率也可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在实际当中,通常使用的是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计算公式为:

主营业务增长率=本年主营业务利润增长额/上年主营业务利润*100%

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指标可以较好的考察企业的成长性。

2、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表明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率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是以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相比。即: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期末流动负债总额。

现金流动负债比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当期流动负债的偿还。

4、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流动负债-存货

5、有形净值债务率

财务分析报告发展能力 篇2

关键词:财务指标,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财务指标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指标为基本依据, 采用专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 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 借以全面正确地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盈利能力的高低和偿债能力的大小, 进而判断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指标信息是投资者和债权人以及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等方面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企业在追求长久生存与永续发展的过程中, 既能实现经营目标、确保市场地位, 又能使企业在已经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的扩展经营环境中保持优势、持续盈利, 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稳健成长的能力。可持续发展型企业是以不断变革与创新为依托, 市场竞争力具有持续提高趋势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核心知识技术能力、协调整合能力、生产运营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战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表现在财务上是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资本结构、成长能力。增加销售收入, 最大限度地争取市场份额, 进而在长期内达到利润最大化和资本增值最大化的目标, 不断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财务指标分析

(一) 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 包括偿还短期和中长期债务的能力。

(1)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短期流动资产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 它反映企业偿付即将到期债务的实力。企业能否及时偿还到期的流动负债, 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好坏、可持续发展状况正常与否的重要标志。第一, 流动比率分析。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是衡量企业资产流动性大小, 判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强弱的最通用的比率。由于考虑到变现能力较差的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占的比例较大, 因此, 通常情况下认为企业的流动比率维持在2:1左右比较合适。但我们不能单凭流动比率高低来断言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强弱, 我们还必须具体分析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所包括的内容结构以及经营上的因素, 才能对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作出正确、全面的判断。一般情况下, 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款项数额和存货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如某公司流动比率在1.5:1, 但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合计占流动资产的70%, 其中应收账款余额大部份为常规应收款项, 欠款商为知名的航运公司, 一向信用良好, 且属正常的信用期内欠款, 收回较有保障, 同时, 该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的比重不大, 所以可以判断该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尚属正常, 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第二, 速动比率分析。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速动资产是流动资产扣除存货的差额, 由于存货的变现速度较慢, 且可能已被抵押, 因此速动资产较流动资产变现速度快。一般情况下, 速动比率越高, 说明企业越有足够的能力偿还短期债务。但也表示企业存有较多的不能盈利的现款和应收款项, 这部分资金失去了创造利润的机会。相反, 速动比率偏低, 则表明企业将依赖出售存货或举借新债来偿还到期的债务, 这就可能造成急需出售存货带来的削价损失或举借新债形成的利息负担。虽然速动比率的公认标准为1, 但不同企业或行业其标准比率也有所不同。例如某公司速动比率为0.9, 其全行业的速动比率的平均值仅为0.7, 且该公司今年的速动比率较往年有明显好转, 这说明该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强的, 且有增强的趋势, 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第三, 现金比率分析。现金比率是指现金类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出企业直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现金比率过低, 说明企业即期偿付债务存在困难;现金比率越高, 表示企业可立即用于偿付债务的现金类资产多, 偿还即期债务的能力越强。如果企业的现金比率高于行业平均值, 说明其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第四, 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分析。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是指企业剩余营业现金净流量对偿债的贡献能力。反映剩余营业现金净流量对偿付到期债务的满足程度。该比率意味着企业所取得的营业现金流入量在弥补了营业现金流出量、支付了应纳税款并满足了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必要的追加性现金支出后, 可用于偿付到期债务的水平, 该比率小于1, 则表明企业不得不通过举借新的债务或其他现金融通途径来偿付到期债务, 从而加大了财务的风险性。反之, 若该比率大于1, 表明企业完全可以依靠营业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偿付到期债务, 说明其偿债能力强, 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第五, 营运资金分析。营运资金是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 是用于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绝对数指标。一般情况下, 营运资金越多则偿债越有保障, 当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时, 营运资金为正, 说明营运资金出现溢余, 不能偿债的风险较小;当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时, 营运资金为负, 说明营运资金出现短缺, 不能偿债的风险较大, 甚至企业财务状况可能已陷入困境。因此, 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的企业, 其营运资金应为正数。第六,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分析。现金流动负债比是将年度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进行对比, 反映经营现金净流量对其流动负债偿还的满足程度。该比率为正值, 且越大越好, 表明企业应收款项及存货等变现速度越快, 企业的流动性越好, 现金净流量对当期债务清偿的保障性越强。因此, 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的企业, 其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为正值, 且各年均稳定在正值。

(2)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 用于衡量企业偿还债务本金与支付债务利息的现金保证程度, 是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好坏、可持续发展态势正常与否的又一重要财务指标内容。第一, 资产负债率分析。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表明在资产总额中, 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 用于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财务活动的举债能力, 以及在清算时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从债权人的立场看, 他们最关心的是贷给企业的款项的安全程度, 也就是能否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如果股东提供的资本与企业资本总额相比只占较小的比例, 则企业的风险将主要由债权人负担, 这对债权人来讲是不利的。因此, 债权人希望债务比例越低越好, 这样企业偿债有保证, 贷款不会有太大的风险。从股东的立场看, 在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时, 负债比例越大财务杠杆效益越强。从企业经营者立场看, 如果举债过大, 超出债权人心理承受程度, 则认为是不保险的, 企业就很难借到钱;如果企业不举债或负债比很小, 没有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益, 又说明企业畏缩不前, 对前途信心不足, 利用债权人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较差。因此企业应当审时度势, 全面考虑, 在利用资产负债率制定借入资本决策时, 必须充分估计预期的利润和增加的风险, 在二者之间权衡利害得失, 作出正确决策。一般情况下, 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的企业, 其资产负债率应在40%~60%。第二, 产权比率分析。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间的比率。反映投资者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 用于衡量企业的风险程度和对债务的偿还能力。一般情况下, 产权比率越高, 企业所存在的风险也越大, 长期偿债能力也越弱。因此, 产权比率指标为1左右是最为理想的, 它表明企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第三, 已获利息倍数分析。已获利息倍数又称为利息保障倍数, 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该指标越高, 表明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越强, 企业对到期债务偿还的保障程度也就越高;反之, 则表明企业没有足够资金来源来偿还债务利息, 企业偿债能力较差。如果某企业已获利息倍数超出同行业平均值水平, 便说明该企业支付利息和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较强, 企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第四, 营运资金长期负债率分析。营运资金长期负债率是指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相除计算出来的比率。该比率较高, 不仅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而且还预示着企业未来偿还长期债务的保障程度也比较强。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的比值要有计划性, 因为长期负债会随时间延续不断转化为流动负债, 并要用流动资产来偿还。有计划的保持长期负债不超过营运资金, 就不会因这种转化而造成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 使长期债权人和短期债权人的利益都能得到保护, 长期债权人和短期债权人才会感到他们的贷款是有安全保障的。如果营运资金大大高于长期负债, 债权人的利益保障程度较高, 企业财务风险不大, 企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

(二)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取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体现了企业运用所支配的经济资源, 开展经营活动, 从中赚取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分析就是通过一定的分析, 判断企业能获取多少利润的能力。主要指标: (1) 销售毛利率分析。销售毛利率是销售毛利与主营收入的比率。反映企业销售的初始盈利能力。该指标越高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的承受能力越强, 盈利能力也越强。如果某企业销售毛利率在同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 且各年较稳定, 则表明企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 (2) 销售利润率分析。销售利润率是用于衡量企业一定时期销售收入获取利润的能力。是盈利能力代表性的财务指标, 该指标越高, 说明企业通过扩大销售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 企业“造血功能”越强, 企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 (3) 总资产报酬率分析。总资产报酬率是利润与总资产平均占用额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反映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 该指标越高, 表明资产利用效果越好, 利用资产创造的利润越多, 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越高。如果某企业总资产报酬率在同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 且各年较稳定, 则表明企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 (4) 经营性资产收益率分析。经营性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息税前营业利润与平均经营性资产的比率。它反映了经营性资产的获利水平。无论是债权人抑或股东, 投资的共同准则是:以实现收益为目的, 以有效规避风险为前提。由此便构成了投资者对企业强大的资本市场约束机制。面对市场竞争的客观强制, 企业欲求得生存与发展, 务必促使投资报酬率对股东与债权人形成足够的吸引力。要达到这一点, 最关键的是要确保经营性资产的获利水平, 也就是经营性资产收益率至少不应低于市场或行业的平均值。对于企业来讲, 如果实际资产收益率高于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 表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客观上业已处于了优势地位, 随即可能导致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连锁反应:投资者多了, 财务资源日渐增长, 企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 (5) 资本保值增值率分析。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指年末所有者权益与年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反映所有者投资的保值增值情况。该指标越高, 说明企业保值增值能力越强;反之, 则说明企业经营业绩不佳, 保值增值能力较弱。如果某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率在同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 且各年较稳定, 则表明企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 (6) 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营业利润与营业环节上发生的全部成本费用的比率。表示企业每百元营业成本费用中能够取得多少营业利润, 反映企业营业环节上的投入与产出的效果, 表明企业营业耗费的盈利能力的强弱程度, 用于衡量企业对费用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该指标越高, 说明企业为取得收益而付出的代价越小, 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如果某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在同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 且各年较稳定, 则表明企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 (7) 核心业务资产销售利润率分析。核心业务资产销售利润率是指企业核心业务销售利润额与核心业务平均资产额的比率。反映企业核心业务资产的投入与产出的效果, 表明企业核心业务的市场竞争能力。在短时期内, 一个准确定位的技术或产品及其价格性能, 或许可以支持企业获得一时的丰厚利润与竞争优势, 但从长远来看, 竞争优势及其持久性将只能来源于用比对手更先进的技术、更低的成本、更佳的质量以及更快的速度与更高的效率去发展自己的能力, 来源于能够生产出大量的具有强大竞争潜力的差别化产品的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强弱的最直接的市场表现, 无疑当属核心业务资产利润率。该指标通过与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的比较及其走势的考察, 可以对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劣态势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判断。如果该比率经常性的高于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 且呈持续走好态势, 便意味着企业在客观上业已处于了竞争的有利地位。反之, 则意味着企业在客观上业已处于了竞争的不利地位, 倘若这种不利的态势得不到及时的扭转, 随着时间的推移, 势必导致企业竞争功能的完全丧失, 最终陷入严重的危机境地。因此, 企业对核心业务资产利润率的变动趋势予以适时的监控, 并通过资源配置结构的优化调整, 推动企业的核心能力的不断强化, 对于企业危机的防范和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 盈利质量分析

盈余质量也称盈利质量、利润质量、收益质量, 它是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经济效益和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内在揭示。盈利质量分析是在盈利能力评价的基础上, 着重就盈利的真实性和盈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通过相关指标的计算来修正和补充盈利能力指标, 从而更有利于对企业的盈利状况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综合分析, 以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品质。盈利的真实性是指利润是可实现的, 能够给企业带来真实的现金流量, 而并非仅仅体现在账面上。它体现了盈利的现金保证程度, 也就是反映盈利的确认是否同时伴随着相应的现金流入, 即以应计制为基础的盈利是否与现金的流入相伴随。只有伴随现金流入的盈利才具有较高的质量。具体表现为以应计制为基础计算的有关盈利指标数值与现金制为基础计算的有关指标数值的差异程度。一般而言, 这一差异越小, 盈利质量越高。盈利的相关性是指企业的盈利主要是来源于企业自身的主营业务, 还是来自于政策优惠或企业偶然产生的收益或是来自于大股东或关联方的利润转移。如果企业盈利主要是来源于自身的主营业务, 盈利能力则能如实反映企业业绩, 其盈利质量高, 反之, 盈利能力则不能如实反映企业业绩, 其盈利质量差。 (1) 应收账款相关指标分析。包括应收账款发展趋势分析, 应收账款占用率分析, 应收账款结构分析, 营业利润的增长率与应收账款的增长率分析等。如果某个企业按照年份纵比, 其应收账款增速下降、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下降、1年以内的短期应收款比例逐年提高、1~2年的中期应收款所占比例提高或不变、2年以上的长期应收账款比例下降、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高于同期应收账款增长率, 则表明企业现金流量转化能力较强, 企业盈利质量持续提升, 企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 (2) 利润相关指标分析。包括主营业务利润率分析, 营业利润率分析, 净收益营运指数分析等。如果某个企业按照年份纵比, 其主营业务利润额占营业利润额的比重大且逐年提高、营业利润额占利润总额比重大且逐年上升、经营净利润额占净利润比重大且逐年增长, 则表明企业企业的竞争能力较强, 盈利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较好, 盈利质量较高, 企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 (3) 现金相关指标分析。包括盈利现金比率分析, 现金销售比率分析等。一般来说, 企业经营现金净流量占净利润比率越大, 净利润的现金实现程度越高, 盈利质量越高。如果盈利现金比率小于1, 说明部分利润没有相应现金流入, 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企业盈利, 也可能发生现金短缺。这个指标鲜明地体现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在分析盈利质量上的差异, 经营现金净流量才是企业经营中产生的能完全使用的现金, 是企业现金的主要来源。通常情况下, 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占主营业务销售收入比率越大, 主营业务销售收入的现金实现程度越高, 盈利质量越高。若该指标等于1, 表明企业收现能力良好, 基本不存在应收账款;若该指标大于1, 表明不仅收回本期销货款和劳务费, 而且收回前期的应收账款, 说明企业经营情况良好, 应收账款管理较佳;若该指标小于1, 表明企业不能全部收回当期销售款和劳务费。因此, 盈利现金比率和现金销售比率高, 表明企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

(四) 综合分析

每个企业的财务指标都有很多, 而每个单项财务指标本身只能说明问题的一方面, 且不同财务指标间可能会有一定的矛盾或不协调, 如偿债能力很强的企业, 其盈利能力可能会很差, 因此, 只有将一系列的财务指标有机联系起未, 特别是将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结合起来分析, 才能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总体变化规律作出本质的描述, 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总括性的结论, 从而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态势作出综合的评价。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 对于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指标都很高或者都很低的企业, 投资者对其投资价值不难做出判断, 但对于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表现出明显差别的企业, 则需进行具体分析。如有些企业可能获利能力指标很高, 但其偿债能力低下, 这样的企业的投资价值必然要大打折扣, 因为这往往会给企业的未来发展造成隐患。 (1) 获利能力较强, 但偿债能力较低的企业。这种企业要从两方面分析其原因。第一, 若其原因在于当期的销售收入中有较多的应收账款尚未收回 (即应收账款的余额较以前大大增加) , 则主要应结合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的大小来评价其价值。若应收账款中短期 (信用期内或超过信用期较短) 的比重较高, 且按制度规定提取了坏账准备, 则该企业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较小, 可以说该企业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反之, 若应收账款中长期的比重较大, 甚至还有较多的三年以上未转销的坏账, 那么该企业虽然从短期来看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但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较大。应收账款中长期的比重较大, 不仅会直接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 同时也会由于将来坏账损失的大量核销而降低企业未来的盈利水平。因此, 从中长期看, 如果今后此种情况得不到改善, 其投资价值并不高, 企业可持续发展态势不佳。第二, 若其主要原因在于成本费用的支付与摊销的时间不一致, 则需结合该项成本费用的大小及摊销标准的合理与否来对其投资价值进行分析判断。如是否因存货计价方法不当而使之存货成本增加、利润虚增;是否因应该摊销的费用挂账而使利润虚增等等。一般而言, 每个企业都会存在成本费用的支付与摊销计入损益的时间不一致的现象, 在会计上表现为递延资产和待摊费用等。如果该项成本费用数额不大, 对企业经营状况和投资者的判断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但如果该项成本费用数额比较大, 则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 并在各企业之间相互可比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分析, 从而判断企业的投资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态势。 (2) 获利能力较弱, 但偿债能力较强的企业。这种企业通常表现为净现金流量较大或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较高。若其原因在于新投资项目特别是高科技项目尚未产生效益或资金较多尚未投入使用, 则该类企业从短期来看或许投资价值不高, 但从中长期来看也许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因为企业偿债能力较强, 不存在经营资金的短缺, 随着投资项目的逐步完工, 获利能力会逐步增强。但如果从较长时期来看, 企业的获利能力一直较低或处于一般状况, 即使暂时有较强的偿债能力, 也不具有投资价值, 因为获利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偿债能力的强弱, 没有较高的获利能力做后盾的较强偿债能力只能是暂时的, 企业可持续发展态势不能看好。

三、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途径

(一) 制定企业财务战略, 努力改善财务指标

财务战略目标规定了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 是企业各项财务活动的行动指南和努力方向。它明确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 企业准备实现的财务战略使命。企业应根据其内外环境和财务战略目标, 拟定相关实现目标的备选方案, 通过分析论证, 在权衡利弊得失的基础上选择实现财务战略的最优方案。为了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在制定财务战略目标时, 应以企业现金收益和风险的平衡为重点, 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财务战略, 将财务指标控制在一定的幅度内, 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始终执行既定的财务战略, 使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二) 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改善财务指标

一般来讲, 理性的投资者决不会单纯以收益为导向, 而是期望收益的实现能够建立在良好的投资安全保障基础之上。作为企业首先必须为投资者提供一种财务安全保障机制, 然后, 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核心竞争能力, 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与高效益性。只有这样, 才能在企业价值增长与吸引投资者之间形成一种持续的、良性互动机制。所谓财务预警系统, 就是旨在监测预报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 通过设置财务指标体系, 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 而建立的财务分析系统。市场的瞬变性与不可准确预见性, 加之决策者素质水平的影响, 使得风险成为客观存在。如果企业不能卓有成效地规避与防范各种风险因素, 势必使企业的未来发展陷入严重的危机境地。当各种不测风险发生后, 最易遭受侵害的显然是企业财务管理:由财务状况的渐进恶化而引发财务危机。因此, 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及早诊断出危机讯号, 并采取相应措施, 改善财务指标, 将危机消灭于萌芽阶段, 成为确保企业财务安全和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改善财务指标

全面预算管理就是通过价值驱动因素来进行资源配置管理。保证预算制定的过程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 从而采用高水平的财务模型来拓展年度预算的框架, 建立以价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预算程序, 进而监督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的全过程, 使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能建立在全面预算管理基础之上。

(四) 优序融资政策, 改善财务指标

筹资策略应根据内外财务管理环境的状况和走势, 对资金筹措的目标、结构、渠道和方式等进行长期和系统的谋划, 旨在为经营战略的实施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 并力求不断降低融资成本, 提高筹资效益。企业应维持一个保守的财务比率, 以保持企业持续进入资本市场充足的借贷能力;制定能够以留存收益支持公司持续增长的股利支付率;对于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这一融资政策, 既能够利用留存收益增强企业财务的灵活度, 又能够利用债务融资维持或提高股票市场价值。企业应致力于优序融资政策, 改善财务指标, 使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五) 优化财务杠杆利用水平, 改善财务指标

当资产的基本收益能力 (亦称资产报酬率) 大于债务的利息率时, 或者当企业按固定财务费用取得的资金所获得的收益大于所支付的固定财务费用时, 负债筹资所带来的净收益归属于股东, 负债能够增加普通股东的报酬 (每股盈余) , 负债具有正向的财务杠杆作用;当资产基本收益能力小于负债的利率时, 负债具有减少每股盈余的负向杠杆作用。企业在战略发展过程中, 都可能使用财务杠杆来扩大企业的规模, 打造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但是, 财务杠杆的负面效应又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企业对于财务杠杆的利用。企业应根据市场竞争状况、公司盈利前景和风险承受能力、国家法律约束、宏观经济周期等多种因素, 规划企业的负债水平, 确定适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财务杠杆利用水平, 从而改善财务指标,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

(六) 增强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获取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能力, 以改善财务指标

企业发展最为本质的一条铁律:增加企业价值、增强公司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增强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获取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能力。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有着选择各种财务政策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能够更好的驾御财务风险, 能够更好的控制财务政策不当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未来现金流量充足的企业不必担心债务过度造成的持续发展能力的伤害, 而未来盈利前景暗淡的企业过分的依赖债务融资只能陷入破产的泥潭。增强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获取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能力, 是改善财务指标和提高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之路。

(七) 增强企业财务状况的调整能力, 改善财务指标

企业财务指标也不应该是静态的数值。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随着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具有改善财务状况和优化财务指标的有利因素, 也存在由于环境的变化而转化为对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指标不利影响的因素, 企业应对未来影响财务状况和财务指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因素变化进行科学的预测, 在对未来形成一个合理的预见的基础上, 确定目前采取的适应环境变化的应对措施, 使企业财务指标不断得到改善,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会计资格评价中心) :《中级财务管理》,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3]张新民、钱爱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财务分析报告发展能力 篇3

关键词:财务报表;盈利能力分析;前景分析;漫步者公司

中图分类号:F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99-01

一、分析企业概况

EDIFIER漫步者(全称:深圳漫步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漫步者公司)创立于1996年,旗下产品线涵盖多媒体电脑音箱、家用音响、汽车音响、耳机等领域,2010年2月5日在A股市场上市,股票代码002351。

二、盈利能力分析

(一)基于销售收入的盈利能力分析。

基于销售收入的盈利能力指标:

基于销售收入的盈利能力指标可得,漫步者公司销售收入转换成利润的能力较强,这与该公司的成本控制及营业外支出较少有关。说明音响及多媒体音箱行业近年来的发展较为稳定,但受到传统音响业务萎缩等大环境因素的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可能会波动较大。漫步者公司能够积极转型,发展前景还是令人看好的。

(二)基于资产的盈利能力分析。

从指标总体上看,漫步者公司的盈利能力在行业里属于正常水平,但目前来说,创造更大利润的能力有限。根据杜邦分析框架可将总资产收益率的公司进行拆分:

总资产收益率=息税前利润/平均总资产*100%

=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

=销售息税前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

所以,总资产收益率主要受息税前利润率及总资产周转率两大因素的影响,息税前利润率反映盈利能力,总资产报酬率反映资产运营能力。以下将对这两大因素进行因素分析:

第一次替代销售息税前利润率:18.78%*38.05%-16.99%*38.05%=0.68%

第二次替代总资产周转率:18.78%*35.86%-18.78%*38.05%=-0.41%

由此可见,漫步者公司要加强资产运营的效率以保证总资产收益率。

三、前景分析

(一)股东投资报酬分析相关比率。

由于构建RE估值模型需要用到与股东投资报酬相关的比率,因此在下表中列出所需的比率,其中包括每股收益(EPS)、股利支付率(据以计算DPS)、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及市盈率。

(二)基于RE模型的估值。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得出RE模型计算所需的基年数据,在本例中为2015年的数据,并计算出EPS的增速、股利支付率。根据所得数据对漫步者公司的股票进行估值。运用剩余收益模型估计的漫步者公司的每股价值为8.894元,形成的剩余价值为2.967元,剩余价值大于零,说明漫步者公司确实能为股东创造财富。但剩余价值并不高,能为股东创造的价值也较小。按目前的数据分析,未来三年的发展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但总的来说处于较低的水平。此外,结合市盈率数据及表4可以看出,漫步者公司的股价与实际的每股价值差距较大。一方面说明市场对漫步者公司的未来发展较为看好,这有利于漫步者公司未来的融资和发展;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漫步者公司的股价与现实价值出现的背离的情况,虚高的股价带来了一定的投资风险。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综上可得,漫步者公司的发展现状整体良好。从公司的角度来看,该公司销售收入大部分能形成净利润。从股东的角度来看,股东能获得公司的大部分收益;市盈率较高,说明该公司被市场看好,股票价格仍有上涨空间,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收益。但公司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盈利能力和资产营运能力不足是漫步者公司目前面临的两大问题,而两者都主要是由销售收入的下降造成的。由于漫步者一直以来的主营业务和竞争优势都是传统音箱,近年来传统音箱需求量的下降对该公司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以致于近五年来的销售收入一直在下滑。而漫步者公司能否采取恰当的战略和发展规划面对这一瓶颈时期将对漫步者公司的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二)建议。

根据目前的宏观环境及行业发展现状的特点,本文认为,漫步者公司未来的发展可以着眼于以下四个方面:

1.把握音频产品行业转型发展的契机,调整战略。

目前音频产品行业正处于行业的转型期,这既是个挑战,也是个机遇。漫步者能够做到及时的调整战略,是对转型时期积极的应对。若能进一步根据市场动向修正公司的发展战略,将会有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2.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形成客户忠诚。

一个良好稳定且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有利于形成客户的忠诚,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能够让企业在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事半功倍。

3.满足客户需要,引导客户需求。

目前来说,我国并没有一家生产音频产品的企业能够对数码音乐的音质提供很好的支持。漫步者公司若能抓住这个契机,将很有可能获得扩张市场份额的机会。此外,对于竞争激烈的电子产品的行业来说,挖掘客户潜在需要并加以引导更加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以独特的优势获得更大的利润。

4.加大创新力度,积极发展技术。

要做到满足客户的需要和引导客户的需求都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因此,研究开发的能力对于漫步者公司来说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漫步者企业简介[EB/OL].http://www.edifier.com/cn/zh/our-story。

[2]张晓明,MBA/EMBA财务报表解读与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35-257。

[3]胡玉明,财务报表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程隆云,财务报表分析第2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5]滕忠路,哈佛分析框架在海信电器财务分析中的运用[D].兰州大 学,2013。

[6]方东明,论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27-31。

财务分析报告发展能力 篇4

(1)资金需求的压力日益增大。为了满足未来的资金需求,建议万科继续加快销售,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充分运用财务杠杆,积极寻找战略合作机会,并进一步开拓融资渠道。

(2)现金流的管理。万科有关获得现金能力和现金周转能力的指标都不令人满意,而现金如同一个企业的血液,缺少现金流会使一个蓬勃发展的企业陷入瘫痪。因此,在看到企业优秀的盈利能力的同时,也要提醒万科高度重视企业现金的管理。

(3)存货的管理。万科拥有数额巨大的存货量,这既是未来发展的保障,又是万科风险的主要来源,从目前万科管理现状来看,建议进一步优化存货管理结构,适度控制存货数量。此外,股权结构分散, 获得的支持力度有限。5.3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来展望

房地产行业存在两个根本特点: 首先, 住宅兼有社会和投资属性, 是生活必需品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元素,也投资获利的载体。其次,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 居民的购买力稳步增长, 住房货币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购房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将推动住宅需求长期持续增长。中国经济中房地产行业属于增长型行业,发展空间大,数量庞大的中国人口中有能力买商品房的人数在上升,创造了巨大的需求量。并且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消费者的房地产开发商品牌意识必将逐步提高,一方面万科以软性服务著称,正好迎合了中高档房产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万科品牌形象十分丰富,为进一步塑造和强化品牌也创造了条件。

2008年初楼市宏观调控,万科的“拐点论”被业界惊为天人;2009年楼市春天,万科在土地市场上似乎无所作为;2010年初宏观调控再至,万科悄悄开始了其进军二三线城市的战略部署。在2009年地产企业意外经历了“量价齐升”的“不差钱”好年景后,万科的转型是众多地产商中的先行者。6 整体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6.1 营运能力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上述这四个比率都是在分析企业营运能力时常用的指标,但在具体实务操作中,这些指标的计算口径,计算方法存在着种种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展开的企业经营能力分析,必须考虑到这些限制,做到心中有数。

(1)由于现行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计算公式只是简单地将赊销收入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相比,没有考虑到实际收回的赊销贷款与应收账款余额的内在联系,在特定的条件下,计算出的结果与事实显然不符。同时,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计算公式中,分子是赊销净额,但在实际计算中,由于企业公开发表的会计资料很少标明赊销数字,所以往往就用销售总额来取代赊销净额,这样的计算会高估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或缩短应收账款的回收天数。

(2)总资产周转率的计算中,现行计算公式拿销售收入与企业平均资产总额直接相比。但在企业资产中,有一部分是与企业销售收入的形成没有必然联系的,如企业的投资数额。这些账户的存在会歪曲企业总资产周转率而使其比实际要低,也即实际周转率要比计算所显示的要好。

(3)缺乏对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具体评价。企业资产营运能力状况评价指标体系中,基本指标是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其修正指标也只是对流动资产和总资产营运方面的补充。虽然增设了不良资产比率、资产损失比率等指标来评价企业的不良资产和潜在损失,但缺乏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使用效果的分析、评价,忽视了这些资产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影响,其评价的最终结果容易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企业总资产中除了日常周转使用的流动资产外,还应包括无形资产等主要的资产。企业的商标权、专利权、专有技术、品牌等无形资产是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形成的重要经济资源,而且已经成为21 世纪资产管理的重点。但由于计价的困难,使这些资产在账面上难以全面反映;另外由于无形资产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在对企业资产营运能力进行评价时,应使眼前利益与长期利益的评价并重,充分考虑无形资产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7】。

(4)缺乏对人力资源有效利用的评价。广义的营运能力分析应是企业各项经济资源营运效率的分析,包括对人力资源利用的评价分析。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劳动主体是智力劳动,智力劳动的知识价值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应该是现代财务会计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企业营运能力的评价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充分考虑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情况,全面兼顾人力资源的投资对开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上的重大作用,有利于正确引导企业逐步形成技术进步机制和知识创新机制,合理确定企业经营方向。

6.2 对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创新指标建议

目前,由于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以会计为基础的传统业绩评价体系受到了质疑,实务界和学术界都在对此总是进行着不懈的研究。近几年来,业绩评价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在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引入非财务评价指标。经常使用的非财务指标主要包括:顾客满意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战略目标,如完成一项并购或项目的关键部分,公司重组和管理层交接;公司潜在发展能力,如员工满意度和保持力、员工培训、团队精神,管理有效性或公共责任;创新能力,如研发投资及其结果、新产品开发能力;技术目标;市场份额【8】。归纳起来,对企业业绩评价体系进行改革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财务评价指标本身存在局限性、传统业绩评价体系无法满足管理创新对信息的需要。

6.2.1 员工满意度和保持力

员工关系着企业的成功运营和成长。流程、系统、计算机和外来顾问都可以作为辅助工具,并可能对其有所帮助,但使企业运转的核心最终还是企业的员工。员工推动客户关系,他们负责创新与提出新的理念。员工运营企业,他们与合作伙伴共同促进企业的成功。员工的工作成效是企业成功的核心要素。但是长期以来,很多中国的企业在雇佣员工时,往往只关注低廉的人力成本,而忽视了员工的生产效率。并且,很多企业都要承担以各种方式保证人们就业的社会责任。因此他们不得不为工作中的浪费和低效买单。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态度需要加以改变。拥有低成本和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已不再足以赢得竞争。中国的企业今后必须更加着重于使其员工更有效、更主动、更富有创造性地从事各自的工作。只有员工满意度和保持力得到保证,企业的管理才会显得更加方便和有效,整个企业的营运能力优势就突显了,这样对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是相当有利的。6.2.2 管理的有效性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组织的发展,管理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概括起来说,管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管理使组织发挥正常功能。管理,是一切组织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任何一个有组织的集体活动,不论其性质如何,都只有在管理者对它加以管理的条件下,才能按照所要求的方向进行。第二,管理的作用还表现在实现组织目标上【9】。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有的亏损企业仅仅由于换了一个精明强干、善于管理的厂长,很快扭亏为盈;有些企业尽管拥有较为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有些企业尽管物质技术条件较差,却能够凭借科学的管理,充分发挥其潜力,反而能更胜一筹,从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通过有效地管理,可以放大组织系统的整体功能。因为有效地管理,会使组织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组织因素各自功能的简单相加之和,起到放大组织系统的整体功能的作用

【10】

。所以,一个企业的管理有效性对整个企业组织的营运能力来说至关重要,企业应该把握其管理的有效性,并且重视这一指标的分析。6.2.3 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也可称为“市场份额”是企业在运作的市场上所占有的百分比。在西方,当一个企业获得市场25 %的占有率时,一般就被认为控制了市场。市场占有率对企业至关重要,一方面它是反映企业经营业绩最关键的指标之一,另一方面它是企业市场地位最直观的体现。市场占有率对企业很重要,但其含金量对企业来说则更为重要。市场占有率并不是企业追求的目的,而是企业为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很多企业在“先市场后效益”、“先规模后效益”的误导下,变成了市场占有率的奴隶【11】。所以,把握适度的市场份额,分析市场份额,才不会使企业本身的行动目的过于麻木,影响了企业本身的经营业绩,以至于影响了外界对企业本身的营运能力的评价,使企业价值贬值,竞争力受到重大的影响,使企业蒙受损失。7 结论

总之,在现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下,能否对企业营运能力体系进行正确的分析,已成为一个企业在竞争中能否取得优势的重要因素,因为企业在生存和竞争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内部或外部的问题。对于外部问题,有时决策者和管理者是不能左右的,但是内部问题,在大多情况下,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企业内部管理层的决策和管理方法上。就企业营运能力的提高,打造一个良好的营运体系,主要是“人”的问题

【12】

财务分析报告发展能力 篇5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财务报告还和1前一样,是在纸上完成的。我的祖父,是一名审计师。他完全是在纸上完成自己的工作。在这一点上,目前看来似乎还和100年前完全一样。

但我想,在今天,随着网络和技术的发展,我们是时候改变这种形式了。如果IASB能够掌控这种形式上的变化,那就太好了。虽然它一直都在关注XBRL,但现在的范围还是太狭窄了。应该试着让年轻一代的信息使用者通过网络来获取财务信息。看看孩子们,他们都在网上自由交流。他们没有通讯录,也不会给伦敦或者哥本哈根寄贺卡—— —这些都在网上做好了。而我们的财务报告,还只是在纸上。我们必须调整并且赶上来。这也是我在哥本哈根工作时进行的项目之一。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式,让财务报告更加生动,满足年轻一代的需求。这可能需要一种不同的流程。我们现在习惯于适合A4纸使用的流程。但未来,我们恐怕需要思考一种新的不同的流程来适合我们的ipad,电脑,甚至是手机的使用。

【财务分析报告的起草】

在搜集、整理的资料、确定分析报告的.标题后,就可以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进入编制财务分析报告的阶段。这阶段的首要工作就是报告的起草,起草报告应围绕标题并按报告的结构进行。特别是专题分析报告,要将问题分析透彻,真正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综合分析报告的起草,最好先拟定报告的编写提纲,然后在提纲框架的基础上,依据所搜集整理的资料,选择恰当的分析方法,起草综合分析报告。

【财务分析报告的修改和审定】

财务分析报告发展能力 篇6

从发展的眼光看,未来财务报告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正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英国ASB、美国FASB、IASC和“G4 1”(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和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IASB派出观察员参加)都已经开始在研究公司财务报告改进问题。

ASB、FASB、IASC和“G4 1”关于财务报告改革的研究,反映出了一种趋势:要求财务报告披露全面、有效的财务成果信息。要达到该目标,单靠传统损益表已无能为力,许多财务业绩信息是绕过损益表,在资产负债表中权益部分对外报告的,因而必须扩大企业业绩报告的内容。其改革思路是保留传统损益表,增加“第四表”,如ASB“全部已确认得利和损失表”、FASB“全面利润表”和IASB“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或者“G4 1”提出的扩大原损益表或权益变动表的报告内容,补充提示财务业绩信息,构成新的业绩报告体系。

此外,突破现行的收入实现原则的束缚,扩大财务业绩报告的内容;同时,将绕过损益表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未实现利得的损失,集中在一张财务业绩报表中予以反映企业取得的全部财务成果。但是,他们的研究无法突破传统会计理论框架束缚,因此有一定局限性。

(二)XBRL的产生与发展

XBRL被称为是一个“商务报告的革命”,它有望成为未来全球共同的财务报告语言。一般认为,未来财务报告在信息披露的内容上,可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性信息,历史信息、现时信息和未来信息;在披露形式上,可包括全面系统的整体报告,地区、行业或产品类别的局部、分部报告;在报告的时间性上,可包括期末报告、中期报告和实时报告;在披露信息价值基础上,可包括历史成本计价报告,现时成本计价报告和未来价值的预测报告(Reporting on Financial Forecasts);在信息披露的传送方式上,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多媒体、数据库、宽带远程通讯等广泛应用,使未来财务报告传递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此外,未来报告还应包括社会责任报告(Report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披露企业在教育与医疗卫生、职工就业与培训、环境保护、公益事业、城市改选等方面信息,反映企业在绿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其他社会责任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等信息。

财务分析报告发展能力 篇7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财务核心能力,经营风险,发展目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企业迫切需要对财务进行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仅要迎合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财务核心能力对企业管理财务信息和推动企业管理目标的现实化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例如企业财务报告与实际发展要求差距较大、企业财务信息量少等直接影响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协同发展。因此, 加强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是关键。

1 传统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不足

传统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不足主要体现在: (1) 企业注重与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 忽略了企业的经营风险问题, 导致企业目标与实际发展相背离。由于我国企业的发展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中, 一直随着国家的经营计划开展, 企业为了满足国家的计划指标, 在经营风险方面考虑不足。财务人员在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同时, 不断加大计划指标的完成力度, 而忽视了经营风险。 (2) 企业经营的预测能力不够, 导致企业的国定资产管理与财务实际情况严重脱节。企业在构建财务管理目标的同时, 对财务资源的研究不透彻, 企业管理体系漏洞百出。 (3) 企业在经营时只注重销售业绩, 并采取赊销的经营方法。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 但由于忽视对合作企业的深度了解, 企业间合作的信用度不够, 财务死账和坏账出现的概率高, 导致企业的资产流动受到限制, 并威胁到企业经营的安全性。

2 对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认识

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是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 为企业间的竞争提供了良好的财务支持。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是利用财务筹集维持企业的资源,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建设既能保证企业核心能力的规范化, 又能使企业在竞争中体现出企业的管理优势。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在发展中具有创新的特点, 创新是提升核心能力的前提, 对财务资源也具有引导作用。例如经营方向和经营理念相同的两家企业, 在财务管理方式上不同, 两者间的财务资源就明显不同, 财务管理方式决定企业创造的价值。另外, 企业核心能力包括生产、研发、销售及员工技术等, 这些能力对企业的核心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关乎企业的发展方向, 同时, 也对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财务信息具有不确定的影响。因此, 加强企业的综合核心能力尤为重要。

3 管理目标与财务核心能力的协同发展

企业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财务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 能使企业财务更规范化和整体化。其管理方向主要体现在财务人员的核心能力上, 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自身素养决定管理的水平, 同时, 企业财务人员与财务资源具有协同发展的互动关系, 管理力度具有较高的价值性和缺席性, 财务的核心能力不可仿制。

3.1 两者本质统一

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完善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前提, 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财务的管理倾向和管理活动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具有密切的关系。将企业财务核心能力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 能够促进两者间本质的相互统一。财务管理的本质为组织能力、管理方法和指标系数, 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本质为会计的专业能力、货币和数据信息的采集能力以及定期规范统计能力。两者相互统一, 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作用。对此, 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指标必须建立在财务管理的内容上, 两者共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统一化。

3.2 两者目标一致

目前, 有不少经济学者就企业核心能力方面提出不同的观点, 但都一致认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方面, 企业创新能力是提升企业经营的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 企业的创新能力是转变企业经营观念、改变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技术产品、健全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改革方式, 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市场经济的进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 企业核心能力也逐渐得到提升, 企业财务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选题, 在企业的整体管理中占据主导地位。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综合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体现, 对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两者发展目标一致, 都是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打基础。

3.3 两者能力相互关联

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在财务管理中占据主体地位, 两者具有包容性和关联性。企业经营能力依靠企业财务管理方式, 既能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又能提高市场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企业财务能力建立在企业的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发展能力及对社会的贡献能力上, 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企业财务的核心能力为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 依靠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支持。企业财务核心能力都需要遵循企业的发展目标, 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提出的各项要求, 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的总目标。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是企业财务管理竞争培育的表现, 两者间具有相互关联的包容性。因此, 在管理企业财务的同时, 企业需要不断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建立有效的管理方案进行评价分析, 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3.4 两者主体具有独特性

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由企业的管理阶层严格协调管理, 具有不可仿制的差异性。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和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内容和特征上。内容和特征不同, 企业的仿制性差异就不同。因此, 企业需要将企业能力中的盈利能力、运行能力和发展能力相结合, 共同实现财务与资源间的协调发展, 其中, 发展能力是企业综合能力的主要体现, 企业必须重点研究财务核心能力, 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独特化。

4 结束语

总之,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决定着财务核心能力的发展, 做好企业财务工作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 企业必须要加强对财务核心能力的培养, 促进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推动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复初, 郑亚光.经济可持续发展财务论[J].财会月刊, 2012, 12 (38) :145-146.

财务分析报告发展能力 篇8

关键词:企业信用类债券 财务指标 偿债能力 信用水平

2013年,我国企业信用类债券(以下简称企业债券)1发行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在全年发行2的企业债券中,城投债发行量最多,占比高达40.34%,远高于其他行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占比12.63%,位列第二;电力、批发和零售行业占比均为8.69%;制造业、建筑业占比分别为6.69%、6.59%;其他行业占比则均低于5%(见图1)。

图1 企业信用类债券行业分布

资料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Wind资讯,由东方金诚整理

本文将依据2013年发行企业债券的行业分布情况,对主要行业发债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其未来偿债能力作一展望。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收入概况

在2013年发债前十大行业中,钢铁行业、有色金属和批发零售行业发债企业201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中位数分别为225.91亿、173.43亿和110.57亿元,2013年前三季度该数据分别为221.66亿、164.53亿和105.77亿元,占据主营业务收入的前三位(见图2)。

图2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位数

资料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Wind资讯,由东方金诚整理

从发债企业净利润中位数来看,2012年和2013年前三季度电力企业分别实现净利润8.51亿和7.42亿元,在各行业中占绝对优势。同期,有色金属行业分别实现净利润4.67亿和3.34亿元,建筑业分别实现净利润3.57亿和3.84亿元,位居其后(见图3)。

图3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实现净利润中位数

资料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Wind资讯,由东方金诚整理

从行业的具体表现来看,2012年实现收入总额和净利润合计最高的发债行业为电力行业。2013年电力行业发债企业有61家,2012年和2013年前三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合计分别为40589.92亿和31668.66亿元,其中国家电网分别贡献18775.71亿和15125.66亿元,占比分别为46.46%和47.76%;同期,上述61家发债企业分别实现净利润合计1968.74亿和1640.32亿元,其中国家电网净利润分别为804.04亿和400.05亿元。

2013年唯一发生整体亏损的发债行业是钢铁行业。2013年钢铁行业发债企业有33家,2012年和201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亏损274.54亿和23.87亿元,其中鞍钢集团2012年和201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为-113.48亿和-23.69亿元,减亏效果显著3。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4

(一)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收入增长方面,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变动影响,除农林牧渔业之外,其他行业发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均在2010年或2011年达到波峰后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且波动幅度较大。受国际市场行情变化影响,国内有色金属行业发债企业收入波动幅度较大,2009年增长率为-8.55%,2010年迅速提升至63.46%,2012年则逐步回落至9.66%;2010年受行业景气度上升影响,钢铁行业发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高达36.59%,此后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2012年收入增速随之下跌至-38.57%;2009年城投类发债企业受土地出让和政府补贴收入大幅减少影响,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锐跌至-34.24%,此后受益于政府优质资产注入和多元化业务资源整合,该项指标快速提升,2012年则回调至16.15%(见图4)。

图4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Wind资讯,由东方金诚整理

(二)净利润增长率

利润增长方面,电力和钢铁行业发债企业净利润增长波动幅度较大。其中,钢铁行业发债企业2010年净利润增长率高达368.69%,其余三年则均低于-40%;电力行业发债企业2009年净利润增长率为288.50%,此后两年连续下滑,2012年又反弹至98.89%。建筑业、批发和零售、城投发债企业的净利润增长速度相对稳定。其中,建筑业发债企业净利润增长率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均高于13%;批发零售和城投类发债企业的净利润增长率在2012年均为负值(见图5)。

图5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净利润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Wind资讯,由东方金诚整理

(三)毛利率

整体来看,不同行业发债企业的毛利率水平差别较大。其中,交通运输仓储行业发债企业的毛利率逐年小幅下降,航运等部分子行业毛利率出现较大的负值;电力行业发债企业的毛利率波动幅度相对较大;建筑业、城投、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行业发债企业的毛利率则处于较为稳定的水平(见图6)。

图6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毛利率

资料来源:Wind资讯,由东方金诚整理

(四)净利率

受煤炭价格高位上行、劳动力成本和利息支出上升等因素影响,2011年电力行业发债企业的净利率水平出现了明显下降,但此后明显回升。其他行业发债企业的净利率水平在2008年至2012年间大体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趋势,其中钢铁、有色金属、建筑业、批发和零售等行业发债企业的净利率水平则基本处于5%以下的相对低位(见图7)。

图7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净利率

资料来源:Wind资讯,由东方金诚整理

nlc202309040538

(五)净资产收益率

除电力和建筑业发债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在2012年略有回升外,其他行业发债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总体上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其中化工、钢铁、制造业和农林牧渔等行业发债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水平降幅相对较大(见图8)。

图8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净资产收益率

资料来源:Wind资讯,由东方金诚整理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2013年发债企业整体上信用级别仍然较高,但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部分行业偿债能力有所减弱。与2012年相比,发债企业主体级别调整的次数和下调比例均显著增加,不同行业的信用风险水平出现分化。

(一)资产负债率

从债务杠杆水平来看,建筑业、电力、批发和零售、钢铁行业发债企业的债务杠杆较高,其2012年发债企业资产负债率中位数分别为71.24%、69.63%、66.28%和65.44%,2013年9月末分别为73.06%、70.19%、68.39%和66.64%,均较上年末有所上升。城投和农林牧渔业发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中位数则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开始下降,2011年和2012年基本保持在50%左右,其中农林牧渔业发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中位数从2012年末的51.19%迅速上升至2013年9月末的62.05%(见图9)。

图9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资产负债率

资料来源:Wind资讯,由东方金诚整理

(二)债务总额/EBITDA5

交通运输仓储业、钢铁行业、电力和城投类发债企业2012年债务总额/EBITDA比值均处于5至6倍之间;制造业、有色金属和建筑业发债企业的该项指标则分别为2.36、2.80和2.98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见图10)。

图10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债务总额/EBITDA

资料来源:Wind资讯,由东方金诚整理

(二)已获利息倍数

整体来看, 2013年前十大行业发债企业已获利息倍数在2008年至2012年间均呈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动趋势。其中,制造业发债企业已获利息倍数在2008年和2009年增长较快,2010年达到14.19倍,但此后出现快速下滑,2012年已降至6.56倍;建筑业发债企业已获利息倍数始终处于7倍以上,而钢铁行业发债企业该项指标于2012年已低至3.05倍(见图11)。

图11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已获利息倍数

资料来源:Wind资讯,由东方金诚整理

偿债能力展望

在外部环境趋于改善的背景下,2013年下半年中央陆续出台棚户区改造、铁路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上海自贸区设立、土地流转试点以及促进节能环保和光伏产业发展等多项政策,稳增长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中国宏观经济全年呈现“前弱后稳”的运行态势。2014年中央政府将进一步强化“稳增长基础上调结构、促改革”的经济发展思路,财税体制改革、化解产能过剩以及提高经济开放水平,将是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全年经济将基本保持平稳运行。同时也要看到,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行业产能过剩、结构性改革的推行等,均可能给宏观经济整体运行和发债企业的经营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下面重点对2013年前十大发债行业企业的偿债能力作一简要分析和展望。

(一)电力

近年来,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能源资源日益紧缺、节能减排压力不断加大,国家逐步加强对高耗能产业的限制和改造,化工、建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四大高耗能行业合计用电量平均增速明显下降。2013年受益于国家稳增长政策推动,全国用电量增速呈现出前低后高的变动趋势。鉴于电力行业景气度与国民经济发展整体相关性较高,从中长期来看,全社会电力需求将随经济增长而保持相对稳定。同时,电煤市场价格的震荡、上网电价政策的调整以及新能源发展的走势,均将给电力生产企业的经营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从电力行业发债企业2008年至2013年三季度主要财务指标中位数来看,笔者认为,对于国家电网类公司,基于其业务的垄断性和公用事业性,其中短期内均具备较强的融资能力和偿债能力。水电、风电和核电等清洁能源虽然上网电量稳定性弱,但由于成本稳定、上网电价变化较小,当前政策支持力度在增加,预计其盈利能力在中长期内将保持稳定;火电虽然受电煤成本变动影响较大,但预期未来一年内煤炭供应相对宽松,煤价将在相对低位上维持运行,火电盈利能力短期内将有所改善。目前,以电价调整为标志的电力体制改革正在逐步推进,未来相关监管政策的变化将成为电力行业发债企业的主要风险因素。

(二)有色金属

2013年有色金属行业市场走势偏弱,除锗与镨钕等小金属需求回暖外,贵金属和基本金属受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有色金属是强周期性行业,资本密集度高,产品大宗商品特征显著,受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影响,也受美元的影响,国内企业无定价话语权。2012年以来,房地产、电力、汽车和家电等有色金属主要消费领域增速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短期内有色金属行业面临去库存和价格持续低迷的不利局面,行业整体经营风险较高。

从有色金属行业发债企业2008年至2013年三季度主要财务指标中位数来看,笔者认为,短期内相关企业将着力于应对产能过剩和盈利能力下降,高杠杆经营模式难以改变,甚至部分企业可能面临流动性困境,行业债务违约风险呈上升趋势。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为有色金属行业需求增长形成有利支撑,行业整合与并购也将加速企业信用风险水平的分化,但整体风险水平将趋于稳定。

(三)钢铁

2012以来,钢铁行业市场需求放缓、产能过剩加剧、环保压力加大,企业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尽管钢铁行业是典型的产能过剩行业,但企业出于规模效益、市场份额、银行停贷风险、地方保增长压力等多方考虑,主动减产意愿较弱,产能不断攀升造成钢材市场价格持续低迷,行业盈利水平低位徘徊,整体上呈现高产量、低价位、低效益的运行态势。

nlc202309040538

受行业景气度下滑影响,2013年钢铁行业发债企业盈利能力趋弱。在国家限制产能过剩的政策背景下,整个行业资金压力持续增加,长短期债务偿付压力有所加大,中短期内低盈利水平和高经营杠杆的困境难以获得改善,部分企业信用风险可能进一步提升。从长期来看,终端市场需求仍将保持适度增长,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将明显改观,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将在行业整合中获益,丰富的产品组合和稳定的客户基础将对长短期偿债能力构成正面影响。

(四)化工

2013 年化工行业总体上处于低位调整阶段,传统市场表现依然低迷,特种化学品、橡胶制品、有机化工原料及合成材料等领域进入战略发展期,并成为带动行业平稳增长、加快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从全年市场行情来看,随着全球经济形势逐步回暖,房地产、汽车、电子产品等主要化工产品消费领域增速开始回升,化工行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幅上升,但行业产能利用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现阶段,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动、油气政策调整、产能过剩、环境保护、安全事故等均是影响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国内经济“调结构、稳增长”的政策背景下,化工行业低位运行的态势短期内仍将持续。从长期来看,国内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下游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均将成为推动化工行业良性发展的动力。对于化工行业发债企业而言,丰富的产品组合、强大的创新能力、稳定的产品质量,将构成其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并对其偿债能力形成正面影响。

(五)制造业

近年来,在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房价地价大幅上涨等因素,进一步推高了企业的生产和商业成本,企业利润逐步下滑;多年来的过度投资,导致行业内企业均存在或多或少的产能过剩,高成本收入和产能过剩导致的激烈的价格竞争对利润形成进一步的挤压。因此,如何创新商业模式,如何创新服务,如何更快更好地进行转型升级,是近年来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2013年发债制造业企业中,以金属制品、电器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为代表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占比较大,预计未来将受益于我国宏观经济企稳,企业营业收入仍将总体保持增长,但是信用水平将出现分化。短期内,债务杠杆水平高、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产能严重过剩的企业或将出现违约风险;中长期内,预计产业结构升级快、投入产出水平高、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快的企业,将获得行业内领先优势,盈利水平将增长,偿债能力也将逐步增强。

(六)建筑业

建筑行业属于典型的中游行业,下游需求主要受固定资产投资影响,直接决定建筑行业的产量和盈利水平。2003年至2011年三季度国内建筑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的较高水平,但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影响,自2011年四季度开始,建筑业上述指标均跌至20%以下,2013年建筑行业则整体上进入中速发展的平稳时期。

由于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下游行业需求已逐步回落,宏观流动性趋紧导致行业回款压力进一步加大,未来的现金流状况是决定建筑行业发债企业信用风险水平的核心要素。从建筑行业发债企业2008年至2013年三季度主要财务指标中位数来看,其资产负债率基本维持在70%以上,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目前,国内建筑企业所在区域、业务领域和发展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受益于国企改革和海外扩张,大型建筑企业的盈利和偿债能力将保持相对稳定。

(七)批发和零售

批发和零售行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下游的位置,且属于对经济周期不敏感的行业,近年内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对该行业的负面影响较小。批发和零售企业拥有宝贵的通道资源,可以通过采购渠道的整合,对制造业的生产和定价等施加重大影响,同时还通过掌控终端市场,拥有稳定的现金流量,部分降低了近年来因为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开放的深入所导致的微利对企业偿债能力的负面影响。但是,那些以高杠杆融资进行多元化投资或高速扩张的企业除外。

从批发和零售行业发债企业2008年至2013年三季度主要财务指标中位数来看,预计短期内,与强周期性行业相比,批发和零售行业的整体信用风险水平较低,偿债能力更为稳定;而从中长期来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内具有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债务杠杆水平相对较低、物流渠道整合能力更强、能够与供应商协作共进的优质企业,将凭借其竞争优势获得行业领先地位,偿债能力也将不断增强。

(八)农林牧渔业

近年来,国家的政策重点开始从刺激投资转向刺激消费和促进民生,农林牧渔行业属于与消费升级相关的中下游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尤其是那些行业领先企业,获得了政府的各类支持,包括并购重组机会,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优势。当前,从国家农业相关指导政策出发,农林牧渔行业内领先企业的发展战略普遍涵盖了食品安全、拥有和控制农业资源、产业链完整、环境保护、生产技术水平创新、品牌等方面。其中,行业龙头中粮集团就提出了“从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战略。

从2013年发债企业2008年至2013年三季度主要财务指标中位数来看,农林牧渔企业虽然盈利水平不高,但是收入增长保持稳定,且债务水平相对不高,因此预计短期内,农林牧渔类发债企业的整体偿债能力强于周期敏感性的企业;而中长期内,笔者认为,产业链完整且拥有资源、资金、技术、产品、品牌、市场等的企业,将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盈利水平将不断提高,偿债能力将不断增强。

(九)交通运输仓储

受益于宏观经济趋稳、外部需求复苏和产业政策推动,2013年国内交通运输行业总体运行平稳。铁路运输方面,虽然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偿债压力仍然较高,但受益于国家推进铁路建设,货运价格市场化进程进入实质性阶段,铁路行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将有望明显改善。公路运输方面,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为高速公路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但收费标准、收费期限和经营权转让等政策变化可能会对部分发债企业构成挑战。航空方面,2013年行业集中度下降,高铁分流压力加大,有效需求不足叠加运力快速增长导致盈利能力持续下滑,企业经营业绩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nlc202309040538

从短期来看,虽然交通运输仓储行业整体负债规模较大,净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盈利空间有限,但违约风险极小,因为该行业主要发债企业所在航空、高速公路、航运等行业属国资委或地方政府绝对控股的行业。从长期来看,整个行业的信用风险水平与宏观经济紧密相关,将随未来外部需求转暖而逐步降低,偿债能力将趋于稳定。

(十)城投

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水平相对较高,发行主体以省及省会城市控股的平台公司为主,但县级政府债务规模增长较快,近年来发债主体中的县级平台公司逐年增加。从到期分布来看,2014年和2015年到期的政府债务占比分别为20%和16%,预计2014年将有1000亿元城投债券到期兑付,短期内存在一定集中偿付压力。但是,未来1~2年内,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整体安全性仍然相对较高,地方经济状况、地方财政收入和地方政府债务率将对其偿债能力施加重大影响。

从2013年发债企业2008年至2013年三季度主要财务指标中位数来看,城投类发债主体的杠杆率基本保持稳定,但部分偿债指标略有弱化。未来,宏观经济放缓、土地出让收入变动、融资政策收紧、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变化等,均可能成为引发城投债违约风险上升的因素,而拥有优质可变现资产和多元化盈利模式的发债主体偿债能力则会相对较强。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已逐步进入深层次调整阶段,未来外部环境将日趋复杂多变,经济增速放缓对各行业发债企业的冲击并不均衡,发债企业的信用风险水平将出现明显分化。其中,有色金属、钢铁、制造业、化工等产能过剩行业中,过度投资、债务杠杆水平过高、产能严重过剩、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的企业受外部环境变动的影响更为突出,偿债能力可能进一步减弱;而城投、交通运输、电力等行业的发债企业偿债能力预计将保持相对稳定。

注:

1.本文分析的企业信用类债券包括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

2.2013年度发行的企业债券,不包含当年存量债券。

3.鞍钢集团公开发布的信息显示,2013年公司预计盈利8亿元,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4.由于发债企业2013年年报尚未披露,且建筑、城投、批发和零售等行业的企业收入多在第四季度确认,有息债务也可能发生变化,则第四季度的财务数据变化对全年的收入、净利润和债务水平有着较大影响,2013年1—9月与2012年全年盈利指标的计算基础存在差异,导致数据不具可比性,因此本文对盈利能力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的分析是以发债企业2008年至2012年各年财务数据的中位数为研究基础。

5.EBITDA是指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

上一篇:乐于的意思是什么下一篇:规范津补贴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