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教学反思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教学反思(精选16篇)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教学反思 篇1

要开展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互动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贯穿始终,就要给学生提供可供研究的海量信息资源。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网络环境给课程整合提供了非常好的协作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所有学生可以平等的对话,没有性别的差异,没有性格的差异,没有身份的差异,更没有传统评价标准强加在学生身上的优劣标志。所有学生按照研究课题与兴趣自然分组,充分发表见解、展示研究过程和结论。师生之间完全没有了以往的无法跨越的鸿沟,自由平等的对话。学生研究的结论并不重要,展示的成果也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我们更看重的是学习的完整过程,他们是不是学会了学习?他们是不是不再需要我们的扶持?他们是不是将成功的在终点冲刺

值得讨论的是,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这种资源中心和协作交流平台并不一定全部是在互联网进行。从教学实际中我们注意到:互联网上的资源和平台就一定适合我们的教学么?互联网络的资源浩瀚无际,但是并非就一定可以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有用的信息,反而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可预测性,给教师的备课也带来很多盲目性。另一个方面,互联网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一个商业网络,所用的平台并非是为教育设计的,各种交流平台更是不便于学生们的专题交流。同时所有网站提供的免费主页空间也是没有保障,因此,如果用它来构建学生作业的评估展示平台功能是无法得到保证的。就目前网络建设和互联网现状,我认为完全可以依托局域网的高速宽带,建立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授课平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一方面由教师和学生课题研究小组引入互联网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资源库的作用,引入资源中心的资源,同时也可以引入学校师生自己创建的信息资源。利用动态网页技术在自己的网络上开辟各种专题的信息协作平台。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教学反思 篇2

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一 ) 精 心 设 计教 学过程 , 培养学 生 的 自 主学 习 能力 。

1.课前预习 , 培养自主。

依照学生不同的层次, 为他们制订一系列预习方案, 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打好基础。我在进行针对基础差的学生的英语教学时, 要求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 在父母的帮助下听录音, 查字典。通过自主预习掌握新课教学的基本内容, 课堂学习就会得心应手。对基础较好的学生, 要求他们在每节新课开始前一天听录音、查字典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等, 学生已基本养成课前自主预习的好习惯, 具备了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 这为他们轻松快速掌握新知识提供了有力帮助。

2.课 堂教学 , 体现自主 。

课堂教学活动中, 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完全取决于教师。首先, 着重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 努力缓解学生说英语的恐惧心理, 让学生毫无顾忌地说英语。其次, 设计的教学活动要做到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能激发他们想参加、想探索的欲望。

3.课 外作业 , 形成自主 。

在课外拓展作业方面,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 采取“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方式。老师给予热情鼓励, 并在课外加以辅导。这种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方式很受学生欢迎, 学生越来越自信, 在英语的写作、阅读方面能力得到很大提高。鼓励学生课外多用英语交流, 并阅读适合自己的英语课外读物。实践证明, 这种课外自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搜集信息的能力, 还扩大了学生的英语知识面, 取得了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 ) 探索 合 作 方 式 , 培养学 生 的 团 结 合 作 精神 。

合作学习是以课堂上师生合作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以全员互动为基本动力, 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 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根本目标, 是一种高效、愉快的教学活动。

1.合 作有任务 。

我精心设计小组合作的内容, 做到内容紧扣教材, 围绕重难点, 为探索新知或巩固新知服务。如在学习对话之后布置学生合作表演;在学习功能句型后, 布置学生合作讨论造句, 等等。

2.合 作有分工 。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鼓励学生轮流发言, 或由接受知识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 等等, 引导学生形成一个“互相帮助, 共同进步”的团结协作的学习模式, 培养他们的合作进取精神。

3.合 作有评价 。

在合作的任务完成后, 指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这也是对合作任务结果的评价。如让各小组上台展示他们自编的情景对话, 让其他小组进行评价等, 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各小组成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从而提高全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 ) 尽 力 扩 大 思维 空 间 , 培养学 生 的 探 究学 习 能力 。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 教师的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促使他们自己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 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探究的情境, 营造探究氛围, 促进探究的开展, 把握探究的深度, 评价探究的成败。

二、如何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更具有效性

要使合作学习更具有效性,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 合理分组。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 , 但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 即将男生和女生、学习较好的和有困难的、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学生分在一起, 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可以采用按座位就近组合或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两种形式, 每组4~6人为宜。每周调整一次小组的划分, 以便让学生有更广阔的交往空间。

(二 ) 规 范 操 作 。 小组中的活动角色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 。在全班交流中, 只有中心发言人, 而中心发言人是轮流担任的, 人人机会均等。教师注意协调小组人员的合理分配, 使每个小组学生分工明确, 各尽其责, 以便更好地合作完成任务。师生对中心发言人的评价不是对其个人的评价, 而是对这个小组的评价。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 必须确保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和表现的机会。

(三 ) 明确任务。 开展合作学习 , 任务选择非常重要 , 必须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 才能开展合作学习。

(四 ) 形式整合。 所谓形式整合 , 是指合作学习在实施中要与其他学习形式进行整合, 以期取得最佳效果。在课堂活动中, 教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个别思考, 要求学生整理自己的思维, 一有想法就写下来, 从心理上做好与他人交流的准备, 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合作学习。独立思考是交流的前提, 没有独立思考, 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认识, 那么, 在合作学习中只能是观众和听众。

(五) 全班交流。合作学习最终要让各小组向全班交流、分享成果。交流形式可以多样化:以对话方式;以相片或图片表达的方式;以唱歌或表演的形式;以chant的形式;展示合作作品, 等等。也可以安排辩论赛, 辩论赛不仅能培养学生语言才能, 还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与其他学科相渗透。活动中学生不仅交流了知识, 交流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同时进行了思维过程的交流。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教学反思 篇3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漫无目标地讲“自主”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但是有的老师戏言到:“语文课,学生想怎样做就怎样做。”“自主学习”变成漫无目标的“自由学习”,老师岂不是无事可做了吗?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显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就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的学习。

2.合作,只注重形式

我们看到的课堂讨论,往往是“四人小组”的形式,似乎这就是“合作学习”。

有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先设置几个问题,然后叫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讨论。时间一到,立刻请同学起来回答。讨论仿佛成了做广播体操,老师叫讨论就讨论,老师叫停你就得停,不管学生有没有讨论好,或有没有思考好,规定的时间一到,马上要求学生回答。这既不合学生思维规律,又不尊重学生,这种名为“合作学习”的讨论是虚设的。在这种缺少民主的学习氛围中,怎么“合作学习”?

3.探究,只是摆摆样子

我们看到一些课,老师布置一点所谓的探究的问题,只不过是点缀一下,摆摆样子,最终还是老师宣布答案,草草收场。

我们不去抓学生思维的过程,却追求结果,白白失掉了学生探究的时机,这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又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不抓住机会,让学生把自己思维过程说出来?他们在述说的过程中,可以整理思路,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收益肯定是大的。

二、策略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我们在语文课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有哪些策略呢?

1.指导学法

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帮助。

当然,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在指导学法的同時,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行之有前效的科学学习方法。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愿学”“乐学”,因为不解决“愿学”“乐学”的问题,也就谈不上“会学”“善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其实是一个动态过程,“愿学”和“善学”是推动其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学生养成了自学语文的习惯,掌握了一些自学语文的方法,那么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才会有基础。

所以,我认为指导学法,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帮助,是十分必要的。

2.创设氛围,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保障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一个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蕴涵着生命潜能的人,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尽可能把自己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使学生感到亲近;尽可能把教材以及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学生的极力拉近,与学生产生共振共鸣。

3.生发问题,与学生主动探究、勇于与创新同步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在课前依据教材和所了解的学情而提前预设一两个能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问题,同时根据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学习的反馈,临时改变教学预设,对生发的新问题,恰当地追问。这样我们才能与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同步。

(1)指导评伦。如教《皇帝的新装》时,学生讨论“皇帝上当受骗的原因”,有的说在于骗子,有的说在于大臣,有的说在于皇帝,教师在旁用亲切的话语体温:“那么,你从哪里看出来?或者说,你的依据是哪些呢?”引导学生整理思路。这样的设计、追问有利于引发学生积极探究。

(2)激发学生质疑。洪镇涛先生说,不断地质疑问难,并挑起争辩,创设一种思考的情境,改变学生在课堂上通常有的那种松弛的心理,让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的、活跃的状态,“迫使”他们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并且把思维的触觉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因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特别是不同于教师和教材的见解,改变学生总是跟着教师和教材转,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局面,使学生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发展求异思维。

(3)鼓励学生创新。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多角度、多方面去看问题,使思维更加灵活而有广度,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课文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少老师有好的经验和策略,只有真正领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内涵,语文教学才难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教学反思 篇4

教学模式的运用

延长县初级中学

刘龙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种学习形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新的学习策略,它综合了发展式与研究式学习的特点,为初中数学教学增添了新的魅力与活力,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各种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新课改以来一直积极倡导三种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互相联系、互相支持、互相补充。这种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学习,对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下面就初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浅谈几点看法。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方式

此教学方式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构建,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一,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结合,有利于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第二,探究学习同样离不开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从学习的组织形式上来看,一般可以分为个体、集体探究形式。个体探究本身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集体性的探究学习也就是所说的合作学习,需要每一个参与学习的学生各展所长,讨论交流,从而达到共同解决问题、共享探究成果的学习目的。第三,合作学习也离不开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各小组成员需要各负其责,独立完成属于自己的任务,可以说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的自主学习,学习中如果个体遇到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就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去探究,而这又属于集体性的探究学习。

可见,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运用

1.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供前提和保障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前提基础,只有这样的氛围才能促使学生从心理上主动接受数学学习,而教师是课堂氛围的直接创造者。因此,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想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让学生产生想要亲近教师的心理,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次,有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一个强烈的“我要学”的氛围中,从而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原动力。

2.开放课堂,拓展学习空间

开放式课堂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一,课前开放,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把教材看作唯一的教学资源,而要善于开发与教学内容

相关的各种有用资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上新课之前,教师要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了解新课的学习内容,搜集与新知识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中,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的习惯,还能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上开放,鼓励学生积极交流信息。课堂上教师应有针 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或是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获得真知,这样做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交流与释疑的空间,让学生在这里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表达自己,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的机会。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教学反思 篇5

《新课标》要求,不能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代替个人的自主学习,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的确,自主学习在提倡高效课堂的今天,真的很需要学生能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面获得尽可能多的训练。听、说、读、写、思在一堂有效的语文课上都尽可能有所体现。

这几个方面都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学生分析、教师点拔,离不开听和说,只要是语言文学的课堂,朗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学生就要学会动笔。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这个道理。

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余映潮老师,就非常关注学生课堂的练笔。只要是他的语文课,总离不开叫每一位学生拿出笔来,打开笔盖的。可见,课堂练笔的重要性。而听、说、读、写这几个环节,都离不开思。他们都是思这一内部语言的外化,因此,只要每一个学生专注于课堂,教师能在课堂中落实这几个方面的要求,每一个学生都会得到有效训练的。

然而,随着课改的深入,似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越来越风行了,公开课、示范课、比赛课,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一形式何处不在,没有它就不是一堂好课一样。最典型的就是当今搞得轰轰烈烈的杜郎口教学模式。

当然,新课标中要求:要认真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所以大家都认为一堂课中没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就不能体现这个要求,我觉得是一个误解。

其实,有些问题真的需要小组合作探究的,这个形式不是说不好,要看问题的深度与难度。三个臭皮匠,顶得一个诸葛亮嘛。比如在教读《孔乙已》此文中,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从他的动作探究他的性格。”这样的问题是可以给学生时间去合作讨论动笔的。还有《犟龟》中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认为犟龟中的‘犟’好不好?”这些都可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因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分析思考能力,[莲山 课~件]而且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但是如果像犟龟参加了谁的婚礼呀,他为什么能参加婚礼呀这样的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去解决,这样会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去代替个人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且答案就在文体中,再如此合作探究学习,那简直是浪费学生的时间。这样的课堂,只有共性,没有个性,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因此,为了让多数学生得到有效的训练,我们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设计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问题,而且问题仅靠个体是完成不了任务的时候,才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是非常可取的。在这样的合作探究中,教师还可以参与其中,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学习模式,如此一来,既促进了生成,又点燃了亮点,何乐而不为?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教学反思 篇6

【摘 要】在高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课文之间的对话过程,通过对话可以增加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本文针对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进行分析,改变传授式的教学模式,通过提高教学中的自主阅读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探析

语文不仅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而且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要想学好语文并灵活运用语文并非易事。语文教学一直受到我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一些语文的新理念、新模式被不断地提出,用于对语文教学的提升并创新。特别是自主、合作、探究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提出,指出了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不但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还能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沟通能力都得到提高。

一、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运用这一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合作学习中,通过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保证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教师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可以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语文的知识,掌握语言学习的能力,进而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运用和发挥。阅读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而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可以通过给予学生交流、探讨的机会,相互沟通和表达,相互学习,不仅提高了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共同提高。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综合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学生长远的进步和发展。

二、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论是什么学科,还是学生处于哪个学习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越生动、越直观,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有可能被激发出来。教师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创设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引发学生热烈的讨论,活跃课堂气氛。

(二)分组式学习,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在实施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性格等为学生分组,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在小组内可以更好地沟通交流,而且由于组员之间学习能力相近,兴趣爱好相似,大家在一起交流起来,氛围也更加和谐。组内成员应在四至六人为宜。同时,分组时也应注重让各组之间的整体水平尽量均衡,这样,各组之间相处起来也会比较和谐。学习时,组内成员之间可以互相沟通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同时,教师也可以让组内的成员轮流担任小组组长,负责组内的分工、组织、督促等工作,以锻炼每位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当学生较好地完成组长任务之后,其能力得到锻炼,自信心也会提高。因此,通过分组式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提高学生的其他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三、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实践

(一)营造适应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学习氛围

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设置情境,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合作教学就是满足学生个体内部需要,老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话的实用能力,为语文教学营造一个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

(二)增加高中语文自主阅读机会,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既希望得到知识,又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同,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在课外延伸阅读中,虽然阅读是个体行为,但共同的目标就是获取信息、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而采取恰当的形式,定期组织体会交流很有必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结合思想教育、时事教学、班集体建设等环节,让学生汇报个人阅读情况、交流经验心得,使课外延伸阅读反馈于日常教学,真正实现阅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连平,陈俊香.还学生广阔舞台,显课堂精彩魅力——谈自主、合作、探究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J].德州学院学报,2011,S1.[2]虞学化.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阅读能力提高的途径[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2.[3]叶爱梳.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8)

[4]李位.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22)

[5]何淑艳.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自主阅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教学反思 篇7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数学教学模式,而由学生自主完成课堂学习的一切活动,“自主探究”、“对话合作”、“质疑解答”,在教师巧妙而生动的情境设计中升华为一种“民主互动、探究合作”式的新型数学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古人云:“学则须疑”,“学者先要会疑”。李政道教授在对复旦学生讲演时说:“什么叫‘学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我国历来讲究学‘问’,而我们现代的学校教育往往是学‘答’。学‘答’固然是很重要,但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习答案之前。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提出问题,而且善于发问,而我们中国学生在这方面稍逊一筹,根源在于中国学校注重解答问题,而不注重鼓励学生提问题,缺乏个性发展、创新性。”

创设良好导入情境、激发探索动机是引导学生探索个性学习的前提。因而,在导入阶段应当弱化复习作用,强化情境创设功能,创设好奇、疑惑、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产生主动探索的强烈欲望。在创设导入情境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生活趣味性原则

新的数学概念仍要采用具体或直观方式去探索,必须向学生提供直观背景材料,不要拘泥于抽象的形式。数学内容显然是抽象的,然而大多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适合中学生接受的原型,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出发,设计生活化导入情境,激发他们学习探索的欲望。正如美国教育家布鲁诺所言: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而导入阶段设计应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关注学生兴趣。可采用故事导入、谜语导入、游戏导入等,也可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导入。

2. 启发灵活性原则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心理机能“最近发展区”的水平表现为发展程序尚未成熟,正处于形成状态,儿童不能独立地解决一定的靠智力解决的任务,但只要有一定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就有可能完成任务。数学教学的启发性就在于激发诱导那些正待成熟的心理机能的发展,不断地使“最近发展区”的矛盾得到转化,而进入更高一级的数学认知水平。给学生设置“最近发展区”,不仅能起到一题多解、一题多练、触类旁通的作用,而且易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

3. 知识连续性原则

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水平与掌握程度主要依赖于学生原有相应的知识基础。新课前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识有助于同化新知识。设计导入情境时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情境要有一定的知识性,同时与新知有密切的联系,对学习新知有所帮助,使学生更容易地开展对新知识的探索。

二、“以人为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求创新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于我的整个课堂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主体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合作性原则。为此我认真领悟新时期教育理论、新的课堂评价标准,让学生在愉悦中求知,在充实自主中获得新解和提高。

1. 在自主中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突出操作过程,创造条件,让学生人人动手,按要求进行操作,在操作中充分感知、形成表象。在现行教材中,能借助动手操作来理解的内容很多,需要不断挖掘。在使用时应注意两点:(1)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学生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和反映其思维活动,所以必须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2)操作活动要适量、适度。也就是不要动辄就操作,操作并不多多益善;如果学生的直观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应该使学生在丰富的表象的基础上及时抽象,由直观水平向抽象水平转化。

2. 在探索中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懂得并善于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首先,我适当地对当堂课进行铺垫,创设“愤”和“悱”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主动积极状态,激发学生求知欲,达到激趣、激思、求索的效果。如:教授分式方程开课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重学分式议程?”在“重学”中设疑激趣,让学生积极思考寻找旧知识中的信息点,打开接纳新知识大门。然后,经过一番点燃激发,我又提了以下问题:“解现学的分式方程与解过去的分式方程有什么相同?”这时学生们急切想识别未知信息,解决疑问的心理状态,从而进入了阅读教材的自我学习探索过程。

3. 在合作中交流思想

什么是合作交流呢?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群体作为发动对象予以激发,把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比较大的学习动力,从而推动集体学习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样式,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为此有必要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变革,逐步由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转向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自我设计、自我解决。

4. 在多样的解题中求创新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把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想法,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并提倡思维方式多样化。例如:估算和算法多样化、应用题的解法多样化就体现了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我适时地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和解法的特点,适合于自己的算法和解法。在求异思辩中得到知识的开启、创新,从而丰富解答思路和技巧。因此,我们要积极鼓励和提倡个性化的学习。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教学反思 篇8

一、自主学习,构建框架

教师在上课前要对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有一个初步的设定,如历史知识的教学目标、学生人身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教育目标等,并将教学的重难点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找出辛亥革命的每一个历史要素,如辛亥革命的发生背景、重要人物、重要事件、相关著作、结果及影响等,从而让学生构建出教材的知识框架,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上课时,教师要重点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将自己构建的知识框架与教师构建的知识框架进行对比,从而不断培养学生总结归纳重点知识的能力。

二、网络拓展,延伸思路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对于辛亥革命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对于其具体的历史背景以及重难点问题,如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辛亥革命的评价等都还理解得不够深入。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网络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思路。学生通过网络可以了解日本从明治维新到实行宪政的过程,了解戊戌变法,了解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了解袁世凯出山、列强的中立与调停等,从而对当时的历史大环境有所了解。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网络可以了解不同的人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例如,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有民主革命的性质,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与大众没有什么关系却让全国人民觉悟,梁启超则认为辛亥革命是全国人自觉心的一次集体迸发。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来博览各家观点,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需把握学生学习的方向,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小组讨论

在学生通过网络获得大量的信息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整理,从而形成小组的观点,这是合作学习的重点环节。教师在分组时要秉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平均分配不同水平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在小组开始讨论之前,要先选出一个组长、一个记录员,由组长来组织讨论、记录员进行记录。讨论的过程是学生先共享、交流教材内容以及自己在网上查阅的资料,然后逐个发表自己的观点。每位学生都发表完毕后,全组成员一起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推敲,形成统一的观点,并推举发言人在全班进行发言,其他同学作补充。对于发言中产生的新疑问可以由教师解答,也可以由学生通过讨论解答。每位学生都要认真倾听其他人的发言,积极思考、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学习环境,也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四、课堂测试,检验成果

课堂测试的作用就是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测试的可操作性以及试题设计的合理性。试题要以基础知识型、基本技能型为主,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历史价值观的养成。例如,关于辛亥革命的测评要重点考查学生对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历史背景、意义影响、失败原因等知识的掌握。另外,教师还要为学生设计一些难度较高的思考题,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得到能力提高。例如,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一场民主革命,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留学派发起的革命,请你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看法。通过课堂测试来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五、总结点评,提炼升华

再好的课堂教学,如果没有总结、点评,其效果都会大打折扣,尤其是历史课堂教学。学习历史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记住那些已经发生的事,还在于让学生从这些历史事件中学习到哲学原理,吸取到经验教训。因此,在课堂教学的结尾,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让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从而不断地进步。

体育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论文 篇9

情境体验是教师的教学中,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音乐演染等手段创设的课堂教学情境中,以诱发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入境动情,明理知味,用情境来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优势兴奋中心,从而获得最佳有意注意,引导学生兴趣指向学习内容,调动学生学习、锻炼和积极性,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

1、创设和丰富学习情境。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处在不同的情境之中。如:故事情境、语言情境、场面情境、想象情境、描述情境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和深厚的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爱好广泛,模仿力强,活泼好动,对各项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等特点,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情境,通过一定的音乐渲染,语言的描绘,启发学生怀着探究的心理,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去观察情境,体会情境,欣赏情境。

2、灵活地运用形象化的景物与富有故事化的情节。

有情、有景、有人物活动的情境教学,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所学动作的记忆。如:直观教具,形象化的头饰、服装,以及有意义的课题名称,使情、境、人、物在活动之中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从而克服困难和排除心理障碍,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

(二)自主合作探究,促进身心发展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教学反思 篇10

———学生调查问卷 姓名:

一、调查目的:经过半年的探索研究,现对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能否促进我校有效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内驱力,达到高效学习的效果。

二、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对象为本人所带的两个班学生,两个班答卷情况大体相同,但全部统计工作量很大,且可能是重复统计,所以任选其中50份作为样本,统计数据如下:

三、调查内容:

1、你对现在的课堂教学感到:()

A、满意______ B、不满意_______ C、一般_____ 评价:

2、课堂中你喜欢老师提问你,还是你有问题提问老师?()A、老师提问我______ B、我问老师______ C、都不喜欢______ 评价:

3、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你喜欢哪种方式的学习?()A、老师讲,大家听:即教师的教授为主。______ B、自己学习,不会的内容请教教师或同学。______ C、自己学习,同时小组讨论较难题,注重方法。______ 评价:

4、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研究中,你是否愿意积极参与新的尝试呢?()A、是______ B、否______ 评价:

5、在新型的课堂中,你应怎么办?()

A、积极参与______。B、消极______。C、一般______。评价:

6.在以前的物理课上,你认为你和老师是()

A.完全是师生关系,教师教,学生学______。

B.朋友关系,老师不是高高在上,像朋友一样______。评价:

7.以前,物理课上,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你认为()A.比较充分______ B.较少______ 评价:

8.你觉得以前的物理课上得怎么样?()

A.枯燥无味______ B.活波有趣轻松______ C.老师讲得太多______ 评价:

9.你自认为自己的学习主动性()

A.很主动______ B.一般______ C.被动______ 评价:

10.写出你最喜欢老师怎么上课?

评价: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教学反思 篇11

关键词:自主 ;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1-0260-6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37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模式的特点是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合作意识得以培养。作为政治教师,我们必须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角度出发,重视审视、定位我们的教育教学,树立“人本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思想政治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意义

树立“人本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这特殊的使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于教育。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以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效率低下”的现状。为此,笔者以课程标准、高考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增强了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践中形成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二、高中政治课实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方法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问时,才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

(二)善于把握随机课堂

实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的课堂是一个开放随机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些不在教师准备范围之内的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应对和处理这样的问题,与此相关的便是教师的应变能力和知识积淀。在开展教学前,教师虽然会尽可能完善教学设计,但是这个框架却很可能被突如其来的状况所“破坏”,而教师的应变能力便是处理这种状况的关键。对于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以改变原来的探究设想;对于没有什么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也要能妥善处理,一方面要提倡和鼓励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另一方面能紧紧围绕课堂教学重点展开教学。当然,这种应变能力是需要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和自信心作支撑的。

(三)以练促学归纳提高

当堂练习是训练学生思维品质的最佳途径,通过练习一方面能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训练来发现和总结各知识点相互间的规律,积累方法和技巧,还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努力改变思维定势,加强科学的思维方式训练,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多向思维、辩证思维等能力。古代的司马光看到小孩掉入水缸,他不是按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让水脱离人。这启示我们在教学中善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

(四)合理评价激发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激趣技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融洽师生关系。比如讲解《因果联系》时,可选用酒驾致人死亡的漫画,引导学生讨论:

1.酒后驾车与去火葬场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2.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这样既可以激发兴趣,引起学生思考,打开智慧大门,引起学生质疑,又可以让学生把知识从一个情境迁移到另一个情境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培养求异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与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篇12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合作,探究

一、培养学生合作参与的能力

课堂既不能成为老师的主宰, 也不能成为少数优生的舞台。应尽可能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参与的时空, 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平台。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充分体现这一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表现为全员参与,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组际互动, 通过多向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参与面广, 发言的积极性高, 有利于贯彻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要“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尽可能地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 充分发挥小组活动的群体互助功能, 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发言, 互相启发合作探究, 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参与率。

对于刚刚入学一年级小学生来说, 相互合作的学习能力不强, 缺乏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组内学习时, 往往为了一点小小的得失而产生矛盾, 在交流中, 不懂得听取他人的意见, 在别人的意见与自己的意见不能统一时, 难以宽容他人的不同意见, 也不会对他人的意见加以补充, 课堂秩序较乱, 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刚开始时合作的人数不能太多, 以2人合作为主。在合作了一段时间后, 教师可逐步过度到4人合作小组, 如另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一段文章时, 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课文, 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 能提出什么问题供大家思考;然后在小组长的组织安排下, 在小组内谈自己学到了什么, 并提出问题, 共同讨论, 并注意倾听和思考别人的意见;最后选出代表, 在全班汇报学习结果。在学生合作学习时, 教师不断深入各小组, 帮助小组长组织、协调, 鼓励小组成员参与、互动。

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如何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探究性学习,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激发导人, 自学探究

1.导入的内容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或几个紧密结合所学内容的关键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感知所学新内容。如在《自己去吧》一课教学时, 屏幕显示:青山绿水、几个小动物、一棵结满果子的树、一片绿绿的草地和一个美丽的池塘。设置问题情境:看了这幅图, 你想说点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幅美丽的图画吗?教师通过美丽的画面, 把学生带进充满童话的世界, 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自由地表达出来。然后引入课题:“这片草地这么美, 小猴子、小鸭子、小鹰和他们的妈妈也来到了这里,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自己去吧》。”根据学生喜爱小动物的年龄特点, 教师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进课文。

2.要让学生在感知中积极思考, 发现问题, 提出疑问。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要求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 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具有问题意识, 乐于探究。清朝唐彪认为:“凡理不疑则不生悟, 唯疑则后悟也。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悟,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安排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

(二) 解疑导拨, 合作探究

自学探究后, 紧扣结合所学内容的主题质疑问难, 组织学生两人或四人一组共同探讨。如一位教师在《鸭子和白兔请客》一文教学中, 让学生细读课文后设问:“读了课文, 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的吗?请再读课文, 准备要讨论的问题。”教师或学生从中筛选出有价值或挑战性的问题小组合作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互相研讨、交流、补充, 使问题越来越清楚、透彻, 从而达到感悟课文内容的教学目的。

(三) 明理强化, 实践探究

1.利用游戏表演、竞赛、讨论等形式总结、强化和扩大所学知识。

如在《鸭子和白兔请客》教学中让学生分角色演一演 (让学生分别戴鸭子和白兔的头饰来表演) , 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 知道不同的动物吃的事物是不一样的。在总结课文时, 扩展延伸:“ (1) 学习了这篇课文, 你有什么收获? (2) 除了知道鸭子和白兔喜欢吃荤菜、素菜, 你还知道其他动物喜欢吃什么呢?”培养了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

2.教师为学生创设各种条件、情境, 结合课后练习和语文大课堂等语文实践活动, 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教学反思 篇13

数学课上,我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印有平行四边形的纸,问:“你有办法算出纸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学生带着问题,用了七八分钟的时间寻找答案。结果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算法:7×4=28(平方厘米)、7×5=35(平方厘米)、(7+5)×2=24(平方厘米)„„

接着,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由小组代表进行组间交流。面积28平方厘米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乘得到的,一个小组代表边把平行四边形拼接成长方形,边说着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的理由。面积35平方厘米是用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相乘得到的,另一个小组的代表说:“我们也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5厘米,面积应该是35平方厘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的点头赞同,有的一脸疑惑,出现了小声的议论。我也说:“是呀,他们也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面积35平方厘米当然也应该是正确的。”我这么一说,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有个学生质疑:“同样的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怎么会不同?”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学生举手发表意见,纠正错误。有的学生还发现:当把平行四边形拉转成长方形时,面积是最大的。而且,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在学生们的讨论中,下课铃响了。

这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倡导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下的一节成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片断。通过这节课,我们来探究一下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双基训练扎实有效

扎实的“双基”教学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但有些教师担心新课程实施会削弱“双基”。如在上述课堂片断后的教研中,就有教师问:“几乎用整节课的时间探究公式,没有习题训练,学生能行吗?”

在应试课堂教学中,出示用硬纸片剪成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指出底和高;沿着高把平行四边形剪开拼成长方形,让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讲授大约用时10分钟,余下的时间便用来做练习。

压缩新知获得的过程,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这样的教学会使基础知识扎实吗?我不以为然。事实上,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各不相同。对于学生片面的、错误的想法,仅凭教师示范讲解,往往不奏效。学生没有真正明白错在哪里,即使接受了正确的观点,错误的想法仍然潜伏,没有得到删除或更正。因此,要让学生学得扎实,就要调动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让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尝试解决问题。在不同想法的碰撞中,错误的想法被替代,正确的知识牢牢地扎根于学生的脑海之中。

二、实现学生充分的、有差异的发展

有人提到,自主、合作、探究往往会造成班级学生的两极分化。分化现象确实存在,但我认为不能以此否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其他学习方式无法代替的优势,它可以让学生在探究数学问题的活动中全面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所学知识是怎么得来的。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学生还可以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学不是要消灭学生之间的差异,而是要实现学生充分的、有差异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包括认知水平,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若真要防止分化,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接受训练。然而,这种生产“标准件”和“填鸭式”的教学能批量传授知识,却难以发展学生的个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为创造需要自由的探索和足够的试错空间,需要创造的欲望和创造性思维。面对有差异的学生,为了实现差异的发展,必须进行开放的、自主探究的学习。就像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那样,创设情境、开放空间、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各有所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数学的割补转化思想、数学的逻辑推理、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敢于探究的精神、同伴的合作交流、积极的情感体验等等。学生得到不同而又充分的发展,这就是我一直坚持的“保底而不封顶”。

三、数学思想有效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比具体数学知识更为重要,这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然而,如何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也曾设计通过割补转化算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学生也确实受此影响,没有其他的想法,轻而易举地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但后来,我摒弃了这样的做法,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直面问题,激活已知,探究新知。出乎意料的是,有的学生不用割补也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得到面积计算公式。于是,矛盾冲突产生了,经过激烈的思维碰撞,学生对转化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转化过程中,图形面积必须始终保持不变。我想,知识是可以通过传授来接受的,而学习思想的最好办法是亲身实践。只有亲身实践了,才会有深切的体悟。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教学反思 篇14

摘要:应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数学课中实施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观察思考、自主合作讨论、自主探究、发现解题规律、提高教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关键词:初中数学习题课

合作学习

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构建

1、建模的背景

“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教会学生解题才是中学数学教学的第一任务。由于知识严密的逻辑性与高度的概括性,在例题、习题中,还有一些没有写明白的信息。即使是最简单的题目里,也存在着可发掘的因素,存在着一些解题规律。而这些往往并不是学生们所能领会的。课堂中不仅要求学生得到正确的结果,更要重视过程,注重思维训练,让学生有所“错”。特别注意的是,要树立合作学习观,面向全体,重点关注中等生和后进生,使各类学生都能自主、合作学习。

2、模式流程 2.1、课前探究 2.2、自主感受探究

2.3、小组内合作讨论,教师问题引导并做总结 2.4、学生解题,小组反思 2.5、学生自主小结 2.6、布置作业

3、说明事项

要注重调动学生的探究、合作热情、培养问题意识、要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常思考“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等问题、激起解答习题的兴趣、培养与同学交流的习惯。

二、课例说明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习题课

(一)观察思考

本节课上“3.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习题课”请大家先考虑下面的问题

1、课前探究:数字“黑洞”。

“黑洞”原指非常奇怪的天体,它体积小,密度大,吸引力强,任何物体到了它那里都别想再“爬”出来。无独有偶,数字中也有类似的“黑洞”,满足某种条件的所有数,通过一种运算,都能被它“吸”进去,无一能逃脱它的魔掌。比如:任意找一个3的倍数的数,先把这个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都立方,再相加,得到一个新数,然后把这个新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再立方、求和,„„,重复运算下去,就能得到一个固定的数T=

,我们称它为数字“黑洞”。..

2、感受近似数的存在(自主感受探究)

2.1、上海浦东磁悬浮铁路全长30千米,磁悬浮列车的平均速度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约为3.75×103米/分, 因此,单程运行的时间约为8分钟。

2.2、据新浪网消息,截止到10月28日下午2点,25日晚发生在甘肃省民乐、山丹间的6.1级、5.8级地震造成9人死亡,43人受伤,其中重伤6人,轻伤37人。房屋倒塌1.2万多间,超过5万人受灾。2.3、量一量这一册数学课本的宽度。

3、探索近似数的表达:(小组内合作讨论,教师问题引导并做总结)3.1、探索:

猜谜语:爷爷参加百米赛跑(打一中国古代数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史上有一项伟大的发现,那就是圆周率在3.1415926到3.1415927。这项发现比西方早了700多年,我们的祖先多么伟大啊!通常计算中我们需对π取近似数,一方面完全精确有时办不到,另一方面也没有必要完全精确。

如果结果只取整数,那么四舍五入法的法则应为3,就叫做精确到个位;

如果结果取1位小数,那么应为3.1,就叫做精确到十分位(或叫精确到0.1);

如果结果取2位小数,那么应为3.14,就叫做精确到百分位(或叫精确到0.01); „„ 3.2、概括: 3.2.1精确度: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某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那一位。

3.2.2有效数字:此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为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3.2.3、应用:

例1: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有几个有效数字?(1)132.4 ;(2)0.0572 ;(3)上述实例中的近似数。例2: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中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1)0.3482(精确到千分位)(2)64.8(精确到个位)(3)1.5046(精确到0.01)(4)0.0692(保留2个有效数字)(5)30542(保留3个有效数字)

4、实践与探索:(学生解题,小组反思)

4.1、学籍卡上甲、乙两学生的身高都填了1.6米,这种填法合理吗? 4.2、全班36人参加100米跑测验,每8人一组,问至少要分几组? 4.3、一辆汽车要装4只轮胎,50只轮胎能装配几辆汽车? 4.4、阅读下列材料,提出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并解决这个问题。

著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谈到太空育种时说,神舟五号飞船携带1千克左右的植物种子上太空,而今年利用太空育种的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高达807.46千克,这些都标志着中国在太空技术的广泛运用上跨上新台阶。

目前惠山区耕地总面积约24.8万亩,水稻的平均亩产量550千克左右,人口37.3万左右。

5、自主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5.1、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大部分是近似数

5.2、精确度和有效数字从两个不同方面表达近似数。5.3要注意实际应用。

6、推荐作业:课本第93页习题3.2第1-2题。参考文献:

【1】 尹磊石《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2】 高向斌著:《走向合作性教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3】 高慎英刘良华著:《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出版社。

时间:2012.3.12 作者:张艮东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教学反思 篇15

历史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就是教师把历史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通过精心设计, 引导学生自学、合作探讨, 并让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成为教学过程的核心和灵魂, 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发展合作精神和提高创新素质的目的。

一、“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 教师精心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课标中要求“知道、了解、识记”等第一层次的内容。步骤是:首先, 课前教师认真设计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如:口头问题式;选择题式;填空式;设问式等。其次, 学生自读课文, 构建知识结构, 让每个学生有自己初步的想法后再组织合作学习, 共同讨论, 共同交流。

第二, 教师设计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课标中要求“理解、归纳、列表”等第二层次的内容, 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步骤是:教师提出问题, 同桌互帮, 教师点拨。

第三, 教师设计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课标中要求“分析、评价、说明”等第三层次的内容, 考察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步骤是:教师提供资料及思考问题的思路, 小组讨论, 师生释疑。

第四, 反馈总结。通过学生学习结果反馈, 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最终达到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如七下《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课教学设计如下:

1、自主学习内容:

(1) 唐朝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都城分别是什么?

(2) 唐太宗的年号及统治的治世局面是什么?

(3) 被唐太宗喻为一面镜子的是谁?

2、合作学习的内容:唐太宗哪些措施促成了“贞观之治”?

3、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

(1) 唐太宗从谏如流, 知人善任对唐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2) 你对唐太宗的初步印象如何 (或评价唐太宗) ?

二、“自主———合作探究”式历史教学模式有以下优势:

第一, 节省时间, 突出重点, 提高效率。初中历史教学每周两个课时, 每节课40分钟, 历史知识时间跨度大, 内容多, 重大历史事件包括背景、经过、影响等复杂的内容, 采取传统的教学效果不一定好。在自主和合作学习中, 通过信息加工重组, 中心突出, 课堂上就能掌握重点知识。

第二,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提高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式历史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如:九年级上册《法国大革命》一课,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合作探讨“拿破仑是英雄还是罪人?”分成正反两方讨论。正方:在西方的历史上没有哪个人能像拿破仑那样如此长久的获得赞誉, 他以个人非凡的努力, 从普通的科西嘉岛民, 成为法兰西的皇帝, 叱咤欧洲20余年;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使欧洲文明得到推广;颁布了《法典》, 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的成果, 功绩卓著。反方:拿破仑是一个历史罪人, 侵占了欧洲许多国家;他建立帝制, 破坏民主自由的原则, 是历史的一种倒退。教师总结, 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并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独立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第三, 师生互动, 共同参与, 和谐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学生来讲, 最好的老师是在活动中忘记自己是老师, 而把学生视为自己朋友的那种老师”。在课堂上, 师生同一个空间, 或唱、或跳、或说, 或站、或坐、或蹲, 学生发言不用举手, 站起来就说, 说完坐下。学生参与热情高, 使学生学的主动、学得轻松, 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建立平等、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

三、“自主———合作探究”式历史教学模式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 教师是设计者。教师课前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精心设计和把握问题是能否运用好该摸式的关键之一。问题设计要科学, 难易程度要适当。不同的问题要设计不同的合作学习方式 (如游戏、情景剧、团体竞赛等) 。通过情景创设, 使学生兴趣盎然的完成学习任务。

第二, 教师是组织者。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方式, 往往会出现有的学生特别活跃;有的学生闷闷不乐。教师要及时组织好课堂, 尽量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既要放的开, 还要收的住, 使课堂活而不乱。

第三, 教师是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 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是学习小组中的一员, 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 真诚的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历史上的人和事, 并对学生敢说、敢想、敢问的学习品质表示肯定, 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学会交流。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教学反思 篇16

【关键词】小学英语;多媒体技术;自主探究;合作

前言: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小学阶段,实施英语教学,还要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可以积极结合多媒体信息化技术的方式,以此来实现这一目标。所以,笔者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方法论的研究,从而能够为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积极的帮助。

一、自主探究学习的概念分析

所谓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来说,主要是通过老师的合理引导与启发,学生能够运用探索的方式,进行合理的自主探究学习,而且能够得到掌握知识与能力的效果。另外,作为自主探究式教学来说,主要有两种内涵:其一,是问题解决式。主要引导学生合理地发现问题,并且能够自觉主动地解决问题;其二,就是任务驱动式教学。主要能够在老师的合理引导下,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交代,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学生积极发挥自身的自主探究作用,也可以积极与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等,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中运用,能够合理促进学生的自主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思维扩展提供重要的支持[1]。

二、信息化环境下实施小学英语自主探究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教育中实施合理的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作为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来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将信息资源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并且在运用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因为,作为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说,在教学方面的应用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而且能够使英语教学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在运用过程中,凭借课件与材料的作用,能够使教学效果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针对比较抽象的概念与问题等,借助多媒体的形式,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并且合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对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另外,作为探究式教学方式来说,主要将任务驱动作为自身的教学中心,而任务就具有了一定的真实的特征,而且有助于学生自身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2]。作为小学生来说,对于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说,具有一定的好奇心理,而且借助多媒体设备形式,能够使信心的获取更加容易,有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与发展。

三、信息化环境下实施小学英语自主探究教学的合理举措

(一)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合理引入教学过程中,能够为学生进行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因此,作为小学英语老师来说,应该积极认识到教学情境创設的重要性,以此能够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被合理激发出来,并且能够使英语探究的重点得到一定的明确。比如,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老师可以借助游戏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有趣、生动的教学情境。比如,在学习新单词的过程中,学完后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屏幕的形式,在屏幕中将单词的中文含义列出来,并且让学生来猜,或者可以将词汇列出来,让学生说出其中词汇含义,并且还要让学生进行表演等,以此能够使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被合理带动起来[3]。另外,老师还可以积极借助歌曲、歌谣或者动画视频的形式。在教学生“穿衬衫、晾裙子、脱帽子、洗裙子、收拾裤子”这些语句过程中,很多学生会觉得很难读,或者每个语句代表的指令理解起来比较模糊,而此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屏幕出示情境动画,让学生跟着动画边做动作,边说唱。这样一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这动画视频的学习,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学生对这一语句的理解就能够合理加深。因此,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课堂中,老师需要为学生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多媒体设备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能够使学生得到积极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二)合理提出合适的探究问题

作为信息化背景下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英语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合理引导,可以为学生提出合适的探究问题。作为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来说,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动力,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合理的探究问题[4]。比如,在进行情境导入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比较有效的探究问题留给学生。例如,在学习PEP小学三年级上册中第四单元中的We love animals的过程中,老师借助多媒体设备的形式,在屏幕中展示了各种动物的图片等,并且让学生来对这些动物所对应的英文名称进行学习。而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学生留下这样的探究问题,这些动物应该进行怎样分类与区分,并且引导全班学生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合理的探究与学习,这样通过小组探究的形式,能够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积极的培养,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也能使学生之间的感情得到一定的沟通,也能从别人的意见中受到启发等,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成长。

(三)借助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合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与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且还要积极借助多媒体设备,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的作用,为学生展示关于不同动物类型的区分方式,如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等等,并且引导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合理的探讨,对屏幕中展示的动物类型进行合理划分,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也要进行合理的引导。另外,针对这些动物的特征与生活环境等也可以作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讨论的话题,在小组探究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关注小组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且在谈论后,老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相应的结论,这一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学会对他人意见的综合,并且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等,从而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此外,作为小学英语教学来说,老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向老师进行求助,而老师应该积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合理引导学生的学习,以此能够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式,能够使问题的解决更加有效,从而有助于学生英语的学习与进步。

综上,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因此,作为小学英语老师来说,应该加强对多媒体设备的学习与运用,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的帮助,能够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升自身的解决问题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等,从而能够使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得到合理提升,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梁砚.如何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J].新课程学习(上),2011,(02):16-18.

[2]赵国良.让学生学会提问——自主探究学习的切入点[J].宁夏教育,2011,(02):22-24.

[3]陈小平.对改进网络学生自主学习的探析[J].教育探索,2010,(03):39-40.

[4]黄玉卿.小学英语感知学习风格教学策略初探[J].课程教学研究,2016,(04):63-65.

上一篇:浅谈中学物理教学艺术下一篇:关于描写春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