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期中考试

2024-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推荐10篇)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 篇1

通过这次考试,既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学工作绝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过程,而是一个严密复杂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学习的过程。还使我通过教学认识到自己的许多不足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步的完善自己。

考试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也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作为物理老师,我对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从自身角度考虑

本人工作尽管教学热情很高但对于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认识不是很到位,解决困难的办法也不是很实效。这是自己主要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稳扎稳打,继续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不仅要吃透教材,还要紧密与高考大纲相结合,研究高考题型使教学工作具有前瞻性,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端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从学生角度考虑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也是教学活动的能动者和受益者,做为教师既要成为课堂活动的驾驭者,又要成为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者。单纯的教与学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也不利于教师对自身教学成果的检验。教师必须紧紧围绕教学展开一系列的推动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相关工作。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变自己要讲为学生要听。高中阶段学生两级分化已经很明显,对于普通班的学生我想既然是基础很差那就莫不如从基础开始补,既要让那些基础好的同学吃饱吃好,又要保证让大部分基础相对来说较差的同学不至于掉队,不觉得学起来吃力。所以在备课方面我尽量照顾这两个极端的学生,同时保证让中等生在巩固自己基础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班级大部分同学都能够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学习态度和目的也很明确。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也很高,总体来说我认为教师要想让课堂效率提高就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这一方面与学生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老师的正确引导。也许一句小小的鼓励,一声亲切的关怀都能让你的学生获取最大的动力,相信你的学生他们是最有潜力的!学生的不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老师的不足,只有通过学生的不足来改进自己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最后才能达到共同进步。

三、从试题角度考虑

这次考试相对有难度,但是依然利用了最基础的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而有些同学由于平时不注意对这些知识的巩固记忆结果失分较多。这也是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的一个后果,除此之外,这次考试也明显反映出学生建构知识网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的欠缺。很多同学的知识建构出现了断层,遇到问题一头雾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针对这种现象必须及时加大学生对断层知识的巩固,扩大学生建构视野,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以实战技巧方面的指导,在练习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四、下阶段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事实)的讲解,帮助学生在基础、常规问题上不丢分

2.要重记忆、重过程、重分析,努力使学生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3.有效的安排每节课的技能训练,平时给学生的讲义、练习不宜过多、过难。精心设计练习,及时反馈讲评,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应用,从而达到对主干知识的真正掌握。

4.加强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从试题给定的材料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5.进一步强化教学,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提高,要在认真研究考试目标与考试要求及学情的基础上合理设计教学方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平时新课教学中及时做好双基和实验的复习巩固工作,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对错题的复分析和讲评。引导和督促差生,落实对尖子生的培养,期中考试后对一部分学生进行物理个别辅导,提高这部分学生的成绩。

6.要使学生形成较熟练的物理学思维方法和技巧,必须结合新课讲解例题,指导解题方法,学生更要多做训练。7.教师要加强教学反思的教研活动,互相促进,发挥集体智慧。8.加强实验设计方面的教学挖掘教学内容相关的探究性案例,启发学生对知识和结论的自主生成。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 篇2

一、说方向定位, 强化目标意识

很多教师在命题时缺乏前瞻性, 往往将自己认为的“好题”堆砌在一张试卷上, 有的甚至把竞赛题放在其中, 造成偏、难、怪的现象, 这都是对考试方向与目标缺乏正确的认识与定位。

教师命制的试卷大多数是期中、期末、单元试卷, 通常是阶段性水平考试, 与高中会考 (终结性水平考试) 和高考 (常模参照性考试) 有着本质的区别, 阶段性水平考试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次检查、比较、回顾与反思的机会, 以便发现自己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调整和指导后面的学习与教学。

如某次期中考试一位数学老师对“高二数学试卷”命题目标的描述:

以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选修1-1第1章为命题重要依据, 紧扣《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江苏省高中数学教学要求》, 参考江苏省《考试说明》, 不回避重难点, 要回避繁难及补充拓宽的课本外内容;加大思维量, 减少计算量;重通性、通法的考查;着力体现检测功能、导向功能;难度在0.75;知识点覆盖100%。

二、说试卷内容, 强化整体意识

说内容的过程就是命题老师对教材知识、教学要求、学生状况的认识与思考梳理的过程, 首先要列出双向细目表, 本次考试范围为高中数学必修5, 再加高中数学选修1-1 (2-1) 中的四种命题与充要条件, 具体内容见后表。

三、说命题依据, 强化推理意识

命题的依据通常是教材、教辅、学科课程标准、省教学要求和学生现实整体状况, 参考高考学科试卷的格式与内容, 因为学生毕竟要参加高考, 接受人生一次重要的检验。

按照《江苏省高中数学考试说明》, 高中数学必修5共有三章7个知识点, 再加1-1 (2-1) 的四种命题与充要条件2个知识点, 共9个知识点[1], 其中4个C级要求、两个是B级要求、3个A级要求:通过《双向细目表》可以清楚看出本次测试的内容详细情况及能级分布, 便于确定解答题及填空题的编选, 确保C级重点考查, 及时把握编题方向, 动态控制试卷的质量。

填空题编制。填空题编制重在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的考查, 以课本的原题或原题变式为主;填空题的1—5题定为送分题, 6—12为中档题, 13—14为把关题, 编题时, 考虑到不同层次中各个知识点的均衡分布, 以及相同知识点的不同思想方法的兼顾。

解答题编制。解答题重点考查C级内容, 兼顾B级内容, 前3题为送分题, 后3题为把关题。我们在命题时呈现了较多学生易于上手, 但不容易完全解对的题目, 易于上手”便于提高学生信心, “不易完全解答”有利于突出诊断功能。

试卷的组配。 (1) 根据编好的试题, 按题型及试题难易程度认真进行排序, 做到易在前难在后才有利于学生顺利答题, 但有的需要兼顾是否容易入手来考虑, 例如18题实际难于19题, 但19题学生对“题境”不熟, 看不到或走错路不易上手, 18题虽然难, 但学生都知道怎么下手, 所以让其在前。 (2) 兼顾到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考法, 如解三角形中考了3、6、9、12、13、15五个小题和一个大题, 3、9、15都是考正弦定理, 但3题考的是已知两边及一对角求另一对角, 9题是考已知两角夹边解三角形, 15题虽然是已知两边一对角但是它是以外接圆半径的形式给出, 6、12都是考余弦定理, 但6考查的是已知三边求角问题, 而12考的是已知一角求边的问题;再如1、10、11、18都是考一元二次不等式, 但1是考分式, 10是考方程与不等式的关系, 11题是恒成立问题, 18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避免了重复。

四、说题目来源, 强化公平意识

命题时, 部分教师会参考一些报纸、教辅、杂志、成卷 (部分知名学校试卷、自己用过的试卷、报纸杂志的检测卷等) , 有的甚至大块地选用, 对此, 在组织命题时要明确提出要求, 会卷时要讲清题目 (特别是分值大的题目) 来源, 确保考试的公正公平与信度和效度。

通常原题选用可以限于教材、学生通用的教辅, 从其他资料选择的题目首先同一份资料不能选用两个及其以上的题目, 其次要对题目实行背景、数据、图像、设问的适当改编, 提倡自编原创题, 但不能多且要慎重, 因为这类题容易出现不严密、甚至是逻辑上的错误[2]。

原创题是试卷的亮点, 一张试卷要想题题出彩是不可能的, 并且题题出彩的试卷一定不是好试卷。

本张试卷的1~11、13、14题为课本题目的原题与改编题, 15~18、20题为部分大市模拟卷和高考卷的改编题, 原创题为填空题的12题, 解答题的19题。

例如填空题第7题:如图, 在边长为2的等边△ABC中, 连结各边中点得△A1B1C1, 再连结各边中点得△A2B2C2……如此继续下去, 则△ABC、△A1B1C1、△A2B2C2、……、△AnBnCn的面积和.

答案:

本题是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38页第7题改编题, 原题是求证面积成等比数列, 改成求这些三角形的面积和, 考查的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属中档题, 这里的一个陷阱是并非n项而是n+1项, 这也是我没有叫Sn求的原因, 兼顾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及细心程度, 评讲时可以变化讲解, 如求周长和等。

填空题第11题: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

(m+1) x2- (m-1) x+m-1≤0, 对一切x∈R恒成立, 则m的取值范围是

本题是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94页第11题第 (2) 小题改编题, 是将x的系数m改为 (m-1) 而已, 主要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中恒成立问题, 考查了函数与方程思想, 属中档题, 讲解时可以考虑各种情形。

五、说试卷预期, 强化责任意识

为了试卷的内容、形式、结构、梯度、难度等的科学与合理, 我们要求命题教师不光要选题、编题, 还要认真地、全面地、实际地做题, 切实感受整张试卷的综合效应, 深刻而精确地对试卷进行相关参数的预期, 以题的“卷感”, 体味学生的“困惑与艰辛”。

估计难度。预计难度在0.7~0.8之间。一是从计算量上进行估计, 命题老师认真试答了试题, 并对试卷进行多达八次修改, 从而控制了难度, 另外就是从思维量上估计, 80%的学生用90分钟 (75%的时间) 可以拿到135分 (85%的分) 。考虑到全县1.5万学生使用该卷, 再加上学生心理因素, 因此估计整体难度在0.75左右。

六、说重点题目, 强化过程意识

例如解答题第18:已知函数f (x) =x|x-a|+3x-4, a∈R.

(1) 当a=0时, 解不等式f (x) ≤0;

(2) 当x≥a时, 解不等式f (x) +4>0.

解: (1) a=0时, 不等式f (x) ≤0为x|x|+3x-4≤0

1°x≥0时, x2+3x-4≤0, 解得-4≤x1, ∴0≤x≤1…………3分

2°x<0时, -x2+3x-4≤0, 恒成立, ∴x<0, …………6分

综上可得:所求不等式的解集为{x|x≤1}………8分

(2) 当x≥a时, 不等式为x (x-a) +3x>0,

即x[x- (a-3) ]>0

(1) a-3=0, 即a=3时,

解得x≥a…………10分

(2) a-3>0, 即a>3时, , 即或x<0x≥a

解得x≥a…………12分

(3) a-3<0, 即a<3时,

1°当a≤0时, x>0

2°当0

综上所得:当a≥0时, 不等式的解集为{x|x≥a}

当a≤0时, 不等式的解集为{x|x>0}…………16分

对函数与不等式问题的考查是江苏高考试卷的一大特色, 分类讨论思想又是高考反复考查的重点。因此,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思想、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分类讨论思想, (1) 题考查的是分段讨论, 即对第一未知数讨论, 结果必须并; (2) 题考查的是分类讨论, 是对第二参数讨论, 所以结果不能并, 属难题。本题的难点是学生容易忘记把讨论的结果与大前提求交, 即二级讨论, 这与2011高考试题第19题的思想方法类似, 本题容易上手, 学生都知道怎么做, 但很难得全分。通过对本题的思考与求解, 可以强化学生的解题规范, 如果写成不等式组形式解题就不会出现漏掉求交集问题, 而且可以简化解题过程, 降低解题的繁难程度, 让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严密性得到有效的训练。本题源自2010年某大市模拟试题的改编。

解答题第19题:如图, 已知半径为6的扇形AOB的圆心角为150°, 过半径OA上一点D, 作直线CD垂直于半径BO, 且与BO的延长线交于E, 与弧AB交于C, 当D在半径OA上移动时

(1) 求△OEC的面积S△OEC的最大值;

(2) 求△ODC周长L△ODC的最大值.

解: (1) 在△OEC中, ∵OE⊥EC, OC=6,

∴OE2+EC2=36, …………2分

又∵OE2+EC2≥2OE·EC, (当且仅当OE=EC时取“=”)

∴当时, S△OEC取得最大值9

(2) 在△ODC中, ∠ODC=∠OEC+∠EOD=120°

∴OC2=OD2+DC2-2OD·DCcos∠ODC, …………10分

即OD2+DC2+DC2+OD·DC=36

即 (OD+DC) 2-OD·DC=36

又∵, 当且仅当OD=DC时取“=”…………12分

∴, 即 (OD+DC) 2≤48,

∴当时, OD+DC取得最大值…………14分

∴当时, △ODC的周长取得最大值…………16分

本题可以算是原创题, 实际是由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115页复习题14题和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24页复习题第7题的合成题, 属中档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在变化的过程中找到不变的条件解题, 可以用正弦定理解, 也可以用余弦定理解, 也可以用和积不等式解, 还可以用函数解;可以设线段为变量, 也可以设角为变量;可以设一个参数, 也可以设两个参数;着力体现“入口宽”的特点。但本题的题境对学生来讲比较生疏, 所以放在第19题, 评讲时可以用多种方法讲解, 开拓学生的思路。

解答题第20题[3]:在数列{an}中, , 在数列{bn}中,

(1) 证明:成等比数列, 并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

(2) 求数列{bn}通项公式bn;

(3) 是否存在实数λ, 使得对一切n∈N*恒成立, 若存在, 求出λ的取值范围,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1) 证明:∵3anan+1=4an-an+1, ∴,

又∵是以14为首项, 1/4为公比的等比数列1/4…………4分

综合 (1) (2) 得…………16分

本题是改编题, 原题是《中学数学月刊》2008.11期第35页, 前黄高级中学宋书华老师的文章《基本不等式在数列证明中的妙用》中的例1, 原题是“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 求证:

, 我是从出发, 先构造出{an}的递推公式, 然后再由构造出{bn}的递推公式, 从而得到 (1) 、 (2) 两小题, 第三题仍然是原题, 最后考虑到路子太窄, 再加上考求和的太多, 所以改成现在的问题, 之所以能改成现在的问题主要是考虑到{an}、{bn}都是有界数列, 通过系数调整一定可以实现范围大小的控制;第 (3) 题还补充了前面没有分离参数方法的不足, 并且引入了函数的单调性和不等式;属难题, 讲解时可以考虑补充原题的证明部分, 了解这种证明的思想方法, 以及改编问题的策略。本题针对少数优秀生和参加“奥数”培训的学生, 但对大多数学生, 第 (1) 题甚至第 (2) 小题完全可以拿下, 这就看学生的品质与智慧了。

七、说考后感受, 强化反思意识

考试后, 命题老师要认真地做好试卷分析, 通过对考试对象 (相关学生和参与同场考试的部分教师) 的访谈、与阅卷教师的讨论、对考试数据的分析, 结合命题前的预期, 总结命题的得与失。

通过说卷的形式锻炼和提高年轻教师驾驭教材与课堂的能力与水平, 对提高教学能力与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还可以“说高考试卷”、说学生试卷、“说题”等, 引导年轻教师认真研究与思考, 挖掘“卷”、“题”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江苏省考试院.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江苏卷) 说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1.

[2]魏良亚.感受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亲和力.教学与管理, 2009 (2) .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 篇3

物理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长度和时间三个物理量的基本单位分别是()A.kg、m、s

B.N、m、s

C.N、m、h

D.kg、s、m/s 【答案】A 【解析】解: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质量、长度、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为kg、m、s,所以A正确. 故选:A.

【点评】单位制包括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规定的基本量的单位叫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 2.如图所示,坐高铁从杭州到南京,原需经上海再到南京,其路程为s1,位移为x1。杭宁高铁通车后,从杭州可直达南京.其路程为s2,位移为x2,则()

A.s1> s2,x1> x

2B.s1> s2,x1< x2 C.s1> s2,x1 =x2

D.s1 =s2,x1 =x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两次运动的起点与终点相同,故位移相同;经上海到达南京的轨迹明显大于直达南京的轨迹;故s1>s2;故选C.考点:路程和位移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位移与路程,要注意明确位移是矢量,能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而路程描述物体经过的轨迹的长度.3.大小分别为30N和25N的两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不 可能等于()

A.5N

B.10N

C.45N

D.60N 【答案】D 【解析】根据力的合成法则可知大小分别为30N和25N的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为5N≤F合≤55N,所以合力不可能为60N,故D正确,ABC错误。4.下列关于物体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在地球上的物体才有惯性 B.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越大 C.运动速度越大时惯性越大 D.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答案】B 【解析】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属性,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一切物体,不论是运动还是静止、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和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以及运动的快慢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5.如图所示,一个大人(甲)跟一个小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大人拉小孩的力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 B.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大小一定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C 6.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到乙地,在乙地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从乙地匀速返回到甲地.下图所示中,描述汽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图象正确的是()

A.B.C.D.【答案】D 【解析】汽车运动的三个过程都要用时间,且时间不能够倒流.汽车先匀速运动,位移增加,然后静止了一段时间,位移不变,最后汽车匀速返回,位移又均匀减小到零,BC正确 7.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舱内授课,演示了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运动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变化的是()

A.速度大小

B.速度方向

C.加速度大小

D.角速度大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故A错误,B正确;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和向心加速度均保持不变,故CD错误;故选B.考点:匀速圆周运动

【名师点睛】掌握匀速圆周运动的特征: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向心力大小不变,但始终指向圆心;角速度不变;周期不变;知道它是一种特殊的变速运动,只有周期和角速度是不变的。

8.将原长10cm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当下端挂200g的钩码对,弹簧的长度为12cm,则此弹

2簧的劲度系数为(g取10m/s)()

A.1N/m

B.10N/m

C.100N/m

D.1000N/m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物体静止时,弹簧的弹力等于所悬挂物体的重力,弹簧伸长的长度等于弹簧的长度减去原长.根据胡克定律对两种情况分别列方程求解劲度系数k.

﹣3×10N=2N 解:重物受力平衡,故F=mg=200×由F=k(L﹣L0)得: k=故选:C 【点评】本题是胡克定律的基本应用,抓住公式F=kx中x是弹簧伸长的长度或压缩的长度. 9.一人用力踢质量为 1 kg的皮球,使球由静止以 20m/s 的速度飞出.假定人踢球瞬间对球平均作用力是 200N,球在水平方向运动了20m 停止.那么人对球所做的功()A.50 J

B.200 J

C.500 J

D.4 000 J 【答案】B

2【解析】对皮球,从静止到离开脚飞出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人=mv−0,可求得人对皮球

1×202J=200J,故选B。做功: W人=×点睛:本题容易犯的错误是,将人对球的作用力对应的位移当成20m,然后用W=Fx求解功,从而误选D.此类题目一定要注意过程的选择,以及物理量与过程的对应. 10.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 s末的速度为10.4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10.4 m/s B.10.3 m/s C.10.2 m/s D.10m/s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全程位移为100m,跑完全程所用时间为10s,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考点: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

【名师点睛】本题干扰项较多,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物理规律,知道平均速度即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不要被干扰项所迷惑!

11.我国发射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与“神舟六号”船相比,它在较低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七号”的速率较大 B.“神舟七号”的速率较小 C.“神舟七号”的周期更长

D.“神舟七号”的周期与“神舟六号”的相同 【答案】A 【解析】根据

可知轨道半径大的,线速度、角速度、向

心加速度小,周期大,由图知神舟六号的轨道半径大,故A正确;B、C、D错误。

12.如图所示,小强正在荡秋千。关于绳上a点和b点的线速度和角速度,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B.C.D.【答案】C 【解析】荡秋千可视为同轴转动,所以a、b两点角速度相同,即ωa=ωb;据v=ωr和a、b两点的半径不同,rb>ra,所以有:vb>va,故ABD错误,C 正确;故选C。

13.“神舟十号”与“天官一号”对接后,某观察者观察到“天宫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他所选的参考系可能是()

A.远洋观测船

B.地面指挥中心

C.“神舟十号”

D.在“天官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与参照物相比,物体位置有变化,说明物体在运动;物体位置没有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解:“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的瞬间,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神舟十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飞船是静止的.故C正确; 相对于远洋观测船、地面指挥中心及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天宫一号”均有位置的变化;故以它们为参考系,“天宫一号”不可能静止;故ABD错误; 故选:C.

【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4.如图所示.有一长为80cm的玻璃管竖直放置,当红蜡块从玻璃管的最下端开始匀速上升的同时,玻璃管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经过20s,红蜡块到达玻璃管的最上端,此过程玻璃管的水平位移为60cm。不计红蜡块的大小.则红蜡块运动的合速度大小为()

A.3cm/s

B.4cm/s

C.5cm/s

D.7cm/s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玻璃管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则移动的速度为:竖直方向的移动速度为:小为:

;而在;由速度的合成法则,则有红蜡块运动的合速度大

.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纸带将被释放瞬间的四种情景如照片所示,其中最合适的是()

A.B.C.D.【答案】D 【解析】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实验时,应让重物紧靠打点计时器,手拉着纸带的上方,保持纸带竖直,由静止释放.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考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要注意减小一切阻力,只有重力做功,重物机械能才守恒.注意重物应紧靠打点计时器.

16.如图所示,坐在雪橇上的人与雪橇的总质量为m,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

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L。已知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关于雪橇受到的各力做功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支持力做功为mgL B.重力做功为mgL C.拉力做功为FLcosθ D.滑动摩擦力做功为-μmgL 【答案】C 【解析】支持力和重力与位移垂直,不做功,A、B错误;拉力和摩擦力分别做功为W=Flcos θ,W=-μ(mg-Fsin θ)l,C正确,D错误. 17.下列科学家中,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是()A.库仑

B.奥斯特

C.安培

D.法拉第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物理学家是法拉第,故选D. 考点:物理学史

18.在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若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仅将各自的电荷量均减小为原来的,则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将()A.增大为原来的2倍

B.增大为原来的4倍 C.减小为原来的D.减小为原来的 【答案】D 【解析】根据库仑定律的公式F=k,各自的电荷量均减小为原来的,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则库仑力变为原来的.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9.某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则某点电荷在A、B两点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关系是()

A.FA>FB

B.FA < FB

C.FA=FB

D.电荷正负不明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大,电场线疏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小,由图可知,a点的电场线密,所以a点的电场强度大,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大,所以FA>FB,A正确.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电场周围一定存在磁场

B.静止电荷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磁场

C.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互相激发,形成由近及远传播形成电磁波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向远传播,形成电磁波.

解:A、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稳定的电场周围没有磁场,故A错误. B、静止的电荷周围是稳定的电场,不会产生磁场,故B错误.

CD、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向远传播,形成电磁波.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21.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在空中表演的情景。在运动员从最低点开始反弹至即将与蹦床分离的过程中,蹦床的弹性势能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和运动员的重力势能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答案】

(1).减小

(2).增大

【解析】在运动员从最低点开始反弹至即将与蹦床分离的过程中,运动员被弹起时,弹性势能减小,而质量不变,高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增大。

点睛:(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弹性势能的大小取决于弹簧的形变量,形变量越大,则弹性势能越大.

22.利用火箭发射载人神舟飞船,当火箭从静止开始加速起飞时,火箭推力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火箭和飞船的重力,此时宇航员处于___________(填“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状态。

【答案】

(1).大于

(2).超重

【解析】在火箭竖直向上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所以火箭推力大于火箭和飞船的重力.人也有向上的加速度,由向上的合力,处于超重状态,人受到的支持力要大于人的重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宇航员对其座椅的压力大于宇航员的重力.

23.如图所示,两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物体静A物体对绳的作用力大小为________;地面对A物体的作用力大止在水平面上.若不计摩擦,小为 ________。

【答案】

(1).mg

(2).Mg-mg 【解析】试题分析:由物体B静止,求出绳子的拉力.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求出地面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

解: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绳子的拉力F=mg.

再以A为研究对象,得到F+FN=Mg,得到FN=Mg﹣F=(M﹣m)g; 故答案为:mg、Mg﹣mg.

【点评】本题采用的是隔离法.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采用隔离都可以求解.当几个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时,也可以采用整体法.

24.在应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探究实验中,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按时间顺序取O、A、B、C、D、E、F七个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___s,实验中测得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为____m/s,【答案】

(1).0.1s

(2).0.265m/s 【解析】因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恒为0.5cm,由逐差公式

可得

;相邻两计数点间的位移差.

【点睛】做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情况时,其两个推论能使我们更为方便解决问题,一、在相等时间内走过的位移差是一个定值,即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5.远距离输电时,为了减少输送过程中的热损耗,常采用_______输电(选填“高压”或“低压”).在输电线路上若有一个如图所示的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匝数n1小于副线圈匝数n2,则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_______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选填“大于”或“小于”).,二、在选定的某一过程中,中间时刻瞬时速

【答案】

(1).高压

(2).小于 【解析】提高输送电压,根据公式,输送功率一定,可得输送电流减小,根据公式可得,输送过程中热损耗减小,所以常采用高压输电。原线圈匝数n1小于副线圈匝数n2,故该变压器为降压变压器,根据公式,可得

三、计算题(共20分)26.一个质量m=2 kg的物体从空中由静止下落,已知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Ff=10N,取重力加速度g=10m/s。求:(1)物体下落时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下落时间t=2s时(物体未着地)的位移大小。

2【答案】(1)5m/s 2【解析】试题分析:(1)物体受重力和阻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加速度;(2)已知初速度、时间和加速度,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位移. 解:(1)物体受重力和阻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物体下落时间t=2s时(物体未着地)的位移大小:

2答:(1)物体下落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物体下落时间t=2s时(物体未着地)的位移大小为10m.

【点评】本题是已知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的问题,关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基础问题.

27.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上半径为R=0.2m的1/4圆弧轨道AB光滑无摩擦,O点为圆心,A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0.4m,且O点与A点的连线水平。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最后落在地面C处。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通过B点时的速度vB。(2)小球落地点C与B点的水平距离x。【答案】(1)

(2)0.4m

2【解析】(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mgR=mvB

解得:(2)由H-R=gt2 解得:0.2=0.4m; 水平位移x=vBt=2×

高二期中考试总结 篇4

本次英语试卷总体难度比较适中,一是句子部分,词的用法和语法考得较全面;二是突出对重点语法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上半学期所学的重点知识;三是注重能力,考查对文章的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综合能力等方面;四是强调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学过的语言知识。在书面表达题中,学生有话可写,不会感觉太难。

二、学生考试情况及问题分析

本次考试全级平均分64分,全级优秀率11%,及格率是37%,全级最高分95,最低分29。

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试题中的大部分题目主要还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但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如不少学生出现了一些单词的拼写错误,特别是某些词的变化形式,如“successfully”的错误率比较高,说明学生对一些基本知识的形成缺乏足够的了解;如在“书面表达”部分,很多学生用英语表达基本意思的正确程度不高,出现了不少基本词汇和时态的误用,基本句子结构掌握也不够扎实,说明学生运用基本语言知识表达思想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学生把握语篇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够理想。

根据阅读理解第二篇短文的答题情况分析,不少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语篇,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整体概括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能力比较弱。

三、主要改进措施

1、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

2、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夯实英语基础,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掌握语法规则、习惯用语等基础知识,逐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3、在平时要通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多种文体的能力,如何从文章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训练中要注意方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同时,启发他们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表达同样的思想,逐步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提高英语语用能力。

4、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并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尽可能减少书写不规范等不必要的失分。

高二数学期中考试总结 篇5

本次考试使用的是高三二轮模拟试卷,这张试卷对于二高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首先是知识学习还不够全面,其次是知识还没有全面复习,学生的进步空间非常大。综合学生的考试成绩,我做出如下总结:

一、高二期中考试理科数学成绩整体的分析:

1、理科素质班平均分66.78,普通班平均分53,均比预期略低.2、高分群体比较单薄,90分以上仅1人,高分暂时看不到优势: 其中80-90分以上8人;70--80分28人

3、中间层人数高度密集60--70分28人;50--60分59人

4、后进面比较大:50分以下低分人数113人

5、各班成绩相对比较平衡.二、高二期中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及各题得分情况的分析: 各题得分与同类班级对比:(1)选择题得分比较理想

(2)第15、16、17题作为模块考基础题得分太低.(3)第20、21、22题作为能力考查题得10分人数很少.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以上数据分析体现出:基础知识的巩固、计算能力的训练、书写规范的指导需一如既往地大力加强;高分段单薄反映出教学中对数学思想方法体系的构建有待重视,面对较大的后进面须加强思想疏导和教学的管理,严格要求学生.四、教学策略:

1、巩固推进——加强新知识的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提高熟练程度,做到理性把握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趋于理性的直观。

2、注重回头——充分利用广州市水平测试资料,将其合理分配到每天的训练中,提高对旧知识熟悉的同时,提高对数学思想的把握.3、方法引领——在选修部分学习的课堂中强化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让学生有驾驭问题分析过程的能力,做到宏观分析准确,微观处理到位。

4、严抓规范——严格答题步骤的规范及解题思维的规范,规范审题过程(不要把审题简单化为读题!),切实加强问题的转译能力,强化表达问题的逻辑性,养成有理推证的良好思维习惯。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总结 篇6

高二地理组

**

期中考试之后,经过紧张的阅卷和统分,各个年级每个科目的成绩都已经交到了各位老师的手中。其中我所教的高二10班、11班两个班的成绩不太理想,平均分分别为44.5和43.6,低于年级平均分45分。但是,10班地理个人单科成绩取得了辉煌,**、***、**、**四名同学分别取得了学年地理单科成绩第一、并列第三和第七的好成绩。面对这样的成绩,结合平日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特总结分析如下。

本次考试的试卷难度并较大,分选择、综合两大题型。选择题以考察中国地理为主,其中对于区域地图、比例尺相关题型出错率高达78%,而必修三第一章这一部分出错的学生很少,仅占9%。两道综合分析题的前几个问都用填空的形式简化,分别考察了经纬网定位、区域分析、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方向的关系以及地理图标的判读。其中,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的方向仍是难点,学生对区域分析的思路仍然不清晰。综合分析本次考试的情况,总结为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较差,对于课本的学习尚未由自己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水平。班级内部相比,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优劣相差悬殊,本班级内出现了高于实验班的尖子生,也出现了学年最低分;与其他班级相比,及格人数虽然没有差距,但是平均分还有进一步进步的空间。针对这种情况,我对自己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1)首先,要加强读图练习。这不仅是对当下的学习有益,而且对于整个高中时期的地理学习都至关重要。(2)其次,帮助学生及时对已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把原来感性的、自我的认识上升到理论层面。

(3)再次,由于班级学生水平差异的存在,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让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要有所提高和突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布置作业、编排试题的时候考虑周全。

(4)最后,要想使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关键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体会到地理的实用性,从而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语文高二期中考试作文 篇7

很久以前,我未想过有这样一群你们。陪我一起哭一起笑。也曾感动过、吵过、闹过、疯狂过。但我从不后悔,有这样一群你们陪我度过。是你让我相信,在最孤单的时候觉得我不是自己一个人。是你和我形影不离连去厕所也要一起。是你在我有事的时候拉紧我的手说“没事有我”。是你看透了我还会喜欢我在我身边与我哭笑。是你在骂我笨蛋的时候不会认真依旧为我着想。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有什么说什么,不会担心说错什么你就会不理我。虽然有时我赌气不和你说话,那是因为我在生你的气,气你总是不陪我玩。原谅我的任性、我的自私好不好。我们喜欢不顾别人的眼光喧哗。当我们不能腻在一起的`时候,就上qq偶尔聊聊别人的八卦。就让我们一起肆无忌惮到下辈子好不好。你看到我吃东西的样子嘲笑。我看到你哭的要死的样子安慰你,最狼狈的时候有你在我身边我还奢求什么。

他们说:好姐妹就是你混得好,她为你开心;你混得不好,她为你着急的人。

他们说:好姐妹就是在一起即使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的人。

他们说:好姐妹就是当别人关心你飞的高不高时,她却关心你过得累不累的人。

他们说:好姐妹就是可以互聊心事,有很多说不完的话的人。

他们说:好姐妹就是你一句话都不说,她却什么都懂的人。

就算全世界我也可以丢掉,还有你值得我紧紧抱牢。我们可以手牵手一起逛街,我们可以交换衣服甚至交换日记,我们可以在对方最软弱的时候,给对方一个不宽却足以的肩膀。

或许吧。

或许我们只是边走边像孩子一样傻笑。

或许我们只是想证明友情会有多伟大,我们会有多长久。

或许我们只是认定生命中必须有这样一个你。

或许我的青春必须和你们一起度过。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作文 篇8

有多少年没有捉过萤火虫了呢?飞在童年夏夜的小精灵们,它们去哪了?

记得小时候,大伙围着喝完一碗凉粉,再啃完一块西瓜后,便让妹妹拿一个细颈空瓶,跟在我后面,去小河畔捉萤火虫。天色暗下来了,山顶上的星星也跟约好了似的,一齐蹦出来,银亮的光芒一闪一闪。

萤火虫的光芒也是银亮的,和星星一样,一明一灭地闪动着,大概它们是把自己也当作天上的星星了吧。和星星不同的是,萤火虫是会飞的,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又钻入河边的草丛里,停在草叶尖上,尾巴上的小灯盏依然亮着,这时是捉萤火虫最好的时机。

捉萤火虫都是我的事,妹妹只管抱着玻璃瓶跟着,我捉到一只,妹妹就把捂着瓶口的手松开,让我把萤火虫放进去。河边的萤火虫多极了,很快就能捉几十只,几十只萤火虫在玻璃瓶里,尾巴上的小灯盏聚在一起,亮得晃眼。

除了萤火虫,河边最多的就是青蛙了。青蛙蹲在低处,是看不到的,只听见它们的叫声,比赛一样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玻璃瓶亮得能照见我们的面孔时,我就和妹妹举着玻璃瓶回家了,蛙鸣声一直在我们身后跟着,一直把我们送到家门口。

萤火虫是不能在玻璃瓶里久待的,如果没有氧气供它们呼吸,尾巴上的小灯盏就会渐渐灭掉。于是在睡觉前,我们会把装着萤火虫的瓶子放在桌前,看它们一只一只地从瓶口飞出来,飞满整个房间。

我和妹妹在萤火虫星星一样安静的银光里睡着了,等我醒来时,童年不见了,我也已长大。

高二化学下期期中考试总结 篇9

高二化学

考试过去了,每个人在这次考试中都有所收获,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在今后的学习中怎样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这才是我们的目的。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好有机化学,在这里我把本次化学试卷具体分析一下:

一、试题评价

1、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为选五。重点知识较多,如同系物的判断、烷烃的命名,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各类烃及两种烃的衍生物的重要化学性质的应用,以及合成某些物质的路线设计、物质的除杂等。

2、试题难度:考试范围全,难度适中,分易、中、难三种题型,重点突出:同分异构体、有机物的合成、各类有机物的重要化学性质、物质的除杂等。本试卷立足基础,注重平时训练,应用较多。,概念题也有相当比例,同时用平时的训练题告诉学生要认真作业。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态度都有很好的考察作用。但本试卷不仅仅注重基础,可以说这是一份难易适中,层次分明的好试卷。但是题型偏老,不够灵活是这份试卷美中不足的地方。

二、学生答题情况:

1.全年级均分35.4,略低些,离出题者的预期有16分的差距。

2、分数方面,70分以上年级共6人,普通班仅两人。60分以上年级共25人。三十分段和四十分段的人数很多,尖子生少,这是教学中的一个瓶颈,总是找不到很好的结合点,能让优秀的学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三、从学生失分点看暴露的问题:

1、各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掌握不熟练。

试题的熟练来源于知识的熟练,本阶段我们学习的是烃及烃的衍生物(两种),典型的官能团决定典型的性质,我们只要能够把各类物质及各官能团的性质掌握了,无论怎么考察我们都能把一个复杂的物质拆成不同的部分(基团或官能团),2知识迁移能力差

这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烯烃、炔烃、苯及同系物、卤代烃、醇几种典型的有机物。经常会出现信息题,同学们要学会跟着信息走,抓住信息的手,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就是我们做信息题的方法,认真分析给的已知条件,把条件理解透彻再做题就能达到事半功倍。

3、书写不过关

元素符号和结构式、结构简式的不规范也是大家本次考试中暴露出的大问题,如氯代烃中的Cl,结构简式中化学键的连接等。

4、欠缺答题技巧

在做题时总是试图想这个题我在什么地方见过,固然你能够想起做过的题,试题中有一半左右的选择题做过,答案也能想起的话最好,但是总是由于自己试图想起题目的答案被自己的固定思维所困,常常会因为自己没有想起答案而懊悔还浪费了时间,一时不会做就先让它过去。

四、应对方法

1、认真纠正错题,温故而知新。改错要坚持改到实处,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总结正确的方法和结论。课上是我们接受知识、理解知识的主要阵地,课下及时改

错才能把课堂上的知识消化、吸收。

2、要知道学习化学没有捷径,你付出多少就收获多少。坚持课上集中精力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巩固,坚持练习方程式、练习书写,记忆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应用。俗话说熟能生巧,同学们一定要记住。

五、学习有机物时给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要注意反应条件。有机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2、书写方程式一定注意不要丢了小分子

3、学习物质化学性质时要理解反应机理。如醇的催化氧化

4、书写结构式或结构简式时注意原子的连接顺序。根据各原子的价键找好原子的连接。如

5、应用燃烧通式计算体积差时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6、书写化学式、结构简式时注意元素符号的书写,注意价键要对准。

7、学习有机物,重点掌握典型代表物的反应,类推同系物的性质

六、分析总结

1、基础知识方面,得分率相对较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涉及主观题目得分率较高,同样的教学取得不同的结果,应该说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失误。这里可以看出不同的教师教学中的侧重点以及个人风格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以后应多加强备课组活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这次考试中班级之间的差距有所拉开。说明备课组之间没有很好的沟通交流,作为备课组长,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注意改进。

3、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普遍感到学生表面配合,实际上不理不睬的态度。所以以为学生认真学习了,但考试成绩离我们的预期有较大差距。说明在教学中老师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不能很好地了解他们。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改进。

4、改进措施

控制低分段人数。经常性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在课堂上多提问,课后可以有针对性地找个别学生单独训练。多关注这些学生的作业,采取面批的做法。课堂上让学生多动手,练习、探究、讨论等,学生的参与性强了,兴趣浓了,成绩自然会有提高

高二化学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篇10

高二化学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紧张的期中考试终于过去了,而期中考试成绩也出来了。我们考试的成绩不是很理想。我所教的班级一个第三一个第七。由于这次考试所考的内容大部分不是我教的,所以至于前面的知识学生掌握的如何并不是特别的清楚。但从卷面上来看的话,学生掌握的知识很不牢固。

这次的化学试卷相对来说稍微有点难度,但主要考察基础知识。所以从成绩上来看,学生的基础太薄弱了。对于化学必修一的内容,学生大部分是什么都不会。最最基础的相对原子质量学生竟然不知道是什么。讲课时我问到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十六克每摩尔,学生的回答竟然是每个氧原子是十六克。对于即将升入高三的他们连这个都不知道。所以对于书上所涉及的方程式他们更是不会。而对于化学反应原理他们倒是还知道一些,对于基本的知识他们知道,但考试的时候考的题大部分不会那么的简单。考试做题的时候他们自然也就做不对了。而对于这次我教的内容考试只考了十五分,但学生掌握的也不是特别的好。这部分是我的原因。由于对于难度较大的题我们是教师讲解,但对学生的要求不是特别的严格。所以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便降低了。所以以后应该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

上一篇:2024年中国基金业产业全景分析及投资机会预测报告下一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