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机械化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疆农业机械化(精选8篇)

新疆农业机械化 篇1

新疆伊犁州农机局 邓勋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农机化管理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新疆伊犁州农机化统计工作不加强农机化统计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法制化建设,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充分发挥农机化统计在领导决策和管理中的信息、咨询与监督作用,促进伊犁州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但是农机化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错误也不能忽视,应当高度重视,分析产生原因,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升农机化统计质量和水平,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农机化统计保障。

一、农机化统计工作常见错误

农机化统计工作是通过对农机化经济现象进行调进研究来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认识过程。由于农机化统计工作自身的特点,它与其他认识活动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规律性。一般可将农机化统计工作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在四个阶段都可能出现问题和错误。统计设计阶段在县及乡镇农机化统计工作涉及不多,主要分析后面三阶段中的常见错误。

1.农机化统计调查时存在统计数据不准确的错误。2011年1月5日-7日,由伊犁州农机局抽调人员组成6个调查组,对州直9个县市农机统计调查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核实,在每个县市调查一村,共计9个村对其拖拉机和联合收获进行全面调查。其中一个村调查情况:该农机统计台帐反映有拖拉机63台,其中有牌的61台。这次共计调查到拖拉机驾驶员46人,有驾驶证的33人,没有驾驶证的13人。共计调查到拖拉机58台,其中有牌的44台(其中38台与其在册牌照号相符,6台没有过户到本村,23台没有查到),全部参加过年检,其中有1台超过报废期。拖拉机无牌照的14台,其中超过报废期的6台,新车未上户2台,黑车6台。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克佰克圩孜村的有关数据如下:拖拉机在册牌照误差率为43.28%、拖拉机保有量误差率为9.2%。

2.基层农机化统计报表在完整性方面存在错误。在对基层农机化统计报表检查中发现,有的统计指标漏填,有的没有加盖单位公章,有的没有统计人员签名、没有单位领导签字等错误。需要长期保存的年报表用铅笔填写等情况。

3.统计指标计量单位使用上的错误。每项统计指标都明确规定计量单位,但农机化统计人员在填写报表时不注意看统计表上的规定,有的按日常习惯单位填写,如把千公顷当成万亩或亩,把千公顷当成公顷,把万吨当成吨,把万头当成头等情况。

4.统计指标填写窜行的错误。统计指标比较多、行间距比较小的统计报表在填写统计数据容易造成窜行的情况。

5.在农机化统计汇总中的错误。一是在没有收齐全部基层农机化统计单位的报表下进行汇总上报;二是对基层农机化统计单位上报的报表不进行认真的审核,对审核出来的错、漏指标不及时通知基层进行进行修改就汇总上报。

6.统计数据在计算机录入时的错误。农机化统计报表已全部实现计算机化、网络化处理。县级农机管理部门是具体负责把统计数据录入到农机化统计系统上。在农机化数据录入时工作量,如果在录入时不认真、不注意检查就容易造成错录、录漏。7.统计计算方法中的错误。在计算加权平均数、年均发展速度等指标时生产的问题。8.人为修改或估计统计数据的错误。各级都在签定责任书、年终进行排名。出现了“统计数字出名次,名次出统计数字”的问题。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取得好的成绩,人为的修改农机化统计数据,或者单位及统计人员不按统计制度开展统计调查、统计汇总工作,而人为的在办公室估计数据进行上报。

二、农机化统计错误原因分析

农机化统计错误原因归纳起来分为两大类,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1.有的农机化统计人员工作责任性不强。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认识不够、职责不清、态度不积极,不喜欢、不热爱统计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的开展统计工作。

2.农机化统计人员有更换频繁,有的基层农机化管理部门没有设置统计人员,临时安排人员,没有取得统计上岗证。这此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又没有及时对统计人员进行统计理论和统计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

3.单位领导不重视统计工作,没有指定统计负责人,没有为统计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4.农机化统计报表体系设计合理,统计调查方法单一。农机化统计指标体系不能满足当前农机化工作的需要,需要的指标没有,不需要的过时的指标多。统计方法还是采用全面的调查方法,但又不可能做到进行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方法搞了几次试点,还不能全面采用。

三、采取的对策措施

农机化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农机化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农机化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

1.组织开展统计培训,加强农机化统计队伍建设。农机统计是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必须设置农机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统计又是一项政治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高、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配备到统计岗位上,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加强农机统计培训工作力度,统计人员每年只少参加一次统计培训。农机统计培训实行统一要求、分级负责,州上负责培训县级、县上负责培训乡级。统计培训内容主要是统计学原理、统计法、农机业务知识、农机统计制度和计算机知识。统计培训形式要多样化,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积极参加统计部门举办的统计上岗培训、系统举办的统计专题培训和农机专业知识培训和以会代训等方式。

2.建立完善统计台帐,加强乡镇农机化统计工作。乡镇农机化统计工作是农机化统计工作的基础,也是目前农机化统计工作最薄弱的环节,统计人员不稳定、办公条件差、统计技术手段落后,不适应当前农机化发展的需要,提高乡镇农机化统计工作水平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要以建立完善农机统计台帐为抓手,夯实统计基础,逐步推行统计台帐电子化。统计台帐数据更新工作要做到及时、准确,年报工作开始前对统计台帐进行一次全面核实更新,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3.实行统计数字下管一级,提高农机统计数字的可靠性。对主要的农机化统计数据实行下管一级,即伊犁州农机局管到乡一级,县市农机局管到村一级。下管一级的统计指标根据农机化管理工作的需要确定,动态化管理,指标的设定遵循确有必要、便于核实的原则。今年对村级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拥有量为下管一级的指标,伊犁州农机局将以村为单位对该村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拥有量进行全面核实,按核实误差进行扣分。

4.加强统计数据的审核,减少统计数据的错误。统计数据正确性的审核方法主要有:(1)逻辑性检查,是利用逻辑理论检查指标之间或数据之间有无矛盾,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逻辑。如某乡,并未种植水稻就应没有机插水稻面积、机播水稻面积,也不应有机收水稻面积。

(2)比较检查法,主要是检查数据之间的关系,分项指标必须小于或等于总计,某项指标必须等于某几项指标之和,某项指标的数值必须大于或小于另一指标,也包括表间有关的指标。

(3)对比检查法,用本期数据与上期历史资料进行对比,看有无大起大落,如无充分的理由,就要查明原因。

(4)横向检查法,按县市或按乡镇进行横向检查,对于县市或乡镇中悬殊过大的错误容易检查出来。

(5)计算机检查法,在计算机统计程序中设计了校验公式,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检查,即方便、有快捷。

5.严把统计报表审核关,规范农机统计报表上报程序。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统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农机统计人员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县级上报的统计报表要有乡级基层表,乡级报表要有村(队)基础表。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统计报表应认真审核,在确认没有错误后才能签字、加盖单位公章,按规定程序、上报时间和上报方式上报。

新疆农业机械化 篇2

从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环境、经济要求、技术条件、市场主体、运行机制和体制来看, 当前, 新疆作为农业大区有着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许多有利因素。

(1) 发展环境。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全社会关心农民、扶持农业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氛围已经形成。国家《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 标志着农业机械化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尤其是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启动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 重点加强示范基地、机耕道建设, 提高农机推广服务和安全监理能力。”“对农机大户、种植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大中型农机具, 给予信贷支持。完善农用燃油供应保障机制, 建立高能耗农业机械更新报废经济补偿制度。”这就为农机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基础。

(2) 经济条件。农机作业成本下降和农机服务收入增加, 使得使用农机、购买农机成为一种理性的选择。农民购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近几年来, 一方面一些关键农机化技术, 如保护性耕作技术、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等取得突破, 农机作业服务社会化进程加快, 市场竞争促使农机作业收费价格更趋合理, 许多农机作业服务价格已经优于雇工价格, 农民使用农机作业的积极性高涨。另一方面, 购买农机的农户, 通过开展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 比如, 农机服务组织开展跨市、区的跨区域作业, 缩短了投资回收期, 提高了投资回报率, 投资农机已成为当前农村增收致富的门路之一。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直接刺激下, 农民购买农机热情持续升温。经济社会的进步, 使得阻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闸门”已被冲开。

(3) 技术条件。目前, 新疆棉花收获机械化技术基本成熟, 设施农业机械、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加工及养殖机械技术等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随着各地州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各优势产业专项规划的实施, 优势产区主导品种的结构大体形成, 机械化生产的配套需求将越来越显得迫切, 这为农机化领域的拓宽、农机化步伐的加快创造了有利条件。

(4) 市场需求。随着城乡统筹发展, 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步伐加快, 常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减少, 老龄化趋势明显, 特别是在“三夏”、“三秋”等关键农时季节, 农村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现象突出, 这就迫切需要用农业机械替代人力, 缓解农业生产中劳动力的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短缺的突出矛盾。伴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 农民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迫切需要享受现代文明成果, 改善生产条件, 减轻劳动强度, 提高机械化水平。农机作业市场需求在明显增大, 据调查测算, 耕播收机械化综合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 可节省劳动力4 400人, 农机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改革的深化, 先进实用的农业机械将得到进一步快速发展。

(5) 发展机制。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方向越来越明显。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服务队逐步成为新疆农机化发展的主体和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排头兵。新型农机服务模式, 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 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减少了机具的重复购置, 解决了“有机户有机没活干、无机户有活没机干”的矛盾, 做到了“买不起、用得起”, 闯出了一条千家万户小规模农业实现机械化的新路子。

2 转变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任重道远

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关键阶段, 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和农民老龄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迫切要求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加快转变, 要求农业生产方式由依赖和占用人力资源向依靠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装备加快转变。在这一时期, 农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农业生产对机械化的依赖越来越明显, 农业机械化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农业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越来越突出。农业机械化日益成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日益成为深入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促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推动力量;日益成为引领农艺制度深刻变革, 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应用的主要载体;日益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日益成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促进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农业机械化本身发展方式在转变, 主要是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由规模扩张型向效益改善型转变、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和由外延式增长型向内生增长型转变。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存在“两高两低”、“三多三少”的突出问题 (“两高两低”:种植业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 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在种植业中, 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 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装备结构“三多三少”:动力机械较多、配套农具少;小型机具较多、大中型机具少;低档次机具较多、高性能机具少) 。这些突出问题如果不高度重视, 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解决, 将制约新疆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和区域布局

(1) 在促进农机装备总量增长的同时优化装备结构。重点调整促进大功率、高性能和复式作业机械的发展, 加快老旧农业机械的更新报废, 促进作业机械和拖拉机配套机具的发展, 提高配套比, 改善利用率, 降低单位能耗, 避免低水平重复购机、资源浪费和效益下降。

(2) 在促进重点突破的同时各领域各环节协调推进。继续集中力量主攻薄弱环节, 尽快提高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 由耕种收环节机械化向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机械化延伸, 同时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因地制宜逐步推动经济作物、养殖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机械化, 全面服务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

(3) 在实现全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目标的同时推进地州协调发展。继续鼓励农机化发展基础比较好的地区率先发展, 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对机械化程度低的地区农机化工作的支持与指导, 按照全力普及机耕、大力发展机收的思路, 鼓励企业研发生产和支持农民购置使用经济实惠、轻便耐用的各种作物生产机械。加快特色作物生产机械发展, 推动全区机械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4 采取有效措施, 促进农机装备结构布局调整

(1) 制定发展规划。认真做好现有农机具普查, 立足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和经济地理条件, 科学制定装备需求规划, 提出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调控引导措施。

(2) 加强政策引导。通过合理确定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及比例、建立完善农机报废更新制度等政策措施, 努力实现大中小型机械、高中低档次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农具、粮食作物机械与其他农产品机械合理配置。

(3) 强化科研推广。全力推动农业机械化重大课题立项和研究, 改善科研手段和条件, 集成与提升利用行业现有的科技资源, 加强农业机械化科技领域的交流、联合与协作, 建设强有力的农业机械化科技人才队伍和创新体系, 加快普及应用主要粮油作物种植、收获等环节机械化技术, 积极推广棉花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 重点做好保护性耕作、设施农业、精量播种、深松、化肥深施、秸秆还田与捡拾打捆、高效植保和旱作节水等主推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和新机具实行推广和应用补贴。创新农业机械推广服务方式, 引导广大农民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新机具。充分发挥企业的研发积极性, 加快成果转化及应用速度。

(4) 推进社会化服务。通过发展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 引导促进先进、大型和高效农业机械的购买使用和集成配套。

(5) 开展试点示范。在全区建立的农业机械化示范区组织装备结构布局调整示范工作, 探索经验。

(6) 明确职责任务。增强宏观调控意识, 明确结构调整目标, 做到全区及各地目标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和监督考核跟进, 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新疆采棉机械化的现状及思考 篇3

关键词:机械化;采棉技术;精准收获;节本增效

中图分类号:S225.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1-0030-0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作为世界上棉花生产的大国,种植面积稳定在533.33 hm2左右,皮棉产量达到580万t。我国主要棉花生产区包括长江棉区、黄淮棉区和新疆棉区。

新疆作为我国最具优势的棉花产区以及优质棉的主要出口基地,棉花产量几乎占据了全国棉花总产量的“半壁江山”。近20 a来,新疆棉花始终保持面积、单产、总产、调剂量全国第一。国家连续3个五年计划均对建设新疆优质棉基地进行扶持;“十二五”期间新疆棉花种植总面积维持在166.7万hm2左右。作为新疆的优势产业,种棉收入占农民收入的35%左右,其中南疆部分地区达到50%~70%。但是,劳动力缺乏始终制约着新疆棉花种植产业的发展。每逢采棉季节,除参加抢收的干部和学生外,大量劳动力均来自外省。劳动力的不足使采棉期延长,影响棉花质量,阻碍秋耕灌溉以及翌年的春耕生产。因此,实现采棉机械自动化和智能化是解决劳动力匮乏的最佳方案。研究及开发机械化采棉技术,对解放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保证棉花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国内外机械化采棉的概况

前苏联和美国都是机采棉技术较发达的国家,在拥有健全机采棉技术的同时,还有透明、公平的机采棉交易规则。美国是最早开始从事棉花采摘机试验与研究的国家,其工作可以追溯到1850年,并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批量生产采棉机械,1964年基本实现机械采棉。截止20年70年代末,美国的棉花采摘机械化程度达到100%,居世界第一。目前,美国拥有两大采棉机生产公司:约翰迪尔(John Deere Co.)和凯斯公司(JI Case Co.)。前苏联于1924年开始研制采棉机械,1970年机采棉机械化程度达到31.6%。乌兹别克共和国是前苏联机械化植棉、采棉及清理加工技术设备的研究与生产中心,1936年开始设计双行水平摘锭采棉机。1939年又研制出垂直摘锭式采棉机,这种机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价格低的特点,因而得到了重视和发展。1948年定型生产CXM—48型采棉机,1965年进行改进和系列化设计,使采棉机得到进一步推广使用,使该国机械化采棉面积达90%以上。

目前,我国棉花生产环节中,棉田耕整、播种、植保、排灌等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制钵、移栽、拔棉杆等环节已研制出多种机型,处于试验与完善阶段。而在收获环节,除新疆棉区承担“九五”国家专攻专项项目引进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和凯斯公司价值1.66亿元的摘棉机外,其他棉区尚没有棉花采摘收获机械。

我国采棉机械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最初是对引进的采棉机械进行试验研究。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引进37台前苏联生产的CXM—48M型单行垂直摘锭后悬挂式采棉机。1961年农垦部又为兵团引进15台前苏联生产的XRC—112型双行垂直采摘锭自走式采棉机。1990年从乌兹别克引进全套棉田作业机械。1993年新疆农科院农机研究所引进美国2022型采棉机在玛纳斯进行机械采棉和清理加工试验。1996年,自走式采棉机研制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我国从此正式开始进行国家级棉花采摘收获机的研究。1999年5月,4MZ-3型自走式采棉机通过新产品鉴定,标志着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自走式采棉机从此诞生。

21世纪以来,中国推广使用的采棉机械都是由国外提供的。2002年,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与贵州平水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制的4MZ-5型采棉机通过鉴定。2005年,“平水”牌4MZ-5型自走式采棉机开始投入市场,至此,国外采棉机对中国市场的垄断局面被打破。目前,国内主要棉花采摘机型有:4MZ-5型采棉机,美国凯斯公司2155型、2555型采棉机,迪尔公司生产的9965型、9970型、9976型采棉机械。

受材料、制造工艺以及设计理念等条件的制约,国产采棉机械与进口采棉机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就机具本身而言,在能满足棉花采摘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又具有自身的特点。

由贵行研制并生产的采棉机采净率平均达到95.8%,该机使用两极采摘方式进行采摘,功率强大且能耗较低,适应性强,操作简单。

美国凯斯公司生产的采棉机使用了可靠性高的采摘头、发动机及传动系统;配备了可靠的液压与电气系统;装备了大容量燃料箱、清洗液存储箱及润滑脂箱的棉花采摘机在田间连续作业时长达14 h。对置式采摘滚筒的布置方式使采棉机在工作时,前后采摘滚筒同时从植株的两侧进行采摘,保证摘锭能最大范围地穿透棉株,将田间损失降到最小。采集棉头和底盘润滑于一体的林肯润滑系统、采棉头液压伸展、最新改进的可旋出式湿润刷柱以及多功能的线控保养开关,可将采棉机保养工作量降到最小,大大降低了驾驶员的田间劳动强度。

迪尔公司采棉机装配了电控采棉头高度调整系统。302.8 L的摘锭润滑脂箱使摘棉机的作业时间得到延长。为提高采棉效率和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还有可选装的采棉导航系统。

2 机械化采棉的特点

2.1 效率高,缓解人力短缺与需求量之间的矛盾

采花时间短,任务重,人力紧缺是每个棉农在收获季节都烦恼的事情。每年的采花季节,新疆县(团)管辖内的机关人员和学生都会协助棉农采花,但仍需从内地雇请拾花工。而一台采棉机的日工作量相当于750~1 000个拾花工(平均拾花75 kg/d)的采摘量。因此,机采棉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劳动强度大及劳动力短缺的矛盾。

2.2 降低成本,实现农民增收

nlc202309031450

人工采摘费在0.8元/kg左右,在近几年拾花劳动力紧缺的情况下,人工费达1.0元/kg以上,而机采棉的相关费用仅为0.4元/kg。

2.3 有效调节农时,缩短拾花时间

棉花作为季节性强的农作物,对采摘期的要求十分严格。北疆的初霜来得早,拾花期短,机采棉有助于充分利用拾花时间。南疆的机采棉缩短了收获时间,可及时满足冬灌需要,有效调节农时。

2.4 精准收获,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

机采棉的普及在带动精准播种、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的同时,实现精准收获,提高了植棉的机械化水平,使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加快。

2.5 采棉质量低,可纺性下降

造成机采棉质量低于手采棉质量的原因:一是不同成熟期的棉花品质有所差异,手采棉往往能对同一块地进行多次采摘,有利于区分不同等级的棉花;而机采棉需要对早熟与晚熟的棉花同时喷洒催熟剂,然后进行一次性采摘,导致棉花成熟度下降,混等混批,可纺性下降。二是机采棉含有大量的棉枝、棉叶,后续加工使纤维受损程度增加,强力偏低。

2.6 地膜污染,污染环境

在新疆,棉花种植普遍采用地膜技术,增产效果明显,但同时也带来严重的污染,残膜回收迫在眉睫,但目前仍缺乏解决残膜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

3 机械化采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1 存在的问题

1) 机采棉的含杂率较高。与手采棉相比,机采棉虽然减少了“三丝”的数量,但不可避免地混有残膜。目前,机采棉加工工艺及设备尚不完善,不能有效清除地膜残片等杂质。

2) 机采棉价格偏低造成销售困难。机采棉清理过程复杂工序,造成棉纤维损失近1 mm。短纤维含量增加,残膜等杂质含有量超标,使机采棉加工等级降低,销售价格偏低,严重影响机采棉技术的推广。

3) 配套的采棉机械没有得到补贴。机械化采棉需要较大的投入,而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只重视采棉机械的补贴,忽视机采籽棉装卸、拉运和棉花脱叶催熟等配套设备的补贴,使一次性采棉的采净率和机采籽棉的含杂率受到影响。

3.2 改进措施

1) 改进机采棉加工工艺,扎实稳妥推进机械化采棉技术。改进现有机采棉清理加工生产线。解决籽棉皮棉清理程序过多降低皮棉内在品质的问题,改进加工环节皮棉加湿技术和机采棉异性纤维清理技术。引进皮棉加湿器,对回潮较低的籽棉进行加湿回潮;同时,引进异性纤维清理机,加大对棉花加工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力度,做好设备调试工作,进一步完善工艺流程,在收获季节前清理地膜及其他杂质。机械化采棉技术不能盲目推进,应该有选择地在示范区先行推广。

2) 制定并推出机采棉的评级标准。现有的棉花评级标准里没有对机采棉分级做出规定,致使机采棉等级普遍低下,出售价低,打击了棉农的积极性,不利于机械化采棉的发展。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机采棉等级评定标准,用以规范机采棉的采收。

3) 加大对采棉机及其配套器械的补贴。鼓励个人以股份、集资等方式购置采棉机械及配套脱叶剂喷施机械等,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优先保证对机采棉配套机械进行补贴。

为提高皮棉品级,促进机械化采棉的发展,也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完善栽培技术措施,在有限的积温条件下确保棉铃成熟;二是选择综合性状好的机采棉品种,如新陆早43号、44号、45号;三是综合调控,避免因水肥运筹不当造成棉花生长不良;四是选择理想的脱叶剂剂型,提高脱叶质量;五是改进喷雾机械,改善雾化效果;六是适期采收,加快采收进度,严格控制采收时的含水率和含杂率;七是精心储运,防止霉变及异性纤维混入;八是对机采棉加工设备进行技术改进,减少加工过程对棉花纤维的损伤,争取使机采棉衣分率不低于39%,综合等级率不低于90%。

机采棉采摘与加工是一项多学科、综合性的技术,要提高加工质量,必须从选种、种植、采收、储运、加工等方面全盘考虑,这样才能保证采棉的品质与质量,有利于机械化采棉的发展。

4 机械化采棉发展趋势

现有的采棉机采摘方式主要有垂直摘辊式、水平摘辊式、气吸式和气吹式等,但应用比较成熟的还是水平摘辊式采棉机。采棉机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1) 精准农业系统的应用。凯斯公司与AGLEADER公司合作开发了当今采棉领域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棉花产量监测及信息收集系统——凯斯精准农业系统。1999年,美国已有13台凯斯2555型采棉机成功运用这套系统。目前,澳大利亚、巴西等国也在采棉机上应用了此系统,并开始与AFS精准农业系统配套,指导农业生产。

2) 采棉机器人呼之欲出。针对我国棉花品种多、纤维短、收获期长等特点,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棉花农艺的情况下,研制智能采棉机器人迫在眉睫。东南大学和南京工学院的韦皆顶、费树岷等已有了初步设计。智能型采棉机器人综合人工采摘与机械式采摘的优势,具备棉农采棉的专业知识,可保证棉花的品质,其高效性可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从根本上解决棉花采摘的效率与品质之间的矛盾,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3) 采棉机械的操作日渐优化,劳动保护设施越来越细致。在我国采棉机还处于研究机械部分的时候,国外研究人员已在优化设计采棉机。作为人工操作使用的机械,采棉机的人性化设计和劳动保护措施日益受到重视,也成为采棉机的发展方向。

5 结语

棉花是新疆的优势产业,实施机械化采棉对带动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促进社会与生态协调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制定机械化采棉战略时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思考,既不能好大喜功,也不能半途而废,应该在探索中不断稳步前进。

新疆农业调查问卷 篇4

我们是沙雅县第二中学的调查员,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新疆农业状况的调查,目的是了解

和反映新疆农业的现状,希望您能配合我们的调查。

我们的调查不记姓名,调查资料也将严格保密。另外,您的回答无所谓对错,请填写时不要有任何顾虑。

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愿您生活愉快,合家安康!

调查完成时间__月__日

1.您属于哪类填表人?

□ 农业企业 □ 合作组织 □ 种养大户 □ 一般农户 □ 其他

2.种植户中,主要种植的植物是?

□ 小麦 □ 蔬菜水果 □ 棉花 □ 花卉药材 □ 其他

3.您家里的主要家庭收入是?

□ 畜牧业 □ 灌溉农业 □ 本村做工 □ 外出打工 □ 其他

4.你认为政府对农业的资金扶持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 为农业提供技术支持 □ 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 □ 提供农业销售渠道的信息 □ 新办农业农产品公司,对农产品深加工 □ 其他

5.生产手段

①手工劳动②机械化作业③其它排列优先顺序为:

6.影响本县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① 地方领导重视②组织机构③经费投入④信息交流⑤上级科技部门支

持⑥工作条件⑦人员素质⑧科技意识⑨经济实力

7.您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对科技的依赖程度(单选):

□ 强□一般□不依赖□不清楚

8.目前您所在的县使用农业器械的程度如何?

□ 一般不使用器械□ 手动劳作和使用器械相结合□ 基本上用器械代替手工劳作

9.你对国家给予新疆农业的投入满意吗

□满意□ 不满意

10.你觉得目前从事农业生产有前景吗?

□ 有□ 没有

新疆农业大学专业文献综述 篇5

(文献综述)

姓名:阿孜古丽·阿不都如苏力

班级:农学081班 学院:农学院

学号:083131119

南疆陆地棉主栽品种(系)综合评价

作者:阿孜古丽·阿不都如苏力

指导老师:张巨松

摘要:近年来,南疆陆地棉品种呈现“多、乱、杂”趋势,棉纤维品质参次不齐,不同等级棉花混种混收现象普遍发生,确定南疆棉区综合性状优良的主栽品种势在必行。如何科学合理的评价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的棉花新品种(系)是并非易事。多年以来,对棉花品种(系)比较试验资料的研究,多限于对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并根据试验结果对各性状进行单项比较,定性描述,再参照田间观察记载结果来决定品种的优劣。而决定棉花品种优劣除产量因素外,尚有与产量因素有关的其它性状指标。本文对南疆陆地棉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从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指示、主要纤维品质性状以及不同生育时期的叶绿素含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各种品种之间的差异。为南疆棉区如何选择高品质陆地棉主栽品种参考,以期能初步解决南疆棉花品种“多、乱、杂”的局面。

关键词:南疆;陆地棉;主栽品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多样化,市场对高支纱棉织品的需求增长,加大了陆地棉的需求量[1]。新疆在种植棉花上具有优势,优越植棉条件能否充分体现,关键还需要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品种,只有主栽品种本身也同时具备高产优质的特性,新疆作为全国高产棉区、高品质生态分布区的特点才能充分发挥[2]。

南疆是新疆最主要的棉花生产亚区之一,回顾南疆棉花育种30年历程,品种选育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生产上品种多乱杂的局面存在,一直以来对这方面

[3]做全面、系统的研究还很少。为此,通过对南疆陆地棉品种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以期为南疆棉花品种选育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导,指出积极推广优质陆地棉品种,筛选适合南疆种植的优质陆地棉品种是南疆棉花生产的发展方向和满足棉纺织工业多种需求[4]。1 陆地棉育种发展状况 1.1 国外陆地棉育种发展动态

近年来,陆地棉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是为国内外棉业发展的趋势。乌兹别克斯坦、美国、印度、巴西等国在陆地棉品种选育上已有一定的基础,育成并推广了一些品种(系)。如俄罗斯Yu.Ikramov(1989)报道选育出纤维长度大于31mm的陆地棉材料;乌兹别克O.Zhalilov(1991)报道育成陆地棉品种Yulduz,纤维长度33mm~34mm;美国R.G.Cantrell(1992)报道育成陆地棉品种Acala1517SR3,平均纤维长度31.2mm,印度K.N.Gururajan(1991)报道育成种内杂交陆地棉品种Savita,平均纤维长度32mm、马克隆值3.5~3.8;巴西J.C.F.Santana(1999)报道育成陆地棉栽培品种CNPA7H,平均纤维长度32mm~34mm,陆地棉品种Algodao,纤维长度34~36mm[5]。1.2国内现有陆地棉品种品质现状

我国由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新疆三大棉区构成的,目前我国自育棉花品种的产量水平已基本接近或超过国外品种,但其纤维品质与国外品种相比还存在一【6】定差距。

国内现推广具有代表性的优质陆地棉品种与别的国家推广面积较大、有代表性的陆地棉优质品种进行比较。表明我国的优质棉纤维比强度偏低,马克隆值偏高,纤维偏粗。综合评价我国优质棉在某一项或几项指标上比别国棉占有优势,但总体上我国优质棉普遍存在品质匹配性较差,具体表现为有的纤维绒长指标达到,但比强度没能跟上,或有的比强度达到指标,但马克隆值偏高等现象【7】。2.南疆陆地棉主栽品种综合评价研究

2.1对南疆陆地棉主栽品种主要纤维品质的研究

棉花纤维品质的优劣,决定着棉纱和织布的质量,所以纤维品质育种一直是育种家的重要目标【9】。棉纤维细胞由胚珠外珠被单个细胞分化而来,其分化和发育过程可分为纤维细胞分化与突起、纤维细胞的迅速伸长、次生壁的合成和脱水成熟4个时期【8】。

棉花纤维品质指标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

1.长度:影响纤维长度的主要是气温。根据高品质棉的定义,纤维长度要求在30mm以上【10】。一般来说,棉株下部棉铃的纤维较短,中部棉铃的纤维较长,上部棉铃的纤维长度介乎二者之间。

2.马克隆值:棉花纤维细度与成熟度的综合指标。马克隆值越大,表明棉纤维越粗或成熟度越好,反之,棉花纤维越细或成熟度较差【13】。

3.纤维强度:主要受最高温度的影响【10】,取决于纤维的加厚发育,【11】单纤维强度因种或品种不同而异,一般细绒棉多在3.5-5.0克之间,长绒棉纤维结构致密,【14】强度可达4.5-6.0克。

我国栽棉品种纤维的抽查结果表明:纤维长度主要分布在28~29mm;纤维整齐

度指数高,主要分布在82%~84%;断裂比强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要分布在27~29cN/tex;纤维成熟较好,粗细适中,马克隆值主要分布在4.6左右;色特征级多数分布在21、31、41级。目前我国棉花纤维质量可以满足纺织工业纺中、低档棉纱(32~40支纱)的要求,可纺高支纱(60~80支)的原棉纤维所占比例较少【12】。2.2对南疆陆地棉主栽品种农艺性状的研究

棉花新品种要在产量上有所突破,应重点选择结铃性强的材料,同步提高单铃重、衣指和衣分,要对这些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和通径分析。农艺性状的研究为新疆陆地棉品种选育、选择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参考依据。农艺性状与单株皮棉产量的关系,对南疆陆地棉品种(系)的主要性状进行变异性、聚类和相关性分析。这些品种之间的表型特征差异较明显。其始节位、果枝数、亩株数、株高的变异系数较大,产量及其构成次之、纤维品质构成最小;皮棉产量与单株铃数、单铃重、一亩株数、衣分、始节位、果枝数、绒长呈正相关,与株高、籽指、衣指、比强度、整齐度、伸长率和马克隆值呈负相关,其中衣分、亩株数与 皮棉产量达到了显著水平。衣分和亩株数是影响皮棉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单株铃数和单铃重。因此南疆种植陆地棉应选择高衣分品种、适当增大密度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15-16】

2.3.对南疆陆地棉主载品种在各生育时期叶绿素含量变化研究

作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多少,既显示作物的生长状况,又是作物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交换的重要条件。叶片色素含量与植株光合能力、发育阶段和氮素状况密切相关,已经成为评价植物长势的一种有效手段【17】。同时,叶绿素又是叶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物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叶片功能持续期长短的重要标志。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和寿命,可以提高光合速率和作物的产量【18】。因此,实时观察棉花叶片中色素含量的变化,对于棉花长势监测和产量估算具有重要意义【17】。

棉花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棉花叶片的SPAD值基本能反映出叶绿素含量的水平,棉花出苗后25d~56dSPAD值有较大的变化,而56d~117d呈缓慢的上升趋势。出苗后25d~36dSPAD值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棉花植株迅速生长,叶片绿色加重,叶片增厚所引起的。而在棉花出苗后46d~56dSPAD值又有较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棉花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过渡,导致叶片氮素开始向生殖器官转移,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从而影响到叶片的颜色,导致叶绿素含量的下降【19】。

棉花不同生育时间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a+b含量和叶绿素a/b值)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棉花全生育期叶绿素a含量表现为现蕾期最高,从现蕾期到开花期下降,并降到最低,然后又上升,在花铃期达到高峰,然后下降;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含量表现为棉花全生育期呈现单峰曲线,但是不同品种(系)有差异,叶绿素a/b值的变化规律为现蕾期最高,然后下降,开花期和结铃期先是维持较低的水平,然后升高【20】。2.4对南疆陆地棉主栽品种产量和产量指标的研究

新疆是我国三大棉区之一,20世界90年代以来,新疆棉花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由1990年的1080kg·hm-2提高到2000年的1482kg·hm-2,并在南疆棉区相产量达3000~3465kg·hm-2的高产,这表明新疆棉花的增产潜力很大,系统地分析总结南疆陆地棉主栽品种高产的成因,对实现棉花生产由高产向高效的轨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5]。

对一个棉花品种来说,产量是最重要的因素,但由于影响选育高产棉花品种成效的因素十分复杂,有遗传因素、生理因素、生态因素、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等。同时,还有组成棉花产量结构的诸因素间的相关性,以及这些因素同棉花本身其它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因此,要选育出增产潜力更大的高产品种,必须从这些复杂的因素中找出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以促进棉花育种工作不断深入【22】。

【21】产量性状主要包括衣分,铃重和单株结铃等因素。当三个因素都大时,产量最高。三因素中除衣分主要受遗传特性支配外,其它二者受外界环境影响,变化较大。虽然单位面积总铃数对棉花的产量影响最大,但是,棉花单铃重和衣分对产量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对棉花单铃重、单位棉铃数和衣分的变化对棉产量

[21]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3】。除了这些外,还有气象因素,品种因素,残膜污染,[24]不同收摘期,施肥方法,病虫危害等外在因素也影响棉花产量。3.结论:

前人在陆地棉新品种方面已经做了不少研究,但生产上品种多乱杂的局面存在,一直以来对这方面做全面、系统的研究还很少,新疆在棉花生产上具有优势条件,但这个优势的发挥需要一个载体,就是适宜种植的主栽品种;品种是棉区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充分挖掘棉系列的品种资源优势,选择有潜力的适合南疆种植的陆地棉品种资源,将丰产性与生长周期匹配,解决南疆棉花生长期长问题。要加快现有棉花品种的筛选,加快品种资源组成和南繁现代育种,解决品种多乱杂问题,提高棉花核心竞争力,真正打造新疆棉花品牌。

参考文献:

[1]秦文斌,李雪源,孙国清,艾先涛,莫明,吐逊江。中长绒陆地棉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思考[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4(S1)000~000.[2]买买提,莫明,李雪源,艾先涛,吐逊江,王俊铎,郑巨云,多力坤.南疆棉花主栽品种的优势研究.[3]艾先涛,李雪源*,沙红,王俊铎,郑巨云,莫明,吐尔逊江,多力坤.南疆自育陆地棉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

新疆农业机械化 篇6

一.公司基本情况

新疆机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研股份,股票代码300159)于2011年1月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周卫华、王建军先生。

新疆机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60年的新疆机械研究所。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批转制的科研单位之一,新疆机械研究所于2005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是专注于中高端农牧业机械产品,以高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以及替代进口农牧业机械产品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批准的创新试点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乌鲁木齐市创新试点企业,是国内农牧机械制造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2005年5月20日公司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颁发的***号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编号为45763299-9,税务登记证编号为***。

公司法定代表人:周卫华;注册地址: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融合南路661号。

公司经营范围:机电设备、农牧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林果业机械、轻工机械、节能及环保机械、电气与自动化设备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试制、销售及售后服务;有色金属合金、铸造机械、钢铁铸件、冶金专用设备模具其他非金属加工专用设备制造;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技术推广、其他科技服务;进出口业务;仪表仪器、电器元件、五金交电、铸造原辅材料、机械产品配件及各类机电的销售;房屋租赁。

公司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包括(1)Y系列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对种植行距在300-750mm之间的玉米作物真正实现了不对行收获,可一次作业同时实现果穗收割、果穗剥皮、秸秆还田/回收/铺条(2)S系列青(黄)贮饲料收获机械,割幅为3000/2200mm的系列自走式产品、割幅为2200/1800/1200/900mm的悬挂式独立割台,可与各品牌拖拉机配套使用(3)B系列动力旋转耙,作业幅宽分别为2400/3000/3500/4000mm,可一次作业同时实现碎土、平整土地、镇压功能(4)系列铺膜移栽机,以铺膜、钵苗移栽及栽后膜上钵苗覆土为一体的半自动机型,用来移栽根部带有土块的植物幼苗,适合各种膜上移栽的在360-560mm行距范围内的钵苗。(5)系列分体式免耕施肥播种机是一种采用中央枢轴悬挂式结构将涡轮波纹圆盘开沟破茬机构与播种机连接的与大功率拖拉机配套的免耕施肥播种机,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大面积作业,能一次完成破茬、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功能(6)条幅翻转双向犁适用于北方旱田耕翻,操作简单,可与145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套作业,翻垡效果和碎土性能优越(7)J系列自走式辣椒收获机(8)L林果作业机械(9)M系列苜蓿类牧草收获机械(10)农产品加工机械等,其中多项产品被鉴定为“国内首创”或“国内领先”。

2010-2012年,公司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8.92%,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97.98%。201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354万元,同比增长6.77%,净利润同比增长14.28%。

二.公司拳头产品 9QSD-900正面图

9QSD-1200右侧视图

挂接主机后左侧视图

9QSD-2200挂接主机后左侧视图

9QSD2200割台配备4YZB-7300主机 侧视图

9QSD-3000左侧视图

正面视图

4YZB-1800右侧视图

4YZB-7300(还田型)左侧视图

4YZB-7300(收草型)右侧视图

4YZB-7300(收草型)左侧视图

4YZB-8300正面视图

4YZB-8300(收草型)左侧后视图

三.公司竞争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行业内具有竞争优势、技术领先、产品种类较为齐全的成员。

1.专业人才优势明显,核心团队稳定

截止2012年9月31日,有职工495人,其中大专以上人员265人,占职工总数的54%;高级技术职称35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7%;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研究员2名,教授级高工8名。

改制以来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9项,有29项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已获授权专利68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4项、外观专利1项。企业标准14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4项。

以公司为依托组建的“新疆农牧收获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联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批准组建的“新疆农牧机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已形成面向全区农牧机械开发、中试、熟化、批量生产的技术平台。

作为一家集设计、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和核心团队均具有较强的技术背景,基本都持有公司股份,上市后企业管理团队、技术团队保持稳定,也未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2.产品结构完善,销售区域不断拓展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公司业务结构不断完善,上市前公司业务主要局限于新疆、内蒙、东北地区,而上市后跨多地区获取订单的能力增加,现在华北及周边省市地区已成为公司产品的新增销售区域。其中,系列玉米收获机、系列青贮饲料收获机在新疆市场占有率均达95%以上,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0%、68%;系列动力旋转耙在疆内市场占有率达75%。

四.公司近期重点关注的因素 1.管理风险和人力资源因素

随着公司规模及业务量的不断扩大,对管理水平的要求将不断提高,特别是对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高水平研发人员、优秀的市场销售人员的需求将会大幅度增长。

2.行业竞争因素

目前农机行业的发展日趋成熟,处于快速成长阶段,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吸引了更多的竞争者进入本行业,市场竞争将加剧。如果公司不能继续保持在行业内的技术、市场、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加剧的市场竞争会降低公司的盈利能力。

国外及国内的一些与公司处于同一竞争行列的农机公司都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发展,国内与国际合作成为了目前主导的合作方式,还有不少新兴进入农机市场的很有潜力的公司也在进行着扩张式的发展,比如国外的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克拉斯等农机巨头都在国内寻求着不同方式的合作,意在中国的农业机械领域争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蛋糕”。

新疆农业机械化 篇7

据悉, 根据《规划》, 到2015年, 新疆兵团农业机械总动力将达420万千瓦, 拖拉机保有量10万台, 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5万台, 农业机械总值达100亿元人民币;推广应用联合收割机2000台, 采棉机2200台, 主要植棉师基本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制种玉米、甜菜、马铃薯和加工番茄等农作物收获机械1500台;种植业机耕、机播率达100%;建成现代化农机专业合作社30个, 农机管理标准化团场达到90%以上, 农业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93%, 基本建成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推广基地。

本《规划》范围为新疆兵团现有规模以上农业种植团场、农机经营服务组织、农用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以及农机科研, 力争形成农机生产管理、农机产品开发制造、新技术产品推广示范应用、农机服务健全有序的农机化发展格局, 突出农业机械化发展在新疆地方和全国的引领示范作用;将以棉花收获机械化工程、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为重点突破口, 以天山北坡甘莫垦区和阿拉尔垦区经济带为重点发展区域, 努力提升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同时将扩大农机开放力度, 引进国内外现代农业、农用装备制造大型企业的资金、技术、资源, 参与现代农业、农业机械化建设, 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力争在“十二五”末基本建成全国农业机械化推广示范基地。

据了解, “十二五”时期, 新疆兵团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建设将重点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 不断提高服务和保障水平;加快耕整播机械的推广应用, 提升大型农业机械的贡献率;加快农作物收获机械的推广, 提升全程机械化水平;推广畜牧、林果及蔬菜生产机械, 提升行业机械化率;推进农用装备制造业工程, 提升农机企业竞争力;推广农机节能减排技术, 完善标准油量传递体系;推进土壤地膜回收工程, 改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推进保护性耕作工程, 改善农业生产土壤环境。以上8个重点项目预计总投资196.7亿元人民币。

新疆农业节水灌溉发展模式分析 篇8

关键词:新疆; 高效节水灌溉;模式

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主要粮食作物滴灌关键技术与装备(2011AA100508)

中图分类号:S2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51-2

目前,我国水资源年均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是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我国现有耕地面积1.2亿公顷,其中606.7万公顷,坡度在2度左右,大部分耕地缺乏足够的水源保证,且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有40%的耕地因缺水严重退化。对于这些地区耕地面积的保持和维护,农产品与经济作物的增产增收,绝大部分依赖于水供给,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1]。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一直在大力发展农业节水,2014年全国将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300多万亩,将全面推进东北节水增粮、西北节水增效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1 新疆农业节水灌溉现状

1.1新疆农业水资源现状

新疆水资源总量832亿立方米,单位面积产水量仅为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位于全国倒数第三位。目前新疆经济社会用水总量达617亿立方米,开发利用率达74%,超过国家下达新疆2015年515亿立方米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也超过了国际上干旱区半干旱区水资源利用率不宜超过60%的原则。一方面新疆水资源十分匮乏,另一方面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用水结构不合理,农业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90%以上,而新疆农业产值占全疆GDP的比重不到20%,形成了巨大的反差[2],发展农业高效节水、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成为新疆农业未来发展的重点。

1.2新疆农业高效节水应用现状

新疆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具有典型的“绿洲经济、灌溉农业”特征,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从1999年的87万亩增加到2013年的2470万亩,已占全区灌溉面积的35%,仅2013年就新增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20万亩,15年间面积增加了28倍,发展速度很快,引领了全国高效节水灌溉的推广。目前,该技术已从棉花、加工番茄等经济作物向玉米、小麦、水稻及核桃、红枣、葡萄等特色林果业规模化推广应用,牧草浅埋式滴灌也正在逐步推开。到2015年新疆80%以上耕地和果园实现田间高新节水灌溉,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到2020年,新疆农业高效节水面积累计达到4300万亩以上。预计在“十二五”末,智能滴灌技术应用面积在新疆也将超过150万亩。

2 新疆各区域节水灌溉的发展模式

目前,通过建成引额济克、引额济乌、南疆阿尔塔什等水利枢纽、南岸干渠等一批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使其成为充足水源的保障[3]。同时,在用水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调整用水比例结构、合理规划,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针对新疆各区域农业发展对灌溉的需求,综合考虑自然地理、干旱缺水程度、灌溉技术水平等情况,把全疆分为4个分区,并提出相应的因地制宜的节水灌溉发展模式、技术措施和农业重点发展方向[4-6]。

2.1 天山北坡及塔额盆地区

本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爾盆地南缘、西部、北部、塔额盆地和博乐河谷平原,包括昌吉州、博州、塔城地区、乌鲁木齐市等地州,是新疆粮食和棉花基地,也是最早发展滴灌技术的区域,经济发达、工农业并重,水资源较为短缺,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渠道防渗率及灌溉水平均较高,今后应做好已有防渗渠道维护、更新,积极发展滴灌技术;在前山地带粮油作物种植区可适度发展自压喷灌技术,同时应加强部分井灌区的超采治理工作,严格控制开采量,提高滴灌的自动化控制与信息化技术,带动全疆智能滴灌技术推广应用,本区农业主要发展方向应以棉花、枸杞、加工番茄等经济作物,葡萄、蟠桃等园艺作物和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

2.2 东疆吐哈盆地区

本区位于天山南麓东部,北靠天山,南临戈壁沙漠,包括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是新疆重要的园艺、瓜果生产基地。本区经济较发达,气候干燥使得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需全面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今后应在做好开源节流、对已有防渗渠道维护、更新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发。本区农业主要发展方向应针对瓜果、园艺比重大及地下水利用量大的特点,重点推广特色林果业节水灌、设施农业的滴灌技术,在条件适宜的巴里坤——伊吾盆地区适度发展自压喷灌工程,并以发展林、牧业为主。

2.3 塔里木盆地内陆河区

本区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南缘,昆仑山北麓,西为帕米尔高原,包括巴州、阿克苏地区和南疆三地州,水资源较缺短。本区经济相对落后,引水工程简陋、节水设施不配套、渗漏严重和水资源利用率低,是新疆重要的棉花和果林基地,本区应主要发展渠道防渗技术和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地形平缓或田面平整度不高的地块应推广精细平整地技术,同时在盐渍化较重的区域加强排水工程与引水工程,本区农业主要发展方向应推广特色林果业滴灌技术,提高果子品质和发展膜下滴灌棉花、辣椒等经济作物。

2.4 北疆河谷国际河流区

本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西部,包括伊犁州、阿勒泰地区,本区是农、林、牧全面发展的区域,水资源丰富,地形复杂多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渠道防渗率低,田间灌溉技术水平较低。本区河谷平原应以渠道防渗和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为主,推广盆、滴灌和标准沟畦灌,同时加强灌溉用水管理,提高灌溉管理水平。本区有以霍尔果斯为主的口岸,可发展外向型农业,以及薰衣草、啤酒花、油料作物为主的特色农业;前山区及低山丘陵带是发展自压喷灌技术,结合坡耕地改造及草场改良建设,可稳步发展林、牧业。

3 结论

新疆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地区,是我国往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在全疆各区域发展因地制宜的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和农业重点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同时应全面推进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降低农业用水比重,从农业灌溉定额入手量化管理,深入研究农业节水的机理与机制,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低耗农业,大幅度地减少农业用水量,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灌水保证率,缓解了灌区缺水矛盾,保障粮食安全;形成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发展用水,以工业发展反哺农业的良性运行机制,为建设繁荣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疆提供更加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世英.对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几点思考[J].排灌机械.2000,18(1):6-8.

[2] 康绍忠,李水杰.21世纪我国节水农业发展趋势及其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1997,13(4) : 1-7.

[3] 钱翌,李君,赵华.新疆节水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新疆农业科学,2002, 39(2):128-130.

[4] 丁新利.新疆干旱区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发展模式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6,25(5):53-56.

[5] 邓依萍,刘涛.新疆节水农业区划及分区对策研究[J].节水灌溉,2008,(10):8-12.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体育公开课教案《小猫顶球》及教学反思下一篇:公共营养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