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发展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4篇)
寒冬季节,带着憧憬与希望,肩负着学校的重托,我参加了集团组织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史和教学基本功的培训。作为集团的一份子很荣幸能参加这次集团针对兰州校区教师的培训,我感到非常骄傲、自豪和倍感珍惜,这充分体现了集团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发展高度重视,也进一步说明了职业教育对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培训的内容主要是职业教育发展史和教学基本功的学习,通过此次学习,使我在思想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教育理念上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现将本次学习总结如下:
首先,从认识上对“职业教育”的理解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以往我们总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为企业培养合格员工的教育,通过培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职业教育不仅要为学生将来的就业着想,更要为他们长远的职业生涯发展着想;职业教育不仅是面向少数弱势群体的教育,更是一种面向大众、面向全社会的全民教育。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服务。
其二,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通过聆听张总的精彩讲座,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深深地认识到要想跟上新世纪的职业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特别是通过对多元智能理论的学习,让我认识到,职教学生并不是我们传统观念所认定的差生,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职业学校的教育功能应该定位在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创造学生产生自信心的环境,引导学生正面牵移,全面发展,这样才能使“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成为可能。另外在技能教学中推广行动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使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情景教学法”等适合职教特点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动机,使学生真正学好一技之长,使我们的教学更贴近真实的环境,培养学生适应企业的能力,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其三,拓宽了学习的视野。在培训中大家一同交流和探讨,许多的观点在一起抒发和碰撞。我们都积极参与,珍惜发表自己见解和观点的机会,使自己能与他人有更多思维碰撞的机会。使自己能博采众长、开阔了视野。
企业要发展, 关键在人才。但是, 正如国网公司有关人士指出的———“公司现有人才队伍的整体状况, 当前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管理工作还不能很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实现‘两个转变’, 归根结底要靠提高企业素质队伍素质。……我们要把人才建设作为公司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继续实施全员教育培训, 大力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然而, 在培训实践中, 送培生产单位对职工培训提出了不少意见和要求, 例如:培训教学不少方面与生产实际脱节, 实操现场存在与生产施工现场不同步现象;有的教师授课不能紧密联系企业生产实际, 生动性差, 教学乏味, 质量不高;培训的方式模式有待创新, “走出去”现场培训不够, 交流互动式培训差, 等等。同时, 我们从调查中也发现、看到一些问题, 如:对培训的认识不高和重视不够的现象仍然存在, 培训理念存在局限性, 相当一部分学员培训的积极性、自觉性不高, 有的是包着完成任务的应付态度参加培训学习;有的基层单位以工作忙, 经费紧张为由, 被动地对待培训, 缺乏主动送培的积极性。上述问题究其实质, 有的涉及到培训的理念、观念和意识问题, 有的涉及到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培训的方式、模式问题, 有的涉及到培训即时效应和长远目标关系的认识问题……这些问题, 如不尽快研究解决, 势必影响到教育培训工作的持续发展, 影响到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为此, 笔者认为:要实现公司教育培训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加快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必须创新培训理念, 破解发展课题, 处理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的几个重点关系问题。
1 处理好专、兼职教师结合的关系, 破解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的课题, 解决优化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过, 办好一个学校, 最重要的是校长和教师。可以说, 教师的教学质量, 就是培训的质量。而长期以来, 职工培训中心正是在专业技能培训教师不足和不强的问题上苦恼和困惑。专职教师普遍生产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缺乏, 难以适应技能培训教学的需要。根据有关资料所悉, 培训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 是关系电力教育培训发展的一个带“共性”的问题。大量的培训实践证明, 建立兼职教师制度, 实行专、兼职教师相结合, 是解决培训师资力量“不足”与“不强”问题的根本途径。兼职培训师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过硬突出的技术技能, 将来自生产一线的经验、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培训, 无疑会有效促进培训实效的提高。这种源自生产一线的经验、知识、技能, 也增强了教学的鲜活性、生动性, 无疑会受到学员的欢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时巨涛教授也充分肯定了这一制度, 他指出, “安排企业专家、技术技能人才到企业培训中心从事兼职培训师工作, 是国际大企业集团的通行做法”, “将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专业知识、工作流程、管理规范、企业文化等显性化知识, 以及专家掌握的工作经验、技艺等隐性化知识, 通过培训广泛地传授给公司系统员工, 是公司发展的需要, 也是技能人才锻炼成长的需要”。兼职培训教师授课的突出成功之处, 是实现了培训教学与企业生产现场的完全趋同, 使学员学到了鲜活的紧贴电力生产经营实际的知识与技能, 使培训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 处理好培训近期效应和适应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目标需要的
关系, 破解企业培训本质需求的课题, 解决加快推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
“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诚然是培训的基本原则。然而, 不少企业员工对“缺什么补什么”的理解, 仅限于自己眼前工作应急之所需, 而对于自己的基本素质“缺什么”, 并不考虑;至于, 对企业长远发展人才之所需, 就更谈不上关注。基于这种认识的局限, 这些人自然缺少培训的动力和积极性。部分员工对“缺什么补什么”这一问题的不够全面的理解, 反映出在对待培训根本意义和培训理念认识上的某种误区。其一, 应引导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培训理念。在不少工业发达国家, 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全民的终身学习制度。如在美国, 职业技术教育已是“陪伴终身”的制度。从幼儿园、小学到高等专科学校, 都开展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技能素质成为全民的基本素质。德国实行“双元制”的培训模式。学生在初中毕业后, 通过劳动部门介绍, 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 再到职业学校取得理论学习资格, 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取得了“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资料。在国网电力企业, 不少优秀的企业已不断革新培训理念, 创新培训机制, 把员工培训导入“终身素质教育”。西北电网有限公司坚持“培训一体化”原则, 以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致力于员工的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设计, 开展全员素质提升培训, 实现公司人才资源的升级和转型。华东电网有限公司树立职工培训是一种最有效投资的理念, 职工培训已成为连续的、全员的、超前的终身培训, 促进了培训的跨越式发展。有关学者认为为, 电力企业许多领导的管理理念和观念很有前瞻性, 但在员工培训方面的认识与实践, 还与现代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 树立正确的培训理念与观念, 是对当前电力企业管理者的必然要求。其二, 以长远的战略发展眼光看待培训, 建立培训长效机制, 加快推进“人才强企”战略。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离不开人才和智力的坚强支撑。而人才的培养, 开发和管理, 是一个动态管理的站略工程。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进步和发展, 也带来知识于技术的快速更新。根据科学研究成果证明, 人的专业知识的老化速度日趋加快, 已到了惊人的程度。有关专家测试发现, 1976年毕业的大学生工作到1980年, 不到4年的时间, 当初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以老化50%, 而到1986年, 仅过了十年, 当初所学的专业知识已基本老化。由此推断, 当今人才知识的老化速度, 已明显显现出加快趋势。当今时代, 是知识与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 人们的知识也将随之加快老化与更新。因此, 企业学习的速度必须大于企业前进与发展的速度。我们的职工培训必须定格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必须有前瞻性、超前性、连续性和不断渐进性。员工素质的提高不可能“毕其功一役”, 决不能一次培训完成。企业职工“终身学习”所决定的“终身培训”, 是职工不断“充电”、不断自我完善和知识与技能不断提升的过程。唯有如此, 职工培训才能真正服务于企业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 加快推进“人才强企”战略的实现。其三, 突破“传统的”培训内容, 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传统的培训, 以提高员工操作技能为主, 而现代培训已在朝着多元化、多层面化发展, 着眼于员工全面素质的提高为目的。培训内容, 已涵盖员工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要求。有关专家认为, 职业教育培训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应围绕学员的“职业能力”的提升, 进行创意水平、创造思维和创业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与培养;并认为, 职业道德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加强对教育培训者的职业指导和职业道德教育, 才能使其教育培训对象形成完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国网公司高级培训中心主任李援朝指出, 要把企业发展思路、管理理念、企业精神体现在培训项目策划和课程设计之中。据此, 我们要深化对培训需求“缺什么补什么”的全面理解, 创新培训理念, 着眼于公司的战略发展需要, 着力于全员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 不断创新培训内容, 推动培训实践创新, 促进职工培训朝着正确科学的方向发展。
3 处理好实训基地培训与“开门”现场培训的关系, 破解“体验式”、“同步式”与“同体式”培训的课题, 解决好培训模式创新问题
“体验式”教育培训, 是国际通用的职业教育教学训练体系、培训模式。“体验式”教育培训模式的根本特点, 突出体现了学员是训练主体。学员在亲身实践、全身心投入之中, 亲身感悟体验到培训的意义、意图和培训效果, 从而以最佳效果完美实现培训的目标。如“拓展训练”, 就是“体验式”培训的典型范例。破绎“拓展训练”, 其实是通过精心设计的一个个惊险刺激的“游戏”项目, 让参训学员的心理、意志、毅力、品格、潜能等基本素质得到极大锻炼, 把团队精神演绎到了极致。例如组建团队的开篇训练“破冰之旅”, 通过队员共命队名、共制队训、共编队歌等形式, 使全体队员深刻领悟体验、并共同演绎了团队意识, 实现了全体队员信任、信念、智慧、价值取向的交融聚合。又如“超越自我”训练中近似“空中飞人”的惊险动作, 是对心理极限的挑战。队员从中深切体验到, 只有挑战自我, 才能战胜自我, 超越自我。“依存共, ”, 通过两人相互支撑“共渡天堑”、空中走钢丝, 使队员深切体验到, 只有相互支持, 才能相互依存, 克服困难艰险, 组成坚不可摧的团队, 如此等等……从中我们不难想到, 这种学员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特殊训练所获取的精神成果、掌握的技术技能, 会使学员铭记终身, 这是其他培训模式难以企及的。体验式“拓展训练”培训, 以其独特形式和显著的实践效果, 成为锻造团队“虎的精神”、打造“狼的团队”的生动课堂。模拟“同步式”培训, 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同步式”培训, 以“模拟、同步”为其突出特点。简而言之, “同步式”培训是用近乎“搬家”的办法, 模拟复制还原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现场, 而达到培训现场与生产经营现场“同步”的一种培训模式。在实训基地按营销服务窗口的原模原样设置电力营销服务大厅, 让学员“身临其境”地在模拟营销服务“窗口”实践和体验营销服务的整个流程, 培养其营销服务的技术与技能。近年来, 我职工培训中心实现了模拟“同步式”培训的突破。在全省建立起第一个地市变电运行仿真培训系统, 并在全省地市率先开展了变电运行仿真培训。培训中, 通过电脑软件, 将变电运行生产实践中的各类事故、故障发生及处置措施与方法, 变成学员在电脑上与运行现场咫尺之间的依次模仿操作演练。模拟“同步式”培训, 实现了培训现场与生产现场“同步”, 其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用“最优”、“最佳”来评价, 都毫不为过。培训与生产“同体式”培训模式, 特别受到企业关注和欢迎。“同体式”培训, 顾名思义, 就是培训与生产现场“同为一体”, 把技能培训放到生产施工现场去进行, 让学员“真刀真枪”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进行“实践”操作演练, 如供电企业广为采用的“现场培训”, 就是这种模式。现场培训被县市公司、基层生产班组广泛采用, 而省或市培训中心开展“同体式”培训, 却有着特殊意义。因为, 它有别于基层现场培训之处是“同体式”培训实质上是“同步式”培训向生产岗位空间的延伸, 它不仅做到了培训与生产的“同体”, 还做到了生产现场操作与培训教学的“同体”, 它的起点和要求更高, 实现了更高层次的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对增强学员技能、提高员工素质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电网企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电力教育培训方式模式的改革创新必将带来培训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有力促进培训绩效的突破和创新。
4 处理好培训即时教学反应评估与后续跟踪生产应用评估的关系, 破解创新培训评估机制的课题, 解决培训绩效评估问题
培训评估机制, 是建立整个科学的培训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培训评估, 是检验培训效果, 改进培训工作的必要、也是必须的手段、方法和途经。国网公司有关领导指出, 企业培训工作不能为了培训而培训, 培训的目标必须与企业发展的目标紧密结合。要加强培训前期需求和培训后的应用效果调研。这里强调了对培训“应用效果”的评估。可是, 长期以来培训评估普遍的只限于对“教”的评估, 即对培训教学反应的即时评估, 以“教得怎么样”作为衡量培训得失、评价培训质量效果的依据, 而对“学得怎么样”却未被重视, 对“用得怎么样”更未纳入评估内容。当前, 这种培训效果的评估办法是不准确、不全面的, 也是不科学的。这种评估的局限, 是源自思维的局限, 是受到固定思维模式的限制。是以评“教”为目的, 还是以评“学”、评“用”为目的, 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教育培训理念。无容争议, 培训的目的是源自企业生产经营的需求, 那么, 评估培训效果当然应当以学员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为标准。不以应用效果为依据, 就无法真正评估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偏离应用效果的评估, 实质上是一种脱离了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简单的、粗放的、表浅的评估。这种脱离企业生产应用实际的表浅评估导致的结果, 是不能正确检验培训的绩效, 也可以说, 由此也不能真正真实了解培训的需求, 也就不能真正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提高培训的实效性。这也是长期以来, 职工培训效果难以突破、培训工作迈步不快、送培单位满意度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业内行家、专家提出, 要加强培训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的转化和运用, 提高培训效率。根据西北电网公司的经验:“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应以岗位职责为基础, 以业绩考核为主要依据。”当然评价员工培训后素质的提高, 也应以其工作业绩为依据。有业内行家认为:当前的电力教育培训, 缺乏健全的培训评估机制。许多电力企业对培训效果的检验仅局限于培训过程, 没有在实际工作中进行, 造成了培训与实际工作脱节。这与外国先进的职业教育体系存在很大距离。有关媒体报道, 外国职业教育已确立“实用的职业资格认定体系”;检验职业教育质量, “以实际工作结果为证明”。在对受训者的考试考核中, 也由“工作地现场考核”代替“传统的考场考试”;“应考者的工作成果”代替“传统的试卷试题”。可见, 现代外国职业教育把工作实际结果———“应用成果”作为检验质量的标准。所以, 评估培训效果, 应以工作应用成果为依据。这, 应是当前改革、创新培训评估体系的方向。权重于生产应用实际的培训后续延伸评估的意义和价值在于紧密贴近企业生产实际, 将培训评估延伸到生产一线, 延伸到生产班组, 延伸到学员生产实际个人。唯有如此, 才能深入而客观准确地评估培训得失, 评价培训绩效, 为我们不断改进培训工作, 制订更加科学的培训计划、进行长远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从而实现电力教育培训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和适应企业战略发展需求的目标。
发展现代农业呼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关键时期,大量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越来越多被引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迫切需要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民。然而,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民是一种生活在农村、收入低、素质差的群体,是贫穷的“身份”和“称呼”,而不是可致富、有尊严、有保障的职业。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农民一夜之间发现,“农民”一样可以到城市挣钱,特别是青年农民对在农村种田已经彻底放弃,虽然在城市扎不下根,但除非老了、干不动了,才会回到农村种田。另外,从农村出去的大中专学生,甚至农业院校毕业的,更是不愿意回到农村工作。如果不早作准备,及时应对,今后的农村将长期处于老龄化社会,“今后谁来种田”问题绝不是危言耸听。因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真正要进行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政策跟进,一方面引导优秀的人才进入农村,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对于新型职业农民,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有一个强烈的信号,让他们有尊严、有收益、多种田、种好田。要通过规模种植补贴、基础设施投入、扶持社会化服务等来引导提高农民职业化水平。在政策上必须要从补贴生产向补贴“职业农民”转变,在制度上必须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资格制度”,科学设置“新型职业农民”资格的门槛。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呼唤大力发展农民教育培训事业。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可以加速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成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必须要根据不同层次需求,有针对性分类开展教育培训。一是要针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科技文化需求,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广泛开展大众化普及性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手段,将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以及党的强农富民政策、农民喜闻乐见的健康娱乐文化编辑成媒体教学资源送进千家万户、送到田间地头;组织专家教授、农技推广人员、培训教师将关键农时、关键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集成化、简单化,编辑成好看、易懂的明白纸,综合运用现场培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田间咨询等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先进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使广大职业农民的知识和能力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二是要依托农民培训和农业项目工程,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对广大青壮年农民、应往届毕业生免费开展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或绿色证书。对有一定产业基础、文化水平较高、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开展创业培训,并通过系统技术指导、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帮助他们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不断发展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三是大力推进送教下乡,采取进村办班、半农半读等多种形式,将学生上来学变为送下去教,吸引留乡务农农民,特别是村组干部、经纪人、种养大户以及农村青年在家门口就地就近接受正规化、系统化职业教育。
姓名:xxx 学号:201421xxx 2017年6月1日到6月7日,我参加了xx大学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培训,首先我们系统的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章》,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解,使我对党的性质、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奋斗目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更加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理想信念。
从中学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通过学习使我知道了共产党员的称号之所以光荣,就在于他们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的,能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个人的一切;比群众多吃苦、多做贡献、多作牺牲。
在这次培训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要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我们要端正入党动机。所谓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以及其行动的价值取向,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在政治生活中的信念和追求。老师在会上详细的讲解了正确的入党动机的重要性。她强调了志愿加入的重要性,入党必须要志愿加入,入党后必须听从党的管理和指挥。她强调:只有端正了入党动机,才符合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入党以后,才能发挥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作用,从而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战斗力。反之,如果让那些动机不纯的人,特别是企图利用党员称号来捞取好处的人进入党内,就难以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甚至给党带来严重的损失。
在之后的课程中,老师对于我们的入党和今后的人生规划都做了详细的指导。对于我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特殊的意义。他全面改善了我对党的认识,端正了我的入党动机,为我的入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我今后的学习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老师对于毕业后户口、档案、求职等问题也进行了详细的指导,让我受益匪浅,对于我国的档案管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每一名积极争取入党的同志首先要从思想上入党,要从思想上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不惜牺牲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并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只有认识入党的内涵,端正入党动机,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国人们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现在,我谈谈参加完培训的感受。让我感触很深是通过观看《周恩来总理的初心》短视频,看完后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周恩来总理伟大的人格魅力,体悟了党和人民血肉相连、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周恩来总理是一代楷模,是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学习的崇高榜样。他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牢记为民宗旨,严守政治规矩,做人严以律己,做事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生,真正体现出共产党人的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老师安排我们去了肇庆革命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体会到我们共产党员的奋斗终身的精神,同时也发现了现在科技的发达,说明我们国家在一直进步着,这些与我们的共产党员是分不开的,是他们的努力才有了我们美好的今天。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要自觉以一名党员的意识来严格要求自己,虽然我现在只是一名发展对象但是我会以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更加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会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的各方面得到提高,争取早日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党员。
首先,我要认真学习理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次,在工作中,我要挑起重担,起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工作业务水平。
在生活上,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其次,要为党事业贡献力量,就必须扎实工作,兢兢业业,勇于改革,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正值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从创建之初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振兴作为初心和使命。无数的优秀共产党员为此抛头颅洒热血,为党为国捐躯。几经磨难,中国共产党终于带领中华民族从暗淡一步一步走向了辉煌。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同时又能正视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及时给予解决办法,有效的化解各种风险。面对 “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切实做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当今中国正处于百年之未有的大变局中,我们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好“两个维护”。中国共产党能从不被看好的党发展到当今中国的执政党,靠的是共产党人的信仰和人民的拥护。我相信,无论将来面对么困难和挑战,只要有这份坚定信仰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就一定能带领着中华民族一往无前。
一、电梯行业职业技能培训现状
1.电梯企业的规模特点—小微
北京的生产型和非生产型电梯企业有几百家, 全部都是小型和小微型民营企业, 相比大型企业而言, 由于管理简单、员工少、设备小型、业务单一, 所以专业技能培训很少有专管部门或人员, 没有计划性。因此一般非电梯专业的社会培训机构对电梯专业的培训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不讲究培训的具体目标。培训教师多来自职业院校, 缺少在电梯领域长期实际工作的经验, 对电梯企业各级操作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现实需求、职业发展不甚了解, 缺少对企业培训需求科学、细致的分析, 培训目标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难以针对电梯相关岗位的性质和特点制定恰当的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形式和要求。而员工需求的是高度专业化的、某项具体任务完成的技巧。
2.企业所有者对技能培训的重视—不同
企业职工技能培训主要是针对企业员工所需要的各项技能而进行的员工培训。其承担培训的主体主要是各类职业院校、行业协会、民间各种培训机构及企业内部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培训一词的理解, 在不同的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脑海中有着多种版本的解读, 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尺。不同的电梯企业管理层, 对于员工技能培训的理解层次不一样。由于操作层员工流动性大, 企业的所有者往往偏重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 而轻视操作层的专业技能培训。许多电梯企业只愿选择人才, 而不愿参与或很少参与专业人才的培养, 把培养人才的责任推给了职业学校, 甚至把培训员工当成一种负担, 只愿意从职业学校招人, 而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弱, 短时内难以适应企业实际需求, 需要企业不断培训、培养。
3.电梯行业资质许可对职业技能要求—偏低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 从事电梯行业需要取得《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 而相关资质认证条件对电梯企业的操作层人员只有持有上岗证 (初级) 要求, 对中高技能人员没有相关要求。造成企业没有通过技能培训提升企业整体技能水平的动力和积极性, 一些企业原有的培训制度和培训体系逐渐瓦解, 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成长极为不利, 成为企业扩大和提高业务范围的障碍, 使得很多电梯企业遇到技术能力障碍时, 临时花钱请人解决一些并不很复杂的故障难题。由此, 影响到员工缺少技能培训的紧迫感和学习动力, 员工不了解组织的目标, 不了解自己工作的特质, 不能使自己目前的工作如何与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 不能确定自己职业发展长期目标。
4.电梯行业操作层员工集中培训—较难
电梯行业操作层的员工绝大部分是由外来务工人员组成, 吃住基本上都在电梯安装或维保工地现场, 需要保证现场24 h留有应急维修人员进行突发电梯困人事故的救援。由此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不易集中大范围的开展培训课程, 只适应小型零散的重复性的培训方式。这种方式大大地提高了企业技能培训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二、电梯企业技能培训的层级
1.传统的报告形式
这个情况在民营企业中是最常见的形式。像学习文件似的学习技能知识, 企业管理者对学习的过程要求远远大于学习本身的内容, 不在乎培训内容的正确性, 走过场的成分较重, 主要是为了完成管理体系中关于员工培训的基本要求。培训还处于知识的传导为主的学习, 而不关心实际成年人接受知识的效果性。这样的企业群体还是不少的, 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的未来缺乏长期规划, 因此需要在企业的发展中慢慢认可企业培训理念, 等待企业自我成长。
2.企业内部培训
这类型的企业普遍设置了培训经理或责任的岗位, 岗位要求更多的在于培训管理上面, 而非是内部的培训讲课工作, 主要是被动的选择技能培训课程和机构, 主动组织的较少。2012年起的电梯行业洗牌过程中, 逐步的淘汰一批学习能力弱, 资源整合能力弱, 无法通过电梯资质审核的小微型电梯企业, 还有一些电梯企业主动转型或者合并、退出电梯行业。在这个过程中, 一些电梯企业已经意识到了企业内部培训的重要性。正在逐步强化中。有些企业组建内部培训力量, 开始尝试每周几天, 下班用1~2 h开展各类型的技能培训学习活动, 但是没有外部专业机构的介入, 这一阶段很容易随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而让员工自己放弃掉, 要知道电梯行业的特点是操作层人员不易同时集中, 再有讲授的内容也没有外部的讲师有控场能力和渲染力, 而形成越来越少的人参与, 最后多以失败告终。
3.传统的公开课形式
公开课形式的培训更多的是理念的传递, 基础的学习, 学习内容仅仅聚焦在课程本身上的知识框架和讲师个人的技能传授经历, 不适合高等级技能的培训, 很容易忽略掉授课群体企业的个性化和企业中真正问题的识别判断解决。因为, 大部分电梯企业主要做一个或几个电梯品牌的业务, 而各品牌的技术差异性很大, 公开课形式不能满足所有参与企业的要求。这个层级的参与企业只是希望能够选择性地送一些在企业中技能低下的员工出来接受培训, 以便能够达到上岗的基本能力, 员工个体的技能再提高, 企业很少考虑。
4.搭建培训体系
企业和电梯专业培训机构定向合作进行企业培训的工作。这个层级一般是电梯生产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或是代理一个大品牌的电梯代理商。这个阶段企业应请专业培训顾问针对企业关键岗位做岗位胜任力和素质模型, 需要针对企业人才培养来搭建培训体系。当然胜任力模型并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事情, 因为电梯的企业每年都在不断变化, 成长或衰落, 所以胜任力模型也应该随着企业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和完善, 并不是一成不变。在这个阶段后端的培训还是需要依赖外部现有的课程和讲师及培训机构的服务。
三、电梯企业技能培训的展望
1.企业组合技能培训模式
企业组合技能培训模式, 即“岗位胜任力模型+培训体系+内部培训+微学习课程”的组合培训形式。一个长期不断发展的企业, 形成岗位胜任力和培训系统的建立是一个重要的事情, 根据岗位胜任力梳理出来的内部培训课程大纲可以指导内部培训开发课程就变得更为容易, 可以形成一系列的企业培训课程。这是基于企业技能特点的“单点课程”的课程系统。适合隐性知识技能的显性化培训。再往前走一步, 可以做到微课程梳理, 每个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技术特点, 最终形成自己的微课程内容或版权课程, 通过企业自己的版权课程, 企业可以获得定向客户的更大认可, 从而形成企业所经营电梯品牌的特色培训。
2.社会公开技能培训
一个电梯企业除了主要业务经营品牌外, 还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其他电梯品牌业务, 这方面技能人员的培训还需要走出企业参与电梯行业、厂家和社会机构的专业电梯技能培训来补充企业自有培训的缺项。小微型企业就业员工少, 以零散人员培训为主时;企业培训不易开展或开展起来综合成本较高时、考取相关电梯专业技术等级和专业证书时还需要参加社会或行业公开的技能培训。
3.师带徒传统培训
目前我国的电梯生产厂家有几百家, 各有技术壁垒, 一个技术工人要想掌握所有的技能是不可能的。一般是一个人熟练掌握一两个品牌电梯的技能, 适合师傅带徒弟式传帮带的技能培训形式, 很可惜这种传统的培训技能型人才的方式, 没有在电梯行业中实行推广起来, 技术能力和操作水平都是以考取相关的证件为依据, 既不科学也不能真实地反映操作者的技能实际水平, 不利于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所以, 应提倡在电梯行业中建立师徒关系的培训模式。
国家实施的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绝不是狭义地指职业操作技能, 而是指职业操守和职业技能的综合培训, 师徒关系的传帮带培训模式更适合企业员工特别是新入职的员工综合素质的养成及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传承光大。
相对于学历教育一般3~4年时间来说, 职业技能培训长则半年, 短则2、3个月是短线教育。学历教育一般要开设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一系列课程。而职业技能培训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讲授这么多的课程, 同是参加技能培训的员工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学生, 他们的年龄结构跨度较大、文化基础程度不一。如何让技能培训帮助企业成长, 帮助企业家夯实企业发展的基础, 帮助企业家寻找持续做大企业的动力, 是技能培训工作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要把技能培训工作变成企业的私人教练, 要不断的帮助企业提升操作层员工的整体技能水平, 帮助企业寻找和思考未来发展中所需要怎样的人才能力, 帮助企业拥有较完善的培训色彩。
一、政府:发挥应有职能
1、完善职业培训的相关立法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一个国家职业培训工作得以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这一点已经被许多取得职业培训成功的国家所证明。关键一点就是应以完备的法律法规将政府、社会、企业、学校、个人纳入法治轨道,使他们各司其职、权责分明。
2、创新政府管理体制
目前,中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实行的是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学历教育和部分职业培训,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颁发、职业资格培训以及部分学历教育。对职业培训的这种分割,不仅不利于职业培训的统筹和规划,造成培训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证出多门”,往往令人难辨真伪,导致培训证书缺乏权威性。因此,国家应对各种培训机构实行统一的培训计划、统一的鉴定标准,成绩合格,颁发全国统一、通用的培训资格证书,进一步推动职业培训的良性发展。
3、规范培训市场
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职业培训带来生机与活力,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混乱。例如,求“证”心切致使证书不教“本领”:个别机构培训条件(硬件、师资等)不合格,以次充好等。针对以上问题,政府应制定职业培训市场准入条件,规范收费标准,规范培训行为,建立适当的评估体系,使培训市场真正规范、有序。
二、培训机构:提高培训质量
培训工作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培训机构能不能面向市场,提高培训质量。因此,培训机构应苦练“内功”,用过硬的培训质量征服消费者。
1、改革思路,面向市场
培训必须建立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之上。在培训日益市场化的今天,要满足社会需要,就要面向市场。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培训机构就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1)开展“定单式”培训。“定单式”培训,是由用人单位提出人才需求标准,培训机构按定单要求培养人才的培训模式。对用人单位来说,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受训者可以马上熟悉工作岗位,既缩短了培训时间,又降低了培训成本。对培训机构而言,既解决了生源问题,又解决了培训后学员的就业问题。对二者来说,可谓是“双赢”之举。
(2)突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在我国,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技工总数的21%。其中,技师、高级技师仅占4%,与发达国家35%~40%的水平相差甚远。目前仅数控机床操作工就短缺60万人以上。高技能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力提高的一个瓶颈。
2、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保证职业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培训质量又是职业培训机构的安身立命之本。所以,职业培训机构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保障培训的质量。具体来说,一方面抓专职教师的培养,另一方面抓兼职教师的引进,努力建立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通的教师队伍。
三、企业:转变观念
发达国家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日趋普遍化,依靠职业培训发展企业已成为国外许多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国内企业领导者也应将人才培训与企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共同推动培训工作。
1、转变企业投资观念
各企业应转变投资观念,充分认识职业培训的重要性,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人力资本投资上,加强对企业员工(包括临时工在内)的岗前、岗中培训。这样,不仅能增加企业的效益,而且能推动职业培训事业的快速发展。
2、转变企业用人和分配观念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企业在招聘人员的过程中唯文凭是用,没有资格证书是可以的,但没有文凭是万万不行的,一味追求人才的“高消费”。同时,单位内部参不参加培训、有无资格证书在工资待遇上的差别也并不明显甚至是没有差别的。这些因素都大大挫伤了职工参加各种培训的积极性。
现代经济要求企业建立与之适应的用人制度。在用人方面,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收入分配方面,把职工学习技能、参与培训同企业的分配制度配套挂钩,技术、技能等多种要素参与收入分配,逐步建立职工凭技能、职业资格获得提升的激励机制。
总之,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培训模式,都离不开政府、培训机构、企业这三大主体作用的发挥。只有充分发挥三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才能建立有序、和谐的培训市场,才能构建充满活动的劳动力市场。
敬爱的党组织:
2016年5月16日至17日我很荣幸参加了我院组织的“发展对象培训班”,此时我的心情是无比激动的。这次的学习对每个学员来说都是难忘的一次!这是党组织对我们的考查,对我们的信任,对我们的培养。有人说:“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却要一生一世。”2天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们深知,要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共产党员,我们要不断的向党组织虚心学习。
开幕式上,王金文书记把我们定义为“学生党员”,其中包含了“党员”和“学生”两重属性,作为这两重属性的结合体,我们深感自己肩上的重担。从一个普通的学生,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它意味着党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我们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在思想上真正入党。而如何积极地向我们的党组织靠拢,在此次的培训中让我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
由于当代的学生党员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现象,如行为与思想上的不统一、有高傲的行为、莫大的优越感以及公利性心理,以至在入党前后,其工作、学习态度有了180度的转变,由主动转向被动,积极转向消极。而出现上述这些不良现象的主要原因,还要归结于同学们的理论素养不够,党性修养欠缺,入党动机不纯等方面。因此就像崔新宇老师在课上所分析的一样,作为新一代的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有其必要性与紧迫性。
要加强党性修养,我个人认为,我们首先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问题。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变化的社会,我们身边的人、事、物都会不时地发生变化,大学生党员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只有平时注意党性修养的培养,才能抵挡住不良诱惑的影响,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适应复杂的社会。一个人如果只有“如何而生”的思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因何而生”的思索。
其次,要有先进思想。只有有了先进的思想,才能发挥自身作用,否则就会被淘汰。这就要求我们应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我们时刻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指导思想。另外,我们还必须具有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这就涉及到了李庚老师所谈到的“保持党员的先进性”问题。先进性是一事物相比较它事物确立起来的长处和优势,代表了事物发展和前进的方向,在许多人或同类事物中最进步,可以作为学习模样。
作为学生党员,要保持其先进性,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坚持学习。这里包括学习先进思想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我们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文化,学习科学技术,才能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业务能力;只有通过学习政治理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现代化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实力的竞争。因此,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各方面的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一个党员的作用,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共产党员,功成名就后,却放松了学习,放松了思想改造,在物欲面前倒下了。面对前车之鉴,我们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抓住学习不
放松,努力改造自己的思想。同时,党员要保持先进性,还必需要身先士卒,处处起表率作用。
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在学校这个环境里,为人民服务就指的是为同学们服务。这就要求我们从点滴做起,例如,发现同学学习、生活上有困难时,应热情给予帮助;同学思想上有疙瘩,应主动给予开导;遇到个人与同学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先人后己;诸如此类看似微不足道,但党员的作用往往是自己通过这些行动在同学们之中发挥出来的。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进一步对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坚定了自己为党,为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明年,我将毕业,那时候我将全身心投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我相信只要坚定自己的意志,时刻保持先进性,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及党性修养,必能为社会主义的建议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恳求党组织的批评、帮组!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x
敬爱的党组织:
作为一名党员发展对象,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龙岗区2017年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学习,认真听取了党校老师的讲课,深入学习了党史、国史,学习党章、践行党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奋斗目标以及党员的义务、权利和怎样端正入党动机,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等等内容。
经过学习,我在思想上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并在内心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虽然学习的时间很短,但真是受益匪浅。学习中每次我都认真听讲,详细的做着笔记,认真听着老师讲的每一段话,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次变化。能有这样的机会听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讲座我感到非常荣幸。每次在讲到我们党的历史事件时,我都会感觉到我们党的力量的强大和党的精神魅力所在。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是和平年代了,也不用我们为战争抛头颅洒热血,但是我们党的任务仍然很艰巨,有更多的责任和使命等待着我们这一代人,这一代党员去完成和实现。我想我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利益,树立正确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学习,提高本领,勇于实践。继续继承我们1 党的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继续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回顾党史,学习党章党章,即党的章程,是一定历史时期由党的最高权力机关经过一定程序制定和修改、并规定党的政治纲领和行为规范的规范性文件。他凝聚着党长期奋斗形成的宝贵经验和智慧,集中代表了全党的根本意志。从1921年7月一大党章的诞生,到2012年11月修订的十八大党章,历经91年,共产党在不断地发展与壮大,从对党章一次次地修改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共产党“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态度与精神。党章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旗帜,是管理党的总章程,是衡量一个政党实力的有效标志。我们学习党章,在学习党的发展历程的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学习党章,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基础与前提。
遵守党纪,做合格党员。古语有云“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党章》中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党内生活的“规矩”。邓小平同志也说过“我们这么大一个政党,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由此,足以见得“纪律”在一个政党中的重要性。党的纪律有很多种,例如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等等。作为一个合格的党员,遵守纪律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反观当下社会,网络上“落马”、“双规”等字眼时常出现,而这些,却又恰恰与某些高官挂钩。共产党员的宗2 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员是一个光荣的身份,但他的光荣并不体现在高人一等,而是为人民服务。遵守党的纪律,是每位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到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个岁月,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的奋斗精神与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如何做到不忘初心?我们应当做到三个“永不动摇”与四个“自信”。所谓三个“永不动摇”,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永不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永不动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战略永不动摇。四个“自信”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个方面。做到这些,我们才能更好的前进。面对未来,面对挑战,只有不忘记走过的过去,不忘记什么时候出发为什么出发,才能走的更远。
在党校的培训学习以及坚持许久的志愿者服务,结合观看的电教片,使我对党的认识在理论上、思想上、实际行动上有了更大的提升。认识到“我是一名预备党员”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而是需要用实践去证实的,而这种实践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时时刻刻的。不仅要把这个光荣的身份时刻地记在心底,更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其增光添色,同时也要时刻告诫自己,作为一名预备党员,要把党的利益、群众的利益放在最先,时刻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
做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就是要做好联系党和群众的纽带3 作用,把党的温暖真正送到每一个居民心中,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工作中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满意度做为衡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中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进步。
【关键词】人才;团队;职工教育;培训
一、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意义
加强企业职工培训,做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是各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环节。第一,通过培训显著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第二,培训是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培训及时做好企业的人才储备工作;第三,通过培训培养职工强烈的企业归属感,增强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二、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培训投资仍严重不足
企业在职工培训方面的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很低的水平。除职能错位举办子弟学校和政治任务性质投资助学外,真正用于职工培训的投资微乎其微。据对282家国有企业的调查,职工培训投资经费只有工资总额的2.2%(职工人均教育经费仅49.5元),远低于发达国家10%-15%的水平。
2.培训体系不健全,模式单调僵硬
据一份权威机构对全国企业的培训调查报告显示,92%的企业没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在企业的培训管理机构方面,仅42%的企业有自己的培训部门;在培训知道方面,64%的企业声称有自己的培训制度,但经座谈和深访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承认自己的培训制度流于形式;在培训需求方面,没有几家企业进行过规范的培训需求分析。
3.培训实践效果差
培训实践的效果分指两方面,其一为失败的培训,即企业所实施的培训对于原状并无直接或间接影响,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毫无促进效果而言。其二为训而无用的培训。“用”是指培训后,可以将所学用于现实实践中。既然有了一种能力,就该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而不是培训后,原来该怎么干现在还怎么干,仿佛培训的那段日子只是企业好心施舍的一个特殊“福利”。来自同一份资料显示,栽培系的成果转化方面,大多数企业的培训仅产生10%-20%的转化率,即80%-90%的培训资源被浪费了;在培训评估方面,有6%的企业曾做过二级评估,所有被访企业均没有进行过三级评估,也就是说,企业连自身都不清楚培训到底“发生了什么”。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培训评估方面。企业没有认识到培训评估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的方法单一,效果评估工作仅仅停留在培训过后的一个简单的考试,事后不再做跟踪调查,造成了培训与实际生产服务脱节。
(2)培训系统性方面。目前企业进行的培训多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培训,没有从需求评价分析为主要出发点,讲求内容的相关性,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点的一点就是,一些培训工作没有根据企业的战略重点和发展远景,不断更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造成部分培训内容与现实的脱节。
三、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改进方向
1.公司决策层的重视是关键
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离不开决策层的支持,无论是资金层面还是资源层面皆是如此。
2.根据岗位不同,有针对性的设计培训内容
在培训形式上要灵活、生动,易于为被职工所接受,切忌形式主义、走过场;要紧密联系实践,形成双方的良性互动,避免单向的灌输。对于文化程度高的职工,互动式培训会较高,而对于文化程度低的职工,课堂式会更合适一些。同时,学习内容的确定也直接决定了培训的形式。
3.加强培训计划和培训效果评估管理
在职工培训中,培训评估起着信息反馈作用,它主要是调查收集受训者和有关人员对培训项目的看法,考察职工在接受培训后工作态度、行为与绩效是否发生变化。培训评估通过对现状与目标之间距离的比较,有效地促使职工达到预定目标,以提高培训质量,并为下一阶段培训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培训评估包含以下四个层级:
第一是反应层评估:对学员对课程的满意程度。受训者是否喜欢该培训课程;课程对受训者是否有用;对培训讲师及培训设施等有何意见。
第二是学习层评估:受训者在培训项目中学到了什么?培训的前后,受训者知识、理论、技能有多大程度的提高?总的来说,第二个层次的评估是测量学员在走出培训地点时的收获。
第三是行为层评估:受训者在学习上是否有改善行为?受训者在工作中是否用到培训内容?真正应该在此层次担任评估主体的是部门主管。他们要通过恰当的方法,管理学员应用培训所学的幅度、深度和进度,也只有依靠他们的管控,学员改变行为的能力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为改变,最终带来我们渴望的绩效改善。
第四是结果层评估:行为的改变对组织的影响是否积极?组织是否因为培训而经营得更加顺心更好?第四个层次,实际上是对培训过程的绩效评估的延伸,将个人绩效的一部分作为有效培训带来的益处。因为培训和绩效是同处一个企业内,只要个人绩效达到了组织的预期,没有太大的必要来精确测量因培训带来的绩效收益到底为何。但这一层次的评估对评价培训的有效性来说,所担负的作用是基准性的:如果解决了实际问题,那我们就可以说整个培训过程是有效的;如果没有解决实际存在的绩效问题,则说明这个培训过程还要予以改善。
四、结语
职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人力资源投资的主要形式,是保持职工与工作岗位匹配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培训使企业能够快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不断进行观念创新战略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并且使企业在为每一个职工提供成长和成功职业机会的同时,也为自身长远发展储备各类人才,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共同成长。
作者简介:
1构建远程培训课程体系,建立胜任能力模型
作为邮政企业,就应该根据自身的业务,在对各个岗位进行描述以及岗位能力明确的基础上,对能力项目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化,从而对具体的能力项目提出相对应的能力指标,然后再结合能力指标和具体的能力项目,将本岗位上岗人员需要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以及应该达到的程度一一确定下来。 通过层层的深入,就可以形成包含岗位名称、能力分类、能力明证、具体能力标准为主要的岗位胜任能力模型。 通过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结合,就可以制定岗位能力培训的课程目标,形成模块化的岗位能力培训内容,也就是按照计划来开展邮政企业岗位培训课程体系[1]。
2模拟现场内容,让员工 “身临其境”
在网络课程开发的组织与实施环节,应该避免死板单一的专家讲座或者是教授讲课等“满堂灌”的授课模式。 邮政企业应该结合培训对象的学习习惯、认知心理以及目标要求,利用三维动画、现场视频或者是系统仿真等主要的表现形式,创造一个实际的工作场景,让员工产生出“以假乱真”的感觉,进而通过在具体授课环境中的自主操作来完成理念的传导和技能培训能力的提高。 将原本“满堂灌”的教育式培训模式转变成“干中学”的体验式培训模式。 也就是通过网上拉力赛、兴趣游戏、智能冲关等网络形式,提高网络课件的趣味性,提升邮政企业员工的参与性。
3开发通用课程体系,逐步完善课程体系
对于邮政企业而言,远程网络培训已不是“新鲜”的事物,中邮网院的建设发展也得到国际的认可,2012 年、2015 年两次获得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人才发展协会(ATD)“卓越实践奖”, 国际教育培训权威机构对中国邮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取得的成绩的充分肯定。 集团培训中心对新课程的开发、 旧课程的更新等已经形成了常态化,但是在机制、技术和师资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建立完善的远程培训课件体系,要结合邮政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以企业岗位体系为基础,构建“岗位+专业”培训课程资源建设模式,推进针对多层次受训对象的培训资源开发,建立集团牵头、各省开发、共建共享、持续发展的岗位培训课程资源建设机制。 为了扩大远程培训在邮政企业内部的受众面,就应该发挥远程培训课件的实际作用,能够在开发课件工作中,抓住重点,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 普及性的教育课程、通用专业、邮政企业文化、安全规程以及资格取证教育等课件,需要优先开发、随时更新;对于受众面小、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可以结合邮政企业各专业的实际情况,依次逐步投入开发,遴选对口专家,严格把控课件评审程序。 同时,对于课件,要持续性的积累,才能健全邮政企业网络培训课程体系。
4把好课件关,多出 “精品”课件
对于课件生命而言,培训课件质量是“百年大计”。 如果课件质量太差,员工不喜欢,那么课件也只有沦落到“冷宫”里,无人理会,就会成为占据系统空间资源的垃圾。 开发远程培训课件与一般性教材的编写存在不同, 其最大特点在于涉及面广、投入大,一次性开发可重复多次进行使用,属于一次性投入就能够终生受益的资源[2]。 但是,如果出现理论、观点或者是动作方面的错误,就会带来不可预计的负面作用,甚至还可能对邮政企业运行的平稳性或者是工作效率的提高带来影响,做好课件开发质量的控制,就显得异常的关键。 开发邮政专属课件,应该把好立项关、方案关、脚本关、制作关以及审核关,并且审核至少需要进行两次审核。 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及时做好修改与完善处理,力求不会留下任何的瑕疵,这样才能确保每一门课件都可以满足邮政企业需求,并且每一件都是精品。
5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远程网络课程体系已经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并且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对于邮政企业而言,做好远程培训网络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成为邮政企业发展的核心。 笔者坚信,远程网络培训课程体系必定会支撑邮政企业的持续发展,为后续综合性人才基地的建立,为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最终推动中国邮政又快又好发展下去。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远程培训网络系统,远程网络培训已经成为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组成。对于邮政企业而言,实施远程网络培训,就能够实现职业教育服务发展,对于邮政企业未来的发展之路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文章对邮政企业的网络远程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希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邮政企业,职业教育,远程培训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张秀梅,黄晓敏.我国企业远程培训研究十年述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3):64-69.
汪会梅
这次凉州区教育局安排的新教师到西北师范大学集训,我是非常高兴的。对于一名已经加入教师队伍的新教师来说,我觉得这次培训来的犹如春雨一般,来的正是时候。大学里的历练让我们在专业技术水平和理论素质方面拥有了扎实的根基,可是却没有太多的实际教学经验。这次集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教育教学的平台,能使我们更快的适应教育教学,完成从一个学生到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角色的转换。
这次为期五天的新教师集训主要囊括了教师与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德育与班级管理,师德修养与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法规与教育规划纲要解读,教师职业规划
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只有具备全面的素质,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让我知道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比“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更重要的,还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这是新时代新世纪教师素质的最重要的方面。因此,我们必须热爱祖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任劳任怨;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相互尊重,不讽刺挖苦学生;遵循教育规律,对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身要严格要求自己,举止文明,不利用植物之便谋私;用于在业务方面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让我知道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决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课堂上远离烟酒;决不从事有偿家教;决不把手机带进课堂教学;对学生作业认真批改;决不诱导和强迫学生集体购买复习资料和辅导资料,不乱收费;和学生家长搞好关系,但不接受家长宴请,要求学生家长为自己办私事;决不随便传唤家长到校并予以训斥;决不参与打架斗殴和聚众赌博等非法行为;时刻谨记学校规章制度,服从学校安排。在要求自己做好做到的同时,还要时刻同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与现象作斗争,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爱国守法、乐于奉献、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精心育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勇于探索、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在本次培训中,通过学科专业课培训,使我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六认真”要求,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试和认真组织课外活动.备课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备课中要准备三方面,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要关注学生如何学,学到了多少东西.不仅要求老师课时备课,还要善于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进行总结和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教学上,应该懂得将教学艺术化,学会抓住学生的心理,引起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这就更加要求教师要懂得授课的艺术性.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如何使自己能够有质量有效率有能力地教好这门课,使学生能够持续地从心灵深处接受我的教学,这就需要我努力地备课,努力地锻炼,努力地学习…… 五天的新教师集训结束了,当走出西北师范大学校门的一刹那,我突然就觉得自己的肩头很重很重,觉得自己已经再是大学里嘻嘻哈哈、快快乐乐的大女孩了,知道了自己责任重于泰山。
曼曼兮修道远,我将上下而求索。对于成为一名合格教师,我的路还长着哩!
山东省东营市 “教师专业化发展”全员培训工程网络研修即将结束了,在几个月的培训活动中,我认真聆听潘克明、张梅玲、刘金玉等专家、教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等专题讲座、观摩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磁场》等课的教学。在各种讲座当中,有对当前国内外教学活动的现状研究,有对学生组织、学习方法指导具体做法的探讨,我觉得这些讲座和实践活动,非常贴近我们基层教师的教学,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操作的过程当中都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让我感到受益匪浅。现结合本人的学习,谈一些我对网络研修的认识和学习体会。
第一方面,我对网络研修的粗浅认识:
网络研修是我们教师们资源共建共享、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教研方式。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深入的教学研究。借助教研活动,教学成果得以采用,优秀的教学经验得以推广,示范课与精品课程建设相结合,发挥明显的教学辐射效应作用,它使其他教师能够学以致用,迅速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技能,从而使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的一位德才兼备的合格教师。
网络研修是一种新的培训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参加网络研修的全体老师即是同学,又是共同进步的合作伙伴,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不难看出,充分发挥网络研修这个平台的作用,使广大教师高度的热情投身到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来,通过发展
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和个人素养的整体提高,努力完成从“教书匠”到科研型教师角色转变,才能有力地推动新课程的实施和发展,从而可以有效的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1、网络研修可以使教师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清醒地看到了自己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之间的差距
当教师专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他们发现无论怎么努力、怎么拼搏,都只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原地踏步,充其量是缓慢地爬行上几步,却怎么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和希望的顶点,有时还会出现暂时的后退。但是教师一旦能找到了突破专业发展的有效办法,那么他的专业发展水平就会进入新的阶段或进入更高一层次的发展空间。
2、网络研修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和通道,有助于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除了实现与同行教师的同伴互助外,还可以实现和名家大师学习的零距离接触,获得专业化引领,使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自我更新成为现实可能。利用网络中的丰富资源,教师可不断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熏陶和碰撞,从而更新教育观念。
3、网络研修有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反思方式,为教师的反思性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力的技术支持,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反思向纵深处发展。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实践
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审视,做出理性思考,并用以指导日后的教学,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4、网络研修能焕发老师内在的精神力量,激发教师的写作热情,使教师从中体会到写教育随笔的乐趣,让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不断的升华和发展。写教育随笔是教师教育的反思,是教师经验的凝练,是教师成长的阶梯。
5、网络研修使我们更加学会了关注课堂。以前上了课以后,偶尔的也会想想其中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但很少会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记录下来,等到时间一长早就忘了。因为网络研修,我们会经常审视自己的课堂,我们会经常将自己的教学反思及时记录下来发到我们的专贴上。这种“反照镜子”与“反弹琵琶”使更多的课堂出彩,使大部分中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步入了一个新台阶。
6、网络研修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有效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7、网络研修有利于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网络研修博客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博客的建设过程本身就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鼓励教师学会精心经营自己的博客,做一个美观大方,知识丰富的博客,这其中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知识,收集材料。通过自己的努力,教师可以在自己的博客中进行大胆的创造和表现自己,这时博客就是个人的表达工具和舞台,教师通过写博客来形成一
种写作的自信心和语感。另外,自己所写的东西可以很快被其他人读到,特别是由于几乎所有博客软件都具有评论的功能,进一步地思想碰撞和交流可以迅速展开。这样长期下来有利于教师展示自己的才华。
8、网络研修是培养教师创新能力的良好平台
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今乃至今后教育教学发展的目标。博客应用于教学为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便利,网上资源,为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发挥现代网络研修的作用,为教师提供课内、课外的教学资源,让教师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主动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是传统教研方式无法比拟的。
总之,网络研修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使其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并科学高效地良性运作,将是我们继续深入探究、思索的重要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网络研修这一新的教研模式,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的关注和投入。网络研修已经在营造一种合作、积极、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教研氛围,身处此时的一线教师,我们在辛勤耕耘的同时,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于去更新、去创造自身的教育教研行为,唯此,我们才能在共同的学习中参与、互动、共享、提高,才可能收获甜美的教学之果,也才会有“教研是一条幸福之旅”的体验!
第二方面,我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1、加强思想文化修养,提升发展的动力
一个教师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并有良好的发展,就必须有良好的个人素质。教师做为雕塑孩子心灵的工程师。为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为学生的成长感到快乐,在付出与给予中感到满足。往往先是教育了自己,然后再来教育学生,或者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在教育自己。这样的教师,懂得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并且是出于自觉去做。教育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当一个教师把教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那么他就完全超越了世俗的功利,超越了自身的道德伦理价值,从而达到了一个与天地合一的境界。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要真正当好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提高思想文化修养,态度谦虚谨慎,气量大度容忍,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合作精神,善于与他人沟通,擅长调整人际关系,自我调控和调节的能力较强,淡化得失,把教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学会享受职业生活,增强职业的幸福感,从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寻找持久有效的动力。
2、转变观念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教师是学校的主人,个个都是发展的重要一环,树立了发展意识,明了了开放需求,确立了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理念,明确了学校在新时期的发展目标,战略定位与办学特色,以育人统揽全局,统一思想,与时俱进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办学理念,掌握了以往学习中学不到的知识点,对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理解更
加深刻了,加深了对学校的认识,更加明确了努力方向,明白了作为教师的职责和任务。教育教学方法要创新,应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创新出更多的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中学生所接受,所欢迎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工作中能够准确地回答和科学指导学生的学习问题,才无愧于这个时代光荣的称号。
3、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知识是中小学优秀教师从事高质量教育活动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量的剧增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现有的专业知识;同时学科交叉相互渗透、基础教育学科综合发展的态势,又要求教师们要不断地拓宽知识渠道,加快信息获取速度,以形成较好的认知结构。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认真刻苦地去学习,我很清楚此次来的是学习!是在学习上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升华自我!这短暂的几天的学习是紧张而忙碌的,短短几天的学习使我深深体会到自主探究的教学真谛:他们重视营造课堂教学环境,重视课堂的趣味性。在此同时我也深深的懂得了在平时教学中要变注入式教学法为启发式教学;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与技能并重,教师施教之一,贵在引领,妙在使学生开窍。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表述的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把讲堂变为学堂,把书本知识转化为生活情境,变为生活的大课堂。”让学生参与进来,像演员一样体验人生的种种际遇,在„过程‟中感悟语言的魅力,领会语言 的真谛。
4、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小学优秀教师深厚的教学基本功不仅表现为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及优良的教姿教态,更是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善于不断地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等。
【职业教育发展培训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学习职业教育发展史心得体会10-24
德国职业教育培训心得11-01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06-16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10-29
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05-25
发展区域职业教育的思考11-09
发展我国民办职业教育的思考06-07
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回顾与总结09-27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调研思考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