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总结(精选12篇)
为进一步加强对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监督管理,深入贯彻实施《禁毒法》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严防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被用于制造毒品,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省、市、县禁毒委印发的《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和国家、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我局精心部署、合理安排,组织执法人员在全县范围内扎实开展了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现将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经营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主要经营品种为含麻黄碱复方制剂)的药品经营企业有226家,其中药品批发企业3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3家,药品零售企业220家。
这次开展对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30人次,执法车辆70台次,检查药品经营企业119家。从整治情况来看,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单位均能认识到加强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重要性,自觉按照相关规定从合法渠道进购、台账记录完整、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销售流向记录清晰,基本符合规定要求。
通过检查,未发现企业有违法违规经营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行为;未发现零售企业经营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超限量销售的情况。个别企业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均现场责令企业进行整改。
二、强化组织领导,注重实效
为将本次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取得实效,我局成立了以局长沈宏华为组长、副局长张政、徐瑞竹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海安县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整治工作重点内容,要求把对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与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检查、跟踪检查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三、加强宣传教育,注重防患
一、当前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 易制毒化学品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其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首先, 易制毒化学品本身只是需要特殊管理的化学品, 而不是毒品, 易制毒化学品种类众多、使用广泛, 涉及化工、医药、农业以及科研教学等领域, 关系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是工业生产和医药科研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化工原料和药物试剂;其次, 易制毒化学品可以用于生产、制造或者合成毒品的原料、母体和反应助剂等物质, 因此, 易制毒化学品具有广泛的合法使用性与可制毒性的双重性质, 易制毒化学品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其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如果在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中不重视易制毒化学品的特殊性, 把握不好监管与打击的问题, 就可能对群众生活、企业生产、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二) 混乱的管理体系与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易制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是遏制合成毒品蔓延的治本之策, 是预防和打击毒品犯罪的基础性工作。当前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中, 较为混乱的管理体系与繁重的管理任务不相适应, 是影响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首先, 易制毒化学品种类众多, 生产流通量大, 使用广泛, 需要防控的企业单位数量众多, 易制毒化学品有可能从生产、销售、储存、运输、使用的任何环节进入非法渠道, 且易制毒化学品行政主管部门要负责审批发证、登记备案、监督检查、侦查打击等各个管理工作环节, 造成管理工作量大, 管理部门很难对从事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运输和购用企业单位的基本情况有全面的掌握;其次, 易制毒化学品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等各方面, 涉及公安、药监、安监、工商、交通、环保等多个化学品行政主管部门, 存在管理衔接不到位, 各部门之间协作性差, 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等问题, 这就给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留下了很多监管漏洞, 造成了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盲区, 使监管部门安全责任难以落实。
(三) 管理队伍建设滞后, 具备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匮乏, 缺乏专业装备
首先,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 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化学、医药方面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工作经验, 并能熟悉、掌握易制毒化学品的作用和化学性能, 但是相关管理队伍往往缺少易制毒化学品的基本知识, 缺乏对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案件的法律意识, 对易制毒化学品的性质、作用及识别、检验方法缺乏了解, 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监督管理工作;其次, 易制毒化学品种类繁多, 外观与普通化学品基本无异, 且不法分子在生产贩运易制毒化学品过程中, 为了逃避打击, 大多对这些易制毒化学品进行各种伪装, 给执法机关打击生产贩运易制毒化学品工作带来了困难;最后, 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缺乏现场快速识别、检测等必要的检测设备, 专业装备难以满足当前易制毒化学管理的需要, 延误了检查管理工作的进行, 降低了工作效率。
(四) 社会认知薄弱, 易制毒化学品互联网贩卖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突出
虽然我国《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已于2005年实施, 但由于相关部门对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宣传比较少, 针对性不强, 致使相关企业单位对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政策不清楚, 社会对易制毒化学品的了解和认知不够, 部分从业企业对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这就可能造成易制毒化学品生产、存储、运输、销售、使用以及废弃处置等环节发生脱离监管的情况。以上问题给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带来了很多困难, 影响了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另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运用, 越来越多的制毒分子开始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在线支付的方式寻购销售易制毒化学品, 为隐蔽交易创造了便利条件, 给易制毒化学品的非法买卖开辟了捷径, 增加了查缉打击难度。
(五)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法律体系还不健全
目前,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法律依据主要是2005年出台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它规范了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出口等行为, 同时还对易制毒化学品管制品种作了部分的界定, 按照易制毒化学品在制毒过程中的作用, 将易制毒化学品划分为三类, 实行不同程度的管理。但是, 在执法实践中, 仍存在法律法规的一些条款设定可操作性不强, 法律、法规与规章之间不能相互协调和衔接, 甚至存在部分法律空白等问题, 导致管理部门面临执法困境。例如, 部分易制毒化学品犯罪无量刑依据, 这就造成了易制毒化学品犯罪破案后量刑处理困难。再有, 随着毒品合成技术的不断发展, 不法分子不断寻求新的非管制化学品来替代被严格管制的易制毒化学品, 但是由于相关法律的滞后性, 往往不能对新增的易制毒化学品加以规定, 导致仍有不少易制毒化学品犯罪活动游离于法律之外。
二、面对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主要困难应采取的对策
(一) 完善六大环节管理体系, 截断易制毒化学品非法流出渠道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问题的关键就是截断易制毒化学品的非法流出渠道。易制毒化学品的非法流出往往发生在生产、存储、运输、销售、使用以及废弃处置六大环节, 所以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重点就在于完善六大环节监控体系。
第一, 严把生产审批关。管理部门应严把易制毒化学品生产许可审批, 做好生产企业的实地核查和专家评审工作。第二, 储存管理责任制信息化。易制毒化学品生产企业和使用企业或教学科研单位, 应当设置独立的易制毒化学品储存库, 严格实施出入库登记和落实安全责任制。第三, 运输安全动态跟踪。对不同类别的易制毒化学品, 严格遵守运输许可审批规范, 并做好运输过程中跟踪检查工作。第四, 落实销售核查。管理部门做好购买单位的审批许可工作, 易制毒化学品生产企业、相关销售单位在销售易制毒化学品时, 应当核查相关购买许可证明和采购人员身份证明, 确认无误后方可销售, 并建立销售台账。第五, 核查使用方向。管理部门应实地核查相关企业单位的易制毒化学品的具体使用方向, 确保易制毒化学品合法使用。第六, 做好无害化废弃处理。针对管理部门收缴的易制毒化学品和相关企业使用的易制毒化学品残留物, 按照环境保护的相关排放标准规定, 应制定经济可行, 安全可靠的无害化销毁处理方法和具有广泛实用性的操作流程规范。
(二) 建立高效的跨部门联合监管体制, 增加跨区域信息交流
首先, 加强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 必须建立起共同管理的协作机制, 并统一执法程序, 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指挥体系, 形成各部门协同配合的管理工作格局。其次, 坚决执行责任制, 明确和落实各级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的管理责任, 彻底解决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职权范围模糊、责任不明确的问题。再次, 应构建企业与行政主管部门间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把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工作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来抓。最后, 针对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活动普遍具有的跨区域的特点, 各地区之间应当密切协作, 加强情报信息交流, 及时互通情况, 共同提升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水平。
(三) 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 增加技术装备投入,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首先, 应吸收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的专业人才进入管理队伍。其次, 组织业务培训, 总结执法经验, 提高管理执法队伍对易制毒化学品的识别和处置能力, 并加强对执法队伍在处置易制毒化学品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教育, 树立安全意识, 避免人身伤害事故发生。再次, 增加技术装备投入, 积极研发快速的易制毒化学品检测方法和设备, 并逐步建立各环节台账、档案、资料的电子文档, 实现信息化管理。最后, 借助媒体, 依托群众, 做好易制毒化学品的知识普及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四) 完善法律体系, 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提供法律武器
针对不同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案件的定罪标准不明问题, 加快完善追诉及量刑定罪等相关法律规定, 为打击和防范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对新增的非管制易制毒替代品及时加以规定, 减少不法分子钻法律漏洞的机会。对不同级别和种类的易制毒化学品, 作出更细致的区别管理规定, 尽量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对规范正常的易制毒化学品市场, 提升管理效率, 发挥积极作用。
(五) 加大对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案件的查处力度
各级主管部门要对相关企事业单位扩大执法检查范围, 依法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流通等环节进行全面的检查整顿, 规范企业行为, 取缔非法企业, 增强企业自律意识。公安机关各级禁毒执法机构应扩大情报信息量, 为查处打击提供线索。目前, 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方式主要是借助网络进行业务联系和非法交易, 且非法易制毒化学品交易往往与制贩毒团伙有直接联系, 因此, 各级公安机关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 对破获的制贩毒案件建立起易制毒化学品来源倒查机制, 摸清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漏洞、非法流出渠道和非法来源。办案机关还要与相关省区和境外警方建立情报信息交流机制, 积极参加跨区域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合作。
三、结语
易制毒化学品既不能像普通化学品一样可以完全自由流通, 也不能等同于真正的毒品完全禁止, 而是在国家管制措施下有条件地合法生产、流通和使用。我国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应由传统管理手段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 逐步形成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管理机制, 并充分发挥相关法律在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推进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向纵深发展。
摘要:当前, 冰毒、K粉、摇头丸等化学合成类毒品犯罪日益严重, 行政主管部门在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中也一直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客观分析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找出困难, 明确对策, 及时调整工作重点, 对易制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试图就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加以分析, 就如何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困难,对策
参考文献
[1]秦总根, 赵彤.浅论易制毒化学品管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报, 2007 (2) .
[2]张黎, 刘嵩岩.论我国易制毒化学品防控体系构建[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4 (1) .
[3]张洪成, 肇恒伟.浅议易制毒化学品的法律规制[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2) .
[4]杨黎华, 公安机关处理易制毒化学品存在的困难及对策[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1 (5) .
[5]尤晓明.易制毒化学品的现场检测与分析方法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3 (5) .
1、目的
建立易制毒品化学品采购、运输、入库、使用、储存规定。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
3、责任者
经理室、采购科和生产部、使用部门。
4、程序
根据国家《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购销和运输管理办法》等法律规定,防止易制毒品流入非法渠道,结合企业实际,特制定本制度。4.1 采购、运输、入库、使用、储存易制毒品化学品,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并成立易制毒化学品使用管理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并确定1-2名专兼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人员。
4.2 定期对易制毒化学品采购员、仓管员、使用人员进行政审,定期对上述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
4.3 每次采购易制毒化学品,均由采购员携带荣成市易制毒化学品采用申请表以及上次办理的购用证明、实际购买情况,到市公安局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办理购用证明。购用证明有效期为一个月,每证仅限购买一次。在购用证明办理后未能按时购买,应在有效期满后7日内将已过期的购用证明交回原发证机关,由原发证机关注销作废。
4.4 购买易制毒化学品时,必须严格按照购用证明上的数量进行购买,不得超过购买证明上所规定的数额。
4.5 购用证明仅限证明上所注明的购用单位使用,由购用单位派员前往销售单位进行采购,不得将购买证明以任何形式交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或请其他单位或个人代为购买。
4.6 所购买的易制毒化学品必须是本单位使用,不得以转让、转借等形式交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不得为其他单位或个人代为办理购用证明。
4.7 易制毒化学品抵运单位后,必须有采购员在场监视卸货、入库,数量核对无误后,由送货员、仓管员、监督员分别在易制毒化学品出入库登记证明薄上签字确认。
4.8 易制毒化学品必须有单独的库房存放,实行双人双锁,出入库台账登记清楚、全面、准确。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易制毒化学品仓库。仓库员和采购员应每月盘点当月的使用数量和库存数量,如在盘点中发现存在数量不对应,应立即报告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由管理办公室和使用企业共同复核,如发现被盗的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4.9 使用部门(车间)须开具易制毒化学品领用单,由使用部门(车间)负责人签字后,向仓库领用易制毒化学品。出库时采购员须到现场监督,领用人、仓管员、监督员核对数量后分别在易制毒化学品出入库登记证明薄上签字确认。出库后由采购员陪同领用人将易制毒化学品送到使用部门(车间)。易制毒化学品领用单位应建立登记台账,单独装订成册备查。
4.10使用部门(车间)应按当天使用计划,合理领用易制毒化学品。原则上谁使用由谁领用,负责领用人下班,易制毒化学品还有剩余即视为不能使用完。使用部门(车间)负责人应安排两个人将多余的易制毒化学品送回仓库,由仓管员应对送回的易制毒化学品计量后作为入库原料进行登记,送回人、仓管员分别在登记薄上签字确认。不得将领用易制毒化学品暂存在仓库中,使用部门(车间)不得私自存放易制毒化学品在本部门(车间)。使用部门(车间)再次领用已送回的易制毒化学品按第九条规定重新办理领用手续。
4.11 使用易制毒化学品,应注意易制毒化学品使用后残液的回收和处理,不得将含有易制毒化学品成份的残液直接排放出厂外,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5、附则
1.企业法人、易制毒化学品安全员、经办人员、仓库保管人员等 相关人员必须具有制毒化学品管理的相关知识,无毒品违法犯罪记录。企业应适时组织学习易制毒相关知识,并做好记载。
2.生产、经营、购买、运输、仓储易制毒化学品的单位一律要凭 易制毒化学品许可证明或备案证明,合法生产、经营、购买和运输、仓储易制毒化学品。
3.易制毒化学品相关企业要如实记录日常生产、经营、使用、运输 和仓储情况,建立管理台账,确认专人负责,台账应当保存两年备查。
3.有库存的企业,要建立专门的易制毒化学品储存仓库,专人保 管,进出仓库必须有严格的交接手续,仓库应有醒目的标志牌,并要有安全的防盗设施。如发现易制毒化学品丢失、被盗、被抢的,发案单位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5.每年3月31 日前应向县(区)公安机关如实报告本单位上年度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库存情况,经营易制毒化学品单位应在月底前将本月的销售情况报公安机关备案。
6.禁止走私或者非法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易制毒化学品,禁止违反规定使用现金或者实物进行易制毒化学品交易。
易制毒化学品是国家规定管制的,容易用于制造毒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原料和配剂,《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中详细规定了易制毒化学品的分类和目录。由于易制毒化学品的双重性质,它既是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必须的重要物质,同时也是制造毒品的原料和配剂,需要严格加强管理,在储存上须采取的安全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
1.储存场地要求
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应储存于特殊药品库,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必须储存在危险品仓库内,储存场地应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要求,并设置明显标志,储存设备和安全设施应当定期检测,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特殊药品库与危险品仓库。2.储存原则
分类存放:库房内物品应保持一定的间距,分类存放;易制毒化学物品必须根据其不同特性专库专储,尤其是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物品,应按腐蚀性、易燃性等分类存放;凡用玻璃容器盛装的易制毒化学危险品,严防撞击、振动、摩擦、重压和倾斜。3.出入库管理
易制毒化学品到库后,应必须由联络员在场监视卸货、入库,数量核对无误后及时卸货,轻手轻放,严禁撞击,在待卸货期间,应指定专人看管,1双人验收;验收人员应校对物品名称、数量、规格、标志、生产厂家等资料,检查包装是否残破、泄漏、封闭不严、包装不牢等。
易制毒化学品按生产指令限额双人发放,双人复核,双人领用,做好出、入库登记工作。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特殊药品库与危险品仓库。4.日常安全检查
日常检查的方法,分为逐日检查、定期检查和临时检查三种,查出隐患要及时整改和上报。
文章通过对云南省公安机关禁毒部门近年来查缴的易制毒化学品氯化亚砜进行研究分析, 提出采用分解-吸收的方式对氯化亚砜进行无害化处理。应用实践表明, 采用分解-吸收处理工艺能满足氯化亚砜无害化处理的要求, 最终副产品盐酸液、石膏渣具有一定的综合利用价值。
1 易制毒化学品处理现状及对策
根据《中国禁毒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 2011年全国破获、查处走私贩卖易制毒化学品案件414起, 缴获各类制毒配剂1 834.78 t, 其中云南组织开展打击易制毒化学品犯罪专项行动中缴获易制毒化学品498.9t, 占全国缉获总量的27.19%;2012年全国破获易制毒化学品案件800起, 缴获各类制毒的化学品4 083 t。从数据看出, 近年开展的各项禁毒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同时也给各级禁毒部门无害化处理易制毒化学品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杨黎华[1]对我国公安机关处理易制毒化学品现状进行了探讨, 指出现阶段公安机关处理易制毒化学品存在的困难, 包括: (1) 处理人员缺乏系统的化学知识, 极易对自身造成伤害; (2) 公安机关缺乏专业化的处理设施及防护装备; (3) 缺乏易制毒化学品安全保管知识, 存在潜在危险; (4) 处置过程缺乏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有效手段; (5) 委托第三方处理机制不健全, 处置费用高。这些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级公安禁毒执法部门对禁毒工作的开展, 并阻碍了后续易制毒化学品的无害化处理处置工作。
针对公安机关处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云南省公安禁毒部门采取有效对策, 其中, 积极发展、依托第三方具有处理资质的企业共同研发无害化处理技术, 实现易制毒化学品安全处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2年6月26日, 云南省公安厅与昆明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签订处理合作协议, 处置中心将承担云南省内禁毒执法部门缴获的部分易制毒化学品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在全国开创了政府与企业共同处置易制毒化学品的先例。在2012至2013年间, 处置中心圆满地完成了云南省公安厅交付的处理任务, 其中包括对200多吨氯化亚砜的无害化处理。
2 氯化亚砜无害化处理
2.1 氯化亚砜性质
氯化亚砜[2]又名亚硫酰氯、二氯亚砜、氧氯化硫、二氯氧化硫, 英文名:thionyl chloride、sulfurous oxychloride, 简称TC, 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分子式SOCl2, 相对密度1.638, 沸点78.8℃, 为第八类酸性腐蚀品。可混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在水中分解为亚硫酸和盐酸。加热到约140℃则分解成氯、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硫。1997年颁布的《云南省易制毒特殊化学物品管理条例》将氯化亚砜等28种化学品列入云南省严格管理的易制毒特殊化学物品品种[3]。
2.1 氯化亚砜无害化处理原理
氯化亚砜遇水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氯化氢气体, 部分氯化氢及少量二氧化硫溶于水 (或被水吸收) 生成盐酸和亚硫酸, 少量亚硫酸被氧化为硫酸;未被吸收的酸性气体, 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4]进行吸收至尾气达标排放, 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
方程式 (1) 为氯化亚砜分解反应式, (2) ~ (4) 为酸性气体的吸收反应式, (5) ~ (10) 为湿法脱硫处理反应式。从 (1) 式看出, 氯化亚砜与水作用产生酸性气体, 反应后气体体积迅速增大, 并伴随着大量热量的产生, 使溶液温度快速上升, 因此在投加氯化亚砜时, 应调控氯化亚砜的投加速度和投加总量, 避免反应釜温度过高、压力过载。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气体都易溶于水, 在相同温度下氯化氢的溶解度较二氧化硫的大, 但二者溶解度受吸收液温度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不断降低, 且二氧化硫溶解下降趋势较氯化氢的明显, 吸收液温度在40℃左右时, 对氯化氢的吸收相对较高而对二氧化硫吸收则偏低, 有效地提高了溶液中盐酸的浓度而同时减少了亚硫酸的含量。在湿法脱硫处理阶段, 尾气中的SO2首先与水作用产生H+ (见式 (5) ) , 产生的H+促进了Ca CO3的溶解, 生成一定浓度的Ca2+;Ca2+与HSO3-、SO32-结合, 生成Ca (HSO3) 2和Ca SO3;最后溶液中存在的大量HSO3-和SO32-, 可以通过鼓入空气强制转化为SO42-, 最终生成石膏结晶;通过湿法石灰石-石膏脱硫处理后, 氯化氢气体可被完全吸收, 二氧化硫气体吸收率达95%以上, 保证尾气排放质量。
2.3 氯化亚砜无害化处理工艺流程
氯化亚砜无害化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分别向反应釜、1#吸收罐、2#吸收罐泵入一定量自来水, 并将配置好的石灰石浆液泵入吸收塔内, 启动鼓风机、浆液循环泵;开启反应釜、吸收罐夹层冷却用循环水;启动1#、2#吸收罐吸收液循环泵;经投料口向反应釜中通入氯化亚砜, 观察压力和温度仪表示值, 调控氯化亚砜流量;当投加一定量氯化亚砜后, 对反应釜溶液取样分析, 检测盐酸液浓度是否达到综合利用要求, 满足要求后从反应釜出料口导出。反应釜中盐酸液出料完毕, 将1#吸收液或2#吸收液泵至反应釜作为与氯化亚砜的反应液, 再向该吸收罐中补充定量的自来水;启动加料泵定量投加氯化亚砜, 当反应液盐酸浓度符合要求时, 导出盐酸液, 如此周而复始。在线监测洗涤塔p H值和尾气排放情况, 及时清运塔底硫酸钙渣, 补充石灰石浆液;石膏钙渣经板框压滤机脱水后装袋保存。
该工艺能保证对氯化亚砜的完全分解, 通过调控氯化亚砜投加速度和冷却循环水流量实现对反应釜和吸收罐温度的控制, 促使吸收液对氯化氢有较高的吸收, 而降低对二氧化硫的吸收, 提高主要副产品盐酸的浓度和品质;两级吸收罐的设计, 提高了对氯化氢气体的吸收效率, 另外, 可将吸收罐的吸收液返回至反应釜与氯化亚砜作用, 继续提高溶液中盐酸的浓度;最后, 通过石灰石-石膏溶液对尾气进行脱硫处理, 副产物为二水合硫酸钙, 既保证了尾气的达标排放, 又满足了副产品综合利用的要求。
2.4 主要设备
(1) 反应釜1座, 功率7.5 k W, 带水冷夹层, 内层材质玻璃钢, 外层材质碳钢, 容积2 m3, 承受压力0.5 MPa。
(2) 吸收罐2座, 带水冷夹层, 内层材质玻璃钢, 外层材质碳钢, 容积2 m3, 承受压力0.3 MPa;内置格栅填料, 罐顶设高效雾化喷头。
(3) 吸收塔1座, 外层碳钢, 内层涂敷环氧防腐涂料, 内置格栅填料, 罐顶设喷淋嘴。
(4) 高性能隔膜计量泵1台, 轴功率25 W, PT-FE隔膜, 流量:0.20~1200 L/h, 扬程10 m, 用于氯化亚砜投料。
(5) 吸收液循环泵2台, 碱液循环泵1台, 冷却水循环泵1台, 反应釜出料泵1台, 功率均为2.5k W, 耐受酸碱腐蚀。
(6) 鼓风机1台, 功率0.75 k W, 耐受酸碱腐蚀。
(7) 石灰石浆液配置及供给系统1套, 容积2m3, 材质外层碳钢, 内层涂敷环氧防腐涂料。
(8) 污泥螺杆泵1台, 功率2.2 k W, 流量5 m3/L, 扬程60 m。
(9) 板框压滤机1台, 过滤面积20 m2, 液压压紧。
(10) 温度、压力控制仪表, 溶液p H值在线监测装置, 液位计等。
2.5 工艺参数及运行效果
2.5.1 工艺参数
根据实验室试验获得的结果, 对本套氯化亚砜无害处理设备进行初步调及试生产后, 确定最佳运行参数如下: (1) 分解阶段, 反应液体积0.6m3, 氯化亚砜投加量0.3 m3, 即投加量m (水) ∶m (氯化亚砜) =1.2∶1, 氯化亚砜投料速度为1.75 L/min, 开启反应釜冷却循环水, 反应釜温度控制在35~40℃, 压力p<0.05 MPa。 (2) 吸收阶段, 1#吸收罐、2#吸收罐吸收液体积均为0.6 m3。 (3) 脱硫阶段, 控制石灰石浆液p H为4.5~6.0, 增大浆液循环量和空气通入量可提高SO2的去除率。 (4) 1#吸收液、2#吸收液返至反应釜作反应液时, 可稍微减少氯化亚砜投加总量, 投加量为0.28 m3左右。
2.5.2 运行效果
对反应釜8批次的出料取样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反应釜出料中含有HCl、H2S03、H2SO43种酸液, 且HCl浓度最高平均值为11.59 mol/L, H2SO4浓度最低平均值为0.062 mol/L;另外, 各批次之间HCl、H2S03、H2SO43种酸液浓度仅在较小范围内波动, 表明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对尾气出口实时监控数据表明, 排放气体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二级标准的要求。
3 副产品出路
盐酸液是无害化处理过程产生的主要副产品之一, 由于盐酸液中含有一定浓度亚硫酸和硫酸, 盐酸品质一般, 故考虑用作粗加工生产过程中的辅助原料, 如用于稀有金属的湿法冶金, 金属加工过程的镀前处理等。
脱硫石膏是工业生产活动中较为常见的固体废物, 我国在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研究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在实际资源化应用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 我国脱硫石膏主要用于生产建筑石膏、夹层石膏板和建筑用构建, 同时也用于水泥缓凝剂[5]。
参考文献
[1]杨黎华.公安机关处理易制毒化学品存在的困难及对策[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1 (5) :20-22.
[2]王箴.化工辞典[M].第四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3]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云南省易制毒特殊化学物品管理条例[R].1997.
[4]武文江,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规范易制毒化学品的申购、采购、储存和使用行为,防止公司使用的易制毒化学品(盐酸)被用于制造毒品,维护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并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易制毒化学品储存使用单位、供应部和安全环保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
申 购 管 理
第三条
易制毒化学品使用单位依据实际使用情况,向供应部提出易制毒化学品采购需求,由供应部和具有易制毒化学品经营许可资质的单位进行采购易制毒化学品。
第三章
采 购 管 理
第四条
供应部采购员使用《全国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易制毒化学品购买备案证明,采购时需在网上上传如下材料:
(1)供应方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2)供应方的危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3)供应方的组织机构代码证;
(4)供应方的易制毒化学品生产备案证明;
(5)供应方的法人代表身份证;(6)购销合同;
第五条
供应部所办理的购用证明仅限本单位使用,不得将购买证明以任何形式交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或请其他单位或个人代为购买。
第六条
购买易制毒化学品时必须严格按照购用证明上的数量购买,不得超过购买证明上所限定的数额。
第七条
所购买的易制毒化学品必须是本单位使用,不得以转让,转借等形式交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不得为其他单位代为办理购用证明。
第八条
供应部在购买易制毒化学品时,应向供货方明确易制毒化学品在运输时,运输车辆必须办理运输备案证明。否则门卫将拒绝车辆入厂。
第九条
供应部应按《全国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端相关内容做好上报和登记,未按时办理易制毒化学品备案手续,私自在未办理易制毒化学品购买备案证明的情况下,采购、运输易制毒化学品,经公安机关检查存在未备案先使用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相关法律刑事责任。
第四章
储存、使用管理
第十条
易制毒化学品运抵单位后,必须由物资部易制毒化学品采购员在场监视卸货、入库,数量核对无误后,由送货人、仓管员、监督员分别在易制毒化学品出入库登记证明(台账)簿上签名。
第十一条
易制毒化学品实行双人双锁,出入库台帐登记清楚、全面、准确。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易制毒化学品仓库。仓管员应每月盘点当月的使用数量和库存数量,核对无误后,在每月25日前将盘点情况报至安全环保部。如在盘点中发现存在数量不对应,应立即报告安全环保部,由安全环保部协调供应部和使用单位共同复核。如发现被盗的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案。
第十二条
使用单位(车间、工段)须开具易制毒化学品领用单,由使用单位(车间、工段)负责人签字后,领用易制毒化学品。出库时各单位安全员须到现场进行监督,领用人、仓管员核对数量后分别在易制毒化学品出入库登记簿上签名。易制毒化学品使用单位应建立登记台帐,单独装订成册备查,并至少保存2年。
第十三条
使用单位(车间、工段)应按当天使用计划,合理领用易制毒化学品。原则上谁使用由谁领用,负责领用人下班,易制毒化学品还有剩余即视为不能使用完。使用单位(车间、工段)负责人应安排二个人将多余的易制毒化学品送回仓库,由仓库管理人员应对送回的易制毒化学品进行称量后作为入库原料进行登记,送回人、仓管员分别在登记簿上签名。不得将领用原料暂存在仓库中,使用单位(车间、工段)不得私自存放易制毒化学品在本单位(车间、工段)。使用单位(车间、工段)再次领用已送回的易制毒化学品应重新办理领用手续。
第十四条
使用易制毒化学品,应注意易制毒化学品使用后残液的回收和处理,不得将含有易制毒化学品成份的残液直接排放出厂外,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第十五条
使用单位制定本单位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
第五章
监 督 管 理
第十六条
安全环保部负责对公司易制毒化学品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七条
易制毒化学品使用单位及供应部主动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及公司安全环保部的各项管理工作。如实填写统计报表及申请表格等材料,服从管理、按时上报。
第六章
罚
则
第十八条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相关单位如在各自负责的范围内出现问题,视情节给予相关人员200——2000元的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交公安机关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制度由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根据《条例》规定,《条例》附表列管了22种易制毒化学品和1个麻黄素类易制毒化学品,具体品种有三类:
第一类(11种和l个麻黄素类物质):1-苯基-2-丙酮、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胡椒醛、黄樟素、黄樟油、异黄樟素、N-乙酰邻氨基苯酸、邻氨基苯甲酸、麦角酸、麦角胺、麦角新碱和麻黄素、伪麻黄素、消旋麻黄素、去甲麻黄素、甲基麻黄素、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等麻黄素类物质;
单位:山东xxx
化工有限公司 时间:2015年2月21日
目
录
1、采购管理制度
2、装卸与运输管理制度
3、销售管理制度
4、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培训教育制度
5、信息填报和违法违规行为管理制度
6、经理安全岗位职责
7、副经理安全岗位职责
8、采购、销售人员安全岗位职责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
本单位经营的易制毒化学品有甲苯、丙酮。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列》(国务院令第445号)、《企业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规范化管理指南》(安监总厅[2014]70号)和《禁毒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2〕79号)、《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号)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单位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本公司只负责开具危险化学品供应、销售单据,不接触易制毒化学品、不生产、不储存易制毒化学品,所有货物装卸、运输均依托供应商、用户、运输公司负责。
一、采购管理制度
1、必须依法取得易制毒化学品经营许可或备案手续。依法取得经营许可手续后从事易制毒化学品经营活动;
2、企业采购易制毒化学品,查验供货方的相关资质,选择有相应易制毒化学品经营许可或备案资质的供货方采购易制毒化学品,将相关资质证明留存备案并向供货方索要。
3、对易制毒化学品采购时必须了解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安全使用和储运要求;向供货方索要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备案。
4、建立危险化学品供应商档案,采购易制毒化学品时,与供应商签订采购管理协议,明确每笔货在装货物环节双方的职责及义务,明确供应商人员在装货过程中发生事故后,由供应商负责;明确必须在装车前向车辆司机和押运员提供所装易制毒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5、建立易制毒化学品采购台账,如实记录供应单位的名称、地址、经办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所供应的易制毒化学品的品种、数量。
6、严格按照许可或备案范围采购易制毒化学品。当需要采购许可或备案范围外的品种或者数量发生较大变化的,要办理许可证或备案证明变更手续。企业不再经营易制毒化学品的,要及时办理证件注销手续。
7、禁止将许可证或备案证明转借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
8、禁止用现金购买易制毒化学品。、详实向安监、公安部门提供所需数据。
10、严格执行购买、运输、销售有关规定,手续齐全,登记完整,有关资料至少保存3年。
二、运输、装卸货管理制度
1、建立易制毒化学品运输单位档案。查验并留存运输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危险化学品运输道路通行证、行驶证、道路运输许可证、罐车检验报告书、运输驾驶员、押运人员的资格证等材料。
2、与具备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资质的单位签订安全运输协议,协议必须明确:①装、卸车现场的作业安全由供货商、用户、运输公司负责;②在装货、运输、卸货过程中发生事故,分别由供应商、运输单位、用户负责,③明确运输单位对以下事项负责:运输易制毒化学品的车辆做到按照运输种类专车专用、设安全告示牌;在运输中,易制毒化学品包装应牢固,符合相关规定要求;明确严禁超装、严禁与禁配物同车运输、禁止无关人员搭乘运输车辆;明确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船应有消防器材、个人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器材等安全设施;明确严禁超速、明确运输公司及人员违反以上条款造成的责任由运输公司承担。
3、运输过程中的一切安全(运输及质量)及货物的数量安全全部由运输方承担。
4、严格执行购买、运输、销售有关规定,手续齐全,登记完整,有关资料至少保存3年。
三、销售管理制度
1、销售易制毒化学品时,按规定查验用户的购买许可、备案证明和购买经办人身份证并留存复印件。不得向未取得易制毒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销售易制毒化学品。
2、建立易制毒化学品销售用户档案,与符合条件的用户签订销售管理协议,明确每笔货在卸货环节双方的职责及义务,明确供应商、客户在装、卸货过程中发生事故后,分别由供应商、用户负责,明确运输单位在卸车前向用户提供所装易制毒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3、建立易制毒化学品销售台账,应当如实记录用户所在单位的名称、地址、经办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以及所购买的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日期。销售记录以及经办人的身份证明、相关许可证件或者证明文件复印件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3年。
4、严格按照许可或备案范围销售易制毒化学品。当需要销售许可或备案范围外的品种或者销售数量发生较大变化的,要办理许可证或备案证明变更手续。企业不再经营易制毒化学品的,要及时办理证件注销手续。
5、禁止将许可证或备案证明转借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
6、禁止用现金购买易制毒化学品。、详实向安监、公安部门提供所需数据。
8、严格执行购买、运输、销售有关规定,手续齐全,登记完整,有关资料至少保存3年。
四、管理培训教育制度
1、建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培训教育制度。依据不同岗位类型,制定培训教育目标和考核要求,制定包括学习内容、时间安排、参加人员范围等事项的培训教育计划。要建立从业人员培训教育档案,记录培训情况。企业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全员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方面的遵纪守法教育活动。
2、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培训教育应以法律法规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规定、企业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及工作程序为内容,结合新形势要求,注重联系实际。要对培训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并不断改进。
3、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要带头参加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培训教育活动;销售部门负责人及管理人员,每年至少要参加一次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4、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分管技术、生产、销售的负责人还应当参加专门的考核,取得安全生产监管部门颁发的易制毒化学品知识考核合格证明后方可任职。
五、信息填报和违法违规行为管理制度
1、在每年3月31日前,以纸质和登录安全监管部门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填报两种方式,提交包括本上易制毒化学品经营品种、数量和主要流向等情况的年报。应当按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上报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情况。
2、上报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情况和年报要做到及时、准确,上报材料和年报须有企业签章或主要负责人的签名等确认手续。
3、建立易制毒化学品违法违规举报奖励制度。举报情况属实的,应对举报人进行奖励;属于严重违法的,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4、易制毒化学品经营的各项台账及档案、资料,至少应保存3年备查。要逐步建立各项台账及档案、资料的电子文档,实现信息化、动态化管理。
六、经理安全岗位职责
1、法定代表人是本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对全面业务和安全经营管理负责。法定代表人必须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
2、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3、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
4、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5、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6、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7、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8、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9、与易制毒化学品供货方、购买方以及运输单位签订相关的购货协议、销售协议以及运输协议。
七、副经理安全岗位职责
1、副经理协助法定代表人对本公司的业务和安全负主要责任。副经理必须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
2、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3、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
4、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5、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6、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7、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8、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八、采购、销售人员安全岗位职责
1、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安全教育合格后,对本岗位的安全经营负全责。
2、采购、销售人员负责易制毒化学品购销业务,对易制毒化学品供货方、用户、运输单位的相关资质进行审查、并留存。
3、建立危险化学品采购台账和销售台账,及时记录每笔危险化学品的购买销售信息进行详细记录。采购、销售人员必须在易制毒化学品采购、销售台帐、保管台帐上填写采购、销售品名、规格、数量、厂家名称、地址和经办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及所供应、销售的易制毒化学品品名、数量、用途等内容并签字。
4、禁止将许可证或购买备案证明转借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
5、按时进行安全经营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报告。
6、妥善保管、正确使用各种防护器具、灭火器材。
7、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防事故演习活动。
8、在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过程中,有权拒绝违法违章工作指令,对他人违法违章行为加以劝阻和制止。
9、禁止用现金购买易制毒化学品。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规范购销和运输易制毒化学品行为,防止易制毒化学品被用于制造毒品,维护经济和社会秩序,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安部是全国易制毒化学品购销、运输管理和监督检查的主管部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辖区内易制毒化学品购销、运输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禁毒部门应当设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专门机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设专门人员,负责易制毒化学品的购买、运输许可或者备案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二章 购销管理
第三条 购买第一类中的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当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购买许可证;购买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取得购买许可证或者购买备案证明后,方可购买易制毒化学品。
第四条 个人不得购买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和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
禁止使用现金或者实物进行易制毒化学品交易,但是个人合法购买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药品制剂和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除外。
第五条 申请购买第一类中的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和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当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一)经营企业的营业执照(副本和复印件),其他组织的登记证书或者成立批准文件(原件和复印件),或者个人的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二)合法使用需要证明(原件)。
合法使用需要证明由购买单位或者个人出具,注明拟购买易制毒化学品的品种、数量和用途,并加盖购买单位印章或者个人签名。
第六条 申请购买第一类中的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由申请人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审批。负责审批的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的,发给购买许可证;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负责审批的公安机关对购买许可证的申请能够当场予以办理的,应当当场办理;对材料不齐备需要补充的,应当1次告知申请人需补充的内容;对提供材料不符合规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七条 公安机关审查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许可申请材料时,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实地核查。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实地核查:
(一)购买单位第一次申请的;
(二)购买单位提供的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的;
(三)对购买单位提供的申请材料有疑问的。
第八条 购买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当在购买前将所需购买的品种、数量,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公安机关受理备案后,应当于当日出具购买备案证明。
自用一次性购买5公斤以下且年用量50公斤以下高锰酸钾的,无须备案。
第九条 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一次使用有效,有效期1个月。
易制毒化学品购买备案证明一次使用有效,有效期1个月。对备案后1年内无违规行为的单位,可以发给多次使用有效的备案证明,有效期6个月。
对个人购买的,只办理一次使用有效的备案证明。
第十条 经营单位销售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时,应当查验购买许可证和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对委托代购的,还应当查验购买人持有的委托文书。
委托文书应当载明委托人与被委托人双方情况、委托购买的品种、数量等事项。
经营单位在查验无误、留存前两款规定的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后,方可出售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发现可疑情况的,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经营单位在查验购买方提供的许可证和身份证明时,对不能确定其真实性的,可以请当地公安机关协助核查。公安机关应当当场予以核查,对于不能当场核实的,应当于3日内将核查结果告知经营单位。
第十一条 经营单位应当建立易制毒化学品销售台账,如实记录销售的品种、数量、日期、购买方等情况。经营单位销售易制毒化学品时,还应当留存购买许可证或者购买备案证明以及购买经办人的身份证明的复印件。
销售台账和证明材料复印件应当保存2年备查。
第十二条 经营单位应当将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的销售情况于销售之日起5日内报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将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销售情况于30日内报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
备案的销售情况应当包括销售单位、地址,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种类、数量等,并同时提交留存的购买方的证明材料复印件。
第十三条 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使用台账,如实记录购进易制毒化学品的种类、数量、使用情况和库存等,并保存2年备查。
第十四条 购买、销售和使用易制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易制毒化学品的出入库登记、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岗位责任分工以及企业从业人员的易制毒化学品知识培训等方面建立单位内部管理制度。
第三章 运输管理
第十五条 运输易制毒化学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申请运输许可证或者进行备案:
(一)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直辖市为跨市界)运输的;
(二)在禁毒形势严峻的重点地区跨县级行政区域运输的。禁毒形势严峻的重点地区由公安部确定和调整,名单另行公布。
运输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当向运出地的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运输许可证。
运输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当向运出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运输许可证。
运输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当向运出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
第十六条 运输供教学、科研使用的100克以下的麻黄素样品和供医疗机构制剂配方使用的小包装麻黄素以及医疗机构或者麻醉药品经营企业购买麻黄素片剂6万片以下、注射剂1.5万支以下,货主或者承运人持有依法取得的购买许可证明或者麻醉药品调拨单的,无须申请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
第十七条 因治疗疾病需要,患者、患者近亲属或者患者委托的人凭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诊断书和本人的身份证明,可以随身携带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药品制剂,但是不得超过医用单张处方的最大剂量。
第十八条 运输易制毒化学品,应当由货主向公安机关申请运输许可证或者进行备案。
申请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证或者进行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经营企业的营业执照(副本和复印件),其他组织的登记证书或者成立批准文件(原件和复印件),个人的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二)易制毒化学品购销合同(复印件);
(三)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第十九条 负责审批的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申请之日起10日内,收到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申请之日起3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的,发给运输许可证;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负责审批的公安机关对运输许可申请能够当场予以办理的,应当当场办理;对材料不齐备需要补充的,应当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补充的内容;对提供材料不符合规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运输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当在运输前向运出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备案材料的当日发给备案证明。
第二十条 负责审批的公安机关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应当核查其真实性和有效性,其中查验购销合同时,可以要求申请人出示购买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核对是否相符;对营业执照和登记证书(或者成立批准文件),应当核查其生产范围、经营范围、使用范围、证照有效期等内容。
公安机关审查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申请材料时,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实地核查。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实地核查:
(一)申请人第一次申请的;
(二)提供的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的;
(三)对提供的申请材料有疑问的。
第二十一条 对许可运输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发给一次有效的运输许可证,有效期1个月。
对许可运输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发给3个月多次使用有效的运输许可证;对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运输备案的,发给3个月多次使用有效的备案证明;对于领取运输许可证或者运输备案证明后6个月内按照规定运输并保证运输安全的,可以发给有效期12个月的运输许可证或者运输备案证明。
第二十二条 承运人接受货主委托运输,对应当凭证运输的,应当查验货主提供的运输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并查验所运货物与运输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载明的易制毒化学品的品种、数量等情况是否相符;不相符的,不得承运。
承运人查验货主提供的运输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时,对不能确定其真实性的,可以请当地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协助核查。公安机关应当当场予以核查,对于不能当场核实的,应当于3日内将核查结果告知承运人。
第二十三条 运输易制毒化学品时,运输车辆应当在明显部位张贴易制毒化学品标识;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应当由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单位运输;应当凭证运输的,运输人员应当自启运起全程携带运输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承运单位应当派人押运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防止易制毒化学品丢失、被盗、被抢。
运输易制毒化学品时,还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货物运输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 公安机关在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过程中应当对运输情况与运输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所载内容是否相符等情况进行检查。交警、治安、禁毒、边防等部门应当在交通重点路段和边境地区等加强易制毒化学品运输的检查。
第二十五条 易制毒化学品运出地与运入地公安机关应当建立情况通报制度。运出地负责审批或者备案的公安机关应当每季度末将办理的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或者备案情况通报运入地同级公安机关,运入地同级公安机关应当核查货物的实际运达情况后通报运出地公安机关。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易制毒化学品购销和运输等情况的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积极配合。对发现非法购销和运输行为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查处。
公安机关在进行易制毒化学品监督检查时,可以依法查看现场、查阅和复制有关资料、记录有关情况、扣押相关的证据材料和违法物品;必要时,可以临时查封有关场所。
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物品,不得拒绝或者隐匿。
第二十七条 公安机关应当对依法收缴、查获的易制毒化学品安全保管。对于可以回收的,应当予以回收;对于不能回收的,应当依照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交由有资质的单位予以销毁,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亡。对收缴、查获的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一律销毁。
保管和销毁费用由易制毒化学品违法单位或者个人承担。违法单位或者个人无力承担的,该费用在回收所得中开支,或者在公安机关的禁毒经费中列支。
第二十八条 购买、销售和运输易制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报告上的购买、销售和运输情况。公安机关发现可疑情况的,应当及时予以核对和检查,必要时可以进行实地核查。
有条件的购买、销售和运输单位,可以与当地公安机关建立计算机联网,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第二十九条 易制毒化学品丢失、被盗、被抢的,发案单位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接到报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立案查处,并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违反规定购买易制毒化学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没收非法购买的易制毒化学品,对购买方处非法购买易制毒化学品货值10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罚款,货值的20倍不足1万元的,按1万元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许可或者备案擅自购买易制毒化学品的;
(二)使用他人的或者伪造、变造、失效的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购买易制毒化学品的。
第三十一条 违反规定销售易制毒化学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对销售单位处1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处3万元以下罚款,并对违法所得依法予以追缴;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向无购买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
(二)超出购买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的品种、数量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
第三十二条 货主违反规定运输易制毒化学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没收非法运输的易制毒化学品或者非法运输易制毒化学品的设备、工具;处非法运输易制毒化学品货值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货值的20倍不足1万元的,按1万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许可或者备案擅自运输易制毒化学品的;
(二)使用他人的或者伪造、变造、失效的许可证运输易制毒化学品的。
第三十三条 承运人违反规定运输易制毒化学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责令停运整改,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一)与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载明的品种、数量、运入地、货主及收货人、承运人等情况不符的;
(二)运输许可证种类不当的;
(三)运输人员未全程携带运输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的。
个人携带易制毒化学品不符合品种、数量规定的,公安机关应当没收易制毒化学品,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伪造申请材料骗取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的,公安机关应当处1万元罚款,并撤销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
使用以伪造的申请材料骗取的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购买、运输易制毒化学品的,分别按照第三十条第一项和第三十二条第一项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五条 对具有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四条规定违法行为的单位或个人,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3年内,公安机关可以停止受理其易制毒化学品购买或者运输许可申请。
第三十六条 违反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违反规定购买的易制毒化学品予以没收;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停产停业整顿;逾期整顿不合格的,吊销相应的许可证:
(一)将易制毒化学品购买或运输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转借他人使用的;
(二)超出许可的品种、数量购买易制毒化学品的;
(三)销售、购买易制毒化学品的单位不记录或者不如实记录交易情况、不按规定保存交易记录或者不如实、不及时向公安机关备案销售情况的;
(四)易制毒化学品丢失、被盗、被抢后未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除个人合法购买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药品制剂以及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外,使用现金或者实物进行易制毒化学品交易的;
(六)经营易制毒化学品的单位不如实或者不按时报告易制毒化学品经销和库存情况的。
第三十七条 经营、购买、运输易制毒化学品的单位或者个人拒不接受公安机关监督检查的,公安机关应当责令其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公安机关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人员在管理工作中有应当许可而不许可、不应当许可而滥许可,不依法受理备案,以及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公安机关实施本章处罚,同时应当由其他行政主管机关实施处罚的,应当通报其他行政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所称“经营单位”,是指经营易制毒化学品的经销单位和经销自产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单位。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运输”,是指通过公路、铁路、水上和航空等各种运输途径,使用车、船、航空器等各种运输工具,以及人力、畜力携带、搬运等各种运输方式使易制毒化学品货物发生空间位置的移动。
第四十二条 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和备案证明、运输许可证和备案证明、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专用印章由公安部统一规定式样并监制。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麻黄素运输许可证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52号)同时废止。附件:
易制毒化学品的分类和品种目录
第一类
1.1—苯基—2—丙酮
2.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
3.胡椒醛
4.黄樟素
5.黄樟油
6.异黄樟素
7.N—乙酰邻氨基苯酸
8.邻氨基苯甲酸
9.麦角酸*
10.麦角胺*
11.麦角新碱*
12.麻黄素、伪麻黄素、消旋麻黄素、去甲麻黄素、甲基麻黄素、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等麻黄素类物质*
第二类
1.苯乙酸
2.醋酸酐
3.三氯甲烷
4.乙醚
5.哌啶
第三类
1.甲苯
2.丙酮
3.甲基乙基酮
4.高锰酸钾
5.硫酸
6.盐酸
说明:
一、第一类、第二类所列物质可能存在的盐类,也纳入管制。
易制毒等化学品管理工作责任书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禁毒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易制毒等化学品管理,坚决打击易制毒等生产、经营违法行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的要求,结合公司工作实际,特制定以下责任书:
一、责任目标
1、自觉遵守国家关于易制毒等化学品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支持党委、政府履行禁毒工作职责。
2、各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负总责;分管易制毒化学品经营的负责人,对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确定一名部门经理以上的行政管理人员作为联络员具体负责管理工作。
3、建立和完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易制毒化学品经营企业应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易制毒化学品经营、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易制毒化学品经营企业的登记、产品备案和用工监管制度,;建立和完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有关信息报送制度。对反应釜、离心机等用于化学生成设备的添置、安装、出租、转让登记造册并落实报告制度。
4、严禁各单位和个人超范围或未审批生产易制毒等化学品,严禁出现制造毒品、生产加工制度原料问题或用于其他。对违反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规定的人和事,要及时报告公安机关,不得隐瞒不报。
二、责任追究
本单位要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各项规定,对单位不重视、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导致出现易制毒等化学品管理问题、出现生产制毒主要原料问题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和《刑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易制毒化学品各项管理制度科学、完善,监督机制健全、有效,易制毒化学品经营合法、规范;
2、服从并积极配合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自觉与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活动做斗争,有效防止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
三、责任事项 针对易制毒等化学品整治及日常管理专项整治行动,以下事项应为各单位负责人、技术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和保管员知晓并均有义务按照规定及时报告,未及时报告造成后果的视为已经明知,依法严肃处理。
1、积极做好核查和信息上报工作。易制毒化学品经营企业应建立信息员制度,专门负责可疑信息或线索的上报工作。对重点易制毒化学品品种,在经销过程中,应当对各类许可证或备案证明、经办人身份以及委托购买情况等进行认真核查,发现可疑情况,应当立即上报当地公安机关,并积极配合查处。发生易制毒化学品丢失、被盗、被抢或可能存在被用于制毒危险或可能流入非法渠道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2、加强监督检查。易制毒化学品经营企业应对易制毒化学品存储、经销(核查)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除日常监督外,每年应至少组织开展一次自查自纠,并将情况上报市易制毒化学品集中宣传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日常监督检查和年度自查自纠过程中发现违法犯罪情况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并配合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查处。
3、主动配合政府职能部门的各项管理工作。易制毒化学品经营企业应当积极主动地配合易制毒化学品管理部门组织的实地核查、专家评审、召开会议等各项管理活动,如实填写统计报表及申请表格等材料,并做到服从管理、按时上报。重点经营企业应与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计算机联网,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4、深入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和培训。易制毒化学品经营企业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单位从业人员尤其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禁毒意识。每年应组织两次以上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法律、法规学习班。
四、附则
1、本责任书有效期限为一年,即: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
2、若本责任书的第一责任人发生变动,由继任者继续履行;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以便检查考核。
厂区负责人: 二级单位责任人:(签 名)(签 名)
来我旗督导检查工作
5月2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化妆品监管司特药管理处处长叶国庆,公安部禁毒局禁制毒品处处长于海斌一行来我旗督导检查易制毒化学品和麻黄草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情况。旗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莫锋,旗政府副旗长杨立功以及区、市、旗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检查。
督导组一行先后来到梧桐花镇赤峰博汇化工有限公司和安琪酵母(赤峰)有限公司实地检查各企业易制毒化学品日常监管工作,并听取了企业关于易制毒化学品监管工作情况汇报。
座谈会上,督导组一行在认真听取了我旗关于易制毒化学品和麻黄草经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后,对我旗易制毒化学品监管工作和麻黄草经营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我旗易制毒化学品和麻黄草经营管理工作基础扎实,各单位和企业责任意识较强,职责明确,配合密切,措施有力,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010-04-30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生意社4月30日讯 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获悉,国家药监局、国家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贯彻实施《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10]157号),《通知》内容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厅(局):
2010年3月18日,卫生部发布了《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2号,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10年5月1日起施行。为做好《办法》的贯彻实施工作,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切实加强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监管,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办法》实施的重要意义
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具有双重属性,合理使用能解除患者病痛,如果管理不当流入非法渠道,就可能引起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因此,国务院《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对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实行特殊管理。《办法》按照《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确定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监管范围、监管制度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职能分工,借鉴麻黄素、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监管的实践经验和有效做法,围绕防止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对生产、经营、购买等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管要求,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准入门槛,落实企业管理的责任,强化日常监管和信息通报,注重食品药品监管、公安等部门间的配合,合理安排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层级、区域之间的分工合作。
《办法》的发布实施对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依法保障合法生产经营,有效防止从药用渠道流失制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是药品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履行禁毒工作职责的具体体现,是满足人民群众用药需求和禁绝毒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公安机关要从禁毒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办法》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办法》的宣传、贯彻和实施工作,把加强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监管作为积极参与禁毒人民战争,推进我国禁毒事业的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有效防止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用于制毒,保护公众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
二、大力抓好《办法》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
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把宣传、贯彻《办法》作为2010年药品监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和本地区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监管工作实际,统筹安排部署,做好《办法》的学习、宣传、培训工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在近期组织对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也要组织本行政区域药品监管人员、管理相对人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使监管人员及时掌握《办法》各项要求,并在监管工作中贯彻落实,提高对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使管理相对
人掌握并严格执行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各项管理规定,增强守法意识和自律意识。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公安机关应当将宣传贯彻《办法》与进一步深入宣传《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相结合,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面向社会的宣传活动,重点加强面向相关生产、经营企业的宣传力度。要通过宣传贯彻活动,促进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知识,营造学法、知法、自觉守法的良好环境。
三、强化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监管工作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将《办法》的贯彻实施与加强特殊药品监管、落实监管责任相结合,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和制度,强化日常监督检查,继续对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巡查,监督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规定,将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要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和敏感性,在日常监督检查中不放过任何疑点,要追根溯源、一查到底,对发现的违法违规线索,应当由公安机关查处的,要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坚决依法严厉打击,确保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规范生产经营,严防流入非法渠道。
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在《办法》实施后3个月内,按照《办法》规定的条件,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重新实施生产、经营许可,具体事宜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另行通知。
四、加强沟通配合,建立有效协调机制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要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建立健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和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违法案件的协查制度。对申请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的,公安机关应当对申请企业法定代表人及相关工作人员是否有毒品犯罪记录情况进行核查,出具证明。对申请购买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请同级公安机关对申请单位购买人员身份证明的真实性进行核查,公安机关接到核查请求后应当在5日内将核查结果通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收到公安机关核查结果后方可审批。
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移交的案件线索,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调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密切配合。公安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应当对查获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倒查来源,发现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涉案的,要及时通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麻黄碱管理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7〕716号)同时废止。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使用易制毒化学品07-01
易制毒化学品培训制度11-17
易制毒化学品制度上墙11-02
易制毒自查报告06-11
化学实验室管理总结01-03
危险化学品经营管理11-17
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制度07-14
化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07-23
服装厂化学品管理办法12-30
河南大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