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积极心理学(精选9篇)
第一次上课我并没有认真听,记得第一节课老师让我们说为什么选这门课、以及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会让我们学到什么。偶尔听老师的几句话,感觉到确实有道理蕴藏其中,有些道理确实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随着上课的次数的增加,我们懂得了更多关于身心健康的知识。拥有积极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对成长有着极大的重要性。这门课的学习让我更深刻的明白抱怨是没有用的,唯一的用处只会让这种消极的情绪蔓延、传播,而对于解决问题一点帮助都没有。身为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作为大学生是踏入社会的第一步,面对的问题也与以往有所不同。如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与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的人际交往的问题等等。通过这门课,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用积极的心态来应对问题即便无法解决问题,但至少我们能过的舒适点,拥有积极的心理。
其实这个学期的压力还是挺大的,要考四级、考会从、考国二。考试一个接一个,让人感觉很累。所以呢,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学习让我知道更多的方法去缓解压力以及如何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各种来临的考试。例如,每天早上起来照镜子时给自己一个微笑,笑着对自己说我可以的,这对一天都保持一种好的心态有很大的作用。在这一天中都给自己学习的动力。生活、学习都不会像自己想像的那么如意,偶尔还是会有难过、伤心的时候以及某一时刻会有一种特别不想学习的念头。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给自己放个小假,坐在宿舍看个电影什么的。要想全身心的放松自己,就必须痛痛快快的看电影,而不是一边看电影一边想着:哎呀,我的什么作业还没有完成。这样根本就达不到放松的效果。所以,该放松的时候就尽情的放松,该学习的时候就认认真真的学习,这样才能有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我也深深的记得这种方法,记得快考会从的时候,有一个周末真的是不想复习了,感觉自己天天都是看这几本书真的好累。于是我就给自己放了假,那个周末都没有复习,在宿舍看电影,还有和朋友去逛街买东西,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好多。下周也有新心情,和学习的动力了。所以,每当我们感觉压抑或是特别不想做某件事的时候不要强迫自己去做,而是放松放松自己,以便接下来更好的学习。
所谓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积极的、乐观的心态,去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美,进而改造世界。积极心理学主张心人们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入理解人的成长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掘人的潜力、潜能,促进我们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心理去面对生活。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似乎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的洞察他人的内心,但只有极少数人愿意以那种方式来观察自己。我们总是想知道是什么使他人动怒,但我们又不愿去分析是什么让我们自己坐立不安。我们不想让任何人,包括我们自己,看到我们实际的样子,深怕看到丑恶的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想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别人。不幸的是,在这当中必定会遗失一些必需且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以看待别人的客观眼光来视察我们自己。我们把一切都颠倒了,就像那些名言说的:反省自己,即使上帝不关注你;人最应当审视的就是自身。要知道自我,是一种勇气;认识自我,是一种智慧;认识自我更是一种途径。
本-沙哈尔说,“越来越多的人想解决一个悖论――财富带给我们的好像并不是幸福――人们开始在积极心理学中寻找答案。”我觉得幸福才应是最大的财富------拥有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和有着良好的身体状态来体验生活,而金钱或声望并不是用来衡量生命的标准。然而很多人却没有做到这一点,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追求名和利、追求金钱,甚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有些人以牺牲别人的幸福来换取自己的利益。从我学习积极心理学后,我看问题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我发现原来幸福就在我的身边,却常常视而不见;比如家人一句温暖的问候,那也是一种幸福。原来幸福就在于能掌握的积极心理力量;原来心理的力量可以‘练习’,而很多人却习惯于无助;原来人有无限的潜能,却自己不知道在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对积极心理学有热切需求,这是因为人们开始想变得更快乐、更幸福,想更多了解自己,更多了解别人,改善我们的生活。所谓积极心理学,通俗的说法就是培养幸福感,让我们更幸福。幸福没有比较,只有自己的感觉,不是拥有了什么才是幸福的。人生偶尔也有悲伤,也有失落,但悲伤失落之后,阳光依旧灿烂,幸福的感觉依然存在。简单的生活、给自己一个微笑,也是一种幸福!所以让自己学会快乐,不要悲伤包裹自己!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自我培养
1 心理素质的理论基础
1.1 心理素质的涵义
关于心理素质的涵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综合大家的看法,我们认为,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生理条件为基础,以人格为核心,通过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形成的,在适应和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的、稳定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心理品质。就大学生群体而言,心理素质是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1]。
1.2 心理素质的特征
学者刘华山对心理素质的特征概括得比较全面和准确。撮其要者,心理素质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2]:(1)相对稳定性与可发展性。(2)可评价性。(3)基础性。
1.3 心理素质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心理素质既是个体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与载体;既是外界刺激影响人的行为的中介,又是社会文化素质与生理素质相互影响的中介[3]。个体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其他素质的核心和基础。个体心理素质的建构是以人的大脑发育规律为基础,以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不断塑造和改善心理品质的过程。
2 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自我认识容易发生偏差
学生干部往往是学生中的佼佼者,受到同学、老师们较好的评价或在学生组织中较高的地位,经常出现盛气凌人、居高临下、与他人格格不入的情形,往往把自己摆在不恰当的地位。
2.2 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大部分学生干部自尊心较强,做什么事情不甘落后。这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干部的不断进步,但同时这样的学生也最容易受到伤害,造成精神上的压力。一旦出现失误,便不能原谅自己,或往往承受不住打击,从而降低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2.3 人际交往矛盾重重
学生干部在执行公务时,往往会小心翼翼,不希望因为工作而影响到与同学之间的友谊。但是往往有些公务与部分同学的利益或价值观产生冲突,甚至会引起强烈的争执,造成学生干部进退两难。
2.4 情绪起伏大、不易排解
学生干部的情绪除了受他们的家庭、爱情、就业等个人问题影响外,也会与集体性工作的实施情况和实际效果有关,并引起情绪波动。如果在情绪低落的情况下,不能够及时的调节处理的话,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3 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和内容
3.1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心理学思潮。它提倡积极人性论,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的观点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解读,并实施积极有效的干预。它关注正常人的心理机能,主张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和生活、如何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如何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
3.2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三大方面的问题:一是主观层面的研究,主要研究个体的主观体验。二是个体层面的研究,主要研究个体的人格特质。三是群体层面的研究,主要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
4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的自我培养策略
4.1 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
正确的自我认知与良好的心理素质直接相关。首先要正确的认识自己。作为学生干部要给自己一个恰当准确的定位,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大学生中的一员、是承担一定责任的大学生,同时也是一名服务者。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同学、要用合作的态度去完成工作、关爱的态度去与他人相处,要懂得感恩、宽容、坦诚助人。其次要正确的评价自己。学生干部要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能自我接受、自我理解,不要过分的追求完美,给自己合理的期望值,明确自己的期望是什么,从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出发,避免现实与理想的冲突[4]。
4.2 培养较强的应对挫折的心理品质
学生干部在日常的的工作和学习中难免遇到各种难题,当遇到挫折时,要正客观冷静的分析原因,既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逃避责任,及时寻求解决办法,调整心态减轻挫折感。
4.3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学生干部在进行人际交往时,应当遵循以下几条原则[5]:一是尊重原则;二是平等原则;三是互利原则;四是兼容原则。
4.4 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和情感
高校学生干部要有较强的情绪情感协调和控制能力,要勇敢的面对消极情绪,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妥善的处理心理冲突,合理的宣泄,及时的自我疏导,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4.5 培养自我保健意识
学生干部要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强化自我保健意识,丢弃不良生活习性,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赵兴奎,刘宗发.心理素质:结构构建及分类意义[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1):39-41.
[2]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01(4).
[3]杨建民,张飞鹏.心理素质在高校学生干部素质结构中的地位及培养途径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4):124-126.
[4]杨会敏,江立成.高校学生干部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J].黑龙江史志,2009(2):135-136.
[关键词]大学新生 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4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050-02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具有时代特色的90后、富二代、官二代等学生群体不断涌现在大学校园中。如何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者亟须解决的新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在大学新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在西方心理学界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或思潮,主要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内容,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有着相似的倡导,具体内容包括人的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满意度、快乐等;个体水平上的积极人格品质,如爱的能力、激情、潜能等;群体或组织水平上的积极的社会制度,如利他行为、礼貌等。”[1]积极心理学将关注点放在了人类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主张运用积极的方式挖掘潜能,实现个人价值。
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新生报到开始便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排查和相关的疏导教育。笔者通过对山西农业大学某学院2014级411名学生进行的《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独立模块的测试得知,在参加心理健康测试的411名学生当中,有16人(3.89%)存在各种轻微的不良心理异常反应;有17.03%的学生存在强迫症状,轻度症状的占到16.30%,中度症状的占到0.73%;有12.65%的学生存在人际关系敏感,轻度症状的占到9.98%,中度症状的占到2.67%。学生们的心理状况整体上还是相对较好的。
在传统病理性心理学思想的指导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总是把关注点集中在具有情绪困扰、行为失调的“问题学生”身上,而忽视了对广大普通学生的关注和引导。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思潮,它呼吁“心理学不仅要关注疾病,也要关注人的力量;不仅要修复损坏的地方,也要努力构筑生命中美好的东西;不仅要致力于治疗抑郁痛苦的创伤,也要致力于帮助健康的人们实现人生的价值”。[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强调积极力量的重要作用,主张通过积极人格的培养挖掘和发展每个人的潜能。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以一种更加开放、更加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和挖掘广大普通学生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二、积极心理学在大学新生中开展的必要性
(一)积极心理学教育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积极心理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关注所有人的潜能发挥和幸福生活,这对大学新生无疑是件非常好的事情。大一新生刚到一个陌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会出现各种不适应。根据测试得知,12.65%的学生存在人际关系敏感,5.83%的学生有焦虑症状,4.62%的学生存在恐怖症状。如果能被教师和同学欣赏和看待,许多积极的心理品质如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就会很快得到培养,许多的潜能也能得以发挥或超常发挥。对大学生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积极适应社会,并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积极心理学教育有助于推进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首先,在大学新生中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积极人格品质,有利于学生各种潜能的发挥,对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创新性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其次,在大学新生中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有利于保障高校的安全稳定,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安全稳定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底线,学生中的任何心理问题和突发事件都需要管理者耗费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和处理,这不仅影响其他工作的开展,还有可能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大学新生正在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对其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尽快学会悦纳和接受自我,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教育,从而减少或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三)积极心理学教育有助于深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致力于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但是对心理疾病的过分重视必然导致一些弊端。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生活中不仅会遇到疾病和悲痛,同时还会有很多的美好和卓越。对大学新生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客观上要求高校教师要以一种更加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普通学生,善于激发学生的活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制、自我接纳等积极心理品质和乐观、智慧、勇气、感恩的积极人格力量。积极心理学在有效减少消极情绪的过程中,也有力地培养了人们更多的积极情绪。积极心理学教育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同时也开辟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新思路。
三、在大学新生中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积极价值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水平、心理倾向、工作态度都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其特殊身份和角色功能使之成为学生发展的直接推动者。高校教师首先应该树立积极的价值观,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心、恒心、爱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责任意识。同时,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期望和其自身的发展,尤其对刚入校的新生来讲,如果能得到教师的关注、肯定和赞美,学生一般不会辜负教师的信任,进而激发一种积极向上激情。所以,高校教师还要尽可能地了解每一个学生,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价值的、有发展潜力的、充满希望的。这样,在全校范围内就会逐渐形成一种积极的发展氛围,进而有效推动大学新生的健康成长。
(二)引导大学新生积极客观地认识自我
积极心理学在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积极自我理论,“积极自我是个体在对现实的自我全面客观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态度,包括一个人全面地认识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以及对自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3]对自我的认知是一切认知的基础,只有积极客观地认识自我,才能更好地认识其他事物。高校应该引导大学新生学会合理的社会比较,承认自身在家庭环境、学习经历、身体特征、心理素质等方面与他人存在的差异,全面地看待人和事,既能看到自身存在的优缺点,也能正视他人的优缺点。在积极地自我悦纳的基础上,建立适当的抱负水平。
(三)引导大学新生进行积极情感体验
积极情感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的三大支柱性内容之一。实践证明,后天的社会生活体验在人格的形成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积极心理学把增进个体后天的积极体验作为培养个体积极人格的主要途径,特别强调研究人的积极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在个体良好人格特质形成或发展中的作用。”[4]“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就形成了。”[5]高校教师应该引导每个学生从自身的强项智能入手,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感受快乐,进而使其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开展团体活动是进行积极情感体验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由全国十佳心理教师及多位全国著名重点中小学一线心理教师联袂奉献,31省市41名校长、教研员与心理教师实名推荐,包含75个最新团体活动课程设计的《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是目前中国第一本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支撑的团体活动课指南。正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专职心理教师谢莉所说,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团体辅导,可以使学生得到发展性的拓展训练。所以,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积极情感体验在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术思潮,它主张的培养和发展每一个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使每一个人都体会幸福,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重大的启示。在高校新生中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有利于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培养和发展乐观、自强、自信等心理品质,使他们在激烈的竞争环境、生活压力下保持良好的心态并茁壮成长。同时,积极心理学教育的开展有助于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助于深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 参 考 文 献 ]
[1] 陈红,宋颖惠,顾凡.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2).
[2] 《积极心理学》学习一——诗慧独行幸福路[EB/OL].http://blog.sina.com.cn / s / blog_86c17a440100tres.ht...
[3] 范凯.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2006(7).
[4] 陈红,宋颖惠,顾凡.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2).
[5] 王占魁.“弹性”抑或“积极”——论创新型人才培养视野下的制度创新与个人主义[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6).
[6] 周炎根.浅谈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1(4).
[7] 孟妍.浅析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2).
很庆幸这学期选修的是积极心理学这一课程,通过学习让我在心理素质这一方面有了较大提高。本次积极心理学主要学习了性格特征、微笑、赞美、幸福和沟通等等。接下来我将从这五个方面阐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一点:从第一节课我认识到积极心理学的定义——积极心理学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它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性格特征:从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以及自己兴趣拓展对性格特征这一方面的了解,我深刻认识到性格特征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人是否具有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不仅会影响到自身学习、工作和生活,还会影响到自己给别人带来的影响,好比家庭,有或者是同学和同事。通过学习,我更加坚信乐观是一种“迷人”的性格特征,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乐观能使人对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产生免疫力;乐观能使人的身体更加健康;乐观的人更容易与周围的人保持融洽的关系;乐观的人更容易获得家庭的幸福和事业的成功。所以,在我们不断学习和工作时,不能忽视自身的性格特征,而应该要在生活中把自己不断培养和塑造成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
第二点:微笑应来自内心。通过此次课程的学习,让我深信微笑是与人交往时拉近距离最好的方法。当你对别人微笑时,其实就在传递一种快乐积极的信号,意味着你对他表示“我很高兴认识你”。对方就会和你产生共鸣,体会到你的快乐,更愿意和你接近。无疑,微笑为你的吸引力加分了。人际交往并不难,只要随时保持微笑,让自己充满热情,别人自然能够与你更加亲近和放松。因此,在我往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努力时刻保持微笑,给自己带来好心情外,也希望能够给别人带来同样的心情。
第三点:赞美。爱听表扬的话是人类的天性,人人都喜欢正性刺激,而不喜欢负性刺激。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善于赞赏他人,善于夸奖他人的长处,那么,人际间的愉快度将会大大增加。当然,赞美他人并不意味可以毫无顾忌,以下两个原则是要注意的:一是真诚。夸奖别人要出于真心,所夸奖的内容是对方确实具有或即将具有的优良品质和特点,不要让别人感到你言不由衷,另有所图。如夸奖一位身材矮小者长得魁梧恐怕就要出现“拍马屁拍在蹄子上”的情况。二是夸奖的内容应被对方所在意。称赞中年妇女身材苗条,赞扬老年人身体硬朗便很容易引起良好反应,而赞美儿童年轻、青年人牙齿坚硬等却很难有积极效果。赞美他人会使别人愉快,被赞美者的良性回报也会使我们自己感到愉快,从而形成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因此,人际交往中,适当地赞美他人才能促进我们的人际交往。
第四点: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幸福。首先,我认为幸福感来自于自己的优势与美德,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幸福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感受。其次,幸福度不仅仅是表现于自身所拥有的一切物质,更应该是当我们自己付出并收获得到的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当今有许多人虽然物质上很充裕,但是在他们身上我们没有看到任何的幸福感。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没有发现自己过的很幸福,相对于那些山区的人民,残疾的人们,我认为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满足,只有当自己觉得幸福的时候,我们才能帮助不幸福的人们。还有就是,当我们很自然地去帮助别人时,每一天都会过得很幸福。因此,学习了有关幸福的知识之后我有了新的改变,不再抱着那些自己讨厌也做不到的幸福观了。在审视自己一段时间后我为自己找到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同时我也遵从了自己的感受,不再强求一些什么,好好地把我自己的幸福,为自己将来的幸福做一个规划,享受自己的人生。
第五点:沟通是一种技巧。人是群居生物,因此沟通这一技巧是每个人都应该要掌握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清楚人际沟通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过程和重要载体。有效的沟通理念,良好的沟通能力,这些已经成为我们大学生工作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条件。良好的沟通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的基本方面。因此,我深刻认识到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沟通时候尊重对方是最基本的,当别人讲话的时候我们应该耐心听完等。其次,强化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和说话技巧也是良好沟通的条件。所以要不断学习知识,掌握语言技巧,同时也要了解时事,让自己跟上时代的脚步,避免与别人沟通时无话可讲,使自己处于窘迫境地。
——心得体会
姓名:
系别:
专业:学号:
指导老师: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进入大学第三年,面对选修课的选择,经过同学的推荐,最终选择了积极心理学,选择本课程的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在于自己本身对这个课程比较感兴趣,想要了解与此相关的某些知识,以便很好的与人相处;另一方面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普遍有所提高,除了十分强调思想品德、文化素质以外,也越来越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学》正是教人如何积极面对人生,如何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由此看来,这门课程是需要我用心去接收的。
《积极心理学》这门课程是由柯晓东老师担着讲解的,与众不同的是随意的课堂氛围以及老师饱满的热情,激情的演讲。使得每节课都非常轻松的度过,总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从第一节课的巧克力开始,便奠定了这门课的独特魅力,也懂得了乐观健康的心理,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举一动,都有着不可分割的牵连。
印象里面最记忆犹新的一节课,老师问我们,你是什么样的你。当老师文到我的时候,我说,我是快乐的我。与此同时,通过这种方式,我也在从心里面给了自己一个积极的暗示,告诉自己,我是快乐的人,有着快乐的生活。
在此之后,有一次的课堂讲解中说到,我缺少激情,是因为我不会激励自己,回想自己的学习生活,总是在大学的生活中带着少许的懒惰,疲倦。对新鲜的事物,对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提不起精神,没有热情去接受去处理区面对。细细想想自己的状态,真的像老师所说的,我不懂得如何的激励自己,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对待正确的事情,没有激发出自己的激情,不懂得如何让自己提高精神状态去迎接。从此以后,每每我开始消极散漫的生活时,我会为自己寻找点事情做,或大或小,可在心底里是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自己前进。也正是因为如此,会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动力去完成。与此同时,事情也做得更加出色,获得了成功和荣誉。
通过学习这一堂课既培养了当代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在其他的课程学习当中,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懂得了帮助、关心他人的美德。学会了转变思维思考问题。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可以说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础。
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当中,乃至面对今后的就业,我相信,学会与人交往,与人交流的方法与技巧;学习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耐挫力,自信心得到增强,这样也一定能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一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其立足点是通过教育活动塑造学生,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收获和改变
二、喜欢的部分
三、不喜欢的部分
在没有上这门课的时候,就很喜欢心理学,但由于一直没有时间也就只是喜欢而已了。自己买过一些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翻看过几本收获不多。也曾学校的图书馆借过一本协力学教材,其中有很多专业知识,并不能深知。在选课的时候,能选上这课,感觉很开心。
从高中时的自闭到被喜欢的人拒绝之后的自卑,我时不时的会问自己,这样做对吗?这样做有意义吗?为什么要这样做?看着别的孩子开心的玩成一堆,自己却在角落里失落,不免羡慕还有嫉妒。总感觉自己被冷落,很想去加入到其中,但没有行动,最终也只能变成空想。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变得不合群,就算是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也不能有很多话要说,只是简单的迎合。
对于感情更是一团糟,从认识那天起就一直开始观察她的一举一动,都勾勒起我的联想,可从没有主动搭讪过一句话,最后好不容易弄到了她的电话号码,就开始倾诉,以为时时的挂念,她会明知在心,可最后以我的冲动彻底结束。结束的是一份一厢情愿的感情,结束了的还有一份情感的渴望。
上了大学,想要的是一切从新开始,却未曾想到,什么也没有了,除了迷茫与无知。感觉生活处处与自己不相符合,我的生活一片冷淡。
选了这门课,加入了一个小小的团队,开始了另一种体会。
每次的团队活动,虽不是那么激动人心,但重在参与。不管你是内向还是外向的人,计入其中,便是最好的享受。从一开始的陌生人,变成了今天的队友。认识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困难伸出手,握紧手,便成为了朋友。说出你的名字,记下你的号码,那样自然。一起诉说往日,往日的苦和甜、伤与痛。才知道自己的故事原来很美。别人的同样从心底里感动。不时眼神的信任,明白依然有人认同。彼此眼中的那个自己,并非自己眼中的那个自己,要是不知道是在说自己,也许就会崇拜那个自己。那么多的优点从未发现,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你确实如此,心里真想为自己欢呼。说一句:“你是最棒的!”蒙上双眼,借着信任走过的的路途那么不习惯那么小心,走完之后,知道是走了很多次的路,脚下沾着熟悉的泥土。一起看电影,其一为心灵做的洗礼,希望是个好东西,有了它,到达目的地只是时间问题,而我拥有着自由,一样需要希望,走出人生的低谷,寻找最终的高度。一起变的大怪兽,不会伤害任何人,却能勇敢地向前冲。一起坐成的大圆圈,一起承受的重量,团结起来便是完美的圓。一起转着圈,跑乱了,拉起手,我们依然手牵手。
一起相处的时间并不长,点点滴滴都滋润着心田。有汗水,收获一份喜悦,又辛苦,收获一种相知。从没有过的放松,从没有过的清醒,每一个夜晚,心不再孤单,睡去的梦那样安详。
明白了很多东西都可以改变,只要改变人生的态度。从小的家庭环境我们无能为力,如今的社会现实,我们也无法改变。与其努力与不能改变的的东西,在变一下自己来的方便自然。也知道了,对于大学生的爱情,是要有一定取舍。也许当初的爱是最无私的,最值得珍惜并坚持的,可它已成为过去,过去的不会再回来,现在身边有很多志向相同,有着一样的梦的女孩,要是能遇到那一个她,何不比翼双飞。学会感恩,感谢身边帮助过你的人,给你启发的人。虽写完的《妈妈您辛苦了》和《姐姐》两篇文章,算不上什么感谢信,更多的是从未表达过的感激,虽没有读给她们听但发到了自己的空间,算是一种无言的表达。
上完这门课程,真的改变了许多。老实说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这是没有错的。每天晚上我开始写日记,并不像以前写的那样是一本流水账,这次更多的是内心的流露。一页页的字,记录着每一天的点点滴滴,翻开来那么清香,没有烦恼的沉重。这本日记,会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以前老是不愿意多笑,哪怕是对自己,现在和别人最多的交流就是笑声,虽都是一些闲无的的事,但此时似乎都充满了生机。放下了对往事的依恋,捡起了今天的生活。把昨天一遍遍播放在今天的时间中,寻找着一丝虚无的安慰,到头来又能怎样,过去的已不能再回来,回来的也不会是昨天的日子。昨天越多,包袱越重,脚步拖着,沉甸甸地移动。放下了,感觉天一时间蓝了许多,风暖暖的,草绿了花开了,心情也好了,给昨天一声祝福,经历过才会拥有。往日烦乱的心,平静了许多,没有了冲动,不会在走极端,发现自己如此的平淡,不追名不逐利,只是为了生活再向前走。感觉生活和谐了许多,没有再生气。
原来空虚的生活变得简单,但感觉很真实,活过了一天就是一天。我会努力让生活过得更加充实,让人生走的更美。
要说对这门课程喜欢的部分,那就是课前的团队活动
。一起做游戏,一起讨论问题,能知道很多能交流很多。先不说友情能不能增进,就交流足以让每个人打开心门,说出自己内心藏了很久的话语。一起分享各自的故事。不过这段时间感觉很少,只能做一个团队活动,要是能在加长时间就好多了。因为从活动中能体会很多,感悟很多,这是理论只是不能达到的,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感受其中传达的意思。
对这门课程不喜欢的地方,就是老师准备的课件有些多,要是能少一些会好一点因为时间有限。在一个就是音乐能换着播放,要是同一首歌循环很容易引起听觉的疲劳,这样效果就不好了。把每节课要讲的,挑出一部分有用的重要的同学易接受的问题来讲,这样注意集中就会好一点。
总体来说,学完这门课对自己还是很有用的。收获的永远收藏,改变的做到最好。以后要是有机会,要多学些心理方面的知识,努力把自己的人生摆个好姿势。如果可能,也可以帮助别的人,走出困惑,找到希望。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职校生,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股重要的心理学思潮, 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种完善式发展, 是一门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 进而激发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和内在优秀品质, 并利用之帮助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发展潜力, 从而获得幸福生活。上世纪末, 塞利格曼 (Seligmen) 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书中宣称:“当代心理学正处于一个历史转折的时期, 心理学家有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 那就是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帮助人们走向幸福,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令家庭幸福美满, 使员工心情舒畅, 让公众称心如意。”
当前, 职业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多以心理问题为专题, 引导学生如何处理生活、学习、交友和娱乐中出现的问题, 这种模式将学习的目标定位在问题取向上, 偏离了潜能开发和心理素质培养这一目标。其实, 人的生命系统不是由问题构成的, 而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它既有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 也有潜在的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 个体一般都能自己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因此, 职校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偏向问题的价值取向, 把自己的教育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固有的积极潜力上, 通过培养或扩大学生的积极体验和积极的品质, 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
积极心理学研究分三个层次, 一是主观层次上的积极体验;二是个人层次上的积极品质;三是群体层次上积极的组织系统。本文就主观层次上学生积极体验能力的培养进行一些思考。
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既是达成教育目标的最重要途径, 也是教育本身应追求的价值核心。遗憾的是, 现在职业教育过分强调学生知识的获取、专业技能的培养, 忽视对学生心理活动的关注和积极引导。职校教师应在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下, 提高学生对待过去的满意程度;增强学生面对现在的幸福感受;培养学生展望未来的乐观心态。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促使职业教育目标全面有效地达成。
提高学生对待过去的满意程度
英国大作家萨克雷说:“生活是一面镜子, 你对它笑, 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 它也对你哭。”只有对过去的一切充满感谢、欣然接受, 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面向未来。
要学生相信生活事件的必然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事情, 有些事情虽十分偶然, 但偶然之中有必然。要让学生明白, 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 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得到时不要一味感谢上苍的恩赐, 失去时也不必经常抱怨命运的不公, 酸甜苦辣都经历, 生活才有滋有味。
使学生相信选择职校的正确性学生会面临诸多选择情境, 很多时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同时, 利弊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无论怎么选可能都有阵痛。但是, 一旦决定就不要后悔。要让学生相信自己的选择在当时是明智的、正确的。过去永远成了过去, 不可能重新再来。要使学生坚信到职业学校上学是自己当初最好的选择, 前途一片光明。
让学生相信经历挫折的必要性成功的体验无疑会增强学生的信心, 但失败和挫折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体验, 否则生活就会有缺憾。应使学生相信挫折伴随着自己的成长, 不可避免更不必回避。正是经历了挫折, 人才会更加坚强、才不断走向成熟。
增强学生面对现在的幸福感受
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 迈尔斯 (David G Myers) 于2000年指出:年龄、性别和收入等不是幸福的来源, 只有社会性支持、对未来充满希望、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等积极品质才是幸福的真正来源。
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愉悦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师生关系是学生面临的主要社会关系。学生既想又怕也很难单方面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交往过程中, 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教师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实,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不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恩赐, 而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优秀生存品质的塑造过程。教师应放下“架子”, 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交往, 关注学生需要, 解决学生困惑, 让学生在对话、交流和理解中自由成长, 使学生心情愉悦, 高效学习。
“四贴近”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喜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专业。职校教师应从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选择他们感兴趣又非常重要的主题作为内容, 以学生个体经验为载体, 以活动为中介,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专业、悦纳自己, 从而使学生健康愉快地、自由而负责地、充满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连续不断的成功体验使学生欣悦教师积极开展成功教育, 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和情境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 学生的能力表现是多方面的, 也存在着差异。职校教师不要只盯着学生的缺点,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 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可以表现自己才能的方面是很多的, 除了学习这个领域外应当让学生在现在有可能的那个领域里首先表现自己, 从而树立起对自己力量的信心。同时, 他又指出:“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强化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 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培养学生展望未来的乐观心态
乐观地展望未来也就是要对未来充满希望, 有了希望就有了一切, 有了希望一切皆有可能, 希望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柳礼泉认为, 希望是目标、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的有机结合。目标是希望的出发点;动力思维是实现希望的心理能量;路径思维是寻找达成目标的有效方法。
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要全面观察和了解学生, 并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与学生共同商讨制定难易适度、操作性较强的目标以及职业生涯规划, 用目标和规划来引领学生的行为, 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与进步。要让职校生感到美好的未来在等着自己, 自己应朝着预期目标努力前进。
唤回学生失落的自信自信作为一种人格品质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激发人的意志力、充分发挥人的智力因素和人取得成功有很大影响。缺乏自信就可能加大心理压力, 悲观失望, 影响生活质量。唤回学生的自信就是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职校生普遍自信心不足, 十分需要教师积极呵护与培养。首先, 教师要了解并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次, 教师要利用期待效应对学生抱有积极的、真诚的期待;再次, 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有效的评价方式, 使学生悦纳自己;最后, 积极开展归因训练, 多引导学生作内部的、可控制的、不稳定因素的归因。
培养学生快乐的心态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假如你感到不快乐, 那么所能找到快乐的方法, 就是振奋精神, 使行动和言辞好像已经感觉快乐的样子。”可见, 只要你想快乐, 其实你已经快乐。职校生同样拥有家长无微不至的关心、拥有教师润物无声的关爱、拥有社会博大精深的关怀。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 很多事情不是单纯靠努力就能解决的, 它需要缘分和机遇, 过分执著无异于固执。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学会放弃, 生活就会有阳光。可见, 快乐也在人睿智的放弃中;“鸡蛋里挑骨头”挑出的是怨气, “骨头里找肉”找到的是一份欣喜、一份快乐。因此, 快乐更在学生与别人交往的宽容中。
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 强调人内在积极力量的理念无疑拓展并开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关注学生积极的体验、激发学生积极情绪应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曹新美, 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教师教育研究, 2006, (3) :66.
[2]江雪华.幸福与力量:积极心理学的启示[J].教育导刊, 2009, (10) :45.
[3]郭瞻予.论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J].辽宁教育研究, 2004, (5) :28.
[4]严蔷薇, 胡青.试论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课程地位和性质[J].江西教育科研, 2004, (12) :10.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培养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要以人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出发,倡导以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从而激发内在的积极的力量和优秀的品质,并在这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挖掘人自身的潜力并获得幸福和快乐。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挖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是使学生快乐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学生具有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较好地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拓展中学生的思维,能够以积极的姿态去迎接学习中的各种挑战。
1.以人为本,实行积极的情感教育。“以人为本”,实行情感教育就是要注重人性,实行人性化管理,其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消除消极情绪。教师必须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都有能力、潜力走向成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体现学生的“主人”地位。积极心理学认为,只有当学生得到尊重、理解、关心、信任,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中的快乐,从而产生幸福感和满足感,最终实现学习目标。所以,我们在对学生的管理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如,在班级管理中,民主竞选班干部,在班级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以形成民主、和谐的班集体。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成人、成功、成才。
2.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人的精神力量来自坚定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人们发展的可靠资本,能够使学生克服障碍、摆脱心理危机,走向成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就是要求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对待自我,能够正确地坦然面对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勇敢地迎接社会生活的挑战,并对未来充满信心。所以,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而鼓励、激励学生;同时,利用主题班会、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社团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进而树立自己的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
积极心理学特别注重的人性的优点而不是人性的弱点,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寻求持久的快乐和成功。积极心理学家认为,激发出人性中那些美好的东西,人就会快乐。积极心理学认为,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衡量学生内在精神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如何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使其形成正确的幸福观,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具有特殊意义。所以,班主任、任课老师要利用可以让学生产生幸福感的因素,如带领学生参观校史室让学生产生对学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利用学校运动会培养学生的班集体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等,让学生喜欢现在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幸福感。
2.乐观。积极乐观的人格品质作为一种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绩效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对学生身心发展都有积极影响。所以,班主任、任课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以及合理的情绪,碰到困难时,不要退缩,要相信“失败乃成功之母”。班主任可利用每周的主题班会讲解一些名人战胜挫折的事例,同时进行激励教育,这样学生就会在碰到困难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问题、解决问题。
3.自我决定感。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当三种的心理需要:自主性、关系和能力得到满足时内在动机最有可能发生。班主任、任课老师要关注学生的自我决定感,以提升学生的满足感、满意感,最终实现有效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样不但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同时也能形成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也使学生的自我决定感得到了满足。
三、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氛围,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本质力量的表现,是人们工作、学习的内动力。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以增强其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
1.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校风具有一种潜移默化、渗透心灵的力量,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容易为学生所感知、接受和仿效,成为学生的行动方向。校风和学风具有暗示性和激励性,能使学生自觉地接受好的规范和品质。所以班主任要特别重视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养成,可以通过制定《班级公约》、《个人争创三好规划》等形式,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师生平等相处,彼此尊重,体现人性化管理的理念,体现大家庭的温暖,满足学生归属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际沟通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最有效的方式。有效的人际沟通是释放和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营造良好人际关系、提高班级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心理、智力、能力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3.用教师积极的心理品质感染学生。教师的情绪、气质、意志、兴趣、爱好,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人际关系,对学生都有直接的影响,特别是教师的性格与情感对学生的影响尤深。教师性格活泼开朗、为人随和、爱护学生,往往受到学生的喜爱;教师处事公道、恩威并济、一丝不苟,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学生许多心理障碍会在教师感染下得到缓解。如果教师性格怪异,脾气暴躁,处事不公,就容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应重视自身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以促进中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总之,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要帮助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帮助学生营造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最终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心理学新进展丛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8.
[2]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教师教育研究,2006.
[3]王希永.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4.
[4]杭州实验学校.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策略初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2.
序言
其实在10月份刚开始看到积极心理学的选课通知的时候,我的内心特别激动。我觉得,对于刚刚回到研究所不久的我们来说,学这门积极心理学的课真的十分有必要。于是,在选课的时候,我便把所有的课程(包括积极情绪、积极的人际交往、自尊、身心合一、改变、亲密关系和完美主义等七门课程)全部都选了。另外,自己还利用了课余时间,读了本-沙哈尔老师的著作《幸福的方法》。总之,在上完积极心理学系列课程之后,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真的。
一、在本课程中的收获
1.积极情绪
第一节课是张老师的积极情绪。张老师跟我们讲,人们的幸福水平主要由基因和环境决定。其中基因和环境各占50%。所以说,幸其实我们的幸福水平从一出生时,就已经很大程度上确定了。要提升自己的幸福水平,我们所要做的是努力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
另外,张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人生的四种汉堡模型。即,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虚无主义型以及感悟幸福型。忙碌奔波型的人,整天为自己的未来奔波游走,为了自己未来的幸福,几乎牺牲了自己当下的快乐。这其实是典型的溺水模式的生活,只属于第二好的汉堡。享乐主义型的人,只顾眼前的快乐,今朝有酒今朝醉,完全不为未来做打算,属于第三好的汉堡。虚无主义型的人,完全对生活丧失了信心与兴趣,像是患了习得性无助,成日无所事事,自暴自弃,是最差的汉堡。而感悟幸福型的人,兼顾当下和未来的幸福,属于最好的汉堡。
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属于忙碌奔波型,生活节奏飞快,常常感到压力山大。幸福的方法其实并不难---幸福就像花儿一样。《幸福的方法》一书里面说,真正能够持续的幸福感,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快乐地努力与奋斗。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地游逛,幸福是向山顶努力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与感受。所以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兴趣、能力还有价值观,让自己做的事情和自己的能力相匹配,从而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流体验,并且能够学会感恩的话。我们一定能够让自己从忙碌奔波型等不太好的汉堡模型转向良好的感悟幸福型。
2.积极的人际交往
我的第二次课是曹老师的积极的人际交往。一开始曹老师就让我们一一回答,你理想中的人际交往是什么样子的?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际交往算是积极的人际交往?有人说,自己理想中的人际交往就像“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有同学回答,积极的人际交往就是能和同学打成一片,能够倾诉心事。我认为,积极的人际交往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衡量:深度和广度。所谓深度,就是有几个患难之交,能够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帮你度过难关。而广度,就是能够广泛地结交各种朋友,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进步。
曹老师建议,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主动地、建设性地回应同伴
们说的话。就比如,每次张老师上完课回到自动化大厦3楼办公室的时候,一进门就会向大家说,“哎呀,今天的课效果挺好的。”而这个时候,曹老师经常会因为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张老师的话。但是这个时候,旁边的郭老师就会给予积极的回应,“是吗?给我们讲讲呗。”另外,曹老师说,我们在人际交往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冲突,就比如我们早上在实验室的时候,有人可能会买了一个味道很难闻的早餐进来。在遇到冲突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接受冲突。很多人,很多事,其实都是不完美的,我们要学会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接受。
3.自尊
第三堂课是赵老师的自尊。这门课我收获最大的一点是纠正了自尊的概念。关于自尊,很多同学都把别人眼中的自己看成了自尊。其实这是不对的,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别人是怎么看自己的,其实是他尊。自尊是个人效能感和价值感,自我评价以及自我价值感的综合体现。自尊分为依赖性自尊、独立性自尊和无条件自尊。依赖性自尊需要依靠他人来获取自尊,独立性自尊可以只靠自己就能获得自尊。而无条件自尊,无需任何条件,自尊感由心而生。我们绝大多数人,现在都处于依赖性自尊和独立性自尊的交界处。我觉得赵老师有一点说得非常好,要提升自己的自尊,关键是做回真实的自己。
4.身心合一
说实话,当时看到“身心合一”这个名字的时候,我觉得境界非常高。这门课是郭老师上的。郭老师主要从锻炼身体的角度给我们阐述如何达到身心合一。人们在运动时,体内可以分泌一种激素,叫内啡肽。内啡肽具有许多有益的生理功能,如调解体温、心血管、呼吸功能等。郭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几款实用的运动助手,如小米手环、计步器及手机APP悦跑圈等等。并且,郭老师还给我们推荐了一个特殊的健身方法:囚徒健身。即利用狭小的空间进行健身。
另外,郭老师还谈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的一个现象,晚睡强迫症。这点我深有体会,就是有一段时间,每天晚上到了很晚的时候,自己总是不想睡,总觉得什么事情没有做完。关于晚睡强迫症,郭老师给了一点非常有建设性的建议,就是每天晚上在打算睡觉之前,自己做一些“仪式性”的事情。比如静静地回顾一下今天做的事情,泡一泡脚,听听歌等等。做一些“仪式性”的事情,可以让自己潜意识里觉得今天已经结束了,该休息了。这样可以很好地缓解晚睡强迫症。
5.改变
第五堂课,是鞠老师的改变。鞠老师介绍到,改变分为两种:渐进式改变与突发式改变。渐进式改变一步一步地慢慢地改变自己。突发式改变可以获得高峰体验。高峰体验还可以通过全神贯注做自己喜欢的事,重演画面、加固神经通路来获得。课上,鞠老师还给我们放了本-沙哈尔老师的《幸福课》中的一段视频。视频中,本-沙哈尔老师说的两点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点是关于自律与习惯的。本-沙哈尔老师说,自律其实是有限的,每个人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可能会信誓旦旦,给自己定下了宏伟的目标。但是在实际执行的时候,往往不如人意。这种现象是因为实施计划需要靠自律,而我们的自律是有限的,一旦你在一个地方用完了以后,需要时间恢复。所以在紧接着的其
他地方,可能就没有了。但是,有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每天早上,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去刷牙呢?那是因为,我们已经把刷牙培养成一种习惯了。习惯一旦形成,做相关的事情仅仅是例行公事,不需要靠自律。所以,我们要学会培养良好的习惯。
第二点讲的是我们的内心的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惧区。在舒适区,我们感觉很自在,很有安全感。在学习区,我们可能会有点紧张,自我发挥容易受限。而在恐惧区,我们就会感到很怕,焦虑。以自己为例,在课堂上听课,是在自己的舒适区,因为我可以非常认真地听讲。如果被老师点名发言,那可能就在自己的学习区了,因为我觉得自己在口头表达方面还需要多多锻炼。如果还要在同学面前即兴表演一段舞蹈,那绝对是在自己的恐惧区了,因为自己根本不会,也不敢。在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三个区的时候,我意识到,我们应该努力扩大自己的舒适区,不断把学习区中的事情并到舒适区里面。同时,要适当避免恐惧区。
6.亲密关系
在亲密关系方面,我觉得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这门课是张老师上的。印象中,张老师说的关于亲密关系中有两点我觉得非常有道理。第一点是我们要分析自身的情况,减少压力源。另外一点是我们其实仅仅需要负有限的责任,负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责任。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并不是自己的能力可以解决的。如果无法担负这份责任,自己并不需要自责内疚。我们就把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该做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
7.完美主义
最后一堂课是赵老师的完美主义。说实话,在上完美主义课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的人。在学习生活中,我常常会因为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而十分纠结。就比如写word文档的时候,我总是想把排版做到最满意,满意到连一个空格都不允许多余。又比如在装手机app的时候,我总是力争简洁,桌面上的东西越少越好,而且布局还要对称,有规律。后来,我慢慢意识到,完美主义有时候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效率,生活质量。所以,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每次出现纠结的情况的时候,我就会暗示自己,要学会接受一些不完美,没事的。在做这门课的测试的时候,值得高兴的是,我已经远离完美主义了。
课堂上,赵老师说,完美主义的人,常常会用自己的尺子去量别人。他会觉得自己按照什么标准做事情,别人也就应该按照自己的这个标准做事。其实这是十分不正确的,我们不要总是觉得别人应该怎么样怎么样,那样只是说明自己的阅历,自己的认知带宽还不够。还有一句话,我觉得赵老师说得非常有道理,“如果你一直呆在白里面,那你就永远无法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白。只有当你见过红、黄等几种不同的颜色的时候,你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白。”
最后,赵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克服完美主义的3P调适法。 The permission to be human Be positive Taking perspective 但是,避免完美主义并不等于放弃完美。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还是要追求完美,用未来的自己照亮现在的自己。
二、对自己的认识
我觉得,要认识自己,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认识自己的性格。在积极的人际交往这门课上,曹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一个24项性格测试的链接。以下是我的性格测试的部分结果。
Top5 strengths Citizenship, teamwork, and loyalty Fairness, equity, and justice Industry, diligence, and perseverance Honesty, authenticity, and genuineness Kindness and generosity
Last5 strengths Perspective wisdom Capacity to love and be loved Creativity, ingenuity, and originality Bravery and valor Social intelligence
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到,我在团队合作、责任感、忠诚心、正义感、勤奋、诚实、真诚及善良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但在长远的眼光、爱与被爱的能力、创造性、勇敢以及社交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不足。这些性格特点也跟自己的自身情况十分符合。Top5 strengths让我有着良好的成绩,获得了同学和老师的认可,和身边的人关系融洽。Last5 strengths导致我做事情比较犹豫,缺乏自己的主见,难以找到爱情。
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当中,我希望自己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点,避免自己的缺点,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
三、其他想谈论的话题
1.关于冥想
记得在不久之前,我在网上无意中听到一首轻音乐。当时感觉这首轻音乐特别地好听,跟自己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首轻音乐的名字叫《阳光》,作者叫黄永灿,一位与诗意、与冥想、与心灵无法脱离关系的新世纪日本钢琴家。
1949年出生于神户的黄永灿,是天赋极高的华裔音乐家。19岁开始职业钢琴演奏,但以爵士乐、fusion、灵魂乐以及前卫音乐为主;1988年一次静坐体验中,他找到了自己的音乐,确立以静心为日后的音乐走向,并开始从事钢琴独奏。
当时看到“静坐体验”这个词的时候,我便对它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好奇心。我一直在想,在“静坐体验”中,究竟有什么力量,可以让一个人找到了未来的方向,找到了自己内心的音乐。后来在积极心理学这门课上,我知道了一个专业的词汇——冥想(meditation)。
冥想是瑜伽中最珍贵的一项技法,也是实现入定的途径。瑜伽冥想的真正意
义是把心、意、灵完全专注在原始之初之中。而随着科学的发展,西方对冥想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使其告别了过去晦涩神化的背景,通过简单的练习,即可帮助人们告别负面情绪,重新掌握生活。
在积极情绪、积极的人际交往、亲密关系这三门课上,张老师、曹老师还有张老师分别带我们做了三次冥想体验。每一次冥想,都是一次十分放松的静心体验。以最舒适的坐姿,闭上眼睛,从脚到头慢慢放松,并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呼吸上,呼气,吸气,像婴儿一样,呼吸,吸气,找到自己身体上不舒服的地方,慢慢地接受它,呼气,吸气……
我觉得,冥想对于我们平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很有帮助。研究所的学习生活,常常会让我们感到压抑,焦躁不安,身心俱疲。冥想体验就像是属于自己的恢复龛,可以帮助我们找回自己,接受或是告别一些负面情绪,恢复精力,重新开始。
结尾
积极心理学这门课对我今后的学习生活启发很大。最后,我想以课堂签到时的一句名言做为结尾,结束对积极心理学课程的总结。
愿上帝赐予我平静 能接纳我无法改变的事 愿上帝赐予我勇气 能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事
并赐予我智慧
【关于积极心理学】推荐阅读:
关于积极分子党课学习心得07-07
积极心理学师生交往09-23
学习积极心理学的方法12-19
高校思政教育积极心理学应用论文10-08
积极心理学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班主任工作艺术07-06
积极开展批评06-28
入党积极谈话09-28
积极创建11-18
生活积极的句子05-25
努力学习,积极实践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