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研修日志语文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研修日志语文(精选14篇)

教师研修日志语文 篇1

放假了,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今天学习了“古诗文教学”,何郁老师讲的实在实用,开篇就有这样一段话:“研究初中古诗文教学,必须要关注中考语文对古诗文的考查。中考的导向很重要,中考考什么,怎样考,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古诗文教学怎么教,教什么。不要责怪我们的老师太现实,太功利,他们首先是要对孩子的分数负责,对家长的期望负责。离开这个前提,研究初中古诗文教学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是不是很实在_说到我们每个一线教师心里了。还有就只这样一段话:“

新课标说,“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些话语多么朴实,但字字句句又都说到了语文教学的根子上。现在社会这么浮躁,许多人急功近利,有几个人能够静下心来读书。学生为什么语文能力和素养上不去,一个关键问题是无法沉潜下来读书。许多学生做题,是看着题目就开始做答,浮躁得连考试提供的文本都没有耐心读完。这样做题,分数又怎么可能会好呢?我们有些语文老师,也成天地埋头做题、讲题,也不读书,久而久之,脑子就僵化了,心灵里也没有源头活水了,除了跟学生讲一点做题技巧外,就没得讲的了,长此下去,语文成绩又怎么能提高呢?

要学好语文,更要读课外书,甚至要读一点闲书,无用的书。这是修炼我们的心灵、情感和精神气象必须要做的功课。否则,我们的心灵就会日渐干涸。新课标说得多好啊!它说,“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当然,要做到这样,也不是太容易,一方面,我们要抵挡得住外面世界的诱惑,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安静下来,做一做心灵的功课。

老师们,热爱读书吧,当你热爱读书时,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他们也会热爱读书的。当我们在校园里营造出了人人热爱读书的氛围,那个时候,我们语文学习的春天就来到了!”

教师研修日志语文 篇2

《研修,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这个标题,我清晰地记得,是我一位感情特别细腻、才情很丰富的同事写的。当时,她参加完培训后,离开美丽的同升湖畔,回到家后,写了一篇培训日志,发表在我们《安化教研》这本刊物上。如今,我且“盗用”她的标题,抒写自己的感触,因为我觉得这个标题也一样适合我。

从2003年调入安化县教师进修学校到现在,我从事培训工作已经整整十一个年头,从事教研工作也有九个年头。也许,我的性格并不适合做培训,我太内敛、太安静,个性单纯,也不擅于察颜观色,更没有很好的口才。不过,我也有我的优势,我的朋友们总是这样评价我:你很真诚、很善良、做事很认真。

有人读了我的空间日志后给我留言,说:读你的日志,让人感觉你的幸福很真实、很具体。我知道,其实朋友只是指我的日志从来都只用第一人称,我的幸福来自些很微小的事情,细微到我的记录只是某一刻某一很小的感动而已,而这种微小的感动却让我很快乐。

前面说了这么多,只是为了引出今天的主题。今天陶佑钦教授的讲座是《走向幸福的教育人生》,正如主持龙万国教授点评的,这是一个老调重谈的话题,也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陶教授借用视频这种形象的手段,借用媒体的一些采访,借用著名的教育家或者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的一些案例,让他的讲座充满着无限的生机与新意。

我不是第一次听陶教授的讲座,在益阳市的国培辅导老师培训上,我也听过陶教授的指导讲座,我还依稀记得陶教授前几年在我们的国培班里布置过的话题或作业,就有他今天最后留给我们的话题:1你认为教师的幸福指数应该包括哪些内容?2追求幸福是每个教师的权利,请问,精神幸福与物质幸福孰轻孰重?一个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追求精神上的幸福?

这是两个有得讨论的话题,那一次我带的国培班就讨论得非常的积极,后来,换一次培训,换一批人,我也依旧在沙龙中提出陶教授的这两个话题,学员朋友们依然积极活跃。有两次,这两个话题还成为热点沙龙,得到湖南省阶段性的表扬。

安化县有42所初中,我认识绝大部分的初中英语老师。有时,我也会利用教学视导、区域教研的平台与机会,了解我们的老师所认可的幸福感。深入了解与接触,我觉察到我们英语老师较其他学科的老师更快乐、更幸福。他们如我一样,会因为获得别人的认可,会因为某一句赞扬的话、某一个令自己感动的事件而幸福快乐,我常常也因为他们而觉得幸福与快乐。

今天,我听了陶教授的讲座,感触更深,或许以后在同老师们交流的时候,我会更多地与他们分享教师幸福的意义:教师的幸福有利于学生快乐成长;教师的幸福有利于自身专业发展;教师的幸福有利于师德水平提高;教师的幸福有利于身边的每一个与之相关的人———父母、爱人、孩子、朋友……我也在听讲座的时候反思自己,我应当多一些宽容:在工作中,对老师的宽容,在家庭中对孩子的宽容……

2014年有参加校长培训的同事向我介绍了“破冰之旅”,她当时神采飞扬的神情,我至今记忆犹新。2015年,先于我们参加了小学语文与初中数学培训的两位同事,再次向我介绍了陈娅老师的“破冰之旅”,他们说,这个“破冰之旅”很神奇,可以让陌生的人一下就变得亲切,变得愿意彼此交流。曾经参加过很多次的培训,市里的,省里的,可是,我很期待这次培训,期待能够“遇见”陈娅老师的“破冰之旅”。

果然,我如愿了。陈娅老师确实很“神奇”,好像真的只能用这个字眼来描述她与她的“破冰之旅”。能让如我般放不开自己的人打开自己的心门,快速地融入集体之中,与大家一起跳、一起玩、一起乐,然后敞开心扉,积极地投入到小组合作中。

在合作中,我很想感谢我们二小组的伙伴们,其实,今天我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有我们的小米组长给我加油,由于我身旁的小红老师与“熊猫”老师给我勇气,全组成员的加油鼓励让我有了拼了命也不能给小组丢分的力量,在最后一轮的关键时刻,我肚子疼得厉害,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支撑住了,我坚持下来了。

我们不论输赢,我们需要战胜的是自己,二小组的亲们,给我们自己点一个赞吧!在研修中,我们做好了自己,那个更好的自己。

班级日志,教师要常看看 篇3

班级日志,是温馨教室建设的推进器

高一(1)班学生用心、用情写的班级日志,有的文采华丽,有的朴实真我,有的篇幅长些,有的三言两语,有的图文并茂……通过他们的笔端,讴歌了身边刻苦钻研、自强不息、关心集体、团结友爱的先进事迹,抨击了班上无视纪律、抄袭作业等丑陋现象,表露出了自己的目标及理想以求相互勉励,学会了用恰当的方式“发泄”以求健康成长。通过小小的班级日志,你会体验到班集体是否和谐,班集体是否温馨,班集体是否积极向上。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其中的一个片段:

2009年5月15日,周五记录人:盛龄珏

今天的篮球赛,可谓是8班欢喜6班叫愁,从上场到下场,6班球员的手指连沾到球也是困难重重,在8班球员不怎么高的比赛精神和剽悍的夺球猛攻下,可怜的6班就这样一步一步由“光明”走向“黑暗”,最后落得个惨败收场。8班的强,6班的惨,似乎就是我们班第一场比赛的真实写照。6班像我们班一样温文尔雅,举止优雅,是那种绝对不会把已经在别人手里的球硬生生掰过来,抱在自己怀里来体现自己是多么勇敢、多么有集体荣誉感的人……也许老天爷把“眷顾”毫不吝啬地全给了8班;也许老天爷是被他们收买了;也许,老天爷特别喜欢“8”,爱屋及乌;也许,只有老天爷自己心里清楚。但是,我们班“不绝望,不放弃”,相信上帝也会“眷顾”我们的。

不长的篇幅,与其说在记录8班和6班的比赛,不如说是学生表达了原始的情感:在1班与8班的比赛中,对8班取胜忿忿不满,为自己班级失力寻求理由,这种理由未必就正确,就充分,但是当读完连续“四个也许”这段文字时,你会油然而生:孩子们多爱自己的班级啊,已经爱到“彻底”了,这种爱发自内心,没有掩饰,甚至到了偏激的地步。

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看完后怎么能不爱他们呢!但遗憾的是,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都没有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回帖。作为教育者需要思考的是,要不失时机地以此为契机,共同教育学生,让这种爱不断升华,不断锤炼,让一种狭隘的爱转化成人间大爱;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辨证地对待班级利益得失,营造包容、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只有所有任课教师都齐心协力,从教育细节入手,才能达到德育的最高境界——雁过无痕。如今,全市都在推进温馨教室建设,创建的核心是人的健康和谐发展。班级日志就是一种很好的载体,透过它,你能判断师生的人际关系是否和谐;透过它,你能发现学生所想、所思、所作;透过它,你能为学生的思想把脉和诊断并找到方向。毫无疑问,以育人为己任的所有老师都有责任用好它、用足它,而不仅仅是班主任。

班级日志,是学生心灵的加油站

我们一直有这样的一句话:课堂是小的,学生心灵是大的,但是学生的心灵也需要不断加油的!学生的心灵也有许多不光彩之处,也有瑕疵,他们会暴露出来的,如果我们是有心的育人者,我们会有所作为。以下的班级日志会给我们带来更深刻思考:

最近,校领导对我们的头发抓得很紧,可是我却以为有点过了。不错,主任说的对,一个学生要活泼、轻松,可是试想,每个女生都扎马尾辫,男生全部剃成板刷头,从上看下去,会是一幅怎么的景象呢?

接着,这位学生在貌似理由充分的分析下大声疾呼,“自己的头发应由我们自己作主”,并蛊惑他人:“同意我的看法的兄弟姐妹们顶一个(跟帖)。”

跟帖的人不多,令这个学生失望的是,其他同学在他的呼吁下面用红色的笔批示:“某某同学,看样子没有人顶你呀。”“你不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吗?哈哈。”“某某兄,你要看何时何地才能作主呀。”正在我津津有味地看这些跟帖时,忽然,一则信息让我感到了很多欣慰和钦佩:一位老师也写了一段话,意思是劝某某同学的发型以他的为标准,挺酷的。字数寥寥,却幽默诙谐,既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又传达了教师正确的审美观。

我想,记录日志的学生,高举个性化旗帜,在行为规范认识上存在误区。但是当他看了班级日志中师生的观点和态度后,他一定会反省自己的行为。可见,班级日志所传达的正确舆论,能唤起有效的教育力量,这无形中就给所有学生的心灵加了一次不能缺少的“油”,而教师则可以把这个加油站打理得更好。

班级日志,是师生交流信息的平台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没有互动,就没有教学,但是,为什么有的课堂互动不起来,而有的课堂互动得很成功呢?其中,师生关系是基础。师生关系如何,我们可以在班级日志中得到很好的诠释,教师可以从班级日志中获得很多信息,从而增进师生间的了解,改进教学。了解学情,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用好如“班级日志”这样的渠道。

例如,英语老师看完这段文字以后,会有什么样的感触呢?

March 18th Wednesday writer: Zhang Min

What surprised methe most today was that our English teacher Miss Liang is going to have her own baby in the near future. All of us arelookingforward to seeing what is Miss Liangs baby like! I believe if the baby were a girl,she would be as beautiful as Miss Liang,and if the baby were a boy,he would...No! No!I am the most handsome!

Lets congratulate Miss Liang and wish her to become a great mother. Then, she should be much kinder to us and would arrange less homework, as a result we would be relaxed. Am I right?

读完这篇班级日志后,我马上给梁老师看了,虽然事隔一个月了,但是梁老师还是马上给张敏同学写了回信,不仅是感谢孩子天使般的心灵,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委婉提出的作业过多的问题给予了答复。

在班级日志中,你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在和我们交流信息,又如,“我们班数学貌似有N个满分,我能想象数学老师露出他那似笑非笑的招牌表情。”“从黄老师灿烂的笑容上,我们可以知道她很满意我班的那节政治公开课。”作为教育者,是否也应该主动应答一下我们的孩子?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二者是朋友,教师是引导者,是建立在对话基础上的引导者,所以,作为育人的我们,能经常翻阅学生用心写下的班级日志,真的是一种享受,它可以让你兴奋,可以让你感受到教师的幸福感和责任感。

愿天下所有的老师都常看自己所教班级的班级日志,并在班级日志中留下心声!

(作者单位:上海华东师大三附中)

初中教师研修日志 篇4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豪不起眼的乡村中学教师,我觉得作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爱孩子们,包容孩子们的童心,用孩子的心和孩子们相处,我不是神,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或许在工作中也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但我会努力去爱我的学生们。我有效课堂教学有了科学的定位思考,对如何有效教学形成了独特的见解。

1、上课,一般采取三个层次:一是个人自己试讲,备课组全体听课、研修组长参与;二是第二次试讲,研修组全体听课,教导处参与;三是公开课,学校公开课,全体本学科老师、学校领导参与。

2、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教学中,构建数感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3、评课,首先是个人说课,谈感受;第二是参与听课老师评课,评课的重点围绕课标理念、围绕研究点突破、围绕学生主体参与,所有听课老师必须人人发言;第三是主任点评总结,由听课的领导进行点评。

4、换角,今年新课程全员培训又到了,怎样创新培训模式,才能乡村中学教师进一步理解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才能够均衡地、高质量地实施新课程笔者总结反思这几年来新课程的培训方式,探索出一种新的培训模式——换角培训。即参训教师角色换成中学生,培训者角色换成中学教师,培训过程相当于中学课堂教学过程。通过换角培训,参训教师体验并感悟新理念新方法的每个细节及其作用,品尝和理解新课程理念,使他们在培训后得到较大的收获和提高。

5、注意新课导入新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骨干教师研修日志 篇5

我体会,学好计算机要有四个条件:一是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会操作机器,会管理文件,会排除简单的故障;二是要精通软件操作,知道使用哪些操作命令、技能方法能够实现创意;三是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只会操作软件而不懂得起码的色彩、构图、造型等知识是无法独立承担任务的;四是要有一点灵感,这得益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文学、绘画、摄影、印刷、广告、网络……您大概都需要涉猎。这四个方面就像汽车的四个轮子,少了哪个都不灵。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给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该性认识,通常需要使用图像辅助教学。学了photo shop后,解决了图像问题,我要把它更多的应用到教学中去,并教给其他和我有同样问题的教师。在和其他教师学习photo shop时,我会和大家共同讨论一下不运用photo shop的弊端和运用photo shop的便捷,加深对photo shop的印象。我会就教学工作的需要较大家如何对图像进行基本的处理。比如,调整图像的尺寸、裁切图像、抠取图像及最重要的合成图像。

美术骨干教师研修日志 篇6

参加这次骨干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培训以来,我观看了许多信息技术新模式,美术教学课堂视频,磨课研课视屏,以及教师的教案设计。观看后我深刻感受到新课程理念下教育教学理念创新和发展的脚步是如此的快。视频中的上课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独到的设计实施让学生轻松愉悦接受知识,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和灵感。学生对美感的独特艺术鉴赏得到尊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启明老师,朱敬东以及黄晶惠老师他们的教风是我今后学习的榜样。几天来我一直反思自己刚刚从事的美术教学,虽然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也有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差距。经过反思我得出。

首先自己不仅专业知识需要再提升,也需要不断提高教学方法技能,从一方面来看,自己在平时工作中缺乏总结归纳,没有把自己的特色和专家结合,没有把名师教学特色上升到自己的知识理论高度,是一个主要方面的原因。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小学美术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小学美术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小学美术:抓住小学美术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小学美术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小学美术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小学美术,乐学、爱学小学美术。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小学美术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小学美术方法,体现小学美术课的灵魂,使小学美术课上出“小学美术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

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小学美术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校本研修促教师发展 篇7

一、調查研究,制订方案

由于我校才办学六年,是一所规模不断扩大的新学校,每学年都有数量较多的新老师调入我校。去年,我校增加了44位来自周围4间农村撤并学校的老师。开学初,我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谈话、听课等方式,对新老师进行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制订出切实有效的“师徒结对”方案。学校根据这些新教师的迫切需求,有的放矢地挑选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教学基本功过硬的骨干教师,充分发挥“骨干带动”的作用,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

二、新教师培训,提升自我

为了让初进入我校工作的“新”教师尽快适应环境,较快地提高业务水平。我校每学期都定期开展新教师培训活动,由刘映桃校长主持培训工作,通过游戏体验、经验分享、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等方式,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增进了与新教师的情感,给予教育教学技能的指导。同时,也让新老师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坚定了信心。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新老师都能在短时间内熟悉了环境,融进教师团队,放下思想包袱,转变了观念,提高了专业水平。许多老师回顾这段充满关爱的成长路程,总是满怀感慨,热泪盈眶。

三、开设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缺乏良好师德的教师队伍,教学质量无从谈起。为了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我校注重发挥专家、名师、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定期由学校的骨干教师及邀请教育专家、名师主讲教育专题讲座。及时解决日常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实际的问题、困惑,重在指导教育教学的实践。

四、立足课堂,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智慧、提高课堂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我校制订出完善的集体备课制度,各年级备课组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要求结对的“师傅”和“徒弟”都同时参加,按“集体分工—个人主备—轮流主讲—集体讨论—形成教案——课堂实践—反思总结”的程序模式进行。“师傅”要经常和“徒弟”一起研究教材教法,释难解疑。通过这些活动,“师傅”和“徒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新老师的教学水平普遍提高较快,有些脱颖而出,成为教学能手。

五、班主任经验交流,增强班级管理能力

为了让新老师尽快熟悉学校的班级管理制度,增强班级管理的能力,班主任给他们“配置”了工作经验丰富、有责任心、工作能力强的班主任骨干当“师傅”。“师傅”要毫无保留地向“徒弟”传授工作经验。由于“师傅”的指导到位,使新老师能及时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少走弯路,班级管理水平提高很快。教学相长,“师傅”在帮扶的同时,也积累了实践经验,锻炼了能力。

六、合作科研,突现教研的实效性

我校教研活动以合作为主要形式,以实效为目标,每位老师都时时注意教学中的细节,收集平常教学中的情况,在教研活动中相互交流解决,老师们以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取向,确立自己的小课题。学校鼓励老师一队或多队“师徒合作,共同研究”,以群体合作、同伴互助的方式组合成研究小组。我校确立了学校网络教研的发展方向,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活动,开辟校本教研专栏。

为了进一步拓宽校本研修的领域,我校与广州凤凰城中英文学校、广州骏景小学、香港真道书院、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北京前门小学、美国纽约州高地小学等学校结盟,积极构建合作、互动的校际间的校本教研模式。

我校始终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研修内容、创建校本研修的形式,把校本研修真正落到实处,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三位老师脱颖而出成为增城市教学能手,八位老师分别被评为“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优秀班主任”,两位老师被推荐参加省名师培训;一位老师被评为广州市名班主任。教师分批外出学习交流的足迹近至广州、佛山、深圳,远至上海、江浙、青海、西藏、沈阳、香港、澳门、美国。我校老师在校本研修中得到了锻炼成长,教师团队焕发出朝气与活力。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过程,校本研修要根据教师实际情况来做出相应的短期与长期的培训规划,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让骨干教师与新教师“师徒结对”,在帮扶培训过程中组成“教师专业互助共同体”,在教学工作中“共教、共研、共成长”,加快新教师专业成长速度,从而使教师均衡发展。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增城市实验小学)

小学教师培训研修日志 篇8

通过近几周的网上研修,学习,聆听了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也与班上的各位优秀的教师一起进行了一些发帖,回帖等交流,虽然每天学校教学任务重,社会事务又多,杂七杂八的,忙,但也感到很充实。主要有如下收获:

一、不断虚心学习、调整、充实、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为我们每一个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天地,同时也使我们每一位教师深深地感到“教学相长”这个词语的内在含义,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再是我们教师知识网络的一个子集。现代师生的知识结构呈现出一种全新的交集状态,我们教师单在知识方面已经抢劫了明显的优势,甚至某些方面得拜学生为师,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完善自我的知识体系,保持一颗永远年轻奋进的心,唯有如此方能适应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

二、转变教育理念,相信我的学生一定能成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应立足于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这种期望不仅是教师自身工作的理念,更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人人成才”的一个重要基础,不要忘了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你的教鞭下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麻衬的理念支配下,教师眼中就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差异的教育,就会有差异的发展。

三、完善教学能力,明确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艺术,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行为,教育行为是在教师自我临近下的一种有选择的技术,是根据在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有关教学的经验,知识而形成的一整套操作技巧,我们只有善于设计教学,善于研究教材,选择合理的教法,学法,灵活地运用讲解、提问、练习、复习、谈话,编制试卷等技术,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才能表现出高水平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技术,而且这种教学技术与行为的发展组合,便会产生一种寓于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甚至学术能达到准确、鲜明、生动的境界。使学生不仅生动的理解了学习内容,而且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创新研修方式促进教师发展 篇9

关键词 区域研修;信息技术教师;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9-0026-02

信息技术与普通学科相比,它的学科知识更新速度快,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信息技术教师的压力比较大,他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以适应学科知识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虽然近几年信息技术教师的队伍在专业化水平、教学水平等方面都有了一些发展,但还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信息技术教师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人数少,工作繁杂 许多学校只有1~2名信息技术教师,有些农村学校甚至没有。这些教师不仅要承担学校内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还要承担与“电”相关的大部分工作,工作量和压力可想而知。

起点不一,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许多学校缺少信息技术教师,便让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或者转行,大部分没有针对性地学习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师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很难得到保障。

研修方式单一,阻碍发展 信息教师在学校里习惯于“单干”,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成长,显得越来越边缘化。因为人数的限制,校本研修和学习也如纸上谈兵,如空架子一般,有想法没有实质。

2 区域研修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发展

区域研修是由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跨学校或跨学区的研修,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整体提升。

聚沙成塔,把一群有着共同理想的信息人汇聚到一起

1)从学校弱势向群体争鸣迈进。在学校中,因为课时的限制,信息技术教研组一般无法突破三人,使得信息技术校本教研几乎成了空中楼阁,人数限制也导致与大学科的竞争中缺少话语权。区域研修给了人与人沟通的最小单位!学校与邻近的四到五所学校建立起协作组,并制定相关的活动规章和要求。每一学期会开展多次教研活动,有同课异构的学习、教学资源的共享、课题研究的探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区域教研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和有效的交流平台,有了倾听,有了交流,就有了反思,有了自省,更有了自我。

2)从个体松散向群体自律转变。边缘化的学科,再呐喊也只能在语数外甚至是科学、体育等综合学科边上不断彷徨。渐渐地,修电脑、接投影、拍录像、辅导学生成了信息技术教师的主业,自我发展的意识渐渐远离,越来越淡薄。有时候即使有了自己的想法,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作罢。有了区域研修,使大家有了“家”的归属感。协作组内的每个教师都需要为了这个团队的成长而付出自己的努力,一起活动探讨、备课磨课,这种责任意识让人无法放弃,无法止步。各校教师心里也有一种为自己学校力争上游的劲儿,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意识。渐渐地,教师都放开了,敢于问、敢于说、敢于相互指正,也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奋斗方向。

3)从个体竞争到团队合作相协。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以前不同单位,同一学科,在很多时候都扮演着“敌人”的角色,渐渐形成学校壁垒,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和学科的进步。而现在,每次个人有市级或是以上的公开课教学,每组成员都会组内先进行试上和磨课,教研员和其他组的教师有时也会共同参与,大家交流讨论、互评互促,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如果有市级竞赛,都会先在区域研修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然后组内进行交流,汇聚大家的意见后,再做出自己的修改。这样的协作夯实了基础,提升了团队力量。

集思广益,互动共进,促进教师和谐发展

1)备课磨课,提升学科基础能力。一般一所学校中的信息教师在1~2名,基本上无法实现传统意义上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有的也只是走过场。成立协作组后,根据学期初制订的计划有序开展活动。一个人的摸索,有时候远不如一群人的交流。如一课多磨,一位教师先上课,然后同组教师进行评课修改,根据所提修改意见,组内成员进行第二轮上课评课,依此轮推,甚至三轮四轮。这样的一种研修方法就像螺旋型不断旋转上升,在备课、上课、评课、磨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研究教材的意识,提升自身学科能力的把握。

2)跨校交流,强化课堂掌控能力。相同的课题因为上课的教师不同、学生不同,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在区域教研中跨校的课堂教学活动,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了不同基础风格的学生,锻炼了教师课堂调整和掌控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得到提升。每一次的活动交流都能使教师间更为熟悉和默契,适时的技能切磋更是激发教师成长的热情,使一些相对薄弱的教师有了学习和发展的方向,也培养出协作组自己的专业骨干。

3)优势互补,促进教师和谐发展。人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当然或多或少也有自己的短板。在协作组内,每个人有义务用自己的长处去提升队员的能力。区域团队中有学科特级教师,有太仓市学科帶头人,有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这种人员配制优势,让组内成员更快地成长。LOGO知识培训,学生辅导经验交流,带头人的评课议课,让教师真正将目光放到自己的学科上来。这种榜样的示范、理念的引领、区域教研的覆盖作用和频率,让组内成员有着更直接更有效的收获。

搭建网络平台,资源共享,提升学科整体素养 除了传统的面对面研修活动,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团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更有效扎实地促进区域研修。

1)搭建HDwiki研修网站,扩展合作研修的途径。因为路途和其他方面因素,有些教师一年都参加不了几次集体活动。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太仓市创建了网上HDwiki研修平台。专家指出:“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缺一不可。”而研修平台的建立充分体现了这三个要素的结合。

2)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分享合作研修的体验。每个协作组根据需求建设QQ群、博客论坛等多种网络渠道,以轻松、高效、低耗的方式进行教师之间的交流,组织形式多样、内容开放的网络活动,推动教师网上网下研修更有效地结合。有些比较害羞的教师在成员相对熟悉的协作组中顾忌少了,想法多了,大家乐意各抒己见,思维在此碰撞,火花在此闪现。

3 结语

初中历史教师研修日志选登 篇10

(一)自主学习。

众所周知,我们历史学科在初中阶段所有学科中的地位,如果要求学生回家去以后预习完全就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可是,我们的课改如果没有学生的自学,要在课堂上展示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又鉴于我们历史学科每周两节课时的原因,最后,我们一致商议每周用后面一节课时间预习下周要展示的两课的内容,完成学案,老师给与简单的点拨和提示,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知识,在一节课内展示两课的内容。想象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结果,几周下来,由于我们学校学生的“自然条件”限制,所以,一节课只能预习一课,有时甚至一课预习起来也有很大的问题。更不用说课堂展示了,不要说拓展,就是基础知识讲起来都成问题,如此下去,我们的教学如何推进,任务怎么能完成?我们历史教研组的老师们陷入了沉思,第一步还没有迈出,就遇到了如此大的困难,还有三步我们如何能迈出步子?

于是,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找寻途径的历程。这一次我们决定首先在历史课的前一天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只需要完成学案上面的基础知识部分内容,其余内容在课堂上完成。同时,上课时,首先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互查基础知识的完成情况,并提出预习问题,老师进行解决。这一次,效果明显比前一次好多了,由于学生的互帮互助,基础知识的完成情况不错,但是学生基本不能提出问题,最后仍然是被老师牵着鼻子来完成学习内容的。在我们相互听课后,我们再一次对预习课进行了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主动学习呢?

老师们又开始了新的探寻。有设置预习问题的,有推荐阅读资料的,有-------直到今天,我们仍在进一步的探寻中。我们希望能找到一个好的预习方法,因为,小组合作学习,预习时关键。只有学生预习好了,才能有课堂的展示,才能有问题的生成,才能有思维的碰撞,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2)交流展示。

这个步骤是在做好“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的学生组内和组间进行的交流和展示的活动。这一步骤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为了能有效地走好这一步,我们历史组的老师们又进行了辛苦的摸索。

小学语文研修日志 篇11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课应是一种充满感情教育的活动过程,主要是披文入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会文,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培训学校结合自己这次的培训,谈谈几点体会:

一: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应启发学生声情并茂,调动学生的激情和情趣,用心灵去诵读。因为如果通过设身处地的读,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思想感情的共鸣,加深对课文思想的理解和领悟。因此,阅读教学中,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品味情感内蕴,通过多种阅读方式,做到以声传情,读出神韵,读出情味,以情动人,以情促情,以调动学生的激情与兴趣,使其受到强烈的感染。

如在教《穷人》一课时,对课文中反映人物内心的部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领略了桑娜的善良及内心的矛盾,结合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思索了作者这样写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朗读时,我移情于文章的情境之中,同学们都不禁泪水湿襟。

小学语文课文是借文字语言来形象地反映客观生活的。这些语言不是直接了当的直释生活,而是通过生动如画的景物描写,栩栩如生的形象塑造,丰富多彩的感情来感染和教育人。因而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拓展想象,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感情。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的:“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让学生结合文中插图想象小女孩会对奶奶说什么?并让他们在插图旁写下来,大多同学都写出了感人肺腑之言:奶奶,这个世界没有温暖,没有食物,快带我走吧;奶奶你是我的唯一亲人,我太思念您了;奶奶,快把我带到温暖的天堂去吧、、、、、。此时此刻,同学们体会到了小女孩的可怜与悲惨,面对小女孩的同情之情则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大多文章作者的表达情感不是直接传授给读者的,而是间接地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来表达出来的。因此阅读教学要重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受,在语言文字中细细品味,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内容,体验情感,去领会文章的意思。

如教《匆匆》一课时,当读到“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的手中溜去。”“怎样的匆匆呢?”重点引导学生读懂作者从八千多个日日夜夜中产生的感受后,联系自己的实际体会到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

在校本研修中提升教师素养 篇12

以“标准”引领,让教师有发展目标

有目标就有方向,有理想就有动力。学校引导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对照管理标准反思、制定专业发展目标,过有规划的生活。

自主制定目标。多元化的时代,应该有多元化的选择,教师的发展要量身打造。学校在全市率先组织教师结合自身实际,根据自我发展定位,人人拟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书》,确立明晰的前行方向和奋斗目标。

科学修正目标。在教师自我定位的基础上,学校组织挂点班子成员、学科教研组长逐一审定教师发展规划,指导教师结合个人年度专业发展规划反思目标达成度,不断修订和完善发展规划。曾是学校语文学科骨干教师的黄发琴老师2014年主动要求加入到科学学科团队中,她的发展规划是一年入门,两年在市级优质课竞赛中获奖,三年形成成熟的教学风格,树立个人品牌。目前,她已捧回宜昌市小学科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奖杯,不仅提前实现了自己的发展目标,而且在学校科学学科品牌创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交流分享目标。学校组织各教研组晒教师发展目标,大家分享交流,共话发展。音乐教师彭佳和信息技术教师赵华云在分享交流中说,心理问题将成为未来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她们愿意去探索。彭老师参加了省级心理健康培训,赵老师挤出休息时间学习相关理论,参加网上的心理学教育论坛。

学校还建有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客观记录教师成长轨迹。

从目标着手,定制研修“套餐”

有了目标,学校从实处着手,在研修内容的选择上,着眼于解决学校和教师个人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形成内容丰富的研修“套餐”,让教师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用有所需。

基本内容。学校把校本研修首先定位于学科课程,着重研究各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重组与课程评价。在开发和实施各种课程的过程中,构建了学校课程纲要和学科教学质量标准,推动了教师的发展,以课程彰显学校特色。其次定位于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的组织策略、教学方法、高效课堂创建等一系列问题。

研修重点。学校从教师素养的构成出发,将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探测、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研方法等内容列入校本研修内容。开展了电子白板培训考核、新课标的学习考核、书法培训考核等活动。语数外等专任教师还与学生同一试卷参与文化基础知识测试。

个性化研修。学校从教师成长的阶段出发,对新教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校本研修分层要求,分类实施,分步达成。每学期常态开展“晒课”“磨课”活动。分学科建立后备骨干教师资源库,根据他们不同的专业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形式多样的研修项目。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增加了后备骨干教师“赛课”环节,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各学科教师梯队建设。

方式灵动,教师在乐学乐研中发展

学校尽全力引导教师主动研修,为不同教师的持续发展打造平台,让青年教师有希望,让中年教师有舞台,让骨干教师有机会,让他们在不断发展中增强职业幸福感。

自主参与式研修。学校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和各类自学研修,支持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定期举办专题校本培训,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学者来校讲学。通过教师教学博客、校园QQ群、学科教学群,开展各类学科论坛、学术沙龙和网络议课,让教师在自我激励、自主研修中成长。音乐教师刘三琳,酷爱葫芦丝,坚持自学,并加入了宜昌葫芦丝艺术委员会,创建了学校葫芦丝社团。舞蹈教师彭英伟每年暑假都自费到北京舞蹈学院专业研修民族舞蹈,她带领学校舞蹈社团在2015年全省舞蹈比赛中再获特金奖。杨五洲、杨玉芬等10多位教师通过学历提升,知识结构更加完善。

行动研究式研修。学校着眼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积极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常态化开展三项工程,让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成长。一是抓名师打造工程。通过开展观摩研学、教学展示、教学沙龙、学科论坛等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推介、锻炼老师,多渠道打造名师群。二是抓青蓝培养工程。一手抓新进教师的培养,一手抓后备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结对互助、外出学习培训等途径,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三是抓阅读书写工程。全力打造书香校园,让阅读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强力推动教师书法培训工作,让写好字成为一种习惯。

课题研究式研修。学校以成为宜昌市课程实验学校为契机,大力开展主导性课题、各类学科课题及微课题研究,让研究成为一种常态。在学校层面,围绕已经立项的主导课题开展研究。在教研组层面,主要是根据学科立项课题再设研究专题,有的学科还动态开发了一些学科特色活动。在教师层面,主要是开展“微课题”研究。通过这一系列课题研究,让全体老师都进入一种研究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钟涛、苏芙蓉老师带领一大批教师坚持做科研提升专业素养。目前,学校有3位老师被聘为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宜昌实验区课题研究专家组成员,有1位老师被聘为宜昌市基础教育课程开发核心组成员,有5位老师被聘为《长在宜昌》地方教材编委会成员。

杨守敬小学通过校本研修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做得扎实,做出了效果。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形成了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特长的教师团队。

(作者单位:宜都市杨守敬小学)

小学语文研修日志 篇13

茶陵县平水中心小学

陈美群

我是一位年轻的小学语文教师,从教以来,一直都承担语文课程教学,对语文教学有着一些想法,试谈如下: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好语文的前提

首先,教师要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和学生友好相处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稳定,持续的关系,不仅是在知识、能力上的交往,也是情感心灵上的沟通、交流,首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关心、信任、尊重。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知识性极强,内涵极为丰富的学科。在新课改下,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广大教师特为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一种模式。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脑子“活”起来,让学生不至于觉得枯燥无味,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注重新课导入,力求做到新颖。许多老师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在导入新课时,我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设置不同的开头导入方式,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语文的情境。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等。方法多样,灵活多变。

四、重视感情朗读,让学生“动”起来。小学语文课本中所编排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内涵,意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如在《盘古开天地》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对盘古说些什么?写下来,与同学交流交流。”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学生们被盘古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这样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然后代表具体表述,从而进一步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教师心理问题研修日志(模版) 篇14

张瑜

通过这段时间的继续教育学习,我学到了许多的知识,使我对学校各项教育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学了教师心理健康这一专题后,受益匪浅,感想颇多。

我认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是在自身心理素质和外界压力的互动下形成的。针对以上的原因,要维护与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一方面要在教师自身的心理因素上下工夫,从内部提高教师抗压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也要从外部减轻、转移直至消解可能给教师带来心理压力的因素。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即外减压力,内强素质。

面对激烈的竞争,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教育改革进程中暂时出现的矛盾和困难以及工作、生活、家庭角色的冲突等外部刺激,应该以比较理智和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坦然地去面对,以积极主动的行为去适应。教师应该学会一些积极调节情绪的技术和方法,如合理宣泄法、理智法、转移法、幽默法、适度让步法、升华法、音乐法等等,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恢复身心平衡状态。教师应自觉地培养自己的交往意识和积极坦率的社会交往方式,提高人际沟通技能,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使自己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能获得来自同事、朋友、亲属等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减轻或化解心理压力。教师应当注意适度用脑,避免持续疲劳,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营养,关心脑健康。此外,工作之余要学会体闲,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使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以此调节情绪,增进心理健康。

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校人际环境,是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我们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注意并考虑到教师的心理认同感与心理适应期,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关注教师的各种需要,积极为教师排忧解难。教师作为社会人,与常人一样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也会遇到种种困难。学校管理者应了解教师的健康、婚姻、子女教育等情况。对于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能竭尽全力给予帮助,最大限度地减轻教师的生活压力,为教师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在一个轻松、和谐、健康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作为知识分子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教师的需要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但往往更重视精神需要的满足。学校管理者应该了解教师需要的内容、需要的水平以及满足的方式的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尽量提供满足的条件。如关心一些教师政治上的进步愿望;为一些教师创造进修机会,提供进修条件,使教师能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减少因教学效能感低而产生的焦虑感。

上一篇:中组部榜样观后感下一篇: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