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精选8篇)
根据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的通知》(穗教基教〔20xx〕13号)的精神,制定本方案。
评价制度改革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要努力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以评价制度的改革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建构我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其目的:一是配合新课程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全面达成;二是根据我市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满足事业发展的数量要求的同时,抓好质量的不断提高;三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四是有利于总结我市多年来开展教学评价和考试改革的经验,推动评价制度改革的深化。
建构我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下面四个关系:一是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统考与建立学生学业质量定期抽样监测制度的关系;二是注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与注重结果的水平性评价和选拔性评价的关系;三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发展评价与反映区域学习质量的目标参照评价的关系;四是学校内部考试与社会性公开考试(中考、高考、竞赛等)的关系,对于学校评价制度改革中的这四种关系,要辩证地认识,防止片面性和极端化。
一、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的基本框架对中小学生学业质量进行监测,要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遵循科学的方法稳妥有序地进行。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要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对学生学业质量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成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对中小学生学业质量进行监测,首先,要加强对学生学业质量形成过程的监测,这种过程性评价主要通过发展性评价来进行。
其次,要做好对学生经过一定阶段学习的结果进行监测,这种终结性评价主要通过水平性评价和某些选拔性评价来进行。
此外,还应重视对影响学生学业质量的保障条件进行监测,这种监测主要通过对影响学业质量的各种因素,如生源、师资、设备、管理等进行条件评价来进行。
建构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并不是对现行评价和考试制度的一概否定。
对中小学生学业质量进行监测,要建构一个科学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该体系按评价的功能为其准进行分类,由发展性评价、水平性评价和选拔评价构成。这三种评价各有其主要功能和适用范围,不能简单地用一种评价取代其他的评价,应该将三种不同功能评价科学地有机整合,构成完整的、有效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其次,要建构一个可操作的学生学业监测管理体系,包括建立质量抽检制度,建立质量监控常模,实行市、区、校三级质量管理。
二、中小学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积极推进重在过程的发展性评价
改革课程评价考试制度,加强重在过程的发展性评价,是新课程标准试验实施的重要内容。学校内部日常大量的教育评价都是发展性的教学评价。
发展性学生评价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注重学生发展过程,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的同时关注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发展性学生评价倡导运用多种方式、方法评价学生,它可以采用纸笔测验的方法,但主要是采用非纸笔测验的一些质性评价的方法,例如实验考查、上机操作、提交作品、口试、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评语、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完成某个任务的表现性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袋等。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倡导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倡导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参与。评价结果一般可以采用质性与量化结合的方式呈现,发展性学生评价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积极参与,注重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和意识的培养,通过评价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20xx学年全市已经全面进入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试验,在本学年度由区或学校组织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均要积极开展考试方式改革,除纸笔测验方式外,还可进行选择性考查、开放式考试、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等考试方法,激励学生进步。要通过课程评价改革,减轻目前初中学生学业水平分化严重的现象,缩小学习中下面,促进学生发展。
各学科可以从实际出发,选择若干个重点,有侧重地开展学生学业成绩的发展性评价研究,例如:
语文和英语作为语言学习学科,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和语言的实践运用,要通过侧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广州是方言区,语文学习尤其要加强“积累”和“表达”;英语是非母语学习,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运用和积累。所以这两个学科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察,例如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投入程度;学生课外阅读(报刊、拓展阅读、上网等)的内容和数量;学生的课外听说活动(录音、录象、演讲会、英语角、辩论赛等)的内容和数量;课外书面表达(中英文日记、书信等)的内容和数量等。
数学是最容易引起学习成绩分化的学科之一,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教师应建议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数学学习记录,包括测验试卷分析(有教师评语、错漏记载和自我反思)、数学日记(记录学生听课和解题的感想、疑问)、数学期末评语(对学生数学学习表现的评价和改进学习的意见)等,通过反思促进自己的数学学习。针对数学学习中不及格学生比例大的现状,要加强分层要求和分类指导(辅导),例如让学生针对缺陷进行训练,提高课堂训练的有效性;加强数学日常测验的分析、改错,允许部分学生进行补测,让学生及时体验成功,加强自我激励,改进学习方法。要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和练习,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判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和学习水平,通过关注和帮助,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发展。
物理、化学、生物和小学科学作为科学学习的学科,要加强科学探究思想和实验操作能力的过程性考查,要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提倡将书本学到的科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学科内的各种研究性学习专题成果,学生撰写的小论文、小发明、小标本、小制作以及学生在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和竞赛(如物理科的“无线电竞赛”、“物理活动设计赛”、“物理创意实验设计”、化学科的“我与化学”、“家庭实验100秒”,生物科的调查报告、实验设计及改进、户外生命科学考察等)的参与程度和获得成果,都是这些学科的学生学业成就发展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从20xx年开始,在初中毕(结)业试中增加实验操作考查,待条件成熟,纳入升中考试。
政治、历史、地理和小学思想品德等学科可以把学生参与日常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数量和质量纳入评价范围。历史、地理科在初中结业考试中继续试行开闭卷结合的考试方式。初中历史试行的开放式考试(历史小制作、历史小报、历史小论文、历史剧等)要占成绩总评的一定比例。初中地理要继续进行任务型作业、角色扮演、实验操作、乡土地理实践、创作作品等表现性的评价研究。初中政治除了继续试行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外,还提倡用撰写政治小论文、主题演讲、时事政策学习评价、法律知识竞赛、学习辩论、社会调查记录、情景模拟、提议案、角色扮演、社区义工服务等形式对学生政治(工思想品德)学习进行评价 。在高中,各科都要将教学大纲中研究性课题的参与、完成情况和获得成果的情况纳入发展性评价进行。
信息技术课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对学生上机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合作意识、学习态度等状况进行记录;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形成性练习、诊断性测验、专项技能测试、制作计算机作品(或完成主题“任务”)等多种方式,检验学生在某一教学模块(或教学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诊断学生认知水平、操作技能,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潜能;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成长的电子档案,记录学习过程各项成绩、专项测试结果、学习自评和互评的评价表、本人代表性作品、问卷调查情况、学期考核成绩、教师和家长的评价意见等,并以此作为学生评定发展等级的依据。
(二)完善学期考试、毕业考试等水平性评价
学期或学年考试是目标参照的水平性评价,目的是通过检测,及时发现教和学中的问题,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使学生更好地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所以,编制试题时,试题内容要尽可能全面检测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试题难度的把握要体现目标参照考试的性质。对预测,考试后有难度、信度、区分度等数据统计、质量分析和改进教学意见的制度。
小学和初中毕业考试是重要的阶段性的水平评价,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必须根据课程目标,通过质量监控,加强管理。学校是毕业考试的具体实施单位,各区教育局教研室要做好命题指导,健全试题自评和质量分析上报制度,从命题、考务、评卷、统计、分析等各个环节,做好小学和初中毕业考试质量把关工作。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的毕业考试中要逐步增加发展性评价的内容,初中的毕业考试成绩可由纸笔考试成绩和一定比例的发展性评价或非纸笔考试成绩共同构成。20xx学年的初中毕业考试,英语口试占该科毕业考试成绩15%。物理和化学的实验考查,各占该科毕业考试成绩总分的20%。
普通高中毕业考试是检验高中学生文化学习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必修课教学要求的水平性评价,是确定学生是否取得毕业资格的重要条件。在我市高中继续扩招,高考继续实行“3+X ”模式的背景下,需要适度强化我市的高中毕业考试,这对稳定我市高中办学水平、提高我市高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从20xx年夏季开始的高中毕业考试,每年将抽样指定部分科目,由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全体学生参加(含省一级学校),以区为单位统一评卷。其他科目仍由市命题,区阅卷,其中省、市一级学校可以申请单独命题和考试,但要坚持试题送审及数据统计上报制度。
另外,部分科目学生的毕业成绩,将试行“纸笔考试成绩+非纸笔考试成绩”的成绩计算方式,其中非纸笔考试具体的内容和比例,将在20xx年各科高中毕业考试《考试说明》中公布。
(三)继续深化选拔性考试的改革,健全学科竞赛制度
在规范和完善各学段毕业考试同时,要继续研究常模参照的选拔性评价的改革。要加快研究和完善我市小学升初中升学制度,继续抓好以考试内容和方式改革为重点的中考考试改革,在体现考试的选拔性功能的同时,政治等学科可以率先进行将与学科学习相关的表现性评价 、成长记录袋评价逐步纳入升学成绩的试验。
组织学科竞赛(包括综合类青少年科技发明创作竞赛)是适应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需要,促进优秀学生成长的重要措施。根据国家有关学科竞赛的规定,除组织好国家级和省级竞赛以外,要继续办好具有广州市传统特色的学科竞赛,但应严格申办手续,数量上适度控制,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的管理
(一)实行三级管理我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实行市、区(县级市)、校的三级管理。
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为目的的发展性评价,主要由学校负责实施,区和市负责指导和抽查。以检测目标达成度为目的的水平性评价,由学校、区和市三级共同负责实施,其中单元测验和期中、期末等考试主要由学校实施;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学年考试和毕业考试,由区或学校实施和管理;高中阶段毕业考试,主要由市和区实施和管理。
以选拔为主要目的的各种升学考试和学科竞赛,一般由市负责实施,区和学校协助管理。
(二)建立质量抽样检测制度
建立全市性中小学生学业质量抽测制度,是质量监控的`重要管理措施。学业质量抽测目的是通过对我市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质量采样检测,及时反映教学中存在问题,以便对教学进行有效的调控。
区域性的学生学业质量抽样检测,由市和区教学主管部门负责,学校的学生学业质量抽测,由学校负责。
抽测的时机可以是学科在某个阶段学习的前期、中期或后期。要充分发挥前期的诊断性评价 、中期的形成性评价和后期的终结性评价在质量监控方面的各自功能,正确评估学生学科的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逻辑起点,导向和调控学生学科的成就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其中前期抽测主要是对学生已有学习基础的检测,一般由校内进行;中期抽测目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状况的了解,一般在校、区进行;后期抽测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业结果的监控,一般由校、区、市进行。全市性的质量抽测主要是中期和后期的抽测。
1.质量抽测的内容
质量抽样检测不是简单的“统考”,从内容上看,它既包括对学习结果的抽测,也包括对学习过程的监控;目前,全市性的学生学业质量抽检包括水平性评价的抽测和发展性评价的抽检两种:
抽测A:一般采用纸笔考试,全面考查学科学习目标的到达度,属于目标参照的水平性评价。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全市性的抽测由市统一命题,测试后要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指出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统计结果不进行排队。
抽检B:专项抽检,一般采用非纸笔考试方式(或纸笔与非纸笔结合),属于过程性的发展性评价,例如日常口语交际、实验操作、表现性评价、研究性学习档案抽检等。
2.抽测方式
全市性的质量抽测,一般一个学科在不同学段只选择一个年级抽测,不同学科适当错开年级。
抽测的方式暂定有如下三种:
抽测方式①:抽测全市所有学校某一年级的某一学科。由市组织命题,区县为单位组织评卷和统计,抽测结果上报市分析。
抽测方式②:抽测部分学校某一年级的某一学科。抽测的部分学校可以是市在不同类型学校中抽样确定的若干所学校,可以是指定的某一类型的学校。抽测的年级和科目在学期初公布,抽测的学校在测试前一个月前公布。纸笔考试由市命题,根据需要,可以全市统一评卷,也可以由学校或区县为单位组织评卷,成绩上报市进行分析。
抽测方式③:抽测某一区(县市)的某一年级某一学科。由区命题,区或镇(片)为单位组织评卷并统计,区将抽测的试卷、成绩和质量分析上报市。
(三)建立质量监控常模
在积累质量抽测统计数据的基础上,争取用3~5年时间,逐步地分别建立起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各年级(或年段)不同类型学校主要学科的质量监控数据常模。其中,小学和初中主要年级(或年段)不同类型学校主要学科的质量监控数据常模的建立,由区和市教研部门完成;高中阶段各年级不同类型学校主要学科的质量监控数据常模,由市负责建立。
一、“第四条道路”下的芬兰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改革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 芬兰曾经是一个中央集权式的国家, 中央政府对全国教育进行统一规划和严格管控, 并在全国各小学设置督学负责监督和指导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 建立了以督导系统为基础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芬兰这一时期的教育质量监测强调自上而下的行政规范功能, 被称为“规范指导时期” (Norm Steering) 。20世纪70年代后, 芬兰展开了大规模的综合学校改革运动。[2]随着综合学校制度的引入, 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发生了重组, 教育管理、决策权也发生了一定的转移, 教育督导工作随之由中央政府、全国普通教育委员会 (1) 下移至省教育厅, 由省政府聘请综合学校所开课程相应学科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担任督学, 负责监督、指导“国家综合学校课程”目标的落实。
进入20世纪80年代, 尤其到了80年代末期, “新自由主义”替代“国家主义”、“规划主义”成为西方国家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主流指导思想, 新公共管理改革在各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继国家主义和市场主义之后, 英国等发达国家又出现了试图将自由市场经济和国家干预相结合的“第三条道路”, 并迅速形成了全球性的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浪潮。在教育领域, “第三条道路”下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继承了市场主义强调产出本位、标准化发展和质量问责等特点, 注重“标准化考试”和“高风险问责” (high-stakes accountability) 。在这一时期, 芬兰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也相应发生了“由左向右”的转变。1987年, 芬兰以社会民主党和中间党形成的左翼联盟破裂, 右翼政党夺得多数议会席位成为执政党, 并建立了右翼—左翼联盟内阁 (right-left coalittion cabinet) 。民族联合党原书记、党魁哈里·霍克里 (Harri Hermanni Holkeri) 从偏左派的社会民主党人毛诺·科伊维斯托 (Mauno Koivisto) 手中接过芬兰总理一职, 教育部部长和全国教育委员会理事长也相继由信奉自由保守主义的偏右派人士担任。右翼党派的上台及其对教育管理话语权的掌控, 使得芬兰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开始松动, [3]教育决策、管理权不断下放至省、自治市乃至校董会, 国家对学校办学活动的直接管控被内在的规范所取代。自1988年起, 尽管芬兰各省政府依旧要负责指导教育发展, 但不再提及督导这一概念。
20世纪90年代, 芬兰地方教育决策权进一步增强, 学校以及教育提供方 (主要是市政当局或联合市政当局) 可以依据国家和地方发展目标自主开展教育活动。随着以地方自治为基础的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成, 以督导为代表的一系列传统教育管控系统亦逐步瓦解。1991年, 芬兰宣布正式废除教育督导制度。[4]从此, 芬兰国家通过信息、支持和拨款等方式引导教育事业的发展, 并通过教育法规提出教育目标, 由全国教育委员会制定国家课程、资格框架指导地方教育活动, 但对于地方政府、学校具体的教育、办学活动不再予以过多干预。与此同时, 芬兰逐步建立了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以提供信息服务为宗旨的教育评价网络 (Evaluation Network) , 其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信息指导” (Information Steering) 时期。
应该看到, 与当时多数发达国家的选择类似, 芬兰在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改革过程中也试图探索出一条能够超越“左、右”、有机结合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的新路子。一方面, 芬兰的改革始终立足于其高福利国家这一前提, 将教育视为公民的基本福利, 秉持了“第一条道路”中国家要干预教育发展的原则;另一方面, 芬兰又将多数的教育管理权、决策权、监督权交给了地方政府乃至学校, 甚至是个人, 并确立了国家在教育领域中服务者而非监督者的角色。在教育质量监测方面, 采取了许多“第三条道路”的做法, 如强调以“结果管理”替代“标准管理”[5]等。
然而, 与典型的走“第三条道路”的英国所不同的是, 芬兰在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改革过程中并没有选择带有“国际趋势意味”的强调竞争、选择、标准化、问责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 而是走出了一条具有芬兰特色的“第四条道路”, 即在注重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强调对专业力量的信任。例如国家层面制定的教育质量监测指标、标准仅仅是一种供教育提供方、学校及个人进行自我评价时的参考工具, 而不具任何强制约束色彩;强调教育提供方、学校及师生个人的内部自我评估在教育质量监测中的核心地位;注重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专业性;等等。
二、以“教育评价网络”为核心的芬兰现行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芬兰现行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以“教育评价网络”为核心, 且与其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 由上至下分为国家、地方 (区、市) 和校方三个层次, 有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部分。此外, 经合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主持的教育评价活动也是芬兰整个教育评价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1.国家层面的教育质量监测
当前, 芬兰国家层面主要有4个部门参与了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分别是教育与文化部 (Opetusjakulttuuriministeri魻/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 (1) 全国教育委员会、芬兰教育评价委员会 (Koulutuksenarviointineuvosto/Finnish Education E-valuation Council) 和芬兰高等教育评价委员会 (Korkeakoulujen Arviointineuvosto/Finnish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Council) 。长期以来, 教育与文化部负责宏观规划教育评价计划, 为教育评价活动提供财政资助;全国教育委员会则担任具体的国家教育评价工作及相关研究工作, 包括:制定全国性教育质量监测指标, 开展系统评价 (Systematic Evaluation) 、主题评价 (Thematic Evaluation) 、现状评价 (Situation Evaluation) 和学业成就测评 (Learning Outcome Assessment) 以及开发评价模型、研究评价方法和制定评价标准等。自1994年以来, 芬兰全国教育委员会发表了约110份教育评价报告及32份学生成就测评报告。[6]1995年, 芬兰成立高等教育评价委员会后, 全国教育委员会的教育评价活动开始集中于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而不再涉及高等教育。2003年, 芬兰在全国教育委员会和高等教育评价委员会之外, 单独设立主持基础教育与高中教育评价工作的芬兰教育评价委员会。此后, 在教育评价工作上, 全国教育委员会主要担任国家核心课程框架及其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学生学业成就测评等工作。除了这4个带有政府性质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芬兰的许多大学及教育科研机构也积极参与了国家的各类教育质量监测活动, 如下设于韦斯屈莱大学 (Jyv覿skyl覿n yliopisto/U-niversity of Jyvaskyla) 的“芬兰教育研究所” (Koulutuksen tutkimuslaitos/Finnish Institute of Education Research) 和下设于赫尔辛基大学 (Helsingin yliopisto/University of Helsinki) 的“教育评价中心” (Koulutuksen arviointikeskus/Centre for Educational Assessment) 等。此外, 芬兰统计局 (Tilastokeskus/Statistic Finland) 为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来源。
自2003年成立芬兰教育评价委员会以来, 芬兰国家层面的外部教育评价活动一直由教育与文化部、全国教育委员会、芬兰高等教育评价委员会和芬兰教育评价委员会4个组织机构共同参与, 并在2009年修订的各项教育法律中划清了各自相应的法律地位。当初, 芬兰之所以要在全国教育委员会之外单独设立两个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 是考虑到全国教育委员会本身属于教育行政机构, 由其独立主持教育评价活动将影响教育评价的中立性。但近年来, 这种多评价机构共存的格局暴露出职权交叉、组织重叠等诸多问题。为了简化机构、集中资源, “卡泰宁政府计划”提出于2014年初合并、裁撤现存的教育质量监测机构, 建立单一的、第三方的“全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 以此增强教育质量监测活动的“集权性”和独立性。[7]
2.地方 (区、市) 层面的教育质量监测
芬兰在实行地方自治后, 区级政府和自治市获得了极大的教育管理权和评价权, 《基础教育法》等国家官方教育文件明确规定, 地方政府有责任对所辖区域的教育活动开展自评, 并有义务为国家外部教育评价提供有关的准确信息、数据。
在2010年以前, 根据《省政府法案》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Act) 的有关规定, 省教育厅每年都要根据国家教育目标和地方发展需要制定该年教育评价目标, 以现有统计数据和部门专门数据为基础对省内教育活动开展自评, 并每年公布一次评价报告。除了定期的省内教育自评活动, 省政府办公厅根据公民的举报, 有责任对任何教育承办者的办学资格及其合法性展开调查与监督, 但这种监督只是一种非主动的监督。除非学校被揭发, 一般情况下省政府办公厅不干涉学校的办学活动。2010年实行行政区划改革后, 区教育评价工作改由中央派出机构———区国家行政机构和具有自治性质的区教育委员会负责。
根据《市政法案》 (Municipality Act) 规定, 每个市的市委员会应任命一个审查委员会 (Audit Committee) 负责评价市委员会所确立的发展目标的实现情况, 其中就涉及本市的教育自评。自治市作为最主要的教育提供方, 有责任评价其所提供教育的有效性, 并积极参与国家外部教育评价。自治市的教育自评主体由市委员会、市审计委员会、市教育委员会和市教育管理部门共同构成。尽管国家规定各区、各市有义务开展定期的教育自评并公布评价报告, 但根据地方自治原则, 具体的评价模式、评价方案和评价方法均由各区、各市自行决定。如赫尔辛基市教育委员会经常通过“校间同行审核”对学校的办学质量进行评价和监测, 具体来讲就是让各校校长及部分教师对其他学校的办学质量及其校长的工作进行同行评审。此外, 赫尔辛基市教育委员会普通教育处处长每4年会对各校校长进行一次专门的审查和评价。[8]
3.学校层面的教育质量监测
学校既是芬兰教育评价的最基层评价主体, 亦是其主要的评价客体。自芬兰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由督导制转型为评价制后, 校方自评在整个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校方自评包括评价其教学服务的可获得性和有效性等, 通常由学校自评、教师自评和学生自评三部分组成, 且以评价学生学业成就为主, 其评价结果将成为国家开展外部教育评价的重要信息来源。学生学业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和指导学生的学习, 及时反馈学生学业进步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也为学生家长和有关教育机构提供信息, 并有助于教师和校长评价学校的教学效果。芬兰学校的学生学业评价结果呈现形式多样, 其中最常见的是根据课程中制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对学生成绩划分等级, 评价结果以“课程报告” (course report) 的形式呈现, 教师除了用数字给出评定等级外, 还可以辅以评语等形式。值得强调的是, 学生的课程报告成绩并非由教师独立评定, 而是师生共同决定。除了平时阶段性的课程评价, 学校会在学生毕业时也会给出一份具有全国可比性的终期学校报告 (final school report) , 供学生申请下一阶段教育之用。
三、芬兰现行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基本特点
相比“规范时期”的督导制度, 芬兰当前以教育评价网络为核心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呈现出了诸多新的特点和优势, 如强调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独立性、专业性、合作性和服务性等, 对于我国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改革完善有着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 减少外部力量干预, 强化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独立性
与改革之前的教育督导制度不同, 芬兰现行教育质量监测依托于“非行政性的”第三方教育评价, 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呈现出较强的独立性。首先, 虽然芬兰的教育质量监测机构多设于教育行政管理组织之下, 但其工作人员并非一般的教育决策者或教育管理者;其次, 芬兰法律保障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评价工作享有充足资源, 如教育与文化部有责任向全国教育委员会和两个教育评价委员会的教育评价工作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 但不得干预其具体工作。
(二) 加强教育评价研究, 强化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专业性
芬兰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相关工作人员多为教育质量评价和保障领域的专家, 而非由其他教育行政工作者兼任;另一方面, 芬兰的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紧密联系相关科学研究, 秉持“以评价带动研究, 以研究促进评价”原则, 充分保证其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三) 鼓励多方主体参与, 强化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合作性
芬兰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渗透着多元参与的治理理念, 强调各种形式的教育评价合作:第一, 国家主持的外部评价与办学方开展的内部自评相结合, 并注重两种评价的沟通与合作;第二, 教育质量监测人员由教育提供方、教育机构、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学人员、学生组织及其他利益群体共同组成, 强调参与主体多元化和兼顾社会各方的需求;第三, 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评价项目, 并定期考察他国教育质量监测的最新实践, 注重通过国际合作丰富、改善本国的教育质量监测技术。
(四) 弱化监督管控功能, 强化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服务性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 芬兰的各种教育法案就明确规定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要以为公众及个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为目的, 教育质量监测报告要对公众公开, 但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排名, 报告结果不得对教育提供方、学校及师生造成伤害。[9]概括来讲, 芬兰的现行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强调以评价获取信息, 以信息服务决策, 而尽可能弱化带有干预性质的行政监督和管控。
四、结语
PISA使得芬兰成为“教育神话”。人们归纳出各种所谓的“芬兰模式”, 并有意无意地夸大芬兰教育的先进性, 甚至将其神化为“教育圣经”。有学者认为, 人们目前对芬兰教育改革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超出了教育本身, 而成为政治家支配权力的一种政治工具。[10]
数不胜数的言论宣称芬兰是一个没有考试、没有竞争、没有排名、没有绩效问责的国家。事实上, 芬兰的学生平时要面临频繁的形成性测试, 而且芬兰的高中生在毕业时也要参加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 其成绩同样将作为进入高等教育的凭证。尽管芬兰不会将国家组织的外部教育评价结果以排名的形式呈现, 但其组织这些评价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教育提供方、学校、学生与同行间形成有效比较提供信息数据, 从而促进其发展。芬兰高等教育评价委员会成立的初衷也是为了评选带有“标杆性质”的“高质量教育机构”以协助其进行绩效拨款。此外, 人们常认为芬兰人不在乎排名, 但实际上芬兰的各种教育网站挂满了与PISA排名有关的新闻和评论, 并以在PISA中的突出表现而自豪, 2012年芬兰PISA成绩的下滑也迅速引起了对国家教育效能的反思。
更值得一提的是, 当我们鼓吹芬兰的教育改革不走“寻常路”时, 芬兰人自己却毫不讳言地表示其实践无处不渗透着“当红”的新公共管理理念, 如强调“产出本位”、“结果管理”和“绩效问责”等。与其他分权制国家类似, 芬兰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教育质量评价中的关系同样是充满争议的。芬兰全国教育委员会对于自己在地方教育的质量监测方面的微弱话语权表示了较大的无奈和不满, 并认为国家层面设定的各种教育质量标准、发布的各种外部教育评价结果不具有行政的约束性是一种不合理的做法。芬兰议会中的教育与文化委员会也曾指出, “目前, 国家层面的教育评价工作对市政当局和学校产生的影响还很小, 其评价结果也并没有真正地运用到促进学校的发展中去”。而与此恰好相反的是, 代表地方权力的“芬兰地方与区域当局联合会” (Association of Finnish Local and Regional Authorities, AFLRA) 却认为中央政府不应越过地方当局而直接插手学校层面的教育质量监测事务, 并抱怨国家的外部教育评价过于纷繁复杂, 且存在着许多不必要的重叠, 各种教育评价之间也缺乏合理的协调。[11]由此可见, 芬兰国家组织的外部教育质量评价和教育提供方、学校自行开展的内部自评并没有像它宣称的那样得到有效的结合。
因此, 尽管芬兰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有着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但完全没有必要去无限夸大所谓的“芬兰模式”, 甚至将其经验、做法奉为“金科玉律”。哈努哈利·西莫拉 (Hannu Simola) 等学者也曾指出, 芬兰“以评价代督导”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仅仅是芬兰激进分权运动的非预期效应, 但如果将这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称作‘芬兰模式’则有点言过其实”。[12]
摘要:芬兰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发展以20世纪90年代为分水岭。在此之前, 芬兰实行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 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教育督导系统。20世纪90年代, 芬兰开展公共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了以地方自治为基础的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 废除教育督导制度, 并形成了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合作性和服务性的以教育评价网络为核心的新型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关键词:芬兰,教育质量监测,教育评价网络,第四条道路
参考文献
[1]Pearson Education Group.Index of Cognitive Skills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EB/OL].http://thelearningcurve.pearson.com/index/index-ranking, 2013-11-10.
[2]Aho, E., Pitknen, K.and Sahlberg, P.Policy Development and Reform Principles of Basic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 Finland since 1968.The World Bank.Education:Working paper Series Number 2.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 2006:35~42.
[4]Heikki K.Lyytinen.New Direction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in Finland[EB/OL].http://www.ekk.edu.ee/vvfiles/0/lyytinen.pdf, 2006.2013-07-12.
[6]Finnish Education Evaluation Council.New Direction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Evaluation Programme 2004~2007.Publications of the Finnish Education Evaluation Council 3, 2005, 9.
[7]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Education Evaluation Plan for 2012~2015.Publication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2013.
[8]Joke Voogt, Helena Kasurinen.Finland:Emphasising Development Instead of Competition and Comparison[EB/OL].http://www.oecd.org/edu/ceri/34260381.pdf.2013-11-20.
云南省委要求,教育部门要将少先队活动课纳入教育督导和质量监测体系,纳入省、州(市)、县(区)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教研内容,设立少先队活动课专兼职教研员。开发符合少年儿童特点的少先队活动课程教材和辅导员专业用书,保证少先队员活动的时间、场所、器材、安全等。
江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视力下降是最突出问题
《中国青年报》消息 江苏省教育厅日前发布的2013年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视力下降是影响大中小学生体质最突出的问题,超重和低重排第二。
此次监测是继2010年体质监测后的最新数据,监测结果显示,全省大中小学生2013年在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等身体和生理机能指标方面,都有所提高。中小学男女生平均身高分别增高了1.2厘米和0.9厘米,平均体重分别上升了0.9公斤和0.7公斤。多数学生速度、上肢力量、耐力、下肢爆发力、柔韧性等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改善明显。但仍然存在学生近视率高、大学女生低体重、高中女生部分身体素质指标出现下降等问题。
监测结果显示,江苏省7~22岁年龄段学生的近视率为75.5%,与三年前相比,大学生近视率比三年前上升了26.4%,乡村男女生近视率分别增长了7.5%和7.4%。
江苏省体质监测中心主任、南京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所长苏立新认为,学生近视率高除了因为课业负担重、学生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读写姿势不正确外,电子信息化的生活方式成为重要原因。
此外,大学女生的低体重率仍居高不下。江苏学生超重率为15.7%,相比上升了3%。虽然大学女生的低体重率有所下降,但大学女生的低体重率仍高达15.9%,7~18岁各年龄组男生的低体重率全部低于全国水平。
此次监测还发现,中小学男生引体向上/斜身引体、高中女生800米、部分年龄段学生立定跳远等成绩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教授潘绍伟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家长爱子心切,怕孩子受伤,学校、老师害怕承担责任,所以在体育课上渐渐取消此类运动。
2012~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全省首次大规模学生膳食营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半数学生蛋类、奶类摄入不足,多数学生蔬菜种类摄入不全,学校课间餐制度不够普及,部分学生上午常有饥饿感。
天津大学摘掉“博导”光环 讲师也可招博士生
《中国青年报》消息 长期紧跟在“教授”职称之后的“博导”头衔,在天津大学将进入历史。近日,天大在纪念该校研究生院建立30周年大会上推出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其中对导师评定制度做出重大调整。
天津大学常务副校长钟登华表示,该校将淡化导师资格终身制,对教师招收研究生的资格进行年度审核。上岗资格与职称脱钩,副教授甚至个别优秀的讲师都可以招收博士生。凡是具有博士学位的在岗教师均可申请招收博士生。而学校层面不再进行导师资格的选聘,哪年哪些人可以上岗招生,由基层学术组织自主决定。
钟登华形容,这次“一步到位”的改革之后,“导师”将实现从“资格”到“岗位”的彻底转变。
天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白海力向记者介绍,全校共有900多位硕士生导师和近600位博士生导师。“我们开玩笑讲,这套制度实施后,我们这些导师都会‘被下岗’,要重新申请上岗。‘博导’的头衔、荣誉,都不存在了。”
钟登华表示,导师岗位将与现行的“博导65岁退休”政策脱钩,实行“新人新政策,老人老办法”,天大将根据师资建设需要重新制定新博导的退休办法。
按照改革方案,天大导师的招生资格,将由基层学术组织根据年度招生需要,综合考虑学科特点、师德表现、学术水平、科研任务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来确定。招生计划将向培养能力强、质量高、条件好的导师倾斜。招生当年无适合研究生培养的课题并且没有经费的导师,暂停招生。学生在学位论文抽检中出现不合格意见,导师也将暂停招生。
对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而言,需要通过完善立法的手段,加强法律约束,才能促进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并发挥作用。首先,对环境监测工作在法律上进行明确的定位,尤其是对各级层环保部门的职权范围予以明确,以便相关工作能够切实展开。其次,需要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行为规范进行明确的阐述,尤其是某些关键环节的工作的操作流程,遵守标准等必须予以明确规范。最后,加强法律的监督。环境监测工作关乎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其和法律本身的目的是一样的。因此,通过法律手段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监督,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地说,应该法律规定中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行为、过程、结果、效用和影响等方面的评估工作进行详细的规定,以此促进环境监测工作得到落实。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时候,必须加强对其可行性和可操行性的考虑。只有切实可行和便于操作的法律法规,才能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中发挥出切实作用。
3.2革新环境监测体制
基于当前体制运转不畅的问题,必须对其重视起来,通过合理的手段对环境监测体制进行革新,才能有效地改善当前的环境监测工作现状。首先,建立垂直均布的环境监测工作体系,以国家环保部门牵头,以此布置省、市、县三级环境监测工作,形成垂直的工作体系。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消除职权不清的问题,明确各级层环保部门的职权。其次,构建灵活的管理机制。管理机制不够灵活是导致环境监测体制运转不畅的一大原因,因此,应当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构建更加灵活的管理机制,实现环境监测工作的及时迅速。比如,可以细化各级层环保部门的管理职责,优化管理机制,将过去的统一管理革新联动管理,扩大环境监测司职权,赋予其一定的行政职能,加强相关工作的落实。最后,搭建第三方管理平台。引入第三方机制,对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透明化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提升其工作质量的有效手段。组织公益机构和民间人士组成第三方环境监测管理机构,对各级层环境监测工作进行考核和监督,确保相关工作顺畅运行。
3.3构建高专业素质的工作队伍
基于当前高专业素质人才缺乏的问题,必须构建一支具备高专业素质的工作队伍,才能促进环境监测工作进步。首先,相关部门应当对工作人员展开专业培训,和当地高校建立合作机制,定期对工作人员展开专业培训,以提升现有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其次,基于和当地高校的合作机制,直接从高校引入相关专业的人才,并对其着重培养,使其成为环境监测工作的后备力量。最后,建立淘汰机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素质考核,逐步淘汰素质水平低的人员,补充高素质人才,不断提升工作队伍整体水平。
4结语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对环境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存在的问题却对其形成了不小的阻碍。基于此,应该完善立法、革新机制以及构建高素质工作队伍,切实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以促进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池怡,潘见阳,徐伟.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策略研究[J].绿色科技,,(7).
[2]卫新亚.关于完善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11).
[3]刘澍.建立主动型、预防型、信息化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11).
浅谈环境监测站如何实施质量体系内审
摘要:以在环境监测实验室日常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围绕计量认证工作,定期地对其质量活动进行内部审核,以验证其运作持续符合监测管理体系和评审准则的要求.显著提高监测管理水平,保证监测数据有效、准确.作 者:朱晓霞 作者单位:张掖市环境监测站,甘肃,张掖,734000期 刊:河西学院学报 Journal:JOURNAL OF HEXI UNIVERSITY年,卷(期):,26(2)分类号:X32关键词:质量体系 计量认证内审 规范化管理
一是成立质量检测领导小组,制定检测工作方案。学校成立了以朱新华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质量检测工作。根据惠农区教体局的实施方案,研究制定了《市十中xx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工作流程、人员分工、职责,确保质量检测工作有序进行。
二是召开动员会,部署安排迎测工作。召开全体教师会议,组织学习《市十中xx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实施细则》,让教师了解监测内容、监测对象、监测工具、监测时间。明确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目的、意义及各节点的工作任务、要求。
三是营造检测氛围,强化师生的迎检意识。给四、八年级学生家长发《市十中xx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致家长一封信》,让家长了解检测的目的、意义、时间、各阶段工作任务,全力配合学校做好质量检测工作;制作2块活动展板、3个条幅,定期宣传质量检测工作,让质量检测工作成为本阶段校园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召开2次迎检工作人员会议,学习《现场操作手册》、《组织工作手册》,熟悉检测当天的工作流程。观看检测工作视频,强化检测工作的现场感、模拟体验检测工作程序。
四、做好学科知识复习工作,确保学生真实水平充分发挥。学校安排四、八年级语文、音乐、美术老师组织编写了数套复习试题,系统复习相关知识点;配合惠农区教体局做好四、八年级音乐、美术学科的抽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学生扎实掌握课程标准规定的相关知识点;在教育部质量检测中心网站下载音乐检测软件,及时组织四八年级学生模拟演唱,熟悉检测工具,体验检测情景,确保学生的真实水平得到充分发挥。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离开了宝贵的水资源,人类社会将无法生存,更谈不上辉煌的发展与文明。水环境安全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末,其背景是全球性环境恶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威胁到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从环境的角度来说,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是不可避免的,但需要控制在环境的自我净化和修复能力之中,可以认为这种污染和破坏是相对安全的。水环境的安全,是基于满足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同时,实现对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
水环境安全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一切人类的文明成果、一切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都离不开安全的水资源环境。人类的健康依赖于安全的水质,水环境一旦受到污染,将会引发多种传染性疾病。全球有近一半的人口处于缺失卫生饮水的状态,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因水质安全问题而引发的各种疾病,卫生饮水问题现状令人堪忧[1]。同时,水资源还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洪涝灾害、干旱缺水,都会严重影响到粮食的产量,而水质的优劣更决定了粮食产品的品质。
2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概述
2.1 质量控制体系简介
从本质上来讲,质量是对客观物质某种能力的一种衡量与评价,看其能否满足一些固有特性的要求。而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是针对质量方面的活动,通过建立相应的方针和目标,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规定的质量要求和目标。而体系则是一组相互关联与作用的要素,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通过系统性的优化整合,成为一个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质量控制体系作为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体现的是质量方面的组织、管理与控制,需要与其他管理体系相融合。将各个对质量结果有影响的要素综合起来,在质量方针的指引下,达到质量控制的既定目标。
2.2 水环境监测工作
水环境监测是基于实验室检测工作为基础的,且大多属于政府行为,作为第三方为政府执法提供数据参考。其目的在于了解水质的状况,以实现对水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服务于经济建设发挥作用。需要通过相应的计量认证授权,并定期向社会发布客观公正的监测数据。水环境基础质量控制体系,包含了众多的构成要素,可分为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管理的要求涵盖了管理体系的构成、文件的记录控制、服务与产品的采购,以及预防改进措施、申诉投诉机制等。而技术方面则对人员设施水平、抽样取样原则、检测校准方法、及质量结果控制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水环境监测往往依托于专业性的检测机构,针对某一区域内的江河湖库开展水质监测工作,以获得公正性的水环境监测信息。
2.3 质控体系运行概况
首先,要严格遵守质量控制体系文件的要求,按照规定的程序开展水质检测工作。先进行样品的采集、验收与编码发送,再对样品进行处理分析,将数据检验校核后送至质控审查部门。形成的书面检测结果报告,由授权签字人签发后,交付委托单位并存档。其次,鉴于水环境监测运行单位多而复杂的特点,需要明确各个层面的任务和职责,按照质量控制体系文件的统一要求,作为人员日常工作的行为准则,作为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从而确保质控系统的运行质量[2]。
同时,还应定期开展内审活动,以掌握质控体系的运行情况。对于不合格的要素进行充分的分析,找出其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对于内审中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不应当采取回避的态度,通过改进纠正能够促进质控系统的不断优化完善。再次,要定期开展评审活动,组织召开管理评审会议。相关技术负责人需要汇报质控体系的运行情况,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办法。此外,还应定期控制外审工作,听取外部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不仅能够得到对质控体系运行的客观评价,还有助于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促进体系文件的修改和完善。
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1 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尽管我国的水环境监测工作已经开展多年,但现行的法律法规较为分散,尚未形成系统科学的法律体系,难以对从业人员形成有效的约束力。无法可依、无法可约,导致了部门和人员在工作中的随意性较大,带来了水环境监测工作效率低、管理相对混乱的局面。质量控制体系文件是进行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基础,由于体系文件中缺乏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导致了工作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对于一些关键物品和环境缺乏有效管理,不仅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还会造成体系运行的整体效果欠佳。
3.2 人员素质偏低
由于水环境监测工作尚未实现较高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大部分工作依然依靠人去操作完成。因此,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职业素养,成为了质量控制工作的重点与难点。现有的水环境监测工作人员队伍中,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人相对较少。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由于业务能力不足,加上监督管理工作的不到位,造成工作没有按照程序的要求去执行,导致大部分的核心工作不得不由少部分人来承担。不仅造成了工作中不平衡、不合理的现象,也不利于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升。
3.3 基础设施不足
多年以来,我国在水环境监测工作方面下了很大的力气,建立了相对成熟的水环境监测网。但由于地区的局限性,使得很多地方在水环境监测方面,做了大量的重复性工作,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随着水污染现象的日益加剧,使得水环境监测工作更加复杂。一方面,很多区域需要增设新的监测站点、更换新的设备、应用新的分析方法。另一方面,监测的领域不断扩大,现有的监测能力和范围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急需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适时增加人员和设备。
4 改进与建议
4.1 加强人员培训管理
对于现有的从业人员,要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积极拓宽其专业领域和技能。立足于专业岗位的特点和需求,开展针对性较强的专业知识培训班,帮助其掌握实验操作、定性分析的方法。加强计量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培训,目的在于理解和执行质控体系的相关标准,加速掌握和运用系统的能力,提高履行职责的水平和能力。同时,还应加强对人员的上岗考核与管理,坚决杜绝无证上岗的情况出现。形成标准化的工作业绩考核程序,做到有功必奖、有错必罚,激励人员的工作信心与动力[3]。
4.2 强化评审与监督检查
评审工作与监督工作密切相关,不仅需要管理层面的重视和支持,更需要全员的参与配合,以避免工作流于形式。按照事先拟定的工作计划,合理确定评审的流程与进度,对于质量控制的实施进行逐项检查。监督检查是实现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手段,检查的时间、内容及人员,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在检查前需要结果充分的准备,实施的过程要有详细的记录与依据。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应及时出具书面性的报告或结论,督促其进行限期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动态跟踪。
4.3 完善制度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实施质量控制工作的必要前提条件。对于当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予以修改完善,充分明确部门、人员的权利与责任,规范工作执行中的行为和规范,促进其按照程序进行水环境监测工作。同时,较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努力进行多方协调,引进先进的检测分析方法,增加仪器设备的配备数量。根据区域内监测站点分布的情况,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努力提高设备资源的共享,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水环境监测质控体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霍寅龙.对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相关措施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01).
[2]郭惠东.分析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体系与保障措施[J].环境保护,2013(07).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强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X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4-0135-02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属于重要的一项内容,只有充分的做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才能够确保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完整性、可比性、精密性、准确性和代表性。由于现在的环境监测领域变得越来越大,因此环境监测工作任务越来越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就必须要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使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得以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地保证环境决策的科学性,环境执法的公正性。
1 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强化的重要作用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传统工业往往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并且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作。在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以及资源约束变得日趋紧迫的今天,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重视环境的保护工作。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支撑和重要基础,因此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必须要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进行不断的强化,从而能够保证可以获得真实、客观的分析结论,将科学、有效的指导和参考提供给环境保护工作,从而使环境保护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总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环境保护部门都必须要充分的重视建设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
2 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虽然我国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一直比较重视,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详细地规定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经费保障、处罚、工作内容、机构职责,同时也对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进行了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规定,最终形成以检查、质控考核、技术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模式。但是我国的环境质量管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2.1 缺乏足够的重视
现在一些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和理解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作用,往往在具体的监测工作中进行不正当的行政干预,或者是私自变更、修改监测数据,这样就使得环境监测机构的独立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并且使监测数据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2.2 人员素质不高
现在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专业管理人员较少的问题,而且严重缺乏深入研究质量管理的人才。与此同时,频繁调动的人员岗位、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等导致很多质量管理人员在具体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存在着较低的专业素质、较差的技术能力、不具备管理经验等各种问题,因此并不符合质量管理工作的要求。
2.3 缺乏有效的质控手段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环境监测技术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由于严重滞后的质控技术、技术规范和环境监测标准等,导致质控手段无法适应现代环境管理的要求。与此同时,现在还存在着不充分的环境监测信息化应用和环境标准物质开发程度,因此使得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绩效整体低下。
2.4 制度和体制不完备
现在很多环境监测机构由于不具备完善的体制机制指导,因此并没有对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进行设置,或者尽管对管理部门进行了设置,质量管理人员却很少,而且还往往具有职能交叉的情况,使得各个环节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很难真正的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 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对策
3.1 对相关的法律进行积极的完善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新情况和新任务,因此,旧有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法律法规无法与新时期要求相适应。面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必须要对环境监测的法律保障体系进行积极的修订和完善,要将环境监测制度自上而下地建立起来,积极地利用法律的强制性和威慑性,使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得以确保。比如,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需要严格的要求和规范环境监测设备、监测网络的建立、监测人员的资格、监测机构的资质以及监测规范的制定,从而对标准化建设进行逐步的推行,最终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得到充分的保证。
3.2 对环境监测技术体系进行规范
环境监测的方法标准和技术规范是进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以及监测活动的重要依据,所以必须要将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技术保障体系建立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得以全面提升。要对环境监测技术保障体系进行规范,首先要积极的开展环境监测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目前我国对大批的先进的监测设备和监测仪器进行了引进,并且在新的环境监测领域中对其进行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严重滞后的技术标准、规范和差异较大的新旧监测方法,使得这些先进的监测设备和仪器的作用无法充分的发挥出来。为此,首先,要大力的研发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将监测技术发展的方向及时地掌握住,并且予以跟进;其次,要加快制定监测设备仪器的技术审核制度和准入制度,对发达国家在环境质量监测设备和仪器等各个方面的管理经验进行积极的借鉴,并且对生产设备仪器厂家的技术参数和使用方法进行验证或者校正,这样就能够使仪器规定使用方法和设备实际使用情况之间存在的差异问题很好的解决掉。
3.3 重视对人员素质的培养工作
在质量管理工作中质量监督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每一个人在工作经验、理论基础以及技术水平等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必须要选择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过硬的技术的人员作为质量监督员。与此同时,还要不断的加强培训工作,利用各种各样的技能培训和管理培训是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得以全面提升。最后,还要将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建立起来,综合评价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最终能够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水平得以不断提升。
3.4 对工作机制进行创新
首先,要对符合环境监测特点的监督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对监测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全程监控,而不能够只是局限在技术层面;其次,要将有效灵活的反馈机制建立起来,要严格的以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根据对质控制度和标准进行不断的调整,从而能够顺利地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
4 结 语
综上所述,要想发挥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作用,需要以监测质量管理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及目标要求为根据,认真的做好环境监测的管理工作和监督工作,同时将过硬的技术支持提供出来,保证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顺利开展。将系统的、科学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起来,从而很好的解决掉我国现在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问题,使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真实性得到保障,最终能够使信息化、定量化以及法制化的环境管理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
参考文献:
[1] 谢志珺.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探析[J].硅谷,2014,(4).
[2] 刘澍.建立主动型、预防型、信息化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11).
[3] 韩英.有效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思考[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2,(1).
【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推荐阅读:
美术义务教育质量监测11-22
监测质量保证措施09-18
小学语文阅读质量监测11-07
提升生命质量教育10-23
教育质量年度报告12-12
狠抓教育教学质量06-15
小学提高教育质量方案07-07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1-07
教育教学质量论坛12-0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