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文言文复习指南
(一)《曹刿论战》:
一、解释加点字
1、齐师伐.我:
2、一鼓作.气:
3、遂逐.齐师:
4、可以..一战:
5、神弗福.也:
6、小大之狱.:
7、望其旗靡.:
8、弗敢加.也:
9、肉食者鄙.:
10、彼竭我盈.:
11、小惠未徧.:
12、虽.不能察.:
13、公问其故.:
14、又何间.焉:
15、小信未孚.:
16、弗敢专.也:
17、何以..战:
18、牺牲..玉帛:
19、民弗从.也:20、既.克:
21、必以信.:
22、战于.长勺:
23、忠.之属也:
24、故.逐之:
25、三而竭.:
26、公将驰之..:
27、齐师.伐我:
28、必以情..:
29、再.而衰:30、公将鼓之..:
31、惧有伏.焉:
32、难测.也:
33、下视其辙:
二、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盈.利B、热泪盈.眶C、恶贯满盈.D、彼竭我盈.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B、鼓.足勇气C、鼓.舞人心D、鼓.足干劲
3、下列词语中的“信”字与“小信未孚”的“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信誓旦旦B、信口开河C、必以信D、诚实守信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2、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4、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5、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6、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7、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8、既克,公问其故。
9、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10、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初三语文文言文基础复习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解释加点字
1、天将降.大任:
2、于.是人也:
3、苦.其心志:
4、劳.其筋骨:
5、饿.其体肤:
6、空乏..其身:
7、困.于心:
8、衡.于虑:
9、人恒过..:
10、征.于色:
11、所以..动心忍性:
12、发.于声:
12、而后喻.:
13、入.则无法家拂士:
14、而后作.:
15、出则无敌国外患....:
16、曾益..其所不能:
18、行拂乱..其所为:
19、所以动.心忍.性:20、入则.无法家拂士....:
二、选择题
1、下面加点的字意思比较接近的一项是()
A.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入.之迂也B.人恒过.
过失 C.而后喻.家喻.户晓D.所以..动心忍性后汉所以..倾颓也
2、下面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天将.降大任将.以攻宋B.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行拂.乱其所为法家拂.士D.动心忍.性忍.
无可忍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过,然后能改: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四、默写
1、故天将降大任,所以
2、,然后能改;,。,国恒亡。
初三语文文言文基础复习
(三)《鱼我所欲》:
一、解释加点字
1、我所欲..也:
2、不可得兼.:
3、有甚于..生:
4、不为苟得...:
5、有所不辟.:
6、如使..人之 :
7、莫.甚于生:
8、得生者.:
9、何不用...也:
10、辟患者...:
11、由是..则生:
12、是故所欲....:
13、非独..贤者:
14、有是心..:
15、勿丧..耳:
16、一箪.食:
17、一豆.羹:
18、弗.得则死:
19、呼尔..而与之:20、蹴.尔而与之:
21、乞人不屑..:
22、万钟..:
23、则.不辩.礼义:
24、何加..焉:
25、穷乏者...:
26、得.我与.:
27、乡.为身死:
28、不可以已:
29、本心..:30、此.之谓 :
二、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的“苟”与“故不为苟得也”的“苟”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A、苟延残喘B、苟且之事C、一丝不苟D、苟安一时
2、下列词语中的“患”与“故患有所不避也”的“患”字意思不同的一项()
A、患得患失B、患难与共C、防患未然D、生于忧患
三、翻译下列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4、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5、非法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6、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7、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8、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9、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初三语文文言文基础复习
(四)《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解释加点字
1.邹忌修.八尺有余2.形貌昳丽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4.旦日5.孰.视之6.吾妻之美.我者7.私.我也8.四境..之内9.王之蔽.甚矣10.闻.寡人之耳11.期.年.之后12.时时..而间.进13.皆朝.于齐14.弗.如远甚15.朝服..衣冠16.皆以..美于.徐公17.谤讥于...
市朝18.面刺19.今齐地方..千里
二、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暮寝而思之.B、由此观之.C、臣之.妻私臣D、吾妻之.美我者
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朝.服衣冠B.于是入朝.见威王C.皆朝.于齐D.朝.而往,暮而归
三、翻译下列句子
1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2、门庭若市
1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4、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15、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8、时时而间进
9、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0、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初三语文文言文基础复习
(五)《出师表》:
一、解释加点字
1、中途崩殂
2、不懈.于内
3、盖追.先帝之殊遇
4、诚宜开张..圣听
5、以光.先帝遗德
6、恢弘..志士之气
7、、引喻.失义
8、以塞.忠谏之路
9、臣本布衣
10、平明之理
11、论.其刑赏
12、以遗.陛下
13、悉.以咨之
14、性行淑均
15、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16、此先汉所以..兴隆
17、叹息痛恨
18、贞良死节
19、先帝不以臣卑鄙20、由是感激
21、许先帝以驱驰
22、后值.倾覆
23、寄.臣以大事
24、恐托付不效
25、深入不毛
26、庶.竭驽钝
27、攘除..奸凶
28、所以..报先帝
29、以告.先帝之灵30、、以彰.其咎
31、亦宜.自谋
32、以咨诹..善道
33、临.表涕.零
34、察纳..雅言
35、愿.陛下亲之信之
36、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二、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愚以为..以为..神B、以.光先帝遗德以.塞忠谏之路 C、是以..先帝简拔是以..众议举宠为督D、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恐托付不效.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诚.宜开张圣听B、宜.付有司不宜.妄自菲薄 C、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悉.以咨之D、此臣所以..报先帝此后汉所以..倾颓
三、翻译下列句子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诚宜开张圣听
3、不宜妄自菲薄
4、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3、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5、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0、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11、受任于败军之际,12、奉命于危难之间,1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14、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5、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16、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7、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18、斟酌损益
19、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20、臣不胜收恩感激
21、临表涕零
2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初三语文文言文基础复习
(六)《桃花源记》: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捕鱼为业:
2、缘溪行:
3、落英缤纷:....
4、渔人甚异之:
5、复前行:
6、欲穷其林:...
《小石潭记》:
初三语文文言文基础复习
(七)一、解释加点的词语含义
1、从小丘西行
2、如鸣佩环
2、心乐之...
3、卷石底以出
4、为坻,为屿
5、日光下彻...
7、仿佛若有光:
8、便舍船:
9、豁然开朗:
6、佁然不动
7、俶而远逝
8、似与游者相乐......
10、土地平旷:
11、屋舍俨然:
12、桑竹之属:
9、潭中鱼可百许头
10、皆若空游
10、无所依........
13、阡陌交通..:
14、鸡犬相闻.:
15、悉.如外人:
16、黄发垂髫..:
17、并.怡然自乐:
18、乃.
大惊:
19、具.答之:20、便要.还家:
21、咸.来闻讯:
22、率妻子..邑人:
23、来此绝境..:
24、不复出焉.:
25、与外人间隔..:
26、乃.不知有汉:
27、无论..魏晋:
28、延.至其家:
29、此中人语.云:30、不足为.
外人道也:
31、便扶向.路:
32、处处志.之:
33、及.郡下:
34、诣.太守:
35、太守即遣.人:
36、寻向所志.:
37、闻之.:
38、欣然规.往:
39、寻.病终:40、遂无问津..者:
二、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寻.病终寻.死觅活B、寻.根究底寻.向所至 C、便扶.向路出郭相扶.将D、捕鱼为业为.
外人道
2、下列词语中的“穷”字与“欲穷其林”的“穷”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图穷.匕见B、穷.冬烈风C、所识穷.乏者D、穷.乡僻壤
三、翻译下列句子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渔人甚异之。
3、初极狭,才通人。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闻讯。
7、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8、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11、寻向所至,遂迷,不复得路。
12、后遂无问津者。
11、不可久居
12、影布.石上
13、佁然..不动
14、悄怆幽邃:
15、伐.竹取道
16、明灭可.
见
17、全石以为..底
18、水尤.清洌
19、以.其境过清20、乃记之而去.
21、非丝.非竹
22、犬牙差互
23、以.其境过清24斗.折蛇.行
25、竹树环合二、选择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伐.竹取道十年春,齐师伐.我B.明灭可.见不可.
知其源 C.全石以为..底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D.水尤清.洌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2、选出和“闻水声”的“闻”意思相同的一项()
A、骇人听闻B、闻鸡起舞C、默默无闻D、卒获有所闻
3、与“伐竹取道”中“道”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尊师重道B. 得道多助C.咨诹善道D. 道听途说
4、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相()
A、乃记之而去.委而去.之心B、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C、以其境过清.,清.净无为D、影布.石上星罗棋布.
三、翻译句子
1、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
2、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3、佁然..不动,俶.而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6、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7、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9、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0、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1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初三语文文言文基础复习
(八)《醉翁亭记》:
一、解释加点字
1.山行六七里2.峰回路转3.翼然临于泉上.....4.名之者谁5.饮少辄醉6.醉翁之意..7.太守谓谁8。弈者胜9.觥筹交错..《岳阳楼记》:
初三语文文言文基础复习
(九)一、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属:②前人之述备矣备:..
③南极潇湘极:④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开:..10.树林阴翳11.山间之四时12.非丝.非竹13.晦明..变化14.已而..夕阳在山15.临.溪而渔16.云归.而岩穴暝17.日出而林霏开18.蔚然..而深秀..者19.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0.野芳发..而幽香21.佳木秀.而繁阴22.伛偻提携23.山肴.野蔌24.杂然..而前陈.者25.颓然乎其....间者26.游人去.而禽鸟乐27.乐其乐28.醉能同其乐29.醒能述以文...者
二、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峰回.路转回.信B、自得.其乐患得.患失C、不速.之客速.度D、风调.雨顺调.动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醉翁之意.B、词不达意.C、意.在言外D、意.境
3、下列词语中的“名”字与“名正言顺”的“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名.之者谁B、名.列前茅C、名.不虚传D、莫名.其妙
三、翻译下列句子
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7、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9、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5、风霜高洁
6、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⑤薄.暮冥冥薄:⑥至若春和景.明景:⑦而或长烟一.空一:⑧宠辱偕.忘偕:⑨越明年越:⑩百废具兴具:⑾增其旧制旧制:横无际涯;涯:⑿ 朝晖夕阴晖:⒀霪雨霏霏霪雨:⒁薄暮冥冥薄:⒂去国怀乡去:国:⒃波澜不惊惊:⒄一碧万顷一:⒅沙鸥翔集集:宠辱偕忘偕:⒆不以物喜以:微斯人微:⒇吾谁与归归:
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把酒临风临危不惧B、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C、去国怀乡去粗取精D、连月不开异想天开
2、选出加点词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得无异乎B、永州之野产异蛇C、异国风情D、或异二者之为
三、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②浮光跃金,静影沉璧。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⑥微斯人,吾谁与归?
⑦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⑧前人之述备.矣⑨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⑩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初三语文文言文基础复习
(十)《记承天寺夜游》:
一、解释加点字
1、月色入户:
2、欣然起行:
3、念无与为乐者:....
4、遂至承天寺:
5、相与步于中庭:
6、如积水空明:......
7、藻荇交横:
8、盖竹柏影也:
9、但少闲人:....
二、选择题
1、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斯是陋室.C.有龙则灵.)
皆以美于徐公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
《送东阳马生序》:
一、解释加点字
初三语文文言文基础复习
(十二)1、余幼时即嗜学
2、出一言以复
3、主人日再食.
4、门人弟子填其室
5、皆被绮绣
6、负箧曳屣....
7、烨然若神人
8、緼袍敝衣
9、裘葛之遗....
10、无从致书以观
11、以乡人子谒余
12、非天质之卑...
13、俟其欣悦
14、持汤沃灌
15、四肢僵劲....
16、又患无硕师名人
17、腰白玉之环
18、援疑质理....
19、执经叩问20、以中有足乐者
21、无冻馁之患..
2、下面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月色入户.家喻户.晓B.念.无与为乐者想念. C.怀民亦未寝.就寝.D.寻.张怀民寻.病终
三、翻译下列句子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初三语文文言文基础复习
(十一)《陋室铭》: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含义
1、斯.是陋室,2、有仙则名
3、有龙则灵.
4、可以调.素琴
5、无丝竹..之乱耳
6、无案牍之劳.形
7、阅金经..
8、谈笑有鸿.儒
7、无案牍..之劳形
8、何陋.之有
9、无案牍之劳.形
10、惟吾德馨
11、月色入户
12、欣然..起行
13、往来无白丁
二、下列加点的词语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惟吾德馨.德艺双馨.C、有龙则名.名.之者谁B、斯.是陋室逝者如斯.D、水尤清洌.泉香而酒洌.
三、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孔子云:何陋之有?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2、言和而色夷
23、弗之怠
24、朱缨.宝饰.之帽
25、手自笔.录
26、走.送之
27、不敢稍逾.约
28、尝趋.百里外
28、德隆望尊30、礼愈至
31、略无慕艳.意
32、与之论辨
33、寓.逆旅
二、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裘葛之遗.路不拾遗.B、手.自笔录 眼高手.低C、持汤.沃灌赴汤.蹈火D、援.疑质理孤立无援.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望.而生畏B、望.尘莫及C、德隆望.尊D、望.梅止渴
3、下列词语中的“负”字与“负箧曳屣.”的“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久负盛名B、忘恩负义C、身负重任D、负荆请罪
三、翻译下列句子
1、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3、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5、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6、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7、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8、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9、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一.建立知识系统
建立完整的语文知识系统, 指的是整理、完善语文知识的各个系统。语文知识的大系统包括语音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词及短语系统、单复句知识系统、修辞知识系统、标点知识系统、现代文体知识系统、古今文学常识系统、写作知识系统、文言知识系统等;语文知识的小知识系统即为每一个语文知识点的性质、分类、意义或用法。在复习中, 同学们需熟悉大系统和小系统, 并在复习具体知识点时, 有意的将所复习的知识点和其所属的知识系统联系起来。这样做有益于开展全面的、深入的复习。
二.不忘课外阅读
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复习中也应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这也是初三语文复习易被忽视而却不应被忽略的复习内容之一。
首先, 注意选择思想健康, 知识性强, 有利于学习的文质兼美、针对性强的读物。这样才能“怡情、博采、长才”。其次, 注意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技能。语文的阅读分精读和略读。精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感知语言。培养对语言的敏感力是语文学习的首要任务, 读书的关键是“读”。只有通过“读”才能品尝到文章的深邃与空灵。或读两三遍、或快读、或细读、或细读相关段、或跳读、或吟诵你喜爱的句子, 通过感受阅读, 注意学习其中丰富的语言词汇及观点内容、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等, 比如学习《门》就要了解“门”的象征意义、章法技艺、表现手段等。
二是鉴赏技法。鉴赏优美的文学作品, 在获得身心愉快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要借鉴作者观察社会的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以及谋篇布局的思路, 从中找到运用语言准确表达思想的门径, 从而形成自己的写作个性。
三是比较异同。这是较高要求。学习同类文章, 要就其文体、构思、章法、题材进行不断的分析、咀嚼、鉴赏, 异中求同, 归纳其共性, 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还可“同中辨异”, 学会活用, 在辨识中学会整体性比较, 形成自己的文学批评能力。
三.强化作文训练
一年一度的中考, 让人议论最多的是语文, 而最让人评头论足的是作文, 不管怎样议论, 我们考生还必须静下心来, 认真研究如何进行作文复习, 在复习和写作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在此笔者提几点看法。
首先要小处切入。考生应从自己身边的生活, 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事件入手, 才能做到情真意切, 切忌说大话、空话和废话。我想明年的中考作文, 应给考生留下更为广泛的想象空间, 应更注意以人为本、强调张扬个性, 这有可能借鉴外国的中考作文。
其次要善于联想。写作离不开联想与想象, 但却讲究想象得法, 不要凭空想象。作文题目总有一定的限制条件, 所以想象不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 而是在作文命题范围内进行想象。
三要点面结合。议论文的写作不仅要注意面, 更重要的是要突出“我”的看法, 即“点”。把“我”摆进去, 说自己的思想, 不要人云亦云, 丧失自己的观点。在倡导张扬个性的今天, 写出属于“我”自己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 如果安于一种模式, 那是很可悲的。
四要强化训练。由于初三时间有限, 又如何在短期内提高写作能力呢?我想应对自己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 寻找自己满意的地方和欠缺之处, 了解自己的作文毛病在哪里、弱在何处。你可以以自己的一篇作文为例, 分析审题、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如在短期内无法克服一些痼疾, 那便应学会扬长避短。
关键词:有的放矢;反复练习;因人而异;有序记忆;通读全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创造文学作品、记载人文历史、编纂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书面语言。在中国古代,所有的书籍文章都是用文言文书写而成的,文言文的教学自然就成了古代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即使是在如此发达的现代,文言文依旧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文言文语言环境的缺失以及学生们文言文功底相当薄弱的实际状况,让文言文逐渐成为了语文教学以及应试中除作文之外的第二大难题。初三阶段是孩子们升入高中前的重要时期,如何在这段时间里更快地提高学生在综合卷中文言文部分的得分率,是所有语文老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以下是笔者对这个问题提出的建议。
一、试题类型烂熟于心,复习过程有的放矢
对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以及考试大纲仔细分析之后,笔者发现中考文言文考核部分一般会出五种类型的题目:实词含义、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句子翻译、课内选文理解试题以及课外选文理解试题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试题。语文老师们应当将这几种试题类型记牢、记清,在带领学生复习文言文部分的知识的时候,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和训练,做到有的放矢。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所有精力平均分,应当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复习工作。否则,只会让学生和老师都深感疲惫,却看不到成绩的提升,削弱学生的自信心和语文老师的工作热情。
二、反复练习、夯实基础
在我们课内所学的文言文中,有一部分文章的难度系数确实很高,如:《醉翁亭记》《与朱元思书》等。很多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完全理解文章大意,更别提背诵课文和理解特定词的意义了。在这种情况下,反复的诵读与训练就必不可少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反复的朗读之下,学生们就能逐渐明白文章所讲述的内容。这种方法对平时训练时遇到的难懂的课外文言文同样适用。当然,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这时候就需要语文老师来对学生们进行有目的性的指导与教学。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较快地增强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更可以在这样的训练中积累知识点和应试经验,可谓一举多得。
三、因人而异,一对一指导建议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一样的。在初三阶段,时间紧张,老师们不可能花更多的时间来对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不过一对一地进行指导建议却是非常可行的。比如:某一个学生在词类活用方面的学习有很大的困难,语文老师就可以在课下对该同学进行指导,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老师也是凡人,他们不可能看到每一个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向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试着用老师建议的方法重新理解所学的知识。
四、文学常识不用怕,有序记忆拿下它
很多学生反映文学常识很难记清记全,作者的字、号,尤其是朝代很容易记混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将教材中十几篇文言文以及古诗词的作者简单资料以及一些篇目的出处等要点记录下来,再按照朝代先后的顺序梳理,比如:在记忆《曹刿论战》这一篇文章的文学常识时,就可以这样记:《曹刿论战》出自《左传》,作者左丘明是鲁国史官,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把握时机及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接着再记录年代紧跟其后的文章的文学常识,将十几篇文章都用这样的方式并以列表的方式整理出来,并注意留下一定的空白位置,以便随时增减内容,这样就会让文学常识的记忆系统化、有序化,学生们做到事事心中有数,自然应付自如,会轻松拿下试题中文学常识的分数。
五、实词解释多又杂,齐心协力记清它
实词解释是文言文考核中很大的一部分,包括通假字的辨
识、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毫无疑问,这一类问题的考核是文言文考试中最繁琐最杂乱的知识点。不过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在书中都会有注解,只是整理起来工作量太大。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合作,几人为一小组,每人整理一本书的实词,发挥集体的力量,省时省力地完成整理,最后,大家将结果汇总并共享劳动成果。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可以加深对书本上实词解释的理解与记忆,同学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情感也会加深。而一词多义的学习则要靠平时的积累。在日常的复习中,应当做好笔记,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量”的积累终将会带来“质”的改变,在理解和记录了众多一词多义的例子后,学生们就会慢慢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规律,在考试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比较分析,较为准确地得出答案。
六、在通读全文中领悟文章大意
在中考中,文言文方面的考核不仅包括教材中的文言诗词,还会有一篇课外文言文阅读。在做课外文言文阅读时,很多学生会直接看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来寻找原文中相关的地方,仅仅根据对这一小段文章的理解来对文言文句子翻译、单个文言文词语的解释等问题进行回答。这样做虽然可以节省一些时间,为下面的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写作留下更多的时间,但这种“断章取义”的做法产生的结果,往往会因为答题不全面、不完整而得到较低的分数。因此,在初三语文文言文复习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在复习中着重培养学生全篇阅读文言文的习惯,在做文言文部分的试题时,首先要通篇阅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整篇文言文,理解全文大致在讲什么内容,然后再开始对照问题进行解答,引导学生逐步改掉“断章取义”的不良答题习惯。
初三阶段的学习对学生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需要通过这一块跳板进入更高等级的学校,学习更加丰富的知识。笔者认为这一阶段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是否能升入更好的高中学校,影响孩子们未来的走向。中考又要临近,学生家长们迫切地想知道如何在接下来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更快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得分能力,老师们作为“授业解惑”的教师,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起责任,积极思索,为学生们解决疑难,指点方向。希望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努力,为梦想和未来奋斗拼搏!
参考文献:
[1]赵海翔.撩开文言文神秘的面纱:初中文言文教学心得,中学教学参考,2011(34).
[2]黄慧丽.初中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0.
[3]周卫东.初三语文复习教学的有效策略.新课程学习,2013(6).
《公输》选自《________》。墨子名________,相传为________时期______国人,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墨子重要的政治主张是“________”,在本文中就有明显体现。
二、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公输盘至于郢()敝舆()
鲋鱼()守圉之器()禽滑厘()
三、解释加黑的字词
(1)起于鲁________(2)请说之________
(3)胡不已乎________(4)胡不见我于王________
(5)虽然________(6)以牒为械________
(7)待楚寇矣________(8)虽杀臣,不能绝也________
四、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子墨子九距之____________(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__________
(3)公输盘诎____________(4)公输盘不说____________
五、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反语
(1)宋何罪之有?(2)夫子何命焉为?
(3)胡不见我于王?(4)胡不已乎?
(5)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6)虽杀臣,不能绝也。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一)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之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上文的内容:
2.给加黑的字注意
公输盘不说()请说之()北方有侮臣者()
3.解释加黑的字词
a.夫子何命焉为________b.愿借子杀之________
c.吾义固不杀人________d.子墨子起,再拜________
e.不可谓仁________f.不可谓知类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a.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b.吾义固不杀人。
5.墨子从人臣应具有的品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角度,历数公输盘的不是,善于运用________与________相结合的句式,能产生雄辨的力量,造成强大的声势。
6.墨子用激将法让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此句与下文中____________这一句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公输盘陷入________之中,最终折服,放弃________的错误行为。
(二)
①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②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③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万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④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1.《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__________记述墨子__________的辑录。
2.给加黑的字注音:
短褐()犀()麋鹿()楩()
3.解释加黑的字词:
(1)敝舆____________(2)舍其文轩____________
(3)舍其锦绣____________(4)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__________
(5)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___________(6)为我为云梯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此为何若人?
(2)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5.“为与此同类”“此”指代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①段中,连设三喻,舍文轩而窃敝舆,行为怪诞荒谬,目的是为了引出楚王对此人的评价“__________”
7.第③段中,从楚宋地理条件、物质条件的__________来显示楚攻宋的非正义性。
8.①、③两段联系密切,用“文轩”、“锦绣”、“粱肉”比楚国之;用、、比宋国贫穷弱小,资源匮乏。
9.比较①、③段,可以看出楚王攻宋的行为跟是一样的。
桓公即使人之楚买生鹿。管子即令桓公告民,藏谷十之六。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王之所以赏有功。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千斤也。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楚之男女皆居外求鹿。隰朋【1】教民藏谷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管子曰:“楚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求谷。”桓公曰:“诺。”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楚王果自得而求谷。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石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芊【2】之南,楚人降齐者十之四。三年而楚服。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制衡山【3】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燕、代必从公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十倍以上。”公曰:“诺。”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敢辩其价。齐修械器【4】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衡山之君告其相曰:“天下争吾械器,令其价再什以上。”衡山之民释其本,修械器之巧。齐即令隰朋购粟于赵。赵粜石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天下闻之,载粟而之齐。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籴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取材于《管子・轻重》)
注释:【1】隰朋:春秋时齐国大夫。【2】芊:地名。位于齐楚接壤处。【3】衡山:齐鲁之间的小国。【4】修械器:意思是施行购买兵器的策略。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 将:率领
B.什至而金千斤也 什:十倍
C.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赋:给予
D.衡山之民释其本 本:农耕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使人之楚买生鹿 载粟而之齐
B.其人民习战斗之道 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
C.楚王果自得而求谷 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
D.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 楚以生鹿藏钱五倍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藏谷十之六
把十分之六的粮食储藏起来
B.天且以齐私楚也
上天将用齐国(的金钱)惠及楚国
C.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
衡山兵器的价格一定翻倍
D.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
燕、代、秦就带领衡山的使节回国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
②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13.在下面每个人物后的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用来评价人物在文中的表现。(4分)
①桓公 ②管子 ③衡山之君
14.本文讲述了管子运用谋略的故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5分)
【答案】
9.C
10.B
11.D
12.①楚国百姓就放弃了农耕而去捕鹿。②(衡山之君)心理估量没有武器来应付两个敌国,就带领全国归顺齐国了。
13.【答案示例】桓公:从善如流(虚心纳谏、择善而从、从谏如流);管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审时度势知己知彼神机妙算);衡山之君: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愚不可及目光短浅)
14.答题角度参考:①用经济、金融手段战胜敌国②粮食安全对一个国家是极为重要的③上下一心是成功实施谋略的保证
【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近年来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的实词,绝大多数源于教材,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就多达120个,而且每一个实词还有诸多的义项,考生要完全掌握已非易事,对于迁移和运用更是难上加难。本题可利用语境分析法,即根据词语所在句子的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判断。“到”;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桓公向管仲问道:“楚国,是崤山以东的强国,它的人民娴熟于战斗的方法。(如果)派军队攻伐它,只怕(我们的)实力不能胜过它,会兵败于楚国,这应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就用战斗的方法来对付它。”桓公说:“这怎么讲?”管仲回答说:“您可用高价收购楚国的鹿。”
桓公便派人到楚国购买活鹿。管仲就让桓公向民众求购,贮藏了国内粮食十分之六。派左司马伯公率领壮丁到庄山铸币。然后派中大夫王邑带上二千万钱到楚国收购活鹿。楚王得知后,向丞相说:“钱币是人们看重的东西,国家靠它维持,英明的君主用它赏赐功臣。禽兽,是一些有害的东西,是英明的君主应当抛弃驱逐的东西。现在齐国用珍贵的宝物高价收买我们的害兽,这样是楚国的福分,上天将用齐国的金钱惠及楚国。您通告百姓赶快去寻找活鹿,来把齐国的财宝全部换来。”楚国百姓就放弃耕种来猎捕活鹿。管仲还对楚国商人说:“您给我贩来活鹿,二十头就给您黄金百斤;十倍(二百头)就给您黄金千斤。这样楚国不向百姓征税,财富也充足了。”
楚国人民都在外面找鹿。隰朋让齐国百姓贮藏了五倍(于过去)的粮食,楚国凭借(出卖)活鹿贮藏了五倍(于过去)的钱币。管仲说:“楚国可以攻克了。”桓公说:“怎么办?”管仲回答说:“楚国贮藏的钱币增加了五倍,楚王将会很得意,之后求购粮食。”桓公说:“好。”于是派人封闭关隘,不和楚国互通使节。楚王果然非常得意,然后求购粮食。但是几个月都买不到粮食,楚国买一石粮食要四百钱。齐国派人运粮到芊地的南部出卖,楚人十分之四都投降齐国。几年(三年)之后,楚国就服从(于齐国)了。
桓公向管仲问道;“我想要找到控制衡山国的办法,这应该怎么办?”管仲回答说;“您可以派人出高价收购衡山国的兵器进行转卖。这样,燕国和代国一定跟着您去买,秦国和赵国听说后,一定和您争着买。衡山兵器必然会价格翻倍。(如果天下争相购买),衡山国兵器必然涨价十倍以上。”桓公说:“好。”于是派人到衡山寻找、收购兵器,不敢同他们付价还价。齐国实行购买衡山过兵器的策略十个月以后,燕、代两国听说,果然派人去衡山过买兵器。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知识疏理】
1.准确理解文中字词句的含义,特别要注重课文的注解,重要的词句及一些含有深意的语句;
2.字词的掌握和积累是文言文学习的关键。
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试题特点】
文言文阅读题从取材看以课内篇目为主,近年有向课外发展的趋势。选取的课外材料主要是比较浅显的趣味性记叙文,还有部分哲理性短文。从考查的内容看更加注重能力考查。除对字词的考查外,更多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性考查,包括句意、段意、篇意以及表现手法的分析等,回答问题要理解由句到段再到篇的意义。特别是一些鼓励创新的开放性题在文言文阅读题中的出现,受到普遍欢迎。从题型看既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客观题多采用选择题;主观题多采用用原句回答问题、概括意思、填写等。
【解题导引】
例.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令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揖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呼。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范仲淹是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词是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增其旧制 ( )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 )
③前人之述备矣 ( )
④去国怀乡 ( )
3.第三段、第四段具体表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请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4.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膝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5.“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
【常见失误】
1.虽是学过的课文,但却未读懂。有的同学平时读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虽然试题的阅读材料就是课堂学过的课文,但是没有真正读懂;在考试答题时,抓不住要领,或者所答非所问。泸州市试题第4小题,“促使周处认识到自身过错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多写漏写不得分)。”读懂原文,很好回答:“闻里人相庆”。未读懂原文的同学,其答案五花八门,在阅读文学中抄,这一句像是答案,那一句也像。有的抄了长长一段,有的把文中对周处的描写当作答案,更多的考生把“清河曰”全部内容抄上。因对原文未能把握好,答题造成失误。
2.实词词义不落实,对一词多义不会辨别、选择。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条件。几乎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都在考查文言实词,有的特意考查一词多义。从阅卷情况来看,这类试题的得分率不高。最普遍的失误有二:
一是以今天的词义去套文言词义,如“具以情告”,其中“具”有不少考生解释为“具体”;
二是不会辨别一词多义,在多个词义面前不会选择。
3.对虚词的用法不熟悉。各地试题中,考查虚词的多种用法的试题是一大难点。
一是朗读不够,缺少文言语感;
二是归纳、辨析不够。也许在课堂上教师帮助总结过多次,还是不熟悉,那是因为老师总结不能代替自己的总结。要在老师指导下举一反三,自己再找例句归纳总结。
4.对课文、句子理解不准确。失误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句子翻译不准确,对句中关键性的词语漏译、误译,对特殊句式不熟悉,不会翻译。
先看初三、高三“诗歌鉴赏”复习课, 它们在教什么呢?结果发现它们都在教“诗歌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首先明确考点, 归纳几种常考题型, 明确常用的提问方式, 接着重点讲解答题基本步骤, 最后是课堂演练。初高中复习模式基本一致:明确考点, 归纳方法, 讲练结合。与初三诗歌鉴赏复习课相比, 高三只是在诗歌分类上更显复杂些, 手法运用更广些, 选择的诗歌更难些。“散文阅读”复习课也基本一样。它们都在教“散文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几堂复习课归纳出散文阅读“概括类”、“含义类”、“作用类”、“探究类”各种题型的基本答题步骤, 明确基本答题套路。比如, 回答“作用类”题目, 一般就是“运用修辞手法, 写出对象怎样的特征, 表达作者情感”, 在解答“含义类”题时要满足“定对象”、“定位置”、“定分数”等三“定”原则。
有些阅读方法, 确实能有效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但需要不断训练。初三教这些, 如果高三也只教这些, 语文复习就有些不对路了。从初三到高三, 这期间要经历无数次的考前指导和考后讲评, 有些知识、技巧不知道教师已经重复讲了多少遍, 不知道学生已经训练过多少遍。难道这些内容学生真的需要那么长时间才能掌握吗?很明显, 这些解题步骤, 远没有物理、化学、数学那么复杂。况且, 有些解题技巧和答题步骤, 真那么管用吗?事实上, 许多教师自己做题也未必用那些方法。有些为了教学的方便提取出的语文解题方法远没有物理、化学学科那样科学有效。在高考复习关头, 语文课堂为什么固守这点教学内容不放呢?
复习课需要总结点解题方法、归纳答题技巧和实战演练, 但这绝不是语文复习的全部。固守这点复习教学内容, 实际反映出的是语文复习教学内容的迷失。复习课到底该复习什么?哪些才是最有效的方法?哪些内容不应该盲目地重复?这个问题还没有弄清楚。
首先, 语文复习是从技巧、方法出发, 还是从语文出发?或者说答题方法和语文何为本?这是复习时常常犯迷糊的地方。当我们回到语文基本任务上来探讨复习教学内容时, 语文复习迷失的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个基本出发点。语文复习课始终不能偏离这个基本出发点。一旦离开这点求其他, 就是舍本逐末。只有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复习效率才能提高。语文复习课, 集中射击“考点”这个靶子, 同时也是在借这个靶子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其次, “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又是靠什么来维系和支撑的?李海林说:“在语文教学中, 任何缄默知识的获得, 都是以外显知识为导引的, 外显性知识牵引着学生, 学生顺着外显知识暗示的方向, ‘意会’到缄默知识, 并最终实现缄默知识向外显知识的转化。”根据知识的表现, 知识可以分为外显知识 (言述性知识) 和缄默知识 (无意识知识) , 前者是“知道, 而且可以说出来”的知识, 后者是“知道, 但说不出”的知识, 如语感。阅读文章的时候, 我们要运用一些语文知识, 比如, “传统小说比较喜欢使用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能不能读懂文章, 能不能回答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语感。语文能力的提高, 包括应试能力的提高都是以语文知识为保障的。任何脱离知识的语文教学都是站不住脚的。高三复习课更不能缺失语文知识。
语文复习教学的许多内容还是陈旧僵化或不成系统的知识, 有的语文知识明显缺失, 有的语文知识含混模糊, 有的语文知识与“考点”毫不对路。复习课到底该落实什么知识, 教师不清楚, 也没有底气, 有时教的知识不一定对, 也不一定有效。这是语文复习低效的根本原因。
复习课上, 明显感觉到学生对一些语文知识掌握不够, 知识欠缺, 不全面。不管是诗歌鉴赏还是散文阅读, 有些学生对基本术语也不熟悉, 缺乏必要的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文章知识来支撑。比如, 在回答表达效果时, 不能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角度去思考, 许多学生头脑中没有“虚实”、“动静”、“渲染”等基本知识概念。另外, 许多学生虽然储存了一些知识概念, 但是没有真正理解知识。储存的这些知识很不系统, 知识之间结构混乱。比如, 试题中常提到“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概念有怎样的区别?彼此之间有没有交叉的地方?各自具体包涵哪些内容?这些都还不清楚。还有, 学生死记“比喻生动形象, 排比增强气势”等“万金油”式的套话, 所学知识僵化, 不能灵活运用。他们只知道“是什么”和“怎么样”, “做什么”和“怎么做”却全然不知。考试时, 当然也就不能灵活运用。
知识有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策略性知识之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是什么’的知识。”在语文课里, 就是一些如“比喻”、“排比”、“过渡”等概念知识。这些概念是做题的前提, 复习时, 必须弄清楚, 不能混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做什么’、‘怎么做’的知识。”这是语文复习主要的知识, 即如何运用的问题。比如, “比喻”怎样用, 或者判断文字运用了“比喻”修辞, 有何具体作用。另外,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学习策略的知识, 即如何确定‘做什么’、‘如何做’的知识。”复习课上就是学生应该明确考点, 该怎样解题, 如何组织语言等。复习课上, 如果把重心落在陈述性知识和似是而非的策略性知识上, 而不是程序性知识, 那么, 显然是语文复习教学内容的偏离。
“做什么”、“怎么做”这类程序性知识是语文复习的核心部分。程序性知识的首要特点在于“用得上”, 其次是“用得好”。比如, 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办法有两点, 一是从作者直接的陈述中领悟, 二是从作品的语气语调中把握。这种程序性知识对于怎样读懂作者的思想感情大有裨益, 这就是复习课“用得上”且“用得好”的程序性知识。还有, 阅读散文回答问题时要锁定“对象”, 抓住关键词, 把握核心句, 领会主旨。理解某个陌生词语的含义要关注围绕这个词义的比较熟悉的词语, 这些围绕着的词语, 就是用来解读那些不懂的词语的上下文。这些程序性知识与“考点”紧密结合, 也是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最有效的方法, 可以说是“用得上”、“用得好”的程序性知识。复习课上有很多解题技巧、方法是一些经不起检验和推敲的“知识”, 是教师有意概念化、过程化的“知识”, 或者简单问题复杂化, 是一些不怎么有用的知识。这些知识应该剔除。
“‘用得上’、‘用得好’不是‘知道’即可以实现的, 必须要在‘知道’后用它一回两回, 才能实现。这里的关键是‘用’, 即把知识用于实践。”比如, 我们向学生介绍了“在句段中, 指示语可以代替所指示的事物或前面已经出现的语句, 从而使表达更为简洁, 使文意更为连贯, 语意重心更为突出”这一程序性知识, 然后请学生围绕一个话题写一段利用指示语使文意更为连贯的话, 或具体分析一段话, 指出它是如何使用指示语从而使文意更为连贯的, 这种训练使知识即刻得到落实, 形成能力。
另外, 为避免语文复习教学内容的迷失还应该适当分析教情、学情。教师自己教过什么?用什么教的?复习的程序性知识有没有系统性?知识的前后间有否勾连?复习是围绕“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这个主旋律吗?语文知识落实情况如何?文章和试题都有代表性、有针对性吗?教师对自己所教的这些内容经常要有全盘的教情分析, 做到心中有数。一节语文复习课抽出来是一个独立的知识点, 对应一个考点, 同时也是一个能力点, 放在教学系统中又是系统支点。更为重要的就是学情分析。学生学过什么?学过多长时间?掌握情况如何?选择复习教学内容, 尽可能地了解学生情况。教师要清楚, 学生的自由阅读与考试阅读有什么不同?学生如何回答问题?学生是怎样思考的?为什么有这样的思考?必要的时候进行个案分析。还有, 教师教给学生的阅读方法, 或者自己摸索出的阅读方法能够解决问题吗?再用这些方法去解答问题是否有效?要求坚持训练有效的阅读方法, 摒弃无效的阅读方式。坚持动态发展的原则, 从学生角度研究复习应考策略, 教给学生一些“有用”的教学内容, 并“用好”这些内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语文复习效率。
关键词:初三语文;复习质量;小组;开放;自主
一直以来,无论是哪门学科的复习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知识系统化,之后便进入了无休止的习题练习中,以此来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和基本的语文知识。但是,在这种复习活动中学生显然沦为了“做题的机器”,并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所以,在减负的今天,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所提出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有意识地选择多种活动来提高复习质量,使学生在自主复习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复习质量进行论述,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中考水平。
一、组织小组活动进行复习
所谓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复习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小组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中对复习的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认识,同时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对改变以往简单复习的方式以及提高复习质量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需要说明的是这一分组不局限于课堂,也包括课下的学习和习题的练习,目的就是要真正发挥“兵帮兵”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复习质量。
例如:在复习“阅读理解”的专项内容时,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秉承的是“多见”“多做”的思想,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在考试的时候取得好的成绩。但是,阅读不比其他内容,中考试卷中的阅读文本也不是我们能够提前知道的,所以,在本人看来,“阅读理解”这部分知识不仅简单地以“多做题”为原则进行复习,主要还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因此,在“阅读理解”的复习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本后的练习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并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比如:阅读《变色龙》时,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作者通过奥楚蔑洛夫的言行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和小组讨论,这样的过程不仅给予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而且还能在小组互相交流和讨论中丰富自己的答案,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搭建开放平台进行复习
开放是相对于封闭而言的,是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知识灵活应用能力的保障。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相信学生,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开放的平台来鼓励学生自主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进而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愿意用“汉字”来表达自己、展示自己,进而为复习质量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因此,在语文作文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改变以往的命题式作文,要促使学生在开放、自由的平台中锻炼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进而在提高学生作文复习质量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将写作技巧轻松地应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以“感悟美好”为话题,在练习题时,我们不要对这一主题进行解释,也不要出示相关的资料,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自主寻找各处的“美好”,然后,用笔写下来,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而且对学生写出具有个性的文章也有一定的作用,同时,这种开放性的“表达”活动的组织比学生只知道跟随教师进行复习的效果要强的多,而且学生的写作质量也会随之得到提高。
三、组织学生自主进行复习
自主进行复习是符合课改基本理念的,也是凸显学生课堂主体性的重要活动。长久以来,我们一线教师在复习这一块常常会引导学生制订复习计划,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制订复习计划,但事实上,很多学生根本没有自己的计划,仅是在被动地等待教师的指导,然而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也是不利于复习质量的提高的。所以,在课改下,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复习,给学生列出复习大纲引导学生自主活动。比如:在文言文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将每一单元的“通假字”进行整理,如《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中断等。引导学生自主将这些零散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印象,而且也方便学生复习,提高复习质量。
总之,作为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在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的过程中组织多种复习活动来提高复习效率,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在自主复习、主动将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中强化认识,加深印象,进而真正提高初三语文复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李艳艳.优化组织教学,提高语文复习质量[J].考试周刊,2013(58).
第二题一般考查的是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关键在平时的积累,考试时要结合上下文,辩明词语的多种意义,写出该词语的特定含义。
第三题一般考查学生对句子停顿的把握。划分诵读节奏,一定要参照句式的特点,把握特征,按照不同的停顿规律,以“意群”为单位,重在“语意”上下工夫,不要曲解句意。
第四题一般是翻译题。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①词类活用;②古今异义词;③一词多义;④通假字;⑤特殊句式等。运用不同的方法去翻译,做到准确、流畅。
第五题一般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感人情境和形象的领悟能否说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解答此类题目,要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善于分析,表达有新意。
答题误区
1、字词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失误:①多义词的义项选择不准;②不能准确辨析古今异义的词;③通假字把握不准;④不能辨别文言虚词的多种用法。
2、翻译文言句意,失误主要有:①关键词语没有译出或译得不准确;②对句子的隐含意义不理解。
3、分析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主要失误有:①不着眼于全篇,孤立地回答问题;②不善于概括表达,概括不准、不全;③抓不住要点,答非所问。
初三语文复习计划
(一)应该明确语文学科的特点。
(1)语文是一门注重能力的学科 , 知识在语文学习中并不占主导地位 ,复习时应以能力训练为主;
(2)语文不属系统性很强的学科 , 知识间的联系不像理科那样直接、紧密 , 因此复习时不应以主要精力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 ,从而费时费力,加重学生的负担;
(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理性的灌输作用并不大 ,应当以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为主。语文学习主要在于积累和感悟。总复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充实语言材料的积累 ,特别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名段、名句要真正落实;进一步提高理解、运用语言和初步鉴赏言语作品的能力。
(二)应当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
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 , 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 , 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 , 能触类旁通。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 , 首先是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 其次才是理解和运用。
学生积累的内容主要有:
1、字词积累,2、古诗文积累,(3)名言警句积累,(4)名著积累,(5)语文常识积累等。学生在积累方面主要的问题是记忆不清晰、不完整,表现在试卷上,要么是写不出,要么是书写时添字、漏字、写错别字、笔画不清等等。要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 在复习时应强化如下四个环节 :1.领悟含义。对背诵的诗文 , 要领悟其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 , 要真正弄懂。2.圈点强记。对诗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 , 要用红笔圈点出来 , 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3.边诵边写。在记忆时 , 可边背诵 , 边用笔写出上下 句或句中的关键字 , 以防 “ 口是手非 ”。4.规范书写时要做到 “ 三清 ” “三不”,“三 清” 就是卷面清洁 , 字迹清楚 , 笔画清晰 ;“ 三不 ” 就是不写潦草字 , 不写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 , 不添减笔画。为了提高识记效果 , 可采取如下措施 :1.分块切割 ,化整为零。可将要求背诵的诗文或按朝代或按篇幅大小切割成若干块,然后规定自己几天完成一大块 , 这样化整为零 , 保证了识记的计划性。2.定期检查 , 强化落实。让学生自记、自测、自查 , 也可让他们互查,然后教师抽查。
(三)应当突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要求的记叙文和简单的议论文、说明文。所以我们主张在强调可用多种文体写作的大环境下 , 仍要重视培养自己的文体感 , 要强化对表达方式的训练。
(2)写作不是个纯技巧、纯技术性的操作,写作能力的考查首先是对观察力、想象力的考查 , 因此 , 写作训练的基础是观察力和想象力的训练。在复习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生活环境、周围事物的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广泛的兴趣爱好,要求学生做好素材笔记,就学校、家庭、社会以及自身新近发生的事件,新近产生的感悟,及时记载下来,以便到考场上有比较充分的选材余地,同时也使自己的作文洋溢着真情实感。
(3)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因为考场作文是以理解为前提的。要善于理解分析作文试题中的提示、要求(有的还有材料)的内容 , 并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为写作服务。可让学生把近期的作文收集整理,深入分析自己在审题方面得与失的,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或挑选一些好的习作和考场作文 , 研究一下它们的作者是怎样把握题意 , 怎样开拓思路 , 怎样精选材料 , 怎样构思谋篇的 , 在语言运用上又有哪些特色;了解优秀作文都怎样做到题目新颖 , 想象奇特 , 构思巧妙 , 材料新鲜 , 细节鲜活 , 情感独特的。
(4)还须要求学生经常浏览报刊杂志 , 搜集新鲜的写作素材。使考场作文有鲜活的时代气息。
(四)应该着眼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1)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语文,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基本的语言知识, 主要不是指概念性知识 , 而是指方法性、规律性的知识 ,即从语言实践中归纳出来 , 又用来指导语言操作的实用性知识。包括怎样辨识汉字读音的正误 , 怎样辨识错别字 , 怎样辨析和修改病句 , 怎样仿句 , 怎样做到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 , 怎样根据表达需要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等。
(2)基本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不是靠总复习训练形成的 ,而是长期语言实践与积累的结果。只有从培养语言基本素养入手 , 基本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才会达到应有水平。总复习训练的任务则是在平时的实践、积累的基础上,总结规律,归纳方法,提高基本语言知识运用水平。基本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核心是正确使用词语和句子 , 而所谓的正确使用 , 除了正确选择词语和句子,主要指的是恰当搭配与组合。因此 , 总复习训练中要下气力训练词语与词语、词语与句子、句子与句子的搭配组合能力。可让学生把自己所做的题目进行交流,从中发现问题,然后修改重写,如此反复多次,形成基本技能。
(五)应当针对不同情况采不同的复习方法。
复习效果好不好与采用的复习策略是否妥当大有关系。一般应注意在不同班级,复习策略要有所不同。如比较活跃的班级,要适当多做思考难度大一些的练习,防止学生学习浮夸;在比较沉闷的班级,则要多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能积极投入复习。另外,不管在哪个班级,都不要一味的重复讲述课文,知识复习不宜偏重理论概括,更不应当盲目大量地演练题目或以考试代复习。而应该做到:
(1)全面把握 , 分清主次 , 在教读课和名家名作上精雕细刻;
(2)抓好积累 , 着眼运用 ,在运用语言上动脑筋、下功夫。不在名词术语上纠缠。
(3)从补缺入手 , 注重训练。寻找学生知识或能力的不足和疏漏,及时给以弥补, 进行必要训练。训练应做到有序、有层次、有梯度、有针对性。(4)针对不同学生,给以不同指导。
如何搞好语文复习,是一项教学技术,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去研究和探索。只要我们一切为学生着想,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扎扎实实搞好语文复习,相信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语文教学工作,目前,初中三年语文新课的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为迎接今年的初三中考,打一个漂亮仗,为系统地复习好语文知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增强学生中考应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特制定该复习计划。
一、分册复习
梳理整个中学阶段1-6册语文课本的知识,使之系统化,使以前零散杂乱的知识有条有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1.复习重点:①文言文理解,②诗词理解和默写;③现代文阅读分析。2.复习难点:①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阅读和分析。②了解基本的文学知识,如,记叙文的要素,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议论文的三要素,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议论文的结构等,以此落实到文章的阅读和理解中,训练阅读技能。
3.复习目标:①掌握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侧重于一些名人大家,如鲁迅、唐宋八大家等。②分册复习是对教材的忠实,针对三班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和必要,我们一册书半周,约三周,每册复习完成之后,辅之以选择的题精练。③跟随课文复习分类训练课外阅读。
4.注意事项:在以上复习的基础上,选择适量的题目加强训练,在知识的运用上加深加宽。
二、专题复习
(一)依据中学语文教材编排,课文分成五大类,进行专题复习,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大概用时四周)1.记叙文专题复习,2.说明文专题复习,3.议论文专题复习,4.应用文专题复习,5.古诗文专题复习。
(二)作文指导(大概用时一周)了解说明文、议论文的常见结构模式,重点放在记叙文的写作指导上面,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审题,正确地选材、立意、结构文章,板书正确,为良好写作打下基础。为使绝大部分学生毕业且成绩较好,必须重点落实第一、第二阶段的复习,总耗时约二个半月。
三、模拟冲刺
此时离中考的时间已不多了,应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应多发试卷让学生大量练习,增加见识,提高心理素质,沉着应考。教师必须把握题目的量和度,认真批阅,准确讲评,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模拟考试增加考前的观场感,让学生能不燥不急地回答完所有题目要求,花时约半月。
四、作文训练 侧重于名篇,摹拟其谋篇布局,刻意选材新颖,内容新奇,力争让每位学生写好记叙文,能把人或事件完整地交代清楚,抒写自我感受。
初中毕业班复习时的教学任务就是教师通过复习阶段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语文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由于最后学生将会面临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所以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尤其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由于语文能力没法在试卷中完全体现出来,所以,教师往往就会在复习阶段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是语文能力偏偏又是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最重要的。因此,在初三语文复习阶段,教师要从语文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引导学生去感悟语文、体会语文,形成自己运用语文的技巧和方法,从整体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初中最终复习阶段是学生提高自身综合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一旦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顺利提升,学生就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高中学习,缩短了他们在高中语文学习的徘徊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好复习的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复习策略,增强语文复习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提高语文复习的效率。
一、复习原则
无论是做事还是教学都要讲究原则性,这样才能够拥有科学的依据和指导,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语文教师在初三复习阶段应该坚持的原则。
1.复习要结合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很多教育专家们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得出的最科学的教学标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全面的知识复习。复习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复习,不能漏掉最重要的语文知识,并要以语文中最突出的语言文字为复习主线,来巩固和拓宽学生已经学到的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复习目的。
2.在复习阶段坚持查漏补缺的原则。教师首先要清楚地知道我们所处的教学环节是复习阶段,因此在教学引导和教学设计上就要有别于新课的传授环节。复习阶段,教师不能像新课传授那样引导学生去全面探究和学习知识,因为在复习阶段学生已经牢固掌握了很多语文知识,如果再次全面开展学习过程就会给学生带来无聊、乏味的感觉,让学生对语文复习产生厌恶的心情,导致最后复习效果很差。因此,在语文复习阶段,我们一定要坚持查漏补缺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与方法来发现学生遗漏的知识,查出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教师应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研究或是以讲述的方式把漏掉的知识及时加以补充。学生在弄懂自己的疑难问题之后,会更加牢固地掌握语文知识,而且记忆也很深刻。也就是说,教师一定要从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实际情况入手,设计和实施比较有效的复习策略。
3.复习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新知识的传授过程还是旧知识的复习过程都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来顺利完成语文学习。因此,在初三语文复习阶段,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开展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让学生能够自觉参与到复习环节,找到自己遗漏的知识,并且自己主动寻求解答。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良好学习品德。在学生自主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各种能力,努力把语文知识补充完成,让知识变得更加系统化和全面化。教师还要把复习的主体时间和主体活动都放在学生身上,不能自己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忽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主动权。
4.讲解和练习同步进行。只讲解印象不深刻,理解也不透彻;只练习容易缺乏科学的知识依据,让学生机械性地做题。为此,教师在语文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让讲解和练习同步进行,二者相互帮助,相互依存。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练习,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知识的遗漏点,然后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补充,最后再巩固练习的方法;或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将容易被学生遗忘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并在学生练习中进行检查。这里的讲不要只局限于教师自己,有些语文知识也可以让学生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复习策略
有了复习原则,接下来就是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策略,开展复习教学的环节了。在初中语文复习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复习策略进行有效的复习。
1.学生质疑,教师帮助解决疑惑。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善要比他人发现再去改正的效果更加理想。因此,在语文复习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出复习的范围和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然后组织学生看书复习这些内容,使学生经过生生或师生之间的讨论后发现自己知识的遗漏处,从而开展积极有效的补充和复习。在这个复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去理解质疑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养成良好的自我质疑习惯,这样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教师也要传授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和科学性的原则,不要去胡乱质疑,以便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找对自己真正的问题所在。并且,教师要积极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指点,让学生顺利排除疑点、解决问题。
2.教师分类整理法。语文包括语言基础、阅读和写作等多种类别。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相应的类别把其中的重点、难点讲述清楚,组织学生开展训练,检测学生的掌握现状。然后,教师应与学生共同解决训练中遇到的问题,达到巩固训练的复习目的。这样的复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语文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能够较高效率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3.命题互测法。在这个复习方法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限定试题的数量、范围或是试题的要求和分值分布情况,并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我复习时间。然后,教师应让学生按照要求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测试题,并让学生交换测试题进行答题。最后,教师将试题收回,全面分析学生掌握这部分语文知识的具体情况,以便进一步开展复习的策略。
总之,我们要重视初三语文知识的复习,坚持语文复习的原则,采取切实可行的复习策略,不断优化语文复习过程,提高初三语文复习的质量和效果。
【初三语文文言文复习指南】推荐阅读:
初三语文复习05-27
人教版初三语文复习教案06-03
初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06-20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字词09-30
初三语文复习指导二10-25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内容11-22
初三语文的中考复习计划11-30
初三语文周记12-02
天一中学初三语文07-27
初三语文辅导计划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