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设计及反思
用米量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二)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三)通过同学的合作,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具和学具
教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4厘米、6厘米长的纸条。
学具:1米的卷尺,1根较长的绳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提问
(1)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3厘米呢?
(2)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应注意什么?指名两名学生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3)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量讲台桌的长(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便,不容易得出结果).因此,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认识米、用米量.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复习了以前所学的知识,从而引出本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米
出示米尺,这是一把米尺,观察它的刻度(是以10厘米为单位)
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和教师1米直尺的刻度是一样的.
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教师用1米的直尺,量一量从地面到讲台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高.再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一条线段,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长. 让学生用自己的卷尺,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两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你的身高比1米高,还是不到1米.同学们看到在公共汽车或电车的车门口有一个1米的标记,不足1米高的儿童可以不买车票,超过1米则要买票,同学们乘车要自觉遵守这一规定.
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量身高,来初步感知1米的概念,从而学习2米、3米……)
2.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1厘米有多长呢?同学用两手指比一下,教师在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并排画出1厘米.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用两手比一下.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出示折尺,这是一把折尺,伸直正好是1米,与1米的直尺相比,一样长.看一看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再看看这把1米的直尺,1米里面有100厘米;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卷尺,1米里面也是有100厘米.同时,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如图11).
同时板书: 1米= 100厘米 3.用卷尺量较长的距离
教师出示卷尺,并说明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由学生拿住卷尺的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两人互相量身高,_______米______厘米
2.以4人小组为单位,利用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分工量下面的长度(每组量一项):前面黑板的长,后面板报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测量后,每组派代表向全班交流.
3.在()内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6()黑板长2()小明身高124()课桌长50()(设计意图:通过做练习,巩固厘米和米的关系)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同学们今天学到了什么呢?这些知识有用吗?
教后反思:
师:小朋友, 你们每天上学都要在胸前戴上什么?
生:红领巾。
师:我们都知道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 (师拿出一条红领巾) 你知道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
生:三角形。
师:三角形上都有三个角,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个新的图形朋友。 (板书“认识角”)
师:大家说说看, 你在哪里还见到过角?
生:黑板上就有角。
生:墙上的图片里有角。
……
师:是啊!生活中到处都藏着角, (课件展示一些角的图片)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物体, 你能找出它们身上藏着的角吗?请一名学生上来指一指。
片段二:做角并感知角有大小
(1) 做角。
师:我们刚才看了很多角, 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个角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 请你们根据材料或者自己身边的物体创造一个角, 并且把你创造的角的顶点和边指给小组里的朋友看看。赶快动手试一试吧! (小组合作, 教师巡视)
(2) 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 谁来介绍一下你们做的角? (请两名学生将所做的角用实物展示在黑板上)
(3) 感知角有大小。
师:谁用硬纸条做的角比这两位同学的大, 也贴上来。看来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角是有大有小的。请你猜一猜, 角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 (小组交流)
师:老师真高兴听到你们这么丰富的猜想, 角的大小到底与什么有关, 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请小朋友把活动角一起变大、变小。从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大小有关。
引申: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哪些物体上有这样的角? (扇子、剪刀) 引导学生自主活动体验扇子和剪刀中角的大小变化。
片段三:比较角的大小
其实, 我们只要仔细观察生活, 到处都能发现数学中大大小小的角, 瞧老师随意转动分针和时针, 钟面上就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师:这两个钟面上的角, 你们能看出哪个大、哪个小吗? (出示两幅钟的画面)
生:有的说第一个大, 有的说第二个大。
师:那这样吧, 拿出画有这两个钟面的作业纸, 同桌合作想个办法来比一比到底哪个角大, 看看你身边有没有什么可利用的工具。 (汇报交流, 强调重合的注意点)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 想出了这么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现在请刚才把角贴在这儿的小朋友用这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角, 其他小朋友和同桌比较比较谁手中的活动角更大。
教学反思:
(1) 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动起来。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 是学生在学习中最重要的对象, 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有目的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改编和加减, 使教材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角的认识》一课的内容应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实际,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课一开始以学生熟悉的红领巾引入, 创设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 拉近了学生与教学的距离, 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 他们的思维一下就活跃起来,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促使他们愿学、好学、乐学。接着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数学活动, 体现以生活为依托, 以实践为第一, 让他们在玩中发现问题, 找寻数学知识。最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大胆放手让他们主动探索, 通过观察、讨论, 自己总结出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发展, 个性可以得到尽情的张扬, 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
(2) 放手让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让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注意开发人的智力潜能, 发展学生的集体精神, 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条件, 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 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去。如:在让学生动手做一个角时, 学生首先要从老师提供的材料里选出自己想要的, 然后根据对角的理解动手制作。在制作过程中, 学生的手动起来了, 眼睛动起来了, 大脑更是积极思考起来了。这些不仅仅唤起了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更激发了他们的数学思维。
教学过程:
一、认识1千克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了解了几种秤,我们也知道了在台秤上的k、g两个字母写在一块就表示千克,假如把物体放在秤盘中,秤的指针指到了哪个数字上就代表着是几千克。接下来我们就来称一下这袋盐的重量是多少。(师把盐放在秤上)秤的指针现在在数字1上,那么这袋盐重1千克。
教师接下来让提前做了准备的几个学生把准备好的东西拿上来,称一称重量。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对,我们平常说的2斤就是1千克。在我国,老百姓习惯用斤这一单位来衡量重量,而在国际上则一般使用千克这一单位,我们也把千克叫做公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会在外包装上表明东西的重量,如矿泉水上瓶上有“净含量1千克”这样的字样。那么“净含量”是什么意思呢?
在学生回答“所谓净含量指的就是除去包装之后物体的重量,在这里也就是去了瓶子后水的重量”之后,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分别来感受一下1千克的重量,然后再试着把学习用具组合在一起,凑1千克。(学生积极地活动起来)
师:你们凑的学习用具是不是1千克呢?我们一起来测试一下。(学生把自己拼凑的1千克学习用具拿到讲台上用秤来称)
教师对于学生的做法表示肯定,表扬他们的动手态度和精确的估算能力。
二、认识几千克
教师在讲述几千克之前,将不同重量的物品放在秤上,让学生回答称量的重量。
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教学用图,让学生回答图上不同蔬菜在秤上显示的重量是几千克。(土豆5千克、黄瓜3 千克、大白菜1千克、西红柿有2千克……)再出示一些质量超过整数千克数或者低于整数千克数的物体让学生说出相应的得数,并及时进行点评。
出示图片之后,教师让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实际,回答什么是载重,比如电梯的载重,卡车的载重等。向学生解释载重就是最大量不超过这个重量,否则的话就会产生危险。比如,电梯的载重是1000千克,如果进入电梯的人数过多,重量超过1000千克,就可能会出现电梯坠毁的风险。借此可以向学生灌输安全思想,教育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之中注意安全。
教学反思: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想要达到预期的目标,首先就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就是教学的生活化,让他们感觉到所学的知识就在他们身边。
一、在实践中感受
所谓在实践中感受,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让学生通过猜测与感知来对千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称一称学生准备的物品,让学生认识到1千克其实就是我们平常说的2斤,而在生活中可以说1千克是处处可见的。另外,还要让学生知道,即使体积相同,重量却不一定相同的道理,比如说一样包装的食盐和淀粉,重量并不一样。
二、在实践中体验
在学习中,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亲自动手来认识“千克”这一单位。重量单位和其他单位是不同的,仅仅靠眼睛来观察是不行的,必须动手操作。在教学中采用称一称、数一数、掂一掂等活动,就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从而对“千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这样的体验,学生就可以了解到1千克大约就是2袋食盐、十五六个鸡蛋或者八九个橘子等的重量。而通过这些体验,学生还能够进一步地理解,即使重量相同的不同的东西,数量也不一定相同。
三、在生活中应用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的痕迹,只有把自己在数学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才能更好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在让小学生了解了1千克、几千克与几千千克以后,教师还要结合课本中的习题,让学生对“限载”和“超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在课堂结束前,我还设计了一个课外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在逛超市的时候或者到菜市场买菜时,要认真观察超市中袋装商品的净重,或者看看菜市场中人们买菜时买几千克,大约有多少数量,等等。这种类型的作业不但是本节学习内容的作业,更是学生以后生活中的长期作业。通过布置这样的作业,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应用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有着极大的好处。
【学习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在建立1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估算物体长度的意识。
4、通过测量、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形成1米的长度观念,体验观察、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5、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感受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教学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测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身高是多少?(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
大家在交流的时候都用到了一个字“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米(板书课题)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二、探究体验。
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师:老师的身高是1米58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估计)。
再估计一下,从地面到你身体的哪个部位大约是1米呢,(并贴上标签),再说说你的身高比1米高呢,还是不到1米?
师:大家都想估计,那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绸带慢慢的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绸带,如果你觉得拉开的绸带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学生活动)。
启发:指着拉开的绸带,这正好是1米吗?怎样才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呢?(可以用尺量)那请小朋友用你们的尺量一下。(得出用厘米尺量很不方便,而且也不容易得出正确的结果。
这样测量你感觉怎么样?(很麻烦)师:看来同学们如果用自己的尺子来量很麻烦。那谁有更好的办法呢?(做一把更长的尺子)大家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这里有一个好宝贝,用它很快就能量出绸带的长,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2、认识米尺。
出示米尺。
(1)谈话: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用它来量比较长的物体就容易多了。(2)请一位学生拿自己的尺子来量一量老师的米尺上从0刻度到10刻度有多长?(10厘米)
那米尺上一共有多少刻度?100刻度就是100厘米就是1米。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3、用米尺量。
(1)谈话:怎样用米尺量出刚才绸带的长度是不是1米呢?谁来试一试?指名量出1米的绸带。你是怎么量的。
小结:量物体的时候,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用卷尺或米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
(2)提问:老师想知道到底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谁来帮老师量一量。(学生测量后,在1米的位置贴上标签。)
(3)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你们刚才在自己身上估计的1米
对不对?同桌合作量一量,并把标签帖正确了。并感受一下1米到底有多长?再说说你的身高比1米多还是少?多几厘米?
(4)谈话:同学们现在知道1米有多长了吗?请小朋友张开双手,先估计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长还是短。再量一量。
交流。问:你能用双手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学生用手比划1米的实际长度)
(5)谈话: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你的身边 哪些物体长约是1米。(量一量)(6)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
三、方法应用。
1、提问:你能估计出1米长的队伍大约能有几人吗?(学生可能想到,竖着排大约有5人,横着牌大约有3人。提问:想一想,同样是1米长的队伍,为什么有的大约有5人,有的大约有3人呢?
2、小组活动。
要求:估计一下,用我们平时的步子走1米长的路大约要走几步?(请几个同学上来走一走)
提问:同样走1米,为什么走的步数不一样? 谈话:同学们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约要几步吗?
小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离。每个同学都来走一走。小组活动。组织交流。
3、小朋友现在已经知道1米的大概长度,老师站在这里,谁能上来找个位置,使你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正好是1米?能再找个离老师1米的位置吗?还能找到这样的位置吗? 学生纷纷站在老师的身边,最后成一个半径是米的圆。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检测。
1.两人互相量身高,_______米______厘米。2.(1)量一把牙刷的长,用()做单位。
(2)量篮球场的长,用()做单位。(3)从直尺的0—1是()厘米;
从直尺的0—5是()厘米。3.在()内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9()黑板长2()小明身高124()课桌长50()
米用米量教案
第二时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中上市东升镇求实学校小学数学精品程单元开发小组
黄丽艳
教学内容: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是义务教育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的第一节内容。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建立1厘米的表象,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
(二)知识与技能
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
(三)感情、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估测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学生尺、长短不同的两枝铅笔。
学生准备:学生尺。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两枝长短不同的铅笔。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哪枝短?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一下:物体有长有短。
教师接着出示本图(幻灯机出示)提问:图中出示的数学本短边与铅笔盒长边一样长吗?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用手中的学具去比一比、看一看,很快得出:数学本短边有个回形针那么长……,铅笔盒长边有把小刀那么长……。
通过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物体长短难以说清楚,同时给我们带来了测量的不便。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对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的规定,量较短的物体如:粉笔、小刀、文具盒、铅笔等的长度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认识厘米
(1)认识刻度尺
①教师出示刻度尺或米尺图,告诉学生这是“刻度尺”用来量物体长度的尺子,接着教师拿出一把学生尺,告诉学生这是同学们用的尺子,它是刻度尺的一部分。
②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前准备的尺子。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问题。
师:尺子上刻有线条,叫刻度线,看看尺子上有几种不同长度的刻度线。生可能回答有:“老师,有3种不同的刻度线,最短的刻度线相邻两个刻度线之间表示什么意思?(教师要及时告诉学生:这表示1毫米),学生会接着问:“比最短的刻度线稍长一点的刻度线又表示什么意思?”教师要进一步引导观察,从开始刻度线到稍长的刻度线有几格这样的1毫米,学生回答有格,老师告诉学生:“这样一格表示毫米”,学生还会接着问:“老师,相邻最长的刻度线之间又表示什么意思?”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后告诉学生:这样一格表示1厘米。
同学们,我们认识了尺子上的刻度线及各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表示什么意思,教师追问:“尺子上除了有刻度线,还有什么?”
学生回答有:①字母表示什么意思(教师要及时给学生解释:这是表示厘米的意思,是一个长度单位)。
②有数字,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追问:这些数字对着哪些刻度线,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学生回答:0、1、2、3……)
③教师引导学生在刻度线上找到“0”教师介绍:尺子的左端从0刻度开始,表示刻度从这里开始(这叫尺的0刻度)。
④建立1厘米长度的表象。(用投影仪指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刻度尺“0~1”是几厘米(从0到1是1厘米),从“1~2”是几厘米,从“2~3”是几厘米……(都是1厘米)。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出说明:这样的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刻度线间隔是相等的。
⑤认识刻度尺上的几厘米。
从0到2有几厘米,从0到4有几厘米,从0到有几厘米,从0到6有几厘米呢?……你的尺子上一共有几厘米?教师对回答有困难的学生加于引导。
⑥同桌指着刻度尺上的具体刻度和长度互相说一说1厘米,几厘米。如:从0到1是1厘米,从0到是厘米,从0到9是9厘米,从6到7是1厘米,从1到是4厘米……
(2)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
①让学生动手测量自己所带的物品的长度,在尺子上量一量,如: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②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的实际长度,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看哪个手指的宽约是1厘米,闭眼想象1厘米的长度,进一步形成对1厘米长度概念的表象。
③让学生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如果学生举出的物体很少,教师可以将在前准备一些物体提供给学生测量,如:订书针、橡皮的厚等。
(进一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动手操作,培养能力。
1、学习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
(1)教师在黑板上贴一些纸条,然后提问,你们想知道它们的长度是多少吗?用什么来量?
(2)教师出示刻度尺。讲解如何量纸条的长度,边示范边讲解量的方法:先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尺子上的刻度是多少,这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如:现在这张纸条的右端对着,表示纸的长度就是厘米。
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第3页纸条上面括号内填,表示纸的长度是厘米。
2、小组合作。
再选取一个物体,测量之前,小组里每位同学先估计一下长度大约是多少,然后再测量,最后汇报估计结果与测量结果的误差,从中让学生实践几次,不断调整自己的估计方法。
(通过先估计再测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估测意识,同时也提高了估测能力)
3、量本的长、宽。
以两人一组,先估测再测量,合作量出自己的数学本的长、宽,教师巡视指导。
4、深化练习。
⑴你们还想测量什么?
⑵让学生把没有测量的物体拿出来。
⑶小组讨论,根据本组要测量的对象,怎样测量?
⑷小组讨论后动手测量。
⑸汇报。
、开放练习。
出示一张学生成绩通知单,提出问题,要印0张成绩通知单,请你去购买白纸。怎么办,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⑴用估计方法,估计要买的白纸的长和宽。
⑵用测量工具量出白纸的长和宽。
①用手指比一比。②用眼估计。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全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本领?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厘米,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学会了用刻度尺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总结了测量的方法,要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看右端对准尺子上的刻度是几,就是几厘米。在生活中,见到较短物体时,我们应先估测它的长度,再用刻度尺实际量一量,比一比,看谁估测的准。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0刻度
起点
教学内容:教材78~80页,信息窗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米,体会1米的实际意义;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进一步体会测量的不同方式,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体会1米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量一量将1米转化为具体的长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认识米,体会1米的实际意义;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换算;进一步体会测量的不同方式。难点:体会1米的实际意义。
教学突破:继续创设阿福做新衣的情境,在情境中引出米和厘米的关系;通过实际测量1米有多长和寻找长度是1米的物体,建立1米长度的表象。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米尺、主题图。
学生准备:米尺。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知道,因为老裁缝和小裁缝一拃的长度不一样,所以给阿福做出来的新衣服不合身。老裁缝决定为阿福重新做一件新衣服。这一次,老裁缝吸取了教训,不再用拃来量了。他找来一根尺子,用尺子为阿福重新测量。但是,在测量时,老裁缝和小裁缝出现了分歧。
他们为什么出现分歧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设计意图:创设连续的情境,以出现分歧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主题图,认识1米。
(1)出示米尺。
教师:故事中的老裁缝就是用这样的尺子为阿福量新衣服的。(让学生也拿出准备的米尺)大家观察这根尺子,每一个大格是多长?
学生:1厘米。
教师:老裁缝从0刻度开始量,量到衣服的另一端对齐了“100”这个刻度,小裁缝说是100厘米,可老裁缝说是1米。他俩谁说的是对的呢?(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学生议论。
学生:1米就是100厘米。
教师:对,1米=100厘米。“米”也是一个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m”表示。(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两个裁缝的分歧引出米和厘米的关系,加深了学生的理解。(2)1米有多长。
利用手中的米尺,用手臂拉一拉,看看拉到什么程度是1米。找一找,量一量,看看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大约是1米。
学生寻找和测量。
(3)利用米尺,量一量教室有多长,有多宽,教室的门有多高,黑板有多长。学生实际操作。
三、自主练习。(教材第79页“自主练习”)
1、第一题:连一连。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2题:可以怎样量?
(1)用拃可以测量哪些事物的长度?先让学生独立选一选。
说说你选择的结果。
为什么测量教室的长不用拃呢?
学生:教室的长比较长,用拃做单位太短,测量起来比较麻烦。
(2)用步可以测量哪些事物的长度?
说说你选择什么,并说说选择的理由。
小结:测量物体的长度要根据物体的长度选择适当的单位。
(3)学生用选择的单位测量教室的长、黑板的长和凳子的长。
3、第3题:怎样测量乒乓球台的长?
(1)你打算有什么测量?
学生1:用步测量。
学生2:用拃测量。
学生3:用尺子测量。
学生4:用铅笔测量。
„„
(2)教师:如果用步测量,说说你怎样测量。
学生谈自己的测量过程。
教师:用步、拃或铅笔等物体测量,必须首先知道一步、一拃、一枝铅笔的长度,再实际测一测,用了多少步或多少拃,或用铅笔量了多少次,最后根据每次的长度和次数算出总的长度。
引导学生说怎样测量一步的长度。
(3)学生实际量一量。
4、第4题: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
学生独立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第5题。
(1)你想量什么?回家试一试。
(2)说一说,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
生活中物体的边可以测量出长度,即长度都是有限的,因此只要边是直的,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练习设计:
1、填一填。1米=()厘米
200厘米=()米 20厘米+50厘米=()厘米
1米—40厘米=()厘米 30cm+50cm=()cm=()m 5m+3m=()m
32cm—20cm=()cm
2、画一条长度是10厘米的线段。
3、连一连。
旗杆的高度
男孩的高度
米老鼠的高度
杯子的高度
10厘米
5米
1米
20厘米
教学反思
正比例和反比例历来是小学数学里的重要内容之一,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本单元进一步加强正、反比例的概念教学,突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及简单应用,重视正、反比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淡化脱离现实背景判断比例关系,不安排应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这节课是第一课时,它的设计和教学很关键。我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让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正比例量的特点,加深对正比例量的理解。教学难点是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教学关键是重视不同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本节课的优点:
1、整合教材,更加关注学生的需要。
我把“摞数学书”设为例题教学,在情境中进行教学。而不是采用传统的.路程速度的问题去教学。这样孩子兴趣很浓,容易在轻松中突破难点。为了不脱离书本,我把书上的例题设为了副例题,在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成正比例的量之后,较为自主地进行小组探究,得出结论。
2、利用教学情境,不断刺激学生的兴奋点。
我从生活情景入手,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时间与空间,鼓励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通过主动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创造性的思考、个性化地学习。使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建立在自己实践经验和主动构建之上,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和研究的乐趣,让学生拥有自行探索、自行创造的机会。“有趣”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在愉悦中感知的知识是最深刻的也是最牢固的。为此我设计了多个教学情境,使学生兴趣盎然,同时也为后面的新课教学做好了铺垫,使得学生很快的进入了学习状态。
3、引入操作活动
我组织学生对数学书进行研究,相关联两个量的关系便丰富地呈现出来:
▲书的本数越多,叠成的书就越厚
▲书的本数越多,叠成的书就越重
▲书的本数越多,叠成的书的价格就越高
▲书的本数越多,叠成的书的张数就越多
▲书的厚度、重量、价格、总张数随着书的本数的增多而增多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更加明确本课的概念。
4、从观察中思考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的本质特征,可以说,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本课教学中,我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从而得出正比例的概念。这样的教学,让全体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得新知,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5.在合作中感悟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数学,解决问题。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了两个相关联的量后,敢于放手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学,在小组里进行合作探究,做到:学生自己能学的自己学,自己能做的自己做,培养合作互动的精神,从而归纳出正比例的意义。
6、坚持数学是美丽的。
从课件的设计到课堂的教学,我都力求让孩子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是美丽的,不是枯燥的。
(二)本节课的不足:
1.没能给每个学生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
在小组合作这种有效教育的新学习方式下,我看到了优秀生的长足发展。比如在这节课当中,他们在小组活动中起到了灵魂作用。但是,我也看到了有个别孩子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他们变成了“边缘人”。
2.评价学生的方式过于单一、不及时
六年级学生虽然已长大,但是竞争意识还是有的,教师应及时的表扬或指出不足,这样对孩子长远的发展和帮助是巨大的。本节课评价的方式过于单一、不及时,学生积极性不大。
(三)小结:
【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设计及反思】推荐阅读:
认识米的教学反思07-24
《认识米》教学设计11-18
认识小数教学设计及反思11-02
《认识圆锥体》教学设计及反思11-02
认识人民币教学实践及反思10-07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及反思10-17
小班数学游戏教案《认识长短》及教学反思11-23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上下教案及教学反思10-15
大班数学教案《0的认识》及教学反思12-23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沙石》及教学反思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