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作风转变书面材料(精选4篇)
金寨镇中心校赵花香
按照作风转变年活动的安排部署,通过学习,深化认识,对照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八个方面的不良作风”和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我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剖析与总结如下:
一、带头学习提高情况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全党来说意义重大,是关系执政兴国的头等大事,对个人来讲,也是一次重要的审视自我,反思自我,解剖自我,提高自我的大好机会,是让自己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压力感,增加荣誉感、自豪感,提高自觉性、保持良好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跃升、不断形成共识和合力的过程。在“争优创先学习活动中”作为教师的我,不仅自觉学习而且引导组内教师共同学习,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深化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统筹兼顾,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教育发展观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教育,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教育的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二、带头践行师德情况
学习了“三个代表”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及《中小学
教师道德规范》后,我不断反思自己,在思想上我始终能保持高尚节操,为人师表,从不利用教师职业便利向学生或家长索要钱物或者变相谋取私利,从不未经批准向学生推销或摊派学习资料、用品并从中牟利,从不动员,组织学生参加有偿补课并从中牟利,从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能公正的对待所有的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公正感,愉悦感,对我产生一种信赖感,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家长能以诚相待并尊重家长,对自己要求严格,工作上兢兢业业,生活中热心助人,追求正直善良的人格,秉直的人生态度和民主的思想境界。这样的职业道德有助于我产生一种积极的非权利影响力,有助于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无形的榜样,无声的激励学生努力上进和正直做人。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我所教的语文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
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带头遵纪守法情况
“遵纪守法,严于律己,做遵守规章制度的模范”一直是我努力的目标,作为党员,在平时的生活中我能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模范执行党组织的各项决议;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严于律己,廉洁自律,从未出现上班迟到早退现象,此外,作为老师我能按学校的要求按时备课、上课、批改作业„„
以上是我个人在近段时间的工作情况,我知道还有很多不足,如:对理论学习的理解不够深刻;缺乏反思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打算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提高标准严以律己
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勤于思考,乐于接受外界的新观念、新技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克服工作中急躁情绪,进一步增强工作积极性,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
2、努力做反思型教师
古人语:“反思乃个体成熟之标志,群体亦然。”教学不会没有缺陷和遗憾,所有教育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反思性教学既能让教学永远充满改革与创新色彩,也让教学永远处于一种科学合理的理智状态之中,所以它便成为我们教师学会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努力做到在琐碎的教学环节和学生管理中常反思。思考如何用孩子的眼光去考虑问题;如何与学生沟通并进行
引导;如何顺应孩子的不同个性进行教学。我想:我若能从实际出发每天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遇到问题就能得心应手地解决,这样也促进了自己的专业成长。
个人剖析材料
——
马晓辉
我局召开“转作风、提效率、树形象”活动动员大会后,我积极参加局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认识学习了领导在全局“转作风、提效率、树形象”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对开展主题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联系和对照自己的思想、工作、纪律、作风等方面的实际,对自己的政治业务学习、纪律作风、敬业精神、工作能力进行自我剖析,找出了自身存在的问题,现将自己在工作、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学习不够。对于理论学习,虽然能按单位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参加集中学习和讨论,但在现实中,实际上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并不多,有时感觉工作思路不清、理论水平不高也正是缺乏学习的原因。
2、工作方面,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待提高。工作作风不够踏实。在平时工作中,有时还不够大胆,主动性差,遇到问题等领导指示多,不积极通过提高自身能力来解决问题。另外,与同志们的沟通交流还不够,有时候存在“差不多就行了”等思想。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根源
通过参加“转作风、提效率、树形象”活动的相关精神学习,经过认真查摆和深刻反思,认为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和根源是:
1、工作缺乏计划性。由于刚参加工作,只是满足于领导安排的工作,不求做到尽善尽美。学习上,特别是对理论学习认识不足,总认为理论的东西与实际上工作有很大差距,只要把工作搞好了,不管什么理论不理论。缺少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造成工作思路不宽、路子不多。
2、不注重在工作中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上不够大胆主动,对常规性工作抓得比较紧,能自觉要求按时完成,对在新形势、新时期的其他工作研究探讨的不深入、不主动。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根据查摆出来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对自己今后的思想、工作、纪律、作风有了更加明确的努力方向。具体要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1、加强学习。作为一名基层服务的工作人员,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既要学习业务知识,又要虚心向各位同志学习,如果不深入系统的学习,必然会导致思想认识上有偏差,近而影响工作实践。
竞争意识不强,主动超前不够。在理论学习中,没有很好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没能及时用科学思想分析出现问题的原由,及时纠正主观认识上出现的偏差。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不够,竞争意识还不够强,多安于份内工作,落实任务,不能积极主动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处理矛盾。
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方法简单。平时更多的是关注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就可以了,缺少创新意识,主动性前瞻性不够,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没有很好地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
二、问题形成原因
对自己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分析其原因关键
一是在于自已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各种新知识学习抓得不紧,认识不足,对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认识不够,思想上存在着重工作轻学习的顽疾,认为学点自已有用的东西,搞好自已的本职工作就行了。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自己放松了学习,影响了自身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二是开拓创新、争先进位的竞争意识不够强。
自身的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积极进取、勇创一流佳绩的竞争意识不够强。对分管工作的要求不严,标准不高,成绩不敢突破。没有用优秀的标准去衡量,没有用勇于争第一的竞争意识抓工作,满足于一般不落后就行,导致了工作起色不大,进步较慢等。三、下一步整改措施
针对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学习,认真反思自己工作中存在的种种不足,不断加以改进,要认真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政务实,开拓进取,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要勤学习,勤思考,善参谋。统计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善于为市委、市政府想大事、谋全局,为党政领导当好参谋助手,及时提供翔实的决策依据。要当好参谋助手就必须要有真本事,就必须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做学习型的统计干部。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社会,知识更新很快,学习已经成为每个人的终身课题。学习不够、积累不够、更新不快,就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掌握政策和法律,不能吃透、用好政策和法律,工作也就很难做好。我作为一名统计领导干部,无论工作多忙,都要尽量多抽时间学习政策法律、业务知识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及时学习领会党的文件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进一步增强法纪观念,增强法纪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加强党性煅炼,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作风,以百折不饶、知难而进的勇气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要围绕如何保障和促进统计工作多思考,要通过学习来指导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2)要顾大局,负责任,求实效。要搞好统计工作,需要我们全体统计工作人员顾大局,识大体,彼此间要增强信任,增进团结,多沟通,多包容,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做好统计各项工作。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自己更有责任和义务顾全大局,维护统计班ji体的团结,维护统计事业的发展,坚决反对拖拖拉拉、消极懈怠,说三道四、相互拆台,不琢磨事、只琢磨人,拉拉扯扯、搞小圈子等不良现象和行为。工作尽职尽责,不推诿,不干扰,不说不负责任的话,不做不负责任的事,不说有损统计形象的话,不做有损统计形象的事。加强与同志间的思想交流,做到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以诚相待。正确对待权力、金钱、名利,时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思想上筑起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增强拒腐防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堂堂正正做人。坚持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要增强奉献意识,不计得失,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克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敢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努力做到勤政廉洁。
目前,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总书记明确指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要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其中,形式主义被列为“四风”之首。“四风”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
狠刹形式主义之风
形式主义的表现 忽视学习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差 空话套话泛滥,开会发文只务虚 政绩弄虚作假,掩盖问题和矛盾 调研隔靴搔痒,下基层走马观花 编造经验成绩,热衷于表面文章 办事拖沓敷衍,只喊口号不落实 形式主义是危害党和人民事业的大敌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形式主义害死人”,形式主义“实在是一种最低级、最幼稚、最庸俗的方法”,并用“墙上芦苇”、“山间竹笋”给形式主义者画像。邓小平同志多次告诫全党,“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形式主义这个祸害,非克服不可”。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当前,影响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胡锦涛同志明确要求,“要坚持发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坚持科学务实态度的统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讲实效,办实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习近平同志一针见血指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对立面,就是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形式主义的危害,为我们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指明了方向。
在我们党内,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共识。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工作中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形式主义,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比如,有的热衷于用学习“装门面”,不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不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学用脱节的“两张皮”;有的习惯于赶时髦、图表面,喊不着边际的空口号,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求没有实效的“轰动效应”;有的沉湎于文山会海,以会议贯彻会议,以讲话落实讲话,以文件落实文件;有的满足于蜻蜓点水,“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结果是“调查研究隔层纸,政策执行隔座山”;有的执迷于弄虚作假,明知报来的是假情况、假数字、假典型,也听之任之,虚假应付,粉饰太平;有的沉醉于“自我循环、自我欣赏”,热衷于“上面热闹、表面热闹”,习惯于“讲大话、讲空话”,等等。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果任其泛滥,必将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严重危害。
形式主义妨碍科学发展。推进科学发展,就要尊重客观规律,倡导真抓实干,保证决策科学,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搞形式主义势必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客观情况,导致决策失误;势必违背群众愿望,使发展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势必只为求得虚名、谋取私利,不惜干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事情。这些都表明,科学发展要求与形式主义恶习“水火不相容”,要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就必须坚决治理形式主义顽症。
形式主义损害党的形象。形式主义表里不
一、言行相悖,说一套,做一套,容易使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产生不信任情绪;形式主义热衷于送往迎来,只摆花架子,不为群众办实事、谋实利,容易使群众对党的干部产生反感;形式主义讲排场、比阔气,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容易使群众对党员干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产生怀疑。这些都表明,形式主义是挡在党和人民中间的一堵无形的墙,维护党的形象,必须坚决破除形式主义的梗阻。
形式主义破坏社会风气。党风政风直接影响社会风气。形式主义不说真话,如果任其蔓延,就会催生弄虚作假之风;形式主义不重视实干,如果任其蔓延,就会催生投机取巧心理;形式主义不讲效益,如果任其蔓延,就会催生铺张浪费陋习。这些都表明,一旦形式主义成为党内顽症,也会与社会不良风气相互影响,成为社会毒瘤。要保持社会肌体健康,必须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的侵蚀。
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是脱离群众
形式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其所以屡反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出现形式主义的问题,根子在于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出了问题。脱离群众,对群众缺乏感情,对群众的利益无动于衷,是形式主义产生的总根源。
宗旨意识淡薄是产生形式主义的源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能够赢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的根本保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才能增强群众观点,坚持真抓实干,才能使工作更好地贴近群众、服务人民。反之,宗旨意识淡薄,就容易脱离群众,走向形式主义的泥潭。无论是摆花架子、哗众取宠,还是追名逐利、虚报浮夸,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从目的上看都是为个人或小集团谋取私利,都是党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淡薄的反映。
价值判断扭曲是滋生形式主义的土壤。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共产党人立身处世的思想基础。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正确处理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才能尊重规律,求真务实,才能使工作更好地融入大局、造福人民。反之,价值观出了问题,就容易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顾当前、不顾长远,就会滋生形式主义的东西。无论是做表面文章的“形象工程”,还是做官样文章的“政绩工程”,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从本质上看都是“官本位”与“民本位”的关系错位,都是人民至上价值判断扭曲的结果。
考核评价导向偏移是导致形式主义的诱因。有什么样的考核评价导向,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坚持正确的考核评价导向,才能形成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才能形成实事求是、风清气正、齐心协力的干事创业氛围。反之,如果考核评价导向出现偏移,就容易诱发懒汉习气和投机心理,助长华而不实、弄虚作假的风气。无论是热衷于搞短期行为,还是喜欢搞轰动效应,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从动机上看都是追求对上负责而不是对下负责,都与考核评价导向偏移有直接关系。
思想方法落后是孕育形式主义的温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与时俱进,深入实践,不断了解新情况,研究新办法,解决新问题,才能把各项工作做实做好,才能使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反之,如果思想跟不上形势变化,方法跟不上实践需要,简单地拿过去老一套的东西敷衍塞责,就会滋生形式主义的做法。无论是拿学习“装门面”,还是在工作中“装样子”,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从根源上看都是理论与实践脱了节,都与思想方法落后密切相关。
克服形式主义的关键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扫除形式主义之风,必须对准焦距,找准定位,抓住要害。在这方面,关键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凭实绩说话,真正把功夫用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是根除形式主义的重要基础。要通过加强党的宗旨教育和优良作风教育等工作,引导党员干部端正工作指导思想,增强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观念,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增强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观念,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坚持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统一,弄清楚当官为什么、掌权干什么、工作图什么。联系宣传思想工作的实际,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服务人民群众,实现重心下移,真正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根本目的。
坚定理想追求,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是克服形式主义的重要前提。要通过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等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志存高远,增强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观念,当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做到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增强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观念,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从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增强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的观念,绝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与民争利。联系宣传思想工作的实际,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努力维护好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
坚持贴近实际,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养成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是铲除形式主义的重要途径。要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增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意识,努力使各项工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要求;增强“实践出真知”的意识,努力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意识,努力使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检验。联系宣传思想工作的实际,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把宣传思想工作的成效落实到推动科学发展上。
优化评价导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是消除形式主义的重要保证。要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工作运行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民主监督机制等工作,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实干兴邦的信念,增强科学发展的思想,把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为衡量政绩观正确与否的试金石;增强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思想,把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尊重规律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遵循;增强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的思想,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联系宣传思想工作的实际,我们要更加自觉地肩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责任,让人民群众评判我们的工作,建设好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官僚主义的表现
缺乏公仆意识,听不得不同意见 跑官要官谋私,讲关系任人唯亲 大搞形象工程,盲目跟风上项目 责任意识淡漠,当好人得过且过 寻租吃拿卡要,公共利益部门化 不讲纪律原则,做事情言行不一
力戒官僚主义之风
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正是一切为了做官、保官、升官,为了自己的“乌纱帽”,才会有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作风。要充分认识官僚主义的表现、根源和危害,旗帜鲜明地反对并坚决予以铲除。
一
追根溯源,官僚主义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有着直接关联,是特权思想、等级观念残余的反映和表现。当前,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有的居官自傲、官气十足,独断专行、作风霸道,“架子大、脾气大、口气大”,老子天下第一,一切自己说了算,听不得不同意见,容不下批评监督;有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养尊处优、不思进取,在原则问题上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碰到困难就躲,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遇见责任就推,不敢担当、不负责任,一切成绩归于自己,所有过错推给他人;有的对实际情况不了解不关注,不愿深入困难艰苦地区,不愿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甚至不愿同基层和普通群众打交道,怕给自己添麻烦,工作上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得过且过;有的为政不实,作风漂浮,抓工作浮光掠影,搞调研蜻蜓点水,展示成绩弄虚作假,遇到问题欺上瞒下,用浮夸对付上级,以假象应付群众;有的好摆门面、好大喜功,沽名钓誉、哗众取宠,报喜不报忧、示美不见丑,说话假大空、工作瞎糊弄,习惯作表面文章;有的不顾地方实际和群众意愿,喜欢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误国误民,最后拍屁股走人;有的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吆五喝
六、横眉竖目,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甚至不给钱不办事,收了钱乱办事;有的对待上级部署囫囵吞枣、断章取义,执行上级决定照本宣科、等因奉此,或者照猫画虎、生搬硬套,完全不顾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有的与群众貌合神离、离心离德,对群众疾苦视而不见,对群众呼声听而不闻,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对群众诉求无动于衷,甚至站到了群众的对立面;有的以权谋私,贪图个人享受,追求低级趣味,大手大脚、奢侈浪费,台上道貌岸然,台下苟且龌龊;有的办事拖拉,不讲效率,繁文缛节,人浮于事,责任意识淡漠,行政效能低下„„,凡此种种,映照出官僚主义的病症和丑态。
为什么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并坚决反对官僚主义,但官僚主义却屡禁不止,成了一种顽症,在有的地方和部门甚至愈演愈烈?究其根源,就在于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化、执政理念缺失、价值追求偏移、精神消极懈怠,在“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上迷失了方向。官僚主义极大地涣散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严重干扰党的大政方针的贯彻执行,影响党的事业,损害人民利益,破坏党群干群关系,败坏党的形象和社会风气,为广大群众深恶痛绝。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党的事业就会毁于一旦。能不能坚决、有力地克服官僚主义,是一个关系到党的生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二
官僚主义与共产党人的党性宗旨是根本对立的,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根本在于增强党性。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是坚强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不纯,我们的根基就会倾斜,精神就会缺钙,官僚主义就会乘虚而入、滋生蔓延。作为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肩负的使命,自觉把加强党性修养锻炼作为立身作人、为官修德的重中之重,切实筑牢思想防线,坚决抵制官僚主义的侵蚀。
自觉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论职务多高,资格多老,都要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牢记入党誓词,把党章作为根本遵循,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经常思考入党为了什么、当干部干些什么、身后留下什么的问题,都要从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中,从广大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政治营养,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认真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努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校正自己的价值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自觉强化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共产党员来自人民,植根人民,除了服务人民,没有任何特殊权力。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根植于心、外化于形,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自觉反对和抵制特权思想、极端个人主义等的侵蚀。
自觉强化组织意识、纪律意识。坚持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党的各项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坚决反对主观主义、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时时处处使自己的思想作风、言行举止与党的性质宗旨相符合,与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要求相一致,以实际行动和良好形象不断积累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正能量。
三
官僚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是背道而驰的,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关键在于践行群众路线。一些人之所以成为官僚主义的俘虏,根本在于动摇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丢弃了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些地方之所以党群干群关系紧张,根本在于一些党员干部官僚主义习气严重,脱离群众,远离基层,不关心百姓疾苦,损害了群众利益。“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党员干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只有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摒弃官僚主义作风,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要切实摆正位置,虚心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英雄,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要主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基层了解实情,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像“农民书记”杨善洲这样的好干部,他们赤脚下农田、脱鞋上炕头,与群众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床,丢掉的是官气,换来的是民心。如果一口官腔、一副官架、一派官威,只能让群众退避三舍,自己也成了“孤家寡人”。
要端正根本态度,真心为群众负责。党的干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责,不能心里只想着自己的“帽子”和“位子”。要时刻想着党的事业,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自觉强化事业心责任感,坚决纠治不作为、乱作为、消极应付、效率低下等不良倾向。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导向,一切工作以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标准,注重体察民情、顺应民心、尊重民意,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防止和克服主观臆断、长官意志、颐指气使。
要坚持以人为本,热心为群众服务。“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古代官吏尚且如此,关注民生、关心群众就更是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本分。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防止和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满腔热忱地解决好就业、看病、上学、住房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最大限度地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
官僚主义是权力刚性约束不力的必然表现,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必须着力完善制度机制。邓小平同志认为,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是官僚主义的总病根。当前,制约权力的“笼子”尚不完善,一些工作领域权力过分集中,管理制约机制不够健全,从政行为、权力运行缺乏有效监督,为官僚主义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温床。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首先在于建设科学有效的制度之笼,同时提高贯彻落实制度机制的刚性约束。
健全民主监督制约机制。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着力解决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监督以及执行不力等问题,是铲除官僚主义的治本之策。要全面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照规则和程序办事,重大经济开支、大宗物资采购、大项工程建设、选人用人等重要事项,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集体作出决策,不搞“一言堂”或少数人说了算。雷厉风行地狠抓政策、决策和制度落实,增强干部的执行力和制度的约束力。大力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严格限制权力范围、界定自由裁量、规范用权程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暗箱操作”、违规行为无处藏身,最大限度地杜绝权力运行的漏洞。
严格干部评价考核机制。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正确认识和评价干部政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标准,让那些勤政为民、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人担当重任,让那些喜欢做表面文章、夸夸其谈、不干实事的人没有市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队伍建设的竞争激励机制,用民主公开、平等择用、竞争上岗和岗上竞争的方式,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促进干部队伍结构优化,推动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建立惩治预防长效机制。官僚主义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和韧劲,坚持在“常”、“长”二字上持续用力。要坚持制度面前没有例外,该惩则惩、当罚则罚,不搞“网开一面”和“下不为例”,对因官僚主义造成严重危害和影响的,要严肃处理,决不迁就。要注重制度文化建设,使勤政廉政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一种风尚。要进一步扩大外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新兴媒体等舆论监督作用,努力形成反对和抵制官僚主义的强大社会力量。
清除享乐主义之风 精神空虚颓废,不再讲艰苦奋斗 工作消极懈怠,浑浑噩噩混日子 迷恋官位特权,以权谋私无忌惮 热衷追名逐利,包装学历爱出镜 贪图享受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
深刻认识享乐主义的严重危害
总体上看,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的作风是好的,这是主流。但也要看到,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深受享乐主义毒害,不能自拔。其主要表现为:在指导思想上,追名逐利、贪图享受,“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在精神状态上,意志消沉,萎靡懈怠,不思进取,“清茶报纸二郎腿,闲聊旁观混光阴”;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的感官快乐和实际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就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就牢骚满腹;在工作态度上,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拈轻怕重,不愿吃苦出力,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丧失积极进取的活力动力,遇到困难和矛盾绕着走,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和单位工作;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在生活方式上,追求物质享受的“贵族化”,情趣低俗,热衷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借“学习”、“考察”、“开会”、“调研”、“招商”等名义四处游山玩水、纵情享乐,等等。
以上种种享乐主义的表现,看起来是思想觉悟不高、对自己要求不严、行为不够检点的问题,实则是一种有极大危害的慢性病,如同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损害着人的心、脑、肾一样,享乐主义损害着党的肌体健康和良好形象,损害着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生命线。
享乐主义会危害党的性质宗旨,导致党在政治上变质。享乐主义奉行贪图享受、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这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格格不入的。我们党是靠共产主义凝聚党心民心,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得到人民拥护,靠艰苦奋斗起家的。如果任由享乐主义在党内发展,大家都贪图享受、及时行乐,还有谁能践行党的宗旨、为党的目标而奋斗呢?不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再艰苦奋斗了,那还是共产党吗?
享乐主义会导致人的精神颓废,使党丧失前进的内在动力。成就任何事业都不能缺少勇敢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享乐主义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快乐,必然使人陷入意志消沉、缺乏进取的精神状态之中,正所谓“玩物丧志,自甘堕落”。如果党内越来越多的人意志消沉了,精神萎靡了,行动懈怠了,不思进取了,那么党就失去了内生动力,还有什么力量带领人民奋斗、前进呢?
享乐主义会败坏社会风气,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在我国,历来讲究上行下效,总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如果党和政府里享乐主义盛行,那么就会带动起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扭曲,把个人的感官快乐和实际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使很多人热衷于吃喝玩乐。倘若社会风气真的这样了,谁还有心思“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如果多数人都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就必然各自为己,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人与人之间就再也不是互助合作的同志式关系了。那样的话,整个社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只有你争我斗,没有凝聚力,还怎么建立和谐社会?事实上,真正有条件追求享乐的总是少数人。那些有享乐主义思想而没有享乐条件的人,就可能产生畸形心态,不惜冲击道德底线,破坏社会法治,甚至走向犯罪,危害社会安全。
享乐主义会造成社会财富和资源的巨大浪费,给人类生存带来危机。当今世界,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发消耗,已经开始造成人类生态危机。而享乐主义的肆意泛滥,势必造成奢侈性消费、超前消费、非理性消费恶性膨胀,消耗大量的社会财富,使本来就已经很紧张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更加紧张。这种与建设节约型社会背道而驰的行为,必将给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造成巨大隐患,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破坏。
值得注意的是,享乐主义是其他一些不良风气的重要基础,是产生腐败现象的温床。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享乐主义与其他“三风”都有着直接联系。为什么有的领导干部工作中不察实情、不出实招、不办实事、不求实效,而热衷于搞形式主义?一个原因就是贪图享乐,不愿吃苦出力,是享乐主义在作怪。为什么有的领导干部对群众利益不维护、不作为,遇事推诿扯皮、消极应付,成为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者?一个原因就是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不愿为群众利益花费一点气力,也是享乐主义在作怪。为什么有的领导干部生活奢华、骄奢淫逸,乃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奢靡之风甚重?一个原因就是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还是享乐主义在作怪!因此,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非得狠刹享乐主义歪风不可。
筑牢克服享乐主义的思想基础
抵制和克服享乐主义,基础在教育。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国为民的责任意识,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筑牢克服享乐主义的思想基础。这样,才能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自觉性,抵御享乐主义的侵蚀,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坚定理想信念。共产党人为什么要坚决反对和克服享乐主义?从根本上说,是由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决定的。马克思早就讲过:“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在共产党人看来,“最能为人类而工作”,不管是“重担”还是“牺牲”,都是最幸福、最快乐的。相比之下,享乐主义者追求的快乐,不过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为共产党人所不屑。坚定的理想信念,清贫、清廉的高尚品格,以苦为乐、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宝贵财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理想信念的基本途径,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是科学的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正确道路。共产党人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看清了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就有了立身之本和更高追求,就能够把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作为最快乐的事情,就会自觉远离享乐主义。
增强为国为民的责任意识。为官者的责任意识历来是治疗享乐主义顽症的一剂良药。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流传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诸葛亮任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挥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高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崇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铭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佳话。这些先贤为什么能够自觉摒弃享乐主义而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具有为国为民的强烈责任意识。
中国共产党人深怀忧国忧民之责,兢兢以强,戒慎以进。正是在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指引下,我们党才能在执政后始终警惕“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谨防享乐主义蔓延滋生;才能坚定不移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继而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在改革开放后作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决定,强调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才能在新形势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整治包括享乐主义在内的“四风”。
增强为国为民的责任意识,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只有正确看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才能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有的干部奉行庸俗的好人主义,遇到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为这样做谁也不得罪,其实错了。干部依照法律、政策、原则和规定敢管事、敢负责,得罪的只是少数坏人、不自觉的人,却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和拥护。如果不敢管理、不敢负责,势必使好人、多数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实际上是得罪了多数人。身为党的干部,就要为党为人民履职尽责。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在腐败现象和各种不正之风面前,应该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自觉地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嫉恶如仇,敢于同各种错误倾向和违法乱纪行为作坚决斗争。
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与享乐主义是直接对立的。奉行享乐主义,必定不能艰苦奋斗;坚持艰苦奋斗,自然远离享乐主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奋斗目标,大力倡导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艰苦奋斗、不懈奋斗。为了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党随时警惕和克服享乐主义。早在1929年12月作出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就强调纠正包括享乐主义在内的党内错误思想。七届二中全会上,我们党又特别强调警惕“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一直讲到今天。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在战争年代,因为条件艰苦,必须奋斗才有出路。今天,我们党执政了,经济发展了,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改善了,仍然要靠艰苦奋斗发展我们的事业。艰苦奋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方式和目标。概括地说,艰苦奋斗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从物质层面看,艰苦奋斗要求人们的生活消费节制在合理的限度内,与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提倡勤俭节约,珍惜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二是从精神层面看,艰苦奋斗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为达到目的而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意志和品格,以及坚忍不拔、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具有永恒意义——在物质匮乏、环境艰苦的条件下,它能使人保持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意志,去战胜一切困难,争取胜利;在物质丰富、生活富裕、条件优越时,它能使人保持勤劳节俭的作风,不沉醉于物质享受,不奢侈腐化,而是继续奋发向上,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对于立志长期执政、实现共产主义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艰苦奋斗是永远需要的,一刻也不能丢。丢掉了艰苦奋斗,就必然丢掉人心、丢掉政权、丢掉前途。
杜绝奢靡之风 奢靡之风的具体表现
奢靡之风形式多、花样新,涉及范围广,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兴土木,违规兴建楼堂馆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办公条件的改善、改造和更新是必要的。但有的机关借机违规兴建豪华气派的办公大楼,比规模、攀气派,占地多、耗资大。有的部门违规兴建富丽堂皇的休闲场所,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美其名曰“培训中心”、“办事处”、“疗养院”,实则拉关系、搞接待、享乐挥霍。
二是热衷于造节办节,劳民伤财。逢传统节日、纪念日举办简朴的活动是必要的,既有利于表达对历史的尊重和缅怀,也有利于增强社会共识和社会凝聚力。但有的地方在举办传统节日、纪念日活动时,过于讲究形式的华丽与场面的壮观,铺张浪费严重;有的地方挖空心思设计和制造各种节日、庆典,期望以此带动人气、提高在媒体上的曝光率,导致节庆泛滥成灾,耗资巨大,得不偿失。有的地方在造节办节过程中,为弥补资金缺口,强制性地向群众摊派捐款任务,弄得群众怨声载道,党群干群关系紧张。
三是超规格接待,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对于公务接待的原则、标准、场所、禁止事项等,中央有关部门早有明确规定。但有的地方和单位置若罔闻,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搞变通,超规格、超标准接待,住高档酒店,吃山珍海味,喝美酒佳酿,导致公款消费数额惊人,餐桌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一些高档酒店、餐饮场所难以为继,纷纷改变经营策略,走低端路线,表明超规格、超标准接待问题开始有所好转。
四是个人生活奢华,挥霍无度。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应提高,这本合乎常情。但衣食住行应以理性消费、简约朴素为宜,铺张浪费、奢侈挥霍实不足取。一些党员干部热衷于个人享受,生活要求越来越高,房子不厌其宽敞,车子不厌其豪华,菜肴不厌其精美,穿戴讲究名牌,成为奢侈品消费的重要群体。有的手持数额不小的会员卡、消费卡,活跃于高档会馆,流连于高级运动场所,乐此不疲,醉生梦死。更有少数人赌兴大发,在办公场所赌,在娱乐场所赌,甚至到境外赌场大显身手。有的作风不检点,甚至道德败坏、生活放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突破道德底线,有悖做人德性。
奢靡之风的成因
奢靡之风之所以盛行,既有认识上、心理上的原因,也有个人修养、制度环境方面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认识误区。在一些人看来,中国经济发展了,告别了物资短缺的年代,没有必要再倡导艰苦奋斗,认为艰苦奋斗“过时”、“老土”。应看到,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世界排名居后,农村还有近一亿贫困人口,城市还有几千万低保居民以及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资源短缺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时下,社会上流传这样一种说法:“接待也是生产力”,认为把接待工作做好了,就能出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发展。其潜台词的意思是,接待好了,能获得上级单位的资金支持或者项目支持;接待不好,就会失去这些潜在资源和发展机会,甚至可能带来其它不良后果。实际上,这是官场的一种陋习,是变相的送礼、给好处。认识上、思想上存在误区,奢靡之风就如影随形。
——攀比心理。一些单位在兴建办公大楼时,唯恐落后于人,赶不上潮流和时尚,纷纷扩大建筑面积、提高装修标准,导致“豪华病”蔓延。部分单位在公务接待时,唯恐不上档次、没有品位而令“上级领导”不悦,力图通过超规格、超标准接待拉近距离、联络感情、协调关系,由此导致接待规格、接待标准不断提高。有的党员干部羡慕同事、他人日子过得滋润、潇洒,不甘寂寞和清苦,置党和政府形象、个人前途于不顾,企图通过非正当途径过上奢华生活,甚至追求向往骄奢淫逸的生活。
——人生观扭曲。人生是在奉献中感受幸福,还是在享乐中找到感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回答。少数党员干部信奉享乐主义人生观,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趋乐避苦、趋利避害,因而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满足生理本能和感官刺激。以享乐作为人生取向、价值追求,信守今朝有酒今朝醉,奢靡之风的滋长就在所难免。
——制度执行不力。为预防、遏制奢靡之风,有关部门早有相应的制度安排。如,关于公务接待,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要求公务接待坚持“有利公务、简化礼仪、务实节俭、杜绝浪费”等原则。类似的规定,可谓明确具体,有操作性。问题在于,出台规定易,落实规定难,这些规定在不少机关成了摆设。不少人没有养成遵守制度的习惯,存在“法不责众”的意识。有制度而不按制度办事,制度的威慑力未能释放出来,这是导致奢靡之风盛行的重要原因。
奢靡之风的危害
奢靡之风绝非小事,不仅大量浪费国家和人民的宝贵钱财,而且成为消极腐败现象得以滋长蔓延的温床,严重侵蚀党的肌体,削弱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此风不禁,后果不堪设想。
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我们党是在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的。毛泽东同志反复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奢靡之风盛行,与党的艰苦奋斗传统背道而驰,背离了党的宗旨,对党的形象、党的威信是一种极大伤害。党风对于社会风气具有引领、示范效应,党内奢靡之风的蔓延,催生和助长了社会上铺张浪费、贪图享受之风,实在令人忧心,决不能听任这种腐朽思想和不良作风蔓延,损害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有损党的执政基础与执政地位。“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我们党得民心、赢天下,靠的是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靠的是与人民群众同舟共济、艰苦创业。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也是我们党的精神支撑。如果漠视群众的利益诉求,不致力于改善民生,而醉心于挥霍享乐、追求奢靡,必然引起群众不满和对立,破坏党群干群关系,最终失去群众信任和支持,严重损害并危及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耗费自然资源与社会财富。奢靡之风是以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的,滥用自然资源必然导致资源短缺,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导致国家发展危机。同时,奢靡之风蔓延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凸显社会的苦乐贫富不均,引发民众心理失衡,加剧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进而影响社会力量的凝聚,掣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只有坚决刹住奢靡之风,有效抵制剥削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侵蚀,才能保证党和国家政权永不变质。
腐蚀人的心灵和意志。奢靡之风是腐蚀剂,腐蚀人的心灵,销蚀人的意志。党员干部一旦追求物质享受,甚至纵情声色犬马,讲排场、摆阔气,奋斗的意志势必消沉,进取的动力势必消退,由此导致不作为、乱作为。同时,一旦染上奢靡之风,需要巨额花销和开支,仅靠个人的合法收入远远不够,一些人就会利用自己掌握的公共权力、公共资源,“设租”、“招租”、“寻租”,权钱交易由此而生。奢靡之风不禁,腐败势在必然。
杜绝奢靡之风的途径
杜绝奢靡之风,要注重从源头治理,坚持多管齐下、常抓不懈。
筑牢思想防线。杜绝奢靡之风,首先要从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奢靡之风的危害和保持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重要性必要性。要把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从政道德作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工作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历史是一面镜子,能启发人的智慧,使人醒悟。要通过重温党史国史,回溯我们党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传统,促使党员干部对照历史进行反思反省,消除认识上观念上的误区,为抵御奢靡之风奠定思想基础。
加强制度规范防范。建立健全有利于厉行节约、不能铺张浪费、不敢肆意挥霍的制度体系,是杜绝奢靡之风的关键。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在于它的科学性、权威性。为此,制度设计要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直指奢靡之风的要害;制度安排要互相衔接,形成严密的制度体系,不能因制度之间相互矛盾和冲突导致制度失效。制度一经制定,必须严格执行,以维护制度的权威性。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是对制度权威的公然蔑视和挑战,一旦发生绝不能轻易放过。否则,就会破坏制度的严肃性,削弱制度的执行力。
强化监督检查。杜绝奢靡之风,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强化对奢靡之风的监督检查力度,并将监督检查情况以适当的方式及时披露和通报。敢于暴露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对问题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不利于问题解决。就当前而言,杜绝奢靡之风要选择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找准靶子,抓住要害,有的放矢,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奢靡之风无藏身之地。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奢靡之风的盛行,有其社会环境;奢靡问题的解决,需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艰苦奋斗精神,以勤俭为荣,以奢侈为耻,形成奢靡之风“人人喊打”的局面。社会氛围不改,奢靡之风难绝。社会氛围的形成需要时间,并非一日之功。舆论导向和监督、消费观念变革、攀比心理矫正等,都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必备的条件。
【教师作风转变书面材料】推荐阅读:
教师作风整顿作风整顿自我剖析材料06-27
个人作风转变剖析材料11-20
作风转变年个人剖析材料09-12
加强教师作风建设和行风建设个人剖析材料07-07
转变思想作风05-26
作风大转变发言07-20
转变作风履职尽责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