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存在问题的原因

2024-1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风存在问题的原因(推荐8篇)

作风存在问题的原因 篇1

(二)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一些领导干部自身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没有时时树立牢,高尚的精神没有时时追求;少数干部适应了四平八稳的工作节奏,满足于低水平运转的工作效率,总以为自己是机关干部,工资有保障,不努力也会有大发展,不干事也会有大收获,有的还认为机关工作就应该以享乐、消费为主,吃点喝点玩点也应当,反正各地都是这样。

(三)制度管理落实不力。制度是作风的保证。但目前我们对干部的管理,缺乏跟踪管理和有效监督,还没有建立和形成一种激励人想干事、干好事、多干事的管理机制。有些部门制订规章制度不从本部门、本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出台的制度既不管人,也不管事;有的部门管理制度制定得多,但认真执行的少,是挂在墙上、喊在口头上,或者是松一阵紧一阵,执行缺乏连续性,落实没有实效性。

作风存在问题的原因 篇2

(一) 政治理想信念产生动摇, 缺乏学习进取精神。

个别党员干部对社会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看到的消极面多一些, 对社会发展前进方向产生失望情绪, 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出现的淡薄心理, 遇到问题和困难便丧失了正确的方向;有的立场不坚定, 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分不清是非, 对不符合自身利益和要求的事情乱发牢骚, 无大局意识, 缺乏一定的是非鉴别能力;有的只重视工作业务知识学习, 轻视政治理论学习, 有时组织开展政治学习, 也是走形式, “左耳进, 右耳出”, 学习结束后啥也不知道;有的党员干部拉帮结派, “拜把子”, 把同志关系变成“兄弟”、“哥们”关系, 对领导称“老板”、“老大”、“大官”, 同级之间称“哥们”、“兄弟”, 丧失了政治原则。

(二) 组织纪律观念淡薄, 缺乏大局意识。

有的领导干部组织纪律观念缺位, 认为制度规定是约束职工群众的, 对自身无约束力, 特别是一些制度规定起草者, 不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 而是考虑自身利益多一些, 失去公平合理性, 有时在征求意见时出现夭折, 有的在执行中引起民怨;有的干部无大局观念, 在执行上级决策和政策上, 从部门小团体利益出发, 对己有利的积极执行, 对己无利的搞“擦边球”, 消极应付。有的领导干部独断专行, 搞“家长制”一言堂, 不按程序办事, 挫伤了其他成员的积极性, 影响和谐团结。

(三) 工作作风华而不实, 缺少服务意识。

有的党员干部对待来访群众, “官味十足”, 居高临下, 不能认真、耐心听取群众反映问题, 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现象;有的领导干部大道理讲的“头头是道”, “空话”、“套话”满天飞, 但不能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有的领导干部工作浮夸, 讲设想、工作打算能说会道, 但抓落实虎头蛇尾, 对上级会议精神、工作要求, 仅停留在开会安排、发文布置上, 而不去督促、检查、落实;有的党员干部为基层职工群众服务意识差, 不能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热衷于做表面文章, 搞形式主义。

(四) 不按党员标准严于律己, 丧失原则性。

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不按制度办事, 拿党性原则送人情, 还美其名曰为讲究“灵活性”, 损害了党纪、法规、制度、规定的严肃性。有的存在吃、拿、卡、要行为, 对来办事人员索要好处费, 不给好处不办事, 给了好处乱办事, 以公权力谋取私利, 不按廉洁从业的有关规定严格要求自己。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在用人上搞不正之风, 任人唯亲, 不按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标准选拔使用干部, 而是按是否为同学、老乡、战友、亲戚等标准选人用人, 丧失了党性原则, 同时也挫伤了大家工作积极性。

(五) 生活追求贪图享受, 缺少艰苦朴素精神。

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人生追求偏离正确方向, 不是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而是追逐奢靡之风、贪图生活享受, 不讲奉献精神, 甚至用公款大吃大喝, 腐化堕落。有的党员干部相互之间不是比贡献、比成绩, 而是比阔气、比排场, 并美之曰是“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生活乐趣”。有的利用婚丧嫁娶、过生日、迁新居以及子女升学、参军等机会, 请贴“满天飞”, 大操大办, 借机敛财, 滋长了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

(六) 党性修养不高, 奉行当“老好人”思想。

有的党员干部不重视党性修养和党纪条规的学习, 工作中只讲感情、人情, 不讲党性、原则, 遇到问题和不同意见, 不是以党纪法规制度规定为标准办事, 而是怕得罪人, 当“好好先生”。有的在民主生活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走过场, 奉行“你不批评我、我不批评你”、“你说我好、我也说你好”的好人主义, 就是提出批评他人, 也是“不痛不痒”。

二、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

(一) 抓学习, 提高思想认识。

认识上有一定的高度, 工作上才有一定力度, 因此, 加强学习是提高认识的有效途径, 也是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基础。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指导实践。同时, 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二是加强本职工作业务学习。要结合本职业务工作特点, 学习各项业务技能, 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开展的能力。三是要善于借鉴经验。对同行单位、基层和群众的创造性实践, 要善于学习、借鉴, 促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四是要健立学习制度, 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注重学习效果, 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参加培训与在职学习相结合, 自觉养成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狠抓落实的风气。

(二) 抓干部, 选好用好干部。

内因决定事物的性质, 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素质高的干部具有好的导向作用和示范作用, 因此, 考察提拔选好干部是解决领导干部作风良好发展的关健。一是要切实认真执行《干部应用条例》, 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 严格考察程序, 认真征求群众意见, 防止“带病”提拨。二是选择具有求真务实作风的干部。务必选好用好那些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的干部, 选好用好那些一心一意干事业、聚精会神谋发展的干部, 选好用好那些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干部。要选“吃亏”型的干部, 要选象河南《村官李天成》吃亏歌中所写能吃亏、肯吃亏、常吃亏、多吃亏型的干部。三是要建立起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监督运行机制, 对拟任用干部岗位、干部考察、征求群众意见、公示聘任等全过程进行公开、监督, 以确保“选好人、用准人”。

(三) 抓监督, 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

监督是方向的“校正器”, 离开监督, 方向就可能偏离, 因此, 监督的作用不可无。一是要加强自我监督, 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 内因是决定性的, 如果离开自我监督, 再好的制度也起不到作用。二是要拓宽监督渠道, 把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网络监督等结合起来, 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 将领导干部的行为置于党纪国法和社会道德的严格约束之下。三是要完善和建立监督制度, 根据实际, 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监督制度, 同时, 要将党内各项监督制度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相结合起来, 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定期对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等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 健全廉政档案;加强对领导干部任中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四是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和厂务公开, 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作风动态监督和测评反馈机制, 及时了解、全面掌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情况。

(四) 抓宣传, 发挥宣传引导作用。

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 党员领导干部要处处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一是领导干部要时时、处处、事事率先垂范, 以身作则, 在作风建设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带头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 自觉维护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二是要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引。坚持用身边的优秀党员和先进典型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示范引导, 大力表彰先进事迹和优秀党员干部, 形成争当先进、业创一流、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良好作风。同时, 用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 使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 追有目标, 在先进典型的带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下自觉锤炼自己的作风。

(五) 抓考核, 督促制度落实。

再好的制度不执行, 等于没有制度, 而制度执行效果如何, 就需要进行检查考核来促进落实。一是领导干部自觉增强责任意识, 既要在自身作风建设方面当好榜样、做出表率, 又要负起分管范围内作风建设的责任。二是健全完善干部考察、考核制度, 把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 形成领导干部讲作风、重作风的良好氛围。三是强化纪律约束机制, 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纪委监察部门、组织干部部门的职能作用, 进一步加大对干部作风建设的执纪检查力度。对违反作风建设有关规定的, 特别是对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情节恶劣、影响极坏的典型案件, 从严从快查处。对因领导责任不落实、工作责任不落实而发生重大问题的, 严肃追究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责任, 决不姑息迁就、搞“下不为例”。

当前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3

一、当前干部作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研中发现,广大干部群众普遍认为,在各级党委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并采取很多有力措施的情况下,干部作风相对以往有明显改进,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但从有些干部的实际表现和纪委等部门通报的情况看,还有些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着与党性、党规要求和党的优良传统不相一致的问题,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某些方面的不正之风依然存在,有些方面的问题还相当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学风不端正现象

有一些单位和少数同志认识模糊、学风不够端正。一是“厌学”情绪明显,学习不够积极主动。认为党章党规是老生常谈,系列讲话亦学过多遍,对进一步地深入学习没有兴趣,甚至牢骚满腹;二是“应付”式学习常见,学习方式单一。往往一人照本宣科,听众茫然静坐;开展学习讨论时,大多人云亦云扯闲篇。三是学习要求不高,学习时间缩水。对学习党章党规和习总书记讲话,只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求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学习纪律松弛,“门外招招手、门内点点头,请假五分钟,一去不回头。”

(二)违反规定公款吃喝隐形化现象

一是场所转移。一些干部为了逃避被举报和检查,将公款招待由大宾馆、大饭店转移到农家乐或城市郊区一些比较隐蔽的场所;二是化整为零。有些单位将大额消费化整为零,采用拆分开具发票的方式降低消费金额;三是不留真名。有些单位在结账时只留人名不留单位,抹去公款吃喝的痕迹,致使查无实据、难以定性。

(三)违反规定车辆使用不规范现象

一是公车私用。有些单位在重要节点检查时,将公车封存,但检查过后,又公车私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二是超额补贴油费。有些单位,特别是乡镇,工作量大,要经常下村,公车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有的以私车办公事为借口,超额为私车补助油料费。

(四)违反规定操办婚丧嫁娶现象

一是参加宴请的人员范围超出规定,不仅有直系亲属、亲朋好友,还包括同学、朋友、同事。二是筵席规模超出规定并采取手段掩人耳目。有的干部分批宴请、在宴请宾朋時化整为零,今天在A酒家安排朋友,明天在B酒家安排同事。三是制造假象规避风险。有的干部在办理婚丧嫁娶事宜时,不设礼桌和礼单,也不招待吃饭,给人一个看似不收礼不招待的假象,但暗地里通过其他渠道收受礼金。

(五)农村基层干部损害群众利益现象

一是利用职权截留、私分、挪用、非法占有土地补偿款;二是违反“一事一议”制度,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事情,农民群众没机会参与,完全是少数人的主意,如不经村民讨论通过,私自以低价出租、转让、发包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鱼塘等集体资产;三是私分国家下拨的救灾救济款、扶贫优抚款等资金。

(六)从严治党形势下的为官不为现象

一是怕出事不干事。有些干部在遇到重大、疑难或棘手事件时,怕失误挫折,怕出问题,怕担责任,于是为了个人平安,矛盾面前忙躲闪,困难面前绕道走。二是没好处不干事。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深入反腐倡廉建设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措施相继出台与落实,一些干部感到当官太辛苦,付出又太多,却一点好处都没有,每个月的工资就那么点,开始懒政怠政不作为,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不干事”。三是图省事不实干。有的干部沉迷于机关办公,不愿意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习惯于动口不动手,搞文牍主义、繁杂公文。每天把主要时间和精力花在看文件上,靠打电话了解情况,听取汇报,处理问题。还有些干部习惯于简单省事的“命令—服从”式的管理模式,动辄诉诸强制的管理,管理措施僵化生硬,不考虑社会效果,不考虑群众感受,造成干群关系紧张。

二、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的对策建议

当前的干部作风问题虽然只是少数人的表现,但其对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很严重。如果这些作风问题不能得到正视与纠正,不仅影响党群关系,影响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而且会滋生演化出一些其它作风问题与腐败问题。“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纵观当前干部作风问题的产生,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在的因素;有个人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的因素;有人的思想观念因素,也有干部管理的制度因素。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干部作风的进一步改进,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坚持思想引导与制度约束相结合

一般地说,开展学习教育与提升思想观念是改进作风的首要措施。从理论上讲,作风是思想观念的外在表现,开展学习教育提升思想观念是改进作风的前提基础与必要铺垫,这是不可否认的,也是要长期坚持的。但从实践中看,开展学习教育提升思想观念对作风改进的作用是有限的。虽然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但当前的学习教育方式方法对干部思想观念的提升不明显,而且人的思想观念因不断地受到外界各种思想的影响和物质利益等因素的冲击,往往处于不稳定的动态变化之中。这样以来,如果仅靠提升思想观念来改进作风,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这方面邓小平也曾指出,“精神这个东西,对少数人可以,对多数人不行;短期内可以,长期不行”。

从作风的形成来看,作风不仅是思想的外在表现,也是一种经过不断重现、反复强化而形成的行为习惯。对于这种习惯,主体在心理、思维、行为上都很已适应,改变起来难度很大。列宁说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实中一些不好的作风,大家都认为要克服、要转变,但真的要转变时,很多人在心理、思维、行为上都不适应,结果是不了了之,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这也说明,改进作风,改变行为习惯,仅靠思想引导的力量往往是不行的。党的实践经验证明,改变人的行为习惯,改进作风,必须在思想引导的基础上依靠制度的力量,如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党内作风就有明显好转。这是因为,制度以其权威性、强制性规范人的行为,经过不断重复、反复强化,制度规则就会转化为人的行为习惯,就会改变旧作风、养成新作风。

(二)改进作风的制度设计要科学

制度内容,要严密具体,不能只作原则性要求、一般化号召。人的行为习惯、作风表现都是具体的,没有抽象的习惯和作风。制度的内容设计要坚持问题导向,每个行业每个部门都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最终形成具体细致的制度规定,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如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没有笼统的原则性话语,每一条都规定得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可执行性,实施起来效果就很显著。

制度内容,要理性科学,宽严适当,要体现党的性质,体现党员的先进性,但不能走极端,避免片面化、绝对化。比如在反对铺张浪费方面,我们要求开会不挂横幅标语、不摆鲜花,但也有人说连茶水都不要管,这未免太极端。

制度内容,要有实施机制。制度本身不会自动实施,要真正运行起来,要有一套实施机制。实施机制包括实施主体、实施程序、监督措施、检查考核办法等等。没有实施机制的制度是不完善、不健全的。在实践中,很多制度难以执行、没有效果,原因就在于只有“文本规则”,没有相应的实施机制。

(三)强化党员干部作风督查发现机制

优良作风的形成不仅依靠个体的自觉,也依靠组织的有效监督。客观地讲,当前关于干部作风的制度已建立了很多,但实践效果不很理想,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执行不力、落实不够。古人讲:世上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从这个角度讲,完善干部作风的督查发现机制是促进作风转变的重要环节。实践启示,改进干部作风,必须进一步完善作风督查发现机制。一是实行干部作风投诉受理制度。可依托纪检部门、机关党委等机构,逐级建立投诉中心,受理群众反映的党员干部作风方面的态度恶劣、办事推拖、损公肥私等问题,促使干部改进作风。二是完善随机察访制。借鉴一些地区的成功做法,即组织由民主党派、党外代表人士、新闻媒体记者等构成的监督员队伍,不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明察暗访,并对一些典型事件公开曝光,达到改进作风的目的。这种明察暗访要做到常态化,并注意保持连续性。三是推行定期评议制。在完善政务公开制度的基础上,本着发现问题、改进作风的目的,采用自评、网上评、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定期对干部作风进行考核评议。

(四)强化问责警示,健全违规惩戒机制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态势下,一些干部作风问题依然突出,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干部对党的作风要求和党纪规定缺乏敬畏意识,认为作风问题不同于腐败问题,是小问题,认为作风问题只要不被暗访到,就没有问题,被问责的可能性很小。一些干部之所以会有这种意识,主要源于作风问题对应的条规制度柔性有余、刚性不足,问责、惩戒的自由裁量空间较大,导致作风存在问题的干部被问责不及时、不到位、不公开,制度刚性约束力被消弱,进而又影响到了制度的有效贯彻。对这类问题必须要强化问责警示,建立健全违规惩戒机制。在违规惩戒的对象上,要突出重点,重点定位在顶风违纪、工作态度不好、责任心不强等作风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对一些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干部要进行必要的惩戒处理;在违规惩戒的方式上,要形式多样、简便易行,可采用书面检查、经济处罚、诫勉谈话、取消评先评优资格、通报批评、调离岗位、暂停职务等方式,也可通过新闻媒体通报等形式定期公布违规行为和违规人员;在违规惩戒的效果上,要注重将苗头性的违规行为处理在萌芽状态,要营造出违规必被问责、必受惩戒的氛围。

(五)抓好领导干部這个关键少数

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制度规范。古人云“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不做,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在制度规定面前,人人平等,大家都要遵循,尤其是领导干部不能有“例外”。在制度实施中,只要有一个“例外”,接着就会有两个、三个例外以至更多的例外,时间长了,不遵循制度的现象就会普遍化,最终制度就失去作用,这在制度学理论中叫做“篱笆效应”。在作风问题上,要一视同仁,领导干部不能搞特权,有“特权”必有“例外”。

对于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领导干部要予以及时纠正。任何制度的实施,都可能发生偏离、违反制度的行为,这是不可能绝对避免的,问题在于这些行为发生之后,要及时纠正,不能让这些行为泛滥,否则最终会导致制度失效。在实践中,存在着对党员干部管理监督跟不上的现象,注重使用,轻视管理,对领导干部作风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往往是不出问题不教育,不造成影响不谈话。对作风上出现问题的干部,在教育时往往是一般问题点到为止、问题严重组织调整,缺乏从根本上解决的措施,致使有些干部屡教不改,甚至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类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领导干部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对于身边的不良作风问题,一旦发生,不管什么人,都要予以批评,及时纠正。要实行问责倒查追究,除问责当事人外,还要对其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问责,用问责提高执行力、用问责促进干部负责。

作风存在问题的原因 篇4

胡锦涛同志曾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领导干部作风是党风政风的具体反映,是领导干部精神面貌、领导水平、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的外在表现。领导干部作风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近日,我们到部分县市就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进行了调研。从调研的情况看,领导干部作风总体上是好的。但是,我们也发现,少数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一、当前少数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消极,进取心不够强。有的干部胸无大志,因循守旧,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守摊子、保位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干事业的气魄,缺乏争创一流的精神;有的好人主义严重,不愿说真话,不敢抵制和反对歪风邪气,不愿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明哲保身。

2.学习被动,与实际相脱节。各地各单位一般都制定了中心组集中学习制度和学习日制度,但能够坚持学习的不多。有的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不愿学习和思考,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有的学用脱节,不能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运用于工作实践,不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3.作风漂浮,工作不务实。有的工作思路、计划、措施停留在嘴上,工作往往有部署无检查,缺乏抓落实的具体措施;有的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喜欢追求轰动效应,不切实际地勾画蓝图,不顾群众利益搞形象工程;有的安排工作,照着文件念一念,调查研究,隔着玻璃看一看,接待上访,糊弄糊弄劝一劝;有的被动应付,敷衍塞责。以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对群众急需解决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回避、推诿。

4.班子涣散,民主氛围不浓。有的班子“一把手”民主作风差。许多涉及政策性、全局性重大问题基本上是一人说了算;有的班子成员党性观念不强,不能开展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会上不说,会下乱说;有的班子不团结,没有凝聚力、战斗力,工作上不去,群众也不满意。

5.铺张浪费,花钱大手大脚。有的领导干部公款吃喝、浪费严重,认为只要没有将钱装进自己的腰包吃点喝点无所谓;有的盲目攀比,赶时髦,频频更换手机,话费据实报销;有的虽然是贫困地区,公款请客送礼毫不含糊;还有的玩权弄权,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二、少数领导干部作风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领导干部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受负面思想意识的冲击。一是西方腐朽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冷战结束后,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西化”、“分化”,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一些党员干部价值观扭曲,心态失衡,贪图享受。二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封建主义腐朽思想及社会现象沉渣泛起。官本位、特权思想、等级观念等导致少数党员干部利已主义思想澎胀,工作消极,作风漂浮。三是市场经济利益、效益观念的影响。一些党员干部心理不平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抬头,甚至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带进党的政治生活,把权力、地位作为与利益交换的筹码。

2.少数领导干部自律不严。当前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常常是琐事缠身,热衷于应酬,不重视理论学习、修养的提高和党性的锻炼,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在思想品质、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上发生了偏离和错位。即便发现自己存在一些问题,也找种种理由和借口为自己开脱。干工作,想问题,考虑自身利益多,考虑群众利益少,不能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脚踏实地地为群众办事,缺乏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一是失之于软、失之于宽。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不少制度和规定,但执行不力,约束力不强,对违反制度的干部姑息迁就,没有起到应有的惩诫作用,这在客观上助长了干部队伍中的不良风气。二是缺乏竞争激励机制。少数单位人浮于事,干与不干、干多干少一个样。干部缺乏危机感,工作消极被动,助长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的滋生和蔓延。三是一些部门职能交叉、重叠,遇到有利的事互相争抢,遇到麻烦事相互推诿;有的习惯于运用行政命令,发号施令,不会做服务工作,不善做群众工作,工作的方式与方法“老套”。

4.对党员领导干部监督不力。一是党内监督比较薄弱,有时流于形式。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片面强调抓经济、抓业务,忽视党的组织建设和廉政建设,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意识差,对来自下属、基层群众的监督表现反感,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同时,纪委的同级监督事实上难以到位,尤其是对“一把手”的监督仅停留在理论上。二是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缺乏有效手段,只能外围了解,无法具体深入,有了小毛病难以及时制止,出了大问题只能收拾烂摊子。三是外部监督乏力,特别是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知情极少,渠道不畅,办法不多,力量有限。四是家庭监督不力。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配偶不贤不廉,甚至自己出面收礼敛财。即使党员领导干部出了一些问题,配偶也装聋作哑,实际上是对其违法违纪的放纵和默许。

5.选人用人机制不完善。当前对干部的管理,还缺乏跟踪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手段,还没有完全形成一种激励人想干事、干好事、多干事的管理机制。党管干部、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得不够好,科学的用人机制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对干部考核评价还存在“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现象。近年来虽对干部考核的力度加大,群众的公认度提高,但反过来又使一些干部工作不敢大胆抓、大胆管,怕得罪人,怕丢“群众公认票”。同时,对干部使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平衡照顾,论资排辈,挫伤了部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提高领导干部公仆意识,促使领导干部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保证。当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强化学习意识,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坚持把理论教育作为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工作经常抓、长期抓。要经常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以及胡锦涛同志有关干部作风建设方面的论述,认真学习《实施纲要》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要内容。通过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干部头脑。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要针对不同阶段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不同问题,经常性地开展专题教育活动,使广大领导干部进一步加强世界观的改造,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我市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献策出力。

2.加强制度建设,为作风建设提供保证。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首先必须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用制度来保障作风建设的落实。当前尤其是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作为作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将各部门各单位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对象,努力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工作分工,负责对所联系单位的干部作风建设进行检查和督办,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纠正;要建立健全干部作风评议制度。要不定期地向被管理对象、社会各界人士征求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对在评议中查找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其次,要在制度的落实上向功夫。要严格按制度的规定办事,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有章必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究”,确保制度落到实处,保证和促进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好转。

3.加强监督制约,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完善监督网络。要加强党内监督尤其是班子内部监督。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自觉参加组织生活,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党组织要对领导干部实行全程监督,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对他们的监督就延伸到哪里。领导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重大事项,要及时向组织请示报告,主动接受党组织监督。要突出监督重点,特别是对问题易发部位和环节要重点监督,真正落实干部群众的知情权。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社会团体、民主党派和新闻舆论监督的监督作用,努力拓宽群众监督渠道,确保他们正常发挥监督作用。

4.树立正确导向,完善科学用人机制。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正确的工作评判标准。在考核、评价部门工作和干部政绩时,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对真抓实干、讲求实效、干出实绩的,予以表彰和奖励,或予以提拔重用;而对那些热衷于搞形式主义特别是搞劳民伤财“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要批评教育,对造成重大损失的,还要追究责任。二是要改进干部考评办法。要把组织考评与群众考评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党管干部,实行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党委研究干部“票决制”,强化各级党委对考核、选拔、任用干部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大群众对干部考评的参与力度,继续推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等制度,让群众参与监督干部。三是要建立能上能下的干部人事制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推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末位淘汰等措施,形成一种优者上、劣者下的局面。

深化干部作风整顿存在的问题 篇5

深化干部作风整顿存在的问题

我单位共查找问题50条,其中领导班子5条,领导干部(副县级以上干部)41条,干部职工4条。经归纳梳理,共查找问题14条,其中领导班子5条,领导干部(副县级以上干部)5条,干部职工4条。

1、归纳梳理后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5条)

一是学习不够深入。建设系统工作的业务性和政策性强,量大面广,班子成员平时忙于日常业务工作,对学习理论、学习业务抓的不够紧,对建筑领域专业知识学习掌握的不够系统,创新意识不够强,技术革新学习运用不够深入。组织外出考察学习调研不够,对学习借鉴外地城市建设好的经验和做法,破解提高城市建设品位、拓展城市建设融资渠道等工作做的不够。二是服务意识还不够强。在服务与管理上,注重行业管理,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理念还不够强,导致社会上对建设系统房屋产权办证、市政设施维护等方面的意见比较多,个别窗口服务单位,在办理业务过程中,服务对象急,工作人员疲。三是工作效率有待提高。一些窗口服务单位对限时办结制执行不够严格。对业务范围内的事,不同程度地存在推、拖、磨现象。也有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四是工作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1

眼界不够开阔,思想不够优化,工作力度不够大,开拓创新意识有待加强。五是组织纪律抓的不够严。对干部职工管理不够严,施之于宽、施之于软,导致个别干部职工纪律松懈,精神状态不振。

2、领导干部存在的问题(41条)(县级干部18人)

党委书记李旺军

一是按照党委分工,主抓党务工作,对业务工作过问的少;二是对全系统思想政治方面的情况研究的不深入、不系统。

党委副书记、局长张晓宇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不够系统。二是到各县调研的少。三是有时有急躁情绪。

党委委员、副局长、调研员李友松

一是对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够广泛深入。二是调查研究不够。

党委委员、副局长朱国勇

一是对分管科室和分管单位要求不够严格,不能够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二是对各县区住房保障工作情况掌握不透。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靖国

一是工作作风有时不够扎实;二是分管机关工作,对上汇报衔接、对下督促落实也有不到位的地方。

党委委员、副局长马生珍

一是学习不够深入,工作学习结合不够紧。二是工作推行力度不大,有等靠思想。

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建平

一是有时忙于具体工作,对综合协调方面的工作做的不够;二是创新意识不够强。

党委委员、市直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工会主席梁建军

一是对分管的工青妇方面工作抓得不紧;二是工作创新意识不够强。

党委委员、市政府拆迁管理办公室主任杜勤科

一是学习抓得不紧,特别是对拆迁管理的政策法规钻研不透彻,探索研究不够;二是对拆迁管理工作抓的不够紧,抓督促落实有时不及时。

党委委员、市建筑管理处处长陈胜昔

一是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特别是对创新出路,争创一流方面有时信心不足。二是工作作风有时不够扎实,在出思路、抓落实、求实效等方面力度为够。

党委委员、总工程师王革平

一是行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二是节约意识不够强。平时对纸张、用电等办公设施还没有树立节约意识。

副调研员高新平

一是政治理论学习抓得不够紧。二是对职工作研究的不深不细,也存在危难情绪。

副调研员郭亚娟

一是学习不够,在平时的学习中,只注重业务知识的学习,忽视了理论、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的学习。二是工作中缺乏创新的工作思路、满足现状,因循守旧。三是由于目前仍兼任房产科长,对科室同志要求不严。

市建筑管理处副处长靳文举

一是在安全质量监管上,有重查轻改、重管轻罚,沉下去的时间少,基层情况生熟。二是工作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思想认识模糊,措施不力、手段不硬、效果不佳。

市建筑管理处副处长罗成一是在业务学习上不够广泛深入,对工作岗位相应的法律法规钻研不够,理解不深。二是对全市建筑市场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存在的普遍问题,底子吃不透,根源不够清楚。

市政府拆迁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姚治兴

一是忙于事务性工作,而放松了理论和思想改造。二是对拆迁管理职能作用发挥的不好。三是开拓创新意识不够强。

市城市公用设施管理处处长田东海

一是学习上钻研的不够。在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上,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学的不扎实。二是深入基层不够。在工作上安排较多,深入督查的较少,干的多,抓的多,总结的少。三是思想解放的不够。把工作重点始终放在市政设施管护上,缺乏创新意识。

市城市公用设施管理处处长杜永宏

一是在理论学习上有所松懈。由于中心城市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投入到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缺乏系统深入的学习。

二是工作上缺乏创造性,彰显城市个性、突出城市特色的能力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工作有时还不够耐心。

3、归纳梳理后领导干部存在的问题(5 条)

一是学习不够深入、不够扎实、不够系统。二是对行业工作调研不够深,对分管业务掌握不透。三是工作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四是工作作风有时还不够扎实。五是工作有时不够耐心,有急躁情绪。

4、归纳梳理后干部职工存在的问题(4 条)

一是勤奋学习力度不够,在主动学习新知识、新业务还不

够积极。二是纪律观念还不够强,在上班有脱岗、迟到早退、上网聊天、打游戏的现象。三是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服务意识有时不够强。四是满于现状,在工作中还有进取心不强、埋头苦干劲头不足的现象。

作风建设问题原因分析 篇6

作风建设问题原因分析

造成我单位作风和效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管理体制不顺的原因,但更主要的还是我们主观上的原因。一是部分干部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忘记了共产党员的宗旨,忘记了人民公仆的本质,因此,群众观念就淡薄了,深入基层了解情况的就少了,深入残疾人家庭了解情况的少了,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的就更少。“官本位”的思想严重,没有了公仆的意识,对来办事的残疾人很不耐烦,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二是放松了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部分干部缺乏与时俱进的观念,理论、政策水平和素质能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没有认真学习理论学习残疾人业务知识,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致使个别干部职工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缺乏开创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部分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乏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缺乏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缺乏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精神,致使个别干部职工精神萎靡不振,得过且过,自由散漫。三是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由于在管理方面存在有章不循,有些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等原因,致使人浮于事,推诿扯皮,办事拖拉,办事效率低。四是反腐倡廉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务环境的变化,放松了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加上受到各种腐败思想的侵蚀,一些干部经不起金钱、美女、权力的考验,致使权钱交易,以权谋私,吃拿卡要,讲排场、比阔气的等现象时有发生。

楼盘英译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篇7

1、楼盘中文名构成

中国楼盘名多由专名+通名构成,专名用于与其他住宅区、建筑物进行区分;通名是表明住宅区、建筑物的功能、形态、类别等属性的通用词语部分。比如,朝阳小区,远大理想城,瑞景花园,聚锦苑这几个楼盘名中,专名分别是朝阳、远大理想、瑞景、聚锦,通名则分别为小区、城、花园、苑。有少数楼盘案名是不带通名的,比如蓝钻,正弘春晓等。这样的楼盘案名是开发商为了营销目的追求独特新颖的产物,丧失了楼盘案名的部分功能性。

2、楼盘中文名现状

在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下,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楼盘名称也就愈加琳琅满目,标新立异。《民政部关于加强城镇建筑物名称管理的通知》中指出“这些建筑物名称在商务工作、广告宣传、邮电通讯、日常交往中广泛使用,具有明确的指位功能和鲜明的地名意义”,但是楼盘名绝不仅仅只是具有指位功能的辨识符号,还传达着开发商的理念,肩负营销重任,与商标品牌的功能有极大部分的重叠。因此在命名的时候,人们更多地关注的是它的品牌功能,命名随意性大。据调查,中国楼盘名现状为崇洋化、复古化、夸大化、谐音化。从郑州楼盘名称就可见一斑,如:新里卢浮公馆,曼哈顿广场,时尚Party;帝湖东王府,银基王朝,永威翰林居;锦江国际花园,尚都国际公寓,清华大溪地;尚书苑(尚书院),世纪豫花园(世纪御花园),珠江荣域(珠江荣誉)。

二、楼盘英译名存在的问题

或许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美好生活的向往,崇洋长久以来是国人一大情结,一个楼盘有英文名,就显得高大上了许多,这与当今楼盘名的崇洋化和夸大化不谋而合。然而,纵观这些楼盘英译名,质量良莠不齐,甚至有些让人啼笑皆非。作为房产的脸面,本是为了彰显品质,反倒抹了黑。通过对在网络上和广告上收集的数据对比观察,笔者发现楼盘的英译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专名是英语还是拼音不统一

虽然大多是翻译成英语,但还有少数是拼音,更有一些是英语和拼音夹杂。如恒大旗下的恒大金碧天下译为Evergrande Splendor,而同是恒大旗下的金碧花园则是Jinbi Garden,金碧骏鸿花园是Jinbi Junhong Garden,金碧世纪花园是汉英夹杂的Jinbi Century Garden.

2、通名英译随意性大

通名英译也“入乡随俗”,无论楼盘实际情况如何,都倾向于华丽的词汇,力争成为噱头,于是一种通名会出现各式各样的译法,有的甚至语义失当。如府被译为Palace,Plaza等, 如:金碧华府Jinbi City Plaza,恒大华府Evergrande Palace。郡被译为Paradise,Town,Castle,County等,如:金科·东方雅郡Orient Paradise, 协信·柠檬郡Lemon Town, 万科·翡 郦郡Philippe Castle, 蓝湖郡Blue Lake County。半岛被译为Bay, Peninsula,Land等,如:融汇半岛Long Wish Bay,恒大御景半岛Evergrande Royal Scenic Peninsula,晶蓝半岛King Land。庭被译为Residence,Yard等,如:恒大翡翠华庭Evergrande Jade Residence,枫香庭Waft Yard。湾被译为Harbor, Riverside, Bay等 , 如 : 金碧湾Jinbi Harbor, 恒大江湾Evergrande Riverside, 恒大御景湾Evergrande Royal Scenic Harbor/Bay。

有的通名选词或者去通名化导致案名出现歧义,误导置业者。如郁金香岸Tulip Bank,bank不仅有水岸的意思还有银行的意思,难免让人误解这是一家银行的名字;好望山Hill of Good Hope,商家是仿拟的“好望角”,但实际上并不是山,而想表达的是观山景或山庄的意思,译为hill则会产生歧义;棕榈泉国际公寓Palm Springs,Palm Springs是美国加州的一座旅游城市,通名Apartment的丢失使语义模糊,使人产生误解。

3、文化意象误译

中华民族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而闻名,对起名字亦十分讲究,楼盘名往往包含了一些中国特有的文化词和吉祥语,翻译是要尽量保持文化传真。但由于楼盘英译名的主要目标读者非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这种不恰当往往被缩小甚至忽略。例如,龙作为中国的象征,代表了尊贵神圣,吉祥庄严;而在西方文化中,则令人联想为地狱与邪恶之火,象征着丑陋、凶恶、黑暗。在对“龙”进行翻译时,若直译为dragon必定是不合适的。如“富田·兴龙湾”的英译名为PROSPEROUS DRAGON BAY,尽管不会产生西方人那样的联想,但是从译名的质量也能看出来开发商或楼盘的品质,从而影响了公司形象。相比之下,“开祥·御龙城”的译者则聪明得多,LOONG ROYAL TOWN中的loong是中国龙的英译,用于和西方的dragon区分,此龙非彼龙。又如,郑州一个楼盘叫做“七里香堤”,译名直译为Seven Miles Riverside(七英里河岸),完全没有了中文的美感,况且中文里的1里=500米,而英语里的1 mile=1609.44m,这里的七里实则是以具体的数字指代模糊的概念,“里”暗含的还有邻里的意思。

4、书写不规范

大部分是每节单词首字母大写,也有的全是小写,有的全是大写。如:蓝山公馆The Hills Mansion,绿地迪亚庄园greenland dia villa,金沙湖高尔夫观邸JINSHA LAKE GOLF VILLA,安源时代广场ANYUAN TIMES SQUARE。有的单词间没有空格,读起来非常吃力,如:绿地香颂,ROYALRIPARIAN。一般情况下,地名、商标、专有名词都是首字母大写即可,全部大写适用于特别强调和一些缩略式的专有名词,如USA,况且全是大写对于大部分目标读者——中国人来说,会造成阅读障碍。

三、原因分析

楼盘英译名混乱的情况究其原因,有条令法规方面的缺乏,有社会风气的怂恿,也有开发商的心机和译者专业水平的局限。

1、缺乏统一法规

楼盘中文名,各地方的建筑物管理规定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比如,《郑州市城镇住宅区及建筑物名称管理规定(试行)》中讲到,“住宅区、商住类建筑物可选用‘楼、厦、小区、花园、村、院、园、苑、寓、坊、舍、居、榭、庭、庐、轩、邸、阁、筑、墅、庄、城、广场、馆’等作通名。非居住用途的建筑物可选用‘楼、厦、园、苑、城、广场、中心、宫、馆、阁、塔’等作通名。”而且具体了常用通名的适用范围和技术规定,比如“花园、花苑:适用于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的生活舒适度较高的独立住宅区,占地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绿地率在35%以上。”而相应的英文规定则完全没有,没有法规的束缚,开发商就能随心所欲,抓住消费者的虚荣心理,无论实际情况如何,都倾向于选择“有面子”的词,castle,metropolis,villa,manor等信手拈来。

2、社会风气浮躁,心理攀比

通名英译的混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楼盘名称的夸大化趋势。中国文化中的家文化可谓根深蒂固,娶妻生子、成家立业这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本无可厚非。但是如今买房除了是为了达成要过美好生活的愿望之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浮躁社会风气的个人表现,这个社会浮躁的风气让买房成为了一种极大的负担,让一些人成了一辈子的房奴。丈母娘抬高了房价的笑谈足以说明,有些消费者买房是为了面子,是给其他人看的。房子变成了奢侈品,房价的高涨抬高了楼盘的地位,人们花了这么多钱买的房自然是越尊贵越好,抓住了这个心理,为了追求营销,商家往往夸大吹嘘,尽量往宏大的层次攀升,抛弃了寻常的apartment,loft,estate, suite等 , 取而代之 的是metropolis, paradise, villa,international, castle等更高层次的词。于是,将公寓、家译为mansion也就不足而奇了,如:华宇2008公寓2008 Mansion,富田九鼎之家fortune noble mansion。

3、译者缺乏专业素养

有的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翻翻字典就译出了一个英文名,或者是随便找个懂点英语的人咨询建议。但真正的译者,不仅是会英语的人,他们需要很好地掌握这两种语言,熟知双方文化,对所译的领域有足够的了解,好的写作能力,掌握各类翻译原理和技巧并经过大量的实践联系。况且专业的译者,在接手项目之前,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而不仅仅是望文生义。几千年来国人对名都是十分重视的,名字不仅仅是辨识符号,更深含着文化底蕴,寄托了美好的愿望,是传情达意的工具,父母给孩子起名时会苦思冥想,考虑诸多,甚至会求助于专业起名大师,老板给公司起名亦不惜掷下重金。楼盘名往往形式上高度凝练,文化负载量大,富含美好意愿,修饰语较多,在翻译时难度较大,更应该认真对待,广泛征集专业译者的意见,找出最好的译名。

四、总结

作风存在问题的原因 篇8

关键词:高校;机关作风建设;改进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87-01

作风,是个人或组织在工作、生活中一贯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是干部职工立德、立言、立行、立身之本,是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的综合体现。机关作风,就是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的集中反映,一般包括了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组织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学风等。高校作为基层单位,其机关的职能虽然不同于党政机关,但其作风却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形象,关系到学校重大决策的部署和落实,关系到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

一、加强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首先,改进高校机关作风建设,是塑造学校良好组织形象的基本要求。一般而言,高校机关的职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内贯彻执行学校党政的决策部署,二是对外与党政机关、社会各界进行联系和沟通。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机关部门都代表着学校的组织形象。如果一个机关部门对内能够较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为学校事业发展服务,对外能够加强与党政机关、社会各界的联系与沟通,为学校事业发展争取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就能树立学校的良好组织形象;反之,则会对学校的组织形象产生损害。因此,学校决定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就是力求通过进一步改进高校机关作风建设,塑造学校良好的组织形象,推动学校的事业发展。

其次,改进高校机关作风建设,是确保学校各项决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的根本要求。高校机关属于学校各项决策的执行层。学校对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都是通过机关职能部门去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能否全面贯彻执行学校的要求,机关职能部门的作用非常关键。如果一个机关部门在决策执行过程中,不能站在全局高度思考问题,不能从基层的实际出发,就会导致工作不能落实,或者在工作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进一步改进高校机关作风建设,对于学校各项决策的全面贯彻落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改进高校机关作风建设,是转变机关作风、提高管理水平的现实要求。长期以来,我校机关干部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努力工作,为学校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应该说,我校机关工作作风的总体情况是好的,特别是经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校机关作风有了很大的转变,也受到了全校师生员工的肯定和好评。但是,随着学校事业发展进入提高办学质量的新阶段,学校管理工作中不适应事业发展要求的情况越来越明显,机关干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主要表现就是管理部门职能划分不够清晰,管理效率不高,制度贯彻不力,机关干部工作作风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虽然问题发生在个别部门和少数干部身上,但某种程度上说,对学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构建和谐校园、推动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机关工作的现状也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改进高校机关作风建设。

二、高校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1.机关工作人员缺乏探索和学习精神。大多数机关工作人员认为自己只要把日常的业务工作做了就是完成工作,对工作标准要求不高,以致缺乏工作的思考和总结的过程。很多时候都是凭感觉、靠经验来办事,往往将工作中遇到的新事情、新任务处理得不太圆满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事实上无论是方法上还是思想上,机关工作都是要有创新点的。

2.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机关的三大功能是组织、管理和服务,现在社会对机关的要求更多的是服务功能,建立服务型机关也是高校机关目前重点打造的方向。但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机关官僚作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行的机关部门,如同阴影挥之不去。

3.机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有待提升。机关长期形成的混日子的局面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根本消除的。这种氛围一代又一代的影响着,相互传承着。有的新同志看着老同志整天不作为,久而久之也会被同化或者部分同化。长期的消极怠工,责任意识不可能好,办事效率和质量也不会高。

三、改进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的基本途径

1.改进高校机关工作作风建设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相结合。改进高校机关工作作风建设必须与当前正在贯彻落实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把改进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机关工作作风建设的首要任务,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具体落实到机关工作作风建设的各环节,为机关工作作风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2.解决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机关工作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正确处理好阶段性和持久性的关系,标本兼治,既需要解决当下的突出问题来营造氛围,更要使这项工作立足长远、常抓不懈,形成长效机制。首先,必须具体解决突出问题,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使这项工作不断形成阶段性成果;其次,必须确立持久作战的思想,從体制上解决问题,注重实效、循序渐进,分层次、分阶段地逐步推进,以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的改革。

3.统一指导与分级负责相结合。充分调动二级党组织和各部门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到如何加强工作作风建设的思考中来,创造性地提出新方案,并结合本级党组织和部门实际加以落实,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良好局面,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效能监督机制,实行分级管理,加强评估检测,形成责任体系。同时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发挥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机关作风与工作效能的问题。

4.机关作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机关作风建设是与党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必须把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彻底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必须把依法行政作为改进高校机关作风的一项准则,真正做到执法公开、公正、公平、规范;同时要进一步规范行政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要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积极组织开展校园廉洁文化活动。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惩防体系等相关制度。抓住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加强监督。

参考文献:

[1]张鑫.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3).

[2]郑利军.科学发展观背景下高校机关作风建设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5).

[3]郁俊毅.高校机关作风建设内在特点和对策探讨[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青年项目“践行‘三严三实’推进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研究”(项目编号JXGXDJKT.QN-201578)的研究成果。

上一篇:做一个“有意思”的人现代文阅读答案下一篇:拔河团队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