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安全论文(精选8篇)
为了弘扬安全文化,普及安全知识,提升安全素养,6月22日,市、区两级农机安全监理部门校开展了一次农机安全教育,我校属农村学校,因此农业机械方面的安全教育与学生们息息相关。
市、区农机安全监理部门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展出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农机安全知识宣讲等活动,生动形象地为100余名师生进行农机安全知识宣传教育,让广大师生提高农机安全意识,同时把农机安全知识传递给家长。
当下各类农业机械作业频繁,也正是农机事故的易发、多发时期。为确保安全生产,营造良好的生产氛围,市农机监理部门专门成立了宣传小组,到农村进学校、入社区大力宣传农机操作知识,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本次活动中,市农机安全监理所特别发放了《致同学们的平安农机倡议信》宣传农机安全知识,并利用课间时间向学生们讲解农机安全生产的知识,其中农机安全生产的一些注意事项也引起了学生们的关注。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互联网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互联网安全问题对于一国信息资源的安全至关重要。网络虚拟空间也日益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当前的国际互联网虚拟空间内国家层面以窃取信息资源为目的的事件频有发生,2013年发生的“棱镜门”事件,便是一场国家级的互联网信息资源攻防战。科学划分网络疆域,明确网络主权,保障网络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网络主权的研究进展
网络主权,就是一国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中的自然延伸和表现。对内,网络主权指的是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监督、管理本国互联网事务;对外,网络主权指的是防止本国互联网受到外部入侵和攻击。
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的“制高点”,网络边疆是国家安全的“警戒线”,网络国防是国家防卫的“新长城”。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的最新发展和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时代国家主权的有效行使和维护离不开网络主权,网络主权与国家主权相辅相成,互为支撑。李鸿渊(2006)认为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环境下的自然延伸。张向宏、卢坦(2015)认为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应以国家主权为基础,网络空间主权为国家主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杜志朝、南玉霞(2014)研究认为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的下位概念,网络主权的相对性、国际性更加明显。
(二)网络安全的研究
在国家层面上,网络安全主要指网络环境安全稳定,有利于国家整体发展,国家安全不受网络活动威胁。杜志朝(2015)通过分析网络主权与网络安全的关系,认为网络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网络空间的利益争夺、网络开放和匿名的计理念、网络技术优势的滥用以及网络安全规则的缺失。并从国际法的角度提出,网络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的主要原因在于对网络主权理论缺乏广泛认同、网络安全国际合作局面尚未形成、网络安全国际法体系尚未建立。赵衍(2011)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国家信息安全问题时,大胆创新研究方法,将互联网作为自变量,国家信息安全作为因变量,重点研究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对国家信息安全的影响。
二、网络安全与国际关系
(一)网络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
在互联网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主要分为区域同盟性的国际合作和全球性的国际合作。区域性的国际合作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欧盟,本文的第三部分会对学者关于欧盟网络安全合作的研究进行重点分析。除此之外李雪威、王晓璐(2015)对美韩同盟在网络空间安全合作领域的新拓展进行了研究。张景全、程鹏翔(2015)对美日同盟在网络空间安全合作领域的新拓展进行了研究。毛雨(2014)从北约入手分析了美国和欧洲在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方面的合作。
保障全球的网络安全必须加强各国的协调与合作。加强全球网络安全合作是大势所趋,但是实现的道路漫长而又曲折。坚持“主权为先、安全为重”的原则,构建网络空间安全的命运共同体,是实现全球网络安全合作的根本途径。何叶(2015)认为各国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加强沟通与合作,能够增强全球网络安全治理机制的有效性。蒋丽、张小兰、徐飞彪(2013)分析了互联网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困境,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改良与改革方案,主张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参与并发挥作用。黄志雄(2013)从国际法的角度探讨了网络安全国际立法的未来走向,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大大增强,面临的复杂法律问题仅凭一国的力量也很难解决,网络安全的国际立法是必然趋势。
(二)网络安全领域的国家间竞争与分歧
从全球范围来看,不同国家立场的分歧主要表现为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之争、合作与遏制之争二个方面。孟威(2014)认为国际网络安全的话语权成为各国博弈的角力点,并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国家之间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战略博弈关系。当前最敏感的问题就是大国之间的网络安全博弈。马振超(2012),蔡翠红(2012),汪晓风(2013),朱启超(2014),杜雁芸、刘杨钺(2014),薄澄宇(2015),韩银罗(2015)等学者分析了中美两国在国际互联网安全领域的分歧与博弈。刘助仁(2001),芈岚(2013)分析了美国与俄罗斯之间在国际互联网安全领域的分歧与博弈。由此可以看出,全球互联网安全问题的竞争与分歧是全球性的战略博弈与大国博弈并存。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当前的研究针对大国之间在网络安全领域的竞争与博弈的研究比较多,特别是以中美两国为例展开分析和研究的比较多。对于网络安全合作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有关学者对欧盟的研究,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对于全球层面的网络安全竞争与合作的研究较少。
三、网络安全战略的研究
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世界各国,特别是网络依赖度较高的国家,纷纷将网络安全防护列为国家安全优先事项。2003年以来,美国、欧盟国家、日本等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家层面的网络安全战略,通过建设本国网络安全机构,加强网络安全技术手段和防护力量的建设,防范和遏制日益上升的信息安全威胁。各国的网络安全战略主要有三个导向:进攻性导向,积极防御性导向和消极防御性导向。在此选择国内学者研究较为集中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综述和分析。
(一)美国网络安全战略的研究
美国网络安全战略的发展脉络,自1964年林登·约翰逊政府互联网战略思维的萌生,到比尔·克林顿时期真正意义的网络安全战略问世,再到巴拉克·奥巴马时期网络安全战略的成熟的发展历程。刘金瑞(2011),张佰韬、张娱嘉(2012)研究了美国网络安全的政策战略演进,并指出美国网络安全战略逐步由防御性转向进攻性。刘勃然(2012),刘希慧(2014)指出奥巴马推出的网络新政更加灵活,更加“外向”,显示出对网络霸权的追逐。对世界其他国家网络安全利益提出挑战。此外,苑洁、陆天波、谢锦(2010),程野(2010),陈宝国(2010),郑扬(2015)都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美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除了整体的研究视角之外,许多学者还从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层面对美国的网络安全战略进行了研究。陈明奇、姜禾、张娟、廖方宇(2012)通过研究美国政府的“大数据研究与开发计划”,发现美国实际上已经确立了基于大数据的信息网络安全战略,以全面强化未来的信息网络安全战略优势。庄林、司惠晶(2013)从网络安全力量体系建设、网络空间作战能力建设、推销美国式网络安全政策、利用互联网干涉别国内政等方面对美国网络安全战略的实质进行了剖析。刘伯超、李佳(2009)对2007年以来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的网络安全战略制定提供借鉴。李翔(2013)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信息等方面,研究了网络空间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吴承泽(2013),张克成(2015)对美国的网络战政策的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
(二)欧盟网络安全战略的研究
对欧盟整体网络安全战略的研究主要有:陈旸(2013)从欧盟当前面临的挑战,欧盟整体网络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和对网络安全战略的初步评估,对欧盟网络安全战略进行全面解读。张伟丽、冯伟(2015)基于实证的战略评估框架,确定战略评估KPI指标等,对欧盟《国家网络安全战略评估框架》进行解析,并结合欧盟的实践经验,对我国网络安全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出建议。2013年是欧盟网络安全战略形成的关键性的一年,李纪周(2014)对2013年欧盟网络和信息安全建设方面的动态进行了综述,介绍了2013年欧盟网络空间发展情况,分析了欧盟网络和信息安全形势,最后详细阐述了欧盟网络安全建设的主要举措以及对我国网络安全建设的借鉴意义。对欧盟区域联盟性的网络安全战略进行研究相关成果,对于未来探索全球互联网安全合作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我国网络安全战略的研究
目前网络安全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在网络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前,对于网络安全战略的研究较少。惠志斌(2012)从现实价值、思想源流、体系构成等方面对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进行理论建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实现路径,以支持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规划和实施。施援兵(2013)分析了当前世界各主要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的制定情况和网络安全战略发展趋势,通过对比为我国网络安全战略提供意见和建议。
在网络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国家网络安全战略迅速成为研究的热点。沈逸(2015)认为我国应该抓紧构建的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应对互联网开放环境下不确定性的挑战。郝叶力(2015)通过分析大国之间的网络战略博弈,并结合我国建设网络强国战略,提出我们的网络空间战略博弈选择就是自主性合作,并且要注意加强国家网络安全的战略设计和加快网络国防力量的建设。李京春、李战宝、石峰(2014)指出网络安全的战略制定、战略选择、战略执行与国家和长远建设与发展之间有着强烈的关联性。王奕飞(2015)提出我国应该从法律法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全民网络安全意识等方面着手,建立我国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李程斌(2014)认为我国网络安全战略的制定,应该加强网络安全的顶层设计,制定长远规划;加大网络安全的投入,增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积极参与全球网络治理,反对网络霸权。
通过分析当前的研究成果发现,网络安全战略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比较少。学者们对我国的网络安全形势、走向和建设思路的研究,对于我国网络安全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欧盟网络安全合作经验的总结,对全球网络安全合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总结
通过文献调查与研究发现,当前学者对于国际互联网安全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主权与网络安全的界定、网络安全与国际关系的相互影响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网络安全战略三个层面。当前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对网络安全战略的研究主要以欧美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较少。2.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安全策略的解析和制定层面,对网络安全战略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的研究缺乏。
摘要:文章基于国际关系视角在国内相关研究的成果基础上,结合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网络主权与网络安全、网络安全与国际关系以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网络安全战略导向三个层面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主权,网络安全,网络战略,国际关系
参考文献
[1]陈侠.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研究[D].外交学院,2015.
[2]徐祖迎.网络动员及其管理[D].南开大学,2013.
[3]郭丰.国际互联网治理架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
[4]叶征,赵宝献.关于网络主权、网络边疆、网络国防的思考[J].中国信息安全,2014(01).
[5]李鸿渊.论网络主权与新的国家安全观[J].行政与法,2008(08).
[6]张朋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主权为先、安全为重[J].中国信息安全,2016(01).
[7]何跃鹰.互联网规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
[8]李婧,刘洪梅,刘阳子.国外主要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综述[J].中国信息安全,2012(07).
[9]李翔.网络空间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3.
[关键词]网络安全;政治;国际政治
1.绪论
1.1网络安全的研究意义
21世纪是网络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网络技术是一种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技术平台,创造出的信息网络是我们这个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具有代表意义的里程碑建设,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高效、快捷,不过而信息网络技术却是优缺点参半的,虽然计算机技术为人类带来了很多的帮助,不过网络也在在世界散播着重重危机。
网络信息技术是当代技术革命的代表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善了国际关系的发展,影响着国际格局的变迁。随着信息技术在国际政治生活中的愈加重要,网络技术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媒介,逐渐改变了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包括:国家的经济模式、管理模式和军事作战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使得人类社会完全的依赖于网络信息系统来控制提高了现代人们生产和生活效率。信息网络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在信息网络的环境中,人类也面临着很多的网络安全威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攻击、重要信息系统破坏、国家军事和商业机密泄露等不胜枚举。在国际政治领域极为敏感的今天,网络安全威胁了各个国家的发展,面对海量的网络攻击和众多网络安全漏洞的“阴霾”,各个国家领导者都在想办法应对,所以研究网络信息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1.2网络安全的研究现状
1.2.1国外现状
国际领域的安全这个经久不衰的议题,国外有许多的专家学者开展研究,其中技术专家和国际问题研究专家都参与进来,通过以网络安全在技术方面的技术缺陷为突破口,研究新技术用以消除在国际领域上面的现有网络安全隐患;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或政府决策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要求各个国家在政治上加强对话,构建一种全球的网络合作机制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机制。有专家认为国际领域的网络安全主要的是国际渗透问题,主要的解决方法就是,各个国家必须就各个国家网络的边界达成共识。网络安全这个课题虽说早已经产生,不过还没有专门的理论对其进行概括和总结,特别是国际上的网络安全分析还缺少相应的系统性研究,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只能参考一些文献。
1.2.2国内现状
到目前为止关于网络安全的个人评论文章很多,虽然也有一些研究成果,但是站在国际政治领域的视角分析国际间网络安全的相关文献却很少见。我们在研究国际网络安全问题的时候,要将研究的方向放在网络安全、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关系等,从各个方面查找相关的文献进行参考。金维来在网络安全的文章中指出,自从中国同其他国家开启对话的多年来,我国的外交关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中国正在崛起,中国的外交关系逼近“震荡期”,政治上已有的矛盾和那些潜在的冲突都需要我们进行管控,在网络关系上矛盾也需要及时的扭转。国际关系和网络安全,需要我们国家进行切实的沟通对话机制和肃清网络环境,帮助我们国家的政治领域网络安全的更好建设,也能够让各国同中国之间起到增信释疑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我国同其他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安全和军事关系的稳定发展。
2.网络安全
2.1网络安全的定义
从20世纪40年代美国第一台计算机研制开始,到1982年美国制定国际标准协议标志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起。1982年以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互聯网的应用,网络技术进开始飞速发展。网络技术促进了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便于进行网络资料的传输,更新信息降低获取成本,促进信息在全球范围的扩散。不过网络技术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包括:隐秘信息泄露、知识被盗和其他的有害方面,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这时网络安全就应运而生了。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网络安全的定义是:“微数据处理系统采取和采用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这也就是说网络信息安全的定义是通过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正常运行,做到确保网络数据的保密性、可用性和完整性。
2.2网络安全存在的困境
网络安全存在的困境主要是网络黑客对网络安全的缺陷进行攻击和利用,这些网络安全的缺陷可能会导致网络信息发生一系列的信息泄密、未授权的访问、资源被盗、资源耗尽甚至与资源的破坏。网络安全的困境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并且会因为技术的更新而更新。网络实体面临的困境、网络系统面临的困境、恶意攻击困境还有潜在威胁。网络实体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网络中部分设备问题;网络系统困境是网络安全中常见的困境,主要包括“窃听、重传、伪造、篡改、未经授权的访问、拒绝服务攻击、行为否认、旁路控制、电磁或无线电侦听和人员的疏忽等”;恶意攻击困境主要有病毒入侵、蠕虫攻击、间谍软件和木马程序等;网络安全的潜在威胁也有很多。网络安全的困境包括很多种,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网络威胁主要产生于网络联网的过程中,通过互联网传播。
nlc202309032258
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技术在经济、政治、軍事和其他的社会领域层面上发展的越来越快,网络安全困境在这种发展的过程中总将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网络安全的困境表现的形式和内容也会在技术的进步上变得越来越高难度,在政治全球化的今天网络安全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及时将网络有利的一面展现出来。
3.中美网络安全
3.1中美之间政治关系
中美之间的政治关系类似于中国和其他的国家一样,在政治上是相互依存的。随着科技革命深入发展,国际分工进一步扩大,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全球化同时劳务交换和商品流通在整个全球范围内进行,人员的流动和资金的全球化流通促进世界格局的形成,这也产生了世界各个国家不论经济状况如何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形成全球一体化的局面。
在各个国际中,国家的政治机制具有监督和惩戒的作用,应用在国家之间的交往中就是无数次的关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博弈。每个国家要想取得发展获得长远利益就会考虑到相互的合作,促进自身的发展。在国际政治一体化的背景下,网络安全的分析要结合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将网络安全放到国家全球化进程中考虑,包括全球化的经济和国家间关系的发展都是考量的因素。网络安全存在本身摆脱不掉的缺陷,这些缺陷被有心人利用,就是因为部分国家或企业为了短暂的利益而采取非正当手段获取利益。不过最重要的是,合理的网络利用在各个国家之间资金、生产资料和人员流动所形成的相互依存是世界中普遍存在的最有益与发展的现状,网络安全影响世界政治局势和各国的发展。
3.2中美的网络安全存在问题
在中美之间网络安全问题更加重要,由于网络安全的困境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网络实体面临的困境、网络系统面临的困境、恶意攻击、网络潜在威胁等等形式。我国和美国等众多国家非常重要的数据资料主要是电力、铁路和银行等重要行业资料,一旦这些资料泄露,产生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
中美两国的困境不外乎以下几种:首先是在公众网络环境下,类似于黑客等的一些恶性攻击他们的目的是通信网络、信息系统盗取用户信息获得非法利益,这种攻击多数是有组织的攻击;其次是在网络技术发展到大数据的今天,各个国家的经济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在这种经济下的网络安全环境面临更加严重的威胁;最后就是,各个国家将网络技术应用于铁路、银行和电力等重要行业,包括在航天、核设备和国防方面的重要运用,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安全,一旦产生纰漏就会威胁到人们的生产生活。
在各个国家网络困境的种类大致是相同的,除了美国,美国作为是互联网最初的创立者,掌握着最重要的网络资源和网络信息,相当于通过自身的技术来控制着全球网络的发展。这样的局面拉大了各个国家之间关于网络技术的较大差距,从而造成中国与美国在网络安全保护问题上的不平等,很多时候中国在网络方面的技术要依靠美国这也就造成了中国网络技术的脆弱。目前全球一共拥有13台网络的根服务器,90%分布在美国境内,造成了中国在应对网络安全问题上的被动地位,根服务器是至关重要的,一旦遭到攻击,网络将会出现大面积瘫痪,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军事活动。
在全球政治领域中,中美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两国之间发展的重要问题。中美之间制定网络安全战略要立足于两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所以由于国情的不同,中美两国在网络安全上也有不同的网络安全战略。
3.3中美的网络安全战略
3.3.1美国的网络安全战略
美国是第一个开始正式将网络安全战略列入国家安全战略的国家,同时网络安全战略的制定时间最早,制定的涵盖面最广。因此探寻更恰当的时间应该是从1982年开始,美国开始关注网络安全战略,同时期将网络技术应用于军事部署、政治和经济领域。1990年美国实行的维护网络信息的安全和保密等的信息安全战略。美国用国家安全战略来保证信息安全。2000年较为明确的文件是《保卫美国的计算机空间关于保护信息系统的国家计划》,该计划制定了美国政府网络基础的保护设施和各部门的保障框架。2011年美国政府发布了《网络空间国际战略》报告。在信息自由的期初上提出了创造网络开放环境的理念,同时该报告也确定了美国未来网络安全战略。2014年,美国又宣布了关于网络安全的《网络安全框架》,它详细的描述了在美国的交通、能源和经济等各个行业网络安全策略。美国的这些网络安全策略改善了美国的网络安全,促进信息的自由和网络环境的发展。
3.3.2中国的网络安全战略
中国的网络安全建设还在摸索阶段,2014年,习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小组首次会议,这次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在政治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小组正式成立。这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 2014 年重点工作》、《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等三份重要的文件,为我国当前网络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国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小组的主要工作是:在我国的经济状况下,统筹协调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领域的网络安全建设和网络信息化进程;同时也制定了关于中国网络发展的战略和关于网络安全方面的措施;推动了我国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制建设,增强了我国网络方面的安全保障能力。将中国的网络安全建设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
4.网络安全的重要作用
4.1改善制度环境
网络安全对于各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大问题,通过对中美两国的研究我们发现,网络安全的保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网络安全能够改善制度环境,包括:专利、商业秘密、知识产权、版权等得的制度环境,促进网络信息的建设和晚上,吸引更多的人才进行网络建设和专业研究,鼓励通过创新来增加收益,而不用担心网络盗版对自己成本的影响因此保护以知识产权为主的制度环境能够利于技术创新,在这个层面上促进经济的增长。
nlc202309032258
同时通过中美两国之间网络安全对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有严厉查处网络窃取商业机密等商业犯罪行为和其他的那些黑客攻击行为,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才能够保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和经济发展,从而建立一种良好的制度环境下,保护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实现国家经济增长。
4.2促进技术创新
在21世纪主要的技术手段就是信息,信息在全球范围的流通促进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创新作为一种引导性的工具能够促进其他行業的创新,从而在这个层面上促进经济增长。时代的发展使生产资料和技术创新带来的,在保障网络安全的基础上新的技术的创新得意顺利投入市场,创造经济效益。所以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网络技术创新和相关的网络技术涉及到的行业的创新,都需要我们保证网络安全。同时,技术创新又是一种保证经济增长的不可替代的方式,网络安全是作为一种后备力量是保障创新的基础。
4.3维护经济安全
网络技术已经延伸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经济的增长主要靠的就是网络环境安全的保证。网络环境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经济安全,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网络安全问题,那么一个国家长期形成的经济发展的成果很可能朝夕之间因为网络安全问题而消失殆尽。随着网络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到经济发展中,经济安全才能够与我国的网络安全开始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只有网络安全的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我国的经济才能实现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安全才能得到良好的保证。
结束语
在国际政治领域中网络安全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各个国家的领导人都已经开始重视,很多国家甚至还成立了网络军队专门用来维护网络安全。本文主要着眼于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对比中美两国在网络安全方面面临的困境和相关策略,分析网络安全的重要作用,希望能够对以后的研究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古田月.一场在网络战场上的较量与争夺[N].中国国防报,2013-05-20(6).
[2]兰亭.美国秘密监视全球媒体[N].中国国防报,2010-10-24(1).
[3]李志伟.法国网络安全战略正兴起[N].人民日报,2013-01-01(3).
[4]石纯民,杨洋.网络战:信息时代的战略战[N].中国国防报,2013-09-23(6).
[5]杨成.美国“互联网自由”是“政治神话”[N].文汇报,2011-03-05(7).
[6]周恬,张百玲,赵慧.印度出台《国家网络安全策略》[N].人民邮电,2011- 05-04(5).
作者简介
姓名 :薄澄宇(1983.7),籍贯:内蒙古包头市,毕业院校:中央党校。
各位老师、同学们:
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中小学及幼儿园接发生了多起校园血案,那罪恶的黑手伸向了学校,伸向了我们手无寸铁毫无还击之力的儿童,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悄然而逝,那凄惨场景仍然令我们心有余悸。
虽然这血的惨痛已平息,校园已是一片平安的乐土,但安全教育却是个永恒的话题、永恒的教育,我们掌握一定的安全自救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每当我们看到一幕幕惨不忍睹的画面,我们内心十分沉痛,发生这一幕幕惨案的缘由,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幕幕悲剧,我们无从考证,也是我们师生无力解决的。我们师生所能做的就是加强我们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处危不恐,临难不惧。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发生事故学校的学生,你就在事故现场,你也是险被伤害的一员,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你将怎样应对?当陌生人主动与你搭话,冒称是你父母让其来接你回家,甚至对你的人身进行侵犯时你将怎么办?在公共场所有人打架或其它等多人围观的事,你经过时也去凑个热闹、也围上去看一看吗?
我们利用下午时间将全体师生集中起来进行校园安全教育讲座。今天的讲座我将告诫我们生活中应注意各个方面的安全问题,怎样处理应急突发事件及危难时应对措施,以保护我们师生自己的人身安全。希望大家能认真听、认真记。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 今天我的讲座主要就从校园内及校园外这两大方面的安全逐一和同学们来学习。一是校内安全,二是校外安全
一、校内安全
同学们我们在校园内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呢?想一想?也可以讨论讨论。
提示:使用文具、课间活动;班级电灯、开关、插座,校园里哪些地方不安全;校园来陌生人,车辆或有热闹看,一个人在校内随意走动,屋角旮旯,上厕所等,同学之间怎样相处
不带管制刀具等危险品,使用文具(小刀、钢笔等尖锐物品)应注意安全,小心扎、割伤等;出入教室应注意安全,不奔跑、不拥挤、关开门时小心伤自己或他人等;课间午休活动应注意安全,不疯闹、不追逐(尤其不拿硬物等)不做危险游戏,不搞危险动作,不搞恶作剧,不长时间在球架、围墙附近、屋檐、旗杆、间操台、校门口等处逗留玩耍,不上国旗台等处的护栏,不爬墙;在没老师看护时不玩单双杠;上两操,体育课、活动课等服从老师安排;在校内不和陌生人接触,远离校门口,不一个人去厕所,遇到危险马上跑报告老师;与同学文明相处,谨防校园暴力
二、校外安全
1、交通安全
同学们,当你走出家门踏上道路时,你是否注意到你已经与交通打交道了,交通已成为你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断发展的现代交通既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舒适和享受,也给我们带了烦恼和忧愁,并随时可能给我们制造不幸的痛苦。也许,你曾听人讲过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或者亲眼目睹过那一幕幕血淋淋的车轮制造的悲剧,感到十分可怕吧!“车祸猛于虎”,已越来越成为现实。
下面我们接着谈一谈校园外的安全首先一起看大屏幕,“车祸猛于虎”不是徒有虚名,更不是夸大其词。
“车祸猛于虎”,交通事故十分可怕,当然,这也不是不可预防的,同学们也不要由此而产生紧张情绪。我们每个人都是交通参与者,只要我们认真学习交通安全常识,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许多交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而避免交通事故,就要认真学习交通安全常识和预防交通事故知识。
同学们你是怎么上学、放学的呢?啊有家长送、有步行的、还有骑车的、最幸福的就是乘坐校车上下学了。我们用哪种方式上下学都不足为奇,但安全可不能忽视啊,同学们认真想一想,上学、放学我们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知识呢?
首先我们谈一谈步行上下学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1)步行安全。
(出行时,我们就遵守怎样的交通规则?比如:在我国一起行人车辆必须靠哪侧通行?怎样过交叉道口,尤其是怎样横穿我们农村的马路?〖遵守右侧通行规则,横穿道路时要一停二看三通过,注意不要突然横穿马路,公路等,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或朋友呼唤时,更不可过于盲目的横穿。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步行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想想我们每天放学在校门口和上学路上都有哪些危险?(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2)不排放学队,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3)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安全行走还有好多好多知识和奥秘呢?下面我们接着看大屏幕。(放安全行走视频)
(2)骑车安全。
同学们,在我国,交通法明确规定年满几周岁的儿童才能独立上道骑自行车?(12周岁。有的小朋友7岁多就会骑自行车了,但未满12周岁的儿童不能上路骑车,骑车时必须有成人看护)
⒈要经常检修自行车,保持车况完好。车闸、车铃都要灵敏。⒉自行车的车型大小要合适,不要骑儿童玩具车,也不要人小骑大型车。
⒊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行驶,不逆行;转弯时不抢行猛拐,要提前减慢速度,以明确的手势示意后再转弯。
⒋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不闯红灯,待绿灯亮时再继续前行。
⒌骑车时不要双手撒把,不多人并骑,不互相攀扶,不相互追逐、打闹。
⒍骑车时不攀扶机动车辆,不载过重的东西,不骑车带人。骑车安全方面的知识更多呢,我们再来看大屏幕,共同学习骑自行车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放骑自行车视频)
(3)乘车安全
同学们,我们外出或上下学乘车时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不注意安全,乘车时有哪些危险呢?
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车。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 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4)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5)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放乘车视频)
2、日常安全(在家安全)(1)陌生人
同学们,放学时陌生人称是你父母让接你回家,或在放学路上陌生人主动与你搭话,你该怎么办?(不理它)
放学路上或外出时,遇到要饭(要钱)的、精神病患者、酒鬼时该怎么办?遇到热闹各类事件发生(如交通事故、有人打架、精神病患者发病等人多聚堆)时你该怎么办?凑热闹吗?(不与陌生接触,遇精神病患者和遇醉鬼要远离他们,遇有各类事件发生不要好奇上前围观)
(2)安全用电、用火、用煤气。
水、电、火与我们小朋友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刻也离不开它们,可我们怎样安全使用它们呢?特别是你独自在家的时候?通过观看下面的短片,我们就知道了。(播放安全用电、用火视频)
(3)预防自然灾害(防雷、防震)
自然灾害是人类不可抗拒的灾难,给我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但自然灾害也不是不可预防的,掌握了正确的预防及逃生技能,我们的生命会得到保障的,下面我们还是通过观看短片,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4)饮食安全。
日常生活中,饮食的卫生是最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了,饮食卫生做不好,就会传染疾病,提高发病率,危害自身的健康。“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那我们如何做好饮食安全与卫生呢?请看大屏幕。
(5)不野浴
(5)突如其来的意外伤害,我们该怎么办呢?
同学们,2010年以来发生在我国部分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校园惨案让我们触目惊心,无缘无故的竟会惨遭黑手,假如在就是那即将被侵害的学生你应怎么办?(要躲避及时,跑,往哪跑,不要硬拼,要沉着、机智和勇敢地应对)
同学们,只有我们遵守规范、按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去做,争当文明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安全就会与你我常(长)相伴。
安全管理是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为基础,以安全文化为灵魂的综合性科学。多少年来,矿业企业在推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过程中,把原来的安全管理方法及经验,通过消化、融合、改造、吸收,形成了一套适应性较强、特色鲜明的矿业安全文化,并逐步渗透到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使企业的安全文化逐步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实现了企业安全由经验管理到体系管理的跨越,同时使员工树立起“安全才能生产,安全才有效益、安全才有幸福”的职业安全健康理念。就矿山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的内在关系,本人就矿山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的关系,谈谈以下三个方面的看法:
一、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健康文化管理
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完善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和安全文化推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安全工作的基础,安全文化是安全工作的灵魂。一个完整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应该是有一个专门管理机构、一套严密的管理体系文件和运行控制文件构成的循环渐进的管理体系。一个企业,从最高管理层到基层工区、队班组,都是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队组是管理体系中最基本的单元。每一个层次都有自己的结构和控制规则,制度规定了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职责。一个完整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否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要看是否能够形成“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格局,是否能够构建安
全与生产和谐、员工与管理和谐、企业与社会和谐、环境与发展和谐的安全环保机制,这是确保体系运作连续性和持续性的关键所在。
二、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的内在联系
安全管理的主体是对人的管理,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对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是人。人是企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十六大之后,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安全生产管理上,首先是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尊重人的健康权和生存权,失去健康和生存谈什么道理都是空话。企业安全文化的特点就是重视人的价值,把关注人、关心人、尊重人作为中心内容。
安全管理的对象是人,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环境的改变、机器设备状况的改变、设备的操作与管理,都是靠人来实现的。环境、设备状况的改变,不仅要有必要的安全物质投入,还要靠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来制约,管理与操作要靠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来实现。
物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企业通过对工作环境的优化、劳动条件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满足员工追求的安全生产的需要;以合理的安全奖励机制,来满足员工追求的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要,激励员工安全生产的工作积极性。
制度文化是对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规范进行约束的规则。《安全生产法》明确了各级人员的责任、义务和权利。用安全生产规
章制度来明确企业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的行为规范。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来明确员工从事生产经营过程的操作规范。只有形成责任明确,责权一体,在安全管理中才能做到敢抓敢管,才能确保执行力度,使员工逐步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行为文化是规范生产经营活动中个体行为的文化。要想消除事故,就必须从细节上控制住。要通过安全活动、预案演练、安全教育、技能培训、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等进行安全行为规范的强化。把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列入日常安全管理和生产运行中,提高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能力,使员工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员工自觉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
三、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与执行力的辩证关系
安全管理的主体是对人的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首先是要靠文化,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安全文化是实实在在,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基础之上的。在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要“责权一体”,强化执行力度,使安全生产理念在员工心灵中逐步扎根,促进精神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员工都发自内心的做好自我安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安全管理规定的落实,靠的是执行力。管理的规则是先有行为标准,后有执行行为。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矿业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都逐步完善,但在执行上往往出现偏差。出现偏差的原因:
一是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有意识的忽视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降低了生产设施的基本安全条件,使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出现严重的漏洞。二是基层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低,有规定、有标准,但对管理过程的控制和结果评估的力度不够,造成企业执行力差。三是安全行为文化的推介上重视不够,对操作人员的安全素质、技术素质、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能力、事故预防能力等培训不到位,使个人在执行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差。所以,矿业企业要在安全管理上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就必须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度。让管理行为用规章制度说话,用规章制度规范管理行为,确保执行正确、有序和高效。
管理靠制度,规章制度只有在运行中才能体现其生命力,也只有在持续改进、完善和提高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其价值就在于能够有效地规范管理行为。在安全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要把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融入到日常安全管理和生产运行中去。逐步完善和细化职业安全健康指导工作,强化执行力度,使风险削减到最低限度,才能使安全意识形态逐步在员工的心灵深处扎根,才能适应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工作需要。
开拓队牛红义
一、教案设计说明
本课根据食品安全法规,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安全食品、食品受污染的途径和如何选择安全食品,增强学生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对不合格的食品进行自觉抵制和投诉举报,用科学知识指导和完善自己,提高生活质量。
二、课题:选择安全食品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安全食品以及如何选择安全食品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知道如何选择安全的食品,注重良好的养成习惯
教学过程:
1.引入健康知识
①如果一个人能活到70岁,按每天吃300克粮食、500克蔬菜、250毫升牛奶、一个鸡蛋计算,他这一生分别要吃掉多少食物?如果所吃的这些食物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会有怎么样的结果
呢?
②.课件展示:讲述二个被污染的食物,而导致人生病的真实事例:
a:三鹿奶粉的奶源被加入过量的三聚氰胺,导致1千多名婴幼儿肾结石事件。
b:河南省一所中学的中学生,在校外无证经营的快餐店打快餐吃,导致100多名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
2.什么是安全的食品?
①.谈谈判断安全食品的标准:外包是否有厂家、电话、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号、保质期是否过期等。②.课件展示:安全食品是指健康、无污染、优质、绿色、有营养的食品
③.大家讨论,食物为什么会受到污染呢?
如:工业化环境的污染,废水的排放、残留农药、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污染、重金属污染、添加剂污染以及一些黑心厂商生产的不卫生食品。
3.怎么选择安全的食品?
①.大家讨论,应该怎样选择安全的食品?
②.课件展示:可以从选择购物的商店、食品原料的产地、查看有关食品安全标志、查看生厂日期和保质期等来鉴别。
4.课间游戏
假如我是一名质检员:
分小组进行,将课前准备好的一些合格和不合格的食品,供同学们进行分类鉴别,看看哪些是安全的商品,哪些不是的,讲讲是通过什么来鉴别的?从而提高同学们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老师小结
关键词:安全生产,安全监察,安全管理,相互制约
“安全第一”, 是党的一贯方针。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这一方针, 去年下半年, 国务院作出改革煤矿安全监察管理体制的决定, 实行安全监察与管理分开, 建立垂直管理的煤矿安安监察体系。改制后, 如何正确处理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之间的关系, 使两者有机地衔接, 是摆在我们眼前的新课题。
1 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1.1 安全监察, 特别是建立垂直管理的煤矿安全监察体系, 是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煤矿实行安全监察的目的是为了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搞好安全监察就是关心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就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1.2 安全管理工作是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
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改革, 必将对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仅此还不够, 还需要煤炭企业内部踏踏实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2 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必须有机地结合
2.1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煤矿安全监察管理体制的改革, 是一种体制和机制上的创新。适应这种创新, 作为国家煤矿安全监察部门, 必须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 要从过去的侧重安全管理向安全监察上转变, 要从过去的行业管理部门向行政执法机构转变;作为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安全管理这一职责。两者职责明确, 目标一致, 通过体制的改革, 加大了以法管理安全的力度, 必将为搞好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积极作用。作为煤炭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部门, 要积极支持和配合好煤矿安全监察部门的工作。
2.2 转变职能, 科学管理。
过去煤矿安全监察的职能是既当运动员, 又当裁判员。现在把安全管理与安全监察分开, 充当裁判员角色的安全监察部门独力承担煤矿安全执法监察。职能的转变, 需要各级安全监察机构的工作必须适应行政执法的要求, 强化法制观念和意识;充当运动员角色的安全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形成一个严密的安全生产责任体制, 做到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在安全管理方法上一定要抛弃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 积极采用系统安全管理方法, 由被动的事故管理型转变为主动的条件管理型, 由治表之策变为治本之策, 实现管理的科学化, 真正做到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2.3 强化培训, 提高素质。
改制后的煤矿安全监察着力强化行政执法, 坚持公正执法。煤矿安全监察体制正在健全和完善之中, 部分煤矿安全监察人员的法制观和法律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所以必须强化培训, 加强学习。只有监察人员率先懂法、守法, 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好依法监察工作。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分开是世界先进产煤国家抓好安全生产的成功经验, 然而做为我国煤炭企业的主力军的煤矿职工的技术素质、安全意识及识险、排险能力还很低, 做为煤矿企业必须通过各种形势的培训、教育, 尽快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 为安全生产打好坚实的基础, 以适应我国安全监察体制改制的需要。
2.4 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
安全监察与管理不分的最大弊端, 就是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不能够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 这一症结找到后, 要尽快使得监察与管理之间形成一个相互制约机制。煤炭企业部门有权监督国家安全监察部门是否违法行政、执法违法、滥用职权、越权处罚、循私枉法等等;做为国家安全监察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授权, 敢于执法, 善于执法, 全面准确地抓好行政执法工作, 建立安全生产的责任追究制度, 无论是小煤窑还是国企煤矿, 对发生重大以上事故, 不仅要追究事故直接责任者的责任, 还要追究领导者和经营者的责任, 该处分的处分、该撤职的撤职, 该法办的法办。相信通过改制, 一定要把关井压产及关掉非法开采小煤窑的工作落到实处;通过改制, 一定能促使国企煤矿自觉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相互制约机制的出现, 必将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稳步健康的向前发展。
3 煤矿安全需从管理抓起
众所周知, 安全是永恒的主旋律。近年来, 煤矿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煤矿安全和劳动用工规范管理十分混乱。矿工下井到底有多少人都说不清楚, 煤矿管理为什么混乱不堪?从矿方自身找原因, 就是矿主不愿花钱抓管理。安全管理、劳动管理等都需要费钱舍物, 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 矿主自然很难心甘情愿花这笔钱。“宁花百万搞基建, 不舍一元抓安全。”
面对一次次的矿难, 怎样更好地规范煤矿作业就摆在了我们眼前。我们知道, “黑匣子”记录空难事故, 已经有多年历史。如今, 这种类似的设备《煤矿作业规程管理系统》应用到矿山。今后发生矿难以后, 事故原因和各级责任将被“黑匣子”分得一清二楚。而且还可以规范混乱的井下作业, 更好地指导现场施工。
3.1 安全生产要做到科技先行
在实践中, “安全生产科技先行”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安全形势严峻, 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社会与政治问题。在每次煤矿事故发生后, 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大都是由于一些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粗放, 作业规程不规范, 包括内容不完善, 程序缺失, 责任不明确, 技术措施针对性不强, 不能正确指导现场施工, 甚至没有作业规程造成的。
3.2 规程管理应重点推广
我省是煤炭大省, 煤矿矿点多, 分散, 其生产规模和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开采技术条件差异也很大。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比较多, 而安全生产技术方面是源头, 是长久的工作也是一个长效的工作。
3.3 强化安全教育任重道远
目前中小煤矿仍存在五方面问题:非法开采问题突出、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严重、无序竞争激烈、生产安全形势严峻, 自身管理落后。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一些中小煤矿缺乏基本的技术力量, 人员素质低, 管理上比较混乱, 技术装备落后, 有一些小煤矿还是比较原始的生产方式;从业人员多是临时雇用的农民工, 工人技术素质差, 队伍不稳定, 培训难度大, 制约了中小煤矿的发展。
4 结论
煤矿安全与煤矿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煤矿管理者是直接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 只有在严格、合理的管理之下, 才能积极带动工人的安全意识。安全监察是督促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 通过科学、合理的安全监察, 纠正安全管理中的不当及不到位, 能充分发挥管理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志富, 焦建国.开滦:安全文化的人文价值[J].企业文化, 2008, (7) .
[2]安全管理十项原则[J].电力安全技术, 2006, (5) .
关键词:现实主义;均势安全;集体安全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56-03
当今世界,各国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高度的呈上升趋势的经济依存,不断加长的国际机构名单,不断扩展的合作关系,不断增长的相互信任和不断深入与持久的和平,另一方面,国与国之间又相互猜忌,频繁更换外交伙伴,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危机和间歇性的战争时有发生,如何建立一个稳定的安全框架是中外所有政治学家关心的问题。在现实主义那里,安全意味着一段相对稳定的和平时间,在自由主义那里,人们应该追求一种永久的和平与安全。随着当代安全领域问题的层出不穷和复杂多变,越来越多的人站在更深刻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他们试图融合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合理观点进行折中,针对新的国际形势和大国关系的发展对安全理念进行了另一个角度的诠释,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理论内容。
一、现实主义
1948年,《国家间的政治》一书的出版,使现实主义安全观再次成为国际政治理论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书中核心的观点是,权力争夺是无所不至的,从家庭到国际政治生活中的权力斗争,都是如此。整个国际社会是松散的,不稳定的。在这种不稳定的无政府状态下,国际法是软弱无力的,所以确保国家间安全的方法是建立一个有中央政府的世界国家,在世界各国家中,各国应该达成一定的谅解。他的世界安全模式实际上是拥有一个强大霸权统治下的国际社会,是一种霸权安全。
在其基础上出现的新现实主义的观点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新现实主义眼里,如果一个国家以不合理性的方式挑战现有安全模式,将会受到惩罚。它看中的是均势。虽然均势可以被打破,从而带来新的不安全状态,但这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经这种理论所诠释的均势安全是国家追求安全的一种传统模式。古今中外,从“战国七雄”的争霸到“三分天下”的并立,从近代欧洲列强的争锋到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现实主义是这些论述得到了广泛的论证。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安全成为传统安全观的基本内容。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一幅比较严峻和冷酷的,带有悲观主义色彩的国际画卷”[1]。对此,基辛格有一句精辟恰当的评价,“没有平衡就没有和平,没有节制就没有公平”[2],然而,均势安全或均势论在历经历史检验后,也显现出它的另一面。因为均势往往孕育着超级强国的优势和霸权欲望。国家对其安全的关注与担忧总不会以均势为满足,各国对自己的安全总有一种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促使各方不断谋求对于对手的优势,有时不能不通过战争来实现。在这种安全模式下,小国往往会成为均势下的牺牲品,如朝鲜半岛的分裂,波兰的三次被瓜分,就是大国玩弄均势外交的例证。同时,历史上对大国追求霸权的反应也并非总是伴随着制横的出现。霸权及其追求国往往会提供便利,来使别国宁愿“搭车”而不去制横。此霸权及其追求的具体形式除了军事强制武力征服,也可以依靠文化和经济影响来包容和束缚他国。同时,一国应该具有的制衡能力和意愿在国内众多问题的侵扰下会增添制衡困难,甚至促使一国专注于国内事务而根本不做任何制衡的努力。
二、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者不像传统的理想主义那样,他们不认为国际组织能够发挥世界政府的作用,也不像现实主义认为的,国际组织只是体现大国利益的场所,他们确信国际组织对协调一国内外政策及建立各层次国际组织联系方面将产生重大的作用[3]。但同时,这样一个经过国际组织协调、利益复杂交合的国际社会并非一定会变得更加安全,恰恰相反,复杂性的增加和等级结构的日益衰弱,可能还会导致在组织集体行动的过程中失去有效的领导,他们看到,在这样一相互依存的世界中,旧的霸权必然会衰落,在不同领域会出现多重领导的状况,并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的局面,因而,建立多元安全制度与国家间的政策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4]。
如果说均势理论是与现实主义相联系的话,那么集体安全模式就可以认为基本是和自由主义相联系的。在由一定国家构成的诸如同盟、条约组织、国际组织等的一定的安全共同体中,各成员国为了保护或者获得所想要的经济利益,承诺共同行动,援助受到侵犯的成员国,必要时敌人施以军事打击制裁或打击。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定主权原则,到维也纳会议确定欧洲协调,其中都体现了某种程度的集体安全原则。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国际联盟到今天仍在起作用的联合国,国际组织构成了集体安全的主要形式,诸如此类的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几乎包含了所有国家,不管它的功效如何,至少在普遍性上已达到了最大的限度。“集体安全作为一种理想是毫无瑕疵的,它确实为在一个主权国家的共同体中执行法律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法”[5]。
然而,这种理论也有问题。在民族国家依然在世界占据主导地位的当今世界,经济因素还远未强大到让民族国家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完全放下手中的武器,因种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引起的矛盾并未因各国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而销声匿迹。当各国彼此之间怀有极大的恐惧时,让他们保持行为中立、协商签约并建立互信合作将会变得非常困难,这种局面即使在发展合作关系的制度渠道已经存在的情况下仍然会是如此,很难想象在彼此恐惧怀疑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制度是否一定会成功[5]。很显然,这种安全模式掺进了太多的道德伦理因素,这明显违背了当前国际政治的现实。
三、建构主义
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者都很强调利益在指导国家行为中的作用,利益被认为是客观而不可避免的,各国掌权者会以各种方式采取行动来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少有理论或者事实将之证伪。然而,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关系学者认为,与其把国际争端说成与客观不变的利益有关,不如说与各国在相互交往互动中形成的一致认同有关。换言之,国家和社会团体如何界定自己的利益,以及他们是否认为自己的利益与别国的利益发生冲突,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他们如何自我定位以及如何定位他人。
可是,如何定位是充满主观判断的。当前的美国政府在多种场合传达了对叙利亚动武的信息,因他认为叙利亚政权的存在本身对美国的安全构成了威胁。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与正面临着因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引起的社会动荡相比,前者显然不像其对外宣称的那样迫切,原因在于,在美国与叙利亚的长期交往中,美国认为叙利亚伊斯兰政权的存在对自己构成了威胁,美国的行为是誓将敌人除去而后快的观念使然。“如果把使权力和利益具有意义和内容的观念剥离出去,单纯的权力和利益很难解释国家之间的关系的”,“观念的根本作用是建构具有结实能力的权力和利益”[6]。
按照这种理论的阐释,当今国际社会所进行的各种对话,地区组织之间的互动就不是仅仅为了解决利益冲突和争夺权力,而是要通过这种不断地接触和沟通,创建新的更加积极的身份认同。20世纪90年代至今,南北朝鲜开始积极接触以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所形成的相互敌意,并取得了很好的进展,现实主义或许会将之看成是双方利益调整的结果。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如果南北双方继续敌视而不反思对方,继续将对方视为民族的罪人而不加以重新定位,对抗将重新取代何谈成为双方关系的常态。当前半岛形势说明了这一点。
身份确认有助于理清各自的利益,反过来,理清后的利益也会形成认同,但新的认同的形成是否会导致一个稳定的世界,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体察。一种新的定位和认同的产生是以以往的定位或认同的趋弱为前提的。事实证明这在当代世界是困难的。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会将来自他国或民族的伤害和威胁,在短时期彻底忘却,更何况,不是每一个给他国带来痛苦经历的国家都能像勃兰特和科尔那样,对过去加诸他人的伤害以跪谢罪。因此说,国家民族之间的重新定位是艰巨的,其中需要没完没了的对话和行动,需要双方对过去的事实甚至是伤害有真诚的彻底的认识。认同一经形成将会有很大的稳定性,短期内很难改变。危机和对抗会导致相互敌对的认同,这种认同一经形成将很难化解,于各国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中日两国的现状就是明证。
四、我国的战略选择
持续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国力提升加速,影响力也日益增强,与之伴随的是,中国与各国间关系尤其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中国国力的强势提升引出了多重的反应,周边关系向强势大国的结构转变,这与过去的弱势中国下的关系特点不同。强势中国下这样的关系,以中国为主线的矛盾凸显,很多问题和中国联系起来了,逐渐形成了两种趋势,一个就是强势中国带来双向反应,即中国对本身的利益诉求增加了,捍卫自己利益的能力也增强了,所有这些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发生。弱势情况下能保住自己就不错了,强势情况下就要争取更多的利益,这个很自然。再一个趋势是应对强势中国成为许多周边国家的一种共识,就是如何适应一个强大中国的崛起,尤其是区域内大国,心态更加复杂,这就会催生现实主义所说的复杂的“准结盟”应对力量。虽然这种结盟是行动力较弱的松散的联盟。过去是我们应对别人,现在是别人应对我们。当前的南海和钓鱼岛领土争端正是这种趋势的直接体现。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希望看到中国成为另外一个西方式的帝国,都希望中国会成为另一类型的崛起大国。而避免成为众人心中的西式帝国也是中国的必要选择。尽管各种内部制度因素继续制约着中国的外交影响力,但外在世界已经感受到了中国日益提升的外交影响力。很显然,这种影响力的获得主要是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纵深依赖,而不是中国的军事力量及影响力。综合来看,目前我国的现实的选择应该有以下几点:
第一,继续专注于经济发展。历史上,中国成为亚洲大国靠的是经济力量及和经济力量相关的文化影响力。同样,中国当今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靠的也是经济实力,而非军事恫吓。中国复兴最根本的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这是中国最重大、最核心、最根本的利益。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加,本身可以促使各个相关国家走向同一“跑道”,国家之间经济上的竞争总要好于军事竞争。同时,处理好担当责任与量力而为的关系。中国自己的事情理顺了,本身就是对国际社会履行了最大的责任,中国有限战略资源的落脚点应立足在解决好自身的问题上。对中国现时的国力所能支撑的国际作为,必须有实事求是的估量。解决国际事务时,谨慎决策,不受诱惑,避免替美国担当,过度将自己卷入。
第二,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的国际规范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避免被国际社会边缘化,降低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成本。同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嫌弃外在世界太麻烦,选择孤立,自我封闭起来。孤立主义显然行不通。近代历史给中国最惨痛的教训是,封闭就要挨打,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也证明了开放的必要性。二是另组一个国际舞台,如同苏联一样。在当今世界,也的确有些国家希望中国能够站出来和西方美国对立。如果一时头脑发热选择另组体系,挑战现有国际秩序,势必将会使得那些对中国崛起心存疑虑的所有国家站在一起,而不单纯是小国的合众连横。届时,中国必然面临一场根本打不赢的战争,一个规模和能量无比巨大的国际社会联合体很可能会让立志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遭受致命打击。
第三,走和平发展国家道路。当前的局势和未来国家利益的维护需要进行军事现代化,需要将坚决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和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作为我国安全战略的根本基点,但要将之最大限度地限制在防御性质之内。单纯的军事现代化不足以让中国成为一个大国,并且一旦走上军事道路,经济就会受其影响而变得不可持续。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是否可以持续,最终还是要取决于经济实力。而且,和前一种情形一样,一旦中国选择军事国家道路,就必然会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即另外一个视中国为威胁的军事国家或者集团。
第四,与国际社会各主要行为体积极对话。积极发展同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友好关系,特别是改善和发展和各大国的关系,通过相互之间的不断的接触和沟通,让对方对我们的政策和原则等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消除各行为体观念中因误解而产生的不满,创造机会让他们从多层次了解中国,积极承担应该承担的国际责任。要看到建立均衡稳定的世界战略平衡的一个重要和突出的方面是加强在国际舞台的交往和合作,更积极参与制定各种国际规则,更加广泛地开展首脑外交、民间外交和各种非政府外交等,大力扩展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逸舟.论综合安全[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14).
[2]基辛格.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36.
[3]梁艳菊.关于国际安全的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4).
[4]谢青.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安全理念[J].世界经济与论坛,2000,(4).
[5][美]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M].卢明华,时殷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371-375,533.
【国际关系安全论文】推荐阅读:
国际关系毕业论文题目10-22
国际关系学院2014届毕业论文题目07-22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10-04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第四届博士生论坛征稿通知09-28
中日关系论文07-05
母女关系的论文07-21
法律道德关系论文11-17
国际司法论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