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企业文化建设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变电站企业文化建设(推荐11篇)

变电站企业文化建设 篇1

电力系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而复杂的人工系统之一,变电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节点之一。变电站的可靠稳定运行直接关系着电网的安全,建设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变电站无疑是电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首先应解决的课题。从2003年开始,省公司以星级变电站创建为抓手,迈出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沉稳而扎实的 电网安全有着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制度建设就反映了人们对电网安全内在规律认识的程度和水平。在制度建设方面的差距首先体现在现场运行规程的编制和使用上。部分变电站现场规程未能涵盖变电站一、二、三、四次设备的运行管理需要,明显存在缺项;个别变电站现场规程修订不及时,与现场设备明显不符;规程的部分章节或条款可操作性差等。其次体现在现场作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不少单位的规程、规范和标准的管理要求未能转化为运行巡视、操作、检修等环节的标准化工作程序,因此导致了设备定期检查切换不规范,缺陷处理不严肃、施工质量不高、交接验收不认真等问题的存在。

三、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技能、细致而周到的工作是高素质员工的基本标准

尽管现代电网的运行管理使用了诸如电网安全监视和控制系统(SCADA)、微机继电保护、光通信信息传输等高度现代化、自动化的电网神经系统,但现代电网的管理水准最终取决于人的素质,因为越是现代化的设备,对使用者和维护者素质要求越高。这方面的差距首先体现在现场一部分员工的责任心和岗位技能素质难以胜任岗位要求,对规程及事故预案的学习和掌握不牢固,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较低。其次是部分管理人员存在着管理性违章行为,制度执行松懈,执行力不强,工作拖拉扯皮推诿等问题。三是班组岗位学习培训流于形式,岗位适应性培训内容不具体,考核不严格,人员素质提升缓慢等。

四、优美和谐的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规范人的行为 变电站优美和谐的环境体现着对设备的悉心呵护,体现着对常年坚守在电网最前线的运行检修人员的一种关爱,是设备、制度、素质

的外在展示。通过现场考评,在环境建设上的差距主要体现在VI视觉识别系统标识使用混乱和不规范;学习型班组建设的标语和警句过多过滥,形式大于内容,学习记录流于形式等;现场各类安全标志、安全警示线使用不够规范;班组团结协作的和谐工作氛围仍待进一步营造等问题。

变电站企业文化建设 篇2

关键词:送变电企业,改革改制,新型关系

1 送变电企业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全国送变电施工一级企业大都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 基本上每个省有1家, 是完成国家电网重大建设项目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中坚力量。截止目前架设的220k 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长度和安装变电站的容量, 达到了我国解决初期的百倍和数百倍。电压等级也由当时最高的110k V到现在的500k V, 且将达到750k V。建成了几乎覆盖全国的超高压电网网络。同时承担了相当规模的超高压电网运行检修工作。

目前, 正在为完成三峡外送、西电东送、全国联网而努力奋斗。50年代以来,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为送变电施工企业现在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较大困难。送变电企业系劳动密集型流动野外高空作业企业, 历史原因造成企业负担很重。计划经济体制对电力工程基建企业采取“实报实销、利润上缴、工资福利、国家承包”的政策, 施工企业可以说没有利润, 企业创造的巨大价值, 如变电站、输电线路等作为生产资料, 转移到了各网、省的生产运行领域, 企业自身积累甚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发展市场经济, 特别是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今天, 严重制约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简单地把他们推出电网系统, 不利于送变电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为此, 有必要客观地分析, 充分考虑送变电企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充分认识送变电企业当前对电网建设和安全运营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出发, 制定改革方案, 以利于企业改革与发展。

2 送变电企业脱离电网系统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送变电企业完全脱离电网系统,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据调查, 目前全国几乎所有的市电力公司都有自己的送变电施工队伍, 属于他们的多经企业或股份制企业。其资质和能力远远逊色于各省现有的一级送变电企业。如果送变电企业脱离电网系统, 由于利益所在, 在施工任务的分配上 (尽管实施招投标办法) , 现实也很难避免对自身行业利益的保护, 肯定会给各省送变电企业带来不公平竞争的损害。另一方面, 送变电企业脱离电网系统之后, 企业自身受到发展环境和沉重历史包袱等困难限制, 前途渺茫, 人心思去。特别是企业多年培养的工程技术骨干力量, 更难以挽留。而附属在各市电力公司的多经或股份制送变电施工队伍, 尽管资质不够、能力较差, 但他们会借助自己的优势 (背靠电网、环境好、无包袱、效益高、待遇优越) , 挖掘送变电专业的有生力量来充实自己的队伍, 提升资质、发展壮大。在这种情况下, 马上即形成了一个不平等的供求关系。送变电企业培养的大学生和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将大量外流。目前一些超高压公司 (局) 已经这样做了。送变电企业只能看着“无可奈何花落去”。一个原本强大的国家送变电一级企业, 将剩下大批的离职退休人员和老、弱、病、残职工。也有可能为企业和社会带来一些不安定因素。这可能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3 建议送变电企业改革改制建立与电网的新型关系

送变电企业改革改制, 建立与电网的新型关系, 有利于电网的安全运行、电网的发展、电网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企业的稳定。建议操作方式:在各省组建以送变电公司为主体的超高压运行公司 (诸如:华北电网公司对河北送变电公司和北京送变电公司实施的成功模式。勿庸置疑, 这是经过许多专家论证的结果) 。

全国目前基本是每省有1个国家一级送变电企业, 各省已组建的超高压运行公司 (局) , 多数成立时间不长, 人力、机械配套不完善, 处理电网缺陷和大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电网事故的经验和能力明显不足。据调查, 他们往往遇到问题, 需要求助于送变电企业。

随着电网的日益扩大, 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营, 建议以送变电公司力量为基础, 组建具有强大实力的超高压运行公司 (局) , 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营。在此基础上, 对剩余的送变电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改制, 组建一个全新的、具有相当实力的送变电股份公司。允许省网公司或超高压运行公司 (局) 以集体名义参股, 建立一种资本纽带关系。

其优点:

一是专攻电网安装建设的送变电专业企业的技术、机械、设备等都是因电网而设置, 其适应专业范围很狭窄, 但对维护电网的安全运行、抢修、大修却是“大有英雄用武之地”。也是对国家宝贵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是省级送变电企业, 都具有光劳的历史传统, 具有高度的全局观念。根据2004年3月调查结果, 全国已有50%以上的省送变电企业, 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人力、技术资源, 在完成国家快速发展的电网建设任务同时, 承担了全国电网逾万千米的线路、20余座变电站的高压、超高压电网运行、检修, 其中500k V线路10, 698km、500k V变电站14个。大量的实践证明, 送变电企业雄厚的人才、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具有在任何恶劣的气候环境下, 及时大修、抢修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的能力, 都是其他行业所无可比拟的。

三是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完善和现代化技术的普及应用, 负责电网建设的送变电企业人才、技术、机械、设备等已经出现富余。如不能很好地调整、利用, 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还有可能造成企业甚至社会的不安定。

四是目前国家跨区域、超高压电网在快速建设和完善, 而适应新形势需要的运行、检修力量明显不足, 重新培养和组建新的队伍需要大量时间和资金。而送变电企业具有这方面足够的人力、机械和技术。

五是目前超高压电网运行检修, 在现有的管理系统内普遍认为属最差的工种, 而在送变电企业则是颇具吸引力的主要工种、熟练工种。这一差别, 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送变电企业更有条件搞好超高压电网运行检修工作。

六是在操作上也很方便。送变电企业可以通过改革改制, 即可迅速形成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辛建波.基于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时延不确定性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5.

[2]周乐荣.电力无缝通信中远动通信、网元与网络模型[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04.

变电站企业文化建设 篇3

关键词:企业文化;新型电站;3+4;重要性

云南华电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阿海水电站围绕“3+4”的企业文化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在科学发展、制度建设、作风建设上出实招、求实效,干部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明显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为推动阿海水电站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基于企业文化对阿海水电站投产发电前的重要作用,进行企业文化的专题研究,就在新建电站如何建设贴合实际的企业文化并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谈点粗浅认识和体会。

一、应运而生,阿海水电站企业文化启动萌芽

目前,中国水电事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大量水电站迎来了核准投产,可原有的专业技术人才远远跟不上水电开发的速度,于是新建水电站招聘大量毕业生,通过以老带的方式培养技术骨干成为了发展的必然。阿海水电站作为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第一个迎来投产发电的全资电站,由于没有母体电站的人才输入,这种情况显得更加明显。电站员工主要通过三个渠道补充:集团公司调派、社会招聘和招聘应届毕业生。

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员工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断增加,各种意识形态和思潮交叉碰撞。不同背景的员工带来了强烈的价值观差异,同时,电站员工呈现年轻化特点,成立之初平均年龄仅28.2岁,青年员工占总人数的82.8%,使得员工思想活跃度较高,自我意识较强。

这些都导致员工工作方式上差异明显和思想活动上千差万别,这给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这一情况,阿海水电站认真思考应对之策,通过借鉴成功企业的经验和结合实际,认为能够快速凝聚人心、团结力量、形成群体意识的最佳方式就是建设具有阿海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于是,在阿海水电站成立之初、投产运营之前,如何建立一套适合阿海发展实际的企业文化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步步为营,“三步走”构建阿海特色企业文化

阿海按照“企业文化建设三步曲”,建立起了具有阿海特色的“3+4”企业文化体系。

阿海企业文化迈出的第一步是:企业文化的宣传、诊断。电站成立之初,阿海水电站领导分批与全体员工进行了座谈交流,了解了广大员工对电站成立的体会和感受,并重点听取并记录了员工在文化建设方面发表的想法和建议。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开端,阿海水电站充分了解了员工在电站成立初期的思想动态。通过座谈讨论,全体员工一致认可了阿海的企业文化需要有铁的纪律、铁的执行力和爱岗敬业等元素,经过共同讨论,互相感染,进一步让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归属感增强。

阿海水电站企业文化迈出的第二步是:企业文化的升华、提炼。阿海水电站在企业文化的提炼上,首先,秉承上级单位企业文化建设成果,融入自身实际,提炼出适合阿海水电站发展又能完美诠释上级单位企业文化精神的企业文化。阿海的企业文化不仅着眼现在、还放眼未来,理性的对阿海水电站未来企业发展的目标进行定位,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融入企业文化理念的精髓。这样把隐藏在全厂范围内讨论表现出的精神和理念提炼出来,并进行加工整理,就会发现真正支撑企业发展的深层次精神和理念,这就是企业的精神和理念。

阿海水电站企业文化迈出的第三步是:企业文化的成型、定义。通过积极的建设和充分的调研,逐步提炼出了阿海水电站以“3+4”为核心价值理念的企业文化体系。即:“三铁”(铁的纪律、铁的执行力、铁的团队)铸就“四个阿海”(价值阿海、绿色阿海、和谐阿海、幸福阿海)。并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向全体员工讲解阿海水电站“3+4”企业文化体系。

企业文化的发展必然要提炼出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它是企业文化的实质和核心,它的确立会明确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方向,规范员工的行为,也是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3+4”企业文化的成型和定义也正是明确了阿海水电站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这是阿海水电站企业文化成果诞生的标志。

三、宣贯有方,企业文化呈现繁荣发展

再好的理论不宣传贯彻落实,也是纸上谈兵,徒劳无效。阿海水电站为避免电站上下辛苦提炼总结的企业文化成为一纸空文,进行了系统的、有步骤的宣贯活动。以开展“1234”活动为重点,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宣贯内容,不断完善企业文化体系,实现企业文化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发展、贴近员工。

“1234”活动指的是:营造一个氛围;做好两种培训;强化三个子文化;做到四个贴近。活动特色突出、计划紧凑、循序渐进、成效显著。

1.营造一种氛围。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积极的企业文化氛围。2.做好两种培训。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着重进行了技术培训和文化培训。3.强化三个子文化。围绕“3+4”企业文化,深入强化“3+4”企业文化体系中的三个子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4.做到四个贴近。就是要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发展、贴近员工。

变电站建设工程论文 篇4

变电站建设工程中土建工程主要采用如下技术。①土建工程主建筑结构的抗震技术,需注意科学选址、结构选型和施工组织技术。②土建工程的地基处理技术,需注重建筑基础、围墙基础和变压器等基础的处理技术。③土建工程中的`防火防噪技术,需注意在设计时就采取相应措施。

3.2变电站建设工程中土建工程的施工

变电站建设工程中在土建工程施工前,需要有前期的准备工作。①施工方法和施工安排都要经过详细的研究,以保证电气设备和土建工程的相符性。在土建工程基础施工阶段,必须根据图纸进行施工,不容马虎和出现差错。②基础施工阶段,土建工程要与电气施工互相配合,做好前期的预埋和准备,对基础底板的接地建设要细心处理。要是把基础主筋作为接地装置,要仔细选择其柱子,然后散开主筋的基础根部分,最后和底筋焊接在一起,标记下来。对测接地电阻使用的干线测试点也要十分重视。③变电站建设工程的土建结构施工中,土建施工者需根据浇筑工程的进度和流水作业的流程要求来浇筑混凝土。整个过程需与气工程建设人员相协调,埋好电管,以确保整个工程流畅。绑扎底层钢筋前,不能给浇筑的混凝土楼板埋设电管,须严格根据图纸操作,直到上层钢筋绑扎。④在装修施工上,管理预埋以及辅助电气设备的安装是根据水平线与隔墙线进行的,要求较高,需细心检查保持准确性。土建施工者要配合电气人员,严格检查电气安装预留孔,合格后才能进行土建抹灰建设。抹灰建设时,不能有敞口现象,检孔和收口也要检查,以保持平滑。

4结语

变电站企业文化建设 篇5

尊敬的赵书记等各位领导、专家:

欢迎莅临略阳330KV变电站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我就该工程概况以及施工管理情况向各位各位领导、专家简要汇报如下:

一、略阳县330KV变电站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略阳县城西6公里八渡河边,交通方便,该工程于2009年7月16日开工,按照目前施工进度预计今年4月底前全部竣工。

本工程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汉中供电局;设计单位:陕西省电力设计院;监理单位:陕西诚信电力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汉中供电局电力建筑公司。

本工程已完成站区北侧2000立方米挡土墙混凝土浇筑和东西南三侧围墙920立方米片石基础砌筑,土石方回填工作量共计4.41万立方米,本工程目前剩余工作量主要是:东西南三侧784米围墙砌筑和北面152米铁艺格栅制作安装,工程总体计划于本月底结束;围墙散水共544米,计划于今年4月20日前结束。

二、略阳县330KV变电站工程施工管理情况:

1、在工程开工前召开了由公司主管领导主持的工程管理协调会,统一管理目标,明确工作职责,分解工作任务,确保事事有人落实、事事有人负责,截止目前该工程无发生任何质量安全事故。

2、全力以赴抓工期。一是我们已经科学合理地编制了工程里程碑计划,并严格按照所编制的工程施工进度,进行三级控制网络,由施工班组、项目部和公司实行分级控制。二是抓好施工过程的交叉配合。本工程设计按照轻重缓急原则,急用图纸急出;物资采购提前抓好到货催促;确保本工程安装、调试、验收、消缺同步进行、一次完成。

3、施工安全可控在控能控。一是加强施工现场的危险点分析预控措施;二是坚持管理人员到位制度,严格按照“先进后出”要求,确保管理到位、纠查到位和监督到位,及时纠正、制止不安全隐患。

4、施工质量稳步提升。一是抓好材料的到货验收。二是坚持“零缺陷移交”和省公司“达标投产”标准,积极开展质量跟踪评价,对缺陷进行追踪治理,把问题和缺陷消除在设计、施工和验收环节,确保本工程一次验收合格并提交品质优良、安全可靠的精品工程。

三、存在问题:

目前十天高速公路桩基坐落在变电站河堤上并正在紧张施工,导致该变电站河堤片石基础无法正常按期施工,我们经过多次协商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

总之,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毅力,自我加压,采取安全预控措施,优质高效的把本工程建造为“精品工程”,积极克服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坚决提前并圆满完成略阳330KV变电站工程工程建设任务!

谢谢大家,汇报完毕!

变电站企业文化建设 篇6

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拓展,变电站的建设质量已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成熟和完善,使得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的质量。但仍有部分施工企业,对存在的质量通病认识不够,采取的措施不利,从而很难从根本上把质量问题控制好,因此,对于变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的通病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已成为目前较为重要问题。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概述

变电站在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工程质量缺陷。工程质量上的缺陷往往我们很容易忽视,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其施工的进程中很难避免会出现质量问题,亦或是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导致工程施工后进行返工等问题。因此,开展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是变电站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避免和消除质量通病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但是, 由于工程参建单位对部分质量通病的分析不透彻、措施针对性不强, 造成了一些质量通病仍然存在的现象。因此, 对如何解决变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通病进行研究,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首先需要提高全体员的质量意识,认识到质量对工程的重要性,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强质量管理,避免管理上的遗漏,这样就能为创建优质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2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概念与目标

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是指, 由于变电站工程管理策划原因或工程施工原因, 经常出现的、普遍存在的工程质量缺陷及造成返工或补建等问题。

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治理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切实避免和消除工程建设中经常出现的资料质量问题和施工质量问题, 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完善工程质量管理程序, 创建精品工程,全面提高工程达标创优水平。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治理的基本要求

为了彻底治理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 开工前, 建设单位必须明确质量通病治理的责任主体、各自职责、质量通病治理要点和处罚措施。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就能明确相关的责任人,所以能有效的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治理施工质量通病措施时必须结合工程特点, 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及质量目标, 明确以往工程存在的质量通病和本工程通过治理要达到的目标。同时, 工程实施前, 各项措施、作业指导书的

编制要以施工组织设计、治理变电站工程施工质量通病措施中的质量目标为依据, 各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要体现纠正预防质量通病的措施。在施工过程中,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要认真检查质量通病的治理, 并在三级验收过程中重点检查。

变电站工程主要质量通病

4.1 资料方面的主要质量通病

4.1.1 施工单位资料方面主要质量通病。塑钢窗没有进行抗风压、空气渗漏和雨水渗漏性能复验;标准计量器具缺少定期检验台账记 录;回填土压实密度系数未得到设计确认;普通烧结砖先用后试,不符合先试后用的原则; 地基验槽资料无勘察单位签字认可;部分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填写不规范、项目填写不齐全、未按照规定画简图或示意图;地基验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无勘察单位认可及签字;钢筋出厂 证明未注明采购数量和炉批号,无法开展跟踪管理;土建工程检验批填写中,保证项目填写 不规范,未填写出厂证明编号、复检报告编号,特别是钢筋加工检验批中,不管是否有抗震 要求,不管是否是框架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都填写符合要求,监理也签证认可,这是错误 的。

4.1.2 监理单位资料方面主要质量通病。

基础开挖隐蔽验收结论填写不规范;部分资料监理未填写审核意见;监理月报无质量评定和 验收结果;工程项目监理在分项、分部工程未完之前已确认了单位工程质量等级;监理单位 无工程质量等级验评汇总表;未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利用数码照片资料加强变电站工程 安全质量过程控制的通知》要求,建立施工过程安全质量管理照片或不完善。

4.2 现场方面主要质量通病

4.2.1 土建方面的质量通病。

混凝土浇注出现蜂窝、麻面;保护帽出现缺棱、少角现象;回 填土基底清理不净、土质及干湿度掌握不严、分层过厚;边、角部位回填不密实,地坪局部 沉陷;墙体或电缆沟砌体表面抹灰龟裂,砼基础二次抹面层开裂、空鼓;主变油池、站内马 路存在素砼裂缝现象;门窗外框密封不严,窗台渗水;砼模板不平、接缝不严、刚度不够,造成砼胀模、漏浆、表面不平;散水、台阶与建筑物交接处未设置沉降缝;屋面的防水处理 未按照隐蔽工程来进行层层验收签证。

4.2.2 变电电气方面的质量通病。

电缆内侧未刷防火涂料、防火封堵不完善;接地线、支架 焊接工艺质量较差,架构、设备柱接地线标高不一致、接地端子朝向不一致,设备地座接地 线位置不统一;充油、充气设备渗漏点不能及时发现处理;因施工原因设备基础或支柱上有 油渍;全站喷漆或喷防污涂料时设备铭牌擦试不净,设备瓷件及铁件、架构防护不好,造成 设备、铁件等污染;螺栓外露扣长度不符合规程要求。

5.变电站工程主要质量通病的治理措施

5.1严格编、审、批手续

根据已往工程技术资料中常出现的问题, 因此要求变电站工程建设中使用的所有文件、措施必须有齐全的编、审、批手续, 且应手签。手续或签字不全的资料, 资料室不得接收。

5.2分工到人、责任到人

把质量责任分解落实到班组和个人, 以提高职工的责任心, 确保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 彻底消除因工作疏忽造成的质量通病。对要求治理但未完成治理而又无合理解释的以及质量通病重复出现的现象, 视情况给予处罚。5.3严格控制工序

对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工序, 设置质量控制点, 进行过程监检和控制, 并应设定重点监检控制点。同时, 各主要施工工序的首例施工完毕后, 必须经该项目技术、质量安全负责人检查验收同意后方可进行整体施工。5.4做好总结工作

工程完毕后, 项目部必须高质量的完成工程质量小结, 对质量缺陷进行分类、统计, 采用质量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 查出质量薄弱点, 并提出下个工程应如何改进。

6变电站工程主要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根据文章前面所述, 治理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可以从资料策划监督管理和现场施工管理方面进行。

6.1从资料策划监督管理方面治理质量通病 设计、施工单位是实施治理质量通病的主体, 因此两个单位必须做到: 对治理工程质量通病活动进行策划, 制定治理目标, 细化质量标准, 分级负责, 责任到人, 形成制度;完善设计交底制度, 把设计交底作为重要的培训形式, 扩大交底人员范围, 提高设计交底效果;工程结束后及时总结开展治理质量通病活动经验和教训, 检查目标完成情况, 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和预防措施。

同时, 监理单位应作好监控措施: 对施工各类人员资质进行严格审查, 建立审查记录, 资质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不得进出施工现场;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预防措施和管理制度;完善施工图会审制度, 提高会审工作质量;周协调例会上, 应重点分析开展治理质量通病活动情况, 提出下周控制重点。6.2从现场施工管理方面治理质量通病

6.2.1回填土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填料, 其中上层填筑透水性较小的填料, 下层填筑透水性较大的填料。采用机械填方时, 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回填土的密实度应按规范规定的要求取样实验, 当数据不能达到要求时, 应和设计单位商定采用翻松晾晒、掺白灰、清除、回填砂砾等方法处理, 增强表层土方的密实度。

6.2.2 防止电缆沟不均匀沉降、开裂的措施,除按施工图要求夯实外,在原土开挖区与回填区之间区域,电缆沟素砼底板可加铺钢筋网增强,钢筋网必须伸入至原土开挖区内,增强电缆沟底板砼强度和挠度,降低局部不均匀沉降对电缆沟底板、墙砌体的影响。

6.2.3站区道路素砼路面防裂措施:站区道路砼的分缝应在施工前规划好,绘制成道路分缝图,作为站区道路砼施工的辅助文件和分段依据。按道路转角处一次完成的原则,确定各段道路浇筑施工的方量和长度。路面的分缝根据直段总长度等分,但每段长度应接近施工规范标准。分段施工的施工缝留在伸缩缝处,路面砼终凝后根据分缝图弹线定位,再用切割机切割分缝,保证缝口顺直。切割分缝时应先中间段开始,向两端推移,用最短的时间分割道路整体长度,降低砼收缩时产生的应力,让砼路面按缝位收缩,可大大降低砼路面裂纹产生的可能性。6.2.4模板使用前必须平整、补孔, 除去表面的水泥垢后刷隔离剂。平整后模板应达到拼逢< 1mm,垂直度< 2°的要求。

6.2.5抹灰施工中底层砂浆与中层砂浆配合比宜基本相同。中层砂浆标号不高于底层, 底层不高于基层墙体, 以免在凝结过程中产生较强的收缩应力, 产生空鼓等现象。

6.2.6为防止抹灰收缩裂缝, 应设置分格条, 一般固定在底层抹灰上, 并应在底层抹灰4h 后才能抹面层。

6.2.7门窗框采取有效固定措施, 保证与墙体连接牢固, 抹灰面与窗框间空隙压实防止漏风、漏水。

6.2.8进场、运输、吊装、焊接等环节严格控制安装工艺质量, 避免出现镀锌损坏。

6.2.9加强吊装的过程控制, 准确布置吊装点, 柱脚2.5m 范围处绑扎杉杆或钢管, 控制柱腿间距, 在钢杆顶、底部位置作好中线标记, 正、侧两面同时使用经纬仪进行找正, 垂直控制在15mm 范围内。

6.2.10防水工程中, 应先清除屋面杂物, 然后按说明书要求溶剂顺水坡铺贴, 卷材间搭接100mm, 铺贴中应压实, 消除有气泡的通病。

6.2.11断路器安装完毕后, 及时进行断路器机构的压力闭锁值调整后的传动。对隔离开关安装在验收中达不到要求的情况, 按规定扣除施工位的质量保证

金。

6.2.12端子箱应做明显接地标志, 电缆内侧必须刷防火涂料。

6.2.13铁件焊接前必须对相邻其他设备、支架等做好防焊渣喷溅措施;设备喷涂或喷防污涂料时做好防护措施。

6.2.14充油、充气设备实行质量责任制, 且实行巡视制度, 填写巡视记录, 及时发现渗漏情况。

6.2.15对于设备油面、气压等安装工序实行不间断检测。

6.2.16母线安装螺栓在验收前全部用力矩扳手紧固一遍, 二次螺丝在调试完毕后, 全部重复紧固并设专人检查。6.2.17验收前全面检查二次标识、电缆封堵, 并对箱、柜及缆沟进行彻底清理。

结语

变电站企业文化建设 篇7

1 石化企业变电站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石化企业变电站自动化监测系统最终将会朝着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随着智能开关设备、光电式电压和电流互感器、智能电子装置 (IED) 等的不断出现, 从而使得变电站自动化监测系统进入了数字化发展的阶段。由于变电站自动化监测系统自身具有的一些优点, 使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该系统可以有效保护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从而保证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序进行。

2 石化企业变电站自动化监测系统需求分析

所谓需求分析 (requirements analysis) 是指软件分析人员通过对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要求和各种功能进行的相关分析。石化企业引进变电站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目的就是对企业内部的变电站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相关的监测, 针对监测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从而来发现存在的问题, 进而来准确、及时处理各种问题, 从而来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变电站自动化监测系监测的常量主要有状态量、模拟量和脉冲量这三种。本文通过采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来进行石化企业变电站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实现, 变电站自动化监测系统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 变电站自动化监测系统拓扑结构主要由前端监控点 (变电站、变电所) 、传输网络和监控中心这三部分构成。

石化企业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安全保密工作是通过相应的应用程序来完成验证:只有当用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 并且在点击登录类型之后, 在用户名和密码都正确的前提下, 才能进入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相关页面, 如果用户名和密码错误, 是不能进入到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相关页面的。这些按钮的click事件的主要代码如下所示 (我们以系统管理员登录为例进行分析) :

3 石化企业变电站自动化监测系统结构

石化企业变电站自动化监测系统的信息处理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信息融合及处理三个部分的内容。现在, 石化企业变电站自动化监测系统常用的传输方式主要有以太网传输方式;2M--以太传输方式和2M模拟传输方式这三种。在信息融合与处理过程中, 变电站自动化监测系统通常采用星形拓扑三级组网结构, 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由图2我们可知, 我们通过在无人值守的变电站一级建立视频和环境监控体系, 从而可以将多个变电站的视频和数据信息进行收集, 然后把这些信息通过通讯网络上传输到分控中心进行相关处理, 进而进行相应的显示和控制功能, 从而来实现一级对一级的控制操作。

4 结语

本文设计出的基于SQL的石化企业变电站自动化监测系统具有安全可靠、界面良好、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 从一问世就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所研究的石化企业变电站自动化监测系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探析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 篇8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开关;对策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067-02

1 数字化变电站的特征

所谓数字化变电站,是指变电站内一次电气设备与二次电子装置都实现数字化通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全站统一的数据建模和数据通信平台,从而实现智能装置之间的互操作性。根据这个定义,可以得出数字化变电站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和优势。

1.1 数据采集数字化

与常规变电站相比,数字化变电站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就是采用数字化电气量测系统采集电压、电流等电气量,各种数据从源头开始就实现数字化,从而真正实现网络通信、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为实现信息集成化应用、促进常规变电站由装置冗余向信息冗余转变提供应有的基础。数字化变电站打破了常规变电站的监视、保护、控制、量测和故障录波等几乎是相互独立、功能单一的装置模式,改变了以往信息不共享、硬件重复配置、投资成本大的状态。

1.2 系统分层分布化

数字化变电站的发展经历了从集中式向分布式的转变,并为变电站实现自动化提供了有力的基础。第二代分层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几乎都采用了开放式的互连规约和成熟的网络通信技术,从而能够更加完整地记录变电站的信息,并大大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1.3 系统结构更加紧凑

数字化变电站的电气量测系统具有重量轻和体积小等特点,可以将其集成在智能开关设备系统中,并按照变电站机电一体化的设计理念进行设备布置和功能优化组合。在数字化变电站中,故障录波、测控装置和保护装置作为一次智能设备的一部分,实现了返过程化的设计,使得系统结构更加完善和紧凑,从而简化了系统配置、维护和工程实施。

2 数字化变电站建设中的难点

数字化变电站具有如此多的优点,但在其建设过程中总会遇到种种难点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1 数字化电气测量系统的稳定性难点

众所周知,电气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对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至关重要。比如,非常规互感器包含的光电传感器和光纤二次回路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直接影响数字化变电站采集数据的稳定性。如果互感器存在测量精度偏差的话,会直接影响到变电站的顺利建设。这是由于发光源器件发光强度下降、不同材料的维尔德常数受到外界影响以及线性双折射现象造成的。要顺利建设数字化变电站,必须对造成传感头误差的各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尽量减小误差。

2.2 光电/电子式互感器难点

从目前来看,变电站的光电/电子式互感器的产品可选型号极其少,而且少数高压电等级的电流互感器变数较大,所以这不能完全满足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需要。同时由于光电/电子式互感器本身的工作方式与结构特点,致使互感器的笔差、角差现场试验不能顺利运行,甚至极性试验也无法顺利开展。只有在仪器设备投运带电之后才能检验出接线的准确性,这使得数字化变电器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2.3 系统的网络选型难点

数字化变电站系统中的信息采样、保护算法及其控制命令的形成是由网络系统中多个CPU所共同完成的。如何控制好信息的同步采样和保护命令的快速输出是一个复杂的难点问题。要实现这两项任务,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现代网络的适应性,关键是要提高网络通信速度和制定适当的通信协议。

3 建设数字化变电站的对策与措施

3.1 实行逻辑连接虚拟化

在建设数字化变电站过程中,设备问的联系要依靠GOOSE网络来完成,其逻辑关系也要依靠GOOSE网对应表来实现,这种做法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电缆控制连接,实现数字化变电站的兼容性和可靠性。因此,数字化变电站要严把工程调试关,利用GOOSE网络,将设备传动性等功能的检验和设备兼容性做细做足。

3.2 合理选型

由于数字化变电站建设最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安全稳定性,所以在数字化变电站建设的试点阶段一定要对采用的设备进行充分、科学的试验验证。在已有运行范例的产品中选择合适的型号,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运行风险。另外,电子式互感器是数字化变电站的重点设备,所以在相关设备的采购上必须慎重,要对市场上已有产品的运行情况做了充分调研之后再进行选型,保证数字化变电站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3.3 修订变电站建设的工作规程和标准

为了更好地建设数字化变电站,需要在其应用技术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特征,参照以往规程与标准,修订并补充相应的技术规程和标准,研究全新的检验手段和方式,以便为数字化变电站新技术的应用提供扎实、科学、可靠的技术保障机制。

3.4 建立二次系统的状态检修体系

现阶段,数字化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状态检修体系几乎都是基于以预防1%t划检修为主的机制,这种检修机制可能会导致状态较好的设备检修相对频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检修盲目性。所以在建设数字化变电站之前,就得制定好二次系统的状态检修体系,利用可靠完善的实时在线检测设备,根据监测和诊断结果为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信息。铁皮整体朝后移,铲掉铁皮上的废料以备下次使用。

3.5 摊铺厚度

微表处摊铺厚度的控制也是微表处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合理的厚度会减少微表处的寿命。在设计微表处混合料级配时,级配曲线如靠近粗的一侧,就必须铺得厚一点,否则大骨料就不能合理地嵌入封层当中,并轻易被刮板带起形成划痕和搓板路。级配靠近较细的一侧,就需要铺得薄一点。

4 城市道路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交通管制方案

施工前编制详细、可行的交通导行方案。城市道路作业一般采用封道施工方法,封道长度不超过2 km。安排专人疏导社会车辆通过施工区间,引导施工车辆进入施工区域。交通管制区由警告区、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及终止区组成。在施工区域要有专人看管,混合料未破乳前严禁行人踩踏,初凝前严禁一切车辆碾压,在一些车流量大的什子路口尽量分两次施工,每次只施工一半,尽量保证人流、车流正常通行。

4.2 安全施工措施

城市道路交通错综复杂,交叉口多,多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密集的车流量和人流量也给施工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微表处工程—般采用边施工边放行,在施工过程中要有专人疏导交通,保证社会车辆行驶安全,保证施工车辆安全进入施工区域,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要注意个人安全和操作工具的安全使用,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

4.3 夜间施工措施

城市主干线交通繁忙,白天不宜施工,尽量采取夜间施工。夜间施工温度低、湿度大。温度是影响微表处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甚至直接影响到微表处的成败。在没有日光曝晒的情况下,沥青混和料水分很难自然蒸发。在夜间施工时针对不同的条件和环境应改变乳化沥青配方,选用合适的配方,采取化学破乳的方法,以保证微表处混和料能够较好地成型。

4.4 文明施工措施

城市道路车流量大,人口密集,市政工程维护对市民生活影响较大,文明施工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服务评价指标,直接关系到市政工程的形象。为保证工程施工文明有序,在施工组织设计时要把文明施工作为一项主要内容,现场由专人分管文明施工。场地内保持环境清洁,工地适当位置处设标牌,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4.5 环保施工措施

环境保护逐渐成为一个城市的重要生活指数,市政维护工程作为改善市政环境、服务市民的一项基本民生工程,更有义务保护城市环境。应该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和维修,保证车辆废气排放符合标准;同时对使用的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安装消声器并加强维修保养,降低噪音,机械车辆途经居住场所时应减速慢行,不鸣喇叭;废弃物也要及时清理。

5 总结

数字化变电站具有功能强、自动化水平高、减轻值班员操作及监视的工作量、缩短维修周期等优越性,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电力部门的共识。但是,由于它是一种新生事物,所以建设数字化变电站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目前还有许多技术难点亟待解决,但数字化变电站是今后变电站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只有不断努力,才能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明浩.数字化变电站解读[J].科技传播.2011(20)

[2]贺晓涛,贺红涛,屈翠.变电站管理中集中控制模式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1(21)

诠释 — 光伏电站建设流程 篇9

◤项目前期考察

对项目地形及屋顶资源、周边环境条件(交通、物资采购、市场的劳动力、道路、水电)、电网结构及年负荷量、消耗负荷能力、接入系统的电压等级、接入间隔核实、送出线路长度廊道的条件、和当地电网公司的政策等。

◤项目建设前期资料及批复文件

第一阶段

可研阶段

① 委托有有资质的单位做大型光伏并网电站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项目备案申请报告。

② 进入所在省份(市)的备案名单

第二阶段

获得省级/市级相关部门的批复文件

第三阶段

获得开工许可

① 办理建设项目银行资金证明(不少于项目总投资的20%)。

② 办理建设项目与银行的贷款意向书或贷款协议(不高于项目总投资的80%);

③ 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做项目设计;

④ 获得项目建设地建设局开工许可;

◤项目施工图设计

① 现场测绘、地勘、勘界、提资设计要求;

② 接入系统报告编制并上会评审;

③ 出施工总图蓝图;

④ 各专业进行图纸绘制(结构、土建、电气等);

⑤ 出各产品技术规范书(做为设备采购招标依据);

⑥ 和各厂家签订技术协议;

⑦ 现场技术交底、图纸会审;

⑧ 线路初设评审上会出电网意见;

◤项目实施建设

① 物资招标采购

② 发电区建设工作:

1)基础浇筑

2)支架安装、光伏组件安装、汇流箱安装;

3)逆变室、箱变基础建设;

4)箱变、逆变器、直流柜、通讯柜设备安装调试试验

5)电气连接及电缆敷设(组件之间、组件与汇流箱、汇流箱与直流柜、直流柜与逆变器、逆变器与箱变之间)、全场接地制作焊接、发电区道路建设;

③ 生活区工作

所有房建建设(SVG室、高压室、中控室、综合用房、水泵房及设备安装、生活区道路围栏、所有房建装饰装修、设备间电缆沟开挖砌筑接地)等;

所有设备安装、调试、试验、保护调试、电器连接(SVG、高压开关柜、接地变、所用变、降压变、配电屏、综自保护、监控安装、消防设备安装、安全监控摄像头)等等。

④ 外围线路建设,对侧站设备安装及对侧站对点对调、省调和地调的调度调试等;

⑤ 所有设备的电缆敷设连接并做实验;

⑥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验收(消缺并闭环);

⑦ 省电力建设调试所安评、技术监督验收(消缺并闭环);

⑧ 当地消防大队验收并出具报告;

⑨ 电网公司验收(消缺并闭环);

⑩ 电站调试方案(电力公司审核);

◤施工过程中,需办理下列手续

带电前的必备条件

1、接入系统带电前要需具备的条件

① 发改委备案文件、上网电价文件、可研报告

② 接入系统审查批复文件(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接入系统文件)

③ 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正本、副本)

④ 公司税务登记证(国税、地税)

⑤ 公司组织机构代码证

⑥ 系统主接线图

2、升压站返送电流程和具备的条件

① 给省电力公司申请返送电文件。(风电机组及光伏电站机组合并上报)

② 给交易中心上报接网技术条件。(按照公司接入系统要求及反措要求上报)

③ 并网原则协议签订。(与公司营销部签订、地区并网电厂可由营销部授权签订、并上报交易中心)

④ 省调下达的调度设备命名及编号。

⑤ 省调下达的调管设备范围划分。

⑥ 与省调、各地调分别签订《并网调度协议》。

⑦ 与发电企业所在的地区电力公司签订《供用电合同》。(确定发电企业施工用电如何处理,电厂全停期间用电电价及结算方式)(原则上执行当地大宗工业用电电价)

⑧ 线路属自建的应签订《线路运维协议》。(必须有线路运营资质、且必须在相应机构备案、具备线路带电作业、申请线路巡线、停用重合闸、线路消缺等)。

⑨ 具有资质的质监站出具的《工程质检报告》,并形成闭环的报告(报告原件)。(风电机组及光伏电站机组合并上报)

⑩ 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出具的《并网安全性评价报告》,同时上报针对报告中提出的影响送电的缺陷应整改完毕,对不影响送电的应列出整改计划。(风电机组及光伏电站机组合并上报)

⑪ 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出具的《技术监督报告》,同时上报针对报告中提出的影响送电的缺陷应整改完毕,对不影响送电的应列出整改计划。(风电机组及光伏电站机组合并上报)。

⑫ 应出具消防部门验收意见。(风电机组及光伏电站机组合并上报)。

⑬ 省电力公司交易中心将委托地区电力公司现场验收涉网设备及是否按照接入系统文件要求建设和完善设备、装置、满足并网条件,并落实“安评、技术监督”等报告提出问题的整改。并向新疆电力公司交易中心上报具备返送电的验收报告。(风电机组及光伏电站机组合并上报)。

⑭ 交易中心根据上述工作完成情况,及时组织返送电协调会,并组织各相关部门会签后,下达同意返送电文件。

3、并网流程或具备的条件

① 工程质检报告

② 安评报告

③ 技术监督报告

④ 消防验收意见

⑤ 电力公司验收报告

⑥ 针对各检查报告提出问题的整改报告

⑦ 《供用电合同》(是否有新的变化,若有变化须重新签订)

⑧ 针对上述“四个协议(或合同)、四个报告”,协商确定《购售电合同》后。

⑨ 并组织各相关部门会签后,及时协商确定召开启委会,根据启委会决议,发电企业应上报决议中提出问题的整改。

⑩ 下达同意机组并网文件,安排机组并网工作。

⑪ 给省电力公司申请确认满足电网要求的文件。(风电机组及光伏电站机组首次并网时间及240小时结束时间)

⑫ 生产验收交接书(施工单位与业主签订)

⑬ 涉网试验完成并满足电网要求

⑭ 电价批复文件

中国核电站建设情况 篇10

2007-9-19

中国目前有4座核电站11台机组运行。

一、秦山核电站:

一期工程是中国第一座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1985年3月开始建设,1991年12月并网发电,1994年4月投入商业运行。

二期工程,是建设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管理的首座2× 60万千瓦商用压水堆核电站,于1996年6月2日开工,2002年4月15日投入商业运行。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采用加拿大核电技术,1号机组于2002年11月19日并网发电,2002年12月31日投入商业运行。2号机组于2003年6月12日并网发电,2003年7月24日投入商业运行。

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1987年8月7日工程正式开工,1994年2月1日和5月6日两台机组先后投入商业营运。是中国第一座引进国外资金、设备和技术建设的大型商用核电站。

三、田湾核电站:

工程于1999年10月20日正式开工,单台机组的建设工期为62个月,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建成投产。采用的是俄罗斯的核电技术。

四、岭澳核电站

一期工程于1997年5月开工建设,拥有两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2003年1月全面建成投入商业运行,2004年7月16日通过国家竣工验收。目前正展开二期工程建设。

在建和规划中的主要核电站:

一、广东阳江核电站,规划投资达80亿美元、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机组,全国最大核电项目,一期工程于2006年正式动工。

二、浙江三门核电站,2004年7月开工建设,规划为6台百万千瓦级装机容量。一期工程总投资250亿元,将首先建设两台目前国内最先进的100万千瓦级压水堆技术机组。三门核电站最快将在2010年前后建成。建成后,装机总容量将达到1200万千瓦以上,超过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

三、辽宁红沿河核电站,2007年8月主体工程开始建设,计划投资500亿元,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预计于2012年建成投入商业运营。

四、江西省计划投资人民币400亿元建造一座发电能力约为400万千瓦的核电厂。根据规划,核电厂将建于九江市东部、长江南岸的彭泽县境内,该项目将于2008年开工。

五、重庆市将在涪陵建设一座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的核电站。初步规划总投资200亿元,年发电量达85亿千瓦小时。2013年首台机组并网发电,项目业主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

六,湖南省拟建的核电项目规划装机600万千瓦,一期装机200万千瓦,目前已完成水文等8个外围专题的合同谈判。预计明年可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工作,上报项目建议书。

变电站的智能化建设及应用探讨 篇11

关键词:变电站;智能化;电网系统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8-0000-01

智能变电站与电网系统的运行存在直接的关系,其可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与稳定,促使电网系统具备高效率的运行能力。电网系统运行改革的不断推进,更是加快变电站智能化的发展速度,而且智能化的变电站能够保障电网系统的运行环境。近几年,变电站的智能化成为电网系统的发展战略,需分析建设及应用,体现变电站智能化的优势。

一、变电站智能化的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变电站的建设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满足变电站运行需求,同时还应当提升变电站运行效益,而这就需要实现变电站的智能化建设,以达到提升变电站智能化水平的目的。根据变电站智能化的运行需求,以某变电站为例,分析智能化建设的途径,如下:

(一)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建设

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数据收集的能力,促使变电站在数据方面具备智能化的特性[1]。该变电站在智能化方面投入大量的建设力度,满足变电站的实际需求。该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建设集中在两个方面,分析如:(1)GIS设备的智能化建设,其由多项元件组成,强化变压器的绝缘性能,排除其在运行中的缺陷,保障变电站具备智能化的能力,而且GIS提升变电站的抗干扰能力,以免其在运行中受到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由此提高了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2)互感器的智能化建设,变电站智能化建设中,承载了高压力的变电运行,促使互感器的结构逐渐复杂,利用电子技术,改进互感器的结构,保障其在变电站中可以体现出数字化的特点,同时该变电站内此类互感器结构,还可以在没有负载的状态下,输出变电站的信息,达到理想化的运行方式。

(二)二次系统的智能化建设

基于智能化的建设要求,该变电站二次系统较为复杂,为变电站提供智能化的服务。例如:该变电站二次系统内的主变保护,在配置上实行智能建设,优化主变配置,该变电站按照智能化建设的规定,对主变保护实行双套维护,融合主变与后备,辅助主变达到一体化的状态,双套维护的智能开发,保障后备系统与测控的有效匹配,进而确保主变配置在智能变电站中的高效性,既可以适应不同等级的变压运行,又可以实现选择性的系统保护。

(三)輔助系统的智能化建设

变电站智能化建设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辅助系统的改进。辅助系统包括监控与控制两部分,该变电站在监控、控制两个系统内,均实现相应的智能建设[2]。第一,监控系统,遵循智能化的原则,实现全方面的变电监控,重点在监控系统的通信模块内,实行协调建设,改进监控端,保障其在接收监控信息后可以迅速执行分配,及时传递调度信息,指示各项变电站智能设备的运行,完成监控系统内的信息交互;第二,控制系统,主要是指变电站内直流、交流的控制,实现智能控制,缓解变电站的运行负担,例如:该变电站在原有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改进直流与交流的系统分配,尤其是交流配电方面,保护该变电站控制系统的运行,体现智能化的特性。

二、变电站智能化的应用

变电站智能化的建设在整个电网系统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深入分析变电站智能化的应用,如下:

(一)可视化监控

变电站智能化的建设,实现了可视化监控。智能变电站具备全景网络状态监控的功能,通过智能开关控制器、数字化断路器以及合并器,共同监控变电站的智能化运行[3]。例如:某智能变电站投入应用后,拓宽可视化监控的全景范围,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监控该变电站各个运行层的状态,通过节点处反馈的信息,监测变电站的智能化状态;第二完善运行层的通讯流量,避免站控模块失去控制;第三利用VLAN完成虚拟监控,模拟该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情况,确保其在电网系统中的运行效益。

(二)程序化控制

程序化控制是变电站智能化应用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各项设备准确完成切换,体现程序化的控制优势。程序化控制可以智能化分析变电站的运行情况,为故障诊断提供决策依据,在远期阶段还可实现自动隔离。以某大型变电站智能化的应用为例,分析程序化控制的流程,如:(1)通过就地监控和远方调度的方式,为变电站下达操作命令;(2)在程序化控制的状态下,在智能服务器中上传所需的决策信息;(3)智能变电站中的电力人员确定程序化控制的命令是否具备可行性,并将执行命令下发到相关服务器;(4)在指令约束下,完成程序化控制。

(三)智能报警

智能报警是变电站智能化应用的必要环节,其在变电站运行中可以划分为四项模块[4]。如:(1)统一事件信息模型,接收智能变电站已经发生报警的事件源;(2)公共处理模块,处理事件源的各项信息,起到监测、评估的作用;(3)智能体集合模块,重点分析来自上一模块的信息,研究报警的信息;(4)知识库系统,融合了多项变电站的知识,在自学习的过程中,为智能体集合提供报警依据,用于判断智能变电站中的所有信息,同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有利于故障决策。

三、结束语

变电站的智能化建设,有利于降低电网系统的能源消耗,促使电网变电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节能降耗,不会产生运行负担。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与应用,着实提高电网系统的经济效益,稳定电力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适应电力市场的激烈竞争。变电站的智能化建设是电网系统的关键点,为电网系统提供科学的服务方式,保障电网系统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林禹彤.智能变电站的规划与建设[D].吉林大学,2013(25):23-25.

[2]江亚婧.变电站智能化管理模式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01):119.

[3]张中宽.智能变电站的系统构成及技术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2(28):102.

[4]李皓.浅谈智能电网和智能变电站的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12(23):90-92.

上一篇:手写鸡年春联下一篇:百姓宣讲工作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