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智慧 原因论(精选8篇)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12.5分 3 苏格拉底认为,如果经验必须是? A、从技术中获得
B、从父母的传承记忆中获得 C、可传授的 D、不可传授的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得分: 0.0分 4 当我们用砖瓦盖房子时,()是形式,()是质料。A、房子、砖瓦 B、砖瓦、房子 C、房子、房子 D、砖瓦、砖瓦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得分: 12.5分 5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经验是从哪里来的? A、感觉 B、记忆 C、技术 D、智慧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D 得分: 0.0分 6 四因说是柏拉图提出的。
作为“在哲学方面进行系统思维的先锋”, 拉兹洛认为应当摒弃分析哲学, “分析哲学热衷于对概念问题、语义问题和逻辑问题进行孤立的分析, 这不仅无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也无法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危机。”取而呆代之的是系统哲学, 用整体、联系、进化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对于系统哲学的产生原因, 拉兹洛是从综合哲学和系统哲学方面进行阐述的, 面具体展开论证。
一、综合哲学层面的原因阐释
从综合哲学方面, 拉兹洛又提出了外在理由和内在理由两个方面。从内在方面看, 综合哲学和专门哲学一样好, 从外在方面看, 更加需要综合哲学, 这是内在和外在的双重解释下, 拉兹洛总结综合哲学是十分必要的。外在理由主要有三方面:
其一, 要把需要把新的可靠的经验信息引进哲学。分析只能产生教条式的自我分析, 逻辑越来越多而实质越来越少, 哲学需要新鲜的经验信息的不断输入, 对这种信息需要做的不仅仅是逻辑分析还需要综合, “综合能把各种类型的非哲学研究资料结合起来, 为真正的哲学问题的建设性讨论开辟新的途径。”
其二, 需要克服在知识的应用中使用拼凑的方法。分析要求专门化, 因此知识被分离成条条块块, 但自然现象并不是支离破碎的, 研究的结果是重叠交叉的。假如知识需要积累, 需要被用来达到预期的目的, 那就必须抛弃那种七拼八凑的方法, 把发展关联模式的系统理论作为自己的事业。
其三, 需要具备洞察这个世界上的一般的存在模式的能力。“要求‘整体地看待事物’”和把世界看做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领域或连续系统, 其本身是对因为过分的分类研究和零碎的分析所造成的意义丧失的一种健康的反应, 上述的研究和分析方法虽然能够分别详述“事实”, 但却与人类关心的事物无关。”专门化的科学与人生意义这个问题毫不相干。所有这些都要求具有理性的系统思想方法的复兴。从内在理由方面看, 即是比较专门理论和一般理论谁更优, 专门理论和一般理论都适用于经验世界, 因此二者没有绝对的特权地位。但有人指出“专门理论领会经验世界的精确程度和真实程度相对的高于一般理论”, 拉兹洛对此的回应是依靠两从属个假定:在特定的领域里, 世界具有可以理解的秩序 (专家) ;世界作为整体, 具有可以理解的秩序 (通才) 。他认为第一个假定被肯定, 那么这个假设即为真实。但是如果第二个假定被肯定, 那么这个假设则是虚假。所以, “专门理论领会经验世界的精确程度和真实程度相对的高于一般理论”这个假定是不正确的。所以综合考虑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的理由综合哲学的产生是有其现实性的。
二、系统哲学层面原因分析
从系统哲学方面看, 拉兹洛主要是从语言和系统哲学家两方面进行解释的。就语言方面, 系统哲学采用的是元语言, “那么, ‘特定概念适用于特定现象’的格言就丧失了有效性。我们可以不失掉一个参考系就能从一个研究领域进入其他领域;而且我们可以用一般系统语言的方法‘翻译’专门语言。”元语言可以方便有效地解释、翻译整个世界, 正是元语言的使用为系统哲学的产生增加了砝码。其次是系统哲学家的努力。“理路科学的全部宗旨在于将混乱的直觉归类提高到最大可能的自觉程度——这种混乱是以非常平凡和不自觉方式与生命的起源同时开始的。”由此可以看出, 对于秩序和联系的追求是理论科学的目标。“通才是在更大的普遍性性层面上探求秩序和联系, 并没有做任何有悖于作为哲学和科学的基础并且指导着科学和哲学的原则的事情。”系统理论学家对秩序和联系的追求给自然一般秩序这个假定添加了重要性。正是在语言方面的优越性和系统理论学家的努力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拉兹洛肯定了系统哲学的地位。
但是, 拉兹洛基于纯粹逻辑性的思考, 对于系统哲学原因进行的分析还是相当抽象的。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有着现实性的历史因素, 可拉兹洛偏偏忽视了这一点。20世纪50年代, 传统哲学的没落, 科学技术的大发展, 将哲学的思考范围从此在拓展到了“人如何存在”, 哲学家纷纷将思考的视角转移到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海德格尔等人曾经明确地指出, 我们这个时代不是机器的时代, 而是技术的时代;因为机器的运转首先是依靠于技术的发展。他们看到了现时代“技术对人”的重要性, 就是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孕育出了系统哲学。我们应该看到科学技术对于系统哲学的产生所做出的贡献。
摘要:拉兹洛作为系拉兹洛作为系统哲学的先锋, 在《系统哲学引论》的导言部分主要阐述了系统哲学的产生原因和产生方法。本文首先就拉兹洛本人对系统哲学的产生作出哲学分析, 后又从历史和现实以及分析哲学和系统哲学的比较三个方面, 对系统哲学的产生作具体分析, 从而论证了系统哲学产生的必然性。
关键词:拉兹洛,系统哲学,系统哲学引论,源头
参考文献
[1]钱兆华.拉兹洛系统哲学述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8, (6) .
[2]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一种当代思想的新范式[M].商务印书馆, 1998.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哲学教学;智慧;哲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5-0023-05
哲学课程于1959年在高中设置,其时名为《辩证唯物主义常识》。55年来,哲学温暖和丰润了一届又一届青年学子的精神世界,对此我们应予以充分肯定。然而,今天,与成效俱在的哲学教学困局和迷失却日益凸显,愈演愈烈。如何从源头上把握哲学的价值,彰显其魅力?如何在哲学教学趋冷的背景下,大力营造和提升哲学教育的智慧品质?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概说:哲学是彰显智慧与魅力的课程
“哲学”,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其本义是爱智慧和追求智慧;在汉语中“哲”,即“智”(见《尔雅》)。 “智慧”的内蕴极为丰富,大体上可从“日常智慧”“科学智慧”和“哲学智慧”三种层次解读。[1]其中,“哲学智慧表现为一个人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正确把握和认识。它是一种大智慧,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哲学智慧是人类智慧中的“头等智慧”。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曾说:“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让人生发智慧,提高心灵的境界。”[2]哲学对于陶冶高中生求真、崇善、向美的人性,培养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企及的独特功能。
1.哲学智慧之启导性魅力
高中生正值认识自己和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期,需要认识自我和世界,明确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哲学是引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可以帮助我们创造更美好的人生。人要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对生活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引导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2.哲学思维之超越性魅力
高中生正处于理性思维快速发展的关键期,哲学正好顺应了其成长的需要。学习哲学可以引发学生对世界万象的好奇与追问,能使他们在恰当的智力激励和挑战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哲学思维有别于对具体现象或具体事件的思考,它具有三个最显著的特性:即思维的抽象性、批判性和反思性。其中,抽象性主要通过哲学概念的抽象性表现出来,它给人们理解相关的哲学概念、原理带来了一定困难。然而,恰恰是哲学“抽象”内蕴无穷的魅力。因为高度的抽象实质上是最大限度把握事物最普遍特征的理性创造,是思维最高层级的精致化。只有借助哲学抽象,人的思维才能够超越现象走向本质,超越特殊走向一般,超越有限走向无限。诚如约翰·佩里教授所说:“哲学是一种馈赠”,通过学习“哲学陶冶而成的思维习性弥足珍贵”。[3]
二、反思:高中哲学课堂“失魅”现象审视
哲学课堂本应是引领学生登攀思想高台与智慧女神倾心晤谈的圣地。然而,当下哲学课堂非但不能与智慧结缘,反而导致了对哲学精神之崇高性、儒雅性、智慧性的摒弃和消解。
1.哲学课堂的迷失与困局
以高中新课改的理念权衡和审视,哲学课堂尚表现有八个“很少”:
“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本应是学本化的哲学课堂,却被教师不绝于耳的讲授所取代;“很少”有学生思维的潮涌,本应是问辩人生的哲学课堂,却看不到学生思想的发酵;“很少”有情感火花的迸发,本应充盈激情和诗意的哲学课堂,却变得异常平淡和索然寡味;“很少”有学生的“心动”,师生之间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沟通,更缺少拨云见日的价值引领;“很少”演绎精彩生成的风景,教师习惯于用刚性教案的“紧箍咒”,禁锢、束缚、封杀学生的奇思妙想和创新意识;“很少”营造和彰显绿色生态,本应是其乐融融、充满人文情怀和人际和谐的哲学课堂,却变得不温暖、不民主、不道德;“很少”呈现课程资源整合的鲜活图景,本应充满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哲学课程内容,却丧失了应有的生机、活力和魅力;“很少”有灵动的学习评价,“教”“学”“评”严重失调,致使学生的学习缺乏及时、必要的引领和动力支撑。
2.哲学课堂“失魅”之成因
一是学生学习哲学的心理阻抗。从事任何一种学习活动,学习主体的行为和表现是积极还是消极,归根结底要由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所决定。学习哲学自不例外。通过对部分高中生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我们发现有两种消极、病态心理,直接消解了学生学习哲学的兴味和情趣。
其一,因偏见而引发的阻抗心理。少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先入为主的偏见。他们片面地将哲学视为“倡导斗争的学说”,认为在过去革命年代,哲学在引导劳苦大众争取解放的斗争中的确发挥了巨大威力。然而,当下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马克思主义哲学还管用吗?他们对教材文本中陈述的哲学原理将信将疑,有些不信服。其二,因怕学哲学而引发的学习焦虑和厌烦心理。哲学呈现在青少年眼前,“那一个个似乎抽象的体系,如同精巧的宫殿一样矗立”。[4]让学生有些望而却步。哲学讲求“慢阅读”“深思考”,与青少年学生所喜爱的“快餐文化”、网上浏览对不上号。因为不适应,所以心理很纠结;再加上哲学的理性与深奥,用于表述哲学原理的语句抽象难解,致使绝大多数学生面对哲学时都感到头痛。因畏难而造成的焦虑心理消解了学习兴趣,严重阻碍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二是教条式教学走向了哲学智慧的反面。当下的哲学课堂,教师习惯于大段的理论灌输,将概念、原理作为重要结论生硬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在老师的主导下围着“概念的木乃伊”打转,或是机械、重复地拼接“概念的积木”。奥斯卡·博列尼菲尔博士曾道出了教条式教学的要害:“教师只是让学生学习并复述教科书上的内容,而不是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去发展自身的思想。”[5]如此,学生仅能学到“若干教条,当然会觉得枯燥乏味”。[6]在教条式的哲学课堂中,学生根本享受不到潜心思考,启迪智慧的快乐,享受不到激扬思想和放飞激情的幸福。这直接导致课堂上的“思想苍白”“思维闭锁”和“哲学贫困”。这种与哲学精神背道而驰的哲学课堂,如何能化育出学生的智慧。
三是高考指挥棒的误导。当下,在考试文化大行其道之时,“哲学”已蜕变为“摘学”。即教师按照《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点,对《生活与哲学》进行剪裁和取舍;所“取”的不外乎是被肢解过的哲学知识点,而所“舍”的则是哲学内蕴的智慧元素。如此“过滤”之后,教师就按照“考点问题化/问题答案化/答案要点化/要点‘卯钉’化(即机械死记)”的高考逻辑,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为了提升学生的所谓“得分率”,有的教师还总结出了诀窍:如将哲学主观题的回答,归纳为“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三部曲。当材料中出现某城市的“实际状况”“客观现实”等字样,就用物质、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若材料中有研制开发新产品,就用辩证否定的原理,方法论则是树立创新意识。这种用于“开窍”的秘笈,不外乎是让学生在考卷上多得分。这种对分数的欲求和渴望,无疑催生了哲学课堂的异化。
四是教师的哲学素养问题。酿成哲学课堂智慧缺失的深层原因当属教师。通过与校长、教师的交流和现场听课,我们发现多数哲学教师对中国文化宝库中的哲学智慧知之甚少,又没有认真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名著,对西方哲学大师的著作也很是陌生。由于哲学积累的先天不足、根基不深和功底浅薄,教师在课堂上只能“就一说一”“依葫芦画瓢”地教知识,而对哲理的阐释更是单调、死板,常常捉襟见肘,画地为牢,更谈不上用思想去点亮学生的思想,用智慧去启迪和化育学生的智慧。尤其要指出的是,许多教师将自身的专业生活与“考试机器”捆绑在一起,十天半月就拷贝出一套模拟试卷,一天到晚在琢磨解题诀招,至于哲学的价值和真谛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其专业诉求降低到“形而下”的功利性层次,对“形而上”的“道”,教师则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漠和不屑一顾。这种违反哲学精神的专业取向,无疑是戕害哲学课堂不能生发智慧的深层原因。
三、追求:提升哲学课堂的智慧品质
哲学课堂是启迪、培育和升华智慧的诗意栖居之所,而这样的哲学课堂需要学习者的叩问、沉思、批判、论辩和彻悟,让思维的骏马在现象与本质、感性与理性的世界中驰骋。通过对一个个“可能性”的寻觅和探究,获得诗意性的满足和精神成长的快乐。如此,哲学课堂方能接“地气”,将学生带入生活的常青树下,汲取源于根部的鲜活营养,然后由感性而理性,学生就能领悟、欣赏哲理天空的澄明和灿烂。这是提升哲学课堂智慧性品质的真谛所在。
1.叩问
问题,即矛盾。矛盾是客观世界变化发展,生生灭灭的根据和动力。矛盾反映到人的意识中来就产生了问题。正是问题的不断产生,不断变化、不断解决,推动着世界的演化和人类的进步。学生学习哲学的最大诀窍就在于对客观世界和自己的内心始终保持一种惊奇的状态:喜欢质疑、叩问,喜欢刨根究底。雅斯贝尔斯说:“哲学的本质并不在于对其真理的掌握,而在于对真理的探究……对哲学来说,问题比答案更重要”。[7]教师要注重营造“问”问题的情境或氛围,并具备引发和催生问题的能力。因为哲学思想正是在追踪问题中孕育的。
例如,在教学“人的价值”时,教师呈现视频:武汉市东方红食品厂厂长、人称“犟妈”易勤的事迹,围绕该厂的招工、管理、效益,引导学生进行了一连串叩问和思考:犟妈为什么要接受智残人员作为职工?对于智残职工,几乎每一道工序和每一次操作都要反复训练很长时间,犟妈为什么不心疼成本的付出,反而手把手地去教他们?犟妈为了维持正常生产和工人工资,8年间亏损了80多万元,她为什么乐意售卖自己的两套房子偿还债务?智残工人,为什么能做出质量过硬的食品……
借助问题的牵引,学生从表层现象深入到犟妈的内心世界,从她的家联想到其他家庭,从她的工厂延伸到社区,一步步深化思考。这样,以问题作驱动,以形象作支撑,由感性到理性,帮助学生从哲学高度领悟到“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这个案例表明,哲学课堂只有在与问题的遭遇与博弈中,经过一番“淬火”和“提炼”,学生从中生发的思想才会有含金量。
2.沉思
注重“慢思考”,是哲学之“思”的特征。沉思,是“慢思考”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教学时,教师要提供内涵丰富的载体或中介,促使学生沉思,这是提升哲学课堂智慧品质不可或缺的“一招”。
例如,教学“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时,教师用投影呈现漫画“自由之门”(见下图),[8]让学生阅读、沉思:“漫画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课堂顿时变得寂静无声,学生有的托着腮帮,有的双眼微闭,陷入了遐想与沉思。学生的视线进入画面又跨出画外,从顿悟画中之境到感悟画外的人与事。在其后的交流中,有学生说:画面勾勒的是高墙壁垒的监狱,作者以书为门,寓意深刻,因为书是“至善的良友,罪恶的劲敌”。有学生表达:囚犯面书而座,企盼出狱,渴望自由,书与门相关联,人生就是一部书;囚犯之所以失去自由,就是因为没有读懂人生这部书。随着时光流逝,囚徒们只有改造自己的灵魂,读懂人生这部书,才能通过由书构成的门走出高墙,获得新的自由。
沉思不是静止,而是让心智更加自由、冷静,从而掀起内心世界的“暴风骤雨”,以实现思想的净化和认识的升华。
3.批判
批判性是哲学思维的本性和精神标志。哲学批判不拘泥于习惯和成见,而是保持一定的怀疑和审视态度,目的是探索新路径和获取新发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极为重要。因为“批判性思维并非仅仅是一种否定性思维,它还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能力”[9]。哈贝马斯甚至将批判性思维视为“解放性学习”。
例如,在教学“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时,教师引用了东晋僧肇的观点——“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将其视为诡辩论。学生学习时将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狂风在吹却是静止的,江河奔流却是静止的,野马驰骋却是不动的,日月轮回却是不变的,真奇怪呀)。通过认真研读、琢磨,学生对教师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僧肇承认静止否认运动,宣扬一切的动都是不动的,这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而非诡辩论。
4.论辩
黑格尔曾倡导做“理性思维的英雄”[10]。着眼于提升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需要,哲学课堂应注重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视点,设计一些论辩活动,以触发学生的论辩意识,提升论辩能力。
例如,在学习“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之后,教师呈现了一个辩题:“在高中课程改革推进的背景下,文、理分科有无必要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54%的人不赞成分科,46%的人赞成分科。你是否赞成文理分科?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道理,加以分析说明。”围绕辩题,有学生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进行回应;有学生从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角度,说明要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可持续发展,因而反对文理分科;还有学生基于矛盾特殊性,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表示不能简单地赞成或反对。论辩者各抒己见,唇枪舌剑,据理评说,从辩论“对决”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哲学的魅力。
教师一定要尊重和呵护学生思想的自由和独立见解,让他们对事物保持严格的审视态度,敢于以真知灼见挑战教师和教材。
5.彻悟
彻悟有不同的解读。“彻”,有深度洞察之意;“悟”,乃觉悟也。彻悟运用到哲学语境中,是针对自然、世界、生态以及人的内心世界中某一问题或某一事件,通过本质性思考或反思后而达成的深度把握和领悟。彻悟,是对智慧性思考及其效应的简约表达。
彻悟是学生学习哲学之道,也是提升哲学课堂智慧性品质的内在要求。让学生实现对哲理的彻悟,一般可采用两种方式:其一,引导学习者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观照历史和现实,精读、精思教材相关内容,从中揭示或感受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养成远见卓识的底蕴;其二,注重创设真实鲜活的、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同身受,通过深度体验,以“增其识”“求其通”,使之对哲理的认识达到圆融通达的境地。
例如,“矛盾”是哲学的核心概念,十分抽象,需要学生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理解对立,只有领悟对立和统一的关系,才能真正把握矛盾概念的本质。为了化解这一难点,教师运用“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一名句及意境相似的山水画视频,引领学生品赏。噪与静、鸣与幽,活灵活现地勾勒出了夏天山林深处的境象,学生借助情感元素的驱动,以诗中的形象为支撑,情理协同,极易彻悟噪与静、鸣与幽之间相互排斥、相互依赖、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诗和哲学是相通的。善于将经典诗词情境化、具象化,通过联想、类比,引导学生彻悟哲学中的相关概念与原理,对于推进、优化哲学教学而言,无疑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高中哲学旨在为培养学生的哲学素质奠基。“哲学素质包括精神境界和理论思维能力等方面”“哲学素质无论对于个体还是民族来说都是一项根本性的战略性的素质”。[11]哲学教师肩负着光荣的使命,我们要大力提升哲学课堂的智慧性品质,为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哲学素质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郭明俊.哲学的智慧与智慧的哲学[J].学术研究,2008(10).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0.
[3][美]杰克·鲍温.织梦人——一个男孩穿越现实的哲学之旅[M].阮航,陈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
[4][6]周国平.诗人哲学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作者序.
[5][法]奥斯卡·博列尼菲尔,龚燕.哲学践行: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哲学运动——奥斯卡·博列尼菲尔访谈录[J].新华文摘,2013(16).
[7][德]卡尔·雅斯贝尔斯.智慧之路[M]. 柯锦华,范进,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5.
[8]张文斌.中国漫画精品欣赏[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4.
[9]阎乃胜.深度学习视野下的课堂情境[J].教育发展研究,2013(12).
[10][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第一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7.
[11]侯才.当代中国哲学的境遇、自我理解和任务[J].哲学动态,2012(11).
(作者单位:宜都市教学研究室
湖北宜昌 443300)
(一)已完成 成绩: 90.0分 1 康德同意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一切知识来源于()。A、理性 B、真理 C、感觉经验 D、感性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10.0分 2 康德把先天综合判断具体化为几个问题来讨论? A、1.0 B、2.0 C、3.0 D、4.0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10.0分 3 康德把人类理性分为()和()。A、理论理性和感觉经验 B、理论理性和实际理性 C、实际理性和感觉经验 D、实际理性和直觉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得分: 10.0分 4 康德把人的认识能力划分为()个环节。A、1 B、2 C、3 D、4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得分: 0.0分 5()只要解决的是如何沟通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A、判断力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实践理性批判 D、感觉经验批判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得分: 10.0分 6()是单纯经验的判断不带有任何普遍性和必然性。A、分析判断 B、先天综合判断 C、直觉判断
D、后天综合判断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7.7分 2()的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叫做我思故我在。A、亚里士多德 B、笛卡尔 C、康德 D、黑格尔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得分: 7.7分 3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主要是想表明什么? A、上帝的存在需要被我证明 B、物质并不重要 C、自我必定真实 D、思想是我的本质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7.7分 4 给整个近代哲学奠定基础的理论是()。A、二元论 B、本体论 C、物质论 D、一元论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得分: 7.7分 5 “我思故我在”中的“我”可以理解为? A、肉体的“我”,我一消失即没有了思想
B、任何对象的“他者”,“他”永远无法思“我” C、思想实体
D、上帝赋予人的灵魂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得分: 0.0分 6 笛卡尔形而上学包括几条原理? A、.0 B、1.0 C、2.0 D、3.0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7.7分 7 《第一哲学沉思集》的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卢梭 C、笛卡尔 D、黑格尔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7.7分 8 笛卡尔之所以要证明上帝存在,是因为要证明()。A、物质世界的实在性 B、思想世界的实在性 C、普遍怀疑的合理性 D、普遍怀疑的确定性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得分: 7.7分 9 对笛卡尔而言,实体独立存在而不依靠别的事物。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得分: 7.7分 10 笛卡尔说数学是不可怀疑的。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得分: 7.7分 11 “人的心灵能够思想而没有广延”是康德讲的。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得分: 7.7分 12 我思故我在构成了整个近代哲学的开端。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得分: 7.7分 13 笛卡尔把主体和客体区别开来。
哲学与智慧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何中华)
一、哲学的本意
1.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哲学”的本意都与智慧有关
西方:PHILOSOPHY(“爱智慧”)
中国:“哲,智也。”——中西相通
2.智慧不等于知识(孔子具有智慧,知识面不全)
二、哲学的位置
1.世界方面:“在者”(beings)与“在”(Being)的分野,亦即“道”(形而上者)与“器”(形而下者)之别。——在者即具体形态
“本体论的区分”(海德格尔语)
“永动机”与“汽车”
孔子曰“君子不器”,“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知识与智慧、科学与哲学的区分,其根据在于“在者”与“在”的分野。
2.人自身方面:肉体与心理的分裂。
——哲学不超越科学,就无法建立视野,人的存在的悲剧性:人的二重化。康德的名言:头顶的星空与内
心的道德法则。
人是宇宙中唯一独特的存在物。人的尴尬在于人是介于上帝与动物之间的存在。一方面既有点神性又有点兽性,一方面又既不是神也不是兽。
人的最大的不幸,就是你诞生了。“被抛入”状态;人的宿命 苏格拉底选择死亡。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人始终面临一个大是大非的抉择:如何“做人”。(——按照心灵选择来做人,就是大写的人;按照肉体原则来做人,就是小人,就是兽,选择是人的宿命。)
——责任、自由、选择,经济学有一种排斥道德的倾向,狮子吃羊是一种必然性,人的犯罪具有自由意志的支配,要受谴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满足肉体需要,不能满足心灵需要,哲学是一种满足人类心灵大的只是。哲学知识对应人的心理存在,科学知识对应人的肉体存在。哲学家在面对这些东西的时候,总会牺牲肉体利益,寻求心灵解放。苏格拉底认为,肉体是妨碍心灵发展,只有放弃生命,才能实现心灵的解脱。“学习哲学就是联系哲学”,判刑期间,可以逃跑,但他选择了死亡。学哲学就要模拟死亡,提前进入死亡状态,对于肉体的解脱。“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拜托世界客观,说的话是没有偏见的。上帝与世界无关,才能看透世界。哲学就是人站在上帝的眼界上看世界。孔子说“杀身成仁”,“仁”即纯粹的道德。孟子“舍生取义”。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从视野上说,科学视野有相对性(研究
对象具体,即身外之物,只有这样,科学才能进行,客观性脱离主观意志的存在)、有限性(科学是因果链条,具有无限性,只能选取一段进行研究,分科科学即有限性),暂时性(既然有限,就是有缺陷的,就是暂时的,就是可以被超越的。哲学是绝对性、永恒性、无限性。语言直称性(主体客体关系),交集性(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哲学还具有神秘性,不可描述的神秘,老子之“若”,不能下定义。何中华之语:哲学诞生之日即死亡之日。信号传输会失真、衰弱。传递站即放大信号,矫正信号,这就是历代哲学家的作用。
三、哲学的作用
“哲学究竟有什么用”是一个假问题。问题的提问方式先行地决定了问题的回答方式。对哲学作用的追问预设了哲学的工具的和手段的性质。
人是形而上学的动物,哲学对于人而言不是手段性和工具性的,而是人的存在方式本身。“人作为此在,乃本体论的在。
庄子有言:“无用之用乃为大用。”(——无用即自由,张大千的胡子,自己决定自己即自由,哲学充当目的、工具的时候就是不自由的,哲学无用是自由的前提,庄子的树,大树被砍,歪树能够实现自己完整的一生,用有没有用来衡量哲学,哲学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一位美国哲学家说:“哲学考不出面包。”哲学作为谋生的手段,尤其致命的弱点;但作为人文修养,他有事绝对不可获取的。
哲学的作用(三种说法,非严格作用):——(真科学,善宗教,美艺术)。
1.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哲学具有文化整合租用。哲学是文化的原形和遗传基因;文化是哲学的载体和外在表征。黑格尔的比喻。(——真善美开始分化,需要整合,即哲学。)(——一个民族没有哲学,日本,一个殿堂、庙宇没有神像,民族哲学获得尊重的前提)
2.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哲学是孕育社会变革和革命的酵母和前奏。伏尔泰的说法。(百家争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3.对于一个人来说,哲学是提升人生境界的主观条件。孔子和冯友兰的说法。(——政治家与政客,科学家与工匠,要有人生经历积累)(——孔子“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随心所欲不逾矩。”)(——冯友兰“自然状态,不知道我的概念”,“功利境界,即小人境界”,“道德境界,即超我,君子”,“天地境界,圣人”
四、古老智慧对今人的启迪
1.古希腊“俄狄浦斯”神话。(弑父娶母,刺目流浪)(弗朗西斯培根人夫自然妻)(自然是人类之母,违背之,造成了现在的困境)
2.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义利之辩”(都江堰、三峡大坝)(一定时期以来四大指标:犯罪率直线上升【低龄化】、自杀率直线上升、离婚率直线上升、精神病患者发病率直线上升)
3.卢梭对于人类文明的洞察。(——农业是产生人类道德的产业,而不是工业和商业)
4.毛泽东的智慧和远见。建国60年来的历史回顾及反省。(富起来,放纵欲望即可,而培养德行,是需要几百年的)(毛泽东时空概念“坐地日行八万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邓小平东西南北“和平与发展”)
五、哲学的表达和解读
语言类型:日常语言、科学语言(抽象)、诗歌语言(象征)表达方式的特点:科学语言——抽象;诗歌语言——象征和隐喻。前者追求意义的确定性,后者追求意义的不确定性。
西方语言与中国语言各自的特点。前者是和科学的表达,后者是和哲学的表达。
科学文本的解读方式:理解;哲学文本的解读方式:领悟。理解不等于领悟。(自觉是对逻辑的超越)
领悟:得意忘言。解悟与正误。“知行合一”
六、学习哲学应注意些什么
“哲学”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运思方式。
“哲学”不是名词性的,而是动词性的。学习哲学,必须进入“亲在”(——自己学,不可替代)状态。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
1.知识接受—能力提高;(背得多没有用)
2.量的扩张—境界转换;
3.旁观者姿态—参与者姿态。
七、怎样选择哲学著作
总的原则是“厚古薄今”
西方哲学:1.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中国哲学:
一、小角度折射大课堂
生活中经常有细小的事情发生, 而这些小事背后却往往隐藏着许多大的道理。用生活中的小事来分析深奥的哲学道理, 就会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
例如, 《生活与哲学》中《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一节指出:“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 既要看到主要矛盾, 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 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 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 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紧密相联的, 两点是重点中的两点, 决不是均衡论;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决不是一点论。因此离开两点谈重点是一点论, 离开重点谈两点是均衡论, 这都是错误的, 我们要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 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 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哲学文字对于学生而言, 很不容易理解。但如果从早餐的选择来加以分析, 这些深奥的理论就有了落脚点, 更易于理解。
每个同学都离不开早餐, 在他们的人生成长历程中, 每天吃早餐看起来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但实际上早餐选择吃什么, 就蕴含着对立统一的哲学问题。中国常见的早餐包括米饭、粥、鸡蛋、馒头 (面包) 、牛奶 (豆浆) 、面条、米汤、荤菜、凉拌蔬菜、蔬菜沙拉、水果沙拉。这些早餐食物各有优劣, 某种早餐食物中看, 某种食物好闻, 某种食物美味, 某种生态环保绿色营养。如果人们只注重自己的感观或者味觉而放弃生态环保绿色营养, 就会产生挑食行为, 从而影响其身体健康, 这说明他们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 侧重从矛盾的次要方面出发, 而没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么多的早餐食物中有些属于主食, 有些属于辅食, 有些是主菜, 有些是配菜, 主次分明。如果只吃主食和主菜, 则会导致营养不均衡, 这说明他们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 只注重抓住主要矛盾, 忽视了次要矛盾, 没有意识到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美食家们往往能给食客开出一副副“良方”, 受到大众喜爱, 一是因为他们能看到每种食物的长项和短处, 而且能结合不同食物的优劣特点巧妙合理搭配, 既做到扬长避短, 又实现了互补互利;二是他们能从顾客需求中发现哪些食物是“重头戏”, 哪些食物又是不可或缺的, 哪些食物搭配起来最讲究, 哪些食物组合起来最美味营养。其实, 这些成功正是是缘于美食家们有意或者无意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哲学道理在饮食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罢了。
用同学们最熟悉的早餐生活小片段来诠释哲学大道理, 学生一下就融入了哲学殿堂。趁热打铁, 用同学们校园中的现实小生活再来简化、践行哲学大道理, 学生会产生醍醐灌顶般的顿悟。
作为高二年级文科班的学生, 人生也像吃早餐一样, 是选择营养还是注重口味, 是要吃饱还是要吃好?这些问题其实就是哲学中矛盾的具体表现。它们既可能是成功的跳板, 也可能是失败的根源, 矛盾将会伴随我们的一生, 这就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请学生对自己的高二人生困难按照难度和重要性分类列出。学生认真思考, 小组合作探究, 组长回答问题, 老师细心统计并分类书写在黑板上。统计数据显示, 高二学生学习困难基本上是第一位的, 集中表现在:听不懂、做不对、学习效率不高、偏科现象严重, 尤其是理科和英语难学, 学习压力大, 没有时间玩;其次是人际关系方面困难:让父母失望, 关系不和, 与老师同学关系不好, 很孤单无聊, 失眠, 异性关系很难处理;再次是生活方面困难:吃饭太挤, 没有空调睡不好觉, 洗澡不方便, 伙食很差。从这些数据中自然而然就总结出一个哲学道理:学习困难就是主要矛盾, 人际关系困难和生活困难属于次要矛盾, 但二者在一定条件会相互转化。这就要求我们集中精力抓学习, 同时不要忽视人际关系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从生活早餐中的矛盾直接过渡到“高二人生早餐”中的矛盾, 这样的巧妙转换触及学生的切身利益和现实生活困惑, 问题提到他们的心坎里了, 让他们产生认同感, 在给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观点的舞台的同时, 也实现了学生想说并且有话可说的教学场景, 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 思维得到拓展, 情感得到丰富, 能力得到提升。哲学课堂的一个小知识点一跃而成为社会大课堂, 人人都是哲学家, 答案自然也就丰富多彩。
二、小事例渗透大德育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场景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2]回归自然是学生最憧憬的美事, 借助学生生活中的小事例, 教学吸人眼球, 激发兴趣, 引发思考, 启迪智慧, 令人反省, 促人奋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升华。德育“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被誉为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 因为哲学课堂小事例生命力的迸发而平坦顺畅。
例如,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一节的德育目标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认同;注重学生体验过程, 培养学生注重反思、发展自我的人本精神。笔者设置教学情境、精选生活小事例如下。
视频展示《是真的吗》: (1) 米洗得越干净, 稀饭就越好, 是真的吗?播放微视频, 试验表明, 米粒在水中经过一次搓揉淘洗, 所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均会有所损失。因此, 淘米前不要浸泡米, 以防止米粒表层可溶性营养随水大量流失;淘米时要用冷水, 不用热水和流水, 也不要用力去搓;淘米以少丢掉碎米, 能淘去泥沙杂屑为准。 (2) 有人说,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淘米水也能变废为宝, 是真的吗?现实生活中, 有些人用淘米水浇灌植物;也有一些人用淘米水清洁厨房;还有少数民族用淘米水洗头发, 现在市场上还出现了“淘米水”牌洗发水。
针对这一视频, 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问题一:在学习生活中, 我们要抓大放小, 既要把那些“泥沙杂屑”排除掉, 又要重点保护那些“大米”。直面人生, 以你的偶像为例, 一个好人和成功者的关键究竟在哪里?
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好人要排掉心灵中的“灰尘”“泥沙杂屑”和“碎米”, 拒绝做一个低级趣味的人和坏人;成功者要扬长避短, 发现并发掘自己的亮点, 做大做强, 最终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同时高度简要评价了自己心中的偶像“大米”:姚明有高度, 刘翔有速度, 奥运冠军邹市明有力度, 韩红有美喉, 韩寒有文采, 钱钟书和季羡林国文特优, 何炅擅长娱乐主持, 马云擅长电子商务, 等等, 他们的身上都充满正能量。我们的一生面临多个矛盾, 但不能把过程中所有的矛盾平等看待, 必须把它们区别为很多次要矛盾和一个主要矛盾, 在重于抓住主要矛盾时, 也不要忽视次要矛盾。
问题二:也许我们就是一粒碎米, 要想成为“好大米”被保留下来, 得到精心发展, 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
学生一下抓住要点, 通俗形象地表达出:万物生长都有一个共同的道理, 人的发展同植物没有多大区别, 学生学习取得成功都需要一定条件, 就是学生要有这种想法和做法, 还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这种启发性教育和心理暗示让学生心领神会, 他们马上转变学习态度, 教育很成功。这充分说明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学生很好地理解主次矛盾是怎样转化的, 也很好地理解了“一定条件”, 这说明解决问题不仅要抓住主要矛盾, 还充分重视和利用了“一定条件”。
问题三:你认为“淘米水”就是一个失败者?
假如我们就是“淘米水”, 应该怎样进行自我评价。同学们讨论后指出开始给自己定性, 有的说自己学习上是失败者, 生活中是成功者;有的同学说在某几门功课上是成功者, 另几门功课上是失败者;还有的同学说自己现在既不是成功者也不是失败者, 答案各种各样。“淘米水”在一定条件下也有自己巨大的价值, 同学们都用自己的实际生活来证明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莫言曾经也是“淘米水”, 小学毕业的他却成功获取2012诺贝尔文学奖, 圆了中国几代人的梦。我们如何看待重点大学热和文凭热?你会怎样去选择, 为什么?学生找出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巧妙地落实和运用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知识点, 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去认识和解决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 让学生珍惜自己良好的受教育机会, 深层次地思考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三、小问题提升大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 不在全盘授予, 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 二要指点。而好的提问和指点, “必令学生运其才智, 勤其练习, 领悟之源广形, 纯熟之功弥深”。[3]因此, 教师要高度重视问题的设计。
如何从生活中科学地提出问题, 活跃反馈问题, 巧妙延伸问题, 进而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问题机制, 让生活化的小问题既能养眼顺耳动心, 又能拷问灵魂、启迪智慧、意味深长, 这是一个优秀教师问题意识和问题设计能力的目标追求。笔者在《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节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如下探索。
在我们的成长生活中, 失败不可避免, 被讽刺、挖苦时常可见, 甚至“韩信跨下之辱”和挨打挨骂可能都有过, 你肯定对欺负你的人深恶痛绝, 可有人却说要感谢竞争对手和敌人。你一定很奇怪吧!请戈登给我们讲述他的成长故事, 你受到什么启发?
展示:2012年10月8日, 瑞典诺贝尔奖评审团宣布, 日本京都大学物质-细胞统合系统据点i PS细胞研究中心的长山中伸弥 (Shinya Yamanaka) 与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戈登 (John Gurdon) 因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 从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戈登求学时的科学成绩为全班最后一名, 被同学讥讽是蠢蛋, 他的生物老师当年写了一份报告, 也是不看好戈登, 报告称“我相信戈登想成为科学家, 但以他目前的学业表现, 这个想法很荒谬, 他连简单的生物知识都学不会, 根本不可能成为专家, 对于他个人及想教导他的人, 这根本是浪费时间”。追求科学家之梦被认为不可能之后, 戈登转向研读英国古典文学, 并申请进入牛津大学基督学院就读, 之后获准转念动物学, 1960年获得牛津大学博士, 随后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做博士后研究, 接着返回牛津大学担任动物系助理讲师。1962年, 他在牛津大学发表有关基因的重要突破报告, 首次提出人类全身的每个细胞都有同样的基因。他用成年狗肠内的细胞, 取出基因后, 再植入卵细胞内, 之后培育出复制狗。而当年老师笑他想当科学家的报告, 一直放在他的办公桌上。
在我们的生活中, 都有过很多次这样或那样的被无情批评和嘲笑的经历, 戈登也不例外, 他有过妥协, 更有过抗争, 最后他用自己的理性和努力改变了一切, 一直放在他办公桌上的那份报告成就了他的人生。作为高中生的我们, 假如老师在课堂上不留情面公开点名批评你, 你会怎么办?结合所学哲学道理加以说明。学生受到戈登事例影响, 在老师的指点下, 结合实际和理论知识积极表达, 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如果全是我的错, 老师在课堂上公开点名批评是无可厚非的, 因为师生的共同任务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这个中心绝对不能动摇, 这是主要矛盾。纪律是次要矛盾, 如果不管好纪律, 课堂秩序就乱了, 那时纪律这个次要矛盾就会转变成主要矛盾, 这就严重影响了绝大部分师生的正常教学。既然学生错了, 知错就改, 浪子回头金不换, 老师的批评为他从矛盾的主要方面转变成矛盾的次要方面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 老师的批评是“忠言逆耳利于行”, 我全力支持老师的做法。
第二类:如果不全是我的错, 或者我根本就没错, 我也不会当场反驳老师的批评, 因为课堂教学才是主要矛盾, 纪律是次要矛盾, 不能颠倒二者关系, 否则就大错而特错了。但下课后, 我会去找老师沟通, 去掉“坏学生”这个标签, 矛盾的主次方面绝对不能混淆, 老师如果能接受我的解释, 我认为人无完人, 我不怪他, 还会全心全意支持他。
第三类:如果我的负面影响不大, 老师不应该在课堂上公开点名批评;如果负面影响很大, 老师完全可以采取其他措施约束我的行为, 为什么就单纯一味地批评学生呢?课堂教学才是主要矛盾, 老师首先脱离这个中心, 是他的不对。因此, 我会当场主动解释, 避免老师继续脱离主题。人无完人, 任何事物有利有弊, 老师为何不看我的主要优点, 而侧重盯我的缺陷, 学生就出现一点点错, 老师为何立马给学生定性呢?矛盾的主次方面也就被搞错了, 因此不予支持。
这些回答充分体现出学生能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很多学生开始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探索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做人之道, 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结语
以学生生活中的小事为引子, 说他们想说的话, 说他们愿说的话, 问他们想问的问题, 解答他们内心的困惑, 语言简单朴素, 问题简明扼要, 答案生活化, 用学生的小生活来解读哲学大道理, 再用哲学大道理指导学生小生活。这种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逻辑思维水平、方式和习惯上的课堂, 立足点虽小, 道理却大, 效果非同一般。
摘要:哲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哲学教学中, 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例, 以小事例折射大道理, 讲述其中包含的哲学理论, 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其中小事例的选择十分重要, 既要带有生活趣味, 又要能体现哲学智慧。本文立足现实生活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取以小见大的教学方式, 增强哲学教学的亲和力和现实感,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哲学”, 并领悟到“哲学使人聪明, 使人智慧”, 从而使其喜欢哲学, 积极探究运用哲学。
关键词:哲学,课堂教学,德育
参考文献
[1]钟燕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哲学与学生生活的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20) .
[2]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8.
经营企业是否需要哲学
记者:您曾提到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日本一直是在学中国宋代的朱熹,之后则更多是在学阳明哲学,而稻盛先生本人又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您觉得稻盛先生的哲学思想受中国儒释道哪家影响更大一些?
白立新:释迦牟尼对他的影响比较大,有人曾问稻盛先生:“如果可以穿越时空的话,您更愿意向谁请教?”稻盛和夫说:首先是佛陀,其次是明治维新时期以西乡隆盛为代表的“维新三杰”。其实,西乡隆盛这些人也不仅仅只是学习中国的阳明哲学,他们对中国古代圣贤思想的参悟程度都比我们深,只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他们把重点放在了学习阳明哲学上。
记者:您觉得一个人的信仰和哲学,对经营企业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白立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信仰,都有自己的哲学,只是有些人的信仰偏离了轨道,我们更希望人们能去追求那些宇宙的真理;哲学相对而言是一些更为体系化的思想,所以对于一般人而言我们只谈信仰而不谈哲学,只有一些大的学者,像稻盛先生这样的人我们才谈他的哲学,企业经营需要有一种正向的哲学思想的支配。
记者: 稻盛哲学的本源是中国的国学,您觉得我们学习稻盛哲学和直接学习国学本源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白立新:孔孟这些中国古代的先师教给我们的更多是人生哲学,而稻盛教给我们的是经营哲学,人生哲学需要有一个桥梁才能更好地指导企业的经营,我们直接读《论语》,一般人往往很难读懂,也很难跟商业联系在一起,恰好稻盛先生为我们在两者之间搭了一座桥梁,树立了一个典范。他的思想本源就是孔孟这些圣贤的思想,只是他用八十年的人生经验,五十年的商业实践,融会贯通了儒释道思想之后,用商业的语言讲给我们听,使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是很了不起的。
记者:为什么很多企业家往往是在企业经营遇到问题或者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个人对人生追求感到困惑时才更容易接受稻盛哲学呢?
白立新:很多企业家在他成功的时候,反而会觉得更加焦虑,对人生的追求感到迷茫。就像一个高压锅一样,当压力足够大的时候才能把这个阀门顶开,寻求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我们常说知、信、言、行,很多时候,知道稻盛哲学很容易,但是建立对稻盛哲学的信仰却很难。这也是盛和塾存在的价值,日本的盛和塾已经证明了他可以影响很多企业家。稻盛思想是不能用脑去思考的,它更多需要用心去感知、体悟。很多人第一次听稻盛哲学可能很难相信,但慢慢地他就会发现这种哲学让他感到温暖,可以为他的困惑找到答案,潜移默化地就会被这种哲学所改变。
东方与西方
记者:稻盛哲学中是不是也包含西方文化的因素,您觉得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把西方管理方法与东方文化结合起来呢?
白立新:西方和东方我们不能把它对立起来,就像中国的太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二者本质上都是互通的。西方的很多思想同样也是关于人类的普世价值的,比如博爱、平等、自由。只是稻盛先生的思维、语言更多是运用东方的体系而已。
两者之间,东方文化的着眼点在于心,是武装自己的心灵;西方文化更多是在强调大脑,更注重建立某种知识,形成某种习惯。我始终认为二者是不矛盾的,我们既需要心灵也需要大脑。特别是现代社会,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比较焦虑和浮躁,都渴望有人能够对那些困扰自己的问题做出回答,所以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个人和企业去学习稻盛先生的经营哲学。但是学习稻盛先生的经营哲学,重要是学习他经营企业的思维方式,并不需要每家企业都一定要导入阿米巴,你可以继续沿用企业原有的体系,因为西方的管理体系本身也是有效的,只不过有的时候是我们自己用错了而已。IBM是一家典型的运用西方管理体系的公司,但经营的也很好。我们没有学到IBM宝贵的东西,只学到了一些“术”,却没有参透其中的“道”。有时候,并不是西方不好,而是我们没有学到好的东西,所以我们切忌把东方和西方对立起来,这是不对的。
记者:在IBM的管理理念和运营体系中,是不是也有东方文化的元素呢?
白立新:那一定是有的啊,比如在80年前IBM所确立的企业基本理念是:尊重员工、服务客户、精益求精,今天我们感觉这几条理念很简单,可是在80年前提出这样的理念却是了不起的。80年前经济大萧条的时候,老沃(托马斯·沃森)曾说:“我们不裁员,不能把我们的员工赶到大街上去,我们要与员工一起渡过这个难关。”正因为如此,当经济大萧条结束的时候,员工自然都全力以赴地工作,这其实就与稻盛和夫先生“尊重员工”的思想是一致的。
记者:您一直在研究像海底捞这样离稻盛和夫思想最近的中国企业,您觉得这些企业中有哪些具体的做法是具有普适性,可以为其他企业所借鉴的?
白立新:海底捞的“双手改变命运”我觉得其他企业就可以学,搭建一个良知的平台,改变近万名农民工的命运。罗莱学的就是海底捞的这一点,哪怕是公司的清洁工,如果他有上升的愿望也有这个能力,我们就可以给他一个机会。如果清洁工都可以改变命运的话,其他员工也会知道他们同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三级设计师变成二级设计师变成一级设计师,从助理到经理到副总,这就是双手改变命运嘛。所以企业领导者第一要搭建起这样一个平台;第二要去点燃员工心中的那份激情;第三你再去按照天理良知去做事。这样,这个企业就会是非常健康的,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这都是所有企业共同的追求。
敬畏与良知
记者:在您看来稻盛先生讲的“作为人何为正确”用中国文化阐释就是指良知是吗?
白立新:是的,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在做事之前要拍拍良心,问问自己该不该做。其实每件事情只要我们对照自己的良知,向自己的内心发问,多数情况都可以知道对错是非,无需叩问神仙或者查看经典。当然有的时候会比较复杂,需要勇气和智慧,但至少百分之七八十的时候是有简单答案的,我们有机会据此校正自己的方向,只是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不愿意问,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记者:企业经营中,很多企业家往往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与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意义不同,企业家往往是知道做某件事情有违道义,却仍会坚持去做,很难做到知行合一,这是为什么呢?
白立新:这就是欲望和良知的矛盾,朱熹讲“存天理,灭人欲”,后来很多人批判,其实朱熹讲的“灭人欲”并不是把人变成草木枯石,而是限制、约束、克服欲望当中损人利己的不合理成分。比如,你肚子饿是一种想吃的欲望,而如果你饿了就想去抢别人的东西吃,这就是不合理的,朱熹讲的“灭人欲”不是不让你“饿”而是让你约束自己想去“抢”的欲望。
很多时候,之所以不能“灭人欲”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存天理”,之所以不愿意“存天理”是因为我们不相信因果,一个相信因果的人,就会有一分敬畏,就会知道克制自己的私欲。所以我觉得现在中国企业里面最缺乏的不是《弟子规》的教育而是从领导到员工的因果教育。现在企业把《弟子规》学歪了,又变成了一种包装起来的执行力,员工其实和老板一样聪明,老板让员工学习《弟子规》好好干活,自己却不知道以身作则,这种做法不会有任何效果,关键还在于领导者自己的转变。
所以我特别反对执行力这个词,真正在IBM谈的永远都是领导力,从来不谈执行力,没有领导力哪来的执行力呢?
记者:中国文化讲求天人合一,您觉得在企业经营中具体应该如何按照天人合一的哲学做事呢?
白立新:天人合一思想对于企业而言就是要“敬天爱人”,头上三尺有神灵,无论做什么事,都总该有所敬畏才好。我们要做百年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为我们的子孙留一些东西,我们脚下的地球不是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过来的,而是我们从子孙那里借来的。一个企业家,当我们死后進入天堂的时候,据说有三个问题上帝不会问,首先,他不会问你的企业有多大,再大的企业在上帝眼中都只是一粒尘埃,但他会问你的企业在壮大的过程中做过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情;第二,上帝不会问你的企业有多强,但他会问你做强之后有没有善待你的客户和员工;第三,上帝不会问你的企业有多久,但他会问你在这个过程中消耗了地球上多少不可再生的资源。
所以,做企业要有所敬畏,善待他人,依天理良知做事,即稻盛先生的敬天爱人,也是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涵。
记者:您提到中国古代影响中华民族子孙的有九位圣人,即老子、孔子、孙子、孟子、庄子、鬼谷子、六祖慧能、朱熹、王阳明,其中六位都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您如何理解这种现象?我们今天是否可能有这样的圣人出现?
白立新:爱因斯坦说:“我们对这个宇宙了解的越多,就越能发现上帝从不掷骰子”,所以春秋战国更像是被精心设计过的一场大戏,没有大戏这些“大腕”是不会出来的,我们今天关于人性的所有事情在春秋战国都已经演过了一遍。第一幕是在春秋末期老子、孔子、孙子开始登场,他们抖出了几乎所有的人间智慧,轻而易举地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巅峰;第二幕是战国时期,孟子、庄子、鬼谷子登场,鬼谷子不是亲自出来的,出场的是他的四个学生孙膑、庞涓、苏秦、张仪。这场大戏经过这两幕就结束了,他们这些圣贤也就退场了,在此后近两千年的时间里才出现了六祖慧能、朱熹、王阳明这几位,即便如此他们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圣贤,也还是有差距的。
起点即是巅峰,我们今天很难再出现超过那几位“大腕”的人物了。
【西方哲学智慧 原因论】推荐阅读:
西方哲学的故事06-02
西方哲学史论文07-20
西方哲学史历年真题06-04
西方哲学史复习笔记07-07
近三十年的西方哲学研究09-12
中国哲学智慧学习心得.doc07-04
论西方美术发展史09-09
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10-05
浅论哲学对死亡的思考10-27
论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