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操作及护理(推荐10篇)
一、目的:1.利用负压作用,讲胃肠道内积聚的气体、液体吸出,减轻胃肠
道内压力
2.用于消化道及腹部手术,减轻胃肠胀气,增加手术安全性。3.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性质及量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协助诊治、4.术后吸出胃肠内气体和胃内容物,减轻腹胀,减少缝线张力和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恢复。
二、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压舌板)、治疗碗内盛生理盐水或凉开水、治疗巾、12~14号胃管、20ml注射器、石蜡油、纱布、棉签、胶布、无菌手套、弯盘(弯盘内放别针)、听诊器、镊子、负压吸引器、三、操作程序:1.评估、核对病人并解释,取得病人合作。
2.洗手、戴口罩、着装整齐、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
3.再次核对、准备三条胶布(两长一短)。
4.病人如带眼睛或义齿,应取下妥善放置。
5.根据病情采取坐位或者半坐卧位,无法坐起者可采取右侧卧位。
6.铺治疗巾于颌下,检查胃管是否通常,弯盘放置于方便取用处。
7.观察鼻腔,选择通畅一侧,棉签清洁鼻腔。
8.测量胃管长度,并用短胶布做好标记。
9.用棉球或纱布沾少许石蜡油湿润胃管前端。
10.一手持纱布托住胃管,一手用镊子夹住胃管,沿选定侧鼻孔,先稍向上平行在向下缓缓插入,查到10~15cm(咽喉部)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当病人吞咽时顺势向下插入,直到预定长度。
11.插管过程中若出现剧烈恶心、呕吐,可停止插管,嘱病人深呼吸,待平稳后继续插入。若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发绀等现象,说明胃管插入气管中,应立即拔出,待平稳后再插入。
12.为昏迷病人插管时应取去枕平卧位,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15cm(咽喉部)时,托起病人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继续缓缓插入至预定长度。
13.验证胃管位置。(三种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方法)。
14.确定胃管位置后固定胃管,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及颊部。
15.接负压吸引器,用别针别于床头,位置低于鼻腔位置。
16.撤除用物,协助病人擦口,鼻及面部,整理床单位。
17.用物清洗,消毒备用。洗手记录。
四、注意事项:1.严格遵循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
2.与病人及家属做好沟通并获得配合。
3.准确测量并标识胃管需要插入长度。
4.插管动作要稳,以免损伤黏膜。
5.告知病人胃肠减压期间禁饮食,并保持口腔清洁。6.妥善固定负压吸引器,并嘱病人及家属活动时托住负压吸
引器以免胃管脱出,并保持负压状态。
7.观察引出胃内容物的颜色、性质和量。
8.留置胃管期间应加强患者口腔护理。
9.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
况。
10.及时发现并积极预防和处理与引流相关的问题(例如更
换装置)等。
11.昏迷病人插管不顺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误入口中,如果
发现剧烈咳嗽,应立即拔出胃管,待平稳后继续插入。
五、胃肠减压禁忌症:凡上消化道出血、食管静脉曲张或梗阻,以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普外科行胃肠减压患者98例, 其中男70例, 女28例, 年龄25岁~73岁, 平均年龄54.5岁。其中肠梗阻35例, 急性胰腺炎24例, 结直肠癌16例, 上消化道穿孔9例, 消化道出血5例, 腹部创伤6例, 胆石症3例;合并高血压16例, 糖尿病9例, 慢性呼吸道疾病8例。
1.2 材料
采用陕西省宝鸡市德尔医疗器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DRW型18F胃管, 和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器。
1.3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在胃肠减压期间有无不适及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 并详细记录进行分析总结。
2 结果
本组98例患者一次性放置胃肠引流管成功者96例, 成功率为97.96%。患者放置胃管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咽喉部不适、异物感98例, 占100%;口干舌燥86例, 占87.75%;咳痰困难58例, 占59.18%;恶心呕吐45例, 占45.91%;睡眠障碍39例, 占39.79%。有2例患者因呕吐症状严重未能一次成功置管, 在患者情况好转后再次插管成功。
3 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3.1 胃管插入困难
3.1.1 原因
(1) 患者精神高度紧张或鼻咽部有畸形不能积极配合; (2) 护士操作不熟练, 与患者相互配合不默契; (3) 胃管润滑长度不够或润滑剂涂抹太少。
3.1.2 护理措施
(1) 加强护患沟通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包括放置胃管前认真评估患者, 详细告知患者胃肠减压的目的、重要性, 置管的方法、注意事项, 从多方面体贴关心患者, 尽量满足需要。鼓励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插管, 增加患者自我控制能力, 从而减轻痛苦。 (2) 插管前详细评估患者有无鼻腔畸形, 重点了解有无食管阻塞、食管狭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等胃插管术禁忌证[3]。 (3) 护士插管前充分润滑胃管, 插管动作应轻柔熟练, 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
3.2 恶心呕吐
3.2.1 原因
(1) 插管时胃管通过咽部时刺激咽部神经末稍感受器, 引起呕吐反射, 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2) 部分胃出血患者, 血块或胃内容物黏稠堵塞胃管导致引流不畅出现恶心呕吐。
3.2.2 护理措施
3.2.2. 1 插管时护理
(1) 检查鼻腔有无畸形, 清洁鼻腔, 选择型号合适的胃管, 用液体石蜡充分润滑胃管, 患者取仰卧位, 将胃管自一侧鼻孔缓慢插入, 到大约15 cm (会厌部) 时, 嘱患者做深呼吸或吞咽动作, 同时轻柔迅速地将胃管插入到合适的长度。恶心呕吐剧烈时应暂停片刻, 可采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 或取半卧位, 嘱患者做深呼吸减轻恶心症状, 如插入不畅, 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如出现呛咳、心慌、胸闷应立即拔出胃管休息片刻, 症状缓解后再插入。对于成人胃肠减压胃管插入长度, 朱守林[4]等进行了研究, 认为置管长度应在55 cm~68 cm之间, 置管长度与患者的身高、性别、年龄、体型、疾病等有密切关系; (2) 胃管堵塞引流不畅时, 护士应立即给予20~30 m L生理盐水冲洗胃管使之通畅。
3.3 口干舌燥、咽部不适、咳痰困难、睡眠障碍
3.3.1 原因
(1) 由于禁食水、胃肠减压致体液丢失; (2) 因鼻孔内有胃管, 一侧鼻腔通气受阻, 影响经鼻呼吸, 患者改为由口呼吸, 引起口咽部干燥、疼痛、呼吸道分泌增多、咳痰困难; (3) 因不适应留置胃管、口干舌燥感常使患者难以入睡。
3.3.2 护理措施
3.3.2. 1 插管后护理
(1) 在确定胃管插入胃内后, 要妥善固定胃管, 防止移位或脱出, 护士要加强责任心, 按时巡视病房, 观察患者在胃肠减压期间的不良反应。通过护患沟通, 对患者插管后的痛苦表示同情、理解, 同时鼓励患者继续配合下一步的治疗护理工作。 (2) 认真详细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 生活能部分自理的患者可协助用温水漱口, 也可自己刷牙;病情较重者, 给予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 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 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插管鼻腔滴入石蜡油, 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 以保持呼吸道的湿润和通畅, 预防肺部感染。 (3) 保持胃管通畅, 维持有效负压, 每隔2 h~4 h用生理盐水10~20 m L冲洗胃管1次, 保持管腔通畅无阻。 (4) 密切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观察胃液颜色有助于判断病情变化, 一般情况下, 胃手术后24 h内胃液多呈暗红色, 2 d~3 d渐减少, 胆石症患者胃液为草绿色, 肠梗阻患者胃液呈淡黄色, 如引流出鲜红色液体, 说明有胃出血, 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引流装置应每日更换1次。 (5) 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 术后12 h可以床上翻身, 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 有利于增加肺活量, 减少肺部并发症, 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6) 给予足够的静脉营养支持,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缓解口干、咽部不适症状, 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7) 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 床上用品干净柔软, 出汗较多时及时擦干汗液, 病情允许时给予温水擦浴并及时更换衣裤。睡前及时倾倒引流液, 保持负压引流器清洁, 妥善固定负压引流器, 负压引流器不要遮挡患者视线, 以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睡前给予温水泡脚, 必要时遵医嘱睡前给予镇静剂辅助睡眠。 (8) 护理人员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慰, 指导患者深呼吸放松心情, 减轻心理负担,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3.2. 2 拔管的护理
留置胃管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如临床症状缓解, 肠鸣音恢复、肠蠕动增强、出现肛门排气等现象后即可遵医嘱拔除胃管。拔管前详细告知患者拔管时的相关注意事项, 嘱患者屏气, 先缓慢向外牵引胃管, 当胃管前端到咽喉部时迅速将胃管拔出;拔管过程中有阻力时先查找原因, 不可强行拔管, 避免损伤食管黏膜。
4 讨论
胃肠减压是普外科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 但是患者在胃肠减压期间会发生相关的并发症。通过对本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提高了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普外科患者胃肠减压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98例行胃肠减压患者, 出现的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 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胃管插入困难、咽部不适、口干舌燥、咳痰困难、恶心呕吐、入睡困难等是留置胃管期间的常见并发症, 经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对于普外科胃肠减压患者, 良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促进早日康复。
关键词:普外科,胃肠减压,并发症,护理
参考文献
[1]郑惠珍.普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不适症状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0) :313.
[2]宋淑清.胃肠减压过程中留置胃管常见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33) :4420.
[3]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71.
【关键词】 普外科;胃肠减压;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55-02
胃肠减压是普外科疾病常规诊疗措施,通过吸出胃肠道的气体和液体,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减少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病变和全身情况。胃肠减压还可减轻腹内压,改善因膈肌抬高而导致的呼吸与循环障碍。先将我科2013年1 月~2014年1 月180 例胃肠减压护理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3年1 月~2014 年1 月180 例胃肠减压, 男110 例,女70 例;年龄最大87 岁,最小18 岁;平均年龄43 岁,肠梗阻63 例,大肠癌42 例,胃癌32 例,胰腺炎23 例,胆石症20 例。其中胃肠减压时间最长45 天,发生堵塞29 天,占总数的6.52%,发生脱管的98 例,占总数18.00%。
1.2 胃肠减压的方法
先将患者充分准备后,选择质量好、刺激小、型号适宜的硅胶管,用石蜡油充分润滑全管后,将胃管从一侧鼻腔轻轻地、均匀地插入患者的胃内,边插嘱其边吞咽,同时耐心地告之不要紧张,要放松。待插入所需长度,确定在胃内后,妥善固定。 胃肠减压一般应用较短的单腔胃管:但低位肠梗阻时,可采用较长的双腔M—A管(长达3.5 m),管前端带有铜头及可注气的薄膜囊,管尾有Y形管,一腔通气囊,一腔作吸引用。待管前端通过幽门后,借肠蠕动及铜头的重量推动气囊将导管带到梗阻部位,减压效果较肯定[2]。但置管较费时,主要是因为导管难于通过幽门或难于达到Treitz韧带以下。尤其是有高度腹胀、肠蠕动减弱或消失的患者,导管下行困难,不能达到充分减压的目的。可在内镜引导下置管。
2 胃肠减压的操作及护理
2.1 置管前的评估与要点
置管前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心理状况、疾病情况及鼻腔有无畸形,鼻中隔有无偏曲。针对普外科患者的特点及置管的目的,置入长度一般是55~68 cm,即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部,再加上从鼻尖至发际的长度[2]。因为插管在55 cm以上者,能提高胃肠减压效果,症状减轻明显。
2.2 心理护理
胃肠减压属患者较难耐受的治疗措施,患者精神压力大,所以我们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做好心理疏导,耐心解释胃肠减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正确对待胃肠减压,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2.3 插管护理
插管前先深呼吸几次,练习几次吞咽动作。必须用注射器打气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润滑胃管减少对食管、胃黏膜的刺激。插管时动作要轻柔,配合患者的吞咽。通过咽腔时快速插入,并嘱患者深吸气及吞咽动作以迅速通过咽腔,确定留置胃管成功的标准,将胃管连接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或用注射器向胃管注入空气,能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或将胃管末端置入水中无气体逸出,说明留置胃管成功。
2.4 胃肠减压的护理
插管成功后,将胃管与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的接头连接固定。经常检查胃管有无折叠和堵塞,每4h冲洗胃管一次,及时找出引起不通畅的原因,做出正确处理。应保持胃管的通畅和减压装置有效的负压。负压调控:维持有效负压,负压吸引力不宜过大,避免因吸力过大使胃黏膜吸附于胃管头端的小孔内至引流不畅,负压过低不能将胃内容物吸出起不到有效的胃肠减压。注意引流液的色泽、性质和引流量,并正确记录。密切观察患者腹胀有无好转。如发现血性液体,应考虑肠绞窄的可能。每天给予蒸汽吸入和插管鼻腔滴石蜡油,以帮助痰液咳出和减少胃管对鼻黏膜的刺激。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炎、腮腺炎。胃管内注入药物后,需夹管1~2 小时。中药应浓煎,每次100 mL左右,防止量过多引起患者呕吐、誤吸。需要注意的是,胃空肠吻合术后,如果胃管在空肠输入端,放置位置较深,胃管侧孔全部在空肠输入端,胃肠减压不通畅时,我们可向胃管中注入10~20 ml无菌盐水,抽吸胃液后,应再注入10~20 ml无菌盐水,防止抽吸胃液时,肠黏膜堵住胃管侧孔,妨碍胃液的正常引流。及时倾倒负压引流器内的引流液,防止引流器内液体过多过重拽出胃管。
2.5 拔管的护理
拔管前告诉患者及家属因病情稳定,胃肠道功能恢复可拔除胃管,并说明拔管步骤以取得患者合作,拔管前先将胃管折叠捏紧,边拔边用纱布擦胃管,拔到咽部处快速拔出,及时清洁患者口鼻面部。
3 护理体会
胃肠减压是胃肠道肿瘤、肠梗阻、胰腺炎、胆石症等手术患者非常重要的常规诊疗措施,也是普外科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如何提高首次插管的成功率及长时间留置胃管,心理护理及置管后护理非常重要,一定要让患者从心理上接受并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燕纯叔,刘志超.两种胃管置入法用于急性胰腺炎胃肠减压的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5):436.
一、胃肠减压是普外科临床工作中每天都要重复多次的护理操作,所以置管过程的顺利与否、减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否顺利解决,是关系患者能否尽快康复的一项关键操作。
其目的:①利用吸引的原理,帮助患者将积聚胃肠道内的气体、液体排出,从而减低胃肠道内的压力和张力,有利于炎症局限,以促进患者胃肠蠕动功能尽快恢复。②胃肠穿孔时进行胃肠减压的目的:为了减少消化液继续外渗,从而减轻疼痛,防止病情加重。③胃肠手术前进行胃肠减压的目的:为了防止患者在手术中由于麻醉影响而产生的呕吐、窒息,便于术中操作,增加手术安全性。④机械性肠梗阻进行胃肠减压的目的:可缓解和解除腹部胀痛及呕吐等症状,减轻肠麻痹引起的腹胀。⑤胃肠手术后进行胃肠减压的目的:为了减轻缝线张力和刀口疼痛,利于腹部伤口愈合,减轻胃肠道内的压力,促进胃肠功能尽快恢复,防止腹胀。
二、置管前
普外科患者均为清醒患者,所以宣教工作至关重要。⑴向患者说明胃肠减压的重要性。⑵说明置管过程中不适,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⑶告知患者如何配合及配合的重要性。
三、置管中
⑴充分润滑胃管:润滑的长度为需要的插入的长度。插管中,病人若出现恶心,应暂停片刻,嘱做深呼吸或吞咽动作,随后迅速将胃管插入,以减轻不适。插入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插管过程中,如发现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情冴,提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对清醒病人插管,由于患者恐慌,加之疾病带来的痛苦,有时不昐与医务人员配合,所以成功率可能会降低。根据我科临床可采取口含温开水或石蜡油使患者唾液分泌增多,促进吞咽动作,有时也可坐起插管。插管时先将胃管与鼻孔平行插入2cm后改呈60°角,继续插入至鼻咽部,约插入15cm后将患者头部托起,使其下颌紧贴胸壁,以增加咽喉部弧度,使胃管顺利通过咽喉部进入食管。此时嘱患者边吞咽边将胃管缓缓插至所需长度后固定。
四、检查胃管是否通畅的方法:⑴用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⑵将胃管末端置盛水的杯中无气体逸出,如有大量气体逸出,表明误入气管;⑶用注射器从胃管注入10mL空气,同时用听诊器能在胃部听到气过水音。然后,用注射器抽尽胃内容物,以胶布固定在鼻尖部,接上胃肠减压器。
五、胃管固定方法:传统的固定方法因受出汗、胃管重力影响,固定的胶布昐脱落,经改良后的胶布固定法克服了以上缺点,大大减少了胃管因固定不当而脱出的机率。方法是首先将固定处管周的石蜡油和病人鼻梁上的油渍用纱布擦净,用3m贴剪成碟翼状备用,将剪好的胶布头部固定于鼻梁上,胶布两翼分别缠绕于胃管上,一般每日更换一次,汗液分泌物浸湿胶布后应及时更换。
六、胃肠减压管脱出的原因:留置胃管是普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中最不适的引流管。(1)对于神志清楚的部分患者由于对鼻胃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再加之承受着病痛和疾病带来的心理冲击,不能耐受鼻胃管所带来的咽痛等不适,情绪急躁将胃管强行拔出。护理:①加强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留置胃管的重要性及应有的不适,稳定患者的情绪。留置胃管期间,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同时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次,既可稀释痰液帮助咳出,又可湿润温暖咽喉部,减轻疼痛,预防咽喉炎的发生。②留置胃管期间,向鼻孔处滴石蜡油,每日1次。减小胃管与鼻黏膜的磨擦,减少不舒适感。(2)固定不牢,自行脱出主要原因:①鼻胃管固定不妥,胶布成为活环。传统的方法是将胶布绕管缠绕360°,然后交叉粘贴在上唇面颊部。缺点是缠绕鼻胃管的胶布昐受鼻涕浸湿,形成活环,上唇面颊部皮肤分泌的油渍昐造成胶布失去粘性而脱落。②鼻饲治疗或胃管内注药时因操作不当或病人不注意或活动时均可导致鼻胃管脱落。(3)剧烈呕吐导致鼻胃管呕出
鼻饲治疗时由于患者不遵守医嘱自行调节加大胃管营养液的滴速,或鼻饲物过凉导致短时间内大量营养液倾倒入胃,引起胃部不适引起剧烈呕吐导致鼻胃管呕出。同时患者因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少,当鼻胃管被药物、黏稠的胃液、食物残渣等堵塞造成不通时,胃肠道的积气积液不能排出,造成胃肠道的逆蠕动,鼻胃管和胃内容物一同呕出。
七、预防对策(1)做好心理护理:给予关心体贴,耐心解释病情,讲述鼻胃管在治疗中的重要性,让患者及家属明白鼻饲对改善患者胃肠功能和营养状冴的作用以及经胃肠道用药安全性和经济性。对于昏迷病人护士应向家属讲解,以取得配合,做好监护避免将鼻胃管自行拔出。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明确、有效和积极的解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避免不良刺激,稳定患者情绪。(2)做好胃管知识的健康教育为了保证宣教效果,应在插管前、后多次宣教。在插胃管前宣教时,详细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留置胃管的意义和脱落的危害,胃管固定方法及如何防止胃管拔出。通过宣教,引起患者的重视,掌握在翻身、坐起及下床活动时动作宜缓慢,不要突然变换体位,不要牵拉胃管。在发现或无意识中将胶布抓脱落时,及时按信号灯让护士重新固定。(3)加强巡视特别是加强夜间巡视,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解决。对意识障碍患者,在无护士专人护理的情冴下,进行适当和有效的约束,防止无意拔管。
1 病例资料
我科于2007年8月至2011年8月对513例患者予以胃肠减压, 其中228例出现胃管引流不畅, 约占44.4%, 其中男132例, 女96例, 年龄21~89岁, 平均年龄 (52.5±13.6) 岁。手术类型:胃肠道手术134例, 肝胆手术44例, 腹部外伤21例,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15例, 急性胰腺炎14例。
2 胃管不畅原因
胃管采用16-18号一次性硅胶胃管, 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均留置胃1 h~2 d后发生胃管引流不畅, 主要原因如下: (1) 胃管置入过深或过浅占36.8% (84/228) 。当胃管置入幽门部或十二指肠内及悬垂在食管或贲门部容易造成引流不畅。 (2) 胃管侧孔被食物残渣堵塞占25.4% (58/228) 。此类原因一般为饱食后发生胃肠道疾病、急诊手术及急性胰腺炎, 因胃内潴留食物较多, 食物易发生堵塞而造成引流不畅。 (3) 凝血块堵塞胃管占9.6% (22/228) 。一般为消化道出血进行置管及胃肠术后胃内陈旧性血块导致胃管侧孔被堵。 (4) 胃管在胃内打结占9.2% (21/228) 。主要为胃管过长, 技术不熟练, 使胃管在胃内弯曲盘绕, 特别持续负压较大时, 胃体处于负压收缩运动中, 使胃管伴随胃蠕动更加弯曲, 从而能形成结环而造成胃管堵塞。 (5) 口腔、咽部出现胃管盘曲情况占7.9% (18/228) 。主要是因为置管浅没深入细致的进行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紧张而造成咽喉、食管部收缩无法配合, 引起胃管在口腔内发生盘曲情况, 而过早的让患者进行吞咽动作, 使软腭上抬, 造成鼻后孔闭合, 从而造成胃管在咽部盘曲。 (6) 胃壁和胃管侧孔贴紧占6.6% (15/228) 。 (7) 胃管或负压吸引器放置不合适占4.4% (10/228) 。原因为在固定胃管时, 使用胶布较短或患者皮肤分泌物引起胶布粘性下降而使其发生松弛造成胃管上下不稳, 在腹压上升或者患者移动体味时引起胃管出现脱出。此外, 负压吸引器放置不合适时, 而引流器固定不稳, 在引流液过多且引流不及时的情况下, 造成引流效果受到影响。
3 结果
228例胃肠减压患者中引起不畅的原因主要为胃管置入深度不适、食物残渣或血凝块堵塞胃管及胃管在在胃内打结等。及时发现后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 全部患者均引流理想。
4 护理措施
4.1 置管前准备
置管前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生命体征、心理及疾病因素、鼻腔是否存在畸形等情况。使患者明白采取胃肠减压术的作用, 在置管前应让患者了解置管的重要性, 需要多与患者介绍交流置管的操作方法, 使患者的紧张情绪得到消除, 从而使患者能够更好的接受置管和配合。置管时需要患者的个体化情况进行成年人一般适用18号, 少数人l6号;置管置入的长度通常范围为55~68 cm, 只有长度足够才能使胃肠减压的效果得到提高, 使胃内容物被引流出, 使患者的腹胀或者腹痛症状得到缓解, 同时也缩减了患者的排气及排便时间。而置管的长度不够, 使胃液量引流效果差且腹涨腹痛缓解情况不佳[3]。
4.2 心理护理
在胃肠减压的整个过程中, 心理护理的作用十分关键, 由于疾病对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的痛苦, 而胃肠减压一般对于首次接受的患者而言较难接受, 如无合理的心理护理, 容易造成患者的恐惧及不配合, 从而影响手术的效果。在心理护理的过程中, 一定要消除患者的惧怕、紧张及难以接受的心理, 要使其明白置管的重要性及不置管所引起的后果, 从患者能够主动接受, 并能够了解如何配合置管。
4.3 健康宣教
护理工作者需要告知胃肠减压的患者术前需要禁食、水。其次需要对患者耐心的解释置管后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 如咽部不适。当患者出现口渴情况时, 可采用湿棉签使口腔湿润, 使患者的口渴感减轻[4]。
4.4 妥善固定胃管
置管后用毛巾擦干净局部, 妥善固定;必要时使用胶布在胃管上缠绕2周, 同时用纱布对患者鼻梁上的分泌物进行擦洗, 使胶布能够牢牢固定在鼻梁上。平卧时使用别针把负压吸引器固定于枕头上, 患者下床时将负压引流器固定在其胸前衣服上, 并使患者了解其在翻身或者其他活动过程中怎样能使胃管得到保护, 避免胃管出现弯折、扭曲、受压或与胃壁紧贴, 并对负压器中的引流液进行及时的倾倒, 从而使负压得到保证。巡视病房时如发现胶布松动, 及时更换。注意引流是否通畅, 定时行胃肠减压, 每2 h一次;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者应考虑引流不畅, 及时检查原因, 调整角度或长度, 同时检查是否堵塞, 必要时更换。
4.5 避免胃管胃内打结
护士在巡视患者时, 发现引流液少, 拔管遇到有阻力或较困难, 则为胃管在胃内已打结。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止减压, 对胃管进行更换。通常当拉出胃管5 cm时有阻力需要停止拔管, 予以经胃管予以少量水或空气注入, 胃管结环往往能轻松解除;而当解除效果差, 需予以患者吞服20 ml润滑剂或注射解痉剂, 然后拔出, 拔出动作要轻柔。而出现拉出胃管40 cm出现阻力, 说明胃管在鼻咽部, 不能强拉, 需要马上回送, 采用口腔取出方式;当回送有难度时, 可予以鼻腔滴入润滑剂, 在喉镜配合下采用器官异物钳取出。为防止打结, 应选用有弹性的胃管, 粗细适宜, 掌握插入的深度, 尽量一次置管成功[5]。
4.6 防止食物残渣或凝血块堵塞胃管
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胃液较少, 需要向胃内注入少量温水, 如推注和抽吸均存在阻力, 应为胃管侧孔被堵塞, 需要予以胃管内注入温水并多次反复进行抽取, 或采用改进后的胃管, 而改进后的胃管在其顶端添加了两个侧孔, 从而降低了其堵塞率, 并进行胃肠减压时, 使负面的因素得到减弱, 进而使吸收的面积增加, 减少了对胃黏膜的损伤并保证了引流的通畅。而出现血凝块堵塞胃管时, 予以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引流出胃液或更换胃管 (重新置管时严防插入吻合口) [6,7]。
综上, 掌握置管技巧是置管成功的关健, 加强胃肠减压过程中的护理, 及时排除故障, 保持胃肠压持续有效吸引, 是普外科手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曹志敏, 白娅玲.236例胃肠减压的护理体会.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 31 (9) :1509-1510.
[2]海向莲.胃肠减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甘肃科技, 2010, 26 (2) :l03;166-167.
[3]左卫华.影响胃肠减压效果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20) :104-105.
[4]吕霞.胃肠减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中国中医药资讯, 2010, 2 (31) :293.
[5]罗琪.普外科留置胃肠减压的方法及护理体会.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35) :77-78;113.
[6]蒋侠.护理干预对留置胃肠减压患者舒适度的影响.临床护理杂志, 2011, 10 (4) :78-79.
肠梗阻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是一种常见外科急腹症,是一些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发病急?病情重?情况复杂,病死率较高,为5%~10%[1]如果再并发肠绞窄,病死率可以上升至10%~20%,多需外科手术紧急处理[2]?但是不管怎样,胃肠减压却能减轻肠梗阻,缓解疼痛?胃肠减压运用虹吸原理,从鼻腔插入胃管,通过胃管吸出胃肠道内气体或液体,降低胃肠道内压力,促进患者康復[3]?胃肠减压的过程容易让人产生不适,舒适的护理就对患者来说很重要?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具有个体化,富有创造性的护理模式,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愉快或缩短并降低不快?1998年,萧丰富提出舒适护理模式,强调护理人员应加强舒适护理?在此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将舒适护理融入到护理全过程,针对肠梗阻非手术患者生理心理上的不舒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患者舒适度?
1胃肠减压时的舒适护理
1.1 选择合适的地点,舒适的环境,减轻患者因肠梗阻引起的不适,患者不熟悉引起的不安,与患者积极沟通,主动自我介绍,并尽快了解患者状况?特殊要求,解释胃肠减压目的,以取得患者配合,尽量放松患者的心情?
1.2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尽量减轻肠梗阻引发的疼痛并能顺利茶馆的体位,备齐胃肠减压的用物,以免忙乱导致患者心理不适?插管前根据患者年龄?身高选择不同胃管,合适每个患者,以达到最佳效果?
1.3 插管时动作轻快?柔和,并以语言安慰指导患者放松? 配合,使得插管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2 胃肠减压后的舒适护理
2.1 插管后先擦拭局部皮肤,去除污染物及多余油脂再妥善固定,尽量不影响患者生活?经常巡视,防止胶布松动?粘贴不牢或剧烈动作时脱出,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尽量减少患者再次插管的次数,减少痛苦?
2.2 维持有效负压,防止蜷曲,弯折,利于及时引流,并注意引流液颜色,性状及量,及时调整引流压力及位置,使得疼痛缓解,肠梗阻得以畅通?
2.3 在肠梗阻禁食期间,注意口鼻腔卫生,经常观察口腔黏膜及气味,注意防止发生溃疡?霉菌感染等?积极口腔护理,预防并发症?
2.4 在患者插管期间,与病人多沟通,并强调保持管道引流的重要性,确保患者了解?防止患者因为肠梗阻不缓解,长期插管不适,心理难以接受,及早发现患者心理变化,情绪焦虑?烦躁,自己拔管,造成心理生理的损伤,减轻再次插管的痛苦?
3 拔出胃肠减压时的舒适护理
在肠梗阻解除,肛门排气,胃肠功能恢复,同患者这解释可以拔出胃管,并在拔出胃管后清洁面部,湿润口鼻腔黏膜,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让患者感觉舒适?
参考文献
[1] 黄文胜,吴桂泉.粘连性肠梗阻212例手术时机的选择[J].医学临床研究,2003,2O(2):136·137.
[2] 乔荣玲,乔荣霞.乡}科急性腹痛的观察与护理要点【J】.中国社区医师,2008,l0(3):106.
【中图分类号】R472.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331-01
1 临床资料
我院外科自2004年1月~2004年12月公进行胃肠减压术52例,其中肠梗阻27例,胃癌、食管癌12例,上消化道穿孔7例,其他5例。男31例,女21例,年龄13~78岁,一次插管成功率94%。置管期间,中途脱出2例,自行拔管1例。
2 胃肠减压的操作及护理
2.1 心理护理
胃肠减压属患者较难耐受的治疗措施,患者精神压力大,所以我们咋护理工作中要注意做好心理疏导,耐心解释胃肠减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正确对待胃肠减压,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2.2 胃管的选择
胃管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胃肠减压的效果。我们选用江苏扬州生产的无菌硅胶胃管。插管前询问患者进食情况,根据患者的年龄、体格、所患疾病选择不同型号的胃管。如饱食后胃穿孔、肠梗阻、消化出血的患者,我们选用20号胃管,少数用18号;已行禁食或胃肠道准备的手术患者选用18号胃管;儿童用16号或14号胃管。
2.3 留置胃管
插管前必须用注射器打气检查胃管是否通畅,用石蜡油充分润滑胃管前端。插管时操作人员手法要正确,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如患者恶心、呕吐厉害,应暂停插管,休息片刻,嘱做深呼吸,个别对刺激高度敏感的患者,可先在咽喉部喷洒1%丁卡因,降低其敏感性,然后再插管。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如果按教材上描述成人一般插胃管长度为45~55cm,胃肠减压往往不能达到满意效果。所以我们一般根据患者身高、疾病等因素,再多插入5~10cm。胃肠减压过程中,根据引流情况再做适当调整。插管完毕,用胶布牢固固定于鼻翼上,以防胃管脱出。
2.4 胃肠减压的护理
插管成功后,将胃管与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的接头连接固定。注意负压引流器有无漏气,调节器否打开。经常检查胃管有无折叠和堵塞,每4h冲洗胃管一次,及时找出引起不通畅的原因,做出正确处理。需要注意的是,胃空肠吻合术后,如果胃管在空肠输入端,放置位置较深,胃管侧孔全部在空肠输入端,胃肠减压不通畅时,我们可向胃管中注入10~20ml无菌盐水,抽吸胃液后,应再注入10~20ml无菌盐水,防止抽吸胃液时,肠粘膜堵住胃管侧孔,妨碍胃液的正常引流。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如持续引流出血性液体,提示有胃肠道出血,要及时告知医生处理,并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及全身情况,防止休克发生。及时倾倒负压引流器内的引流液器内的引流液,防止引流器内液体过多过重拽出胃管。
2.5 基础护理
留置胃管期间要做好口腔护理,每日早、晚各1次,同时配合雾化吸入,避免口腔感染和肺部并发症。有报道认为胃肠减压患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由护士严格指导,适量饮水,能防止口咽感染,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高胃肠减压效果。
2.6 拔管护理
拔管时遇到阻力不可强行拔管,要先查找原因,防止损伤食管粘膜。拔管后,协助患者清洁鼻腔及面部胶布痕迹,根据医嘱及时指导患者饮食。
3 讨论
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胃肠减压是一项基本操作,且胃肠减压患者较痛苦,所以,护理人员要熟悉局部解剖和操作手法,力争插管顺利,减压通畅。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插管一次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减压过程中,勤巡视,尤其在夜间,患者睡眠时,易发生意外,及时发现问题,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避免不良后果发生。本组2例胃管自行脱出,均发生在夜间,胶布固定不牢,负压引流器放置不当,患者翻身时,胃管脱出。
参考文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3月—2013年2月我院诊治121例胃肠减压术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 (常规护理) 和观察组 (护理干预) 。61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36例, 女25例, 年龄38.0岁~85.0岁, 平均年龄 (56.0±5.0) 岁;60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34例, 女26例, 年龄39.0岁~84.0岁, 平均年龄 (56.5±5.0) 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 维持清洁、安静的病房环境, 将温度、湿度调节到适宜状态。胃肠减压期间, 液体石蜡润滑口唇, 做好口腔护理, 勤擦身, 做好皮肤的清洁、干燥, 协助患者翻身, 减少术后体位不适等症状。鼓励患者咳嗽, 指导患者进行深吸气、浅咳嗽, 促进患者排痰, 必要时, 应用药物及雾化吸入治疗。
1.2.2 观察组
采用护理干预, (1)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多沟通, 了解其心理状况, 针对性给予心理疏导, 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和压力, 使其保持良好心态,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 加强宣教[2]:详细讲述疾病相关知识、胃肠减压术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提高患者对胃肠减压术的认知能力和程度, 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 (3) 固定胃管:检查胃管插入深度, 并做好有效的固定, 交接班时, 仔细检查, 并做好相关记录。为了避免胃管脱出或意外拔管, 夜间加强巡视, 针对躁动不安等不配合治疗患者, 做好床旁看护, 必要时, 可进行肢体约束; (4) 不适症状护理:针对恶心、呕吐、口干、鼻咽部疼痛等不适症状, 针对性给予处理, 缓解患者不适症状。
1.3 观察指标
对2组不适症状 (恶心、呕吐、口干、鼻咽部疼痛、排痰不畅) 、自行拔管发生率, 进行观察和比较。同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分, 焦虑自评量表总共20项, 每项以1~4分评分, 总分20~80分, 标准分=总分×1.25。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采用u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不适症状、自行拔管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不适症状 (恶心、呕吐、口干、鼻咽部疼痛、排痰不畅) 、自行拔管发生率均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2.2 2组SAS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SAS评分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3 讨论
胃肠减压术作为比较常见的临床基础护理操作, 护理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插管、拔管技术, 胃肠减压期间, 密切做好患者的病情观察,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报告主管医师, 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胃肠道术后多采用胃肠减压术, 其可有效减轻胃肠道内的压力, 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及患者的预后。胃肠减压术治疗的同时, 也会相应增加患者的不适症状及焦虑情绪。护理干预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 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通过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并讲解胃肠减压术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预后情况等, 增加患者对胃肠减压术的认知能力,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做好胃管的有效固定, 避免自行拔管的发生[4]。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不适症状、自行拔管发生率、SAS评分均明显降低。总而言之, 对于胃肠减压术患者,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减压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 改善患者的预后,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艳, 郑旭初.225例胃肠减压患者的护理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3 (12) :345-346.
[2]陈谦.普外科胃肠减压的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 2012, 5 (4) :139.
[3]付俊, 付成华.舒适护理在腹部手术后胃肠减压的应用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 2012, 41 (6) :653-654.
关键词:循证护理,胃肠减压,应用分析
循证护理, 简称EBN[1], 其定义为慎重、准确以及明智的应用目前所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 同时将护理专业技能与多年临床经验相结合, 在考虑到患者的价值以及愿望的基础上制定最为合适的护理措施[2]。本文将对我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进行胃肠减压的66例患者分组进行护理, 从而探讨循证护理与传统护理对患者治疗的不同结果, 为临床推广循证护理, 提高胃肠减压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进行胃肠减压的66例患者分组进行护理, 其中男性患者40例, 女性患者26例, 年龄在21~7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61.2±0.7) 岁。66例患者中包括胃溃疡进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10例, 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9例, 胃癌根治术患者37例, 患者进行胃管留置时间为3~7d, 胃管平均留置时间为 (4.2±0.6) d。将66例进行胃肠减压的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 即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患者33人。研究组与对照组胃肠减压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教育背景以及社会经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且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胃肠减压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具体做法为根据患者以及临床护理过程确定问题, 并根据确定出的问题寻找相关文献提出解决办法, 根据文献记载内容以及护理人员临床经验、技能以及患者提出的意见确定有效留置胃管的操作流程[3]。对照组胃肠减压患者给予传统护理措施。具体做法为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留置胃管前应测量所需胃管的长度, 并将胃管前端进行润滑, 将胃管沿患者鼻孔一侧进行缓慢插入, 约10~15cm处, 并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动作, 以吞咽顺势将胃管插入至约定长度。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记录并给予统计学分析, 得出结论。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AS8.0统计软件, 以表示计量资料, 应用t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胃肠减压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后, 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抽出胃液情况对比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 研究组胃肠减压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措施后胃液抽出率为87.88%,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胃液抽出率33.33%, 且恶心发生率12.12%, 呕吐发生率6.06%, 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恶心发生率78.79%, 呕吐发生率48.48%, 且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循证护理的实质是将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模式转变为以科学为依据的现代化护理模式[4], 避免了护理人员在进行日常工作时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从而使护理各项措施有证可循, 有据可依[5]。
综上所述, 对胃肠减压患者进行循证护理, 在进行实际工作中对大量相关资料进行检索, 从而寻找患者留置胃管效果较好的方法, 将护理研究工作与理论实践相结合, 以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的理论研究为指导, 进行有效实践, 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使患者得到了临床较为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 减轻了患者的各种不良反应, 提高了患者抽出胃液的比例,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宋敏, 手鸿雁, 王微, 等.循证护理在临床的初步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6) :57.
[2]莫海花.为病重患者置管鼻饲返流误吸的原因与预防2例[J].护理实践.2003, 19 (8) :61l.
[3]常乃秀, 姆贞会, 曲静, 等.口含液体胃管法用于中毒洗胃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18) :5-6.
[4]鞠贞会, 周进英, 越明明.等.u含维生索c片插胃管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84) :35-36.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胃肠减压,循证护理
胃癌根治术是临床常规治疗手段,术后长时间使用胃管会影响患者的胃肠功能,通过持续胃肠减压,及时吸出胃肠内气体和胃内容物,以此降低胃肠压力,减轻腹胀,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循证护理是给予科学依据的基础护理,在护理中实施科学护理方法,给予患者最为有效的护理方法[1]。笔者以4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例,给予循证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男28例,女12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4.5±2.6)岁;胃窦癌24例,胃小弯癌12例,贲门癌4例;32例胃大部分切除术,8例全胃切除。
1.2 方法。
(1)常规护理:患者行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需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了解患者术中具体情况,记录患者全天生命体征。患者麻醉消失后,行半卧位,减轻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若患者行全身麻醉,或伴心肺疾病患者,应吸入低流量氧气。患者卧床期间,护士要协助家属帮助患者翻身,定时叩背,按摩四肢,适当抬高下肢,以免形成静脉血栓,防止肌肉萎缩。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待生命稳定可下床活动时,需早期下床活动,适当运动。加强患者的卫生护理,注意口腔卫生,定时更换床单和病服,加强清洁卫生。患者术后需于鼻腔放置导管,并要禁食,在禁食及插导管期间,导致患者分泌唾液减少,口腔内黏膜干燥,促进细菌生长。因此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口服草珊瑚片或西瓜霜,以免导管对咽部造成强刺激。(2)胃肠减压护理:患者术后需行胃肠减压,按照胃肠负压吸引原理,尽早吸出胃肠道积聚气体,排出胃中内容物,减轻腹胀,缓解切口疼痛。减少缝线张力,使切口得到更好愈合,促进胃肠壁的血液循环,有效恢复患者消化功能。术后留置相应胃管,将一次性引流袋固定于患者床头,低于胃部水平15 cm,引流袋下垂于患者床边。护士定时挤压引流,维持负压器负压状态,使胃液能够通畅引流出体外。由专门护士统一更换患者的负压引流装置,密切注意胃液的颜色、性质、量,待发现异常问题后要立即处理。(3)导管护理:手术结束后,护士要仔细观察导管位置,取真丝胶布固定。护士应加强病房巡视,注意导管位置和固定情况,仔细检查适当调整。同时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导管监护知识,密切注意导管固定和引流情况,在床上合理运动,以免牵拉导管。每1~2 d更换一次胶布,随时更换松动胶布。(4)心理护理: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多存在消极悲观心理状态,诱发心理问题,影响伤口愈合。护士要深入病房,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了解患者负面情绪,都关心鼓励患者,使患者能够以最佳情绪面的治疗,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心,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预后质量。(5)饮食护理:胃癌根治术术后患者为了促进肠胃蠕动,肠胃功能较快康复,在肛门排气后需拔除胃管。胃管拔除当天,可饮入少量水或米汤,首次进食量要控制在20~30 m L,注意患者进水情况。当出现不适时,可每隔1~2 h时给1次,逐渐增加进水量,每次增加5~10 m L,最多50 m L。第2天可适当进半流质食物,每次进食50~80 m L。患者进食时,以清淡、易消化、丰富蛋白质、维生素食物为主,少吃多餐,逐渐减少进食次数,增加进食量,逐渐恢复患者正常的饮食量。(6)早期活动:患者术后根据身体情况和恢复情况,适当早期进行轻微活动,逐渐下床活动,适当控制活动量,以此促进肠蠕动,恢复肠胃功能。(7)出院指导:患者在出院之前,护士要叮嘱患者合理饮食,控制饮食量,指导患者低脂饮食,多食用丰富维生素食物和水果。每隔3个月到门诊复查。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实际情况、并发症及临床表现,使患者及家属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并到能够到医院到诊治。
1.3 评价指标[2]。
焦虑程度:按照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由患者亲自作答,共计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焦虑程度越重。抑郁程度:按照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共计100分,抑郁程度随分数的升高而加重。
2 结果
2.1 患者护理情况分析:
40例患者,术后胃肠均排气,排气平均时间(3.0±0.5)d。手术切口均得到痊愈,未发生切口感染情况及导管脱落、扭曲等事故,1例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延长。患者术后未发生并发症,均有效恢复后出院,住院时间(14.5±1.6)d。
2.2 患者心理状态:
40例患者SAS评分(25.4±2.7)分,SDS评分(28.7v±3.1)分,可见,患者经心理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均明显改善。
3 讨论
胃癌患者在采取胃癌根治术后,手术创面大,手术时间长,给患者带来相应的生理及心理问题,尤其是肠胃功能,使患者面临着诸多压力,因此术后针对患者胃肠减压问题实施循证护理,对恢复患者胃肠功能十分必要。患者在胃肠持续减压过程中,持续性负压吸引,会损害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出血坏死。在胃肠减压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针对患者需求采取个体化优质护理,加强负压吸引的护理工作,固定导管,并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效果确切。同时要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述胃肠减压的重要性,能够学会自我监护[3],确保患者减压期间的安全性。患者术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疼痛,疼痛是患者术后常见问题,而术后疼痛会影响患者的恢复情况,降低了患者的预后质量。而术后采取有效情况,积极控制疼痛是稳定患者情绪的最好方法,同时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饮食,对恢复患者胃肠功能具有显著效果。为了提高患者疼痛耐受力,可维持体位的舒适度,尽量转移患者注意力,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疼痛剧烈患者,可适当给予必要的镇痛药物,以此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更好康复。通过本次研究,40例患者胃肠在(3.0±0.5)d排气,术后未发生并发症,均有效恢复出院,患者经心理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由此可见,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采用循证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负面情绪,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总而言之,循证护理在胃癌根治术胃肠减压中的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胃肠功能,促进患者排气,使患者以积极向上情绪面对治疗,临床价值高,疗效显著,值得肯定。
参考文献
[1]曾薇.胃癌根治术65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0):74-75.
[2]江莉霞,常永琼.循证护理应用于胃癌根治术后胃肠减压中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4,35(9):2007-2008.
【胃肠减压操作及护理】推荐阅读:
胃肠减压管的护理07-23
数字胃肠造影机操作规程10-09
减压孔板06-27
中考学生减压07-03
职场减压方法09-22
美国职场人减压方法09-12
高三考生减压心得体会07-12
职场减压的几个方法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