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广告交易平台那些事儿网络广告

2025-0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网络广告交易平台那些事儿网络广告(精选15篇)

网络广告交易平台那些事儿网络广告 篇1

阿里妈妈依托阿里集团强大的资本运作,纵横捭阖,强势笼络了大批长尾资源,走的是买进来再走出去的套路,据说阿里妈妈上目前有超过33万的中小网站以及17万的博客站点,拥有超过90万广告位和覆盖14亿的PV,号称囊括了近1/3的中国的中小站点,届此期待烧钱烧出中国站长的春天,可见阿里妈妈现在大部分精力的都在扩展长尾媒体上。这样的一种方式短期来说对网站主自然是“金风送喜来,紫金花正开”,却更是阿里妈妈无形的枷锁。我们翻过来看亿告这边又是怎样的一场风景:打开亿告平台,对各个行业做了细致分类,主打的售卖网络媒体按照用户群特征划分为商旅投资圈,招商医疗圈,女性时尚圈,非主流IT圈,以及小区生活圈,每个媒体圈都有更细致的精准分类,颇有一点分众江南春倡导的“全面生活圈”意味。但是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亿告与其同属于亿玛旗下的“同门兄弟”亿起发网站联盟的媒体整合策略皆然相反,亿起发靠众多长尾网站加盟取得全国第一网站联盟平台地位,但是亿告上的长尾资源相比阿里妈妈来看着实干巴巴的少得可怜,这不得不让人思考和怀疑亿玛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难道是被阿里妈妈给震撼了,退缩了?

依笔者看来其实不然,窃以为阿里妈妈首先从下游(网站主)开刀,圈好地多种草,羊或许自然会来,而亿告走的是曲线救国的道路,先从上游(广告主)入手,深度挖掘广告主的需求,再对媒体分析和选择帮助广告主精准命中目标客户群,直接达到有效宣传的目的,

亿告如此操作貌似对长尾站长来说是不公平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对我们站长来说没什么可探讨的,我们需要的是可持续性,可长久性的广告收入,精明的站长如果再深度一下,长远一点看待亿告的所为,实乃用心良苦,不由得佩服亿告团队睿智的实战操练,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阿里妈妈完成了阿里联盟困境的华丽转身,但又陷入了另一个陷井:由于资源过份集中在长尾的整合上,会忽略了上游真正的需求所在,结果在市场战略上只能处处跟随亿告,失了先机。阿里妈妈可能忘记了,在通向成功的路途中,媒体整合其实只是其中一座桥而已,并不是全部。

当然我们不得不批评一下亿告,既然选择了“网络广告交易首选平台”这样的市场定位,以及“让网络广告更有价值”的“人生观”,可真苦了你下面的团队,苦了那些可爱而又艰辛的站长们,因为我们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你的销售务必有了广告主,才去进行长尾购买,空手套白狼之嫌,销售的压力和困扰会与日俱增,当广告主指定要投放哪些媒体时,网站主如果知道了,那就具备更高的议价能力了,空间更广阔,建议网站主主动和亿告的销售或媒介购买提前亲密接触,拉好关系,呵呵

综上所述,窃以为亿告走的保守路线更有利中国网络广告交易市场的成长发展,既对上游负责,又不脱离下游最基本的价值,干干净净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不管亿告与阿里妈妈是否会正面交锋,还是在策略上各取所需,未来网络广告交易市场的竞争永远没有止境。毕竟今天的市场已经发生重大变局,我们已经不能期望用靠烧钱这样的消耗战方式来完成自己的成长。是不是行业第一,这可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不能没有强大的产品支持,不能没有与自身品牌内涵良好的结合,不能没有与广告主的互动、沟通和体验。如果只靠声音大,那么你会发现真正卖座的,只能是那些广告中的明星,或者是广告背后的媒体,反正不是企业自身。如果这样,巨大的广告成本靠谁来消化?所以,所有的胜败放在行业广度来看就显得渺小,所有的得失放在长远视野来看就显得微妙。网络广告交易平台到底谁是真英雄,也许今天还不是下结论的最好时候。

网络广告交易平台那些事儿网络广告 篇2

本文根据艾瑞统计数据,参考国内购物网站的点击量和成交量等实际浏览效果,选择以淘宝网作为藏族商品广告研究的基础,将2015年5月10日淘宝网上藏族商品的情况作为样本,研究分析网络购物平台中藏族商品的种类、销售现状、广告传播特点和问题。

一、淘宝网藏族商品概况

在淘宝网主页的搜索框中,以“藏族”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能获取4.56万件相关商品;有意思的是,检索结果中绝大多数是藏族的传统舞蹈服饰,网站提供的相关检索关键词为“藏族服饰”、“藏族服装”、“藏族水袖”、“藏族演出服”、“藏族舞蹈服”。一方面由于相关检索关键词是由网站算法根据以往搜索记录等自动生成,似乎在消费者的心目中“藏族”跟“服饰”密不可分。一方面彰显了藏族传统服饰的强大市场,另一方面也引起笔者的一点担忧,藏族商品的丰富多样性并没有在网络市场上充分体现出来。

以“西藏”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能获取19.47万件相关商品;网站提供的相关检索关键词为“西藏特产”、“西藏饰品”、 “西藏天珠”、“西藏藏红花”、“西藏披肩”、“西藏工艺品商品” 等,种类繁多,并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类别。按照销量从高到低,藏族商品大概集中在以下四种类别:

通讯类商品。以中国移动公司为代表,提供西藏地区话费充值业务。仅中国移动官方旗舰店一家,在30天内就成功交易近10万次。从最初到营业厅排队交话费,到如今登录淘宝网选择一家网店买卡缴费,这种话费缴纳方式的改变,充分体现了互联网的普及带给西藏人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

藏医药类商品。在检索结果页中可以看到,绿萝花、雪丽花、红景天、藏红花、七彩菊、膏药、冬虫夏草等商品都是备受欢迎、销量居高不下。如某家网店中仅绿萝花一件商品在30天内销售2900余份。

西藏特产和民族风格饰品。以牦牛肉干为代表的休闲零食,鸡血藤手镯、天珠、金刚结手绳、藏银首饰等,在各家网店中都是热销商品。

藏族传统服饰。随意百搭的披肩、用于专门用途的藏族舞蹈服装等,都为消费者所热捧。此外,藏族唐卡、哈达等佛教工艺品等也都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在了购物网站中。

二、藏族商品广告宣传特点分析

传统企业的广告策略,一般是向广告公司支付费用来进行广告的策划创意与制作,向媒体支付费用来购买版面和时段,以期让目标消费者看到商品并产生购买意愿。这要求企业有雄厚的资金支持。而在购物网站中,绝大多数网店都是小本经营,他们支付不起巨额的广告费用,由此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广告宣传方式。

(一)常见广告形式

搜索关键词广告。当消费者登录购物网站后,除了浏览网站首页或各类商品主页面呈现的商品之外,普遍的一种举动是在首页键入关键词主动搜索想要购买的商品。有数据显示,淘宝网交易量的70%以上是根据淘宝关键词搜索而达成的,例如买家此时此刻需要购买一件西藏首饰,他很可能会在淘宝搜索栏中去搜索“藏银”、“西藏手镯”、“藏饰”、“西藏手工艺品”等词语,而卖家出售的产品名称中含有上述词汇的,则买家通过搜索后可以看到此卖家出售的产品。根据消费者的这种行为方式,购买搜索引擎关键词成为淘宝店主的主要广告形式,搜索率越高的关键词价格越贵。

购买网站广告位。与传统网站广告类似,淘宝网也在网站首页、会员登录页面、品牌商城首页等各个层级的页面上提供了许多广告位,根据广告位的位置不同,广告价格也不同。购买网页上的广告位,也是藏族商品卖家会采用的主要广告形式。笔者在淘宝首页键入“西藏”作为关键词,跳转到搜索结果主页面,除了通过购买关键词出现在搜索结果中的藏族商品之外,网页右方和下方的广告位均被藏族商品占据,几乎清一色是各大旅行社的西藏旅游团广告。

虚拟店铺广告。在点击广告位的广告或点击搜索结果之后,页面会跳转到某家淘宝店铺主页或商品具体页面,在这种情况下,虚拟店铺的整体风格、格调、图片以及文字说明便会对消费者最后能否发生实际购买行为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各藏族商品卖家十分重视虚拟店铺的整体风格打造,倾向于将自己打造得藏风浓郁,从logo到整个店铺装修风格无一不渲染藏族传统文化特色,将虚拟店铺整合成西藏传统文化的一扇窗户,以此来吸引消费者。如一家主营藏饰文玩手链的“三昧梵音”旗舰店,虚拟店铺首页色彩以暗红为主,配以透明处理过的佛塔作为网页底纹,商品分类列表则是用传统藏式吉祥纹样———“吉祥图”作为区隔;在店铺首页上占据电脑屏幕2/3大小非常醒目的是布达拉宫、寺庙内部和金碧辉煌的佛像图片循环轮换,并配有“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轮回中,心若一动,便已千年;三昧与您一起结佛缘”的文字。在浏览这家店铺页面时,感觉不到买卖商品的气息,更让人感到新奇和神圣,像是让心灵受到藏传佛教的熏陶,这在藏族商品虚拟店铺中极其普遍。

(二)广告特点风格剖析

在购物网站藏族商品的广告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将西藏以及西藏传统文化作为独特USP,将藏族商品的本身特点弱化,更强调西藏作为产地赋予商品的神圣意义,这在广告的各个要素上都明显体现出来。

从广告文案上来看,藏族商品广告以感性诉求为主,广告文案中既描述产品的常规卖点,同时也将西藏传统文化附加之上,将藏族商品神圣化,甚至迷信化。笔者对淘宝网上销量前100名藏族商品的广告语进行了粗略统计,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为“西藏特有”、“辟邪开运”、“缘分”、“旅行”、“圣洁”、“名贵藏药”、“古老工艺”、“纯净”等。以饰品为例,饰品广告中常见的卖点是款式漂亮、制作精美,而西藏鸡血藤手镯的广告中则侧重于强调原材料的来源“西藏山南”、渲染功效“补血、活血、通络”。从这种层面来看,不仅仅是把鸡血藤手镯作为一种商品,更是作为一种保健品和药品在销售。而藏银首饰的广告文案中普遍强调“开光”,强调“辟邪护身,增强贵人运,化解凶星侵扰”等,带有浓厚的宗教意味。同时,与传统的电视或报纸广告等不一样在于,店铺广告文案没有字数和篇幅限制,因此在店铺广告中,可以尽情描述藏族商品的种种特色。

从广告代言人的运用来看,广告中无不是强调店铺、商品与西藏的渊源,以广告代言人的西藏身份证实产品本身的质量过硬、功效神奇和意境悠远。广告代言人有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一种情况是店主直接担当广告代言人,当店主是西藏人时,店铺广告中强调的是店主的西藏身份。如一家名为“冬虫夏草原之家”的店铺,在首页的横幅广告上直接超大字体注明“藏族劳动模范家的青藏特产”,且在每一件商品的图片广告上均以醒目字体注明“藏族劳模网上直销”、“藏族劳模才让卓玛自产自销”,以自身的藏族劳模身份来为产品代言,加强产品质量功效的说服力。若店主本身不是西藏人, 他们则在广告中强调店主和西藏之间的渊源,并将这种联系增添人文情怀,赋予美好的寓意。如“逸念西藏”店铺在广告中这么描述店主与西藏的关系:“那一年,我们离开嘈杂的都市;背上行囊,踏上西藏之旅;那一年,与菩提结缘;褪去铅华,繁华不过一拘细沙;怀着敬畏的心,真实地与这个世界相处……”显而易见,对于身处都市渴望来一次说走就走旅行的目标消费者而言,脱离商品描述层面的文艺表述,会让他们对店主的行为产生欣赏与向往,从而购买一件店里的商品,仿佛自己也与西藏有了亲密接触。另一种情况是聘请模特拍平面广告,然后展示在店铺中,多见于旅游、服饰、首饰类藏族商品。值得注意的是,模特也都是穿着传统藏装出现在广告中。

三、对藏族商品广告传播的思考

(一)广告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受众对西藏的文化认同感

藏族商品广告的传播效果,是建立在大众对西藏已有的认知和认同之上的。尽管西藏与内地从气候、地理、环境乃至文化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这并不妨碍内地人接受理解西藏文化,从而接受藏族商品广告。这是由于中华文明具有多元文化的结构特征,对不同地域的文化能够涵容与吸收, 同时藏民族文化由于自身与中华民族的天然联系,因而具有共同的族缘意识和认同基础。共同的文化认同基础保证了藏族商品广告的传播效果。

相应地,藏族商品的广告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对西藏文化也起到了宣传和传播作用,提升了大众对西藏文化的认同感。长久以来,如何有效扩大西藏传统文化的影响,使之得到国内外普通大众的了解和认可,是西藏地方政府和各级媒体考虑的重点问题。对于西藏的新闻报道、组团参加文化产业博览会、拍摄《第三极》《拉萨往事》等影视作品、《文成公主》 实景剧的演出、《格萨尔》的出版等等,都是传播西藏文化的重要途径。然而,笔者认为,广告是一种没有被官方注意到的途径和方式。广告比新闻报道更亲民更随和,比实景剧更没有地域限制,比文学作品阅读门槛更低,更重要的是,藏族商品广告不是让消费者被迫接受,而是他们在网站购物过程中主动点击观看的结果,这使得他们对广告中西藏和西藏文化是抱着向往的态度,在看完广告后选择购买商品,说明他们接受和认同了承载在商品之上的西藏文化。截至2013年,淘宝网有注册用户近5亿,每天有逾6千万的固定访客,这是一个庞大的潜在受众群体;以店铺“藏荣堂”为例,30天内仅绿萝花一件商品就有3000个客户来购买,这说明有超过3000人认真阅读了店铺广告,并对西藏产的商品和商品广告中蕴含的西藏文化认可和认同。显而易见,借助于广告进行推广,有效介绍和宣传西藏的传统文化,大有可为。

(二)对藏族商品广告的负面隐忧

在消费社会,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使人们不管在行为上还是观念上都有了一定的消费主义倾向。城市青年群体是观念上的消费主义最主要的接收者,尽管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现在还不能实现高消费,但他们已经在极力追求或模仿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甚至常常超出经济能力或压抑基本需求的满足而去追求心理或观念上的消费。顺应这种消费思潮,藏族商品贩卖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而是它背后所代表的“西藏”———世外桃源、 高僧大德、神秘文化、解放心灵等等。不得不引起警惕的一个现象是,绝大多数藏族商品广告中对西藏元素、西藏文化、藏传佛教的使用,都是对西藏文化的消解。卖家为了提高商品的销售量,在广告中不断地把西藏简化成世外桃源或者有神秘力量的地方,仿佛所售商品与西藏挂点钩,就有了比同类商品更值得吹嘘的噱头,为商品披上了“神秘”、“圣洁”、“自由”等面纱,以期能打动身处钢筋水泥向往自由追求神秘的都市青年。布达拉宫、经幡、藏传佛教音乐等原本神圣的藏传佛教标志物,变成了广告的图片和背景音乐;店铺卖家地址在河南郑州、广西桂林等地,也要在广告中与西藏扯上关系, 以示与西藏的渊源;店主和模特毫无必要地穿着藏族传统服饰出现在广告中,不能不说是对藏族身份的消费;吸引游客来西藏旅游,一定会说是“神秘又美丽”、“重生之旅”;西藏传统文化中的任何元素都变成明码标价可以讨价还价的商品, 甚至可以根据需要自己随意改变规制,不得不说讽刺;以至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词反复出现在各个藏族商品广告中, 呼唤每个人都与西藏来一次亲密接触。广告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故作姿态、牵强附会地滥用藏民族文化元素只能导致受众对商品及品牌的流俗认知。所有的这些,都让人忧虑:大众对西藏的误读从何而来?在消费社会中如何保持消解和建设的平衡?如何能阻止西藏作为一种意象被过分解读?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解读。

摘要:伴随着手机和电脑在人们生活中的全面普及,西藏文化和文化产品在互联网上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藏药、藏族传统服饰等藏族商品在购物网站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一方面说明互联网成为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另一方面藏族商品的热销也标志着藏族文化对大众的吸引力。本文以国内最大的购物网站淘宝网为例,对淘宝网上藏族商品的概括做出整体扫描和描述,然后对销量高访问量大的淘宝店铺广告进行分析,并结合广告学知识和消费主义理论对藏族商品广告传播深化分析。

互动通,领跑在线网络广告平台 篇3

互联网广告:全新广告媒体

Internet作为一个全新的广告媒体,其显著特点速度最快、效果理想等成了广大企业扩展壮大途径的要素,对于广泛开展国际业务的公司更是如此。例如:Google95%的收入来源于广告,而“GoogleAdNetwork”占总收益里的20%。同样地,Facebook的收益也几乎都来自于它自己的广告。这其中,互联网广告推广平台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线网络广告平台最初我们叫富媒体,其在广告业内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是一种介于想出售广告空间的网站与想在网站上刊登广告的广告主之间的平台。从20世纪九十年代末在线广告网络的兴起到AdNetwork3.0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广告公司奋力突围,在线广告网络平台的运用在互联网广告收入上发挥着巨大能量。”互动通控股集团资深副总裁袁珏明跟记者分享了在线网络广告对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互动通:领先的数字广告平台

互动通控股集团就是这样一家致力于网络广告平台开发和服务的企业。互动通控股集团拥有广泛的业务,是包括研发、互动视频、无线、互联网创意广告设计、广告服务、规划和购买及增值服务在内的数字媒体。目前,互动通控股集团在中国数字媒体品牌中拥有超过300个高端的跨国公司客户,其中超过85%是来自全球财富500强,比如IBM、惠普、英特尔、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NEC、爱普生、微软、苹果、阿迪达斯、耐克、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欧莱雅、宝洁、凌志、丰田、马自达、日产、标致、福特汽车等。互动通客户范围还包括许多领先的中国公司,比如李宁、361度、联想、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夏新、森马、青岛啤酒、蒙牛乳业、伊利集团、淘宝等。

互动通控股集团资深副总裁袁珏明解读了互动通驰骋广告业、领先广告行业地位的发展史:“1999年,互动通创立。不久,互动通便通过自身研发的iCast富媒体广告在业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年底,开发精准营销产品的事情被提上日程,2006年正式组织技术团队研发iFocus技术,2007年iFocus产品上线。自此,iFocus成为互动通最成功的产品之一。当时,通过内容匹配,帮助世界500强中80%的客户进行精准投放,定义了自己在精准营销领域的地位。”时至今日,互动通旗下拥有数字广告平台hdtMEDIA、移动数字广告平台hdtMobile与数字广告交易平台hdtDXP三大平台,数字广告平台也将在线广告网络平台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互动通的成功是靠开发许多领先的技术及产品作为支撑的,其在在线广告解决方案方面获得专利,如iCast——富媒体技术、iFocus——内容精准匹配广告技术和hdtMobile——移动数字广告平台等。

专利:

iCast——不是为了互动而互动

在与袁珏明的交流中,更多的谈到富媒体广告的应用。富媒体品牌广告是一种在线广告网络的平台,富媒体可应用于各种网络服务中,如网站设计、电子邮件、BANNER、BUTTON、弹出式广告、插播式广告等。而开辟了富媒体广告的应用的企业正是互动通。iCast提供富媒体品牌广告解决方案,目前很多人对于富媒体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袁珏明称:“iCast基于其成熟的富媒体广告技术,为客户提供了丰富的富媒体广告表现,包括浮层、视窗、扩展、联动等多种广告形式,并支持摄像头、麦克风、键鼠等多种外设进行广告交互体验,为不同广告传播需求提供更多选择,充分体现出富媒体广告的魅力。有时候讲富媒体,不是搞专业的人就很难理解。我觉得富媒体通俗地讲,实际上是一种用创意特性和虚拟用户来关注的表示形式,所以不一定是非要非常专业概念解释,富媒体广告在它别具震憾力的表现形式上实际已经很好地展现了富媒体广告的品牌张力与文化内涵。iCast富媒体广告并不是为了互动而互动,可能这个方向也是所熟悉的广告主需要被尊重的和被传播的。所以在这点上互动通做了非常多的类似的合作。”iCast与国内五大门户网站以及各个行业排名前5位的垂直媒体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为富媒体广告提供大量的集中曝光,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及影响力。

专利:

hdtMobile——移动富媒体传播

移动互联用户的膨胀,互动通发掘移动广告平台hdtMobile,以富媒体为核心的移动数字广告平台,以手机客户端作为富媒体广告载体,进行无线移动传播。hdtMobile以iOS、Android两大主流智能操作系统及其各类手机为主,同时覆盖了Symbian、WindowsPhone等操作系统,将富媒体、视频、动画、图片和文字链等各类广告形式与“双屏合一”的营销策略相结合,跨越PC与Mobile双重介质,从而将炫动精美的移动富媒体广告同步呈现给品牌广告主。

“hdtMobile提供基于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通过双屏联动乃至三屏联动的模式实现用户与品牌的高效互动。互动广告可实现用户定向,根据用户的地域、时间、偏好、机型等进行精准投放,使广告投放更有效、更精准。”袁珏明自信满满地说。

专利:iFocus——定义精准营销

从最初iFocus的50多家网群,到现在iFocus成为互动通最成功的产品之一,通过内容匹配,帮助广告主进行精准投放,世界500强80%的客户名单已经在互动通服务之列,稳固了互动通在精准营销领域的地位。袁珏明说:“当时,iFocus的形式很简单。从干巴巴的视框到后来的视频压缩广告,再到现在的精准投放广告。iFocus注入了很多信息。功能在不断改进,其营销效果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让广告消费者容易接受。互动通每年都加入新的发展目标,内容精准匹配广告技术也在不断提升。目前iFocus已经获得很更多关注。”

到底什么是iFocus?iFocus提供互联网精准匹配广告。iFocus作为网络广告整合平台,能最大限度地契合品牌广告主的互联网广告投放需求,提供互联网广告解决方案。根据广告诉求,有效结合客户预算,采用优质媒体资源,整合定向技术解决方案,找到目标受众,达到广告投放的高回报,从而实现广告的有效传播。iFocus拥有国内85%以上的优质网络媒体资源,共17个大类,覆盖网民超过90%,确保广告传播覆盖度。根据广告诉求,iFocus网络广告整合平台,通过目标受众的浏览行为对网页进行动态分析,利用不同叠加定向技术,找到目标受众,实现广告有效传播。iFocus利用其精准定向技术,圈定受众地带,以消费者为导向进行定向传播,并与MillwardBrown、iResearch、DoubleClick、CTR等第三方公司合作,利用第三方专业化数据分析与研究能力,对广告投效果进行挖掘研究,一方面为广告活动提供专业公正的第三方数据报告;另一方面也为今后的广告投放提供优化改进的依据。目前,iFocus的网群达到500家,涉及19个品类,并与国内活跃的SNS网站都已建立了联系,形成了SNS媒体营销圈。接下来互动通会把这个数字做到更大,预计未来整个iFocus的网群会超过1000家,品类会增加到33个,除了大众网站,也将涵盖小众网站,满足不同客户的投放需求。

与传统的四大传播媒体(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广告及近来备受垂青的户外广告相比,互联网广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实施现代营销媒体战略的重要一部分。互联网对传统媒体全方位的渗透和颠覆达到了质变。“普通的互联网广告的点击率是在千分之五到千分之七,就是0.5%到0.7%。0.5%的概念是1000次广告曝光,有5个用户点击,互动通的iFocus广告,平均点击率是2%。换句话说,就是1000个广告曝光,有20个人点击,所以从广告效果来看,它的广告效果是传统广告的4—5倍。”袁珏明认真分析了iFocus整合定向技术,实现用户匹配的精确性、灵活性。

集万千优势于在线广告网络

互动通研发的产品不止这些,互动通控股集团资深副总裁袁珏明表示:“今天,我们精准投放的生态体系已经成熟,互动通运用多种广告形式,包括视窗类、扩展类、浮层类、超载类、背景类、联动类、视频贴片类、游戏内置类、互动类共9大类、20种各具特色的形式,满足不同品牌广告主对产品、品牌的展示需求。”互动通集合3大平台产品的优势,逐渐打造了一个领先在线广告平台。

目前hdtMEDIA已是互动通旗下全新一代数字广告平台。hdtMEDIA以客户的推广目标至上,全面综合媒体资源、广告形式、投放技术,为客户量身定制媒介整合策略。公司运用iCast富媒体品牌广告、iFocus互联网精准匹配广告以及hdtMobile移动富媒体广告等多项国内顶级专利技术产品及多种专业网络广告营销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网络整合营销媒体平台服务,实现了手机屏和计算机屏的双屏互通,并将数字电视屏幕融合进来,打造全新的三屏合一的网络整合营销平台。hdtDXP也成为领先融合了广告交易平台、需求端平台、供应端平台以及数据管理平台的互动通数字广告交易平台。

在袁珏明看来,在线广告网络平台是与客户沟通的一种介质。这些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在线广告网络的发展。自1999年成立以来,互动通坚持致力于互联网富媒体广告行业及互动数字广告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全系列网络广告解决方案的提供。互动通始终将“坚持自己的创新之路,为客户提供高回报率的网络广告解决方案,引领行业走向产业化”作为自身奋斗目标。互动通做到了。袁珏明认为成为中国领先的数字广告平台主要是因为互动通的品质所在:“首先是坚持。广告媒体平台不是一个炒作的平台,不是靠一炮打响,我觉得坚持很重要,一个广告联盟的发展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需要静下来进行受众分析,需要结合客户的需求作调整发展,需要根据客户需求与市场变化对产品进行升级改造。其次是专注。从第一支富媒体广告、第一个智能手机广告的发展等。我们一直都很专一,更加专注该领域并做到极致。还有,团队精神也是最主要的。一个团队创造的价值是巨大的。AdNetwork不是靠一个明星代言或者其他来投机取巧的方式来经营的,我们是靠强大的团队技术,以及强烈的团队意识和精神才能更完善地经营互动通这个大的品牌。”

网络虚假的那些事儿作文 篇4

“唉,你看你看!‘糖泡泡’给我发了好多只四叶草手表的图案啊!”她把一堆图片在我眼前翻来翻去,“你说这条珍珠的好还是英伦的漂亮?‘糖泡泡’给我30元一支!怎么样?划算吧。”好朋友快乐地嘴角轻翘。

我不禁暗暗犯愁,“万一遇上骗子怎么办?你认识她吗?”朋友急了:“认识啊!怎么不认识?!人家做微商的拉个宣传很常见的!”说完,就噼里啪啦的打上一通文字发给网友,然后又一个红包微去。

几乎在发去的`同时,糖泡泡就已经把钱收了,我只能祝朋友好运:“希望你能成功买到手表。”

又过了一个星期,电话响了,我慢腾腾地接听,却发现另一头是好朋友失落的声音:“她把我微信删了……”我自然知道这个“她”是谁,心里颇有一点儿哭笑不得,花了30买回教训也算不上是场亏本生意。

网络就是这样一个裹着糖衣的烟雾弹,表面上的美好并不能都可信,背后的一切只是一个没有血肉填充的干瘦骨架。朋友的被骗让我心中也徒然升出一份警惕——就在前段时间百度头条上揭露了p图的最高境界,一个相貌不敢恭维的女汉子,却经过大刀阔斧的修饰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瑶池仙子,真是“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啊!若不是真实面目早已示众,谁都不愿去相信这个真实到一定境界的谎言,不得不感叹一句:“佳人难再得……”

网络广告交易平台那些事儿网络广告 篇5

互联网行业从来就不缺新奇概念,从过去的门户网站到后来的搜索引擎,从web2.0的崛起到web3.0的喧嚣,网络广告也正在从此前的门户横幅时代向现在的“行为营销”迈进。

“行为营销”?

以前,网民浏览互联网时,展示性广告实现的是广度覆盖,无法针对不同属性和行为需求的网民进行区分。但新冒出来的“行为营销”则有望改善这一现状,比如同一个广告位,如果你倾向于购买汽车,就会向你展现汽车类广告;如果你正打算挑选一部手机或数码相机,推荐消费电子类的广告也许更能激发你的兴趣。

这就是现在全球网络营销界炙手可热的行为营销技术。底,虎翼网总裁兼CEO张天山在国内第一个提出了网络行为营销概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天山表示,行为营销是个能根据网民浏览行为不同而自动匹配不同广告的发布系统。“这是广告业的最高境界——在用户访问时,网站能够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向他或恕⊥扑筒煌的广告。”

但不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具备这个能力,行为营销的进入门槛相当高。有网络营销专家认为,“行为营销”成功的关键点在于要掌握大量甚至是大多数中国网民的访问行为数据,才能进一步掌握网民的行踪,通过访客行为分析,建立访客行为数据库,从而了解网民的兴趣、爱好、需求以及购买计划,进一步通过在网页访问中“插播”的方式,向网民推送其感兴趣的内容,

开启3.0时代?

如此,广告商客户只需选定潜在客户群,系统就会把广告全程跟踪投放到这些潜在客户人群面前——广告跟着人走,而不是模糊式投放。张天山告诉记者,行为营销模式与当前其他网络广告平台,如1.0时代的新浪、搜狐等门户品牌广告和2.0时代的Google、阿里巴巴、百度等关键词广告有着本质区别。

在张天山看来,网络广告从开始到现在,如果以阶段性来划分的话,一共经历了三次演变:网络广告1.0,即网络广告的门户时代,广告的投放无法细分访客,从广告受众的角度看,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等没有本质区别;而后是网络广告2.0,即网络广告的搜索时代,广告商客户可根据访客所搜索的关键词和所浏览的网页内容向网络广告平台投放广告,实现了向行为营销转换的过渡;第三个阶段就是网络广告3.0,此阶段广告是对人的,而不是对关键词或网站的,也就是说,访问同一网站的不同的用户,看到的是为其量身定做的不同的广告。

网络广告交易平台那些事儿网络广告 篇6

这个矩阵来自于易观国际,分析了以来各大网站的市场表现,并预测了它们在08年的表现,其中用的关键指标是“市场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

问题就这样产生了:

- 1、为什么见不到“务实者”了呢?

中国互联网不需要实用主义,更需要理想主义,这样的分配让人想到了这几年来的概念横飞和VC纵飘,事实上象新浪和SOHU,从原来的接近“务实者”的位置在转向领先者的过程中,不正是在市场执行能力上有所退步了吗?

或许这个市场上,缺乏的不是概念创造者和技术实施者,而是真正埋头于市场,开发市场的公司,如阿里巴巴/淘宝?

- 2、web2.0企业扎堆,不是“创新者”,而是在“补缺者”

这样的评论,估计令各类web2.0企业打心底不服,“说我市场开拓不力也就算了,我在概念和技术上可都有创新”,

当然“知者”会更愿意倾听其中的原因,从中找到自身不足之处,有则改之,无则可勉。重要的是可明晰两条路,要么着力开拓市场,越挫越勇,不要急着调整商业模式,走下去,务实下何尝不是一套摆脱扎堆现象的办法之一。

-3、Google地位是否看得偏高了?

尽管我是个google粉丝,但如果预测在2008年,google能逐渐接近领导者行列,大胆中透露着期望。

这样的矩阵,其实做起来并不复杂,但目前的配备却非常简约的指出互联网行业成功的行业本质——获得市场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平衡,市场能力是短期压力(紧急工作),创新能力是长期压力(重要工作),有人有兴趣一起划下互动营销领域的矩阵吗?

我的选择是:

横轴是——创新

竖轴是——市场(客户)

你的会是什么呢?

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的差异 篇7

信息容量。对于传统广告而言, 寸秒寸金, 所以其内容只能删繁就简, 能多精练就多精练。而在网络上, 网络广告可以借助层层点击或直接链接进入另一网站的方式, 使网络用户获得更多的信息, 突破了传统广告的局限和翻阅的呈现方式。

网络上一个小小的广告条后面, 广告代理商可以把所代理的公司以及公司的所有产品和服务详尽的信息制作成网页放在自己的网站中, 能够不加限制地增加广告信息。

沟通模式。传统广告的主要传播形式是通过广播电视将广告大面积播出, 不是直接将信息送到细分的目标市场。信息传送和反馈是隔离的, 单向流通。而网络广告使受众成为主动的信息寻求者, 企业成为被动的寻找目标的信息源。一旦受众确定了某个企业成为他的信息源, 会马上与企业进行即时互动, 这时企业活跃起来, 使出浑身解数使受众成为购买者。这种由受众出发向发送者索要特定信息的沟通形式是一种“拉”和互动相结合的模式。

覆盖范围。传统广告媒介———电视、广播、报纸及杂志只是地区性和专业性的, 传播范围相对有限。现在全球的上网人数有4亿多, 覆盖着全球186个国家, 而这个数字还在以几何级数快速增长, 因此, 通过互联网络发布广告信息范围广, 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即使是一家小企业上网, 都有可能一夜成为国际性公司, 通过网络广告, 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把产品介绍给全球的客户。

互动性。网络广告不同于传统广告信息的单向传播, 而是信息互动传播。访问者可以阅读有关企业和其他产品的资料, 借助于电子邮件方便地在线提交申请表单, 向厂商请求咨询或服务。可以随时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方式向厂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厂商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收到信息, 并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建议及时作出积极反馈。网络广告提供的这种交互功能, 可以非常方便地满足消费者边浏览广告, 边在线订货、购物的需求, 这就顺应了人们快节奏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冲击。网络广告的实时性与直接的特点将逐渐影响在其他传统媒体上做广告的客商, 网络广告在形态上的翻新, 也促进了在传统媒体广告中引入新的创意, 在电视等媒体广告中引进网络创意。网络所提供的创意将影响厂商, 使他们开始质疑传统媒体的既定标准和限制。同时, 厂商也有必要重新关注现有的广告理论。网络广告不仅回应率较高, 找到目标顾客的成本比较低, 而且能获得较好的顾客信息。因此, 可以预见, 愈来愈多针对特定目标对象的营销经费, 将从传统媒体以及直销信函转移到因特网上来, 网络广告将促使企业提高对传统媒体广告在效益与标准上的要求。

对象。广告对象是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偏好, 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的差异性, 按照一定的细分标准, 把整个市场划分为若干个需求与愿望各个不相同的消费者群体。网络广告由于其对操作者物质设备的要求, 对操作者文化水平的要求、对操作者经济收入的要求、自然地对广大消费者中做了第一层次的市场细分, 从全体消费者中分离出了网民这一具有某些共同特质的消费者群体。而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 其某一栏目可能是针对特定消费者的, 但就整个媒体而言, 其对象几乎是全民性的, 包括了各个年龄段、各个文化水平、各个收入标准、各个生活层次的消费者, 针对性不强。

视听效果。网络是伴随着新科技发展起来的。网络广告由于先进的科技, 具有在文字、声音、画面、音乐、动画、三维空间、虚拟视觉等方面的一切功能, 实现了完美的统一。网络广告在传播信息时, 可以在视觉、听觉, 甚至触觉方面给消费者以全面的震撼。相比之下, 传统的媒体杂志、报纸仅提供静态的图文信息, 而广播只提供声音信息。

包容性。网络电视广告就是一种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的融合形式, 此业务将电视广告移植到网上, 使网络广告具有电视品质的多媒体效果, 传播广、力度大, 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强等多重特性, 有利于品牌的直接和多层次营销。企业无须制作网络广告, 只须电视广告片即可, 减少了广告制作费用。而且系统能提供一份很详细的报告单, 可以具体到广告何时被谁看过、看了多少次、看了多少时间。另外, 还可以根据企业要求锁定广告目标用户群, 根据地域、个人属性、播放次数等定向方式做到精确定位。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 量身定制广告。利用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的融合形式, 可以有效地宣传企业、产品和品牌形象。

竞争环境。传统广告竞争环境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政府的统一组织和协调、法律制度、消费者的观念、人才、隐私权、基础设施、标准化和监管等方面。网络广告虽有许多优势, 但它并非十全十美, 目前的网络环境条件、控制技术、标准规范等的不成熟、不完善, 也给网络广告的发展带来了一些限制。由于对网络广告认识不够, 加上目前网络广告在定价收费、效果测评、规范监管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 这些未知因素阻碍了广告主对网络广告进行大量投入。目前我国企业、消费者上网的比例都还不够高, 相对于全国13亿人口来说, 互联网络的受众范围还比较小, 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 网络广告还只能是作为传统媒体广告的补充, 网络还不是主流媒体, 网络广告利用和开发的程度都比较低, 受众对其的接受水平一般。

总之, 通过以上比较可知, 网络广告具有传统广告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虽然网络广告有许多优势, 但每种媒体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企业在选择广告时, 除应了解各类媒体的主要优缺点外, 还应考虑消费者的喜好、产品种类、广告信息、成本等因素。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将广播、电视、报纸和杂志等传统广告与网络广告整合运用, 根据不同的需要, 选择不同的方式, 发挥广告的最佳效益。

内幕交易那些事儿 篇8

10月23日,国信证券总裁陈鸿桥自杀,11月1日,私募一哥徐翔又被警方控制,罪名是“涉嫌从事内幕交易,操纵股票交易价格”。

20多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一直以来内幕交易、关联交易不断,这似乎已成A股市场中的痼疾顽症。

成熟的资本市场,一般是当消息正式公布后股价开始向上,而A股市场则是消息正式公布后股价开始下跌,内幕交易、关联交易早在此之前已经完成。当市场开始炒作消息之际,正是内幕交易、关联交易者得利、中小投资者上当之时。

然而,多年来内幕交易者受到惩罚的例子却不多见,这固然有不少内外勾结、盘根错节的关联交易,而监管者很少有强有力的手段和法律来针对内幕交易进行处罚,恐怕也是一大问题。

在员工投资股票方面,私募基金整体并未阳光化

事实上,不仅泽熙投资在较早的时候就受到了监管部门的注意,不少私募人士也曾被监管层请去“喝茶”。其中一位人士就坦言,此前监管层已经到访过公司进行相关调查,类似的情况也同样出现在别的一些私募公司身上,只不过大家并不愿多提。

有私募人士担忧,此次对私募行业的整顿可能不会仅涉及徐翔,一些跟徐翔有着相似投资路线的崇尚赚交易对象钱的私募,也到了反思的时候了。在资本市场中,像徐翔这样高调去操作的还是非常少的,包括他母亲的账户也深度介入资本市场,并且资金量巨大,对徐翔这种风格不敢苟同,自然不会去效仿和参与。虽然市场中有不少私募的操作风格确实像徐翔,赚交易对象的钱,但大部分私募还是以基本面为主,尽管收益率没有那么高,但是心里踏实,客户也会比较放心。

而此前较为爱好主题投资和追逐热点类的一位私募人士也表示,此次徐翔被捕,对整个资本圈的震动是巨大的,不少私募可能都会改变以往追热点、抢涨停的模式,所谓的“涨停板敢死队”的短线时代可能会成为过去。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私募基金已经正式纳入监管范畴,身份已经阳光化,但在公司规范运作上,尤其是员工投资股票方面,私募基金整体并未阳光化。

值得一提的是,与公募基金不同,私募基金内部员工在炒股上一直以来并无明文限制,这也导致一些私募基金频繁利用各种关系进行内幕交易,影响了私募基金的行业形象。

在采访中,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不少私募基金面对监管层打击内幕交易的高压态势,紧急排查各种雷区,但仍有大量私募基金对员工炒股基本上处于无序管理状态。一家私募基金的老总就明确表示:“公司员工钱也不多,我们无法做到像公募基金那样监控,不可能上班时间让员工上交手机,更不可能对员工炒股进行备案,只要相关法律细则未出来,公司对员工炒股不会有任何限制。”

而在上海一家私募基金的总经理看来,该公司核心股票池只有交易部和投资部相关人员才能知道,公司员工进行内幕交易的嫌疑很小。

实际上,据北京一家私募基金的老总介绍,各种形式的内幕交易在私募基金还是非常普遍的。私募基金不可能像公募基金有强大的投研团队,很多私募基金的管理人和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关系很好,或者本身就是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朋友、亲戚,上市公司会提前透露一些消息给私募。另外,一些私募以换手率和交易佣金为交换条件,要求券商研究员透露“一手消息”。

在私募基金行业,各种形式的“圈子”也非常流行,比如同学圈、老乡圈、校友圈,对于看好的流通盘不大的股票,一些私募还会联合起来重仓,然后再向外散布消息,吸引市场跟风资金,自己则逢高出货。此外,一些私募基金利用微信等自媒体传播工具,对于自己看好的行业和股票大肆宣传。业内人士表示,这些行为都有可能涉嫌内幕交易,亟待从法律和规章制度上划清私募基金内幕交易的各种边界,使其规范化。

内幕交易的N种形式

近日,证监会披露了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将“牛散”吕建卫借道炬华科技董事长获取内幕消息并赚取百万的违法事实做了详细披露。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14年2月25日、26日,炬华科技董事长丁某某两次指示财务总监对利润分配方案进行测算,26日,财务总监将修改后的《分配预案2013参考(1)》发给丁某某。3月4日炬华科技召开董事会,讨论2013年年报等事项。3月5日炬华科技公告2013年利润分配预案。

丁某某却在3月3日上午9:58接到吕建卫一通电话时,随意地在通话中将该信息提及。或许有着市场敏感性,吕建卫挂掉电话后立刻在上午10:03操作“杨某”账户买入炬华科技,其后又操作包括自己在内的多个账户大量买入。在吕建卫建仓完后之后,炬华科技于3月5日如期发布了2013年年报,并披露了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5元现金红利,每10股派发红股2.5股,每10股转增2.5股。

就在消息发布当日,炬华科技低开低走,当日跌幅为7.87%。已有所获利的吕建卫也操作4个账户将所持有的炬华科技股份全部抛出,总计获利109.08万元。

一些上市公司也会通过对外发布一些“假消息”来实现获利。比如,今年9月份,证监会发布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就显示:金宇车城董事长胡先林、董秘罗雄飞安排人员在网络上发布关于公司重组的传闻,后再由公司发布澄清公告,促使股价下跌来降低大股东增持成本。

资料显示,今年4月24日和5月4日,由罗雄飞安排的“冷眼看市888”账号先后2次在股吧发表“金宇车城股权之争引发重大资产重组”的帖子。

涉案帖子发布后,2015 年 5 月 19 日,金宇车城于发布澄清公告,称“近日公司发现有部分消息在网络流传,传闻一:‘这次(剑南春)借壳可能已经谈妥’。传闻二:‘金宇车城股权之争引发重大资产重组’,并澄清传闻一与传闻二不属实,表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在未来六个月内不会筹划与本公司有关的重组、并购、定向發行及其他可能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公告发布后,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为 35.08 元,较上一日收盘价 36.7 元下跌 4.41%。

nlc202309022227

此外,证券服务机构利用职业优势非法获利的状况也始终存在。根据证监会的披露,罗某阳、罗某颖兄弟涉嫌内幕交易“东方铁塔”、“黄河旋风”案。值得注意的是,兄弟二人竟然同为证券从业人员,其中,罗某阳利用其负责、承揽上市公司购买资产项目或非公开发行项目的信息便利,与其弟控制利用他人账户买入相关股票,在2013年至2015年间涉嫌3次内幕交易。

有意思的是,虽然兄弟二人铤而走险大搞内幕交易,结果却不怎么样。其中2013年交易“东方铁塔”亏损12.60万元,2014年交易“黄河旋风”亏损486.7元;仅在2015年交易“黄河旋风”获利44.69万元。

证监会拟没收其违法所得44.69万元,并对3次内幕交易行为共处以254.08万元罚款,同时对二人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构建打击内幕交易的综合制度体系

在业内人士看来,内幕交易的泛滥跟收益风险比过高有很直接关系。“经济犯罪不像刑事犯罪,即使抓到了也没有太重的刑期,比如说老鼠仓或内幕交易,严重的也就是5年或10年以内,轻的罚款了事。抓不到呢?可能一鸣惊人,一飞冲天。”有业内人士表示。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教授认为,监管层进行市场秩序的整肃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光有严格的执法是远远不够的,杜绝内幕交易还应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只有标本兼治,才有可能彻底杜绝内幕交易行为。

刘纪鹏认为,首先要限制家族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家族大股东既有从事内幕交易的经济利益冲动,同时也有轻易进行内幕交易的能力。大股东把持着公司的董事会,知晓公司几乎所有的重大信息,同时几乎无人能对其进行制约监督。在这个过程中,大股东又与部分庄家互相配合。”刘纪鹏建议,将大股东持股比例压缩到30%以内,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并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避免由大股东直接聘任独立董事,而应从上市公司协会建立独立董事人才库中选举独立董事。同时,对上市公司持股超过30%的大股东与高管的高价变现,应加以严格的限制。其在减持股份前的10个以上交易日应向市场提前披露。

與此同时,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刘纪鹏认为,做好强制性信息披露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信息披露前,一定要严格保密,缩小知情人范围。信息一旦公布后,应使其尽快被市场所消化;第二,及时公开上市公司的内幕人员及律师事务所、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证券中介服务机构的相关内幕交易人员信息,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都必须按照标准对其所持有股票的数量、种类及变动的情况进行申报;第三,强化上市公司责任人的信息披露义务,对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业绩预告、利润分红等重大事件的信息披露情况进行重点监测。一旦上市公司股价出现异常波动或者有重大信息未及时披露时,应立即暂停该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直至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方可进行交易。

此外,还需要完善内幕交易民事赔偿制度建设。内幕交易的受害者在提起内幕交易民事诉讼时都会有种种顾虑:受害者人数众多,分布广泛,难以一致行动;投资者缺乏专业能力,胜诉把握不大;受害者全体损失巨大但单个投资者损失不大,提起诉讼费时费力,成本巨大,缺乏诉讼动力。

“要遏制内幕交易的横行,就要为集团诉讼提供便利条件,让受害者有诉讼的意愿,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网络广告交易平台那些事儿网络广告 篇9

中国市场将成为全球经济当中的一个突出亮点。目前中国企业的网络广告成本占全部广告预算的比例仅为5%甚至更少,而美国公司的比例要高出一倍多。国际厂商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以及内贸企业的扩张将推动各个行业厂商不同程度地更为重视20的营销推广工作,这也由于国内所占比例仅为5%预留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在这一过程中,行业厂商必然由于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而加强对于成本的控制,网络广告成为了国内企业的首选压制成本而同样凸显出企业品牌的一个宣传平台。

中国网络广告整体市场规模增长至119亿元人民币(不含搜索引擎关键字广告),较增长54.9%,很明显品牌广告主对网络广告的接受程度有所提高,各类视频网站在营销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会受到互联网用户增长速度加快、网络广告成本进一步降低等利好因素的促进,虽然受到金融为危机的影响,预计2009年的网络广告营收规模会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达到154.5亿元,相对于20的增长率预计为29.8%,

易观国际最近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趋势预测~》认为,2009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投放总额将达到275亿元,较2008年增长37%,给予了更高的预测。周新宁认为2009年互联网广告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国内企业已经逐步接受和重视了互联网广告的宣传,互联网广告给企业降低成本的同时,在也给企业宣传产品、品牌发挥了令人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也由于互联网渗透率加速,网民群体的快速扩张为网络营销市场提供了坚实的用户基础。相关资料显示中国互联网网民的普及率一年比一年高,网民群体的消费能力是吸引广告主进行投入的重要因素。虽然经济寒冬可能对传统媒体来说是个打击,但对于新媒体而言则是机遇。

随着网络五花八门十分具有创意的展示广告迅速增多,网络广告与传统媒体中的电视广告,其树立品牌形象与基本没有什么两样,也将会是品牌广告主的主投方向。根据测算,每一个网民在一天中,有近90%的时间是陪伴着电脑里飘动的广告度过,用户收看的广告越来越多。这些庞大的网民数量,就是互联网隐藏的宝矿。有相关业内人士认为网络媒体是传统媒体的补充,而不会取代传统媒体,这个观点笔者虽然认同,但是网络媒体最终占有的市场份额数量将不可忽视。(作者:周新宁)

网络广告交易平台那些事儿网络广告 篇10

巴克莱资本分析师安东尼·迪克莱门特(Anthony J. DiClemente)预计,今年全美广告销售将增长至1676亿美元,超过此前与去年持平的预期。

迪克莱门特表示,随着美国经济复苏,企业将投入更多资金用于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营销,尤其是在全国范围之内,

包括奥运会和世界杯期间播送的广告在内,全美广播电视网络的广告销售将增长7.8%,超过此前预期的4.5%。网络广告销售将增长8.9%,此前预期为5.7%。

迪克莱门特称:“今年地方媒体的广告销售将稳健增长,同时全国范围的广告销售有望超过地方广告的增速,并从后者的增长中大为获益。”

美国最高法院上周取消对企业政治支出的限制,这也将推动广播电视在竞选广告上盈利。地方电视的广告销售预计将增长5%,此前预期为3%;广播电台的广告销售将增长2.2%,此前预期为下跌4%。

网络广告效果评估 篇11

广告主的需求引导着广告衡量标准的不同,“以广告主广告效果需求”为目的是目前惟一也是最为准确的网络广告衡量标准。

网民的快速增长和互联网特有的“技术型”、“消费品”属性,使得互联网日益受到广告主青睐。相较于传统媒体,网络广告在 IT、通讯、汽车等行业优势更明显。据iResearch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9亿元,较2003年增长了75%,预计2006年规模将达到40亿元。网络广告已经成为众多广告媒介中不容小觑的一员。

但是,现今国内网络广告的计费方式仍未得到彻底的统一和完善,广告主对网络广告效果的需求并未得到完全的解决。网络媒体不应为迎合市场需求而被动地不断调整广告定价,而应该思考如何结合广告主的需求和媒体积累的经验,总结出一套符合国内网络广告需求的广告计费体制。

国内网络广告评估尚未完善

虽然互联网广告价值也已经被普遍承认,但国内关于互联网广告效果的评估,却远没有被重视和完善起来。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是以下两种广告计费形式:

一种是CPM(Cost Per Mille,或者Cost Per Thousand,每千人成本),是按照网络媒体访问人次计费的标准,指在广告投放过程中,按每一千人看到某广告作为单价标准,依次向上类推的计费方式。

另一种是CPA(Cost Per Action每行动成本/广告效果计费),是指按广告投放实际效果,即按回应的有效问卷或订单等定义效果来计费,而不限广告投放量。

这两种形式是目前使用最为频繁的互联网广告计费形式,同时也是衡量网络广告效果的重要指标。

CPM的原理与传统媒体的广告效果评价体系有相似之处,注重广告的显示效果。而CPA则完全区别于传统媒体,是一种基于互联网互动性特征的广告计费形式,在确定了广告主所需要获得的广告效果基础上,以效果的实现来衡量广告价值。

在国内,除了CPM和CPA外,还有两个广告主衡量互联网广告效果的重要指标—CPC(点击成本)和CPT(每广告位时间成本,譬如包天、包时等)。

通过CPC的广告点击数及点击率,广告主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自己投放的网络广告到底带来了多少宣传效果,大大满足了广告主对广告效果评估的需求。而CPT则是目前国内互联网广告计费形式的主导,是传统媒体广告购买模式的延续,它使得网络广告的计费模式更趋近于和传统媒体的购买模式一致。广告主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特定时间段选取特定广告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换言之,CPT在技术上可以看作是CPM的变形,以适应国内广告主在广告购买上的方便,但由于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广告效果可记录性,CPT无法精确体现互联网便于衡量广告效果的优势。

由于各大媒体尚未能实时地公布其每天的不同页面的日访问量(Daily Pageview)和日不重复访客数(Daily Unique User),广告主在衡量广告投放效果时只能根据媒体公布的数据进行估算。

同时,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随着媒体页面访问量的不断变化提高,媒体却缺乏有力的第三方数据向广告主证明这种页面访问量增长的准确可靠性,只能被动地每半年或一年调整一次价格,以提高自己的收入。

CPT在中国沿用几年后,广告主渐渐发现这种计费形式缺乏说服力,或者说,广告主们越来越需要系统地分析互联网广告所产生的效果。2004年,不少网络广告代理公司将CPM(千人印象成本)作为一种广告效果来进行评估。但是,由于国内网络广告市场不够成熟,缺乏权威的第三方监测系统,CPM尚未能获得足够的公信力,因此,CPM作为一种计费形式未被国内广告主接受和理解。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微软的MSN Message在中国的网络广告实践中,宣布按照CPM作为其网络广告惟一衡量标准,将对于国内网络广告评估的发展产生不小的冲击和影响。

网络广告代理公司日趋专业

随着网络广告行业的日愈升温,为了顺应广告主对网络广告愈来愈专业的需求,专业网络广告代理公司应运而生。目前,专业的网络广告代理公司可分成三种:一种是以媒体代理为主(代表为实力媒体、传立媒体等);一种是以创意策划为主(代表为广博、知世等);一种是以强大的技术含量为基础服务于客户的(如Allyes好耶)技术型网络广告代理公司。

以媒体代理和创意策划为主的网络广告代理公司一般都是传统广告代理公司在服务上的延伸,他们具有丰富的传统媒体广告客户服务经验,能以最合理的媒体投放费用和精美绝妙的广告创意服务于客户。

而“技术型”网络广告代理公司的优势则在于利用互联网互动性和技术性特点,加强技术应用和创新,提供广告主最好的技术服务。技术型代理公司利用互联网各个数据对网民网络行为的跟踪分析,如网民上网时间、上网频率以及网络广告的点击率和浏览率,这些数据大大精确了广告主媒体投放计划表,使得广告主网络广告投放行为和支出变得更为合理和完善。另外,互联网可实现多个网站的整合,合理利用现有媒体资源达到最好的广告宣传效果,大大减少了广告浪费现象。所以,掌握互联网的技术特性,已经成为网络广告代理公司新的努力方向。

从需求出发衡量网络广告价值

其实,无论CPA、CPC或CPM,单独来看都不能很准确地体现网络广告投放的真正价值,体现网络广告投放价值的最佳衡量方法是CPM、CPT、CPC、CPA综合衡量。当广告主或广告代理公司明确了其广告效果的评估体系,比如主要是考虑对广告信息的传递还是对直接销售效果的促进等,就可以综合上述因素进行整合的效果评估。

针对不同广告主对不同广告效果的要求,应该使用相对能体现这种广告价值的衡量标准去评估。例如宣传品牌为最终目的,可以采用CPM为主要衡量标准 ,推广促销活动为目的,可以采用CPC为主要衡量标准;购物行为为目的,则最适合采用CPA为主要衡量标准。

广告主的需求引导着广告衡量标准的不同,“以广告主广告效果需求”为目的是目前惟一也是最为准确的网络广告衡量标准。

网络广告的发展趋势 篇12

网络广告, 顾名思义就是指基于网络的广告和电视广告、杂志广告等传统广告的区别在于媒体的不同。在英语里, 广告是advertising, 也可以简写成AD[1]。近年来, 网络广告出现了许多新形式, 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作为网络发展的衍生物, 很多的广告主及客户都会对网络广告有所关注和思考, 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法的探讨, 对网络广告的健康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1 网络广告的内涵剖析

1.1 网络广告的特点

网络广告的特点是借助于网络这个平台, 也称之为第四媒体。网络的变动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发展的速度以及影响的层面是相当快及广的。因此, 也决定了网络广告的特点诸多, 其中主要特点体现在:

其一, 网络广告是多维性的。网络广告载体基本上是多媒体和超文本文件格式, 客户可以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 了解特定广告更详细的信息, 这样就能使消费者很好地体验的产品、服务和品牌。换句话说, 网络广告综合了声音、图像等众多形式, 大大提高了网络广告效果。

其二, 网络广告是互动和具有一定深度的。网络广告的交互性很强。互动是网络媒体最大的优势, 它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直接在线广告的形式来填写并提交相关信息, 厂商总是能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从而进一步减少用户和广告商的距离。

其三, 网络广告可以追踪和测量广告的效果。通过监控广告点击率, 广告商能查明有多少人看了广告, 许多人感兴趣的广告是什么, 从而进一步了解了广告的详细信息。因此, 相对于其他形式的广告, 网络广告能更好的跟踪广告观众的反应, 及时了解用户和潜在的用户。

其四, 网络广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通过国际互联网, 网络广告可以24小时不停的将信息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2]。只要有互联网接入, 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均可浏览。这是传统媒体不能实现的。

1.2 网络广告的经营模式

网络广告在免费服务的基础上捆绑广告信息, 服务提供方按照一定的收费标准, 根据广告发布效果向广告客户收取广告费, 这就是网络广告最普遍的经营模式。

一般情况下, 网站出售网页空间, 电子邮局提供用户邮件列表以及搜索引擎提供关键字的优先使用权等都不外乎这一模式。其中, 又以信息服务网站在网页上划出特定的广告空间, 按一定的收费标准向客户出售空间最为普遍, 这也是Banner、Logo等通常运用的发布模式。

2 网络广告的发展前景

2.1 网络广告将更加注重分析受众心理

互联网广告不仅是一种艺术和技术, 更应该称之为是一场心理战。明确广告受众对在线广告的心理是前提。网络广告的胜利就是要更注重受众的心理。

网络广告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个性化的广告形式。消费者不只是被动的接受, 而是主动选择。根据自己的需要, 消费者可以选择是否接受、喜好、接受广告信息。以前, 我们往往会将产生效果的网络广告视为其简单的生产过程, 而忽视了受众的接受程序, 这将直接关系到网络广告企业的利益。如果没有将受众的感受放在首位, 那么创造的网络广告也有可能将遭受抛弃, 广告效果也会大打扣的。

2.2 网络广告将加强个性化策略的实施

网络广告是一种互动信息传播的推拉。网络广告的分类是按照产品有关的商品信息进行网络信息组织的, 等待着向消费者推荐相关的信息。消费者在一个个性化的需求驱动下进行广告信息的搜寻, 浏览企业的广告, 如果该广告是符合要求的, 则可以进一步的详细了解, 也可以通过浏览页面直接发电子邮件到公司, 也可以进行更详细的查询或者直接订货, 甚至是根据自己的喜好, 定制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网络广告厂商一旦收到信息, 就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建议做出相应的反馈, 使出浑身解数来满足顾客的需求, 从而将顾客保留住, 真正完成交易。网络广告的实时交互特性使广告成为一对一的沟通模式, 提高目标客户的选择性。

此外, 网络广告可以根据特定利益团体或个人的需求, 进行广告的投放, 这样用户对网络广告不仅不会产生任何情绪, 反而会感到非常有用, 从而有效增加网络广告的成功率与转化率。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不同需求, 个性化的网站广告能迅速抓住受众的切入点, 有效引起受众的好奇心和参与性, 从而诱发受众的交易行为。

如近两年来正成为互联网热点的博客, 被视为继E-mail、BBS和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拥有特定的浏览群。针对博客上不同性质的浏览群投放相关网络广告, 网络广告内容的关注度自然会提高, 目标顾客和潜在顾客也会大量存在。

2.3 网络广告将注重与传统媒体的结合

尽管互联网广告具有互动性、费用便宜而且传输范围优势等众多特点吸引着广告商, 但网络广告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网络广告虽然没有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 但在中国互联网分布不平衡。因此, 网络广告的受众是很有限的。而传统媒体却可以更好的扩展, 从而遍及全国。比如:电视广告节目的收视率总是排在第一位。

网络广告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普及, 还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 广告的制作商不仅将关注点置于互联网上, 而且应适当的接纳传统媒体, 必要时还应该把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进行结合。网络广告的更新是比较迅速的, 因此, 我们可以把新产品在互联网上, 这是低成本的消费。但是如果是品牌形象以及老产品, 广告商可以将其通过杂志和电视的形式进行传播。当人们不断重温广告所涉及的文字、图形、声音, 将会带来深刻的印象。需要注意的是, 在报纸上登广告, 必须重视企业产品名称, 一旦读者有兴趣, 可以主动去搜索网络, 从而进一步了解产品的详细信息。

4 结论

网络广告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群。但当前, 最根本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要将网民的被迫心理转变为主动点击。广告主要拿出有创意有趣味和人性化的网络广告, 从根本上减少网民对网络广告的排斥感, 提高网络广告的效果。其次网络广告要发挥个性化的优势。最后, 加强网络广告市场与传统媒体结合, 加快网络广告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钱旦丹.网络广告的优势和其对传统广告的影响[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 2007 (3) .

简单探讨广告联盟网络广告 篇13

来看看腾讯提出的MIND行销理念:可衡量的效果(MEASURABILITY)、互动式的体验(INTERACTIVE EXPERIENCE)、精确化的导航(NAVIGATION)、差异化的定位(DIFFERENTIATION)

目前广告联盟符合M和D,I和N也许就是变革的一个方向,

现在觉得国内的广告联盟对于创意普遍不太重视,一方面是因为单个客户的AP值偏低,创意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觉得不值得,二是广告主对联盟不是很了解,觉得联盟就是做CPA,CPC和CPS,带点用户和流量,创意无所谓,也就那么点广告费而已。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一个好的创意点子,可以为你带来更多的关注,何况目前的广告联盟同质化严重,利用自己的创意差异化生存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网络广告交易平台那些事儿网络广告 篇14

今日第五届富媒体广告趋势论坛在京召开。艾瑞咨询总裁杨伟庆在出席论坛期间称,尽管去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的规模已达到170亿,但仅占整个广告市场的6%左右。而在韩国、英国,这一比例已经达到20-30%的水平,

据此杨伟庆判断,中国整个网络广告市场的成长还有很大的空间。

同时,杨伟庆还在此间透露了自己十年前的一段轶事。杨伟庆称自己已对网络广告感兴趣,并曾应聘新浪销售的职位,但是最终未获录取。而这使得杨伟庆只能转而对网络广告市场进行研究,最终于创办艾瑞咨询。

网络广告交易平台那些事儿网络广告 篇15

传统广告使用的形式是大众媒体, 包括广播, 电视, 报纸以及杂志。而现代广告使用的却是以网络媒体为主的多媒体, 在分众、窄告等市场广告新形式上具有先天的优势, 传统的大众媒体所扮演的角色无疑在渐渐淡化。据实力传播 (全球) 发布的全球广告支出预测:从2005年至2008年, 互联网将新增158亿美元的广告支出量, 占到期间总广告支出增长量的17%, 而2005年的网络广告的支出比重只有4.6%, 可见其广阔的市场需求。我国2005年网络广告市场规模31.3亿, 超过杂志广告的18亿元收入, 接近广播广告的收入。网络广告收入的增长不仅表现在中国, 据美国交互广告局 (IAB) 和普华永道 (PWC) 分析, 去年, 美国互联网广告收入也增长了30%。据IAB和PWC的统计, 去年美国市场互联网广告开支约为125亿美元, 而前年为96亿美元。去年第四季度, 互联网广告收入达到了36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35%。不可否认, 大众媒体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而网络广告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但几年来的发展历程中网络广告的增长幅度一直高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

与传统媒体相比, 网络广告因其覆盖范围广、快速、高效、信息量大、价格低、互动性强等优越性而在现代广告发展中越发地显示出其战略优势, 已经被国内外广大客户所认可和接受。这也就给我们设计师提供了全新的创作空间, 同时也要求从事平面设计、商业设计和数码艺术工作的各行艺术设计人员都应当担负起网络广告设计的历史使命, 从艺术的、经济的、技术的角度去创新设计。

网络媒体具有传统媒体的特点, 并且有自己的优势, 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特点。表1是CNNIC对2003年“用户认为对其选购物品或服务最有影响的广告类别”的调查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网络广告仅次于电视广告, 随着网络环境的规范化和对广告效果的加强, 网络广告的认可度将逐年的提高。

下面在广告对象, 广告发布, 媒体收费, 效果评定等方面对传统媒体广告和网络媒体广告做简单比较。

1 广告对象

广告对象是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偏好, 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的差异性, 按照一定的细分标准, 把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需求与愿望各不相同的消费者群。

电视, 广播, 报纸等传统媒体, 其某一时段节目或某一栏目可能是针对特定消费者的, 但就整个媒体而言, 其对象几乎是全民性的, 包括了各个年龄, 各个文化水平, 各个收入标准, 各个生活层次的消费者。

由于目前国内互联网用户发展的不均衡, 我国互联网发展在城乡、东西部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乡村网民总规模为1931.4万人, 普及率仅为2.6%, 而我国城市网民大约有9168.6万人, 占城市人口的16.9%, 这一点从大的范围上对广告的受众进行了划分。随着网络互动技术的进一步应用, 根据网页的不同频道、注册用户身份的信息以及跟踪技术的应用, 锁定有效人群会越来越容易。因此较传统媒体广告, 网络广告可以更有效地将特定的商品广告投放到有相应消费者的站点上去, 而信息受众也会因广告信息与自己专业相关而更加关注此类信息。

2 互动方式

从一开始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广告是单向地传达给受众的。自从有了电话这一沟通方式, 他们才与消费者产生简单的互动交流, 而网络广告和其他互动的传统广告的区别在于互动的速度、范围和程度, 这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

网络广告具有先天的异于传统媒介广告的特质-“互动”。正如许多学者和业内人士指出, 网络引发并实现媒体革命动因的核心就是“互动”。互动可以吸引受众亲身投入其中, 加深对所广告产品或服务的全面了解, 加强对所广告品牌的熟悉度和忠诚度。网络广告与网络趣味性互动游戏相结合已经是一种趋势。

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之前, 温家宝总理就事先浏览了新华网, 以作好回答问题的准备。总理和网民的互动印证了著名学者约翰。奈斯比特的预言:“计算机将摧毁政治领域的金字塔。”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 由于网络变得如此贴近。

3 广告发布

传统广告发布主要是通过广告代理制实现的, 即由广告主委托广告公司实施广告计划, 广告媒介通过广告公司来承揽广告业务。广告公司同时作为广告客户的代理人和广告媒体的代理人提供双向的服务。

而在网络上发布广告对广告主来说有更大的自主权, 既可以自己制作、建立网站, 自行发布广告信息, 又可以通过广告代理商发布, 广告主还可以直接寻求网络服务商作为合作伙伴。

但随着网络媒体发展的复杂化与多样化, 网络广告水平的不断提升, 网络营销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广告主处理发布网络广告业务的途径也更有选择性, 如联盟营销广告就是传统媒体从未有过的, 还有网络广告代理发布也更趋专业化。

4 媒体收费

电视, 广播, 报纸等传统媒体广告的计费方式是建立在收视收听率或发行量阅读率的基础之上, 以CPM即Cost Per one thousand Impressions千人印象成本为单位计算的。以广告图形在用户端计算机上被显示1000次为基准计费。

受传统媒体计费方式的影响, 网络媒体服务商一开始也借用了这种模式, 在网络上它却发挥了较在传统媒体上更大的作用和效力。传统媒体无法对实际接触广告信息的人数做详细准确的统计, 而网站可以精确的统计有多少人浏览了含有广告的这一页面。

现在除了CPM (千人印象成本) 、CPC (千人点击成本) 的收费模式通用外, CPA (每行动成本) 、CPP (每购买成本) 等新的计价模式迅速受到国外厂商的青睐, 这说明广告主对网络广告的要求更趋于“互动实效”。这种方式能更好的反映广告是否真正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引起其购买行动。因此尽管费用较CPM为高, 仍成为最受广告主欢迎的网络广告收费模式。

5 效果评定

传统媒体广告效果的测评一般是通过邀请部分消费者和专家座谈评价, 或调查视听率发行量, 或统计销售业绩分析销售效果。在实施过程中, 由于时间性不强, 主观性影响, 技术造成的误差, 人力物力所限样本小等原因, 广告效果评定结果往往和真实情况相差很远。

网络广告由于前面提到的技术上的优势, 有效克服了传统媒体以上不足, 可以更及时、更客观、更广泛地进行效果测评。不过网络广告效果测评虽较传统媒体测评更易操作, 但其公正性却一直受到质疑。目前对网络广告效果进行测评主要是基于网站自身提供的数据, 缺乏第三方的审计和认证。网络广告效果测评有待确立共同标准和科学的监测评估体系。

上一篇:财务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推广词语的同义词及造句